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范文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02 15:55: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学计数法的精确度

篇1

关键词:教学案例;目标样题;教学目标;重难点

随着“三分教育”在我们开县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以及“课改兴校”口号的提出,同时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要求,鼓励并提倡教师作为研究者,开展校本教研。我校围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的活动主题将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在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这节课时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复习科学计数法;第二个环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数据,如:班级的学生数、自己的身高、体重等,以此引入新课;第三个环节:介绍近似数的精确度并完成教材第32页的引例;第四个环节:介绍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补充出示了五道练习题且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和讲解;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第六个环节:布置作业(含补充作业)。听完课后,我有许多疑惑,于是调查了该班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效果欠佳。事后我对本堂课进行了认真的解剖,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二是目标样题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三是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不强。所以导致这节课重点不够突出、难点尚未突破。反思我们的教学,提出自己浅显的见解,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确立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用定量描述的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指导教学,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里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大部分学生达到目标;才能有效避免重复提问同一优秀生的现象。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85%以上的学生理解并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以及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②70%以上的学生掌握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③95%以上的学生会将一个较大的数按要求取近似值。

二、明确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即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要突出落实这一重点必须精挑细选目标样题;难点是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以及怎样将一个较大的数据按要求取近似值,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通过合作交流使难点得以突破。

三、精选目标样题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认为例题不在多而在精。除了教科书第32页的例6之外,我认为只需再选择一道目标样题就足够了。

例: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

4.8÷2.3(保留一位小数) 1.55÷3.9(保留两位小数) 14.6÷3.4(保留整数)

这道目标样题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且既有利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近似数精确度的两种表示形式”,又有利于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带有计数单位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这道目标样题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典型性,从而使课时教学目标得以顺利达成。

四、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在小学已经了解到生活中存在许许多多的近似数,不仅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还会确定一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所以我认为老师可以借助从课堂引入学生所列举的数据和教材中的例6,介绍近似数有效数字的概念,即一个近似数,从左起第一个非0的数开始,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就是该近似数的有效数字。然后出示例题中的(1),这基本上不需要老师讲解,学生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待学生完成后老师适当地加以小结,这些近似数是小数或整数,其精确度的确定,应从精确到哪一位和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入手,在确定有效数字时,0不能多算也不能少算。以从左至右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为界,左边的0不算,右边的0都要算。接着出示例题中的(2),老师讲解带有计数单位的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确定方法,即这些近似数都带有计数单位,其有效数字的确定与计数单位无关,在确定精确到哪一位时,若计数单位前面是整数,它就精确到计数单位;若计数单位前面是小数,则整数部分的个位与计数单位相同,再根据近似数的位数,从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数起,数到哪个数位,就精确到哪一位。采用(2)中的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即这些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近似数,其有效数字的确定只与乘号前边的部分有关,在确定精确到哪一位时,就只需要把10的几次方当计数单位来理解就可以了。接下来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老师再适当地出示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加以练习。最后教师再出示几个较大的数,先让学生试着将这些大数按要求(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取近似值,此时教师得注意一点,如将1789这一个数精确到十位,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是1789≈1790,认为近似数1790精确到个位,有四个有效数字或近似数1790精确到十位,有四个有效数字等错误答案。这时老师就得引导学生回归到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概念中去,讲明后边的0是补位的,不表示它的精确度,因此不能算作它的有效数字。同时为了更好地减少这种错误的出现,还可以将例题中(3)的方法倒过来运用,把一个较大的数据按要求(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取近似值可以先将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出来,再按要求对乘号前面的部分取近似值。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介绍简便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商的循环小数的出现原因。

以上仅是我对这堂课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供同仁参考。总之,“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极具时代意义的话题,是值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潜心研究的课题。

篇2

关键词 尿液分析 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

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尿液有形成分的检出主要通过人工显微镜检查,但该方法需时间长,精确度差,操作者之间误差较大,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的需要。目前,最新运用于临床尿沉渣分析的FU-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对尿液有形成分进行精确计数及分类,具有快速,简便,精确度好,多参数等优点,本文探讨UF-100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UF-100型流式尿沉渣分析仪;Clinitek-1尿分析仪及配套试纸;Olympus ch-30型显微镜。

