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15:5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危机的判断标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金融安全 风险控制 危机预警模型
国家安全始终是世界所有国家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在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主要指国家独立、以及现存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价值观不受破坏(高鸿桢,2005)。从现代意义上看,经济安全也包括其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由美国次贷引发的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这场危机发生之突然、传播之快速、传播面之广泛、影响程度之深远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纷纷质疑,为什么对金融危机及其预警已做了长期研究的欧美发达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没有能够事前对这场金融危机作出有效的预测和预警呢?为什么那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这场金融危机也没有能够预先加以防备而束手无策呢?这一方面说明了金融危机预警的确还是一个尚未很好解决的世界难题,另一方面也更加突显出建立完备的金融安全预警系统是多么迫切的重要任务。
一、国外对金融安全预警及风险控制的研究
金融安全预警系统(financial security early-warning system)在国外的研究中又称为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或早期预警系统,即early-warning system,简称EWS。伴随着各种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以及危机影响的日益扩大,对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以及各个国际经济组织均十分关注的焦点。尽管各国的研究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金融危机的成因与机理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金融安全的相关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方方面面,而且各个国家背景不同,所研究的时期又有差异,以及各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存在差别,各种影响金融安全因素的作用机制又在不断变化,因此至今在金融安全影响因素的判断、金融危机的预警机制以及金融安全预警方法等方面还难以形成共识。
对于危机问题最早的论述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甚至更早的文献,其后的马歇尔、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大师也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有过详细论述。
马克思将货币危机划分为伴随经济危机发生的危机和独立的货币危机两种类型,并将危机的成因解释为:货币出现时的商品买卖在实践和空间上的分离,导致货币与商品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从而为货币支付危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则以“不确定性”来说明和理解金融危机的出现。他在宏观经济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危机的形成机制在于人们一旦意识到存在“过度乐观引致抢购风潮的市场”,觉醒的力量将势不可挡,资本的边际效率如果受到冲击,则可能使经济出现大规模的倒退。
在此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日趋复杂,金融危机的危害日益扩大,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得到建立和发展。然而对各种金融危机预警模型加以统一梳理较为困难。由于金融安全预警本身存在方法悖论,在应用样本上差别较大,使得金融安全预警模型的研究更千差万别。在此可以主要按照事件发展的脉络,对各类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演进作初步的归纳:
以Kaminsky等(1997)的经典论文为界线,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1997年以前和1997年以后两个主要时期。
(一)1997年以前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归纳起来,1997年以前金融危机预警模型的发展主要有两种结构类型:第一种结构的危机预警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危机识别模型,这种模型主要是通过分析各种预警指标在危机发生前后的数量特征,检验其是否存在着被我们捕捉到的异常来事先预警的,其中的预警指标基本来源于相应的理论模型对危机的解释。第二种结构的预警模型则将金融危机事实以潜在的金融危机作为被预警的直接对象,如以货币压力指数EMPI为标准识别的金融危机,通过判断指数波动是否超出相应临界水平进行金融危机识别(贾彦东和张红星,2006a)。此类模型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利用新的计量分析工具对安全因素进行更准确的分析方面。
(二)1997年以后的金融危机预警模型
1997年以后的金融危机预警研究,主要是对影响因素分析式模型的改进和拓展。与以前的研究相比,在危机界定方面和指标覆盖范围方面有新的发展,预警模型选用的计量经济工具和统计技术也有了明显的飞跃。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有:Burkart和Coudert(2000)运用专家评判法进行的危机界定与原有界定的比较研究;Ghosh(2002)引入货币危机深度测评的危机识别方法,对货币危机的界定研究;Zhang(2001)的研究采用了单一指标判断再综合判断的识别方式,即选用汇率、外汇储备、国内利率等变量,认为只要有一个变量超出临界水平则表明发生了危机。
二、国内学者对金融安全预警及风险控制的研究及应用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学者开始真正重视金融安全方面的研究。从国内看,研究的焦点主要在金融安全理论及其相关方面。目前国内对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很多研究都集中于探讨安全理论与中国安全现状,即对可能造成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体制变迁下的金融安全变化进行描述,而真正实证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关键词:日本银行;金融活动指数;编制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3-0037-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3.03.08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给世界造成的影响使人们再次重视金融风险的预警研究。建立金融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模型的意义在于,通过定量分析模型找出金融危机发生的条件和能够预测该条件的一组经济金融变量,然后通过监测这一系列可测经济金融变量对金融危机进行早期预警,以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确保金融体系安全稳健地运行。
日本银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尝试通过选取不同部门的多个指标编制了金融活动指数(Financial Activities Index简称FAIX),以便在早期有效监测金融活动冷热状态,为金融危机的防范提供前瞻性的参考依据。日本银行运用FAIX指数准确地预警到日本平成泡的发展过程,并成功地预测了美国雷曼危机的暴发[1]。
本文在介绍日本银行FAIX指数编制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日本运用该方法预警日本平成泡与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前的金融活动状况,并提出了建立日本银行FAIX指数对我国的借鉴。
一、日本银行FAIX指数编制流程
1.选择恰当的相关金融指标
日本银行在金融指标的选取上设定了两个条件:一是指标必须具有理论基础或是被证实可以用来评估金融活动状态,它不仅可以解释过热的经济金融活动,也可以解释过冷的经济金融活动;二是必须能检测到平成泡沫之前的金融活动冷热状态,这样才能可信地用FAIX去预警平成泡之后可能发生的泡或危机。鉴于泡沫或危机存在发展成各种形式的可能性,所有指标都必须符合第一个条件。日本银行认为,具有上述两个特征的FAIX应是一个能预警金融活动冷热程度的有效工具。
根据上述两个条件,日本银行从100个之前被确定为能够有效评估金融活动冷热状况、目前正在被其他中央银行或国际机构使用的指标中选取了10个指标构成日本银行FAIX,其中包括3个金融部门指标、3个企业和家庭部门指标、2个金融市场指标以及2个其他部门指标。鉴于指标获得了广泛认可,因而可以认为日本银行FAIX具有先验性的可信度。表1是日本银行FAIX指标构成体系。
2.确定金融活动冷热状态的判断标准
确定FAIX指标构成体系后,如何判断金融活动冷热,日本银行提出了两个标准。一是定性标准。中央银行或国际机构普遍认为,当一个特定的金融活动大大高于其稳定的趋势活动水平且这种过热的状况不可持续时,那么它就是过热的,当过热状况出现下行趋势时,这种过热将会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造成一种迅速的过冷反应。相反,一个特定的金融活动大大低于其趋势活动水平且这种过冷的状况不可持续时,那么它就是过冷的,这种减退状态使得金融和实体经济活动效率低下,并且可能会导致重大的利益损失。
二是定量标准。人们在金融活动冷热状态的定性标准方面达成了广泛共识,但目前如何为这些状态确定一个可量化的明确标准却没有达成一致共识。经权衡各家机构及多位学者的意见,日本银行采纳了Meyer和Bomfirm(2011)有关判断金融活动冷热状况的量化标准,即当一个指标的偏差值高于一个趋势标准差①(即+1)时就认为金融活动过热,当一个指标的趋势值偏差低于一个趋势标准差(即-1)时就认为金融活动过冷。
3.选择相应的技术分析方法
为了从宏观层面评估金融活动的冷热程度,日本银行提出了两种不同但互补的分析方法:热力图法与弹力图法。其中,热力图法是通过对上述单个指标冷热程度的观察确定哪些宏观经济部门过热还是过冷,弹力图法是通过显示过热或过热的指标数量判断过冷或过热蔓延至整个经济的程度。
在技术分析时,衡量金融活动冷热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监测时间跨度。对此,日本银行评估金融活动冷热状态时结合长期、中期和短期②等三个不同的时间跨度进行。时间跨度从长期到中期再到短期大致相当于评估重心的转移③,即短期评估的优势在于能更准确的把握冷热状态的变化速度;而中期评估在于能更准确的把握冷热状态的变化程度,以便决策者执行相应的措施阻止之后的过热或过冷趋势;长期评估则由于不受个别指标冷热程度及敏感度的影响,能在更长的时间跨度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
二、日本银行FAIX运用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平成泡沫和2008年9月的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具有一个共同点①,即在危机前拥有一个过热的金融活动,包括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信贷创造扩张以及市场资金增加等。当过热的金融活动突然回落时,随后一段时间内金融中介对金融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基于这方面经验,各国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即限制金融活动的急剧波动需要了解和掌握早期金融冷热状态,并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
1.平成泡预警检验
在对泡或危机预警时,日本银行采取单个指标检验和综合指标检验相结合的办法。比如在平成泡预警检验时,首先是单个指标检验。日本银行运用样本数据采用单个FAIX检 测了其在平成泡时的反应。结果显示,所选的10个FAIX在平成泡“繁荣”期间的趋势偏差值均超过了一个标准差(+1),表明金融活动过热,预示泡即将破灭。泡后的指标标准差偏离程度均开始下降,直到雷曼倒闭前夕,大部分指标下降超过一个标准差(-1),表明金融活动偏冷,很可能发生金融动荡。最近的水平则表明经济既不过热也不过冷②。
其次是综合指标检验,日本银行采用样本数据运用热力图和弹力图分析。从长期来看,平成泡破裂之前日本所有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均是过热的,破裂之后开始下降,最近显示过冷。从中期来看,在早期均能捕捉到冷热状态,而过冷的信号在最近已消失,这说明从长期来看更加合乎现实情况。从短期来看,其捕捉到冷热方向的时间比中期更早,且由于单个指标对冷或热两个方向都很敏感,以致在雷曼冲击之前观察到更多的过热指标数量,在危机后监测到更多的过冷指标数量。这说明,不同时间跨度的指标数据测评结果各有优劣,因而采用不同时段的样本数据进行综合评估显得十分重要。
2.雷曼破产预警检验
在雷曼破产预警检验时,从单个指标来看,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之前有4个指标的趋势值低于一个标准差水平,显示出过冷的金融活动。从综合角度看,热力图显示雷曼危机爆发前期金融市场部门显示过热,并且过热现象逐步蔓延至公司和家庭部门,在2008年初期过热迹象开始迅速转冷,并蔓延至金融市场以及其他部门,最终导致金融动荡。弹力图显示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前1个指标值过热,而过冷的指标平均高于3个。在综合分析时,雷曼危机爆发前,日本过热的金融活动逐步转向过冷,并且从金融市场部门蔓延至实体经济部门,过冷的金融活动水平使潜在金融动荡发生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三、日本银行FAIX对我国的启示
构建金融活动指数目的是为了对金融活动是过热还是过冷获得更广泛的程度描述。日本银行在前人研究泡沫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上选取了10个最具代表性、被广泛认可的金融指标构成FAIX指数。经测定,FAIX指数既能在平成泡沫“繁荣”时期更广泛的部门监测到过热,也可以在确定的部门监测到过热金融活动所导致的雷曼冲击,达到了预期目的。这表明日本银行FAIX指数的准确性、可信度较高,为日本银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进一步深化以及金融开放的程度加大,今后我国必然会受到国外金融危机或金融风险的影响,因此为避免金融危机对金融部门乃至实体经济甚至社会稳定造成的冲击,应借鉴日本银行FAIX指数的做法,尽快建立我国的金融泡沫或风险的预警机制[2]。
1.尽快建立金融活动指数,监测金融活动冷热状态
目前我国逆周期调控方式主要以经济活动的冷热为依据进行调控,对不同部门的金融活动冷热状态没有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建议借鉴日本银行做法,建立我国的FAIX,定期对金融部门和其他部门的金融活动冷热状况进行动态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逆周期调控措施,预防可能发生的经济金融动荡。
2.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各职能单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建议中国人民银行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出发,联合各职能部门,选取不同部门的金融指标编制FAIX,并由各职能部门依据指标属性采集相应的数据,建立完整的评估体系。比如,人民银行可在现有的银行家问卷调查中增加银行对企业贷款态度指标,证券监管机构可以提供投资者中股票占比、股票价格等数据,住房与城市建设部门可以提供总租金乘数等数据,统计部门可提供GDP、商业投资以及企业盈利指标等数据。
3.强化评估结果运用,预防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建议我国在逆周期调控中,要以金融活动的冷热为判断依据制定逆周期的政策措施,调整信贷政策导向,完善差额准备金动态调整框架,限制过度的金融产品创新和过度的投机交易行为,预防金融危机的发生并避免波及实体经济[3]。
4.注重FAIX及判断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泡或危机预警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泡或危机的表现情况会有所差别,而且FAIX所选取的每个指标、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可能出现所选指数及方法原来有效而现在失效的情况,并且不同指标的时间跨度有各自评估优势,需要综合考量来评估金融活动状态。
参考文献:
[1]Ishikawa,A,Koichiro,K,Kazutoshi,K. The Financial
Activity Index[D].Japan:Bank of Japan Working Paper Series,2012.
