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手段范文

健康教育的手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6 17:19:23

健康教育的手段

篇1

[关键词] 直肠癌;阶段性;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5(a)-140-02

直肠癌是临床上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的主要表现为直肠刺激症状、黏液血便、肠腔狭窄症状、晚期恶病质表现[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治疗是该病主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直肠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健康观念,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患者对相关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2008年5~9月,对42例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取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直肠癌的患者共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45~65岁,平均42岁;文化程度:本科以上9例(21.5%),大专20例(47.6%),中专及以下13例(30.9%);职业:干部18例(42.8%),企业管理者8例(19.0%),其他16例(38.2%)。

1.2 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方法

1.2.1 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①入院阶段:由负责护士向患者做入院介绍,同时解释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内容。②住院阶段:住院次日开始根据不同阶段选择合适时机对患者进行评估、教育,直到患者理解并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③出院阶段:出院前1 d进行饮食、活动、休息、生活习惯的指导。

1.2.2 阶段性健康教育的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调查有专人负责,采取无记名方式,现场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全部回收。

2 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患者学到保持或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地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2],阶段性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性整体护理的一种实践模式,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阶段性健康教育是护理程序的具体落实。具体内容如下:

2.1 入院时健康教育

2.1.1 入院介绍患者入院时,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以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治医师、责任护士, 病房各项规章制度、住院须知及患者住院所需携带物品等,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环境。

2.1.2 入院宣教入院后向患者讲解直肠癌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吸烟与癌症的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消除患者的恐惧与不安,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熟悉自己的病情。

2.2 术前健康教育

2.2.1 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直肠癌患者需进行多种检查,检查前向患者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意义,检查中应注意的事项和患者须如何配合。

2.2.2 术前心理指导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向患者讲解疾病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知患者手术时间,介绍手术名称及方式,告知患者直肠癌手术的治疗过程,对需做结肠造口的患者,说明结肠造口虽然会给患者带来生活不便,但处理得当,仍能正常生活,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

2.2.3 术前准备的教育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咯痰等,针对吸烟、酗酒的患者告知其危害性,使其自觉戒烟戒酒。术前2 d进流食,术前12 h禁食,术前4 h禁水,术前晚及术日晨给予清洁灌肠,术日晨口服泻剂,术前1 d做好术野皮肤准备,告知患者术前准备的方法、目的和意义,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3 术后健康教育

2.3.1 心理指导以亲切和蔼、暖人肺腑的语言告知患者手术效果和局部切口生长情况,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向患者介绍治疗须经历的过程,使患者了解治疗及康复的基本过程,改善患者对直肠癌疾病知识缺乏的程度,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同时对家属也要做好健康宣教,形成积极配合治疗的氛围。

2.3.2 饮食指导术后禁食、胃肠减压期间由静脉补充水和电解质,让患者掌握禁食及胃肠减压的意义是防止腹胀,避免吻合口瘘。2~3 d后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指导患者进食流质饮食,如无不良反应,改为半流食,注意少食多餐;术后1周以后,指导患者饮食宜进清淡、少渣饮食,注意不宜吃辛辣食物;术后2周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低渣饮食,避免太稀或粗纤维太多的食物。食品种类宜多样化,突出食物的色、香、味、形,以促进食欲,使摄入的营养更全面、合理。

2.3.3 活动指导患者术日平卧位,全麻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在病情允许下,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正确地咳嗽、咳痰,结肠造口患者应向患侧卧位,防止感染。术后1~2 d协助患者床上活动,术后3~7 d适当下床活动,介绍早期离床活动的意义,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在护士及家属搀扶下离床活动[3],术后1周,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循序渐进。

2.3.4 用药指导按医嘱合理用药,讲解药物的服用剂量、方法、作用、副作用及用药后注意事项。

2.3.5 结肠造口自我护理指导

2.3.5.1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袋,掌握造口袋裁剪与粘贴技巧。使用弱酸性溶液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局部涂氧化锌软膏,有皮炎时暂停使用造口袋。

2.3.5.2 预防并发症。造口处拆线愈合后,指导患者每日扩肛一次,防止造口狭窄。

2.3.5.3 帮助患者正视并参与造口护理,护士在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自尊,鼓励家属参与造口的护理,同时帮助患者逐步获得独立护理造口的能力。

2.4 出院健康教育

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结合直肠癌患者的康复状况做好患者思想工作,指导患者出院后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适当参加体力劳动,避免劳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排便通畅,保持局部或结肠造口部位清洁;指导患者以高热量、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原则,少食刺激性食物,如白酒、辣椒等,告知患者定期复查,遇有特殊情况时,及时来院就诊。

