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5:58: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实验教学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在史前的传说时代,古希腊人造出了葡萄酒,并尊奉狄奥尼索斯为酒神,酒神教会人类制酒的秘诀。高卢人和葡萄牙人造出了啤酒,他们的酒神是苏塞鲁斯。龙舌兰酒是中美洲神圣的饮品,他们尊奉的神是女神玛雅胡尔的儿子。这些文化或进入神话传说,或被雕刻在古老的神庙里,或进入传统史诗和歌曲,一代代流传下来,并被人们虔诚地纪念着。我们不妨对中国酒文化中的“仪狄造酒”进行剖析:中国的酒神就是仪狄。
首先,在历史文献中有多处关于仪狄造酒的记述。最常引用的是《战国策》卷二十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酒”条中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其他相关记载还见诸《世本》《吕氏春秋》等。由此可知,夏时,仪狄酿造了醇美之酒,距今已有4000余年。
还有一个说法,“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成于仪狄”,是说上古“三皇五帝”时,就有各种造酒之法流于民间,但仪狄将前人之法进行归纳总结,推广开来,使之流传于后世。所以郭沫若先生说:“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个说法比较符合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和信仰习惯,即将某一种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文化的功绩,归之于一个最有影响的人,并将其祀之为神。比如将文字创造归之于黄帝史官仓颉,将养蚕缫丝归之于黄帝的正妃嫘祖,将造车归之于司掌造车的官员奚仲,将陶正宁封子说成是烧陶的始祖等。因此也把夏禹的臣属仪狄奉为酒神、酒祖。
仪狄在哪里造出了旨酒?地理图志《星野图考》记述曰:“汝南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耳。”
汝海、应邑在哪里?有史籍记载,古时候汝河流经汝州的一段被称为汝海。汝海之南,就是汝河南岸。应国始为殷商所设置,之前,有应部落,以应龙为图腾。周灭商后,武王将儿子改封于此,应国自此成为周王朝姬姓的嫡系子孙诸侯国。
应国的确切地址在哪里?1986年至1990年,断续数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今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探出大量古墓葬,发现了应国国君墓与国君夫人墓,以及周贵族墓共100余座,确认平顶山市郊薛庄乡南原溃阳镇一带即为古应国都城所在地,即今宝丰县南。同时出土文物万余件,其各种材质的酒器3000余件。从爵内的大篆铭文可以看出此地造酒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不仅说明古应国的具体地址,而且证实了此地与酒文化的关系。
据各种史料,宝丰造酒的历史几千年不曾中断。《宝丰县志》载,宋时,这里“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作为造酒之所及官方监督酒务和征收酒税之所的商酒务,多达十个。一学宗师程颢也曾在商酒务监酒税,在政务之余,兼及讲学,留下“酒务春风”之佳话。
以上便是我们依据传世文献、史籍记载、考古发掘和古代文物所得出的结论。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活态的民间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证据。
既然有关仪狄造酒的神话传说见诸史籍记述,既然宝丰酒业的历史那么古远悠长,历经夏商周直至唐宋元明清一直是一派繁盛,按照民俗文化产生沿革的普遍性规律,这期间必有大量相关的神话、传说、风物、民俗、信仰、祭祀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活态地传承。据说商酒务村有关仪狄造酒的传说妇孺皆知,甚至认为仪狄就是商酒务村人。还说当年仪狄在此造酒所谓的“取其水耳”,就是当地金家泉之水等。
我们研究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历史建构的信仰之中,而信仰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话传说和信仰崇拜。没有神话与传说,那一段历史便无所凭依。古老的神话与传说都保留着一定程度的原始面貌。虽然这些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作为仪狄造酒的直接证据,但它们可以成为一种间接的证明。
如果我们能够对宝丰有关仪狄文化的活态传承做更充分的挖掘,那么,用这种由传世文献、考古发现、人类学口传与非遗共同构筑起来的简洁而完整的系统,来说明仪狄造酒在宝丰是可以言之成理的。
二
我们对远古文明的发生,大多还是依靠推论。由于史籍记述大多语焉不详,多有歧义,有的还自相矛盾,加之研究者各自占有资料的不同,或立场有别,从而容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长期争论不休,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处于极其复杂的状态,难以得出最终的结果。
比如舞阳贾湖遗址的发掘,通过对出土陶器里保存下来的沉淀物进行分析表明,8000多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
这与史籍上所说帝尧、帝舜时期已有酒的酿制的记述在时间上是吻合的。而仪狄造酒是大禹时期,那么,仪狄应该不是中国造酒的第一人。
从民俗学观点来看,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许多文化都是广大劳动人民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而其中一个重要人物往往被奉之为神,并且世代流传下来。
这种神话传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广为传播,在条件适合的地方,就会落地生根,与当地的山川、河流、历史、人物结合起来,形成许多故事、风物和信仰、习俗,形成一个特定的语域中心,最终形成一种地域文化形态,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出的是对这种地域文化形态的尊重,它并不强调唯一性,而是一种文化在多个地域产生、传承、发展的文化,它们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只要有足够体量和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一概予以认可,并有责任对之进行保护。不同的地域可以对这种文化实行资源共享的原则。
如果我们愿意从这个角度出发,用这种胸怀和立场去评估仪狄造酒,那么,依据宝丰现在所拥有的资源,完全可以得到承认与肯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宝丰继续深入挖掘有关仪狄造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
站在8000年后的今天,回望中原史前,我们会清晰地发现中原远古文化的恢宏气度。那是一片文明萌动的火种,那是一个辉煌征程的起点,它向千秋万代的中国人昭示着这个民族的骄傲。
今天回顾和探索仪狄造酒这一段遥远的历史,对已经进入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我认为首先还是具有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人类关于自身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而在世界五大洲的各个文明古国中,大部分文明都先后走向衰落和消亡,唯有东亚文明数千年未曾中断地发展到今天。这种伟大的文明当初是怎样发生的?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是一个十分重大、十分深奥,而又充满挑战的课题。古往今来,我们从来没有止息过探究的脚步。
近年来,这个工程受到了两个重要引擎的推动而有长足的进展:一个是考古的深化;一个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展,各个地域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着深入挖掘和研究。
文明探源工程原本是由考古学家主导的。考古学看重实证,回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说与神话,反而削弱了对实证的解释。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打破考古的学术壁垒,实现神话传说与真实的对接,让考古人重新认识到了神话传说的价值所在,同时,也使神话传说在考古里体现出了自身的价值。
其次是具有重建我们历史文化记忆的作用。中国正经历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猛烈转型,在这个现代化的时代,一切农耕文明架构下的文化记忆正以惊人的速度瓦解、消散和泯灭。我们对远古文明的探索,就可以使历史文化记忆由模糊变得清晰,由无形变得有形,而且作为一种明确的符号,立体地存留于世,从而使今天与昨天实现对接,而不至于留下一个又一个巨大的历史断层、文化断层和情感断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4A-
0119-01
初中地理教材和图册中都有大量的地图、剖面图、示意图、景观图、遥感图等图像,正是这些图像组成了具有极其丰富内容的图像系统。这既体现了地理学科与初中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也是地理学科的独特优势。这些地理图像涵盖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可以说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利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以图创境
初中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心理特征来开展地理课教学。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各种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尤其是景观图像作为创设情境的材料,在课程导入时就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教学“经线和纬线”时,如果照本宣科地向学生讲述“经线是在地面上连接两极的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是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既枯燥乏味,也很难使学生一下子就将经纬线的概念分清楚。这时,如果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地球自转以及经纬线等相关视频和动态图片,再将视频和图片中的内容讲述给学生听,就能加深学生对该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图探究
以图探究是以图导学教学模式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常本环节都会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即在之前的教学情境背景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现有的地理知识水平,选择合适的地理图像,然后设计一系列不同程度却呈阶梯型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有目的地观察和分析地理图像。第二个模块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或者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即对于难度不大的问题,主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最后独立解答问题;当问题难度较大时,就让学生通过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控制好探讨的时间,要预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和看法。第三个模块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结合学生的发言,再结合地图对答案加以纠正、补充。例如,教师在讲解“日本”章节时,就可以让学生读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地图、亚洲地理分区图以及日本地形图,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问题。当学生读完日本地形图时,让学生用笔描绘出日本的45°N以及北回归线,从而明白日本领土是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在读完日本在世界的位置图以及亚洲地理分区图后,让学生说出日本位于我国的哪一方位,日本位于亚洲的哪一方位。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读完日本地形图后,思考日本的平原和山地哪一种多;可以结合日本及附近地区的地震、火山带图,让学生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讨论日本为什么会多地震、多火山。通过读图和探究环节,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大脑、眼睛、手和口都得到充分调动,全方位地了解和掌握了地理知识,实现了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三、以图巩固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描图、填图、绘图等活动,将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地理图像中。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教学效率,还能保证学生在描图、填图和绘图中,眼、手、脑并用,深入理解和记忆课堂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随图应变能力,加强地图意识。例如,教师在进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点讲解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相对应的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讨论并绘制出各大洲和各大洋的位置关系。在学生完成地图绘制后,教师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展示。这样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巩固地理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同时,教师根据这一环节的结果进行及时评价,既能帮助学生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师生之间及时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理 图像 教学 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76-02
