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煤矿信息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煤矿信息化建设
所谓煤矿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矿企业通过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去整合煤矿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管理等资源。煤矿信息化模式主要包括煤矿生产与设计信息化、煤矿设备调度与运行智能化、煤矿网络信息化三部分内容。
2.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发展
从1980以来,我国矿山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了单个科学计算、数据库、网络系统,MIS系统、CAD及优化模型,CIMS生产控制系统和计算机集成系统、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直到最现代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总体上来说,我国煤矿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以综合监测监控系统为核心的生产信息系统、以煤矿企业局域网为核心的煤矿管理信息化和以Internet为载体的煤矿全方位智能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
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从“十五”末的2005年到2010年年我国煤矿山伤亡事故来看,在全国煤炭产量增长51%的情况下,我国煤矿事故总量连年下降,由3306起减少到1403起、下降57.6%,年均减少381起、下降15.7%;死亡人数连年减少,由5938人减少到2433人,少死亡3505人、下降了59%,年均少死亡701人、下降16.2%;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连年下降,由2.811下降到0.749、下降了73%、年均下降14.7%。
通过对近年煤矿事故信息进行分类统计,可以发现煤矿事故的总死亡人数在逐年下降,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也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但事故死亡人数却还是占全世界煤矿死亡总人数的70%左右。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事故多、伤亡重、经济损失大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致使每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六七千人左右,位于全国各行业之首。煤矿事故多、伤亡大,不仅给职工家属带来了极大痛苦,也会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政治影响。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煤矿行业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技术和安全投入都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4.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相对滞后,不能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足够有效的技术支持。
(2)安全监测手段长期以来比较落后,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不够完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我国大多数煤矿地质条件复杂,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冲击地压危险性增大,围岩温度提高,通风排水难度增大,容易引发重大事故,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面临巨大考验。
(4)企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不配套、不完善。大多数企业对员工安全教育未能有效落实,企业职工安全意识薄弱,法制观念不强。
5.信息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
分析我国矿山事故发生的原因,绝大多数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对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控制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当然,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由于信息管理的不科学。
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煤矿企业应该分别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安全技术咨询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事故救援指挥系统、安全教育培训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煤矿企业资源,加强矿山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的不断应用和深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监测监控能力、自动化水平、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内很多煤炭企业都在开发研究基于安全、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防治水等安全生产多专业、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投入和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力度,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生产装备、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安全信息、安全技术、监控预警、救援指挥等功能齐全的安全管理平台,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功能将在我国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信息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6.1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主要用于安全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输、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与集成。实时、准确、全面的安全信息管理和响应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煤矿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应是集分析、预防、监控、应急全方位、一体化的系统工程。尤其应注重预防和应急处理模块,转被动为主动,利用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多项技术的紧密融合,有效地管理控制煤矿安全工作,保障矿井的安全有效建设。
6.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系统
本系统主要是用于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并通过各种相关软件进行评价,评价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及时对重大危险源编制预防管理方案,控制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信息要定期或及时评审和更新,从而实现持续改进生产方法,保障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
6.3安全事故管理信息系统
本系统是改变了传统的事故汇报方式,主要用于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报告及事故处理结果的记录登记,更及时、迅速、正确地记录煤矿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并查明事故的原因,记录事故的综合分析和处理情况,便于及时救援和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原因分析。真实地记录发生的安全事故,可接受事故教训,起到安全警示作用,并作为该部门安全情况评比的依据。