3 结果

42例住院患者进行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后,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都能切实掌握和独立运用直肠癌疾病的自我护理技巧,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直肠癌疾病的认识,改变了患者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真正满足了患者的身心需要。本科护士也通过开展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拓宽了医学理论知识面。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见表1。

表1 直肠癌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n(%)]

4 讨论

护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帮助患者或家属自愿地接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阶段性健康教育是根据直肠癌疾病手术治疗分阶段制定教育内容,按每个阶段教育内容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反复评估,使健康教育多次、少量进行。在教育过程中要求护士必须主动与患者沟通,按病情发展阶段的内容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减少了中断环节或遗漏现象,增进护患交流机会,保证了直肠癌患者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通过全程阶段性健康教育,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开拓知识面,加深知识点,不断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意识。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0-271.

[2]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8.

[3]曲娜.大肠肿瘤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83.

篇2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游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可知,幼儿园需要将幼儿心理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正确健康的理念,提高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关注程度。现阶段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孩子智力开发与卫生保健,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有限,尚未形成有效的教育系统。怎样帮助孩子形成健康心理?采取合适地教育方法进行引导,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以游戏作为媒介,各领域制订活动方案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1.以体育游戏激发孩子自信心

体育游戏具有良好运动特征及趣味性,与幼儿园阶段孩子好动天性十分吻合。所以,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儿童身心健康教育方向的作用,对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孩子心理品质与合作意识,让孩子形成包容心理,提高自信心。与此同时,体育游戏作为集体活动,能够让孩子形成集体观念。例如,在对孩子自信心培养上,教师可以设置“刘翔,我帮你”的体育游戏,以孩子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打造培育主题,让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内,提高活动兴趣。教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应采取设置多层次鼓励手段,从而有效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实际心理情况相结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对学生心理观念进行培养,提高自身自信心[1]。

2.以音乐游戏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游戏与音乐元素相结合之后,能够有效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孩子在提高自身音乐审美能力情况下,能够产生愉快情绪,努力学习音乐知识。在音乐活动中,音乐活动形式及方法更加灵活,学生会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自觉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例如,在开展《狮子王进行曲》音乐游戏中,孩子可以自行选择所要扮演的角色,让孩子成为音乐游戏中的主人公,有效提高孩子参与音乐游戏的积极性。

3.以角色扮演游戏促进儿童交往

角色游戏除具有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还能够推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孩子自身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弊端,可以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得到良好纠正及治疗。例如,“小小主持人”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可以扮演社会中的不同人物,从而提高社会关注程度,关注生活中的点滴事物,提高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

二、结合书本课程开展心理教育

1.创设愉快的活动情境,营造有效的师生互动氛围

幼儿园可以在墙壁上面展示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孩子在阅读之后可以将感后感写下来,采取便利贴的方式贴在墙壁上。还可以借助动物形象对心理健康资料进行展示,长此以往,孩子能够自主观看墙壁上资料,愿意看心理健康资料,也愿意学习心理健康资料,能够充分发挥出墙板报的宣传作用。

2.构建多样化绘本课堂,推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园需要在“一课多研”基础上,对活动方案进行深入讨论设计。例如,幼儿园在心理指导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我不要嫉妒”活动,了解心理健康资料内容,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身份角色开展活动。在不同场景内,孩子会接触到不同角色,认识到嫉妒的危害性,从而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价值,推动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3.心理小短剧,分享快乐

幼儿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在每学期内可以不定期采取小组方式,构建心理小短剧表演活动。在开展心理小短剧活动过程中,应将活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素材进行选择,确定表演内容;其次划分角色,完成心理小短剧任务,学生可以按照小短剧内容制作道具;最后表演展示。

简而言之,儿童心理健康对儿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幼儿园在培养对儿童心理健康素质过程中,需要采取多样化手段,结合课程内容,对儿童心理进行全方位分析,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在儿童心理健康分析研究过程中,主要从游戏及书本层面进行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3

2011年4月28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数量为222 394 325人,占16.6%;15~59岁人口数量为939 616 410人,占70.14%。[1]虽然0~14岁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但由于中国人口绝对值相当大,这个人群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在中国,每年有大约2 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10~20岁青春发育期年龄段的青少年达到3亿以上。[2]青少年是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国家经济的脊梁。他们是否能够承担起肩上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是否能够避免对健康不利的因素,特别是有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会对其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经历着剧烈的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变化。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整个社会,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年龄、性别、健康有关的机遇和危险同时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导致正面或负面截然不同的健康结局。

