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8 11:00: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我国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压力巨大,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剧扩张不仅使得城市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也遭到极大破坏,极不利于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工农业污染严重,导致农村人口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因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正确。采用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农村经济的生态化、高效化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道路。
1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人口的当前生活质量,还将决定其未来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农村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就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情况来看,不仅耕地面积减少,且资源问题日益严重,生活生产污染加剧。走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道路,改变传统的粗放式、污染式发展模式,能够有效缓解当前的污染形式,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还能逐渐走出一条可持续化发展道路,极大改善农村人口的物质生活和生存环境[1-2]。
2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2.1耕地面积下降,能源水源不足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首先表现在耕地面积下降和能源、水源的不足。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人均耕地面积原本较小,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急剧扩张和农村建筑占用耕地现象频发,使得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北方农村的水资源严重缺乏,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巨大需求。这就导致农村的农业生产受阻,经济发展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高[3-4]。
2.2生活废弃物污染日益严重
农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废弃物大量增加。由于国家和政府在相关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且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不足,导致无论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还是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电子废弃品、电池等均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到环境当中。土壤和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生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3工农业生产加剧生态环境污染
为降低生产投入成本,避免对城市造成环境污染,化工业企业往往将企业建在农村地区,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野三废冶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废水污染不仅造成粮食减产,一些耕地甚至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同时,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同样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化肥、农药等药物的使用不仅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还造成对农村土壤和水质、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3改进生态环境基础上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
为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促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应首先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农村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当前农业生产模式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并使其认识到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消除传统落后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避免人们过分关注眼前利益,消除乱砍乱伐和盲目发展行为。同时,加强学校教育,从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2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
强化立法监督,一方面落实生育政策,避免人口数量激增造成人均耕地数量的持续减少;另一方面,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在强化普法力度的同时,对于恶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严厉监管和打击。如明确工业生产中废弃物处理细则,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直接破坏。
3.3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
由各级政府牵头,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通过宽松的政策制度鼓励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同时,通过政策手段,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如一方面让企业享有环境治理收益权,并享有环境治理的资源再利用权,以有效激发企业的环境治理热情,并极大推动环境产业的发展。此外,通过生态农业试点县和村的建设,发挥其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县和村的农村人口投身到生态农业建设当中。
3.4加大科研力度,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
当前农村对于生态农业的认识水平仍较低,其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上缺乏明确方向和技术指导,为此,政府应通过资金投入以加大科研力度,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加强生态农业应用型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大其在农村的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能够认识并懂得如何利用先进技术从事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生产。此外,不断优化农村环境,抓住当前的生态旅游热点,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既显著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扩大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范围。
4结语
在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是当前和未来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政府在不断加强生态环保宣传教育的同时,强化立法监督,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此外,还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开发绿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并有效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激发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热情和积极性,引领农民走上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道路[5]。
5参考文献
[1]王春萍.论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促进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1):44.
[2]范稚莲,莫良玉,冯礼就,等.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286-289.
[3]王树峰.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4(27):266-267.
