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体系范文

医疗卫生体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8 11:00:44

医疗卫生体系

篇1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6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1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31人、注册护士数为1.65人;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为2103.5万人次,住院患者52.5万人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病床周转次数分别为27.6次、28.7次、18.6次,病床使用率分别为90.8%、89.5%、59.1%,住院率分别为3.8%、2.8%、1.1%,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9天、11.1天、9.8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机构就医吸引力不强,医疗服务有待提升,致使本地大量患者外溢;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老龄化趋势加剧,专科医院、康复疗养保健机构少,重点学科建设薄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医、保健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合理利用不足,医疗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和专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门诊量不足;四是我市仅有5个专业精神病诊疗机构指导全市236个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精神卫生诊疗网络尚不健全,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力量不足;五是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小,未能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未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二)面临形势

从规划远景目标看,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梦,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从人口结构层面看,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要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支撑,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更为凸显。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从居民健康需求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疾病传播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从技术和协同发展层面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与京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和“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前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基本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当前,着眼中长期,科学优化、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与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坚持保障公平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协调性,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相融合。统筹城乡、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优化整合和均衡调配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紧紧抓住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群众健康水平的同质化、一体化。

坚持内涵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相协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的资源规模,坚持走精细化内涵发展之路。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建设高水平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医疗卫生保障。

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好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及资源配置标准

根据本规划指导思想和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以人口数量、患病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为主要依据,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设置。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与规模,对于需求量大的专科医疗服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专科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办医,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根据省与北京市卫生合作框架协议,适度承载北京医疗卫生资源溢出和服务。

(一)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1.医院

(1)公立医院。

——省办医院。设置省办综合医院1家,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2015年底床位数为1690张,按照“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增加其单体医院的床位规模。

——市办医院。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设置市办综合医院2家。承接首都医疗机构外溢,按照每年新增人口与医疗需求相符的原则,以引入社会资本为主,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1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相关政策,部分县级医院可逐步升级到三级医院标准;鼓励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向中心城区外迁移;严格控制一级医院数量,中心城区不再新增一级综合医院,市域内不再新设置50张床位以下的一级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设置市办三级中医医院1家。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中医医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健康需求变化,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设置进行调整。

专科医院。主要包括:

市第三医院。由市肿瘤医院和新建的市传染病医院合并而成,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市级肿瘤和传染病专科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妇儿医疗、保健和指导任务。

市儿童医院。新建市儿童医院,以儿童疾病防治为主,承担全市儿童重大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

市精神病医院。设置市精神病医院,以精神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为主,承担全市精神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立精神科病房。

市口腔医院。迁址新建市口腔医院,改善现有医疗条件。同时分别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和西区(双滦区)建立4-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口腔医院门诊部,开展口内、口外、牙周、儿童牙病、口腔种植、修复等口腔诊疗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

——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县办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各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每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县可单独设置精神病医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根据我市实际,依托市中心医院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专科医院,建立区域市级综合性医疗中心和市级专科性医疗中心,主要面向辖区居民提供代表本地区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并承担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一定的医学科研任务。

(2)社会办医。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鼓励以社会资本举办为主设立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建设骨科、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康复、精神病、眼科、耳鼻喉、肿瘤、皮肤病、烧伤、整形外科等专科特色突出的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力争建成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举办医疗机构,实现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办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服务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可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人口一般在1万人左右。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可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新区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市一级和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可依据需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域内可依照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面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由辖区政府解决,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地点与所属街道不符的重新规划设置。

(2)乡镇卫生院。分为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支机构,同一乡镇不能同时设立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虑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

(3)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按照基层医改的要求,继续强化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4)个体诊所等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鼓励发展特色专科诊所,新设置诊所以本辖区服务人口数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上一定区域范围内不重复设置同一类别诊所。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公共卫生科为补充,构筑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

市级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各县区分别设置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未设置疾控预防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保障全区国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公共卫生科。每个乡镇卫生院设公共卫生科。

(2)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县市合、乡增强、村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机构职责整合,理顺服务职能。

整合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整合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其中,未设置妇幼保健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保障全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服务项目落到实处,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整合乡镇卫生院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组建新的“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接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保留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场地资源共享共用;保留村医、计划生育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

(3)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整合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县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其中,未设置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承德高新区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家。将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做好域内监督执法和卫生监督等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协管,承担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村(居)计生专干兼任村(居)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

(4)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各县区均设置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县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负责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病人线索摸查、建档立卡、免费发药、社会康复、技能训练和定期家庭随访、转诊等工作。

——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置市级精神卫生防治中心1家,承担患者的紧急住院治疗任务及由县区转诊而来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任务;协助市卫生计生部门规划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定期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指导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县区分别设置1家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有精神专科医院的设在精神专科医院内;无精神专科医院的至少在县办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承担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5)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依托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设置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资源,承担全市急危重症病人求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宣传急救常识,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收集、报告和传递急救信息,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各县区根据需求科学设置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龙头、县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为依托的全市医学救援网络体系。

(6)中心血站。设置市中心血站1家,难以覆盖的县区可依托县办综合医院规划设置供血点。

(7)卫生信息化机构。将市医学情报站更名为市信息中心,相关职责由信息中心承担;各县区设置专门的卫生信息化机构,实现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基础和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的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到2020年,我市全面实现市域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卫生计生信息化构架。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融健康理念于养生养老服务之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采取医务人员定期巡诊、派人员驻守、开设“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诊疗和急诊急救服务。“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实施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双十”工程,规划建设10个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医养结合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园区,满足10万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为承德及京津地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健康养老服务。

(2)健康养老照护机构。根据全市老龄化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疾病谱、就诊模式及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相关机构床位及人员设置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支持依托综合医院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健康养老照护病区。鼓励有条件的的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以健康养老照护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市区与县区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的数量按照1:1的比例设置。

(3)健康管理机构。设置市健康管理机构,满足居民相关健康需求。县区健康管理机构按照区域发展和保健需要进行建设。

(4)美容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

(5)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可根据全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当前临床检验能力和水平,设置一定数量的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市级与县级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的数量按照3:1的比例设置。

(6)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机构建设。在市、县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加强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评估工作。大力发展基层治未病医疗队伍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新增1至3名治未病巡诊中医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7)其他诊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诊疗机构。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1.床位配置。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现有病床使用率及医疗机构级别、功能等相关指标,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规划床位配置标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可适当增加;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省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在严控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同时,对公立医院实行动态调控。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9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配置不达标时,一般不得新增床位编制;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8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时,应适当减少床位编制。

2.人员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和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并获得执业(或职业)资格(合格)证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人员的专项能力建设。

(1)医院人员配置。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0、3.10人。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名居民配置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全科医师与注册护士1:1的比例配置社区注册护士;其它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9人;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总数的5%。

——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员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等因素配备80-90人。在人员配置总量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90%,行政后勤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0%,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3-4名;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医师。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配置。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以上资格医师)执业;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或联办的村卫生室,每增加500-1000名服务人口应增加1名乡村医生。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到达0.83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按常住人口0.3/万的比例,核定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常住人口1.35/万的比例,核定设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常住人口少于15万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数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现有人员编制标准高于本标准的,可暂维持现有人员编制总数不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共卫生人员3-6人。

——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市、县、乡级机构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得低于总人数的80%。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人员配置。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

——血站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员。

——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合理配置人员。

3.设备配置。根据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结合全市医学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大型医用设备实行总量控制,按照“规划、论证、申报、审批、采购、反馈、评估”程序,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严格控制利用贷款、融资、集资等形式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单位擅自购置或无证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对社会举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预留一定配置额度予以支持。鼓励在医疗机构分布密集区域,设置影像、病理、检验中心等机构,整合大型医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阳性检出率和设备利用率。

4.技术配置。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建设,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快推进适宜医疗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为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指导,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形成以市级为主体、县级为基础的临床重点专科新体系,逐步缓解地域、城乡、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信息配置

(1)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促进智慧医疗服务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投资建设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项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3)积极推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鼓励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缓解边远地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4)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5)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高效安全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6.经费配置。规划期内,按照“两个提高”(即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求,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助政策。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基层卫生机构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经费投入保障。

四、保障政策

(一)完善医疗卫生资源调整机制

拓宽医疗卫生费用筹资渠道,提高财政和社会投入比例,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等系列改革基础上,按照“科学调整存量、严格规划增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严禁举债建设和装备,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公立医院资源过剩的县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根据需要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和人才定向培养的支持力度。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均衡性。

(二)构建多元化办医新格局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新建城区,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建设;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医疗能力和水平;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达标率95%以上。加强社会举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率。推进区域注册及医生多点执业备案,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探索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科学评估办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各类人才队伍规模,制定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培养,促进医护队伍平衡发展。强化医教协同发展,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以卫生计生人员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创造良好职业发展条件,鼓励、吸引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护理、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

健全以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事业岗位的7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四)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保护患者合理就医。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推广开展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探索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资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五)推进防治结合与中西医协同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及相关专科医院要依托相关科室,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工作,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要承担起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精神疾病等患者的治疗任务,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市办、县办中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国医堂。

(六)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和健康信息共享、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健康服务范围和空间。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精准化,提高服务能力和防控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制定并落实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对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位、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鼓励以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支持发展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集群。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本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市卫计委依据本规划组织实施,重点规划市办及以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等卫生资源细化到各县区,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县区卫生计生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地方实际,编制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逐一细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配置规模,对村级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县区规划编制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目标;要与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与本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合理控制资源总量标准及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经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论证、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及时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抓好组织实施。

(三)协调联动。卫计、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工作。卫计部门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改部门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依据本规划对新改扩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编制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设置;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人社部门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住建、规划部门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将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医疗机构规划用地;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先通过对7名专家(包括3名农村基层卫生的行政管理人员、3名农村卫生管理研究人员与1名农村新农合管理人员)的访谈,结合统计方法确定权重比例,再以随机方法在四川省川东北地区选择了60名知情人(包括县、乡、村各级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行政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以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关键知情人”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1.2.1以多输入优序图法确定反应性各部分内容的权重。优序图法由Moody于1983年提出,在多个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3]。本研究请每位专家对反应性内容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并通过对选项的赋值(表1)将自己的选择数量化,在此基础之上综合各专家的选择意见确定各部分内容的权重。

1.2.2以Likert量化法将“关键知情人”问卷的选择项分为5个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并依次赋以5~1分,分别对反应性各组成部分进行评价以获得评分,然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反应性水平与分布计算公式结合前面确定的权重测算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基层卫生系统的水平与分布状况。

