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现状分析范文

医养结合现状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4-03 14:34: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养结合现状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养结合现状分析

篇1

[关键词]健康老龄化;医养结合;北京市;养老服务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9083

1引言

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加剧,从2015年的数据来看,全市 60 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达到 315 万,占总人口的 234%[1],这说明北京市已经全面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呈现失能化、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人口老龄化形势非常严峻。2013年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为北京市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供了政策支持。[2]

传统的居家和机构养老模式中养和医分离,忽视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等医疗问题,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在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将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相结合,兼顾医疗和照护两个方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为老年人养老提供高效、有品质的医疗和养老双重服务。[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主体为需要护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内容包括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两个方面,医疗服务更侧重医疗保健、预防、康复,而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生活护理服务上,需要强调的是,“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所提供的医疗服务不是简单的打针吃药,在硬件和软件上都要有一流的水平。(位于北京昌平的泰康养老社区能够很好地体现医养结合的理念,配建以康复、老年慢性病为特色的专科二级康复医院)。B老服务包括老年人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精神心理治疗等。[3]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能够很好地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向健康老龄化转变的关键之举。

2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状

211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基本形式

(1)养老机构外独立设置医疗机构。这里我们所说的养老机构包括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养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服务中心。医疗机构包括各类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康复医院、疗养院、护理院、护理站。太阳城银龄公寓是这一形式的典型代表,在公寓外独立设置医疗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可按照程序免费享受体检、理疗、健康咨询等服务。[4]

(2)养老机构内配套设置医疗机构。这一形式充分整合了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现有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轮班到养老机构巡诊,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便捷、及时的救助。双井恭和苑老年照料中心内设医疗机构并在老年病和康复医疗方面有着比较早的历史和经验。

(3)医疗机构为养老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养老机构可与医疗机构合作、签订协议。为老年人免费体检、康复医疗、理疗,大病恢复期的老人提前预约复查,满足老年人全方位的养老和医疗需求。北京朝阳门街道东篱敬老院定期开展健康门诊,为院内老人提供基本健康服务。[5]

212资金筹措方式

北京市政府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过程中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和营利性机构,少部分来源于社会力量,比如社会福利彩票。近几年,北京市政府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个人、企业参与到这一模式中。对符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以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减免老年人医疗服务费用。[6]

213组织协调性

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涉及民政局、卫生计生部门、人设保障部门等多个组织,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医保定点事宜,发改委主管医疗服务定价。各部门在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还构建了会商协调机制和联合审批制度,充分做好对接工作,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顺利发展。[7]

214政策联动性

当前,北京市关于医养结合这一养老服务模式的政策相对完整,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6],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随后2014年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养老机构中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并提出了“日间照料中心”的概念。[6]

22北京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现存问题

221医养结合的政策效应甚微

首先,在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国务院在国家层面上相继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但是在这些政策法规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北京市政府没有颁布配套措施跟进和调整,法律衔接不够,出现断层,效果甚微。

其次,医养结合这一创新性的养老服务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关政策的有效配合,北京市医疗保险制度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不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一方面,很多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大,需要长期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只能报销部分费用;另一方面,老年人的护理问题一直是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我国医疗保险没有这一方面专门的险种。

最后,对于民办非营利企业,在床位、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以及税费优惠上,北京市政府的补贴政策收效甚微,扶持力度不够,限制了北京市养老产业的发展。[6]

222医养结合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医养结合的供给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涉及多个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和个人,但是在供给主体的协调性和机构间的资源整合效果却存在问题。

第一,就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性来说,主管部门是民政部门,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与医疗机构建立联系,人社部门负责管理医保定点事宜,发改委主管医疗服务定价。各部门各司其职,但是由于涉及主体较多,多元化的格局牵涉到多方利益,在职能上难免重叠交叉,在管理上也易断层和缺位,这给医疗机构和服务机构的合作带来了很大困难。[7]

第二,医养结合资源的联动性弱,北京市一、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功能还停留在传统的概念上,政府虽加快更新和调整,但是仍然适应不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三级医院大多为独立和配套设置,虽然自身实力雄厚,在参与医养结合的积极性上还有待提高,就算参与其中,参与的医疗工作也十分受限。

第三,在床位供给、服务定价上的不合理。北京市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低,存在严重的缺口,同时,入住率也低,公立机构收费低,但是服务水平差,大多数老人不愿入住,民营机构收费高,一般家庭承受不起,医疗和养老资源的浪费让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留。

223信息供给面窄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退休后更愿意选择家庭养老,他们对医养结合模式的认知度还不够,参加的意愿也不强烈。

另外,在对这一模式的宣传解读方面,不够准确,信息的更新和覆盖面不够,网络宣传的方式虽然波及面广但是不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所以应该开辟更多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的老年人和家庭了解这一养老方式。

224制度和法律保障不到位

在关于医养结合的法律法规上,虽然在国家层面上有法律支持,但是北京市政府并没有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在医养结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缺位现象。一方面,养老机构申请医保定点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存在难度。

225资金筹措存在困难,筹资机制还未建成

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性质,资金供给大部分来自政府和社会力量,养老机构内要设医疗服务机构,机构运营、人员调配、设施配备都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养老机构一直都是微利经营,这对于养老机构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综合实力强、功能较为全面的三级医院一般把盈利放在主要地位,养老机构盈利水平低,三级医院一般不会主动合作。

226人才供给体系不完善

在人才招聘和发展前景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机构基本不占优势,由于学医疗护理的时间成本较高,这些有丰富专业知识的毕业生或者是应聘人员更愿意选择普通医疗机构,因为这些机构能给他们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相反,在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的服务机构内,他们的社会地位、薪资待遇以及发展前景都受限,这使得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4]

227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北京市推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必须以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为支撑,医养结合监督评估体系包括机构和老人两个方面。在机构的监督评估上,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各部门各司其职,但同时职能又紊叉,在管理标准和养老服务标准上不统一,这样在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标准不统一,可能会使同一个老人在不同的评估标准下进入了不同的机构,医养结合的实施也受到阻碍;在关于老人的监督评估体系中,主要是以老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资质条件为评估对象,要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服务内容。

3北京市医养结合B老模式的对策分析

31加强医疗和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

311规范投资管理和机构运营,统一服务标准,是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手段

民政部门应该引导相关机构配合研讨并制定统一的服务、运营、管理和评估标准,各机构和相关部门可总结归纳交叉重叠的职能,再根据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之后进行推广和实践,将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

312借鉴和学习国外经验

欧美很多国家进入老年化社会比较早,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标准化设计上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机构主体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发展,推进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313对服从标准化工作的机构给予奖励

北京市医疗和养老机构大多以星级评定,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予资金鼓励和支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32提高服务人员质量,加强服务人员培训和教育

321全方位地引进专业技能和心理基础教育培训

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在传统的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还强调精神慰藉和康复护理等,所以在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服务水平、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还应设置一些心理培训机构并制定考核标准,让护理人员更好地引导老年人愉快生活,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322政策扶持应用型人才

我国康复医疗、护理类人才处于断层区,国家应该在这一层面实施优惠政策,扶持医学应用型人才,比如在职业学院或者本科教育中新开一些相关专业(如老年护理学,康复医疗学),为医疗和养老行业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323提升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

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都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国家应该在这一方面引入编制或者提高薪资待遇,鼓励更多的人来养老机构工作。

33为医养结合提供制度化规范和法制化保障

医养结合是一个比较新的制度,为了更好地推行和完善,关键在于:一要立法,二要制标。第一,完善激励机制,政府可采取财政补贴制度、报销制度、税费优惠政策,调动服务各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立法,将医养结合的参保对象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有明确的法律保障会让这一养老新模式发展的更加顺利;第三,建立管理体系,防止各部门“什么都管”和“什么都不管”的现象发生。

331完善监督和评估体系

严格准入机制、服务标准,各主管部门在统一评估标准的前提下,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准入和服务进行规范,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应该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尤其关注失能老人的身体状况。同时建立监督和评价体系,优胜劣汰,让不达标的机构退出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职责和监督方式。

332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制度强有力的后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我国老年照护保险发展的迫切需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出台相关法律以及与之配套的法规,从而形成比较完善的医养结合法律法规。

333建立长期护理制度

北京市政府应积极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在医疗保险中增加护理险种,减轻老年人的费用负担,同时,扩大报销范围覆盖面,建立统一的报销标准。

34在筹资、运营、服务方面全方位地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因素

341拓宽筹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应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医保基金作为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应该引导社会资本,将资金与慈善事业相结合,丰富筹资方式,为医养结合提供财力支持。

342鼓励能够自理的老人加入服务群体中

关注一些特殊群体,让一些可以自理还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加入服务群体中,北京市人力资源保障局中有城镇低保户和失业人员的数据,可以在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基础上,让他们上岗。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人员缺口,还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343引入学生志愿服务体系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北京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学府资源,高校教育者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加入养老服务的组织中去,可以建立高校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学生组织志愿者社团,为老年人服务,同时给予相关奖励并颁发证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10]

344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微信平台和丰富的网络平台与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对接提供机构供应商,另外政府或者机构可以选择形象好的明星代言,扩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知名度;在思想意识上,可通过举办讲座和公益广告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一养老模式。

345利用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

北京市政府首先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如对于社会兴建的养老机构政府应o予运营补贴、税费补贴,养老机构内设护理院、医务室的,符合医保定点条件的,应该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养老机构外独立设置医疗机构的,对于专业医护人员实施“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走“政府主导,社会捐赠,市场化运作”之路。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 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赵晓芳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J].兰州学刊,2014,21(9):129-36

[3]黄佳豪,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4]杨会英,彭嘉琳,李放北京市23家养老服务机构医务室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15,8(1):36-39

[5]徐京北京市太阳城打造四种养老模式[N].中国老报,2008-09-18(003版).

[6]庄昱,张拓红,陈鹤国家和北京市医养结合政策现状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9):14-17

[7]王长青,毛鹏远,陈娜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医养结合资源的多重整合[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12(342):946-948

[8]成秋娴,冯泽永美国PACE及其对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2015,36(932):78-88

[9]康健英国日间照料养老设施的建设模式及启示[J].建筑学报,2014,5(20):77-81

篇2

[关键词]贵阳市;老龄化;医养融合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失智化等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对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4)》数据显示,我国城乡超过3600万的老年人已处于完全失能或半失能状态,且其中有很大比例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7220万人均不同程度的患有慢性病,发病率在54%左右。全国几次大规模调查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其晚年生活中,处于机体功能受损状态的时间占到其余寿的四分之一,这些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是刚性的,均需不同程度的护理和照料。然而,目前我国养老系统与医疗系统自成体系,养老机构无法解决医疗护理问题,医疗机构无法解决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

为了改变当前养医分离的状态,2013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探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模式,推进医养融合的发展。在此之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市探索了“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贵州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2014年提出探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题,同年7月,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率先打破贵州省在医养结合方面的空白,与贵阳市曦阳山庄、康园老年公寓、夕阳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及康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需求。

二、贵阳市推进“医养融合”模式的必要性

(一) 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国际上相关条例规定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是,该国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根据贵阳市人口计生报表统计数据,2005年,贵阳市11.3%的人口超过了60岁,8.8%人口在65岁以上,标志着贵阳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2014年底,全市总人口为469.93万人(户籍总人口374.07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69.94万人,占总人口的15.42%,65岁以上人口51.1万人,占总人口的11.26%,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根据预测资料,贵阳市65岁以上人口在未来几十年将只增不减。贵阳在全国来说是经济、文化、社会等相对落后的城市,面对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更有必要探索养老新模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二)贵阳市空巢老人比例高

