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全面发展原则范文

全面发展原则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7 11:30: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全面发展原则,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全面发展原则

篇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何一门学科教育,当它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时,它是低级的不成熟的。当它进人到人的精神层面,影响到人的精神和行为时,它才具有更高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中外的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始终把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体育对人的身心的教育和影响是独特的,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从体育的本质来看,“体育之所以存在,最根本的前提是对人的肯定,是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权利过程,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过程。承认人的肉体的存在的合理性,体现对现世生活的乐趣、自由和幸福,培养积极进取精神,高尚的道德和时代气质。”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要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精神。这是学生身心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2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体育教学

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重视人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德、智、体”三育之一,在人的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育教学贯穿于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将开设体育课程,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开始了由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个体经过一定的社会文化的教化,学习一定的社会规范,习得社会的角色,逐渐演化为一个社会的人。人的社会化一般都要经过初级社会教化和再社会教化这样两个过程,从而达到人的教育和发展。“再社会教化是指人在初级社会教化基础上为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重新建立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人按照新的社会文化要求,改变自己的思想、感情、心理、性格、行为,得到新的认同的过程。”

3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几个方面

3.1创造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

体育本身就是游戏,具有娱乐的功能。体育教学要充分体现健康快乐的教学思想,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创造一种快乐的体育教学环境,改变目前我国体育教学过于呆板僵化,课堂形式过于死气沉沉的现状。体育教学应把阳光与空气、室外与自然空间、游戏与健身、运动与快乐等等的因素有机地编制起来,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手段趣味化,让学生充分地去运动、去表现、去感受体育的魅力,去体验运动的快乐,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3.2发展社会认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需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体育运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认识体育的本质,打开一个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窗口,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的人格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学习体育角色的技能,体会体育角色的责任,实践角色与同伴、与全队、与对手的各种关系,在体育的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而发展自身的社会认知能力。这是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和人格品质。

3.3积极参与,自强自立,发挥人的自主精神

体育运动中无论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都要求个人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力投人,要让学生学会独立的观察判断,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应付突如其来的赛场变化,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青少年都有争强好胜,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体育的课堂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矮小的机动灵活、高大的强打硬拼、诚实的稳扎稳打、聪慧的富于变化。比赛场成了天经地义的竞争场所,在规则的方圆中让学生得以尽情的表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自主精神和人格的独立性,用自身的素质、特点、技巧和智慧,书写出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

3.4让学生明辨是非,培养责任心和正义感

世界上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有一个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谁破坏了游戏的规则,谁就要受到规则的惩罚。体育运动是在严格规则约束下的健康文明的活动,要从小教育学生遵守“游戏规则”的社会认知和社会道德,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充分表现和发挥水平。不斤斤计较,不以牙还牙,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体育教学要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体育比赛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学会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培养学生明辨是非、作风正派、态度明朗、行为高尚的人格精神。

4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关键在于教育者自己的思想观念,认识到了,行动才能产生飞跃。教育者还要注重自身人格精神的塑造,它对学生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体育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上,要善于挖掘体育的精神要素,丰富和发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使学生在身心素质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语言发展关键期 语言教育 原则

认识人类语言发展和关键期是重要的,是开发人类潜能,培养和提高素质人才的开始。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操作性强、适应性广的针对关键期的教育引导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表明,5岁半左右是幼儿掌握语法、理解抽象词汇及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时期的生活是人终身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最快的时期,一旦错过这个培养和发展时期,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或者将永远无法弥补。在培养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方法,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下是我结合多年的幼教工作,在对幼儿进行全面语言教育中得出的心得体会。

一、全面渗透的原则

幼儿语言学习是他们的语言、认知和社会的知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语言教育内容就是向幼儿提供那些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的环境。实际上,纯而又纯的语言教育内容是不存在的。无论是专门的语教内容或渗透的语教内容,都存在着与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的关系。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渗透到正规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到各种游戏活动中,渗透到在语言发展关键期进行全面语言教育的研究一日活动中,渗透到家庭教育中,这样才能发挥最有效的效果。

二、重视发展过程的原则

强调重视发展过程,其目的一是扭转过去那种把学会字、词、句和某一文学作品作为课的目标现象;二是以学习这些内容为手段,促使认知能力、情感、人格特征和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因为语言的发展与生理、心理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应将全面进行语言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培养语言才能或素质。这就必须在重复发挥语言材料功能―“发展”和“过程”上下功夫。这比学会某一语一言材料艰难而复杂得多,真正意识到幼儿语言的学习即是知识经验获得的过程。

三、尊重个性、智力与学习类型差异的原则

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出来已经有两千年之久,但实际运用得并不好。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集体教训难以照顾到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个别差异研究得不够深入和细化,只笼统地按照能力差异施教。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因材施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人格差异。通过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策略、材料及时空等方面的多种选择性,满足具有不同兴趣和不同需要的幼儿。

第二要重复考虑幼儿之间智力类型的差异。有关研究表明,每个人至少都有六种智力:语言智力、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等。这六种智力在不同人身上,其发展有时是不同的。在作家、诗人的身上,语言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在科学家、数学家身上,逻辑智力得大了高度的发展;在作曲家、指挥家、音乐家的身上,音乐智力得到了高度的发展等。鉴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幼儿来到幼儿园时智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语言智力擅长,有的音乐智力擅长,还有的空间智力擅长。所以我们只有尊重这种差异,才能保证教学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要充分考虑学习类型的差异。除了智力类型有差异外,目前的研究表明,人的学习类型也存在显著差异。现已经知道的有五种: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和群体互动型。虽然这五种学习方式每个学习者都使用,但存在着以哪一种为主的或效率最高的差异,并加以尊重,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正如卢梭所言:“每个儿童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