2结果

2.1多输入优序图法确定的权重按照多输入优序图法将7名专家对反应性的“对人的尊重”与“以患者为中心”各4个部分的两两比较评分,然后对汇总结果进行总和检验和互补检验确认结果无误后,再将每个部分的赋分除以该部分的总分值可得到各方面所在部分的权重[4],最后以世界卫生组织对两大部分的系数分配(两大部分各为50%)为依据计算可知最终的各方面权重,其结果见表2。

2.2反应性的水平与分布状况。

2.2.1反应性的水平状况研究结合“关键知情人”调查所得的呈正态分布的各领域粗分均值与世卫组织开发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基层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将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计算公式根据本研究所得的权重数进行调整如下:Y=0.175V1+0.095V2+0.09V3+0.14V4+0.155V5+0.125V6+0.115V7+0.105V8(V1~V8分别为反应性的各个部分得分且呈正态分布的平均值)。对60个“关键知情人”调查所得粗分均值见表3。经过计算并将结果换算成0~1的水平值,可知县、乡、村级医疗卫生系统的反应性水平分别为:反应性水平状况显示,县级医疗机构在保密性、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选择性方面优于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乡级医疗机构在医患交流方面优于县、村级医疗机构,村级医疗机构在尊严、自主性、及时关注与社会支持网络方面优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

2.2.2反应性的分布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脆弱人群的界定,知情人调查将贫困人群、老人、妇女与少数民族视为脆弱人群,研究利用知情人强度分数与脆弱人群在人群中所占比例计算出不公平分数以表达反应性的不公平程度[5]。本次研究的不公平分数为0.83。反应性分布显示所有脆弱人群的反应性均低于人群平均值。贫困人群的不公平分数在所有方面均为脆弱人群中的最低,妇女的反应性在尊严、自主性、保密性、医患交流、及时关注与选择性方面优于其他脆弱人群,老人的反应性在基础设施质量与社会支持网络方面优于其他脆弱人群,少数民族的反应性在多个部分落后于妇女与老人,仅优于贫困人群。

3讨论

卫生系统反应性是指卫生系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卫生系统中改善非健康方面的普遍合理的期望[6]。它是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7],与医疗服务过程中“顾客”对卫生服务的医疗技术部分的满意程度存在着相关性[8-9],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0-11]。反应性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的衡量卫生系统绩效的重要工具。世界卫生组织通过对其35个国家的1791次访谈对构成反应性的两大方面8个部分的权重进行了赋值。本研究通过多输入优序图法对四川省东北地区的卫生系统反应性组成部分进行了排序,其重要性由高到低分别为:尊严、及时关注、医患交流、基础设施的质量、社会支持网络、选择性、自主性、保密性。在对人的尊重方面,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卫生系统的重要性排序与世界卫生组织存在着差异,而以患者为中心方面其重要性排序与世界卫生组织排序一致。

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络的反应性存在着差异性。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其反应性从总体而言是三级网络中最优的,在保密性、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选择性方面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优势尤为明显。这一结果反映了作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业务指导中心县级医疗机构的资源的配置是最优的。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在自主性与保密性方面差于县级与村级医疗服务机构,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县级机构的医疗资源优于乡级机构,其服务过程中服务的态度与服务意识也强于乡级机构,另外一方面村级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为服务购买者提供了较好的可及性医疗产品,且大量的村级医疗机构处于较强的人际网络覆盖之下,村级机构在服务态度方面也会优于乡级机构。村级医疗机构在医患交流、基础设施的质量与选择性部分差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四川省东北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仍然呈现“倒金字塔”状。尽管村级机构服务半径辐射面广,但其资源并不能有效供应农村居民的需求,另外服务过程中因购买者的文化所限导致医患双方在医疗服务中针对服务内容的互动偏少。

篇3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构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努力在建立较高水平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突出加快发展,着力缓解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到年,全市医疗卫生总床位数达7000张左右,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到9500人左右,按常住人口计,千人床位数和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4张和5.5人。

突出调整提升,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技术、管理、服务效能,完善覆盖城乡、惠民利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镇区、疑难病不出市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

突出均等服务,不断提升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和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年,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10万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80.8岁以上,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8/10万以内。

突出管理创新,基本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的智能型卫生管理和运行体系。到年,实现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15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居民95%拥有电子健康档案,80%的综合医院以及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卫生部数字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

突出人才为本,全面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年,以首席医师、学科带头人为标杆,以技术骨干和基层社区适宜人才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更为优化,医疗护理、疾病控制、卫生监督、行政管理等各类人才配置合理,学术性、研究型专业人才在省、市学术团体担任专业委员职务以上达100名以上,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1.0:3.5:5.5。

三、主要任务

(一)科学配置城乡医疗服务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形势,以加快建设和调整提升为重点,全力构建以城市综合医疗机构为主导,以中心城镇区域性医疗机构为骨干,以专科性、功能性医疗机构为特色,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以社会力量办医为补充的医疗服务新体系。一是提升一批。抓好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三级医院创建工作,年创建成为三级乙等医院,再通过三年努力力争达到三级甲等水平。市二院、市三院创建成为二级甲等医院。同时推进市四院、市六院以及周市、千灯人民医院二级医院创建工作。二是建设一批。加快启动建设城西医疗服务中心,抓好市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病房楼、老年护理院、分院(精神病医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市六院易地新建、周市人民医院(康复医院)扩建及市四院门诊综合大楼、千灯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等区镇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工程。三是转型一批。充分发挥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学科技术优势和区镇医疗机构优势,加快推进城乡卫生资源整合步伐,逐步在开发区、周市、张浦、陆家、巴城、千灯等区镇形成妇女儿童、骨科、残障康复、心血管、肾脏病、泌尿等医学学科诊疗中心。四是扶持一批。坚持开放视野,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本兴办高水平和特需医疗机构,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升级改造,支持花桥绿地医院建设和宗仁卿纪念医院达三级医院功能标准,进一步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积极应对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公共卫生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形成以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龙头、以区镇公共卫生机构为枢纽、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网络,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应急能力水平。一是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施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妇女儿童保健、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管理以及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9大类2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断扩大公共卫生服务惠民成效。二是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加快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步伐,以省内一流为标准新建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包括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健康促进中心、药品检验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快推进区镇预防保健所机构建设,围绕“扩权强镇”和“区镇合一”改革,探索设立区镇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三是完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者的地位和作用,以不断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加快形成以街道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合理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努力形成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新机制。

(三)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能。一是推进集团发展。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两大市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放大人才、学科、技术等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建立市级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制度化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以技术、管理、资产为纽带的医院集团化发展模式。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科医疗服务体系,形成一批定位明确、特色明显的专科特色医疗群。实施“医学学(专)科创先工程”,重点支持心内科、骨科、妇科、儿科、肿瘤、肾病、慢性病防治等发展潜力好、群众需求量大的重点学(专)科建设,逐步形成一批在乃至省内处于先进水平的临床或公共卫生学(专)科平台。三是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全面推行医疗服务惠民举措。严格执行医保制度,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增长。认真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科学合理用药水平。重视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人文理念和医德医风教育,深入推进“三好一满意”和“学习白求恩、敬业为人民”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医疗服务环境,引导广大医务人员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服务水平。

(四)着力创新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按照建立市级医疗集团、专科医院、区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五个层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形成资源共享、双向转诊、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机制的要求,全力构建与卫生基本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管理运行新机制。一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以就诊转诊预约、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性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人流、物流、信息流流程再造,形成医学诊断科学化、医疗服务智能化、医疗管理集约化以及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新机制。年,完成以“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大系统”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卫生”建设工程,全面建立以市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和覆盖全市医疗卫生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医疗卫生业务、卫生行政管理、市民健康服务三大系统顺畅运行。二是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临床路径管理,积极探索基层诊疗路径管理,推广运用适宜安全诊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规范化水平。狠抓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落实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以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五)切实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调整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医德教育,优化人才服务,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引进高端医学人才。完善政策机制,大力引进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及各类紧缺医学专业人才,每年面向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引进50名以上高级医疗卫技人才。二是大力提升专业人才水平。在全市遴选500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年龄在40岁以下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建立人才库。分别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以及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选送100名中青年技术骨干作为期半年以上的研修,加速中青年技术骨干成长成才步伐。三是大力培养社区卫生人才。继续实施“五个一批”社区卫生人才建设工程,与相关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每年定向培养40名左右的全科医学生,每年面向全国招聘60名左右的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建立完善激励医务人员长期服务基层社区、中高级医务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市级医疗机构退休医务人员返聘社区卫生服务等工作制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区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区镇要建立一把手负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责任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篇4

(一)我国不断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发展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指的是以县级医疗服务机构为龙头,镇乡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能够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卫生服务,同时也可以缓解农村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实现农村地区“小病原则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的目标,自2006年,卫生部等部委制定并正式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该规划中国家预计投入农村卫生建设资金216.9亿元,这是我国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服务建设规划。国家强力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证制度机制,努力实现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覆盖全体公民的目标,特别是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自2009年至2011年三年期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我国45个县共安排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4 843个,其中包括71个县级医院、427个乡镇卫生院和4 412个村的卫生室。国家在45个县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较2008年多410个,其中村卫生室增加总数为291个。15 052个村已经建立卫生室,达到应建数的90.5%。在我国县级医院中,已经有半数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随着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农村地区也加强了对疫情的监测网络建设。农村地区已有100%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3.5%的医疗卫生机构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国家也非常关注困难地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①和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给予了专项补助。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严重传染病患者实行免费或低收费治疗。

(二)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

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注重乡村医护人员队伍的建设。农村地区医生素质及医生人数是否充足直接关系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根据国发办[2011]31号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医护人员队伍建设②。我国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技术偏低且长期处于人员不足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不断增加医务人员的数量。截至2011年6月底,县、乡两级医疗卫生从业技术人员较2008年增加7 889人。村卫生室的卫生人员增加了1 076人。同时,我国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安排部分培训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地区的卫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岗位培训。从2009年至2011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接受各类培训的人数达13.47万。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