所谓空巢老人指的是失去子女、或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根据贵州省老年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贵州省空巢老人约150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30%以上,其中仅贵阳市空巢老人比例超过三成,且其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老年人养老需求不仅有物质方面的,他们还需要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以及医疗卫生方面的需求,然而,空巢老人要么是与老伴居住,要么是独居,长期处于无人照料的状态,尤其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或患有疾病的空巢老人,维持正常生活都成困难,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以缓解当前的养老困境。

(三)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我国是以血缘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场所是家庭,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结构也随之转变,以前四代、五代同堂的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因此,传统的单纯家庭养老模式显现出了其局限性。一方面,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结构及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二一”甚至“八二一”的家庭结构普遍存在,意味着一对夫妇要承担四个或八个老人以及一个小孩的照顾负担,这对其来说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压力比较大;另一方面,就当前现状来看,子女工作压力大,大多数只是给父母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生活照料方面无力满足老人需求,导致80%以上的老人沦为空巢老人。

三、贵阳市养老现状分析

贵阳市经济发展在全国来说相对落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该市成为我国典型的未富先老城市,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来应对老龄化问题是当前贵阳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部分基于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贵州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调查结果,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贵阳市各区55岁以上老人的养老现状、养老方式的选择、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以及老人对各个养老服务机构的满意度等内容进行了调查访问。该调查共做了627份问卷,其中有效收回的问卷有611份,有效回收率为97.45%。

(一)被访者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情况

在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上,有87.1%的老人认为居家养老最好,选择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人较少,分别为7.2%和3.7%。调查显示,将近90%的老人比较排斥敬老院、福利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贵阳市各养老服务机构收费标准平均每月在2000元左右,而调查数据表明80%以上的老人所期望的收费标准为1000-1200元/月,对于大部分老人来说,机构养老费用支出已大大超出其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除了受年龄、自理能力、文化程度、医疗保障形势及传统观念等影响外,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经济条件。因此,在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时,不能盲目进行,应考虑老人的需求,合理选择医养结合模式。

(二)贵阳市家庭养老现状

在接受调查的618位老人中,有365位老人觉得最理想的赡养方式是和家人一起居住,占比超过50%;有120位老人认为只需要为其提供经济支持或按时补给生活用品,这部分老人占受访总人数的19.1%。然而,在受访者中,有53.1%的老人并未和子女及其家庭一起居住,其中14.8%的老人处于独居状态,38.3%的老人仅与配偶一起居住,这部分老人主要养老压力来自于无人照料。可以看出,现实养老状态与老人理想赡养方式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随着老龄化、高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进一步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因此,为了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必须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三)贵阳市社区养老现状

接受调查的老人所在社区中,50.8%的未建立老年服务中心,91.1%的社区没有为老人提供相关照料服务,同时,提供卫生医疗服务及健康服务的社区分别占53.9%和26.2%。根据我国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中,人均患有两种以上的疾病,且慢性病并发率高达54%,是普通人群的4.2倍,可见,老年人健康问题在其养老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然而,贵阳市当前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关注不够,同时对社区医疗卫生建设也不够重视,忽略了老年群体在医疗方面需要。

(四)贵阳市机构养老现状

据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资料显示,截止2014年,贵阳市各类养老服机构已发展至140家,其中民办养老服务机构74家,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及乡村敬老院共66家,养老床位达17388张。贵阳市60岁以上人口约53.85万,按民政部规定每千位老人12张床位的规定,贵阳市老年人口所需床位数约16155张,目前本市床位数暂时能够达到养老需求。但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存在高端养老机构一床难求,而中低端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不高的现状,其原因主要是,中低端养老机构资金投入有限、硬件设施配套不足、不具备医养功能或者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让有意愿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望而却步。

四、贵阳市推进“医养融合”模式的建议

(一)合理选择“医养融合”发展模式

科学、合理的选择“医养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能最大限度的满足老人的养老需求,也能够使养老自愿及医疗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在多种养老方式中,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模式,即居家养老模式,最能为老年人所接受。这也与我国提出“9073养老格局”不谋而合,即实现90%的老人通过家庭提供照料来养老,7%的老人通过社区提供相关养老服务来解决养老问题,3%的老人以老年公寓、敬老院、福利院等集中养老的方式养老。通过对三种“医养融合”模式的SWOT分析,以及对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养老现状和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从政策角度,贵阳市经济发展程度,还是老人养老意愿的角度出发,贵阳市选择以合作式医养结合模式为主流,以内设式医养结合模式为补充的发展模式,是符合未来养老发展趋势的。

(二)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

贵阳市老年人主要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而社区在居家养老中承担着重要角色,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前期的疾病预防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都离不开社区,因此,需要对社区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首先,对于目前还未建立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应尽快将其纳入政策规划当中;其次,对于已经建有养老服务中心的社区,需加大对老旧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和修缮,同时加强对健康服务中心以及相关医疗基础设施的完善。

(三)明确居家养老服务各主体责任,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涉及的主体有家庭、社区以及医疗机构,通常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带病期长,需要长期、持续的医疗服务来支持,这就需要家庭与社区之间,社区与医院之间明确各自的责任,社区负责疾病预防与病后康复,医院负责重大疾病的治疗,做好制度上的衔接,既可发挥大中型医院在人才、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化优势,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缓解医院医疗资源的紧张,又能充分利用社区医疗卫生资源,更有效的为老人提供相应服务,从而达到双赢的效果。

(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医养结合”探索实践中,根据老人病情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病情比较严重的,可以通过建立的绿色通道直接送往医院住院治疗;第二类需要相关的治疗,但无需住院,对于这类的老人医院可定期派出医护人员上门诊疗;第三类是老人病情较轻,只需要门诊治疗或康复理疗服务[1]。对于第一类和第三类群体产生的医疗费用可进行医保报销,而对于第二类群体,达不到住院治疗的条件,只能在家或养老院进行治疗,医保报销便成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多部门联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

(五)鼓励有条件的机构发展内设模式,增强服务水平

目前,贵阳市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处于初级阶段,对医疗(养老)机构内设养老(医疗)机构模式的探索尚处于空白状态。调查显示,被访者中一半以上的人患病时更倾向于三级医院,会首先考虑到社区医院的约占40%,只有10%左右的人会考虑二级医院[2]。可见,二级医院被边缘化,医疗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可利用这一特点,鼓励二级医院设置老年护理科,将其打造成集医疗、养老、护理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既可闲置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解决养老问题,达到双赢。对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模式,由于医疗机构准入标准高,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有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制定科学的医疗机构准入标准,并将其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同时根据机构运营状况调整相应优惠补贴标准,建立养老机构动态调整补贴机制。

参考文献

[1]罗华炳.贵阳市三医探索医养结合城镇模式[N].西部开发报,2015.05.06.

[2]张功震.城市二级医院转型医养融合服务体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

作者简介

安瑞霞(1991―),女,汉族,甘肃天水市人,贵州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基金项目

篇3

[关键词] 老年人;就医难;可及性;看病贵;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 R16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c)-0075-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fi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s,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various types of elderly people. Methods Zhuzhou City, Hengyang City and Xiangxi Autonomous Prefecture were selected as samples under the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6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to the aged over 60 and 589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ll the data were input and processed by SPSS 22.0. The statistic analysis result was researched by multivariate 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The convenience of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people was lower than for young people. The convenience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85.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urban ones (94.7%). Under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95%, elderly people's satisfaction on medical services was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their age and degree of education. Thinking their disease not serious (41.2%) and high medical expenses (28.2%) were found as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leaded to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Conclusion Preferential medical reimbursement policies for elderly peopl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and carrying out medical providing integration can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elderly people.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Difficulty in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s; Accessibility; Expensive in seeing a doctor;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providing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老年人就医问题备受关注,湖南省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迈入老龄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有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值得深入研究。近十年来,国内学者们研究发现,经济困难和就医手续繁琐是影响老年人就医方便性的主要因素[1-2]。此外,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医疗资源利用及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重点[3-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抽取湖南省株洲市、衡阳市、湘西自治州三个地区作为样本,对调查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9份,回收率为98.2%。

1.2 方法

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3部分,分别是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年龄特征、家庭状况、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老年人的健康状况(2周患病率、2周患病就诊率、慢性病患病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卫生资源利用和卫生服务需求情况(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老年人保健状况及健康医疗需求、就医满意度等)。调查人员均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且在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

1.3 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利用SPSS 22.0统一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医疗资源利用指标主要考虑2周患病就诊率、就医机构选择、慢性病患病情况等,根据Pearson Chi-square检验分析各因素与医疗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将年龄、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到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现居住地、首选就医地点、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作为解释变量,对老年人就医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89份,其中城市居民228人,农村居民361人;男315人,女260人;年龄均在60岁以上,其中60~

2.2 老年人就医方便性及其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就医方便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75~

2.3 老年人就医是否及时及组间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湖南省老年人2周患病率为52.4%(308/589),远高于其他学者在全体居民中18.9%的抽样调查结果[7],而被调查老年人2周患病就诊率仅为57.6%(177/308),说明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在调查前2周内曾患病但未就诊。在被问到患病是否及时就医时,266名(45.3%)老年人回答没有及时就医。随着家庭年收入的增加,就医不及时的老年人比例从最低收入组52.2%减少到最高收入组的25.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2周患病就诊率仅为57.6%,有近一半的老年人生病未及时就医。究其原因,183人选择了“自认为病的不严重”,占有效调查人数的41.2%。此外,有9.9%的老年人认为“年老没必要医治”。可见,主观意识是目前影响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最主要原因[8]。见表4。

2.5 老年人就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

本研究中,将就医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Y,它是一个多元有序变量,解释变量依次为X1~X7。记πi=P(Y=i)(i=1,2,3,4)为就医满意度属于第i级的概率。根据调查情况,建立如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

Ln[π1/(π2+π3+π4+π5)]=α1+β1Xi;Ln[(π1+π2)/(π3+π4+π5)]=α2+β2Xi;Ln[(π1+π2+π3)/(π4+π5)]=α3+β3Xi;Ln[(π1+π2+π3+π4)/π5]=α4+β4Xi;

其中,αj(j=1,2,3,4)是截距项,βj是回归系数,解释变量X=(X1,X2,......,X7)是分类变量。其中,X1代表年龄,X2代表到最近医疗机构的时间,X3代表到最近医疗机构的距离,X4代表现居住地,X5代表首选就医地点,X6代表家庭年收入,X7代表文化程度。被解释变量是老年人就医满意度Y属于k级及k级以下的概率与属于k级以上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根据参数估计及相应的检验结果,在显著性水平为5%以下与就医满意度(Y)显著性相关的有X1=年龄、X7=文化程度。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的偏回归系数β1 > 0,OR1 > 1,表明年龄越大,老年人就医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越大行动越不便,等待就医时的体验越差;此外,年龄越大身体健康状况越差,就医次数增多也导致较低的就医满意度。文化程度的偏回归系数β7 > 0,OR7 > 1,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就医满意度越低。可能的原因是,随着文化程度提高,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更高,同时更容易识别出医生诱导需求的程度,因此就医满意度下降。偏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代表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力大小,文化程度对老年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更大。见表5。

3 讨论

3.1 加强老年人健康知识教育

本次调查显示,湖南省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者占68.8%,而老年人就医的及时性与其文化程度显著相关,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健康意识更强[9],在患病时及时就医的比率也更高。因此,普及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教育是必要的。除了现有的宣教手段,可考虑采用高校医护学生与社区基层医疗机构联合走进基层[10],免费为老年人体检、开展健康讲座的形式,帮助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生病后及时就医。

3.2 医保报销政策适当向老年人倾斜

老年人经济来源有限,“一体多病”常导致其医疗消费远高于其他人群,往往使其不堪重负[11]。医保的报销政策可适当向老年人倾斜,对老年人一般慢性病治疗需要的检查费用按比例进行报销,同时完善医院的补偿政策[12],缓解老年人就医的经济压力,体现对老年群体的关怀。

3.3 探讨适合老年人就医的分级医疗模式

老年人看病经常是“站不住、挤不动、等不及”,建议推进分级医疗,大医院承担大病、重病的诊断和医治,基层机构则承担普通门诊和康复护理,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13]。本次调查发现,目前湖南省的分级诊疗仍然存在基层机构设备差、医师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到基层,建立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14],对于缓解老年人就医难来说迫在眉睫。

3.4 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使敬老院、养老院的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15]。首先,可以考虑在敬老院和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16],改善医疗设备,建立与大中型医院的合作机制,实现转诊的“无缝对接”。其次,鼓励一、二级医院(包括厂办、校办、民办医院等)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专业技术优势,转型为康复院、护理院等,扩宽“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渠道[17]。

3.5 关注独居老年人和失独老年群体的就医问题

独居和失独老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其就医难度必然较高[18]。应登记独居和失独老年群体,送医送药到家。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独居的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比率较高,影响独居老年人就医不及时的原因主要是“去医院太花钱”和“无人陪同”。政府应分区对当地的独居和失独老年人进行统计登记,提倡对独居、失独老年人送医送药上门[19],适当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医保报销比例[20]。

[参考文献]

[1] 田欣,汤哲,孙菲,等.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7):115-117.