邵瑞庆:我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关注:第一,金融危机的主要影响是对整个市场预期的改变,市场需求大幅萎缩、企业利润严重下滑、整个社会的资金链脆弱甚至已经出现断裂危机,在经济高涨时期被掩盖的一些潜在问题逐渐显现。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能力和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备已被逐渐认识,可以认为,这次金融危机给管理人员补上了极为重要的一课,也给我国企业改善管理创造了一个契机。
第二,企业在当前的困境下,放缓了招聘员工的步伐,甚至开始削减员工或者降低员工薪酬。尽管如此,本次调查结果仍反映出金融危机对员工心理造成的影响较小,大多数人选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存在的危机感而促进了财会人员的素质提高。而且,金融危机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加剧对财会人才素质要求更一步提高,除了传统的财会方面的知识外,需要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掌握一门或几门外语的财会人才相对来说更具竞争力。
《财会通讯》:从财务或会计工作的角度,通过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到哪些启示?
邵瑞庆: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反映了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风险意识不强的情况,尽管已经意识到进行财务管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但在日常工作中仍未因其足够的重视并付诸实践。这给财会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财会工作者在进行任何工作都应有风险因素这一根弦,危机到来时也能够从容应对。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
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在市场萎缩、竞争加剧的环境了下,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调查中34.26%的受调查者所在行业为制造业。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柱,目前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实体经济,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主要的手段就应该是加强风险管理,但成本管理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企业应优化生产与业务流程,研究探讨成本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为在竞争中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财会通讯》:金融危机对财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提出哪些要求?哪些方面正是当前财会从业人员所欠缺的?
部瑞庆:除了财会专业技能之外,财会人员必须对管理、经济、金融有一定的涉猎,成为综合复用型的人才,并且要具有敏锐的思维。现在财会人员会被要求做一些财务分析,如果所进行的是一种高质量的分析,必然地需要与财会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次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问题,涉及到的不仅是财会问题,而且是金融监管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目前财会人员所欠缺的是金融等与财会相关方面的知识,大多数的财会人员只关注完成技术性的记账、算账、报账任务而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这是以后财会教育所必须关注的地方。
由于我国目前财务人员的结构中、初级人才明显过剩,占的基数很大,而高级人才比较稀缺,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初级会计人员的就业比较困难。金融危机下凸显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以及具有专业会计资格人才的重要性。那些不仅对数字十分敏感,而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具备应对日趋复杂形势能力和判断决策能力的财会专才,将越来越紧俏,对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倒闭了,而生存下来的企业制胜之道,一是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机制,二是拥有财会专才。现在不少企业业务日趋复杂、供应链越来越长、经营风险越来越大,这就对企业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财会专业技能,还要有专业嗅觉和沟通技能等软技能,才能确保企业在战略上取得成功。对于这种财会专才,不仅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非常渴求,就是发达国家也同样十分缺乏。这正是今后我国财会职业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
《财会通讯》:通过此次金融危机,您认为会给会计理论教育带来什么新内容?
邵瑞庆:本次金融危机对于会计理论教育来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会计是一种技艺,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烙下会计人员的判断痕迹。尽管具有作为会计信息生成标准的会计准则,但会计准则所提供的标准并不是那么好把握。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具有客观性,但已不能满足现实环境下的计量要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全面地引入了作为国际会计计量潮流的公允价值,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谨慎性原则不会受到质疑,但在经济萎缩时期问题就凸现。传统的会计认为,会计特别是财务会计是对已发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的一种记录,必须是客观的,但现代会计其确认、计量,包含了对未来的预期。特别是一些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给会计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衍生金融工具是透支、想象、设计未来。而现在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很大,未来的不确定性更大。作为本次金融危机起源的次贷问题的关键在于,不确定性被放大了,吹嘘未来很好,但未来的事情会计能把握多少?会计如果对这种未来的不确定性过于乐观,所生成的会计信息必然存在着泡沫。
毋庸置疑。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只能建立在过去有限时间的基础之上,而未来却是无限的,因此想象力可以充分发挥,作为会计信息被披露的资产的规模可以无限膨胀。尽管谨慎性原则与我国习惯的报喜不报忧思想相违背,但在会计信息生成中必须应予以贯彻的。会计对历史交易都小心谨慎,随着时间的推移,要重新进行判断计提准备,对未来怎么能那么乐观呢?因此,在会计理论教育中,不仅应全面地理解与把握会计的思想与原则,更应反思使用公允价值这些会计新概念的积极意义、应用条件以及所产生的经济后果。
我不反对金融开放,但对“没有外国人竞争,中国金融监管就会低标准”的判断不敢苟同。金融监管标准是人为制定的,也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的。如果中国的金融安全、金融健康需要一个高标准,那就制定并执行一个高标准。难道没有外国金融机构竞争,中国的金融监管就会弱化?显然不合逻辑。
事实也不支持这样的判断。中国金融开放多年,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著名商业银行早就在中国开展业务,中国内资银行也早就c它们开始竞争了,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内资银行还会出现高杠杆、低资产、不良贷款增多的问题?换个角度看,美国金融市场汇集全球6000家金融机构,竞争不激烈吗?监管不标准高吗?为什么还会发生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什么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检讨金融监管的不足?
我们不能把政府监管和市场发育混为一谈。难道不用政府监管,引入外国金融机构竞争就能自然生发出“高标准”?我认为,无论是金融机构内部的自律还是外部约束,其标准的不断提高,都是因为市场失灵或竞争失败,包括今天所出现的高杠杆、低资产和不良率上升问题,不是因为竞争不充分,而是因为“竞争过度+监管放松”所致。
所以我认为,“纵容低标准”不是市场竞争不足,而是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放松金融监管、市场过度竞争的必然产物,它是监管不到位的具体体现。不只是中国,发达国家一样如此。
理论上,市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所有参与者利润不断趋近于零,而生存的本能欲望,极易导致“经营失德”。当所有金融机构都拿不到足够钱去运营的时候,它们必然要冲击监管红线,最基本的行为就是加杠杆,通过放大风险去博取高收益。如果这时候监管机构对这样的行为放松监管,将导致金融自由化,金融风险也必然上升。对此有疑惑的人不妨去看看,中国这几年金融的发展是不是沿着强化竞争、放松监管、引发混乱、加强治理这样的道路在走?
