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范文

环境行为学理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30 17:56: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环境行为学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环境行为学理论

篇1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户部巷空间使用

Abstract: the fact is famous walk in wuhan city in the lane XiaoChiJie, an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ethod, the survey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use of the internal space use condition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ugges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native places lane space use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户部巷基本概况

户部巷是老武昌城内一条古巷,位于人口稠密的武昌司门口旧城区,它有147米长,连通民主路和自由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并在全街设立了一幅19米长、3米高的汉味早点文化墙。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现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二、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的户部巷内部空间特点分析

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的综合运用,基于环境行为学理论对户部巷内部使用状况进行了分析。

1、街道立面的集中

在一般购物街中,都可以发现时每个单元尽量缩短门面的做法。这是因为步行者一般都不愿意走得太远,设计师自然会使用窄窄的立面,做到在尽量短的街道距离中布置尽可能多的商店。户部巷也很好的利用了立面集中原则,把大量的小吃店铺集中在了短短的不到150米的小巷,这样的布置确实为小吃街的繁华起到了积极的意义。

2、和缓的过渡区营造流畅的空间

各种类型公共空间之间应该是和缓,流畅的过渡。同时也要注意,分界线不能过于生硬以致阻碍与外界的接触。户部巷的过渡区域清晰明确,但又使人感到出入方便自在。

3、慢性步行空间营造富有活力的场所

户部巷内的步行性空间正是慢通的典型代表,这样的一种公共空间交流也为创造有活力的场所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户部巷内部空间使用存在问题分析

1、环境设施不够完善

著名景园建筑师哈普林曾这样描叙到:“在城市中,建筑群之间布满了城市生活所需的各种环境陈设,有了这些设施,城市空间才能使用方便。”环境设施的完善配置,能为户部巷创造良好的步行环境条件。电话亭、垃圾箱、路灯、行道树、花坛、休息座椅、标志牌、自动贩卖机(无)、公共厕所(整个户部巷只有一个,且没有指引标志,只有向店主询问才能找到)等,这些设施不仅要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同时也可以成为户部巷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必须做到美观一致,与整条街的风格相协调,它们是步行者对环境最直接的感知因素。

2、无障碍空间的缺乏

行走在户部巷中,我们并没有发现系统化的无障碍设计。无障碍设计要做到系统化、体系化。要真正做好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必须每个环节都畅通无阻,在设计中要对盲道、通道门、楼锑、电梯、电话、洗手间、扶手及标志物等部位进行周密细致的考虑。

3、空间尺度略显狭窄

约翰•付立恩在《步行空间设计》一书中根据街道上人的行为调查和试验得出人对环境感觉的结果表明:人在行走过程中,最少要占1.7-2.2平方米/人。因此,为适应人穿越、停留、进出建筑设施的交通要求,步行街宽度一般不应小于6米。空间以人为中心才富有意义。在研究空间时,必须要考虑人的尺度、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人的空间依靠性、运动空间与停滞空间、空间领域及空间感受等。但经过实地测量后发现,户部巷整体的宽度只有3-4米,空间尺度略显狭窄。

4、街道绿化景观缺乏

街道绿化景观对于整条街道以至整个城市有着重要的影响。事实上,街道绿化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载体,它并不只是简单的栽花植树。在户部巷内,基本看不到任何绿化,可能是因为巷子较窄的原因,不能种植较大树木。

四.改进方法与建议

1、设置完善的环境设施体系

完善的环境设施在提高人们活动的方便性与舒适性,丰富街道景观,完善商业街职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体现出街道对人文的关怀。

2、店铺内部空间的改造

在店铺内增加绿化小品;增加艺术图片,提高情趣;改变店内色彩,变单调为丰富,注意灯光的效果。

3、街巷绿化空间改造

随着户部巷的发展,绿化是不可或缺的。行道树、花坛、花架、花车、花钵、草地的设置,都可以增加空间的亲和力,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的购物环境。可在店铺门口加部分绿化小品,通过精致的绿化设置改善环境质量。

4、增设覆盖空间

由于没有覆盖,雨天行走在户部巷中是非常不方便的。建议增加覆盖空间,雨天降下,晴天自动收回,保证晴天的露天状态。每家店铺有独立的遮阳板,防止夏天阳光的暴晒巷内虽窄,构建丰富的光影效果给巷道以最亲切的感受。

五、结语

作为一种城市户外公共空间,户部巷的研究和设计无疑是武汉城市设计的焦点问题之一。街道和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在人性化方面要求可坐、可达、可观、可乐、可谈、可逛,这些基本的框架能够确保街道是属于人的。空间、环境影响着人的活动,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反过来人的活动又能造就空间,决定它的“生和死”。空间、环境的设计质量不仅取决于其形式,更取决于它们的使用者,所以作为未来的城市规划人员,我们深刻地感知到从内在规律和环境行为上把握空间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打造出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许峰,陈天. 创造丰富、人性的城市空间――步行街设计中的心理、行为因素探析.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2卷第3期