[2] 王建平,汤哲,孙菲,等.北京老年人就医难相关因素分析[R].卫生部行业基金科研专项课题(2010-2011)研究报告,2012.

[3] 孔德香,孙晓阳,陈小飞,等.淮安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7):66-68.

[4] 程念,,汪早立.部分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老年人的住院及受益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31(10):36-38.

[5] 李希良,左群,刘素平.在社区老年人群中树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的路径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0(4):101-104.

[6] 王梦怡,姚兆余.江苏省农村老年人医疗资源的利用与影响因素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28-30.

[7]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22-43.

[8] 吴秀颖,陈新平.全方位剖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115-116.

[9] 何资桥,曹中平.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2-534.

[10] 尹秀萍.社区健康教育在临界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33(2):124-126.

[11] 朱宏晋,刘芮彤,顾倩倩.伦理学视角下老年人就医难问题探讨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5,30(9):94-95.

[12] 夏挺松,卢祖洵,彭绩.我国“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3):155-157.

[13] Lucy N,Victoria J,Karen T,et al. Social and Health Factors Affecting Community Service Use by Vulnerable Older People [J]. Australian Social Work,2009,62(4):507-524.

[14] 杨敬,马伟杭,徐飞鸿,等.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12):922-924.

[15] 孟P.“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7(6):63-68.

[16] 陈娜,王长青.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养结合服务共同体探索与实践[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15,35(11):6596-6598.

[17] 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9-11.

[18] 张玲.苏州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19] 杨晓龙,林明鲜.我国城市独居老人医疗现状满意度比较研究――以济南、郑州、兰州为例[J].新疆社会科学,2015(5):112-116.

篇4

关键词:养老产业 社会化 智慧养老 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46.2 文献标识码:A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有效解决养老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议题。关于养老制度及模式,世界各国都有其独到之处,随着各个国家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完善养老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服务业水平与质量过程的推进,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的梳理,希望能够发现研究的新思路和新视角,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国内养老制度有关政策

据全国老龄委数据显示,2015―2035年中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从2.12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1]。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大量社会问题,社会养老和医疗负担加重,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被摆在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点任务是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动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2017年3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其发展目标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具体表现为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有利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2]。

2.养老现状与现有的养老模式

从养老模式的演变,我们可以看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养老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得更为复杂,更多层次。从纵向角度,我们发现家庭养老从古至今仍是我国主要的养老方式,养老方式随着不同的社会阶段,更加多样化。目前,已有研究的有20多种养老模式,包括社区养老、企业养老、机构养老、以房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等等,但是该这些相关概念在范畴上有所交叉。

2.1家庭养老

即代际赡养,指依靠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上 的家庭成员对失去劳动能力且无收入的父母提供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3]。这种养老方式所具有的优越性是其他养老方式无法比拟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4]。

2.2 机构养老

是指在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食宿、照料 的各种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分为公办、民办和民办公助福利院3种类型[5]。公办机构主要面向曾经为社会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孤寡老人,免费或只收取少量费用; 民办机构由私人筹资兴建,老年人入住需要缴纳各种费用;民办公助机构则是由私人出资并组织运作,政府扶持,老年人也须自付费用。

2.3 社区养老

是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由社区组织建造各种养老服务站,聘请专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它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

2.4 日间照料中心

日间照护中心功能设施与托儿所相似,多数由街道或社区兴办,内设活动室、休息室、餐厅及老年课堂等[5],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就餐服务、康复训练、医疗保健、学习培训、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晚上各自回家,使老年人得到必要的照顾,同时满足了老年人的居家需求。

2.5 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主要指将医疗卫生资源引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促进,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养老的整体水平;反映了“持续照料”的养老理念,包括病前疾病预防、病中便捷就医和病后康复护理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近年来,我国养老模式的探索似乎让老年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实际情况是,在经济水平和传统文化观念下,老年人对养老模式的选择非常有限。以机构养老为例,民政部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仅占1%左右,99%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大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3.当前我国养老模式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家庭养老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穆光宗教授表示,“居家照料”因缺乏“应急的生存风险控制机制”,只适宜于健康、有配偶、有家人、有保姆的老年人。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子女数量少了,也不再把赡养父母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了,所有这些变化都使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传统养老功能面临着冲击和弱化。

3.2 机构养老

中国的养老现状令人担忧,私人养老机构费用昂贵,许多老年人住不起;公立养老机构严重不足、一床难求,又存在住不进去的问题。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公开表示,目前我国机构养老保障面较小,服务项目偏少;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布局不合理;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缺乏,投入不足,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养老机构建设运营上,坚持按标准建设和实际适用相并重。为了发挥对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的支撑作用,养老机构建设既要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又要立足实际适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社区养老

经费不足、人员不足以及面临亏损等问题使得社区养老机构的创办、运作举步维艰。但按照现在的家庭结构,如果社区养老发展不起来,配套服务发展不起来,以后完全实现居家养老可能不现实,未来老年人的养老可能面临着直接从家庭养老到养老院养老的结果[6]。

3.4 集体(集中)养老

供养范围狭窄,未能做到应保尽保。在保障的内容上,“五保”应该包括吃、穿、住、医、葬。但在许多地区,“五保”实际只有“两保”(吃、葬),甚至是“一保”(吃)。虽然集体养老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起到补充作用,但这种形式存在养老水平低、供养范围小等不足,集体养老的可行性差。

3.5 储蓄养老

由于薄弱的家庭养老条件和低水平的退休保险保障,导致储蓄养老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尤其在农村,这种方式仍然占有一定市场。

3.6 委托代养

作为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是非社会化养老方式的一种补充。但委托代养存在雇佣关系不稳定、服务无人监督、没有保障等题。

3.7 日间照护中心

目前在我国,日间照顾中心的数量非常稀少,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资金缺口大。由于物价高,收取的费用不够维持开支,开展其他活动受到限制。经费不足也制约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前景。二是中心缺乏专业护理人员。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配备的社区协管员,业务水平不高,制约了中心的服务水平。

4.针对目前我国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4.1 培育社会养老服务产业

在未来的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老龄化是不可逆的趋势,老龄和高龄人口比例将越来越高,养老服务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养老服务供给的压力必须通过扩大服务队伍来解决。为了吸引青壮劳动力,养老服务必须社会化、正规化和产业化,这样才能造就一支产业大军[7]。

4.2 建立养老服务筹资机制

养老服务筹资机制的建立可参照国外长期照护筹资制度的成熟做法。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长期照护公共筹资制度,例如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家通过税收筹资,为全体国民提供公共的、基本的长期照护服务;荷兰、德国、日本、 韩国和以色列建立了长期照护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社会保险缴费为老年长期照护服务筹资;比利时、法国等欧洲中部国家则在医疗保险计划内设立长期照护支出项目,从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一定资金用于长期照护服务;其他国家包括东欧和南欧国家、英美澳等英语系国家,每年都有财政资金支持低收入老年人及其家庭, 用以帮助其购买社会养老服务。

4.3 政府出资帮助最弱势群体

增加医疗救助的支出、扩大医疗救助支持项目是解决最弱势群体长期照护问题的有利途径。在长期照护保险为公众所接受,保险精算结论可以接受的情况下, 再逐步扩展为全覆盖的强制性长期照护保险计划。

4.4 充分调动社会养老资源

社会养老资源具有多样性、多渠道、分散的特点。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我国的社会养老资源还未能有效整合和汇集,所以目前,如何充分引入养老资源,做好养老产业的整体规划,以及养老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利用,是目前调动社会养老资源的重点。

4.5 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

充分发挥移动通讯、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养老”模式,促进政府、机构、社区和居民之间养老信息和资源的互通共享,促进养老服务由一般服务向精准服务、急难服务、有效接续服务转变,为加强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料、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曼婕,黄海,王嘉雯.广州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8).

[2]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N].国发[2017]第13号.2017- 03- 06.

[3] 林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 .

[4] 郝燕萍.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养老现状及发展趋势[J].护理研究, 2014,(23).

[5] 缑文学.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社区养老模式探究[J].中国市场,2009,(26).

[6] 林源.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

篇5

[关键词]铁路 医疗保险 现状分析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老龄化步伐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近代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不断涌现,医疗费用支出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结合福州铁路医保中心医疗保险基金运作情况,对福州铁路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措施。

1.铁路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现状

福州铁路医保中心是福建省医疗保险管理中心的分中心,主要负责经办福建境内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2003年7月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办的险种有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大病互助医疗保险等险种,为参保人员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截至2012年11月底,现有参保单位70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58063人,其中在职职工37885人,退休人员20178人,目前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比例为1.88:1。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退休人员呈现上升趋势,福州铁路医保中心参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2003年~2012年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2012年在职职工净减少3305人,减幅8.02%,在职职工人数逐年减少;退休人员净增加3956人,增幅24.38%,退休人员大幅增加,参保人员结构老龄化日益明显。

2.铁路医疗保险基金现状分析

医疗保险基金是医疗保险制度实施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至关重要。2006年~2011年福州铁路医保中心医疗总费用出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见图1),给医疗保险基金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的增长率却低于统筹基金支出的增长率,导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逐年减少。2006年统筹基金结余2793.8万元,至2011年统筹基金结余变为.1976.08万元。2009年以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已经连续三年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状况,见图2。

福州铁路医保统筹基金出现收不抵支的主要原因是:

2.1在职职工逐年减少,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导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相对减少

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是参保单位和在职职工共同缴纳。福州铁路医保中心参保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8%,在职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退休人员不需要缴费。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退休人员快速增长,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比例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缴费的在职职工逐年减少,不缴费的退休人员不断增加,导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相对减少。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医疗费用支出也不断增长,而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主要是靠单位和在职职工共同缴费来承担,因此医疗保险基金存在收入与支出不平衡的状况。医疗保险基金筹资的有限性与使用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医疗保险基金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潜在的压力,增加了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性。

2.2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逐年递增

在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相对减少的同时,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出却逐年大幅递增。主要原因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达,新的治疗技术和手段不断涌现。参保人员在就医时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治疗疾病,导致医疗费用水涨船高。如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新技术,虽然手术费用比传统治疗技术更高,但手术操作方便,病人创伤小,参保人员一般会优先选择心脏支架手术。

