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幼儿园教学实习范文

幼儿园教学实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30 17:56: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幼儿园教学实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幼儿园教学实习

篇1

实习是学生在即将工作前的一段培训阶段,是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锻炼工作能力的过程。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实习生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习生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为了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有意义地开展,我们开了不止一次的班会。虽然已是期末备考的紧张阶段 ,尽管占用了大家填饱肚子的时间,但是,同学们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丝毫的哀叹。大家自觉的分组,积极的讨论,热情的发言,那一刻,我就已经看到了我们的成功。

前一段时间,不止一所的小学和幼儿园,不止一次的受到伤害,而报纸,网上新闻铺天盖地的信息:孩子们的哭声,惊慌,父母亲的眼泪,噩梦,社会各界的批判,恐惧。每每看到或者是听说,我们的心就揪在了一起: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也更是无辜的,是最不应该受到伤害的。然而前一秒还在跟妈妈说再见,后一秒就没有了;上学前还在跟爸爸说放学后要记得去接自己 ,上学后就没有了。

而我们已经长大,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的美好,无不为孩子们的遭遇悲痛。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去保护那些需要呵护的幼小的心灵呢,去保护那一朵朵娇嫩的花朵呢?所以,我们的讨论就有了结果: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开始行动了。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找幼儿园。为了节省开支,也为了不耽误大家太多回家的时间,我们把目标锁定在了洛阳周边的小村庄。

通过多种努力,我找到了_县平乐镇中心校的一位领导。他热情的接待了我。他说这是好事情啊,他们也接到这方面的文件,要搞安全教育。听到这里,我想我们终于有些眉目了。可是,他说,由于一个村子的一名小孩因手足口病死亡,刚刚接到上级通知,要求镇上所有幼儿园放假。我听了之后就慌了。领导见我慌了,就笑了笑说,只是放假整顿而已,再说了,死的那个小孩是因为爸妈外出打工,家里的卫生条件太差才造成的,所以呢还是幼儿园安全啊。这个时候,我才彻彻底底的放了心。他让我们回去准备,具体的时间地点再通知我。真的非常感谢哪位领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才可以顺利完成。

这个困难解决之后,新的问题就又出现了。那天回去之后,我一直对那名孩子的死而难过。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这样的事请会少吗?我们为什么不能针对手足口病做一个专题呢,这不也是属于安全的范畴吗?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我们就双管齐下了。我们决定用三天的时间完成我们班集体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了总体的方针之后,我们就必须细化了。我们同学们积极的参与其中,想出了许许多多好的点子。

第一天宣传手足口病及预防。第二天宣传安全教育。第三天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义教,以体现我们外院的风采。并同小朋友们进行互动,表演节目。我们把任务又分配到小组,有个各组来决定内容。同学们的积极让我再次看到了希望,大家都大包大揽,丝毫没有吝惜自己宝贵的备考时间,说真的,让我很感动。

我们最终也确定了活动的行程和内容。宣传手足口病及预防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现为孩子们放关于这方面的动画片,引导着小朋友去真正的的认识手足口病。在教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为小朋友们剪手指甲。宣传安全教育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更通俗易懂的为孩子们讲安全。简单的义教以教常见的英语问候和儿歌为主,既顺应了普及英语的方针,又体现了我院的特色。最后是为孩子们表演节目,送去我校广大师生的慰问。一切准备就绪了,我们在期待中开始了等待。

接到了对方的通知后,我们英语093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真正的开始了。

时间:7月10日至7月12日

人物:_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093班全体同学

事件:_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093班赴_市_县平乐镇双语幼儿园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那一天就来到了。7月10日早晨,我们起在了太阳的前面。大家身着统一校服,在校门口集合。我们坐上了最早的那班公车,在转乘了一班公车之后来到了我们活动的目的地:平乐镇。

小镇虽不贫穷,但也冷清。之后我们就徒步到达了双语幼儿园。还没有进门,就被他们的热情打动了。园长和老师已早早的等在了门口迎接我们。工整的黑板报:欢迎大学生来我校社会实践也已映入我们眼帘。由于我们到的比较早,幼儿园还专门为我们准备了早餐。饭后,我们来到了校长办公室做准备工作。因为我们了解到幼儿园一共四级学生,所以我们稍稍调整了方案。我们决定上午两个班,下午两个班。分成四个小分队,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大家踊跃的组队,似乎早已忘记路途的疲劳。我又一次看到了我们的成功,我们英语093的成功。

我们的活动在此时此刻已正式开始。我们第一个小分队现在中班开展。由于没有电脑,我们之前准备动画的努力就付诸东流了,可是这也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信心。为了拉拢小孩,我们也绞尽了脑汁,自己掏腰包买了许许多多小朋友们喜欢的糖果,橡皮,铅笔,作业本,小人书诸多东西。可能是落后吧,孩子们对手足口病的了解几乎为零。不过这也丝毫没有让我们打退堂鼓,反而我们更有耐心了。之后我们把重点放在了手足口病的预防上。我们教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当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像模像样学的时候,我们大家都笑了,为孩子们,也为我们。在我们的鼓励下,小朋友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怪怪的走到水龙头那里,伸出小手,有模有样的洗手。

那个时候,我们觉得我们真的没有白来。回到教室,我们又自愿的给孩子们剪起指甲,忙的不亦乐乎。时间过得真快,放学的时间到了。我们正好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给家长们发预防手足口病的传单,并给他们讲解。他们都很友好,这一点让我们很欣慰。我们在幼儿园吃了午饭,大家都坐在一起,吃着,说着,笑着,很温馨。再午休了之后,我们按照原计划进行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过的莫名奇妙的快,一天的时间过去了。

晚上,我们住进了学校简陋的宿舍,虽然苦了点,但是我们收获很大。第二天,我们早早起了床,做了充分的准备之后,等带着孩子们的带来。昨天已天的相处下来,我们已经熟悉了。这对我们今天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我们准备通过小兔子乖乖和大灰狼的故事向孩子们引出所谓的安全教育。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参加,隔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所以效果就特别的好。还当我们沉浸在和孩子们相处的快乐中时,一天的功夫已经过去了。那天晚上,我们睡得很晚,我们说着自己的感触,讲着自己的童年,我们都舍不得了。

孩子们的天真,可爱早已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似乎回到了过去,回到了童年,我们似乎天真了许多。可是明天终究还是回到来,我们终究还是会分离。我们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英语儿歌,他们做的很端正,学得也很认真。难道他们已经知道今天就要分离?那个时候,我们哭了。其实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缘由。到了最后的时间了,我们表演了我们事先排好的节目,孩子们也展现了他们的风采。我们终究还是开不了口,所以选择默默离去。

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可是我们的心并没有结束。我们不仅仅是锻炼了自己,更是学到了许许多多。那些精神上的,触及心灵的收获会伴随着我们一直走下去的。我们长大了,也变小了。我们顿时又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同时我们也单纯了,天真了许多。衷心的感谢_市_县平乐镇双语幼儿园,衷心的感谢那群天真无暇的孩子们。

实习生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时间飞逝,不知不觉中,一个月就要过去了。回想起这一个月,刚来幼儿园的时候,感觉自己经验不足,不知道该干什么,没有头绪!和孩子在一起时间久了才觉得有了头绪!~~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才真正体会到万事开头难!

