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9 16:01: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的特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2、历史悠久: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3、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关键词]传媒文化特质;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随着间文化交流的增多、盗版影碟的横行和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港台翻译的英美电影。有趣的是,香港、台湾与中国内地虽是同宗同族,但是我们常常体会到两地相互之间翻译习惯的差异,如Dr,Dolittle 2香港翻译为《D老笃日记2》,台湾翻译为《怪医杜立德2》;Desperado港译为《三步杀人曲》,台译为《英雄不流泪》。如1998年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As Good As It Gets成了《猫屎先生》(港)和《爱你在心口难开》(台);Good Will Hunting成了《骄阳似我》(港)和《心灵捕手》(台)。最近的如本届奥斯卡的大赢家Slumdog Millionaire香港叫《一百万零一夜》,台湾叫《贫民百万富翁》。再如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台湾译作《班杰明的奇幻旅程》,港译《奇幻逆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香港和台湾两地在翻译英美电影片名时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一、电影翻译受到受众群的传媒文化特质的影响
从功能翻译理论来看,翻译是一种以译者为中介的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语言学和翻译学家Nord提到“人类交际受情境的制约,情境又根植于文化习惯。”由此看来,电影片名的翻译,跟各地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有效传播性是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根据现代传播学理论,“社会中的人们往往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广泛的社会经验及文化等因素选择使用大众传媒。个人差异和社会差别是决定媒介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主要通过翻译途径实现的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电影必须关注片名作用的受众。受众不同,会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译名既然是以本地观众为目标,就必须符合本地观众的欣赏与品味水平,符合整个受众杜群的文化倾向。虽然从宏观上讲,香港、台湾与中国内地同宗同族(群),又是粤文化和闽南文化的辐射区域,但是从微观上看,香港和台湾两地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多有不同,由此致使双方在政治理念、价值取向以及目标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看来,两岸不同的传媒文化特质深深地影响了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策略和手段。
二、港台传媒文化特质对比分析
1,香港传媒文化特质
香港原属广东省新安县(今深圳市),以后清政府被迫将其割让给英国。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逐渐形成了它颇为独特的文化景观。一方面,在传媒领域,香港实行英式自由,有相当大的自主空间。香港媒体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监督政府、教育民众、提供娱乐等方面十分活跃。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贸易自由港,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商业的繁荣。根据美国经济学家T.Cowen在《商业文化赞歌》一书中的陈述,商业不仅不是反文化,而是把文化活动(包括文学、音乐、绘画和电影等)推向高峰的原动力。传媒精神与商业精神有着以下的共通性:一是炫耀性共通,传媒是商业最有效和不可或缺的炫耀展示平台,同时亦借商业的力量炫耀自己;二是性共通,传媒着受众的需求,商业力量着消费者的需求。所以,香港的商业文化的繁荣赋予了其更加自由甚至肆无忌惮的传媒空间。所以一说起港式文化,便立即有了跑马文化、饮茶文化、麻雀(将)文化、电视文化、八卦文化、炒楼炒股文化等各式各样文化的同时登台亮相,撩人眼花。香港处于中西文化之间,却因为殖民地的教育与文化政策,令学生对两边传统的认识都相当破碎。香港文化一直是处于解构之中,批判性多而建设性少。与之相对应,在文化传媒作品上表现为明显的香港性特质,即商业性、草根性、无父无君性、移民性,还有一点遗民心态。周星驰的无厘头式的幽默在香港百姓中如此受欢迎,本身就有其草根叙事的共鸣在里面,它明显带有非主流、非正统的反精英气质和自发性、非功利的“爱美”(Amateur)性格,一种压抑不住的原创性。他是以小市民所乐见的喜剧形式来表达,呈现出一种原本应是悲剧式反抗的、庶民的胜利。这种风格,是华语文化中所不可复制的一个标本。
2,台湾传媒文化特质
对台湾文化渊源流变的追溯可以看出,台湾文化具有多元性。原住民文化、近代西方海权文化、闽粤文化、日本殖民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欧美政治文化和大众消费文化,都是台湾文化的源头,都曾被接纳到台湾文化之中,都对台湾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总的来看,台湾文化仍属于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仍是中国文化下的一种地方文化。这是因为,台湾的语言、文字、艺术、伦理、哲学、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文化“深层结构”,以及饮食习惯、节日习俗、婚丧嫁娶、各种礼仪等“表层结构”,均沿袭中国传统,并未因其他文化的浸染而出现质变。不同于香港的一直处于解构中的文化,台湾传媒文化是先解构而后建构,对传统的继承很多,具有浓厚的古典文学和乡土文学积淀。但同时台湾和香港双方在经贸、交通、旅游、报刊出版、影视制作等领域始终保持着互动关系。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台湾政治经济形势的深刻变革,台湾文化吸纳了更多的外来文化元素,内容更为丰富,源自美、日的大众消费文化传入台湾。这种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满足个人感官需要为核心要素的“速食”文化迅速流行起来,蔚为风气。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大众传媒上出现了高度娱乐化。
三、港台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对比分析
1,香港传媒文化特质下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1)草根性的特质带来的是港译片名大量使用了粤语发音和香港本地方言俗语。如《宝贝小猪唛》(Babe)、《超能塞豆窿》(Baby’s Day Out)、《头奖拍住抢》(Lucky Numbers)等都是用粤语做为片名,明显带有香港制作的烙印,体现出草根、平民文化在香港这个在外人看来很“洋派”的都市的坚忍不拔姿态。又如The Cable Guy译为《线鬼衰人》,The Princess Diaries译为《走佬俏公主》,Scary Movie系列译为《搞乜鬼夺命杂作》,snatch译为《边个够我姜》就是典型的例子。还有更过分的,如Adaptation译为《何必偏偏玩谢我》,Pay It Forward译为《拉阔爱的人》。
(2)商业性的特质使得港译片名带有浓厚的香港庙街电影特色:香艳、暴力。和很多港产电影名一样,港式翻译往往选用那些刺激、煽情的字服做影片名。如Things AreTough All Over译为《糊涂宝贝上错床》,Dr.T&the Women译为《医尽女人心》;A Night To Remember译为《摄魄》,You’re A Big Boy Now译为《艳侣迷魂》。这样的片名其实和电影故事毫无相关,只能说纯粹是为了商业目的,不择手段来吸引公众的眼球。
(3)移民性与无父无君性的特质产生了以英文“译”英文的奇怪译法。以英文“译”英文是港式译名的一个鲜明特征之一。如The Other Sister译为《爱情DIY》,Tycus泽成《Y2K大毁灭》。DIY最初为计算机术语,意思为自己动手组装,而Y2K就是电脑“千年虫”。香港虽然是英语为官方母语,但我想大多数并不熟悉计算机语言的香港市民看到这样的译名一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电影译名恐怕只有香创。
(4)一点点的遗民心态导致港泽中为数不多的改换中国古诗古词做片名。港译片名中偶尔会出现舞文弄墨之态,如将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译为《仙乐声飘处处闻》,极具缥缈仙气。此句语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名篇《长恨歌》。诗中原文为“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被改掉一个字。虽说主要强调动听歌曲、美妙音乐这一市场卖点,但似乎缺乏文艺片片名所特有的雅致。再如根据海明威的名作The sun Also Rises(《太阳照样升起》)改编的同名电影片名译为《妾似朝阳又照君》,显得矫揉造作,晦涩艰深。
2,台湾传媒文化特质下的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1)浓厚的古典文学积淀产生了台译片名中大量古诗词或文言词的使用或改换。和香港的一点遗民心态下的矫揉造作不同,台湾传媒文化带有深厚的中华文化积累,在对欧美电影片名的汉译中出现了很多文辞隽永的译名。如pretty woman译为《风月俏佳人》,“风月”二字既点明了片中女主角的社会角色,又显得很雅致,符合文艺爱情片的特点。古典诗词使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电影Lolita在台湾译为《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出自宋代词人张先和苏轼的一则文坛趣话,张先在80岁时娶了18岁的女子为妾,好友苏轼做一首贺诗调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最后一句寓意老夫配少妻、白发对红颜,有一种的艳丽和含蓄。小说描绘的是老鳏夫亨伯特爱上自己年仅13岁的继女洛丽塔的畸恋故事,小说译本的副题就叫“鳏夫忏悔录”。因此“一树梨花压海棠”被用来比喻这个惊世骇俗的畸恋故事。
(2)婉约、细腻的本土文学风格使得台译片名有很强的文艺特质。台湾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一直处于相当兴盛的状况。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新诗运动在台湾得到继续,其形式、语言、技巧日益成熟,这种婉约、细腻的文学风格也深深地影响到对欧美电影片名的翻译。像对生活片和爱情片名的翻译显出了浓厚的“鸳鸯蝴蝶”味道,如the remains of the day译为《去日留痕》,Howards End译为《此情可问天》,West Side Story译为《梦断城西》,As Good As It Gets译为《爱你在心口难开》,等等。
(3)近年来高度娱乐化的传媒文化带来了台泽片名过度追求“眼球经济”。和早期的台湾翻译界执行的对原名忠实为主,但求无过的电影译名方针截然不同的是,台湾近年来在翻译电影片名方面开始表现出恣意的“自由”和“豪放不羁”。台湾的片商在确定影片译名时,很多时候似乎根本不考虑影片原名和内容,只是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至于这些字眼和原片有无关系,则不予考虑。由此,流行公式也应运而生,如“总动员”系列、“战警”系列、“追缉令”系列、“魔鬼”系列。如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电影,译名上构成一个“魔鬼”系列。如《魔鬼复制人》(The 6th Day)、《魔鬼终结者》(The Terminator)、《魔鬼末日》(End ofDays)、《魔鬼司令》(Commando),就连他的一部喜剧片Kindergarten Cop也被译为《魔鬼孩子王》。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伦理政治观
各派学者对于政治文化的含义是什么,看法相左,众说纷纭。但不谋而合的是,大家都把政治文化看作是政治体系活动中的主观性成分,认为政治文化是指政治活动中的价值、情感与态度。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在其杰作《比较政治学》中,把文化界定为一个民族在特定时间内对政治潮流的态度、信念和感情的总和,是政治体系的基本领向。要正确认识政治文化的含义,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了解:
首先,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成分,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政治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反映了人们对政治体系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必须注意的是,政治文化虽然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是政治与文化的简单媾和,也不是说政治文化就是文化在政治领域中的表现和作用。其次,一方面,政治文化在内容上是关于政治体系的主观性因素的复杂综合;另一方面,政治文化在方法论意义上,是通过对个人、集团、民族的政治倾向或态度类型的分析,来研究政治体系的一种新方法,对政治体系的持续与调节发生巨大影响。其三,政治文化属于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具有阶级的和社会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利益的必然反映。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将政治文化概括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作为深层次的社会政治现象,指的是政治共同体成员在一定政治体系中形成的关于政治及政治活动的感受、态度、心理习惯以及价值评估等主观意识的总和,主要包括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 具体而言,政治文化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政治认知成分,即一定社会中的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的认识和意识,它是政治文化中的理性部分;二是政治情感性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感情、态度,包括热爱、忠诚、怀疑、疏远等情绪;三是政治评价成分,即对政治体系的价值判断、意见。