(三)新农合制度的实施使农民医疗保障得到整体提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农”问题成为关系国家大局和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为农民谋福利的重要工作之一。2002年10月,国家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来源于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关系到我国几亿农民的利益,是深化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从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实施以来,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为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问题进行的大规模资金投入。到2008年底我国已经建立了全面覆盖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③。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左右。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保障了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在减轻农民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同时,缓解了农民因为疾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立权责明细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改革和创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地区人民健康保障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城乡投入结构严重失衡,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政府在公共卫生中的财政支出费用比例也有所提高。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同城市相比投入结构严重失衡的问题。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50.32%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我国的财政投入多半集中在城市,80%的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事业的投资费用比例偏低,在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经费的投入方面也存在不足现象。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农村基础医疗卫生条件差且建设能力有限。虽然农村地区的卫生室数量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卫生室布局不合理、资源总体不足的现象。在药品配备方面,现有农村卫生所、社区医疗卫生站所能够开的药品种类仅有118种,可以采用的注射针剂也只有18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所拥有的医疗器械更是十分有限,设备更新周期缓慢,医疗器械老化,与城市医疗情况相比悬殊很大。农村的就医环境也不容乐观,由于资金有限,无法对就医环境进行修缮和改建,很多街镇卫生院用房多为七八十年代建设,房屋大多数陈旧破损,面积不足。很多村镇的就医环境已不适应医疗卫生现代化和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技术人才缺乏

我国农村地区医疗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技术人才缺乏。农村地区的医院吸引留住人才能力也十分有限,人才主要都集中在交通方便的县直医院或效益比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很少有人喜欢到偏远山区工作,特别是本科应届毕业生更不愿意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大专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4.5%,75%的医疗卫生人员没有正规学历。且农村地区医疗卫生队伍老化、现有技术落后、技术教育和培训不足,这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也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人口的生命和健康。据统计,我国乡镇卫生院中20%不具备计生能力,50%不能进行下腹部手术。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偏低,村卫生室具有乡村医生执业资质的人员数量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一些主治医师虽然有相关医疗资格证书,但仍存在年龄偏大、基本素质低等问题。一些年轻的医生更是存在水平不足、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问题。部分庸医因为不懂医术,开大方,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此外,农村还存在游医难以管理的现象。很多没有专业技术的假冒医生通过欺骗,不仅治不好病还骗取钱财,对农村人口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很多不法药贩将假冒伪劣和城市过期药品倒卖到农村,这给农村地区的医药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农村地区医疗卫生人员的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瓶颈。

(三)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

从监管保障机制来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村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和保障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建设和投入。对各级政府的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内容、进程、资金等方面予以明确的规定,并对各级政府所提供的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数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法律的层面来看,通过法律来监督政府公共服务行为,也是维护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保障。从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来看,农民参与监督也是提高政府公共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因为农民来自基层,更加明晰基层公共服务的具体要求。他们可以通过公共问询、行政问询等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来看,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医疗机构网点分散、规模小、设施简陋、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农村大多数的群众依法保护自身权益和自我防范意识不强,加之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不到位,农村基层药品市场的监管一直比较薄弱,部分农村基层单位药品质量不过关。受我国基层医疗现有的体制机制影响,农村地区的诸多卫生所都已转为私人性质,乡镇卫生机构已没有领导卫生所的权利。即使是上级卫生部门也只是在特定时期,就特定的问题进行排查,很难做到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时监督。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由于还未建立统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络信息共享平台,市外诊疗监管往往只能采取外出实地核实或者是电话核实等原始办法。高昂的监管成本往往制约监管机构监管的频率和力度。另外,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有限。如表2003—2012年新农合开展情况所示,虽然我国新农合参合人数及参合率逐年提高,但是其社会满意度仍然很低,社会满意度低主要源于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的担忧。

虽然2013年,各级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和中部地区的分担比例也分别从2012年的65%、55%提高到80%和60%,对东部地区的补助比例也相应提高。但是总体来讲,因缺乏集体经济和其他社会慈善资金支持,受制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及地方政府财政投入总量的限制,我国新型农村医疗的保障程度还比较低。此外,新农合的保障范围有限。新农合主要是以大病统筹和兼并小病理赔的农民医疗互助制度,例如门诊、跌打损伤等并不在新农合的保障范围之内,这使得农民实际受益的范围并没有预想的大。很多农民也因缺乏风险意识不愿意参加新农合,他们只从自己短期的利益得失考虑,认为自己目前身体状况良好,小病又不能报,加上门诊报销费用偏低没有必要花冤枉钱参加新农合。少数中老年农民虽然想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还存在因经济困难无力按期缴纳新农合参保资金的情况。还有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因其流动性大不愿在本地缴纳新农合的情况。部分参合农民因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态度、诊疗质量不满意,或者认为报账程序过于繁琐而停止缴纳。

三、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纯公共产品和半公共产品。在推进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彰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强化农村地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打造“农民健康工程”的重要途径。

(一)以政府为主体,积极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层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是纯公共产品,需要更多的政府支持。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政府要积极增加资金的投入量,用来加快基层医疗建设。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及财政部、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关于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的意见的通知》都指出农村公共卫生经费的重要性,并强调一定要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并进行统筹安排。政府的经费投入一方面要加快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环境的滞后状况。要加大对我国村镇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整合农村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房屋、医疗设备不足的现状。为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另一方面,政府应动员全社会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和投资主体参与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中。

(二)加强人才培养,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才队伍

政府要更加重视并制定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加快培养面向农村地区的医学人才。我国可以通过制定更优惠的政策引导并鼓励本科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或轮流下派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到边远山区卫生院工作。目前,该政策已经在我国部分省市实施,部分省市规定凡是晋升中级以上职称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到乡镇卫生院工作两年以上。在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方面,应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一方面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医学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求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疗人员必须达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初级以上执业资格。同时,对乡镇卫生院应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例如在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时,要使其待遇与大城市医院人员一样。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全员聘用制,并采用竞争上岗、按岗择人、按事定岗、择优聘用的原则,形成具有激励机制的人事管理制度。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行绩效工资,按个人业绩定报酬,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原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大力提倡医疗卫生机构或医学院校学生和老师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农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例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①就可以通过发挥城乡志愿者,推动和鼓励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知识背景的志愿者到农村提供义务医疗卫生服务项目。

(三)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要通过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断地加强农村地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不断加强城乡医院之间的对口支援,促进医疗资源纵向共享,推动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统筹城乡医疗卫生发展也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健全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互动。医改也应把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作作为改革的主体。通过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改革,形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局面。同时,通过抓住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高效的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形成以县直医疗卫生服务单位为中心,镇乡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所为基础的三级医疗预防卫生保健网络。强力发挥该网络的整体功能,注重相互之间的衔接、畅通和互动,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

(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增进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统筹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以政府投入为重点,着力解决当前我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旗医院为龙头,以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至“十二五”末,医疗卫生服务环境明显改善,整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广大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年,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新建旗医院1所;按照二级乙等医院的标准新建乌兰木伦医院、札萨克医院各1所。新建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中心三合一办公楼、中蒙医院和金霍洛中心卫生院二合一办公楼、5个卫生院、5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启动2所流动医院负责全旗巡回医疗、义诊职业病监测体检等医疗卫生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根据城市整体规划、旧城改造与城市社区整体建设同步建设。为部分医疗卫生单位购置医疗设备。到2012年底,构建以旗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农村牧区卫生室为网底的新型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二)加快医疗卫生资源信息化建设

建立“旗为中心、旗镇联动、镇村一体”的医疗资源共享新平台,为全旗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安装HIS系统,推行统一管理模式。以“数字金霍洛”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数字医疗”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以远程会诊为主的基层网络化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实现专家网上远程会诊和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科学核定编制。根据《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实际需求,合理核定人员编制,由编制部门实行总量控制、集中管理、统筹使用。

二是合理引进人才。以实施“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素质提升工程”为契机,按照分步到位、逐步解决的原则,面向社会招聘选拔一批医疗技术人员充实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疗卫生整体服务水平。

(四)建立长效帮扶机制

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为宗旨,与各地知名医院积极探索建立对口支援工作长效机制。年,与北京积水潭医院、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西安中医研究院、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胜区医院、市卫校附属医院等达成帮扶合作意向,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上级医疗机构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

(五)稳步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

逐步实行卫生院对辖区内嘎查村卫生室的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实行“五统一”管理。将已建成的3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财政每年补助2万元。未实行一体化管理的106所村卫生室财政每年补助1万元,专项用于增发村医工资,增添村卫生室设备以及提供村卫生室运转经费。65周岁及以上已退休的村医财政每年补助3000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单位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旗卫生局、发展和改革局、财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编委办、国土资源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局、民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切实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篇6

【关键词】医疗卫生 财会体系 措施

建国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体系一直是按照预算会计体系。直到1993年,这种财会体系才开始产生了变化。在1993年,我国开始进行以“两则”、“两制”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改革,为了适应当时经济体制的需要,企业必须对财会体系做出改革。企业先从财务管理和会计合算模式这两方面入手,对财会体系实施了改革。在企业对财会体系做出改革之后,我们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体系改革也逐渐开始有了变化。随后,财务部也颁布了相应法规,这些法规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规范。

一、经济体制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的影响分析

预算会计(也叫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和企业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两个组成部分。医疗事业单位属于预算会计这一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事业单位被推向市场,这样也使得医疗事业单位的定位发生了变化,这使得以前许多的公益利机构(如各大医院等)都开始实施企业化管理。以前的全额或差额拨款也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如今的少量补贴(比如医院一些大型设备的补贴)和通过宏观管理以实现税收减免的优惠。这样的变化,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体系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会计体系已经不再适用如今财务体系的现实要求了。只有做出改变才能适应新的要求。

政医分开,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再有行政职能和行政收费项目,对于预算内收支和预算外收支再也没有清晰的划分。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拨款也在逐渐减少,有些区域甚至取消了政府财政拨款,只剩下少量的补贴。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要求单位必须按照市场要求进行管理,才能适应现在的发展形势。

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行业内的垄断被破坏,行业内开始实行竞争机制。现在医疗行业,研究机构在行业内部出现了竞争,疾病控制机构中某些传统业务也慢慢开始在行业内部开放,垄断地位越来越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站稳脚跟,并且取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自主生财、广开财源。对以前预算体制下的财会体系进行改革,建立起一个能适应当前形式需要的财会体系。

二、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的变革方向分析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考评系统

假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运行没有设置相应考核考评,那么就不能够保证该项制度的实施。需要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各个组织之间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分析原因,并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地给予考评评价和奖惩措施,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励相关部门及其员工将工作做好。

