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六年级语文教学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六年制小学语文《积累.应用5》
教学目的:
1、通过习作让学生初步掌握建议书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谈(诸如:后勤服务、校园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等等)和学生一起交流,引导学生在感受美好的校园文化、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发现学校生活中存在的不尽人意的种种缺憾。
二、提出要求,分小组讨论交流
1、要求(板书)
(1)你觉得我们学校在哪些方面不能令人满意或是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说说。
(2)大家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3)小组内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说说你们将如何改变这些现象直至能让你满意为止。
三、班级交流讨论突破难点
1、各组选派1—2人在班上交流。
2、指导突破难点
提问:生活中,你觉得是发现问题难呢,还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难?
——教师板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再问: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
选取学生提出的1—2个现象加以讨论并总结:把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样一样地写详细。
追问:(就学生发言的某一问题)你觉得按你的想法(设想)要使问题得到解决。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工作?它的保障基础是什么?请一项一项细致地说一说。
讨论:请同学们对上一位同学的陈述作补充。
(师生共同点评补充)
四、学生尽可能地把解决问题的办法设想得更合理、可行、实用。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知识总结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不仅要实现对小学阶段知识的融会贯通,还需要为初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基础,因而可以说小学六年级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本文将立足于小学六年级对这一阶段的教学经验进行相关的总结论述。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六年级 教学
在教学工作的开展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传统也最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衔接小学与初中的六年级阶段。在小学六年级课堂教学开展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除了自身要有较高的教学素养,还要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断在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上提升自己,灵活应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切实提升每一名学生的素质能力,语文作为小学时期重要的教学课程更是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以下笔者将针对六年级语文的相关教学经验展开论述。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小学六年级属于小学的收尾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开展语文授课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对学生在这一时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付出努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必须要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将阶段性教学活动的开展列入到工作内容中,另外,还要留心六年级学生同其他年级的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学习能力上的差别,根据学生自身的各方面特点与班级整体的状况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的满足整体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规划与设计,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在课堂上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真诚细致的讨论与交流,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则,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后要时常与学生针对学习与生活谈心,使学生能够在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怀,在语文学习中更加具有动力。
二、鼓励学生通过持续的语文积累为文学创作打好基础
不论要做好什么事,都需要长期的积累与铺垫,语文学习同样如此。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做好积累,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各种积累方式,既不能使学生感到乏味,也不能脱离语文学习内容。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在六年级学生的自我约束力都有所提高,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更多的将自放归给学生。“读”就是语文自主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读”包括朗读、轻读与默读,对于读的内容也应当尽可能的涉略广泛丰富,或是对诗词进行有感情的朗诵,或是对课文精彩段落进行朗读与背诵,或是对成语进行积累与应用,或是对充满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进行持久性的积累。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看到一些精彩的、自己喜欢的文学词句或者自己想到一些精彩的语句,不能只局限在一时的记忆中,而是可以将其写到笔记本中加以积累,这样在平常还可以随时进行翻看,强化记忆,真正做到在生活中积累语文知识,避免眼高手低现象的发生。教师为了强化学生的动笔意识,还可以以自身为榜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累热情,在阅读积累课上可以和学生一起阅读并进行积累,定期举行阅读积累优秀笔记的展示,使学生逐渐规范自己的文学知识积累,例如,学生在写以“大无畏的精神”为主题的作文时,就可以从日常积累的相关专题中的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就可以运用到其中为作文增添色彩。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学生才能够真正在语文学习中做到“学有所得”,扎实的打牢基础才能够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重视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开展中的重要价值
语文教学一方面属于语文知识层面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属于思想层面的教育。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课本中的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优秀篇章显著增加,这些文学作品除了自身具有的文学艺术性之外,还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展示的是深刻的思想,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语文在本质上还是属于一门思想教育的课程。为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根据学生当前的思想状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优良思想的熏陶,从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实现对思想发展的健康引导。
四、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课本以外的延伸
在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知识水平相较于低年级的语文水平得到了提高,眼界有所开拓、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因此教学课本上的知识教学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课堂教学开展的实际需求了,为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当突破课本知识教学局限,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课本以外的延伸。例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实际的语文学习水平,在现代信息应用平台上进行有条理的、有针对的语文知识学习,从中更快的获取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从而实现语文学习课堂与课外的双结合,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学习,推动语文学习的高效开展,引导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为日后的拓展性学习提供借鉴。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初中学习的奠基时期,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对于学生初中语文学习的衔接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创新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侍迎春.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语文课【J】.学苑教育,2013(08)
【2】丁彩霞.关注学生需要,提高教学效率【J】.教育科研论坛,2009(07)
2009年9月,我校成为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这打破了中小学的时空限制,为我们进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经过大量的听课、评课,我们发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已刻不容缓。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与衔接上作了深人细致的思考与实践,以便更好地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顺利过渡。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差异性
1.学生的差异
虽然小学六年级学生与中学七年级学生只有几个月相隔,时间隔得不算太久,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交往与活动更多的是与级学生在一起,而小学六年级学生则与低年级学生在一起,所以他们的心理特点、思维水平、理解水平都还是有明显差异。小学六年级学生心理年龄仍处在儿童期,他们往往还是让别人承认自己,希望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就逐步向少年期转化。学生个性发展开始不平衡,出现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出爱和恨,自信和怀疑,尊重与轻蔑的感情,同时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的能力有了发展。
