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信息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煤矿信息化建设
所谓煤矿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矿企业通过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煤矿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管理等资源。煤矿信息化模式主要包括煤矿生产与设计信息化、煤矿设备调度与运行智能化、煤矿网络信息化三部分内容。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发展
从1980以来,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了单个科学计算、数据库、网络系统,MIS系统、CAD及优化模型,CIMS生产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直到最现代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总体上来说,我国煤矿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以综合监测监控系统为核心的生产信息系统、以煤矿企业局域网为核心的煤矿管理信息化和以Internet为载体的煤矿全方位智能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从“十五”末的2005年到2010年年我国煤矿山伤亡事故来看,在全国煤炭产量增长51%的情况下,我国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由3306起减少到1403起、下降57.6%,年均减少381起、下降15.7%;死亡人数连年减少,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少死亡3505人、下降了59%,年均少死亡701人、下降16.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年下降,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了73%、年均下降14.7%。
通过对近年煤矿事故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发现煤矿事故的总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也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但事故死亡人数却还是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位于全国各行业之首。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政治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和安全投入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4.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相对滞后,不能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足够有效的技术支持。
(2)安全监测手段长期以来比较落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围岩温度提高,通风排水难度增大,容易引发重大事故,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4)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对员工安全教育未能有效落实,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
5.信息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
分析我国矿山事故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对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当然,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于信息管理的不科学。
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煤矿企业应该分别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技术咨询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事故救援指挥系统、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煤矿企业资源,加强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的不断应用和深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监控能力、自动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很多煤炭企业都在开发研究基于安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安全生产多专业、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投入和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力度,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生产装备、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监控预警、救援指挥等功能齐全的安全管理平台,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功能将在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用于安全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实时、准确、全面的安全信息管理和响应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利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技术的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工作,保障矿井的安全有效建设。
6.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用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并通过各种相关软件进行评价,评价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及时对重大危险源编制预防管理方案,控制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从而实现持续改进生产方法,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6.3安全事故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改变了传统的事故汇报方式,主要用于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报告及事故处理结果的记录登记,更及时、迅速、正确地记录煤矿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明事故的原因,记录事故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情况,便于及时救援和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因分析。真实地记录发生的安全事故,可接受事故教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并作为该部门安全情况评比的依据。
6.4安全信息检查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煤矿企业;信息资源;煤炭能源;探索与实践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需要完善煤矿信息化建设。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生产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中为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已建立大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本文就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实现煤矿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下面就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煤矿实现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煤矿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了解,由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质量。煤矿企业中的决策者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监控可以第一时间的了解煤炭资源开采的信息,随时了解开采的进度;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煤矿企业中建设信息化,能够通过信息化进行管理,并且根据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整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机遇和挑战,进而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整,利用信息化为煤矿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不仅提高了煤矿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由于煤矿资源的开发较为复杂,在井下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煤矿规模较小,缺乏着一定的管理经验,就不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井下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消除井下的客观因素,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还能使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进而还可能利用机器代替人工。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各部门进行组织和协调,对此能够保证各生产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所以说,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
(三)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在我国煤矿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中都是一味的追求利润,进而忽略了管理的技术。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对煤矿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比如:财务信息化管理,销售信息化管理等等。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由粗放经营过渡到集约经营过渡,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这一改革,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煤矿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了煤矿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减少煤矿企业的成本
在煤矿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占据着很大的比率,因此在煤炭资源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对物料进行格外的重视;通过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进一步的优化管理,进而降低了物料周转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开采煤炭资源的进度;还能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物料的运转以及使用的情况,能够有效的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的成本,不仅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提供了煤矿企业工作的效率。
二、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行业体制不断的改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化管理,要充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必须要对煤矿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能够对全过程各环节中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此能够有效的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煤矿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煤矿安全的生产,对井下的环境进行一定的监控,还可以对各个设备进行监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还可以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进一步的实现机器替代人为的操作,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对煤炭资源的产量进行监测,对矿井的资源进行共享,进一步增强了煤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三、煤矿信息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安全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遵循信息的安全性,这也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采用知识产权的设备对企业的信息、客户信息进行一定的保护,还可以通过加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满足网络的安全性。
(二)遵循先进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信息化建设也应当要满足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对此就必须要保证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让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行业作为我国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加强物资供应管理成为现代化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科学的分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有效的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升生产空间,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推动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建立一个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炭企业的资源分配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能够高效、快速的监测每个环节的物资动态,保证生产效率。
一、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为了能够有效的分配煤矿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快速性、及时性以及监控性等特点,本节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看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数据资源共享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提高物资管理的强度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煤矿生产中的资源进行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对生产资源遵循严格的标准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统计和控制,在规范物资采购过程的同时节省资金的投入,维系一个庞大的资源供应体系,对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煤矿企业资源管理中,物资采购通过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同资源采购部门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造成很多资源采购的不及时性,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不同资源的清单进行统一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管理资源的采购任务,节省采购物资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够随时管理仓库资源的数量,对采购任务和采购数量进行监管。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使管理部门实时查看物资采购情况,能够高效的对不同部门进行监管和整合,物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平台有效的保证资源管理透明化,节省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2.减少物资管理人力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具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意义外,对减少物资管理人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物资管理过程中,从物资清单整理到物资清单核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操作;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物资管理人力,不仅有效的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而且节省多余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无人化和无纸化办公。传统的物资采集过程需要通过采购人员进行物资核查和交流,确定物资采购数量和种类,采购周期较长,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较多;物资管理信息化通过办公软件进行网络化处理,能够节省物资采购的时间,缩短采购周期,有效的提高了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和优越性分析
通过分析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意义,能够充分了解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对于煤矿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结合物资信息化的意义对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因和优越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其特点更具体的了解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行业,需要跟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脱离时展的步伐,因此,结合煤矿企业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显示,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动力,资金投入力度较大,资金周转周期相对较长,生产过程中存在物资动态积压的问题,需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推动资金的快速周转。其次,煤矿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较多,很多采购计划信息存在不完善和不及时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很容易造成采购数量错误等问题出现,造成资金浪费。最后,物资采购过程需要大量的表格数据整理、账务报表以及金额核算等过程,这些过程的处理周期较长,准确性较低,给整个采购过程带来很大的阻碍,严重限制企业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省略采购过程中的冗杂程序,各级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不同环节的采购情况,提升采购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2.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物资信息化管理具有众多优越性。第一,节省冗杂过程、手续简单、票据规范,有效的减少采购周期。第二,不同环节彼此之间账目清晰,责任明确,处理过程快速、方便。第三,方便领导对不同采购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管,节省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节省物资采购周期、合理规划资金投入、方便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计划采购业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应用于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能够建立一个物资管理的基本系统,将生产需要的物资种类进行编号处理,通过计算机进行不同物资种类的整理,计划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一目了然的根据系统清单进行管理,有效的节省了审查、储备量清点、需求量计算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出现的清点数量错误,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库房业务管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的监测不同批次入库物资的数据信息,对相关的入库物资的种类、数量、型号等进行统一记录,方便后期的整理,同时下次物资采集过程中能够清晰的知道需求量和剩余量。在物资存放过程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门别类的对不同物资进行存放,在调取物资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相关编号进行查找,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物资出库管理过程中,计划员可以通网络同步信息进行管理,查询物资的使用情况、计划使用量、需求量以及库存量等信息,方便对不同种类的物资进行出库记录和管理。
3.账务管理及报表分析
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在于能够结合整个物资采集过程自动形成相关的记录,整合成入库账本,根据不同部分需要生成具体的表报,直接方便调取和使用。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计算机调取报表信息,方便领导进行检查的同时节省了纸质打印、逐级审核、数据汇总等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企业内部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煤矿企业发展步伐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速度,全面推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节省采购时间,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方便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媛媛.管窥煤矿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8-68.