(二)会计人员进行再教育

财务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假如会计人员没有专业化的素质及职业道德是不能够很好胜任的。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必然会引起经济活动的会计失真现象严重。因此,抓好内部控制,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要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人才培训的各项有效渠道,培养有经济知识、会计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等多项技能于一身的会计人员。

(三)财务管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理财环境也在慢慢地向着企业化靠拢。在没有进行体制改革之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政府拨款,政府并不要求资金的收益权,对于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内容也没有必要进行反映,当时财务部门的主要责任就是监督。因此,重视的是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但是,在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作为基础。在市场经济下,没有资金可以供免费使用,债权人和所有人对投入资金是要求收入权的,这就使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理财活动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变,使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得不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资金的筹集决策和投放决策上来。这样,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就必须建立起以现金流量指标为主的决策评价管理体系,才能做好现在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

在未进行体制改革之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收入的资金会存入银行,从而造成资金的闲置;而进行了体制改革之后,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树立起现金只有用来投资才能产生利润的观念。所以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必须建立起健全的投资评价体系,完善内部监控。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不仅要把握好直接投资,还要使单位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评价体系得到完善,以使单位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公共卫生财务内部控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财务人员,如果没有,兼职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取得会计证后方可上岗,并且要保持相对稳定。制定健全有效的财务内控制度,会计、出纳、收费员不得互相兼任,以约束各项财务收支行为;医院的一切财务收支必须统一纳入单位核算,财务收支到年底要进行张贴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监管

一些卫生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过于放松管理,并没有真正担负起监督及其检查的责任。在医院卫生事业单位改革开放过程当中,人们对于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管理产生了模糊的认识。诸如,会计基础工作是各个单位的内部工作,由各个单位负责人承担即可,上级主管部门并不需要过多与干涉。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处在一种无人监管的状态。因此,一定要加强国家监督,即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对于医疗卫生事业会计部门的监督,要强化社会的监督,即对会计事务所实施的监督。

(三)完善会计队伍

要做好财务工作,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财会工作人员的素质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先,我们要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配备好,并且要尽快选出一个思想觉悟强、业务能力强的领导班子;其次,我们要使财会人员的思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要对财会人员组织定期的培训,学习科学的现代的管理知识,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能利用新知识对财会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在整个工作当中都能保持一个比较高的效率,并且能准确地完成工作;最后,要对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结构进行优化。

(四)强化财务制度的建设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财务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距离科学的管理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必须还要继续努力,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科学的以内部控制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使各项财务工作得到规范。

四、小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体系只有做出改革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良好的生存。在改革我国医疗事业单位财会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随着我国事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也必须进行必要的深化。我们必须要根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财会体系的具体情况做细致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的方案,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使改革取得良好的成效,才能使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有一个良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郝春.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财会制度的探讨分析[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7): 163.

[2] 曹金亮. 关于我国事业单位财会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9): 338.

[3] 次仁顿单. 加强医疗卫生部门财会监管工作[J]. 医药杂志, 2008(1): 32-35.

篇7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坚持医药同改、城乡同步、部门同推、上下同心、目标同向的理念,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效,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建立健全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以深化医改为契机,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以破除“以药养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市属公立医院改革;通过完善功能,优化配置,积极构建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通过调整政策,强化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诊疗新机制;通过提升质效,诚信自律,营造良好的医疗生态环境。力争通过1-3年努力,逐步建成规划科学、定位明确、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富有效率的特色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实现市域内就诊率达90%的目标。

三、实施内容

(一)科学规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医疗卫生体系

1.夯实基层医疗卫生基础,切实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按照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示范化建设要求,全面进行达标化改造,力争所有建制镇所在地乡镇卫生院和2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达到省示范化要求。同时,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提高防病治病能力。

以建制镇医院为中心,联合辖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医疗联合体,实行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财务管理,统一绩效考核,统一后勤保障的一体化管理,切实巩固和完善市、镇两级,镇、村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在确保基本药物制度镇、村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严格基本药物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健全考核机制,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由全覆盖转向规范实施,切实让群众得实惠。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大政府投入,不断提高补偿比例,完善优化实施方案,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9.9%以上。加强基金日常监督和管理,落实医院监管责任,完善公示公开制度,确保新农合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全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门诊实行总额预付乡镇统筹使用,住院实施20种病种按病种付费和按床日付费,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开展20种重大疾病救治工作,救治医药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70%以上。实施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合患者大病医疗费用负担。

推进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不低于35元。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统筹承担组织推进、项目培训、技术指导和绩效考评工作,不断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切实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及应用管理,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实时性和准确性,电子建档率达90%。规范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90%。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2.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立特色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从满足城乡不断增长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出发,根据适应发展、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城乡统筹、特色鲜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建设好“三个龙头”。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龙头;中医院按照三级中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为全市中医医疗、康复、教学科研的龙头。加快推进市第一医院建设,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形成综合医疗有优势、专科医疗有影响、特色医疗有名气的综合性公益医疗机构。二是建设好“两个区域医疗中心”。适应吕四大港开发,市第二人民医院按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功能定位,三年内完成创等升级,建设成吕四港地区医疗中心;适应滨海工业园发展,按照二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明年规划建设一所综合性医院(作为市人民医院分院的公立医院,暂定名为市滨海医院),成为辐射滨海工业园和近海镇地区的医疗中心。三是建设好乡镇卫生院。除吕四、近海镇外,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成为省城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余镇乡分别按一级甲等中心卫生院和一级甲等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建设成为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其他乡镇卫生院的分中心、分院(非建制镇所在地原乡镇卫生院)进行医养结合型转型改造,充分合理盘活存量资源,发挥资源最大效益。四是建设好相关专科医疗机构。按照二级专科医院功能定位,改造建设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市中医院为建设和运行主体,在南阳镇建设市康复护理院,同时整合南阳镇乡镇医疗卫生资源,组建医疗康复联合体;依托市第一医院单独建设感染病区;适时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五是建设好一批中心。依托卫生信息化平台,全力推进区域影像中心、临检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教育中心、病理中心等建设,巩固加强区域集中消毒供应中心建设。六是建设好中医药服务体系。以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服务先进地区为契机,全面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积极倡导全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努力提升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率。

3.加强急救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进一步完善规范全市院前急救体系,依托人民医院建设市120急救指挥调度中心,整合全市院前急救资源,建设七个急救分站,形成覆盖全市、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院前急救网络,做到统一调度、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着力提高全市院前急救水平。同时建设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全市医院急诊科建设,着力改善急诊科硬件配置,加大对急诊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全市急诊急救学科水平。

4.鼓励社会办医,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在坚持公立医院为主体的前提下,给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留出空间,增加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强化行业指导,将社会办医纳入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统筹考虑。优先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放宽举办主体要求,放宽服务领域要求,放宽大型医疗设备配置,完善配套支持政策,支持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引进和培养人才,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专科、中医、康复、养老护理等领域。鼓励扶持现有专科医院和城区医院提档升级,做优做强,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量不低于全市总床位的18%,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突出公益性,积极推进市属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1.调整“以药补医”机制

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从2014年8月10日起,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有药品(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减少的药品收入80%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20%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予以补偿。提高各级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严格控制非医保药品使用比例,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2.调整政府补偿机制

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履行政府出资人责任,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符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市财政统筹安排,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给予专项补助,对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按照服务成本予以保障。逐步化解公立医院已经形成的历史性债务,确保公立医院经济正常运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中心卫生院继续实行打包定额补助。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减少的药品收入按20%给予补偿。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策

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原则,降低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诊察、治疗、手术、床位、护理和传统中医项目等价格,使医院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总量控制在药品差价的80%,不增加患者的实际医药费用负担。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报物价部门批准后与其它调整政策同步实施。

4.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政事分开,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在人事、财务、资产等方面的权责关系。组建市公立医院理事会,负责确定公立医院的发展规划,行使公立医院重大事项决策权。组建市公立医院监事会,负责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财务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进行检查、审计及监督。逐步完善理事会统一管理下的院长负责制,规范管理层的产生和任用,制定医院院长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

优化医院内部运行管理。逐步取消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健全院内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审计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等。

5.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

科学管理使用编制。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工作量、床位数和现有编制使用情况等合理确定医院编制数。探索建立公立医院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和备案制。医院可根据发展现状和人员的退休情况合理制定编制使用计划,报编办批准后,每年在核定的范围内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

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完善公立医院岗位管理制度、全员聘用制度和竞聘上岗制度。坚持因事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分类管理、以岗取酬,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严格人员准入标准,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规范人员招聘,编内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会同人社局组织实施,编外卫生专业技术岗位由卫生局组织实施。逐步建立健全单位自主用人、科学分类管理的新体制。加大政府对卫生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区域内专业人才合理流动机制。

改革考核分配方式。建立以公益性和运行效率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把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社会满意度等作为量化考核指标,全面推行三级绩效考核方式,即理事会对医院考核,确定医院绩效工资总额;医院对科室考核,确定科室绩效工资总额;科室对个人考核,确定个人绩效工资收入。积极探索实行院长、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6.改革新农合支付方式

建立新农合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形成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机制。推行总额预付,实行按床日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总额预付乡镇统筹、重大疾病保障等混合支付方式,建立大病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新农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加大对医疗机构的激励和惩戒力度,形成约束机制。通过新农合支付政策进一步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形成。采用基药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药占比、次均费用、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考核与新农合基金支付挂钩,约束自负费用和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切实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三)完善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诊疗新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1.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按照资源共享、合理配置、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引导规范、相互促进、确保安全、统筹兼顾原则,通过“双引导,范”(即政策引导、宣传引导;规范制度、规范考核),形成市属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理、服务规范、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运转有效的诊疗服务新格局,引导一般常见病、慢性病、康复等患者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和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的目标。

2.鼓励医师多点执业

为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有序流动,充分发挥中高级职称医师的专业特长和技术优势,提高使用效能,促进城乡医疗机构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省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明确医师多点执业的条件、操作流程、管理要求、奖惩措施等,规范有效地开展医师多点执业。

