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11:30: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旅融合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黄晓诗,女,江苏徐州,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阿留林正,男,四川乐山,硕士研究生,自然地理学。
摘要:本文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为基础,归纳总结出农旅综合体的概念内涵及其四大基本特征。提出农旅综合体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并以都江堰为例,结合其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四个不同类型的农旅综合体开发模式,为农业旅游开发探索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旅综合体;都江堰;农业
1.农旅综合体的概念
农旅综合体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目前,对农旅综合体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尚未形成可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因此,农旅综合体的概念主要基于国内外对相关概念如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农业综合体等的研究。
农旅综合体是基于农业综合体,把旅游作为其外向联系的突破口,在充分尊重农业产业功能的基础上,合理的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农业旅游休闲聚集区。
2.农旅综合体体系构建
在新型城镇化架构下,农旅综合体实际上是有五大构成要素(L,P,I,C,F):即景观吸引核、旅游休闲区、农业生产区、旅游居住区及旅游服务配套。
2.1 景观吸引核。景观吸引核(Landscape)是吸引客流、提升土地价值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旅综合体打造的关键。其包括以农业生产区本底资源为基础的大地景观化建设和人造景观的建设。农旅综合体往往以观赏型农田和瓜果园、观赏苗木及花卉展示、农业科技展示、水域风光、原生态民风民俗、观赏型景观小品等作为景观吸引核。
2.2 旅游休闲区。旅游休闲区(Products)是为满足游客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旅游休闲产品体系。是以体验原生民风民俗及农家风情为主题,集体验、娱乐、科教、会议、美食、养生、度假、购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度假产品,即多种休闲业态的聚集。旅游休闲区使游人能够深入体验农家特色生活,体验乡村风情活动,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乐趣。
2.3 旅游居住区。旅游居住区(Communities)主要分为因发展现代农业及旅游业而修建的居民安置点、因土地集约而由农民转变而来的产业工人聚居区以及游客居住区三大类。从而形成了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居住社区。
2.4 旅游服务配套。旅游服务配套(Facilities),是农旅综合体必须具备的城镇化支撑功能。主要包括一是为适应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的需要而建设的基础服务设施,二是服务于农业、旅游休闲产业及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配套。从而形成产城一体化的公共配套网络。
3.农旅综合体的开发模式
3.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包括都江堰市东部及南部地区。该区域具有“九河十八岸”的地理特色,30万亩优质良田,构成独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本底。区域内第一产业主要涉及猕猴桃产业、粮油产业、花卉苗木产业、蔬菜产业、中药材产业及茶叶产业等。其中,猕猴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称号,并已建成10万亩猕猴桃标准化基地、年产“千斤粮万元钱”示范基地和粮经作物种子(种苗)生产示范基地,“都江堰厚朴”和“都江堰川芎”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目前都江堰已有多家农业企业入驻,并建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
3.2 科技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以现代农业科技为主导,依托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区,实现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都江堰市崇义高科技农业园聚集了多家农业企业,拥有西南区最大的组培中心,农业科技行业领先。依托此园区建设农旅综合体,具备了以下特点:(1)农业科技科普教育成为其主要功能。这不仅包括对农业生产科技的科普,还包括农作物培育技术、现代水利技术及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科普。(2)农业总部经济特征明显。综合体是产业聚集、产业融合的载体,因此,农旅综合体的开发为农业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3 农业本底资源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依托已有的农业本底资源,打造高附加值、景观性较强的农业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以“工厂化生产、公司化运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实现高效的农业开发。
3.3.1 以猕猴桃产业为基础的度假庄园。都江堰市猕猴桃现有种植面积12万亩,向峨乡是国际山地猕猴桃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拥有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依托其规模化的猕猴桃产业,美化其大地景观,发展产品生产与精加工,并打造欧式风情小镇,营造独具特色的主题庄园景观,发展多功能高端乡村旅游。
3.3.2 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的颐养基地。都江堰市的中药材产业主要包括川芎、泽泻和三木药材。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养生颐养、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在以养生为主题的前提下,不仅包括了养生生态环境,还包括亲力亲为的体验项目。依托项目地的良好生态环境,设立休闲会所,提供养生颐养类项目如药膳、药浴SPA等。
3.3.3 以茶园为基础的休闲基地。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工艺技艺成熟,丰富多彩。都江堰市宜茶面积10.43万亩,依托这些茶园,打造茶文化休闲体验基地。发展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茶园观光、茶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农旅综合体。
3.4 文化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都江堰拥有历史悠久的水文化,在水文化的浸染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西农耕文化,其又包括自流灌溉文化及林盘文化。
3.4.1 自流灌溉文化。此类型农旅综合体其功能主要以参与体验与科普教育为主。以水利文化博览与农耕文化展示为基础,以乡村游乐体验、回味农耕文明为主题,以体验农家生产生活、体验农田自流灌溉为依托,集美食、娱乐、休闲、体验、科普于一体。
3.4.2 林盘文化。川西林盘是集生态、生产和生活于一体的复合型农村聚落形式,是几千年川西农耕文明的结晶。因此,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发展川西特色民宿。通过“理水、修盘、造田、营城、宜人”的规划策略对其进行土地整理及资源整合,打造微湿地、微田园风情,形成居住环境良好、生态景观优美的原生态川西林盘水乡民宿典范。
3.5 创意导向型农旅综合体
此类型农旅综合体主要以川派盆景为代表。川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是园林艺术中的珍品。川派盆景公园以乡村庭院、园艺基地为载体,充分展示川派盆景发源地文化气息。以创意文化为吸引力,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业。
4.结论
都江堰市农旅综合体建设需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农业本底及地域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农旅综合体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各产业相互融合渗透,拓展现代农业原有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将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国星.休闲农业开发模式的优化探析――以青岛农业产业化综合体为例[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3.
农旅同步是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其对于农村地区的产业优化组合、资源配置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重视地区资源优势分析,汇总现有资源类型,在产业规划中发挥出资源的利用价值,形成带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也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1农旅同步概念分析
1.1内涵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所谓旅游就是人们离开日常生活环境到其他地方进行短期访问。“农旅同步”是一种新型产业融合形式,将农业经济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建立与推广相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发展路径。“农旅同步”具有农业与旅游双重特征。
1.2原则
“农旅同步”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对地区的传统游戏文化、资源利用价值、现有产业发展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建立规划管理机构,对农业与旅游进行合理规划,并深入贯彻绿色低碳理念。就政策、价值、空间和生态的角度来说,“农旅同步”的规划原则为:第一,关注政策变化,对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发挥出联动效应的正面影响力;第二,把握空间组合形式,通过空间的有效规划实现产业的融合;第三,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与地区文化融合,促进文旅互动;第四,生态理念,需具备长远发展意识。
1.3模式
常见“农旅同步”发展模式如下:一是农业景观+观光旅游;二是采摘种植+体验旅游;三是保健种植+养生保健旅游:四是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五是特色农业+探险旅游。
2 “?r旅同步”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的长远稳定发展,需要对现有农业发展形势创新模式,建立新型发展模式,发挥出农业的利用价值,针对休闲农业发展与融合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形式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高。但是在“农旅同步”发展模式下,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未对休闲农业进行科学规划,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服务质量较低,产业的建设规模较小,对于外部没有强烈的吸引力。就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需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对“农旅同步”的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平衡产业关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3 “农旅同步”发展对策
3.1农业发展战略
首先,发挥出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等影响,加强运作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加强宣传管理,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倡导私营企业参与产业建设,开发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源在农旅中的利用价值。其次,坚持产业联动。需要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时空局限,将农旅作为发展重点,加快产业升级,在农旅景区周边布设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局面。最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先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对发展计划进行分化,细化各阶段、各地区、各产业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休闲旅游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工作节奏,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创新发展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
3.2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
第一,需进行地区资源调查,明确资源优势,对产业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为了充分发挥出农旅生产、旅游、生态、教育、医疗、康复保健、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需要结合生态资源如温度、光照、土壤、生物分布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需要深度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注重优秀传统文化民俗的传承,与农业生产种植养殖技术结合,建立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传承、新农村建设等生态休闲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玩乐购等多样化旅游产品。第二,需要对农业生产以及旅游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农旅综合体规划需要结合地区交通运输能力、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布等,对功能区域和旅游项目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出时空效应。传统农业的主要优势体现在农业的生产基础条件较好,且已经形成了与地区市场相适应的发展规模,并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为此,根据现有产业布置以及自然地形地质对农旅进行科学布局,例如,可建立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区,不断引进种植技术和灌溉技术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3.3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
为了保证“农旅同步”产品的质量、农村景观的生态性、旅游的舒适性,需要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系统。例如,农旅道路规划,需要分化车行、步行系统,实现人车分流,而车型主要以游览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方式为主,低碳环保,有效维护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大型观光区,需要建立专门的游览廊道以及产业片区栈道,满足农业生产和景观游览的双重需求。对于道路规划,需要依据功能的不同进行级别划分,并设置差异化景观。
政产学研的交流平台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要祝贺“2013第六届中国创意农业论坛”取得圆满成功。从2008年开始,“创意农业论坛”已经连续六年在成都举办,今年的论坛有什么亮点?