新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熟悉教材,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上课。对此我的心里十分着急,生怕因为上得不好而影响了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我上课的兴趣。所以,我会查阅资料把自己的教案写好。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新教师只有多听课才能够逐渐积累经验。所以对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听课的主要对象是园里的老师。

这一个月我听了许多节课,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上课的技巧。除了听课之外,平时我也经常和我班级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请教教学上的问题。这些老师都非常热情的帮我解答,特别是我的班长,使我获益匪浅。从中我也明白了,知识和经验不是自己从天上掉下来的,必须发扬勤学好问的精神,把自己当成学生一样,积极吸取周围其他老师一些先进的东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此外,我们也组织了集体备课活动,这些活动使我明白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 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此,我始终用自己的爱心,去热情的关怀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在幼儿的常规方面,不怕苦、不怕累,要象孩子的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在实习期间我始终以主人公的态度,积极协助班上的老师完成各种工作,遵守实习所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给我自己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我不得不承认,新人就是新人。由于经验的缺乏,我的教学水平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相比是有差距的,这一点在平时的上课纪律上可以看出来。我上课的时候由于讲课不生动,所以,往往有时候纪律就不如老师上课的纪律好了。过后我也时刻对自己的教学方面进行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学到了一些方法。

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如: 我不够吸引小朋友,表情、动作不丰富,不够感染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自己放不开,没有做到适度的夸。语言过少,太宽泛,不丰富,不具有针对性。最主要的是 不会照顾到每个孩子,由于不太了解班上的幼儿,因而没有很好的做到因材施教。 对于幼儿的意外答案和突发行为和语言,不能迅速地灵活地应答和处理。

说出了自己的不足,我也问过老师,得出结论是大部分都是因为我们是新手老师造成的。慢慢的磨练会让我们这些不足得到改进。我做的好的方面或者是说基本令自己满意的方面在于:对于教学活动态度认真,备课和准备充分。虚心地请教和接受指导老师的建议与指导。每个活动都能完整地完成,没有出现没有组织完的活动。

组织活动时教态比较自然,语言清楚,声音和语速适度。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在设计和准备教案、教具时,也以这个为出发点。大部分活动都能达到活动目标,让幼儿有所收获和进步。

这几点也是自己反思后总结的,效度和信度较高。 在保育方面,这几周我做了很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也学会不少。比如说:给幼儿穿裤子、喂饭、哄他们睡觉、给他们隔毛巾、梳头发等等。我们同学聊天时说到,我们是提前体验做妈妈的生活,为以后做准备。像这些琐碎的生活常规事情,每天都要做,我觉得可以训练一个人的耐心、忍耐性、恒心、细心等等,对于人的性格培养确实有帮助。

头几天觉得很新鲜,做事情很有兴趣,很卖力,时间一长,就需要其它方面的东西来支撑自己了,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保育工作上,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和总结,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在于:能够很快地适应这些工作,基本上能够做好。不足在于:还不够细心,没有完全做到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进行保育,最主要的原因是是与幼儿相处时间短,对幼儿了解不够。

上午半日活动是指从早晨7点30幼儿来园到中午11点30幼儿午饭,包括两个教学活动和两餐一点还有日常生活常规活动。在组织幼儿半日活动中,我发现要让幼儿都做到守纪律,做到按时按量按质完成活动任务很难。老师要照顾到每个幼儿也很难,特别是混龄的班级。

所以要想有一个成功的活动,需要老师的精心策划、灵活应变和幼儿的积极配合。幼儿的兴趣和特点是半日活动策划和组织的的依据。我对自己的半日活动的组织不是特别的满意,主要在于没有做到让每个幼儿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活动任务,特别是生活活动,可能受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影响及我作为老师的威严和威信不够。短短的几周实习,在指导老师精心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学到了很多,自身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实习生,本身就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诚恳的向班上的老师学习经验。实习工作应该要热情,不能等事儿做,要找事儿做。孩子有什么小“纠纷”,老师需要搭把手的地方,我都能帮上忙,工作也算主动。自考的时候学过一个名词叫“教育机智”,幼儿园的生活更能体现教育机制的存在。大多数时候,你上课的内容和教案写的内容都是不太一样的,甚至大相径庭,如果你抱着一个死板的态度,是肯定干不好这一行的。

经历了实习生活,让我初尝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也深感如今的孩子比我们过去多了一份顽皮,一份灵活,一份大胆。孩子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的教师是不容易。我一定会努力作一位好的老师的。

实习生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实习目的: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习者,我于是__年_月进行了一次在幼儿园的实习。我充分的利用了这几个月,进一步体验了幼儿园生活,对幼儿工作这个概念有了真正的了解,同时也学会了怎幺当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实习过程:

在到了幼儿园后,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园长把我安排在学前班.

一是我和幼儿初步认识和接触的过程,和他们相处一定要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掌握好,那就是和他们成为朋友,并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

1、不要以正规学校

教育去要求幼儿,减少幼儿玩和睡的时间。

2、教育方式应符合幼儿的心理,以游戏形式对幼儿施以各种教育,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使生理器官和个性品质都得到健康发展。

3、尊重幼儿的自然发展,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是教学的过程,也就是活动设计过程。活动在学前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活动设计在幼儿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占有特殊的地位,在小学教育中活动往往被理解为是教学的辅助形式,而在学前教育中则代表着教育的全部。幼儿园里没有单纯的讲授和课本,一切教育都需要幼儿心理和身体系统的投入,都需要通过活动来完成。

例如:活动设计——豉励和引导幼儿玩泥、沙、石、水。泥、沙、石、水在大自然里随处可见,是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材料。幼儿玩这些东西的,比玩价格昂贵的机械玩具,电子玩具对发展各种能力有更积极的意义。

1、玩泥:可教幼儿用粘土捏造不同形状的物体。

如动物、小飞机、小手枪、人物塑像等。这些活动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审美内容和模仿大人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

2、玩沙:带幼儿到沙滩,在沙堆上打洞,挖开搞建筑,使幼儿认识沙的蔬松性和极好的渗透性,熟知沙的多种用途。

3、玩石:敲击石块的声响,磨制石器,堆砌假山供欣赏,观察屋檐下水滴石穿的现象,认识石块硬,脆和不易在自然条件下变形的物理性质。

4、玩水枪:枪筒里的水在水枪推杆的压力下喷水,放纸船在水面上漂浮,教幼儿初步认识水的浮力。

在水放置的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看水的液态、气态、固态的物理性变化。

总之,教育是个互动的过程,教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幼儿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

三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我总结出了幼儿教育的三种模式:

1启发式。表现为一切活动都不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来进行的,唱主角的是孩子而不是成人。孩子们可以凭自己的兴趣去随意活动,并可以不受拘束的从一种活动转到另一种活动。

2秩序式。表现为每一东西都有它固定的位置,每一项活动都是在有秩序的方式下进行的。幼儿有有条不紊的秩序中生活,会感到舒适和安心,并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责任感。

3传统式。在这种模式里,一切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这种传统的习惯和结构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安全感,并教会幼儿去组织自己的活动和合理的安排时间。

篇2

一情形如何

教育实习是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之一,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因此,实习的意义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当前我国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我国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普遍存在着与幼儿园实际教学要求相脱节的现象,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在幼儿园中的实践体验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由于多数学生在实习前没有充足的见习机会来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因此,便无法预测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在大班语言教育“风姑娘”的教学上,有这么几句话:“小树说:风姑娘真调皮,把我的腰都吹弯了;苹果说:风姑娘真神奇,把我的小脸都吹红了……”有经验的教师会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艺术组织教学,进而让幼儿体会到“风姑娘”的顽皮与可爱。相比而言,由于实习生对幼儿园教学缺乏感性的认识,因此,势必会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2实习时间过短和形式单调

近年来,我国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与国外相比存在实习时间过短的现象和事实,如,美国的教育实习分两阶段进行,即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15~24周);法国为27周;德国为72周……[2]多数院校在教育实习的安排上只有两个月或短短几周的时间,显然,教育实习多半成了学生毕业前的一次突击演习。另外,在体制方面也存在实习形式过于单调的现象,如,多数高校仍采用的是常规的实习管理模式,即集中与分散实习。[3]当前,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如混合编组、顶岗实习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指导,出现了流于形式的现象,因此,实习效果被大打折扣。

3个人发展与实习安排相冲突

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前本科生教育实习多半安排在大四上学期,为期六周左右。[4]我们知道,在大四上学期,部分学生面临着考研或择业与教育实习之间相冲突的现象与事实。但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必须要在这几周内完成,此外,学生还要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实结,故而学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为考研或择业做准备。因此,这种个人发展与高校实习安排之间相矛盾或冲突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实习的成效。

4学生教学技能和经验的匮乏

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在教育实习中存在着教学技能和经验严重匮乏的现象,比如当学生真正接触到幼儿园实际教学活动时,便不知如何组织与开展;还有的学生遇到幼儿的提问便不知如何回答?比如,在一次科学教学活动上,某幼儿问老师:“铁为什么会沉到水里,而轮船不会呢?”结果,教师却是哑口无言。因此,学生的这种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现象,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实习的效果和质量。