6.4安全信息检查系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煤矿企业;信息资源;煤炭能源;探索与实践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信息化建设将成为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还需要完善煤矿信息化建设。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生产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中为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已建立大型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和决策的水平。本文就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实现煤矿生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煤矿企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下面就对煤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
在煤矿实现信息化建设中,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煤矿企业在做出决策之前要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定的了解,由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够使得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质量。煤矿企业中的决策者能够通过信息化系统的监控可以第一时间的了解煤炭资源开采的信息,随时了解开采的进度;还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煤矿企业中建设信息化,能够通过信息化进行管理,并且根据信息管理系统对各方面的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整理,能够及时的发现机遇和挑战,进而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整,利用信息化为煤矿企业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手段,不仅提高了煤矿企业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能够有效的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由于煤矿资源的开发较为复杂,在井下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煤矿规模较小,缺乏着一定的管理经验,就不能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通过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井下的信息进行一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能够消除井下的客观因素,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而且还能使工作人员减少不必要的操作,进而还可能利用机器代替人工。利用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各部门进行组织和协调,对此能够保证各生产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所以说,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的生产。
(三)提高管理水平
通过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水平,在我国煤矿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中都是一味的追求利润,进而忽略了管理的技术。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对煤矿企业中的各项活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管理,比如:财务信息化管理,销售信息化管理等等。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由粗放经营过渡到集约经营过渡,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这一改革,能够进一步的提升煤矿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了煤矿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说,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减少煤矿企业的成本
在煤矿产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占据着很大的比率,因此在煤炭资源生产过程中就必须对物料进行格外的重视;通过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进一步的优化管理,进而降低了物料周转的时间,从而缩短了开采煤炭资源的进度;还能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物料的运转以及使用的情况,能够有效的降低了煤矿企业生产的成本,不仅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提供了煤矿企业工作的效率。
二、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行业体制不断的改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化管理,要充分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必须要对煤矿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能够对全过程各环节中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一定的控制,对此能够有效的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煤矿信息化建设能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煤矿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煤矿安全的生产,对井下的环境进行一定的监控,还可以对各个设备进行监测,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还可以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进一步的实现机器替代人为的操作,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对煤炭资源的产量进行监测,对矿井的资源进行共享,进一步增强了煤炭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三、煤矿信息化建设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安全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遵循信息的安全性,这也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采用知识产权的设备对企业的信息、客户信息进行一定的保护,还可以通过加密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满足网络的安全性。
(二)遵循先进性
在煤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越来越迅速,信息化建设也应当要满足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对此就必须要保证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根据煤矿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能够让设备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关键词: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