章继刚(以下简称“章”):今年的“中国创意农业论坛”作为2013年成都科学技术年会的分会场,提供了创意农业领域政产学研相互交流、促进共同发展的平台。
论坛了《2013~2014年中国创意农业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创意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成都和北京城市创意农业旅游嘉年华模式,中国城市客厅农业发展状况和2013~2014年中国城市创意农业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创意农业美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启动一系列推广宣传创意农业项目的活动。如成都创意农业科普旅游季、打造四川最美乡镇创意农业旅游联盟倡议活动、中国创意农业十大魅力城市倡议活动、世界知名乡村景区(九寨沟)创意艺术展播等。
政产学研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交流经验。很多乡镇领导干部、创意农业工作者以及企业家们参加了这次会议,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搭建起展示、交流、合作平台。
直接促成了一批创意农业项目的合作。如,中国西部创意农业教育集团便与李学友家庭农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规划、教育、服务、市场拓展等支持。同时,还首次举办中国西部知名商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社会帮扶倡议活动,为创意农业的发展解决资金等一系列问题。
农民收入倍增的优美产业
记:很多人对“创意农业”这个概念比较感兴趣。“创意农业”包含哪些内容?它和通常提到的“休闲农业”或者“观光农业”有什么不同?
章:创意农业将美学理念引入农业。近几年,美学经济的兴起迎合了娱乐时代的公众心理。而创意农业结合这一趋势,取材于优质品种,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再辅以艺术包装,从这一角度来说,创意农业便具有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美心的“七美”特点。
创意农业具有高附加值。美学农业的附加值将更高,逐步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企业增效、城市增绿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创意农业有融合发展的趋势。创意农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农旅结合、城乡互动,成为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现代农业有三大要义:一是新方向:转型打造增收增美的创意农业升级版;二是新引擎:创意生态、创意生产、创意生活、创意消费,成为促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三是新转型: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创意农业是高附加值产业,是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新型产业。
记:如此说来,创意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要义高度契合。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
章:是的。创意农业有一个很大的功能是打造农耕美学的教育平台。为什么创意农业对大家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可以舒缓我们的工作压力。
比如,大家可以在很多创意农业景点进行写真绘画,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潜移默化的美学教育,同时自己的压力抛到九霄云外。
不仅仅如此,创意农业也是美的传承平台。包括我们的一区一景、专业的创意街区、专业镇、专业合作社等。我们每个人都是美学布道者、传播者、农耕文化教育的实施者。
记:创意农业与城镇化有着怎样的关系?
章:创意农业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产业融合、城乡统筹的问题。创意农业最大的亮点在它的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一方面,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原来一产是一产,三产是三产,创意农业把美学、文化、创意通过农旅进行结合,打造城市创意农业旅游目的地。有市场基础,创意农业才能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统筹城乡,而不是把城市农业和乡村农业对立和隔离开来。把辐射示范效应抓好,这才是真正的创意农业。不理会乡村农业、只发展城市农业,这不是真正的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问题。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走到了城乡统筹的新时代,这就要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创意农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在家门口,利用老本行,就能实现就业和增收。
记:举个例子?
章:省内有个例子就是大英县。大英把农博园、中国死海等景点以点带面再连接成片,形成城市创意农业产业带,打造好以后辐射到近郊农业发展圈,再辐射远郊农业发展圈,农业城镇化、就地就业的问题就解决了。
再举一个个人的例子。四川郫县的农民李学友,通过微博进行营销,这不仅拓宽了销路,还使他拥有了自己的“粉丝”,被称为“最潮农民”。在专家的帮助下,李学友开始扩大种植面积,把领域拓展到生态农业。在这次的创意农业论坛上,四川中国西部创意农业教育集团与李学友的生态农业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经营已经开始从个人转向公司化。
迅速崛起的创意农业
记:四川创意农业发展有什么亮点?
章:“中国创意农业论坛”连续六届在成都举办,单从这里就能看出四川是中国创意农业的发源地和重要代表地区。
四川是中国农家乐的发源地,也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发展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创建休闲农业基地2.8万个,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超过450亿元,带动750多万农民就业增收,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示范点1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28个,规模以上星级休闲农业企业1300多家。
在刚刚闭幕的西博会上,成都市创意农业协会会员单位便参加了展出。他们在四川农业博览区推介自己的农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创意农业协会会员单位连续三届参加西博会。
记:“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章:“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将逐步向会展、博览会的方向发展。我们前期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举办家庭农场农产品的网购大会等。之后我们还将在成都市郫县战旗村举办稻草人博览会,还将去悉尼推介我们的创意农业产品等。
记:在创意农业方面您做了很多引领性的工作,那么您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章:现在我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是:带动亿万农民增收致富的中国首席创意农民。
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为平台,来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利用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促进“三农”综合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系统工程。
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促进“三农”发展的意义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等,均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了提升优化,按照“成片相连,田型规整、道路水系配套完善,农机农艺措施相互融合”原则统一把坡耕地整理为适宜“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梯台地,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尤其是农田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用地防洪抗旱的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此外,土地的综合整治还可以改善农田土壤结构,预防治理水土流失或污染,为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2.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通过归并零散土地、平整土地、改良土壤、道路沟渠综合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等手段,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适度调整分散布局的农村房屋引导农民进入农村居民点或农民集中区居住,把农民腾退出的宅基地、废弃地进行复垦,既新增了耕地又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建设用地来源;通过整合其他部门的涉农项目可以完善路网水电、广电文体、教育医疗、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等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
3.是化解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设用地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严重威胁耕地安全,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矛盾突出。当务之急是要解决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与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突破的矛盾,使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协调衔接、互促共进。土地的综合整治通过对荒山荒坡及工矿废弃地等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实行田块归并,降低田土坎系数,增减有效耕地面积,用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补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三、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对策探析
1.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体系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化工程,需要一个科学的体系来进行指导。这一体系主要包括融资管理制度、农民保障制度以及监管机制与技术支撑体系等,具体如图一所示。
2.强化土地权属调整与地籍管理
由于我国土地确权尚不完善,农村土地普遍存在产权模糊与产权虚置等问题。对此,要进行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改革,在全面推进土地确权的基础上,通过确权颁证来为土地空间置换、权属调整、地籍管理创造条件。整治过程中的新开发土地要及时入籍备案,对其经营权的确定要在严格审查经营者的目的与资质之后,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要与产业化生态化结合
土地综合整治要求体现农业用地结构多元化和农业生态用地多样化的要求,要将农村土地视为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区域内不同镇村地理条件、土壤类型、生态类型、产业特色和人文特点等进行有差别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必须与土地流转及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通过市场机制和产业化的运行,最终实现项目实施的规模化、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及投资受益化。
4.加强项目整合,统筹投放使用资金,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土地综合整治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要制定各具特色的有差别化的“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服则服、宜旅则旅”的各镇、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要在顶层设计上建立涉农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整合各有关部门的涉农资金,集中打造新农村建设区,采用“渠道不变、集中投入、各计其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形成了“各炒一盘菜、共作一桌席”的良好效果,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项目的施还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除了政策性投入,还可以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位于北京市东南部、京、津、冀的交汇处的采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出入京城、东去天津、南下沪杭的重要交通枢纽。乾隆皇帝在巡视畿辅时曾留诗赞曰:“京南富庶村,厥名采育里”。
今天的采育镇,总面积72.18平方公里,下辖5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3.2万人。这里是与众不同的小镇。按照21世纪城市生态学理论,采育镇是以全新的概念规划的“北京市33个重点建设的中心小城镇”之一。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采育镇的葡萄生意经与旅游经,越唱越响。这座小小城镇已成为被京城百姓关注的特色小镇。
发展葡萄产业
采育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永定河冲击平原,基底为古生代稳定基岩,属暖温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降水量600毫米。这里土质肥沃,水源水质良好,空气清新,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尤其是这里的气候、水土等自然条件,与盛产优质葡萄的法国波尔多地区非常相似,十分适合葡萄的生长。
经过不断发展,葡萄产业已成为采育镇的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当地葡萄种植总面积达万亩,并享有“中国葡萄之乡”、“北京吐鲁番”之美誉。
2002年6月,采育镇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2003年,采育镇葡萄种植基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注册“京采”商标。2007年,采育镇万亩葡萄基地通过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考核验收。