3.推进智慧卫生建设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协调、资源共享”和“以需求为导向,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完善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健全管理制度、严格督导考核入手,全力推进落实。以已经建成的全市卫生数据中心,卫生专网,基层医疗机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人民医院、中医院、二院、三院数字化医院系统,120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妇幼保健,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结核病防治,基本药物采购,新农合管理等系统为基础,着力推进基于居民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以基层应用、业务协同、卫生决策、数据交换、增值服务等为主体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互联共享。全力推进区域影像、区域临检、区域心电、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双向转诊、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等协同应用系统建设,着力提升全市优质资源共享、上下联动、合作共赢、提升质量、方便群众的能力。与建设银行合作,着力推进集健康信息储存、就诊挂号预约、医保结算、金融支付等功能一体的居民健康卡系统和医院自助付款终端,努力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全人群、全过程的健康服务。全力推进医院管理系统和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等建设,简化与计生、药监、民政、社保、公安等部门的交互模式,着力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和便民惠民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4.加强区域卫生合作

按照“领跑沿海、融入上海、包容四海”的战略要求,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主动接轨上海,在卫生管理、医疗服务、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专科建设等领域,全面加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通过引入上海大医院的品牌、技术等优质资源,进一步提升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巩固市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与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全面合作,不断提高紧密程度,力求实效。全力引进上海知名三甲医院的优势科室,融入市第一医院建设,力求使第一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合作、院际合作的典范,建设成为家门口的上海医院,同时不断加强与市等大医院的合作,努力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合作共赢。

(四)加强自律,建立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的医疗生态环境

1.改善医疗服务环境

进一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和星级医院评比,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优化服务流程,建立“绿色通道”,逐步推进预约挂号服务,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加强一站式服务和巡视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大力推进临床路径管理,规范实施医院等级评审,严格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落实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行动计划,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2.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继续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着力加强学专科建设,开展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专科诊疗中心动态考核,以奖代补,支持创建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专科诊疗中心,大力发展儿科、急救等薄弱临床专科,制定并落实专科发展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三名战略”加大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力度。不断加强医疗质控建设,构建全过程监控的医疗质控体系,通过确立标准、实施控制、衡量成效、纠正偏差,达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目的。狠抓核心制度落实,强化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第一的意识,探索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制度建设,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注重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和医患沟通技能培训,建立医患沟通科,设置具备摄录功能的医患沟通室,健全医疗纠纷应急处理平台,完善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继续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建立独立的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完善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和理赔制度,建立健全调解与诉讼衔接机制,使医疗纠纷解决走上理性的法律轨道。

4.创建平安医院

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提高医务人员法律素质。强化综治安全,全面执行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规范,落实各项保卫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管控体系,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安全的执业环境。严厉打击医闹,对专门捏造、寻找、介入他人医患矛盾,故意扩大事态,寻衅滋事,向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敲诈勒索的医闹分子,坚决依法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加强卫生行风建设

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建立诚信制度,形成和谐互信医患关系。切实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开展“阳光用药”工程,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建设,大力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深入推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主题实践活动,继续开展“开门评医”活动,建立完善医德医风电子考评制度,全面推行医疗单位第三方函调制,继续强化院务监督委员会制度,积极推进党务院务公开,规范运行卫生系统会计核算中心,巩固完善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全力打造“境界高远、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五高”型医务人员队伍。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深化医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建立深化医改工作组织机构。深化医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政治责任感,把深化医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细化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加强督导指导。

(二)强化部门协作。深化医改工作由市深化医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明确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卫生主管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举措推进落实到位。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制定落实促进公立医院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公立医院编制,探索编制备案管理的有效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牵头做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卫生行业和医疗机构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价格部门要牵头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主动做好相关工作,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切实增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合力。

篇8

一、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结构不完善,网底严重破损。三级医疗服务网络的“网口”(县级医疗机构)健全。乡镇卫生院的数量虽然满足了“一乡镇一院”的要求,但多数卫生院房舍陈旧、面积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突出,还仅停留在“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老三样上,达到国家标准的寥寥无几。村级卫生所是网底,几乎完全被私人诊所取代,具备“诊查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开的卫生所少之又少。

二、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功能不健全,“重治轻防”现象严重。乡镇卫生院承担着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双重任务,但多数卫生院功能不全。如农安县29家乡镇卫生院中,9家没有儿科、妇科,15家没有外科。并以医疗创收为主,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不到位,网底问题更为突出。村级防保员男性居多,开展孕产保健不便。保存疫苗的“冷链设备”不足。

三、农村医卫人才严重短缺,结构不合理。在抽样调查中了解到,我省农村卫生人才普遍存在“三低一高”现象,即学历低、水平低、工资低、年龄高,没有达到“两化”(系统化、正规化中等专业教育)的要求。长春农村医卫人才本科学历仅占1.9%,40岁以上的占80%左右。

四、基层卫生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县级财政紧张、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据了解,乡镇卫生院人均工资500元左右,财政拨款不足40%,村级防保员更少,每年500元报酬,而且有些地方还不能配套到位,出现了“防人的不如防兽的”怪现象(兽医每年3000元报酬)。

针对目前的问题,我们提出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基层政府领导要把经济指标与民生指标一起抓,把落实民生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既要讲GDP,也要讲CDC(疾病预防控制),把基层卫生综合达标率作为考核基层政府和干部的重点指标,促进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实。

二、抓好落实,加大投入。按照国务院下发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要求,要整体筹划、分级负责、逐步落实。避免在落实政策中出现的“玻璃门”现象。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财政对农村医疗卫生的分级补偿机制,各级政府逐年增加投入,先照顾面,再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三、修复网底,服务民众。加快全省乡镇卫生院改造、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卫生院为中心,以村级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尽快恢复村级卫生所,确保我省农村卫生体系应急机制反应快速有效,逐步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所规范化。

四、整合资源,合理调动。在确保“一乡(镇)一院”的前提下,对现有的人员、设备等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避免资源闲置浪费。在技术上,建立“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尝试计划生育网、医疗卫生服务网两网合一,形成优化、节约、高效的综合服务网络。

五、重视人才,定向服务。首先,要按照分工,有计划地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建立起一支稳定的骨干队伍;再通过学历教育,力争在3-5年内,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的人员获得相应的医师注册资格。开展志愿者行动计划,政府提供相应的生活补贴,招募医学类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到基层,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

篇9

[关键词]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首诊 双向转诊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102-06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模式介绍

1、英国

英国是政府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的代表。1948年起,英国就建立了“国家卫生服务体系”,这个体系由基本护理机构、地区医院和中央医疗服务机构组成,分别对应初级和二、三级医疗服务机构。基本护理机构是包括医疗保健和社会关怀在内的综合服务机构,主要由开业医生(全科医生)和开业护士提供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这部分的费用约占国家卫生服务体系总预算的75%:地区医院通常是一个地区的医疗中心,主要提供综合和专科医疗服务;中央医疗服务机构负责紧急救治和疑难病症诊治并承担科研任务。英国医院有严格的转诊制度,居民需要在初级医疗机构登记,接受一名指定的全科医生。除急诊外,一旦生病需要首先找全科医生诊治,全科医生在确实无法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才开具转诊单,将患者转向二级或三级医疗服务机构。

英国的国家卫生服务体系通过遍布全国的全科医生和公立医院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从医疗机构的性质看,全科医生所开的诊所是私人机构,政府通过合同的形式采购其所提供的全部医疗服务,以合同管理取代事实上的身份管理。全科医生在向公众提供医疗服务后,可以根据就诊人数和医疗工作量向政府申请发放津贴。二、三级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则是公立医疗机构,由国家财政提供经费。

2、德国

德国是政府市场复合型医疗服务体系的代表。德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开业医生,主要负责一般门诊检查、咨询等;二是医院,负责各种形式的住院治疗;三是康复机构,负责经医院治疗后的康复;四是护理机构,负责老年以及残疾者的护理。在德国,医院服务和门诊服务是分离的,医院仅限于提供住院服务。在医疗卫生服务的递送体系方面,政府不鼓励病人直接去医院就诊,病人一般首先到开业医生的开业诊所就医,如果开业医生认为有必要住院手术治疗,患者凭门诊医生的转诊手续转至医院进行住院手术,治疗完毕后,或者转至康复机构和护理机构,或者由病人的全科医生负责接回进行术后治疗。

德国的开业医生属于私人开业,大部分是全科医生。德国的医院有三种形式:公立医院、非营利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公立医院由政府直接投资举办并接受政府直接管理或由大学代管,非营利医院通常由教会和慈善机构管理,私立营利性医院由政府投资兴建,政府确定地点并对基本建设、设备等进行直接投资,然后委托给私人机构经营。以上三类医院分别占医院总数的37%、40%和23%。德国的公立医院占主导地位,但是非营利性医院和私立营利性医院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提供的医疗服务也日益丰富,既有二级服务(指普通疾病的专科诊断和治疗),也有三级服务(指疑难重症的专科诊断和治疗)。德国政府负责投资建立或补贴各种性质的医院,然后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医院展开竞争。

3、美国

美国是市场主导型医疗服务体系的代表。美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可分为两级:第一级由家庭医生组成,担负病人的初级治疗;第二级由各种形式的医院组成,承担病人的基本治疗和高级治疗。美国的医疗消费以个人为主,居民一旦患病,首先会找自己的家庭医生看病,再由家庭医生决定是否转到专科医生那里。美国十分重视和发展社区医疗,目前由社区投资兴办的中、小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占医院总数的80%,主要任务是为急性病和外转患者提供短期的住院治疗。

与经济制度一样,美国医疗体制也以高度市场化为主要特征。在美国,私立非营利医疗机构是其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力军,公立医疗机构是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私立营利医疗机构则是必要的补充。从数量上看,私立医院占大多数,约占73%左右,而在私立医院中85%左右是非营利性医院,由教会或慈善机构举办。由政府办的公立医院仅占医院总数的27%左右,绝大多数是以治疗急性病为主的综合医院,主要是为弥补市场不足,在农村、边远地区设立的社区医疗中心,此外也在一些大城市设有少数公立医院。美国三类医院的定位比较明确,功能相互补充,公立医疗机构注重服务于无保险者和穷人,为普通病人提供非营利基本医疗救治,为各类弱势群体提供慈善或免费救治服务,在卫生服务体系中承担支撑和兜底的职能;私立非营利医院以社区利益为宗旨,服务于主体市场,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角;私立营利医院如同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鲶鱼”,除基本的营利性医疗救治服务外,主要提供各种高规格高质量的治疗服务以及特殊护理服务,以加大系统中的竞争,提高服务体系的效率。