四、主体活动性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由“主体性”和“活动性”共同构成的。活动必须是主题的活动,剥夺了主体性,活动是不可能进行的。而主体性又是主要通过活动来体现的,所以主体性和活动性是密不可分的。主题活动性原则是从人的活动性本质引申出来的。我们知道,人是依靠自己的活动把自己从动物分离出来,成为活动的主体;人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造了自身,创造了自然,创造了社会。活动是人存在的方式,活动样式是人发展的样式,亦是活动水平折射出人的发展水平。同理,幼儿也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建立和发展自己的世界。没有幼儿的主体性活动,就没有幼儿的发展。幼儿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样式深受其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的影响,幼儿语言的获得也必须通过活动得以发展和表现,离开了自主自由的活动,其语言能力也就不复存在。培养能以自己的意志去行动、去讲话的幼儿是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着力强调的。过去那种把幼儿当木偶、当容器、当机械的语言教育教学形式,都是与主题性活动原则相背离的,必须彻底改变。

五、创造性原则

幼儿语言的习得具有创造性,全面进行语言教育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需要对普遍的幼儿语言教育有诸多的突破和超越,需要想一些前人未想过的问题,做一些前人未做过的事。这就要求幼教工作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一味依靠老经验、老办法和老规矩,而要勇于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教育能力。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方法、手段和措施都要有利于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具体到语言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六、大剂量感知和积累儿童文学精品的原则

幼儿阶段有着极强的无意识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全面进行语言教育应充分考虑利用这一点,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全面平衡的儿童文学作品,利用餐前饭后等闲暇时间让他们进行感知和积累。所谓感知,就是不要求幼儿理解并会说出作品中的每个词、每句话,更不要求他们会复述所听过的每一个儿童文学作品。这里只寻求一种熏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对提高幼儿的语言修养和今后的语言创造是极其有利的。许多造诣颇深的文学家,都是在幼儿时期就感知和积累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我们在培养幼儿全面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并遵循以上原则,其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

[2]赵寄石,楼必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篇3

(1)健康性原则

该原则指的是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必须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的采取训练措施,以健康为前提去发展体能,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增强综合素质。从广义上而言,体能指的就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它包括与运动有关的运动体能以及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能。一个人可利用的体能取决于其健康状况。因此,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健康是发展体能的前提,只有如此方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贯彻该项原则具有以下几点要求:

首先,贯彻健康性原则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围绕这一目标,运动训练则必须应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其次,在思想上,健康性原则始终应处于首要地位,尽管我们提倡体育训练应不畏困难、挑战极限,但是必须控制在健康的范畴之内。再次,在体育运动训练的始终都必须要贯彻健康性原则,在训练项目的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要时刻关注健康。最后,健康性原则不仅需要思想上引起重视,同时还要体现在体育运动训练之中,比如,训练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训练设施也要具有安全性,确保训练是在卫生、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

(2)全面性原则

该原则指的是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时,为使受训者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那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训练活动。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只有全面地进行训练,才能够提升使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因此,发展体能应确保在训练方法以及内容上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可得到有效训练。贯彻该项原则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首先,全面发展是前提,强化薄弱环节是关键,要做到强弱兼顾。人们的运动喜好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身体状况互有差异。从对高校新生的体能检测来看,其体能发展并不平衡,为使其能够全面发展,那就必须要突破弱项,克服短板,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所以,强弱兼顾可以更好确保受训者的全面发展。其次,要协调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提高了运动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也会随之提高,同样,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会增强运动能力。所以,二者需协调训练才可实现全面发展。再次,训练内容必须科学合理。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可更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必须要循序渐进,遵循科学原理。否则就容易造成意外伤害,这对全面发展显然是不利的。所以,高校体育训练也必须如此,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讲实际、讲科学、有步骤、有计划,方可实现全面发展。

(3)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

个体化训练原则。体能训练具有个体针对性,其主要目的是使个体体能得到有效发展。不同的受训者,其运动能力、健康状况以及身体素质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应确立适合于受训者自身实际情况的训练模式与方法,因材施教。按建制施训这样的群体模式是大方向,只有对不同个体进行的个体化训练,才可促进群体发展。

针对性训练原则。它指的是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必须与应对复杂多变环境以及作战要求等相结合,从而使受训者的应变能力和实战能力得到提升。针对性训练是体能准备的一个重要措施和必经环节。

2.体育运动训练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运动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从我国高校当前体育教学现状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的运动训练内容和体育训练内容的相应标准还相差甚远。目前各高校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这和运动训练具有诸多共性,但其中的差异性也十分明显的,具体而言,体育运动训练对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训练内容和训练过程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运动训练主要针对竞技运动而进行的,从广义上而言,竞技是大众进行身体娱乐的一种形式,从狭义上而言,它又是一种高水平的体育活动,因此,竞技具有其娱乐作用,同时人们还能从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若人们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那么就能够获得身心上的满足和愉悦。当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进行竞技比赛的时候,他们能够对观众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并让人们有想参与体验的强烈愿望。尽管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两者是不同范畴内容,并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锻炼健康的体魄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德育仅仅只是体育教学的附属,这一点和运动训练是一致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掌握人体技能的规律性和一套有效的锻炼方法,从而可提供科学依据以便人体进行锻炼。尽管当前我国的运动训练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运动训练本身就是一项专业的训练活动,它能够有效指导高校的体育教学。

(2)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运动训练过程中实际上具有很多的教学因素,因此,在进行某项运动训练时,其采用的方法以及遵循的原则都和体育教学有共通指出,此外,通过不断地总结训练方法和训练原则,运动训练还可将其专业的训练方法用来指导高校体育教学。比如,运动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演示法、语言法等,这些都逐渐变成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教学方法,而运动训练中的针对性与个体化训练原则、全面性原则等,也都演变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常用原则,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由此可以看出,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原则同运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也是由于运动训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质和专业性,从而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借鉴,并有效地指导高校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