一、方案
构建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方针是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以网络化、自动化为核心,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网络系统。设计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结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规划的要求,将杨柳矿井综合自动化项目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流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系统。
要实现整个杨柳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必须采用多种现代化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建立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开放式分布控制系统,形成全矿井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以保证对全矿井安全状况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使矿井高效集中生产,达到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矿井整体生产水平。杨柳矿井的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就是要使杨柳矿井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摆脱传统基础框架的制约,建立新型的综合自动化模式,以高速的千兆工业以太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对各单机自动化子系统的升级改造及建设,对目标项目的统一规划,力求使矿井各系统实现异构条件下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讲究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统一的管理平台、协调综合应用,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最大程度的避免重复投资及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减人提效,提高生产效率。
系统以全矿工业以太环网为信息传输网络,真正实现先进的工业控制网络结构,使整个系统配置合理,信息共享,提高指挥效率和生产率,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在地面安全生产控制中心实现对矿井安全生产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监测。尽量利用现有设备,增加、更换必要的设施,实现井下主煤流胶带机及相关设施的集中控制;实现井下变电所的无人职守;实现通风机、压风机集中控制;实现地面变电所在安全生产控制中心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并具有语音、图像以及报警功能,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及显示功能;采集到的数据存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地查询;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专家系统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设备故障进行早期预报,提供故障诊断信息,提高生产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系统通过集中监控自动化技术减少岗位工,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为安全管理与生产流程管理、控制井下人员数量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视频、音频、画面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将现有的技术管理实现完美的整合,达到综合控制与综合管理的目的,实现以安全生产为主线的矿井安全生产,同时有效的对矿井人员、安全、设备、材料、成本、计划、报表等进行管理,并提供帮助领导进行辅助决策的系统功能,同时兼顾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数据交换的向上兼容性。
二、系统组成结构
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采用统一的工业以太环网作为基础通信平台,通过应用软件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安全监控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集约化。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业以太环网网络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采用设备层 + 工业以太环网 + Intranet管理网络的三层结构模式。
网络平台在技术设计时,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采用全光纤工业以太冗余环网组成,主干带宽可选择100M或1000M。网络结构可选择单环或双环冗余结构。为了安全和可靠在工业以太环网和企业管理层局域网之间设置防火墙,用来隔离管理网与生产控制网,保证生产控制网的安全。
软件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用软件和多媒体等技术开发,集生产自动化、监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图像数字化为一体,完成煤炭企业各种信息的集成、融合,消除信息孤岛,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平台,实现较为完整的煤矿信息化和管控一体化,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与科学经营管理。主要由系统信息集成软件、Web软件和自动化子系统集控软件三部分组成。
系统信息集成软件采用通用的组态软件开发,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将煤矿采、掘、机、运、风、水、电等各个自动化系统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发掘,以提高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Web软件采用.net技术定制开发,以网页形式提供动画、报表、历史曲线等的查询,可以通过局、矿局域网提供远程服务。
集控软件根据不同的自动化子系统的特点定制开发,通过以太环网平台,直接连接到执行设备,操作可靠,安全性高,执行速度快,状态反馈及时。
工业电视系统相对独立,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补充,图像采用光缆直接传输到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数字化后送入网络。图像可以进行浏览、存储,并能和集控软件、系统信息集成软件进行联动。
三、杨柳矿井实施综合信息化建设实施、应用
思想观念是工作行为的先导,在实施项目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宣讲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目标及任务,使所有参与者能统一认识,准确把握煤矿综合监测监控定位,有信心、有决心构建现代煤炭管理体系。同时,树立先进的现代市场化观念,用系统的思想,整合现有各种资源,优化业务流程,集成物流功能,强调整体管理和运作。
成立一个信息化领导小组,帮助与协调解决构建信息化体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为保证信息化长期有效、有序运行,还设置相应机构或加强信息中心的职能,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杨柳矿井实施综合信息化主要目标达到了可靠、实用,既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又能够达到控制的要求。基于该平台,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的统一管理,实现对自然灾害的有效预防、抢险救灾的统一调度指挥,远程管理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同时,数字化矿山建设可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技术保障。
经过杨柳矿井的综合自动化的建设后,各个职能部门的主管技术人员在监控中心集体办公,出现问题后各部门协调解决,岗位工大大消减或取消,职工从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技能。杨柳矿井成为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学习型企业、知识性矿井,完全达到国内一流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建生等. 煤矿井下光纤综合监控系统. 《光纤通信技术》2000 (4)
[2]杨柳煤矿综合信息化 淮煤WZ08-029
1 信息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再次创造的过程。煤矿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一定要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化,带动企业的现代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提升煤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
1.1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例如企业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不管是企业一线对生产物资需求,还是企业办公物资供应,只要通过计算机,就能知道使用量和库存量,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掌握和调配生产物资的服务平台,使企业决策者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杜绝生产物资的积压,杜绝了井下材料的消耗和重复领用情况,对减少物资库存量、增加企业流动资金、节约企业成本、提供了服务平台。
1.2 提供精准监测的数据。例如煤矿企业应用瓦斯监控系统后,只要通过电脑,就能随时查看监测点每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只要监测点出现了异常情况,技术人员就能马上追究根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加快信息处理。例如煤矿企业应用了OA智能办公系统后,企业办公室负责人员只要将会议内容编辑好,然后形成文档格式,在网络终端进行操作,在很短时间内,所有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就会接到会议通知,这种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1.4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不单单是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经济实力的竞争,还包括了信息化建设能力的竞争。只有把信息的应用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它行业相比,发展相对落后,建设力度不够,再加上煤矿企业员工学历不高,人员素质有高有低,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相对匮乏,使企业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
2.1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管理还存在粗放型管理的模式,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甚至有些企业还难以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流通受阻,时效性不高、真实性较差,再加上企业存在部门的交叉、部门相对的管理状态,更使信息的传送和流通存在阻碍。
2.2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统一。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立项审批程序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严格,没有健全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指导原则,在某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只注重了某一方面的适用性,缺乏对系统的集成考虑,造成煤矿企业安全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信息脱节,在生产实际过程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以至于在煤矿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多层报送、同一帐目数据杂乱的现象,不能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同时,由于各部门在应用的时间上不一致,信息化建设单位不一致,导致业务系统之间接口无法统一。