有人美其名曰:这是在试错。我不以为然。因为,这样的历史教训多如牛毛,如此低级的“错”根本不用试,否则社会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是吗?监管不足的情况下,市场化配置金融资源,把多少金融资源送进了无底洞?过往的教训摆在我们面前,可我们的监管者为什么不做深刻的检讨?反而进一步推进自由化?这着实让人痛心。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市场
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之后,美国金融形势骤然恶化,世界各大银行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分析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寻找危机爆发的主因,以便更好地化解金融危机成为当务之急。
一、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
会计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事实在前、反映在后这是无法颠倒的,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不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等活动具有防范于未然的能力,而最多只有亡羊补牢的本领。公允价值决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对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从2008年11月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发表的声明中得到证实,[1]声明列举了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些原因包括追逐高收益、缺乏适度的风险评估和监管缺失;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负债;决策者、机构监管者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并且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市场正在扩大的风险,未能及时实施金融革新或者未能考虑本国监管不力所产生的后果。可见导致金融危机的主因中并没有提及公允价值,这是对以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肯定。公允价值计量的优势有:
1. 公允价值计量更支持决策有用观
在现行的经济环境下,有些金融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与最初确认时发生了很大改变, 如果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提供的信息对决策者是没有用的。会计信息最重要的特征是决策有用性,只有对决策人有用的信息才是决策者最关注的,而以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的反映企业价值的提高和有效避免掩饰投资失败造成的损失[2]。例如,当某些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时,金融机构及其交易人员仍使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误导投资者。因此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能更加透明及时的让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时务状况。
2. 公允价值计量更支持“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在历史成本法下计算利润时, 收入按公允价值计量,费用则按历史成本计量,虽然计量单位都是货币,但计量口径却完全不同。从而出现收益超分配、虚利实亏的现象。而采用公允价值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收入和成本费用均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经营成果是管理当局真正的经营业绩,从而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
3. 公允价值计量面向未来
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只能用于初始计量并供以后各期进行摊销和分配,不存在后续计量问题,对企业的预测性比较差。而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计量方式,在对一些新的交易活动或事项进行核算时,能为会计信息的全面性与可靠性提供保障。
二、公允价值虽不是金融危机的元凶但也并非无责
虽然G20并未将公允价值列为金融危机的主因,但作为会计界不能因此而置身于危机之外,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公允价值并非完美无缺,它所呈现的也并非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而是价格,而价格肯定会经常背离价值的。当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被扭曲,价格与价值相背离,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其缺陷表现如下:
1. 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性加剧了资产、负债的扩张和收缩速度
公允价值具有顺周期性,即在经济繁荣、资金流动性较强的环境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其价格将不断上涨,此时企业的资产、利润会被高估,由此会促使其信用的过度扩张和财务杠杆的过度使用[3]。伴随着巨大的收益,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将会进一步放大,影响金融机构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而一旦经济不景气市场看空,公允价值计量便会使资产大幅缩水,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从而需要计提减值准备和减少所有者权益,为规避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管理者就会加大对资产的抛售力度,与此同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受到打击从而引起恐慌性抛售,造成其价格新一轮下跌。因此,公允价值计量会加剧资产、负债的扩张或收缩速度。
2. 估值风险的存在无法保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公允价值要求在公平的市场中存在着熟悉情况的双方,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完全充分的竞争市场,在这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为此准则规定分三个级次来进行确认即: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具体情况如图1。当存在活跃市场时以市场价格作为其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时参考类似项目确定其价值;当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则采用估价技术。估价的方法就是借助各种模型,而不同模型及所设置的变量是不相同的,从而使估值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从而产生了估值风险。有研究表明,对于风险特征相似的金融资产,根据不同的假设使用不同的模型,其公允价值及对损益的影响是不可比的,这就无法保障公允价值的可靠性。
三、金融危机对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启示
1. 活跃的市场只是公平市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公允价值的第一层次,是以市场价格作为判断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符合条件的市场进行明确限定,即什么样的市场是公平市场,危机前仅以交易是否活跃作为唯一判断标准,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活跃的市场只是公平市场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公平市场至少还应包括每一产品都应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每一项产品和服务都应是同质的,交易双方信息充分对称,市场的进入和退出没有成本。
2. 重视特定主体的信息
当活跃的市场已不复存在时,即公允价值计量赖以存在的前提发生崩溃时,要改变基于市场的信息比基于特定主体的信息更可靠的认识,回归到一种更能反映资产实际价值的估价方法[5]。例如,在金融危机下市场流动性不足时,投资者非理性的出售金融产品,造成市场资产价格与价值出现严重偏差时,此时基于市场上的数据往往不能反映出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这一情况下,利用特定主体的信息得出的公允价值会比利用市场上数据得出的公允价值会更加公允。另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可能存在不同的符合公平市场条件的价格,为了避免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动机进行选择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此时应由外部独立的资产评估机构于每一会计期间发表某地区公允价值的权威文件作为计量的依据。
关键词:会计;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危机
中图分类号:F233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3-9031(2009)10-0063-04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全球会计准则体系受到了重大冲击。曾被称为“代表未来计量方向”的公允价值,一夜之间成为众矢之的。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SFAS157)提及的“公允价值”,在华尔街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银行家、金融业人士和国会议员认为第157号会计准则要求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大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导致金融机构过分对资产按市价减计,造成亏损和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加大资产抛售力度,从而使市场陷入交易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核减资本金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加重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认为,失灵的市场常常意味着没有什么价格可以让银行作为基准来“盯住”,如果银行不必按市值给其资产定价的话,金融危机就会消退。但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是否确如其所说应该在这场危机中负主要责任,并终止其执行呢。本文将从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基本内涵、产生发展及其对第157号会计准则争论背后的利益冲突来论述金融危机与会计攻击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公允价值计量的走向。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文献
会计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是因经济变化的需要而产生的。近30多年来,世界经济处于激烈变革时期,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使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公允价值会计的产生就是源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虚拟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1]
二战以后,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议,建立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1972年12月与1973年2月的两次美元危机使美元被迫贬值,固定汇率制终被瓦解,由浮动汇率制所代替。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自由竞争和金融自由化为基调的金融革命席卷了整个西方发达国家,其纷纷放宽或取消对利率的管制。[2]汇率和利率双放开后,客观上促成了第二代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与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不是已发生的交易,其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主要面向过去,计量过去已发生的交易,根本无法胜任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与历史成本不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主要面向现在和未来。于是,人们认为,公允价值会计能让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更早地获知金融机构所面临的财务困境,采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呼声越来越高。基于此,1990年9月,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ttee,以下简称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并首次提出了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之后,经SEC、FASB(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协商,决定由FASB于1991年10月正式接手制定这方面的准则。[3]
然而,30多年来,公允价值的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金融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尽管公允价值会计的推行得到了主导国际会计准则方向的主要准则制定机构,如国际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的大力支持。但是,世界各国在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上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
而在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公允价值的计量争议最大。在SFAS157颁布之前,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以下简称GAAP)中存在着关于公允价值的不同定义,同时,在GAAP中应用公允价值定义的指南相当有限并且散布于多个不同的会计公告中。指南之间的差异产生了应用上的不一致性,并且增加了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难度。如何能尽量客观地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就成了公允价值会计中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SFAS157应运而生。
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按照SFAS157的规定,金融产品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为有活跃市场交易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根据活跃市场报价确定;第二层为交易不活跃市场情形下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参考同类产品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或者采用有可客观参考支持的价值模型确定;第三层为没有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其公允价值需要管理层根据主观判断和市场假设建立估值模型确定。同时,它规定金融产品“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适用优先级原则,即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
自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随着房贷违约率的不断上升,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如美国抵押支持债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以下简称MBS)、债务抵押证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以下简称CDO)的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金融机构不得不对其计提减值准备。据惠誉(Fitch Ratings)统计,截至2007年底,欧美数家大型银行平均来说,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达到总资产的一半。
实际上,此次危机中,一些种类的资产已没有市场价格可以作为计量参考。如花旗(Citigroup)、瑞银(UBS)等投行之前发售的标售利率型证券(Auction Rate Securities,下称ARS),ARS市场在2008年2月之前的总市值约为3300亿美元。而2008年2月至今这个市场已根本不具备流动性。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抵押类证券从157号准则适用的第一层直跌到第三层而在第三层的估值中,是没有什么价值能得到公认的。在谨慎的会计师和审计师坚持下,金融机构只能“采用不可观察输入变量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作为手中持有次贷资产的价值,计提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而扭曲了投资者心理,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抛售持有次贷产品的金融机构股票的狂潮。
而资产规模巨大的金融机构破产牵连广泛,它所引发的互不信任乃至信贷紧缩立即牵连一连串美国大型金融机构陷入破产危机,其后更席卷欧洲和全球金融业。在这种情况下,众多金融产品的交易市场全面冰封,“以市值计价”甚至已经没有市场可言,故只有将资产价值降至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在危机全面爆发后,公允价值,尤其是以市值为基础的计量方式,无法客观反映资产价值,其在金融危机中严重影响公司业绩表现和投资者信心,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使得金融业人士向政府施压,要求将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改回成本计价法,以稳定人心。
2008年10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并确认监管机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ttee,以下简称SEC)有权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10月8日,欧盟金融监管机构高层表示,欧盟市场监管者应允许区内银行立刻停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以减轻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时,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金融业巨头也游说政府,希望采取类似政策,帮助其渡过难关。国际会计准则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四、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未来走向
(一)关于SFAS157的近期动态
2008年9月30日,SEC针对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的会计处理方式了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仍然坚持第157号准则的原则,并没有暂停公允价值的使用。但是,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SEC强调,不能简单依赖不活跃市场情况下的交易价格,公司需要更多地通过对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的判断,并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这说明第157号准则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被放宽了,同时也反映出SEC和FASB并没有完全屈从金融界的压力,抵制了完全停止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的压力。
面对越来越大的对公允价值质疑的声音,美国参众两院在2008年10月4日表决通过救援法案,赋予了SEC暂停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权利,并要求SEC在未来90天内就公允价值对金融业的影响进行一个全面的研究。
2008年10月7日,SEC再次发表声明,指将根据救市法案的要求,联同联储局和财政部就“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进行研究,报告将于2009年1月2日前完成。SEC的意向是报告完成之前继续执行该会计准则,主观上并不倾向停止执行“以市值计价”会计准则。但在欧洲联合救市方案已经决定停止执行“以市值计价”以后,SEC承受的压力巨大。美国在政府入股金融机构方面是追随欧洲的,如果在“以市值计价”上不跟随,美国企业将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走向的理论分析
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现代市场经济中仍有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基础。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并考虑如何实现金融危机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
1.会计公允价值计量由财务报表目标决定。在资本市场发展的推动下,现代会计目标基本以决策有用为主导,兼顾反映受托责任。比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等,还反映管理层对交托他的资源的经营管理成果受托责任”。根据决策有用观来看,相关性是与决策相关的特性,提高相关性意味着增强了决策的把握性,因此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会计既提供过去的信息,又表现为现在的信息,还表现为未来的信息,主张多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等)并存,尤其推崇按市场报价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这是因为在活跃市场中,市场报价是地位平等的市场主体自主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能反映交易主体的真实意思,具有客观性、易获取等特点,也容易得到投资者认可,具有权威性。[4]
只要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仍然得到认可,公允价值会计的基础就难以削弱。所以,因金融危机而生的公允价值会计是否会因这次金融危机而被否定,仍然取决于国际金融市场的长远发展需要,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需求。从这个方面讲,无论采取对金融资产重分类以避免使用公允价值,还是通过其他方式停止公允价值会计的措施都缺乏合理性,一旦危机得到缓解,投资者要求重新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呼声必然再次高涨。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其中一个关键挑战,就是要改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框架,以加强市场约束和促进金融稳定。
2.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操作性值得关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对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案进行了排序:第一层是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层是如果不存在活跃市场,不能获得报价,应采取具有可靠性的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这些估值技术包括:参照几乎同样的另一种金融工具当前的市场价值、现金流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以活跃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能反映金融资产的真实价值,符合公允价值的经济实质,也具有可操作性。但在市场发生突变时,尤其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市场信心丧失,出现恐慌性“贱卖”资产的时候,市场报价是否仍是确定公允价值的最优选择值得思考。2008年的这次金融危机是自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机构被迫以螺旋下降的市场报价确定公允价值,不得不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并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寻求融资或贱卖资产,这些未实现的“账面损失”进一步粉碎了投资者信心。[5]
在金融危机中,陷于困境的资产卖方处于“甩卖”境况和非理性状态,其交易地位很难与交易对手保持平等,市场报价也类似于资产快速变现时的“清算价格”,不符合“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前提。[6]而且,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出现市场流动性突然消失现象,许多证券品种交易量大幅萎缩,甚至根本没有买家,这种情况下的市场是不是活跃市场也值得探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57号指出,公允价值是有序交易(an orderly transaction)中,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卖出资产收到(或清偿债务支付)的价格。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也强调,公允价值是“在当前的非强迫或非清算交易中,自愿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金额”。
也就是说,无论根据会计准则确定公允价值的排序方案,还是依据公允价值的经济内涵,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充分考虑市场是否活跃、正常、有秩序。[7]但由于全面实行公允价值会计的时间尚短,没有遭遇市场报价“非公允”的经历,而且缺乏权威机构对市场状态的统一判断,因“安然事件”导致审慎会计原则得到空前强调,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金融机构被普遍要求采取螺旋下降的市场报价调整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8]所以,美国证券委员会9月30日针对美国财务报告准则157号的指导意见,与其说改变了公允价值会计,倒不如说重新解释了非活跃市场下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明确了市场报价非公允时,应通过考虑价格下滑时间长短、跌幅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因素,借助内部估值模型和假设条件来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也说明,当前会计准则对金融危机所起的推波助澜作用,不是公允价值会计的经济内涵和运用基础出现了问题,而是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操作出现了问题。因此,在极端、非正常市场状况下,需要建立起准则制定机构或相关部门指导审计师正确操作公允价值会计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葛家澎.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J].上海会计,2001,(l).