目前,儿童青少年面临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少女怀孕、感染性病与艾滋病和性暴力等,这些危害造成了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严重损害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例如,怀孕少女失去了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未来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大,而且少女母亲产下的婴儿面临着高死亡率的风险。

这些危害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儿童青少年不具备对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缺乏避免危险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缺少能够被儿童青少年所接受的获取生殖健康信息服务的渠道,加之贫穷和失业等环境危险因素的存在,这些都将儿童青少年置于极度的高危状态。而且,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通讯和电子技术在某些程度上也促进了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如网络色情内容、电视电影中的暴力情节等。[3]

实际上,在儿童青少年性态度与的形成过程当中,会受到外界暴露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例如各种媒体、同伴或是同学、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等。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正确和科学的,这对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是非常困难且不现实的。作为正规教育机构,学校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责任。已有证据表明,促进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社会上对性教育实际上还存在恐惧感,认为性教育会促进青少年的性活动,增加少女怀孕的危险,增加患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但是,有调查研究证明综合性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青少年面临性问题时有助于他们做出健康的选择并采纳健康的。美国对性教育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项目的评估显示,开展性教育并没有促使发生率上升,没有降低年轻人初次发生的年龄,没有增加的频率,也没有增加的人数。[4][5][6][7][8]

当然,要开展有效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体现年龄适宜性

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年龄适宜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所开展教育的内容、方式、重点应有所不同;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会有所差异,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于分年龄段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于2008年12月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已有明确规定。[9]《纲要》把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纲要》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五个领域的内容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合理分配其中,每个水平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鉴别在学校性健康教育中如何体现年龄适宜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儿童青少年所生活的背景如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和社区等不同,因此,无论是个体间还是群组间,男孩和女孩在性和生殖系统的成熟,以及与批判性思考和冲动控制有关的认知能力发育的时机与顺序会有所差异。[10]正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与发育阶段不同步,导致某些生理现象的发生时间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例如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同一班级中的孩子其发生年龄可以相差4~5岁。而且,一般而言,男孩的发育通常晚于女孩。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在授课上可以考虑采取男、女生分班上课,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性发育阶段分班教学。

对学校性健康教育进行需求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儿童青少年想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和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还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对所传授的信息做出何种反应。儿童青少年对于所获取信息的质量评估、理解程度以及与实际生活关联度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也使教育人员能够知道哪些教育内容和信息最贴近儿童青少年目前的发育阶段,能被他们所接受。

二、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生活技能教育相结合

生活技能是专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积极的行为能力。生活技能教育采用的是全参与式教育方法,已被证明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能力;(2)增强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3)预防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4)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终生健康的有效途径。[11]生活技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控制冲动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在避免与预防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项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以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 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专题教育,研究结果显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12]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系列学校健康文件之《以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中明确规定,在性与生殖健康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方面,学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生活技能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沟通和人际交流技能,包括沟通、倡导、协商或是拒绝;第二,做出决定和批判性思考技能,包括决策与批判性思考;第三,应对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压力管理、提升个人自信、控制、承担责任、促成改变或是转变。[13]

三、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支持性环境建立相结合

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会面临众多的与性和生殖健康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有观点认为,就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而言,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可能会比单纯的改善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更加有效。而且,相对于单纯地减少危险因素而言,儿童青少年要获取和保持安全的性与生殖健康行为,比提供更加多的保护因素会更有效且更可行,例如减少逃学现象和保证校园安全等。[14][15]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性与生殖健康有关的问题,由于其话题的敏感性,由父亲或是母亲与孩子进行交流更易被接受。但是,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相当缺乏。例如,有35.8%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分别只有15.2%、23.8%、20.2%、19.8%、33.3%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预防艾滋病、如何避免性骚扰及犯、青少年不应该发生婚前、如何抵制可导致婚前的诱惑、如何抵制来自同伴的不正确压力等问题。在有男孩的家长中,只有23.7%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男孩的遗精现象。[16]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适宜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非常重要,包括的使用、紧急避孕和少女怀孕的应对等。但是,有许多因素制约了儿童青少年利用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有些地区没有配备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以提供适宜的服务;第二,有些地区缺少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员的需要;第三,在大多数地方,虽然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但是由于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原因,包括未婚妈妈之类的少女不能有效利用相应的卫生服务;第四,由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青少年不能够使用相关的卫生服务,例如服务机构位置偏远、费用过高、就诊时间不方便、医护人员的不友好和存有偏见态度以及缺乏保密措施。因此,要增加儿童青少年对相关卫生服务的利用,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消除他们的偏见;卫生服务机构要向用户友好型转变;要争取社区的支持。[17][18]

参考文献:

[1].