二何以至此

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极大地制约着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的改革及质量的提升。积极探索影响学前本科生教育实习顺利实施的背后的深层原因,对改革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年来,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陷入了很大的困境之中,究其原因,无不与高校自身培养目标不明确有关。随着幼儿教育的大众化与幼教质量的提高,社会上出现了严重缺失幼儿教师及渴望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的现象,因此,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市场化的需求,大量扩招学前专业本科生。然而,高校盲目扩招带来的恶果之一便是培养目标出现了游离或偏差,比如,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到底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研究型人才?亦是为幼儿园培养实践型教师?故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非专非红”。因此,高校自身培养目标不明确是导致学生从高校的学术殿堂走进“陌生”的幼儿园时感觉不适应的主要原因。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当前,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技能的现象,认真探究其背后原因,多半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有关。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视或淡化了实践课程的开展,如,课程设置中有“游戏理论与实践”一门课,教师在教学中,虽然也对其进行了讲解,但多半是对游戏理论方面的阐述,而当涉及到如何组织、设计游戏等实践性问题的教学环节时,只是泛泛而谈,更没有时间和机会组织学生亲自设计、开展游戏活动。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造成学生不能适应幼儿园实际教学的原因之一。

3教育实习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之所以存在实习时间过短、形式单调等现象,探其原因,无不与教育实习体制不完善有关,而教育见习过于形式化、管理模式过于僵硬亦是影响教育实习效果的主要推力,另外,高校实习安排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冲突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实习前学生主要是通过见习的方式了解幼儿园,但由于见习时间过短及内容单一,学生多半是在走马观花似的情况下完成了见习任务,难以达到见习目标的要求。因此,教育实习体制不健全是影响学生发展和实习成效的又一主要原因。

4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

近年来,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在教育实习中之所以存在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现象,究其原因,无不与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有关,如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就等于到实习单位走走玩玩,可以不坐在教室中受教师的约束;有的认为反正自己将来不会去幼儿园工作,实习可有可无,只要结果及格就行了;还有部分学生由于一开始就对幼儿园没有太大兴趣,压根就没有认真学习技能课程,尤其是对钢琴、舞蹈等课程的学习――这些课程又是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必须掌握的。因此,学生对教育实习缺乏足够认识是最终导致教学技能与经验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对策

教育实习是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法宝,是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对我们早日走出教育实习的困境具有积极意义。

1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的精华所在。现代大学产生至今,历史上出现了多次针对大学办学主体功能的争论――到底是培养智者,抑或是培养政治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比如,高师学前专业教育是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学术型人才?还是为幼儿园培养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如果培养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该如何定位?课程该如何设置?反之,目标又该如何定位?总之,针对当前高师学前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出现游离或偏差的现象,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是提升教育质量、深化学前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必由之路。

2调整课程体系设置

针对我国高师学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幼儿园实际教学相脱节的现象,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成为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必由之路。具体可以采取大一时多安排一些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大二时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参观、观摩、见习等,另外,适当增加游戏理论中的实践部分的课时;大三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幼儿园顶岗实习;大四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毕业教育实习。另外,务必做到必要的监督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幼儿园的教研等活动中去。因此,只有大力改革课程设置,调整教学计划,才能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

3完善教育实习体制

从幼儿园实习的实际需要来看,两个月的实习时间已经难以满足实习的需求,因此,针对实习中存在的实习时间过短和形式单调的现象,延长实习时间、丰富实习形式是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必由之路。另外,实习形式也应多样化。具体可以采取学校统一安排、分散定点实习的方式;也可以实行开放式实习或就业实习的方式,即对已联系好就业单位的学生,根据单位的实际要求,让学生顶岗实习;还可以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的形式,由学生根据情况,自己联系实习单位。[5]但对于多种实习形式,要做到必要的监督、指导,只有加强对教育实习的全程监控,才能保证实习的成效。

4加强学生正确实习观念的训练

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学生技能与经验匮乏等现象,加强对学生正确实习观念的训练及强化学生技能课程的学习是走出教育实习困境的主要出路。当前,受社会舆论压力的影响,不少学生并不喜欢在幼儿园工作,这就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到幼儿园实习,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实习观念的训练。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强对学生观念训练的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比如鼓励学生到其他单位就业、鼓励学生考研继续深造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总之,21世纪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给高师学前专业本科生教育实习带来了严峻挑战,要求培养的幼教人才不仅应掌握幼儿教育理论知识,而且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创新,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专门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杨晓萍.试谈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改革――二十一世纪幼儿教育发展对高师学前专业的挑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2][5]张文娟.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3).

篇3

1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

1.1提问的质量低

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不需要幼儿进行深入思考,随口就能回答的问题很多,教师习惯用“喜不喜欢”、“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等来进行提问,幼儿不假思索就能机械地对教师的问题进行附和,而且答案通常是“喜欢”、“好”、“对”、“是”等肯定回答。有些问题多是认知性的,都是非常细节化的问题,缺乏启发性与人文关怀。教师所提的问题智力价值与思维的含量不高,幼儿的回答也只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没有给幼儿留下创造的空间。如“小袋鼠说了什么话?”、“小猴子是怎么回答的?”等。

1.2提问的次数过多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用提问来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在十多分钟的教学活动中,有时提问的次数多达二十几次。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角色开始做了什么,之后遇到了什么事,最后又怎么样呢?角色的对话是什么啊等。在提问中,教师存在着话语霸权的现象,阻碍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严格控制教育教学活动,按照预设的教学内容,按照自己的思维,牵着幼儿被动地学习。适量的提问赋予幼儿思考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但过多的提问反而使其作用弱化,导致幼儿没有时间深入思考,甚至适得其反,让幼儿疲于回答这过多的问题,不能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1.3提问只针对少数幼儿

提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手段,不应只针对少数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是价值平等的主体。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会指定那些“聪明”的幼儿回答问题,从而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教学计划也能如期完成。有些幼儿甚至连续4~5次回答问题,而一部分幼儿得不到关注,没有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教师再教学活动中提问的不平等现象,导致有些幼儿没回答问题,并非回答不出,而是不敢或者不愿意参与,这部分幼儿逐渐被教师边缘化,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提问的方法和策略

2.1教师提问要有开放性与层次性

首先,提问要具有开放性。幼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采用多种方法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启发其思考能力。因为在这一阶段,幼儿想象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定时,应该多考虑具有开放性特点的提??,使幼儿能够从多种角度、多种思维方式来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具体的提问过程中,教师可以多问一些能够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问题,比如“小鸡是怎样孵出来的?”“小乌龟为什么爬得很慢?”等这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能够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教师在提问中要尽量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把问题设计得更具层次性,使问题层层递进,结构严谨。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小班幼儿,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往往直观且简单。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注重问题由浅入深,通过一步一步阶梯式的提问,引导幼儿对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学习分类”环节中,教师提问:“谁能把四方卡片和三角形卡片拿给老师?”当幼儿已经分好卡片的类别后,教师再提问:“谁能把红色的三角形卡片集合在一起?”在幼儿按颜色完成二次分类后,再提出问题:“你们能按卡片的大小排序吗?”教师的问题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于幼儿的经验缺乏,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只处在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教师提问时,问题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为幼儿构建合适的支架,拓宽幼儿思考的范围和深度。

2.2问题要适量适时

教师滥用提问,不仅没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产生厌倦感,就算是再有趣的故事、再好的话题都不感兴趣了。教学中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首先向幼儿创设出特定的情景,再呈现问题,但是所提的问题要能得到幼儿的认可或者激起幼儿的兴趣,否则幼儿就会对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打不起精神,也就失去了深入思考的动力,那么提问也只是流于形式,其作用没有落到实处,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体现幼儿的实际需要。

