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范文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4-01 15:5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

篇1

在史前的传说时代,古希腊人造出了葡萄酒,并尊奉狄奥尼索斯为酒神,酒神教会人类制酒的秘诀。高卢人和葡萄牙人造出了啤酒,他们的酒神是苏塞鲁斯。龙舌兰酒是中美洲神圣的饮品,他们尊奉的神是女神玛雅胡尔的儿子。这些文化或进入神话传说,或被雕刻在古老的神庙里,或进入传统史诗和歌曲,一代代流传下来,并被人们虔诚地纪念着。我们不妨对中国酒文化中的“仪狄造酒”进行剖析:中国的酒神就是仪狄。

首先,在历史文献中有多处关于仪狄造酒的记述。最常引用的是《战国策》卷二十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条中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其他相关记载还见诸《世本》《吕氏春秋》等。由此可知,夏时,仪狄酿造了醇美之酒,距今已有4000余年。

还有一个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是说上古“三皇五帝”时,就有各种造酒之法流于民间,但仪狄将前人之法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开来,使之流传于后世。所以郭沫若先生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个说法比较符合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和信仰习惯,即将某一种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文化的功绩,归之于一个最有影响的人,并将其祀之为神。比如将文字创造归之于黄帝史官仓颉,将养蚕缫丝归之于黄帝的正妃嫘祖,将造车归之于司掌造车的官员奚仲,将陶正宁封子说成是烧陶的始祖等。因此也把夏禹的臣属仪狄奉为酒神、酒祖。

仪狄在哪里造出了旨酒?地理图志《星野图考》记述曰:“汝南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耳。”

汝海、应邑在哪里?有史籍记载,古时候汝河流经汝州的一段被称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南岸。应国始为殷商所设置,之前,有应部落,以应龙为图腾。周灭商后,武王将儿子改封于此,应国自此成为周王朝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

应国的确切地址在哪里?1986年至1990年,断续数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探出大量古墓葬,发现了应国国君墓与国君夫人墓,以及周贵族墓共100余座,确认平顶山市郊薛庄乡南原溃阳镇一带即为古应国都城所在地,即今宝丰县南。同时出土文物万余件,其各种材质的酒器3000余件。从爵内的大篆铭文可以看出此地造酒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不仅说明古应国的具体地址,而且证实了此地与酒文化的关系。

据各种史料,宝丰造酒的历史几千年不曾中断。《宝丰县志》载,宋时,这里“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作为造酒之所及官方监督酒务和征收酒税之所的商酒务,多达十个。一学宗师程颢也曾在商酒务监酒税,在政务之余,兼及讲学,留下“酒务春风”之佳话。

以上便是我们依据传世文献、史籍记载、考古发掘和古代文物所得出的结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活态的民间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据。

既然有关仪狄造酒的神话传说见诸史籍记述,既然宝丰酒业的历史那么古远悠长,历经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一直是一派繁盛,按照民俗文化产生沿革的普遍性规律,这期间必有大量相关的神话、传说、风物、民俗、信仰、祭祀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活态地传承。据说商酒务村有关仪狄造酒的传说妇孺皆知,甚至认为仪狄就是商酒务村人。还说当年仪狄在此造酒所谓的“取其水耳”,就是当地金家泉之水等。

我们研究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历史建构的信仰之中,而信仰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话传说和信仰崇拜。没有神话与传说,那一段历史便无所凭依。古老的神话与传说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原始面貌。虽然这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作为仪狄造酒的直接证据,但它们可以成为一种间接的证明。

如果我们能够对宝丰有关仪狄文化的活态传承做更充分的挖掘,那么,用这种由传世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口传与非遗共同构筑起来的简洁而完整的系统,来说明仪狄造酒在宝丰是可以言之成理的。

我们对远古文明的发生,大多还是依靠推论。由于史籍记述大多语焉不详,多有歧义,有的还自相矛盾,加之研究者各自占有资料的不同,或立场有别,从而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长期争论不休,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处于极其复杂的状态,难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比如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通过对出土陶器里保存下来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表明,8000多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

这与史籍上所说帝尧、帝舜时期已有酒的酿制的记述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而仪狄造酒是大禹时期,那么,仪狄应该不是中国造酒的第一人。

从民俗学观点来看,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许多文化都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而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往往被奉之为神,并且世代流传下来。

这种神话传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广为传播,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就会落地生根,与当地的山川、河流、历史、人物结合起来,形成许多故事、风物和信仰、习俗,形成一个特定的语域中心,最终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出的是对这种地域文化形态的尊重,它并不强调唯一性,而是一种文化在多个地域产生、传承、发展的文化,它们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有足够体量和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一概予以认可,并有责任对之进行保护。不同的地域可以对这种文化实行资源共享的原则。