[10]Awusabo-Asare K..Adolescent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Ghana: Results from the 2004 Natio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Z]. New York, Guttmacher (Occasional Report no. 22), 2006.

[1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王超,马迎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67-171.

[13]WHO.Skills for Health -- Skills-base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Life Skill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Child-friendly/Health-promoting School[Z].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14]王书梅.社区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5]WHO.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Younger Adolescents―Research Issu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16]陈晶琦,李宝光,孔艳秋,王冬梅,肖文平,王瑜.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67-469.

[17]WHO.Adolescent Friendly Health Services: An Agenda for Change[Z].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3.

篇4

[关键词] 护理程序; 手术患者; 健康教育; 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162-01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1]。手术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入院阶段、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等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健康知识需求,患者因为年龄、性别、生理、心理、职业、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应该应用于护理服务的任何一个环节,护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2]。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的需求也随着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而增加,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3]。为了做好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本研究对108例手术患者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其结果进行对比评价,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普外科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手术患者216例。其中男117例,女99例,年龄14-79岁,平均年龄42岁,急诊手术97例,限期和择期手术119例。216例患者具有自主识别能力,排出精神意识障碍患者,将2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对照组10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卫生知识宣教;实验组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通过综合评估患者的情况,确定患者的健康问题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分阶段,动态的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入院阶段及手术前健康教育 因手术分为急诊手术,限期手术,择期手术,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确定现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急诊手术入院阶段也就相当于手术前阶段,急诊手术患者则重介绍主管医生护士,疾病的性质,手术方式,手术的安全性,术前配合及注意事项方面的知识,入院须知方面及环境方面的知识术后在为其介绍,因为此时患者最关注的问题是尽快手术解除病痛,手术相关信息的获得,对其他信息的需求并不关心,如此时进行环境及入院须知方面的健康教育,不但无效而且可能引起患者的反感。急诊手术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患者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反应,明白手术的必要性,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手术。限期和择期手术的患者通过评估了解患者对疾病手术的认识及心理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入院须知、疾病知识、主管医护人员的资历、技术水平、手术方式、以往手术成功的例子、术前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前用药的目的,术前准备阶段的训练如:学会卧床大小便,呼吸功能的锻炼,如何在床上更换,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术前的饮食,禁烟酒等。术前1天进行第2天手术需要的各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如禁食水的时间、清洁方面的要求等。目的满足患者疾病及手术方面的知识需求,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焦虑、矛盾的心理,以平和的心态等待手术,以利于手术按期顺利进行。

1.2.2 手术后的健康教育 在整体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如手术的预后、术后的、饮食,咳痰的方法,留置各种引流管的目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活动,手术后患者排泄方面的知识,术后用药的情况,术后疼痛等。此阶段健康教育的目的,让患者掌握手术后的相关知识,提高了术后配合治疗、护理的能力,降低镇痛药的使用,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患者情绪稳定能正确对待术后一些短暂的不适,安心休养,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1.2.3 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评估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确定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自我护理的技巧,如对术口的观察,需带引流管回家的患者教会自我护理及注意事项,术后的功能锻炼的方法等。此阶段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和技巧。

1.2.4 出院时的健康教育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对术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如饮食注意事项,术后一段时期内的活动,手术伤口的注意事项,需要换药交待换药时间,出院带药交待服法及注意事项,定时返院复查咨询及电话咨询等方面的知识问题让患者了解掌握。

1.3 观察指标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内容包括10个问题,让患者讲述有关知识,每个问题按回答情况分为掌握,部分掌握和未掌握,分值分别为3,2,1,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测试,按得分情况分为优(37-45分)、良(29-36分)、一般(21-28分)、差(21分)。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每个项目有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择,满意度是指满意和较满意的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出院时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见表1。表1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

表1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2。表2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P0.05。

表2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护理程序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手术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 由于手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入院及手术前、手术后、出院前、出院时,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健康需求。健康教育要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到出院的全过程,护士在施教时切不可填鸭式的向患者及家属灌输全部内容,而要依据全程分期教育模式进行[4]。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达92%,而应用常规的卫生知识宣教为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因方法得当能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的掌握。

3.2 护理程序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通过有步骤、有目的、有评价的为手术患者进行系统主动的健康教育,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问题及健康知识的需求,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手术各个阶段的知识及配合,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患者随时都能感受到被关心和帮助,营造了一个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尊重患者的氛围,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恐惧、不安和无助感。患者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身体上得到了有效治疗,还学到了手术及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应用护理程序为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而应用常规的卫生知识宣教护理满意度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应用护理程序进行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让人性化服务在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应用,真正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9.