标本来源:随机收集住院患者尿样307份。

方法:留取新鲜尿50ml以上及时送检到实验室,倒入试管中约10m标本检测在2小时内完成。将尿液标本分为2管,第1管用于干化学分析,第2管用UF-100流式尿沉渣分析仪自动吸样,作尿沉渣分析,剩余尿液离心后取沉渣进行显微镜检。镜检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1],仪器与镜检之间,镜检人员之间以双盲方式判读,按统一方案进行评价。

结 果

UF-100阳性结果以红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4μl;白细胞:男性0~12μl,女性0~26μl;管型0.6μl为标准,镜检结果,白细胞0~5HP,红细胞0~3HP,管型0~1/全片,超此范围,视为阳性。UF-100与干化学法在检测RBC时较一致,而UF-100与显微镜检在检测WBC时较一致。但UF-100对于管型的检测有较大的偏差。见表1。

讨 论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法是根据尿液中各类有形成分产生的前向散射光强度和散射光脉冲宽度、前向荧光强度和荧光脉冲宽度和电阻抗值的大小综合分析,得出细胞的形态、细胞横截面积、染色、片段的长度、细胞容积等信息并绘出直方图和散射图[2]。UF-10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速度快、效率高;仪器可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对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进行准确计数,做出定量报告,动态定量监测可用于治疗监控。

关于RBC的检测,对同一标本以3种不同检测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多数标本3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UF-100与干化学和镜检比较检测红细胞均有较好的一致性,UF-100红细胞计数阳性而常规镜检阴性54例。干化学既可检测RBC,又可检测HB,但易受氧化性物质的干扰用UF-100检测尿中的RBC,只要对菌尿以及结晶尿进行显微镜镜检,排除干扰,即可达到特异、灵敏、定量的结果。

关于WBC的检测,干化学法、UF-100尿沉渣法及显微镜法差异较大,33例UF-100检测WBC阳性而常规镜检阴性,27例干化学法阴性而常规镜检阳性,分析原因,前者可能为将小圆上皮细胞等也计数为WBC。本文有3例,UF-100检测WBC而镜检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干化学法无法检测淋巴细胞。在27例干化学法阴性而常规镜检阳性的病例,通过沉渣染色,25例淋巴细胞,故对于WBC的检测,应以显微镜检为标准。干化学法中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但亚硝酸盐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且干扰因素较多,本文用UF-100测定NIT阳性的33例标本,细菌量995.3~131460.5μl,差异很大,因而在判断尿路感染时,UF-100更有利于临床疗效的观察。关于管型的检测,UF-100尿沉渣法与显微镜法差异较大,UF-100检测管型的灵敏度、精密度较高,显微镜检查检测灵敏度不如仪器,且重复性差。UF-100对管型的检测只能区分病理管型与非病理管型,不能对病理管型进行分型。我们认为可以利用UF-100较高的灵敏度作为过筛试验,对于阳性的标本,用显微镜检进一步确诊,并明确区分管型性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运用上,利用干化学法的快速简捷,UF-100的精确计数,以及对特殊标本用显微镜检排除假阳性,使检测结果更灵敏、更准确,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C8051FVerilogHDLFPGA放大整形LCD显示

中图分类号:TM-9文献标识近年来频率测量仪器广泛的应用与学校,科研院所以及晶体活晶体振荡器等需求量大和要求高精度的行业,有些频率计采用数字逻辑电路制作,用集成电路焊接实现。体积大,功耗大,焊点和线路较多将使产品稳定度与精确度大大降低,成本高。这里介绍的计数器设计精良,操作简便,稳定度精确度高,LCD液晶显示数据,且能够随时可以记忆10个测量的历史数据进行查看,具有能够显示被测信号的峰值;成本低。

一、系统模块

系统可以分测量部分和单片机控制部分。测量部分包括:频率测量模块,周期测量模块,时间间隔测量模块。单片机控制部分包括:键盘控制模块,显示模块。系统基本框图如图1.1所示:

(1)频率(周期)测量:选用等精度测频法;(2)时间间隔测量:用FPGA编程捕捉时沿测量;(3)显示电路:用LCD液晶显示。

图1.1系统基本框图

二、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一)系统硬件主要单元电路设计

1.输入信号整形电路

图2.1输入信号整形电路结构图

2.键盘电路

采用4*4键盘行列式扫描,其原理图如图2.2。

三、系统的软件设计

FPGA的内部逻辑用Verilog语言编程。C8051单片机程序用C语言编写,在keil UVsion2环境下编译,其主要功能是控制频率计的操作,处理键盘输入,控制液晶显示等。

1.频率测量程序流程图如图3.1所示。

图2.24*4键盘原理图

图3.1频率测量程序流程图

四、系统实现的功能

设计制作的简易多功能计数器能够接收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实现周期测量、频率测量和时间间隔测量的功能;可以用键盘选择上述三种功能之一;周期、时间间隔测量:0.1mS~1S,误差≤1%;频率测量:1Hz~200kHz,误差≤1%;能够显示至少6位数码;自制计数器的电源。可以记忆10个测量的历史数据,且能够随时查看;能够显示被测信号的峰值。

参考文献:

[1]潘松、黄计业,EDA技术实用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军,实用电子技术,科学出版社,2001,9:12-19.

[3]刘征宇,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4]王怀群,数字电路技能实训教程,煤炭工业出版社.

[5]路勇,电子电路实验及仿真,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P12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5)32-0160-02

在物理领域,最基本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电流、时间、热力学温度、发光的强度以及物质的量,而其中时间作为最基本物理量,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与其他的物理量相比较,时间却有着更高的测量准确度以及分辨率,从某一程度上而言,时间是唯一能够实现较远距离校准以及传递的物理量。所以,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对于测量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自从时间间隔测量技术发展以来,就被测量领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因为它为研究新的方法指明了道路,同时也为其他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经验与理论,对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其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

1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理论概述

1.1TDC理论分析

在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当中,使用最广泛的电路为“TDC”。所以,间隔测量技术方法的准确使用,了解“TDC”是十分必要的。在测量领域,比较常用的术语主要有量程、分辨率、测量精度、转换时间、几份非线性以及差分非线性等。其中,量程,英译measurementrange,会被有限存储空间所控制,测量最大的时间间隔为单次测量,在实际的电路测量当中就一定存在最大的测量时间间隔,被称作为量程。量程的大小取决存储的空间;分辨率,也就是量化步长,英译为resolutionratio,它和数字电路中的ADC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存在最小的量化步长。但是二者之间的单位是不相同的,TDC的单位通常是“ps”;测量精度即Measurementaccuracy,会因为受到抖动或者噪声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量中出现误差,这一误差影响测量精度,在函数表达式中用“σ”表示;TDC的转换时间即deadtime,指的是2次测量值之间的最小时间[1]。在实际的电路当中,无法在每个小测量t内实现整个电路逻辑,所以无法测量的时间为转换时间;读取速度,英译为Readspeed,顾名思义指的是测量中电路读取结果的速度,读取速度对于测量工作效率的提升非常重要;差分非线性以及与积分非线性两个概念作为描述电路的非线性,与ADC中的DNL和IND相类似。

1.2事件计时概念

在测量技术领域,事件计时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测量技术的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测量计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意味着赋予了测量采样速率更高的标准[2]。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的特殊性对于测量速率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在测量中,时间间隔测量耗费的时间也属于时间间隔范畴,所以引入事件计时这一概念,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比如在激光测距中,由于事件计时的引入,就能够很好应对样本丢失等问题。

2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方法分析

2.1直接计数法

目前,直接计数法在电路计数中,其频率单位已经达到数GHz,所以当分别率要求为纳秒量级时,可以通过高时钟频率信号来直接计数,因为这一方法应用原理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的测量当中,如果要实现分辨率100ps或者以上,那么计数频率就需要20GHz或以上,也就是信号需要达到微波段[3]。但是事实上这样精确的信号是难以实现的,并且由于参数效应,也难以在普通的电路中实现。换而言之,直接计数法精确度目前仅可以达到纳秒级别。不过,直接计数法在存储上占有一定的优势,通常只需要存储单元就能够实现较大量程。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直接计数法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其分辨率不足等问题。

