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范文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16:57: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篇1

一、工作目标及基本程序

1、工作目标

1)建立风险分级清单

2)建立风险分级责任清单

3)完成西安区域风险防控手册

2、基本程序

成立组织机构——编制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案——召开启动会——初步培训——收集资料——编制文件(指南、台账、记录)——危害因素辨识培训——辨识危害因素——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措施逐级评审与审核——划分管理责任——组织全员学习、落实控制措施——组织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实施分级管控——实现持续改进。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成立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负责人

副组长:XX负责人

成 员:各职能负责人、项目负责人、EHS专、兼职人员、项目专业口负责人

组长职责:

1.负责领导构建、实施“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负责提供构建、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3.确定逐级责任,批准实施相关规章制度;

4.批准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5.督促并定期组织检查“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实施效果。

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完成“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工作;

2.拟定年度工作计划;

3.具体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实施;

4.拟定构建、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方案;

5.定期组织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结果的评审、修改。

成员:

1.积极配合组长、副组长的工作,完成交代的任务;

2.积极组织各分管单位完成危害因素辨识;

3.统计、汇总各分管单位的结果并上报“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筹划部署阶段

1、工作对接,制定标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委派专人与第三方机构完成对接工作,收集必要的资料,制定工作计划。

2、召开启动会,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组织召开公司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工作启动会,由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办公室主任宣贯《风险分级管控构建工作方案》,要求方案切实可行,会议内容全员参与学习。

3、初步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与由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基本概念、构建办法等基本理论,要求有通知、有签到、有考评、有总结。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阶段

1、收集完备公司基础信息,组织人员列出资料清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收集资料。

2、在第三方机构指导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形成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就风险辨识的相关方法、辨识要求进行培训学习,要求有通知、有签到、有考评、有总结。

3、选择典型项目构建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机制

(1)选定两到三个部门、项目成立示范点,由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指导,被选定的项目积极落实风险排查工作,要求建立安全风险基础档案。

(2)对排查出的风险进行评分、分级,建立风险辨识分级台账。

4、编制形成阶段性工作汇总报告,西安区域组织其他项目对示范点进行观摩,并在公司范围全面推广,要求各部门、项目全面开展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后将各自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方案及成果统一报至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2

为了认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的应急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全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1.以人为本: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稳定社会秩序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救人优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分级管理:根据引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原因、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坚持统一领导、属地管理、预防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应急指挥机构统一指挥的应急工作机制。

4.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

二、应急指挥体系与职责

1.领导机构和职责

成立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应急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XX任组长,分管市场监督管理的副镇长XX任副组长,成员由党建办公室主任XX、卫生院院长XX、农业服务中心主任XX、安全办公室主任XX、交管站站长XX、民政办负责人XX、市场管理站负责人XX、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XX、林业工作人员刘新建、各村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XX任办公室主任,XX、XX负责日常办公。

主要职责:

(1)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3)向XX县政府、县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4)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县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2.工作机构和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处理工作;组织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防止蔓延扩大;完成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任务。

3.工作小组

(1)事故调查处理组

根据事故发生原因和环节,由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办公室牵头,党建办、党政办、镇农业服务中心、镇食药、安办、社会事务办、镇卫生院、等单位负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提出控制措施和防范意见;组织协调事故发生地实施救援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由镇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办牵头,负责筹措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经费、设施、设备和物资的组织协调。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各村委员会、镇级各单位和辖区内农业企业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日常监测和现场督查工作,发现有违规、违法行为的要及时逐级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得瞒报、迟报、漏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迟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村民委员会、镇级单位和辖区内农业企业要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各种会议等形式对广大清费者进行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风险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消费。

五、责任追究

对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存在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成人员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XX副镇长

成员:XX纪委副书记

XX党建办主任

XX党政办主任

XX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XX财政所负责人

XX安全办公室主任

XX市场监督管理站负责人

XX民政办主任

XX社保办主任

XX交通管理站站长

XX中心医院院长

XX林业工作人员

XX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各村民委员会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XX任办公室主任,XX、XX负责具体办公。

二、事故调查处理组:

组长:XX党委副书记

成员:XX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XX安全办公室主任

XX中心卫生院院长

XX市场监督管理站负责人

XX林业工作人员

XX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XX畜牧工作人员

XX畜牧工作人员

三、事故评估组

组长:XX副镇长

成员:XX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XX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XX安全办公室主任

XX中心卫生院院长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XX副镇长

XX党建办主任

XX党政办主任

XX财政所负责人

篇3

【关键词】 民航 空中交通管制 风险预警 决策模式

一、引言

空中交通管制目标是维护空中交通秩序,防止飞机间碰撞。随着航空新标准的实施,各航线飞行距离已经大大减少,各大航空公司间飞机之间的相互干扰不断增多,发生碰撞的概率也逐渐增多。因此,要推行预防为主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在深入分析空中交通控制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基础上,设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型控制,提高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完善风险管理体系,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进行了研究。

二、空中交管安全风险管理的内涵

空中交通管制即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测手段,监测和控制飞机飞行活动,确保飞行安全。空中交通管制的内容不同,包括航班信息,并根据空域管理领域根据不同的管理领域使用不同的雷达设备来进行分层管理。在空间分割管理方面,可通过导航设备、雷达系统、通信设备以实现地面控制,完成空中交通管制的系统,对空中交通管制区域加以识别。空中交通管制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空中交通管制体系的决策模式的运作及潜在因素的管理方面,如行动不及时或会导致飞行事故。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中交通管制的目标要实现安全风险管理,这是各种飞行事故或事故隐患防范的目的,空中交通管制对安全隐患加以管理,目标是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三、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1、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测工作。建立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意义在于:一是其含义在于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同或类似情况发生基础上,对过去空中交通管制中出现的经验教育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管理经验,形成完善的机制,用以防范风险,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对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管理,做好风险管控工作,对各类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问题加以预测,以提升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要对空中交通管制出现的风险问题加以统计分析,对相关信息加以总结分析,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测分析,对安全状况加以管理,制订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预测,避免空管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大大减少空气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避免发生较大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损失。

2、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目标及模式构建工作。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预警实施阶段对决策对象进行有效分析,对影响安全的因素加以分析,分类总结预警信号,对多发问题总结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构建起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的模式,促进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让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加以管控。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要树立起安全管理的理念,要将安全管理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做好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牢记树立起安全运营原则,合理的确定预警对象,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危险源加以识别,对问题进行分类,并建立起预警机制,对风险预警中常出现的问题加以管控,对风险因子进行分析,开展重点防控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实施工作。依据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管理要求,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决策分析中要做的工作是:一是要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二是要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管理的预测方法,提高空中交通管制预警信号的准确率,在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提升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空中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水平,降低故事的发生频率,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的水平。

四、结论

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空中交通管制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要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避免发生空中交通安全事故,维护好空中交通秩序。通过对当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管理,可清晰的了解到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的模式特点及方法,根据国内的空中交通管制的要求来制订管理制度,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来建立空中交通管制体系,以提高空中交通管制的交通安全风险决策水平,降低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提升安全系数。

参 考 文 献

[1]罗帆,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

篇4

 

前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项科技技术获得了极大的突破,也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而在现代医院运行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便是极为明显的可靠实例。通过加强改进医院计算机系统管理与风险控制,改善医疗整体服务质量与业务能力。通过对现代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重要性分析阐述,并对其风险控制方法提出建议。