[2]陈美华.价值理论与公允价值[J].经济问题,2004,(12).
[3]陈美华.论产权与公允价值计量[J].五邑大学学报,2004,(11).
[4]葛家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6).
[5]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郭道扬.论产权会计观与产权会计革命[J].会计研究,2004,(2).
【关键词】金融危机 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一、金融危机中的会计准则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银行家和国会议员将矛头指向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市场动荡的罪魁祸首,强烈要求修改会计准则。虽然会计界断然否认这一指责,但在巨大的压力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不得不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
2008年10月10日,FASB了针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的修订稿,明确说明公允价值应当反映正常交易,当相关市场可观察数据无法获得时,可以使用管理层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风险调整的假设,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可以对部分流动性较低的资产以高于这些资产当前市价的水平进行定价,减少亏损数额;10月13日,IASB了对《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的修订稿,允许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对某些原归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类别的非衍生证券进行重分类,并规定这一调整可追溯到2008年7月1日,这代表9月和10月由于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给银行机构带来的巨额亏损可以不在财务报告中体现;2009年3月5日,IASB了《增进金融工具的披露(对IFRS7的修订)》,要求增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流动性风险的披露; 2009年4月9日,FASB正式公布修改后的市价入账会计准则,新的准则解释了在市场不活跃时企业如何按市值对金融产品进行计量。
对会计准则的修订,是多方妥协的结果。IASB和FASB在没有放弃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前提下,对会计准则做了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从公允价值之争到修订会计准则相关内容,还是可以引起我们一些思考的,如金融危机中的会计准则为何饱受指责?会计准则的修订过程反映出哪些问题?
二、会计准则为何饱受指责
纵观历史,似乎每次危机的到来都使会计准则成为众矢之的,引起会计准则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 ,证明了放任自流的会计实务是不可行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或标准来约束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20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的银行及储蓄机构和贷款危机中,暴露出历史成本会计的局限性,各方强烈要求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工具进行计量,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52号、80号和107号应运而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会计实务的发展令会计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的缺陷在危机中得以充分暴露,客观上要求对理论进行改革或完善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如何在非有效市场中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量是摆在会计学界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基于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2008年9月30日对《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了指导意见,允许在非活跃与非理性市场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金融资产公允价值。2009年6月10日,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IASB将在2009年底前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查。而对执行情况的审查结论必然会影响会计准则的发展方向。可见,会计准则是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二)危机中的会计准则常扮演“替罪羊”角色
从根本上说,这次金融危机并不是由公允价值会计所引起的,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并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手法放大金融资产泡沫,导致了金融危机。2008年11月召开的G20华盛顿峰会对金融危机的根源做出下列表述:“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资本流动性日益增长并且此前10年保持着长期稳定性,市场参与者过度追逐高收益,缺乏风险评估和未能履行相应责任。同时,脆弱的保险业标准、不健全的风险管理行为、日益复杂和不透明的金融产品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度影响,最终产生了体系的脆弱性。”而随后召开的G20伦敦峰会重申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业的重大衰退以及金融监管措施的重大失误。可见,无论是华盛顿峰会还是伦敦峰会都没有将公允价值列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从某种程度上说,国会议员和银行家掀起的公允价值之争意在将公众的视线转向会计领域,转嫁自身责任。另一方面,会计准则本身亦具备扮演“替罪羊”角色的条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越来越广,他们对会计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会计信息已经成为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由于现实中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会计人员大量运用主观判断选择会计方法,而任何一种会计方法都会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会计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和客观的反映值得商榷。当危机来临,大量企业倒闭,信息使用者最先想到的是会计信息为什么没有及时预告企业存在的风险,而规范会计信息的会计准则对此又难以拿出充分的证据解除自身责任。因此,在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的双重作用下,会计准则难免成为“替罪羊”。
三、会计准则修改体现的意义
(一)准则制定者在“技术规范观”和“经济后果观”之间的权衡
理论界对会计准则的性质一般有“技术规范观”和“经济后果观”两种观点。“技术规范观”强调会计准则是一种技术规范,其必须是“有序、系统、内在一致,应能与可观察的客观现实相吻合;它们应该是不受个人所左右的、无偏见的。”(Paton and Littleton ,1940)“经济后果观”是指在不同的会计准则约束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不同的会计信息将导致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不同。作为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理论上会计准则能够达到“有序、系统、内在一致”的境地,但因经济后果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为了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对准则的制定过程加以干涉,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被采纳的往往不是最具公允经济后果的会计准则。只考虑会计准则技术层面,忽视经济后果,准则的制定机构必须要承受来自各利益群体的压力,在实施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而过分考虑经济后果,忽略对准则本身的质量要求,由此生成的会计信息能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将遭受质疑。因此,会计准则的制定必然是准则制定者在技术规范和经济后果之间进行的艰难权衡。这可以从2008年12月30日美国证监会向国会提交的一份关于公允价值的报告中窥见端倪。该报告明确反对废除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但是提出了一些调整建议。一方面,从技术层面上说公允价值仍然是对金融工具计量最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准则没有对非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作出相关规定,金融机构在市场价格已不能反映资产真实价值的情况下依然采用“逐市计价”原则,导致财务报表上资产大幅度减计,产生巨额亏损,致使诸如贝尔斯登、美林证券和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相继倒闭,金融市场剧烈动荡。此外,从发展趋势看,准则制定者为了权衡两者关系,倾向于由表内反映改为表外披露,改变表内反映的程度,加大披露力度,使所披露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要,但是会计信息本身仍以反映经济业务实质为目标。如IASB的《增进金融工具的披露(对IFRS7的修订)》,要求增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和流动性风险的披露,以及在此基础上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对财务报告准则第29号――〈改善金融工具披露〉的修订》,均反映了这一趋势。
(二)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政治过程
“经济后果直接导致了准则制定的最后一个标准,即政治色彩。”如前所述,由于经济后果的存在,利益相关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要对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行干涉,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各利益群体博弈的过程。因此,讨价还价、偏向于强势集团,这些都对最终的准则形成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葛家澍,1996)。从制定者的角度看,准则的制定就是协调各方利益冲突的过程。由于各利益相关方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固有矛盾,如何在这些关系中达到微妙的平衡,是摆在准则制定者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在这次金融海啸中,从公允价值之争到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准则进行修订,都体现出了政治色彩。2008年10月1日,60多名议员联名致信SEC,强烈要求立即停止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通过修改后的7 000亿美元金融救援计划,该法案却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设置了特殊条款――要求SEC在2009年1月20日前提交相关的调查报告,此后国会有权根据调查报告投票决定是否中止该会计准则。2008年12月30日,SEC向国会提交的关于公允价值的报告明确表示公允价值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提出了一些调整建议。此后,作为银行界和会计界代表的美国独立银行家协会(IBA)和FASB均未作出表态,公允价值之争暂告一段落。2009年4月2日召开的G20伦敦峰会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呼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快与监管机构进行合作,改进资产估计和准备金标准。在此之后,欧盟委员会(EC)、法国及德国纷纷向IASB施压,要求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有关资产减值的内容进行“松绑”。对此,IASB迫于各方压力,宣称要在2009年晚些时候修改会计准则。至于政治压力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会计准则的制定,这可以从金融危机咨询小组主席暨SEC前任委员Harvey Goldschmid的话语中窥见一斑,他说:“两大会计准则制定者所承受的政治压力远大于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对IASB而言,这关乎国际会计准则的生死存亡。”
总之,会计准则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依然没有逃脱被指责的命运。面对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准则的制定者最终选择了折衷退让,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自由来选择计价方法。然而会计界人士对修改准则后的前景依然担忧,正如更换温度计无法改变温度(低或高)一样,迫于压力修改的会计准则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缓和华尔街危机,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窥见端倪。2009年4月上旬,FASB宣布了三项对市价入账会计准则的修改决定,以完善公允价值使用指引和信息披露要求。该修改决定最早可于2009年3月15日的季报中执行。之后公布的2009年一季度业绩显示,美国核心金融机构大部分扭转亏损局面,开始盈利,但其股价不升反跌,核心资产质量下降已成定局。这表明会计准则并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修改会计准则自然也不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会计改革的效果还须拭目以待。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定[J].会计研究,1996年第2期.
[2]崔学刚,岳虹.会计政策经济后果:产生路径与应对策略――基于“华泰财险”兴衰案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3]李桂荣.会计准则的性质基本质量要求及其在企业契约中的作用――利益相关者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7第3期.
科学的预测,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预测的事物、事件或现象,要有发生时间、地点、特性等范围的具体指向;二是要有必要的、具一定说服力的、具体的科学论据支撑。
下面,可举出一正一反两个事例,来看看真正的预测应该是什么样的。
近日,在翻检旧剪报时,无意间在1988年3月3日的《参考消息》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美国人认为20年内美可能选出黑人总统”。见此,我不禁惊讶地“噢”了一声:“预测得如此准确!”