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没有与医疗保险改革“三改并举”,医疗机构的“以药养医”和药品的“虚高定价”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是造成医疗保险基金过度增长的原因。“以药养医”制度是南于政府财力不足,放权给医院将药品加价15%后销售。医疗机构为了多创收,存在卖贵药、多卖药、不应该做的检查全做、使用高端器材等现象。

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有密切关系。通过对2011年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医疗费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退休人员随着年龄增大,身体状况变差,发病率以及人均费用等指标,均高于在职职工。

医保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漏洞,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福州铁路医保中心为参保人员建立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此外,路局工会部门还出台了相关的补助政策,分别对患26种大病的在职职工医疗费用进行补助,对患常规病住院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费用进行补助,进一步降低了参保人员的个人负担比例。2011年度参保人员在多层次医疗保障基金补助后的个人负担情况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过于倾向对住院费用的补助,导致参保人员住院个人负担比例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个人合理费用分担比例(25%)。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比例过低,就医时容易被诱导选择贵重药品和不必要的治疗项目,导致过度医疗消费;部分医院和医生为了自己的效益和利益,也不限制开出药品的数量和金额;就诊时,医院并没有严格核对持卡者的身份,存在一人医保,全家享用的情况。此外路局工会部门对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的补助政策,是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等其他基金支付的合计值为补助基数,导致存在重复补助的现象,甚至造成少部分退休人员补助后还略有盈余的状况。

3.应对措施和对策

3.1提前预防、定期体检,防患于未然

“预防是控制大病的最有效方法”,疾病早期发现与早期治疗是预防小病发展成大病的最佳办法、是节约医疗费用的最佳手段。建议根据职工的年龄及身体状况、疾病谱的分布情况,对所有参保人员每年有针对性的安排体检项目,使参保人员常见病、多发病的隐患能够“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减少大病突然暴发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开支.防患于未然。

3.2合理控制综合保障水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目前福州医保中心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不抵支,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各项住院指标均高于福建省医保同期的住院指标.与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过多地降低了参保人员住院个人负担比例紧密相关。因此,建议适当调整铁路多层次的医疗补助方式,改变对住院补助过度倾斜的政策,做到住院与门诊统筹兼顾。合理控制综合保障水平,既要防止补助水平过高导致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又要考虑减轻重病职工的负担,不使职工因病致贫,真正发挥个人分担机制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作用。此外,对于不同管理部门出台的医疗补助政策,要统筹规划,避免出现就医盈利的现象。

3.3建议由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

目前福州铁路医保参保单位缴费比例已达8%,已超过国家规定的6%,再提高参保单位缴费比例已不可行。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调整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使用办法,在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当期收不抵支的情况下,由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基金。

3.4调整定点医院结算办法,加强统筹基金支出管理

福州铁路医保中心在原有按定额结算和单病种结算办法的基础上,2012年又在部分定点医院推行了住院医疗费总额预算结算办法,以减少定点医院过度医疗、分解住院以及挂床住院等手段套取医保基金等违规行为的发生,有效引导定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员合理医疗用药行为。总额预算结算办法实施后,试点医院能自主加强费用控制管理,使住院费用支出逐渐趋于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建议进一步扩大总额预算结算办法的定点范围。

3.5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不合理的基金支出

借助福州铁路医保信息管理系统的“稽核管理”功能,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网上实时监控和预测,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重点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日常的网上监管和现场的突击巡查工作,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做到平时监管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促进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建议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真正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与省市医保系统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被做出“退出”处罚的医疗机构或药店,不得作为其他医保单位的定点机构。

3.6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险的投入,完善全民医保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政府承担的角色不容回避。据国务院公布的资料,2011年全国医疗总费用占GDP比重只有5.1%左右,不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平均6.2%)。如果每个公民都享有基本的卫生医疗保健,就不可能出现用别人的医疗保险卡来冒名顶替、挂卡等现象。因此,国家应强制每个公民均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3.7创新管理、完善医保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坏制度让人变成鬼,好制度使鬼变成人”同样适用于医保领域。完善医保制度,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医保制度体系,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是从源头上防治医疗风险的根本途径。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并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创业、生活、工作、就业等直接挂钩,让守信者获得种种收益,让失信者遭到市场的淘汰。

4.医保政策调整的风险防范

医疗保险制度是整个社会保险体系中涉及面最广、关系最为复杂、矛盾最容易激化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医保政策的调整,必然会触及一些深层次矛盾,难度也越来越大,必须做好、做足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4.1做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广泛宣传医保政策调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取得参保人员的理解和支持,保证医保政策的顺利实施。

4.2注重协调与定点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通过科学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目前,医保中心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还停留在对费用的事后稽核及考核管理上,不能体现出管理的超前意识,容易造成医、患、保三方的矛盾。

4.3应进一步完善与医疗保险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疗保险法律关系和各类法律主体行为,明确医保管理部门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责任人的监督、处罚和执法依据。

5.前景展望

医保是一个国家社会二次分配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也是参保人员对政府、企业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福建省有关文件要求,福建省已启动了县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改革的目标是要积极稳妥地实施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必须与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配套实施,以此改变“以药补医”现象,实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本质回归。希望这次改革能成为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最终实现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三改并举”。

随着医保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民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降低医疗成本、保障参保人员病有所医,合理就医,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运作,真正实现医疗保险改革的和谐发展,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东进统筹与分担,最基础最关键的机制[J].中国医疗保险,2012,5(4):7.

篇6

一、我国当前医院经济的现状分析

(一)政府的财政补偿明显不足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体系的不断完善,医院所呈现出来的公益性越来越明显,很多医院的发展并不是完全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正因为如此,从而决定了医院运营和发展中所涉及的资金大部分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财政部门对医院的资金投入越来越小,医疗机构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重大改革。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04―2014这10年里,我国财政部门在医院发展方面的资金支出为18.26%-37.61%。但根据国际惯例,一个国家在医疗事业方面所给予的资金补偿应不少于总费用的50%,很明显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一标准。由此可见,在医疗事业的发展方面,国家政府部门的财政补偿明显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服务收费定价不合理

由于医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所以在医疗服务的定价方面,要比标准定价低的多,而且出于对患者承受能力的考虑,医院的服务收费和医疗技术服务都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以此来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但随着国家政策改革的不断深人,医院的经济收益越来越低,加上医疗风险、人员素质等因素都会给医院的发展造成威胁,所以说,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困难。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当前医院的成本回收率仅有3%,所以,为了维持医院的良性运作,医院相关部门只能通过缩减成本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但这种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加剧了医务人员个人创收的行为,使其公众形象出现偏差。

(三)“以药补医”的方式存在诸多潜在问题

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药品种类也在持续增加,且不同种类的药品在定价上也有很大差距。在医院收入单薄的情况下,为了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在药品价格上做文章成为了医院的不二选择。近年来,广大群众对药品价格方面怨声载道,一方面是觉得药品价格过高,因为价格越高的药品,加成利润越大,所以,很多医院喜欢使用高加成的药品,最终导致药品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医德渐渐沦丧,在当前医院的运营和发展中,医生开贵药、开大处方的现象普遍存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但却给广大群众带来的损害。此外,医院的趋利行为越来越严重也是“以药补医”衍生出来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客观上来讲,作为医院,不应该将盈利作为经营目标。但在国家财政政策如此不完善的今天,医院似乎忘记了自身的职责,趋利行为十分严重,给社会的和谐稳定添上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

二、医院经济补偿机制的完善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目前医院在运营和发展中存在很多不好的现象,其中大部分原因都是由于经济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的。所以,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至关重要,需要引起医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加快财政补偿机制改革进度

财政补偿机制的完善是促进政府、医院、患者三者关系和谐共处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医院之所以会普遍存在“大处方”和“滥检查”等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医院的资金投人过低,使医院无法维持各项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快财政补偿机制的改革非常重要。首先,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医院运营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的规划进行科学制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设备和技术进行更新,使医院的发展能够与市场需求实现高度协调和统一,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政府还要合理控制对医院的财政支持,不能过多或过少,如果过多,就会出现“财政养医”的局面,无法从根本上将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解决;如果投入过少,则便会出现上述情况,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强管理工作,实现自我补偿

管理水平的切实提升也是医院财政补偿的重要内容,通过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更好的促进医院各项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避免各类不当的行为发生。管理工作的加强,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首先,对医院的规模进行严格控制,不建议其大规模举债扩建;其次,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水平,根据医院的发展需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合理分工,职责分明;最后,要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对医疗活动开展中涉及的费用支出、材料消耗等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三)加大人力投资成本,实现医院的人力资本增值

在当前医院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医院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实现发展目标,就必须做好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切实提高医务人才的整体素质,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在人力成本投入方面都不够重视,医院人员薪酬较低,可发展空间较窄等现象十分严重。对于这一问题,医院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加大人力投资成本,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尽快实施薪酬制度改革,优化人力资本补偿标准。

篇7

关键词: 医患关系;法律定位;医疗合同立法重构

一、 医患关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分析

1、医患法律关系的内涵

医患法律关系是指受医事法律所调整的以医生、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具体而言,医患法律关系是指作为医疗方的医院和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为患方实施诊断、治疗的医疗行为过程中,医疗方和患方在共同的目的指引下达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同法律关系,是医患双方人身、财产关系与医事法律相结合的产物。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患关系表现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同关系,其特殊性表现为医患双方除了患者应当向医疗机构缴纳医疗费用的财产关系之外,患者的身体客观上处于医生的控制之下,患者与医生之间还存在一种类似于行政管理的人身关系。从这方面看,医疗合同与劳动合同具有一致性,医患关系是一种具有人身性质的财产关系。

2、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当前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病患者及其家属因医疗纠纷前往医院寻衅滋事者明显增多,有的甚至威胁医生,冲砸医院,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事件层出不穷。据中国医师协会2006年《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76起。妥善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现状,不仅关系到国家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国民的身体健康。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观念上,医患关系主要受属行政法范围的医事法律所调整,医方处于主动地位。随着人们患者权利意识的觉醒,医患关系的地位不平等为现代民法的平等观念取代,在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中,尽管对医患法律关系的认识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但用《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普通法来调整医患关系已成事实,医患双方的法律关系表现为合同(契约)关系。这就突破了医疗机构的行政管理理念,赋予患者平等权利,具有较大的进步意义。但实践中出现将医患关系视为纯粹的劳务合同关系的倾向,有学者甚至认为患者就是消费者。这些情况表明,对医患关系进行准确的法律定性正成为当前医事立法首先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对医患关系改善的法律思考

医患关系的妥善解决,需要一部独立的医事立法,对现行医疗卫生体制、法律环境、医院管理、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自身观念等因素进行规范,加强依法治医,从根本上破除医患之间的紧张状况。

1从医患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的关系看,医患关系是一种类似劳动关系的特殊法律关系,应当借鉴劳动关系的立法特例,将医患关系作为一种独立的医疗合同关系加以立法规定,以独立的医事合同立法加以调整和规范。由于我国目前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医事法律调整和规范医事领域中的医患行为,作为医疗纠纷解决最主要法律依据的新《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充其量只能算是行政法规,效力层次偏低;实践中多是参照《合同法》、《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处理医患纠纷。医疗行为的专业性太强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用民法通则调整太原则和模糊,而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劳务合同法往往会造成对医患法律关系特殊性的忽视。由于法官不是职业医生,不具备专门的医学知识,在审判实践中没有具体的立法标准加以规范,造成法律适用困难,在处理医患关系上难免顾此失彼,法律的公正性难以得到彰显。因此,尽快制定一部能够反映医患关系特殊性的医疗合同法是医事立法的当务之急。