2.教材的差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侧重于学生的识记与浅层的理解,它主要解决“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思维难度不大。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大量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再者,小学教材在双基上更注重字、词、句、段的训练,中学教材虽然在这方面也有明确的要求,但较小学而言还是要单薄得多。中学语文教材要求学生更多的是审美与鉴赏。也就是说,小学教材更多的是解决“懂不懂”的问题,中学教材解决的却是“好不好”“美不美”的问题。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是从文字走向了文学。再者,从文体上讲,小学语文记叙文居多,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中学语文教材增加了科学性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文言文的容量也增大了,小学语文到中学语文从感性走向理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3.教学方法与要求的差异
小学教师上课重视情感的渲染,教师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手段直观。加上小学课程少,时间多,因此,小学教师上课速度比较慢,容量小,一个知识点可以反复讲,反复练,直到学生弄懂为止。教师上课提问的深度也不够,大多数学生可直接回答。对作业的批改,小学教师可以做到精批细改,对犯了错的学生,大多都可以面对面指导。中学教师由于课程紧张 (每周只有5节课),所以讲课速度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讲一遍就不再讲了。在作业批改上,中学教师也不可能精批细改,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自觉、认真、独立完成好作业。
4.命题思路与评价标准的差异
以阅读为例,小学六年级与中学七年级阅读要求明显不同。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记叙文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叙自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而语文课标对中学的要求是“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能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标准的不同,必然一导致命题思路的不同,小学语文命题仍以重现、叙述为主,有简单的情感表达,但答案基本上可以在文章中找出来。而中学语文命题则强调对文章内涵的概括与情感体验的评价,并能品味、鉴赏文章。从小学知识的积累到中学能力的培养,这是小学语文得高分而学低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写作为例,可以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的差异。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作文字数要求为400字,中学生则要求600字。小学作文要求学生能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结构完整,就可以得90分以上。中学则更强调文章表达方式的运用,语言的优美,构思的精巧等等。一般小学六年级的高分作文在中学老师的手里也就是80分左右。这样一来,就凭作文这一项,中学语文要想得高分出就难上加难了。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1.教学研究上的衔接
(1)成立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组。我校2009年就申报立项乐山市级课题《教师微型课题的开发与指导实践研究》,其中有一个子课题即《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由小学六年级教师和中学七年级教师承担。课题组着力于小学高段和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思考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等问题。
(2)建立六七年级联系组。学校定期召开六七年级联系会议,共同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还抽调小学个别教师到中学部任课。让这些教师一方面向中学教师学习,一方面又不断给六年级教师交流,由教师的亲身感受来促进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适当的时候,让六七年级教师集体备课。
(3)相互听课。中小学语文教材及教师教法的不同,可以通过相互听课来促进了解。听课后,中小学教师相互提出合理的建议,明确各自在教育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避免各自的弊端,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机衔接。
(4)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即同一节的内容,由六七年级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听课的老师就通过对这节课的对比,结合他们所取得的效果,找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反思自己上过这节课所经历的过程或没上过的为自己准备上这堂课进行第二次备课。这样的活动,可以使六、七年级教师更加深人地了解六、七年级的教材,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融合。
2.教学的衔接
首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潜能进行教学,适当加大抽象性,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问的难度稍作增加,更加娴熟地运用追问与启发的技巧,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与思考能力,少做一言堂的讲解与机械的训练。七年级教师则放下身子,不要让自己还停留在九年级的教学思维之中,要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儿童化倾向,问题设置不宜过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术语,避免使用太多的专业语言,要重视七年级的情趣化教学,也要加强七年级的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与识记。其次,中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中学《文课程标准》外,还要通读小学《语文课堂标准》,形成体系,避免单打独斗。
3.学生习惯培养的衔接
小学高段教师应该摒弃小学中低段的一包到底的教学习惯,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法指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语文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与积累的习惯,打开学生的视野,而不是一味地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中学教师则要在七年级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在中学的起始段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持久的动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七年级学生了解中学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到七年级下期才放手让学生归纳、总结、分析等等。
4.评价体系上的衔接
徐怀琴
2014年2月21日下午,我们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一小培训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张主任那精辟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激烈的教学讨论不时地在脑海里浮现,那精彩的教学情景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参加本次活动的体会,那就是受益匪浅。
1、在本次培训中,主讲老师从拼音与识字教学、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几方面的教学建议中,使我对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教材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3、讲授新教材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材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材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4、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文;六年级;有效性
语文学科是我们小学教学学科里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弘扬,也是同他人沟通、交流的有利工具。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后续各种知识的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有必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是帮助学生从小学向初中语文学习过渡的关键性环节,对于学生的小升初考试和全面的发展都起着推动力的作用,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当下最需要着重突破的关键点。
一、采用情境教学法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教师们需要关注的,六年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还是以形象的思维方式为主,教师要善于把一些抽象的词汇和知识点进行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以一种较直观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现到学生面前。采用情境教学法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解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部分学生用故事重现的方法来让学生自主的把人物角色带进自己的思想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特点和个性,观看的同学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文章的具体内容。同时这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增加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感情交互,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以一种较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教学上来,积极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通过多种情境方式的开展来活跃课堂氛围,又例如在阅读课文之前创设一些学生容易理解能够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问题,并回答上来。这种模式能够很好的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出学生的追寻问题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文解读的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学会整体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解读问题、快速搜索问题、整理归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注重课堂互动性,以学生为本