2.2时延法

近年来,集成电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及应用,在这一基础上,时延法应运而生。时延法又被称作抽头延迟线法。从字面意思上看来,这一方法的解释比较简单。早期实现延迟线使用的是同轴线,但是其测量的精确度仍然较低,所以需要更多的抽头,但是电路庞大,这一技术并没有得到推广。直到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以及集成电路的进步,这一方法被应用到了集成电路中,并推广应用到了其他领域。时延法是由延迟单元构成的,从理论上来讲,这组延迟单元具有相同的传播时延,时间间隔的测量是通过关门信号对开门信号在延迟线中的传播进行信号样本采集来实现的[4]。

2.3时间间隔扩展法

在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的发展中,时间间隔扩展法的发展历史是相对久远的。时间间隔扩展法在真空管时代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时间间隔扩展法的实现需要借助电容设备来放电和充电,通过控制电容中的高速开关,在较短时间内用大恒流源进行充电,用小恒流源进行放电。大恒流源要大于小恒流源,所以通常放电时间要比充电时间更长,也就实现了“时间放大”的作用。在测量方法的应用当中,如果确定了大恒流源和小恒流源之间的比例值,那么能够得到时间扩展后同输入间隔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应用较少,主要是因为它容易受到温度、电压等方面的影响[5]。

2.4时间-幅度转换法

该方法主要是从时间间隔扩展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方法不仅有效地克服了非线性不易控制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时间间隔扩展法转换时间较长等缺点。时间幅度转换法改进了时间间隔扩展法的缺点,用高速A/D加复位电路替代了扩展法中的放电电源流,也就是由A/D替代的放电过程,大大节省了转换的时间,减少了非线性。通过高速ADC不仅能得到1~20ps的有效分辨率,而且也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5游标法

从本质上而言,游标法属于数字扩展法中的一种,因为与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相似,所以被称作游标法。在实际的测量应用当中,如果假设star为时间间隔开门的信号(启动周期T1的振荡器),stop为关门信号(启动周期为T2的振荡器),T1>T2,以S1代表T1的计数,S2代表T2计数时,两者重合,可以得出公式:T=(S1-1)T1-(S2-1)T2=(S1-S2)T1+(S2-1)(T1-T2)所以,游标法不仅能够获得高精度,并且能够获得大量程,但是因为设计比较困难,高精度只能在较短时间内保持,所以与插值法结合使用能够解决这一问题[6]。

3结束语

本文主要基于TDC实现,对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其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但与此同时对于其精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为了使这一关键的测量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应用,仍然需要我们在实践当中对其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进,使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其方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带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军芬,黄民双,孙亚玲,黄继强.基于伪非均匀采样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J].光电子.激光,2012,10(13):1945~1948.

[2]苗苗,周渭,李智奇,刘晨.用于时间同步的高精度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04(21):77~80.

[3]徐圣法.基于TDC_GPX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2,12(08):40~41.

[4]杨俊.基于TDC与FPGA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2,02(14):121~124.

[5]沈奇.量子通信中的精密时间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7(11):33~35.

篇5

关键词:电感电容;LC振荡电路;AT89S51;频率测量电路

中图分类号:TP21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2202002

Design of Digital Inductance Capaci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HE Fuyun,LUO Xiaoshu

(Physics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541004,China)

Abstract:Measuring the value of the inductance capacitance in traditional measuring mostly utilizes AC bridge and resonance.But these methods often read the value by scale meter,so the display isn′t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design of digital inductance capacitance measuring apparatus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C oscillation circuit and the frequency measuring circuit which uses AT89S51 as the core.Detailed circuit principle and program diagram are given.The measuring principle is also expatiated in detail.The innovation of the design is measuring LC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C oscillation circuit.