2、从《医事法》对医患法律关系的规范内容看,《医事法》是调整医疗关系的法律,它是一部公法和私法、实体法和程序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律,从公法上看包括对医疗行业的行政管理和对医事犯罪的刑事制裁两部分内容,从私法上看主要是对医患关系(医疗合同关系)的民事法律调整。

确立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是医事法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对于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通过禁止性的行业规范以保障医方的公益性质得以实现。通过立法确认医疗行为的规范标准,医疗损害的赔偿项目和标准等医疗行为中的各项诊疗操作规范,一整套成熟的医疗行为规范标准是促进医事法建立的基础。其次,为了平衡医患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的,应当从立法上明确患者利益的优先保护原则。对患方,主要通过体现人权观念的授权性的法律规范切实保障患者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不受因医疗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侵害。同时为了保证诊疗秩序和正常的医患关系,还应当对破坏正常医疗诊疗秩序和影响正常医疗行为的行为规定具体的处罚项目和标准。

3、从医患法律关系的性质看,医事法律的公益性质不容忽视。为了保证医疗事业的公益性质,国家在加强对医疗事业规范的同时,应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建立各种支持医疗公益事业保障基金的发展。我国有关的医事立法规定了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职能,但同时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却背离了保障医疗机构实现其公益职能的路线。《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对危重病人应当立即抢救。《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但是,医疗体制改革却试图剥离医疗机构的公益事业经费,迫使医院向营利性目的转轨。加之实践中患者拖欠、逃避医疗费现象严重,迫使医院不得不从自身的生存竞争出发,放弃了医疗机构救死扶伤的主旨,退而求其次。有鉴于此,政府应重新审视医疗机构的改革定位,加大对医疗机构公益性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投入和建设,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和氛围。

篇8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基本药物制度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0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国国家规定的基本药品种类的数量有307种,山西省根据本地具体医疗情况和要求,增补209基本药物,目前基本药物数量为516种。大同灵丘县下辖有3镇9乡,基层医疗机构258家,其中县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医院有12个,分院7个,乡镇村的村卫生室237所。以上仅公立机构。其它私立的医疗机构不实行基本药物,故不做说明。

1.2 方法

走访调查。通过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就医人员进行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他们对于本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看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问题。

文献分析。对过去灵丘县医疗机构相关数据资料文献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针对本地具体情况进行了解。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大同市灵丘县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据调查了解,灵丘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所使用的药品全部都是基本药物,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所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是260多种,加上所用省增补品种共360多种;县级医疗机构在用药药品数量660种,经准确统计基本药物品种331种(含山西省的增补品种)。

另外,为了深入了解灵丘县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对上一年也就是2013年当地医疗机构的收入和支出也经行了相关调查(表1)。

通过对灵丘县医疗机构收入与支出的数据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基本药物收入在药品总收入所占的比例为51%,而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是13%;在支出方面,基本药物的支出占药品总支出的47%(这里仅指基层,不含县级医院),占总收入的9%。

3 讨论

灵丘县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本地初步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基本药物制度,同时使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在数量和服务量上有了整体的上升和增加。另外,普遍存在的药品价格的下调,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于取消“以药养医”的现象起到重要作用,医务人员日常用药也更加规范化等。但是国家基本用药制度开展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3.1 存在问题

3.1.1 国家相关补偿机制有待开展

根据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规定,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全部使用和配备基本药物,并且在销售和使用过程中要求实现零差率。而现实的情况是目前我国各地的基层医疗机构各方面都还亟待完善,而且其医疗服务由于自身原因价格比较偏低,这也就导致了以药养医的现象的存在,虽然基本药物制度的出台有效地扭转和控制了这种现象,但是这样也必然会导致医疗机构的收入下降,若国家及相关部门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政策或合理补助,则将影响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

3.1.2 基本药物目录与基础医疗机构实际需求存在矛盾

国家明确的基本药物种类有307种,根据制度要求各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增补,山西省增补209基本药物,基本药物数量达到516种。但是基层医疗机构所配备的基本药物在有些情况下依旧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一些多发病,常见病所用药物较多不在基本目录内。由于基层医疗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有些民众无法在当地买到合适的药物只能去上一级医院购买,长此以往,会出现上级医院的就医压力增大而基层医疗机构职能被削弱的现象。

3.1.3 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采购供应机制有待完善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采购往往通过省级,有些医药企业为提高中标率,不惜将药物价格调至成本价以下,这将为医疗安全带来巨大风险。这些低价药物在短期内可能足量供应,但长期来看可能出现断货等情况,甚至常用药物也出现短缺等情况。因为一些基本药物网上招标采购价过低,供药商感到无利可图,以致对价格低廉药不配送,或配送不及时,导致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缺药,或品种不足,如:磷霉素针、维生素c注射液等就长时间断货,而且目前基层药物配送机制还不完善,多数配送公司为规模较小公司,只负责配送几种药物,这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不全的不良局面。而且影响老百姓就医看病,。

3.2 相关建议

首先,卫生机构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完善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的相关补贴政策,包括对于基本药品的差价补贴以及药品的损耗补贴。在政策上对基层医疗机构给予支持,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生存的难题。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更好的服务基层群众的有力措施。其次,针对基本药物目录与基层实际需求的矛盾,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基本药物保障供应制度,支持和鼓励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质量合格,品质有保障基本药物,并对提高其技术和水平,保障公众对于基本药物的获取的及时和有效。只要这样,才能保障就医人员的生命权益,也是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在城市和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安全、规范、权威实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需求调查;推进措施

一、引言

21世纪作为我国两个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时期,却也是人口全面老龄化的艰难时代。

何谓老龄化?国际上的观点是指社会中超过10%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或有超过7%的人口年龄超过65岁。随着世界人口数量的连年增长,人口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

以我国为例,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就已成为较早踏入老龄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图1表示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亿,在总人口占比15.5%。

而有关部门预测,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人,将有更多的老人失去自理能力。

老龄化下发酵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最直接的是养老课题,涉及到养老服务“怎么做”的两个侧面――由谁负担(支付养老金)和由谁提供(养老服务)两个问题,其实质是怎样解决好服务老年群体。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1.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部分学者对老龄化下的社会问题研究成果如下:

马楠(2013):传统养老模式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不健全、覆盖面小;机构养老:入住率低、公立养老机构数量少等。马晖(2012):传统养老模式问题重重: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传统养老模式已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养老方式应愈加社会化。关今(2012):现代社会多元化的趋向使老年人群对养老的期望值增高,传统的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老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

国内学者研究对现状描述较多,便于得出一般性的解释框架。但对一定范围、角度的问题在整体上把握不够,对实践指导较为有限。

本课题在借鉴理论成果和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力求做出更全面的理论解释,提出实施性强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以下是国外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1)多功能服务计划澳大利亚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实验中Neumayer Bob总结:农村社区养老院的舒适住宅,能提供超过标准传统养老服务体系的舒适程度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2)日本老年家庭服务形式化的日益扩展,源于日本的社会和政治力量创造的全面国家计划――“黄金计划”以家庭形式服务于老人。黄金计划立足于制度转变,将养老服务趋同为家庭服务,以扩大在家庭服务工人的数量为基本目标来切实改变养老服务体系。

(3)欧洲和其他世界国家正面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有研究结论:加速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拉脱维亚引入的新三级养老保险制度,旨在降低人口风险的影响,并展示该国意图提供可行的公共和私人在养老方面的组合。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大多基于本国较高的经济水平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夯实基础,针对养老服务业提出并逐步推行相对完善的政策,刺激和推动居家养老模式发展,同时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人性化,重视其硬实力保持和软实力提升,彰显养老服务的人文关怀。

中国的经济欠发达,准备尚未充足就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欠缺的经济发展水平,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过早步入高程度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决定了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养老服务模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三、成都市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四川是人口大省,更是老年人口大省。以成都市为例,老年人口逐年递增,60周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至2015年,新增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30万人,其中2015年全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9.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17%。据预测,到2020年,全市60周岁老年人将占比25.06%。成都正以加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十分紧迫,急需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在养老机构和床位供给方面,据成都市民政局统计,市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c位分布零星,截至2014年底,成都市市域范围内共计886处现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含672处已建及在建设施,214处待建设施,全市共有养老机构257所,床位70414张。

在财政投入方面,2014年,一是投入6318余万元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24个;二是投入9600余万元,率先抓好二圈层6个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优先为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点优抚对象、失独老年人、高龄老人等提供服务;三是投入资金1.3亿元,启动三圈层7个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建设。

四、成都市养老服务需求调查――以锦江区与龙泉驿区为例

我们采取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上门拜访两种形式,以锦江区和龙泉驿区的社区及养老服务机构为调查点,针对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共300份,有效问卷276份。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1.基本情况

(1)文化程度不一。调查问卷显示,锦江区和龙泉驿区的老年人文化程度跨度较大。无教育经历的老人占比8.7%,小学文化程度的老人占比18.2%,初中、高中(中专)文化程度分别为33.6%、19.8%,而大学本科(专科)及以上的为19.7%。

(21“空巢”老人较多。在居住方式方面,独居和与配偶居住的老人占比分别为15.2%、40.1%,而与子女同住或与未成年孙辈同住的仅占36.3%,其他形式为8.4%。可见,老年人的“空巢”现象日趋严峻。

(3)经济收入及主要来源。在收入方面,仅有5.3%的老人月收入低于1000元,月收入在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3500元阶段的老人比例为10.5%、57.9%、10.5%,月收入在3500元及以上的老人占15.8%。在生活来源方面,大部分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为离退休金和子女赡养,其次为养老保险和劳动所得。

(4)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从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来看,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占比56.2%,有慢性疾病或做过重大手术占比43.8%。在自理能力方面,能完全自理,能部分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比重分别为38.3%,44.9%和16.8%。

2.需求情况

(1)最重视精神需求。经调查,老年人对精神需求最强烈。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老年生活被基本保障,进而对精神关怀有更强的需求,子女关照和社会关注,都对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有帮助,使其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

f21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从具体养老服务项目来看,选择“医疗保健”的受访者占比最高:51.2%;其次是“锻炼身体”:41.3%;第三是“生活照料”:34.1%。调查显示,医疗卫生服务是老年人最直接、迫切的需求,多数老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疾病,看病难,医药费高成为其难题。老年人需要的是有效、安全、方便、平价的医疗服务。

(3)日常生活的需求。家政服务对老年人至关重要。虽然大多数老人能够全部或部分自理,但对于日常生活的家政服务需求却日益增加,如打扫房间,洗衣做饭等。此外,送餐上门,家电维修等便利服务需求也逐日增大。

(4)休闲娱乐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以看电视,逛公园,打牌,跳广场舞等为主要娱乐,但被调查者多希望所在社区或机构能经常举办集体活动,并着力于社区的娱乐设施建设。

(5)养老模式的选择。调查了解受访者对养老模式的选择,57.7%的受访者表示,倾向于自行居家养老;34.3%的受访者倾向于居家式社区,其中年轻人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对此模式接受度更高,表明养老服务模式的未来趋势。

五、基于成都市实地调研情况推断我国养老服务业供给现状及问题

1.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给侧政策乏力

近年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政策指向性非常明确,比如优先保障用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贴供方等,都属于供给侧政策。然而公共政策的有效与否并不仅取决于决策者的良好意愿。现实反映,社会对供给侧政策的敏感度无预期高,政策性利好未得到有效回应。

一方面是政策红利不足以产生强烈的利益刺激共鸣,投资者举棋不定;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匮乏。换言之,中国尚未形成一个具有规模的养老服务市场。