课堂的互动性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带动课堂教学的节奏,对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是有着推动性的作用。同时,课堂活动的互动,也符合心理教育的要求。如何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互相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提问,尽量把主动给学生,让学生做主,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和发现答案。这样一来,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加强了,使得学生高效率的接受所学的知识和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答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创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学生不是分数的奴隶,不是考试的机器,教师更不能通过考试和分数来消除学生的个性,教师要做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思想空间和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个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懂得如何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转换自己的位置。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机械的“教授式”的教学,学生一味的接受,没有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不利于小学生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进行思维的开拓和发展,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能力上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如何找到自己获取知识的最佳办法和途径,教师的作用不能一味的扩大,不能把教师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上来。以学生为主,针对学生的发展个性和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都要体现出来,帮助学生去发展自己的学习特点。对于不习惯去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自己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多加关注,适当的要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做到独立自主,不依赖于教师,获得真正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甚至是其他知识的汲取奠定基础。
三、改革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有效性
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强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手段,例如普及很广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师自己事先准备的影音信息来进行辅助教学。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与即将要讲解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或者录音,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合作学习来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组成自己的小组,还可以给自己的小组起个响亮有个性的名字,让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员都积极的协同合作,积极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不同小组之间还可以形成有效的竞争,这样的竞争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激发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帮助学生提高在课堂学习的效率。
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更应该将它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出来,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尤其是语文六年级的教学,更应该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 作文教学 衔接性 衔接问题与对策
如何实施中小学衔接教学一直是中小学教学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国家和教师都越来越关注作文衔接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小学作文衔接的现状,提高中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深化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衔接
(一)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涵义
要明确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衔接的涵义,我们首先要清楚“衔接”的意思, 在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与对策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衔接是指“事物相互连接”。它可以说是“互操作性”,“挂钩”,可以说是“协会”,“一体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组合”。因此,这里的中小学作文的衔接,其实就是指中小学写作能力发展过程中的前后阶段之间的相连接。
史降宁在《中小学作文文体教学的衔接及其对策研究》中说到, 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脱节现象就是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问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很好进行衔接,最终学生写作困难、教师教学艰涩,导致作文教学陷入困境。
(二)研究中小学语文作文衔接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针对作文教学来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完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性工作。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师来说,做好衔接工作,有利于减轻初一语文老师的工作压力,帮助六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写作要求;对于初中语文老师来说,夯实新生的写作基础,有效的组织创新教学,是提高大面积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
因此,收集中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衔接性研究,将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的有关数据和文章进行综述,将更好得维持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中小学作文有序而可持续发展。
二、中小学语文作文衔接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小学、初中作文衔接教学的现状
王康琦在《浅谈中小学作文的衔接》一文中认为小学和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教学知识缺乏衔接性的成分,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不善于学习。因此各个阶段的老师们没有发现衔接教学中的共性,从而缺乏理性的思考,导致学生一直停留在六年级的写作思维中。
王晓芬则认为目前的中小学衔接教学的现状是处在一个“瓶颈”期,她在《如何做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一文中指出, 一个时期以来,家长、社会对学校作文教学,不断指责;教师也抱怨多输入、低输出,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共识。
颜丹更加具体表述了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现状,她在《浅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中说,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二)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衔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科萨贞主编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示注意的教师教育教学法》一书中,他指出当前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现实主义中,理想的教师教育的是要既注重理论学习也要重视教学实践。[2]高艳红也指出中国语文教师缺乏具体的写作教学理论,只有写作教学经验的观点,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为基础,没有更多的实际问题,难以将经验转化为系统的理论教学。
具体来看的话,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作文衔接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国家课标存在缺陷,教学教材不衔接。
史降宁在《中小学作文文体教学的衔接及其对策研究》一文中也明确中小学作文文体教学教材编写衔接中存在问题,一方面是写作知识的内容体系、教材的不足;另一方面,教材编写方式的内容缺乏系统性。
颜丹对于中小学教材的编订方面的问题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在《浅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中指出,教材的编订存在差异,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内容较简单,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知识点覆盖少;而中学语文教材在内容和掌握上的深度有所提高,对抽象思维的要求越高。
2.教学目标衔接不畅,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李菁在《增进了解 梯形过渡 有效衔接 ――对中小学作文教学衔接的建议》中指出,在实践层面上中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小学六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与初中一年级的作文教学目标之间跨度较大。
陶云云在《初中作文教学目标的解析》一文中,她认为作文的文体开始具有多样性,要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还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生活细节的习惯。
刘军堂觉得中小学教师对彼此教学方法并不了解。在《浅析中学与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衔接与过渡》中指出了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存在的基本观念、整体观念的缺失。
3.中小学作文评价方法差距大
对于教学评价上的差异,颜丹在《浅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疑问中阐述到,目前中小学在对学生的评价上存在偏差,小学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注重鼓励性评价,而中W则更侧重于评价的客观、科学、公正、严格。
沈立文在《小学习作指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讲述到,学生对于教师的评改完全处于漠视状态,致使一些错误不断地重复出现。
教师对于作文批改很少去研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自批自改的能力。使学生长期养成写作靠自己,批改靠老师的惯性,最终导致学生产生懒于主动修改作文的惰性,作文独立修改能力发展不足。
一直以来,提升教育智慧,打造有效课堂都是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的梦想,大家都在用各种方式去探索,实践,而教学阅读研讨课可以说是展现自己实践成果的最好方式,11月18日至23日,我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群读类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9位老师都展现了自己独有的风采。他们有的立意创新,有的勇于突破,有的扎实有效,彰显出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聚焦课堂谈教学