2.3 信息化建设开发力度不够。煤矿企业的管理层都认为,只要购买了电脑、完善了网络、安装了软件,就是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就是企业信息化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体制与经营观念的革新,是煤矿企业接受和应用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2.4 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煤矿企业缺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既精通煤矿企业专业知识、具备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又具有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众所周知,煤矿企业的工作危险系数高,条件艰苦,企业很难引进专业业务技术水平高、计算机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措施
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不断改进、发展、完善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硬件的增多和软件上的增加,而是企业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有企业决策者来主抓、来推动,只有决策层真正懂得了信息技术,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企业效益,才能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正确的规划、决策和指导。在企业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组建企业软件开发队伍,以保障软件开发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2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模式。要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管理方法推动信息化建设,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方案,制定可靠的实施步骤,分步实施,全面落实,确保建设成效;按实施步骤,正确选择软件厂商,组织好实施队伍,同步落实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
3.3 创新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信息化建设不能理解为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简单的把传统的管理方式仍然应用到信息化中。创新信息化建设机制,必须要大刀阔斧改革落后的经营理念、流通不畅的管理流程、僵化臃肿的体制。所以,一定要创新信息化建设的机制,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
3.4 强化的人才培训。加大煤矿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和收益。
关键词:机电管理;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探究
【分类号】TP315
0 引言
我国目前在对机电进行管理时,依旧很多问题存在其中。例如:没有完善的组织管理结构、领导不重视机电管理、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未得到发挥等等。与此同时,机电管理人员与机电设备这两方面也存着诸多种问题,如:机械非常的杂乱,且老化程度严重;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在机电安全管理以及工作标准化等方面没有非常强观念意识,不能把岗位所具有的效能充分的表现出来,致使一些违章与违法操作越来越多。对于此类问题,现在一定对机电进行认真管理,并积极的探究信息化的建设,这是时展趋势。
1 分析机电信息化的管理系统
机电信息化这个管理系统就是利用高科与通信两种技术方式,构建传递信息的空间跨越,然后按照传递信息的设施进行更加深入的延伸,它主要就是以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再生利用信息一体化的网络管理系统。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范围来讲,机电信息化这个管理系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范围,它可以根据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对购置维修方案、设备信息的完善、租凭发放方案、设备费用管理、出库入库管理、报废检修管理与维修合同管理等多方面业务进行控制和跟踪记录,并科学有效的动态跟踪施工设备在施工现场的实际分布情况,应用此种方式把施工的运营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使企业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应用信息化的方法对机电进行严格管理[1]。
2 信息化管理系统所具有的作用以及建设意义
2.1 作用
现在机电信息化这个系统能够高效合理的为广大业主或企业提成信息依旧,进而让他们可以制定出安全可行的市场决策,并从根源上做出保障信息资源的策略。所以,想要掌握机电系统所具有的作用,应该从下述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第一,此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统计出众多有价值的信息数据,进行使信息资源可以体现出高效性与实时性。与此同时,信息平台在动态化反映的基础上,可以系统的反应出任何一台机器设备的油料消耗情况、设备的库存情况与机器的实际运行情况等,并把这些情况以报表的形式打印出来[2]。
第二,此系统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动态监控工作,并通过分析诸多的维修数据,进一步制定完善和李的维护计划,以使设备可以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下高效运行。同时分析设备的实际使用率动态监控设备的运行情况,这样企业领导就能够从中获得到可靠的信息数据,进而作出正确的决策。
第三,此系统具有缩降成本与优化资源的特点,利用信息化这个管理平台,动态的管理各个部门的实际生产配置,对库存配件与素质人才进行配置优化,进而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使设备可以正常的运行下去。
2.2 建设意义
在机电管理向着信息化建设方面迈进的过程中,经营和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可以做出更加科学、可靠、高效的决策,不仅使机电的实际运营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还使决策人员不再受传统信息整理和分析的局限当中走出来,按照科学化以及方便化的信息方式,获得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数据,进而防止企业作出一些错误的决策,这样企业变能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平稳、持续、快速的先前发展[3]。
3 机电信息化建设所具有的优点以及可行性
3.1 政策环境支持变得更加开放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开支大力对应用信息化方式管理产业这种方法进行了政策支持,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而现在我国在产业这方面所进行的政策扶持大致表现是: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产业网站的建设,同时还构建了大量的信息平台,例如:招商引资服务平台、产业贸易化服务平台等,并合理的应用电子商务这项技术来促进经济管理以及工业管理与金融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由此可知,在现在产业信息化管理这个发展道路上,不但存在着大量机遇,还存在众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应对。此外,利用我国所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能够使企业快速的对信息化产业管理进行建设,进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4]。
3.2 信息化管理这项技术在科技发展的作用下被广泛应用
自从科技技术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提出以后,使我国所有的行业开始积极的应用大量的新技术进行生产经营,信息化以及数字化等各种各样关于技术的名词也在此发展形势下出现。而科技力量凭借自身所具有特点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并在当今社会上变成最主要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因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了信息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还对应用信息化进行作业的一些形式发展造成了相应的影响。所以在大多数企业开始对信息化这种方式进行生产和运营管理时,不但有效提升了实际的生产效率,还使企业增强了市场竞争实力。
3.3 应用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变得更加安全
针对企业的生产安全来看,保护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极其的重要,只有人们的财产与生命有了保证,企业才能够更加安全且顺利地进行生产经营,与此同时,还能够使社会和谐、稳定的向前发展。我国现在生产力的实际发展速度非常的快,并且科技力量也一直在快速提升,此形势下,信息化的管理优势被突显出来,进而使人们在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提出了更好的需求。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人们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且人们由于可以共享到大量的医疗信息,进而便得更加的健康[5]。此外,在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财产也变得更加的安全,因此,现在人们开始应用信息化来管理自己生命与财产,这便需要企业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
3.4 企业实际运营成本针对信息化管理所提出来的要求
企业的实际运营成本能够对企业项目的价值实现造成影响,企业将项目当中管理的主要载体,把项目成本当作核心价值,因此企业是否能够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主要应该看企业时候进行了信息化管理,所以只有企业制定了高效、严格、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方式,企业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企业把信息化当作主要的科技方法,可以使传统的工作方法得以改变,使生产效率快哦素提升,实现劳动力价值,进而在企业获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扩大产业链,使企业快速向前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针对社会方面的政策保障,还是企业的生产需求,机电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都应该具有可行性。而企业在通过对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后,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实力以及加快发展步伐,所以,企业一定要认真对待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侯素芳.试分析当前煤矿机电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71-271.
[2]安文利,于福胜,杨雅荣等.煤矿机电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科技资讯,2013(23):156,158.
[3]秦双良.浅析煤矿机电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山西煤炭,2013,33(1):48-49.
[4]廉建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煤矿机电管理中的运用[J].能源与节能,2015(11):41-42,45.
[5]张春林,靖立涛,张春森等.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机械,2014(5):131-131.