如果我们愿意从这个角度出发,用这种胸怀和立场去评估仪狄造酒,那么,依据宝丰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完全可以得到承认与肯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宝丰继续深入挖掘有关仪狄造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站在8000年后的今天,回望中原史前,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中原远古文化的恢宏气度。那是一片文明萌动的火种,那是一个辉煌征程的起点,它向千秋万代的中国人昭示着这个民族的骄傲。

今天回顾和探索仪狄造酒这一段遥远的历史,对已经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认为首先还是具有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而在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文明古国中,大部分文明都先后走向衰落和消亡,唯有东亚文明数千年未曾中断地发展到今天。这种伟大的文明当初是怎样发生的?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是一个十分重大、十分深奥,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古往今来,我们从来没有止息过探究的脚步。

近年来,这个工程受到了两个重要引擎的推动而有长足的进展:一个是考古的深化;一个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各个地域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着深入挖掘和研究。

文明探源工程原本是由考古学家主导的。考古学看重实证,回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与神话,反而削弱了对实证的解释。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打破考古的学术壁垒,实现神话传说与真实的对接,让考古人重新认识到了神话传说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使神话传说在考古里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

其次是具有重建我们历史文化记忆的作用。中国正经历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猛烈转型,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一切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记忆正以惊人的速度瓦解、消散和泯灭。我们对远古文明的探索,就可以使历史文化记忆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无形变得有形,而且作为一种明确的符号,立体地存留于世,从而使今天与昨天实现对接,而不至于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历史断层、文化断层和情感断层。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19-01

初中地理教材和图册中都有大量的地图、剖面图、示意图、景观图、遥感图等图像,正是这些图像组成了具有极其丰富内容的图像系统。这既体现了地理学科与初中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也是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这些地理图像涵盖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可以说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以图创境

初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心理特征来开展地理课教学。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各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尤其是景观图像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在课程导入时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经线和纬线”时,如果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述“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既枯燥乏味,也很难使学生一下子就将经纬线的概念分清楚。这时,如果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地球自转以及经纬线等相关视频和动态图片,再将视频和图片中的内容讲述给学生听,就能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图探究

以图探究是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本环节都会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即在之前的教学情境背景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地理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地理图像,然后设计一系列不同程度却呈阶梯型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观察和分析地理图像。第二个模块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或者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即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最后独立解答问题;当问题难度较大时,就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控制好探讨的时间,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第三个模块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结合学生的发言,再结合地图对答案加以纠正、补充。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本”章节时,就可以让学生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地图、亚洲地理分区图以及日本地形图,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问题。当学生读完日本地形图时,让学生用笔描绘出日本的45°N以及北回归线,从而明白日本领土是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在读完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以及亚洲地理分区图后,让学生说出日本位于我国的哪一方位,日本位于亚洲的哪一方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读完日本地形图后,思考日本的平原和山地哪一种多;可以结合日本及附近地区的地震、火山带图,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讨论日本为什么会多地震、多火山。通过读图和探究环节,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大脑、眼睛、手和口都得到充分调动,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了地理知识,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以图巩固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描图、填图、绘图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地理图像中。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教学效率,还能保证学生在描图、填图和绘图中,眼、手、脑并用,深入理解和记忆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随图应变能力,加强地图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点讲解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相对应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并绘制出各大洲和各大洋的位置关系。在学生完成地图绘制后,教师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巩固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环节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及时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篇3

关键词 地理 图像 教学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76-02

一、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运用地图引导的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地理教材和教学内容,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以地图为引线,以学生为载体,以地图为工具,讲解地理现象,最终完成了教学模式的学习任务。它强调运用各种地图“引导教学、指导教学、引用教学”,是一种以地图为基础的教学工具,在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地图,在基础知识中,熟悉地图内容后,再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研究相关教学内容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积极的学习、探究与合作、迁移能力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学”的过程,更重视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激励的过程,强调教师的“指导”。

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地位,迅速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融入地理教学活动。同时,“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认识和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机械式”知识记忆的方式,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和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有着丰富的信息和空间感的学科,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图导学在教学模式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尝试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测绘和分析图表,用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很放松、快乐,使思维和记忆在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意识上真正符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教学。

三、以图导学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教学工作,需要有价值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的内在认知相一致,与课堂研究服务相一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明快、充满灵感和有趣的介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2.读图析图,引发思考

在建立情景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地理图像的教科书或者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地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分析,提出问题,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老师将教学变为诱导,变学为思,使学生找到并提出问题,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图片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地图应该注意其的名称、比例尺和重要的地理边界,以确定图的类别、地理范围等。阅读一般采取以下步骤:(1)识别图像的类型,明确阅读的目的;(2)确定联想,理解比例和方向;(3)认真阅读,找出问题;(4)自我检查,互动阅读结果;(5)得出结论。在对地理意象进行阐释时,要着眼于观察,善于从多角度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观察到地理现象的积极思维,并提取出地理特征、地理分布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准确地理解图像内容的目的。