4、新加坡

新加坡是公私功能互补型的医疗服务体系的代表。新加坡的医疗服务体系由公立和私立两个系统组成,医疗服务提供的分工比较明确,初级卫生保健主要由私立医院、开业医师、公立医院及联合诊所提供,而住院服务则主要由公立医院提供。在医疗服务递送体系方面,新加坡也实行严格的双向转诊制度,病人首先在社区医院就诊,如果社区医院没有能力治疗,再转到大型的综合医院,病人选择公办医院就诊必须由综合诊所转诊。

如前所述,新加坡的公立医疗服务系统由公立医院和联合诊所组成,私立医疗系统由私立医院和开业医师(私立诊所)组成。公立医疗机构包括国家公办医院、6家专科诊疗中心和16家综合诊所;私立医疗机构包括13家私立医院和1900多家私人诊所。私人诊所承担了80%的初级卫生保健,公立医院承担了80%的住院服务。

5、印度

印度是通过建立低水平医疗服务体系满足低收入者医疗服务需求的代表。印度政府建立了遍布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国医疗服务网络中有60%是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初级医疗保健机构15万家,提供基础预防及普通门诊医疗服务;二级医疗机构7500家,提供简单的住院医疗服务;三级医疗机构120家,主要为富裕群体提供专家级的住院医疗服务。此外印度还有4.5万家私营医疗机构。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政府就制定了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三级医疗保健网的目标。这一网络包括保健站、初级保健中心和社区保健中心三部分,免费向广大穷人提供医疗服务。1996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区医疗中心的规划,根据规划,每10万名农村居民配备1个社区卫生中心,一般有30张左右的病床和4名医生,并配有较完善的实验室和x光检查设备等。社区卫生中心无法处理的病人一般都送往设备较好、医护人员齐备

的地区医院。这套社区医疗架构设计照顾到了各层面的需求,特别是免费医疗减轻了许多贫困家庭的经济负担,保证了社会公平。

在印度政府看来,医疗卫生体制如果完全实施商业化、市场化运作,会违背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破坏社会公平,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印度政府直接举办了一些公立医院,这些公立医院运行经费90%以上由政府承担,为居民尤其是贫困人口提供免费服务,从而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问题。同时印度政府也允许私立医疗机构存在和发展,形成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关系,为居民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政府也鼓励私立医院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为贫穷患者适度减免医疗费用。

国外医疗服务体系的启示

以上简单地介绍了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印度的医疗服务体系,这些国家的体制有各自的特点。虽然这些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也出现了诸如效率低下,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难以满足需要等情况,但是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各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上维系了社会公益性。综合各个国家医疗服务体系的特点,可以给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1、医疗机构分级

通过国外医疗机构的分级及其功能定位可以看出,医疗服务常被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一般为初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职能有明确的划分,医疗服务结构呈现金字塔状结构。初级医疗服务主要针对一些非急性的疾病提供一般的门诊,由全科医生执业;二级医疗服务则由医院提供,主要针对急诊、需要专科医生治疗的疾病以及需要住院治疗的重病;三级医疗服务则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疾病,提供非常专业化的特殊护理。一般而言,疑难重病的发病人数少,但是往往却需要高水平的设备和丰富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治,而这些资源往往是稀缺的,或者成本很高,如果将其配置在低层次的医疗机构,势必会造成资源的闲置,也不利于对病例的收集和研究;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对医疗技术的要求较低,关键是能得到快速方便的诊治,因此可以由大量的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可以对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和布局,通过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数量的控制可以分流引导医疗需求,即便是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如英国也采取这样的措施以使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2、严格的首诊和转诊制度

分级的医疗服务体系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设计来配套,在医疗服务递送体系方面,各国普遍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行社区首诊制,赋予全科医生“守门人”作用。社区的全科医生对本社区的患者较为熟悉,了解其病史和生活习惯,往往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且可以方便地随访患者,掌握其康复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在强调社区首诊的同时,各级医院之间也建立相应的转诊制度,将社区不能解决的病人向上一级医院转诊,并且转诊往往是双向的,一旦明确了病因和治疗方案,则可以转到低层次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后续治疗。这样,作为初级医疗服务承担者的全科医生分流了大部分病人的初级治疗,减轻了二、三级医院的负担,使得高层次的医院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或教学当中,也避免了高级医院专科医生治小病的尴尬。美国虽然没有严格的首诊制度,但是其家庭医生制度也起到了社区首诊的作用。

3、强调政府提供基本卫生服务的责任

据统计,大部分的疾病是不需要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只有10%的疾病需到现代化的大医院救治。基本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卫生保健体系的门户和基础,一旦基本卫生服务能够产生效益,则可以减少居民患大病的风险,大大降低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因此,对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往往有较高投入产出比。各国对以社区为基础的基本卫生服务日益重视,各国普遍强调对基本医疗服务的供给提供支持,例如英国提供在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占预算的绝大部分,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由于有大量的贫困人口没有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政府就直接免费提供基本卫生服务,虽然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很大的负担,但是由于在这方面上的投入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印度政府始终没有取消这一制度。

4、注重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政府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并且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各有利弊。各国试图将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市场机制进行更有效的结合来降低卫生费用开支、满足民众的多层次需求、促成其模式的不断完善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初级医疗服务大多由民营机构提供,二、三级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组织形式则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即公立机构、非营利机构和营利机构并存发展。由于初级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太多,而且分布广泛,由政府来投资建设会出现低效率或者无效率的现象。因此,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个体医生开办初级医疗机构,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患者提供。对于高层次医疗机构来讲,私立医院的发展不但可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于医疗卫生领域,在总体上保证社会有足够的医疗服务能力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即使是营利性私立医院也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样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在公平地基础上增加效率。同时,国家也需要举办一些公立医院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5、强调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强调团队合作与伙伴关系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公共服务领域普遍的趋势,卫生服务亦不例外。一些医院通过联合形成大规模的医院组织,可以凭借自身或其核心成员在行业内的服务规模、市场占有份额、与社会的广泛联系、良好的公众信誉和服务质量去影响、引导、整合和带动众多中小医疗机构,承担规模发展和市场协调者的角色等等。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国都对成功地进行了医院集团化的改革。例如1999年,新加坡公立卫生保健系统重组成两大垂直整合网络,国家卫生保健集团和新加坡卫生服务集团。医院集团实行双向转诊,充分发挥社区医院作用,通过各级卫生保健提供者更好的合作和协作,既提高了医疗质量,又降低了医疗费用。

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根据前面的思路,考察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也可以从体系的层次结构(医疗功能的分配)和水平结构(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比例)来分析。

1、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层次结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形成了由国家和集体独办的、按行政辖区以块为主的、由上到下进行业务指导的城乡两个三级医疗预防网。城市三级医疗网的构成为:一级医疗机构由街道医院、诊所、门诊部、企业医疗机构组成;二级医疗机构由区级医院和相同规模的企业医疗机构组成;三级医疗机构由所在市的省、市综合医院、教学医院、专科医院组成。农村三级医疗网的构成为:一级医疗机构由村(大队)卫生所及相近的企业医疗机构组成;二级医疗机构由公社(区、乡)卫生院组成;三级医疗机构由区级医院、防治中心组成。城市医疗预防网和农村医疗预防网之间,按行政区划级

别层层对所属医疗机构实行业务指导。但是由于“”动乱的影响,到1976年,建国初建立起的城乡两个三级医疗网断裂。此后,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减少,医疗资源开始向城市大医院集中。

在城市,政府的医疗投入长期以来都向大城市的大医院倾斜,对社区医疗机构缺乏补偿机制,造成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工作条件和环境得不到改善。在农村,很多地方的乡镇卫生院由于长期缺乏资金投入,设备落后,人员流失,就诊人数明显减少。以上情况导致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不足,不能担负起初级卫生服务的功能。同时,我国目前的全科医师队伍难以完全胜任“守门人”的角色,这使得大多数病人无序流向医院,尤其是级别高的医院,城市大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这造成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而各级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形成了各自独立、相互竞争的局面,造成了医疗行为的扭曲,损害了医疗服务体系运行的效率。即使新农合等制度规定了实行转诊,也往往是上转(即由下级医疗机构向上级医院转诊)为主,而下转(由上级医疗机构往下级医疗机构)的病人较少。由此可见,我国过去形成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框架虽然还在,但是却丧失了整体的功能组合。

2、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水平结构

截至2007年,我国共有各类医疗机构289578家,营利性医疗机构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2.4%,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占了46.7%。共有医院19852家,非营利医院占79.4%,营利性医院占20.2%,从床位数量上看,非营利性医院是营利性医院床位数的20多倍。以上数据说明我国非营利医院在实力上占据优势,营利性医疗机构主要是初级医疗机构。在我国,公立非营利单位享受着政府的政策支持,集中了大部分优质资源,从而形成垄断性经营地位。由于我国的财政实力有限,政府无法对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相对应的支持,于是在政策上允许公立医院通过业务收入弥补运行成本,这导致了非营利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错位。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家对医院的财政投入不足,目前政府办的非营利医疗机构的经营又具有营利性质,收入主要来源于经营所得,存在利益最大化的趋向。

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设计是借鉴了欧美发达国家的模式,希望建立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导的、高效运作的医疗服务体系。但是目前看,政策实施的结果是:营利性医疗机构无法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竞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医疗费用仍然继续呈快速上涨的趋势;非营利医疗机构在运行中不能保证正确的经营方向以及实质上的非营利性质,使得分类管理的意义大打折扣。

完善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思考

1、医疗服务体系模式要符合中国国情

一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该国的文化、经济、政治背景。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以自由、独立、平等为主要价值观,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以及联邦制的国体决定了美国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体系,美国医疗机构的总体布局,一方面是其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也充分反映了“有限政府”的理念;在英国,“全民福利国家”的思想根深蒂固,经济体制方面受凯恩斯主义影响,重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因此英国的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发展为政府主导模式;新加坡医疗制度改革一直较平稳,而且也取得良好成效,成为其他国家仿效对象,这与其社会和经济背景分不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医疗服务体系的基本方向是要符合基本国情,符合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收入水平和居民承受能力。

2、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及转诊制度

在城市,逐步把过去市、区、街道三级改造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二级的结构,再加上城市的综合性医院,逐步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在农村,要以办好乡镇卫生院为重点,使之逐步能够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鉴于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历史欠账太多,尤其是在偏远地区,政府要直接承担建设和维护乡镇卫生院的责任。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后,要建立相应的转诊制度,实现不同层级医院之间的转诊制度,促进病人合理分流,形成小病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局面。