关键词:环网 信息监控系统 中心网络 自动化控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046-02
为了实行网络操作,实现集控的目的,把各变电所、主副井、通压风、选煤选矸、主运皮带、瓦斯监测、人员定位、斜巷运输等等各子系统的视频、信号集中到一个平台,既方便职工整体操作、减员增效。也方便领导掌握全局情况、协调调度。制定如下的建设方案。
1、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系统环网
1.1 环网设备布置
地面环网:地面现场工业环网选用MCTP矿用多通道工业以太网设备,在地面工厂布置KCTl2(B)小型MCTP设备和KJF45(C)带分站通讯功能的小型MCTP设备,与机房的MCTP―M汇聚设备构成地面工业环网。
井下环网:井下工业环网选用MCTP矿用多通道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器,在井下布置KJJ50B井下现场节点设备,每个节点设备上配置一块数据接口模块和一块以太网接口模块。
1.2 环网技术要求
环网的现场节点设备能将井下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RS232/RS485和以太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缆传输到调度指挥控制中心,调度指挥控制中心的主节点设备再将光信号还原成电话信号、视频信号、RS232/RS485和以太网信号;其中除视频信号为由现场至调度指挥控制中心单向传输外,其余信号均须实现双向传输。
主要接点设备可以由多点组成双纤自愈环,当一处光纤出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倒换。倒换时间不超过50ms。
环网的节点设备之间采用光纤传输方式,两站之间无中继传输距离不小于30公里,节点设备在电导上完全隔离,提高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和防雷击能力。
环网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可以实现对整个传输网络的统一监控和管理。应能反映出整个网络所承载的各种传输业务的运行状况,包括服务质量和网络的利用率,提供对网络进行调整和升级的量化依据。
环网应能提供足够的带宽和Qos保障,使用于监测、监控系统误码率不应大于10-7。
2、子系统改造及接入
原有各子系统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完全实现远程控制与自动控制的因素,为此各子系统将首先进行改造,完善其自动控制功能或补充其过程控制接口,子系统改造完成后,统一接入MCTP现场环网。
各子系统的接口根据接口类型直接与MCTP矿用本安型多通道工业以太网综合接入器的以太网口、RS485数据口、电话音频接口、视频接口等进行连接,综合接入器的传输模式是隧道形式、透明传输,不与其它系统产生冲突问题,根本上避免了带宽挤占和数据风暴。保证了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通过光纤传输,不受矿井环境恶劣、电磁干扰严重的影响,保证话音和图象质量,彻底根除雷电对井下环境安全的影响。
3、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系统中心网络
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中心网络是一个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以及现场生产工艺等来完成关联控制任务,实现多系统全过程控制的中枢控制平台系统。
3.1 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中心网络结构
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中心网络分两部分建设,即信息管理网络和综合自动化网络,综合自动化网络由监控管理层、现场控制层组成。
3.1.1 管理信息网络
管理信息网络基于B/S模式,连接在管理信息网络上的个人终端通过赋予一定权限后,以WEB浏览的方式获得权限以内的数据,对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能够支持远程登录进行数据存取,方便各级领导远程察看综合自动化系统层的监测画面和数据,安全浏览和掌握矿井的生产状况。信息管理网络的访问工具采用微软的IE浏览器。调度指挥子网接入管理信息网络,便于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数据交换且保障网络安全,已建成的矿办公局域网也接入管理信息网络网络。
3.1.2 综合自动化网络
综合自动化网络分为综合控制层、分系统控制层两层网络体系结构建设,实现不同现场总线子系统的可靠传输和形成统一的实时数据平台,保障矿井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实施后,操作员可在集控中心终端上监视和控制矿井安全状态、生产过程,完成对全矿安全、生产及相关环节的“五遥”(即遥测、遥控、遥调、遥信和遥视),实现矿井的综合自动化。
(1)综合控制层综合控制层完成控制系统综合信息集成、操作和监控全矿的生产和安全。连接监控操作层各个子系统,操控和监视每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连接信息管理层,将监控操作层子系统的全部数据和其他相关数据、图形、报表,经网间单向传送到信息管理层,为信息管理层的提供基础数据。
综含控制层监测人机界面统一采用HMI Web方式。
综合控制层控制人机界面采用C/S模式HMI。
(2)分系统控制层
分系统控制层完成各控制子系统监控操作,连接现场控制层各个子系统及相关音频、视频设备,操控和监视各个子系统的正常运行。连接监控管理层,将现场控制层的各个子系统和其他相关数据、图形、报表,传送到监控管理层。
分系统控制层监测入机界面统一采用HMI Web方式。
分系统控制层控制入机界面采用C/S模式HMI。已建成的矿安全监控系统网络接入综合控制层网络。
3.2 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中心网络布置
信息管理层:布置1台交换机作为全矿网络平台的核心交换机,1台交换机构成调度指挥网络;1台交换机供办公使用;在核心交换机与外网络相连的防火墙上再连接一个交换机用做服务器集群的建设。
在全矿的服务器网络上由两台服务器组成WEB数据库和WEB实时服务器,进行信息。1台视频数据服务器专供视频数据的存贮与调用。另外布置1台文件服务器供矿上进一步使用。
管理信息网络同时安装关系数据库及工业实时数据库,保证监控数据在信息管理层的实时性。
综合自动化网络:采用双机双网模式,布置2台交换机构建综合自动化网络层,在控制层两台服务器和一个磁盘阵列组成互为热备的实时数据库、管控服务器系统,2台服务器及磁盘阵列组成服务器集群,保证系统运行的互备和冗余。
同时,为了保证综合自动化网络与接入的安全监测子网的安全,在安全监测子网接入到综合自动化网络之间放置一台硬件防火墙,保证两个网络之间的安全性。
4、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中心视频信号处理系统整体结构
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信号通过环网视频业务模块传输到机房后经过视频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后再送到视频显示系统。视频信号到达机房后经过字符发生器进行画面信息的注释,通过视频分配器对信号进行2路分配,其中一路直接到达硬盘录像机进行画面的存储,另外一路经过画面分割器进行画面的组合然后到达视频切换矩阵,通过矩阼对各路视频信号进行切换控制,并将输出送到显示系统。
5、工业电视设备
地面视频传输全部采用视频光端机通过光缆传输回监控中心机房,井下视频利用“三网合一”中的视频传输通道,部分距离较远的采用光传输方式到MCTP节点设备,再视频通过井下光环网传输回地面监控中心机房。
监控系统的两大功能,即现场实时监控和监控录像回放,同时,满足视频画面的实时网络,保证在矿信息管理网内的用户在得到授权情况下,能够实时查看视频画面图象。
参考文献:
[1]矿井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监控系统按照最新版国家标准(GB)和行业标准执行[S].
[2]《煤矿安全规程(2006年版)[S].
[3]《煤矿监控系统总体设计规范》.
[4]《煤矿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开发规范》[S].
[5]《煤矿监控系统性能测试方法》[S].
[6]《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S].
关键词:创新发展,信息化建设,数字化矿井
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基本要求是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之路,是使煤矿企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它反映了信息化建设的本质规律。
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加快推进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全符合塔山煤矿的创新品牌、塑造典范的发展目标,也符合集团公司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的要求。
一、塔山煤矿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的手段,是现代化煤矿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信息化就是运用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改造和提升企业生产力和管理水平的过程。加快煤矿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塔山煤矿公司自建矿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始终坚持以科技带动生产,不断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努力推进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目前,企业拥有MIS信息管理系统、内部网站、邮箱系统、FTP服务、井上下工业电视系统、井下人员区域定位系统、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综合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等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信息化系统。
1、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FTE):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部分,以太网担负着整个矿井的数据传输任务。FTE极大地减少了我们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为提高系统的使用率和可靠性提供了理想的效果。它不仅提供容错能力,还提供了工业控制应用所需的快速响应、决策和安全性。
下图为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一)
2、企业信息门户:面向互联网的新闻、信息网站,是企业展现宣传的窗口。主页上新闻、专题、栏目可以定制,所有的内容都通过后台(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通过IP绑定和HTTP BASIC认证机制与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通讯。
网站中包含有企业内部邮箱用于传递各种文档;FTP服务器中存储了各种办公、杀毒等应用软件;内嵌一个产量窗口,用于矿井日产、月产情况。
3、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11个对口业务子系统、1个协同办公子系统(OA)并集成了地测、井下环境监控、设备监控、视频监控4个子系统。
各对口的业务子系统均具有独立的录入、输出(打印、导出excle表格)、查询报表功能;各子系统除具有报表类功能外,还具有上传、下载各类文件的功能。
各子系统主要包括:
1. 生产子系统。
2.调度子系统。
3.选煤子系统。
4.运销子系统。
5.财务子系统。
6.机电(设备和配件)子系统。
7.人力资源子系统。
8.材料子系统。
9.考核子系统。
10.统计子系统。
11.协同办公(OA) 子系统。
12.考试子系统
13.地测系统、工业监控系统等的数据集成。
管理信息系统从根本上改变了固有的工作模式,使工作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信息系统及时提供的信息内容,对管理工作的及时性、高效性、可靠性提供了保证,对提高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起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使企业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和应用,无论从软、硬件环境,均为塔山煤矿公司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数据信息量的不断丰富,员工工作方式的逐步改变,对信息化认识程度的提高,将为今后扩展开发、应用高层次的管理软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工业电视系统:工业电视系统充分利用光纤通讯技术,将井下各运输皮带、洗煤厂及地面的画面清晰的传输至调度指挥中心视频服务器,实现煤矿生产调度指挥的可视化。另外,所有画面还将通过视频分配器传输至高性能的冗余容错以太网上,使公司各级领导及生产安全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局域网进行井上下的视频监视。