累累成绩面前,采育镇蓄力发展,如今已完成了采育镇葡萄园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正在实施北京玛莱特庄园2000吨葡萄酒加工项目,重点发展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的籽种产业,计划新建80亩育苗基地等等,采育镇的“葡萄经”越念越畅。
今年8月,采育镇第十六届葡萄文化节成功举办。本届葡萄节以“为民、富农、享受生活”为宗旨,以“休闲农业旅游”为载体,以“打造绿色生活”为基础,以“尽享田园风光、感受民俗文化、体验绿色生态文明”为着力点,努力推介采育镇的旅游资源和特色产品,并加强京津冀合作交流,携手共谋区域发展,全力打造集农业、文创、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示范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采育镇,爱上采育镇的葡萄。
推动农旅结合
发展历史悠久的采育曾有五大名胜及景观,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的采育镇则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机遇,着力打造新型生态园区,推动传统农业向休闲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型,探索“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采育镇涌现出一批可以采摘有机果蔬,垂钓,住宿,温泉洗浴,以及进行多种文化体验的乡村采摘篱园和休闲农庄,融青生态园、采育葡萄大世界、星月湖度假村等,各家有各家的特色。
北京大兴“春华秋实”系列旅游活动作为大兴每年的系列活动之一,一直深受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关注。今年的“春华秋实”活动恰与金秋旅游季、月季大会、西瓜节紧密衔接,突出“十大主题小镇”的旅游主题,既有采摘葡萄、无公害蔬菜、挖土豆、刨花生这样的传统农事亲子体验活动,又有盘龙翠谷魔幻冰雕、绿源艺景2016国际浪漫灯光嘉年华等休闲度假主题活动,并同时全新推出金秋文化采摘节、湿地文化节等30个主题旅游活动。在活动的号召下,秋日,驾车来到采育镇,选一处农家小院,开启一场休闲之旅,成为京津冀附近居民共同的选择。
采育镇也在不断发展着智慧旅游。依托微信平台,采育镇创建了“京南采育绿海田园”微信公众号,开展新媒体宣传营销,打造重点旅游园区与精品旅游线路,带动沿线“百园万亩”葡萄园区的旅游发展。
陈文志,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主任;勒伟,男,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事处。
刘永恩,女,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副书记。
摘要:随着旅游者求知欲望的日益强烈,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的热点之一,旅游经营者要大力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旅游,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雅安宝兴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宝兴;文化旅游;旅游深度开发
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成为旅游业最富魅力的卖点,在旅游中积累文化知识,追求文化享受,成为一种新的旅游需求。国家旅游局从1992年开始策划中国旅游主题游活动,吸引不同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如“94中国文物古迹游”、“ 95中国民俗风情游”、“ 2005红色旅游年”、“ 2011 中华文化游”等,其中大部分主题旅游项目都体现了中国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
一、概念界定
(一)文化旅游
近年来,学术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颇多,分别从旅游经营者、旅游消费者和旅游产品构成等角度阐述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最为典型的是美国旅游人类学家史密斯(1977年)指出文化旅游是指人类记忆中一种正在消失的生活的“图景”或“地方特色”,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残余。 郭丽华(1999年):“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刘玉等(2000年):“从旅游者旅游动机、旅游者活动内容角度出发,将旅游分为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游、特种旅游,特种旅游包括娱乐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等。其中文化旅游是指集文化、经济、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大旅游。” 蒙吉军等(2001年):“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的旅游产品。”
归纳起来,文化旅游即是指旅游者对异地或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引发的,前往异地进行以增长文化知识、体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过程。
(二)文化旅游资源
文化旅游资源是对旅游者形成文化吸引,并能被旅游业利用,产生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的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文化旅游资源按时间维度分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现代文化旅游资源;按景观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文化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还具有其更加鲜明的特点。如,可持续性,知识密集性,启迪创新性,强参与性,强垄断性等。
二、宝兴县旅游开发的优势
(一)地理区位优势
宝兴县是四川省雅安市所辖的一个县,幅员面积3114平方公里。1933年置宝兴县,因矿产等自然资源丰富,取《礼记.中庸》“宝藏兴焉”之意而命名。宝兴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边缘,雅安市北部,东邻芦山县,南界天全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小金县接壤,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相连。县城穆坪镇距成都市210km,距雅安市80km,距四姑娘山风景区155km,距碧峰峡风景区76km,位于从九寨沟黄龙寺红原四姑娘山夹金山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峰峡的旅游环线上,是四川西部生态旅游大环线上的重要部份。
(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宝兴县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奇异的自然风光,古朴的原始生态,独特的藏乡风情。“大熊猫”是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宝兴县作为世界上第一具大熊猫模式标本的产地和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是展示大熊猫旅游品牌的重要场所。宝兴境内夹金山是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的丰碑,是精神的见证,是进行文化旅游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宝兴是始自汉代的民族迁徙走廊的必经之地,其典型代表是硗碛的藏族风情,在其民族语言、服饰、饮食、藏家山寨、民族节庆、宗教文化等方面都折射出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硗碛作为距成都最近的藏族乡,是展现藏族风情及藏汉民族团结的重要窗口。宝兴,古代为青衣人居地,历史文化丰富。同时,宝兴生态资源好,有宜人的气候和山青水秀的良好环境,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优势明显。
三、宝兴县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宝兴县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宝兴县是四川省列为优先发展旅游的12个重点县市之一, 1995年,夹金山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夹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同年,成都花水湾温泉公司与县国资公司联合投资,组建了四川夹金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夹金山风景区进行开发。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宝兴县作为汶川地震重灾县,抓住了灾后恢复重建机遇,成功推出了神木垒和东拉山景区,迅速成为全省旅游的热点,实现了生态旅游产业的突破发展,被评为全省生态旅游十佳县。2012年,福建省正兴集团与宝兴县人民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陆续投资10亿元人民币重点打造铁坪山、扑鸡沟、熊猫古城等旅游景点,进一步提升宝兴旅游品牌影响力。
宝兴县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品味较高,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宝兴县的旅游资源大多处于待开发状态。现已开发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处 :
景区(点)名称
分类依据
按资源类型分按产品属性分按旅游目的分
蜂桶寨大熊猫自然产品观光型
硗碛乡藏族风情人文产品娱乐型
铁坪山云海佛光自然产品休闲型
夹金山生态观光、红色旅游人文产品 观光型
邓池沟熊猫文化人文产品 观光型
神木垒自然景观、民族风情自然与人文产品观光、体验
东拉山大峡谷生态景观自然产品观光型
近几年旅游接待情况如下:
年份旅游接待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2009年44万2.154亿元
2010年81.45万人次41500万元
2011年101.5万人次5.45亿元
2012年125.66万人次6.85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及问题
1.旅游进入性差,严重制约旅游发展
宝兴县交通以公路为主,对外通道单一,贯穿县境的主干道仅S210线一条,多雨季节,道路塌方事故频发,致使宝兴县可进入性差。其次,县内景区之间未能形成环线,使自驾游不畅。受“4.20”芦山大地震影响,318国道和210线路交通不畅,使得宝兴县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
2. 旅游文化挖掘不够,游客驻留时间短
宝兴县的景区开发以自然资源的初级阶段开发为主,旅游文化只停留在观光层面,没有充分体现出旅游的价值,现阶段的开发只是直接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组合,没有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创新,尤其在开展游客旅游互动上缺少有力的产品开发,缺少游客体验和互动参与的旅游项目,旅游内容过于单一,景区游客仅是被动的进行旅游活动,难以激发游客的回头率和旅游活力。
同时,宝兴县接待条件最好的酒店是夹金山大酒店,其余多数为个体宾馆和老百姓自主经营的农(藏)家乐,没有一家旅游接待龙头企业,难以满足高消费、高享受层次游客需求。
3. 旅游商品可购性不强
近年来,宝兴开发了一些石雕工艺品和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一些纪念物品,但旅游商品仍存在品种单一、制作粗糙、附加值不高、纪念意义不强等问题。加之宝兴县在大型的旅游购物超市等场所建设上长期滞后,给外地游客购物带来不便,综合消费体现困难。
四、宝兴县文化旅游深度开发建议
(一)挖掘宝兴旅游文化底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进一步做大做强“熊猫老家·传奇宝兴”这一品牌建设,充分挖掘宝兴的熊猫文化、红色文化、土司文化、藏乡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丰富完善旅游景区的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加强宣传营销力度,加快推出一批品位较高、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培育“红叶节”、“上九节”、“冰雪节”等旅游节会品牌;进一步促进有机农业、中草药、汉白玉石材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高山、蜂蜜、中药材、茶叶饮品、汉白玉工艺品、特色食品等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发、品牌包装及宣传力度。
(二)拓展旅游合作空间,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
宝兴作为世界了解中国大熊猫的窗口,雅安市和四川省旅游联接世界的纽带,宝兴县需加大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加强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树立大熊猫文化之源的形象,将大熊猫作为必不可少的的文化节点,真正促进宝兴的文化旅游经济发展。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宝兴县旅游业受到重大的打击,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宝兴县经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连续报道关注,知名度骤然提升,应以此为重要契机,狠抓城市宣传营销工作,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围绕核心品牌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宣传推介,围绕核心品牌规划开发点、线、面的旅游产品。重视改善硬环境,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改善软环境,提升服务层次,健全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软实力。同时,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大力推行旅游标准化,规范旅游管理水平,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旅游高端品牌,树立和强化全域旅游、立体旅游的理念,对宝兴县旅游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在旅游产业中处处体现文化内涵,精心做好宝兴整体形象的塑造,丰富旅游线路和内涵,对暂未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使宝兴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
(三)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要加快宝兴县文化旅游的开发,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而且可以增强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将对宝兴县旅游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文化内涵。