2.3巧问引出师幼间的对话

在教学中要使师幼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建构,最终达成视界融合,这就需要教师巧设问题,启发幼儿的智慧,保证师幼间、同伴间的有效交流。巧问中要鼓励幼儿独立去发现并提出问题。教育的主体是人,师幼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在师幼民主平等的氛围对话教学中,引导幼儿的精神发展,在恰当的提问中,让幼儿获得积极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态度,培养幼儿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彰显幼儿的个性、解放幼儿的创造性。

篇4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受重视,包含着优秀中华文明智慧的传统文化也登入大雅之堂。传统民间游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奇葩中的一支,在民间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流传至今。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民间游戏虽然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童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当前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引下的幼儿教育中出现了明显的水土不服现象,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运用创新的方法对其进行改造,使之更加适合当前的幼儿日常教育,使其在培养幼儿能力,陶冶幼儿情操方面继续发挥独到的作用。

一、民间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初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总体上仍处于启蒙阶段,因此做好这一时期幼儿的身心智力开发显得尤为关键,这将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民间游戏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资源,本身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简便易行、易学易会。早在古代古人就将民间游戏作为了对儿童进行早期启蒙的教育手段,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当代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将民间游戏纳入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能多方面开发幼儿智力,也有利于这一传统文化瑰宝在幼儿身上得到传承。详言之,民间游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在种类繁多的民间游戏中,有许多游戏本身运动量比较大,对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体力要求比较高,因此适时适当的引导幼儿进行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诸如“橡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等的传统民间游戏如果没有较好的体力和灵活的动作就不可能将游戏做好。另一方面,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沙包”等民间游戏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反应速度和动作敏捷性,对幼儿的身体灵敏性和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2、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提高。如果我们分析一些民间游戏就不难发现,一些民间歌谣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道德理念在里面,通过这些朗朗上口、委婉动听的歌谣会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诸如《丢手绢》、《击鼓传花》等的一些民间游戏往往包含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需要许多孩子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彼此协调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幼儿经常参加民间游戏可以体会到游戏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感,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成功意识,游戏失败则可以锻炼他们的承受挫折能力。

总之,民间游戏在幼儿身体成长、智力开发和社会认知、个人情感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间游戏的搜集与开发

在幼儿园教学中纳入民间游戏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需要我们明确民间游戏的内涵是什么,如何用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去搜集和开发民间游戏。简单的说,民间游戏就是在长期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阶段所采用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以鲜明的生活特色、灵活的游戏形式、浓厚的地方特色等特点,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上述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搜集与开发民间游戏:

1、汇集幼儿家长智慧,搜集民间游戏。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幼儿时代,幼儿家长也不例外。因此在民间游戏的搜集过程中要利用好家长的记忆这一丰富的资源。可以让老师与孩子家长一起回忆儿时玩过的记忆犹新的民间游戏,将游戏的游戏规则、游戏方法详细记录在案,方便以后的民间游戏再开发。

2、注重城乡互动,充分发掘农村民间游戏资源。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民间游戏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濒临消失的边缘。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城乡发展的差别,民间游戏在这里仍广受欢迎。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更是在他们的记忆中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间游戏。因此幼儿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农村地区向农村的人们特别是老人们“取经”,搜集民间游戏。

3、坚持“扬弃”的原则,筛选创新民间游戏。立足于搜集到的民间游戏素材,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身心特点,对其进行归类整理。首先,要本着“扬弃”的原则,将不合时宜的落后的民间游戏剔除;其次,将剩余的民间游戏按照游戏形式进行分门别类;再次,幼儿教师可以积极发挥聪明才智,对传统的民间游戏进行改造创新。一方面可以将传统民间游戏的有益部分补充到现代游戏中去,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民间游戏补充现代新鲜元素,使之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民间游戏的再开发再利用。

三、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方法

搜集到了优秀的民间游戏,就要将这些民间游戏引入到日常的幼儿园教学中去,充分发挥这些游戏的积极作用。而要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就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重新分门别类,制定“有效级别制”的民间游戏目录。民间游戏的丰富多彩使其对游戏者的体力、智力要求等不尽相同,加之幼儿阶段不同年龄的幼儿所适宜玩耍的游戏也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民间游戏重新进行“有效级别制”的目录编制。所谓“有效级别制”就是按照游戏目标、游戏规则、游戏需用器材、对幼儿身心要求的不同编制目录,形成一整套分别适合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行之有效的民间游戏课程体系。只有建立起这种符合“有效级别制”的游戏目录,才能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充分体会到民间游戏带给他们的乐趣,并充分保证幼儿的身体安全。

篇5

(江苏省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常州 213003)

[摘要]幼儿园科学教育需遵循幼儿爱游戏的天性开展,但目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教育形式单一、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从而忽略幼儿天性的问题。游戏化的实施策略更适合幼儿的科学学习,教师应从烘托游戏氛围、创设游戏环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游戏活动。

[

关键词 ]科学教育;游戏教学;幼儿园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的必要性

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把激发幼儿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情感和探究科学的欲望放在首位,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现象的科学认识,从而形成初步的科学素养。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过程并非短期行为,其目标体系应当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为培养具有积极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科学教育要注重对幼儿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幼儿获得“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愿意并知道如何去认识事物。

与此同时,“爱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所以游戏,之所以乐此不疲,是大脑细胞的发育需要,所以孩子才会专注地从事着在成人看来极其枯燥无味的游戏。在游戏中,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都比在高控制的集体教学中容易培养。而科学教育最关键的就是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这一角度看,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游戏化实施是非常必要的,把游戏作为一种活动的形式或手段来组织和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让孩子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得到充分发挥,使幼儿在主动活动中学会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可以让孩子感受更多的乐趣,从而乐于学习。

二、当前幼儿园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教育形式枯燥单一

一直以来,在幼儿园的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最常见的做法是把一个个知识点灌输给孩子,使孩子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主要为“听”和“看”,而不是动手操作和探究。走进幼儿园科学活动,通常会发现本来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却由于教师教学方式上的高控制而使幼儿变得无所事事,教师在前面演示,幼儿只能在一旁观望,教师对于幼儿心中强烈的探索欲望全然不知。在经历了一次次的观望后,幼儿的科学兴趣被一点点抹杀,更不用说幼儿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在目标上,教师把科学教育的目标确立为让孩子知道知识点,这种知识本位的教育理念根本上并不利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也难以培养幼儿求真求实、质疑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师关注结果多于过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关注幼儿获得科学经验的过程,而不是用简单粗糙的方式追求结果。但在当前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教师总是忍不住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失去了探究过程的乐趣,也没有机会在错误中反思和成长。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游戏化实施的策略

科学教育的游戏化指的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方法、组织形式和手段都要以幼儿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据,在快乐愉悦的游戏中进行,由此才能既适合幼儿发展,又为幼儿所喜欢,且易于幼儿接受。

(一)烘托游戏化氛围

学前儿童的思维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活泼鲜明、生动有趣的形象很容易引起幼儿注意,尤其是一些孩子们认知度较高的人物、动物形象,会使幼儿身临其境般地融人角色、走进情境,因此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营造游戏化的氛围.一方面可以将科学伟人的形象、成长历程和发明创造引入课程,这样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满激情、带着向往参加科学活动;另一方面游戏化的情节也是烘托游戏化氛围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角色扮演,成长再现等情节,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创造自然环境,让幼儿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在自然中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如开辟农夫农场,让孩子在农场种植或养殖、观察动植物,通过记录“农夫日记”来反馈幼儿的所见所闻所思。

(二)创设游戏化环境

良好的游戏环境是渗透着教育者意图、充满智慧和幼儿情趣的生活活动空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空间,而是一个布局合理、结构优良、材料丰富、幼儿可以充分活动的游戏环境。浓厚的科学氛围和适宜、丰富的科学游戏环境是激发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开展科学游戏活动的重要条件。在创设游戏化科学环境的过程中,幼儿园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园所生均面积、条件设备情况因地制宜,高效利用空间,科学设计幼儿户外、公共区域、专用室、班级区域等功能区,进行科学环境多维立体创设,高效开发幼儿园现有场地和器材的教育功能,营造开放、互动的科学游戏环境,独创性地建设科掌文化氛围,让置身于其中的幼儿乐于探索、善于学习、勤于动脑、勇于发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三)开展游戏化教学