 

1 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的重要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对现代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深入渗透。尤其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医院信息网络化管理,资源数据化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也是现代化医院建立的必要条件。借助计算机网络工具,提高服务质量,医疗水平,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通过信息网络管理后,使医院运营得更加规范科学。不仅推动了医院现代化改革,也对整个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其意义与作用不言而喻。

 

传统的医院管理中,由于缺乏网络信息,往往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对进行日常维护。随着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引入,不断地智能化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对医院的资源配置进行合理优化,提高了整体的医疗竞争力。而在信息分析处理中,因为计算机的决策整合,使得最终处理结果更加合理精确。例如在对患者病情记录分析中,职员考察考核等等,都可以高速便捷的展开研究。

 

2 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维护

 

在医院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做到医院计算机自身终端完全不受干扰破坏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提高免疫防御能力,才能减少被感染可能性。但是由于有的高危病毒,传播速度惊人,破坏力极大,并且顽固复杂,难以彻底清除,在短时间内就能造成大量客户计算机无法工作,对医院日常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应用系统在数据交换过程中可以对其进行审计,其中记录的事件内容,可能包括客户机地址,具体操作时间,与其他用户结果信息数据。在日常维护处理中,就可以对报告结果导出分析。对于用户私人数据,也应该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安全性,只有通过权限授予才能访问读取相关的信息数据。同时为了保证关联性,可以对用户设置多个角色。系统根据角色类别进行权限操作限制,不仅可以越权操作,还可以设置角色属性限制期的功能,权限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大大保证了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3 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

 

在安全管理中,可以实施责任制度。例如成立医院信息安全管理组,医院相关负责人,以职能为参考标准,负责安全线的各项工作,定期安排任务与会议总结,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进而深化部署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在制度的建立中,可以参考服务器,网络设备,技术人员,数据文档相关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指定人员定期维护,保存记录,做好应急预案与应急措施,做到日志化管理。

 

对于信息安全操作规范,也需要加强管理。指定系统软件,数据操作规范流程,没有授权不能进行文件复制,数据共享,系统的修改增删。定期维护服务器状态检查,分析日志,并且观测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及时发现异常点,做好日志记录,保证完整性与可靠性。可以制定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中,目标,流程,结果应该清晰有效,如果信息安全管理小组发生变化可以及时跟进培训配合,建立独立操作局域网,模拟真实的信息系统环境,帮助相关人员快速准确掌握方法。

 

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控制升级

 

4.1 信息安全细节化设计

 

医院网络安全数字化是一个长期整体的系统工程,主要围绕防护警示,检测检查,修改恢复这一过程循环运行。如果这一程序链中出现错误,某个环节没有按照预定设置完成,将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的处理,并且严格落实,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与措施,监督责任到位,确保整个信息安全系统安全高效,持续稳定的工作。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漏洞与不足暴露得越来越多,对于新应用新技术推广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培训,以满足业务工作需要。

 

就信息网络系统自身而言,采用符合实际操作情况与工作状态的结构系统,安全等级与维护难度都将能够降低难度,易于操作。构建多层次,体系化的设计使用户角色等级,权限操作,优先等级分布到更多层次,更多日志记录。那么后续维护,控制分配也将更加灵敏。结合具体的业务情况,在可用性与安全性之间寻找平衡点,在符合安全的大前提下,开拓业务,提升服务质量。

 

4.2 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控制升级

 

在某些医院中,计算机网络防御等级较低,需要通过加强安全性对整个系统进行升级。首先需要确保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服务器保持正常。要确定系统的长期安全。注意机房服务供电情况,布线合理,温度湿度,雷电预防等问题。保证医院服务器不间断供电,保持电源线路通畅。同时主要设备与核心设备固定器维护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与前兆,快速有效处理。保证计算机中心温控与散热条件良好,使得整个服务器中心环境到达理想状态。保持清洁,除尘保洁,重视物理环境的维护,并且确保数据的及时正确备份。

 

另外,对于医院计算机信息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仍然需要加强,明确权力责任,落实到点。这也关系到医院信息安全工作能否安全运行。对于网络用户也应该严格限制管理,分清患者、医务职员、管理人员的角色职能。对用户和密码加强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危险数据与不明软件对服务器的攻击与伤害。

 

同时重视日常计算机系统相关记录数据。在常规服务日志的检测基础上,加以分析预判,进而实施下一步相关措施。例如服务器启动停止,异常运行数等等,都可以有助于信息系统管理者对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全面了解,从而进行评估,得出相关结论。依托数据对系统的安全等级展开定级,制定有效制度措施防范解决问题,确保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达到风险管理控制的目的。

 

5 结束语

 

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制度,对于医院计算机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方法不仅仅需要从技术角度入手,自身也需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协作与工作效率,还影响所有部门员工统一性。需要全面了解当前信息系统中的安全问题,并积极应对。因此在提高技术的同时,依靠建立制度对员工进行规范管理,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篇5

关键词:施工监理 安全风险 控制方法

施工监理中安全风险控制是整个建设工程中的重点,加强施工安

全监理,有利于规范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安全生产行为,促使施工单位保证施工安全,以实现工程投资效益最大化。

1、评价危险源的安全风险等级及控制原则

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对每项危险源进行风险和承受程度的评价,以便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对于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评价可以有定性评价、半定量评价及定量评价四类,一般采用的是定性评价法与半定量评价法。具体操作方法有:a.直接判定评价法。如对照经验法、类比法、物体材料性质分析法等。b.安全检查列表法。如公司级、项目级、班组岗位与专项性安全检查表。c.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故障树分析法。

通过风险评价,确定了风险等级,就需对不同等级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采取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原则是:

a.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人防护;

b.预防措施、保护措施、应急措施;

c.对极不可承受的风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风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风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风险要加强监测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风险,稍加注意,不必采取措施。

2、危险源的控制方法和程序

危险源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减少人为失误,从而起到消除或控制危险源,防止危险源导致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过程。控制危险源的一个方面是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应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事故时,防止事故扩大或引起二次事故,把事故的损失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

一般方法有:a.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职责;b.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c.制定程序文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程序、管理制度等必要的文件;d.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e.组织员工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工作能力。

危险源控制的管理方法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管理措施的失效将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发生。鉴于此,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运用管理控制方法建立管理控制程序。

a.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b.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源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

c.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搞好安全值班、交接班、日常安全检查和按操作规程进行正确作业。

d.建立安全信息反馈制度抓好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制定信息反馈制度。

e.搞好危险源控制管理的考核评价和奖惩对危险源控制管理的各方面工作应制定考核标准,并力求量化。

3、控制危险源的技术对策

3.1 运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施工项目危险源控制。

首先,通过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计算工作单元中各个工序的浮动时间,通过浮动时间的调整来均衡协调单位时间内的各类资源数量;其次,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危险性值超过容许范围的工序,对这些工序引入专门的前导安全防护工序,从而引入安全防护工序或通过增加安全防护资源,起到降低系统危险性值的目的;另外,利用安全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分析进行危险预警;最后通过技术措施或组织措施,对施工步骤和施工方法进行调整改进,从源头来控制风险,降低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或消除危险源。