3.引导探究,合作探究

引导探究与合作探究是课程的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合作的探究氛围。在连接图、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和推理,根据图形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觉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所需信息,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形象分析,通过对学生自身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取出地理特征、地理分布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互动,并留更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自己独立的探索,逐步得到结论。或许通过对学生自身的阅读分析,发现结论和教材是不一样的,但这是学生自己去思考的结果,结论是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无限创造力。

4.填图绘图,评价提升

课堂上的最后一步,是让学生绘图,在绘图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识的目的。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果应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学生课堂实践的评价过程中,把课堂上的内容提升到思维方式的层次上来,及时填补空缺,捕捉和纠正缺失、错误。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内容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绘制出台湾省的大致形状,以及主要城市的位置。答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学生获胜,教师可以给予获胜学生赞扬或者增加课堂表现分数等鼓励,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台湾省地图提问,教师随意指出一个城市的位置,要求学生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气候特点。地图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能力和灵活记忆能力,改变以往传统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遇到错误,老师要及时地帮学生改正。

参考文献:

[1]吕莹.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智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篇4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在教学功能上,这一章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一章所学知识的作用。

2、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

在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模块化学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前两节是这一节的基础和铺垫,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便于引导学生了解盐类的水解规律及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2.学习能力方面

在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模块化学4《化学反应原理》中,学生掌握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能够将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应用到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盐类水解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由此加深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设疑,演示实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表及里,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1、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问题1]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什么性呢?

[问题2]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称之为纯碱?”

2、分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以【科学探究】的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分组测定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七种盐溶液的PH值,

3、分析结果,总结规律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找出盐类组成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完成课本P54的2、3表格的填写,并解释碳酸钠称之为纯碱的原因。

(二)分析讨论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设计问题,分析讨论,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1]:CH3COONa在溶液以何种形式存在?

[问题探究2]:H2O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探究3]: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问题探究4]:CH3COONa溶液中哪些离子间能相互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问题探究5]:如果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则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提问]盐类水解的概念?

2、步步深入,引导思考,寻找规律,分析原因,发现本质

[问题探究1]根据CH3COONa、NH4Cl水解的过程,试分析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问题探究2]哪些盐类可以发生水解?试分析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并完成P55思考与交流:

3、知识迁移,加强应用

[讨论]:以NaCl为例,讨论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与问]:完成P56学与问

[应用]: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结合H2CO3的电离情况,思考如何书写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判断下列盐类是否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写出水解离子方程式

Al2(SO4)3、NaClO、Na2S、KCl、FeCl3

(提示: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分析,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结]

1、各类型盐水解的比较

2、盐类水解的实质

内因:

外因:

结果:

3.盐的水解程度一般很小

4、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

篇5

1 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1.1 深挖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北高原地貌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的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的发展迅速时,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1.2 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结合其他学科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语文适当用于地理教学,如在《赠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歌颂了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了解怒江向南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于地理,例如,可用“若将耀斑在短短几分钟内发出的能量折算成百万吨级的氢弹,再按地球上现有60亿人口均分,则每人可以分到一至两颗氢弹”来突出耀斑能量的巨大;可用“我国城市年产生垃圾60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垃圾有80%运往城郊堆积起来,大有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来说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1.3 运用地理诗歌来加强课堂的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学习,平时注意收集些诗、词、歌谣、或自己编写一些地理诗歌,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加以引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能扩大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东亚季风的了解,我引用了《黄土高坡》这首歌的其中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听完这段歌,同学们既记住东亚的冬夏风,同时为解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

1.4 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谚语、古语、俗语、典故来丰富课堂语言。谚语、俗语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有些谚语或俗语看似粗俗,但却极其富有哲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言语中,准确及时地插入一些谚语或俗语,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在讲授四季更替时,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一个独特的创造,同时,引用一些农谚来创设教学情景。

1.5 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剂。运用修辞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理趣、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地理课堂上,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如我在讲到高二地理抽烟有害健康时,我说:“抽烟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演包公(很黑)、二是可以防小偷(晚上一直咳嗽)、三是节省衣料(很瘦)、四是永远不老(早死)”。又如:“化石是文字,地层是书页,地理环境的全部演化史就是一部宏篇巨著”;“意大利的领土轮廓很象是一只穿着皮靴的巨脚在踢足球”;还有可用“在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来形容宇宙之大、地球之小;在讲到黄河含沙量巨大时用“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吨,年带走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难怪一位外国学者惊讶地称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为中华大地上的‘主动脉出血’”来作为总结等等。

此外,在地理教学语言中,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只要运用适时适度且切换自如,加上丰富的感情,无限的激情,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妙趣无穷。

2 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