2012年8月,宝兴县教育局与广东省中山市某知名学校共同策划和实施了宝兴 “四化三旅” (四化:熊猫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三旅:发现之旅、体验之旅和爱心之旅)主题活动,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宝兴县文化旅游资源与青少年“三观”教育的主题旅游项目结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初现了宝兴特色文化旅游产品雏形。宝兴县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蕴含着较大潜力,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还需继续探索。
(四)整合文化资源,大力促进功能升级
要用差异竞争的理念,整合商贸、民俗、文化旅游,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实施文化与商贸的联姻,以提升文化配套功能为突破口,精心策划,举办展销会、交易会、促销会,开展节日庆典,戏剧演出等文娱活动,促进其他与商贸配套功能的完善,形成以商带旅、以旅促商的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的双赢。以宽松的环境和优惠的条件吸引全国各地商业巨头,大型经销商、商来这里创业和发展。(作者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经济管理系)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雅安市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A201309)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宝兴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2] 梅青孙淑荣李国昊:论济南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张涛 :论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5月
[4]张占福:关于武川县文化旅游产业特色深度开发的思考,2009年9月
[5]胡春丽:论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河南大学,2011年
一、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加强旅游资源和乡村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业配套建设,全力提升乡村休闲旅游服务质量,积极开展乡村休闲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全市乡村休闲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业绩。为进一步发挥旅游惠民富民功能,我市积极开展浙江省“十百千”和“百千万”旅游富民工程创建活动,目前止,全市创建农家乐休闲旅游村(点)346个,其中省级特色村27个、市级特色村38个,省级特色点16个、市级特色点79个;累计启动农家乐综合体创建项目39个。今年1至9月份,全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点共接待游客936.04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1%;总营业收入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3.1%。
二、丽水市乡村休闲旅游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品位独特
丽水的自然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7%,是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绵绵高山孕育了众多江河,是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福安江六江干支流源头区。瓯江是丽水第一大江、浙江第二大水系,贯穿全市9个区县(市),境内长309.4公里,流域内山高水深、景观多变,众多的乡村就分布在多样复杂的山区地形中,造就了美丽的乡村风光。丽水同时是长三角地区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是华东地区重要的避暑胜地。丽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蕴育了黄帝文化、石雕文化、好川文化、华侨文化、剑瓷文化、香菇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瓯江船帮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独具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理念创新
由于独具特色的乡村休闲(山村)资源优势,我市一直以来都将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作为以农兴旅、以旅助农,推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亮点来抓。为全面落实“绿色崛起、科学跨越”战略总要求,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区域品牌,进一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我市在全省甚至在全国率先提出“农家乐综合体”的概念,在全市谋划创建养生养老型、高山避暑型、民俗风情型、参与体验型、乡村民宿型、休闲农庄型等六大类型的农家乐综合体。
(三)乡村休闲旅游与大景区联动发展
目前,我市有4A级旅游景区18家,旅游景区的建设对乡村旅游(农家乐)拉动作用明显。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遂昌原生态农产品的畅销,七山头土猪、黄泥岭土鸡、金竹山茶油、北界红提等原生态精品农业迅猛发展。围绕“经营山水、统筹城乡,全面建设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发展战略,遂昌县把农家乐休闲旅游作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产业来抓,立足小山村,发展大产业,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的最大亮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全县上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的旅游经济发展核心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多种模式并举
为逐渐缓解我市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低端化等发展阶段的矛盾,我市导入多种模式促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一是“工商资本”模式。通过招商引资,由工商投资者选择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与经营。村民将闲置民房和土地出租给公司获得租金收益,同时可以为公司提供劳务支出获得工资收入。二是“协会+经营户”模式。即通过提高经营户的组织化程度,以协会为经济主体开展经营管理和宣传营销的模式。目前丽水全市已经建立起了市、县、乡、村四级农家乐协会,实现抱团发展,避免了经营户之间的恶性竞争,加强了行业管理和自律水平。三是“村+合作社”模式。农家乐乡村旅游合作社是农家乐经营户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管理来满足共同的经济和社会需求的社团组织。同时,我市通过政策创新与公共财政的引导投入,调动了各方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丽水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休闲旅游同质化现象明显
丽水目前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农味不浓、野趣不精、乡韵不足,尚未形成典型的“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格局。农村城市化、产品趋同化倾向严重;忽视游客对参与度、休闲度的诉求,休闲娱乐型与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明显不足,至于康体养生、民俗体验、科普科考、寻幽探险等高层次的专题类乡村旅游产品则更少;与农林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缺乏深层次开发;大部分乡村住宿设施表现为“城市宾馆”的简单版,偏好功能性供给,缺乏主题、特色和乡村风情。
(二)乡村休闲旅游基础配套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丽水属于全省的经济后发地区,道路、能源、消防、环保等基础性和功能性设施投入不足,乡村休闲旅游点的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得不到妥善处理,原生态的自然山水、传统村落景观、特色民居和民俗风情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干扰。部分村民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和小农意识制约,环境保洁意识差,村庄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一定程度制约我市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远离长三角地区的区位劣势尤其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三)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有待理顺
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综合性产业,其行业管理涉及农业、林业、水利、旅游、食品监督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造成许多乡村旅游地出现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行业标准或规范缺乏,进一步限制行业发展。
(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要素制约明显
一方面,丽水作为我省的欠发达地区,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主导资金投入不足,同时由于我市经济不发达,很难吸引好的客商投资乡村旅游项目,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开发。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由于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农办、农业、林业、水利、建设、交通、国土、旅游等多个部门,而各个部门对建设项目各有要求,资金下达方式各不相同,项目和资金整合度不高,也导致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等问题。另外,乡村休闲旅游从业者总体文化程度偏低,又缺乏系统和专业的学习培训。目前我市乡村休闲旅游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实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近期连续出台了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和加快生态旅游业发展意见两个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旅游业作为我市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的主体地位,丽水乡村旅游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方位推进我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必须要努力实现在思想认识、发展理念、政策扶持等方面形成共识。
(二)规划引领,在打造“第一支柱产业”中凸显支柱作用。
根据发展定位,在对乡村休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个重要产业纳入建设整体规划,制订出契合实际的乡村旅游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突出一县一主题、一县一特色,着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同时,加快建立乡村旅游法规体系,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旅游地规划与建设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配套措施,引导村旅游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注重特色,努力培育乡村休闲旅游精品
特色是旅游产品保持顽强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乡村旅游的开发重点就是需要挖掘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三农”文化。全市各县(市、区)要进行全面统筹,实现差异发展,推进“一县一特,一村一品”等发展战略。在发展乡村旅游产品时,要突出农村生产生活形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森林文化、渔业文化、养生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等,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加快推进“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实现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由低级向高级、同质化向差异化、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三大转变。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养”七要素的合理集聚,建成多功能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乡村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和乡村休闲养生旅游集聚区。
(四)推进融合,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业转型升级
要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水利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等,通过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依托农家、连接户外的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格局和模式,并通过户外休闲运动、乡土娱乐活动以及参与性的劳动体验活动等,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升级。同时,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紧紧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长寿之乡”的区域品牌定位,将养生元素融入乡村休闲旅游产品,让人们在休闲旅游的同时得以养生,符合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五)加强保护,做足乡村休闲旅游特色文章
乡村休闲旅游主要面向城市居民,一定要保护和传承好乡村本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尽量消除“乡村城市化”。一方面要保持乡土本色,突出田园特色,保持农业在生产活动中的比重,使农村回归它最质朴的美丽。另一方面要保护和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要培养乡村休闲旅游接待地的居民对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传统核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同时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避免资源的简单粗放使用,杜绝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开发。