5、综合自动化设备监测系统:以前,公司内各套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兼容,在井上下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不利于煤矿企业进行综合管理和决策。
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监测系统利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集成包含综采采煤机组、泵站等监测;井下电力监测;顺槽及主井皮带CST、贝克皮带保护监测;主扇风机监测;排瓦斯泵站监测;制氮机监测;水泵房监测;束管防火监测;人员定位监测;洗煤厂监测;皮带电子秤监测;矿压监测等十二个子系统,涵盖与矿井生产及安全相关的所有系统,将这些系统集成于一个平台之上,在调度指挥中心或者局域网所覆盖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实时了解各套系统的运行状况。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依据“以信息化带动自动化、自动化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建设原则,通过搭建综合自动化监控网络平台、企业信息化管理网络平台,为数据传输、信息共享提供可靠的物理通道;通过建设管控一体化平台,将底层自动化子系统相关安全、生产实时数据与管理信息有机结合。科技论文,创新发展。在实现所有子系统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的集中监测与控制的同时实现塔山煤矿生产自动化、生产管理自动化与管理决策自动化的无缝融合。
6、井下无线通讯系统:
安全生产, 以人为本;生产调度,效率为本;
实施救援, 快捷为本;实时监控,通讯为本;
由此可见,现代通讯技术已经成为矿井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科技论文,创新发展。科技论文,创新发展。基于Wifi技术的MDS信息通讯系统已经通过公司有关部门的方案审核,并将在下半年进行安装,系统设计覆盖井下所有区域及部分地面办公区域。科技论文,创新发展。
与国内传统的矿井无线小灵通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所有线路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抗干扰能力强。科技论文,创新发展。
2、采用802.11b/g网络传输标准,增加了信息通讯物理带宽,使数字、视频等信息的传输成为可能。
3、Wifi手机的无线通信质量非常好,就是在嘈杂的环境下,也有很好的过滤功能。
4、增加了网络摄像头、防爆摄像机、移动基站、防爆PDA、智能车辆监测等辅助设备,充分利用通信带宽满足不同的数字业务需求。
作为未来替代矿井有线电话的通讯技术,Wifi无线通讯系统不但实现了井上下实时的语音调度指挥和信息反馈,也为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救援、安全监控等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矿井信息化发展思路
针对目前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健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基础工作
1)一套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流程犹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信息流程就是要保证企业内外部信息的畅通无阻。建立一套规范的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共享、传递和报送等管理流程,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完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公司信息化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营造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3)建立健全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使得各项信息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2、注重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同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依托,不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煤矿安全高效高产的发展方向。以人、机、环境和谐统一、科学发展为目标,把创新理论应用到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当中,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升华,使实践得到理论的支撑和指引,最终实现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1)一方面我们要加大革新力度,改造现有设备使其满足现代煤矿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努力使我们的硬件设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重视培养和引进符合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建设,人是根本。企业必须从长远出发,制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与国内知名院校合作,一方面为院校提供实践基地合作研究课题,另一方面利用院校优秀师资力量为我们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互利双赢。
信息化建设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有相应的部门来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战略和目标,提出相应的实施计划和项目建议;要根据信息化的发展,提出并推动信息化的标准化工作,制定相应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此外,还要监督、评估和管理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实施。
三、总结
煤炭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产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努力发展煤炭工业信息化。科技论文,创新发展。煤炭企业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分阶段实施,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改进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化管理是长期的、艰巨的、规范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发展下去,才能为企业降本提效、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安全高效矿井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延文.兖州煤业信息化管理实证研究[J].煤矿现代化2010(1):84-85
[2]王鹏.浅议煤矿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127-128
关键词:煤矿企业;SaaS;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企业的重视和技术的发展,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SaaS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一种信息化建设模式,其初衷是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
采用SaaS服务模式进行信息化建设,用户不用购买或者单独开发软件,而改用向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简称SP)租用基于Web的软件,来管理企业经营活动。SaaS服务提供商为中小企业搭建信息化所需要的所有网络基础设施及软件、硬件运作平台,并负责所有前期的实施、后期的维护等一系列服务;企业用户无需购买软硬件、建设机房、招聘IT人员,只需前期支付一次性的项目实施费和定期的软件租赁服务费,即可通过互联网享用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企业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1.2 SaaS服务的优势
对中小型煤矿企业来说,SaaS模式有很多优点:企业无需再配备大量的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企业不用一次性花费大量的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只需以相对低廉的“月费”或“年费”方式投资,从而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压力;不用考虑成本折旧问题,并能及时获得最新软硬件平台及最佳解决方案;企业不需要专门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很大程度上缓解企业在人力、财力上的压力,使其能够集中资金对核心业务进行有效的运营。
企业采用SaaS服务模式在效果上与企业自建信息系统基本没有区别,但节省了大量用于购买IT产品、技术和维护运行的资金,类似于生活中打开自来水龙头就能用水、打开电灯开关就能用电一样,方便地使用信息化系统,消除了企业购买、构建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应用程序的需要,从而大幅度降低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门槛与风险。
总之对于用户而言,SaaS模式具有起步费用低、投资风险低等优点,将信息化建设的风险、繁重的维护等工作交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去完成,服务提供商为用户工作,且承担相应的责任。
1.3 SaaS模式对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SaaS模式的这些优势,对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适合。
通过对中小型煤矿企业的用户需求分析,可以发现其需要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功能:
2.设计方案
2.1 实施原则
基于SaaS模式进行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是设计开发一个企业信息化平台,用于承载数据资源和向用户提供服务。在设计时,应该遵循相关的设计原则: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信息化平台应该能够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且界面友好、使用方便、资源丰富、部署简单、投入产出比高等;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应该具有实现容易、便于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而不能成为“信息孤岛”、可维护性好;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力求可扩展性好、建立在相关标准基础之上等。
2.2 实施步骤
在基于SaaS模式进行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
(1)详细的用户需求分析。在建设初期,要对中小型煤矿企业的用户和使用环境做深入的调查,既要满足各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也要提炼所有用户共性的需求,要保证建设的信息化平台能够确实满足其基本功能需求。例如,将中小型煤矿企业需要管理的数据资源分为共享数据和专用数据两类。共享数据是各企业共同拥有或有条件共享的数据资源(如政策文件等),这类数据资源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并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专用数据为用户独享,如财务数据、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文件等,需要分开存储,有保密需求的数据还需要进行加密处理。
(2)服务提供商的选择
服务提供商可以是专业IT公司,也可以由中小型煤矿企业主管机构的信息部门提供。对服务提供商的选择可以采用招投标的形式,力求选择管理规范、服务周到、对工矿行业有较深理解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公司,并签订必要的合同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2.3煤矿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基于SaaS模式的中小型煤矿企业信息化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SaaS模式企业信息化平台总体结构采用B/S模式,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用户层和服务层,并通过Internet联接。其中,用户层是承租软件服务的各中小型煤矿企业。用户层计算机不需要布署专门的客户端软件,只需要安装有游览器即可通过Internet访问服务层中的软件和数据资源。服务层由服务提供商建设、维护,保证软件服务能够7×24小时有效运行。