2.养老服务质量差,老年人得不到真正的精神慰藉

养老服务质量差,体现在养老设施硬件及养老服务体系软件两个方面。

养老设施硬件方面:以社区养老服务举例,基础设施在各社区之间差别较大,尚未形成制度化的统一规划与建设,硬件建设不完善。因资金、政策等限制,现有养老机构多存在设施简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少数条件好的养老机构一位难求,大多条件较差的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如我们项目所调研的部分老年公寓管理不严,老人和陌生人随便进出,所承诺的“老有所养”堪忧,老年人身体康健和出行安全等问题亟待保障。

养老服务体系软件方面:产业服务人员大多文化程度低,护工行业评判标准参差不齐,行业准入门槛不健全,使多数养老服务业人员仅能完成简单的家政服务和日常护理,对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敷衍应对,基本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高级需求而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低级需求层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产业化结构单一,养老服务种类量少且趋同

对比国外发展较成熟的养老服务机构,我国养老服务产业问题表现为经营发展结构相对单一。国内的养老服务产业目前主要分两面:

(1)养老服务业是与居家养老合为一体的家政服务,能提供给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一般水平较低、范较窄、价格自成一派,不规范合理,不能提供特殊性、个性化、专业性的服务;

(2)作为传统的养老机构,对老年人的服务只停留在衣食住行、简单医疗构成的统一模式服务,经营多样性匮乏,距实现个性化定制、专业化人才对口服务、医养合一等服务目标仍有较大距离。六、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

经实地调研,各方取证,文献分析等,我们认为我国养老服务业供给侧改革需做到以下方面:

1.借鉴丹麦等国先进经验,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养老服务体系

实行分级管理,即中央政府起引导作用,负责制定养老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标准、计划和实施转移支付等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充分发挥群众优势,承担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具体工作,推动社区落实养老具体服务。进一步,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主要内容有:(1)健全医疗护理和家庭服务制度。事先对老人评估并了解需求,据此配以专业护士和服务人员,按需提供医疗、清洁、护理等服务。(2)对老年病人进行复健护理、训练和日常评价,致力恢复老年患者的生活功能。(3)因地制宜地提供就餐饮服务,餐厅就餐,或按老人需求送餐。

2.充分有效利用社会公益资金

借助政府资金和社会公益资金,防患个人养老金收入影响养老服务质量,使老人能获得相同的基础服务。如阿姆斯特丹GGZ养老机构,兴建养老社区,政府批给建筑面积由私人投资,政府据安置人数给予补贴建设。

3.建立专业化服务团队

对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力资源要求重量更重质――专业水准、服务爱心。整合社会服务资源,在人才培养、就业资格和机制、薪酬待遇等方面,建立实行更先进、合理的措施制度。可将养老服务产业模式企业化,运用“特色养老服务一企业年金”的激励效应,该制度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服务业去产能,去库存的后顾之忧,为再就业人员提供保障,帮助养老服务业吸引留住优秀人才,通过投资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外养老金管理行业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应借助市场化手段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驾护航。

4.推行发展居家养老模式

居家养老和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供给侧改革供需矛盾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相辅相成,统一于养老服务业的新发展方向和模式,关键措施在于转居家养老。

篇10

关键词:老龄化 中医全科 定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R 2- 4 文献标识码:A

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2015年江苏省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99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2.53%,全省人均期望寿命为77.51岁,江苏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将越来越大。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医疗服务、支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重点任务。而高等中医全科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需求。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江苏省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的现状,并对高等中医院校如何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向基层输送合格的中医全科人才进行了探讨。

1.基层中医全科人才发展现状

1.1中医全科人才匮乏

2015年江苏年鉴统计数据显示,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执业(助理医师)共计15934人,其中中医全科医师约占17%,约为2708人。而根据《江苏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4-0.6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各区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0%以上。江苏省有7976.3万人口,对中医类别的全科医生的需求量为3191-4786名。基层实际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全科人才还存在483-2078人的缺口。

1.2中医全科人才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目前江苏省中医医师中,正高职称占1.8%,副高职称占7.1%,中级占27.2%。中级以上职称合计也仅仅占了36.1%,这个比例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会更低。相关文献显示,基层医务人员当中,中医从业人员硕士及以上学历占16.7%,本科学历占57.6%,专科及以下学历的中医从业人员比例占了25.64%。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中医服务普遍存“中医治疗率低、危急重症就诊率低、中草药使用量低”的三低现象,虽然经济因素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中医师医疗水平不高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

2.基层中医全科人才匮乏的原因

2.1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因

中医全科医学这个专业刚刚兴起,各大中医高等院校在专业教学计划、师资、教材、培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等环节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现有的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与临床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置不合理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医全科人才的质量。不合理的中医药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是造成基层中医药发展困境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基层中医骨干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

2.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因

在对281名中医学专业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统计时发现,影响中医学毕业生长期服务基层意向的主要因素有:①收入高、福利待遇好(82.20%的人选择);②提供进修机会(73.00%的人选择);③解决住房问题(45.20%的人选择);④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赏识(27.40%的人选择)。见表1。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现状恰好相反: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中医全科人才。

为老龄化社会提供基础中医药服务,人才是根本。上述数据中看出,由于待遇、工作条件、个人发展空间等因素,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造成基层中医人才严重不足、专业素养不高、后继乏人的情况。这也成为制约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加快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3.定向高等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设想

为落实《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1)的精神,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笔者认为,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亦可参照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模式,设计社区定向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择优录取、协议定向、免收学费、跟踪培养、考核合格、落实就业”,由各市、区卫生部门牵头,每年依照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师的实际需求,向中医类高等院校报送定向培养计划,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后,与各市、区卫生部门签订定向培养协议,高校委托培养至毕业,考核合格后,由卫生部门统一分配落实工作单位。在基层卫生机构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免费定向生在校的学费由财政拨款解决。

这一设想涵盖了计划、招生、培养、经费、就业等所有环节。通过“定向”,统筹储备基层合格中医全科人才,满足基本中医卫生服务的需要。通过“免费”,吸引优秀人才报考,提供生源质量保证。通过“委培”,集中优秀师资、教育资源,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这一设想若能得以实现将有助于缓解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短缺的现状,人力资源一旦有了保证,可以逐步实现“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水平,提升水平更好地为老百姓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良性循环。

4.建议

4.1积极探索中医全科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人才质量

高等中医院校应在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培养后备人才。高校应探索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全面修订中医学(全科医学)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和选拔合格的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教学、科研的师资队伍,突出社区医疗卫生的实践教学地位,使中医传统理论与全科理念进行结合与互补。保证向基层输送合格的中医全科人才。

4.2加强中医全科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

中医全科人才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在基层向大众提供中医药服务,同时也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医药的光荣市民。中医全科人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好与坏不仅是其个人价值的体现,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中医价值的认可程度。因此,要培养中医全科人才对专业的认同感,而不仅仅把掌握一技之长作为谋生手段。在认同感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职业自豪感,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而且对稳定基层中医全科人才队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避免一些优秀的定向中医全科人才深造后不愿意再回到基层工作,有必要在新生入学伊始,学校就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重视对专业素养的培养。

4.3提升薪酬待遇完善职称评定体系留住人才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薪酬待遇,缩小基层医院与大医院之间的待遇差距。将定向中医全科人才的福利待遇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以解决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职称评定体系,以提升基层中医全科人才的价值感、存在感、成就感。中医全科人才只有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实现其自我价值,才会有长期服务基层的动力和积极性,才会有为基层老年人口提供优质中医服务的意志和信念。

参考文献:

[1] 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Z].中国网,2010(561).

[2] 国务院办公厅.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 2020年)[Z].2015.

[3] 同昭燕.中医学专业免费定向生就业意向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6(6),447- 448.

[4] 王海彤,王新月.中t服务于社区的优势及全科中医师人才建设[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8(3),26- 27

[5] 江震.我国社区卫生机构人力资源的研究现状[J].中国全科医学,2010(22), 2449- 2451.

[6] 葛运运.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7(16),2201- 2202.

篇11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2(b)-102-02

乡镇卫生院是城乡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是我国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是农村卫生工作的前沿阵地,是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政策、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开展慢病普查普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本区域卫生工作的管理与业务技术指导中心。长期以来,多数乡镇卫生院由于规模小,人才、技术、设备、资金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快乡镇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已显得越来越迫切和必要。本文针对乡镇卫生院现状,提出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的对策。

1 现状分析

1.1 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业务用房面积相对偏低。全市50所乡镇卫生院,虽然由2002年的2 238 m2增加到2007年底的3 117 m2,比较发达地区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防保科业务用房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其业务用房面积平均为147 m2。二是设备配置不齐全、落后陈旧,普遍存在设备装备条件落后和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等现象。大型设备虽然由2002年的79.52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119.98万元,但是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健康教育等设备极缺,难以组织有效的疾病监测和健康干预促进等活动。三是乡镇卫生院信息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平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薄弱。

1.2 服务功能缺位

新时期,覆盖广大乡镇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农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管理、计划生育、地方病防治等任务,在人们生活健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多数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模式仍在走大医院的路子,等患者上门来看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以及健康教育、健康干预至今还没有开展,“穿新鞋走老路”,缺乏生命力[1]。

1.3 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2,3]

1.3.1 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乡镇卫生院在经营与人才配比上存在重医轻防的倾向,对公共卫生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业务技能掌握的很少,缺乏系统培训的专业化公共卫生人员,医护人员普遍缺乏必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特别是基层防保科专业人员达不到配置标准,目前,专职防保人员(181人)与威海市政府(2005)35号威海市公共卫生规划第39条规定:驻地卫生院防保站配置4~6名专职防保人员,仍然相差甚远。

1.3.2 由于乡镇卫生院缺乏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且进修机会少,专业知识更新缓慢,整体素质较低,技术不精,缺乏创新能力,综合急救处理和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极弱。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大专以上为37.49%)和技术职称(无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为25.00%)偏低等问题。

1.4 补偿投入机制缺失

尚未建立起稳定的长效投资机制,以保证政府的筹资水平随社会经济增长或财政收入增长而提高。2007年政府财政拨款补助3 901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房屋改造和大型设备购置,但与卫生部参考标准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入应占财政总支出的8%相差甚远,导致乡镇卫生院主要把创收(业务收入占85%以上)放在第一位,以药养医问题突出,强化医疗服务功能,弱化预防保健功能,诸多公共卫生项目或难以开展,或流于形式[4]。

2 管理对策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乡镇卫生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政府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财政投入;加强乡镇医院卫生队伍建设,重视人力资源培养,提高技术水平,拓展服务功能;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对各种疾病治疗和传染病控制能力;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注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行为干预,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降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从源头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1 强化政府职能,明确职能定位

建立完善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精干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卫生行政管理系统,要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转变卫生行政职能,明确职能定位,划分职责权限,“错位”的要纠位,“缺位”的要“补位”,老办法要改进,新办法要创新,切实做到“到位”而不“越位”,强化信息、规划、监督、政策调研、决策咨询等职能。

2.2 突出政府行为,加大财政投入

2.2.1 坚持政府主导、公益和效率兼顾的补偿机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卫生投入占当地财政支出的比例,使卫生投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成正比,确保新增卫生经费大部分用在农村,做到增长幅度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同时政府也可采取间接投入,如实行福利募捐、社会筹集、对口帮扶等促进乡镇卫生院的不断完善;也可采取引资分流,以政府行为将大、中医院的富余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人员,宏观调控到乡镇,逐步完善补充软硬件设施,创造提供其自身发展建设良性循环的条件。

2.2.2 各级政府应对目前乡镇卫生院运管机制进行改革,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有业务收入上缴财政,最大限度地保障乡镇卫生院卫生预防功能的发挥,从机制上解决职工收入与业务挂钩导致患者“挨宰”的现象。