一、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内涵
运用地图引导的教学模式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地理教材和教学内容,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以地图为引线,以学生为载体,以地图为工具,讲解地理现象,最终完成了教学模式的学习任务。它强调运用各种地图“引导教学、指导教学、引用教学”,是一种以地图为基础的教学工具,在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地图,在基础知识中,熟悉地图内容后,再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研究相关教学内容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积极的学习、探究与合作、迁移能力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学”的过程,更重视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激励的过程,强调教师的“指导”。
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的教学氛围,更加突出了学生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地位,迅速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融入地理教学活动。同时,“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能力的认识和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机械式”知识记忆的方式,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和中学地理教学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有着丰富的信息和空间感的学科,在中学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力。以图导学在教学模式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尝试指导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测绘和分析图表,用来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很放松、快乐,使思维和记忆在一定的地理思维和空间意识上真正符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中学地理教学。
三、以图导学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教学工作,需要有价值的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与学生的内在认知相一致,与课堂研究服务相一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明快、充满灵感和有趣的介绍,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2.读图析图,引发思考
在建立情景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地理图像的教科书或者也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相应的地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分析,提出问题,为下一步教学铺平道路。老师将教学变为诱导,变学为思,使学生找到并提出问题,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图片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地图应该注意其的名称、比例尺和重要的地理边界,以确定图的类别、地理范围等。阅读一般采取以下步骤:(1)识别图像的类型,明确阅读的目的;(2)确定联想,理解比例和方向;(3)认真阅读,找出问题;(4)自我检查,互动阅读结果;(5)得出结论。在对地理意象进行阐释时,要着眼于观察,善于从多角度对图像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观察到地理现象的积极思维,并提取出地理特征、地理分布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准确地理解图像内容的目的。
3.引导探究,合作探究
引导探究与合作探究是课程的亮点。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和谐、温馨、合作的探究氛围。在连接图、图形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和推理,根据图形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觉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所需信息,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形象分析,通过对学生自身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考,提取出地理特征、地理分布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探索互动,并留更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自己独立的探索,逐步得到结论。或许通过对学生自身的阅读分析,发现结论和教材是不一样的,但这是学生自己去思考的结果,结论是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无限创造力。
4.填图绘图,评价提升
课堂上的最后一步,是让学生绘图,在绘图过程中,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达到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认识的目的。学生课堂教学实践的结果应通过评价学生的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学生课堂实践的评价过程中,把课堂上的内容提升到思维方式的层次上来,及时填补空缺,捕捉和纠正缺失、错误。
例如,指导学生学习“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内容学习之后,要求学生能够绘制出台湾省的大致形状,以及主要城市的位置。答题可以采取抢答的方式,最快抢答并答对的学生得一分,得分最高的学生获胜,教师可以给予获胜学生赞扬或者增加课堂表现分数等鼓励,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台湾省地图提问,教师随意指出一个城市的位置,要求学生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特点与气候特点。地图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掌握能力和灵活记忆能力,改变以往传统地理教学中“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遇到错误,老师要及时地帮学生改正。
参考文献:
[1]吕莹.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培养学生智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盐类的水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讨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行为,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知道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性规律,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盐类水解是后续电化学学习的必备基础。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弱酸、弱碱及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在教学功能上,这一章起着延伸、拓展和巩固前一章所学知识的作用。
2、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难点:盐类水解的方程式的书写。
二、学情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
在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模块化学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生已经学习了“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前两节是这一节的基础和铺垫,在知识的认识水平上是渐进的,便于引导学生了解盐类的水解规律及各种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
2.学习能力方面
在高中课程标准必修模块化学4《化学反应原理》中,学生掌握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方法,能够将弱电解质的电离知识应用到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盐类水解的概念和盐类水解的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并由此加深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运用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入手,不断设疑,演示实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进行理论分析,由表及里,找出现象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在理论分析,总结规律的一系列活动中,获得极大的学习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的引入
1、提出问题,创设学习情境
[问题1]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那么盐溶液显什么性呢?
[问题2]碳酸钠属于盐类,为什么称之为纯碱?”
2、分组实验,进行科学探究
以【科学探究】的内容为基础,让学生分组测定NaCl、Na2CO3、NaHCO3、NH4Cl、Na2SO4、CH3COONa、(NH4)2SO4七种盐溶液的PH值,
3、分析结果,总结规律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的结果,找出盐类组成与溶液酸碱性之间的规律性联系,完成课本P54的2、3表格的填写,并解释碳酸钠称之为纯碱的原因。
(二)分析讨论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1、设计问题,分析讨论,自主探究
[问题探究1]:CH3COONa在溶液以何种形式存在?
[问题探究2]:H2O的电离方程式?
[问题探究3]: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问题探究4]:CH3COONa溶液中哪些离子间能相互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问题探究5]:如果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则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提问]盐类水解的概念?
2、步步深入,引导思考,寻找规律,分析原因,发现本质
[问题探究1]根据CH3COONa、NH4Cl水解的过程,试分析盐类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问题探究2]哪些盐类可以发生水解?试分析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并完成P55思考与交流:
3、知识迁移,加强应用
[讨论]:以NaCl为例,讨论强酸强碱盐能否水解?
