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范文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9 16:01: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历史知识整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历史知识整理

篇1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整理;能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形成时期,注重质疑,注重理性分析,已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要能系统地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高中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包含了课程目标、模块目标和内容目标。而每一课的内容目标又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第一领域固然以知识为主,其余两个领域目标的达成也要以知识为依托。掌握学科知识是学好一门学科的首要目标。然而,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纷繁复杂,学生如何掌握?培养高中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此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按专题整理

高中历史课文以专题呈现,从专题这个角度整理知识,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历史,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1.以同一问题为核心进行系统性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为编写单位,但专题与专题之间又有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故学生学习时常常顾此失彼。若以同一问题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把握并理解所学知识。如,以人教版为例,按“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为问题核心,可以把必修一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现代

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等单元进行整合,这三个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近代与现代的政治制度,整合后可以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2.以相关主题进行中外横向对比的相关性整合

普通高中的历史教材,不仅涉及中国史,还涉及世界史。进行中外对比,可培养学生横向分析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更全面地了解历史。依然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师可以先把必修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等单元进行整合归纳出若干主题,其中之一可确定为“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然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等单元整合归纳成“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这样就可形成有关于经济政策调整变动的横向对比。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是如何看待和处理政治制度和经济手段的关系?可以得出哪些启示?同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中苏又有哪些异同?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结果?这样对比,这样设问,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帮助学生提高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按社会形态特征进行多角度整理

1.以同一历史时期为单位将某一社会的不同领域的内容进行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科书必修部分有三大模块。必修一为政治及政治制度史;必修二为经济及经济政策史;必修三为思想文化科技史。在同一时期,社会历史现象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许多领域,而必修模块的知识呈专题体分布,这给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需要把同一时期的社会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例如,宋朝是一个争议较大的朝代,教科书涉及宋朝的知识点也不少,但是都零散分布在三本必修教科书中,教师可以引导把宋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和推进君主专制的措施,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理学的兴起,文化上宋词的繁荣按各个领域汇集起来,总结出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这样学生既可全面了解宋朝,又可锻炼到多角度观察历史现象的学科素养。

2.以同一时期中外不同的社会形态特征为对比参照进行整合

例如,17、18世纪,中外的社会形态差异就较大。17、18世纪,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已是封建社会晚期;在政治方面,君主专制一步步强化;在经济方面,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在思想方面,理学是官方哲学,文化专制,但也出现了短暂的清新之风,即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时期小说繁荣,文人画兴盛。而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形态就大不相同了。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思想方面,西方掀起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一波又一波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同时,自然科学也发展起来。这样进行对比整合,学生可以对同一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学生也易于理解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后面所隐藏的本质问题。

三、要善于构建单元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变得井然有序

这种办法适用于每一单元的学习,教师利用单元主题、课题及课文中每一目的主题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也就加深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然,整理知识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愿意钻研,热心于教学,并鼓励学生多多交流,就可以把高中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历史学科;知识整合;思想史

2014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12题“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以排列组合题的方式让学生选出主张以上观点的思想家。这道题目从全省的统计数据来看只有28%的正答率,在当年的高考选择题中属于正答率比较低的题。按照高考命题者预设,这并不应该是当年最难题之一,为什么学生却做不出来?这不得不引发高中历史教师的思考。

随着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历史复习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学生既要把握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又要弄清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文试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从知识整合的角度,提一些复习的基本策略。

一、让阶段更加清晰――网格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的不明确,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浙江省温州八校2011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第4题:

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

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①② D. ③①②④

这道题目看似简单,只要识记这些分别是属于谁的言论答案就能呈现。但是在答案呈现的背后学生必须有清晰的阶段概念。如果在复习中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以时间为依托的阶段,就能够形成历史框架,从而使繁复杂乱的知识点各有所属。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明末清初”已经将时间的阶段呈现在学生面前,但事实上,学生对于这个阶段,或者说对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比较模糊的,无论是必修一“政治史”还是必修二“经济史”中,对这一阶段都没有明确的呈现,更没有这一阶段的清晰的史实叙述。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模块是密不可分的,否则,我们很难让学生明白“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深刻的哲理,这也是思想史的特殊之处。