2.2.3 实行定项定额补助,突出乡镇卫生院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设立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建设经费,加大乡镇卫生院硬件建设力度。硬件建设是乡镇卫生院服务体系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各级政府应将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维修、设备更新购置、人才培养等项目支出列入预算,逐年安排,从根本上改善人才队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设立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药品零差价供应补助经费,市、区两级财政可根据经济增长情况按比例分担。设立乡镇防保专项经费,采取政府“打包”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形式,强化基层防保组织和人才队伍建设,重新确立以体现政府买单群众受益、新型公共卫生防护网络,以改善基层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及行为干预工作,提高基层疾病预防保健人员的素质和控制能力。

2.2.4 建立健全严格的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考核评价体系,经费发放与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实行以奖代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与乡镇卫生院协作互动机制,确保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到位。

2.3 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

一是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地位和职能,全面落实基本医疗、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在内的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管理职能,积极发展并不断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机制,转“坐堂行医”为“深入社区”,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二是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方向。实行镇卫生院、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和全行业管理,坚持医疗与防保并重,提供社区性、综合,充分发挥中心卫生院对周边乡镇的辐射作用,把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区域性的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避免向医院模式发展。三是进一步增强经营意识,扩大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强化服务职能,加强成本核算,主动面向社会及家庭,在保证基本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预防、 保健、康复服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4 建立符合乡镇卫生院需要和各类人才特点的培养机制

2.4.1 加强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树立现代人才资源观念,把人才培养作为保证乡镇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大力开展乡镇卫生院从业人员培训进修工作,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人员的特点,积极鼓励职工业余自学、参加函授或成人学历教育;积极支持和鼓励乡镇卫生院领导参加有关现代经营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全面增强驾驭医疗市场、善于参与竞争的能力。

2.4.2 建立市场配置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采取行政干预,推进“基层爱心工程”,引导卫生人才和技术向乡镇流动转移。城市医院要与乡镇卫生院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为基层提供服务、业务指导、培训人员、卫生管理、经费和设备支持等,通过“一帮一”帮扶,使受援乡镇卫生院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提升乡镇卫生院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能力。乡镇卫生院也可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经常性地选派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学习,力争做到送出去一个人,带回一项新技术、新疗法,形成一个特色专科,学成回来一个人,带动提高一批人。

2.4.3 采取倾斜政策,吸引和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城市在职卫生机构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服务;严格执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晋升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前,必须到乡镇卫生院服务一年的规定。结合实际,制订相关制度,要求公立大医院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生每人每年下基层服务15 d,加快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

2.5 建立数字化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2.5.1 加强以镇卫生院为枢纽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加强县、镇、村卫生机构间的纵向合作,建立和完善以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站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医疗预防保健网络,促进城市卫生资源向农村流动,解决乡镇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实现家庭、社区、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管理部门信息互动共享。

2.5.2 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能,落实责任,制订完善的应急预案,着力配置用于农村公共卫生管理的仪器、设备。建立完善调查处理分析制度,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现场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5]。采取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建立基层疫情信息网络报告制度,规范信息报告范围、内容、方式、程序和时限,加强网络直报,实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健康危害因素、食物中毒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数据采集、网络实时报告、预警监测、指挥调度统一管理,全面提高乡镇卫生院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波.乡镇卫生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177-178.

[2]郭尧允.闽东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9):177.

[3]王茂君,何晓俊.金坛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8):159-160.

[4]姚洁.关于加强“两权分离”改革卫生院财务监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117-118.

篇12

【关键词】药王山;文化;景区规划

引言

药王山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晚年隐居著书之地,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因此而得名。它是以人文景观为主题的风景名胜区。南庵、北洞的古建筑群、碑碣石刻、摩崖造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隋墓石棺、元代传说故事壁画,一直延续到明清历代的历史文化沉积,其涉及范围之广,保存实物之多,历史文化价值之高,实属国内罕见。这是药王山景区资源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优势所在。本文以药王山景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在尊重自然、保护现有文化的前提下,结合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药王山建造成为能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的旅游胜地。

一、景区现状分析

1、景区综合分析

药王山位于铜川市南北旅游轴线的交叉点,是南北轴线的最南端旅游景区,距离铜川城区较近。景区以西为水泥厂区,其工厂皮带廊由西北角穿越主景区而过,且东面有较大面积的采土采石区,对景区的景观影响较大,景区的主要交通道路——药王大道,是连接主景区西面的主入口。烈士陵园位于主景区西北角,景区东、南、北面为自然山地和林地,自然环境较好,仅零星村庄散布其中。

景区现有北洞、南庵、碑林和磨崖石刻四片景区,大小景点分布其中,在入口处有中医养生园、石大医、法水神井、虎守杏林等景点。此外,主景区内还有起云台、齐天台、瑞应台和关东庙等遗址区。景区南庵东南方向现有较大面积的墓群区,以及景区内北面多年前的采石区,岩石,严重污染视觉。

2、人文景观资源分析

药王山保留了众多金、元、明、清历代古建筑群,依山就势,气势巍峨,殿宇轩昂。景区的古建筑群中南庵是当年隋唐时期著名的道教观庵,也是孙思邈晚年归隐著书之地,又是明代中叶以前历代祭祀孙思邈活动中心,北洞则是明代中叶迄今,祭祀孙思邈的活动中心。西麓与山道两旁,现存石牌坊12座,木牌坊1座,以及通元桥、戏楼等古建筑遗址群。

药王山的古迹文物,都与孙思邈密不可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医德与精湛医术,他晚年在药王山的医学巨著,充分表现出极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内涵,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宝库。北洞的医方碑护罩着《千金宝要》、《孙真人三方碑》、《历代名医神碑》等6通,刻录医论、单验方1027个,这是我国古代医药的珍贵史料,引起了医药界和民间的高度重视。

药王山碑碣、石刻、造像,是我国古代书法、石刻艺术的珍宝,驰名中外。现有历代碑碣350余通,以及摩崖石刻23处、摩崖造像45尊。各类碑碣、石刻、造像,雕工精细,线条流畅,栩栩如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水平,为研究中华民族史、宗教史、文字书法史、地方史、中医史,以及古代民俗、美术、雕刻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药王山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但是景区旅游开发投入不足,仍有许多资源尚未转化为景区旅游景点,且景区缺乏明确并相互交错的旅游线路规划设计,没有带头的人文景点及核心人文主题。应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适度的规划设计已有资源,并继续深入挖掘景区人文潜力,使药王山高品位的人文景观潜在的优势展现在大众面前。

3、自然景观资源分析

药王山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清耀州知州顾曾吐亘曾诗赞曰:“古柏千株翠作堆,城东佳气若浮来。非关黄白飞升事,胜概莫如北五台”,这是对药王山自然风景的真实写照。景区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其特点:丘陵起伏,原面破碎,沟壑纵横,峡谷深邃,这些典型的地貌决定了药王山景区明显的地域范围和自然风光特色。在今后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地貌特色,扬长避短,强化植被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栽花,绿化美化环境,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和恢复药王山的自然地貌,以适应景区旅游发展的需要。

药王山景区地处温带阔叶落叶林地带。天然植被以侧柏林为主,有少量刺槐、油松人工林以及天然旱生灌草群落,自然界限明显。景区内侧柏林立,四季常青,但景色单一,四季变化不够明显。观叶、观花、观果植物较少,因此,宜适度进行林相改造、景观抚育,利用宜林荒山、林中空地,填空补稀,营造补植观叶、观花、观果乔灌木,以丰富森林景色,提高美学观赏价值与森林景观品味。

二、总体规划构思

1、总体布局与规划结构

规划强调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城市、景区共生的绿色生态建设理念。将所在城市生产生活与景区旅游功能有机结合,城市生态环境与山体自然生态环境相互渗透,使景区的人文及自然空间资源得到有序发展,因此,在药王山景区原有的旅游景点基础上提出“一谷、三区、五台”的总体布局和规划结构。一谷:药王山谷沟(以药王山沟谷作为景区空间发展轴);三区:景前盛世(西部景区 现代功能及入口形象展示区)、五台圣景(核心景区 历史遗迹及人文景观旅游区)、涧灵佳境(东部景区 自然景观及休闲娱乐游憩区);五台:五台核心(围绕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台打造药王山核心景区)

2、功能分区规划

为了理顺各个功能区块的关系,有序组织游客,功能分区将与交通路网结合,保证各个地块的相对独立性与可进入性。在规划结构空间关系的基础上,具体安排项目及景点的空间布局可分为“七个功能分区”

入口区:位于景区西入口处,也是景区的主入口。结合景前城市道路条件,逐步建设完善各类公共基础配套设施,作为整个景区的服务中心,配置综合接待服务设施,设计入口服务中心、交通换乘站、自行车租赁点等。

峡谷景观区:贯穿药王山景区,长1200米,自入口区以“凡尘——修行——仙境”为主题,渐进设计三段带状生态景观区,形成天然氧吧和峡谷步行旅游线,沟底铺设木栈道,两侧雕刻摩崖石刻,辅以景观小品和休憩设施。峡谷尽头豁然开朗,与谷地景观片区相接。

药王山文化展示区:规划设计以药王山核心人文资源为主题的“医道同源”真人宫道教建筑群和碑碣石刻艺术馆。主要功能是作为药王山庙会活动场所,以及收藏和保护药王山珍贵的碑碣石刻资源。

北山古迹观光区:为了便于游客参观和旅游组织,将现有的北洞景区(显化台)和磨牙石刻、碑碣景区等文物史迹合并为北山片区,不再新建景点,对现有古建筑、碑碣石刻进行归类、整理和保护,作为药王山核心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南山古迹观光区:以现状南庵景区(升仙区)为起点,以瑞应台、齐天台、起云台等台地地形为基础,向东、向南扩展景区空间。复建、修建宝云寺、崇福阁、三圣殿、三教堂等古建筑群落,与北山(显化台)片区组成“五台圣景”核心景区。

谷地自然景观片区:位于峡谷景区东尽头端。以自然景观肌理和村落布局为原型,规划设计“仙人坊”自然景观群落。

源地自然景观片区:位于东部景区的源地,规划设置纪念园林(药王植物园)。采取退耕还林措施,种植乔灌木、果树、药材等。内设名人种植园、名医长廊、药材园、纪念雕塑园。

3、景观系统规划

根据总体布局和功能,景观系统规划将水体、山地、植被等自然生态元素与人工环境塑造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药王山“幽谷、灵水、圣山”景观已有的山水格局,以“峡谷景观、山体自然林地景观、道路绿化景观、院落庭院景观、形象标识景观”五大景观系统为主要组成部分,与各片区功能紧密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格局。

绿化种植意向:以本土植物为主要品种,并具备水土保持、防风、降尘、观赏等特点。以现状侧柏林为基础,以林地为主体,结合四季变化进行植物配置,采用自然林、色叶林、树阵林地、带状防护林等具体形式。

4、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在总体规划范围中,不设置大型餐饮、娱乐和住宿设施。规划的旅游服务设施的内容,主要包括:餐饮、商业网点、服务点、医务点、厕所、游览车停靠站点等设施,并根据近、中、远期高峰日客流量的大小、游览路径、人均建筑面积和周转量、场地条件等因素规划设置。

5、保护培育规划

依据风景区风景资源的价值、级别特征、生态敏感度的分析结果,以及对缝进去生态环境全面保护和适度开发的要求,将规划范围划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等级保护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级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包括药王山风景区南庵、北洞、碑碣、关帝庙、关平牵马、摩崖石刻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自现有围墙向外延伸50米,这是风景区最核心的人文景源,也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旅游价值高,以保护为主。

保护内容及措施:除保护景点自身原有风貌和完整性外,同时对保护区内整体环境进行控制保护,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严禁机动交通工具及其设施进入,区内浏览交通以步行为主。控制人流,保持合理容量,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确保重点文物的绝对安全。

二级保护区:规划范围内除一级保护区以外其他区域,是药王山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核心区域,生态敏感性和视觉敏感性都较大。

保护内容和措施:对本区域内山体、水体、植被、动物等应严格保护,实施针对性的自然保护措施,采取迁旧坟、退耕还林、严禁捕杀野生动物、乱砍滥伐和开山采石;合理引导游人规模和活动性质,加强游客的自然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在集雨、流域范围内营建水源涵养林,保护水源环境,严禁污水、污物直接排入水体。除必要的生态修复、安全防护、景观服务、景点建设设施外,不得修建其他任何建筑构筑物,并且其设施要严格控制建筑的风格、体量、尺度、色彩、规模和选址。

规划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以药王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范围为界)划定为三级保护区,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结语

药王山是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我国中医药养生文化、宗教文化与其他文化艺术的宝库,是历史留给铜川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药王山景区是以药王山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的孙思邈药王文化为特色,以保护风景区的景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保持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连续性与地域单元的相对独立性为规划总体指导思想,充分利用药王山景区现有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科学性的规划建设国内一流景区,发展提升地区价值,推动所在城市资源有效利用发展。

参考文献:

[1]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康文凤,李东和.济南市华山风景区传统文化景区规划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1(6).

