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8 11:00: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化管理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多维互动性 核心素养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
一、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概念
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概念就是:用数据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内容进行表示,并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处理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理,最终达到建设项目施工预定目标。这种管理方法称为建设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这一概念是和所谓的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完全不同的,信息化主要是针对管理过程中对各种信息传输,处理,分配等反面的内容。比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工程管理,建立工程信息的共享机制,提高工程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准确性等内容,都属于信息化管理。而我们这里谈到的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正是尽可能的把所有的工程信息进行量化,然后通过数字表示。一切用数字说话,管理就是对数字的收集、传输、分析、处理。而一旦形成了数字化的管理,就为真正的达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最好的基础。信息化是一个平台,信息化的平台上运行的是什么样的信息十分重要。好比电视信号,数字化的信号是最准确的,最清楚的,最容易处理的。一旦把数字化的管理工程纳入信息化的平台上,运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机制和设备,就将大大的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飞跃。因此,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就需要实现两个步骤:11用数字信息对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内容进行科学的表达,我们称为建筑工程的数字化表示;21利用各种已经数字化了的工程施工信息开展一些列的施工管理活动,直到实现预定目标,我们称为数字化管理。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的理论基础
在明确了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的概念之后,就需要有一套实现这种管理方式的方法。我们通对施工工程的分析和现阶段可采用的管理手段的学习认为:利用现在已经能够成熟运用的几种管理理论,与实际生产工程中正在使用的一些管理手段进行整合优化就可以制订出一套完整的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方法。我们主要用到的是:项目结构分解理论即WBS(WorkBreakdownStruc2ture);过程管理基本作法PDCA(PlanDoCheckAct);建设工程项目目标控制体系;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这四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结合这些方法,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改进,就可以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提供出一套完备的理论依据,同时使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成为可能。
三、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步骤
前面已经对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理论依据进行了介绍,那么怎样把这些理论结合起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呢?其实施的步骤和管理流程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下面对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实施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的步骤:11首先根据工程结构分解的理论对建筑工程进行结构分解。分解的原则是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的内容结合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划分的规定确定的。分解完成后,对分解出来的各个模块进行编码表示。模块编码的原则也是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规范中的基本编码规定确定的,但是由于模块的单位一般会比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中的最小分项还要小,所以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编码的自编码部分位数一般要增加。模块分解完毕并且全部进行编码后进入下一步模块目标确定。21每一个分解出来的模块都需要进行特征目标的确定,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造价、工期和质量。其中造价中包含成本、产值、利润三方面的数值;工期中包含绝对工期和相对工期(前后搭结时间)的数值;质量就是一个标准质量数值。在单位模块中,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都用数字来表示,文字作为辅助说明。而确定这些数值的工作就是PDCA过程管理法中计划的这一步工作。具体数值的确定依据包括市场因数、企业状况、工程状况、投标情况等多方面的内容。31在前面的基础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到具体的工程施工管理了。这时的建筑工程施工就是PDCA过程管理法中的实施阶段。各个部分的施工工作大量的展开,各种数据收集工作开始进行。这一阶段的关键是要按照计划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遇到问题及时反馈。41一旦施工开始,对施工过程的检查工作也就开始了。这一步骤的是PDCA过程管理法中的检查工作。通过对施工现场情况的了解和各种数据的收集,管理人员应该对工程施工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收集来的各种数据按照与模块的特征目标相对应的原则进行整理。整理出来的数据也就分为造价、工期和质量三类。与模块最初的标准特征目标值进行对比,各种数据之间的差值就表现出来了。那么,分析这些数据的差值进行判断,最后得到造价是高了还是低了,工期是拖延了还是提前了,质量是合格还是不合格等等结论。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三大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不能简单的通过一方面的对比就形成结论。51最后就是处置环节了。通过检查形成的结论需要在这一步骤中找到形成现象的原因以便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无论得到什么样的检查结果,都一定有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找到了原因就可以针对原因进行处置。一般来说处置的方式要么是改变施工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要么就是改变计划即模块的特征目标。61以上五步完成后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一个PDCA过程管理的循环,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管理。二至五步骤的不断滚动运转就使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持续进行了。其中数字化的作用就是使整个管理过程更科学,更准确更有效率。特别要注意的是,这一管理过程不是仅仅在针对模块这种最小单位的管理层面上。模块组合后形成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和单项工程都应该纳入这种管理程序中。模块组合到一起后,不论形成什么级别的单位,模块的特征目标相应组合后也就形成了工程单位的特征目标,这样无论什么级别的单位,无论模块于模块需要怎样组合,其管理方法是可以不变的。超级秘书网
什么是网吧管理的数字化
如果以很通俗的理解来看待网吧管理的数字化,那么最直白的理解方式便是将网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全部以数字的方式进行管理。而这就和我们日常所说的办公数字化一个概念,即所有的日常数据都在电脑中完成,方便查阅和调用!
例如,一家网吧的经营过程中,从店面的选择到实际经营的所有营收,都是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过程。而这往往只需要网吧老板或者专门负责这个部分的员工,通过办公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统计即可完成。当然,这只是数字化管理的初级阶段,参照更多高科技公司发展的先例,数字化管理度过初期阶段之后,将向着系统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即有一套系统能够实现一个企业所有的管理细节!因此,网吧的数字化管理,我们可以将其理解成所有日常管理细节的系统化和自动化,这个过程需要的人工投入比以前大大减少,促使网吧的经营管理拥有更高的效率,资源的配备更加合理。
那么,在概念之后,有哪些是具体需要我们在操作中能够完成的呢7让我们来看看数字化管理的一些细节吧!
网吧数字化管理的细节点
任何企业的运营都有一套完整的系统,这套系统各环节运作起来之后,就为一个企业建立了多个运作点,将这些点串接在一起,有条不紊,就成为一家企业正常运作的链条。网吧的经营其实也有这些点,把这些点连起来就是网吧经营的链条。数字化管理其实就是将这链条上的各个节点全部进行一次系统化的管理,以确保各环节的正确运作。而这个点或许很多网吧老板平时不注意,具体分析下来,每一个点都是非常关键!
网吧的经营场所选择:一般认为,网吧的选址只是一个概念上的活,人流量大,地段好就是选址的最佳场所。然而,有多少网吧老板在经营的时候具体去想过。这个人流量大。是多大?地段好,是多好?如果将“大”与“好”这两个词抛开抽象的理解而将其具体化,就是一个数字化的过程。比如,人流量大,是否有具体的数据统计,该区域每天的人流量多少,这些主要是什么人群,消费能力如何7而这个地段“好”,好在哪里?它所在的地段带来的租金成本的上升是否有足够的潜在盈利空间……诸如此类问题,都是网吧选址的数字化管理问题,或许你看到这个之后,再选址,就会多一个心眼了吧!
网吧一次性投入成本:网吧的一次性投入成本,主要是网吧的电脑硬件和装修成本。其实很多网吧老板在开业之前已经具体算了细账,但实际上,我们需要追问的一个问题是,这个细账足够细了么?它的数字化程度到了哪一步?比如,你通常会认为,每台电脑投入多少钱就OK了,可是却忽略了不同用户对电脑硬件的要求不一样。喜欢玩网络游戏的用户对电脑配置要求高,而喜欢聊天浏览网页的对硬件的要求就低。的确平均下来投入是一样的,可是电脑配置不够人性化,无法让顾客各取所需,就失去了吸引力。而同样的成本支出,只要合理分配,一升一降,就能使用户都能满意而归,而具体这个升多少,降多少,就是一个数字化经营的过程!
网吧日常费用开销:日常开销费用主要是水电费,而电费是其中的大头。很少有网吧老板会对每个月电费的消耗进行一个量化的评估。但事实上,电费的支出只要节约得当,每个月节省数百元并不是难事。比如,非上网高峰期将电脑大部分关闭,只在有顾客需要的时候开启,灯的选择以节能灯为主,并且在上网顾客的位置安排上尽量集中,分区管理,到夏天还能节约空调费用。当然,具体能节约多少,你每个月做表格进行数字对比,就一清二楚了!
易损物件支出成本:这是一个需要比对性价比的繁琐活,但是能节约不少成本下来。易损的物件主要是鼠标、键盘、耳麦三大件。虽然每个部件如果选用相对低廉的产品成本并不高,但是如果一直使用劣质货,网吧的形象就会受到影响,而从成本方面计算,高档货就真的那么没性价比么?这里需要对比的就是高一个档次产品所增加的成本,与易损时间之间的成本,即使只能持平,那也宁愿选择高档货。而具体的对比之后,相信网吧老板们心里都知道这答案了!
员工薪酬管理:员工薪酬管理应该是数字化管理的一个重点,在网吧的经营成本中,人工费占了不小的比例。但是目前很多网吧没有建立可行的薪酬制度,每个员工的工资是一样的,没有梯度差,就不会有积极性。数字化管理的目的并不是要你知道发放了多少钱,而是建立这个差异,鼓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网吧的服务品质!