游戏化教学指运用各种游戏的方式组织实施科学教育活动。为了更好地实施游戏化教学,幼儿园可以转变集体教学模式,以特色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以区域游戏实现自主探索,以混龄活动打破班级界限,让幼儿科学游戏走出班级小课堂,走向自然、社会大课堂。

1.区域科学游戏。

区域科学游戏以班级为地点,每日开展区域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和探究能力创设主体化的科学小游戏、科学小实验,如“水世界”“纸系列”“光影魔幻”“空气系列”等。在同一个时间段,教师可以提供4~5个游戏内容,让幼儿自主选择。每两周可以安排一次级部范围的自主游戏,一个级部的所有班级都开放各自班级的科学区域,幼儿可以到各班去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科学游戏。这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让班级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2.举办科技节。

幼儿园可以每年举办一次科技节,每次科技节为期一周。在这一周内,幼儿园可以组织设计一系列的科技活动,从环境创设、区域活动、宣传活动、家长活动、日常渗透等多个方面人手。比如,“森林学堂”可以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户外探究活动,使活动内容更丰富,兴趣点更多元。“亲子小实验”可以让爸爸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做实验,分享探索的乐趣和发现的成功感。“环保时装秀”可以激发孩子们分类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开发瓶子、纸盒、瓶盖、宣传册、包装袋、报纸等系列,进行创意服装制作,并大胆展示。“自然工作坊”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挥家长的特长,邀请他们来园当“科学博士”,和孩子共同探究、游戏。“亲子科技小制作”可以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一些使用方便、操作性强、牢固安全的材料,共同开展亲子小制作。

3.科学探索之旅。

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欢乐大家庭”活动,以家庭为单位由家长发起组织幼儿外出参观,拓展幼儿科学教育空间。如参观汽车修理厂,了解汽车修理的一般程序;参观牛奶厂,了解奶牛的养殖方法,机器挤奶、牛奶消毒、牛奶包装等方法。外出参观活动可以大大拓展幼儿的视野,使幼儿看到更多幼儿园以外的科学现象,既增长科学知识,又丰富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有了更多的体验。

(四)开展游戏化教育评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这就要求对孩子的评价不能简单搞一刀切,而要运用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具体而言,在每次科学区域开放活动时,教师应为每个孩子设计一个参加科学活动的“护照”,作为儿童参与科学活动的评价工具。孩子到每一个班级去选择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孩子在活动区玩的情况给孩子盖不同的章,比如探究能力缺乏的孩子会盖工具章,问题解决能力弱的孩子会盖小手章,这样孩子回到自己班上时,教师只要看孩子的“护照”就可以了解孩子的游戏情况。在参加农夫农场后,孩子们记的“农夫日记”既是观察记录,也是适用于孩子的教育评价工具,教师可以收集孩子们的记录本,对照前后的不同来分析孩子在表征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游戏化的评价让评价更加简单、直接、具体,也能最大程度地尊重孩子。

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者,教师要始终将游戏精神作为贯穿于教育的主线,让游戏成为融汇于全部教育活动及其所有过程的灵魂,[如此幼儿园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园教育才能为幼儿提供快乐的童年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梅.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4,(1).

[2]李阳洁,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的游戏化教学实践研究[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4,(10).

篇6

1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加强幼儿园文化的人性化构建

其次,形成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相互促进中激发幼儿教师的教学动机。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相互之间可以密切联系,分享经验,共同反思,优势互补,共同进步。通过教师之间的广泛交往和专业分享,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合作的工作氛围,大家在密切合作的工作集体中形成明确的教学目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评价方法,强化对幼儿的教育效果,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强化教学动机,增强继续从事幼教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2多方交流,形成幼儿教师的有效交流机制

幼儿园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交流,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创造条件学习教育理论,帮助其升华原有经验,完成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化;为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师提供条件应用科学理论,提高转化能力和技巧,帮助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促进所有教师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不断成长进步。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教师与幼教专家之间的交流、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交流等等。幼教专家是幼教界的权威,总结幼教的实践经验,预测幼教的发展趋势,引领幼教的发展方向,幼儿教师可在与专家的交流中领会最新的幼教理念,并把幼教理念与自己的幼教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幼儿园各有自己的特色与专长,大家互相交流,各取所需,共同构建园本文化;教师通过业务教研活动、业务评比等方式互通有无,在专业技能技巧方面共同进步;教师通过组织家长听课、评课、指导家长构建家庭区域等等,与家长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幼儿,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幼儿管理能力。通过多方交流,幼儿教师可以不断开阔眼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激发、巩固和强化教学动机。

3.1 评价主体多元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各项教师评价结果可独立使用,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本人的参考,各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的发展规划,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无论是幼儿园管理者评价,还是教师同行评价,它们要对教师的行为产生作用,最后都需要经过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教师的认同、内化,最终才能起到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作用。

3.3 统一的评价标准与个性化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要有明确的标准,这对于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是必要的,同时也为教师的努力提供了方向和目标。但是每位幼儿教师都具有不同的背景,在职业素养、年龄、经历、受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师往类型等方面均表现出个性差异。我们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背景中检验统一性、标准适用性,在统一的标准与个性化之间取得平衡。

4关注幼儿教师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教师的自主化发展

4.1 要关 注幼儿教师的生活。幼儿教师承担了家庭、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角色:家庭中的配偶、父母、子女,工作团体中的教师、同事、班主任、园领导,社会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等等。幼儿教师角色身份的多重性使得她们的工作繁忙、紧张,很可能引发角色冲突,进而影响生活、工作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动机下降。管理者应适时适当地关心她们的生活,为她们排优解难,减轻她们的心理压力.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教学动机。

4.3 关注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工作价值与其专业成长关系密切,专业发展机会越少,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低,工作价值也就越小,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低;反之,享有的专业发展机会越多,则教育素质就会相对越高,工作价值也就越大,教学动机的强度也就越来越强。所以,管理者应尽可能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个体个性特征和专业特长的专业发展机会,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帮助她们在工作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功感,激发其教学动机。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幼儿足球;有效;教学措施;分析

2007年,国务院印发《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可见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尤其重视,但现如今的现象是青少年的速度、力量、敏捷度均有所下降,如果不解决,将来有可能影响到青少年的成长。足球训练则可以使身体健康发展。还可以改善身体机能,通过足球训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呼吸系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增加食欲,提高吸收能力。同时,对提高孩子的肌肉、韧带力量等具有较好的锻炼效果。通过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对处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质、智力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如今大多数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宠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打不得骂不得,摔一跤家长心疼得很,在与人交流中,难免比较自我,而幼儿足球,除了锻炼自身体能以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协作能力。儿童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学会了照顾他人,考虑大局,对今后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能使身心健康,而且在足球教育中,挫折尤为重要,许多孩子一直被宠着,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受到了打击,还会生气不高兴,而胜利的那一方便会沾沾自喜,炫耀战果,这时候,运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使孩子们能正视挫折与胜利。在今后的道路上,也可以使孩子们能正确的意识到成功和失败。

一、何为有效启蒙教学措施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常用的说理方法是用一些被启蒙者已知的类似常识,来说明道理,而不是讲述科学证明过程。有效,何为有效?新华字典上的释义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

而有效的启蒙教学措施就是使儿童在足球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的喜欢上足球,对足球萌发兴趣的一种措施。

二、有效的启蒙教学措施

1.激励政策

在足球运动中,有学者研究设置适合儿童掌握的动作进行教能使孩子们获得成就感,再进行相应的激励政策,比如说物质奖励,分数奖励等行为会让儿童们更有兴趣去练习足球,能使孩子注意力集中,也不容易引起组织练习时的冲突。就像是,当孩子取得相应的胜利之后,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比如说小红花奖励,或者给予一些糖果,再比如设置一些奖项,类似于,最佳前锋奖,最佳后卫奖,最佳参与奖,等等来激励儿童,让其更轻松愉快的去踢足球,得到奖励之后,心理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即使是注意力短,在老师教导下,也会享受到足球的乐趣。