3.2 运用工艺技术降低施工项目危险源的危险性。运用恰当的工艺

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施工项目危险源。在施工项目中,工艺技术还体现在恰当的工艺组合和必要的组织间歇时间。同时,完成一个工艺组合通常需要交给一个有机搭配形成的专业作业队。对工作单元的确定,需要和工艺组合的分析和划分结合,特别是工作班组的综合危险性评价中,一个合理工艺组合及一个相匹配的专业施工班组将极大地降低工作单元的综合危险性。

施工项目的资源自然特性和技术工艺特点决定了一些客观规律,要求我们认识这些规律并遵照执行,否则就会出现危险隐患。如基础混凝土浇捣以后,必须经过一定的养护时间,才能继续后道工序,墙基础的砌筑,门窗底漆涂刷后,必须经过一定的干燥时间,才能涂刷面漆等等。这些工艺间歇时间的确定和改变,必须在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对其进行任意的缩短或延长工艺间歇时间都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使得系统的危险性增加。

4、重大危险源的特别控制

对于重大危险源,必须明确须达到的目标,确定完成时间,由责任部门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通过资金保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来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公司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应对专项施工方案及其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4]。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满足以下原则:

a.应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的安全技术要求;

b.要进行充分评审,广泛听取意见,方案应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c.符合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规定条款的,必须经专家论证;

d.随着认识的提高、施工进度的发展,重大危险源会发生变化,专项施工方案应随之不断更新或补充。

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措施有以下三种:a.消除风险。若可能则完全消除危险源,如淘汰钢管搭制的井架等。b.降低风险。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努力降低安全风险,如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作业时,按要求做好临边防护及隔离措施,定期对支护、边坡变形进行监测等。c.个体防护。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模板支撑、拆除时,操作人员穿戴好安全带、安全帽、工作鞋等。

为了在具体的施工实践中,实施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应加强管理方案的落实实施,具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a.对于一个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是落实安全管理方案的第一责任人,要根据项目的特点,把重大危险源清晰地列目,并一一进行摸底,配备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及所需的一切物资资源。同时,组织制定实现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目标,实行安全岗位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层层分解,责任到人。b.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地掌握和运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及操作人员如何有效地识别重大危险源,如何针对安全管理方案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c.全体发动,人人参与。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尤其是以预防事故为主的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氛围,不断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使重大危险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做到施工和安全双丰收,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上新的台阶。

篇6

(医保基金使用安全)

我院严格遵守国家、省、市的有关医保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医保政策。根据XX医保〔2019〕80号文件要求,严格执行《XX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质量考评标准》、《XX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门诊质量考评标准》防止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医保管理责任体系

成立以主管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保领导小组。我们知道基本医疗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政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措施。我院历来高度重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定期对医师进行医保培训。医保工作年初有计划,定期总结医保基金使用工作,分析参保患者的医疗及费用情况。

二、规范管理,实现医保服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基本医疗保险转诊管理制度、住院流程、医疗保险工作制度、收费票据管理制度、门诊管理制度。设置“投诉箱”和公布投诉电话;热心为参保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妥善处理参保患者的投诉。参保人就诊住院时严格进行身份识别,杜绝冒名就诊和冒名住院现象,制止挂名住院、分解住院。严格掌握病人收治、出入院及监护病房收治标准,贯彻因病施治原则,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无伪造、更改病历现象。积极配合医保局和医保经办机构对诊疗过程及医疗费用进行监督、审核并及时提供需要查阅的医疗档案及有关资料。

三、加强住院管理,规范了住院程序及收费结算

为了加强医疗保险工作规范化管理,使医疗保险各项政策规定得到全面落实。经治医师均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强化病历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规范临床用药,经治医师要根据临床需要和医保政策规定,自觉使用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目录》内的药品。因病情确需使用《药品目录》外的自费药品,乙类药品以及需自负部分费用的医用材料和有关自费项目,经治医师要向参保人讲明理由,并填写了“知情同意书”,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字后附在住院病历上方可使用。

四、严格执行省、市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

篇7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优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279-01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是为了提高预警精度以及预警活动的有效性,针对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在预警分析以及预控对策选择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析影响预警任务实施的相关因素,并利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对涉及判断、选择以及寻优等环节进行优化选择的活动过程。近年来,随着我国实施新标准,飞行间隔不断缩小,空中相撞事故的发生概率逐步上升。各种连续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说明,在当前空管安全风险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下,传统反馈式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有效应对。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管理方式,深入分析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设计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对于提高预警精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基本类型

1.1基于趋势预测的预警决策模式

预测是决策的基础,对于预警决策来说,就是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领域,针对安全风险监控对象的类型、性质、特征,对具有历史统计数据的关键风险或风险事件运用预测技术监测风险状态,及时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对策规避风 险隐患。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以预测为手段研究风险预警信息的决策支持形式。

1.2基于状态评估的预警决策模式

评估是空管安全风险诊断预警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评估方法本身就是状态评价、方案优选等寻求满意解的一个有效决策工具。对于系统整体或各子系统风险状态而言,定期进行评估诊断,判断风险安全等级,适时实施风险管控策略,均是预警管理实践中的重要实现形式。这就是要从提高评估诊断精度,减少虚警的角度出发,探讨合适的方法和路径以解决在评估预警中的一系列判断、选择及寻优的决策性问题,从而达到提高预警精度的目的。

1.3基于情景分析的预警决策模式

空中交通管制的任务特征及行业特点,使其安全风险及风险事件往往是在一种动态的、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对这些特定环境下的风险进行动态的预警管理,需要以一种面向未来的决策思维在设定的情景中,进行发展可能性的判 断,它是一种面向未来可能情景的预警决策模式,这一模式不仅需要把握系统中关键风险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通过判断各风险要素驱动下,风险事件发生发展的各种未来可能状态,在警级设定的基础上发出预警信号;而且更需要通过对未来状态的描述,选定合适的预控方案,对所估计到的未来风险进行缓解和控制。

二、空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目标及工作原理

空中交通管制预警决策模式的目标是针对预警管理实施阶段的决策对象, 分析对预警信号准确性造成影响的各种问题,采用现代决策技术进行优化与选择, 以提高预警管理系统的工作性能,其主要任务特点集中在漏警及虚警的防治上。根据预警决策目标的界定,预警决策模式的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预警决策模式是在预警管理中,在风险识别、诊断评估阶段,为保证预警信号输出的准确性,再构指标体系、界定阈值值域、优选诊断方法的过程。在模式运行中,需要空管预警部门首先根据安全目标计划确定预警对象,通过危险源辨识广泛收集数据,再对初设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选择,其目的是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查找与预警对象在某一特定时段风险特征最相关的风险因子,实现重点监控,减少资源浪费;其次,在风险预警持续监测下,对不同类型指标确定与管制系统安全目标最符合的告警阈值,通过优选决策器进行分类决策,突破系统状态阈值后再发出预警信号,并对每次信号输出进行实际检验,通过反馈促进决策过程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三、空管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优化方法

3.1明确空管安全风险事件类型

风险事件是空管安全预警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监控及考察变量,衡量风险事件的指标涵主要包括:一是目前行业内规定的事故评定指标。比如,在针对空管安全风险事故时,要根据各风险事件的类型进行统计,如设备故障、军航冲突、雷击等行业指标进行比较和监控。二是学术领域目前使用的对可能诱发行业规定风险事故的已发生的风险事件指标。例如,在预警管理领域,国内学者较多的利用一些已发生的并可能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事故症候或风险事件指标,并将其应用于预警监控或风险评估中。因此,对安全状态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风险事件不同层次及类别的指标进行统计、监控、预测,是预警管理的前提,也是进行预警信号决策及预控对策制定和优选决策的基础。