(3)先进知识和科学技术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运动训练中所采用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知识也可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借鉴,从而帮助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进而实现其育人的目的;尤其是运动训练中经常采用的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及一些器材等等,这些为运动员整体水平的提升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在指导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样的,这些科学方法以及器材等等都可以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来,使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更好实现其教学目标。

篇4

【关键词】消费;生产力;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018-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了有了很大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化。居民的消费观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在消费的过程中也逐渐出现许多不合理的消费现象。对待此类问题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人自身的发展,也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能否和谐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站在哲学的高度,以马克思消费理论为指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消费观的基本原则。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消费作为生产的目的和终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后环节,然而它本身的目的也取决于生产的目的。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社会消费的目的依赖于生产的目的,即满足资本的增值。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不同的,它生产的目的显然是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正常需要,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的目的逐渐变成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消费有助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消费观要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基本原则。这种消费观,不是提倡只为生产而生产,也不是提倡只为发展经济去生产,更不是主张只为提高国民生产总值而生产。与之相反,它提倡的是一种为满足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从而达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它把居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和判断消费是否理性的最高标准,并把这种标准推广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使得居民的一切消费活动都为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如果人们把物质作为第一,甚至是唯一的追求,而脱离了对精神的追求,那就只会是一种堕落、空虚,丧失自身的理想和精神信仰,最终沦为物语的奴隶;同时,也必然会引起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甚至导致后代持续发展能力的枯竭。

总而言之,人的全面发展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人不断全面发展,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就越高,而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消费观,就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提倡合理、适度和绿色的消费观,鼓励人们积极培养健全的身心,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基本原则

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我国出现了一系列矛盾:经济高速增长和能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人口众多和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等等,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形成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协调发展的局面。

首先,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可持续性原则提倡把人的消费行为纳入生态系统之中,不应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社会客体和自然客体都会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的作用。主体只有不断通过对客体的认识,遵循客体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消费坚持可持续性原则,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提倡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消费模式,反对对自然无止境的开采,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其次,从当代人与后代人的角度看,可持续性原则提倡的是长久消费和公正消费,要求人们在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过程中,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后代人具有同当代人一样的发展潜力。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的消费不应该以损害后代人的消费为代价。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存和延续后代的物质基础,我们不能只考虑实现利益而忽视自身的义务和责任,缺少对后代人发展需求以及人类长远发展的思考。总之,以可持续性目标为基本原则的消费,要求我们在满足自身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顾及后代人的消费需求。这样,既能有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还能有助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三、以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消费理论中提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能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力的质量,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过度抑制消费,也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该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逐渐提高消费水平,使得消费和生产能够协调的发展。

在目前来看,我国居民的消费仍存在消费不足和过度消费的问题,根据上述的马克思消费理论,我们需要避免抑制消费、过度消费。

一方面,抑制消费主要是因为部分人认为低消费能够增加社会财富的积累,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殊不知,根据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原理,低消费却难以带来生产的持续进行,最终造成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另一方面,持有高消费观点的人认为,消费对社会经济生产有促进作用,但他们忽视了过度消费不仅可能影响资本积累,还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以致阻碍经济的发展。

篇5

[关键词]科学原则 价值原则 统一 人学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8-0016-02

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使用过“人学辩证法”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否认他的辩证法理论和其他著述中包含有深刻的人学辩证法思想。从马克思的文本看,他的实践人学始终贯穿着科学的人学辩证法, 这些科学的人学辩证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的统一、科学与价值的统一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等。其中,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是人学辩证法的核心内容,探讨这一核心内容的意义在于,走出人的“抽象王国”,进入人的“现实王国”,使辩证法切实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发展的科学”,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找到通向真实的、具体的人的道路。

一、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它提倡的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人学研究绝不能完全运用西方人本学的方法,即脱离客观现实,撇开历史进程,视人为动物一样,完全是许多个体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一个类,并主观对人性或人的本质做出某种设定,以此作为前提,进行抽象思辨,不可能达到对人的真理性认识。而是应该遵循马克思所说的,“只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产生根源来理解事物”[1]P23,即和所有科学一样,从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现实的人的全部社会实践和全部社会关系的考察,从中发现人的真实本性、本质和规律。人学辩证法的理论出发点和归宿正在于,关注人类生存的和谐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总之,科学原则指导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存在现实,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自觉地塑造、改变自己。

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去考察人的方法。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最初是针对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的精神有所失落而提出的。目前学者们因学术眼光或学术角度的差别对“人文关怀”的含义缺乏统一的界定。从词源学上考察,人文关怀就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还有学者们认为,人文关怀起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但并不完全等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应超越历史和阶级局限,具有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第三种含义是从哲学和伦理学的层面上来解释的,着重强调“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和关心人。人文关怀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历史内涵。其表现形式也是多元化的,如生态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教育学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等。无论怎样的历史沿革,人文关怀的实质都是表达以人为本,对人的生存的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珍重、人的利益的维护,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开发。

二、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中最重要的和最具有革命意义的人学辩证法,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人学辩证法思想中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从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即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考察人及人所进行的一切历史活动。

“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意即:以“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为出发点的[2]P73,都是遵循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思想逻辑,归根到底是促成包括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在内的一切社会历史运动的根本力量。认识、理解、把握、关心和重视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福祉利益、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应然与实然等等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从而既继承又在本质上超越了种种建立在历史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人学思想和人本主义。