[4]王赵民,秦凤岗.关于建设药王山旅游文化名胜的构想[J].现代企业,2008(2).

篇13

【关键词】智慧时代 创新发展 老龄消费

一、引言

21世纪,老龄产业被称为了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目前我国的社会老龄化的问题非常突出。而从消费角度讲,无论是从其规模还是所占的比重,老龄的人口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都是重大的。老龄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老龄人群、商业领域还是社会的进步都是有益的。因此改变对以前老龄产业的旧认知观念,突破传统的思想,结合智慧时代的理念,积极探索发现出新的适合于老龄群体生活发展的习惯,消费惯,从而推动老龄消费产业创新蓬勃的发展。

二、老龄消费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增加,老龄人口的消费规模逐年不断地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老龄人口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0000亿元,但是为老龄人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确只有3000亿元,老龄产业只占老龄人消费总量的30%。老龄消费市场成为我国老龄保障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目前老龄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我国的老龄消费市场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老龄消费市场仍然是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因素则作为影响老龄人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的老龄人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和医疗消费总量占了老龄人消费总量的很大比例,而老龄人在食品和医疗消费的支出比重高说明了老龄人消费需求大多体现在对身体健康的注意,另一方面则说明老龄人比较在意实际的生活,而对如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关注的较少。面对目前我国老龄产业在消费市场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我国老龄消费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老龄消费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观念。随着智慧时代的到来,尽管发展老龄产业的市场环境宽松,但有一些决策的部门对老龄消费的认识和如何发展当代的老龄消费业缺乏新的认识,大多数企业对老龄消费业发展的规律性缺乏客观和准确的把握。在实际地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误解了目前对于老龄消费的现实意义,甚至是盲目跟风。商家对目前老龄人的商业化需求特点还是比较陌生,且把握的不准。在传统的观念上,多数人普遍会认为老龄人只能是要求老有所养及安度晚年,对于老龄消费市场、消费产业,则少有深入的研究。

2.老龄消费市场整体的有效需求不足。中国的大部分老龄人的购买力的水平不高,与经济因素有关,老龄人口的收入并不是家庭收入中的主流。同时,在消费意识、消费习惯等方面,老龄人的消费也是非常保守,少消费、省吃俭用似乎已经成为了老龄人的代名词,因此老龄人传统的消费观念限制了当今老龄消费业的发展。

3.老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面严重不足。大多数的企业仍然缺少对老龄消费规律性的正确认知,没有把握好老龄人的市场需求,因为企业没有进行深度的研究开发,所以也不能占有其应有的市场份额。目前整个老龄产业还没有在国民经济中形成具体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而真正参与到老龄消费业的企业家更是很少,没有形成对其发展的企业家群体。

4.未建立出健全完善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在智慧时代,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及时准确地信息才能提供给顾客更好的服务,而目前还没有建立出完善和统一的老龄消费业的资料库及相关的信息化平台,这样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产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就会不及时。

5.管理职能部门没有形成合力。老龄消费业的涉及面很广,在管理方面,实行垂直管理,部门分管,资金分流及目标分割,因此交叉环节的相互协调与沟通不当,很多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上存在薄弱的环节,造成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了其发展的进程。

6.政府对相关的扶持政策不得力。对于老龄消费业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市场竞争领域,它不仅有市场的成分,还有社会事业的成分。因此应对老龄消费业的创新与发展,需要产业相关政策的鼓励与引导。目前,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保护老龄人权益的《老年法》,但仍对发展老龄消费业,缺乏具体的、配套的及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因此老龄消费业并没有真正的发展起来,例如在老龄人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或引导老龄人的消费并扩大老龄消费需求等方面。尽管我国是一直重视老龄人口的国家,但目前为止无论是在宏观上的产业政策,还是在微观的具体支持与措施上,都不够得力,没有出台并完善落实实际的政策。

因此,无论是从政策方面,管理方面,还是从市场的有效供需求情况等各方面的问题来说,都充分表明了使其创新蓬勃发展的艰巨性。但在看到困难的同时,也同样清楚地认识到了这里面所蕴藏的巨大机会。

三、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利用“互联网+”发展

智慧时代,“互联网+”为老龄消费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契机。如果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老龄消费业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老龄消费业发展的新形态。将会推动产业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升及组织的变革,进而提高了产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二)转变传统消费观念

对于老龄群体,一般大多数都是买东西讲究物美价廉,很少买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有了钱就会存起来,不提倡炫耀性消费。勤俭节约固然好,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消费观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龄消费业的发展。为改善生活质量的适度消费是有必要的,要潜移默化地促进老龄群体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拉动内需,为老龄消费业发展提供动力。

(三)加强开发适合不同老龄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开发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老龄人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服务上,例如发展养老地产。基于当前房地产发展势头,结合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地即养老型社区。老龄人不仅对衣食住行有着更高要求,对健康、环境等亦有要求,尤其精神层面要求更高,而现今的养老地都是普通的小区,养老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真正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新型养老社区,积极发展养老地,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医疗保健室、文化活动站、养生堂、小花园等设施,保障室内阳光充足、自然通风,构建适宜于老年人养老的生态环境。而老龄产品不能让其成为老旧差的代名词,要追求品质、性能和价格的有机统一。

(四)建立信息化平台

可以建立完整的、开放的、统一的老龄消费业资料库,为企业和消费者提品、政策、价格等方面的信息咨询和及时服务,完善老龄消费业的市场体系。设立出老龄消费业的产品展销平台和信息平台,扩大老龄消费业的市场空间和增加消费的人群。在平台上可以介绍并推广科技相关信息,推动老龄的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创新。

(五)行产学研合作

可以与各大科研机构或者是各大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例如可以与科研机构共同建立研发实验室,以此来对关键的技术进行攻关,也可以与各大院校实行人才培养的合作,可以与各大院校合作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或高水平技术的带头人。

(六)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

发挥政府职能,可以制定出发展老龄消费业的相关政策。例如增加优惠政策、提供财政支持,信贷支持等。也可以提倡老龄人去参加一些活动,修建老龄人活动社区,组织专业广场舞比赛,培养老龄人对其的热爱和兴趣,从而可以进一步刺激消费,促进相关类型的消费产业发展。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巨大的规模,并不系统和规范,与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对于发展老龄消费业则需要紧紧抓住老龄人口其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清楚地认识到老龄人群体特征,准确把握老龄人群需求的特点,围绕着老龄人的衣食住行医等需求特点去计划消费产业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实行创新的发展,为了促进在智慧时代老龄消费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借助社会、企业的力量,自发的方式从事其产业的开发,还需要为老龄消费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政治的环境,需要有完善的配套的政策支持。首先要改变传统思想,克服体制或制度上的障碍;其次,需要政府提出有关的产业政策支持;最后,需要政府运用政策把社会的资源导入到老龄消费业中,结合智慧时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让老龄消费产业实现其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单奕.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前瞻[J].商业经济研究,2015,23:46-48.

[2]陈友华.中国老龄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11:44-49.

[3]陆杰华,王伟进,薛伟玲.中国老龄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与政策支持体系[J].城市观察,2013,04:5-13.

[4]陈鹏飞,林文.中国老龄产业研究综述与展望[J].老龄科学研究,2014,06:37-44.

篇14

 

关键词:商业人身保险 社会保障 险种结构 经营战略 

 

商业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社会保障制度与商业人身保险都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对因生、老、病、死、残等人身风险而遭遇不幸或困难的人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二者并行不悖、共同发展,既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一)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身保险发展的影响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社会保障的范围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越窄,人身保险发展的空间相对越大;反之亦然。因为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范围越小,即使社会保障标准和待遇维持原有水平,用于社会保障的总费用就越少。而社会保障费用和工资均来源于消费基金,社会保障费用的减少意味着工资部分的增多,即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人们参加人身保险的能力也相应增强。 

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越不齐全,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相对越大。因为在人们的保障需求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的项目越少,需要由人身保险进行保障的就越多,参加保险的愿望和积极性就越高。同样,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项目越少,用于社会保障的费用越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对保险的有效需求上升。 

社会保障发展程度对人身保险的影响。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是指社会保障的给付标准。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定和人们保障需求一定时,社会保障发展程度越低,对人身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二)商业人身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日益加深,商业人身保险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基本保险管理,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许多国家都尝试在社会基本保险的运作,特别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主要途径是在国家监督之下选择保险公司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政府通过投资限制、绩效评估等办法对其进行监管。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由于其产品特征、资产结构、对长期资本投资管理的丰富经验等,成为基金经理人的首选目标。在美国,许多保险公司都是公立养老保险计划的主要基金管理人。实践证明,由保险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等私营机构管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效率比政府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力量,可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被雇主视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引导和鼓励自愿性职业年金计划、企业养老金计划等各类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的发展,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保险公司在数理计算、资产运用、缴费记录管理、养老金支付等方面具有专长,在补充性养老保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在美国,职业年金计划最初由人寿保险公司提供全过程服务,在普及到一定程度时,信托和银行等机构才开始参与。目前,由人寿保险公司承担的职业养老保险计划,占美国职业养老计划资产的四分之一。日本在企业养老金制度运行的初期,也采取了由人寿保险公司和银行提供全过程服务的方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日本的企业养老金业务主要由人寿保险公司和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经营。 

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可以丰富社会保障体系层次。基本的社会保险只能是低水平的,满足社会保障最基本的需求。同时,补充性养老保险计划提供的保障水平也是有限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的增长,社会成员对退休后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较低的社会保障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商业人身保险可以弥补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医疗保障供给上的不足,有利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山西省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现状分析 

山西省社会保障体系的沿革和变化与全国大体一致,到2002年全省已建立了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一系列带有地方特色的做法。 

养老保险制度获得重大突破。在参保范围和对象上对非公企业参保作了有益探索,出台了“低门槛准入”,“低水平享受”的办法;在基金征缴方式上,开始由税务部门征收;在统筹上,坚持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建立多元、稳定的基金筹措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和对策。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1995年率先出台了《山西省城镇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暂行条例》,后又进行修订,使失业保险的覆盖率、征缴率和人均月征缴额等几项主要指标均有所上升。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覆盖范围开始向城镇全体劳动者拓展,并在农村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二)存在问题 

目前,山西省社会保障体系运转基本良好,保障水平也逐年提高,但由于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二元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具体运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较弱。由于缺乏政策和国家财政支持,加上农民收入较低,参加社会保障观念落后,意识淡薄等问题,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相对薄弱,目前除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有所探索外,在最核心的社会化养老保险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