经营收入管理:这是网吧老板最关心的数据,而事无巨细的账目将是网吧老板知道自己一个月赚了多少钱的关键。在这个前提下,只有两个细节需要提醒,一是成本与盈利之间的比率,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但是它所表示的就是目前网吧的盈利能力。二是增值服务的账目明细,比如会员卡收益,游戏点卡收益,饮料收益等等。哪个顾客更喜欢7哪些顾客不那么认可,及时调整,保留受欢迎的产品,是网吧控制成本,赢得更高资金收益率的关键!
事无巨细,全部都数字化管理,只是通过简单的办公软件来实行是一件非同繁琐的事。而现在,针对网吧的数字化管理的系统已经出现了!
集成化网吧运营平台诞生
以上说到的所有数字化管理细节,说到底,就是一个数据的管理。但是只通过普通的数据来管理,一是看数据很累人,如果没有耐心和专业的分析眼光,这些数字化管理之后产生的数字也仅仅是一堆数字。不可能要求每一个网吧都配备分析师,那么配备一套网吧数字化管理系统如何呢?
早前网吧都有一套计费系统,这是网吧数字化管理的雏形,但是这套系统因为数据容易篡改而导致网吧的账目经常乱七八糟,营收完全不合理。目前市面上出现的新型网吧数据系统正在将这种现状逐步改变。
在新的集成化的网吧经营系统中,出现了两大新的概念,一是数据的集中搜集分析管理,二是全新盈利空间的开拓。
其一,它是数字化管理中的一台数据搜集处理机器,它能够记录网吧中所有用户的上网信息,并且进行归类整理,同时包括消费金额等等。这样一来,之前困扰网吧经营中的数据管理问题就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其二,在这个平台上,还有一些新的盈利拓展空间被开发。除了数据的分析整理外,搜集和重新分析也是其中的亮点。用户群体经过此系统之后有了更明确的划分,而以此产生的就是很多广告商和厂商关心的用户数据。这些数据演变成网吧触手可得的财富――实际上,这个概念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兴起,只是苦于没有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导致这些用户财富长期被埋在了地下!
通过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医院信息系统(HIS)与手持设备(PDA)之间数据传输实现病区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备用药品管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
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自动化技术
备用药品是病区根据实际需求,常规储存一部分供临床抢救和夜间病人及时使用的必备药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明确指出备用药品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1]。随着药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备用药品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逐步引入运用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将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用药差错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2]。
1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
国外的医疗信息专家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了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国内也有专家认为,数字化管理可以借助手持设备(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最后将采集得到的数据集中统一传输至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后进行处理的一种具有无纸、无线网络特征的全新管理模式[3]。从而使医院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利用和共享,进而实现医院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最大限度地优化工作流程。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是依托于数字化医院基础上衍生的一个概念,与药房数字化管理相比较而言,病区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发展和建设则较为滞后,为此,本文将介绍住院药房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HIS与PDA之间数据传输来对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的情况。
2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数字化管理中的作用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automationsystem,OA)是近年随着计算机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通过OA可以使药学人员与医护人员跨时间、跨地点协同工作,同时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方便,从而极大地改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质量,提升管理效率[4]。OA在管理中起到的作用主要包括:备用药品基数变更申请、基数变更信息查询。
2.1备用药品基数变更申请病区科主任根据临床紧急用药的实际需求情况,确定本病区备用药品种类和贮存基数,由护士长负责在OA中输入申请信息(药品、申请项目、基数、存储分类),申请后存入OA,待药房人员审批通过后,系统将根据申请信息自动对病区备用药品基数进行变更生效,若审批过程中发现有不符情况,则药房人员将申请退回,护士长修正后重新(图1)。
2.2基数变更信息查询基数变更完成后,申请信息将存于OA,药房人员可随时查看所有基数变更信息(图2)。
3HIS在数字化管理中的作用
HIS是伴随计算机技术在医院日常管理中的大量应用而出现的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应用系统。在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中,药护人员可以通过HIS完成备用药品的申领及备用药品核查工作[5]。
3.1HIS的功能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中,HIS的功能主要涵盖以下方面:病区备用药品清单目录查询、备用药品发放、备用药品检查情况查询。1)病区备用药品清单目录查询药房人员审批完病区在OA的备用药品变更申请后,变更数据存入HIS,药房人员可在HIS中查询病区的备用药品清单目录(图3)。2)备用药品发放在病区备用药品被消耗使用后,病区护士需及时在工作站中申领补充基数,为避免超品种、超基数情况的发生,系统限定只可在本病区目录范围内选择申领,且输入的申领数量不能超过目录基数量,完成后发送至HIS,药房人员接收到申领信息后,进行发药(图4)。3)备用药品检查情况查询药房人员每月使用PDA对病区备用药品进行一次检查,药房负责人可通过HIS查询当月检查情况(有效期、基数、外观质量),若检查记录含有近效期或不合格药品信息,HIS会及时将PDA记录的该药品有效期、批号、数量及回收情况数据自动生成在“病区备用药品回收情况表”中,每月末由药房负责人再次审核回收药品,按制度上报并完成后续处理。
4PDA在数字化管理中的作用
PDA是可移动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具有条码扫描、信息查询等功能,推动了数字化管理的建设[6]。目前我院使用的PDA主要是以HIS为支撑平台,以医院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HIS的数据资源。在备用药品数字化管理中,药护人员通过使用PDA扫描备用药品条码来进行药品质量信息的录入工作,实现“无纸化、无线传输、便捷”的管理。
4.1备用药品条码备用药品条码是由含有药品信息的编码制成,每一种药品都有其专属的编码,药护人员在扫描获取药品信息后进行检查录入。
4.2药房PDA检查项目备用药品的有效期和存储管理是药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此,根据相关药品管理法规章制度要求,药房人员每月检查全院病区的备用药品使用情况,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药品基数、有效期及外观质量等[7]。药房人员通过扫描备用药品条码后显示药品信息,根据实际药品基数及药品质量的检查情况输入至PDA,检查过程中,若发现存在近效期或不合格药品,药房人员当即在PDA上记录药品信息,并勾选处理建议(更换/销毁),病区护士长可在护士工作站进行查看该些检查记录,其中药房的处理建议会以红色字显示,以示警示。护士长对药房的检查记录逐一核查确认无误后,需在药房PDA上进行人员确认,结束此次检查,保证检查的合理性[8]。
5结语
通过对备用药品进行数字化管理发现可以显著提高药品管理质量,并且将药师和护士从传统手写管理操作中解放出来,降低人力、纸张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失误,这将大大提高药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其主要精力更好地用于临床服务,提升医院整体形象[9]。我院该项目的实施,效果显著,获得各方一致认可。随着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发展,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数字化管理应作为备用药品管理的基础。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实现药品动态监控与管理,使之能真正与数字化医院相结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不断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10],是我们继续努力完善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正莲.病区备用药品的安全管理[J].护理学杂志,2014,29(17):53-55.
[2]刘丽萍,韩晋,刘军,等.医院药房数字化模式探讨[J].中国药房,2013,24(29):2732-2734.
[3]陈崑,郭文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层次与关键技术[J].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37-38.
[4]张德宏,徐柏林,原明明,等.浅谈OA系统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8):139-140.
[5]李志悦.手持设备(PDA)在临床移动信息系统(CMIS)的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2):178-180.
[6]李素红,任爱玲,薛晓英,等.PDA与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的应用与发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87-90.
[7]傅耀华,琚玫媛,应海燕.药师参与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的实践[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4):537-538.
[8]许建国,朱静.运用“戴明环”理论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J].现代医院管理,2014,12(3):40-42.
[9]胡松浩,陆晓彤,卜书红,等.数字化系统在医院药房应用与体会[J].医药导报,2013,32(10):1392-1394.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
一、数字化校园概述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肇始于1990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该项目旨在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传统的校园网基础上,通过更加先进的信息数字化手段和工具,来构建一个能够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数字化空间。经过20多年来国内外校园管理者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已经逐渐完善,即: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实现校园环境内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所有资源的数字化,以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学校园管理的效率和拓展校园管理的功能,使各中学教育管理水准提升一个档次。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应当包括几个方面,如:实现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一切活动的数字化;实现学校全方位教育资源共享,消除信息孤立和分散的局面。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数字化校园还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学、学习等多向交互,为教师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自动化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充分提高了学校的综合效率。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策略
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是一项需要统筹规划的系统工程,各所中学都有必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但总的来说,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应当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具备先进的理念,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在“三个必须”的原则基础上,以设施建设为基础,进行重点资源开发,保证配套的方针政策,同时进行必要的师资人员培训。
1.数字化校园理念的构建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络为基础的集现代化教学、管理与科研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它比一般校园网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它不但包含了教育现代化所需的软硬件环境,而且包含了现代化教育的理念。教育理念的重构,还包括全新教育理念在全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及相关者中的思想渗透,逐步取得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并体现在各自的行为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2.校园数字化设施平台的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件设施是实现校园数字化的基础,完善、提升校园网络的硬件基础设施是进行校园数字化设施平台建设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满足数字化校园建设中不同层次活动对网络性能的要求,必须建设一个高速、稳定、安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通过建设或升级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服务器和终端机、内外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等)在内的硬件基础设施,根据各个办公和学习场所等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相应规格的设备,才能使校园网络逐步得到完善和升级,保证校园网高速才能使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得以实施。
3.校园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建立校园网就等于修建“信息高速公路”,如果没有丰富的网上资源,有了信息高速公路也发挥不了多大用处。因此,在完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同时,应加大网上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积极引进或开发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各个层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材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校产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图书资源管理等。开发诸如教学网络系统、教学辅助系统、数字化图书信息系统等与之相关的系统,把有特色的成熟的课件、教案、教学实景等资源集成为课件库,把教学背景资料、史料、案例、教学参考资料集成为辅助资源库,把图书馆建设成检索方便、涵盖全面的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的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而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中学管理者、实施者和普通的教职员工、学生的理念重构入手,同时注重校园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和数字资源的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真正的集校园管理、教学、科研和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校园。
参考文献:
[1]林炜华.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7).