1、参与面广,效果良好。
年级
教 学 内 容
教师
一年级
《影子》
一年级
《比尾巴》
二年级
《从现在开始》
二年级
《风娃娃》
三年级
《古诗两首》
四年级
《古诗两首》
五年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六年级
《跑进家来的松鼠》
六年级
《我的舞台》
本次研讨课活动,所有的语文教师都是提前准备、积极备课、勇于参与,运用新型教学设备来设计课型。教师们不仅听课积极性高,而且评课时也是一针见血地进行指导和纠正,给授课教师提出宝贵的课堂教学建议。
2.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小学语文教育一个最为重要的课题。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有着太多值得我们担心的问题。在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现状。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阅读教学,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情节分析为中心的讲问型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构建以培养学生自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自主阅读”模式。“自主阅读”的教学思想,就是要正确确立阅读教学的目标、方式,把重“理解”的教学转变为重学生阅读的教学;把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自主的“学”;把单一的问答式教学结构转变为多种形式的互动式和自动式教学结构,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优化阅读教学过程,实现阅读课教学效益的提高。 本次活动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很好地彰显了这一特色。
3、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的目的应当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以文本为依托进行训练,以达到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高,这在我们这次的活动中体现很明显,如:自学能力、写作能力、识字写字能力、合作能力、抓关键词阅读文本的能力、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根据学段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这是难能可贵,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互动学习的方式,改变过去班级授课中“传递--接受”式的师生单向交流的局面,建立以学习小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个性。下面仅以“朗读”举例说明。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读就是培养语感最积极有效的刺激。朱作仁教授曾经指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本次活动中,大部分语文教师都能以读促悟,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或抓关键词句(重点词语)来反映人物或景物的特点,这点做得非常到位。如:龙娣、王希玲、张玉带、柯湘等老师在朗读方面充分体现了“以读促悟、边读边悟”的语文教学理念。每位老师都能带领学生充分阅读文本,从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中去感悟课文、感悟人生。“读”中尽显语文课堂魅力。
4.重视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例如柯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而是根据学生朗读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读得有感情,把作者心情都表达出来了。”张老师的“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师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陈老师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另外,王老师还特别注意鼓励学困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
5、听评课扎实有效,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本次活动学校在研讨课完毕后,还在组内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上课教师谈上课思路,教法学法,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畅所欲言,既肯定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1、学段特点体现不够明显
在本次研讨课活动中,因为对于新课标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到位,因此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时没有根据自己本年级的学段特点来合理备课,在课堂中出现了问题过难,学生冷场或是问题过易,学生没有思考的难度等不足。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重质疑的层次感,难易度要适中,将想问的问题用最佳语言表达出来,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能力有所掌握。
2、交还自主权,提供学生创新的时空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年级;阅读指导
一、重视课堂教育,改善阅读技能
对于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来说,不少人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提高非限徐行文本阅读的技能要通过另外花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不应该在课堂教育上给予太多的希望。而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发现,要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方法和相应的技能融入到高年级课堂教学内容中去,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很多高年级的教材中都涉及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对这些教学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尽量去挖掘当前的价值,尤其是教师应当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中从感知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提取和综合信息,这些技能的获取,与教师系统教学离不开。
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对比的教学方式,因为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在学生们心目中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其情感冲突更加强烈,从而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还应当对高年级学生设计巧妙的问题,并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根据比照分析,加强对认知的更深一层意义,有利于排除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上的障碍。通过适当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对高年级学生来说,有时候教学效果比连续性阅读更具效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采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对于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起到减负的作用,是一种可行性极高的方式。
更令我们值得关注的是,在讲述到与我们国家建筑有关的内容时,可以先让国家对文本进行研读,共同参与思考讨论,初步完成一幅幅方位图,除此之外,一些优秀的学生还能够对建筑的轮廓进行描绘,让自己的绘图显得更生动些。所以通过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有效结合,对于整个高年级阅读教学活动来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
二、做好跨学科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需要充分利用好不同学科之间的资源,在其他学科师资力量的帮助下,做好不同学科之间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的交流,从而能有效提高高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能力。例如,对于英语、数学、美术或者音乐课的课堂上,可以走进其课堂听课,从中搜索关于这些学科老师在传授阅读指导及其方法的经验,为自己的实际教学提供有效的借鉴作用。从旁观者的层面上来分析,不同学科的老师能够为高年级阅读提供有效的建议,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并联合举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和写作教学,例如,可以考虑开展数学作文、兴趣性调查、手抄报制作等多种形式来介绍自己最成功的教学经验,并做好不同学科的教学日志。
三、充分利用校本文化资源
优秀且丰富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资源广泛存在校园里,常见的有花草牌、读书角、文化标语、明星榜、文明评比等等。可以说校园里每一个角落的文本都丰富了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生活,而且通过简单又生动的形式来传递这些文化信息。教师不能忽略校本文化资源,要善于加以利用和挖掘,这不仅仅是满足当前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也是学校对于学生知校、爱校教育的重要载体,顺应了学生在成长发展方面的客观要求。教师应该树立起大语文的教学观,充分利用好一切有用的教育资源,考虑好学生的切身需要。
四、结合生活世界
人们的生活世界更是不乏非连续性文本。例如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换上了感冒,医生便为了开了相应处理感冒的药片,但是学生并没有记住医生的话,忘记应该吃几粒药片,便去咨询语文老师。这时候,语文老师就可以认为,一位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对药品说明书有所认识和了解,所以,凭借这个例子,将该学生感冒药的说明书以投影的方式投影到屏幕上,并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和进行相关的讨论。最后,让这名六年级的学生在讨论结束后,谈谈自己对说明书的理解,教师就在一旁提出自己的建议。在课堂上开展一个小小的案例研究活动,能够让学生获益匪浅,除了让高年级学生自己看懂药品说明书外,在家里还能年长者阅读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
笔者在自身工作实践和查阅相关的文献中,发现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在数据表格处理方面,可以通过对数字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在图标的理解方面,可以在传统的形、色、意联想的基础上,配合图标的本体,常见的有运动会、公司、历史、学校、文化等等去深入认识;而对于诸如地图、示意图此类的文本阅读,我们就要注意顺序问题,要做好观察顺序和按图索骥的工作。笔者建议教师在对这类文本阅读进行讲解的时候,不能泛泛而谈,进行空洞的教学,要配合具体的事例,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会了高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方法之后,就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回归社会生活当中。这样,不断参加实践和体验,才能更好促进高年级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欢.“非连续性文本”之于语文阅读教学:内涵、诉求、启示[J].课程教学研究,2013(03).