[学与问]:完成P56学与问
[应用]: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结合H2CO3的电离情况,思考如何书写Na2CO3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2、判断下列盐类是否水解?溶液的酸碱性?写出水解离子方程式
Al2(SO4)3、NaClO、Na2S、KCl、FeCl3
(提示: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从盐类水解的角度分析,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小结]
1、各类型盐水解的比较
2、盐类水解的实质
内因:
外因:
结果:
3.盐的水解程度一般很小
4、盐的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
五、教学反思
1 要多方位、多层次地挖掘生动形象的言词材料
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中获得:
1.1 深挖教材内容,从教材本身去发掘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兴趣,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地方语言是很生动形象的。如地形、地貌、地势描写的内容“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藏北高原地貌特点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新疆的地形轮廓是“三山夹两盆”等。如对环境、河流、沙漠景观描写有:苏南运河水环境的恶化及我国水体污染的发展迅速时,可用“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不洗马桶盖”黄山有“奇山、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1.2 注意学科的横向联系,结合其他学科中有关地理方面的片段来丰富地理课堂语言。
可以语文适当用于地理教学,如在《赠缅甸友人》中写道:“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川流永不息,彼此共甘美。”通过对横断山区怒江的描写,歌颂了我国与缅甸友好邻邦关系,进而使同学们在诗中了解怒江向南流入缅甸更名为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同样符合现行高考的文科综合教学;讲到长江三峡时,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还可以运用数学知识于地理,例如,可用“若将耀斑在短短几分钟内发出的能量折算成百万吨级的氢弹,再按地球上现有60亿人口均分,则每人可以分到一至两颗氢弹”来突出耀斑能量的巨大;可用“我国城市年产生垃圾6000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些垃圾有80%运往城郊堆积起来,大有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局面”来说明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1.3 运用地理诗歌来加强课堂的语言艺术。教师要善于学习,平时注意收集些诗、词、歌谣、或自己编写一些地理诗歌,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加以引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能扩大知识面。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同学们对东亚季风的了解,我引用了《黄土高坡》这首歌的其中一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听完这段歌,同学们既记住东亚的冬夏风,同时为解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奠定了基础。
1.4 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谚语、古语、俗语、典故来丰富课堂语言。谚语、俗语等等都是人们长期生活和生产斗争经验的概括与总结,有些谚语或俗语看似粗俗,但却极其富有哲理。在地理课堂教学言语中,准确及时地插入一些谚语或俗语,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在讲授四季更替时,指出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在历法上一个独特的创造,同时,引用一些农谚来创设教学情景。
1.5 修辞是语言的美化剂。运用修辞可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富有理趣、情趣,从而增强语言的吸引力和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地理课堂上,常用的修辞格有:比喻、夸张、和拟人等;如我在讲到高二地理抽烟有害健康时,我说:“抽烟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演包公(很黑)、二是可以防小偷(晚上一直咳嗽)、三是节省衣料(很瘦)、四是永远不老(早死)”。又如:“化石是文字,地层是书页,地理环境的全部演化史就是一部宏篇巨著”;“意大利的领土轮廓很象是一只穿着皮靴的巨脚在踢足球”;还有可用“在宇宙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来形容宇宙之大、地球之小;在讲到黄河含沙量巨大时用“黄河年输沙量达16亿吨,年带走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难怪一位外国学者惊讶地称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为中华大地上的‘主动脉出血’”来作为总结等等。
此外,在地理教学语言中,还可以使用成语、别称、趣闻、谜语、散文、文言文甚至小说节选等文体,只要运用适时适度且切换自如,加上丰富的感情,无限的激情,即可使教学语言熠熠生辉、妙趣无穷。
2 在艺术语言材料确定后,教师要在肢体语言上下工夫
个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社会实践中主体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的总体特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习者,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学生个体的不同,个性的差异是一种现实,不应该成为问题,而是一种资源.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特征和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并取得最佳学习效果的物理实验教学,称之为“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面向全体,那么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是否存在着必然性?个性化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哪些策略?笔者尝试从“个性化”的视角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1个性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必然性与迫切性
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多元性总是客观的存在而又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传统的教育常常会用“一把高标准尺子”去衡量和评价所有的学生.受“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约,我们的教学过分要求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差异.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人的智慧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由于学生的遗传、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不同,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正是这种差异性和独特性,构成了每个学生的个性,使学生与学生区别开来.从多元智能来看,差异不是“差”,差异是一种现实,是一种资源,是教学的财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个性,尊重人的差异性、多样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主体性、潜能的挖掘,及时满足学生合理的需求.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同样存在.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也存在着单一和僵化.从物理实验的角度来看,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智能特长,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也会产生个性化的设计、操作、结论等等.所以,“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必然性和紧迫性.
2个性化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2.1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时间
学习的自主性,即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与能力.在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的 《蒙台梭利教育法》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说自由的原则已经存在于今天的教育当中了,那么我们就会嘲笑他,觉得他就像一个站在那个装着蝴蝶标本的盒子面前,坚持说蝴蝶还活着、还能飞翔的小孩子.在教育中一直存在着奴役的原则,在学校里也同样存在.”今天的教育,虽然强调以生以为本,但是教师“目中无人”、“目中无生”的现象仍然存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往往做为课堂上的一种时尚点缀.那一点点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已经成为新课标的外显标志,而实质上他们的思维往往被教师所束缚、所牵引,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很难见到学生的个性化的内容.
目前全国各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其意义之一在于从空间和时间上一定程度解放了学生.将学生课内的活动、展示和交流延伸到课外,学生从禁锢走向解放.这种解放,其意义决不仅仅是课堂模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展示其个性,这才是根本性的改变.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做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存在于课堂,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这种解放带来的不仅仅存在着空间的意义,必然也给学生带来了时间上的解放,从较为单一的接收信息到向外发射信息.空间和时间的解放,使学生相应地获得了课堂的话语权.这种时空观、话语权是以往的课堂不曾有过的;这种时空观、话语权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所以,基于学生个性化的物理实验教学,首先要给学生创设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2.2实验内容的个性化
2.2.1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中体现学生的个性
对于未知的物理概念或规律,学生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去学习,从中发展探究能力.开放性的探究易于生成,在生成中关注学生个体,促进个性发展.
案例一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光学“小孔成像”实验,教师给每组学生分发了两张白纸、一支蜡烛,一盒火柴,要求探究小孔成像及成像规律.学生通过充分的活动,不但做了小孔成像实验,而且还探讨了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最终总结出了三情况:(1)蜡烛、小孔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光屏来改变像的大小;(2)蜡烛、光屏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小孔来改变像的大小;(3)小孔、光屏位置不变,通过改变蜡烛来改变像的大小.另外学生在实验中还有创新:即突破了两张白纸的思维束缚,在火柴盒的抽屉一侧用圆规钻一小孔,抽屉略为抽开,抽屉的另一侧为光屏.
通过这样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在实验中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性.
2.2.2在实验内容的时效性中发展学生的个性
精心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实验活动,大幅度地增加学生的动手时间,关注物理实验中学生实验细节,捕捉个性化的案例,即兴提炼问题,体现时效性.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案例二苏科版八年级(下)《从粒子到宇宙》第二节“静电现象”中,活动7.4摩擦起电,即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或用干燥的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如下两个问题:(1)你有哪些不同的设计或发现?(2)在众多的实验方案以及现象中,尝试对其归类总结.
学生纷纷按学习小组展开了活动,设计了一些方案并进行了相关操作.如塑料尺与头发摩擦吸引纸屑,塑料尺与皮衣服摩擦、与纸摩擦,用钢笔杆与纸片、头发摩擦.在现象交流中,用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纸屑,也有的不能吸引,有的吸引到物体后又弹开,还有的轻小物体如小猴捞月般地串成一串.在分类总结中,学生归纳如下:(1)同一物体与不同物体摩擦后吸引同一轻小物体;(2)不同物体与同一物体摩擦后也吸引同一轻小物体;(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与不同物体摩擦后吸引同一轻小物体;(4)两物体相互摩擦后分别吸引轻小物体;(5)摩擦时间长短不同,被摩擦长度不同,现象不同.
案例1,发散学生思维;案例2,收敛学生的思维.两个问题,同样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方案或归纳总结.两个问题的设计,思维上的“放”和“收”,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2.2.3在实验内容的延伸性中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学生作为科学探究的主体,在面对纷繁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兴奋和好奇,课堂中的物理实验并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师不能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活动的终结,它应是一个阶段时间的结束,但又是一个新的课后探究项目的开始.课堂中无法进行的实验可以延伸到课外,在实验内容的延伸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制弦乐器”、“自制手提冰箱”、“树荫下的光斑”等延伸性的物理实验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了大量个性化的方案和作品.
2.3实验教学方式的个性化
2.3.1实验器材的多样化
实验设计的不同,决定了学生选择实验器材的不同.就同一个物理规律的探究而言,可以有不一样的设计思路,器材的选择当然可以不同.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器材时,应注意所提供的器材的多样性,使学生有可选择的余地.
2.3.2开放实验器材的管理,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如在初三的电学教学中,笔者给每个班级随着教学进度逐步配备一套电学器材,这些实验器材包括干电池一组,两个灯泡,两个电压表,两个电流表,三个电阻,一个滑动变阻器,三个开关,导线若干,并且这些器材一直保留在教室内.这些器材基本上可以完成电学实验的探究.通过课前器材创意组合实验或课后延伸探究,学生对于电路的认识、连接、故障和规律等增加了许多感性素材,对于电路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学的宗旨是:给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给学生留有未知,给每一个学生动手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平等的外部环境.