2.游戏形式

幼儿心理中兴趣占主导地位。兴趣是幼儿活动的最重要的动机,在练习足球时,应着重以培养兴趣为主,将儿童的兴趣带动起来。所以教学形式要采取多样性。例如,足球练习一般比较枯燥,有学者研究,学生们在联系扣,拉等动作的时候要比较感兴趣一些,在争夺一些比较专业的练习的时候,学校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再就是,可以进行一对一练习,或者比如说进行跑步比赛来锻炼脚力,进行一些智力小游戏,还可以讲足球的一些理论知识设置成知识抢答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更多的足球运动,从而更加喜欢足球运动。再者,有些儿童进入小学或者初中之后仍爱踢足球,这与幼儿时期的教学也是息息相关的。其次,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不会过于枯燥,对于儿童而言,足球是一个未知的领域,除了新鲜感之外,还应该使其保持浓厚的兴趣。学龄前的儿童应主要以“玩”为主,从游戏中获得知识。但,在游戏之余也可穿插一些基本的技术,切不可一味的枯燥的练习。对身体机能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激发儿童兴趣,使他们沉浸在愉悦的游戏之中。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为主,能够更好的使孩童们兴趣持久。

3.安全性

幼儿在生长发育中许多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骨骼也在生长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在足球运动中,受伤的风险率大大增加,这便使得足球的安全性得以重视。一些专业人士对于儿童运动生理的研究表明:“九岁以下的儿童由于心肌收缩的调节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因此在肌肉运动时机体是以增加心脏收频率来适应工作。所以肌肉活动后脉搏增长明显,血压变化轻微。”因此,对于儿童运动的强度性和实践性要十分关注,否则,大量的强度运动会导致儿童们的不适反应。比如,在孩子们运动的时候,老师要格外的关注,每个小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一丝的疏忽变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在足球训练方面,应当选择适宜的强度、适宜的时间,和一些必要的提示。比如说,在经过强度训练之后不要大量饮水,饮用少量牛奶补充钙,出汗时不要马上脱衣服,将毛巾塞入背后吸汗,运动后不要立刻进入阴凉的地方,强烈的温差会容易引起孩子们感冒。

4.心理因素

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身体发展都十分不成熟,为了能使儿童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学校及老师得制定相应的措施,按照每个学生的适应性提供相应的帮助,了解幼儿的习性与幼儿的平时习惯,制定良好的足球计划,为其量身制定适合其的游戏活动,比如,A比较安静,不是很喜欢抢球之类的活动,可以将其安排在守门员的位置,B比较喜欢冲在前方,身体素质也挺不错,就可以使其在球队中担任主力位置。在游戏活动中,能够慢慢的喜欢上足球,进而可以保障幼儿的健康,家长们也可以更放心的将儿童交给学校。同时也要与家长进行沟通,在幼儿足球方面,家长的想法尤为重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对于孩子来说,家长的支持会让他们更愿意去尝试新的东西,更愿意去配合老师进行活动。

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教学措施,能使儿童们更好的热爱运动,学会了团队合作,身体机能也可以更好的发展,身心也能健康地发展,安全性的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家长们也会更放心的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寻找乐趣。

篇8

【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为本 游戏教学

一、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含义

幼儿园游戏教学就是借助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将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相融合,让幼儿能够从游戏中学习知识并且成长。在幼儿园教学中推行游戏教学模式主要体现的是精神态度,让幼儿能够快乐的学习和成长。游戏教学需要贯穿到生活和教育两个方面,还要设定课程设计思想,制定组织策略,从而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的作用

在幼儿教学中倡导游戏精神能够让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幼儿具有充满活力、好动的特性,因此游戏教学能够让幼儿乐于接受。游戏需要根据幼儿本人的意愿,在教师的指导和协调下进行,这样既能够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又可以将教学活动得到顺利的进行。游戏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自由精神,在学习阶段保证游戏的时间,让他们感受童年的快乐。除此之外游戏教学还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树立快乐成长的目标。

三、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应用

游戏教学主要是将教学内容合理的融入到游戏中去,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获取到相应的知识。这种教学是以课程为载体,游戏为主导活动,它的实行能够满足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建构的需求。游戏教学能够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游戏化课程,而且还能让幼儿在成长中将生活、游戏和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将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为开展游戏教学,幼儿园需要配备相应的设施,让课程材料与幼儿的实际需要相匹配。在游戏教学开展之前,必须要将硬件设施准备好,为幼儿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行中,还要定时改变游戏方法,让幼儿不断接触新的游戏和新的知识,从而扩大知识面,平且不断感受游戏的乐趣。

总之,游戏教学是幼儿教学改革中的新趋势,幼儿的成长需要通过不断的诱导让其学习,而非知识的灌输。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启发和诱导,将教学任务通过灵活的方法进行落实,从而保证幼儿教学的科学全面。

参考文献:

篇9

在幼儿时期对孩子的教育,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影响着孩子的性格、意志力等品性的养成。幼儿园的教学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游戏性的教学能够很好地让孩子将天性释放出来,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可以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良好品性的个体。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特征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外部特征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外部特征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对活动主题自主选择的特征。在展开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对于幼儿园提供的多种多样的游戏内容能够不受到教师干扰,自主进行选择。其次,幼儿对于活动方式自主选择的特征。在游戏中,教师不仅要对幼儿选择的游戏内容加以尊重,同时也不能擅自去规定幼儿该怎么样进行游戏。第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具有游戏难度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特征。这种特征需要幼儿园的教师和管理者来把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游戏道具。如果给予幼儿太难的游戏项目,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从而发怒或者排斥,如果游戏项目太过简单,又会容易让孩子滋生骄傲的情绪,所以,应该注意游戏项目与幼儿年龄的匹配性。第四,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的就是游戏本身。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的不是为了游戏的结果,不是以对游戏获胜的幼儿予以奖励,对游戏进行排名,评出优秀幼儿为目的。而是为了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孩子释放的天性,让孩子体会游戏过程中的愉快和兴奋。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内部特征

幼儿园实施游戏化教学,主要是为了孩子快乐地成长和健康的发展,其内部特征首先是游戏化能够注重到幼儿的发展;其次游戏化能够使教师关注到个别的幼儿,对他们实施引导;第三,游戏化注重的是幼儿的感受,所有的教育主体都是学生,即使是幼儿教育,游戏化能够使幼儿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和满足,有利于幼儿今后良好性格的形成。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实现的几个途径

(一)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结合的游戏化

要想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首先要有一个足够的空间,供孩子们进行游戏。幼儿园要加强对游戏活动区的建设,对游戏活动区的环境要通过行之有效地措施,建成一个让孩子们有欲望、有兴趣进行游戏的地方,只有满足了孩子们在空间上的需求,才能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求。在传统的教学中,幼儿接触到的“天为什么会下雨?”、“草为什么会长大?”、“每个花的花瓣都是什么颜色的?”等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教师的单纯描述来回答,幼儿们对事物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会使孩子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而要使孩子们真正地了解知识,对世界产生探索的欲望,只有带孩子们去实际观察和探索,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例如,教师在下雨的时候,让孩子们通过窗户看到窗外的乌云,然后告诉孩子们,雨水是积聚在乌云的上面,然后一滴一滴掉下来的,这样,孩子们对于下雨就有了一个具体的认识。教师还带孩子们去观察幼儿园内的花朵,然后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找出两片不一样的花瓣,孩子们通过认真观察,不仅发现了不一样的花瓣,还对各种各样的花朵有了更立体的了解。

(二)游戏结合教学,丰富活动材料

在游戏中学习,是幼儿提高认知的主要方式,所以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设计游戏的环节,让孩子们能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例如在成语故事《亡羊补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每个小组之中让孩子决定谁扮演羊,谁扮演羊圈主人,谁扮演狼,谁扮演羊圈主人的邻居,然后每组进行表演。这样在游戏中,孩子们就会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记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同时,幼儿园应该根据孩子的特征和年龄,提供具有创造力的玩具,并且引导孩子们发现自然界之中的可玩之处,让孩子们自己创造游戏。