关键词:IT治理 数字化校园 模型 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a)-0111-03
近几年,高校的数字化建设正在风风火火地进行,校园网络的带宽和应用系统平台的更新也在飞速发展。随着我院的网络规模不断加大,相对应的系统平台也在逐步增多,操作也更为繁琐。为了各个系统平台更好地融合,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如期展开。同时为了数字化校园平稳、安全发展,把IT治理框架引入到了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当中。
1 数字化校园的概述
1.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将实体校园的各种应用进行数字化处理,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存储空间,是对实体校园进行的一种多元化的延展。
1.2 数字化校园的意义
数字化校园是把各个应用系统集成起来了的操作平台,用互联网的手段对各个资源进行整合。数字化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应用,有教学、科研、办公和交流等。
2 IT治理的概述
2.1 IT治理的定义
什么是IT治理?IT治理概念来自企业,企业迫于经济效益的压力,寻求优化流程,降低开销的企业发展之路,计算机技术带来新的思路。当前海内外对IT治理主要集中在模式探索方面,并认为模式是影响IT治理的关键因素。IT治理模式包括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COBIT模式、CISR模式。
2.2 COBIT模型
COBIT模型是在海内外获得认可的具有领先技术水平的操作标准,它在风险管控和操作应用之间构建起一座平台,帮助决策层进行IT相关治理。COBIT模型的核心是企业在相关规定的框架下的操控能力。
2.3 ITIL模型
通过使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理念同本单位IT服务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强调质量管理和风险管控,在用户认可度和服务情况与风险操作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关系。由于ITIL 影响着IT服务管理,而COBIT主要是在IT运营层面发挥作用。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2.4 CISR模型
CISR模型也称为“Weill&Rose模。CISR为了实现控制和权力管理之间的一种契合。把企业的长远计划和IT治理手段相结合。这种模型更加利于权力分配,实施框架化管理,为制度的平稳过度创造了更加便利的环境。
2.5 三种模型之间的比较
COBIT从长远规划、远景目标、操作管理等方面对IT治理进行评价和管理。它是为CIO或者是企业的高级IT管理人员所服务的。ITIL侧重的是IT服务管理,层次上比COBIT要低一些,但是它在服务管理的过程上要更为精细和易于管理。CISR则更加注重事前控制。CISR模型可以从高度上保证投入和相关利益的分配应用。更加符合IT治理的层次标准,也更符合IT治理的运营体系维系。
综上所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选择CISR模型和ITIL模型相结合使用是最合理的。CISR模式在数字化校园中的使用更为便利,可以有效推进体制的完善,同时ITIL是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操作,二者相结合可以逐步引入IT治理。
3 数字化校园中IT治理的探索
3.1 数字化校园的主要问题
经过几年的实践,学校已经完成了被动式服务到主动探索式服务的转变,在校园内形成了完善的运行、维护、管理服务模式。用流程管理的办法贯穿整个治理过程。对维护人员采用“一问到底”的负责制原则。从而逐步提升了师生的认可度,提高了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
(1)IT服务管理的理念和操作贯彻不到位。在日常维护工作中,由于没有电子化的解决流程和方案,容易造成人员解决问题不及时,问题解决不准确。对问题的解决后续情况没有进一步跟踪和查看,对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留档并总结。缺少系统和理论性的指导。
(2)IT治理的环境需要改进。随着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推广,各个系统和操作平台的内容在不断增多,各个应用的难度也在增大。同时,对一些IT决策的下达和应用,各个职能部门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联系,相应的执行力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缺少完整的沟通服务的标准和机制。
(3)标准化的流程不足。由于数字化校园信息的多样化,一线的服务人员总是被动地去解决问题,疲于应对各个突发事件,而不能对用户的一些个性化需求有所反映。同时,服务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没有专业的标准化流程,这样会对人员的依赖性加大,容易造成由于人员变更而导致的服务水平上的差异。而且对服务人员缺少工作量细化考核的标准。
3.2 数字化校园中IT治理的模型设计
CISR的权责分配的理念可以对现行的服务流程做一下调整,可以改变一些理念来实施IT治理,容易被各个部门所接受。ITIL本身就是就是IT服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生成自己的IT管理流程,在制度和操作层面上采取逐步推进的策略。CISR模型和ITIL模型的相互融合可以构建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的IT治理模型。
笔者从体制和资源两个方面对数字化校园平台进行了整体设计。
体制层面包括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相关职能和委员会就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开展IT治理工作。根据CISR模式,我院进行了如下的架构调整。
CIO由主管数字化校园构建的校领导担任,由各个二级单位的负责人担任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外聘一些专家对小组成员进行监督。成立为领导小组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办公室来具体实施全校数字化项目的经费使用、项目的申请和批准实施,以及所有IT服务人员的分配和使用。
资源建设方面按照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的相应理念进行操作。
(1)硬环境整合和共享。
新建大楼的网络布线费用纳入到楼宇建设的费用当中,这样可以有效节约经费。同时成立数据资源中心,由中心统一编排各类电子资源,再备份各种核心资源的关键数据。合理使用资金,统一建设实验室,保证基础服务的完善。
(2)软环境共享。
进行校园网页面建设,更换新版主页,并将各个二级单位的主页统一管理。加大我院的教学科研网建设,促进线下教学的完善。建设软件资源平台:引进常用工具软件等。成立用户认证中心:让用户登录一次就可以实现平台功能的全部应用。成立数据交换中心,使得数据交换传播更为便利。
3.3 IT治理在数字校园中的实施
(1)IT服务教学。
数字化校园促使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发生新的转变,教师们可以进行网上备课与课件制作,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很多网络素材库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也可以网络授课并和同学们进行网上交流。学生也可以网上自主学习并进行网络考试。教师在教学手段与科研能力等方面获得大幅提升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手段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便捷了,学生的自学水平和个人能力都得以提高。。
(2)IT服务科研。
网络学科资源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资源库平台使得各个二级学院之间互通有无,更好地促进交叉学科发展。期望可以百家争鸣,促进学科的进步。
(3)IT服务管理。
电子政务数字化可以有效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数字化校园可以学校的政务公开,方便师生更好地获取政务信息;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比对,方便校领导做出正确决定。
(4)IT服务社会。
一些优质的课程资源可以在网上进行公开,方便外校人员进行学习和观摩,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信息。
4 结语
IT治理和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作为标准化的规范为数字化校园服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流程规范。但是IT治理和基于ITIL的IT服务管理的真正实施还需要结合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而定。需要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以及主管部门的严格论证。该文提出了一个整体的方案,就是用CISR的理论在制度层面上丰富IT治理环境,同时用基于ITIL的服务管理的内容在资源共享等方面提高应用层面上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代利文.关于我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9-70.
[2] 肖志新,杨霖.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系统架构[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34-37.