3、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作为最前沿的服务提供者,为病人提供所需的基本医疗保健,将大多数病人的问题解决在社区。我国人口众多,医务人员的数量相对较少,在当前情况下实现人人都有指定的社区医生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加大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密度,并且将私人开办的诊所纳入其中,尽量扩大初级医疗服务机构的覆盖人群。同时,应着手建立我国的全科医生制度,培养全科医生队伍,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全科医生能够在社区长期服务,实现“守门人”的作用。长期看,要发挥全科医生在医疗转诊系统中作为医疗服务的购买方的作用,帮助需要看专科医生的病人有选择地联系会诊与转诊,合理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

4、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入市场机制

在医疗服务市场上保持一定数量的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可以引导私立医院的经营行为,平抑医疗服务市场价格,引导医疗技术发展,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助等任务。因此,政府要根据财政状况,保留对部分公立医院的控制权,包括承担主要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功能的骨干医院、代表医疗技术发展水平的大型医院和外部性较强的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急救中心等医院。对于这些医院,政府要完全承担财政支持义务,使医院具备完全的非营利性。对于其他的公立医院,可由社会力量接管,一部分转化成私立非营利医院,另一部分转化成营利医院。对于私立医院,不论其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的,只要能提供合格的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就可以考虑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来将其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对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营利医院也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公立医疗机构和私立医疗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和公平竞争关系。

5、探索实行医院集团化

医院经营的集团化、社会化等是国外医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常用途径。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实行集团化经营。但是现在我国的医院集团化更多的是政府行为,不是市场行为,所以集团化的效果尚不尽如人意。在构建现代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时,要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医院的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医院集团化的优势,提高医疗服务提供的效率。

篇10

[关键词]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B

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包括人力资源、财政支持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等方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卫生人才奇缺、年龄结构老化、医疗机构简陋、仪器设备落后等,导致大、中医院患者人满为患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饿汉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对于满足农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是针对广大农村群众的一种农村公共服务,包括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公共卫生建设以及对各种多发病、常见病、传染病等的控制与治理。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主要包括: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中心、村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和救治急症病人,同时负责对下属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而村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向其周围居民提供一般性的疾病诊治工作。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以及承担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即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影响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强而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政策,政策支持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立的基础,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工作、防止因病致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同样大大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建设和医疗队伍的发展;三是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农村居民的大力配合,才能使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达到一个比较广的覆盖率。

二、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1.政府投入不到位,部分基层卫生机构运转困难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乡镇卫生院房屋和配套设施都得到了改善,但部分基层卫生机构仍存在诸多问题,运转困难,主要表现为:首先设施技术水平落后,部份乡镇卫生院由于资金压力无法引进一些新型医疗设备,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需求;其次,村卫生室业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虽然有关部门加大了村卫生室建设的力度,但仍存在几个村周围仅有一个卫生室的现象,同时相当一部分的村卫生服务站只有“老三样”——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计,卫生事业发展于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不相适应。

2.人才队伍水平和结构不合理

目前,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赤脚医生;二是各地卫生院校或医学院的毕业生。从比例看前者居多,其主要问题表现在非科班出身,医术不精,责任心不强,难以满足广大农村广泛的医疗需求。部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学历层次和职称等级仍相对偏低,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诊疗水平。另外,由于农村交通、生活条件和待遇等问题,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稳定性并不高,很多卫生机构出现“招不到人”和“留不住人”的局面,技术骨干呈现入少出多的情况,人才流失严重。

3.制度不健全、保障机制不完善

一是在新医改实施后,虽然农村居民医保体系已初步形成,但对重大疾病的应急和保障机制仍有待完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对重大疫情和突发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相对薄弱,相应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同时当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体制不畅、收支不平衡以及补偿范围狭窄等问题,难以发挥医疗卫生体系对农民的保障作用。二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运作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性,随意性大,当前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分散程度高,卫生机构之间竞争处于无序状态,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存在职位缺失和错位的现象,既影响服务体系的规模和质量,又降低了医疗卫生组织体系的运行效率。三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如处理医患纠纷机制不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其他部门政策公益性不明显,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培训支持政策不完善等。

4.医疗服务质量低下,医疗事故频发

在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中,由于医护人员专业素质和医药监管导致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事故问题屡见不鲜。由于医师数量缺乏医疗人员专业水平低下,部分“医生”根本就不具备开处方的资格,或是一些医生为谋取个人利益,乱开药、拿提成、吃回扣,给患者造成更大负担,甚者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根据有关调查,部分村卫生室未能配备高压灭菌设备、紫外线灯管,甚至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情况,在对相关药品的抽检记录中,不合格率也相对较高,极大的影响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具体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力度。资金投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投入上要突出重点,资金投入应以卫生监督、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医疗救治以及卫生院基本建设为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询医、求医需求;二是创新投入方式,建立既投入、又考核、能激励做好农村卫生工作的制度措施,如根据卫生机构的服务绩效,定向拨付一定的卫生费用,或是进行相关的业务经费补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功能和效率,同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举办农村卫生机构,改善农民就医条件;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进一步巩固以县医院为龙头的基础上,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尽早进行危旧病房的改造及医疗仪器设备的更新,将基本建设、设备更新、正常维护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安排,改变过去“老三样”的就医条件。

2.加强卫生人才引进,构建人才队伍长效机制

农村需要进一步严格医疗卫生人员进入标准,构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长效机制。首先,严格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机制,杜绝“走后门”、“关系户”现象,通过竞争机制选拨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公开招录临床专业毕业生进入乡镇卫生院,尽快改变镇、村医务人员队伍老化、人才匮乏的被动局面;其次,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制度,要求各层次医药人员均须通过相应的职业测试,杜绝无证上岗,在三级医疗机构中应合理配备现有的职业医师和乡村医生,尽可能为农村人口提供有效的医疗保障和便利;再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轮岗培训机制,例如政府可以从卫生事业经费中列出一块培训经费,用于支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补助,制定相应的优惠措施,完善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编制管理政策,鼓励医学高等院校优秀毕业到基层服务、对口支援,并在职称晋升、福利待遇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建立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最后,完善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机制,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前期取得的成果,把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激发乡镇、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完善对口帮扶、双向互动、定期进修制度

农村基层医院要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等大中医院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协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农村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委托管理、团队引进、人才柔性流动等方式加强与医学高校科研院的对接,可以通过脱产学习、进修培养和专家带教等形式对乡镇村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养,整合资源,取长补短。各基层医院可以在各个领域中选不少于1名的业务骨干外派到市人民医院或中医院等进修,逐步形成每个主要业务科室有一个带头人。

4.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作用

一方面,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的内部运行机制,调整合作医疗的参与条件、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等,防止农民因病致贫,并通过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来弥补新农合中资金补偿不足的缺点,以此来保障农民的医疗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农村药品监管机制、保证政策有效性,药物对农村基层卫生机构来说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农村卫生服务的质量,完善和强化农村药品监管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农村人口的用药安全。同时,加大宣传,减少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道德风险,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严格监督体系,对医院与医生的业务水平、患者治愈率及满意度、医德、服务质量及效率等做出评估,从而满足患者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总之,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应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医生职业化和乡镇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建设,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引进新型医疗设备,提高医生的技术层次,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引进并留住优秀卫生人才,加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作用,以提高农村卫生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稳定农村医疗队伍。

[参考文献]

[1]蒋玲玲,李合伟.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社会发展,2012(4)

篇11

一、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二)建立农区卫生医疗救助体系,推行合作医疗制度。为缓解农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我区积极推进新型农区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此项工作正式启动,成立了海勃湾区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和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以“点对点”,“点对面”等多种形式进行多渠道广泛宣传,2008年参合率达95%;实行新型农区合作医疗网络化管理系统,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新农合资金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审报程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医疗救助,协调区民政局对五保户、低保户和大病医疗实施救助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截至目前,参合农民累计有2052人次享受到了合作医疗费用补偿,补偿金额共计150万元(其中获得二次补偿634人次,补偿金额6.7万元),门诊直接核报7613人次,核报金额17万元,农区居民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患病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以逐步缓解。

二、2009年卫生工作安排

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公共卫生、农区卫生和社区卫生,突出重大疾病防治,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和科技兴医战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完善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建设项目资金,完成2009年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国债投资项目(一是新建千里山镇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二是卡布其平沟煤矿改建项目)的建设任务,上述2个项目总计投资139万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组织开工建设。同时,积极争取海勃湾区中医院、海勃湾区县级综合医院、海勃湾区海北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综合楼建设项目。

(二)继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执法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配置监督监测装备,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和卫生全行业监管,加大对农区及城乡结合部等薄弱环节的卫生监管力度,探索农区卫生有效监管模式,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活动。

(三)切实加强农区卫生工作。加快建立健全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大力加强区级医疗机构建设,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农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完善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合率,缓解农区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四)继续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以加强医院管理为主线,突出公益性,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依法加强对公立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继续推行济困门诊和济困病房业务,进一步开展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治理工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优化执业环境,构建医患和谐关系,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篇12

[关键词]基层医疗 卫生服务 医疗器械 影响

一、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就已起步。当年中央投资10亿元用于试点,2005年又投资30亿元以扩大试点工作,但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乡镇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添置。2010年将有200多亿元用于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有数亿元将用于改善基层卫生机构的医疗设备条件。”根据《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在未来5年中,近300亿元的农村卫生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其中包括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而乡镇卫生院则成为支持重点。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中有关中央重点支持的项目建设投资安排表明了这一点。如用于乡镇卫生院的投资约占200多亿元总投资的65%;用于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的投资额约占投资总额的30%,其中用于乡镇卫生院设备的投资约占整个设备投资的60%。

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医疗器械的影响分析

1.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医疗器械带来具体商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必然会促进医疗器械的采购,9亿农村人口需求足以反映该医疗器械市场潜力巨大。国家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给我国众多医疗器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

2.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给我国低端医疗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比如我国政府大规模采购的大都是一些中低端的医疗器械产品,配置频率最高的就是X光机、半自动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消毒灭菌设备。采购金额最大的是X光机和消毒设备。由于是政府采购,又是配置中低端仪器,国产设备就成为了选择的主要对象,比如上市公司中的万东医疗、新华医疗分别在中低端的X光机和消毒灭菌设备领域是领军企业,市场份额都在50%以上,是政府采购的主要供货商之一。