[2]印正海.内外结合,学以致用――非连续性文本双向阅读教学探索[J].浙江教育科学,2013(05).
[3]徐虹,盛新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3(16).
语文课程是干什么的?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什么?从课标中找到答案,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实践获得“语文素养”的支点是什么呢?就是“读书”!其道理很简单,正如小语专家们常说的:“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必定是爱读书、会读书、读过一定数量的书,并且从书中获益良多的人。反过来说,一个不爱读书、不会读书、没读过几本书的人,提高语文素养只能是奢谈。”因此,语文教师若从“读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吸引学生爱上读书。这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不喜欢读书的学生必定不喜欢语文,也不会喜欢语文课和语文老师,那我们就要想办法把课上出趣味来,并找些课本内外的生动故事让学生品读,再采用一些激励性评价措施,让孩子尝到书是甜的,读书是美好的事儿,逐步引导他们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二是教会学生读书。作为教学方法的“读书”,内涵丰富,类别多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读法又都指向共同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内要教学生学会精读、泛读、背诵、积累,学会提问、思考、解疑,学会取长补短,学会当众发表自己观点。课外阅读就该放手,设法让学生读得专心投入,读得没有心理负担。课内课外应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语文教育应有的思维。无论课内课外,最好都要让学生达到“读得通,读得懂,记得住,用得出”的目标,这才是读书的真功夫。
三是鼓励学生读一定数量的书。就阅读而言,没有一定的数的积累,也就谈不上质的提升。课标提出小学阶段阅读不少于150万字,这仅仅是一个保底数。而试想如果一学期只上完一本语文教材,学生才阅读了多少万字?大概在2万左右吧,中间还相差的大约148万字相当于多少本同样厚薄的书?它们藏在何处?这就要靠教师和学校去搜集和开发儿童阅读资源,让孩子读到更多的书。
四是教育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书要有选择,作为教师有责任给孩子选择有品位的、有益身心的图书。但是,选择不是给家长简单开个书目了事,也不能一味的用成人的眼光限制儿童的阅读,要在尊重儿童自身阅读取向的基础上科学建议。同时不要忽略整本书的阅读,读整本书往往更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的阅读品质与能力。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一学期只够上完一本教材,哪还有时间读其他的书?其实这是对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学生的语文能力从哪里来?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理想的语文教育是什么》中指出:“语文能力不是靠教师讲解,不是靠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因为它是一种能力,只能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做一点讲解,适当分析,画龙点睛,这是一种引导,一种提高,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改变呈现方式,突破学习的难点
信息技术中的信息聚焦、穿插、整合等功能,为改变语文教学中文本信息的呈现方式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学生学习的难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学生普遍认为描写王熙凤外貌、穿戴的语言不好读,也很难懂。如何化解学习难点,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物特点,并初步欣赏语言的凝练和节奏美呢?经过尝试,笔者发现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能优化阅读。具体的步骤是:(1)课件集中呈现、聚焦难读的七个词组:“金丝八宝攒珠髻、朝阳五凤挂珠钗、赤金盘螭璎珞圈、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2)分步出示“髻、钗、圈、佩、袄、褂、裙”,让学生想想每个词组分别写了一样什么物品,引导梳理出七个词组写的是王熙凤身上的配饰和衣物等。(3)分批出示词组:“攒珠髻、挂珠钗、璎珞圈、玫瑰佩、窄裉袄、银鼠褂、洋绉裙。”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发现配饰或衣服的造型等特点。(4)整体出现七个词组,引导学生品味这些衣物和配饰的质地、颜色,按照刚才的停顿,试着读出词组的节奏来(如图1逐步呈现)。(5)回归文本:把这些华丽的佩饰和穿戴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来欣赏一下整体的效果。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这段描写。
如上所述,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呈现方式进行整合或改变,对于难读的内容进行“结构化拆读”,引导学生分步朗读、合理停顿,能逐步发现这些语言的节奏和规律,感受语言中蕴含的色彩、音韵和节奏美。同时,在课件中分层分步呈现。这一方式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学得轻松有效。
二、拓宽展示渠道,尽显学生的精彩
传统的语文教学依赖教师的巡视,依靠师生交流反馈,展示渠道单一,交流模式不够丰富。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的学生作业提交功能、“电子书包”软件里虚拟课堂和班级论坛功能、移动授课系统中实时分享功能等软硬件平台的开发和运用,为更好地展示学生的学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在语文课的预习环节,可以运用上述技术,鼓励不同的学生展示个性化的预习困难和学习问题,展示对同一个语段不同的感悟和发现,等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一文,学生读懂读通并不难,但如何快速把握文脉,了解文章梗概,这是学习难点。怎样更快捷地搜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多渠道展示学生的精彩并进行有效评价呢?笔者请学生在“虚拟课堂”班级论坛中展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主要环节如下。
教师(引导):这个故事很长,把握主要内容也有难度,试试列一下小标题吧。老师已经概括了两个,但不满意。请同学们试着概括故事其他部分的小标题,也欢迎改一改老师写的标题,把它改得更准确(如图2所示)。
在学生自主概括小标题的过程中,教师经过课堂观察,将具有代表性的小标题输入学生端,发送至网络的班级论坛中,或用移动授课设备拍摄书面摘记,并即时推送至大屏幕展示(如图3)。
多渠道展示功能,给全方位展示学生的学情提供了便利。以下是据此展开的“小标题比较和提炼”课堂教学片段,由此带来的精彩可见一斑。
师:大家列出了多个小标题。谁来总结一下,第一部分哪一个更准确?