阿尔蒙德进而把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地域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所知甚少或一无所知,也不抱任何期望,更不做出任何努力;第二类是传统依附型(或臣属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施加给他们生活的影响有所认识,但他们只处于政治体系的输出端,对政治体系持被动态,充当执行者的角色,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治体系,不能主动地把自己的要求输入政治体系;第三类是参与型政治文化,社会成员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意识到政治体系的输出部分,而且还要对“输出部分”施加影响,并有较高的政治技能。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轫于夏商周三代,定型于秦汉,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沿革发展,近代开始衰微。根据划分社会形态的标准,参考阿尔蒙德对政治文化的分类,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臣属型”政治文化极为相似。无论是它所赖以形成和延续的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土壤,还是它的本体,都带有浓厚的等级依附色彩,有着极其深刻的臣属型烙印。具体表现为:以君主为中心的单向辐射性政治意识形态,天、君、国、家长合为一体的政治认知;依附着家国、君父的各色臣民――士、农、工、商、官,其主体性的普遍沦丧,等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最为直接、集中地反映,也最为能动地反作用于其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表现出的人对人的依附关系也最为突出和典型。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以儒、墨、道、法四家影响最大。但墨家的影响不出战国,其他三家的思想则相互作用,在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构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的一大特色。其中又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居于支配地位,所以人们又常常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称为封建政治文化或儒家政治文化。因为自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加之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有着最为发达的传播手段,其他阶层人士均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儒家的思维方式、社会观、道德观的影响,并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同化。儒家思想以其独立性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同构性,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渗透到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和行为方式中,构成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大背景。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钟明善先生在其《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中做出如下统计:一是“人文主义说”,认为从商周时期早期政治思想产生时起,其基点就是从人事去体察天命,而不是从天命中去体察人事;二是“王权主义说”,认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主题是伦理道德,而不是政治的平等、自由和人权,这种认识结构便决定了人文思想只能导致专制主义即王权主义;三是“实用理性说”,认为血缘宗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现实历史基础,而“实用理性”则是这一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主张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四是“不断变化说”,或者叫做“不固定说”,少数学者实际上否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存在核心精神和本质特征,理由是包括政治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不断变化着的,这种观点过于偏颇。
客观而言,伦理政治观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以“礼”、“仁”结合为本体的,它适应了伦理型社会的需要。在这个基础上生成的伦理政治观,不仅包含着政治意识、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它本身就是政治实践的最高原则。
什么是“伦理”?其本义指事物的条理,如《礼记・乐记》所言:“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郑玄注:“伦,犹来也;理,分也。”后引申为伦理道德之理,亦即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又与“伦常”相提并论。“礼”与“仁”是儒家学说两大思想支柱。
所谓“仁”,源出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一种好品德。孔子将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并把恭、宽、信、敏、惠、智、勇、孝、悌等都纳入“仁”的范畴。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他认为“得天下者谓其仁”(《孟子・公孙丑上》)。总之,仁既是一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又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同时从社会而言是一种至善至美的“理想国”,是人类最高的社会境界。
所谓“礼”,最初是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把礼从形式中区别出来,发展成为一种以血缘关系和等级制度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孔子推崇周礼,主张对民“齐之以礼”。汉儒对礼作了进一步论述,认为“礼者,理也”,“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曲礼》)。到宋明时,礼学更成为理学的范畴,如《直讲先生文集・礼论第一》言道:“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曰仁,曰义,曰信,礼之别名也”。总之,礼既是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又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
乌兹别克民族不仅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和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派别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许涛:
我总体认为,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完成权力的平稳交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发挥着作用,这就是深厚的民族政治文化传统。乌兹别克族比较早地由游牧转为农耕,发展起定居的绿洲农业。同时,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枢纽和中转站。所以这个民族不光具有农业民族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同时还具有商人的机智。其他中亚民族认为乌兹别克人的性格中具有一种妥协性,这种妥协性在当今特殊时期协调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关系方面会起到关键性作用。
乌兹别克民族的另一个社会特点是国家管理中的长老制传统,或者说是长老文化。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在这个传统基础上建立了马哈拉制度,形成乌国家管理体系中的鲜明特色。乌兹别克斯坦全国实行三级管理制――州、市、村,基层就是马哈拉。“马哈拉”来自古阿拉伯语,有村落、公社和自然居民点的意思。它是一种民间自治机构,类似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和农村的村委会。卡里莫夫总统颇具智慧,他把民族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继承下来并为己所用。苏联解体后,他将马哈拉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乌兹别克斯坦这么多年受极端主义影响,社会危害不轻,但是这个国家基本上没有乱,这与他采用了这个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其中,长老在马哈拉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民间机构,马哈拉组织生产,组织救济,搞慈善,搞街道卫生,调解家庭纠纷。这种传统是自下而上的,并体现在国家政治中,势必在这次最高权力的交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6年9月19日,中国军人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的“和平使命―2016”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乌兹别克斯坦宪法规定,总统去世后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权力,但现在已经是破例了,总理米尔济约耶夫出任代总统,并被推举为总统候选人。从卡里莫夫总统逝世后的一系列重大国事活动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基本的人事安排已经清晰,并已经被社会各层面平静地认可。
关键词:体育课程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 传承
一、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实现地方体育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等价值,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同时,还有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是相对于流行于全世界或整个国家的体育文化,仅仅存在于相对较小的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体育文化。因此,体育文化,特别是地方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学习传承、发展创新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都必须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来逐渐渗透,即结合地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其意义主要在于:
1.有利于充分注意经济文化类型差异。有学者在研究中提出,学校课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课程目标忽视“经济文化类型差异”。事实上,我们国家因地域辽阔,再加之民族众多,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和文化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乃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学校之间,往往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同。这种差异会使得同一门课程的实施必须面临各种不同的问题。充分结合各地区和各学校的差异,鼓励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无疑是最有利的选择。
2.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也普遍增强,但学校与社区之间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交流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种阻力一方面来自学校场地向社区开放,另一方面在于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无法与社区居民顺利接轨,简言之,就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区体育文化不兼容。若能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通过结合地方体育文化特色进行校本体育课程开发,在教学中加入本地居民普遍从事的地方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3.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具有封闭性和相对静态性,这使得地方传统文化向外扩张的能力相对较差,同时又更为易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程度的开发与合理利用,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校园,为青少年儿童所习得并接受,这种文化必将能够较好地传承下去,并有可能得以发展和振兴。
4.有利于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地方特色体育项目的引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地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得以保持,从而增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保证体育文化间的沟通、碰撞、融合的普遍化和经常化,这也是维持体育文化生态平衡与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先决条件。
二、中小学体育课程传承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作用的发挥现状分析
我们在对15所被选取的学校进行调查后发现,无一例外地以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课上辅以游戏。在被调查学校中没有一所在体育教学中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传统体育内容。
主要原因是:
1.认识不足。在所有被调查学校中,除了两所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外,其他学校全是以田径和篮、排、足、乒、羽等球类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普遍认为上述项目才是“正宗”,民族传统体育难登大雅之堂,就更别说土得掉渣的本地体育文化了。而且学生们绝大多数生于此长于此,对于本地体育文化的兴趣不高,在学校开设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可行性差。
2.课程资源开发不够。本地体育文化由于其形式不一定适合学校体育教学需要,有的可能是难度大,或对抗性太强,造成伤害的可能性大,如果不对其加以改造根本不适于课堂教学,尤其是小学体育课教学。若要通过中小学体育课程对此类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加以继承与发扬,开发和改造就成为必需。然而这种费力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做。在研究小组对被调查单位的体育教师进行走访时,大家一致称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与打算。
3.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普及程度低,推广难度大。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因其相对静态性和封闭性,虽然使其存续成为可能,但也严重影响了其普及与推广,从而也就造成了研习群体小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少年儿童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社会流行、认同度高、普及范围广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这种原因,也就使得地方特色体育文化进校园出现了困难。
4.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这里所称的投入不仅仅是经费的投入,更包括设施、精力的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在体育校本课程方面做出相关的明确规定,甚至连指导性的条文也没有。因此学校和相关教师缺乏主动意识,从未考试过要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本地体育文化纳入体育教学之中,从而为传承和光大地方体育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鼓励各学校充分结合本地区和自身的具体特点开发校本体育课程,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纳入校本体育课程中来,不仅有助于较好解决地区及校际差异给体育课程实施带来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校与社区沟通的加强,更为重要的是,这将有利于地方传统特色体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还能促进类体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但在这方面,学校的实践中还存在中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认识不足。根据调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教师和学生,均把奥运项目视为“正宗”,很少关注本地特色体育文化;(2)不重视课程资源开发;(3)地方特色体育文化推广普及投入不足。
2.建议:(1)开展竞赛活动以保障地方特色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首先是各地方教育、文体管理部门应在地方运动会上下功夫,增加本地特色体育项目,通过竞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熟悉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从而带动更多的人从事这类运动,建立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立足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举行涉及地方特色体育文化的体育竞赛活动,把这种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建设一支能够将本地特色体育文化传承下去的后备力量。
(2)鼓励学校体育教师开发相关的校本体育课程。要保证地方特色传统体育文化走入校园,发挥其娱乐、育人的功能,首要任务是要将其开发、改造成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材料,这项工作无疑要由体育教师来完成。地方教育文体主管部门应通过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通过合作来实现地方体统体育文化的教材化,从而促进本地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繁荣。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文秘专业 文化特质 实践探索
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秘书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能力及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掌握参与政务、办理事务及组织公共活动的基本技能,能在各类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工作和公共事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高职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高素质。这种素质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人文素质,又包括文秘从业所要求的专业技能、职业观念、职业情操等专业素质。要达到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加强文秘专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文秘专业人才的文化特质,在内容上具有传统文化的性质,而由于它的主体是高职教育对象,因此它又是文秘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特质的培养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专业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校为主要活动空间的文化形态。它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系统,它作用于人的触角是全方位、多层次的。良好的文化特质对人的内在深层次心理结构的完善、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塑造、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文明素养的提升等有强大功能,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内驱力和亲合剂,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包括师生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在内的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特质的内核,它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它同时具有认识的整合功能,为学生提供行为参照系,长久而又深刻地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同时,外在的、既渗透着人文气息又彰显着时代精神的专业文化氛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深邃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
秘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加强文化特质的培养建设已成为高职文秘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文化特质培养的探讨。
一、传统文化特质培养途径探讨
传统文化对文秘人员的影响非常重要,从基础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接受,到深层的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为文秘人员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质,是一种全面、立体的作用。因此,传统文化的教学在高职文秘专业教学体系中就必须得到应有重视。
(一)创新思想,树立“课程群”意识
为了能够高质量实施传统文化教学,使传统文化精华在得以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高职文秘专业必须做到创新思想,重视课程,树立“课程群”意识,采取多样化、分层式的课程设置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繁多,体系庞杂,所以我们要树立“课程群”意识,以一门必修课程为主,多门选修课程为辅,其他课程参与渗透,专业课程有所涉及的方式实施传统文化教学,这种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具体实施。比如说:必修课程重在普及知识,关键是利用传统文化精神对学生进行能力和素质培养;选修课程重在培养专长,教师要在选修课中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文化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更加深入的思考;相关课程参与渗透,重在塑造人格,在文秘专业中能够参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学习的课程,主要是大学语文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这两门课程。大学语文课程中有大量内涵丰厚、思想深邃的传统文学经典,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让他们领悟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生至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以科学的思想陶冶学生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文秘专业学生而言,传统文化中的礼仪知识、管理学知识、公文写作知识等都可归入专业知识范围。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交叉结合,基本上能够将文秘专业传统文化的教学贯穿始终,这四个层次的课程可在不同年级、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进行,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自觉传承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化于心,塑造个人品格,提高专业素质,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1.变知识为故事,增强课堂讲授的趣味性
传统文化的知识是生动而形象的,教师要增强课堂讲授的趣味性,既要能够深入浅出,把晦涩深奥的理论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道理讲述出来,把简单明了的知识用形象趣味的语言讲述出来,更要精心设置讲授的环节,教师可利用如投影、幻灯、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技术,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2.变课堂为舞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方法组织教学。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教师和其他学生可适时提出质疑,在这样的交流碰撞中,对许多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锻炼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能力、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是文秘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3.变动脑为动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实践
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到博物院、文化旅游景点展开,让学生在参观文物、游览古迹的同时加深对传统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真正将参观和学习相结合;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引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层思考。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实际和专业实际,组织茶艺、礼仪、书法等兴趣小组,在这些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掌握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知识,更是自己将来从事文秘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技能。
二、专业文化特质培养途径探讨
(一)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理念提升
专业文化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目的是约束专业中的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进入职场的职业人员,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新鲜血液,尽量贴近职场,实现学生就业“零距离”,缩短与职业角色的距离。