[2] 汪凤兰,王艳,王桂生.护理人员的动机因素与护理健康教育的关系[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7):14.

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 基础护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R15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042-02

引言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式,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和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健康教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医学阶段,主要是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健康教育;行为阶段,主要是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应该注重五个方面:建立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完善健康教育制度;改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建设;加强对健康教育的管理?

在基础护理中增加有关健康教育的内容,促使病人及其家属了解基本的治疗护理知识,增进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与理解,有利于病人的诊疗和康复?

1?健康教育的实现目标

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通过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促使病人及其家属自觉地采纳有利于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方法和行为,配合疾病的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得到康复?为此,可以分为几个教育阶段来实现健康教育的目标?

病人入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建立遵守医院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方式?

病人手术前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的适应能力,减轻心理焦虑?

病人手术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手术后配合治疗的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行?

病人住院时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住院适应能力,减轻住院期间带来的各种心理负担?

病人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这个阶段健康教育要实现的目标是帮助病人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功能康复,建立健康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针对健康教育不同的阶段,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有所不同?在病人入院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病区环境状况,告知科室护士长?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的姓名,介绍探视?陪护等有关规章制度,介绍病房检查时间?治疗护理时间?发药时间?体温测量时间等日常工作安排,介绍呼叫器?病床?床档等各项病房设施的使用方法,介绍安全防范内容等,介绍在医院期间的权利和义务,要求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医护人员既往存在的可能造成自身或他人人身危害的疾病?

在疾病诊疗护理时,可以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症状?诊疗方法?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对涉及到的药品的名称?作用?副作用?用法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介绍病人心理因素对疾病诊疗的影响并进行心理护理,介绍功能锻炼的方法,对饮食注意事项进行指导,对休息与活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指导?此外,还可以介绍有关基础病和其它专科知识?

在病人出院时,需要在用药?情绪自我调节?饮食?休息与活动?疾病的预防和症状观察等方面进行指导,告知复诊时间等?

3?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首先是必须有利于疾病诊疗和康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法,建立病人及其家属与医护人员的良好关系,鼓励病人及其家属充分参与,采用循序渐进的直观的方法广泛地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常用的教育技巧:沟通技巧?知识传授技巧和行为训练技巧?

语言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正确称谓病人,主动自我介绍,语言通熟易懂,婉转中肯,风趣幽默,保持适当距离,姿势和眼神接触,安排适宜交谈环境,尊重病人隐私和沉默的权利;不恰当的沟通,突然改变话题,不适当或错误的保证,过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连珠炮式的提问,说教,对病人的询问答非所问,对病人的行为猜测,恋情怀疑讽刺口吻?

非语言沟通技巧:体语;空间效应;触摸;沉默;倾听?

知识传授技巧:口头讲解(沟通式(随时随地?简单易行?针对性强?反馈及时)?被动式(方便灵活?沟通顺畅?信息损失少?沟通效果好)?主动式(与会人数较少,针对性强,可及时反馈信息));图文宣传(卫生标语?卫生传单?卫生小册子?卫生墙报?健康教育处方?卫生美术?卫生摄影?标本模型),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便于保存查,可以大量印刷广泛传播,覆盖面大影响广泛,内容详尽系统,表达准确,作用时间长;视听教材(广播?电视);示范训练(直观;病人及家属可参与实践;及时得到反馈;适用于操作技能方面的学习)?

行为训练技巧:自我护理能力训练;住院适应能力训练;疾病康复能力训练;视觉模拟疼痛评估训练?

健康教育完成时间规定:普通病人2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危重病人24小时内完成入院宣教;病人入院3日内完成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手术病人手术前完成术前宣教;手术后2日内完成术后宣教;病人出院前1日完成出院宣教;术前一日访视病人,术后24-48小时回访病人?

时间安排:对健康教育时间要有计划;抓住与病人交往的每一时刻;健康教育要贯穿在护理操作中;利用非治疗和护理时间;利用探视时间.

健康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降低发病率和诊疗费用?