生:我选择“英勇杀敌”,因为课文中说,战士们都非常勇敢地去杀日寇。
师:是呀,第1、2自然段最主要的内容并不是讲埋葬那些牺牲的战象,而是写战象和象兵一起英勇杀敌。还有吗?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生:我觉得“战象歼敌”更好,“歼”字尤其好,感觉在跟坏人战斗。
师:讲得真好,掌声鼓励一下。同学们看,入侵我们国土的是谁?
生(齐答):日寇!
师:“战象歼敌”写出了我们对日寇的痛恨,概括得很好!
……
师:我们来总结最后一组――
生:我觉得“庄严归去”更好。首先,“庄严”两个字直接明了地说明,嘎羧最后没有回到“象冢”,而是回到了同伴们牺牲的战场,这是十分“庄严”的事。“庄严归去”表达了对英雄的一种崇敬的感情。
师:对,“归去”有一种缅怀、表彰、敬意在里面。不同的人去世,我们用的词也不同。
……
这些个性化的素材,通过信息技术得到了更好更快捷的展示,也成了后续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三、拓展评价维度,提升互动的效率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极大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了评价的主体,也为改进评价方法提供了可能。作文教学的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近年来,我们鼓励学生注册博客、论坛账号,尝试将学生的作文展示到博客、微信等信息技术载体中去。由于有了交互式的互动和海量的读者,作文评价成效提升明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五中请学生“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课后班里的学生都将作文到博客上去了,以下是作文《坐在后面的女生》后众多网友的跟帖。
“漫游博客的鱼”:前面读起来好像在贬低,后来在夸李同学的优点,这个结构我很喜欢……
“会飞的鱼”:我觉得这篇文章语言有点唆,“还”“可是”出现的次数太多了,我建议改改。
“漂流瓶”:第二、第四件事情其实写的是同一个特点,都是写李同学比较热心,很会关心、帮助别人。第二件事情可以详细写。
“铁哥”(教师):用一两件事写出小伙伴的特点,事情之间注意详略和过渡是这次作文的重点要求。这篇作文过渡不错,重点事情不够详细。孩子们重点关注一下。
“小蒋”:我觉得第二件事情中,作者“作业做得慢,被老师批评”后难过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可以具体写出来。
“袅袅炊烟”:小蒋,主角是李同学哦,这样会偏离重点。我建议可以把李同学安慰作者的情形写具体,最好能用上我们以前学过的对话的几种不同形式。
“过客”(家长):读了你的文章,一个幽默、热心、宽容的同学形象跃然纸上,非常生动。作文中的几件事选择得非常好,过渡很自然,特别是对同学的那几句语言描写活灵活现,对她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也很生动。
……
1、教研方面
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并在学校外派听课活动中,能够认真做好记录,撰写听课有感,回校后及时向老师们分享交流。例如利用双休日,观摩了“现代与经典阅读教学活动”后,向全体语文教师作了《做一位甚聪惠的教师》的交流;听了南国学校《赠汪伦》一课后,撰写了听课随笔《赏识教育,让课堂一切皆有可能》,并得到了原茶山镇语文教研员陈碧瑜的好评;在新课程热点课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研讨与交流中,我凭借着自己的热情,肩负着学校及茶山镇领导对我的信任,三年来,我先后开展了两个课例研究,即《大自然的启示语文综合性学习》和《走进童话世界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两个课例均作为开放课进行交流。《大自然的启示语文综合性学习展示会》作为茶山镇语文教学研讨面向镇全体语文教师开放,并得到了东莞市及茶山镇语文教研员的一致好评,为我校赢得了荣誉。同时,课件荣获华师教育集团课件类评比三等奖。教学论文《语文综合性学习,我痛并快乐着》在东莞市语文教研网上发表。
2、工作方面
XX-XX年度我担任405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我在稳扎稳打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活动。例如:我在班干选拔体制上,采用了“班干部竞选制”,并定期进行班干部技能培训;周五放学一改往日家长随便进入课室,教室纪律涣散,而是采取“门卫负责制”;即由学生干部负责,在走廊接待家长,做好签名接待工作,特别是对于个别表现好的同学,训练小干部让他们向家长汇报。这项举措得到了领导及家长的好评,同时我也在全体小学教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并得到了广泛推广。家长会《说说心里话》让孩子们把自己嘉玛的收获,成长的烦恼,对家长的建议等在老师和家长面前进行了表白,家长们听了,有的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有的留下了激动的热泪,有的则在心底暗暗地自责……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在全体同学的努力下,我们405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我本人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
XX-XX年度我除继续教课505班之外,还担任了年级组长的工作。在带领全组前进的路上,我本着为老师们服务,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在“嘉玛学校古诗文朗诵大赛”演出活动中,我站在全组的角度,对8个班的活动进行了统一策划,适当的安排了舞台的人文背景表演,使得舞台气氛及效果非常喜人。在家校沟通工作中,适时地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家长》《我心目中的好孩子》调查与评选活动。下学期四月份,我在宝宝出生前一天才休产假,当然在怀孕工作的日子里,我特别感谢校领导及同组老师的理解与关怀。
XX-XX年度,产假还没有结束,我就肩负起了毕业班的教学与级组管理的任务,尽管每天要一边工作,一边给嗷嗷待哺的孩子喂奶,但我并没有因此在教学与管理中有一点马虎。六年级要打翻身仗,学校给我们的压力怎能让我有一丝疏忽?我在开学伊始,就制定了详细的级组发展计划,并多次召开级组工作论坛会,学情分析会。“争创嘉玛优秀生”系列活动,我亲自策划与主持,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并达到了激励的目的。同时,师生文体活动,学科竞技活动等层出不穷。在最后的统测中,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策划并主持的“毕业生典礼暨汇报演出活动”使学生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的感恩表现得淋漓尽致。
XX-XX年度我又一次接受了学校交给的艰巨任务——担任家长问题较多的401班的语文教师及四年级级组长工作。开学伊始,我就策划并召开了四年级家长会。在会上,我做了《营造和谐家校关系》的报告,报告中论述了老师和学生、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家长的新型关系。同时,就了解、信任、沟通、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我没有采用说教论坛的形式,而是通过截取发生在我7年教育生涯中的一个个小故事,给家长以点拨与暗示。会场内家长的回应更是格外的兴奋,掌声与微笑并存。会后,我还给家长布置了家庭作业,家长们欣然接受。
3、生活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诗歌导入;故事导入;图画导入;媒体导入
导入常常运用于一节课的起始和一个问题的开头,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身为教师,我们走进教室,站到讲台上,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什么样的开场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对自己的课产生兴趣。好的课堂教学导入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师生双方轻松而愉快。