煤矿行业作为我国资源供给的重要基础行业之一,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加强物资供应管理成为现代化煤矿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科学的分配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有效的保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降低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升生产空间,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推动煤矿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物资供应管理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建立一个煤矿企业物资供应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有效的提升煤炭企业的资源分配要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且能够高效、快速的监测每个环节的物资动态,保证生产效率。
一、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为了能够有效的分配煤矿企业的生产资源,提升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管理中引入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具有快速性、及时性以及监控性等特点,本节对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意义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看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实现数据资源共享
数据资源共享是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对于煤矿企业而言,提高物资管理的强度是保证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物资信息化管理建设能够科学、有效的对煤矿生产中的资源进行管理,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对生产资源遵循严格的标准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统计和控制,在规范物资采购过程的同时节省资金的投入,维系一个庞大的资源供应体系,对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煤矿企业资源管理中,物资采购通过人力资源进行管理,不同资源采购部门无法进行及时的沟通,造成很多资源采购的不及时性,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不同资源的清单进行统一化管理,一方面能够有效的管理资源的采购任务,节省采购物资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能够随时管理仓库资源的数量,对采购任务和采购数量进行监管。资源信息化管理能够使管理部门实时查看物资采购情况,能够高效的对不同部门进行监管和整合,物资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平台有效的保证资源管理透明化,节省资金投入,提高管理效率。
2.减少物资管理人力
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除了具有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意义外,对减少物资管理人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物资管理过程中,从物资清单整理到物资清单核查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操作;通过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物资管理人力,不仅有效的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而且节省多余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资管理的无人化和无纸化办公。传统的物资采集过程需要通过采购人员进行物资核查和交流,确定物资采购数量和种类,采购周期较长,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资金较多;物资管理信息化通过办公软件进行网络化处理,能够节省物资采购的时间,缩短采购周期,有效的提高了物资采购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和优越性分析
通过分析物资信息化管理的意义,能够充分了解煤矿企业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对于煤矿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结合物资信息化的意义对实现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因和优越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从其特点更具体的了解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1.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
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行业,需要跟随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脱离时展的步伐,因此,结合煤矿企业特点进行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显示,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重要动力,资金投入力度较大,资金周转周期相对较长,生产过程中存在物资动态积压的问题,需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的优势推动资金的快速周转。其次,煤矿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物资需求种类和数量较多,很多采购计划信息存在不完善和不及时的问题,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很容易造成采购数量错误等问题出现,造成资金浪费。最后,物资采购过程需要大量的表格数据整理、账务报表以及金额核算等过程,这些过程的处理周期较长,准确性较低,给整个采购过程带来很大的阻碍,严重限制企业的生产效率。综上所述,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省略采购过程中的冗杂程序,各级领导能够及时的了解不同环节的采购情况,提升采购效率,降低工作强度。
2.物资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
物资信息化管理具有众多优越性。第一,节省冗杂过程、手续简单、票据规范,有效的减少采购周期。第二,不同环节彼此之间账目清晰,责任明确,处理过程快速、方便。第三,方便领导对不同采购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管,节省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随着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行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节省物资采购周期、合理规划资金投入、方便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信息化管理在煤矿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1.计划采购业务管理
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应用于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的优越性能够建立一个物资管理的基本系统,将生产需要的物资种类进行编号处理,通过计算机进行不同物资种类的整理,计划人员在制定采购计划时能够一目了然的根据系统清单进行管理,有效的节省了审查、储备量清点、需求量计算等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通过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避免计划采购业务管理中出现的清点数量错误,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库房业务管理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及时的监测不同批次入库物资的数据信息,对相关的入库物资的种类、数量、型号等进行统一记录,方便后期的整理,同时下次物资采集过程中能够清晰的知道需求量和剩余量。在物资存放过程中,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分门别类的对不同物资进行存放,在调取物资的过程中只需要根据相关编号进行查找,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物资出库管理过程中,计划员可以通网络同步信息进行管理,查询物资的使用情况、计划使用量、需求量以及库存量等信息,方便对不同种类的物资进行出库记录和管理。