健康教育发展简史:医学阶段(70年代前),一般的卫生知识宣传;行为阶段(70-80年代),不良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社会环境阶段(80年代后),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健康教育的主体:医护人员

核心:行为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主要任务:动员个人位促进自己的健康改善行为?

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对比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1国内外对比

1.1发展历史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1.2授课对象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1.3课程内容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1.4教学方法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1.5师资力量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2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的政策与社会背景

2.1政策保障,推动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宪章》,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2.2开展从业者的准入和专业化要求助推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实践人才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3对我国健康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3.1建议把健康教育学纳入高等院校通识课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3.2开展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教育“金课”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3.4不同高校在教学中探索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篇7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中图分类号:G80

1 前言

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对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一定讨论与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讨论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我国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处于零散的、局部的和自发的状态,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过高等等。要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必须从体育与健康教育实际出发,建立一个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形成既有目标,又有内容,既有要求,又有考核,能够指导教师操作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本文就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2 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必要性

2.1 是全面贯彻落实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必须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指导。因此,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必须贯彻落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广泛的联系,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心理表现错综复杂,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心理干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2.2是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与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不同于运动技术教育,不可能通过几次课的教学就能收到显著成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地从各个方面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3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具有密切联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能够情绪高昂、专心致志地出事各种学习活动,学习效益高。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励学生团结互助、奋发向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意识等,不仅对于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 建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学校健康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应该以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为指导,从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出发,与其它学科的教育密切配合,努力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服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指导下,有计划地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学生参与等完整的系统的教育活动,系统模式如下图:

该系统中体育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以及体育教育的实际,确定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教师根据其目标选用一定的教材,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在教学和活动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价,最后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体育教育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对系统进行调节,形成良性循环,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不断完善,系统的功能作用不断提高。

3.1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重要依据,确定体育与健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走出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代替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只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不可能完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部任务。因此,确定体育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符合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本质特点,不能夸大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功能。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可概括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意识;培养组织纪律性,养成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良好习惯;培养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精神,养成主动与人交往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尊自信、顽强拼搏、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和奋发向上的优良品质;培养勇于探索,善于求新求异、质疑问难等创新精神。

3.2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为了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应该有计划地把一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的体育运动项目明确规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内容,列入教学大纲。例如体育运动中的一些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球类和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顽强拼搏和坚忍不拔精神的跨栏、支撑跳跃和耐力训练项目;有利于培养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精神的攀登和爬越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应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和教育需要,在不同的学年段科学地选择不同的心理健康教材,使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能够全面促进的学生心理健康。

3.3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与方法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与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除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材内容的教学外,在各种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中,都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举止都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要灵活运用激励与表扬、讨论与互助等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及时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4心理健康的评价

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心理健康评价是体育与健康课成绩评定的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注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不是专门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因此,其评价内容与方法应该从体育教育的实际出发,在简便易行的基础上追求科学合理,要尽可能与技术或身体练习结合起来。如果过分强调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就可能会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使评价工作成为理论探讨的话题,不能落实到教学之中。

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评价不可能在一学期或一学年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只能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安排,以及在不同学年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在不同的学期或学年对心理健康的不同方面进行部分的评价,各个学年段的系统安排形成心理健康评价较完整的体系。

3.5 系统的管理与调节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0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的剧烈转型,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思想价值观念出现碰撞与交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遇到困扰和冲突更加突出和尖锐。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来解决学生的问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强的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倘若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又粗预学生的心理和品行问题,这就如同苏霍姆斯基所说的“戴着铁手套在触摸人心”而适得其反。因此,怎样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以何种策略来促进其与德育的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1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意义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高职院校中,根据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心理知识传授、心理技能训练、心理问题疏导,以提高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心理教育活动。[1]

1.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观点灌输、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是非、善恶,美丑判断、高尚的情操与品行的培养等。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偏重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律、自控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指导发展、培育人格、完美个性的教育,两者交叉重叠的内容较多,既互相配合,又相互补充和完善。很难想象一个心理不健康主体,人格不健全的个体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2]