秘书人员的职业素质,应该是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科技知识、专业技能整合、互渗、交融在一起的,而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颇。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还可以陶冶学生职业情操,熏陶学生职业理想,端正学生职业观念,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并可培养未来文秘工作所必需的敬业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团队与合作精神,等等;促使学生热爱专业,通过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使学生热爱专业,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文秘专业在模拟公司、校外实训基地多种实践平台上,通过模拟实训、技能大赛、社会实践多种方式,学生全程、全员参与策划、组织各项活动,体验秘书职业特点,在做中学、知行合一,通过体验、反思、融入职业角色,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所以文秘专业文化建设更体现出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二)本校文秘人才专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一个实训大楼――文科综合实训楼
在文科综合实训楼中,学院紧密结合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依据,共建设了4间实训室。实训室搭建起校企合作、师生互动的平台,使学生的主体性、体验性进一步得到关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落实,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多元化的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复合型一线文秘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吴文化园位于文科综合实训楼一楼,作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我校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平台,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了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吴文化园在素质教育上发挥其文化孕育功能,有力地提升了专业文化建设品味,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2.两个大赛―――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和秘书礼仪大赛
通过组织技能大赛,给学生提供大量秘书综合实训机会。职业技能大赛的组织工作由学生组成的秘书协会全权负责,从开会讨论、起草方案、下发通知、组织竞赛、新闻宣传到最后的资料汇编,都会涉及会议、礼仪、公共专题活动、写作、档案整理、沟通等方面的秘书知识和技能。我们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选拔优秀选手,真正使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竞赛选手要参加秘书职业技能大赛指定项目,参加舞台竞赛为主的决赛,充分展示学生的综合技能。最后对所有获奖选手进行表彰,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发给证书和奖品,优先推荐获奖选手到社会企业顶岗实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专业热情。
3.三项措施――模拟公司实训、职业资格考证、顶岗实习
第一,创建仿真的模拟公司,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驱动,设置实训项目,将企业秘书一线工作中最具典型性的职业活动搬入课堂;实训过程中采用企业工资制考核方式,按照职场标准营造职场文化,每天在仿真的生产环境、企业文化和职业体验条件下,使学生在仿真文化氛围中,培养与锻炼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第二,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为导向,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秘书人才。鉴于此,我们将秘书实务实训考核与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核挂钩,以取得资格证书作为实训课程的最终考核结果。为此,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要求,学校专门建立秘书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组织学生进行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内容由注重考核秘书理论知识转变为考核秘书职业能力。资格证书制度的推行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能力,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竞争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第三,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创造平台。建立实训任务书和档案册,对学生在校三年的实训量进行量化管理,促进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校外社会实践;分配学生到市区内有关机关单位档案室顶岗实习,毕业生可以定向分配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学生面对的是真实的岗位和真实的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到很大作用。
传统文化和专业文化一同构成专业人才的文化特质,专业的人文素养更多依赖于文化特质的影响。有专家学者在《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一文中指出,学校教育培养有知识的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事,但不要忘了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神圣信仰的追求,意义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知识人化。
高职教育,除了需要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提供给他们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专业课程所给予学生的仅仅是将来从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一个现代职业人,只有既具备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才算较全面地具备了职业发展的条件。因此,要达到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具备未来持续发展的条件,我们目前除了要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注重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之外,还须着力加强文秘人才文化特质的培养,而这一点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莲花,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党史博采,2011(3).
[2]韩晓.略论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途径[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6).
[3]黄晓燕.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探索[J].职业技术,2010(8).
[4]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J].教书育人,2005(19).
[5]邵文文.高职文秘教育中的专业文化建设浅谈[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关键词】产品 文化 品牌 创新
金融产品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产品,它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通过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某种需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文化品位,从而使得本行的产品、服务优于他行并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下面详细探讨一下:
一、推动金融产品文化品位提升的动力
提升金融产品的文化品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客观需求:
一是金融产品的特质。与一般意义上的物质产品比较,金融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质:无形性,即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一种服务,一种用途。广泛性,即金融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为不同客户广泛使用。生命周期长,需求稳定。这些特质使它与物质产品相比,更需要也更能够提升其文化的品位。因为,它更多更直接的是通过金融企业人的行为活动来实现的,是一种双向的交流过程,而消费物质产品时只是一种单向交流,远不如人的接触那么鲜活。人是有思维情感的,在需要溶入人的情感的行为活动时,它能更主动地创造出高层次的东西。
二是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表现为几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市场主体角色发生了转变。在目前买方市场时代,是市场决定产品,产品的质量、功能、形象如何,完全依赖于市场的检验。其二是竞争格局的变化,目前银行竞争对象更加多元化。其三是竞争方式和手段的变化。在产品无差异化程度极高的今天,竞争的优势更依赖于产品的综合实力,即物化形态和非物化形态的部分。其四是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在接受金融服务的同时对于服务的质量以及态度越来越挑剔。
二、提高产品文化品位的途径
(一)创造品牌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同业间产品无差异化程度高,企业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形象的竞争,而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直接代表。有人这样比喻:企业形象是企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护照。它表明了企业形象在市场中的重要程度。而树立企业形象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品牌的过程。在品牌意识受到人们日益重视的今天,品牌消费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消费时尚。商业银行要着力打造自身的品牌,比如“要买房,到XXX行”就是某银行“乐得家”个人住房贷款的品牌,这句话在国内很多城市、很多人都知道,那么个人办房贷时,当然是首选“乐得家”品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品牌最主要就是要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能叫的上名、能记住的印象。当然品牌建设的内容涉及波多,论著颇多,本文就不再详述了。
(二)建设银行特质文化
银行在销售其产品的行为活动中,员工的言谈举止气质,员工服务的热情程度,领导者的综合素养,领导和员工行为的规范性和精神状态等,直接传递给消费者的是银行的企业形象,这种形象已成为构成商业银行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商业银行需要建设并形成其特质文化,其文化是渗透于银行产品之中。客户在使用银行产品的同时,也在体验着银行特质文化。
银行特质文化的形成需要:比如服务标准的制订、暗访等标准化服务文化建设;以及具有分、支行特色的文化建设。举个例子,银行可以成为旅游休闲文化的先驱者:银行可以成为旅游等文化相关产业的金融服务支持者,在了解客户基础上,通过甄选等方法,将旅游景点管理公司、住宿、餐饮、购物中心等企业发展为银行的特约商户,向所有的本行客户提供相关的资讯,让银行所有客户享受到旅游门票、住宿、餐饮、购物折扣优惠以及消费积分兑礼,让广大的客户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能够无后顾之忧的去“自助游”。
(三)银行产品本身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先举个本人创意的例子:世界文化遗产卡(中国),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替换成银行卡的卡面,在发卡的同时,可以同时赠送文化手册。在银行的网站上详细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含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银行的网点一般都有产品宣传展柜,在这些展柜内可以放置文本地文化、旅游、时政传折页。比如“灵山善行福卡”的成功发行就是将传统文化与银行产品进行了融合。
银行可以成为一些文化产品的采购商,例如将浚县“泥沽沽”等作为六一节礼物,发给带小朋友办业务的客户。在汲取洋文化的同时,不能忘掉中国传统文化,如果忘掉了有可能会失去自我,传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企业的义务。
通过上述的举例,我们能够认识到银行产品本身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搭载中国传统文化,使得银行产品成为文化的一部分。
(四)创新是文化品位的重要实现方式
商业银行创新按类型可以划分为:产品创新(含品牌建设)、服务创新以及业务流程创新。对银行产品进行文化品位的赋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同时,创新也是文化品位的重要实现方式。创新主要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的优势产品是哪些?在提供这些产品服务时,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如何发挥我们的优势,将这些产品形成何种品牌?
客户接受我行的产品、服务,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如何做客户可以更满意?他们的合理金融需求在我们这里是否得到有效满足?如果无法有效满足,未有效满足的需求就是我们新产品的功能,通过何种载体、方式实现?
……通过上述的问题提问并解决,可以为我们理清创新的思路,思路理清之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后续工作,创新的方法很多,比如先进的创新实验室等,不再详述。需要强调一点,创新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沟通是桥梁;以产品(服务)为契机。
参考文献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M].长沙:岳麓书社,2015.
[2]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4-10-11.