[4]于家和.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解析[J].吉林农业,2014(2):6.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共同带动了农村的快速发展。但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生态资源为代价取得的,产生了一系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对农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客观上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发展、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1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1.1农村发展模式粗放及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结构调整已逐步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农业发展格局,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当前农村经济增长的特征是生产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低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农业产量至少有1/4是靠化肥、农药和地膜等化学物品投入取得的。过量的农药、化肥等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并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①种植结构的变动。传统的粮食作物施肥量稳步增长的同时,蔬菜、果树、花卉等新兴的经济作物已经成为化肥消费的主体和化肥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化肥施用水平和化肥流失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种植结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②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猛,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设备落后,不能及时、合理地对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带来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并且具有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③盲目的调整行为。受利益的驱动,生态脆弱地区的大量林地、草地向耕地转化,造成水土流失、水体污染,林地、草地大量减少,导致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大大降低,致使农村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2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法制体系不健全
主要是:①环境立法很少涉及农村生态环境。②环保执法力度不够。
2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理念
应构建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农村发展中;建立符合实际的、激励和约束相容的区域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法律与管理体系。
2.1充分认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已显得非常必要。发达国家成功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经验的共同点是:非常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视为环境管理的重要部分,非常重视对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的评估。因此,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高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重要性认识,充分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将之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并纳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加强对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重点区域农村工业污染状况的科学评估,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监测监控体系,制定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政策。
2.2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
当前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程度,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解决农业污染的关键是建立和恢复中断的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减少农业生产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失。应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循环农业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从投入端、中间过程、输出端3个有机的过程构建农业发展模式。把专业化的种植活动和养殖活动结合起来,实现种植和养殖两部门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区域性的种养平衡,减少环境污染。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健康。对于农村工业发展,应将减少污染做为重要考虑因素,纳入到经济决策过程中,在农村工业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3构建完善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政策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复杂,来源广泛、分散,种类繁多,表现为复合型污染,因此,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政策必须影响众多行为者,应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并通过“连锁”机制来激励相关行为主体减少污染排放。综合运用包括产权制度、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政策及补贴、教育、激励和行为标准等多种政策工具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机制。
2.4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乡村旅游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蓬勃发展起来,现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然而,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生态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嬗变。为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乡村旅游乃至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利用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农耕文化、农家生活、民俗民风等旅游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教育、娱乐、健身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它的生命线是乡村性,表现为乡村性的建筑、服饰、食品、田野、果园、环境等自然物质方面和乡村的民俗传统、乡风乡貌、语言文化、制度规范等精神文化方面,也即原生态的或乡村性的生态环境,包括乡村性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性人文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其深刻背景和时代使命,一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满足,同时也是城市居民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而渴望远离喧嚣的都市、回归淳朴的自然,由此形成了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动力;二是农村谋求脱贫致富,缩小城乡差别,由此构成了乡村旅游强大的供给动力。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目前已形成多种模式,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2009~2015年)(征求意见稿),我国乡村旅游将“形成领域宽广、规模较大、特色突出、发展规范的大格局”,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实现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三大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充满机遇,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自乡村旅游产生之时起,乡村旅游与生态环境注定是不可割裂的,他们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农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乡村旅游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而作为衍生物的乡村旅游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则是非常深远的,是二者关系中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促共进1、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乡村性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核,是乡村旅游的拉力源。乡村旅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就是乡村独有的人居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民风和生产活动等城市所不具备的要素。大凡乡村旅游都是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人文生态景观丰富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如笔者所在的湖北省荆州市的桃花村乡村旅游就是发端于曼妙娇艳的遍野桃花;张新场村乡村旅游则因楚国高等级贵族古墓葬熊家冢而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国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得好的地区,也都因有良好的乡村性生态环境,如四川郫县友爱乡乡村旅游是在发展园艺、盆栽、林果的基础上嫁接乡村旅游;浙江省淳安县立足于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民俗、节庆发展乡村旅游;云南省根据生态性、民族性、地域性的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多种不同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内在要求;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增强了农村经济实力,当地政府和农民有能力对旅游环境资源进行投资,提高资源环境质量。
(1)促进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乡村生态环境系统的中心层次,也是乡村旅游吸引物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没有清新和美的田园风光、自然和谐的奇山秀水、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乡村旅游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乡村旅游应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不能被破坏、不能被挪作他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推行绿色生产、保护农田、保护野生动物、关闭土法工厂和采矿厂等,有效地保护富有价值的乡村旅游资源。
搞好农村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广大农村群众了解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因此,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已成为必要。其目的是帮助农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