2.3.3增加实践性实验教学活动
物理教学不应仅是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应该是通过多种形式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学方式.实践活动课将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精神.课题组开展的家庭物理实验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许多新颖的家庭物理实验案例.
2.3.4实验创新中的个性化
关键词: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
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分析实验原理,体会实验成果,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知识的内涵,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要点。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地方高校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暴露,不利于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必须对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使物理实验教学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一、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死板
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实验开始前,教师对当天要做的实验做细致讲解,包括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为了防止学生实验过程对设备造成损坏,或者设备可能具有安全隐患,教师通常都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组装好,整个物理实验变成了学生按部就班地验证实验结果,完全]有给学生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这样不仅没有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内容陈旧
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内容很多还是一些传统的、经典的实验,几乎每一届学生都会做同样的验证性实验。时代的进步要求学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传统实验进行验证的阶段,这样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还会阻碍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3.考评方式单一
很多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评方式依旧是通过实验报告来判定的,这种方式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学生为了顺利通过考试,经常会出现抄袭他人报告的现象。通常,教师会将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实验,而每组的数据不同,这样一来,有些学生养成了坐等实验成果的坏习惯。每组只有个别学生真正参与实验过程,而其他学生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抄袭同组人的实验报告。通过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措施
1.创新教学方式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感受到实验成果带来的满足感。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尽可能将课堂留给学生。上课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要做的实验,研究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然后就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鼓励学生自主钻研、大胆创新,使之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2.优化实验内容
实验教材是大学物理实验课顺利开展的基础。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学生接受什么样的知识,陈旧的教材内容、方法和技术与当前时代的发展不符。因此,相关教学研究人员要对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进行优化,既要保留传统经典实验项目,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也要加入与当前科技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新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3.完善考评方式
实验考核是检查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手段。教师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评定直接影响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建立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制度是必要的。因此,物理实验课应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理论知识以笔试的形式,实验模块以动手操作的方式。教师也可以编制多套试题,将这些试题存储在计算机上,让学生随机抽取,促进实验考试方式的多元化。
总之,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式死板、课程内容陈旧以及考评方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实验内容及完善考评方式等措施来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得到完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升,促进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学;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207-0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注重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特别是心理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以期更好的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一、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葛剑雄先生曾经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史料不可能有多少新的发现。依靠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不久就能将所有的史料收罗无遗,传统的历史学和地理学研究方法也已被历史地理学者推到了极致,要提高研究精度只能寄希望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只能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的、综合性的努力。”[1]在当前的历史地理研究方面,理论的总结与探索应该说已经落后于学科的现实发展需要。历史地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综合学科应该对研究方法的探索与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学科,以此给后来的历史地理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体系上的指引。
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杜维运先生曾经有这样的论述:“历史上有些史学原理与技术,不只被人类创获一次,较古的史学家,利用经验创获一项史学原理或技术,终身用之,受益无穷。可是时间一久,渐渐被遗忘了,后代的史学家,往往再利用同样经验以创获同样史学原理或技术,且可能重复到无数次。这是人类精力与时间的浪费。唯有史学方法成为专门的学问以后,才能充分保留此类史学原理与技术于久远,以避免重复。积昔哲的遗产,启后学的智慧,史学方法的功用,殆莫与京。”[2]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道理也如是说,只有我们创获的研究方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后来者才会避免走回头路。
二、心理学对历史地理专业教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二级分支学科,因而与历史学有着天然且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多又与历史学相同,因而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一般都可作为历史地理学领域的研究方法。所以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对历史地理研究方法的借鉴,首先必须了解心理学与历史学研究方法的相关综合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对历史学研究相关的借鉴意义。历史学研究中对心理学方面的重视,这本身不是什么新创造。修昔底德很早就指出“历史解释的最终关键在于人的本性”。作为修昔底德的门徒,历史学家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以当仁不让的心理学家自居。
已发生变化的是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中占有的地位。[3]胡波先生也在他的书里说:“历史是人的活动,研究和解释历史也同样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离不开人的主观情感、精神和意志,而这是自然科学无法把握的东西,是不能凭着对理知、有意识的表达层次之检讨而获得彻底的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借助新心理学的工具。”因此,把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进到历史研究中来,是最自然不过和最必不可少的事了。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结合在历史上曾经形成一些新的学科及学术流派,如心理历史学、历史心理学、心态史学等等。心理历史学是现当代西方史学领域的新兴学科,是综合运用心理学和历史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的科学。依据其源流发展,理论方法及其传播地域,又可分为两大主要流派——心理史学与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美国为中心的心态史学则由法国年鉴学派开创并倡导,以集体精神状态为对象。胡波先生对历史心理学的定义是这样的:历史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历史上的个体和群体的心里活动,及其对于创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作用和影响的一门边缘学科。这些相关学科之间既有细微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运用于历史学研究,亦当可以运用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之中,利用心理学的研究角度,借鉴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拓展历史地理研究方法,促进历史地理相关学科的发展。本文拟初步探讨心理学研究在历史地理研究的两个分支学科中的借鉴意义。下面来谈谈具体的运用。
三、结论
总之,在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大可借鉴,但也要区别情况而定。我们在研究中借鉴心理历史的方法,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抹杀与抛弃,如同物质与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事物的两面,心理历史学采用的心理分析的方法同样可以作为传统历史研究的有益的补充。具体到心理学方法的应用实践,一方面需要我们尽量具备心理学与历史学的相关研究的知识背景,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敢于尝试心理历史学的革新的先进的研究手段,比如定量分析的方法。
长期以来,在历史研究及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心理学方法的考量一直没能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与研究水平的进步与提高。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的阶段和成果上看,心理学能对历史地理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所提供的贡献并不为多,学者们更多的是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拓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野,重新审视历史地理学以及历史地理研究背后的历史人文环境,这也许是心理学和心理历史学等学科留给历史地理研究者的宝贵财富。希望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更多地借鉴心理学研究的诸多方法,从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历史时期地理空间发生的诸多变化,从而使其成为历史地理专业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个有效手段,使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完备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学科。
参考文献:
\[1\]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J\].东南学术,2002,(4):39.