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P96这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有意识的活动”指的是人的劳动和实践。在劳动之前,人不仅能通过感觉和思维在人的头脑中主动地选择和反映客观对象,而且能够首先在思想中把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和人的主观需要结合起来,改变原有事物,设计、创造出自然界本来不存在的新事物,并以此为目的和动机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在劳动中,人不仅依靠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更主要的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即把外部自然物质变成人改造世界的手段,进而改变客观对象,创造出符合人的需要和理想的事物。人所具有的精神活动,正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人的精神活动的实质在于抽象的理性思维。正是由于理性的力量,不仅使人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成人与人自身意识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利用自然,协调甚至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还使人与人的关系成为人的自觉。哲学基于社会关系拓展了对于人以及人的本质的理解,展现出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人的社会本质的致思理路。马克思不仅阐释了人为社会所同化,从而逐步融入社会的社会化历程,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在人以及人的关系作用下逐步向人的生成过程。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从而使自然界不断转化为人的客体、人的对象,转化为属人的社会化的自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创造出日益多样化的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交往形式。

人的本质是人的价值产生和存在的根据。所谓人的价值,就是指个人对于他人、社会所具有的意义或作用,即个人对于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4]P415人不仅是物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同时又是人自身的价值的创造者和实现者,因而人以及人所具有的本质是一切价值赖以存在和实现的基础与前提;而且,人的价值是个变量,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在创造新的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他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因此,必须要从人的本质力量出发去考察人及人的历史活动。

考察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其所要实现的价值意义在于,确保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应以根本造福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以保证人自身本质力量充分发挥和人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实现。“造福于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包括三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重视人的物质生活需要及其满足。因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5]P32第二,重视、开发和满足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人的精神生活潜能和需要。在马克思看来,以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精髓的精神生活底蕴,正是把人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动物的本能生存活动区别开来的“人的类本质”之所在基本区别,也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标志与根据。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开发和实现“人的类特性”、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亦即所谓“人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不断提高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水平,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普及工作,以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便成为继重视和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之后的又一重要任务。第三,重视并不断提升和满足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特性最集中地体现在他对自身的社会关系与历史的创造中。社会作为人的社会、人的世界,是人自由自觉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之能动的现实的表现。社会性同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一样是人的类本质之存在,而且还在人的类本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人的类本质得以形成和实现的必备条件。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性的感性形式的体现。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彼岸世界,对于人来说,它是人的一面现实的镜子,是由人的交往来生成和实现的。为此,不断自觉地适当调整或变革人们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安排,适时进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制度革命或体制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对现实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之所在,也是人学辩证法彻底回归到现实社会承诺的实现。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出发,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包括人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实现,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和谐以及因此而实现的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充分满足。从其理论意义出发加以概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则在于,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哲学看来,作为人之存在本质特征的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充分证明和全面体现。哲学所谓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旨在揭示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蕴含的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从而阐发内蕴于其中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实际体现着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因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所驾驭的时候,才不是理想、职责等等”[6]P330。其次,“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的类本质向个人的回归,而且表现为个人对人的社会特性的重新占有。马克思指出:“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7]P82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单个人的独立行为,只有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个人的社会交往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上看,个人的主要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为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社会交往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上看,个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的交往,将在此基础上促进世界的普遍交往,从而建构起人的全面而丰富的关系。再次,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意味着个人自身中的自然潜力的充分发挥。每个人都必须“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和活动受到自己控制”[8]P202。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首先意味着个人需要的日益全面和丰富。人的这种日益全面和丰富的需要表现为:每个人按其自身特点生产积极的需要欲望;人的需要由单一的片面性需要发展为日益全面的需要;人的需要由低层次需要转向以实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为取向的积极性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6

一、全面性原则

社会的发展都是公平的、普遍的,它不是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而是给每个人提供充分体现价值的机会,尽量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是提供了一个促进学生平等发展、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它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个学生和谐的发展,并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全面发展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中包含的全面性原则有以下几个含义:一是从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一角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是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例如: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二是从每个学生角度考虑,新课程标准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课程体系的全面性。虽然,旧的课程标准很注意全面性的,但由于人为的把课程分为主副之别,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新的标准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作了重大变革,不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强调了评价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

二、整体性原则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里体现了一个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新的课程标准具有整体性。课程是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身上的中介。通过课程的实施,我们应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所以,我们实施这一标准应当是完整的、全面的。二是新课程标准改革本身具有整体性。中学课程是一个有诸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新课程标准顺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协调了课程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各要素互相配合,有机协调,使教育具有整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就是要求我们努力探索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极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合理的组织教育内容,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使教育任务得到全面落实并取得整体作用。新课程标准的整体性原则对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使学生的发展是个整体。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受到身体、认知、行为、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的,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应该具有培育学生整体发展的观念。二是使学生的认知也是一个整体过程。知识的互相联系使它变成了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只有用整体的构思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教育效果。三是要求我们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课程是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我们不能只注重课程各部分的教育作用而忽视了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通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等的发挥课程的综合作用。

三、发展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各方面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因此以发展性为原则,既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通过各方面的改革,实现课程本身的发展。新标准的发展性原则体现在:首先课程注意了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使学生更科学、更全面、更持久的发展。因此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普遍适应的、有无限张力和发展可能性的、可以持续地创造新知识的技能。其次,新课程本身具有发展性。课程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要求的必然反映,而社会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课程只有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实际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成为有价值的课程。也就是说,课程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再次,学生本身具有发展性。不管是从生理方面还是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本身是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新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对课程内容计划的调整,通过对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发展性还包括学生学习方法的发展性。另外,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显著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以求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

四、前瞻性原则

篇7

一、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人的全面发展是理论学说的根本观点,是追求的基础价值目标。它是指人在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完善和提高,也是一个逐渐摆脱对人和物的依赖关系从而走向自由与个性的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即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实践的评断,并且其评断的依据应具有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只是类的全面发展,也包括着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类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必须以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地开发调动。”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类的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类的全面发展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条件。随着科学技术广泛深入的运用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交往变得更加密集。这无疑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广阔的空间和进步机会。但当前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仍是片面的和不完全的。由于目前社会分工依旧存在,人类依旧摆脱不了对物的依赖。因此,个体的全面发展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而要充分实现这一目标,个体的道德发展是紧密相关且极其重要的。