3.2完善预警管理组织职能

关于空中交通管制预警管理的组织形式,行业内通常是在航空公司、机场、及管制服务单位之间设置一个实施综合管理及统一协调的管理部门,而在管制中心内部则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在其组织架构内专门设置一个预警管理部门统一内部预警管理工作,实行的是集权型管理模式;另一种是在安全管理部门内设预警管理职能,在各相关部门针对预警管理工作设置相应岗位,实行的是分权型管理模式。分权型管理更为灵活,但协调难度较大;集权型管理柔性不够,但协调难度较小。这样,一方面需要统一的职能管理部门加强领导,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足够的组织管理柔性,以便于快速反应。为此,就必须在组织层面进行优化,并进一步完善及清晰界定预警决策的职能。

3.2健全预警分析的决策方法库

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信息,预警信息是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结果。而预警系统的分析功能就是在信息转换中的监控、识别、诊断、评价过程中,发挥告警及防错的功能。由于在预警系统运行中,必须对包括如何及时地更新预警信息库;如何定期对预测系统、预警准则、预控对策系统进行修正、完善;如何深入分析误警或漏警的原因,使预警系统趋于完善等问题进行判断和优化。因此,预警决 策模式一大目标就是针对预警决策的具体内容,综合利用现代决策技术推动预警决策方法的完善,最终保障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转。

3.4优化预控对策选择路径

当决策者接受到预警分析的信息以后,要根据告警信号在规定时期内做出准确的判断,以揭示预警信号意味着什么,寻找引起风险的原因及根源,判断预警信号潜在的规律,运用预控对策提示研究具体化的对策方案与措施,并尽快加以实施。由于,环境及条件的约束,预控对策的选择与实施必须在最优原则下进行,预警决策模式就必须充分利用决策技术,实现在管控对象、成本、社会影响等各个层 次上的协调,在快速决策与群体决策之间优化预控对策的路径,实现决策的有效性。

总之,为了防止航空器之间的相互碰撞,为各种航空器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序的空中交通秩序,必须制定行科学合理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以提高预警准确度,有效规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中的各种风险,进而大大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帆,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年(02).

篇8

【关键词】企业 廉政风险 制度建设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促进员工廉洁从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廉政风险防控的着力点还是应当放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注重源头治理,努力防范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

1.以制度建设为平台,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要以岗位廉政风险排查为抓手,编制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总体规划,组织各基层单位单位和部门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做到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业务部门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必须确立“抓业务必须防风险”、“健全制度是防控风险的前提”等理念,围绕业务工作排查廉政风险,结合管理实际制定防控举措,使风险因素通过规章制度得到有效防控。二是做到与标准化建设相结合。要将完善规章制度与健全标准体系作为深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及时补充完善公司的标准体系,将操作层面的防控举措转化为执行标准,落实到部门,分解到专业,做到事事有标准、执行有依据、落实有考核。三是做到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纪检监察部门要组织开展各个专业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专项调研,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公司廉政风险的重点领域和表现形式,为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重点环节为突破口,不断提升廉政风险防控成效

在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逐步建立完善了重点岗位交流换岗、业务协作单位监管、优质服务建设三大制度体系,以这些制度体系建设为重点突破,不断提升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成效。

2.1积极推进重点岗位交流换岗,切实管控岗位廉政风险。要综合分析纪检调查、廉政风险排查等方面的信息,掌握和分析具有人、财、物管理和使用权的重点岗位人员情况,研究制定交流换岗管理办法,会同相关各单位共同进行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同度。对重点岗位人员应明确一定的任职年限,并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处理,充分考虑人员年龄、一次交流换岗人数比例等问题,有效保证了职工队伍稳定和工作有序衔接。对于符合换岗条件但确因特殊原因暂时无法换岗的人员,可通过离岗稽查等方式对相关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全方位核查。

2.2大力加强业务协作单位监管,有效防范业务廉政风险。一个企业的发展总会与社会各界发生业务关系,涉及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技术支持等方方面面,因而廉政隐患存在的部位与环节多与这些业务协作单位有关。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外协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对外协作等方面的制度体系,重点对安全生产、质量管理、文明施工、诚信服务、技能培训、廉政建设等进行详细规定,明确了停止协作、退出和禁止入围的条件,细化禁入期限。纪检监察部门还应当制定业务协作单位廉政准入规定,对存在违反廉政规定、发生投诉事件、结算审计偏差过大、安全质量不过关等问题的单位,根据情况限制或取消业务承揽资格。另一方面,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要对业务协作单位的企业资质、施工质量、施工业绩、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压缩数量,确保质量,便于管控,将廉政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对廉政准入规定等规章制度,要严格落实,对无视公司管理规定、拉拢腐蚀员工的协作单位,按照规定严肃处理。

2.3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建设,坚决杜绝行风形象风险。正面宣传教育是重要手段,适度的查纠曝光是防范行风形象风险的有效手段。一是要明察暗访常规曝光。发动廉政监督员等各方面力量一同参与查访,以发现问题、改进管理、堵塞漏洞为出发点,将发现的问题在全公司曝光,并要求责任部门通过健全制度确保整改效果,做到有通报、有整改、有反馈。二是要专项督查预警曝光。找准薄弱环节抓好督办,将符合性审计贯彻到每一个审计项目中,把制度规定的落实情况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制度执行的成效,对于不符合制度要求的环节予以预警式曝光,以提醒其他项目的制度执行。三是要焦点问题网上曝光。贯彻“像抓安全生产一样抓廉政安全”的理念,在单位网站上建立曝光台,将管理规定公之于众,同时公布受理曝光问题的电话和邮箱,甚至有奖征集问题,把违规行为暴露在阳光下,使整改情况接受全体员工的监督。

3.以执行力建设为保障,扎实筑牢反腐倡廉制度防线

要加强执行力建设,充分发挥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一要加紧完善制度,发挥长效机制建设根本作用。督促、引导各单位和部门结合业务流程、标准化体系和调研成果编制制度修订计划,使廉政风险防控举措转化成制度成果,真正发挥制度对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的根本作用。二要加强监督执行,发挥长效机制建设保障作用。好的制度需要有效的监督执行,执行力建设是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对涉及廉政风险的岗位、业务等环节加大合规性审查和执行力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对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的保障作用。三要加深协同监督,发挥长效机制建设合力作用。建立健全“大监督”格局,整合监督资源,拓展监督主体、体系和范围,努力将监督工作渗透到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发挥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对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的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张岚,学习出版社2009年

篇9

【关键词】电网风险;风险源;防控措施

国家偌大的电网体系常常在不同的地域遭遇不同的风险威胁,电网系统下风险源众多,而要想防控则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还要建立起实用性高的防控体制,而防控体制的建立就应该因地制宜,从风险源出发,根据风险源的特点,建立风险预测体系,提高电网的抗风险能力,还要制定系统的应对措施。

一、电网风险的分析

1.气象风险源

我国的地域广阔,从南到北纵跨多重气象带,使电网面临的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不少。近几年的气候可预测性正在不断降低,所以对于突如其来的气象灾害也对电网的风险抵御能力提出了挑战。