3.信息的与维护
信息化平台建设完成后,各中小型煤矿企业用户可以将本单位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到信息化平台中。比如,通过添加企业简介等信息,建立企业门户网站;为企业职工提供免费电子邮箱,以方便交流;定义本企业内部以及与上级监管部门联系的工作流程,实现公文流转。
为了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各煤矿企业用户应该制订相应业务处理流程和规章制度,确定专门的信息与维护人员。信息的和维护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由于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细节由服务提供商提供,因而信息的和维护人员不需要较强的技术背景。
4.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推广
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各中小型煤矿企业应该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将建设完成的信息化平台向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等具体用户进行宣传和推广,让信息化平台取得实效。
5. SaaS模式中小型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基于SaaS模式进行中小型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实现“应用主导、资源共享、联合共建、低投入高收益”,具有许多优势,具体而言包括:
(1)降低了中小型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门槛,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采用SaaS模式,各中小型煤矿企业不需要配置昂贵的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及相关软件,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或应用提供商提供,各中小型煤矿企业只需要通过装有浏览器、连上互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享用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其本质相当于是所有中小型煤矿企业联合共建公共的信息化平台,昂贵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分摊到每一个用户就变得非常少了,用户越多,成本越低。
(2)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SaaS模式中的软硬件只需要建设一套即可,由服务器自动的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实例,这个实例等效于未采用SaaS时建设的信息化系统;由于服务器采用了性能均衡等相关技术,可以允许多个用户并发访问。
(3)解决了IT人员缺乏的问题。各中小型煤矿企业不用单独部署软件,也不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进行系统维护,这些工作由专业的服务提供商来提供,从而解决了信息化建设中IT人员缺乏的问题;专业的服务提供商的规模化的经营,保证了企业信息化平台高质量地运行,丰富的应用资源也得到及时地开发与维护。
(4)便于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避免了“信息孤岛”的产生。由于SaaS企业信息化平台是基于数据共享进行设计的,将共享的通用数据集中存储,所以使用同一系统平台的企业用户进行数据交换简单高效。同时,SaaS企业信息化平台遵循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采用相同的数据结构,具备较好的开放性,从而保证了系统与外部(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相关行政部门)间能够进行数据共享与数据交换,避免了“信息孤岛”的产生。
6. 结束语
近几年来,SaaS模式得到了软件企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关注,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如国内的八百客(800crm.com/)提供的在线企业级CRM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基于SaaS模式进行中小型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中小型煤矿企业利用有限的经费,在预期的时间内迅速提高煤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字:现代化矿井综合信息信息化建设
煤炭行业行业是一种典型的传统行业,随着国家煤炭行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矿井综合信息的建设将为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根据煤矿工业十一五规划和《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采用高科技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推行一个矿井有一个工作面的新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而做到这些,必须建立一个在现代化信息平台支持下的、科学的、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让信息资源在生产经营跳读管理中发挥效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调度管理水平使其与煤炭工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系统化的要求相适应。
一、现代化矿井综合信息建设框架
1、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信息网络系统是企业内部及与外部沟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它主要包括管理信息网络、工业以太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存储、网络安全系统。
2、 矿井通信系统
矿井通信系统,包括矿井行政管理通信系统、生产调度指挥系统、无线移动(应急)通信系统。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含下井人员考勤)组成一个完善的调度指挥通信网络及人员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提供通信手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生产调度指挥的效率。
3、 人员定位及辅助运输监控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跟踪系统实现对下井人员的考勤、定位跟踪及管理。煤矿辅助运输监控系统即无轨胶轮车信集闭系统,可实时显示车位置、车号、运行方向及信号机状态和区段占用等运行状态信息,提高了机车运输效率及安全性,实现运输调度自动化。
4、 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包括三个部分: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2)束管监测系统; 3)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
5、视频系统
视频系统即:有线电视、会议电视、工业电视监控、大屏幕显示系统等。可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采用何种视频系统。
6、 综合自动化系统
通过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软件应用技术在各种基础设备自动化应用的基础上,实现各单项自动化系统的集成,来实现不同生产子系统的集中远程控制和信息共享,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的矿井自动化生产能力。本项工程还包括自动化子系统的建设,子系统的接入及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的相关内容。
7、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收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的基础上开发的涉及人、财、物、产、供、销等全方位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综合应用系统,包括综合信息化架构、综合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的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及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各应用软件的开发。
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1)、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实现在调度指挥中心集中监测井上、井下生产安全信息,能够实现远程控制井上、下机电设备,做到对井下煤流、主扇风机、井下供电、主井提升、井下泵房各系统的自动化监测控制,做到部分机电设备或工艺流程无人值守,提高安全性。
(2)、提高生产效率,建设知识型企业
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提高生产设备和辅助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现场操作人员,提高产出率。同时,将大量人员工作由现场操作逐步转变为对设备和系统的分析预防、维护管理等知识型工作,提高业主队伍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及生产承包方维护、应用水平,使其更有能力、精力和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
(3)、消除信息“孤岛”,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井上井下所有控制、监测子系统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运行,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并能与集团内部局域网对接,达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三、信息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先进性、成熟性
使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既能满足现在的需求,又能适应未来的发展实用性。
2、可靠性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具有实用性的前提,确保能高效、稳定适应煤矿特殊环境的连续工作。
3、 安全性
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基于网络体系的,其安全性将是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因此安全性原则非常重要。安全措施有:防病毒、防黑客、防止非法或越权访问、传输加密、安全策略控制等。
4、 互联性和可扩展性
把各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满足信息层结构中各层之间信息沟通,增加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性和可扩展性。充分考虑将来需求的成长空间,所提供的系统平台与技术将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扩充、升级项目的需求,以避免将来重复的投资。
5、 易操作、维护
先进且易于使用的图形人机界面功能,提供信息共享与交流、信息资源查询与检索等有效工具。系统应便于各种日常维护,能够方便地进行软件的重新配置、系统的自检与恢复、硬件备品备件的更换和软件系统的升级。
四、结论:
煤矿现代化矿井的信息建设将推动和加快国家工业的现代化,是煤炭行业向前发展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站,虽然现在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还刚刚开始,但是越来越多的煤矿企业投入信息化的建设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完全实现信息化。
参考文献:
[1]、 王华,汪莹,葛玉婷.煤矿现代化矿井信息建设探索[J].煤炭科技,2011 (04).