报道内文摘录如下:
“路透社纽约2月27日电:美国《新闻周刊》今天公布的一项民意测验的结果表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在今后的20年内美国可能会选出一位黑人总统。”“这项由盖洛普民意测验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说,有62%的黑人和56%的白人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参加民意测验的白人中有49%的人认为,黑人现在的境况比5年前要好,而黑人中只有33%的人看到了这一点。”“民意测验结果还表明,在参加民意测验的白人中只有3%的人愿意生活在一块只有白人存在的土地上。”
因为这份剪报为另一主题,是无意中留下了这条消息,所以剪报到此为止了,不知是否遗漏了其他更详细的论据和内容。但上述信息已足以说明,这堪称一个科学的预测。一是有时间的规定性――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内,以及具体事件的规定性――美国大选,还有具体人物的规定性――选出黑人总统。二是这一预测有充分说服力的科学论据支撑――盖洛普民意测验。
再来看看另一则被人称为“准确”地预测了这次金融危机的事例。
前不久,我国有人大肆宣扬,并在一家社会科学报上写文章称,某人“准确地预测”到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
然而,这是怎么预测的呢?预测的命题是什么呢?一曰,美国“潜伏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假若21世纪二三十年代直至中叶前后,美国的泡沫经济破灭,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二曰,三大赤字(经常项目赤字、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将引发“全球抛售美元”,而由美元贬值引起经济危机,由此判断,“美国潜伏的极大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显现”。
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这个预设的判断与实际的结果有多大出入:预测的时间与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相差了二三十年至五六十年;预测的对象是一般的“经济危机”,而实际发生的是具体的“金融危机”;预测危机的形式是由抛售美元、美元贬值引发经济危机,而实际发生的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次贷危机,从而引起银行资金链断裂,最后导致的金融危机……这还是“准确的预测”吗?如果仅是一般地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论断出发,一般性地谈论经济危机就叫预测的话,那么成千上万的政治经济学教师在大学课堂甚至中学课堂上,都“预测”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010年1月6日《报刊文摘》载文披露,2008年11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视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发问:“为什么当初就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金融危机?”为此,英国一批顶尖的经济学家于2009年7月25日回信伊丽莎白二世时承认,无论英国“国内还是国际上的学者”,对“这次危机的时间、幅度和严重性,都没能预测出来”,认为这是“许多智慧人士的集体失误”,他们正对这件事进行“集体反思”。
文章在评论这封信时说:“这封信可以看作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界正在进行集体反思的一个缩影。”
全世界经济学家都在反思之时,唯独我国学术界有人说预测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果真如此,那真是功莫大焉,诺贝尔经济学奖唾手可得了。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风险预警
一、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7年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其原因一般认为是美国几家华尔街银行在高额利率的利益驱使下向信用评级低的房产商(次级贷款者)发放贷款,于是便产生了对银行贷款收回困难的危机。但从根本上研究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其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市场对利润的无限追求。
二、金融危机对会计的影响
金融危机在影响世界经济的同时,还引发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给会计规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金融危机对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冲击。由于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确定性,衡量当日的公允价值应以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历史价值,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金融危机时期,市场下跌幅度巨大,投资者持有的投资工具(如股票、房产等可交易的衍生产品)大幅贬值,按市场价值入账将造成企业的巨额损失。
(二)金融危机对会计人员从业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变得日益严峻。企业大幅裁员、普遍降薪、缩减福利等举动已经引起了诸多从业问题。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订单减少,企业面临减产或停产压力等;调查还显示:在调查的一千名会计从业人员当中,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因此次金融危机,打算通过工作实践或者职业进修努力从一般财务人员向管理者或领导者转变。
(三)金融危机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美国各行业债务人未向银行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银行最终无法收回其债务,从而产生了许多的死账、坏账,流动资金入不敷出,而这一切则主要归因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
三、金融危机下会计规避风险的措施
(一)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1.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必要性。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之前,我国采用的会计计量模式一般为历史成本计量的方法。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更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企业资产或负债情况,为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加有用的会计信息,更加符合当今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
2.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措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仍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这种会计计量模式还需不断的完善,才能发挥更好的规避风险的作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在引入公允价值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的价格;第三,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对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予以统一。
(二)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1.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首先,会计信息的外部属性要求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信息使用者可以搭便车而无需另外支付费用,从而使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披露足够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供给不足。解决方法就是由政府或获广泛认可的组织建立并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强令企业生产足够的、符合一定标准的会计信息,保障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次,会计信息的实效性要求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最后,会计信息的垄断性要求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2、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的措施。第一,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需加强我国银行在对客户发放贷款时对客户的信用调查,不能因为追求业务量而下降放贷标准。应尽快将全国的信用调查系统联网,以杜绝信息不对称的漏洞。第二,改进监管办法,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第三,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工作。
(三)建立风险预警体系
1.建立企业风险预警体系。首先,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分析机制。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增长率等各方面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财务指标,分析出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原因,评估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企业应建立财务风险处理机制。当异常的数据指标出现时,就表示企业财务状况将有不健全的症状产生,经营者应及早依数据所代表的经营内涵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判断,以防财务恶化。
2.提高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第一,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使之严格依法行使职权。第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建设。第三,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为其提供教育深造的机会。最后,还应培养会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四)加强我国会计监督力度
1.从政府角度强化会计监督。政府应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保证会计监督有据可依。严格执行会计从业资格管理,进一步细化单位负责人违法违规的处罚办法,强化财政、审计、监察、人事等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和会计监督的执法主体地位;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奖惩制度,为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提供权力保障、法律保障和措施保障。
2.从社会角度加强会计监督。无论是会计事务所,还是会计事务所的督导机构都要做到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
3.从企业内部角度完善会计监督体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强化法人会计责任。
结论
会计界应积极结合我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规避风险的措施;既要不破坏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合作关系,又要减小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吕晓梅.会计信息披露管制的经济分析[J].会计之友,2003,(5):23.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席卷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再度关注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根据金德尔伯格的研究,从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共爆发了42次比较重要的金融危机。其中有21次都与对不动产的投机有关(这里所指不动产范围较广,主要是包括城市房地产,但也包括农场、运河和铁路)。本文试以此次金融危机为例,分析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提出一定对策建议。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发展历程
(一)危机酝酿期: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威胁,联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活跃
21世纪初美国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又发生了“9.11”事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的历史低位。金融市场利率的降低直接后果是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加之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鼓励住房消费、扩大住房自有率,美国房产交易的税收政策方面也较宽松,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繁荣周期。
(二)危机发展期:房地产市场过度升温,房地产信贷衍生产品疯狂发展
在金融、财政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热度不断提高,呈现价升量增的景象。2005年,美国房价升至27年来的新高,2006年1季度,全美又有53个都市区的房价涨幅超过了20%。
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衍生产品疯狂发展。与我国不同,美国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大大脱离了房地产信贷产品的范畴。金融产品房屋贷款机构在发放了房屋贷款后,又将这些贷款出售给投资银行,或者打包处理成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和资产支持债券(ABS)后再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以从抵押贷款公司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或者MBS和ABS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资产分层与重新组合、信用增强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包装制造出新的不同风险等级的MBS、ABS和债务担保证券(CDO)以及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其他结构性衍生产品,然后再将上述产品出售给包括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甚至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据汤姆森路透统计,2006年全球债务担保证券(CDO)共发行4788亿美元,是2000年发行687亿美元的近7倍。至此,房地产贷款已经被转化成巨额的金融资产,而且与其本身日益脱离。
抵押贷款中贷款客户信誉度较差的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这类贷款的风险明显较高。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此部分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空前发展,风险也日益增加。据美联储统计,截至2006年末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余额为6.5万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97.2%;同期次贷支持债券余额为7320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了近8倍,增长速度远高于一般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而次贷衍生产品的反复包装、销售,掩盖了次贷中可能的风险,并将这一风险传递到全球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
(三)危机爆发期: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破裂,次贷危机发生
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短期利率由1%提升至5.25%,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信贷消费,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06年第3季度的新房开工持续下降,9月新建格与2005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9.7%,是197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房价下降引起了人们对市场进入衰退周期的普遍担忧。此时,原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已无力偿还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
次贷违约率的上升,直接导致相关机构发生巨额亏损。以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为标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四)危机全面爆发期: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危机发生
由于房地产衍生金融产品链条长,涉及机构多,规模大,危机逐渐向相关金融机构扩散。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逐渐扩散成为金融危机乃至金融海啸。