二、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道德发展,是个体在环境、教育及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影响下,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至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动态演变过程。

(一)道德发展是个体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其根本原因在于人首先是存在于自然中,对物质生活有依赖性;其次,人还具有意识的存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的物质生活需要,也为人的精神享受提供了保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境界就可以随之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就可以自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基础,而道德素质又在个体的综合素质中具有主导性地位。提高道德素质,是培养“四有”公民的基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个体的全面发展是道德发展的最终目标

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了道德素质的培养,而道德发展的最终目标则是推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认为,个体的全面发展是真、善、美的哲学理想的现实表达。个体对全面发展的追求其实质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超越现实,追求和创造更加美好的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由道德的性质、道德与人、道德与社会的关系所决定的。道德建设是做人的工作,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评价道德建设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时刻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人是道德建设的主体,离开了人,道德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道德建设重点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们牢固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重视道德实践,推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篇8

成人教育理论的日益丰富赋予成人高等教育学科以新的时代意义。1985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成人教育“由于受教育的主体是工农群众,故又称工农教育。业余教学时间以业余为主,故又称业余教育”。①1987年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成人教育主要是对已走上各种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②1997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在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大力发展成人教育。21世纪初的成人教育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担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2010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③社会的进步和社会对教育需求的不断革新,使成人教育在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担负的责任和社会给予的定位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为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必将开启其新的时代内涵。互联网的普及和繁荣为研究培养方案提供了物质条件。首先,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的模式。传统的成人教育离不开教室、班级、规定的时间等要素,教师离不开教室、黑板、粉笔,学校的必要组件是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学校教育是在有围墙高筑的校园内完成教育目标,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网络教育使传授知识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投影仪、幻灯机进入课堂,到录音机、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从影碟录像到广播电视教育,一直发展到当今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以及依靠互联网的传播,使网络成为了集数字、音频、视频、图片等于一体的载体,信息的储存变得简单、方便、易行、快捷,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学习,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只限于在学校进行的”地域观念,教室已经不是授课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能随处学习,随时学习,教育向着无限的空间拓展,超越时空,超越国界,走向全人类。

2人的全面发展原则

人的全面发展原则要求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现最新的科技知识、信息和人文关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智力、体力、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主体人格的完美发展和各种需要的合理满足。”④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的更新日新月异,知识老化的时间在日益缩短,一次性学校教育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的新知识、新信息和新科技。有关研究显示,知识的半衰期只有三年,更为形象地说,一个上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5年后知识的陈旧率为40%,10年后达到60%,20年后达到85%;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只占一生所学知识的10%~20%,还有80%~90%的知识要在工作后通过各种学习方式来完成和更新,鉴于此,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把最新的科技知识、学科前沿信息都融入在课程教学中,着重提高人的活动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学会处理复杂的社会关系,提升主体人格的品质。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应贯穿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一堂课两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教学组织者来说,需要提供的是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对于受教主体来说,他通过学习这一课程体系,加上自身的内化,达到自身的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应以文学的学习作为主体,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是由文学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尔基说文学是一种“人学”,刘熙载说“文,心学也。”“文学可以说是人生(全方位的、而不是某一侧面的如法学)与人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观念、精神、情感与价值等)通过语言方式的一种艺术建构与呈现。文学对于社会人生的艺术呈现又是以人、特别是人的精神与灵魂为核心的,因而文学史又常常被称为人的心灵史、灵魂史(勃兰兑斯语),这是文学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与意义。”⑤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⑥

3结语

篇9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开始并将继续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蕴涵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哲学思想。

1.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的要求都是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归根结底又都是为了人。因此,以人为本贯穿于整个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人类社会发展观进化的必然结果。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发展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逐渐完成了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的转化。现展观强调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中心。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人类社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最新成果,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是以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求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在社会关系的变化中实现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人既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对象,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本展开的,人在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发展。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发展思想坚持了的历史主体论,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对人的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概括。人是历史的主体规定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它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讲,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也就是说,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实现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统筹兼顾这个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即一要尊重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支持发展、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二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上,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以人为本发展思想与生态哲学的一致性

以人为本,倡导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着眼于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统一观、协同观,以全球意识、生态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等为其具体的观念性构成要素,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要遵守自然规律,决不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以人为本发展思想还包含着协同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利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主张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把人与自然的协同作为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准则,这充分体现了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切发展以全面发展的人为价值尺度,一切环境行为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乃至后代人利益在内的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权益为依归,善待自然,保护环境,建设自然,优化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进步,可持续发展”。[1]

3.以人为本发展思想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它突破了那种把经济和技术增长作为社会发展充分内涵的传统观念,把社会发展理解成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它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存效益的最佳组合”。[2]

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或在社会领域,以人为本并非指一个集团主体,或者个人主体,它首先是以整个人类为主体,或者说首先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主体。当然这里所说的人类的整体利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代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所有的国家和地区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尤其要重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二是代际人类的整体利益,由此出发,要求当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在发展中,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更要重视后代人的利益。

以人为本注重的是以全人类整体为本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人类整体为本,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坚持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公共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即“人类整体主义”的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不是均衡的发展,而是要实现人的需要、素质和本质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要求的是在发展中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顾及人的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的改善和提高程度。要把改善人的生存条件、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转移,也就是把所有的发展都着眼于人对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以及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

以人为本,即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说在人类与非人类自然的关系方面,坚持人类价值的本位性,强调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优先地位和目的的地位。如果不以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作为发展的动机和目的,那么这种发展就是盲目的、不科学的。把人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最终目的,则是生态哲学研究和思考的起点、归宿和内驱力,离开人的生存与发展利益的价值取向,人所建立的整个社会生活大厦就会崩塌。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