[3] 王芳.IT治理解析[J].审计与理财,2010(3):56-5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206-01
1、“市容管理数字化”的基本概述
1.1 概念
城市不断发展,市民要求越来越高,机制也须不断理顺,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容管理数字化”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近年来,蓟县通过推行“市容管理数字化”,不仅带来了城市管理手段的创新,更创新了传统的体制、机制,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变突击管理为长效管理,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改观,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和谐。
“市容管理数字化”是指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到市容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本质是对城市市容管理的数字化重现,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市容,促进其管理、业务、监督高速与和谐统一。
“市容管理数字化”要实现的目标是市容管理各种数据的整合,使之便于职能部门共享和操作使用,最终实现“数字市容政府”、“数字市容管理”、“数字市容作业”和“数字市容评价”四位一体的“市容管理数字化”。[1]“市容管理数字化”建成后,市容管理的各个主体以及市容管理的各项活动和行为能够在网络化的空间中以数字形式得到有效反映。[2]
1.2 “市容管理数字化”网络建设
“市容管理数字化”网络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管理和服务的综合系统平台。一方面社区的基本信息如住户信息、设备信息、管理信息, 甚至服务信息都是社区所特有的, 它们是在住户和管理单位之间交互的, 具有隐私和特定性;另一方面如果所有信息直接上传到互联网 , 会造成信息拥堵, 需要出口带宽的增加, 直接导致营运成本的增加。
2、“市容管理数字化”支持和技术保障
2.1政府规划 政府规划是制订市容管理信息化发展、实现“市容管理数字化”的根本保证。在政府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我们才能目标明确地、行动规范地推进“市容管理数字化”的发展。
2.2标准的制定 为了避免存在多种通信协议、多种数据存贮、多种数据格式标准,而出现资源共享困难的局面,我们应在保证与市政府、市建委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制定“市容管理数字化”的技术标准。它包括:各种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数据接口标准、定位系统(GPS)数据标准、有线网络通信标准、无线网络传输标准视频图像标准、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形标准等。[3]
2.3人才的配置 “市容管理数字化”建设及推进关键是人才,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引进上要注重专业型与核心型。
2.4数据共享与操作性 “市容管理数字化”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数据共享。要实现数据共享,首先应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规范数据格式,使用户层可以采用规范的数据标准。
“市容管理数字化”不单单有一个系统的支持,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由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支持的系统群集。因而它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比较严密的逻辑结构。
3、“市容管理数字化”建设的任务
“市容管理数字化”旨在大力加强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将成为市容管理工作信息交流、共享、处理的纽带。市容管理工作所产生的大量信息资源将以这里为后台支援,从网上向社会。而网站从社会获取的咨询请求,诉求解决,答疑解惑的信息也将在这里分派到相关工作人员的“数据库”中,由他们及时予以处理、答复,保证了政府人员工作的时效性。
“市容管理数字化”应是一个流程再造的过程。早期的计算机应用,仅仅是对现实的、已存在的工作流或业务流程进行简单的模仿。其结果是计算机化的原有流程的再现。“市容管理数字化”对市容管理应是一次较大的革命。它应该是在对原有业务流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角度,重新审视原有流程的合理性,再根据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改造原有流程,使其从形式到内容都有本质的变化,最终体现为民、便民的特征。
“市容管理数字化”要建设一个电子管家。网上虚拟电子管家主要以网站形式提供给社会和百姓。在市容委网站上应含有大量政府信息资源、行业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亲民性、便民性、为社会服务性和与市民的交互性应是它的主要功能目标。市容委政府网站应成为政府部门对外的服务平台和与市民互动式交流信息的平台。
“市容管理数字化”还应构筑一个市容管理行业信息管理平台。行业信息管理平台首先应有一个含有庞大内容的市容管理行业信息的数据仓库。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都应是按照技术标准存贮的。市容管理行业信息管理平台应还有许多针对这些数据而专门设计的系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汇总和处理,软件系统会得出许多对管理者有用的综合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数据,或是通过图表显示,或是通过GIS系统可视化地显示它们的地理位置或给出地理图形的分析结果。
4、“市容管理数字化”的设计
“市容管理数字化”的设计应把握几个原则:分别是统一原则、整合资源原则、数据共享等原则。
在市级市容管理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下,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统筹实施方案、统一技术标准,在规划和标准的指导下,按时间节点进度,有序、有条理化地推进“市容管理数字化”的建设。在设计“市容管理数字化”时,应尽量采用成熟的、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必要时可大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自己的系统,以利于抢占信息化高地。选用已有的、常用的、经实践证明是优秀的数据库系统为参照,制定数据接口标准。把已经存在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整合到标准数据库系统中去,以达到最大程度和最方便的资源共享。
市容管理由于体制上原因,大量基础信息数据产生在最基层的部门,因此在设计市容管理信息化项目时,应设计成上下联动,互惠互利的系统。使下级单位在提供数据的同时,亦能从系统中获得管理效益,以调动他们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基层单位的支持是不可能建设好一个城市或一个省的“市容管理数字化”的。信息化项目由于它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具有初期投资大、见效周期长的特点。为了使信息化工作能健康、有序的开展,应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推进、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以减少政府初期投资压力过大和规避政府投资风险等负面因素。
5、“市容管理数字化”具体任务
以网络建设为抓手,促进市容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以办公自动化建设为核心,完成内部办公支持平台的建设。通过行业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逐步充实市容管理数据仓库内容,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提高容管理信息化支持管理和决策的能力。行业管理信息平台主要承担市容管理的数据采集、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工作。通过十个信息系统的建设,全面提升市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纵观“市容管理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现象与问题, 其解决措施可以概括为建好两个平台:信息化平台和控制管理平台。做好两个服务:物业服务和信息资讯服务。“市容管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除了技术的发展必将影响数字化市容管理的建设, 社会性的关联更将为数字化市容社区管理的建设带来困难。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城市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城市数字化市容社区管理的规模、类型, 政府还应组织行业单位制定数字化市容管理的标准或指南, 明确数字化市容管理实施内容。
要根据实际情况, 允许有不同等级差别定位, 以满足不同的投资规模和档次需求。深圳最近率先在全国的城市中公布了深圳市数字化市容管理评价规范, 这对数字化市容社区管理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政府应带动信息资源的建设, 政府及行政管理部T已经建立相当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要注重综合这些信息资源提供使市民更方便使用公益性资源的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字化;知识管理;管理能力
知识管理的概念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判断“当今的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此后,日本教授野中郁次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提出“知识创造理论”,并指出“组织的知识创造能力”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和方法被引入到中国。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企业对数字化时代的知识管理理论及管理实践又有新的需求。
一、企业知识管理基础理论
企业知识管理思想借助于管理学百年以来的发展实践,融合企业管理思想、现代管理理念、知识经济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思想,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其重要性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同。
(一)对企业“知识”的认知
企业知识管理所“管理”的知识是“组织知识”,是指企业里“特有”的知识,这里的“特有”通常是指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经验中获得的,是为能实现组织目标所“使用和共享”的信息。企业知识的来源主要是基于企业内部来源(如企业知识产权,从经验获得的知识,从失败和成功项目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获得和分享未成文的知识和经验,过程和服务的改进结果)[1]。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基于对日本成功企业的实践案例研究,他认为那些“没有被表述出来的、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技能、秘诀”“深深根植于企业某种工艺、某种专门技术或业务活动”的隐性知识(1958年,迈克尔·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概念)对于组织发展、对企业持续创新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野中郁次郎认为企业要“有组织”地对企业内部“特有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并且要促使企业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进行相互转化[2]。这一观点深刻影响着国内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
(二)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认知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伴随着各种标准认证、体系认证于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并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我国从2009年开始组织知识管理标准的制定和,GB/T23703.1-2009《知识管理第1部分:框架》提出知识管理的概念模型;GB/T23703.2-2009《知识管理第2部分:术语》中界定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为“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从而可知,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围绕“知识创造、知识识别、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的动态管理活动过程,知识管理工作主要集中于战略目标、组织建设、内容管理、流程规范、激励机制、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知识管理从重视知识的内容建设,转向知识管理体系搭建、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以此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希望通过知识管理,沉淀企业知识,提高生产效率,助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二、数字时代知识管理面临新挑战
当前社会正处于“万物皆数字”的时代,随着数字化的广泛运用,从“互联网+”到“智能+”,数字技术与产业业务正进行着深度的融合。数字技术对知识管理活动带来非常多的冲击和改变,使企业知识管理呈现出了新的特征,传统知识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需求。
(一)数字化时代企业知识内容面临的困境
企业传统知识管理的“知识供给”逻辑——是“当有问题解决时能找到已有的经验知识”,这种逻辑下的知识管理重点在于知识的收集和存储,企业知识的内容主要是“与业务流程有直接关系的知识”“以往成功实践经验”,目的是使“以往成功经验和实践”能够得到“复用”。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字要素构成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新载体,智能化、平台化、个性化将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新特征[3]。一方面,企业要面对内部海量数据的结构化处理、业务中产生问题的动态反馈、业务信息的迅速捕捉与深度挖掘;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应对外部信息资源的涌入和过滤,这就使得企业知识资源在整合和重构、多样化和个性化、共创和共享等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传统知识供给模式不能有效解决内部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之间的“供需落差”,知识资源可能将面临间断性的“短缺”困境。
(二)业务体系间存在“知识孤岛”现象
企业数据不仅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而且深入企业的组织、流程、全价值链、日常工作等各业务环节。数字时代,企业对数据的获取和整合、知识的精度、实时性和准确性等提出的要求更高。而在现实中,企业基于保护内部数据安全的需要以及企业组织的科层制分工,导致业务系统大都采取独立运行模式,数据封闭在自己的业务系统中。例如,企业PDM(产品数据管理)、MES(制造执行管理)、ERP(企业资源计划)、OA(办公自动化)、协同办公等系统,各系统产生了海量的、多样化的数据。不同数据结构的资源系统往往缺少协同或有效的关联整合,极易出现业务体系间的“数据孤岛”现象。“数据孤岛”浪费企业的信息资源,造成业务壁垒,阻碍了对业务周边强相关信息的了解途径,而且不利于知识共享,不利于新问题的快速回应,不利于跨业务领域的知识碰撞和学习,进而影响企业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企业如何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增强业务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对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和数据挖掘,打破“部门墙”,加强数据在各业务系统间的流动,让数据真正发挥作为生产要素的强大作用,已成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知识管理能力面临新的挑战