此次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独立投行,华尔街5大独立投行中两个破产,一个被收购,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史丹利由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独立投行受影响最大的原因在于与其从事的规模巨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相比,它们的自有资本规模往往偏低,因此通常依赖于从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导致其经营的杠杆倍数提高;另外,由于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设计复杂、且透明度较低,为增强购买其产品的机构投资者的信心,投资银行自身往往也需要持有部分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投行将被迫提高持有上述产品的比例,从而承受更大损失。金融危机并不局限于美国,而是向全球蔓延,德国、法国、日本乃至我国等都有机构宣布因为投资次贷相关产品而发生巨额亏损。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国高调救市,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在来自机构、市场的坏消息与来自政府、监管机构利好消息的影响下,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对消费、投资都产生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复苏难见曙光。以标准普尔/凯斯-席勒20大城市房价指数衡量,截至2008年7月底,全美房价水平同比下跌17%,创二战以来同比跌幅之最。虽然房价持续下跌,空置房数量却在继续增加,已超过11个月供应量。
二、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力量渗透到各个方面,房地产尤其严重依赖金融。而房地产既是实体资产,在被炒作时又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的成分,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催生剂。
(一)金融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轮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推动因素有很多,但是,利率、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利率水平下降时房地产市场繁荣,利率水平上升时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21世纪初美联储连续13次降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为1%,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此带动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也持续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调到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也从2001年底的7.0%下调到2003年的3.8%。正是如此之低的利率水平吸引了大量的购房者进入市场,抬高了房价。
第二,以抵押贷款证券化为特征的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推波助澜。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一方面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能使投资者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不断购进按揭贷款证券化的产品,为房地产信贷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贷款资产证券化后,风险转移,相应的信贷标准降低,首付比率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零首付。这两方面因素都促使房地产信贷部门大量地放贷,使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二)房地产泡沫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
综上所述,房地产价格泡沫在金融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传导渠道一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市场成交活跃,相关的房地产信贷等金融产品迅速增加。除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不谨慎形成风险外,房价高企时发放的住房信贷在房价下跌时风险自然暴露。二是房地产价格上升,财富效应引致房产所有人在消费、投资时都会没有节制,甚至会将房产抵押去消费或投资,而市场形势转变时,抵押物价值下降,风险暴露。
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市场是被金融所挟持,并反过来危害金融安全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询。从宏观层面方面看,近些年国际经济金融失衡,美国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支撑点迫使资金流入地产领域。从政策层面看,联储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过剩,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从技术层面来看,金融机构违背审慎原则发放贷款,发行金融衍生产品时脱离实体经济,人为制造了风险。
三、对策建议
目前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造成了巨额损失,而美国房地产泡沫后房地产市场也一蹶不振。因此必须针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的密切关系,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打破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链,防止再次造成危害。
(一)中央银行必须关注资产价格,并适时有所作为
关于中央银行是否关注资产价格,近些年被广泛讨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资产价格何时形成泡沫比较难判断,因此央行难以对资产价格泡沫实施相关政策。但从21世纪以来美国的两次资产泡沫演变来看,美联储都先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但接下来在泡沫已经演变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采取加息等措施,造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危机,网络股泡沫破灭时表现是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此次危机中的表现是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美联储在危机发生前期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后期又加息过度,造成市场剧烈动荡。因此,货币当局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
我国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都处在发展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由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形成的金融危机也有发生的可能。中央银行必须持续关注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探索其对金融市场、消费、投资的影响途径,判断影响程度,在泡沫形成前进行积极预调。
(二)审慎监管、发展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不同,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行业,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风险也表现为一个较长的周期性与滞后性。只有在房地产市场发生根本性逆转才能表现出来。我国还没有经历过全局性的房地产危机,无论是金融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警惕,审慎监管、开展房地产金融产品,具体有3层含义:
一是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谨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就在于房地产信贷产品证券化链条过长,风险在层层包装后被忽略。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未来金融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止,关键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创新,防止类似次贷危机的发生。
二是房地产信贷的管理必须严格。房地产信贷是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信贷已成为当前银行信贷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在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信贷余额占银行信贷总额的比例十分高。上海银监局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公布2007年,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至年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2%。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将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房地产信贷的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放贷条件,切实防范房地产信贷中的风险,
三是严格管理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作为不动产,是比较成熟的抵押产品,在银行信贷中广泛使用。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势必将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如果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势必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在银行接受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时,应合理研判形势,正确估算抵押房地产价值。
(三)防止新的泡沫生成
对目前国际社会来说,更现实的教训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通过超低利率拉动经济,造成了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吹大了房地产泡沫,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祸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巨额救市方案,必须防止形成新的流动性过剩导致新的危机。最关键的是引导救市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防止其再次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新的泡沫。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天时”为花开果结提供了温度与水分:2001~2004年中的低利率和高房价所催化出的次贷市场的兴旺是使美国金融市场形势一片大好的水之源,但这脆弱的水源却随时可能塌陷;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所激扬的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浪潮,使商业银行得以在证券市场扮演多重角色的化妆师和总导演,但剧情中惊涛不仅吞噬投行亦卷入商行。“地利”提供土壤:从MBS到CDO,再到CDS,华尔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产证券化在原创风险接力游戏的同时,也架高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从公开的Black-Scholes模型到保密的X模型,复杂模型在描摹公允价值的同时也打造了衍生证券的价值黑洞。“人和”提供了园丁:当缺乏约束时,追逐利益的本能异化为制造利益的贪婪,利益链条各环节一同将市场泡沫越做越大。在全球化的夜幕下,次贷借款人违约释放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梦魇。
会计在此次危机中扮演什么角色?应有何作为?2008年9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戴维・泰迪爵士说:“会计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但会计在使市场参与者信任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方面很重要,IASB已对如何处理由信用危机所暴露出的问题作出迅速反应。”
诚然,会计既非罪魁亦非祸首,甚至帮凶也算不上。在检讨喧嚣中,微观层面的会计尚未进入大多数人的视线。但在由泡沫演变成危机的过程中,会计准则至少在金融工具的确认、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等三个方面难辞不充分之咎,甚至有推波助澜之嫌。
(一)美国的FAS140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该法以是否放弃控制权,而非风险与报酬转移的程度作为金融资产转让的终止确认标准。这在某种程度上鼓励银行从事信用违约互换(CDS)等信用增级业务,因为无需考虑这些信用增级业务所导致的已转让金融资产风险回归或保留的程度对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影响。如果仅仅是CDO,雷曼兄弟或不致破产,要命的是雷曼是市场上10家最大的CDS对家之一。
(二)美国商业银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纷纷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型,投资业务机构的表外化成为美国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显著特征,银行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把集团内部投资部门改头换面为表外特殊目的实体。于是,一边是传统的商行业务出让信贷风险,另一边是集团的投行业务又重新承担信贷风险,甚至吸纳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从而使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陷入风险循环回归的旋涡,可怕的是在账面上还看不到这些潜在的巨大阴影。
(三)当某种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时,模型也许是计价惟一的选择,但正如金融界著名的WL罗斯公司董事长威尔伯’罗斯所言:“模型的特性就是假设未来与过去的情况相似,因此一旦多项标准发生变化,它们就会失灵。”结果就如巴菲特指出的:“许多次贷机构持有的CDO按模型而非市场定价,二者之间的差别可能对股东价值造成重创。”如何令报表使用者理解并信任财务报表中的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不容推卸的责任。
对FAS140所带来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问题,IAS39的“后续涉入法”是一种解决方式,即将风险报酬的转移与控制权的转移结合起来考虑。另外,IASB在其2008年3月的一份名为《降低金融工具报告复杂性》的讨论稿中,提出一个返璞归真式的终止确认标准――当报告主体不再有权要求合约承诺被履行时,合约所产生的金融资产应终止确认。在特殊目的实体问题上,IASB自今年4月后加快了合并项目的推进速度,该项目主要关注特殊目的实体,尤其是投资性特殊目的实体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准问题,计划年末征求意见稿并于明年下半年出台正式准则。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危机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席卷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使人们再度关注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根据金德尔伯格的研究,从17世纪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共爆发了42次比较重要的金融危机。其中有21次都与对不动产的投机有关(这里所指不动产范围较广,主要是包括城市房地产,但也包括农场、运河和铁路)。本文试以此次金融危机为例,分析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并提出一定对策建议。
一、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发展历程
(一)危机酝酿期: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威胁,联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活跃
21世纪初美国网络泡沫破灭,2001年又发生了“9.11”事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1%的历史低位。金融市场利率的降低直接后果是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加之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鼓励住房消费、扩大住房自有率,美国房产交易的税收政策方面也较宽松,房地产市场进入新的繁荣周期。
(二)危机发展期:房地产市场过度升温,房地产信贷衍生产品疯狂发展
在金融、财政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房地产市场热度不断提高,呈现价升量增的景象。2005年,美国房价升至27年来的新高,2006年1季度,全美又有53个都市区的房价涨幅超过了20%。