(六)狠抓投入,推进“1311”乡村休闲旅游示范村建设
为有效优化我市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整体旅游品牌形象,切实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今年,我市提出实施旅游“1311”行动计划,重点围绕5A级旅游景区创建、高等级旅游景区揽、旅游招商引资以及乡村旅游示范村培育等进行全面推进。下一步,我们通过标准制定、政策扶持、责任落实方案实施和计划落实等措施,按照成熟一个评定一个的要求进行积极培育和扶持,使之成为我市乡村休闲旅游重要平台和窗口。
(七)培养人才,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创办于2007年10月的《翠花牵线》栏目,是一档民生服务类的对农节目。经过十年的发展,此栏目积累了丰富的节目素材,报道了上千家农产品基地,拥有一批相对固定的观众和粉丝,拥有栏目的延伸——微信与微店,栏目已成为相对成熟的品牌。步入“融媒体”时代后,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先发优势,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节目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一场对农节目的破冰之旅在十年后开启。2017年伊始,《翠花牵线》栏目组对栏目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认真调研,瞄准点位,全案策划。根据近几年民众重视食品品质、关注食物源头、农产品原产地等状况,利用上千家农产品基地资源,认真筛选,并结合综合观赏性、趣味性、多样性、互动性及产品可行性等关键因素,最终决定采用实时网络直播节目——“翠花年货节”的模式,进行大胆“试水”,并首战告捷。运用“融媒体”手段,将“看得到却摸不着”的电视节目插上农产品销售的翅膀,让网民通过电视节目上的链接可以方便购物,以独特创新的形式服务“三农”,迈出了对农电视节目“融媒体”探索的可喜一步。
二、《翠花牵线》栏目“融媒体”实践的成功原因
《翠花牵线》栏目对“融媒体”的运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响应。栏目组先后进行了“翠花年货节”、“花开的生活——虹越超级盆花节”、“景宁畲乡风情旅游文化节”等多次网络直播,仅“翠花年货节”当天就有10万多的观众参与互动,并曾创下淘宝网络直播的最高人气纪录。生动活泼的直播形式、一路飙升的网络观众人数,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宣传与销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翠花牵线》栏目“融媒体”的成功运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大胆创新,具有鲜明的“融媒体”时代特征
一是多方媒体合作探索网络同步直播,如《翠花牵线》栏目联手《小强热线》微信公众号、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淘宝直播、网易等成功进行“浙江原产地——翠花年货节”网络同步直播活动。二是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完美嫁接,如电视大屏与多媒体小屏融通运用,浙江卫视主持人沈涛、浙江新闻频道主持人雪倩等与淘宝直播主持人蘑小菇、模特女厨琳琳和两位人气网红同台直播,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互动,受到广大观众和“粉丝”的纷纷点赞和追捧。三是将“融媒体”与服务“三农”深度对接,既有优质农产品的宣传,又有帮助农户销售优质农产品的服务,如组织了浙江原产地50种优质土特产的商家参与网络直播,让更多的人直观地了解浙江原产地货源,带动了优质农产品的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注重节目的观赏性,提升节目黏合度
一是主持人与观众互动形式多样化,如开展直播社区抽奖、投票等互动,在直播画面中添加“宝贝”链接方便观众购买等。二是想方设法增强节目趣味性、凸显节目的视觉效果和感官体验,如设置“弹幕”、置顶功能等,将节目做得“好看、好用、好玩”。三是节目内容“接地气”,将综艺元素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如主持人与观众边吃边聊边品,将农产品的产品特性、烹调制作展现在直播中,让观众感同身受,买得放心,吃得舒心。
第三,整合多方资源,为“融媒体”有效运作服务
纵观新媒体近年来的发展和演变,毋容置疑,网络直播是2017最流行的形式。如何把握“融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将电视节目制作与网络直播有效融合,是《翠花牵线》栏目组直面的挑战。为使首场“翠花年货节”成功举办,栏目组精心策划,整合各方资源。
一是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开化县旅委的积极配合,选址、货源、后勤保障等诸多环节得到了有效保障;二是得到了当地涉农企业的鼎力相助,如开化当地知名农企业负责人现场推荐“开化秋龙顶”、“开化汽糕干”等颇具地域特色的年货,积极引导观众走近开化;三是得到成功企业家的热情参与,如“独臂猪倌”苏宏星等,讲述各自创业的传奇经历。上述三点充分保障了网络同步直播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四,主持人与网红组合,适应网络直播新生态
“融媒体”作为当下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与网络直播的红人同台主持,打造了独特的“融媒体”主持风格。一是传统主播们一改荧幕形象,走出直播室,走进网络间,贴近观众,连接地气,吸引了更多观众的眼球。如“翠花年货节”直播,主持人沈涛和美女网红亲临“独臂猪倌”苏宏星的养殖现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香猪”的饲养过程及香猪产品的介绍。二是节目不做一般意义上的采访,而是和农民融合,共同完成和网民的良性互动,直播时恪守“要做农民,而不是做农民家里的客人”的行为准则。三是展现网络直播生动活泼的新生态,如电视主持人与网红在直播中烤乳猪啃鸡腿吃大闸蟹,和网友互动调侃。
三、《翠花牵线》栏目“融媒体”实践思考
浙江公共·新闻频道《翠花牵线》栏目联合多家网络媒体,运用“融媒体”操作模式,进行实时网络直播,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鉴于此,笔者认为传统的电视媒体欲将自身融入到“融媒体”时代,并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少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身体力行,转变观念。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电视观众流失、电视投入及与新媒体竞争成本增长、传播功能变化的客观现实。新媒体的发展也改变了电视栏目的竞争环境,因此,强化危机意识,进一步转变观念势在必行、贵在主动。要真正树立起用“电视+”对接“互联网+”的理念,推动两者深度融合发展。基于传统媒体的优势资源,引进互联网思维,通过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碰撞裂变、深度融合,实现电视媒体生产流程、产品形态、传播方式等的系统创新和整体转型。《翠花牵线》栏目“翠花年货节”的成功,充分体现了观念转变带来的效益和影响。从策划运作、主持人选定、互动设计到平台资源整合以及网络宣传推广等,都以“融媒体”概念去谋划、细化,贯穿了创新求变的思维,确保了内容新颖、受众接纳、产生实效。对农电视节目的观念转变,必须紧紧围绕栏目制作的本源价值,坚定遵循服务“三农”、宣传“三农”、助力“三农”的基本定位,重在运作机制、资源配置、传播方式、互动反馈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尝试,确保观念的转变保持正确的价值方向。
(二)他山之石,为我所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产品的创新发展,在时政类、娱乐类、民生服务类、体育类等领域有着许多成功的探索和经验,一些地方的电视媒体也有许多新的尝试和实践。对优秀的经验进行学习借鉴、转化应用,有助于提升对农电视节目的鲜活性,吸引更多的受众、产生更好的实际效益。一是要突出内容生产,增强对农节目竞争力。在“融媒体”时代,要避免边缘化,就要树立“特色内容为王”的观念,依托电视媒体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威性,紧扣受众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亲近自然的关注点,寻找“三农”电视的切入点,提供特色化的“三农”内容产品。二是要助力拓宽市场,助推产业转型。要增强节目+产业的服务理念,把对农电视节目打造成服务受众、拉动产品推广销售、带动“三农”综合产业发展的品牌。如《翠花牵线》栏目,把电视产品的受众与“三农”产品的提供方对接起来,满足受众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发挥“牵线”功能,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三是要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互动性。对农电视节目要接“地气”、去“土气”,努力在主持风格转变、直播方式改进、受众参与扩大等方面下功夫,提供可看性、鲜活性、互动性强的电视产品,从而以受众面的扩大和稳定,带动节目效益的提升和持续。
(三)寻找合作,整合资源。对农电视栏目针对的是新农村建设实际,有着多种资源可以依靠、借助或共享,要探索建立“电视媒体+涉农部门+企事业单位+各界爱心人士+n”共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进一步充实品牌栏目内涵。《翠花牵线》栏目“翠花年货节”的直播,就有当地政府、民间力量和《小强热线》微信公众号、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网易、淘宝及网红主持等各类资源的参与和集聚,极大地满足了节目制作、宣传、推广的需要,保证节目效果。对农电视栏目是对农政策宣传、信息传递、直接服务“三农”的电视产品,有着较强的社会价值,由此可借助形成合作的资源多,在“融媒体”环境下,就是要发挥这种资源整合的潜在效益。一是用足政府资源,“三农”本身就是基层政府关注的焦点,要发挥他们在当地的统筹资源优势,为对农电视栏目制作提供充分协助。二是用好新媒体资源,新媒体发展迅猛、受众广泛,对农电视节目要利用其渠道多、覆盖面广、受众多的优势,在宣传、推广及直播互动等方面借好力,扩大对农节目的影响面和影响力。三是用活农业项目资源,要把握他们主动寻找宣传推广平台的需求,调动其积极性,积累对农电视节目的专题和素材,确保对农电视节目内容的多样化。
(四)主动出击,大胆尝试。对农电视节目的“融媒体”尚在兴起之际,要积极顺应“融媒体”发展形势、顺应受众需求、顺应农产品打造品牌的紧迫要求,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尝试。《翠花牵线》栏目“翠花年货节”网络直播的成功,启示我们在大胆尝试上不可止步,尤其要更加注重对农电视内容传播的交互性,增强用户参与度。对农电视节目要根据用户的偏好、关注度进行信息的采集和编排,精选栏目和阶段性主题,进一步提升受众参与互动的意愿。此外,要在借助微信等其他互动平台的基础上,逐步搭建对农电视节目的互动反馈平台,扩大应用新媒体进行直播的频次,加强电视媒体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优化电视媒体传播,实现内容增值,同时也培育和稳定一批对农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
(五)提升素质,塑造“自我”。对农电视节目“融媒体”发展的成效,受到电视制作体制机制、技术平台建设、推广渠道拓展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还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对农电视节目团队。坚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业务素质、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务实吃苦的工作作风、团队合作的工作环境,是提高对农电视节目竞争力的核心和保证。一是要坚定服务“三农”角色定位,真正用心追踪“三农”发展的前沿领域和知识,把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对农电视制作,作为衡量自身坚定政治品质的标准,满怀对农民群众的真情实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团结协作,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积极学习掌握“融媒体”形势下的新技术应用、新媒体传播、新形式拓展等知识和方式方法,善于用新的思维、新的渠道、新的方式,提升对农电视产品质量和效益,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内容。三是要形成专业人员争先求进的浓厚氛围,重视年轻主持人、编导和记者的培训,突出知名主持人、编导和记者等业务骨干队伍建设,打造出属于对农电视节目自己的“网红”主持人,进一步释放节目的“名人效应”,切实增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发展后劲。
四、结语
曾经在灾后重建安置点普遍存在的农民吃菜难、生活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微田园”得到了解决。
田在院中 院在田中
所谓“微田园”,诞生于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时期的德阳绵竹市清平乡。清平乡耕地面积因地震灾害、水毁锐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清平乡政府有意识地将房前屋后留给农民作小菜园:聚居点可以种蔬菜瓜果,既有了小菜园,又美化了环境。村民们把这种“农田式绿化”形象地称为“微田园”。
萌芽于乡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微田园”展现出无限活力,并迅速在全省各地农村绵延开来。
成都市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的鹤鸣村曾经率先完成了农村土地实测、确权工作。2009年以来,柳街镇依托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在鹤鸣村安置点筹建之初,公共绿地作为“微田园”概念的雏形就被融入规划建设中,镇党委、政府按照群众自主原则,因地制宜,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院落为中心采取庭院组团式规划建设。以种植蔬菜的方式来代替绿化,形成了“田在院中、院在田中”独具田园特色的安置大院的总体规划。全镇共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20个,建设“微田园”19亩,人均占有量8.97平方米。
“草坪没效益。”45岁的卫生保洁员赵志华说,“我种的菜地一年换两三季,利用一早一晚的空余时间种菜。农用地种粮食,我们一家人基本不用买菜,减轻了生活压力,现在的生活比城里好。”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郭晓鸣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要建设农民的美好家园,不能把城市的钢筋水泥崇拜搬到农村去,必须要保留农村的乡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等差异性形态,以乡村异质性特征保持对城市的吸引力,建设“微田园”正是对现代新村建设理念的鲜活体现。
“自己管自己的家务”
经历了确权、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三个阶段,再次见到余跃,他的职务也由八组组长、村主任变成现在的鹤鸣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眼前的他,已经没有了确权时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的疲惫,而是神情自若地摆谈村民自治。