在数字化时代,知识管理在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等方面的主要活动并没有改变,但由于数字技术带来新的工作场景,随之产生新的知识管理需求,这是传统知识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所不能有效提供的。这是因为,传统知识管理关注“硬实力”建设(组织、内容、流程规范、知识管理系统等),而数字化时代更关注“软实力”(个性化和多样化知识内容、精准知识提供、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体验感等)。因此,企业要做到有效的知识管理,就不能把“数字化”看成知识管理“单纯的技术工具”,必须对数字化时代知识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的思考。“知识正成为一个战略性的变量而不是生产性的变量”,企业如果没有“知识驱动的能力、知识与技术组合的能力、知识与组织兼容的能力”,其实就没有新机会。面对知识管理的新变化,企业需要从整体管理视角对知识管理进行思考,重构知识管理组织运行模式,摒弃原有知识管理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而这仍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数字化赋能企业知识管理的价值走向
数字化时代,面对知识管理的智能化、平台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企业需要通过数字技术使得知识管理与IT技术、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能够有效融合,重新梳理、挖掘、整合、优化企业知识资源,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再创新。
(一)推动企业知识提供的精准化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并不是职能管理,它的驱动力来源于业务需求、员工需求,而非职能任务,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精准、动态匹配客户需求,推动知识提供的精准化。首先,更需要跟业务连接,搞清业务逻辑,洞悉业务诉求,关注现在和未来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建立基于岗位职能、业务流的知识树,结合业务专业特点和业务流程,围绕业务架构,借助数字化的力量,以知识用途为末级目录来构建的知识资产框架,将关键业务节点模块化,形成一张适用于岗位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知识清单,并伴随业务开展,汲取为业务真正所用的专业知识,完成知识沉淀。其次,推动企业知识需求分析的精准化管理。围绕需求去协调整合知识资源,以需求引导供给,以供给促进需求。通过挖掘和分析有价值的搜索数据,发现和预测企业的知识需求动向,利用数字技术对知识需求反馈进行有效分析,逆向反思原有知识清单和知识资产框架,并有计划地对业务流程中的知识进行不断补充、完善和迭代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既提高知识传递和知识共享的应用效率,又有效拉动精准知识的提供能力。
(二)推动企业知识服务的智能化管理
企业知识来源于业务,更要服务好业务。数字化时代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内容(如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造)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企业对“知识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则提出更高要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首先,推动数字化技术下的智能搜索。例如,在搜索企业技术标准、作业规范、优秀经验、技术要求、工作模板、专利时,通过关键字、关键问题、图片,能自动进行知识识别和知识整合,同时提供文本、可视化等多元化的搜索信息,实现智能化知识检索,减少搜索的盲目性,提高知识的复用率。其次,推动企业智能化知识管理建设。利用数字化、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结合企业行业特点和专业岗位任职能力,在已有知识结构化、知识图谱化的基础上,让各业务系统之间互通互联,把企业知识管理核心工作、知识管理系统、数字化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让企业知识变得更加“智能”,实现基于流程与任务的企业知识精准、有效推送或投放[4]。
(三)推动企业知识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企业业务的数字化推动企业知识管理的数字化,企业知识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企业知识管理的新内涵。首先,应深刻地认识数字技术在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数据挖掘和知识资源整合将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关键,是有效支撑企业业务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借助大数据、云搜索等数字化技术,企业通过对业务数据处理、业务信息准确迅速捕捉与深度挖掘、知识信息深度加工、新业务知识动态反馈等能力的增强,构建“数据提炼—价值信息—知识沉淀—知识应用”的数据价值创造模式,让数据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让知识管理真正地成为企业的“智慧大脑”。其次,重视企业“人”的数字化。“人”才是企业知识创新与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要让企业中的“人”能跟上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企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打造沉浸式新的工作场景和业务模式,提高员工工作体验感,使其在参与业务流程活动中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每个人知识创造的参与度和积极主动性,使其在“数字化中学习”,转化为“数字化”员工。
四、结语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企业知识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梳理企业知识管理基础理论,分析了数字时代企业知识管理面临的新困境,提出了企业知识管理要与数字技术、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中“人”等要素进行有效融合,以推动企业知识提供的精准化管理、企业知识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的数字化能力的观点。旨在通过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最终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峰译.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兮,李玉龙,成一航,等.数字化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综述[J].数据与计算发展前沿,2021,3(2):23-38.
[3]董小英,胡燕妮,曹坤坤.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挑战与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9,1(63):60-64.
关键词:数字化电厂;概念;数字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 文献标识码:A
一、数字化电厂的概念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字经济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逐渐覆盖到了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多个层面上。数字经济指的是在经济发展和参与的每个环节和每个要素中都广泛地采用软硬件技术及应用和通信技术。数字化工厂的出现就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对于数字化电厂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我国电力行业将数字化电厂的概念定义为电厂的各级控制和管理系统均进入数字化后称之为数字化电厂。可见,数字化电厂的建立要求电厂的数字化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说数字化的全面覆盖。
二、数字化电厂建设的方案
(一)数字化工程
1数字化设计。这是指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都利用数字化方式来进行产品的设计。目前与建设数字化电厂有关的数字化设计包括了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以及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其中三维数字化的设计模型是用来管理电厂建设时期的工程项目,在电厂的运行期,该模型会构成三维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将各个系统的信息加以整合,实现电厂运行和维护的统一管控。而电厂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数字化管理的设计方案,将确定数字化电厂在建立时的系统结构,建立起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各项基本技术的要求,保证系统和软件平台的技术。系统数字化的设计模型包括了电厂整体的系统图、安装的仪表和管道图、现场的总线图,还包括了被控对象、控制设备、控制信号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字化的信息将直接用在数字化管理当中。
2数字化采购。数字化采购是建立在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在采购之前,要将工作进行步骤分解和编码,对工程物资也要进行编码,然后在采购的过程中按照工程的需要制定采购单,实施整体采购、分批交货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的工程采购实现了工程的规模化采购,是数字化工程的实施重点。
3数字化移交。这是数字化电厂建立的基础,是指在数字化的移交平台上将电厂建设中各个环节和阶段的相关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最后通过审批后移交给业主。通过数字化移交,对电厂建设时期数据的移交过程进行全面的管控,从而提高数据移交时的质量以及电厂的管理能力。
(二)数字化控制
传统的电厂工人能够有效监控的只有工艺的过程和设备的状态。而在数字化电厂中,锅炉、电气系统、汽轮机、现场仪表以及控制设备都将实现智能化,使设备的整定和维护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控制系统,从而让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更加的轻松。电厂的数字化控制将包含了单元机组的分散控制系统、电气的控制系统和全电厂辅助车间的控制系统。
(三)数字化管理
在传统的火电厂中,管理系统一般是由管理信息系统MIS,即management inform ation system和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即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共同组成,两个系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系统中的功能却存在着重叠。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具备了准确性和唯一性,运用了先进的设备来实现生产运营管理和控制的优化,使电厂的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都能在数字化的管控下更加的科学。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1)生产运营管理系统;(2)财物资产管理系统;(3)优化控制管理系统;(4)决策支持管理系统。其中生产运营管理系统不但包含了对生成操作票和技术监督等方面的管理,而且还能够对电厂的重要设备进行早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和故障预警,通过这类预测性的维护来帮助电厂降低生产成本,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效益。而决策支持管理系统也具备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但为电力企业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为电力企业的发展经营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和指标,使企业的决策能够更加的科学和可靠,有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和盈利水平。
三、数字化电厂的优势
(一)数字化
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能够将电厂建设和发展各个阶段所反映的现象、本质、规律等的相关文字、符号、数字、声音、图像等模拟信息都转换成数字信息。
(二)信息化
信息化指的是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我国政府一直努力将工业化和信息化进行深度的融合,而数字化电厂不管是在电厂的设计、施工,还是在电厂的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都采用了信息技术,所以具备了信息化的优势,成为了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三)智能化
数字化电厂广泛地采用了现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测量技术、智能决策的支持技术,使电厂的运行实现了智能化、高效化。保证了电厂生产的经济、安全、环保,符合了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保障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可视化
数字化电厂可以通过对现实进行虚拟,把电厂中的各类实体包括实体的特性用以三维立体等形式直观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其表现形式还会随着时间和空间进行变化,建立用户的交互通道,使用户能够对电厂数字模型进行浏览、模拟、观察和计算,提高电厂设计和规划的效率,使电厂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的方便快捷。此外,对电厂的设备运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进行仿真模拟,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数字化电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中包含了多个方面,其构成非常复杂。建立数字化的电厂能够使电力企业具备先进的设计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实现发电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透明化,将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一、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构筑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建设的热点。社会的高度国际化、信息化使现代教育面临着深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因此受到冲击。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必将导致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刻改变,网络教学、远程教学、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新时代正向我们走来,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建构现代教育新型教学教育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①。高水平、现代化的高等公安院校需要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数字化的学习氛围、数字化的工作条件、数字化的生活空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作用,已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方面,其管理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公安院校要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建设较大规模的数字化校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其管理模式的建构。
二、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是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最早出现。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迅速为全世界普遍接受,并引出“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理念②。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包括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数字化校园的理论基础是以建构主义为核心的现代教育理论,技术基础是计算机、通信、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技术为主的现代数字技术群体。数字化校园的功能是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改变传统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信息应用环境及网络信息服务。公安院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普通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上,还要加入公安网模块,就教学科研方面而言,可申报公安部精品课程及公安系统的科研项目。公安院校的数字化校园管理在基于其他普通高校数字化校园管理的基础上,同样也涉及公安网模块的管理,有一定的特殊性。