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一是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二是要建立生态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三是要有比较丰富的有效的教育资源。目前,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不断深入,环境教育的网络体系也日趋完善,各类教育资源也不断丰富。但是各地教育资源的拥有和配置也不均衡,资源的挖掘还不够充分,如何对环境教育资源进行整合,采用什么方式来整合,以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得到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当前开展农村环境教育中值得研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围绕如何构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方式的平台这一课题作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整合平台的构建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开展农村环境生态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构建平台,在平台上对已有的教育资源通过何种方式进行整合,能使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近年来,通过探索和研究,我们认识到通过构建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研究的理论意义
1.生态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环境教育的特点包含: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及全体人员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特点。
环境教育,从时间上看,是终身教育,具有终身性的特点。环境教育的终身性决定它应该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应该渗透到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儿、青少年、壮年、老年。环境教育,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特点,它是由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特点决定的。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环境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全体人员树立环保理念,积极主动参加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让保护环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2.社区教育即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也具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特点。
3.比照生态环境教育和社区教育,一是两者都有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和终身性教育特点,二是生态环境教育可以作为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也包括生态素质的提高。
因此,构建社区教育平台,借助于社区教育平台来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资源,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的探索和实践
目前,就我县而言,已经建立了以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八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学习点为阵地的覆盖全县农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资源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库。我们把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来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和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010年4月,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联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后,经过考核筛选后,聘请了95名村官担任环保教育师资,这一批村官,分布在全县各村。师资资源的整合,可以满足全县开展各类生态环境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村镇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师资库中选用老师,同时,师资库中的老师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也方便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来自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村官做生态环境教育老师,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可以随时用开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环境教育,帮助农民解决在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2.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
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来开展。如前所述,我县建立了县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学习点三个层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活动资源。具体来讲,我们的做法是:社区培训学院一是横向和县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县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县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理论教育的时间,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师资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二是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功能,指导配合乡镇、村开展环保教育。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审定;开展活动时由镇、村组织人员,提供场地,培训学院提供师资及比设施设备共同举办活动,优势互补,也使资源得到一定程度整合。
各镇、村社区机构在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的做法是: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使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地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也是宣传者,教育者,还是将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样社区教育机构依托学校阵地整合教育活动资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的深入发展。
3.对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进行整合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注意整合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的一贯做法,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从内容整合来看,以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有关部门、村委共同研讨确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突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题。整合后的内容包括:一是适应新的形势,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教育工作重点。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农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三是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四是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从形式上来看,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4.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关键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direct relation to the farmers' life qua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uture to the countryside.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more dash forward show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communiti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importance and urgency. But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tection of also make us thinking, the paper analysis the reason, in order to look for the rural communitie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strategic measure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Keywords: rural commun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B84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尽管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来看,生态环境的基础仍然相当脆弱,农村社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整体上尚未完全得到遏制。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
一、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是从农村社区的实际出发,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环境建设,实现农村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农村社区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农村社区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够使农村社区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 同时也减轻对农村社区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
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是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着力改变“农村是落后社区”的状况,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社区发展。为此,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使农村社区面貌有一个更大的改变,使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有一个更快的提高,使农业发展有一个更好的环境,以便于更好的统筹城乡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