篇2

一、树立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今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必须树立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理念才能符合创新人才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就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教学中要改灌输式为讨论式、问题式或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疑、探索,使学生的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真正做到“回归主体,发展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主动从接受性学习向发现性学习转变。教学中要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置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途径。压抑的课堂环境,头脑僵化、态度武断的教师只会压制学生的发现欲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进行带有创造性的发现学习。宽松环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肥沃土壤。教师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思想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想象甚至可以异想天开,培养学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在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积极的心理状态,创造性思维容易进入一个毫无障碍、自由飞翔的心理空间。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宽松的情境有助于刺激学生做出主动的、独特的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自由地呼吸’,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破坏纪律和放任自流”。这就要求在课堂上建立新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充当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充分保证和扩展学生主体之间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创造生动活泼的氛围;要把学生看作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要允许学生提意见,讲错改错,提出与教师、教材不同的见解。只有在师生平等的民主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创造的欲望,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三、丰富历史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课堂外这一方式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因此,课堂外丰富的空间资源构成了一个立体开放的教学体系,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过去教学中重课堂内而轻课堂外影响到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其实只有课内课外双管齐下,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创新能力的发展。

要培养出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单靠“第一课堂”已不能适应教学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课堂采取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的教学方式,其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有趣。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组织学生开辟历史园地、创办历史小报、撰写小论文和开展制作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知识面,又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实践活动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互助合作、动手操作、分析思维、体验感受等综合能力,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我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实践证明,把第一、二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这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学生的知识面越丰富,实践能力越强,其创造能力就越强。

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培养创造性思维要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家庭对人的影响最为深刻,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对他的要求极为严格,10岁起他的父亲就要他整天在一个房间里读书,就这样整整读了10年,他从书本上获取了知识,也积累了不少的问题,他又用了10年的时间解决疑问,最终写成《史记》。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情况也是如此,受其父亲的影响而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7岁时就写得一手好字,以后终成书法大家。

篇3

【关键词】 合作需求; 薪酬差距; 企业规模; 高管团队规模; 技术水平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一)理论基础

合作需求,顾名思义,即企业对整个组织结构协调性的需求程度。不同的企业环境,对于协调性的需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基于组织合作的理论基础,影响企业合作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四个:组织任务类型和组织中的依赖关系水平、组织结构、技术和组织的环境波动性。组织的任务类型和组织的依赖关系水平可以从一个企业的多元化战略中得到体现,多元化战略包含了公司经营的业务单元数、各个业务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等。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一个公司的组织结构复杂性、组织的规模、组织构造等。技术主要是指一个公司的技术先进性与复杂性。组织的环境波动性,主要是指公司经营中面临的不确定性。

目前对于薪酬差距研究的理论主要是锦标赛理论和行为学理论。锦标赛理论是由Lazer和Rosen(1981)提出的,它认为在合作生产和任务相互依存的团队活动条件下,随着监督难度的提高,大的薪酬差距可以降低监督成本,为股东和人的利益一致提供强激励,因此当企业内部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扩大薪酬差距来促进合作;而行为学理论则与锦标赛理论持相反的观点,它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薪酬差距进行研究。行为学理论强调合作创造绩效,认为薪酬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即大的薪酬差距将会阻碍公司绩效的提高。 因此,当企业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减少内部的薪酬差距来减少薪酬差距对合作的破坏,即减少薪酬差距来促进合作。

(二)文献回顾

在合作理论模型中,Crowston(1991)提出组织协调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组织要素或活动间的依赖关系水平,二是组织结构类型。McCann和Galbraith(1981)在分析组织中的依赖关系水平与组织协调机制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组织中依赖关系水平的增加,对合作的需求也不断增加。Mintzberg(1979)在考察组织协调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每种合作机制通常都是与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环境相适应的,比如结构简单的组织通常采用直接监督机制,所以他认为组织结构类型也是影响组织合作机制的制订与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Kling和Kraemer(1999)的研究表明,技术对组织协调机制的影响突出地体现在技术对协调工具及协调技术的改进上。而在考察组织合作机制对组织合作绩效的影响的过程中,Cheng(1982),Kim(1988),Argote(1982)等发现组织合作所面对的任务的不确定性特征也是影响组织合作机制的基本因素之一。