1.2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若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偏重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取向,注重测量、诊断、疏导、训练和矫正等,较为倚重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偏重社会对个体的道德需要和学生共同思想及行为问题取向,注重说服教育、思想培养、纪律约束、文化熏陶、榜样引导等,对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倚重较大。但随着社会发展、思想观念嬗变以及各种各样的大众传媒、精神文化、娱乐方式的影响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1.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体系和协同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相互补充的育人机制统一体的不同侧面,既可以相互补充也可以相互支持,心理健康要思想政治,思想政治也需要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也已经证明,价值观问题是许多心理问题的诱因,缺乏道德观念与坚持“超道德”观念是人格异常者与神经症患者的常见的特征。[3]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颠覆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画地为牢、互不干涉的境地,从而理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关系,使之在教育过程中取长补短、融合贯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1.4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运用说服教育、纪律约束、文化熏陶、榜样等方法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虽然这些基本的教育方法也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它太过于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特别是以往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意识问题,却往往忽视学生个性人格方面的特点。

2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途径方式

2.1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的大德育观念。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理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树立职业教育的大德育观。不仅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整合,还必须整合其他学科以及一切教育教学力量,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形成高职教育的大德育体系。

2.2科学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实践和探索,各自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和优劣势,必须科学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使两者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方法的综合优势。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开放、综合和整合社会力量的大教育理念,变被动应对矫治型教育为主动引导发展型教育。积极采取学科教学、学术讲座、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自学辅导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预防、普及和提高为主,以矫治、疏导、训练为辅,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和行为治疗等方法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以及把心理学中一系列测量原则和诊断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论上得到升华和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基础。

2.3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和专业学科知识的拓展。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以及方法手段上的整合必然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改变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改革,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以及其在专业学科知识之间的拓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就是要从根本打破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之间的角色界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遇到的是学生心理问题还是思想政治问题,也不管你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还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都要引起高度重视,深入调查,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既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肩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双重角色”。

参考文献

[1]过慧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M]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6.

篇9

【关键词】传播方式;部队;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D26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270-01

部队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具有独立性,在这种形势下,促使官兵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多表现为训练伤、意外伤害及心理疾病等。针对部队官兵而言,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增强官兵保健能力与自我防护能力,减少伤病率,提高战斗力。在啊现阶段,高效的传播方式作为实施健康教育的关键手段,为了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目标,必须要积极改善传播方式。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来实践经验,立足于健康教育角度,深入探究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对部队健康教育的效果影响,旨在提高部队官兵的健康素养水平,促使其得到全面建设,提升部队战斗力。

1.部队健康教育概述

1.1健康教育的科学内涵

针对健康教育而言,主要是指经有计划、有系统的开展社会教育活动,促使人们接受健康生活与行为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影响,以达疾病预防目的,进而保证生活质量。从本质上来讲,健康教育核心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意识,促使其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从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尽可能地消除健康高危因素。

1.2部队健康教育现状

据2009年全国健康素养研究报道表明,中国健康素养居民占6.23%左右,而部队官兵健康素养状况较为突出,大约7%的官兵对自身的健康情况较为了解。笔者通过对某部2011年新入伍的1560名官兵进行调查发现,大约50%的部队官兵健康知识知晓率≤7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在70%以下,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在69%以下。这充分表明,现阶段部队军官健康素养情况不容乐观。在此形势下,必须要强化部队官兵健康教育,积极提高健康素养水平,促使其树立健康理念,从而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增强其自自我保健能力与我防护意识,降低非战斗损伤,提升部队战斗力。

2.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对部队健康教育的效果影响分析

针对传统健康教育传播方式而言,主要包括单纯授课、板报、发放宣传单等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已经得到了完善,不再局限于传统健康教育传播方式,诸多部队官兵对授课、板报、宣传单等手段的接受性大大降低。笔者开展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结果提示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后,以传统传播方式或现代传播方式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可在短期内提高部队官兵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基本技能掌握率,提示健康教育是维护部队官兵身心健康,提升自我保健能力、自我防护意识的关键手段。而以现代传播方式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所获取的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养成率、健康知识知晓率等优于传统传播方式。

现代多媒体传播方式融合了文、声、像、形等要素,能激发受众兴趣,提升其接受核心信息能力,强化了健康教育效果。现代网络通讯手段、传媒、微信微博交流平台等方式促使部队官兵利用点滴时间,依据自身的具体健康状况,强化健康教育,能显著提升自我维护健康能力。从本质上来讲,现代传播方式具有延展性、内容丰富性、便捷性、连续性,受到了部队官兵的广泛推广。以分众传播方式为例,其方式可细分目标受众,按照受众需求层次、心理动机、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将其分为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从而明确健康教育方式,可增强部队军官健康教育适应能力,扩大健康教育影响力。同时,其服务内涵深刻,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及时更新,按照受众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为其提供有关的健康新技术、健康新信息、健康新产品,可满足其服务需求。另外,采用分众传播方式来开展健康教育,以健康信息、健康产品、健康服务为导向,不断规范部队军官的健康行为及生活方式,可有效改善其亚健康症状,预防并治疗潜在危险因素。