近年来我国南方多发冻雨且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所以当前以成为考验我国南方电网的关键期。以华东地区的电网为例,华东地区多受台风影响,电网常常遭遇飑线风,对电网运输线路在恶劣环境下的输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华东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区域,因此工业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相对较高,这也对电网的运输能力提出了要求。在比如我国的西南地区,这一地区是地震灾害多发区,还时常连发泥石流、冻雨,低温状况下的电力运输是难上加难,日常低温环境下或灾害期间的电网系统中断的问题已成为了老生长谈,所以气象风险源对电网的考验是高频率的,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作为一大风险源必须引起电力部门的注意。

2.设备风险源

之所以设备也作为一大风险源被提及是因为当前我国的电网设备上存在十分严重的设备老化问题,在智力电网改革的当口,设备老化问题的排除也被做为重大议题而提上日程。

设备在自然或人为的因素下老化从而增加电网的故障发生率。我国的电力供求存在地域不平衡的特点,因此跨区域的资源调度成为我国资源再分配的关键方法,因而电网的长距离运输负担不断加重,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电网的风险,即一旦在电网运输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影响到国内许多地区的用电,电力的供应不足将会直接导致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财产损失。而一旦设备出现老化现象就会在高负荷的运输环境下出现瘫痪,成为电网运输的一大风险。

3.智能电网改革下的电网风险

智能电网改革引入了大量的新设备和线路模式,但是传统电网设备存在的风险仍然存在,一些新设备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数据采样模糊,部分新设备与旧设备并用的电站存在的设备协调不平衡的问题都存在,而且严重影响了电网效用的发挥。

智能化的电网主要是借用新技术及一些新的管理方法,尤其是操作上减少了人的参与,进而一些原本有人直接参与的工作,现在都转化成为了软件远程控制,从而使得一些潜在的危险显性化的可能增大,因而,建议在智能电网的转型初期,尽量做好传统方式与智能方式的协调,在一些风险多发地区尽量避免单纯的远程控制。

智能电网除了出现以上工程风险,还会面临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主要风险源有市场、操作、信用、法律等。风险因为市场化就更加增加了电网风险的可预测能力,因此电力行业的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只会有增无减,所以电网的风险评估体系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

二、电网风险防控措施

电网的发展面临多层次的风险,因此要正确认识风险并且制定出有效的防控体系。

1.积极到位的风险评估

气象方面,自然条件的变化能够影响到设备,进而影响到电力运输。传统的电力风险防控中常忽略了气象因素,从而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域没有专门的应对措施,而导致电网经常受到台风、雷电、冻雨等的影响,故电力中心的气象预测工作要到位,成立气象分析小组,定时召开电网风险分析会议,进而制定出防灾预案以着手应对气象风险。另外要在灾害多发区加强防护措施,提高线路的抗灾能力。

设备方面,电网的母线要配置相关的故障断路器,这种器械能够保证故障发生时,只有母线失电,这样就避免了其他线路失电造成的损失。此外对于母线检修时危害电网安全的特点,可以用半断路器的母线连接方式及电网拓扑连接关系在线关注一些具有潜在风险的设备集,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的危害,而且能够完善相关的风险预测及预警机制。

设备方面也可以应用一些设备风险分析软件,这种软件能够自动分析电力网络的运行方式,并且能够分析出潜在风险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预警,及时采取措施,能够实现电网管理的精细化。

2.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

电网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要覆盖运行对象、运行状态、运行周期、运行中参与要素及外部环境等范围。要针对每一方面配备专业的风险抵御技术及管理方法,以确保所有细节都能得到有效额防控。

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过程中要伴随着风险抵御方法的升级,不断注入新技术、新理念,从而一步步实现风险抵御方案从离线预案和人工控制到辅助决策到智能决策和人工流程监控。

在电网特性方面的风险防控方面,电网安全风险防控机制要朝着多角度、全深度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短路问题及电网的超负荷运输的风险防控,以增加电网的稳定性进而增加防控的稳定度。

此外电网的风险防控需要制定同步的各类计划,如实时运行、小时前运行计划、日前运行计划、未来中长期计划等,计划的目的就是在计划中预测未来,增加未来防控的准确性。

在此特别关注一下气象及环境方面的风险防控机制,环境方面的风险防控要切实跟踪环境的变化。因为自然环境和政策环境多具有不可控性,有许多电网的故障都是突如其来的气象环境变化造成的。因而要随时关注环境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并在发现环境变化是将其变化及时反映到调度运行中。

防控中要将人为差错也包含进风险防控机制中去,人的技术操作和管理方式,甚至人员的素质高低等都会对风险防控机制的运行产生影响。

3.电网评估机制

风险防控工作要做好基本的风险评估,也需要建立系统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还需要有相应的防控措施的评估及实践调整,因此电网的评估机制也能致力于电网风险的防控工作。

电网的评估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参与,着重的是掌握电网运行状况,并阶段性的对电网风险预测和风险防控机制的总结和改进。电网防控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基于对电网情况的实时监视, 目的是为防控机制提供辅助意见, 以期电网能够应对千变万化的运行环境,更加安全、高质量的运作。

电网的运行伴随着一定的热稳定条件、静态电压条件、暂态的安全条件及小干扰稳定状态等,这些条件都需要伴随适时的评估环节,有效的评估能够稳定整个电网系统,为电网的风险应对提供及时的数据,为辅决策做参考。

三、结语

中国电网的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的转折期,也是一个风险高发期,总结传统电网发展中场面临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从而为转折关键时期的风险应对方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按照文件要求,市委网信办对照工作职责,认真排查梳理了我市网络安全风险点,逐项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现汇报如下:

1.网络安全风险研判工作:制定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由于人为原因、软硬件缺陷或故障、自然灾害等对网络和信息系统或其数据造成危害引发负面影响的事件的分析和处理。

2.网络安全风险决策评估机制: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全市网络安全工作统筹指挥。制定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作规则》,明确网络安全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3.网络安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组建了网络安全专家小组,努力应对新形势下网络安全错综复杂的局面,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实施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联席会制度,对全市网络安全事件的进行预防和应急处理。

4. 网络安全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下发了《贯彻落实<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责任分工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分工,提高网络风险防范防控意识和能力。

篇11

新形势下,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科学防范腐败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进一步完善惩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增强预防腐败实效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

效能监察;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1 腐败的危害以及廉政风险的基本特征

1.1 腐败的危害性

①腐败践踏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我党的先进性质、奋斗纲领和崇高宗旨,是通过一个个党员干部的模范言行和优良作风表现出来的,而党内的腐败分子及其腐败行为践踏党的纲领,亵渎党的宗旨,腐蚀党的肌体。如果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是一套,某些党员干部的行为是另一套,那就必然注定党的失败。

②腐败破坏正常经济秩序:国家资产和人民的血汗钱被腐败分子通过贪污受贿而被无情侵吞,而且他们还通过手中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直接破坏,危害社会的正常秩序,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受阻和倒退,妨碍经济发展自身的功能和健康。

③腐败毒害社会风气,破坏社会稳定:腐败不仅使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被损害,以至严重挫伤损害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使人民群众对党和社会主义慢慢失去信任,长此以往,会使社会的公平竞争性质被践踏抛弃,严重影响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民众的理想和愿望变为空谈,民众的权利被践踏时,那么有着血肉关系的党和人民的这种关系也将不复存在,久而久之必使社会呈现出四分五裂的局面。