在本课中,在明确明末清初这一阶段之后,可以通过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对史实进行整合,在整合迁移的基础上总结规律,这样复习效果会更好(见表1)。

本课的四位思想家尽管都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但还是有区别的。李贽生于1527,卒于1602;黄宗羲生于1610,卒于1695;顾炎武生于1613,卒于1682;王夫之生于1619,卒于1692。从以上四人的生卒年份来看,李贽属于明朝后期,而黄、顾、王三位才是明末清初。理清这个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正是因为时间阶段的不同,所以造就李贽和黄、顾、王三人在思想主张上有很大的差别。

二、把珍珠串成项链――网络知识要点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模块化、专题式教材编写有许多优点,但也带来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知识零散且结构松弛,以至于完整的历史事件往往被人为地分割开,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在不同的专题和模块中,给学生的历史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学生到了高三仍然分不清和哪个发生在前,哪个发生在后,第一次国共合作和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需要运用合理的整合策略,帮助学生明确知识,理清结构。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复习的效果更加有效,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中,用导学案的方式将零碎的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从代表人物和代表思想两个方面来把握,从整体上加深对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印象(见表2)。

另外,高考试题往往反映学科知识的系统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用表格进行知识梳理,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知识梳理和整合,还要挖掘它们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在“整”的基础上关键还要“合”。

三、将知识融入整体――网通教材内容

专题式教材呈现方式的一个弊端,就是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事件的因果联系。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历史学科系统知识比较欠缺,这就必然会给高三复习带来困难。因此,教师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在专题之间、模块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多元联系,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纵向思考

思想史需要交代思想的来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理解明末清初思想家的主张,还可以理清其思想的内涵和思想发展的脉络。否则,某个思想家“就会变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横空出世的思想家,无根无土,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就被抽掉了”[1]。

1.李贽对前人的继承(见图1)

从图1这张关系图中可以看出李贽是王守仁的再传弟子,那也就意味着李贽思想会多多少少受到王守仁心学的影响,所以在言论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材料一: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乎!

――王阳明《答罗整庵少宰书》

材料二: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焚书》

在材料的论述中,都有提到是否盲从孔子的问题,都有反对盲从孔子,认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不能用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的主张。除此之外萧公权认为“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2]。在复习过程中理清两人的思想关系,无论是对于本课李贽思想的理解还是对前课《宋明理学》中王阳明的理解都是有意义的。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李贽的继承

材料三:道无定体,学贵适用。(黄宗羲)

夫私者,人之心也。(李贽)

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是常情也。(顾炎武)

人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自利也。(黄宗羲)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和李贽思想有相似之处。从内在脉络上明中期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发展为明末清初黄、顾、王批判空疏的心学,构建实学奠定了基础。在解读材料的基础上,黄、顾、王沿着李贽的思路,深入探讨心之内涵的关键词,得出心是私的,自私是人的常情,黄宗羲更是提出人是自私自利的。基于这样的主张,重视商业这一最能体现私心、利本性的行业,最后发展出了“工商皆本”思想,这比从资本主义萌芽角度解释工商皆本或许更有说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工商皆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恐怕是生拉硬套……值得怀疑”[3]。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

在表格的知识梳理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出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有反对君主专制的一面,但是反对君主专制是不是在反对君主制?这可能是很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比较难以区分和理解的。这是一个难点,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例如2011年温州市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测试第15题:

顾炎武提出“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锋芒所向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推动了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③已经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④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正因为如此,弄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传统儒学的关系就尤为重要。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课前提示“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文化上的统治地位”的理解。

材料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其(君主)即得之(天下)也,……以奉我一人之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

材料五: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天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顾炎武

在对材料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停留在前秦儒学中,仍然是民本思想,只是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种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没有上升到人权,更没有公民权利的论述。反对君主专制也没有提出君主政体,并设计一个新的政治制度,清代的主流意识没有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把握这些界限是理解的关键。

(二)横向整合

14~16世纪东西方出现的相近似的思想动向,雄辩地显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有着内在的规律性,这就是世界各主要民族在冲决中世纪藩篱的历史关口,都必然兴起一个文化上的一种启蒙[4]。于是很多人会将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和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加以比较。为了让这段几乎是同时代的历史事件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笔者进行这样的尝试。

和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几乎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莎士比亚以及启蒙运动早期代表霍布斯和洛克。在莎士比亚、霍布斯和洛克的影响下,爆发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启蒙运动的扩展,从而改变了整个西方世界。但是中国,直到1840年,随着西方坚船利炮的到来,被迫打开大门,以极端保守和被动的姿态进入近代,直到1912年清帝才宣布退位(见图2)。

比较分析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感受: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但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本主义的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综上所述,在历史学科高考复习过程中,加强历史知识整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对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从而达到高效复习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任世江.编余杂俎[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133-135.