根据农村社区的实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的有效载体,作为提高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减少农业污染,整治农村社区环境,改善农村社区生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和谐社区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三) 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是建设和谐农村社区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农”工作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点、难点,其集中表现就是农村社区的纠纷纷乱复杂,涉及农村社区的每个居民,直接影响其生存发展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机。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和谐社会思想恰恰反映了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景规划,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要从农村社区开始,只有个体的和谐才能更好的保证整体的和谐,在和谐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各个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正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保证。
二、现阶段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取得了可喜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农村社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也要看到,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社区已构成严重威胁。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恶化加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农村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恶习还在蔓延,导致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退化,尤其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面临生活生存与生态环境双重压力。矛盾加剧导致恶性循环,愈加影响农村环境质量。
2.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破坏越来越突出
对绿色植被的摧残,是对环境最大的破坏。以森林为例,重采轻育或只采不育,致使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日益加重,生态服务功能持续下降,生态灾害加重,生态问题复杂化。
3.野生动植物数量锐减,部分种群濒临灭绝
农村社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保存了大批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长期掠夺和破坏,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部分珍稀动植物已经灭绝,现存的珍稀物种也受到很大威胁。
4.农村污染日益突出,对社区居民健康的危害日益明显生活垃圾点源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社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极大的威胁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农业资源污染是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的污染。
(二)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滞后的主要原因
农村社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诸多原因:
环境保护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
环境保护意识是人们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和反应,是调节、引导和控制人们环境行为的内在原因。农村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普遍薄弱, 过度砍伐等行为都与其环境意识淡漠有关。缺少环境保护意识是造成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
2.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现阶段虽然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改善,但其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甚至牺牲生态环境导致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退化与自然资源短缺导致的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粗放型增长方式与有限的生态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与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尽快遏制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仅对农村社区生态环境而且对全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人口增长与环境资源恶性循环加剧
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今农村社区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农村社区环境产生了巨大冲击和沉重压力。随着人口、物质等高度集中,将大规模改变土地、大气、水体、资源、能源的性质和分布,不同程度地带来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问题,威胁农村社区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空间,而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相对发展缓慢,难以跟上环境保护的需要,导致农村社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不少污染物转移至城市周边的农村,影响当地的环境。
4.产业、能源结构,生产方式不合理,预期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压力
农村社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乡镇企业的基础比较薄弱,科学技术含量偏低,自然资源利用量大、利用程度低。农村生活能源中薪柴等生物资源占较大比重,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土壤肥力,加剧了对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的发展,这必然要加速利用各种资源,产生新的污染,并将对农村社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来新一轮的压力。
5.环境保护资金严重匮乏,环境治理任务愈加艰巨
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匮乏十分突出。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没有彻底改善,还存在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迫于生计往往急功近利,对自然资源采取粗放的、掠夺式的、不计后果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利用,无力有多余资金。加之破环多大于防预,治理程度低,治理农村社区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三、实现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性措施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安全,需要社会各阶层共同参与建设和保护。为此,保护农村社区生态环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环境状况,最终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而不能空谈农村社区生态保护和建设。
(一)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并重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等都远远落后于城市,且这个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水平也大大低于城市。发展农村社区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我们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并重,遵循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尽量减少因发展社区经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优越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社区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审慎地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后果,才可能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并重,充分体现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进生态农村社区建设
生态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突破性发展,尤其体现在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也是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农业建设,要按照建设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要求,以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利用一系列的节水环保技术高效作业以及科学管理农业生产。进一步调整农业生态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控制、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合理配置农业生物,防治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系统的建设,形成农业环保一体化生产,建立重点区域农业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促进农村社区环境、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农村社区建设是和谐农村社区的基础性前提。做好生态村镇的示范试点工作,完善效益与环境评价。
(三)注重防治环境污染,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环保产业
加强农村社区的环境治理,做到预防结合。积极引导、组织企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和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环保产业发展;从投资、管理、税收等方面对环保产业给予倾斜,不断给环保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加速环保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在农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中提高环保产品和环境工程质量,为保护和改善农村社区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物质和技术保障。改造、改进企业排污工艺流程,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四)坚持以民为本,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农村社区文明发展道路
加强农村社区生态环境保护,要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改善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要把富民与增加农村社区居民收入与加快现代化进程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富民为先,以民为本,切不可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换取所谓的“政绩”。要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农村社区水环境整治的力度,坚持配套建设,围绕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发挥集成优势,整体推进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设施的共享性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制度透析与路径选择[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8):78- 79.
[2]王芳.社区视野中的环境问题与环保社会力之构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81.
[3]况安轩.农村社区环境治理机制初探[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6- 57.
[4]杨阳.农村环境问题的社区解决之道[J].理论科学,2009,(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