三、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任务和职能
公安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中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作用,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提供全面的、优质的信息技术支持③。其主要职能包括:(1)用户服务。直接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主要通过用户来访接待、热线电话、网络交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问题解答、操作指导、密码修改等服务。(2)技术支持。为学校各部门提供软硬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包括软硬件系统安装、配置、调试与问题解决;此外,作为用户服务的后盾,负责到各部门解决用户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3)应用管理。为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而对相应应用系统进行的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等运行维护工作。(4)系统管理。设计、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系统,以及电子邮件、Web主页、FTP等基本网络服务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检查学校公安网络的运行情况。
四、公安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建构
1.数字化校园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在建构公安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之前,我们必须理清数字化校园管理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笔者根据所在单位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运行经验,对此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数字化校园管理服务体系由用户服务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应用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等组成④,根据其相互支持关系,可以用如49页图1所示的组织结构图表示。在图1中,最上层是用户,用户可以分为3类:普通用户、操作员、信息管理员。普通用户是通常的最终用户,包括所有的教师、研究机构人员、中队教师和学生,是信息技术的最终使用者;操作员多是各个部门的办公人员(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为教学秘书担当此职能),直接使用信息系统支持办公管理;信息管理员是使用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角色,负责该部门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与业务组织,对本部门的操作员负有指导的责任。直接与用户打交道的是用户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用户服务人员负责为最终用户提供服务,主要通过用户来访接待、热线电话、网络交流等方式为用户提供问题解答、操作指导、密码修改等;技术支持人员主要为操作员和信息管理员提供支持,解决他们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此外,他们也为用户服务人员提供支持,解决用户服务人员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数字化校园管理的核心部门应为学校教育技术中心(部分院校为网络中心),它担负着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安装、配置、优化、监视等工作。因此,其岗位类型和管理职责相对比较多,笔者对其进行了以下分类和职责限定。(1)应用管理员:负责应用系统的安装、配置、优化与监视,维护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应用系统的升级。(2)数据库管理员:负责数据库的维护运行,对数据库进行优化,了解数据库的用户运行方式,同时跟踪数据库技术的动态,对数据库的选型和升级工作给出合理化建议。(3)系统管理员:负责服务器系统的运行维护,包括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优化,监控整个服务器系统软硬件的日常运行,是服务器系统的第一负责人。(4)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的运行管理,在日常维护的基础上,熟悉所管理的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效果优化网络结构;此外,负责与网络管理直接相关的域名服务、DHCP服务等。(5)安全管理员:负责网络安全和主机安全,与网络管理员一起规划安全的网络结构,加设防火墙、IDS等安全系统;跟踪各种操作系统的最新补丁和漏洞,通知相关的系统管理员进行安装;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定期检查公安网络运行情况。(6)备份管理员:负责数据中心的重要数据的备份和数据恢复,制定数据备份、恢复的规范、策略和实施的步骤。(7)机房管理员:负责维护机房的环境,监控电源、空调等设备的运行并定期检查,随时监视网络、服务器等设备的运行。(8)系统操作员:负责系统管理中的一些日常业务,日志系统、备份情况、应用运行的检查和监视,出现问题后及时向各管理员报告。2.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建构。在分析了各个岗位职责之后,使各岗位协同工作、表现出最大的效益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为此建构了一个校园管理的模式,以使其整个管理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益。笔者引入了CIO(chiefinformationofficer,首席信息官)⑤。过去20年中,信息管理职能在组织运行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关键,CIO的数量,尤其是企业中CIO的数量更是有了一个大幅度增长。国外的一些大学,典型的如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早就开始了以专职校长助理任CIO的信息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笔者在此借鉴他山之石,建立一个数字化校园的管理模式,其结构。一般来说,所谓CIO,就是指负责处理与组织中的信息技术和系统相关的各方面事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合格的CIO需要兼备对IT技术和组织运转的双方面的深入了解,才能有效推动IT技术的运用,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⑥。公安院校的CIO不仅是IT的管理者和组织者,还要领导跨机构的协作过程,通过开发信息资源,提高教学、学术和管理的效率,去除多余的工作流程和行政机构。其主要任务包括:建立校园信息化远景规划;以最有效的方式管理基本的信息化应用与服务;领导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阐述学校全局范围的信息化策略,领导与其他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合作等。公安院校数字化校园管理模式的主要领导者为学校首席信息官,其应有较多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调动权力,在校园数字化管理中,学校各部门要协同合作保证数字化校园的畅通,以期更好地为学校开展各项工作服务。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 财会管理
一、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定义
1.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定义
所谓数字化的财会管理,可以对其做出如下定义:所谓的企业财会数字化,指的是采用计算机系统、数字信息技术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等相关财会工作。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具体内容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其包括数字的传感技术、扫描技术、数据交换、数字通信以及模拟技术、网络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财会管理就是利用这些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处理。由数字财会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化的财会管理不仅是单纯的会计信息化,它还包括企业财会信息的实时化、可视化及智能化等多方面的含义。是财会管理更高层次的阶段。信息化的高层阶段就是智能化,信息化的基础是网络及通讯技术,利用各种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先进的管理思想,最终达到控制目标。不过智能化决非体现管理思想、实现控制目标这么简单。其更大的作用是服务于企业的决策层,即财会管理的智能化,是将财会信息和专家化相结合,为企业的决策层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支持。企业财会管理的实时化则是指借助于信息技术使得企业的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真正实现实时共享,信息的获取及反馈都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从而提高信息的效用。可视化则是通过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将财会信息转化为图像或者图形显示出来,可以进行交互处理,使得数据显示更为直观、具像化。企业财会管理实行可视化,可以使得企业会计信息的操作过程更透明,操作结果更清晰。
2.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内涵
首先,财会管理的相关领域全面实行数字化管理,就是在财会管理的整个流程中体现出数字化的特点,即:采用数据化、代码化的手段进行信息的收集,电子化处理财会信息,实时标准的进行财会信息的传递,以及最终的信息储存都体现出数字化。
其次,财会管理数字化摒弃了传统的会计电算化中将管理技术视为工具的观念,财会信息系统打破了传统的惯例,采用了现代的、开放的数字技术,它未来的发展将会深刻影响传统会计的基本体系及方法、财会管理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财务人员的管理培训等等各方面,使得财会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更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潮流。
最后,数字化财会管理的概念范围更广泛,其以现代的数字技术平台为基础,将资金流、知识信息流、商品流、业务流等企业各种资源进行融合,使得财会信息和现代的数字技术充分结合。
二、数字化财会管理的特征
1.全面性
由上述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数字化管理为财会管理带来的变革体现出多面性的特点。其不仅包括财会的基本理论及方法、会计的教育实务、财会管理等,而且从其功能上来看,财会信息也不再是单纯的会计核算,它还包含了会计监督和预测。决策及会计流程的整合。此外。由财会管理技术上来看,数字化财会管理进行信息系统的重构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它以通讯、电子以及网络技术为主。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财会管理体现出全面性的特点。
2.开放性
由于数字化财会管理所采用的是现代的数字技术,整个数据处理的过程体现出高度的自动化,相关的财会信息也高度共享。企业内部、外部的相关单位可以利用网络直接获取海量的数据,这正是体现出了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开放性及公开性。
3.集成化
数字化财会管理重构了传统财会管理的业务流程及组织,以便更好的支持诸如数据银行等新的管理模式及组织形式。这个重构业务流程及组织结构的过程无论是其出发点还是终结点,都体现出了信息集成化的特点。信息集成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其一,在财会领域实现信息的集成化,可以实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信息集成,使得一直以来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不可兼顾的问题得到了协调;其二。企业内部实现业务与财务信息的集成,将二者进行无缝联结;其三,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网络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以实现组织内外部的信息集成。
4.多元性
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到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接收方式的多元化,以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及一体化为前提,财会信息系统可以收集到企业内部与外部、各部门机构的会计信息,接收货币形态信息,以及其它非货币形态信息等。其次,信息收集的时间更为多元化,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财会信息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进行信息披露,而是可以迅速的、随机的通过信息系统进行所需信息的采集。第三,信息的处理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虽然财会信息系统采用的是信息系统主体所认定的算法,但是其还有备选方法可以选择,以便进行差异的比较。第四,信息提供空间多元化,上文提到信息接收方法的多元化,这就带来了信息提供空间多元化的结果,财会信息系统可以提供货币形态信息、非货币形态信息,还可以提供历史信息、当前信息以及未来信息。
5.渐进性
数字化的财会管理不可能一促而蹴。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由手工财会管理向电算化过渡。再由电算化阶段向着数字化管理发展。站在数字技术的发展角度来看,按照目前财会管理分阶段、分步骤的发展趋势来看,最终可以实现数字化财会管理。
6.动态性
数字化财会管理动态性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动态化的财会数据采集过程、实时的财会数据处理以及动态化的信息及传输和利用。数字化财会管理的动态性可以协助决策者及相关财会信息的使用者做出正确、及时的预测或决策。
三、我国财会管理与数字化管理的差距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财会管理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一些先进企业单位已经开始财会管理中实施数字化的管理思想,并建立起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数字神经系统,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也逐渐适应数字资讯所带来的便利,可以对数字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广泛的传送、接收及反馈,初步实现了财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及数字化,大大提高了财会管理的工作效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整体的财会管理工作距离数字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可以说很多单位组织实现会计电算化标志着我国财会管理工作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但是在这种电算化的表面下,其实质仍是传统手工会计工作的翻版而已,除了处理信息的手段有所改变之外,信息技术的优势并未在财会管理工作中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没有真正的实现以手工会计信息的改造。具体来说,现阶段我国相关的财务处理软件最大的不足就是财会工作的参与管理功能还显得不足,无法很好的满足现代管理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其实不难看出,制约我国数字化财会管理发展进程的主要原