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人类的主体性不仅包含人作为认识、实践的主体对客观的主动、主导、自主力的肯定,也包括主体对这些能力的自控、自制以及对其活动结果正负效应的自省、自责和责任。”[3]

以哲学为依据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从人的对象性活动、从主体的实践中来理解人的主体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确立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在历史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假设;人类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并且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与义务,因此自然就处于客体地位。由于人类的这种主体地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还认为,人类拥有运用理性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自己的目的与理想。这与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所主张的人的主体性有相似性。这种主体性作用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改造自然与破坏自然。这体现在人能动地改造自然,人是能动的主体,自然界是受动的客体;二是保护自然与补偿自然。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和补偿自然。因此,“以人为本”是在更全面、更合理的意义上对人的主体性原则上的一种肯定、完善和深化,它吸收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精华屏弃了其糟粕,是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讲,以人为本中人的这种主体性地位是在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其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与超越也正是通过这种互动体现出来。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发展思想的最高价值目标

篇10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近年来,我国高校特别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角度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改善传统教育的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总之,大学思想政治的教学重心应逐步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转变[1]。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指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分析

1.1个人能力发展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来看,个人能力指存在于人的身体,人在生产某种价值的过程中,利用体力与智力活动的总称。由此可见,人的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心理、生理方面的素质,涵盖智力、体力、社会能力及自然四个方面[2]。其中,体力及智力作为人从事各个活动的生存需要基础及身心基础,人所有的生命活动均涉及智力及体力,只有维持生命体征才能涉及发展,缺乏足够的个人能力是难以获得成长的。所以,要想使人的全面发展得到有效培养,首先必须培养人的个人能力。

1.2人的才能整体发展基于人的能力培养方面分析,不难看出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人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进而促进人的个体进步。因此,为了促进人的才能的整体发展,需结合社会、自然的一些成果,并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场所,此外还有必要对人加以引导,唯有如此才能够促进人的才能整体发展。此外,必须注意的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需为人提供优良、健康的实践场所,避免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及思想,从树立人的正确思想观及价值观为基础,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看,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协调共存、有机统一的。作为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因此,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人与人能通过社会方式满足个人需求。同时,社会需求真实反映着个人需求,但是个人需求的满足程度受限,比如:在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人的需求也会发展一些变化。但毋庸置疑的是,社会发展促进了人的进步及发展,进而促使个体性与社会性相融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涵盖人的能力发展及社会的协调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

人的个性指具有一定倾向性及动机性的心理及生理活动的总和。同时,近几年来,在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的价值观及人生观不断改变,其个性呈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基于现今大学生的性格追求角度来看,均注重自我个性的表现,然而由于受到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及思想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性格、价值观及人生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高速发展阶段,其个性倾向特征尤为突出,例如:自信、自尊、独立、力求独树一帜,力求与众不同,是年轻、张扬、自信的年轻知识群体,主要体现于学习、生活、心理三个方面。

2.1在学习上的体现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的思维独立,创造性及批判性强,具备强有力的创新精神及怀疑精神,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对于复杂社会现象存在独特的个人见解,偏好以网络为主,拓宽兴趣知识面,发表个人观念,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2.2在生活上的体现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生的情绪及情感丰富,普遍个性张扬,追求时尚,情感表达直接,不喜欢拐弯抹角,爱打抱不平,嫉恶如仇,但是欠缺替他人考虑,自控能力较差。相较于现代大学生,传统大学生的情绪表现特点多为曲折性、内隐性及文饰性。

2.3在心理上的体现从心理的角度来看,现代大学对于成人存在着渴望心理,追求平等、自由、独立,但是大部分学生的内心相对幼稚,心理素质相对不成熟,特别是抗压能力差。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以个性化教育为切入点,提高群体的思想政治水平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总而言之,对于现代大学生的性格缺陷,教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逐步改变教学方法,摒弃传统教学法的糟粕,紧密联系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以树立个性化价值观念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作为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自由个性理论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其中,个性发展指人出生后,形成、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其实质为人类思想进步、性格逐步健全以及智力不断发展的一个历程。所以,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实际上是对人的个性进行培养。同时,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为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作为设想的理想化目标,发展人的个性及主体性是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属于个别现象,是普遍现象,其目的为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措施为:(1)由于马克思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人的个体发展”,个体不进步,也无法达到总体的和谐,亦不存在全面进步的希望;(2)马克思理论以分析现实生产关系及人为切入点,得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作为第一生产力,其真正目标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为培养全能人才。对于个性自由来说,为人的个性和谐发展的必要基础,在了解个性自由的内涵的基础上,需注重人在“德智体”方面的发展,进而使人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与此同时,完成“传统”转变为“自由”的过程,以获取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丰富的教育方法为主,培养学生文明素质,增强理性能力,逐步构建健全的自由人格,弥补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足。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以社会要求及人的发展需求为基础,选择正确、高尚、进步的观点、道德、思想完成培养活动,提高其素质水平。

4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策略探究

4.1注重学生个体思想个性化的发展从马克思理论的角度来看,加强人的个性化发展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显著的价值作用。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课程改革原则为以人为中心,培养人的个性化发展。从中可知,为使学生的社会性觉悟得到有效提升,有必要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多与学生沟通,进而了解学生的诉求,与此同时,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身职责,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清楚认识大学生的一些需求,比如在物质方面的需求以及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等,并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2培养大学的自主学习能力顺应时展潮流,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力求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使大学生的发展摆脱传统教育方式的约束,便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进一步健全学生的人格,满足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学习能力是人全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这一要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3加强师生平等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普遍忽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以教育方为教育主导,教育方又为知识传授方,社会地位高,社会优越感强,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人才的培养需求,逐步被社会淘汰。因此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主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淡化社会优越感,力求教学双方的平等性,以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受教育方,准确认识自身不足,即暂时性及相对性的知识面贫乏,以自我勉励不断进步。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能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助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同时,教师重视大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从根源上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信息收集、信息破译及信息转化的过程,进一步完成信息吸收,实现思想的进步。