Keywords:inductance capacitance;LC oscillation circuit;AT89S51;frequency measuring circuit

1 测量原理

整个测量仪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测量原理为。

图1 测量仪原理框图

LC振荡电路不接入待测电感或电容,自由振荡产生一频率为F1的正弦波,由LC振荡电路原理有:

该正弦波经分频器100分频后,变为一幅度为5 V的方波,该方波从单片机AT89S51的P3.4脚引入,由定时器T1产生200 μs的闸门时间,在定时器T1定时1 s期间内由计数器T0对外部脉冲进行计数,所获得的计数值m即为被测脉冲信号的频率。这时测得的频率F1为后续的数据处理作准备。当AT89S51完成对自由振荡期振荡频率F1的测量后,校准电容Cb自动接入LC振荡电路,这时产生一新的振荡频率Fb。

当待测电感或电容通过选择开关接入LC振荡电路,振荡频率将会发生变化。如果一待测电感Lx接入电路,和已知电感值的L1是串联的,因而电路中总的电感为L1+Lx,这导致振荡频率变为:

同理如果一待测电容Cx接入电路,但和已知电容值的C1是并联的,因而电路中总的电感为C1+Cx,这导致振荡频率变为:

从上述关系可以看出,基准电容Cb的精确度是整个系统测量精确度的关键,因此Cb选用精度高的精密电容,从而整体上提高了整个测量仪的测量精确度。

2 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2.1 AT89S51单片机介绍

单片机是整个测量仪的核心。根据测量的要求和单片机的总体性能,如运算速度、抗干扰能力、I/O端口、中断源、存贮容量、性价比等,采用性能优越的AT89S51作为处理器。AT89S51是一款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可在线编程的CMOS型单片机。它带有4 kB可编程和擦除的读写存储器,128 B RAM,4个8 b的并行I/O口,2个16 b定时器/计数器,6个中断源,1个全双工串行口。AT89S51的应用范围广,既可以用于简单的测控系统,又可以用于复杂的逻辑控制,而且应用系统组成灵活、方便、性能稳定。图2为AT89S51的引脚图。

图2 AT89S51引脚图

2.2 100分频电路

因为单片机所能测出的频率有一定的上限值,而由LC振荡电路振荡出来的频率为0.4~3 MHz,经100分频后,变为频率范围为4~30 kHz,落在单片机所能测出频率的范围内。74HC390是二-五进制计数器,可以接成100进制的计数器。100分频电路如图3所示。

图3 100分频电路

2.3 LCD显示电路

点阵字符型液晶显示器专门用于显示数字、字母、图形符号及少量自定义符号的显示器。这类显示器把LCD控制器/点阵驱动器/字符存贮器全做在一块印刷板。这里采用日立公司的HD44780液晶显示模块来显示测量结果。HD44780具有简单而功能较强的指令集,可实现字符移动/闪烁等功能。与MCU的传输可采用8位并行传输或4位并行传输2种方式。LCD显示电路如图4所示。

图4 LCD显示电路

2.4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采用电容三点式的电容反馈式振荡器。该振荡电路的主要特点是容易起振、频率稳定度高、频带宽。频带的宽窄,直接影响着所能测试的电感和电容的范围。因此,如何尽最大可能扩大LC振荡电路的工作频带,成为影响整个测量仪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

图5 LC振荡电路

3 程序设计

由于采用单片机测量频率和处理相关的运算,其涉及到浮点数的运算,如果采用汇编语言来编写浮点数的运算,工作量将很繁重。因而选择C51来编写程序,使得浮点数运算的程序编写量大大简化。并且整个程序设计结构采用标准的函数模块方式,使整个程序的结构清晰。整个测量程序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测量程序流程图

4 结 语

该电感电容测试仪采用单片机智能控制,数字显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其所能测量的电容,电感的范围及测量精度,都能满足一般应用场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单片机高级教程应用与设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兴雯,刘乃安,陈键.高频电路原理与分析[M].3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王建校,杨建国,宁改娣,等.51系列单片机及C51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刘大茂.智能仪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5]林秋华,王兢,刘志远.LCR自动测试系统[J].计算机应用 2001(1):31-33.

[6]徐Z,张银玲.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LCR测试仪的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8(1):59-60,87.

[7]周生景.高精度LCR测量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3,17(3):1-5.

[8]李念强,刘亚,经亚枝.一种新型RLC数字电桥的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33(5):490-494.

[9]郑景华,刘忠民.电流负反馈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9):84-86.

[10]张静,赵世平,胥尚昆.用于调频式电感传感器的高稳定性LC振荡电路[J].工具技术,1997(1):38-40.

[11]叶树亮,李东升.改进型高稳定度LC振荡电路的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3,14(3):174-17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