[3]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N].北京日报,2015-01-1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概括起来,突出表现为“三重三讲”,即重精神、重集体、重民本、讲伦理道德、讲兼容并蓄、讲尚中贵和。所谓重精神,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重物质、轻精神相反,讲究的是重精神、轻物质。正如孔子所说:“朝闻道,夕死可也”。所谓重集体,是指我们的民族文化注重团队精神,相信并依赖群体的力量。拿语言来说,中国人在说话时往往强调“我们”,在行为上,则强调“人心齐、泰山移”。所谓重民本,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民众是天下安定国家兴盛的根本,民意代表着天意,重视民意、安定民心。如《尚书》有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管仲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不一而足。所谓讲伦理道德,是指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礼仪,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并对道德起源和道德本质、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道德修养和道德理想方面的见解自成体系。比如,《易经》上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理论基础。所谓讲兼容并蓄,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同化力。比如说,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很多次外族入侵,最终同化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又比如说,西方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传入中国以后,纷纷被我们各所接纳,最终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并使之中国化。所谓讲尚中贵和,是指中华民族文化强调“中和”二字,“中”指的是适中、中正,“和”指的是和谐、协调。《周易》提出“中行无咎”,意思是处中而行,足以免除灾难,又提出,“中正有庆”,意思是做到了“中正”,就会有喜庆的结局。“和”则强调不同事物间的辩证统一,进入融合状态。《国语》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民间的“和气生财”及“家和万事兴”等,都表达了“贵和”的基本观念。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精华和糟粕都包融于其文化特质之中。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影响
正因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所以其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也具有两面性,即主流是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影响。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积极影响一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树立远大的志向。重精神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立志对人生的作用,这一点教育许多大学生在选择事业时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以胸怀天下、奉献国家和民族为己任。调查显示,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当国家突然遭遇危险或灾害时,愿意为国家的需要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二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刚健有为、自强自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始至终倡导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警句千百年来激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泰然处之、积极进取。这种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无疑有着深刻的影响,调查表明,影响大学生职业观形成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大学生不仅在职业观方面表现出十分积极心态,十分看重职业生活的意义,而且所选择的手段总体上是积极进取的,对强调个人奋斗的“有能力”、“有抱负”的评价最高。三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讲伦理道德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对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调查中九成以上的大学生把具备社会责任感、实现社会价值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人无信不立,表示在择业和工作中必须诚信待人。四是教育大学生在择业中首先学会做人。讲尚中贵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仁人君子的处事原则,这教育大学生重视做事必先学会做人。大学生们普遍认为,良好的人脉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人生在世特别是在工作中必须学会交际,要懂得谦虚礼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想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二)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职业观形成的消极影响一是学而优则仕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几千年沿袭下来的这种封建观念影响非常大,许多大学生心目中唯有党政群机关、公检法部门,除此之外,别的几乎不予考虑,宁可待业也不就业,以致出现万人争过独木桥,一心成为公务员的现象。二是注重职业的等级性大大缩窄了大学生择业面。长期以来,封建等级观念深深地烙进了中国人的心理,加上大学生们的精英情节严重,使得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先大城市后中小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机关后企业,到了大城市大企业也是非“白领”不当,高高的目标定位太高了就业期望值,往往形成高不成低不就局面。三是拉关系、找门路形成了不正当竞争。由于传统人伦关系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把就业希望寄托在父母的社会关系,总想通过走后门进好单位,有调查显示,有近八成大学生认为“拉关系,走后门”是找工作的最佳捷径,这在无形中形成一种扭曲的、非正常的、不公平的竞争局面。
三、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一)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质,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形成的珍品,内涵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而且长久。高校要立足实际,发挥课堂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鼓励大学生多读古典书籍、传统文化进课堂、国学教育进校园等方式,教育、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正确地对待社会、对待事业、对待工作,积极承担应负的社会责任,在工作中立足岗位作贡献。
(二)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首先是转变学而优则仕观念。摆脱“学而优则仕”、“货卖帝王家”等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打破头也要挤进公务员队伍的误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努力走出一片宽广的天地,努力成为行业里的状元。其次是转变精英就业观念。勇敢地走出大学象牙塔,从基层做起,从一点一滴实事做起,积跬步成千里,用不懈努力朝着精英、白领买进,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挣扎与迷失
中国的传统文化产品由于文化和历史积淀非常厚重,这本来是优势,却恰恰是这种厚重的文化积淀,让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一直无法定位。加上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大量推销其文化产品,一方面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回报,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品的大量输出,文化产品附带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以及精神信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我国传统文化产品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过程受到了挤压,发生了异化,在狭小的空间里挣扎。
过度商业化,文化基因缺失。传统文化产品的发展迷失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以及西方文化的浪潮中。由于传统文化产品的制作工艺复杂,所用原材料珍贵,经营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用低劣的材料来制作传统文化产品,影响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声誉。例如藏族唐卡,这是一种用天然矿物质制作的艺术品,唐卡因保存千年不变色而闻名于世,其主要功劳就归功于唐卡极其考究的颜料。唐卡颜料为天然矿物质原料,好的唐卡制作时间需要一年左右,售价要10万甚至20万元以上。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唐卡的价值,唐卡的商业价值也引起了商家的追逐。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大量靠机器印刷、批量生产的使用聚丙烯等广告颜料绘制的唐卡,每幅售价20元左右。伪劣唐卡的出现导致唐卡的文化基因受到扰乱,精神特质缺失,阻碍了唐卡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沦落,文化定位不当。传统文化产品作为观念形态的产品,随着人们的关注进入市场,并具备了一定商品的属性,于是文化产品渐渐定位迷失,艺术品沦为商品,规模批量生产。目前,中国传统文化产品呈现出全国各地趋同的现象,导致自身经营陷入困局。在湖南长沙,湘绣门店充斥老虎、狮子、荷花、竹叶等。在四川成都,蜀绣作坊遍地,“芙蓉鲤鱼”、“大熊猫”遍地开花。在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外的商业街里,入市的公路两旁,三彩骆驼、三彩马集群式地摆放。在上海枫泾、朱家角、七宝古镇,丝织品雷同。在北京,10元钱的北京景泰蓝镯子遍地可见。
品牌效应差,市场竞争力弱。中国生产传统文化产品的企业多数为私营企业,生产规模小。在品牌力上,这些企业不懂营销,现代文化底蕴更是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专业市场管理混乱,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约束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使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过于关注产品的经济价值,在定位上容易舍弃传统文化产品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特质,加上作坊式生产的资金、人力不足,品牌效应差,直接导致作坊式的生产经营陷入经济困境。洛阳唐三彩在历史上和当代都享有盛名,由于受到经济利益驱动,洛阳地区唐三彩的工厂作坊一度发展到300多家,各商家沿路摆摊,唐三彩的生产变成了流水线的作业,严重损害了唐三彩独特的文化特质,使当地的唐三彩产业曾经受到很大打击。
传承与创新
对于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传统文化产品,我们要传承,还是要创新?