[2]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373,374,380.

篇3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 主体作用 创造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思想政治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在教学中教师依旧经常感叹为什么有的知识讲了那么多次学生还是没能掌握?是什么原因导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不高呢?

1.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师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传统观念:课堂上老师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这就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上课不动脑筋,对知识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探究,效率自然不高。

2.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竞争也亦然,分数、升学率是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高中政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的灌输,轻方法的培养;重答案的标准化,轻答案的开放化。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只追求知识的记忆效果,而容易忽视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3.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强。长久以来,学生就对教师有一种依赖性,认为老师讲的就是正确的、重要的,再加上由于受初中政治课地位的影响,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主体参与意识不强。

要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学过程从以教师的讲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能力。

1.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首先需要构建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即创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如课堂上教师满面春风的笑容,整洁得体的穿着,幽雅清晰的谈吐,都可以成为感染学生情绪的起点。教师对学生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也会触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定位,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而不是装知识的容器,允许他们尝试,允许他们犯错。师生平等,教师尊重、鼓励学生、关爱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目标。学生尊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只有在这样被理解和被尊重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乐学,才能主动探索,课堂也才能彰显生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环节。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则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迫切。

现行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需要积极寻找对策,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生成。

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把教学目标转化成目标思考题或“提纲式”阅读训练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求知,可以课前发给学生作预习用,并要求学生在预习中生成问题。二是利用实际生活或者时事政治事例,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若干思考题。这一方法可以克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空洞和乏味,赋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鲜明的时代性和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意识。前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并且其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梯度,对较高要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能起到让学生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效果。

在预习和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敢问”、“想问”、“有问”、“会问”,提出的问题可先让学生小组之间解决,解决不了老师在引导的基础上帮助解决。

3.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能力、强化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把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发挥学生的才能,尽可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表现欲和成就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其主体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学到知识,锻炼能力。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如下几种:

(1)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机会让学生说,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让课堂活起来。教学中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回答问题,使高深复杂的政治理论变得浅显易懂。这样,既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广泛联想,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又能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引导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搜集有关资料,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刊登黑板报,学习有关报刊,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时政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以此来巩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政资源 应用 教学

时政资源是政治课程的教学中一类很有价值的素材,透过对于当下发生的时事热点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借助学过的知识点探究与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理解吸收程度。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要拓宽课堂教学的维度,引入这些有价值的时政资源进入课堂,帮助学生在时事热点素材的分析下来更快速的获知知识要点。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思维活跃性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会有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与构建。

一、利用时事政治来实现教学导入

时事政治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融入课堂,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当下的一些时事热点,以此作为教学导入,给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效开端。很多教师都在探寻教学导入的方式,有的试图列举生活实例,有的会从具体的问题分析为导入。这些都是比较好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如果能够一定程度引入当下的时事热点,这不仅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推动学生更快速的进入到教学主题中。

在教学《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看选举视频,看完之后,看是否有同学知道选举流程是怎么样的?随着学生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后,大家也逐渐融入到了视频呈现的情境中,这个时候教师再提问:是否有同学知道主席是怎么选举出来的?以此作为导入,进入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块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好奇心,让他们接下来能好好学习该板块的知识。以时事政治作为教学铺垫,这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到探究的核心问题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所学知识点,深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

二、辅助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高中政治课程中有很多抽象概念和理论知识,尤其是涉及到哲学的内容,学生理解上的障碍比较大。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以时事政治素材作为辅助,尤其是在分析一些哲学问题时,如果学生从理论层面思考问题难度比较大,不妨将这些理论知识进行延伸,以生活素材为依托,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实例中这些抽象知识的体现,让学生吸收这部分内容更加充分。将时政素材和生活实例引入政治课堂中,这可以很好的化解学生产生的思维障碍和思维偏差,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与吸收这些有难度的内容。