在鹤鸣社区,与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相呼应,村级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改革水到渠成。余跃等基层干部认识到提高村级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必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农民变成社区居民,社区一度存在环境卫生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的情况,更谈不上绿化美化环境。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和新村聚居点。“村‘两委’和议事会认为,建设容易管理难,应该让老百姓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管理好社区各项事务,让大家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余跃说。
2012年4月,经过投票选举,52岁的肖光旭走马上任,成为鹤鸣社区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与副主任程小华和其他3名成员共同管理社区事务。为此,肖光旭还专门参加了都江堰市物业管理专业培训。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肖光旭只能慢慢摸索。“这种新型社区刚开始开展工作很困难,群众不理解,沟通也难,我就从治理脏乱差做起。”肖光旭回忆说。社区有1748人,除了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剩下的1300多人每人一年缴纳35元清洁费,聘用本社区5个村民作为保洁员,负责全社区的清洁卫生工作。“我专门打扫村办公室卫生,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有600元收入。”赵志华说。
居住环境越来越干净,渐渐地,村民们开始信任这个组织。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蒋远胜认为,“微田园”有效利用了房前屋后的土地资源,但是需要规范管理、合理规划,避免发生占用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行为,使“微田园”与新村园林景观和谐相融。
“通过召开住户大会,我们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对房前屋后的绿化区域进行人均分配,并制订了《菜地管理细则》和《五优菜地评比标准》等,形成了长效管理和激励机制,要求住户对照细则对自家‘微田园’进行种植、维护和管理,既保持了小区的环境优美整洁,又倡导农民树立文明新风。”肖光旭在全社区开展每季度“五优菜地”(品种优、种植优、管理优、长势优、环境优)评选,并对“文明示范户”和种菜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对换季不种或荒废的菜地连续两次通知不整改的予以收回,交由种菜能手种植。
“肖光旭是我们的‘钻家’,随时钻了这家钻那家,给我们讲各种管理规定。”社区妇女主任黄志如笑着说,“正是他们艰辛的付出,管理好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务,才有我们今天的田园生活。”现在,每天来鹤鸣社区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鹤鸣社区“微田园”的实践表明,“微田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种植蔬菜层面,而是赋予田园生活更新的时代内涵。
“今后还要更好地发展产业”
“要说问题,目前我们经济上还是有点困难。”黄志如说,“社区只有蔬菜和花卉两个基地。”
“应该多搞产业,增加收入还是要靠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生活。”经营了10多年花卉产业的肖光旭也有同样的看法。
鹤鸣社区群众迫切要求发展的渴望在都江堰市农业发展局局长兰天雪那里找到了答案。“都江堰这个国际旅游城市相当于一个大盆景,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移步换景,能够实现景城一体、景村一体。为此,我们请四川农业大学按照国际农旅产业之都的定位,帮助我们做规划,构建农旅融合、一三互动的产业体系,尽可能把最鲜明的资源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转化为最突出的产业优势。”
资料表明,2009年―2012年,都江堰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6.8%和23.6%,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吕火明认为,“微田园”建设,要注重规划,与新村的集中居住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旅游公司季度工作总结
创新营销手段,着力提升江山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下面xx收集了关于旅游公司季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一季度,市旅游局围绕打造全国知名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推进省级世界遗产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实施旅游业“二次创业”十大专项行动,扎实工作,务实推进,全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一季度工作总结
1、抓项目招商建设。一是规划整合提升。完成《江山市国家休闲区规划》编制,3月26日规划通过市政府评审。继续深化《江郎山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聚区规划》编制,启动集聚区12平方公里范围规划方案的编制,并于3月底完成了江郎山景区周边重要区域、重要节点的地形图测量。二是旅游项目建设。一季度完成投资2050万元,加快江郎山入口区提升工程建设,目前景区生态停车场、景观道路、游客中心工程进展顺利,游客中心西区等部分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的90%;花峡线至游客中心入口区道路连接线及相关设施配套项目道路部分工程,目前已完成施工图和预算编制等工作,于3月26日开标,力争尽早启动建设。启动廿八都、浮盖山景区提升工程建设,其中,廿八都入口区绿化提升工程已全面完工;古镇入口标志性雕塑项目完成与杭州雅格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洽谈,目前已启动工程建设。三是旅游项目招商。谋划了仙居寺养生山庄、国际房车基地、浮盖山户外运动区等25个旅游投资项目,丰富旅游投资项目库,并完成旅游招商项目本编制。全力抓好重点项目招商推介,发挥旅游专业招商小组作用,主动上门作专业化推介,进一步拓宽招商渠道,取得积极成效。其中,江郎山养心湖项目意向客商上海龙君置业有限公司,已启动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仙居寺养生山庄意向客商世界华商经济文化协会,已启动可研、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
2、抓市场宣传营销。一是开展媒体营销,继续做好北京首都机场LED屏、杭州地铁、杭金衢高速公路高炮广告的投放,及《中国旅游报》、《江南游报》、《浙江工人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等主要目标市场平面媒体的投放,并在浙江电台交通之声投放江山旅游及乡村休闲旅游宣传广告。二是创新网络营销,实现了江山旅游景点门票在同程、驴妈妈、携程、美团、去哪儿等国内重点在线旅游企业网站的合作上线,并在淘宝和京东平台类的交易渠道进行销售;同时,丰富完善江山旅游淘宝旗舰店功能,将市区酒店、农家乐、乡村旅游休闲点(大陈、箬山)以及山里河马场等产品进行整合,推出江山自由行产品,并进一步完善了旗舰店的租车与导游预订服务功能。三是策划节会营销,春节期间策划推出江山旅游四免一大促活动,3月推出江山旅游春季产品促销活动,并策划组织了凯迪拉克车友会等系列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3、抓业态融合发展。一是文旅融合。已着手对清漾、廿八都景区的展馆展示内容进行前期调研,整理挖掘可提升部分;启动廿八都地方特色大戏的策划,丰富廿八都景区民俗表演内容,增强可看性。二是工旅融合。在去年千红蜂业成功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年初以来,我们先后确定了今年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的创建主体(福赐德蜂业),并赴参创单位围绕标准指导提升,启动创建工作。三是农旅融合。依托江郎山、廿八都等景区景点,精心设计“大陈—花园岗—清漾—江郎山”、“清漾—江郎山—保安—廿八都”,以及保安箬山等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串联景区周边的乡村休闲农家乐,通过中国旅游报、浙江旅游微信微博、浙江工人日报、江南邮报、衢州晚报、江山旅游微信微博等平台,积极向我市主要目标市场作宣传推介;同时,策划推出了江山乡村休闲春季游箬山【唱双黄】的系列活动,举得了很好的反响。
4、抓产业规范提升。一是完善体制机制。配合市编办、财政等部门,在3月底前完成了旅游行政体制改革方案(初稿)和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初稿)。同时,积极开展仙霞关(戴笠密宅)景区经营权调整等相关问题的前期调研,并指导业主单位做好仙霞岭景区详规的编制。二是A级景区创建。自年初以来投资480万元,加快推进江郎山—廿八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提升工程,基本完成廿八都景区绿化及景观池提升工程,并邀请专业指导公司大地蜗牛(北京)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来江,明确5A捆绑创建的名称、方式及范围,对接做好创建的规划、资源评价视频及报告书、台账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实现A级景区多梯次联动创建,启动仙霞关—戴笠秘宅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及乡村休闲旅游片区创建工作。三是服务质量提升。制定出台《江山市旅游局景区服务品质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每月定期不定期对景区管理服务进行明查暗访至少两次以上,通过检查情况与收入水平挂钩,有效提升了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二、下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旅游局将继续坚持以十大专项行动为总抓手,着力加快旅游业“二次创业”,重点是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项目攻坚,着力提升核心景区品质内涵。要把项目招商建设摆在旅游业“二次创业”头等大事的地位,下步继续投资3450万元,于年底前基本完成游客中心、换乘中心、道路接线、景观绿化、市政给水排污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尽早启动花峡线至游客中心入口区道路连接线及相关设施配套工程项目施工。加快廿八都古镇二期部分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力争8月底前完成古镇入口标志性雕塑项目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停车场改造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加快启动浮盖山入口区提升工程建设,实现景区品质再提升。深化旅游重大项目招商,加强与西安大唐、深圳盛鹏达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对接,重点推介江郎山养心湖、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二期等一批招商项目,力争年内有1个以上重大旅游招商项目落地实施。
2、创新营销手段,着力提升江山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创新旅游营销渠道,先行启动高铁营销的形式和内容谋划,同时,结合第八届华东旅交会、5·19中国旅游日等节会庆典,策划“寻找江山最美摄影点”、廿八都民谣音乐节、浮盖山帐篷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同时,加强与峡口镇的对接,力争航空飞行赛事能成功举办。深化网络营销,进一步加强与同程、驴妈妈、携程、淘宝等国内重点在线旅游企业网站的合作,继续扩大“江山旅游淘宝旗舰店”平台影响力,重点推出“景点+交通+酒店+餐饮”组合产品,并将策划包装一批特色体验乡村休闲游产品,融入到旗舰店主推产品中,进一步发挥好旗舰店在宣传营销江山旅游线路的产品导向和品牌展示的窗口作用,不断提升江山城市与旅游形象品牌。
事实上,荆州市如桃花村般发展成熟的都市农业并不多见,与桃花村相比,很多发展中的都市农业由于前期经验不足、选址不合理等因素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不幸夭折,都市农业的发展应跟随经济发展的脚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荆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应秉承“以农为本,贴近生活,发展楚都文化”的新型都市文化理念;以“战国”为魂魄,突出特色,发展有特色的都市农业旅游产业;以“融合”为途径,农、旅结合,发展产业化的都市农业项目;以“环保”为前提,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发展低碳化的都市农业。同时,在湖北构建世界现代卫生城市的背景下,都市农业的发展也必须体现“自然生态、城乡一体”的概念,即实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体现促进农村发展、惠及农民生活、融通城乡一体、服务大众社会的核心理念。荆州市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推动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为实现未来荆州市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创新:
1.1荆州市都市农业人才转型培养升级方案
高素质人才是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升级的重要支撑,荆州市都市农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转变观念,积极引进人才。人才的教育与培训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荆州市服务行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升荆州郊区旅游农业服务业的整体行业素质。都市农业的经营者和企业也要摒弃传统家庭经营观念和守旧思想,加强自身学习和参观培训,从根本上提升都市农业整体行业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
1.2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转型升级方案
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项产业。面对复杂的市场形势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荆州市都市农业市场的转型升级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基础性拓展。目前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市场覆盖程度低,产业规模较小,远未不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都市农业的产业规模。在市场的基础性拓展上,荆州市应该着重于营销合作模式,推动荆州市乃至整个湖北省的都市农业市场由“区域化竞争”向“区化域合作”的转型,从而实现市场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提升的共赢局面;二是深入和细分市场的营销。荆州市需要深入研究湖北省都市农业产业的市场需求,根据市场的不同需求设定不同的营销方案。针对湖北省荆州市的楚都文化、关公祠堂、三国争霸等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着重扩展湖北省周边的消费者,针对节假日休闲、旅游团等大型散客为主设置相应的与旅游风格结合的都市农业活动,积极发展营销合作组织,形成统一协调的市场,顺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潮流,进行网站建设和在线服务。