传承,传下来,继承。承,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的原动力,传统文化产品市场的发展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传统文化产品创新要按市场需求来加以变化,注意其适用性和审美性,开发要有的放矢,适销对路。现在的市场需求对品种、工艺及绿色环保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具有个性化,创造性、造型新颖独特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
时代在发展,现代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在发生着变化,经济格局正在向经济全球化发展,此时过多地强调文化诉求的多元化,反而不能迎合消费者的价值需求。这就需要对产品重新定位,产品密切结合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让品牌核心价值与消费者的价值趋向一致。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消费者对于文化消费的观念也在逐步发生着改变,消费行为日趋理性。中国传统文化在群众中有着很好的文化基础,潜在的消费群体众多,具有民族丰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产品非常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对于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逐渐升温,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产品的消费行为带有投资的色彩。
北京荣宝斋,这家老字号企业在2009年春节期间一个月的时间里,销售额高达5000多万元。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和装裱修复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木版水印事业的发展方面,荣宝斋十分注重“活态”的传承与发展,创建了木版水印工艺坊,打破了传统木版水印产品单一销售的格局,建设了一个集展览、表演、互动、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文化氛围浓厚的销售环境,通过文化认知提升消费者对于传统文化产品的文化艺术价值的理性认知,并通过观看现场演示促进消费者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感情融入,从而促使消费者在文化体验的过程中完成文化消费的行为。同时,荣宝斋依托自身品牌的优势,开展传统文化产品的集约经营,建立高品质的俱乐部,实施会员制来保证传统文化产品的文化品质与质量。
2008年,汴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汴绣古称“宋绣”,源于北宋,以精致、高雅、秀丽的风格闻名于世。开封汴绣艺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创作的绣品《清明上河图》,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进入新时期,开封汴绣审时度势,准确定位,多种手段、多个渠道促进了汴绣事业的再度繁荣。汴绣通过构建文化体系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借力政府的行政优势,组织学术界、历史学家以及汴绣传承人对汴绣的传统文化艺术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风尚进行结合,主动地吸收多元的文化因素,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拓展文化表现的空间与题材,并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服务传统工艺,大力开发新的刺绣技法,增强传统文化艺术品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汴绣文化的再生。
重生与发展
传统文化产品有着传统文化内涵的特质,但文化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必然带有一般产品的性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传统文化产品既要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不被市场淘汰,并要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发展空间,就必须注重产品价值链的研究,做好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品牌塑造。通过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品的发展,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营销界多通过干预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来促进品牌的营销。这其中包括打造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的表现、营造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情感以及促进消费者与品牌产品之间的共鸣等几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品牌旧有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以及新的内涵的构建两个渠道来实现。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传统文化产品品牌的核心,打造品牌是传统文化产品文化延续与文化创新的过程,传统文化产品的高品位与品质则是保障优秀文化品牌塑造的关键。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闻名于世。河南禹州是中国钧瓷之都,近年来,禹州钧瓷在保留优质传统文化基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邀请中国文化泰斗、美术大师为钧瓷的创意发展献计献策,糅合提炼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提升钧瓷的文化品质和艺术魅力,努力把钧瓷打造成高端的文化礼品。目前,孔家钧窑设计的“丰尊”等珍品成为国礼,并被多家知名博物馆收藏。2008年禹州市的专利造型和项目就近200个,先后有22种360件钧瓷珍品被作为国礼赠送,禹州钧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集约经营。以往,传统文化产品在经营模式、营销方式方面大多停留在作坊式的小农形态,文化品质低,资金少,人力不足,营销理念落后,抗风险能力差。集约经营以整体的形式“抱团”出击,可以有效提高市场占有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并实现效益最大化,易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瓷器产品质地精良,有“陶瓷之都”的美誉。景德镇陶瓷依靠旧有的资源优势,对陶瓷生产进行“活化”生产经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在景德镇国家级、省级瓷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遍地开花,仅陶瓷注册品牌就有200余个,创意品牌众多,既有中国传统因素与现代艺术审美结合的高端“法蓝瓷”品牌,也有介于实用性与艺术性之间的“景德烧”品牌,还有极具传统文化意蕴的“真如堂”品牌。
河南夏邑县火店乡是著名的“特色文化之乡”,生产的宫灯、中国结等文化产品畅销海内外, 该乡从事特色文化产业的中小企业达到8000余户,形成了以火店、李店、邵庄等12个村为中心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2010年,全乡文化产业产值达6.8亿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虽然火店乡文化产业产值较大,但一直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市场,制约了火店文化产业发展和提升;现在正在规划将产业相对集中的8个村建成文化产业基地,使工艺品生产由分散生产转为集聚生产,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文化资源,积累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元素及艺术符号,这些文化瑰宝是华夏文明五千年发展传承的重要成果,是我国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的生动写照,凝聚了各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千百年来形成了睿智、包容、朴素而富于生活气息的特质,呈现出形式多样、变化无穷的视觉样式,如京剧脸谱、水墨意蕴、书法篆刻、旗袍唐装、碧玉青花、园林民居等等,蔚为大观。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自成体系,个性分明,通过它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领略华夏文明独特的艺术魅力,勾勒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获得全面而深邃的审美体验;它们不仅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和冲击,更与东方人的审美理念和文化情结相吻合,它们虽然为中华民族所独创,却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及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愧为是中国的珍宝,世界的财富。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富,今天的人们应当保护珍惜、努力挖掘并创造性的应用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将它们转变为现代艺术语言,运用于当今的生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含了众多独具魅力、引人入胜的设计意蕴,既表现在现实物质之上,又存在于民族精神之内,既是人们挖掘民族精髓的钥匙,更是华夏文明走向世界的媒介和窗口。作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现代设计有诸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深入挖掘其中的艺术元素和民族特质,融会贯通以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意风格和设计理念,必将让中国民族风格在世界多元化的设计潮流中彰显出更为夺目的文化魅力。
2加强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基础课程作为设计专业的方法论与认识观,在整个设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先导作用毋庸置疑,时代的进步和新媒介、新技法的不断涌现拓宽了设计基础的概念及内涵,促使传统的设计基础教育进一步的提升与更新。平面设计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概念是不断丰富和拓展的,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传统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被包豪斯的“三大构成”课程体系所主导,教学内容及形式长期缺少变化和更新,难免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对设计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换言之,传统单一的平面设计基础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平面设计不断发展的需求,充实和和加强平面设计基础教学体系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另一方面,当前平面设计除了要有独特创意之外,也有明显的本土化发展趋势,强调具有民族特征的表现方式,在对外对传播信息的同时实现本土文化的广泛传播艺术大师韩美林先生有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个民族若失去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便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平面设计教学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未来设计师的重任,应当注重学生传统文化观念和本土意识的培养,让传统文化符合这个元素贯穿于其基础教学的始终。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包罗万象,千姿百态,用最纯真质朴的文化语言给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有待于挖掘、整理和利用。所谓“符号”,即人类认识事物的载体,作为信息记忆和存储的工具,符号也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如德国符号美学家卡西尔所言:“艺术设计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每一个设计形象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符号标识。按照当今平面设计发展的趋势,如何将传统文化符合与现代设计传承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当中应该将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将传统符号进行传承、变化与重构,由此派生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完美结合的平面设计风格。从传统元素切入,运用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实现中国传统图式、文字、色彩及其造型与现代视觉传达的有机整合。在平面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既有基础训练的强化,又有应用设计的延伸,具有广泛的指导作用,鉴于此,平面设计基础教学要力求从传统符号中引申出平面设计领域中最普遍的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从传统中汲取更多营养,为设计基础教育探寻新的可能。
3彰显传统文化特色,整合教学资源和内容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 高校教育 继承 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得中国文化多姿多彩。在世界文化相互交融的今天,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如何使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并展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高校正处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前沿,一方面要从文化上对其竭力保存,另一方面又要将其与现代艺术、现代社会生活相连接,并使其迸发新的生命力,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人类在其物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表现在自然适应性方面。比如原始人的工具,人类工具的发展是因为人类在其生产过程中自然地选择众多工具中最适应自己的那一种,逐渐改造并抛弃掉其他非适应性因素,才形成人类现在所使用的工具基本形。另外是能动反应性,人类在长期的改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审美的、直观的心理形态,因此,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审美上的加工,这也就形成了艺术思维或设计意识。
在越来越讲究创新的现代社会,如何去创新,怎样去创新,人们都在不断地拷问自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积累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的文化的特质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发展特征上最重要的首先表现在它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丰富的,古希腊艺术、西域文化和伊斯兰艺术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留下了印迹,只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它们整合吸收后进行了组合和重整,使之最终成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魏晋和隋唐的艺术都强烈地表明了这一整合的特质。 但农耕文明的传统的一面也对这一特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外来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初期知识简单的“拿来”,当形成惯性后再加以整合和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却从来很少探讨外来文化的内在本质,很少探求本体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内在差异及深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使整合的过程往往要延续一段不短的时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出延续性这一特征。打个比方,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是在滚雪球一样,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继承性的文化,以某种精神、文化为核心,在“滚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文化的历史,虽然曾经有过起伏却从来不曾出现过断层,最终结果是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一条相对固定的发展道路上稳定发展,并会在外部条件的改变下,如政治形式、经济模式、技术、材料的更新中不断爆发出新的生命。因此,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为了发展外来文化艺术而丢弃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无疑是邯郸学步,舍本逐末。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还表现为其适应性上。中国艺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内在的,强调精神的传承。要求艺术的内在精神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不论外在条件有多么大的改变都必须延续下去。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尽力适应并与社会环境协调,从另一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与自然相和谐的特质也使其具备了这种适应性。