(三)改善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受到教育,而能否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就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游戏中给孩子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学到知识。作为教师,不能再成为以前的“教育者”,而是要成为“教导者”。“教育者”是以成人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只将书面的知识灌输给孩子,而“教导者”要对幼儿园的孩子加以引导,尊重孩子的意愿,以孩子为主体,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思想,从而从孩子的角度对他们加以循循善诱,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的知识。

三、结束语

篇10

目前,新的教育观念已经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有些教师较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眼中无儿童……鉴于此,提出了对幼儿园歌唱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一、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我们本着“系列层次活动”式的“多层次介入”的程序,让幼儿从“多渠道参与”、“多角度感受”,从而探索出系列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在不断的研讨—实践—反思—再研讨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出了一系列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1.选择多元的教育材料,丰富幼儿的音乐生活

我们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歌唱活动的资源。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五个资源库,即优秀的中国儿童歌曲资源库、民歌歌曲资源库、外国优秀歌曲资源库、时尚流行歌曲资源库、戏曲资源库。

2.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确立了歌唱活动材料选择的定位后,我们借鉴、融合了许卓娅的系列活动理论和预知学习理论,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歌唱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多元歌唱教学策略。

二、多元的歌唱教学策略

1.优秀儿童歌曲的教学策略

传统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长期积淀下来的精品,这类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儿童特点和较高的艺术性,其内容与形式也是极其丰富的。

1.1角色探究法。针对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幼儿在探索歌曲中不同角色的表达和情感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歌曲《有礼貌的小山羊》、《黄鼠狼拜年》。

1.2音画转换法。借助能为幼儿所理解的图画、符号、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通过互动,可以帮助幼儿有效地记忆歌词、表达情感。

1.3情景互动法。借助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来设置情境,让幼儿参与到情境中来,通过在情景中的游戏、谈话学习歌曲。如《老师,让我亲亲你》、《祝福歌》等。

1.4畅想生成法。在简单理解词意的基础上不直接教歌词,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大胆想象或迁移以往的知识经验,经过过滤、组织来创编歌词生成歌曲,促进幼儿的创新精。如《摇篮曲》、《小河之歌》、《蒲公英的故事》等歌曲。

2.外国歌曲的教学策略

为培养幼儿接纳、尊重多元文化与艺术,在我们探讨的过程中,明显感到通过我们的多元教学模式,幼儿不仅能轻松地学会演唱,还引发出幼儿对国外的风俗习惯、建筑风格、语言、货币等系列的生成活动。

(1)游戏协作法。根据歌曲的民风特点,创设相应背景的游戏情境,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感受欢快的气氛,让幼儿在协作、交流中学会大胆、自由的演唱歌曲。如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威尔士民歌《欢度节日》,英国民歌《伦敦桥》等。

(2)填充创造法。在理解歌曲民俗特点及其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创编、填充歌词或旋律来学习演唱歌曲,让幼儿在一步步的参与中不知不觉的学会歌曲。

(3)对比欣赏法。借助图片、幻灯、媒体等途径来展示歌曲的背景及风格,通过与本地歌曲的对比,学习演唱不同风格特点的外国民歌,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让每个幼儿得到不同成度的熏陶,培养发展幼儿的艺术潜能。

(4)唤醒自主法。通过幼儿提供尝试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唤醒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探索、发现不同演唱形式的效果,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如《新年好》《铃儿响叮当》《小杜鹃》等。

3.民族歌曲的教学策略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歌曲资源十分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风格非常鲜明,其韵味、旋律以及歌词中的语言都有极强的感染力,让幼儿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将提升幼儿的艺术素质,并使幼儿在体验、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时,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

(1)发掘笑料——多种表演法。寻找民歌中诙谐逗趣的内容,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教学内容,让幼儿通过表演,熟悉旋律与歌词体验幽默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如山东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两个蝈蝈吹牛皮》等。

(2)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语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与幼儿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的语言特色,对幼儿来讲是有极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简单、有趣、易模仿的词或音节。如“巴扎嘿”、“哎哟哟”、“啷啷仓”,针对这类语言特色突出的歌曲,采用“层层切入——多渠道参与法”,能使幼儿充分体验歌曲的风格,并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达出来。如《龙船调》、《刘三姐对歌》、《花儿与少年》、《太阳出来喜洋洋》等。

(3)探索特色——融入器乐法。民歌的特色除体现在语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让幼儿沉浸在婉转的水乡民歌,流畅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扬的草原牧歌之中,将会给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艺术修养带来终身益处。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适合采用此方法。

4.戏曲的教学策略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极高。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的要求,我们让幼儿通过感受名家名段,体验多种戏曲的风格和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1)诗韵交融法。将唐诗与戏剧曲调相结合,让幼儿体验唐诗美的同时,感受戏曲旋律的美,使诗与曲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学的欣赏能力,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诗风配不同的曲调。如抒情诗可配黄梅戏曲调,言志的诗可配京剧或豫剧的曲调。

(2)角色体验法。通过欣赏体验不同角色的外形、声音、动作,让幼儿体验京剧中生、旦、花脸等行当的特点,如旦角唱段《苏三起解》、《老生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学策略

时尚这一词正在逐渐被现代人士认可,我们改编吸纳了一些流行歌曲,如《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让爱住我家》、《波斯猫》,让幼儿与环境互动、与文化互动、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音画时尚法,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让幼儿通过欣赏MTV、FLASH、MP3等形式学习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总之,多元的歌唱教学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减轻了教师教与幼儿学的负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幼儿情感、创造性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课堂成为“唤醒”和“激励”的地方,在教师的“唤醒”和“激励”下,使幼儿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情在弦上”,让幼儿在关注中学习,在尊重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许卓娅.艺术.

[2]曹冰洁.试论音乐教育新理念.

[3]曹冰洁.音乐教育与幼儿的发展.

篇11

【关键词】游戏教学 指导原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152—01

1、正确处理游戏与小朋友教学的关系

1.1 游戏和教学的目的是一样的

游戏教学是要让游戏成为幼儿的附体,不管是游戏的内容和目的是怎样的,必须要以教学为目标。教师要把从游戏中获得的只是跟教学统一起来让幼儿感受,因此,教师要熟悉游戏理论,还要了解自己班级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和兴趣爱好,清楚把握与幼儿的发展水平相适宜的各知识领域中可能是幼儿最需要也最应该掌握的内容,形成预案。

1.2 游戏的趣味性和幼儿内在需要的一致性

游戏教学虽是由教师来安排和引导的,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作为内在动机来启动、维持和调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教学,教师的要求应很快能转化成幼儿自觉自愿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而不是活动外的强制手段和要求,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机制。在游戏教学中,幼儿能控制所处的环境和手中的材料,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实现愿望,从自由创作、选择和表现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1.3 游戏过程和教学结果的一致性

游戏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它要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要使幼儿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的内在动机,就必须使幼儿摆脱“完成目的”的包袱。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能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游戏教学对幼儿来说可以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对教师来说则能较好地实现预定目标。游戏教学中所使用的材料要求使玩具与教具一体化,这就可以避免幼儿园在选择玩具时出现玩具成为摆设和装饰的现象。

2、在游戏教学中的指导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教学游戏的具体实施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作用,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幼儿的主动参与,可以使幼儿养成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与态度,学习运用视、听、触、嗅、运动等所有感觉器官区认识事物与现象,并运用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来解释事物以及现象与现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原因与结果,获得主动学习的经验。

个别化原则,是指在实施教学游戏时,针对幼儿在发展速度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要认真对待幼儿发展速度、能力和认知结构上的差异。把每个幼儿都看作是具有发展可能性的学习者,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每个幼儿都可以在各方面获得发展,只不过获得这种发展的时间可能不同,应积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进步与提高。同时,不要在幼儿之间作横向比较,要多从纵向上发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对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寄予积极的肯定的期望。

社会性原则,是指人的学习活动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系统中,人的学习与发展进程,就是掌握人类社会经验而社会化的过程。幼儿园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特殊社会关系系统,教学过程正是学生或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与掌握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经验的社会化过程。