1.2 廉政风险的特征

①廉政风险是危害廉政的。廉政风险不是明确的腐败行为,而是腐败行为发生的条件,是廉政的隐患。

②廉政风险是可描述的。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具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③廉政风险是可防范的。针对廉政风险制定的防范措施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从而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 行政效能监察与廉政监察的关系

2.1行政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及其受行政监察机关委托的组织,依照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行政管理目标实现过程中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监检查,其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行为的效率、效益、效果和行政机关组织、职责、程序、措施及资源配置情况。

2.2廉政监察指为了保证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公正和行政机关清廉稳定的政局,行政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行使权利的过程进行监督监察,对违法违纪分子的行为给予纠正、惩处,以此来遏制腐败。廉政监察是廉政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在廉政体系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3行政效能监察、廉政监察与执法监察三者共同构成了从行政监察的重要形式。行政效能监察与廉政监察相互融合并相互促进,效能监察的持续开展会进一步促进廉政监察的深化,同时廉政监察搞好也将有利于政府管理效能的提高,促进效能监察的开展。二者最终的目的也是统一的,兼顾实施有利于“保证政令通常,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二者准则相同,都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依据法定程序进行。

3 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的干部职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没有风险,不需要查找;有的干部职工不愿深入查找,甚至在思想认识上还存有抵触心理;有的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体意识,认为这是纪检部门的事,思想上存在不愿管、不想管的现象,被动应付,消极防控,流于形式。

3.2 风险防控措施的针对性不强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要求各部门对其业务工作所涉及的领域、各个环节和管理流程认真加以梳理和分解,建立具体的监管制度,明确具体的权责,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或管理办法。从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一些部门尚未达到要求,存在照搬照抄、脱离实际的情况,尤其是具体的风险防控措施的针对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考核机制和责任机制不够明确

现有的廉政风险防控考核评审办法对于如何实施监督、检查和考核等问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规定,纪检部门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无法用量化的手段进行评估,检查仅停留在“做了没有”的表层,难以触及到“做得怎么样”的深层,导致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厘清廉政风险防控的责任,进行责任追究,从而妨碍了监督的效果。此外,由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建立,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由事后查处变为事前预防,工作量急剧增长,纪检监察部门人员配备,难以全面应对。

4 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有效落实的办法

4.1 做好廉政风险信息的采集工作

①通过受理、举报、投诉,开展专项检查、廉政监察、政风行风评议、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反映、案件查处、责任审计、巡视巡查、干部考核、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活动,采取明察暗访、问卷调查、客户回访、员工座谈、与当地检察院、法院、公安、纪委建立工作联络机制等方式,多渠道收集廉政风险信息。

②坚持把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导管理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工程建设、物资采购、“三重一大”等重点部位和环节作为廉政风险信息收集的重点,充分运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③科学确定风险等级。对查找出的各类廉政风险点,依据廉政风险点的发生频率、权力行使的重要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廉政风险评估,按照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划分为三个等级。对与不同等级的潜在廉政风险,以不同级别的标注方式来划分,逐一登记,归类汇总,形成《权力廉政风险等级目录》,并根据形势变化和权力项目的增减,对廉政风险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险等级。

4.2 强化机制建设,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有效落实

廉政风险防控制度设计应坚持内控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相结合;坚持廉政风险防控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坚持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勇于探索,对症下药。针对如何强化领导干部作风纪律建设,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保障权力的行使安全、项目建设安全、资金运行安全、干部成长安全,纪检监察部门需要扩大监督渠道和网络、深化教育,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4.3 拓展廉政教育内涵,不断完善“不想为”的自律机制

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作风纪律和企业文化教育,提高认知水平和政治素质,是切实防止领导干部“精神缺钙”的有效途径,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保证。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从思想上提升自律性、自检性,纠正党员干部职工从众心理、侥幸心理等模糊认识,形成按规律自律、按程序决策、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意识和良好习惯,从根本上营造守纪执纪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及重要岗位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4.4 加强效能监察,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在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管理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的效能监督监察的同时,要健全效能监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涵盖监察程序、监察方法、重点环节、成果评定等各方面的效能监察标准制度,并依托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科技监察,实现管理与监督的信息化、网络化,降低监督成本,提升监督成效。

5 优化行政效能监察与廉政监察的执行与方法

5.1若要加强我国廉政监察的独立性,究其根源就要先从体制层面来看。就是要改变行政监察机关同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的现状。因此要在体制上慢慢改变党政不分的现状,从而逐渐避免由于权力过度集中于党而导致政府作用口益退化的状况出现。事实上,自从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部合署办公以来,党和其他权力部门对廉政监察的干预,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廉政监察在廉政体系中的作用。

5.2从我国现在实际的国情来看,行政监察机关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的现状短期应该不会有所改变,但是在合署办公的大环境下,行政监察的党政分离并非没有可能。

①彻底划清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监察机关各自的职能。行政监察部门行使廉政监察职能,负责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廉政问题进行调查、取证。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任务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但是即使党员涉案,纪律检查委员会只能在方向上对廉政监察人员进行指导,绝对不允许随意介入或者干预廉政监察人员的工作,更不能以党内处分替代行政处罚;

②行政监察机关同纪律检查委员会应充分利用合署办公的优势。在工作中互通有无,合力办案,工作力度要大,进而提高反腐效率,彻底改变行政监察机关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5.3为了进一步增强行政监察机关的独立性,更好的发挥廉政监察在廉政体系中的作用,就一定要将行政监察体制变换到双轨制上,彻底实现行政监察的党政分离。从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上来看,党政关系越是清晰,廉政监察部门独立性越高,发挥的作用越大。所以由此可见,行政监察体制的党政分离不仅可以加强行政监察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廉政监察的作用,并且在某些程度上会起到示范作用,也许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整体进程。

6 结语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既是一项机制建设,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是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探索创新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是将关口前移,规范权力运行,提高从业人员廉政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廉政风险防控近几年虽然有了进步,但作为一项创新的任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风险点是动态的,防控措施却不是一劳永逸的,可谓任重道远。未来,识别新的廉政风险点,及时补充和调整廉政风险内容、完善防控措施,实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以期使廉政风险防控全面发力、给力,真正实现最大限度预防腐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海明.基层检察院如何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2012.

[2]韦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研究.2012.