因就是相关专业人才的匮乏,各机构单位真正精通计算机的人才非常有限,而再细化到财会人员中就更加少之又少,因此要发展我们数字化财会管理工作,首先任务就是培养出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此外,很多企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都是独立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子系统,无法将企业相关的管理信息融入进会计系统中,这就使得财会信息系统的功用和效用大打折扣。比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我国鲜有实施成功的案例,其实资源计划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还是一种高效的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套先进的管理系统。可以说成功的实施企业资源计划象征着一家企业进入数字化管理时代。上世纪九十年代企业资源计划在我国得到了大力追捧,这也是我国企业进入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过程。很多企业意识到知识与信息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知识信息是企业其它诸如人力、财力及物力等基本资源的载体或者表现形式。企业要将人、财、物等有形资源与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进行整合,于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就应运而生。只有将会计电算化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相融合,才可以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国际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失败率高达60%,以及其它诸多失败经验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实施企业资源计划决非易事,尤其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由于要面对诸如市场环境不成熟、企业机制相对特殊、基础弱、人才少以及缺乏规范的管理等众多“中国特色”的难题,实施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但是尽管目前数字化管理的进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仍要看到:如果缺少先进的信息系纺的支持,那么企业数字化财会管理就无从谈起,从而财务管理水平的发展将停滞不前,进而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就相对低下,最终无法与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相抗衡。所以尽管企业资源计划的推行与实施还存在诸多困难。但是就目前形势来看,它仍是企业决战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效通行证,所以我们要克服万难,迎头赶上。
总之,要真正发展数字化的管理,就要强调员工授权最大化,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现代智能工具。数字化的财会管理要求企业要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金字塔型的上下级的组织架构,形成扁平的、网状的或者无中心的组织结构,淡化上下级观念,强调沟通和交流,进而提高财会管理的效率及效果:数字化管理强调管理的服务性,即数字化管理是为企业的员工服务;此外,数字化的财会管理还强调竞争与合作,共享信息与知识,提高团队协作,才可以从信息中得到更多的回报,从知识中收获更多的效益。数字化管理是经济体现出数字化特点的保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使得知识向着资本转化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章海贤译,会计的数字化之路――微软的会计核算革新[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2)
[2]张丽君,数字化医院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8(4)
[3]江俊龙,基于数字化管理的管理会计创新[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
关键词:船舶建造;数字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U673 文献标识码:A
1.什么是船舶建造数字化
船舶建造数字化是以数据处理、图形图像、虚拟现实、数据库、网络通信、数字控制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将数字化技术全面应用于船舶的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管理、经营和决策的全过程,使船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向着自动化、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数字化技术与现代管理思想和先进工程方法的融合,形成船舶制造业信息化的完整体系,实现对造船业的信息化改造,使得造船企业全面提升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缩短设计、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2.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的内涵
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
2.1 CAX(计算机辅助技术)
CAX(计算机辅助技术)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的统称。
(1)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指在计算机及可视化设备为基础的专业化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可以在CAD系统的辅助下完成从合同设计开始的一系列设计工作,建立产品数字模型,进行工程计算和分析,生成和绘制工程图,生成物料清单等。
(2)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屈曲稳定性、动力响应、热传导、三维多体接触、弹塑性等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
(3)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是将计算机应用于生产制造的过程或系统,其核心是计算机数值控制(简称数控NC)。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CAM的狭义概念指的是数控,包括数控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生产流水线、数控火焰或等离子切割、激光束加工、自动绘图仪、焊机、机器人等;广义概念还包括制造活动中与物流有关的所有过程(加工、装配、检验、存贮、输送)的监视、控制和管理。
(4)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是通过计算机进行产品加工的工艺路线制定、工序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时定额计算,包括工装、夹具设计、刀具和切削用量选择等,生成必要的工艺卡和工艺文件等。CAPP是连接产品设计CAD信息和加工制造CAM信息之间工艺信息的桥梁,是生成各种加工制造,管理信息的重要环节。
2.2 企业业务技术过程与信息管理
通常包括PDM/PLM/ERP/MES/CIMS等。即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它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理念的融合,使人、资源、技术、管理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设计及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和企业资源利用的优化。
2.3 数字化装备
软硬件相结合的数字化装备,如NC(数控设备)、FMS(柔性制造系统)、Robot(机器人)等通过数字控制形成的生产自动化装备。这些设备通过离散的数字信息控制设备或传动装置的运行,实现生产加工的自动化。
3.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3.1 单项技术的企业部门级应用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单项技术,如数值计算技术、CAD/CAE/CAM技术、数控技术以及各种部门级的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人事、OA、物资等管理系统在企业部门的局部范围内的应用。部门级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对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企业内综合应用集成阶段
这一阶段是由企业内的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到应用集成。通过信息集成保证了系统间信息的一致性,通过应用集成使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系统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幅提高了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整体效益,使得企业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的各种业务活动得以协调运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
3.3 企业间的应用集成阶段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协同设计、敏捷制造等一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得以实施,使得船舶这种具有大量配套设施的高度复杂产品的制造能够实现跨地域的专业化企业间的协同运作,使产品能够快速地、柔性地应对用户的需求。
自20世纪60年代末将计算机用于船舶线型放样开始,我国船舶行业信息化已历经40多年,国内造船业经过不懈的努力,使得造船数字化技术已逐步渗透到造船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引进或自主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管理过程中。国内一些骨干造船企业和研究院所已开始引进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船舶和海洋工程的产品虚拟设计和建造过程模拟等研究。
4.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体系
制造业数字化技术是以现代设计制造的工程方法和先进制造理论为依据,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复杂的技术体系。
4.1 现代制造理论与数字化技术基础
主要有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大批量定制等现代制造理论,以及建模技术、仿真技术、优化技术、集成技术等数字化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其技术理论基础。
4.2 数字化基础环境
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及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技术、网络系统及相关技术、信息安全体系、信息标准化体系等。
4.3 数字化产品开发设计技术
主要包括产品需求分析、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各个阶段中,为分析和解决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而提供的数字化的技术方法和应用工具,如单项应用技术CAD、CAE、CAM、VR等,过程管理和集成平台PDM、仿真及优化应用等。
4.4 数字化制造技术
主要有数字化生产计划与制造执行控制、数字化工艺过程、数字化装备、数字化制造单元、基于数字化的生产系统综合集成等。
4.5 数字化管理技术
主要包括现代企业管理模式、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与管理系统、企业生产项目管理系统、企业间协作的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企业质量管理的相关技术及企业管理系统的应用实施过程及方法等。
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是制造业数字化技术针对船舶制造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的实际应用。船舶建造数字化技术体系包括现代制造与数字化技术基础、船舶产品的数字化设计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和一体化集成技术,此外,还有数字化基础支撑环境与相关技术等。
(1)船舶产品数字化设计技术以三维建模技术、数值计算技术、CAD、PDM、并行协同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按照船舶设计不同阶段及不同专业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形成船舶各设计阶段的数字化技术。
(2)船舶产品数字化制造技术以MES、CAPP、NC、过程仿真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根据现代造船模式的要求,形成制造执行层面的船舶数字化制造技术。
(3)船舶产品数字化管理技术则是将制造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按照船舶生产管理特点,形成船舶制造数字化管理技术。
(4)一体化集成技术则是进一步在设计、制造、管理等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集成和应用的集成,达到工程的并行和协同。
上述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需具备相应的基础环境,需要解决一些相关的关键技术,如信息标准化、编码体系、产品数据库、企业资源数据库、集成平台、信息安全体系等。
5.船舶建造集成系统
船舶建造集成系统涵盖船舶建造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的主要业务过程:
(1)设计方面主要包含船、机、电、舾装、涂装等专业门类的设计CAD系统、船舶设计虚拟仿真系统,以及结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各个专业的生产设计系统。设计系统生成的设计数据通过PDM(船舶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存放并管理,以PDM作为平台,为船舶制造系统和管理系统提供有关产品信息的共享。
(2)船舶建造和管理系统通常包含工程计划管理、物资与物流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企业资源(设备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MES(制造执行系统)等。
(3)制造执行系统控制车间级的生产制造执行过程,如造船精度管理、资源日程计划、作业安排与执行实绩反馈等。制造和管理系统根据企业经管计划和产品生产设计的要求制订工程计划、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其他生产准备工作,通过制造执行系统贯彻实施生产作业过程。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船舶建造业应该紧跟现代科技潮流,不断创新,以实现船舶建造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船舶制造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及优化研究[J].现代商业,2009(26):178-178.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字化管理 体检结果 后勤服务
Research on the digital management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service
Zhang Yong1,Zhang Yue-mei2
(2.Hospital of Taishan Medical College;2.Taishan Medical College Offi ce of General Servies 271000)
Abstract:with information at the core of the new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having a huge impact on human societ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pport, PC and smart phones as tools, mobile or handheld logistics logistics logistics model as the main form of efficient digital management of teachers and heal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 the rise, through which management can dynamically learn daily health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propose specifi c countermeasures. Practice shows that: Effective School Health Digital Management allow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own situation situation, strengthening the effor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gular physical examination,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using the system locate digitized effective monitoring, in order to provide logistical digital management new ideas.