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开放模式,人类艺术发展由原始社会的单一性、实用性的造物特征发展到当今众多艺术门类就是这一开放性特征的直接体现。在这里所提到的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几个方面:其一,艺术的发展本身并非孤立,艺术与众多社会学科及社会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产生撞击,因而形成了越来越多的边缘艺术学科,如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或艺术社会学等。其二,作为社会上层意识形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审美能力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审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艺术环境,随着社会分工及人类自身思维的深化而不断“膨胀”,在审美关系的众多表现形式中,文化关系和文物关系的影响也随之越来越深入到社会之中,这也导致艺术内涵的扩展。其三,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不但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也表现为人类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而融合也就意味着艺术大概念的全面开放。但开放并不意味着与文化的继承积累无关。有一句诗给当代的文化继承以极大的启示:“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新知学包含着旧学才显深邃,正如陈传席先生所言:“善学者,能于旧学中知新知,新知中见旧学,则深邃,深沉可兼而得之。”可见开放只是艺术的表象,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什么是“里”——内涵。传统文化才是造物的基础,是它的内在动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研究在现当代高等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高等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随着消费人群、社会思维、当代艺术思想的改变而在高校艺术教育中面临的是一种尴尬的状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教育中的继承这一问题,首先要重视的是它的文化特征。技艺的继承相对容易,但作品能否真正表达文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此,高等教育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首先就是要强调对其文化构成的发掘。
如上文所述,中国艺术的发展要真正走向世界,在世界艺术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就必须要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要条件。因此高校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说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还处于原始的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有一定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神话、传说、歌谣、舞蹈、曲艺、皮影、剪纸(技艺)、绘画、雕刻、刺绣、印染、民俗礼仪、节庆、民族体育活动等,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它们的保护、挽救、保存、调研是对我们的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方式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但正是通过它们才能了解并认知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对它们进行系统和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由于这样的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太少,而且在教育中不能进行系统的讲授,从而导致了学生只是了解其中的某些门类,如:剪纸、陶艺等,这样根本谈不上继承了传统文化。
其次,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旧有的生产方式的产物,如年画,是传统的年节的标志。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其产生的必然条件,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现当代社会的文化性质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这一切导致年画的生存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不能再以过去的态度来对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同时也不能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只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文化的需要,在教育中如何把握这个“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在高校中的意义
我们经常在谈继承和创新,可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创新?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其实继承和创新是一回事,它们是一体的,只不过它们有主次之分。对于高等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不是根本目的,继承才是主要的目的和手段,不能为创新而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创新是在文化建设和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表现,使其进入新的生活。具体到继承和创新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题材。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题材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上,题材的可变性最大,其发展的空间也是最广阔的。
2.材料。传统材料在今天社会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有些已经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
3.技艺。必须要将传统的技艺进行记载和整理,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后,在此基础上来创造新的技艺,积累新的经验。
4.形式和风格。这一点是最关键的,以上的三点都必须要围绕这一点来进行,因为形式和风格是唯一不能变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还是传统文化的底线。
就以上几点来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保护和继承无疑给了我们以启示。2001年,桃花坞木刻年画社被划归至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通过高等艺术院校来普及,这在全国是一种首创,这是真正从高起点来探索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创新问题。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几年的摸索,逐渐寻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首先是研究。2003年,通过赴各地考察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同时开始《口述桃花坞资料》的采访和记录,并于2004年4月出版《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画册。同年,着手通过文字、摄影、摄像及录音的方法对桃花坞年画的印务内容进行全面的记录和整理。2005年编写了《桃花坞木刻年画》和《国内桃花坞木版年画收藏目录》两套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其次是传承。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9月开办了第一届“桃花坞木刻年画研修班”,从印刻技法着手培养桃花坞木刻年画传人,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三届,而且还将持续下去。2002年10月开始复刻、复印传统木刻年画并延续至今。最后是开发。2002年10月,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以不同材料为载体系统开发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礼品、旅游纪念品。2003年3月以“丝绸和桃花坞”为主题用现代审美眼光将桃花坞木刻年画融入到以丝绸为载体的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一系列的丝绸服装。2003年,将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代表作品的形象注册了商标,并发行了一组以传统年画为题材的纪念性邮票。到现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开发出了几十种以“桃花坞木刻年画”为题材的产品并获得了市场的好评,从而让更多的人走近、关注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充满了生机。
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创新的探索实例中可以看到,从高等院校的教育和研究着手,无论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还是对高校艺术发展水平,更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社会的密切联系都具有现实的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无论是工艺、设计还是其他别的艺术形式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并最终走向世界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也保持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使之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现代设计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现代玻璃艺术方面,更是加入了传统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既起到了承接传统又起到了弘扬现代文明的作用,这是当前艺术设计中通用的艺术手法之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能够从中看出中国文化的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在现代玻璃艺术的创作过程当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现代文明的的宣扬。本文探讨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运用,简单介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以及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体现形式,希望能够为现代艺术中玻璃艺术的建设提供微薄之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基本认识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生活、生产、文化多方面的积淀,所产生的文明成果,就是传统文化,可以说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通过传统文化,人们不仅能了解到历史并对历史加以继承还能够在先辈的基础之上,开展出新的技能基础与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的艺术设计者,应在对传统文化有着初步认知的基础之上,对传统文化也要起到促进的作用,这样既起到了传承的作用,也能够完成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有效推动。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也都有其相应的文化与风俗,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沉淀,使得民族文化新颖别致,特点鲜明。传统文化具有着多种的表达形式,其内涵呈现形式主要集中体现在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方面之上,从中我们不仅能够体会不同地区的审美标准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情感表达方法。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经常为设计师们所使用,成为了信息时代现代设计艺术的主要元素,相应的科技元素的冷色调通过传统文化元素温馨而自然的中和,就使得原有的设计产品多了一份清新,也荡涤了人们的心灵。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树立其独特的别致风格,从众多艺术作品中所引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现象中就能够看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历久弥新的,是具有力量的,能够不被新兴文化所影响,且更加稳固地屹立于文化丛林之中。
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长城、四合院、故宫、园林以及各类塔、钟、楼阁等;二,自然。熊猫、长江、黄河、松竹梅、鲤鱼等;三,文化。山水画、书法、十二生肖等;四,娱乐。笛子,各种棋类,皮影以及脸谱等;五,生活。筷子、金锁、如意等;六,民俗。对联、月饼、以及剪纸等。我国历史文化悠长深远,其文化产物元素也不胜枚举,现代艺术文明中,经常会引用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写意表达对象,进而完成作品理念的表述,这能够看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之间是起着传递与承接的作用的。
玻璃产业与玻璃艺术文化
1.玻璃艺术的产生
与我们的固定思维意识不同的是,玻璃是液体而非固体,通过熔融这一化学过程,形成了连续的网络结构,再通过冷却使得网络结构中的物质粘度增大并硬化,最终形成的硅酸盐类的非金属材质。玻璃成为商品是在公元十二世纪,十八世纪,比利时人则研制出了平板玻璃,随着美国人研发出现代工业中的玻璃引上机设备,以及玻璃的工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玻璃艺术也因此生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使得玻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方面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玻璃艺术也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玻璃制品的分类
玻璃种类繁多,从用途这一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一,器皿类。生活中大多数用的是这一类玻璃,食品类、装饰类等;二,平板类。建筑用材中大多使用这类玻璃,挡风玻璃、透光玻璃等;若从成分来进行划分,也能够分为两种:氧化类和非氧化类,氧化类主要有硅酸盐玻璃、磷酸玻璃等,其中,建材方面多用的是硅酸盐玻璃,磷酸玻璃主要应用于科研事业。玻璃经过深加工后,能够形成多种样式,因此,艺术效果使得玻璃艺术体现的更加明显。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良与演进,使得玻璃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得到了更新,制作出了:琉璃制品、水晶玻璃、钢化玻璃、彩印玻璃、高级银镜玻璃、彩釉钢化玻璃、喷砂玻璃、中空玻璃等。玻璃艺术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使得玻璃在保留其基本使用性能的基础之上,也能够起到丰富人们生活的作用,因此,玻璃艺术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方面所建造的水晶宫的主要材料就是玻璃,德国通用公司所建造的透平车间也是由玻璃所制成,从中能够看出,玻璃艺术对于生活乃至艺术成就的影响是巨大的。
3.文化对玻璃艺术的影响