一、诗歌导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某些现代诗歌的理解很难深入到位。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必须用相对符合诗歌情境的语言予以导入,或者将已学过的诗歌作为导入,既能让学生对已学诗歌进行回忆温习,又能引导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尽快入境。
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草之歌》一课学习时,笔者就借用了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天在哪里》作为课堂导入。在课开始时,笔者首先鼓励学生把曾经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写到黑板上,又让学生回忆《春天在哪里》诗歌的内容进行吟诵。之后导入:“同学们,我们看到有春天的地方就有小草,嫩嫩的小草是春天的象征,那么小草还有没有其他的色彩,是否能代表其他的季节呢?”学生们通过对现有诗歌资源的积淀与选择,对已学诗歌的回忆,理解了春天与春草之间的联系,引发了学习的欲望,其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二、故事导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依然处于感性认识中,对于新鲜的事物总保持好奇心,喜欢听音乐和故事。教师在导入阶段进行设计时,必须抓住学生特点,以故事导入帮助学生建立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设计上,笔者就将课文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并将此落实为一段文字,放在上课开始时让学生预先朗读――“冬天的夜晚寒风刺骨,雪花飘然落下,街上行人寥寥无几。这时,一个身形单薄、光头赤脚的女孩走在大街上。一整天了,]有一个人向她买过火柴,她衣裳单薄,没有一分钱。她又饿又冷,雪花散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无心理会……”当教师绘声绘色地读完这些话时,学生们都为之一动,且都要询问其结局如何。这时,教师提示道:“同学们,我们可以从今天所要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获得答案。”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课文的整体感知中,本堂课效果很不错。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们对于形象生动、富于想象力的情节都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将类似的故事作为导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故事,品味文本。
三、图画导入建立优美的学习情境
小学生十分喜好形象直观的事物。如素描或简笔画之类,都极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到固定内容的临摹中,或者亲身示范画出教学所需要的图案。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课《故宫》教学之前,笔者就尝试帮助学生勾勒出北京故宫的模样。有的学生主动查找故宫的各种图片,或请教美术教师帮助画出故宫,有的用素描,有的用水彩,有的则只用简笔画进行勾勒,从不同的角度勾绘出故宫外貌与内饰。
四、媒体导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在全媒体时代,电视机、录音机等传统媒介设备已经被普遍应用,且还加入了像电脑Flash演示及PPT课件等传媒形式。语文教学是语言的教学,更是集学生多种感官于一身的交流过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喜好及年龄阶段下的理解能力,可选用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邀请学生参与到相关音乐、视频的搜集上来,让学生体会到亲身参与的乐趣。
例如在讲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月下桨声》一文时,笔者就尝试引进《月光曲》作为引子导入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切感受到月光下的恬静与淡雅,在优美意境中走入文本。而在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唐玄奘西行取经》一课导入部分,又引入动画片《孙悟空》、19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并在多媒体上播放孙悟空从石头崩裂中现身的情景,学生们顿时被深深吸引住。此后,笔者顺势导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也知道这些人物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跋涉千难万险到西方取经的唐玄奘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么这个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是怎样的精神让他最终取得真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唐玄奘西行取经》。”可以说,新式媒介的应用,使得语文课由过去的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了。语文教师也拥有了更多的教法选择,但需注意运用要适宜,要有度。
五、游戏导入让学生乐于参与
有位教师在教学《听讲要专心》时,采用了游戏导入课题的方法。刚一上课,教师便提出做游戏的建议。游戏的名字叫“品尝”。教师借鉴了著名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看,看谁学得最像。教师首先拿出三个瓶子,一个装满汽油,一个装满蓖麻油,一个装满醋。教师说道:“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他给一个杯子倒入一点汽油、一点蓖麻油和一点醋。学生们静静地看着他把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随后他竖起一个手指给学生看。接着他把手指放进杯子蘸了一下。几秒钟后,他把手指拿出来。“现在大家看着,”他说,“记住,你们要照我做的去做。”他把一个手指放进嘴里,尝了尝,微笑着,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然后他把杯子递给学生,在全班传递。每个学生把一个手指伸进混合液蘸了蘸,然后放进嘴里吸了一下。他们没有笑,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个鬼脸。这混合液的味道太难吃了。当这个杯子最后传回到教师手里时,他很不高兴地说道:“很遗憾,你们中谁都观察得不够仔细。不错,我是吮吸了一个手指,但是我放进嘴里的那个手指并不是我伸进杯子里的那个。”
这样就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听讲要专心》。这样导入使学生们兴趣十足,也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六、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 合理安排 实施途径 初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后教材内容改革的一个大突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改的 一个新突破点,其教学实践活动也备受教师和教学管理者的重视,如何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是每一名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教材为依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语文教学和生活密切联系的纽带和桥梁。综合实践活动还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学生的视野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密切关系。如何使综合实践活动和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呢?