4.4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实际教育的过程中,教学双方必须真诚互动,做好“听”与“讲”角色的转换工作,以双向互动方式为主,促使教学双方共同成长,引发思想共鸣,找出思想共识。此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学生看作授课的一种载体,而非核心,也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定位,显然这样难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改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有必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以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保证大学生在发展进程中实现全面化及个性化发展。在网络化时代及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延伸至教育领域,人类逐步走向与现实社会相区别的网络社会。同时,网络社会不仅改变人的生活习惯及思维方式,还创新了教育方式,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渠道、空间及手段。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尤为重视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为使思想政治教学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有必要加快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综述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概念,分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体现,为提出具体的创新教育策略提供显著的价值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芳放.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的实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

[2]史小禹.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原则

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实际出发的需要,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因此坚持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原则十分必要。本文认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关爱原则、客观公正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同志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同志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的含义

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是指要以教育对象为本,把教育对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满足教育对象多方面的合理需要,最终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原则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另一方面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首先,以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为本。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坚持素质取向,即以形成、提高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的发展,遵循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把理论、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原则转化为对象的思想与行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特殊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区别于其他的根本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了解其思想政治实际发展水平,通过组织、动员、协调和激发等手段调动和发挥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要通过教育、监督和约束等手段来促进教育对象主观世界的改造。全面提升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以促进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其次,以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把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经典作家认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必然要遵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背离人的全面发展的倾向,更多地从培养接班人的角度,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提出要求,不断强化其政治性诉求,而弱化了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特别是从个体发展的需要来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从现实的人即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出发,满足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各种需要,真正做到以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为本。

二、尊重关爱原则

尊重是对教育双方的要求,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尊师”的观念源远流长,尊重学生的观念仍显淡漠。在教育中教育者漠视教育对象,缺乏对教育对象的关爱。因此尊重关爱原则应当成为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必须坚持的原则。

1.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

尊重关爱学生是教师应有的一种职业道德,尊重关爱原则所蕴含的伦理精神实质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所具有的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等基本的道德精神是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尊重关爱原则的含义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不讽刺挖苦教育对象,不歧视教育对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教育对象;关心教育对象生活的冷暖、学业的进步,以爱的情感投入给教育对象,关爱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并给教育对象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2.尊重关爱原则的内容

第一,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是尊重关爱原则的关键内容。遗传因素、环境、教育和社会文化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教育对象的人格千差万别。心理学认为人格没有好坏的差别,教育者应该尊重具有各种人格特质的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难免会出现错误的思想或行为,教育者应该批评甚至处分来加以制止和纠正。但是在批评或处罚教育对象时应该以尊重为基础,不侮辱教育对象的人格,不损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不伤害教育对象的情感,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使教育对象深刻的认识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第二,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当教育对象面临两难的选择时,教育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意见和建议,但是教育者不能强迫教育对象必须选择某一方面,对于教育对象的选择教育者应该深入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理解教育对象的选择。在学业上,教育对象有选择所学科目、所学专业、是否继续学业等方面的自由;在交友方面,教育者应尊重教育对象自主选择朋友的权利,对于教育对象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教育者应加以引导,促进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方面,教育对象有的自由,可以信仰任何宗教或不信仰任何宗教,教育者对于具有和不具有的教育对象都有应该尊重并理解教育对象。

第三,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关心爱护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是尊重教育对象的升华,关心爱护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对教育对象的尊重,更体现出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责任感。关心爱护教育对象要求在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情感投入,实行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当教育对象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育者应该用关爱之心循循善诱,引导疏通,用关切的语言展开讨论与批评,纠正错误意见,解决认识问题,而不是冷冰冰地居高临下地对待工作对象,戳伤人的自尊心,促进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

三、客观公正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的含义

客观公正原则要求在正确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客观公正原则是以实事求是为前提,不带任何偏见和主观臆断,全面地分析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及其思想状况,平等公正地对待教育对象,与教育对象保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是平等的,不因身为教育者而在教育对象面前盛气凌人,或以不公正的态度对待教育对象。

2.客观公正原则的内容

第一,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前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教育对象,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认识教育对象首先要看到他们思想政治方面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他们中多数人的基本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符合党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对于极少数带有根本倾向性问题的教育对象,教育者应该加以重视并且要着重解决这种问题。坚持对立统一的观点,必须反对片面的看待教育对象。要肯定教育对象的正确思想,正视教育对象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的方法纠正教育对象的错误思想。

第二,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是客观公正原则的重要体现。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它需要教育者用正确的评价来引导教育对象的健康发展。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无处不在,在教育双方的对话里,在作业交流上,在阶段性的测试中等等。教育对象往往很在乎教育者的评价,在意教育者能不能正确的评价,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因此教育者就必须正确的评价教育对象。正确地评价教育对象就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教育对象实际的思想状况出发,要客观公正不能主观臆断,充分发挥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三,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必然要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教育对象要认识到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平等。“教育者代表社会对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虽然在某段时间内,可能与教育对象在知识存量、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不平等,并且拥有其职责和地位所赋予的话语权、规章制度执行权。”但这些不意味着教育双方在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J].思想教育研究,2006(2).

[2]赵小狮.坚持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2(12).