Key words: IT digital management;examination results; logistics services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后勤服务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问题。诸多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高校后勤制度、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现代大学生体质下的高校后勤等方面。但是,大学制度改革下高校师生健康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的总称。数字化管理和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具有集成性、系统性等[1]。目前,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运用较多,涉及档案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以及校园网络系统等。本文将以数字化管理为起点,分析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师生健康中的运用及作用,现综述如下。
一、后勤数字化管理基本概念
后勤数字化管理是利用数字技术使后勤管理实现现代化,利用数字技术选择后勤企业发展战略,大大拓宽了选择范围,实现选择的最优化。后勤数字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运用数字技术为客户和后勤员工设计全新的价值理念,实现后勤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现后勤数字化管理的独特性[2]。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则是运用现代技术动态的掌握或了解全校师生的健康状况,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服务于师生问题,它能建立独特的价值理念,发挥后勤员工的积极性,动态了解全新的师生健康情况,促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运用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动态了解师生健康状况,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更加有利于高校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促进师生健康。
(一)高校医院
高校医院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对高校师生的健康体检、健康分层、健康评估以及健康干预和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支持。根据高校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内容将其分为教职工和学生健康数据管理两部分。教职工健康数据主要采集学校定期组织的健康体检结果,并与往年结果进行比较,实现不同教职工健康情况进行分层和跟踪管理。而大学生健康数据主要通过入学健康体检和学期体质测试获取,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不同大学生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健康信息咨询和教育[3]。
(二)高校体育教师
高校体育教师在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中能够改善师生健康状况。高校体育教师能根据学校师生健康管理情况加强学生健康干预,如:运动技能培训、运动方案的制定、健康咨询等。学校定期组织体育老师对师生的运动状况进行测评,为制定相应的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形成高校数字化管理的数据库[4]。同时,高效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监督、制定运动方案的实施,使得采集的数据更加科学化。
(三)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均配备心理咨询中心,它对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中心能够针对高校师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评估、心理调查等,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其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的方法对高校师生心理状况、情绪、人际交往、生活质量等进行测评,建立心理测量、心理调查等相关信息,保证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信息能全面、连续、动态并建立完善的健康档案。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师生提供定期、不定期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普查。
三、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对策
为了进一步完善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保证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整合资源
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实现对全校师生健康的动态了解,根据师生身体状况加强健康锻炼。为了进一步提高实施健康数字化管理效果,学校应该将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功效。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属于后勤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学校医院、学校体育院系以及学生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整合,以充分利用健康监测、评估等相关资源,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5]。
(二)提高对师生健康服务的功能
师生健康数字化平台在高校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数据的采集,建立相应的电子健康档案,根据师生实际需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同时,高校后勤部通过对师生进行动态监督,能为疾病的防治奠定基础。同时,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满足高校后勤管理的基本要求,满足体育、医学预防保健、心理指导,对师生健康指导、健康信息等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完善的保障,为社会健康管理方面输送专门人才[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在高校后勤服务中能够满足后勤管理的基本需要,动态了解全校实施的健康体检状况,将高校内有关健康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能够为高校大学生、教职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师生健康数字化管理功能,对师生的健身进行科学的指导,能够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德才兼备身体健康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赛迪智库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所.美国将发展大数据提升到战略层面[N].中国电子报,2012-07-17(3):90-93.
[2] 王武海.高校供暖能源浪费问题与管理节能探索[J].中国科技纵横,2011,24(4):28-30.
[3] 范,姜群瑛.现代大学制度: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新视野[J].中国高教研究,2013,18(9):90-93.
[4] 闫冰.深化后勤改革为建设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大学提供可靠保障―――郑州大学后勤改革纪实[J].高校后勤研究,2014,76(2):8-11.
【关键词】档案管理 档案数字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档案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档案数字化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
档案数字化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档案数字化管理,是指在国家档案建设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管理和提供利用。
二、作用
档案的数字化可以节省档案存贮空间,缓解库房压力,也可以减少因对档案原件频繁使用而造成的磨损,妥善解决珍贵档案文献的利用问题,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尤其是珍贵档案的保存。它使档案管理模式发生转变,从以档案实体保管和利用为重点,转向以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存储和提供服务为重心,从而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
三、档案数字化管理主要内容
简单来讲,数字化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应用系统建设、标准规范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标准规范建设。是对电子文件的形成、归档和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标识、描述、存储、查询、交换、网上传输和管理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并指导实施的过程,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上的“交通规则”,对于确保计算机管理的档案信息和网络运行的安全、畅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基础设施建设。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三)应用系统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收集、档案信息的管理、档案信息的利用、档案信息的安全等方面,它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集中体现了档案信息建设的效益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效果。
(四)档案信息化资源建设。包括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形式包括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建设、各种数字化档案全文及专门数据库建设。
(五)人才建设。包括档案专业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懂档案业务,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四、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应该由以下五个要素组成:法制标准保障建设、基础设施保障建设、组织管理保障建设、安全技术保障建设和灾难恢复机制保障建设。该体系以法制标准为重要手段,以安全基础设施为基础,在整体安全策略和安全组织管理之下,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安全技术,制订统一的备份恢复策略,建立完备的综合防范机制,以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可靠、有序、高效地运行。
五、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结合先进的技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一)物联网。在档案领域,物联网作为新技术在档案领域被应用于不同层面:
1.互动式档案馆。传统的档案馆展厅都是简单的展览模式,参观者只是被动地看看展品和简要介绍。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建设互动式档案展厅,使传统的档案馆变为互动式的档案馆,参观者可以利用手势与实物档案进行互动,甚至能让档案开口说话。2.烟雾报警系统。档案库房安装烟雾报警系统,采用分布式物联网可以实现对大楼不同区域的气流、温度等的全分散监测与控制。3.档案库房管理。在未来的档案库房管理方式中,库房中的每件实物档案都携带一个RFID标签,该标签存储实物档案的存放地点、来源、背景信息、内容概要等信息。通过物联网就可以掌握每个物品的准确位置及每一类型物品的数量、内容等相关信息。4.3D虚拟现实。档案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供全三维、逼真的数字档案馆场景。用户可以自己控制在场景中游走的路线,可以与虚拟档案进行互动。5.移动办公。适于物联网应用的GPRS/TD/WSN(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网络构建,随时随地都能利用移动终端上传、查找档案信息。
(二)云计算。网格技术很早就受到了档案界人士的关注,云计算是由网格技术发展而来的,这是云计算受到档案界人士青睐的原因之一。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云计算技术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其优点突出表现为:一是经济实惠。可以降低用户电脑的成本,减少维护费用。二是超强的计算能力。云计算中的所有计算机会运用各种不同方法,搜索众多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尽可能完整的搜索结果。三是数据安全性强。在云计算中,一台电脑的崩溃不会影响到数据的存储,因为云会自动备份存储数据。四是以服务为中心。云计算的用户不需随身携带文档,只需一台计算机,连接到网络即可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和服务。
(三)商业性电子文件中心。商业性电子文件中心,是国外档案保管的一种模式,提供五种服务:简单文件管理服务、数字文件管理服务、数据保护和备份服务、文件信息销毁服务、其他服务,通过这五种服务实现服务的全面、广泛、精细、灵活、个性化、设施精良、技术先进和安全。
商业性电子文件中心虽然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文件管理机构,如Iron Mountain和Recall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文件中心。但在国内,纵然已经有此性质的商业文件中心,但绝大多数人对它的认识仍然处于模糊阶段,对其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因此,商业性文件中心在建立之初,要想获得客户的信赖,就必须以服务为根本宗旨,建立一套客户所认可的、比较系统、安全、可行的文件、档案管理服务制度,不断地加强体制建设,研究新时期下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逐步形成我国的商业电子文件中心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何灿;分布式数字化档案馆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7
[2]张勇;数字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钱志祥;;档案数字化管理实践[J];浙江档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