3.账务管理及报表分析
物资信息化管理的巨大作用在于能够结合整个物资采集过程自动形成相关的记录,整合成入库账本,根据不同部分需要生成具体的表报,直接方便调取和使用。在整个物资采集过程中,管理部门能够直接从计算机调取报表信息,方便领导进行检查的同时节省了纸质打印、逐级审核、数据汇总等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企业内部的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煤矿企业发展步伐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速度,全面推行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节省采购时间,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方便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媛媛.管窥煤矿企业政工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1):68-68.
一、方案
构建基于防爆工业以太网的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总方针是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以网络化、自动化为核心,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在一定的资金资源下,尽量有效地利用,以适当的投入,建立一个尽可能高水平的、完善的网络系统。设计立足信息化大前提,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安装、使用和维护方便简单,结合淮北矿业集团公司规划的要求,将杨柳矿井综合自动化项目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流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系统。
要实现整个杨柳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化,必须采用多种现代化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建立全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大型开放式分布控制系统,形成全矿井生产各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以保证对全矿井安全状况和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监视、控制和调度管理,使矿井高效集中生产,达到减员增效、降低成本,提高矿井整体生产水平。杨柳矿井的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就是要使杨柳矿井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摆脱传统基础框架的制约,建立新型的综合自动化模式,以高速的千兆工业以太网络平台为基础,通过对各单机自动化子系统的升级改造及建设,对目标项目的统一规划,力求使矿井各系统实现异构条件下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讲究统一的网络平台、统一的软件平台、统一的管理平台、协调综合应用,以安全生产为前提,最大程度的避免重复投资及资源浪费的同时,做到减人提效,提高生产效率。
系统以全矿工业以太环网为信息传输网络,真正实现先进的工业控制网络结构,使整个系统配置合理,信息共享,提高指挥效率和生产率,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在地面安全生产控制中心实现对矿井安全生产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监测。尽量利用现有设备,增加、更换必要的设施,实现井下主煤流胶带机及相关设施的集中控制;实现井下变电所的无人职守;实现通风机、压风机集中控制;实现地面变电所在安全生产控制中心的远程监控;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并具有语音、图像以及报警功能,具有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及显示功能;采集到的数据存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地查询;利用信息融合技术、故障诊断技术、专家系统分析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对设备故障进行早期预报,提供故障诊断信息,提高生产率,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系统通过集中监控自动化技术减少岗位工,从而实现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为安全管理与生产流程管理、控制井下人员数量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视频、音频、画面系统的有机结合,充分将现有的技术管理实现完美的整合,达到综合控制与综合管理的目的,实现以安全生产为主线的矿井安全生产,同时有效的对矿井人员、安全、设备、材料、成本、计划、报表等进行管理,并提供帮助领导进行辅助决策的系统功能,同时兼顾与上级领导部门的数据交换的向上兼容性。
二、系统组成结构
煤矿综合自动化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采用统一的工业以太环网作为基础通信平台,通过应用软件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安全监控的数字化、管理过程的信息化、信息管理的集约化。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工业以太环网网络平台是整个系统的基础,采用设备层 + 工业以太环网 + Intranet管理网络的三层结构模式。
网络平台在技术设计时,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是第一位的,采用全光纤工业以太冗余环网组成,主干带宽可选择100M或1000M。网络结构可选择单环或双环冗余结构。为了安全和可靠在工业以太环网和企业管理层局域网之间设置防火墙,用来隔离管理网与生产控制网,保证生产控制网的安全。
软件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应用软件和多媒体等技术开发,集生产自动化、监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图像数字化为一体,完成煤炭企业各种信息的集成、融合,消除信息孤岛,为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提供平台,实现较为完整的煤矿信息化和管控一体化,保障煤矿安全生产与科学经营管理。主要由系统信息集成软件、Web软件和自动化子系统集控软件三部分组成。
系统信息集成软件采用通用的组态软件开发,采用统一的操作界面,将煤矿采、掘、机、运、风、水、电等各个自动化系统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集成起来,提供实时信息查询,并对历史数据进行存储、发掘,以提高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
Web软件采用.net技术定制开发,以网页形式提供动画、报表、历史曲线等的查询,可以通过局、矿局域网提供远程服务。
集控软件根据不同的自动化子系统的特点定制开发,通过以太环网平台,直接连接到执行设备,操作可靠,安全性高,执行速度快,状态反馈及时。
工业电视系统相对独立,是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重要补充,图像采用光缆直接传输到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数字化后送入网络。图像可以进行浏览、存储,并能和集控软件、系统信息集成软件进行联动。
三、杨柳矿井实施综合信息化建设实施、应用
思想观念是工作行为的先导,在实施项目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宣讲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目标及任务,使所有参与者能统一认识,准确把握煤矿综合监测监控定位,有信心、有决心构建现代煤炭管理体系。同时,树立先进的现代市场化观念,用系统的思想,整合现有各种资源,优化业务流程,集成物流功能,强调整体管理和运作。