关键词:教学管理;艺术;信息传递
一、高校中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教学改革不仅包括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包括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者是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纽带,教学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单位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管理在高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二、艺术专业中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的信息传播中,教学秘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现阶段,由于信息传播模式的局限性,大部门教学秘书只是机械地传播信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
艺设系教学信息的传达方式是:首先经教务管理人员传达到教学秘书处,然后经教学秘书传达至学生班长处,最后经班长传达给各位学生。这一层层的传递,很容易导致信息失效。由于信息本身就具有时效性,一旦中间环节传达不当,容易导致学生错过某些重要的信息。教师和学生提出的意见为教学管理中的信息能够更广泛和高效地传递提供参考。
虽然高校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现代化,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来实现教学管理,但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与其他文科或者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在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方面应更具有特色。
第一,教学管理的信息传播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呈现现代化特点,例如,信息可以通过微信、QQ、飞信、短信和网站等模式进行传播。但由于学校教学信息传播路径单一,大部门学生都是从班长那里获取信息,而班长是从教学秘书那里获得信息,班长经常会出现漏发信息的情况,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没有接收到有用信息,从而影响教学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二,艺术与设计系大部分的信息都是通过班长进行传达。无论是教学管理中的信息还是学工部的信息,这种单一性的分工导致班长信息传达效率较低,容易造成混乱。
第三,信息传递意识欠缺。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高校中的教学人员、管理人员是信息传递的中坚力量,但由于教学人员的教学任务繁重,管理人员的行政事务烦琐,因此,他们对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三、针对艺设系学生,教学管理方法的改进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并针对艺设系学生的特殊情况,在教学信息传播方面:
首先,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教学信息传播系统平台,将学生联系方式输入进去,并及时更新。要传播特别重要的信息时,教学秘书可以通过此平台直接将信息发送到每个学生的手机中,不需要通过层层传达,避免信息的延误,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发挥班主任的监督管理作用。由于艺术系的学生思想活跃,行为有时较散漫,很多时候不会积极地获取教学信息,而班主任和学生联系比较密切,传达信息会比较及时,很多重要信息可以通过班主任传达给班级的每个学生。
再次,班委分工需要明确。艺设系中,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的信息大部分都是由班长传达给各位学生,这样很容易导致信息混乱,尤其是拿材料或交材料时,学生经常搞错方向,材料交错地方。因此,辅导员方面的信息可以专门由团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传递,并且在信息最后加以标注,教学秘书方面的信息可以由班长和学习委员进行传递,其他班委辅助班长和团支书工作。信息传播分工明确,学生在接受信息时会更加清晰明了,有利于高效地完成任务,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
最后,信息传递要充分利用QQ、微信、飞信等新技术平台。设置分类群,在群中,教学秘书、辅导员以及相关教师都应当标注清楚自己的姓名,以便学生能够清楚了解信息来源。目前微信成了人们交流的主要工具,逐渐超越了短信和QQ,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接收到信息,教学管理中,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建立艺术与设计系相关公共平台,将学校的重要信息通过此平台进行;艺设系学生可以通过关注此平台,及时获取准确的第一手信息,弥补学生忽略学校网站信息的弊端。
四、结论
为了保证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实现高校的战略目标,可以建立专门的高校信息传递机构,组织管理学校信息传播任务,规范信息传递渠道,减少高校信息传播的纵向以及横向层次,为学生提供全面和准确的信息。高校的教学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应该提高沟通理念,增强信息传播意识,e极主动地将信息传递到学生手中。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要加强信息传递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使优秀的信息传递方式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而提高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一、课堂激趣,巧设导入是开端
导入是教师在授课前启发学生走入文本,介入课文内容的开端环节。文言文教学更是如此。我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的《童趣》时考虑到作品中所记叙的内容,与刚刚告别童年的七年级学生的心理距离较近,在教授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标准的中学生,这一定是你们梦寐以求的,可是这也意味着你们将与无忧无虑的童年说再见了,我想那快乐的时光一定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你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吗?学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回顾那些让他们或快乐或感动或烦恼的点点滴滴。他们急不可耐地举起小手,小脸也因为急于和大家分享成长的花絮而胀得面颊绯红。笔者继续引导:同学们的感受真丰富,有一位叫沈复的清代文学家,也和你们一样,只不过他是在人到中年时回忆起童年的时光,依然激动不已。于是就写下了这篇《童趣》。看着学生们充满期待地翻开课本,我知道我和学生已经在不经意间共同翻开了语文学习的一页新篇章。
当然,新课的导入不止生活体验法这一种。总而言之,我们要因 “文”制宜,灵活运用,这样就能为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提供最大的帮助。
二、字词积累,学习主体是学生
文言文的教学,字词的积累是必要的。全国语文特级教师韩军曾在《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一文中写到: “重文言字词解释、轻文章内涵感悟是舍本逐末,抛开语言教学,一味延伸拓展则是舍弃基础,违背认知规律的‘吃夹生饭’。”可见,文言字词是一定要教的,关键是怎么教、怎样把握这个度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这样两个角度出发: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传统的“串讲”模式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未必就正真理解了积累了。只有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了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②树立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意识。以《伤仲永》为例,在学生试译课文时,笔者抓住“其”“之”,这两个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虚词,还有课后“研讨与练习”中出现的“奇”“宾客”“利”“于”这几个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现象进行点拨强调。真正落实文言字词积累在此一课的目标与任务,使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让每一个词都成为学生们最终走向文言文独立阅读的铺路石,这也正是教材编者的意图所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在文言作品中那些来不及进行强调积累的字词,那三千弱水,笔者会选择在后续的文言课文中逐步予以落实。
三、走入文本,注重诵读是抓手
叶圣陶先生说:“文言的吟诵”,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富有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点。诵读能够帮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感悟并再现这些美点。
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篇幅虽不长,却塑造了唐雎和秦王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也是在步步展开的人物对话中得以展现。笔者没有对人物形象进行程式化的归纳和强行灌输,而是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迅速进入文本,获得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拿秦王的“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一句来说,笔者首先进行了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揣摩秦王心理活动。当学生们体会到了秦王搞骗局,耍花招的真实意图后,我又紧接着引导学生抓住“其”这个关键词作重读处理,体会秦王不容商量的语气。品析过程中充分运用范读,指名读,比较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反复地品读中归纳出了秦王蛮横跋扈,盛气凌人的性格特点。一路下来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秦王的形象不仅是跃然纸上,也活跃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难以磨灭。
四、拉近距离,角色互换是桥梁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我们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正是为了能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体会文学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但是,文言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与现在初中生们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怎样才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只有把学生带进作品,通过角色转换架起古人与今人心灵相通的桥梁。如学习《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不仅要品味文中精妙的景语,更需体会这景语背后的情语。要让一群十三、四岁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去体会苏轼遭到贬谪后复杂而微妙的心境以及豁达乐观的态度,这着实让笔者犯难。经过一番认真的思索,笔者决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还原作者当时情境与心境,来实现学生与苏轼的角色互换。在导入部分便通过动情的文字对作品背景、苏轼经历做了简要的介绍,做好情感上的铺垫。接着又用一段自然的衔接语来实现角色的互换,“苏轼曾经是那样的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满怀一腔经世济民的抱负和理想。他不屈从,不奉迎,总是将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成为了朝廷革新派和保守派同时攻击的对象,也因为‘乌台诗案’中莫须有的罪名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闲职,而且生活贫困,更别谈什么建功立业了。此时的苏轼该作何感想,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轼,你会产生哪些心理活动?”在这里再次进行历史背景的渗透,让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作者当时伤感、抑郁,又不甘被闲置的复杂心境。学生们积极地发表自己体验,真正地进入了情境,说的人动情,听的人也感动不已。
五、提升能力,迁移拓展是关键
学习文言文,要能走进当时的时代,更要能走进我们今天的生活。让学生们获得能力的提升,素养的提高,迁移拓展是关键。文言文的迁移拓展在初中阶段不需进行文言文的写作,但要学会探究文中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探究文章写作手法在我们平常写作中的运用。
在学习《公输》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墨子的劝说艺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口语交际的活动“假设你的身边有沉迷网络的同学,你该如何充分发挥劝说的艺术,让他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活动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书面的知识变得立体起来,使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教材;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160-02
为了深入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我区举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我有幸参加。经历这次活动后,我深刻地体会到,如何使用教材是关乎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并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要敢于跳出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活用教材才能更有效地让学生明白理解,从而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一、用好教材――第一次教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第三册“观察物体”
教材说明:本单元教学从物体的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让学生初步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并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
教学活动:
多媒体出示书中小云照片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叫小云,他想认识大家,你们想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吗?
生:(很高兴的说)想。
师:看,他在介绍(出示书中图片),这是什么地方?
生:教室。
师:是同一间的教室吗 ?
生:不是。
师:这是同一间教室。同一间教室看起来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拍摄时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照片就不一样了。
(孩子们没有了热情)
师:小组之间讨论一下,看看哪张照片是在教室前面拍摄的,另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 ?
生1:右边这张有五星红旗,所以是在前面拍的。
(学生理解错了)
师: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生2:有奖状的这张是站在前面拍的,因为奖状在后面。
生3:我们的奖状在前面,只有站在后面才能拍到。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师:大家可以看椅子,站在后面能看到椅子的前背吗?
生:不能。
师:站在前面拍摄能看到后面,在后面站着是不能拍到后面的。所以五星红旗在前面,应该是在后面拍的。生1说错了,想反了。综合以上各个方面我们知道了,左边这张是站在前面拍摄的,右边这张是在后面拍摄的。
(大部分学生很迷茫,不明白,我也没有了激情)
反思: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去认识理解,在同一个环境中,站在前后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景象是不一样的。我在设计教案的时认为,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区分从左右两边看到的图片,从前后去观察就不需要很长时间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在实物或实物图与相应视图之间正确建立联系,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够完全根据不熟悉的图片去发现、总结、归纳,而我又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去认识,硬塞给学生一个“认识”,他们是被动的,不消化、不理解、不明白。以致此环节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教学效果。经过思考,我决定变换教材,用我们学校的图片,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熟悉的环境,让学生去发现、探索,便于新知识的掌握。
二、用活教材――第二次教学
师:我们经常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你认真观察过这个教室吗?请大家前后左右看一看。
师:A同学到后面面向老师站好,B同学到讲台上来和A同学面对面。
师:大家想一想,他们各能看到哪些东西?