[关键词]煤矿安全;信息培训;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426.1;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33-01
引言
通过整合和挖掘煤矿企业的各类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从而获得大量的新技术研发信息,及时确定技术创新方向,并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实现煤矿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明细化管理的转变。
1.加强煤矿安全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料,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工业又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它的基本单位―生产矿井,涉及到复杂的生产系统,如:采掘、机电、通风、运输、供电、排水和安全监测系统等。为了保证矿井的正常运作和安全生产,还涉及到物流供应、财务、抢险救护、地质勘探、环境保护、煤炭加工、市场营销等系统。煤炭行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系统复杂,同时又是一个灾害隐患较多的行业,其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十五”发展规划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煤矿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方面必须实现信息化。对煤矿这种生产型企业而言,既要全面掌握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做到信息灵、通讯快、调度准,实现矿区信息与煤矿信息资源共享,又要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全面掌握井下各种安全信息,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杜绝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使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及时准确地掌握煤矿安全、生产、经营信息,快速决策,依靠科学信息有效地指挥生产。
2.煤矿安全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信息系统的集成性差,存在“信息化孤岛”的现象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各类应用软件是由不同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单项开发的,各套系统互不关联,自成一体,使得企业网络信息系统复杂,维护费高,利用率低。
2.2 网络的应用软件少
由于煤矿企业许多应用软件是单项开发的,仅用于解决单一专业问题,而且软件开发者由于自身的开发水平和开发成本考虑,使得开发的软件只能单机使用,如某些地测信息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等。这种局限于单机版本的软件难以纳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
2.3 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环境和运行状态信息化的软件少
对于灾害多、生产系统复杂的煤矿企业来说,构建生产环境和运行状态信息系统尤为重要,这对于及时掌握生产状况,进行事故分析和提高生产效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对危险源和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跟踪分析,为了在事故发生时能快速做出反应,进行抢险救灾和事故调查处理,仅靠当前矿井的安全监测系统采集的信息是不够的,因为在分析问题时,不仅需要了解某一点的监测数据,还必须与附近场所的条件、生产状态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生产工程和生产环境,特别是涉危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的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网络化的可靠有效运行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的基础,是安全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3.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3.1 创建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应用和大学习环境
利用多年来大家已经认识并应用的软硬件计算机技术知识和虚拟网络等信息技术知识来完成煤矿生产过程中单位内外各类上传下达的信息多采用网络信息资源,让人们深深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是何等的重要,而就其现代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而言,虚拟Internet更是何等的重要。促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知,发现不知才能确定求知需求,以此创建出学习的环境,逐渐形成良性的循环。当然,这也要求社会对煤矿信息化的应用和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和大力的支持。
3.2 建立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自主研发适用且实用本单位的信息应用软件
各煤矿培训机构信息化硬件设施已相继完善,将有利于软件建设的投入。培训信息管理办公应用软件也日益完善更新,多媒体教学却仅限于教师Powerpoint制作,相对适用的多媒体教室却未跟到位,如果进一步建立多功能电教室,在已使用的广域网的同时完善单位内部局域网,开发制作实用的培训网站,建立可以资源共享的“煤矿电子图书馆”,构建专业的知识素材库,设计并组建出教师个人网页将会有力的深入推进培训信息化建设。专业的知识素材库,包括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例如演示型视频资料,优秀的公共课程课堂教学视频,培训应用小软件,培训教学软件,当然这些都不应是简单的资料堆积,而是精确实用的,与技术更新知识结构相联系,满足煤矿专业各层次人员的需求。对于眼下煤矿实操考核软件这一空白,可以建立网络模拟任务操作型软件,尤如当前各类非常流行的网络游戏,由操作人自己建立户名,进入找软件管理员索要任务安排,任务完成环境就是虚拟矿井环境,整个考核任务可以设置时间,操作对错有效果。
3.3 重视建设信息化专业技术教师队伍
目前很多煤矿培训老师对自身计算机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提升都是浅尝辄止,究其原因多是教学观念未曾转变,因此要培养出信息化专业首要改变教学观念。很多教师多是单位的骨干,他们不适应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且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过于分散,最终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心里犯怵。建设信息化专业技术教师队伍必要途径一是坚持自主培养,二是坚持高质量人才引进。
4.结
煤矿安全培训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培训教学综合工程建设,软硬件信息设施应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完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整体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开拓创新的培训模式,如此以来才能进一步推动煤矿安全培训的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荣,田佩芳,刘海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信息化云平台设计[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2:138-144.
关键词:煤矿 技术资料 数据库 管理体系
煤碳行业是传统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推广,使这个古老的传统行业有了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21世纪,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技术资源已成为各个部门的重要财富,建立一个满足各级部门数据资源共享要求并行之有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成为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作为资料管理系统核心和基础的数据库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技术资料是进行采掘工艺研究的必要条件,同时也为科学技术交流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这就意味着加强煤矿技术资料管理可以更好地为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1 实施背景
陶一煤矿有着30余年的开采历史,技术资料繁多、冗杂。该矿开采时间长,自建井到现在的30余年间,收集了大量矿压观测、煤层开采、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矿山资源储量及矿山测量等资料。
但由于当时的数据处理及保存技术、技术资料的管理模式和计算机技术比较落后,致使大量的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图纸、报告、报表、说明书、上级文件等)丢失、损坏,给矿井后期的生产设计带来了巨大损失。
可见,单单依靠人力的、纸质的、零散的、档案卡片式的传统技术资料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矿井快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新时期矿井生产需要,改革传统资料管理模式,提高资料管理效率,开发和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并最终形成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基础的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2 具体做法简述
自2011年6月开始进行技术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制开发,于2012年2月初完成各项调试工作。同在6月份开始对资料的整理过程进行详细分工,确定分类原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7-9月期间我们对建井以来所有技术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记录,并形成系统数据源表; 10-12月进行计算机录入,形成电子数据源表,并且针对各个文件箱所存资料,打印出目录,并有总目录;2012年1月底完成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整体调试工作,实现了分类检索和关键字检索两大功能;2月将电子数据源表导入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实现了局域网内共享,经过多次调试,最终达到预期目的,随即制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图。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述
3.1 数据库管理系统组成
该系统是在Access2007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因此,要求计算机安装Access2007软件方可运行该系统。系统包括六个界面:密码登陆界面、系统主界面、资料查询界面、资料编辑登陆界面、数据库编辑查看界面和数据表界面,系统大小约50M。
3.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
3.2.1 查询数据库操作。首先,双击技术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图标,打开数据库管理系统,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主界面;其次,从文件类别组合框中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别,显示子窗体将自动执行刷新窗体命令,相应类别的文件就会全部显示;最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所要查询文件的关键词,例如北翼、补20、探水等,单击查询按钮,与关键词有关的记录将显示在子窗体中,通过窗体中的显示信息定位纸质资料,对于已经录入系统的文件,还可以通过详情栏下的文件超链接查看和修改源文件。
首先,单击编辑数据库复选框,进入登陆界面,输入正确的登陆密码进入编辑查看界面,单击“最后一项”按钮,依次填写资料的各种信息,文件名和文件类别这两项做为主检索项必须填写。填写完毕,单击查看数据表按钮进行数据核对或退出。
3.2.3 备份数据库
这属于Access2007自身的功能,通过导出数据表备份并放在指定文件夹下。当现用数据库系统瘫痪时,我们可以通过备份数据表恢复数据库系统。
3.2.4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局域网共享
该数据库管理系统为文件型,所以我们采用数据库同电子资料文件夹联合共享的形式实现局域网共享。同时把用户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员组具有管理权限,可以进行查询、修改等,具有最高的管理权限;另一类是用户组具有查询和下载权限,不能对源数据进行任何的更改。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点
总体上讲,该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实现了文件的快速查找、定位、阅读、编辑,结束了以前查找资料“翻箱倒柜”的局面,也避免了电子版资料的假丢失;②通过本系统使现有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链接成一个整体,使技术资料管理实现一体化;③系统占用空间小、界面简洁大方、操作简单、反应灵敏、实用性强,大大提高了用户对资料的归类、查找、查看效率;④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防止了资料的损坏和丢失。
4 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度及流程
为了更好的管理技术资料,只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资料整理这些基础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与之相匹配并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确保整个体系健康有效运行。在制度中明确了技术资料在存档、借阅、归还、销毁等环节中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确定了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体系中主要负责人的权限审批办法。
好的管理在于好的流程,为了规范技术资料管理过程的各个细节,管理流程的制定是影响体系顺畅运行的关键要素,管理流程主要包括存档、借阅、归档三大部分,每个部分又详细划分了执行步骤,明确了每个步骤中所需要办理的手续,如图1所示。
好的流程在于好的执行,为了更好的执行《陶一煤矿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制度》,使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能按照《陶一煤矿技术资料信息化管理流程图》要求执行,我们又查阅了各种档案管理资料,特制作了《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借阅申请单》、《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室资料归档登记表》、《煤矿技术资料档案室资料借阅登记表》等表格,提高了资料管理的规范性。
5 应用情况
通过一年的试运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大降低了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资料查准率,确保了资料保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提升了资料利用率,从本质上改进了传统的技术资料管理模式。
该管理体系使技术资料存档率达到了90%以上,关键资料存档率达到100%,查找时间缩短到以前的1/10,甚至更低,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资料的丢失及假丢失现象,降低了管理成本和人员工作强度,大大提升了资料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刑新菊.煤矿企业档案管理的地位分析及其意义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1(09).