3、加强游戏教学的策略

3.1 科学策划游戏,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在策划游戏时,必须为幼儿做好相应的材料、时间、空间等条件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提供,将教育意图及教师期望幼儿达到的行为,通过材料来展现给幼儿。准备游戏材料,也是幼儿参与游戏的第一步。游戏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幼儿只有在充足的时间里,才能去寻找伙伴、选择角色、计划游戏的情节等。如果时间过短,幼儿不仅玩不出高品质的游戏,而且会慢慢放弃要玩的游戏内容。游戏空间的大小、密度及游戏场地的结构特征等。对幼儿游戏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游戏前教师要考虑空间是否有利于幼儿各类游戏的开展。

3.2 适时参与游戏,调控游戏过程

根据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影响活动的形式,教师可以加入游戏的三种方式:平行式、交叉式和垂直式。平行式的介入法是当幼儿只喜欢某一种游戏或对新出现的玩具材料不感兴趣、不会玩或不喜欢玩时,教师可以在幼儿的附近,和幼儿玩相同的或不同材料的游戏,以引起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的指导作用;交叉式的介入法是当幼儿有要教师参与的需要和教师认为有指导的必要时,由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某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个角色进入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着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反攻击时,教师则以现实的身份直接进入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称为垂直式,这种方法不宜多用,因为它很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气氛。

篇12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学实践;渗透

因为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好动性,在游戏中教导幼儿是现在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是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融合的场景。

一、幼儿园教学实践的现状

1.游戏的目的与价值分离

游戏的目的在于娱乐,能给予幼儿以精神的放松以及娱乐;游戏的价值在于让幼儿从中学到有用的东西。目前很多教师难以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倾向于游戏的价值,考虑到家长交了那么多钱给学校就应该让幼儿学到有用的知识,因此,游戏在他们的强加渗透中变味了,为了让幼儿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将游戏依照自己的意见改变着,让很多幼儿对游戏这个听上去那么兴奋的词变得不喜欢了。

2.自主游戏在教学实践中缺失

所谓自主游戏就是幼儿主动参与、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可是现在很多家长都抱着这样的观念: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此,很多幼儿在父母及教师的督促下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事情。为了让幼儿能掌握更多的技能,包括游戏也是由教师挑选,认为有用的才做,比如,某游戏能开发智力等,完全没有顾及幼儿的兴趣。

3.游戏的创造性丢失

时代在进步,游戏也是需要创新的。很多教师为了教学方便,让幼儿一味遵循传统的游戏规则,不允许幼儿的创新,以免给教学带来不便。幼儿是非常纯洁、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一代,让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二、自主游戏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的渗透

1.将游戏的目的与价值相结合

幼儿是未来的年青一代,要从小正确地引导他们,但是不能过多地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要善于发展幼儿的个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在游戏的渗透教学中,不要对幼儿做过多的要求,只是稍微做一个引导即可,然后让幼儿自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学习、进步。

2.体现游戏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切勿将现实生活的激烈竞争加压在幼儿身上,我们要让他们的童年完美,要让他们在游戏中体会到乐趣,要让他们作为游戏的主体,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出自己的个性,玩出自己的风采。

根据目前游戏在幼儿园的教学现状,我们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不良现状,让自主游戏在教学中渗透就应该重视游戏的自主性,处理好游戏的目的与价值的联系与结合,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与兴趣性。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新视野 幼儿园 语言教学 游戏化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8-0129-02

幼儿语言是幼儿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幼儿健康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阶段的学生对外好奇心强,但是他们的自制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采取符合学生特性与心理发展相适应的模式。幼儿教师在授课中采取游戏教学法,可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这也是基于语言本身所先天具备的游戏性特征也是游戏在语言教学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游戏教学不等同于自然的游戏,因为这种教学方式有着很多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围绕着语言教学而展开的。

一、营造良好的游戏与学习气氛是关键

幼儿语言教学针对的对象是幼儿,因此具有一定的特点。在教学上,教师需要尊重学生选择游戏方式的权利,这是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实行有喜欢教学的基础。一般而言,幼儿在选择模式的时候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来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理解,这样才能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游戏类型,以此满足幼儿的需要。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候,教师也要充分的体现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对幼儿的行为与思想加以信任并且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的开展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和涉及,而且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富有很强的趣味性,所以教师采用趣味性的语言来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并且对于他们所存在着好奇心强,喜欢玩耍的特性加以利用,这样才能让幼儿主动接受教师创造的语言环境,并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学习编故事的时候,为了让游戏与学习气氛更加浓厚,我给学生准备了很多各种小动物的面具,然后让他们自己来挑选比较喜欢的动物面具,然后我又让他们根据自己挑选的动物面具来设计好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学生在做游戏的时候由于带上自己的小动物面具,他们必然对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充满浓厚的兴趣,也愿意与周边的小伙伴交流思想,进项合作,由此来创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故事。如此一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言的气氛变得很浓厚,学生得到相应的语言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

二、加强与幼儿的互动,促进幼儿对语言学习充满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充分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潜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一方面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就对这方面的知识有了目标和理想,由此他也会树立起一定的信心。幼儿阶段的学生思想不成熟,他们如同洁白无瑕的纸张,等待着教师教给他们在上面画出五彩斑斓的图画。故而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在想什么,所以加强与幼儿的互动十分重要。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采取游戏化的方式,实质上是在利用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来丰富课堂,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更好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加入到游戏中去,这样可以更好的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自己的想法,与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乐趣。当然,教在与学生互动的时候也要在欢声笑语中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学习到语言技巧,获得语言能力。例如,我组织学生搭建积木的时候,我让学生围成一圈,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来搭建自己想象的东西,然后我依次与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问他们你想搭建什么样的东西?”“你想怎样搭建呢”。我也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目的是让学生敢于在大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思想。本来学生对玩积木就充满了十分浓厚的兴趣,我不停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就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尊重幼儿的想象力,让语言教学游戏化更具有包容性

幼儿阶段的学生由于对外界认识程度不高,所以他们渴望去了解这个世界,因此自然而然的去猜测,由此导致他们在这个阶段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而儿童的特性又决定了他们天生喜欢沉浸在想象中,所以尊重幼儿的想象力,这样才会让语言教学游戏化更具有包容性。

由于先天的因素,每一个学生的智育发展水平不是一样的,而语言教学的游戏化可以很好的避免了众多幼儿在一起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跟不上去的缺陷。在游戏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生可以根据游戏的情节设定做出不同的反应,比如在老鹰抓小鸡、小猴子摘苹果等游戏中,有的学生反应速度很快,对答如流、有的学生比较迟钝,而且还不敢发言、有的学生敢于讲话,但是他们在组织语言的时候缺乏一定的流畅性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鼓励,由此这种教学方法的包容性是比较强烈的。

篇14

1.教学游戏与教学游戏化

教学游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前苏联的教育学家提出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游戏长久以来就被认为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并且是学龄前儿童教学的主要手段。当时将幼儿园的游戏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类,第一类是具有创造性的游戏,另一类游戏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游戏。这种分类方式随后传入我国,并对我国的幼儿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教育学家编写的《教育大辞典》中就吸取了这一种游戏分类的方法,并指出教学游戏是根据教学大纲而制定的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游戏活动。对于教学游戏的价值,在学术界有着一定的争论,但总结起来,其价值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第一,是幼儿园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改善;第二,是儿童天性及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强调。通过教学与游戏的结合,学生的兴趣性、自主性、协作性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2.教学游戏化特征分析

(1) 教学游戏化的外部条件特征。教学游戏化强调的是将教学内容进行趣味化,尽管游戏化前后教学的主体内容并没有大幅度的改动,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却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实现教学游戏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儿童的自主性获得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应当由儿童进行自主选择,或教师在征询了孩子意见的基础上选择最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孩子明确其在游戏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游戏过程中必备的工具,以保障游戏能够按照设定的规则正常地进行。在进行游戏时,教师必须让学生自行完成各项环节的任务,当学生遇到一定问题时,教师只能从旁进行指导,而不应代替学生完成游戏任务,否则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学习目的就难以达成,游戏也就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教师对游戏的把控主要体现在对游戏难度的控制上。游戏难度的选择必须与幼儿的能力相符合。只有当游戏难度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时,才能保证游戏既具备了一定的挑战性,又能够通过努力完成游戏任务,从而给儿童带来愉悦、满足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