1.3荆州市都市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方案
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应置于湖北省都市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现湖北省农业经济的统筹发展,在实现湖北省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前提下,实现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大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将旅游业、农业、饮食产业、交通业、房地产业、环保产业等产业融合贯通,形成共同良性发展的局面。在荆州市大力发展花园城市、黄花菜基地、鄂菜产业化基地、中部花乡等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同时,抓住荆州市的都市农业的发展机遇,借助其他产业发展的“东风”,使荆州市的都市农业大力发展;在发展荆州市都市农业的同时,重视产业链的强化发展,大力推广创新思维,以生态都市农业为优先,合理配置其他相关资源,建立旅游———文化———娱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都市农业在产业链上的完善和创新;将引进旅游和农业项目作为实现手段。荆州市引进了鱼米之乡、关公祠堂、中国战国文化博览园、楚都文化探秘之旅等大型推广项目,应充分利用这些项目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整合产业内要素资源。
2荆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大意义
打动代表团的,远不止单纯的建筑,凯里依托厚重文化所绘就的“产城景”为一体的“大美黔图”更是让他们赞叹不绝。
近年来,凯里以民族文化为线,串起产业园区、城市新区和自然景区,推动产城景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景一体,打通园区和城区的通道,促进产业、城镇和景区互动融合发展。
产业园区做出文化味
作为凯里两个“宝贝”之一,民族文化是凯里打造“山江公园市”最有底气的“一张牌”。
在凯里,要想了解苗侗文化精髓,必去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一个聚集手工制作、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大公园”。
走进产业园,浓郁的苗侗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民族饰品、精美绝伦的刺绣、古色古香的苗侗建筑让人沉醉其中。
目前,文化产业园已有20家民族手工艺企业入驻园区,苗妹、茂盛、大溪鸟笼、宏鼎雕塑等凯里龙头企业已经投产。
“一座产业园就是一处景,它的整体设计以及外观建设都融入了苗族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等苗侗文化元素。”凯里市文产办副主任刘睿是贵阳人,在凯里工作了16年,他也研究了苗侗文化16年,他笑称自己已是新“凯里人”。
来到凯里苗妹银饰有限公司的手工银饰、刺绣的生产车间,每间独立的小木屋里都有1至3位做手工艺银饰的工匠,他们或是在打磨、或是在雕刻,神情专注。“一般简单的饰品三四天就能做好一个。”正打磨手镯的黄仕根来自兴义,2008年开始外出打工,机缘巧合来到凯里,参加了苗妹银饰有限公司组织的手工银饰制作培训,一待便是三年。如今,他已是车间的老师傅了,去年刚结婚成家的他笑嘻嘻地说,“这里发展得这么好,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以后可能还会把家也搬到凯里”。
凯里以银饰、刺绣、民族服饰、鸟笼、芦笙等民族民间工艺品为重点,用现代创意改造提升传统民族工艺,推动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
同时,积极主动与外界、企业对接。随着S平机场、沪昆高铁、厦蓉高速等的建成使用,借助深圳等地前沿城市的窗口优势,凯里丰富的民族文化逐渐走出“深闺”。2015年5月,凯里打造的“凯里民族文化前沿城市综合体”正式落户深圳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开启了凯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备受外界青睐的凯里文化经济价值凸显。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凯里模式’从深圳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角度来看,增加了一个有品质保障的手信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从凯里企业的角度来说,获得了一个与外界直接对话的平台;从凯里市政府的角度来看,拥有了一个直接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可谓一举三得。”刘睿说。
到2018年,凯里市将建成占地2500平方米以“贵州银饰馆”“贵州刺绣馆”“贵州蜡染馆”“贵州苗药馆”四个区域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园区除了常态化的文化展示窗口,生产车间还加入了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功能。
作为黔东南州文化产业的“火车头”,凯里市文产办联合雷山、黄平等周边县文产办以及省民营文产协会等行业协会,逐步形成了以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合作,整合资源,实现区域内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模式,带动区域内民族文化产业共同发展。
自然景区插上文化翼
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凯里的第二个“宝贝”,也是拿得出手的“一张牌”。
这“一张牌”对于吃上“旅游饭”的本地村导们来说感触颇深。
“去年G20峰会,我接待了不少杭州游客,他们都说古镇挨着清水江,很有灵气。”下司古镇的一位导游谈起家乡变化自豪地说。
“我们带一批游客参观博物馆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夏天游客多的时候,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黔东南州苗妹非遗博物馆的一位导游告诉记者。
打造“山江公园市”,凯里用民族文化装饰这张“底牌”,加快推进“农文旅”一体化,促进原生态农耕文化、苗侗民族文化、节日节会文化、银饰刺绣文化等文化的深度融合,统筹抓好传统村落保护和民族旅游村提档升级。按照全省打造“全域旅游”要求,着力把全市各地打造成集聚民族性、地方性、特色性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如影随形”,游客在景中w验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欣赏美景。
人在城中,城在景中。在凯里城区,通过建设滨江河道路景观、沿岸绿化亮化、休闲广场和标志性建筑等,围绕巴拉河――大西江景区概念,打造成梦幻巴拉河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力争建造一座独具苗侗民族文化特色的滨江城市呈现给游客。苗侗文化逐步走出去,游客井喷而来。不仅赏景,更多的是体验苗侗民族文化特有的魅力,感受民族风情。
“做旅游讲究人有我特,凯里的‘特’在于丰富的民族文化。”凯里市旅发委副主任宋程程说,凯里的旅游井喷势态没有季节之分,一年四季都是常态,每年进入11月,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日本、波兰、韩国等国外的游客蜂拥而至,到苗寨过苗年。
城市品质富集文化韵
打造宜居的山江公园城市,首先要提升城市自身的品质。
漫步于凯里大街小巷,古色古香的苗侗特色建筑随处可见,就连餐馆吃饭的碗筷、盘碟,泡茶的水壶、喝茶的杯子......多具有民族特色。
“凯里的苗侗民族文化不仅在村寨、景区、文化产业园可见,更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处。”凯里市文明办副主任石宏豪说。
凯里市在扩大城市规模和完善城市功能的同时,整合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构建现代新型城镇体系,将凯里老城区、凯里经济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下司古镇连为一体,让城市既有时代感,又具民族风。
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应借鉴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区域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探索与地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党的十报告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出了重要部署,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论述给“三农”的发展指明方向。南城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南城县农业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
2.1南城县农业的地位
南城县是农业大县。南城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生态示范县、农村能源建设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省第一个“吨粮田”县,江西省果业十强县之一。现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27家市龙头企业。应该说,南城县农业在省内还是有一定的位置。
2.2南城县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短缺。
农业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面积大、资金少,仅靠财政投入无异于杯水车薪,农田、林网、路、渠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显薄弱,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农业的发展步伐较慢,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等融资比较困难,资金不足仍是南城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
2.2.2现代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目前,主导产业地位不够突出,缺少产业支撑,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竞争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农产品加工能力不配套,产品附加值低。三是农业品牌化经营滞后,特色农业优势不明显,叫得响的产品不多“,南丰蜜桔”只是南丰县的品牌“,南城淮山”和“麻姑鲜枣”还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农产品精品少、档次低、品质差,市场培育后劲不足。四是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现代特色优势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发展十分缓慢。
2.2.3农业劳动者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不强。
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由于从事第一产业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大、比较利益低,许多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劳动力逐步脱离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而且农业劳动人口流失的速度随着城镇化发展在加快。农业技术服务意识不高,加上近年来农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削弱,导致农民技术培训组织难,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有限,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2.2.4土地流转防碍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30多年前,在土地上的改革带来了中国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发了劳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是,过于分散的土地耕作模式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不适合现代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产量、质量、规模效益和环境保护、生态农业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技术经济得不到运用和推广。而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又诱导农业劳动力向工厂、城市和第三产业转移。新一代的农民是一个断层,1970年以后出生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是最后一棒,80后、90后已经不是中国农业的主力军。今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可能要重新界定其身份了,新一代农民会出现在成功人士、大学生、企业家和创业者中间。但是,新一代农业是需要土地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下。
3现代农业的发展
3.1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要重点发展
水稻、蜜桔、鲜枣、水产、蛋鸡等是南城县优势农产品。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生产后,能够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开辟农民就业新渠道,是实现十八提出的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系,大力推动农产品深加工,把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
3.2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要协同发展
南城县生态环境优越,土地类型多样,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重点应发展山区立体生态农业,以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森林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形成独特的山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优势和山区旅游优势,开拓国内外农产品和旅游市场。改善农业结构,大力推广“山区立体农业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猪———沼———果、茶”等生态农业模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提升旅游资源优势。应以名特稀优农产品为主体,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改造坡地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和无公害、绿色、有机麻姑鲜枣、蜜桔、麻姑茶菜等特色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生态效益和农民收入。
3.3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要创新发展