关于合作需求与薪酬差距的研究还较少,Andrew和James(2001)将合作需求作为一个指标引入到薪酬差距的研究中,分别从行为学理论和锦标赛理论两个理论研究合作需求对薪酬差距的影响,最后实证结果部分支持行为理论的预期,而部分则支持锦标赛理论。在我国,张正堂(2007)从技术复杂性、企业规模、多元化程度和公司环境四个方面考虑合作需求,来分别研究合作需求与薪酬差距的关系,结果大部分支持行为学理论的预期。鲁海帆(2007)从多元化战略引起的合作需求入手,以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和业务种类数量来衡量合作需求,分别从锦标赛理论和行为学理论的角度对合作需求对薪酬差距本身以及薪酬差距对业绩的激励作用提出假设,结果表明,从薪酬差距的设定角度来看,多元化中各业务间相关程度和业务种类数量的增加会加大高管团队内的薪酬差距。

二、研究假设

本文认为当合作需求增加时,企业更倾向于缩小薪酬差距,减少团队内部的不公平感,从而促进团队的合作,提升企业业绩。因此,本文预期合作需求越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越小。从而提出:

假设1:合作需求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在衡量合作需求时,本文考虑了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两个因素,其中组织结构又通过企业规模和高管团队规模两个子变量来衡量,因此,它们与薪酬差距的关系如下:

假设1a:企业规模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假设1b:企业高管团队规模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假设1c:企业技术水平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负相关。

三、变量选择、研究样本与模型构建

(一)变量选择

1.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本文采用绝对薪酬差距(即CEO层级和非CEO层级薪酬之差的自然对数)来反映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

高管团队内部的薪酬差距(Gap)=ln(CEO层级薪酬-非CEO层级平均薪酬)

2.合作需求变量:本文合作需求变量衡量选取企业规模(Size)、企业高管团队规模(Mannum)、企业技术水平(Tec)三个变量:

(1)企业规模(Size):本文采用企业当年员工总人数的自然对数来衡量。

(2)高管团队规模(Mannum):本文采用企业当年年报中公布的全体高管人数为指标来衡量。

(3)技术水平(Tec):本文采用技术投入率即企业的研发支出与企业营业收入的百分比来衡量技术水平。

篇4

《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需系统地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比较熟练地运用消费者行为学的实务性技能与方法,为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解决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及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体、群体、社会因素和市场营销因素,为正确而有效地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策略打下重要的基础。基于该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消费者行为学》的课程特点

1.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

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中一门最重要的基础课,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为基础,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变量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综合性要求教师广泛涉猎各个学科中与消费者行为学相关的内容并为各知识点的链接提供路径,立足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角度,展现多维的研究视角,帮助学生登高望远,得以站在更高层次理解纵横交错的知识体系。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在归纳谈及市场营销学科渊源时,现代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曾指出“经济学是其父,行为学是其母”,而消费者行为学是从市场营销学中分化而来,故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是其与生俱来就具有的特点。该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实践场地,使得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结合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素有“总经理摇篮”之称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上世纪 20 年代首创的一种以培养实用型和创新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重要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教与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法,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案例)。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的基础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在一个模拟情景中通过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形式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具体作用如下:

1.案例教学能使学生所学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

社会需要大量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实用性人才,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不仅可以得到多方面的训练,而且可以从中总结出处事的方法、经验和教训。这些方法、经验和教训是书本知识所学不到的,它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某些活动的内在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学生就能以此作为参考和借鉴,触类旁通,应付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增强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2.案例教学有助于深化与拓展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学习如果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就变成了“空对空”,很难有说服力,学生印象也不深刻,记忆也不牢固。案例分析则是通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揭示隐含在案例中的学科思想,寻求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同时将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首先立足于国家、地区、及行业的背景,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吸取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锻炼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用活理论知识,脚踏实地,学以致用。

3.案例教学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知易行难,如何避免“赵括式”的纸上谈兵,将学生的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检验教育实践成败的重要标准。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理论熏陶,理论知识过硬,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往往导致实践能力欠缺。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功能是尽可能地为学生还原一个逼真的、具体的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现实问题,以此提高实践技能。

三、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恰当的案例选择

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展开,所选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让受众尽量看得见、摸得着,感同身受,并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恰当的案例使用,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活跃课堂氛围,学生注意力会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与多媒体相结合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容量大、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点使多媒体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突破于传统的平面媒体,对于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借助图像、声音等多维感官刺激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事件反复映射到学生的头脑中,教学效果则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分析后,可随后进行《消费主张》、《经济半小时》、《我们都是消费者》等相关视频的播放,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关键词:环境行为学;展示设计;科技馆;行为模式;空间认知

1 环境行为学概述

(1)环境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环境行为学又称为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讨论研究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同时,力图通过综合多个相关学科运用相关理论、概念和方法来研究人在城市、空间、建筑中的行为活动以及人对周边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和环境空间设计中,以改善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1]环境行为学研究可大致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研究。第二,人行为的研究。第三,对感知、认识和偏好的研究。第四,空间规划设计的研究。[2]