篇12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防范学校体育运动风险,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体育运动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开展或组织参与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体育比赛,以及学生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自主开展的体育活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是指学校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发生人员身体损伤的风险。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是指体育运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身体损伤后果的事故。

第三条 学校应当依法积极开展学校体育运动,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应当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

第四条 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遵循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学校落实、社会参与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预防和避免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减少体育活动的做法规避体育运动风险。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工作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实际执行。

第二章 管理职责

第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作为教育管理与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计划,制订适合本地区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指导意见或工作方案,明确风险防控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指导并督促学校建立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落实防控责任和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学校进行考核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 学校应当建立校内多部门协调配合、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机制,制订风险防控制度和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明确教务、后勤、学生管理、体育教学等各职能部门的职责,组织和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履行职责,落实要求。

第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产品和质量标准选购体育器材设施,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安全检测及评估报告。应当建立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制度,记录采购负责人、采购时执行的标准、使用年限、安装验收、定期检查及维护情况。

学校体育器材设施应当严格按照安装要求,由供应商负责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学校应当进行签收,签收结果记录在体育器材设施与场地安全台帐中。

由教育行政部门采购交由学校使用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将采购安全台帐同期交付。

第九条 学校应当按规定安排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按照《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纳入学籍档案管理。学生新入学,应当要求学生家长如实提供学生健康状况的真实信息。转学应当转接学生健康档案。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学校负有保密义务。

对不适合参与体育课或统一规定的体育锻炼的学生,学校和教师应当减少或免除其体育活动。

第十条 学校应当主动公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管理制度、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等信息,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第三章 常规要求

第十一条 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前,应当认真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及体育训练中,应当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技术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当按教学要求,详细分解、充分热身,并采取正确的保护与帮助。

第十二条 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组织开展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应当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制订安全应急预案;检查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设置相应安全设施及标识;设置现场急救点,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值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组织学生参加跨地区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应当根据活动或比赛要求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安全告知书,获得家长书面反馈意见。

大型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需要第三方提供交通、食品、饮水、医疗等服务的,应当选择有合格资质的服务机构,依法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根据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具有安全风险的体育器材设施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需要在教师指导和保护下才可使用的器材,使用结束后应当屏蔽保存或专门保管,不得处于学生可自由使用的状态;不便于屏蔽保存的,应当有安全提示。教师自制的体育器材,应当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或人员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合格后方能使用。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对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的使用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定期进行维护,根据安全需要或相关规定及时更新和报废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利用开学教育、校园网络、家长会等进行体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体育安全知识,宣讲体育运动风险防控要求和措施,引导学生和家长重视理解体育运动风险防范。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十六条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按照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及时实施或组织救助,并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第十七条 发生体育运动伤害事故,情形严重的,学校应当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属于重大伤亡事故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体育运动伤害事故处理结束,学校应当将处理结果书面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妥善处理体育运动伤害事故。

第十九条 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体育、医疗、司法等部门及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组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仲裁小组,对事故进行公平、公正的调查,提出仲裁意见,为事故处理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健全学生体育运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通过购买校方责任保险、鼓励家长或者监护人自愿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等方式,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和转移机制。

篇13

关键词:国外风险防控制度 检验检疫 风险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2013IK079),江苏检验检疫局科技项目(2013KJ71)。

一、前言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世界产品的制造基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检验检疫机构就承担着“严把国门,为国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重任。随着全球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检验检疫面临着检测工作质量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媒体舆情风险等多重风险。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产品质量事件、卫生安全事件,频频把检验检疫推向风口浪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风险的防范、预警、分析、应对能力的不足,也反映出时下风险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在研究了美国、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在风险防控方面所建立的较为完备的制度,从而为中国检验检疫更好地进行的风险管理和防控提供帮助和启示。

二、美国的HACCP管理体系――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法

美国是最早在食品行业中应用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管理体系的国家,HACCP管理体系被称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管理法。它强调从企业自身开始预防,从而从食品源头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监测体系,有效地防范食源性疾病,保障食品安全卫生。HACCP主要通过危害分析确定各关键的控制点,然后在关键控制点制定关键限值,建立一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监测系统,在监测系统发出失控警告后,确定应该采取的纠正行动,与此同时通过认证程序保证HACCP系统的良好运行,并且建立有关以上原则和应用方面各项程序和记录的档案。

HACCP目前在很多国家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由此获得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的认同。HACCP管理体系在实际运用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强化了企业自身的约束,建立了一套从农田到餐桌的监督体系,从供应链的源头开始防控食品安全风险,同时在每个供应和销售环节进行严格质量把关,从而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三、俄罗斯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俄罗斯作为一个农产品生产大国,农产品进出口在其外贸总额中一直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近年来,在俄国市场上销售的转基因成分农产品事件不断曝光,俄肉类加工企业使用美国转基因的大豆酱油事件也浮出水面。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转基因产品,俄国制定了一系列进出口农产品的严格监测措施,最为突出的就是“绿名单”和“黑名单”分类管理策略。绿名单公布了获准进口转基因产品(包括农产品和一些转基因食品)的企业以及相应的产品清单,黑名单则是恶意隐瞒不符合标准的转基因农产品的生产厂家,列入黑名单的企业责令限期整顿并严格检测,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俄罗斯农产品安全风险防范体系通过“绿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甄别出重点监测对象,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农产品生产和进出口大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的层层配合和把关,建立了一套由上而下的全方位监控系统,使得食品安全风险无藏身之处。

四、加拿大的水产品风险等级制

加拿大水产品的管理实行双部门负责制,一个是加拿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下属的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另一个是加拿大海洋水产部。双部门负责制一方面可以强化总体监督力度、查漏补缺,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内部间的一个监督约束,促进更好地履职。

加拿大根据水产品的特点,将其食用风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风险”类,主要是熏鱼、烤鱼,这些水产品被加工后,很容易出现微生物、细菌超标等情况,此类食用水产品为高风险类;第二类是“中等风险”类,主要是真空包装的罐头,加拿大罐头类水产品销量很高,这类产品容易出现李氏杆菌、沙门氏杆菌等污染;第三类是“低风险”类,主要是冰冻和冰鲜水产品,这类产品必须保存在规定的温度内,以防止变质,变质的水产品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CFIA根据高中低档风险划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的产品,确定不同的检测标准进行各类风险防控。

五、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对中国检验检疫的启发

(一)检企联合,加强对企业的风险防控指导

从美国的食品风险防控体系――HACCP管理体系的风险控制原理可知,在检验检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要找准风险防控关键点。企业作为产品的源头,如果能够将国内外控制标准应用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监控中,不仅能够满足产品合格,还能够最有效的节约检测成本,降低产品质量和安全风险。因此,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通过加强对企业的风险防控指导,并且建立一套诸如HACCP类似的从源头进行监测防控的体系来有效地监督企业的生产,不放过每个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隐患的环节,真正做到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

(二)划分风险等级,建立动态电子信用档案

进出口产品风险分为很多类别,并且不同的风险在一定的领域内其危害程度是不同的。比如针对食品类产品,安全风险就是第一位的风险因子;而在机电等大宗商品领域,产品质量风险则较为突出。有效识别不同种类的风险,同时通过风险分级进行合理程度地防控既可以有效节约检验检疫资源,也可以达到既定的防范效果。加拿大在水产品上的风险分级就是上述理念的实际运用。汲取加拿大的风险分级制度的优点,改变以往的“一刀切”的无重点检验模式,通过高、中、低风险分档,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进检验检疫工作。同时还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绿名单”和“黑名单”制度安排,在某些领域,综合评定尝试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并动态地对信用评级不同的进出口厂商,确定检验检疫工作中的关注度,从而推进企业逐步加强自身质量的风险控制,节约社会成本和资源。

(三)构筑全方位风险防控和监督体系

由于我国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上比较晚,目前尚未形成上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检验检疫可以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监督体制,明确各监督部门的职责和协作沟通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实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改革检验检疫行政监督途径和方式,构筑全方位的监督网络,构建检验检疫重大业务事项监控体系。可见,要想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实现风险防控的进一步发展,检验检疫就要在监督技术上,要形成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的防范与控制机制;在机制上,积极创立业务督查、执法稽查和纪检监察的“三查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制度。