《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课中,学生首先在价值与价值观上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它们的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时事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也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关于价值观的实例非常多,比如之前造成很大轰动的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流行语“我爸是李刚”就是从此案而来。还有许多抗洪救灾的英雄们,为了抢救灾民,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他们受到了人民的尊重与爱戴。学生如果对于概念理解的障碍很大,不妨透过这些时事热点新闻来领会概念的含义,这可以化解很多教学难题,也可以给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知识构建桥梁。

三、培养与训练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利用时事政治还可以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也是政治课程教学目标的一种实现。时事政治案例中有很多很值得分析与探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可以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最好是问题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借助问题探究的过程来训练自己的思维,加深对于问题背后涵盖知识点的理解与体会。

比如,在学习《多变的价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黄金的价格作为分析例子,引导学生从各方面深入分析为什么黄金价格会波动,并让学生思考问题:“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什么?为什么大家要抢购黄金?”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讨论,分析及解答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各自发表理解看法,能够让大家的思维有良好碰撞。这样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对于问题探究的深入,学生有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说明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学生能学以致用了,这也就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用。

结语

以时事政治作为辅助可以很大程度推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能够加强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将当下的热点新闻和时事素材引入课堂,可以以这类素材为依托构建思考问题,组织大家展开对于问题的分析解答。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让理论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学生还可以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中慢慢挖掘问题背后体现的知识点,进而有效的吸收这些知识内容。

【参考文献】

[1] .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选修课程实施研究[D]. 河南师范大学,2013.

[2] 董红涛. 时事政治在高中思想政治n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9).

篇5

一、案例强化对于基本政治理论的论证与解释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高中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采用机械化灌输的形式,以谋求学生应试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记忆,但是其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因此,现阶段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政治教师首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案例的补充来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的证明,并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为学生理论知识的有效运用提供最佳的前提准备,以保障学生在高中政治学习中能够获得知识储备与知识运用能力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投资的选择”这一章节的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投资方式中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来引入近期股市行情巨大波动的实际案例。在案例引入之前,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理解风险与收益的定义,并明确风险与收益的伴随性。而在股票投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这一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2015年5月~6月股市的大幅度增长,股民大幅收益以及2015年7月~8月的股市大幅下跌,股民的巨大损失这一案例来为学生进行理论的论证与分析。通过这一具有时事性质的对比案例,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对风险与收益的相伴性进行一个了解,并对股票投资的风险特点有更深刻的体会,进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效果也能够随之地被提升出来。

二、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理解理论的实际含义

教师可以尝试角度与角色的转换,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并从学生的角度来尝试对政治理论知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从而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理解的基础上不断的拓展学生知识探究与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重点知识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引入“中学生强迫父母购买苹果手机”的案例,教师要弱化自己的权威作用,进而指导学生进行自由的发言,阐述自己对于案例的分析。进而教师可以从学生观点“要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进行消费,不必完全受外界的影响”来引出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从学生“不要随意追求虚荣感,盲目的跟风”来引导出避免盲从,理性消费等消费观念,促进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分析与探究的能力。

三、借助网络和媒体资料,强化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有效理解

时政知识也是整个高中政治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因此在例证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地借助网络或媒体的资料补充时政知识,以保障例证教学工作能够动态化,并且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随时地进行生活问题的探究分析。

例如,2015年9月3日在阅兵活动上的讲话,教师就可以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知识结合所讲的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基本含义,来指导学生对课程的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以这一案例分析为模板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问题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理解的程度上不断的强化知识运用的能力。

四、学生借助自己所学的理论进行案例的论证分析

通过案例论证强化高中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不断地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而在课程巩固阶段,高中政治教师同样可以创新知识巩固的方式,借助例证教学的基本思路,以综合分析题现场解答的形式让学生借助自己课程所学知识来进行案例的分析,或者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总结升华进而推导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而在这种案例论证与分析的课程巩固教学下,学生的知识所学以及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技能都能得到同步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