(2)环境行为学与科技馆空间展示设计的结合。科技馆空间虽然是成年人规划设计的,但是规划设计者更应该根据科技馆的使用主体以及科普教育的目的着重考虑青少年的参与,否则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因此,将环境行为学理论与科技馆空间展示设计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科技馆空间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及交流性。根据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科技馆空间规划和设计者可以从满足使用主体的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空间认知需求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对使用主体的需求增长与科技馆空间的变化发展进行综合研究,为使用主体设计和建造出能够有趣互动、主动学习意愿的科技馆空间。

(3)环境行为学对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科技馆的需求不再像从前一样只是被动式的接收科普展览信息的功能,使用者更多需要的是一种人、环境、展品之间的交流互动。科技馆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在科技馆空间中参观者是有目的性和主动性地去求知,参观者如果处在一个良好的科技馆空间环境中会产生愉悦感和停留感。反之,会产生厌恶感,不想逗留,那也就失去了求知的欲望。所以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科技馆展示空间设计可以通过研究参观者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符合参观者行为需要以及认知需求的空间环境,激发参观者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2 参观者的行为模式与空间认知研究

(1)参观者的行为模式。1)科技馆的使用主体。在不同类别的科技馆中尽管主题、规模不同,但是在各类科技馆中的各类使用者其任务却都大致相同。科技馆的主要使用者包括:参观者(个人、团队)、管理服务人员、活动组织及参与群体;其中最主要的使用者是参观者。调查发现,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等国家级科技馆外地游客和团队游客较多,地方级科技馆参观者以本地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2)参观者的行为内容。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行为活动可以分为行走行为和停留行为,行走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方式:目的性行走行为和漫游式行走行为。目的性行走的行走目的明确,行走路线接近直线,漫游式行走没有明确的目标,行走路线自由多变,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参观者的停留行为包括:参观空间和展品、视听、休息等候、打电话和交谈、摄影拍照等多种行为内容。3)参观者的行为特点。科技馆参观者的行为特点具有:第一,流动性,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活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设计者可以根据各个知识展区的内容规划整个空间,使其具有固定的流动方向。第二,多样性,参观者在科技馆空间内的活动是随各个展区内容的多样化而形成丰富多样的。例如,行走、观览、视听、实验剧场、交互、拍照、休息等等。第三,交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参观者更注重与人、展品、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3]

(2)参观者的心理需求。参观者的心理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开放性需求,开放是指人人都可以到达的并使用的一种状态,即空间可以方便进出,并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第二,公平性需求,科技馆空间始终处于一种共享的状态,人与人之间皆可以平等使用,环境能给参观者传达一种可以进入和使用的心理感受,而不应有其他的限制。第三,交流性需求,由于人们对交流的渴望以及信息的传播需要,科技馆应发挥其空间优势,促进人与人、人与展品、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主要体现在其空间尺度,人流组织,视线、声音控制和环境氛围的营造上。第四,人性化需求,我们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也是设计本源的回归。[3]

3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科技馆展示的设计原则

(1)最佳刺激度原则。刺激来自环境之中,人们通过感知环境中的刺激,来获取信息。不同的人对不同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应,参观者在大范围的刺激中自动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也自动屏蔽掉对自己无用的信息。这就要求设计者针对使用主体在展区环境中对功能分区、空间形式、材料、互动界面、灯光可能做出的反应与需求,掌握其最佳刺激度进行思考。

(2)最佳信息感知度原则。信息感知是指人们在某个环境中感知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参观者由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对科技馆的感知度也不一样,并且参观者的感知度是过去的经验在脑海中汇聚修正的结果,这也使每个人对每一个主题展区的兴趣程度不同。当环境中的信息量大,负荷高,环境中的信息量少,负荷就低。负荷度降低,疲劳度也降低,参观者便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

(3)舒适参与性原则。在科技馆参观过程中,参观者的参与性直接体现其价值,这里参与性是指参观者通过环境与展品互动交流获取知识信息。由于馆内各展区知识内容的多样化,疲劳感和烦躁感会经常让参观者产生烦闷的情绪,舒适性参与就是让参观者有一个舒适惬意的交流环境。这就要求设计者从参观者的心理行为变化为出发点研究科技馆的人性化、功能性以及舒适性,对展示环境进行连续性规划设计,对展品进行人性化设计,从而使人、展品、环境得到和谐统一。

4 总结

科技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环境越来越多地被不同层次的需求者广泛使用着,设计者只有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分析参观者的心理、行为以及与环境的需求,结合一定的设计原则来指导科技馆展示设计规划,避免流于形式的表面美感追求以及呆板单调地展示科普教育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科技馆展示环境的质量及实现科普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MOORE G T.New directions for enVironment-behaVior research in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 research[Z].New York:Van NostrandReinh01d,1984:95-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