生1:A同学能看到黑板、电脑大屏幕和门。
生2:B同学能看到空调,最后面的柱子,还能看到A同学师:他们看不到什么?
生1:B同学看不到黑板,也看不到大屏幕。
生2:A同学看不到那根柱子,因为柱子在他身后。
师:A、B同学,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A:我能看到黑板、讲台、大屏幕、门。
B:我能看到柱子,看不到黑板,因为黑板在我后面。
师:你们回到座位。老师拍了两张照片(出示照片),哪张是在多媒体的前面拍摄的?哪张是在多媒体的后面拍摄的?
师: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都很兴奋,积极投入到讨论之中。)
生1:第一张是在后面拍的,因为可以看到黑板、大屏幕。
生2:第二张是在前面拍的,因为我看到了后面的柱子。
师:还有什么地方能使我们分辨出来?
生1:还有桌子、椅子,从前面能看到椅子背,而且一个比一个高,另一张就不是这样的。
师:多媒体教室的座位是阶梯式放置的。
生2:第一张照片里面有门,有广播,都是站在前面看不到的,所以是站在后面拍的。
师:为什么在同一间教室里拍到的照片不一样呢?
(孩子们立即举起了小手)
生1:因为老师从前面和后面去拍的,当然不一样了。
生2:我站在教室前、后拍到的也不一样。
生3:因为你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孩子们发现探索得出了结论)
师小结:
虽然两张照片是在同一间教室里拍摄的,但由于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板书)
反思:两次教学效果有很明显的差别。这次我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没有让他们马上去观察图片,分析位置,先让他们想一想,站在A同学和B同学的位置上,你能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放手让学生想象,自主探索。当出示图片时,大部分学生明白了如何去观察。整节课都是学生在探讨交流,老师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很轻松的解决从前后观察物体的问题。
三、活用教材――第三次教学
对于教材我们要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教材编排的意图,只有 “潜”进去,才能“跳”出来。第三次教学时我根据上两次的经验,又对部分内容做了适当调整。
(教学片断)
例题讲完后,我把教室里的洒水壶随手放在讲台上。
师:站在洒水壶的前后左右看到的图片一样吗?
生:(齐声回答)不一样。
师:(出示四张洒水壶图片)你能说出前、后、左、右看到的是哪张图片吗?
生1:第三张是洒水壶前面的同学看到的,因为我们正好看到。
生2:第二张能看到洒水口,是右边的同学看到的。
生3:第四张是左边的同学看到的,站在左边能看到洒水壶的把手。
生4:第一张是后面的同学看到的,那个把手正好在右手。(该生边说边转身做了一个示范动作)
反思:学生们灵活地运用了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较好。这个环节也是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经验,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练习中的第三题提到例题后讲,把现在不常见的水壶换成了教室里的洒水壶,并以很随意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去观察,学生都很有兴趣,也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这节课赢得了专家及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棒的成绩。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教材内容,不能因为教材而教材。教师要善于审视教材,擅长开发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增强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把教材这个“静态的文本”变成“动态的生成”,让教学成为师生富有创造性活动地过程,让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随身都带着教具:斯霞字词教学艺术赏析[J].小学语文教师,2004(4)
(燕山大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本文通过实证调研,发现农村地区法律服务的影响因素主要以当事人为主,原有因素如司法所等公权力层面影响因素逐渐势微,现有理论无法解释。本文将调研所得因素归为法院、当事人、律师三个方面,以国家与社会二者关系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各种因素的此消彼长。
关键词 :农村地区;法律服务变化;实证分析;三方主体
中图分类号:D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082-04
法律服务是架构于“国家”与“社会”之上的“桥梁”,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民事争议(本文主要针对的是民事纠纷,不适用于刑事案件)产生之后,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解决,即民事诉讼和ADR。而民事诉讼复杂、精妙的程序设计以及专业性也决定了法律服务多产生于民事诉讼之中(近来虽有律师参与调节等趋势,但其主业还是集中于诉讼),而广义民事诉讼指国家裁判机关以其强制的方式解决利害关系人之间民事权益争议的程序。由此可以看出国家权力藉由司法裁判介入到民事纠纷之中,而法律服务在其中起到“运输带”的作用,法律服务需受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影响,而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其三种参与主体实现的,即当事人、法院、律师。下面我们通过实践中所得数据对于该分析框架进行检验。
一、实证分析
(一)调研地情况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调研地的大致情况,这可以作为后文数据分析的宏观背景。该县位于华北某省东北部,面积3309平方千米,53万人(2006年)。该县为重要林业县和水果生产县,林地面积1500平方千米,水果种植面积27000公顷,主要出产苹果、梨、板栗等;铁矿资源丰富,储量达四亿吨。
通过与当地人的接触以及对于当地的观察,除了表面上的数字外,我们对当地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首先,该县原为国家级贫困县,但近年来由于铁矿的开采,其经济飞速发展,2012年年财政收入约18亿,在当地已可算作前列;其次,当地山多,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再者,当地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期,在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很多在建的住宅区;最后,当地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论是民间的贫富差距还是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都极度悬殊。
在当地我们选取了三个派出法庭作为调研对象,分别简称A、B、C派出法庭。我们先来看一下三个调研地的大致情况,A派出法庭所在镇位于县城西南17.5千米,面积约138.59平方千米,人口约5万人左右,当地大理石开采业较为发达,有资料可查的2006年人均年收入约2100多元,其经济水平在该县大致居于中间水平;B派出法庭所在镇位于城东74千米,面积261.46平方千米,人口约3万人左右,当地矿产资源丰富,旅游业也较为发达,总体收入与A派出法庭所在镇较为相近,但人均收入较A镇高,经济水平在该县也属于中等水平;C派出法庭所在镇位于位于县城城东38千米,面积224.5平方千米,人口约3万人,由于当地资源较为贫乏,且距县中心较远,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下面,我们将A、B、C三个派出法庭进行横向对比,探查不同地域的影响因素。
(二)三派出法庭横向对比
2011年A派出法庭审结案件156件,其中有的案件103件,没有的53件,诉讼率达66%(这一率在各地已经算较高者),其中原告单独委托人的有39件,被告单独委托的只有9件,双方都委托的50件。
其中律师共出现70人次,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42人次,公民共出现22人次,但其中关系明确的只有19人次(以上包括一人有数名或双方都有的情况)。
有的案件类型分布:离婚案件51件,买卖合同纠纷5件,民间借贷12件,侵害健康权7件,婚约财产6件,劳务合同纠纷4件,相邻关系2件,财务纠纷6件,扶养费纠纷2件,运输合同纠纷2件。其余还包括类似于排除妨害、非婚生子女抚养、抚恤金分割、生命权纠纷等案件,由于案件数量只有1件,不太具有代表性,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在有的案件中,案件标的额最大为20万,而无的案件中标的额最大为30万。这可能与我们常识中案件标的额大才聘请律师相左,但经过仔细查阅案宗,我们发现许多大标的额案件其实事实认定十分清楚、简单,而且证据非常充分,之所以经过诉讼程序主要是因为当事人故意拖欠或无力偿还,并且之后在与法官的座谈中也验证了我们这一猜测。
在有的案件中,已判决结案的有45件,占43%,调节49件,占48%,撤诉9件,占9%;在无案件中,已判决结案的有33件,占62%,调节11件,占21%,撤诉9件,占16%。
同时,我们还统计了对于一般人来说较为关注的有案件与无案件的胜诉率,由于民事案件很难区分出哪一方是完全的胜诉方,所以我们采取相对优势者即为胜诉方的原则,通过诉讼费的承担以及对诉讼标的的分割和诉求的满足来评判谁为相对优势者,可能这一评判标准过于粗放,但该标准更能为一般群众所接受。
在有的案件中,原告胜诉的案件为33件(此处包括原告单方聘请人和双方都聘请人情况),占所有案件的32%,被告胜诉案件为10件(此处包括被告单方聘请和双方都聘请人情况),占所有案件的10%,真正的原告单方聘请人且败诉的只有两个案件;而在无的案件中,原告胜诉案件为24件,占无案件的45%,而被告胜诉的一件也没有。