关键词:新时期;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理念;本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29-0167-01
长久以来,煤炭生产安全一直是我国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为有效提示煤矿安全管理质量,煤炭部原部长张霖之率先提出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理念,指出要借助对井下采掘工程质量的严格掌控,以质量标准化推动生产的安全开展。此后四十多年来,随着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在全国煤矿的不断普及,无数鲜活的事例充分证明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对于煤炭生产的的高质、安全开展意义非凡。通过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各项规定,能够从根本上根治煤矿管理粗放、标准宽泛、事故频发、生产环境恶劣等问题。但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许多煤矿亦出现了管理者思想认识不足、标准执行不严格、形象工程问题严重等诸多不足之处,使得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有的功效大打折扣。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推动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提出几点见解。
1 新时期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理念
相较于传统的质量标准化建设,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无论是基本内涵还是具体的实施方法、思路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适应时展需求,构建现代化高产矿井,矿山管理者必须在不断学习全新管理理念的同时,对传统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取其精华并加以发扬,从而真正探寻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质量标准化模式。具体而言,①煤矿必须不断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对矿山生产安全、高效开展的必要性,树立质量标准化就是“生命工程”、“效益工程”的理念;②加强理念革新,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既是构建煤炭生产的考核具体化与标准实效化体系,确保安全与质量的有效统一;③推动思想进步,促进标准创新的同时,亦要不断推动方法与技术的创新,赋予质量标准化建设鲜明的时代特征;④促进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赋予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灵魂内涵。
2 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内涵本质
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要素,对于提示煤矿管理工作水准有着巨大推动作用。可以说“质量为因,安全为果”,企业的生产质量高低同其自身安全水平高低存在着直接的正相关。而安全质量标准就是对两者的高度统一,其生产安全为根本目的,自煤矿基层管理着手,对生产全过程开展全面管理,并针对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指标。在具体实施上必须遵循下述几点要求:①安全质量标准在进行制定时,首先必须自生产实际出发,充分遵循客观安全规律,对以往生产中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以指导标准制定;其次质量标准制定时应当充分依赖先进科学发展,借助新理论、新思想,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质量管理标准。②质量标准内容的确定应当以有关行业法律法规为指导,通过对各类法律法规的研究总结,确保标准内容的合理、可行并为其实施提供法律保障。③注重安全与质量的有效统一,针对生产的各个环节分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操作守则,提示工作规范性与可靠性。④质量标准化的建设不可盲目遵从行业规范标准,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生产特点的特色标准,使其同矿山自然环节、生产能力、人员素质等相适应。此外,还应注重质量标准实际应用的总结分析,借助实践经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与修整。
3 新形势下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策略
为确保矿井质量标准化措施切实落实到矿井日常生产管理之中,煤矿管理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3.1 切实转变以往质量标准化建设理念
以往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往往流于形式,并未在实际生产中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此种理念已经不适应当前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新时期煤矿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意识,即责任、生命工程、法律与管理。煤矿企业应细化质量标准化建设体系,指定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责任,并切实落实到各个生产部门,让各部门员工都深切体会到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使质量标准化规范成为矿井生产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与煤矿管理的新模式。
3.2 适当加大对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保障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方案有效实施的基础,煤矿应改变以往忽视防治水工作重要性的观点,从资金方面确保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人力、物力有足够的供应。煤矿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适宜的安全投入制度,为质量标准化建设提供较为理想的工作环境。
3.3 强化矿井安全教育培训功能
安全教育培训对于提高工人防范意识和减少灾害发生有重要的作用,是提升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有利保障。煤矿在组织工人进行矿井生产安全教育培训时,应对培训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贴合实际情况为主,最大程度地让工人掌握实用的技能。如对矿井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管理,员工如不按照质量安全标准化规定进行施工操作就属于“三违”,需要进行严格的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需追究其相应责任。除普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生产意识之外,还应对工人灾害防治知识、技术、操作等内容进行加强教育,将安全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员工心中,切实提高工人的防范意识与技术水平。
3.4 提高技术与管理的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生产与管理需要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管理理念,并将新技术与新管理与煤矿自身特点有效结合,创设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应用与管理模式。除此之外,煤矿企业生产与管理中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在原有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补充与创新。通过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的不断创新,来确保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活力与生机。
3.5 加强对煤矿质量标准化制度实施的监督和考核
为保证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煤矿应加强其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考核。首先,矿井监督检查制度是确保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矿井需根据矿井自身特点,构建并完善矿井监督检查体系,并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监督检查制度的完善与落实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其中制度的落实尤为重要。煤矿企业监管应加强监管力度,对附有管理职能的部门制定监督考核制度与章程。通过章程来规范监管行为,并要求各部门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与总结,及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不良或导致安全事故的行为实行追责制,相应地对表现优异部门进行阶段性的奖励,用责任、奖励的双重尺度来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效果。其次,建立各部门质量标准化实施过程的评分机制,对质量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绩效与传真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用标准化的制度来约束和加强其实施过程与最终成效。
4 结 语
煤矿质量标准化建设对于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煤炭形式急转直下的今天,其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的生存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煤矿企业应深刻认识到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充分分析矿井现有情况与特点的基础上,将质量标准化建设与矿井的日常生产管理紧密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力争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型矿井,确保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红涛,王冰玉,黄思强.基于“双基”视角的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 设研究[J].煤矿安全,2013,(1).
[2] 涂兴子.煤矿质量标准化的新发展[J].中国煤炭,2008,(1).
关键词:煤炭 企业 信息化 建设 数字 矿山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253-01
随着我国的煤炭能源的加工、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煤炭在清洁能源技术利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使得其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的地位不可动摇。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鑫基煤业有限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必须及时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探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矿山的发展,引进生产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
1 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应用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法则,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之下,边际成本随着分工专业化的程度而降低;拓展信息化是指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改变交易范围,观察到的成本变化,或者是改变成本观察的交易范围变化。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要通过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出信息化的1+1>2这一“倍增器”的本质特征。
2 数字矿山的简要介绍
数字矿山又称为智慧矿山,它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它以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的信息的准确整理和采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的操控、可视化的发展、规范化的集成、网络化的传输为主要的工作目标。(1)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是针对人工服务所提出的。(2)自动化的操作。(3)可视化的展现。(4)规范化集成。
3 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的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矿井数据自动采集和更新系统
矿山数据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变化和多源异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建立起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固有信息的采集,可以针对矿井测量、地质勘探所产生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水文、测量、地质等,进行图纸矢量化的处理,建立起信息化的地测管理系统3DGIS数字矿山系统支持下列几种基础数据的采集:(1)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手动采集数据生成三维图形。(2)根据地测数据库,自动生成三维图形。(3)自动识别CAD图纸,生成三维图形。
3.2 煤炭企业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发展方面,要注重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比例,力求保证企业在数字建设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企业单元技术投入应该向着集成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在技术投入方面,应该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单元技术方面,向着全局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尤其是关注信息集成与整合方面的投入,应该由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入,转向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重点综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