成立一个信息化领导小组,帮助与协调解决构建信息化体系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同时,为保证信息化长期有效、有序运行,还设置相应机构或加强信息中心的职能,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杨柳矿井实施综合信息化主要目标达到了可靠、实用,既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生产的实时监测,又能够达到控制的要求。基于该平台,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调度的统一管理,实现对自然灾害的有效预防、抢险救灾的统一调度指挥,远程管理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具。同时,数字化矿山建设可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及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本质安全型矿井提供技术保障。
经过杨柳矿井的综合自动化的建设后,各个职能部门的主管技术人员在监控中心集体办公,出现问题后各部门协调解决,岗位工大大消减或取消,职工从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技能。杨柳矿井成为一个以信息化为先导的学习型企业、知识性矿井,完全达到国内一流高效的现代化矿井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建生等. 煤矿井下光纤综合监控系统. 《光纤通信技术》2000 (4)
[2]杨柳煤矿综合信息化 淮煤WZ08-029
1 信息化建设在煤矿企业中的作用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应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再次创造的过程。煤矿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取胜,就一定要抓住信息化的发展机遇,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化,带动企业的现代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提升煤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
1.1 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例如企业ERP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不管是企业一线对生产物资需求,还是企业办公物资供应,只要通过计算机,就能知道使用量和库存量,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掌握和调配生产物资的服务平台,使企业决策者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杜绝生产物资的积压,杜绝了井下材料的消耗和重复领用情况,对减少物资库存量、增加企业流动资金、节约企业成本、提供了服务平台。
1.2 提供精准监测的数据。例如煤矿企业应用瓦斯监控系统后,只要通过电脑,就能随时查看监测点每一个工作面的情况,只要监测点出现了异常情况,技术人员就能马上追究根源,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加快信息处理。例如煤矿企业应用了OA智能办公系统后,企业办公室负责人员只要将会议内容编辑好,然后形成文档格式,在网络终端进行操作,在很短时间内,所有的相关单位和人员就会接到会议通知,这种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1.4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当今世界,企业间的竞争,不单单是企业规模、生产能力、经济实力的竞争,还包括了信息化建设能力的竞争。只有把信息的应用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煤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它行业相比,发展相对落后,建设力度不够,再加上煤矿企业员工学历不高,人员素质有高有低,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信息管理人才的相对匮乏,使企业当前的信息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
2.1信息化建设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大部分煤矿企业的管理还存在粗放型管理的模式,而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要,甚至有些企业还难以接受新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流通受阻,时效性不高、真实性较差,再加上企业存在部门的交叉、部门相对的管理状态,更使信息的传送和流通存在阻碍。
2.2信息化建设项目需要统一。煤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立项审批程序和相应的管理制度不严格,没有健全的总体建设规划和指导原则,在某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只注重了某一方面的适用性,缺乏对系统的集成考虑,造成煤矿企业安全与生产,经营与管理信息脱节,在生产实际过程中,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以至于在煤矿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信息多层报送、同一帐目数据杂乱的现象,不能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数据。同时,由于各部门在应用的时间上不一致,信息化建设单位不一致,导致业务系统之间接口无法统一。
2.3 信息化建设开发力度不够。煤矿企业的管理层都认为,只要购买了电脑、完善了网络、安装了软件,就是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就是企业信息化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管理体制与经营观念的革新,是煤矿企业接受和应用现代管理理念的过程,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2.4 缺乏信息化建设的专业人才。煤矿企业缺乏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既精通煤矿企业专业知识、具备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又具有信息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众所周知,煤矿企业的工作危险系数高,条件艰苦,企业很难引进专业业务技术水平高、计算机专业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
3 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措施
加强煤矿企业管理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不断改进、发展、完善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硬件的增多和软件上的增加,而是企业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有企业决策者来主抓、来推动,只有决策层真正懂得了信息技术,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企业效益,才能全力支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是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正确的规划、决策和指导。在企业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积极组建企业软件开发队伍,以保障软件开发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3.2 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模式。要改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用现代管理方法推动信息化建设,全面规划信息化建设方案,制定可靠的实施步骤,分步实施,全面落实,确保建设成效;按实施步骤,正确选择软件厂商,组织好实施队伍,同步落实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
3.3 创新信息化建设的机制。信息化建设不能理解为用电脑代替手工劳动,简单的把传统的管理方式仍然应用到信息化中。创新信息化建设机制,必须要大刀阔斧改革落后的经营理念、流通不畅的管理流程、僵化臃肿的体制。所以,一定要创新信息化建设的机制,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
3.4 强化的人才培训。加大煤矿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相关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使企业员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好处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