在统计卷宗的同时,在A镇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对象也是当地的居民,主要是就近随机发放,有效问卷共计100份,其中年龄以50以上为主,占有效问卷44%,而30~40、40~50两个年龄段人士共计只占34%,这和当地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也许不无关系;另外调研对象的学历构成较为平均,小学占12%,初中占30%,高中(中专)占28%,大学(大专)占30%;而家庭年收入则较为集中,2万以下及2万~4万占64%,而4~6万只占20%,6万以上占16%。在发生纠纷的解决途径中,找熟人说和的占54%,高达一半;找村干部调节的占32%;而上法院打官司只占14%。对于打官司是否聘请律师,直接选择是的占54%,选择否的只占6%,而视官司重要性而定的占40%。对于律师的价位则较为集中,大部分人认为2000以下及2000~5000能接受,这一比例高达86%。而聘请律师的因素绝大部分人还是选择视官司重要性而定。
通过我们在A派出法庭所得到的案卷数据不难发现,在有案件中数量最多的是离婚案件,这当然有离婚案件总体基数大的原因,但A派出法庭离婚案件共计68件,而有的就有51件,高达75%。另外,结合我们在当地所做的问卷调研可以发现,对于经济成本的计算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当事人决定聘请诉讼的首要因素。
我们再来看一下剩余两个派出法庭的大致情况,B派出法庭2011年共收案件89件,其中有诉讼的54件,没有的35件,诉讼率60.67%,其中原告单独委托人的有33件,被告单独委托的只有3件,双方都委托的18件。其中律师共出现46人次,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24人次,公民共出现7人次,其中关系明确的有7人次。
C派出法庭2011年共收案件36件,其中有诉讼的15件,没有的21件,诉讼率41.67%,其中原告单独委托人的有8件,被告单独委托的没有,双方都委托的7件。其中律师共出现10人次,法律服务工作者出现11人次(首次超越律师),公民共出现4人次,但其中关系明确的有2人次。
我们希望通过三个派出法庭的对比,能够在较为广阔的环境下凸显出影响法律服务的较为宏观因素,诸如各派出法庭的政策引导,不同地区的经济差异等因素,这些因素也主要是通过作用于当事人、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法院三者,进而间接作用于法律服务。
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三者的差别,我们绘制了下表:
(三)对比分析
我们将三者的主要差别根据当事人、律师、法院三者角度简单梳理下来:(1)三者率不同,A派出法庭最高,B派出法庭次之,C派出法庭最低;(2)三者主体中,A派出法庭律师出现比率68%,B派出法庭律师出现比率85%,而C派出法庭中律师出现比率首次低于法律服务工作者,并且公民数量中,关系不明确者占据了一半;(3)A派出法庭结案数量为156,B派出法庭结案数量为89,C派出法庭数量为36。
通过上述三者主要差别,结合我们在调研中所了解的三地情况,我们首先对于三个派出法庭结案数量差距较大作出分析。根据三地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如下:(1)A镇距县中心最近,C次之,B距县中心最远;(2)A镇人口最多,B、C两地人口差距不大;(3)B镇经济发展水平最高,A镇次之,但与B地差距不大,C镇经济水平最为落后。这三者我们将其抽象化为:“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在这三者中最为占优势的是A镇,其次是B镇,最后是C镇,而其结案总数也是同样的排名。
下面我们简析一下三个因素的作用方式,通过A与B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经济因素大致相近或处于劣势,人口因素及“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因素即发挥作用,原因应是人口较多时纠纷数量也较多;而B与C相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人口总量现差不多时,经济因素即凸显出来;而A与C对比则又凸显出了经济因素及人口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影响三个地区结案数量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及“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这三个因素也作为之后从各角度分析各项的宏观因素。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三地关于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主要不同即三者出现比率,在A、B两地,律师出现人次都远高于法律服务工作者,但在C地,法律服务工作者却反超律师。我们还是以上文所总结出的三地的主要不同出发进行分析,首先仍是经济因素,法律服务工作者与律师相比其收费水平本就比较高,而C地居民人均收入也较A、B两地少很多,经济承受能力较差。通过这一对比,我们验证了经济能力作为影响当事人聘请法律服务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从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角度出发的影响因素,即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收费标准。
以上述三要素为分析框架,我们不难发现三地之中,A地率还是最高,刨除人口因素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在这里扮演重要角色。所谓“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即“在距离当事人并不遥远的地方是否存在提供法律服务的主体或场所、有关的信息渠道或利用这种服务的途径是否通畅等”,而据我们了解,当地主要法律服务提供场所即在县城中心,即距县中心的远近也可理解为“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
除了以上三种因素外,我们在走访A派出法庭时了解到,A派出法庭是当地基层法院强力塑造的模版,在我们完全走访时感觉它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青龙县法院,各种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该法庭庭长原是城关法庭的副庭长,在交谈中我们能感觉到作为“业务尖子”(在法院的光荣榜上我们就看到了他的名字)所具有的法律素养,当我们谈及法律服务的影响因素后,他提出了在自己看来影响诉讼率的因素:(1)案件的难易程度;(2)当事人的经济实力;(3)个人时间是否充裕;(4)律师收费;(5)关联程度。对于这些因素我们认为具有很强的参考性,由此可见作为当地法院的“招牌”法庭。A派出法庭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得到了当地法院的充分支持。这点我们认为也与A的率高于B派出法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该因素我们认为可以抽象为来自法院的政策影响。
二、理论假设及检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一系列影响法律服务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大致支撑了本文所提出的三个影响主体,两个宏观层次中即“两层三体”式理论构建。下面我们将使用其他已有调研成果的影响因素,看其是否可以适用“两层三体”的理论归类。这里我们主要采用王亚新教授在《农村法律服务实证研究(续)》中个案五中所提出的影响因素,在其分析讨论对数据解读中,他认为“当地农村的当事人提交给法庭通过诉讼来解决的纠纷中,那些主要涉及财产关系而非人身关系、标的金额较大、可能有当事人之间尖锐对立或法律上的胜负态势比较清楚等因素而难以调解的案件,往往都利用了律师或法律工作者提供的法律服务”。这一因素与我们之前调研的结果恰恰相反,但该因素也主要是从当事人角度出发,这体现了法律服务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在之后的分析中,其认为“作为可能导致率下降的原因,首先可以考虑法庭在2004年初从县城迁回其辖区内的中心乡镇是否起了某种作用。由于卷宗显示充当人的绝大多数律师或法律工作者都居住在县城,扶镇又没有提供法律服务的机构,法庭搬到乡镇上有可能意味着当事人寻求法律服务的不便或者城里的人到镇上开庭等造成当事人费用支出的增加”。这一点与我们调研所得的“接近法律服务便捷程度”不谋而合,也可以归入到法院通过政策调整间接作用于当事人,最后作用于法律服务;而在分析当地诉讼率的影响因素诸如“法院审判方式调整”、“当地法律服务提供主体的市场竞争”等,都可以归入到法院、律师等主体中,由此可见我们所提出的“两层三体”理论构建在归类及涵盖面上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的理论框架即“两层三体”,构建一个民事纠纷由产生至影响法律服务整体过程的程序。该分析结构分为两部分,即第一次分流和第二次分流,第一次分流即民事纠纷选择进入诉讼程序还是ADR;第二次分流即民事纠纷是否选择聘请法律服务,该阶段是本篇文章重点讨论问题,也是在理论假设中我们所提出框架的微调,通过该模型我们希望通过输入一定影响因素,最后可得出当时法律服务的发展趋势的分析框架,其简单形式如下。
在第二次分流中,当事人对于是否购买法律服务具有决定性作用,而法院、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对其主要是影响作用。其影响作用包括直接影响作用和间接影响作用,直接影响作用可直接作用于法律服务,而间接影响作用则通过作用于当事人再最终作用于法律服务,我们可以将上图再做调整,并作出分析预测。
以此为分析框架,我们认为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力量的不断增强,律师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及当事人对于法律服务的直接影响越来越多,而政治国家则处于消极中立的状态,其对于法律服务的直接影响将越来越少,而更多的可能通过影响当事人而间接影响法律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新.农村法律服务问题实证研究(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3):3~34.