文化能够反映出民族与国家的底蕴,能够呈现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形态传承,通过物质到非物质的输出,这样的一个转换过程,向外界展示了公共的文化产品。社会是由众人所组成的,可见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程度,人们在进行改造、建设世界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地形成、塑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体系,在这样的一个交互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产生多种不同层次的文化,并体现出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价值。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底气所在,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而玻璃制作的过程当中,就要遵循着一定的文化方式,这样的文化方式正是玻璃艺术,玻璃艺术能够带动着玻璃产业的文化发展,并通过玻璃这一介质元素,丰富了文化市场。玻璃是需要文化环境的,因此,玻璃艺术的作用就是至关重要的,玻璃产业有着多种不同的品牌,而通过其不同的玻璃艺术作品中能够看出其别树一帜的审美魅力,这是文化所赋予玻璃制品的,而这一审美魅力是通过历史的沉淀从而建立的。玻璃制品品牌的建立,同样是在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这一品牌的基本理念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基本审美水平的,能够反映出当时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与价值走向。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运用
国画、山水画、青铜器、瓷器这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是十分常见的,从形态呈现、纹路走向上都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再者而言,酒类的瓶体设计,都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的玻璃酒瓶就采用了青花瓷原色的色调,通过悠长深远的蓝色来展示出酒文化的历史悠久,青花瓷类型的瓶身能够表现出传统文化元素中淡定大气的特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成就了传统文化独特的风俗,梅瓶是由古代流传至今的酒类容器,其造型结构敛足、小底,从整体上来看,体态修长、气势突显,能够体现出中国自古而来的内敛又不失威严的独特文化风韵。
结语
本文通过对现代玻璃艺术制品的基本分析,并探讨了其中所体现的玻璃艺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当前的现代艺术设计当中,应保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特质,在此基础之上,还要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美的基本意识形态要求。现代艺术的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当中,将传统文化元素与设计产品相结合,这样既能够起到宣扬了传统文化的作用,也能够为设计产品增添美感。
关键词:传统,现代,体育文化,融合,发展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历史浪潮中,文化领域的传统与反传统、中西文化孰优孰劣之争起浮消长,从物质文明层面,已深入到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在体育领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早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一百多年来的体育文化争论,始终凝聚在历时性的传统与反传统之争,及共时性的民族化与国际化的争论两个特点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在经历了不同时期和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流传融会之后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通过其各类活动形式的产生、发展和活动方式,体现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民族社会心理的民族体育文化。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人类共性。二十一世纪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必须在不断地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只有在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中保留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与世界各民族体育文化交融才能在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中国传统体育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可见中国传统体育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之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规定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在中国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这种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并世代传承,历经千百年的浸最终积淀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的体育文化模式,就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她具有如下特:1.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性特点;2.整体观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方法论的基础;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与适应性特点;4体育活动与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又一特色;5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是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终极目的。
当历史的车轮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首先,中国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被世界各国充分肯定。其次,在中国传统体育主体保持非竞技化的同时,一部分项目将发展成为国际竞技项目与现代西方体育接轨。第三,与世界各国的横向体育交流更趋频繁。总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二十一世纪将迎来一个复兴的新时期,但它决不是对古代体育的回归,更不是对现代西方体育的皈依。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特质极其特点决定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完全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借鉴、吸收西方体育文化的优秀内容,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中国传统体育在内容上更充实,表现形式更多样。
2.在与东方体育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
西方现代体育的诞生和扩张过程是现代大工业生产的产物,这种全球化的生产方式带给人类社会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扩张的同时西方现代体育文化一度成为近代体育的主流。但是,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体育文化,从其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它也是民族体育文化与世界体育文化的统一。
世界体育的发展历史表明,世界体育首先产生于东方。公元前五千年古代的东方就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产生于这个历史时期的东方体育,不仅对后来的西方体育,而且对整个世界体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直到公元前八至五世纪,西方体育才逐步形成,这个时期,东西方体育才形成各有特色的两种体育类型,并驾齐驱地发展。有的学者把世界体育的这一发展过程称为“东学西渐”的发展阶段,意思是东方体育比西方体育先行了一步,并对西方体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公元十七世纪四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西方体育进入兴旺发达的近代体育时期,世界体育也进入近代体育阶段。人们开始意识到近代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和体格的具体价值。十九世纪末,西方体育大发展的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并最终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体育组织。再这一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体育进入了停滞甚至衰落的阶段。后,许多西方的体育形式传入中国,世界体育发展格局发生了转变,由“东学西渐”发展为“西学东渐”。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大发展缩小了与西方的差距,东方体育又开始进入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现代科技文明和世界大家庭的社会条件的形成,使东西方体育进入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时期。东西方体育文化双足鼎立、同步发展的新格局开始显现。
3.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冲突与共存中审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世界体育文化在“东学西渐”和“西学东渐”的双向迁移中,在经历了历史的文化碰撞之后走向融合是东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3.1在经历体育文化的冲突后走向交流与共存
世界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特质表明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展现的是体育文化的变动不居的时代内容,民族性展现的体育文化的民族内容则相对稳定且多姿多彩。
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总是在两个维度上进行的,一个是在时间维度上,一个是在空间维度上。随着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交往日益扩大,多种文化相互渗透影响,各种体育文化的孤立系统彼此相关渗透,在开放性和不失其整体性的基础上,加入到更大更复杂的超级系统中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文化发展的两极对立,从交替走向共存,最传统的与最现代的,最民族性的与最国际性的同时存在。中西体育文化的冲撞、对峙和激化,将历久不衰地锻造出充满活力的未来体育文化以光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本质内核是中西体育文化交融的基础
任何优秀的体育文化无一不是由民族的传统体育演变而来。科技论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现代体育文化转型,绝不意味与传统文化“彻底绝裂”和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任何民族的现代文化,都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如果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起点,并不意味全盘接受、照样复制传统体育文化,而是要继承其含有积极因素和“中性”成分,革除其陈腐的成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一方面是反映民族个性、特质的文化,没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民族文化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也是以中华民族形式反映人类共性的文化。如果不含有人类共性,那就不属于人类文化了。把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联接起来的正是民族个性特质和人类共性的因素。科技论文。尽管传统体育文化随历史的发展、演进而变迁、转型,但决不意味着民族个性的泯灭。也不意味以民族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共性的消亡。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全盘否定,必然既导致否定传统体育文化中体现民族个性、特质的成分,也导致否定传统体育文化中以民族形式体现出来的人类共性的成分,而这些不仅是属于我们民族的,也是属于人类世界的文化财富。
3.3在“全球化”进程中提高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
二十一世纪将是全球合作和竞争的世纪,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将变得更加广泛,竞争和冲突也不可避免。体育的国际化趋势将会进一步发展。其中在文化领域的“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是重视文化建设的,积淀了许多宝贵财富,但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竞争观念。以儒家为代表的伦理价值强调个人服从社会,中庸和谐。西方的价值观则强调个法律规范,奋勇竞争。东西方在这方面的价值观,分别和农业与工业文明有密切关系,其中有一定的互补性。要提高我国体育文化的竞争力,必须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强化文化竞争意识。首先,继续推进体育文化开放,借鉴而不是照搬西方体育文化,博采各国体育文化之长,在开放竞争中发展我国的优秀体育文化;其次,要加强体育文化创新,因为文化创新是有无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第三,塑体育文化品牌。科技论文。注重提高中国体育传统文化的品位,努力打造自己的体育文化品牌,提高在体育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第四,加大体育人才培养力度。文化建设关键在人,文化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为培养更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的体育人才,我们需要大力推进高等体育教育的国际化。
4.结束语: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深重,表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她在中国大地上几千年的发生、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瑰宝。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现代体育文化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在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舞台上大放异彩。如果说,二十世纪初叶体育文化的传播是“西学东渐”,那么,在世界文化发生多元交融与平等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将在保持其本质内核和提高自身竟争力的基础上走向世界,也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体育文化在一个共同认可的平台上展开竞争和相互交融,促进全人类体育文化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张应杭,蔡海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2]曾于久, 刘星亮.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J].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6.
[3]李鸿江. 中国传统体育导论[J].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0,7.
[4]颜绍泸,周西宽. 体育运动史[M].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5]许本力. 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6]黄文仁. 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曲线[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 (2)
[7]卢元镇. 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 体育科学, 2000,20(3)1~6
[8]孔繁敏. 文化的多元交融与竞争[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2,16,增1,总增6期
[9]徐本力. 世界体育在东西方的形成、发展和相互迁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