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衍生产品疯狂发展。与我国不同,美国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大大脱离了房地产信贷产品的范畴。金融产品房屋贷款机构在发放了房屋贷款后,又将这些贷款出售给投资银行,或者打包处理成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和资产支持债券(ABS)后再出售给投资银行。而投资银行以从抵押贷款公司收购的住房抵押贷款或者MBS和ABS作为基础资产,通过资产分层与重新组合、信用增强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手段,包装制造出新的不同风险等级的MBS、ABS和债务担保证券(CDO)以及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在内的其他结构性衍生产品,然后再将上述产品出售给包括对冲基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甚至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据汤姆森路透统计,2006年全球债务担保证券(CDO)共发行4788亿美元,是2000年发行687亿美元的近7倍。至此,房地产贷款已经被转化成巨额的金融资产,而且与其本身日益脱离。
抵押贷款中贷款客户信誉度较差的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这类贷款的风险明显较高。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此部分贷款及其衍生产品空前发展,风险也日益增加。据美联储统计,截至2006年末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余额为6.5万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97.2%;同期次贷支持债券余额为7320亿美元,比2000年末增长了近8倍,增长速度远高于一般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而次贷衍生产品的反复包装、销售,掩盖了次贷中可能的风险,并将这一风险传递到全球金融领域的各个角落。
(三)危机爆发期:加息导致房地产市场破裂,次贷危机发生
自2004年6月起,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将短期利率由1%提升至5.25%,有效抑制了房地产信贷消费,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压力,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美国2006年第3季度的新房开工持续下降,9月新建格与2005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9.7%,是1970年以来的最大降幅。房价下降引起了人们对市场进入衰退周期的普遍担忧。此时,原来通过次级抵押贷款购买房屋的消费者,在房价下跌而利率又不断升高的双重夹击下,已无力偿还贷款,违约率逐渐上升。
次贷违约率的上升,直接导致相关机构发生巨额亏损。以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为标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
(四)危机全面爆发期: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危机发生
由于房地产衍生金融产品链条长,涉及机构多,规模大,危机逐渐向相关金融机构扩散。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4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次贷危机逐渐扩散成为金融危机乃至金融海啸。
此次危机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独立投行,华尔街5大独立投行中两个破产,一个被收购,仅存的高盛和摩根史丹利由投资银行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独立投行受影响最大的原因在于与其从事的规模巨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相比,它们的自有资本规模往往偏低,因此通常依赖于从其他金融机构融资,从而导致其经营的杠杆倍数提高;另外,由于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设计复杂、且透明度较低,为增强购买其产品的机构投资者的信心,投资银行自身往往也需要持有部分次贷相关证券及其衍生产品,而一旦市场环境恶化,投行将被迫提高持有上述产品的比例,从而承受更大损失。金融危机并不局限于美国,而是向全球蔓延,德国、法国、日本乃至我国等都有机构宣布因为投资次贷相关产品而发生巨额亏损。金融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各国高调救市,大量流动性被注入,在来自机构、市场的坏消息与来自政府、监管机构利好消息的影响下,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由于金融危机对对消费、投资都产生负面影响,房地产市场复苏难见曙光。以标准普尔/凯斯-席勒20大城市房价指数衡量,截至2008年7月底,全美房价水平同比下跌17%,创二战以来同比跌幅之最。虽然房价持续下跌,空置房数量却在继续增加,已超过11个月供应量。
二、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危机关系分析
现代经济中,金融的力量渗透到各个方面,房地产尤其严重依赖金融。而房地产既是实体资产,在被炒作时又带有一定的虚拟经济的成分,容易成为金融危机的催生剂。
(一)金融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要因素之一
这轮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推动因素有很多,但是,利率、金融产品创新等金融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
第一,利率水平下降时房地产市场繁荣,利率水平上升时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21世纪初美联储连续13次降低利率,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为1%,联邦基金利率达到了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由此带动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也持续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调到2003年的5.8%;1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也从2001年底的7.0%下调到2003年的3.8%。正是如此之低的利率水平吸引了大量的购房者进入市场,抬高了房价。
第二,以抵押贷款证券化为特征的房地产金融衍生产品推波助澜。在房地产市场趋热时,一方面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能使投资者获得相对较高的收益,就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不断购进按揭贷款证券化的产品,为房地产信贷部门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住房抵押贷款机构的贷款资产证券化后,风险转移,相应的信贷标准降低,首付比率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了零首付。这两方面因素都促使房地产信贷部门大量地放贷,使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二)房地产泡沫是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
综上所述,房地产价格泡沫在金融危机的形成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传导渠道一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市场成交活跃,相关的房地产信贷等金融产品迅速增加。除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时不谨慎形成风险外,房价高企时发放的住房信贷在房价下跌时风险自然暴露。二是房地产价格上升,财富效应引致房产所有人在消费、投资时都会没有节制,甚至会将房产抵押去消费或投资,而市场形势转变时,抵押物价值下降,风险暴露。
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并不是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房地产市场是被金融所挟持,并反过来危害金融安全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询。从宏观层面方面看,近些年国际经济金融失衡,美国产业发展缺乏新的支撑点迫使资金流入地产领域。从政策层面看,联储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导致流动性过剩,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从技术层面来看,金融机构违背审慎原则发放贷款,发行金融衍生产品时脱离实体经济,人为制造了风险。
三、对策建议
目前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已经在全球造成了巨额损失,而美国房地产泡沫后房地产市场也一蹶不振。因此必须针对房地产市场与金融的密切关系,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打破两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链,防止再次造成危害。
(一)中央银行必须关注资产价格,并适时有所作为
关于中央银行是否关注资产价格,近些年被广泛讨论。比较流行的观点是资产价格何时形成泡沫比较难判断,因此央行难以对资产价格泡沫实施相关政策。但从21世纪以来美国的两次资产泡沫演变来看,美联储都先是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但接下来在泡沫已经演变得比较严重的情况下采取加息等措施,造成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危机,网络股泡沫破灭时表现是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此次危机中的表现是房地产市场进入低谷,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大型金融机构倒闭。美联储在危机发生前期加息上过于谨慎,应变迟缓,对于全球流动性过剩难辞其咎;后期又加息过度,造成市场剧烈动荡。因此,货币当局必须正确判断形势并果断采取措施。
我国证券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都处在发展阶段,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由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形成的金融危机也有发生的可能。中央银行必须持续关注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探索其对金融市场、消费、投资的影响途径,判断影响程度,在泡沫形成前进行积极预调。
(二)审慎监管、发展房地产金融
房地产市场与其他行业不同,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行业,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风险也表现为一个较长的周期性与滞后性。只有在房地产市场发生根本性逆转才能表现出来。我国还没有经历过全局性的房地产危机,无论是金融监管机构还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必须对此有足够的警惕,审慎监管、开展房地产金融产品,具体有3层含义:
一是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必须谨慎。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就在于房地产信贷产品证券化链条过长,风险在层层包装后被忽略。虽然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未来金融创新的步伐不能停止,关键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开展创新,防止类似次贷危机的发生。
二是房地产信贷的管理必须严格。房地产信贷是我国房地产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信贷已成为当前银行信贷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在上海等城市,房地产信贷余额占银行信贷总额的比例十分高。上海银监局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公布2007年,中资商业银行增量贷款中有27.5%投向了房地产业,至年末,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2%。一旦房地产市场发生逆转,将直接威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执行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房地产信贷的相关政策规定,严格放贷条件,切实防范房地产信贷中的风险,
三是严格管理以房产作为抵押的贷款。房地产作为不动产,是比较成熟的抵押产品,在银行信贷中广泛使用。而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势必将影响到银行信贷资产安全。如果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波动,势必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因此在银行接受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时,应合理研判形势,正确估算抵押房地产价值。
(三)防止新的泡沫生成
对目前国际社会来说,更现实的教训是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美联储通过超低利率拉动经济,造成了全球性的流动性泛滥,吹大了房地产泡沫,为日后的金融危机埋下祸根。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巨额救市方案,必须防止形成新的流动性过剩导致新的危机。最关键的是引导救市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中,防止其再次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新的泡沫。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疯狂、惊恐和崩溃:金融危机史[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危机;逐市计价;监管
一、什么是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二)应用公允价值的条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产生有三个层次的认定:第一层次,一个活跃市场中的成交价就是公允价值;第二层次,如果在一个活跃市场中没有相同产品的成交价,与其相类似产品的近期可观测到的成交价也是公允价值;第三层次是如果上述两个层次的价格都不能获得,则需要通过估值模型来计算有关产品的价值。它规定公允价值计量标准首先看是否适用第一层的标准,不适用的情况下再逐级向第二层、第三层判断。
二、实施公允价值的历史原因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一)实施公允价值的历史原因
在实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之前,在账务处理和财务报告披露中,资产和负债均以历史成本入账。随之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这一记账模式有时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持有资产或负债当时的价格,由于账面价值和市价的严重不符,而且部分资产跌价并没有计提减值,另一部分资产升值也没有加计资产的价值,利润表并没有反映持有资产或负债的损益,这会导致财务报告掩盖了企业真实地盈利水平,企业的财务报告并没有反映企业财务的真实状况。如1880-1994年,美国多家金融机构利用会计计量原则——“历史成本”原则,掩盖问题贷款,由于没能真实迅速的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导致投资者的判断失误,400多家金融机构破产,引发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教训之一,是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粉饰业绩,掩盖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贻误了解决时机。
由此,历史成本饱受投资者、债权人诟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下决心对财务计量模式进行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着手制定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的会计准则。逐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实务界推行开来,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我国的制度体系比较严谨,采用公允价值是有条件的,是谨慎的适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在很多方面做了谨慎的改进,引用上也只是趋同。新会计准则指出坚持历史成本原则的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对于公允价值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条件,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三、公允价值在波动市场中会对市场的景气指数产生助涨助跌的作用,但不是危机的根源
爆发于2007年8月的次贷危机是由美国房产市场的泡沫引起的,此后逐渐向全球蔓延开来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产生原因主要是风险披露不充分、财务报表的透明性不够、金融创新缺乏透明度和有效监管。而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传导机制引起的,在短期利益的激励机制、放任自由的监管理念下,过度金融创新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
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资产按市场计价,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持有的资产在账表中体现为收益;或者在通过膨胀时期,会有大量的持有资产带来的收益体现在利润表中,这其实已经包含了部分非理性的因素,但这种收益是企业和相关利益者都愿意看到的。这虚增的部分收益并不能反映企业真实地盈利状况和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但由于是在经济繁荣时期,投资者和外部监管机构并没有对这一负面现象作一过度的关注和持有谨慎的态度,但是经济危机是有周期性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和对危机进行干预,只能延缓危机的到来,并不能阻碍危机的发生。一旦金融危机爆发,市场产生恐慌心理,投资者会抛售手中持有的有价证券等交易性金融资产,市场会形成供过于求的状况,会导致资产下跌,资产下跌,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就应按市计价,企业会计提减值准备,形成资产减值损失,减值损失反应到当期的利润表,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产生负的抵消,继而又会反过来影响到企业所发行的证券,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投资者继续抛售,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企业破产。此次发生在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企业和投资者、债权人、其他相关利益者及整个社会造成了巨大损失,很多人开始将此次危机的责任归咎于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造成了市价的恐慌性下跌,从而给政府及相关组织施压,要求停止使用公允价值,采取其他计量模式,以减小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一个最为显著地例子就是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信用违约互换而采取的计量模式。AIG前总裁罗伯特·威勒姆斯塔德称,根据AIG内部的估值模型,这类金融衍生产品的损失约9亿美元,但普华会计事务所指出该信用违约互换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后,AIG不得不确认了110亿美元的损失。