六、结束语

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的新形势下,一方面检验检疫的工作重点在不断调整,另一方面检验检疫正处于各类风险的高发期、敏感期。构筑一套全方位而且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既是保障国内市场安全的需要,也是适应经济浪潮所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风险认知、风险管理等优秀的经验对我国有着诸多的启示和借鉴。作为一个进出口大国,风险防控至关重要,所有机制的建立都要服务于风险管理,唯有充分做好风险预警,并逐步把潜在的风险隐患扼杀在摇篮里,从而更好地促进检验检疫事业的筹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GB/T 23811-2009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工作原则[S]

[2]SNT 2486-2010 进出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分析程序和技术要求[S]

[3]陈孟裕,高保立,毛唯君,等.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J],检验检疫学刊,2011,21(4):49-52

篇14

一、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工作理念

开展建设系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新形势下建设行业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项创新性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建设行业工作涉及面广,窗口单位、执法单位多,建设行业的高风险程度不断升级,历来是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加快城乡建设中,始终面临着反腐倡廉的严峻考验。因此,建立具有建设行业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一定要融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降低廉政风险,才能够保护我们的干部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二、主要做法

(一)探索工作思路

1、形成风险点查找的建设特色。

查找风险点是防控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点查找不出来,或者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就没有针对性,既“防不住”,更“防不好”。为此,我们理清了查找思路,明确了查找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

一是注重正反结合排查风险点。正向按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政风行风评议中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从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三类廉政风险”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反向则通过上级部门或其他区县建设行业已出现的问题、投诉反映的情况以及易发廉政风险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发性问题作为“三个突破口”进行查找。务求通过正反结合,将廉政风险点查深、查透、查全。二是注重横纵结合查风险点。横向做到全局上下联动、深入查找。局党政班子、机关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建设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全局工作出发,使风险点定性有据,定量科学。纵向结合行政审批与行政执法工作,做到风险点查找更有针对性。同时从防控的角度分析,注意查与防的关系,做到风险点查找与后续工作推进相关联。

2、形成风险点全员覆盖的态势。

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积极采取内部查找和外部监督反馈“两条途径”开展排查工作,通过运用自己找、群众提、领导点、组织评等“四种方法”,从领导岗位、中层岗位、其它岗位“三个层次”,深入查找廉政风险点。并通过梳理岗位职责、自我主动查找、广泛征求意见,做到人人参与排查,人人来找风险,人人提高防范意识,确保廉政风险查找工作层层推进、全员覆盖。

3、形成四大类风险认定类别。

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一共排查出风险点76个。在此基础上,又以风险发生几率和危害程度划分确定了高级风险点42个,中级风险点22个,低级风险点12个,并在全局范围内公示,让其“晒”在阳光下,让干部职工充分了解这些岗位的职责及潜在的风险点,并自觉接受监督。在风险点认定上,力求表述准确、全面、有说服力。经过股室、单位负责人把关、分管领导点、局党组会讨论梳理,几上几下,反复讨论,修改完善,最终由局党委会对风险点进行审定。结合我局履职范围,体现住建部门特点,把廉政风险点分为管理、项目、审核、执法等四个大类进行认定。

4、形成风险点管理模式。

对风险点的管理注重常态与动态结合,把四大风险点类别作为长期性的认定标准进行规范统一,既解决归类问题,又为防控工作的深入形成基本思路。同时,认识到风险点存在是动态的过程,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完善、增减风险点,体现风险点动态管理,确保防控效果。

(二)加强工作推进

按照“试点先行、总结提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找、防、控”三个环节,逐步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

1、从管理类风险防控抓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廉政风险防控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以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加强科学分工为基础,以有利于防范风险、有利于高效工作为原则,根据日常工作积累,对由于岗位管理制度不严而产生的廉政风险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完善内部岗位管理。另外,及时开展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对不适应上级要求和形势发展的制度及时予以废除,对需要完善的制度抓紧修改、完善。在建设系统原有的127条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出台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具有住建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如:《廉政风险防控学习教育制度》、《领导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目标》、《建设工程廉政制度》等二十五项,共152条。通过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2、从项目类风险抓分权办理。

对城乡建设重点工程、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建设等项目类风险,在规范权力运行上做文章,实行分权办理、流程再造,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明确人员工作职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优化权力运行路径,规范办事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办事效率,从体制上规范权力的运行,从源头上减少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3、从审批类风险抓政务公开和流程再造。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要确保权力运行透明,公开则是监督权力的基础。为了规范权力运行、推进阳光政务,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通过建设部门政务网上办事平台,把相关告知、办理流程、办理条件、办理手续等在网上予以公布,公开了监督电话、投诉渠道、政风行风监督等事项,杜绝违规不廉洁行为、工作偏差、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

4、从执法类风险抓监督管理。

建设监察大队这个执法单位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单位内控制度,有效监督防范执法类风险。进一步加强决策权、审核权等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规范执法的廉政制度、监督制度和违规处罚制度;制定建设工作人员的执法守则、案件审理办法、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的配套管理制度,从思想道德和岗位职责风险入手防范。

三、主要成效

我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取得三方面工作成效:一是认识得到高度统一。全局上下统一思想,明确查找风险点的过程,是一个自我提醒、自我提高的自控过程。对权力的认识产生根本性转变,充分认识权力与职权的双重性,理顺工作职责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增强责任意识,淡化“权力”观念,实现权力行使的自我约束。二是工作得到有效推进。廉政风险查找、预防、控制环环相扣,动态管理,突出辐射性、长效性、指导性,形成立体化、交互式网格体系。三是特色得到充分体现。风险点查找注重正向与逆向结合,横向与纵向结合,做到全员覆盖、层层推进;风险点认定紧紧与建设部门特点相联系,形成管理、项目、审核、执法四类风险认定类别;风险点管理与制度完善、流程再造规范,从制度流程上有效防控,为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四、主要体会

1、坚持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和上下联动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的基本前提。局党委统一领导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对教育发动、风险点分类认定和阶段工作安排等事项听取汇报并进行具体研究部署。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于第一时间召开本单位的领导班子会议和全体职工大会,统筹抓好本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干部在“找、防、控”各环节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局监察室深入各股室、单位进行调研指导,先后深入环卫所、市政所、园林所、房管局、质监站、征收办等单位,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工作进度、听取意见建议。

2、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是做好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途径。一是提高素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建立形成符合住建特点的廉政风险教育机制。尤其是把廉政风险防控立足于岗位,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开展好岗位廉政风险日常提醒工作。二是完善制度,根据廉政风险点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在整合清理原有制度、建立健全岗位管理的基本制度基础上,针对廉政风险防控制订考核、监督、问责、预警等一系列廉政制度。三是规范权力运行,实行分权办理、流程再造,进一步明晰岗位职责。通过定岗、定职、定责,明确人员工作职责,梳理形成权力行使依据、程序、时限及相应责任的职权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流程再造35项。

3、坚持联系工作实际是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关键所在。住建部门干部职工手中有着一定的权力和资源,工程建设、执法过程都是需要加以防范的重点领域。在此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交通队伍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关系民生的热点问题,尤其注重从执纪执法、权力运行、人员管理等环节查找重要岗位的廉政风险,对“管人、管钱、管物”几个关键点进行风险点突出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