一、充分明了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编排体系
新人教版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构成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板块在不同的学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形式。在低年段的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是隐身的,每一单元后面都设计编排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只不过没有明晰的标注。以语文园地的方式呈现,比如“展示台”“口头交流”“校外活动”等形式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年段则每学期出现两次综合实践活动,在语文园地中的 “展示台”交流。活动内容涵盖“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等学科所属内容,还有包括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保护绿色家园”、“走进大自然”等学科外的学习内容。高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则每学期两次,有集中安排的以活动建议为主一阅读材料为辅的实践活动。如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六年级下册的《难忘小学生活》。[1]
二、灵活安排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补充,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实践进行恰当的安排和灵活的应用。在不同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都要科学而恰当地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要从识字开始,注重识字内容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识字带来的乐趣和意义。教给学生识字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的道理,要结合字的形、意进行记忆和理解;随着学生识字量和文学积累的增加,学生的年级段也在增加,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为主,其中的“画一画、说一说”、课本剧表演等活动安排都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形式,对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比如“走进童话”的综合实践活动。在上课之前,我布置学生大量的阅读童话、搜集童话。因为童话是学生接近文学的最直接通道,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是学生构建美好理想的最适合之处。在进行实践活动中,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话内容、自己阅读过的童话内容,充分地与同学进行了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把自己对童话的理解和感悟也加进去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这为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现多学科的整合
知识是相通的,整个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都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小学语文教学都可以整合其他学科内容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学科,比如《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有效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比如《美丽的家乡》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结合《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关于家乡的内容进行教学,从而将两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2]
学生进入高年段以后,他们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事物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点,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高年段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 “看说写”、“听说写”的能力培养进行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从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入手,鼓励学生动手、动嘴、动笔的习惯养成。让学生具有说和写的欲望,形成说和写的内驱力。另外根据高年段学生的特点,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进行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了解绚烂多姿的校外生活。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3]
参考文献
[1] 曾华明. 浅议综合实践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0(01)
一、抓好理论学习,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提升教师素质。通过各级教材培训、网络、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与途径,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学理论与课改理念,及时推荐学习书刊及相关文章,交流学习心得,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信息与动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正确、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科组长、学科带头人、课题组教师引领导航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上课、评课活动。做到学以致用,受训培训双向互动。坚持理论学习与课堂实践、课例反思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寻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务实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开展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以加快我校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
二、抓好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正常开展备课组的学习研究活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批改、辅导、考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等教学流程的优化。
各年级教师要在深入学习“新课标”的同时,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要求备课要有自己的钻研所得,体现自己和自己所教班级的风格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施教,并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使各项训练扎实到位,争取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特别抓好六年级的教学工作,争取为上一级学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好培优提差工作。制定有关措施,并付诸于行动。既要重视学生的各级竞赛,争取各项成绩名列前茅。又要注意激发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三、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略
本学期,引领教师追求“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语文教学。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增强优化教学策略的意识。在以往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操作层面上作出更多探索,着力摸索扎实有效又智慧灵动的教学行为、教学方略。在语文课上,重视课文朗读,重视情感培养,给予学生较高的期望值,规范学生读书写字姿态,学会幽默和微笑,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在智慧、灵动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扎实有效、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配合教导处开展大主题阅读活动
以年级组为单位确立阅读主题,推荐学生阅读书目,利用每周一节的阅读课进行阅读分享与指导,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品质。
努力激发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的良好文化氛围。本学期,我组继续策划全面开展校园读书的活动,以“把书读旧,把人读新;把书读薄,把人读厚”为宗旨,安排学生每天在校园荔枝树下朗读,让书香飘满校园,促进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阅读指导,明确阅读的任务和要求,提示阅读方法。要告诉学生这一段时间读什么,读多少,达到什么要求。引导学生把语文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并积极引导家长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向他们推荐适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书目,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尝试举行班级读书会,帮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学期中开始,各班级在语文老师的带动下,开展了“我与书的故事”演讲比赛层曾海选活动。这次活动,强调全体参与,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一次锻炼。活动历时一月余,学期末各班选拔出种子选手一名,参加学校的比赛。活动过程使师生得到很大的提高。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活动,为学校添彩。本学期,全校分年级组织学生竞赛,各年级均能根据年级特点设置比赛项目: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汉语拼音
查字典
同音字组词
近义词
反义词
形近字组词比赛活动使学生在各知识点得到一次训练和提高,受益匪浅。
六、以“专题研究”为切入点,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激发学生思维活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我们确定的专题研究内容是:话题教学。本学期,围绕上述专题,我们将着重进行两方面的研讨:
首先是:引导质疑、解疑的策略。与此同时,将“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包括课内作业与课外作业)贯穿始终。学期初,方案制定后,我们决定从“如何构建话题”入手,多角度开展研究。在这几周内,科组成员积极查找资料,交流学习体会,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分头开始实践。我们也走入老师们的课堂去看,去感受,还拍了许多课例的片段,作为下一步研究的素材。从课堂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构建话题的角度是多维的:有的老师是抓住课文中的一个生长点,在某一个环节构建一个引爆学生思维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有的老师从课文的整体入手构建话题,在课堂中形成一个对话的“场”,然后以读引写,以读引读,课堂生成了许多鲜活的信息。
这半年的专题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专题研究是一种很好的形式,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科组团队形成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方案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在本阶段的研究中,强调的是全员参与,大家都去思考,大家都去实践,大家一起交流碰撞。我们听老师对资料的研读与思考结果,交流案例,也走入课堂去听,并拍了许多课例(除了个别因设备调配的原因未能拍外,基本上都拍到了)。在评估课的练兵与试教活动中,老师们大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话题教学策略。
七、以“学习共同体”为抓手,探索教师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本学期,语文科组成立了“学习共同体”,并在操作上做到“四个确定”:
确定共同体负责人,确定负责人工作职责,确定学习内容,确定学习形式,使教师合作学习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