〔2〕唐鸣,陈荣卓.农村法律服务研究:已有的进路及可能的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7(3):222~225.
〔3〕王亚新,王赢.农村法律服务实证研究[J].清华法学,2008(5):55~79.
〔4〕王亚新,邓轶.农村法律服务实证研究(续)[J]. 清华法学,2009(1):131~158.
关键词:精编导学案 精讲展示课 关注细节 重在掌控
一、精编导学案
1.导学案编写原则
面对一轮复习的夯基压力,在导学案的编写上以教材为模本,以课程标准为框架,以六中文科生的地理程度为背景。从一根根特征性的经线、纬线的定位,到一个个区域的位置。从宏观的范围,到微观的区位优势。从自然地理特征的气候、地形、河流、洋流,到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交通、人口、劳动力、城市分布。编写原则牢牢把握在突出细节,狠抓基础上。
2.导学案的编写层次
鉴于班级内部差异和年级内的班级差异,在具体编写习题时,既不能为了学习吃力的学生和狠抓基础的目的而放弃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不能单纯为了拔高而摒弃掉基础。所以在题目的设置上就注重层次性,由易到难,由熟悉的问题拓展到相似问题和相关问题。从前面的熟悉教材知识、地图内容,到后面的填图、定位,再到后面高考原题的链接。
二、自主学习课的掌握
1.不同课型的自主学习课上法不同
老师在上自主学习课之前一定要做好设计,自主学习课绝不是发下导学案,让学生做这么简单。
要根据所上课型的不同进行计划。比如基础复习课,让学生自主学习40分钟,只给5分钟讨论交流的时间,自己做时要求绝对安静。如果是能力提升课,一般让学生做25分钟,剩余20分钟,学生讨论交流,可以在小组内,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结答题方法。
2.不同班级的自主学习课
高二年级有A班和B班之分,自主学习课在A班和B班的自主学习中,对A班的课堂,关注他们自主导学案上留白的部分,关注他们存在共性的问题,为未来的展示课预设问题,而对B班,我则不得不注重观察学生是否在完成我布置的导学案,是否带齐了课本、图册,有没有趁讨论聊闲天悄悄玩手机、看闲书,打瞌睡的。B类的三个班里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得不在停下来解决某个小组问题的时候,不停关注其他组的动态。
3.调整自主学习课的长度
自主学习课一般为一课时,但当复习课内容多,知识点多,识图难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课的难度和容量,适时适量调整自主学习课长度,比如在世界地理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自主学习课中,需要2个课时。就是放下进度,保证质量。教师要敢于调节,不要拘泥于形式。
三、展示课关注细节
1.展示课要敢于舍弃
学生在上展示课时,尤其是情景设置上,往往为了求新求奇而误入歧途。一旦我在课下了解到这样的情景设置,我就毅然舍弃,然后向学生解释舍弃的原因,以绝后患。对于孩子们写在后黑板上的各组问题,课前教师要提前加以甄别,对无价值和无意义的无效问题要告知学生,勇敢舍弃。
2.展示课到底谁来展示
展示课上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提前预设,如果能够做到,就不会在展示课上浪费时间,教师要自己做展示。而对于学生千方百计在参考书上得到的答案,在他展示后,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质疑,进行发问,一追到底,消灭这种为了答案而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知其果,更要知其因的学习习惯。
3.展示课上慎用表扬
教师总认为好的孩子是表扬出来的,这本身无可非议。但我要说的是表扬要慎重。总是吃到的糖果会让人倒胃口,所以教师要适度、适时的表扬,表扬不能泛滥。
四、课后的反思有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
1.教师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及时做出课后反思,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设计上的优缺点,有目的的对一些学生进行课下抽查,对知识点的框架顺序及时进行调整。反思是必要的,尤其是教师对未来课堂的把握更为重要。
2.学生课后反思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学生;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00
一、高中地理有效活动教学的基本模式
1. 确定主题,明确教学目标
地理活动教学主题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有活动可做,又要能促进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地理活动教学的开展应围绕地理教学知识目标、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
2. 精心设计,学生主动参与
对地理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整个活动成败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适用于当堂课的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学会利用一些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如学生的经验、社会热点问题、辅助教学手段等,以促进活动顺利进行。
(1)利用学生的经验方面。教师应多利用学生身边的地理资源,把学生经验作为活动教学的素材,将课本知识回归到学生经验中,使书本地理规律和现实地理现象有机会融入学生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多种影响,从此提高对“现实中的地理”的关注度和对地理学科的热爱,有助于活动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讲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内容时,可以利用某地显著的例子――甘蔗来进行分析:“课前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甘蔗种植的有利条件,了解某城为什么会成为甜城,课堂活动时,让每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搜集成果,教师将这些资料汇总,引导学生归纳出气候、热量、土壤、水分、地形、社会经济等甘蔗种植的区位因素,再把教材农业区位因的客观规律性知识具体讲解给学生;而讲区位因素的变化时,给出“甜城不甜”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原因,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总结出家乡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力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价值观。”
(2)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方面。在地理活动教学中,应利用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实例,引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尊重自然的意识,利于培养学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例如,“在探讨对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时,全面考虑可能会引发的灾害问题;在一些节日如‘世界环境日’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做成展板、传单,在社区、街道进行展览、宣传,呼吁公民保护地球。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意识,促进学生对社会负责任的情感态度的快速升华。
(3)利用辅助教学手段方面。由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地理的学习,总会带着一种揭示事物、现象,了解新事物、新现象的意味,而这一过程通常比较抽象或难以感知,这样的学习必须利用辅助地图、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地图作为运载地理知识的工具,是活动教学和其他各类教学方式不可或缺的;地理实验是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直接感观认知的途径之一,活动教学中可以运用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地理的奥秘;多媒体功能强大,可以通过电脑操作,展示各种影像资料,其中包含地图和实验,通过网络资源丰富学生的视野,成为活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例如,“讲述全球气候变化及影响这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播放《后天》,通过精彩的片段和逼真的特效,让学生感受到气候变暖造成的恶劣影响,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树立爱护地球节能减排的环保意识;对板块构造运动内容讲解之后,可以通过观看《日本沉没》,让学生深刻记忆板块运动的相关内容。”但由于一些地区学校教学设备不完善,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条件,教师则需要更好地利用其他形式的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高中地理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对活动素材的选择
有效的活动需有丰富的活动教学资源和材料作为支持条件,教师需充分挖掘教材活动素材,按实际情况适当增删教学内容,确定好能通过活动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素材,因为不是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在活动情景中体验,所以不可在对活动内容缺乏必要筛选的情况下,片面追求活动的热闹氛围,以致整个课堂失去秩序而违背了活动教学的初衷。
2. 师生角色的转换
杜威是一个极度不喜欢传统师生观念的人,他的做中学,教师辅导的思想中,明确地提出师生应各自懂得自己如何学或教,师生之间能平等的对话非常有利于整个活动教学的开展,反之则有碍于活动教学。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地理活动中,尊重学生拓展思维、奇思妙想;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需要教师和蔼可亲,不能用教师的气势压抑学生。
3. 时间的控制
地理教材要求简单,与实际考试难度不符,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科学探究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与延伸导致课堂时间紧不够用,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行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活动教学无法完整开展。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时间的分配问题,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环环相扣、紧凑合理,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