3.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加快医疗企业的研发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企业就应该来加快研发,如何研制出成本比价低,使用灵活和方便的医疗企业,是医疗企业需要做的一个重要课题。比如北京航天中兴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DR(直接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领域的创新研发,他们在关注国内外技术发展方向的同时,尤其注重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以安全、有效、经济为原则,将目标锁定面向基层的普及型DR产品。该公司其承担的科技部、卫生部十五攻关项目――普及型低剂量直接数字化X射线机一经上市,就因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受到了各级医疗机构的青睐。

三、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国内医疗企业为重点扶植对象

根据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中央政府重点支持配置设备的方向大致为:其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如常规检查、急救、产科等。”在采购过程中应本着“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的原则,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将按“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

例如2008年卫生部与有关部门初步确定了34种产品目录作为农村卫生规划重点支持乡镇卫生院装备品目,其中既有X射线机、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仪等常规设备,也有消毒锅、担架、一次性器具毁形器等价值不高的品种。

近年来,国内部分企业在这些设备的研发、推广上做了很多工作,因此在在国内市场上我国国内企业应该成为主要的选择对象。同时在招标过程价格因素所占比重不宜过大,招标采购要透明、公正。”在招标时一定要强调服务。”在招标采购中,国家应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注重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医疗企业应该进行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

就市场的本质而言,需求必将推动创新――产品创新和营销思路创新。农村市场非常重要,产品定位一定要满足五大特点:技术先进;可靠性高、稳定性好;操作既要现代化又要简单易学;成本要低,以保证价格低廉;售后服务应比城市更好。”

此外农村和社区市场点多面广,配送成本势必比城市大中型医院高很多,企业需要一种新的配送思路。”根据预测,医疗器械行业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变化,“截止到2009年末我国有1万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操作更灵活,在农村和社区市场将前途无量。”另外,由于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长期工程,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速度很快,不久他们也会加入该领域竞争。

无论如何,目前是难得的机遇期。在这块新大陆没有被跨国公司占领之前,本土企业一定要抢先出手。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尽快完善医疗器械法规建设,为医疗器械进军农村和社区市场铺平道路。

3.加快医疗器械的相关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目前由于相关政策尚未完善,医疗器械企业在准备抢食“蛋糕”的同时还有问题需要考虑。因此本文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在确定品种时制定出合理的方案,不仅要考虑一次性购置投资的费用,还要考虑如何减少使用、维护及辅助设施的费用,符合资源节约型的要求,一方面保证基层卫生院能用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产品,另一方面给企业以公平竞争的机会。

政府采购通常会对产业发展起导向性作用,合理的方案必将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良性发展,从而保证医疗的后续应用。例如就放射设备而言,在人口较多地区的基层中心医院应适当配置国产低价位DR。”而对于以投资需求较大产品为主导的企业来说,政府能否在产品的先进性和价格之间进行平衡是他们最为关心的事情。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

0、引言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我国全民医疗卫生状况质量的整体提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下,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应该纳入到财政整体规划当中去。早在十六大中,我国政府就将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作为全面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环节,政府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财政方面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

1、医疗卫生市场的特点

1.1 信息的不对称

    在当前时代,信息是一种极为有利用价值的资源。尤其是针对医疗卫生市场的患者而言,他们对信息极度缺乏,这主要包括:何时需求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少以及治疗的效果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缺乏导致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额外的风险与不确定性。通常而言,患者想要了解这些信息时只能够向医生咨询,而医生却刚好是该服务的出售者,这就导致了医患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等而导致的问题;就算患者获得了一定的信息,也不能对之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其错误的判断可能导致错误的选择,而这种错误成本是很高的。和其他类型的商品对比,医疗服务具有不可更改性、不可逆转性的特点。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原理,当存在新的不对称时,必将导致道德风险的存在,进而形成道德危机。当医疗卫生市场出现这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不对等时,极容易形成医疗服务双方出现道德风险,进而对医疗服务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导致服务费用的变化。

1.2 竞争的不完全性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服务过程中很多程度上是医生决定了患者的消费,这包括:住院时间的长短、住院费用的多少以及药物的用量等,这些都是由医生来决定的。由于这种决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整个医疗服务市场自然形成了卖方垄断的情况,出现了一种不完全竞争的问题。

    而消费者自身也难以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做出判断,他会寻求他人或者是机构对服务提供者的资格做出指导。这时,相关部门就会对整个医疗卫生服务市场设置各种准入制度,诸如职业考试以及职业规范等,这种政府力量的干预导致该行业缺乏必要的竞争。

1.3 外部性

    外部性是由于第三方受到生产某种物品或者是另一方消费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诸如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以安全的食品等医疗产品就具有这种特质。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可以从这其中获得益处。以疫苗接种为例,虽然是个人获得了终身益处,但是其也有效的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概率,有效的避免了更多的人被感染的机会。而外部性的影响主要是在价格机制的控制范围之外来进行传递的,市场价格不能够反映外部成本。这时,边际成本和边际社会受益与边际个人成本和边际个人受益之间出现了偏离的问题,导致出现私人供给不足的问题,或者是出现消费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导致人群的整体健康状况受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需要政府介入医疗市场的原因。

2、完善农村医疗财政制度的相关策略

2.1 加大财政农村医疗卫生投入力度

    以公共财政投入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国家的基本公共卫生支出应该由本级财政以及上级财政共同承担。但是,如果中央财政决策支出将使得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上涨。这主要是因为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的针对对象是全国范围,而不是某个单一的地区。这就将所有的外部性内部化了,加之地方财政税收以及财政收入等方面的制约,难以进行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与建设。这时,政府应该及时的提供最优化的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将农村卫生投入纳入到政府的整体预算当中去,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由于随意变动农村医疗卫生投入而导致医疗卫生建设工作受阻的问题,确保经费的正常支出。

    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总量应该进一步的加强。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强调发展就是硬道理,但是对于“发展”的理解仅仅限于对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没有重视其中包含有社会进步的一面。在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许多包括公共卫生建设在内的东西。这种畸形的盲目追求导致了政府职能在农村卫生事业中的缺位,尤其是在农村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方面,出现了资金投入逐年下降的问题。

2.2 对财政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进行优化

    在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进行优化的过程中,主要从这样两个方面着手。其一,要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工作。农村作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多年来一直在管理观念上受到“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限制,相对城市医疗卫生投入而言明显不足。为了保证城乡的平衡问题,当前的财政政策应该逐步向农村偏斜。在进行农村资金的投入时,应该将资金重点用于村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方面。在政策上可以考虑分期从村级旋转优秀的、没有接受专业医疗卫生教育的年青卫生人员或者是其他青年接受中等水平的医疗卫生教育,对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等予以补贴。

    其二,应该加大对生活环境以及卫生防疫等方面的经费支出。在确保基本的医疗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应该重视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在健康教育、流行性疾病以及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都应该根据既往的经验,投入资金,提前予以预防。这种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在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生活环境的治理及保障工作,尤其应该防止大气、水源以及噪音等方面的污染,做好治上下水道、垃圾等的无害化处理,做好绿化工作,这些都应该纳入到卫生支出当中。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针对农村的具体医疗卫生形式,对财政资金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艺. 构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时政对策研究. 东北财经大学. 2006-12.

[2] 郑文君. 我国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的经济学分析.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4.

                              

                            祥云县云南驿中心卫生院

篇14

中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此次大讨论,必将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我们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职业更是怀有深厚的感情。

众所周知,作为医改试点区县,我区初就全面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短短三年来,全区卫生系统面貌焕然一新,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人物,特别是在我们基层,一些典型事迹令人感动,医德医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每年的“三十佳”评选更是呈现出医疗卫生系统践行医改精神,“以人为本、踏实履职”的黄山区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精神风貌。

在黄山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镇卫生院先后开展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创建优质医院、创建优质护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医疗卫生单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等等,遵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思路,卫生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踏实履职,并以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载体,紧紧围绕“提炼卫生职业精神、推动事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新时期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科学内涵开展大讨论。

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一名普通党员,一位老职工,我深深地感受到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唯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脚踏实地地完成好岗位工作,坚决贯彻医改精神,认真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扎实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医药卫生改革发展成果更是我们每一个基层卫生人的共识。

医德,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立身之本。医能,是卫生工作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综合服务能力,是行医之基。医魂,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精神展现,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生动凝练,是诠释白衣天使“大医精诚”、“尊重生命”的真实写照。圣心仁术、大爱无疆——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上,一幕幕动人的画卷徐徐展开,神农氏以身试药,扁鹊、华佗乱世悬壶济苍生,医圣、药王传道于后世,李时珍撰本草纳归中医药精华,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大医精诚”的赞歌而彪炳史册、光耀千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救死扶伤”的白求恩精神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大爱无疆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非典、禽流感、甲流等非常时期,一批批医务人员挺身而出,站在了与病魔抗争的第一线,在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持续努力下,这些病魔也被逐一征服,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这一要求也渐渐从一个人、一群人的自发性、制度性逐渐朝着医疗卫生系统全体医务工作者法律法规化方向延伸、发展,清晰地呈现出新医改、新医魂——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人类跨入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医学技术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国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也呈逐年稳步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医改进程中的各项政策,诸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对口支援,驻乡、驻村责任医师制度、全科医生制度等等逐步有序推进,初步实现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虽然医疗行业中“红包”、回扣、开单提成等等现象确实存在,医疗纠纷、医闹也时常见诸于媒体及街头巷尾的议论,医患双方互信也确实存在一些沟通及制度层面的问题,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遵循“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思路,紧紧围绕深化医改这个中心,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三好一满意活动等为载体,凝心聚力,“修医德、强医能、铸医魂”始终将造福百姓健康作为我们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就一定能赢得群众满意的效果。

结合此次学习的体会,仅从镇医疗卫生单位来看,自医改以来,我们面临了诸如:人员短缺、设备老化、债务沉重、医疗安全、旅游急救等等困难和考验,在黄山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镇医务人员凝心聚力克服重重困难,扎实推进各项医改任务,取得了辉煌成果,进一步推动了镇基层卫生事业的稳步、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尤其是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政策、新农合政策、药品零差率政策等等,群众的户均年度医药费用支出大幅下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要想成为“政治合格、技术过硬、纪律严明、服务贴心、保障有力”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我和我的同事们尚需加倍努力!记得胡总书记在十七大上面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

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胡总书记对我们卫生行业寄予了厚望,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完成好岗位工作,实施打造优质服务品牌的发展战略,以病人为中心,全面推行“卓越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价廉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