与传统的生产农业比较,旅游农业是具有多功能农业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
4对策建议
4.1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不是身份的象征,更应该是职业的定位。培育新型农民不是简单的技术灌输,要着力开发新一代从事农业生产的后继人才。要着力进行农民教育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建设。要外请农技专家,内靠本地农民“土教授”,利用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机构对农民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尽快使农民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4.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扶贫;城口县
中图分类号:K9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133-02
1 引言
贫困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们对它的关注由来已久。早在1945 年联合国成立之时就把“消灭贫困”写进了《联合国》[1]。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近年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被列为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之一。据统计,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村又可以带动70%的贫困户脱贫。目前,全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1000万人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扶贫开发的主渠道。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重庆市最北端,集“老、边、山、穷”于一体,现有90个贫困村、10994户贫困户、贫困人口37567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重庆市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
2 相关概念辨析
2.1 全域旅游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传统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旅游发展要求,必须转变旅游发展思路,创新旅游发展战略,加快旅游发展阶段演进,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随后,全域旅游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探讨。厉新建[3]重点研究了全域旅游应具备的核心理念,提出要有全新资源观、全新产品观、全新产业观和全新市场观的四新理念,以及落实全域旅游理念的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架构。而张辉则认为,全域旅游不应从“全”的角度来认识,而应该从“域”的角度来解释,要通过全域旅游的实践,实现空间域、产业域、要素域和管理域的完备[4]。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并公布了首批包括262个市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开放共享式的发展理念,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2 旅游扶贫
旅游扶贫是指通过开发贫困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兴办旅游经济实体,使旅游业形成区域支柱产业,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5]。我国关于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脱贫致富的实践经验总结而兴起的。由于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往往与贫困乡村有很大的重合性,这便在“发展旅游业”与“扶贫”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旅游扶贫作为一种增强内生动力的产业扶贫方式,以其强大的市场优势、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带动作用,在我国扶贫开发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以其锐不可当之势正成为我扶贫攻坚的崭新生力军。
2.3 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的关联
2.3.1 以“共享”为特征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理论提供了新支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扶贫方式,其积极作用已被广泛认可。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指出,推进全域旅游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是旅游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全域旅游强调“共享性”,即旅游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目前还处在以景点旅游为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阶段,存在不同程度的“与民争利”、“受益不均”和“社区排斥”现象。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致力于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通过全域旅游推动和助力我国扶贫战略目标,让广大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因此,以“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全域旅游内含了“共富”的理论基因,为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而实现“共富”的目标提供了重要支撑[6]。
2.3.2 以推进“旅游+”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为旅游扶贫的开展指明了新路径
跨界融合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全域旅游的核心不在于空间上的各种“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改变以单一旅游形态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起以旅游为平台的复合型旅游产业结构[7]。乡村旅游资源是旅游扶贫的重要资源基础,立足地域特色,充分利用“旅游+”的手段,通过加大旅游与农业、商贸、金融、文化、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将有效地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提高旅游产业链本地化水平,提升乡村旅游扶贫效应。因而,“旅游+”不仅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扶贫开发的新方向。
3 城口县全域“旅游+”扶贫发展模式
城口县位于重庆市东北边缘,四川省、陕西省、重庆市三省(市)交界处。全县幅员面积3292 km2,人口25万人。城口生态优势明显,常年平均气温13.9 ℃,夏季平均气温23.0 ℃左右,颇为宜居。森林覆盖率达64.5%,是难得的天然氧吧,享有“中国生态气候明珠”的美誉。建有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综合指数69.62,居全市第一。此外,城口的物产资源亦相当丰富。城口山神漆器、九重山牌野生山核桃被列入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首批保护产品;城口山地鸡、城口蜂蜜、鸡鸣茶叶等多个生态产品获有机食品认证。
目前,城口仍是全市发展最滞后的地区,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高寒深石山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①基础设施落后,缺乏连接周边大中城市的快捷交通,是全市唯一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覆盖的贫困县;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体量不大,工业效益低,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刚刚起步,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依托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生物资源发展旅游扶贫,已成为城口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3.1 “旅游+农业”农旅融合推动旅游扶贫。
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自然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以及质朴的农家生活对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通过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生态农业旅游,将有助于激发传统农业的潜在活力。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是农业,立足点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对象是旅游者,本质在体验。通过创意活动的设计,满足游客对农业活动全面体验的需求,将成为贫困乡村旅游脱贫的突破口。
自2012年起,城口县政府引导村民创建了“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农家乐品牌,时至今日,挂牌评星的已有280多家。做好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构建优美绿色环保的自然环境。二是增加游客真实的农业生产体验。游客选择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生活压力,享受乡村田园式生活,因此应充分挖掘乡村田园的体验要素,吃农家饭、干田间活、赏梯田景、住田园居,使耕作、采摘、烹饪、科普等体验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诉求,有效地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基于此,常住游客在当地的消费将成为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来源。此外,体验型农业旅游可以使农民全面展示农事特长,全面参与旅游经营,且从业门槛降低,一年四季均可接待体验旅游者,接待周期的延长也将增加农民的直接收益[8]。
3.2 “旅游+养老”农家养老助力旅游扶贫。
老年旅游是新兴旅游市场。当前我国60岁以上的居民超过1.6亿人,到2020年将超过2亿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旅游需求大幅上升,旅游消费潜力巨大。旅游养老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9]。一般来说,宜人的气候、优质的空气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候鸟式”旅游养老者目的地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而城口县依托其突出的生态优势,可发展为老年人休闲养老的不二之地。
城口旅游发展应正视外部交通瓶颈的问题,将“长宿”作为城口旅游的核心认知来塑造,依托其处于大山深处良好的生态优势,把交通的距离的劣势转化为营销上的卖点和竞争上的特色吸引力,引客并且留客。将闲置农宅统一承租给合作社或公司,根据养老需求进行统一管理和改造,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养老。由于老年人时间充裕,多选择错开大众旅游高峰而出行,并且会在农村停留较长时间,这不仅可以化解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休闲设施的季节性闲置问题,还可以缓解城市不断增大的养老压力。从旅游扶贫的角度,拓展旅游养老市场不仅可以使村民获得房屋的租金收入,按年度获项目盈利分红。同时,还可以通过在养老产业中的服务岗位上就业获得工资性收入。
3.3 “旅游+互联网”信息网络加速旅游扶贫。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O2O电子商务的兴起,消费者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费习惯、支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旅游扶贫应更加注重市场环境的变化,立足消费者体验角度,从资讯获取、购物流程、服务体验、评价回馈等多角度建立贫困户与旅游客源市场的联系,探索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旅游扶贫模式。
2015年,城口全面启动“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村建设。将贫困村内的乡村旅游、农特产品等资源与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但服务内容单一,仅限于食宿预定和农特产品网购。为扩大扶贫的效果,可规划将“网上村庄”升级为“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平台由老乡筹、老乡游和老乡汇三个板块串联农业项目的筹资、生产、销售三阶段,打造一条消费者体验产业链。其中,老乡筹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募集社会分散资本的“众筹扶贫”模式,让都市人群与农村贫困人群互动起来,帮助贫困户的农业项目筹集资金。老乡游是指游客通过互联网认购一定面积的田地或果树,委托贫困户代为管理,并预付所需的生产和管理费用。游客闲暇时可来地里亲自种植和采摘,体验农耕的乐趣,将虚拟的“开心农场”在线下实现。老乡汇则是指在农产品成熟S收后,由贫困户直接将产品通过物流回馈给曾经参与众筹的出资者以及认种土地果树的消费者,既让城里人奉献的爱心有了回报,又让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有了合适的销路。“e老乡”乡村旅游云平台的建立为乡村经济的提质增效以及精准扶贫的落实提供了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 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2]李金早.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开创新局面[EB/OL].http:///xxfb/jdxwnew2/201601/t20160129_759445.shtml,2016-01-29.
[3]厉新建,张凌云,崔 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张 辉,岳燕祥.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J].旅游学刊,2016,31(9):15~17.
[5]丁焕峰.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4,19(3):32~36.
[6]胡志毅.全域旅游的精准扶贫机制分析[N].中国旅游报,2016-10-04(3).
[7]石培华.“旅游+”是实现全域旅游的重要途径[N].中国旅游报,2016-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