其实,深究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并不在于逐市计价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他只是一种财务计量模式,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资产在市场中的即时价格。如果,此次将公允价值作为罪魁祸首,那么在经济繁荣阶段的大牛市2005-2007上半年期间,相关利益获得者怎么不去质疑公允价值抬高了资产的价格而导致利润虚增,并从中获利呢?看来公允价值模式只是一只“温度计”,真实地测出了市场环境的冷暖,而不能把市场骤然变冷归咎于该“温度计”的使用,这无异于讳疾忌医,不让伤疤暴露。取消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取其他稳定价格的计量模式,虽然能延缓问题资产的爆发时间,但并不能阻止危机的到来。问题资产就像一颗炸弹,虽然把引线延得再长,只要点燃,终究有一刻会爆炸。因为危机的根源是对金融衍生工具创新的滥用,且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
四、如何完善公允价值及应对公允价值的实施出台更为务实的操作指南
尽管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但其逐市计价的固有特性使企业在波动市场中对资产和负债确认的损益具有放大作用,这一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其次,在波动市场即不活跃市场中,如何对资产的公允价值重新估值。此时,不活跃市场中,估值从第一层次直接过渡到第三层次,而第三层次需要专业人员有极高的估值技术水平;但是,抛开人为因素的干扰,一项资产被不同的估值人员测算,会得出不同的结果,这一差异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掺杂进人为有意利用该估值技术调节利润的因素,该项资产也就失去了公允价值的本来意义。现行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对在不活跃市场中如何进行估值缺乏详尽的指南,人们对公允价值提出质疑不是没有道理。
那么,如何在不活跃市场中对资产进行计量?放弃公允价值重新采取历史成本显然是不可能的,历史成本会隐匿资产跌价带来的损失。所以相关制定准则的机构就要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和加强对采取这一计量模式的后续监管,避免因公允价值模式使用不当和人为调节利润导致对市场股价的失真反映。
笔者认为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首先应判断市场的活跃程度,如果是活跃市场,直接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第一层次,这对市场的判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将后在报表中体现的损益。其次,在波动的市场中,要看市场对这一资产的反映是否公允,对市价的反映是真实地还是恐慌性的,此时,就应谨慎选用公允价值,看其符合那个计量层次。如果市场是恐慌性反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就应选取第三层次。事实上,企业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风险引起市场大动荡,其公开报价已失去其合理性,也就是说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需要结合特定市场环境和相关风险才具有真实性。以2007年10月我国股市为例,上证指数最高达6100多点,此时的公开报价、成交价格均不能代表公允价值。根据常识,市场价格除了要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之外,还要反映供求关系、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及追涨杀跌等“情绪价值”。换言之:市场价格=内在价值(经济价值)+情绪价值。剔除市场非正常因素对资产价值的误估,笔者认为在非活跃市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应制定更为详尽的操作指南。该指南应具有可衡量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监管机构更应加大对在波动市场中估值的监管,可强制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估值所选用的模型、系数,依据的数据等等。
五、如何规范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还未消失。通过他国及我国在财务当中实施公允价值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引以为鉴,避免重蹈覆辙,以利将后公允价值的进一步完善。
(一)尽快完善公允价值理论知识对实务的可操作性指导。现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介绍分散在多个准则里,显得零散且缺乏系统性,建议相关制定准则的机构专门制定一项准则来系统介绍公允价值的应用,提高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
(二)应加大对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监管。在财报披露中,应要求企业披露公允价值采取估值技术所依据的市场信息、建模技术及模型参数。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尤其是第三层次的估值模型对财会人员业务水平的要求很高,企业应加强财会人员面对复杂市场如何估值的理论素养和实务能力,对财会人员应进行专项培训。
从泡沫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不稳定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来看,存在两种泡沫:一种是高度危险的“信贷驱动型泡沫”,它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这类泡沫的运行机理如下:对经济前景的乐观预期或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导致信贷扩张和繁荣,由此引起某些资产需求上升,它们的价格随之上涨。反过来,信贷繁荣刺激更多基于上述资产的借贷,进一步推动其需求和价格。这种“反馈循环”产生泡沫,而泡沫引起信贷标准进一步放松。贷款人不再关注借款人的偿贷能力,而是依赖资产的进一步增值来使自己免受损失。然而,在某一时刻泡沫破裂,资产价格崩溃,导致反馈循环发生逆转。贷款需求下降或者发生坏账,贷款人削减信贷供给,对资产的需求下跌,价格进一步走低。由此导致的贷款损失和资产价格下跌侵蚀着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并进一步使一般资产的信贷和投资减少。贷款的减少压低了企业和家庭的支出,从而使经济活动减弱,加大信贷市场的宏观经济风险。极端情况下,资产价格泡沫崩溃后,会危及整体金融体系的运行。事实上,这正是本轮危机的全部情形。
第二类泡沫称为“非理性繁荣泡沫”,同信贷驱动型泡沫相比,这种泡沫完全由过于乐观的预期推动。由于没有信贷繁荣,泡沫破裂就不会造成金融体系失灵,产生的危害也就小得多。
从历史上看,尽管信贷扩张导致的信贷泡沫并不是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但信贷泡沫的发生一定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带来金融不稳定和系统性风险。同时,相关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先于金融危机。无论哪种因素导致的信贷扩张,都会因为金融资产投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问题对资产价格产生推动作用,形成资产价格泡沫,而泡沫的崩溃则导致金融不稳定和经济衰退。如果不考虑来源,信贷扩张可以被看作金融不稳定的幕后推手。信贷驱动型泡沫的破灭不仅代价极大,而且事后极难清理。此外,即使在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处于稳定时期,这种类型的泡沫也会出现。实际上,价格和产出的稳定可能刺激信贷驱动型泡沫的产生,因为价格稳定和产出稳定会导致市场参与者低估经济风险。
二、央行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反应
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对资产价格泡沫做出反应的问题,始终存在分歧。归纳起来,大体存在两类有影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应该关注潜在的资产价格泡沫发展,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泡沫破裂对经济造成的伤害。另一种观点认为,货币当局不必直接对潜在的资产价格泡沫做出反应,相反,仅在泡沫破裂后才对资产价格的下降做出反应,以便稳定产出和通货膨胀。这两种观点分别被称为: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破裂后的事后清理,所以也就有了“抑制”与“事后清理”之争。
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观点认为,资产价格泡沫对经济有负面影响,而且从历史上看,泡沫的破裂往往伴随着经济活动的剧降,货币政策应当关注资产价格泡沫的发展。泡沫破裂后的事后清理的观点认为,资产价格在货币政策行为中的角色特殊,远远超出它对通胀和就业的影响。持这一观点的研究总结了四点理由:
首先,泡沫很难觉察,难以识别。其次,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泡沫可能是无效的。第三,资产的种类很多,在某个时期,泡沫或许只表现在部分资产上。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工具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反应可能会影响到一般资产价格,而不只是那些存在泡沫的资产价格,此时政策工具会变成一种“钝器”。第四,虽然一些理论模型表明提高利率可以降低资产价格的上涨,但也有一些理论模型表明提高利率将对经济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一点也得到了历史的证明。
更重要的是,如果从这次金融危机的“事后清理成本”来看,“事后清理”观点并不可取。金融危机最明显的成本是,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导致总产出的巨大损失。除此之外,全球性金融危机会同时产生其他三项“额外成本”,这些成本远高于总产出的损失,它们包括:
1.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缓慢。经历严重衰退后,经济通常会有非常强劲的复苏,人们称之为V型反弹。然而,金融危机后的经济衰退并不遵循这种V型复苏的特点。因为去杠杆化的过程是漫长的,它对经济复苏形成强大的阻力。二战后,每次金融危机发生后的头十年里,全球实际GDP增长率显著下降,平均下降1%。与此同时,失业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失业率达到5%,发达国还要高于这个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大约82%的样本国家的人均GDP在2008.年至2010年低于或等于2007年的水平,这一数字在早期的危机中大约是60%。可见,这次危机导致了比以往更严重的结果。
2.政府预算急剧恶化。金融危机后总伴随着政府债务的急剧增长,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中确实能够看到这一点。对金融机构大规模的紧急救助、财政刺激计划、经济活动的急剧紧缩导致税收减少,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的财政状况恶化。此外,政府债务增长可能导致债务违约风险。事实上,债务危机目前已经是欧洲的一个严重问题。
3.中央银行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和过程可能非常复杂,有可能削弱中央银行未来成功管理经济的能力。各国央行抑制全球金融危机的行动导致其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可能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即货币基础和信贷的扩张可能导致未来的高通胀。购买长期政府证券也会给央行带来风险,因为这会造成误解,央行愿意通过债务货币化来配合不负责任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建议
近年来,信贷过快扩张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普遍问题,这种情况在我国尤为突出。那么什么样的政策工具或者政策工具组合可以最有效地抑制信贷泡沫?信贷扩张必定产生风险,但是只有当市场失灵导致过度的风险产生时,才会出现信贷泡沫,换言之,信贷扩张偏离了经济基本面的支持。因此,政策设计是否有效要看它能否修复市场失灵。面对市场失灵,现有的货币政策和审慎监管或许可以抑制信贷泡沫。
(一)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抑制信贷驱动型资产价格泡沫的原理与局限性
1.审慎监管与信贷驱动型资产价格泡沫
一般认为,审慎监管分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包括充分的信息披露、资本金要求、流动性要求等。然而,这些仅仅是确保审慎监管体系健全、促进单个企业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要素。即使每个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由于金融机构间相互作用具有外部性,仍然会存在风险外溢,产生系统性风险。因此,要运用宏观审慎政策来处理市场总体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政策能够切断资产价格泡沫与信贷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抑制信贷泡沫的宏观审慎政策包括银行的动态拨备制度、贷款与估值比率的上限、对金融机构某些负债征收庇古式税、杠杆率要求、衍生品交易与集中清算等。此外,由于特定的或者新型的市场失灵可能产生特殊的信贷泡沫,因此可以实行相机抉择的审慎政策加以应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宏观审慎政策稳定金融部门,将货币政策集中于价格水平和产出的稳定上。然而,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相比,审慎监管更多受制于政治压力和监管主体的组织框架结构。我国目前的情况是,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弱,审慎监管的组织框架尚未建立。
2.货币政策与信贷驱动型资产价格泡沫
如果宏观审慎政策不能有效地抑制信贷泡沫,那么货币政策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有效性如何呢?它能否有效地切断资产价格泡沫与信贷供给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我们从货币政策的过度风险承担来考察货币政策与信贷驱动型泡沫的关系。从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联储2002年至2005年的低利率政策表明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诱发金融不稳定。同时,一些微观层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在信贷泡沫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导致过度风险承担的原因有两个。首先,低利率能够增加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者追求高收益率的动机,从而提高风险承担水平。其次,低利率的收入和估值效应也可以促使过度风险承担的产生。
除了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会鼓励过度风险承担外,货币政策还会通过以下途径刺激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产生。首先,从提高可信度和建立强大的名义锚的角度来看,央行可预测的货币政策行为是有利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减少却鼓励资产管理者低估风险。其次,资产价格泡沫“事后清理”的货币政策会引起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形成,即期望货币政策帮助他们从失败的投资中复苏。以上两个因素可能鼓励金融机构寻求类似的投资策略,从而提高收益的相关性,增加系统性风险产生的概率。此外,微观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为货币政策抑制信贷泡沫提供了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在这个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局限性。
首先,用货币政策来调控信贷驱动型资产价格泡沫的做法违反了丁伯根法则,即一个政策工具被要求实现两个目标――稳定金融部门和稳定经济(产出和通胀)。其次,货币政策应对金融不稳定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冲击的性质。第三,运用货币政策抑制泡沫、维持金融稳定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在追求金融稳定和追求价格、产出稳定之间存在权衡。因此,赋予货币政策额外的目标可能使公众混淆中央银行稳定价格的承诺,从而削弱名义锚,并且产生中央银行预料之外的不利影响。第四,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持金融稳定可能产生“误判”情况,即在不需要抑制泡沫时做出诸如提高利率这样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决策。
(二)我国应对信贷驱动型泡沫的建议
1.建立相应的判断信贷驱动型泡沫和金融不稳定的指标体系
相应的指标体系对于政策制定者,尤其是货币政策制定者判断信贷泡沫是否正在形成尤为重要。目前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指标,可以作为判断信贷驱动型泡沫和金融不稳定的信号,尽管它们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信贷繁荣形成的因素很多,而且信贷繁荣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系统风险和金融不稳定,但是如果以下指标同时存在,就可以断定,能够产生系统风险并且造成金融不稳定的信贷泡沫正在形成。这些指标包括:信贷的高速增长率、不断上升的杠杆率、低风险利差和信贷审批标准的放松。这些数据的建立有助于中央银行对信贷泡沫形成的判断。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应该成为我国货币当局维持金融稳定和物价水平稳定的政策框架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