篇12

一、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家长及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和主观的原因,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程度深浅不一,对学校体育的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和质量观的认识,目前仍还处在较低水平的社会意识层次上。

(1)学校体育的实施,由于条件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①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多数学校的普遍问题,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还没有消除,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突出。③体育器材管理不善,一些学校常用的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球场跑道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械长期束之高阁,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④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2)忽视学校体育的功能。广大城镇和农村,因城乡的差别,“望子成龙”心切。为考取高一级学校取得铁饭碗为目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由于受这种观念的制约,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因此很难发挥学校体育的各种训练和作用。

(3)学校体育观念的落后。人们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耍,而没有从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体育教学的认识,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促进人体结构和肌肉完美发展,增强体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情感、情操和审美观念,从而培养社会的合格人才。

(2)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发展战略,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解决学校体育工作蓬勃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①动员鼓励中学生积极报考体育院校,不断充实教育队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积蓄后备力量。②积极组织或参加市、县、乡运动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与体育教师工作水平。③关心广大体育教师生活,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工作。

(4)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应大力推广体育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提高学生素质、实现培养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努力做到德、智、体有机结合、全面发展。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从单向教学目标向多项目标转化;从单调体育向愉快体育转化(以游戏性方式);从微观的体育教学管理向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向转化,使体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主体性原则。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过去的“放羊式“教学转化为愉快的开放性、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

(3)普遍性与指导性原则。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要符合农村中学的实际,所获得的效果要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所以在选择方法与手段上,要有针对性,实效性,简单易学,锻炼效果好,课堂练习密度合理,运动量适宜,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篇13

(一)课程设计的动因

1.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无论何种性质的教育,都有责任和义务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社会做贡献的健全人。而一个健全的人不单指身体健全,还指具备完善人格、良好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当前,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往往过多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忽视对学生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偏离全面发展的轨道。因此,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进行课程设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社会发展的要求

从本质上讲,教育是使社会得以发展的手段,同时社会的发展也决定了教育方向。因此,要根据社会需要培养相应的人才。社会需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标尺。原始社会,即使没有任何特长的人也能够从事简单的劳动。但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活将举步维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职业院校的学生要想从事现代生产,必须以教育为手段,掌握一门技术或特长。所以,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要以社会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和依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3.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是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后应达到的标准。职业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大批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知识和一定职业能力的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是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载体。因此,进行课程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通过课程教学组织内容。

(二)课程设计原则

进行课程设计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要体现社会对学生技能的要求,二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满足这三个要求,需要坚持以下原则。

1.教育性原则

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都要把教育性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能力性原则

职业能力指从事一定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课程设计的主体。课程设计在体现教育性的基础上,还要重点突出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把增强学生的技能作为首要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结束学业后能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总的来说,学生应达到三方面的能力要求:一是具备实践能力,知道如何做;二是具备专业知识,知道为何做;三是具备创新能力,知道怎么做好。

3.实践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最主要特征是实践性,因此,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实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增设一些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技能。

4.适应性原则

如今,时展越来越快,知识更新也越来越快,人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因此,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以加快人才流动。尽管短时间内学校只能培养面向特定岗位的学生,但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使学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职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设计策略

(一)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为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应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当前,职业教育均是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学校和企业可以在达成合作意向后,先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负责学校的招生、学生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总之,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能够为课程设计提供人员准备。

(二)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

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具有多种发展层次,而不是只有中职与高职两种职业教育。如今,社会不仅需要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对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本科教育中,部分院校已开展本科层次技术教育,并在经济界、企业界均得到了认可。同时,加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已成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另外,对某一特定职业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如工程硕士)教育的侧重点。在探索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过程中,可立足当前本科层次技术院校,择优试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帮助技术本科院校实现与企业的结合,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此外,职业院校可利用自身优势,考虑设立大学预科制度,招收三校生,扩大自身生源和影响力。总之,进入新知识时代,面对企业技术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应随之调整战略,将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重点,积极发展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同时探索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教育,建立大学预科制度,大力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不断增强我国职业教育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三)贯彻培养目标到教学

1.建立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对基础设施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实训基地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政府扶持等,建立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课程设计的关键,所有的培养方案和计划都要靠教师来完成。因此,课程实施成功的关键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多引进一些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材料,多订阅《国内外教育文摘》《教育科学》等杂志,组织全体教师集体学习,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特别要多组织年青教师学习魏书生等先进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其次,可以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以开阔眼界,提高其自身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教师专业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需求,并掌握一定的人才培养方式。最后,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使其能够用自己的知识、道德修养、价值取向等影响学生。此外,还可以聘请企业的一些专业人才实施教学,以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的良好结合。

三、结语

篇14

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经济不发展,社会很难发展;经济、社会不发展,人很难发展,人的发展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我国所提倡的发展观有别于传统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仅仅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人的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所提倡的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认为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人”,人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一旦我国的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就会迷失方向。我国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加快政治建设,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再者,加快文化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量,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因此,我国要始终着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我国重视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提高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创造精神。最广大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如: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等社会氛围。同时,在生产生活中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正确处理好城镇、乡之间以及各行业间群众的利益关系。为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也是现代化建设的现实任务。

2.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

目前,我国主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合为一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四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共进退的密切关系。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也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动政治、文化、经济与社会建设,从而实现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在我国贯彻全面发展中坚持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等。不断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达到相互协调的格局。从我国国情来看,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与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因此,全面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其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得以持续且又快又好的发展下去。

3.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3.1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注重于在谋求当期利益的同时并着眼于长远利益,避免了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顾眼前发展而牺牲长远的持续发展。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贯彻中,应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经济的发展应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循环发展”。因此,这样才能够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综合要求,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现实社会的有序发展。

3.2科学发展观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所谓协调发展,其含义是在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发展,实现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唯物论证法认为,世间万物是普遍联系,各事物之间、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协调的,反之则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从广泛的世界角度来看,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从而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环节的协调发展。

3.3科学发展观全面发展的意义为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学科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即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我国根据自身的国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为更好地抓住重点与主流,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科学发展观从过去传统发展观只注重于追求经济发展演变为促进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了我党在发展观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贯彻中,既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总心,又同时强调促进并加快发展。不断增加促进经济发展的投入、社会发展的投入以及资源和环境的投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化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关注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与环境指标等,从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