基于客观条件局限下,且考虑到部队官兵存在来源上的多元性,故要重视个体需求特点,综合运用报纸、板报、书刊、电话咨询等健康教育形式,从官兵健康需求出发,采用灵活、新颖的形式,将传统与现代传播健康教育活动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建立部队健康教育长效体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用现代健康教育传播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强化部队军官健康需求评估,以其健康教育盲点为导向,综合媒体整合优势,将传统与现代传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拓宽健康教育目标受众覆盖面积,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减少健康知识盲点。

参考文献

[1]孙晓娟.军队医院对部队官兵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2]邹正.提高我军基层官兵健康教育质量的课程设置及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篇10

关键词:技师学院 心理健康 教育实施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应纳入学院“大德育”教育系统,在与学院现有德育手段相结合的同时,充分利用心理教育的特色与专长,共同达到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教育目的。

2.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采用双管齐下的手段,一方面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形式面向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开设课程,同时利用已设立的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

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宗旨包括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解析心理现象以及传授心理调适方法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根据技师学院学生的实际特点,具体教育方案设计如下:

1.初中起点学生

(1)初中起点三年制学生。这些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年龄较小,并且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心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自身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行为层面的和心理层面的。加之其入学成绩较低,因此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引导他们适应环境、修养良好习惯、认识自我、发掘潜能、学会学习以及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第三学年,学生即将面临又一次的人生选择――就业或者继续学业。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两个方向:对选择毕业的学生,侧重点放在就业指导方面;对选择继续学习的学生,侧重点放在帮助其调整良好心态,备战升学。

(2)初中起点五年制、六年制学生。五年制、六年制学生前两个学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基本与三年制学生一致。第三学年成人高考结束,上线学生继续学业,而对未上线的学生而言,他们将面对的则是分流毕业和就业。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可以成人高考为界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和考试心理辅导为主。后一阶段,对继续学业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侧重在帮助其顺利从中级段学生向高级段学生转型,包括自我认识、角色定位等。而对另一些未通过考试的学生,其教育的重点同样应该为择业就业。

(3)对成人高考后继续学业的学生,从第四学年开始直到毕业,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学生更深层的自我认识和潜力发掘、专业(职业)目标的确立、适合专业提升和自身发展的新学习策略的建立、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意志力的培养及挫折应对、情感完善(包括亲情、友情、爱情、性)、人格健全等方面。

2.高中起点学生。这部分学生,包括中专、技校、职高、普高四类。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已经趋于成熟,但因为其在高中阶段的生活、学习环境差别较大,所以导致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和接纳的磨合期会更加复杂、漫长。因此根据这一群体特殊的心理特点,将其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一学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环境的适应、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信心的树立等方面;第二阶段贯穿其后的第二、三、四学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与初中起点五、六年制学生的第三学年以后相同。

3.关于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其他建议。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建议对每年入学的新生做SCL-90量表的心理普测。通过这项测验,能够使学校在第一时间对新生心理状态做到了解,并且对具有抑郁倾向、较强攻击性倾向等问题的学生作出心理筛选,使学校、班主任以及学生管理部门能够对新生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避免某些问题的出现。

三、心理咨询

除了以课程的形式在校内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外,已设立心理咨询室的学校还可同时开展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建议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配备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并实行预约制。

四、其他辅助方案

1.采用橱窗宣传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的形式作为课程教育的生动补充。充分利用橱窗文字、心理影视欣赏、心理剧、心理拓展训练体验等手段,使心理健康教育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近更多学生。

2.与班主任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做好心理预防与危机干预,使有心理困惑的学生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或缓解,使心理健康的学生更加健康。

3.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建立以心理健康为主旨的学生社团,采用朋辈辅导的方式,以自助和互助来解决共同问题。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长期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团队工作,并且应随着学院办学状况的不断变化保持动态改进,最终形成具有宁波技师学院特点的良性、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肝胆病人;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1 前言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病人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在围手术期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患者入院时,他们的心理需求都比生理需求更重要,都希望得到基本指令信息和良好的帮助,尽早恢复健康,健康教育路径针对病人从入院、手术到出院不同阶段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给予疾病知识宣传和心理疏导,以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1]。

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满足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病人制订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2]。肝胆病是常见的外科病,而其中有90%以上的病人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3]。手术治疗既是治疗过程也是创伤过程,人们常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这些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不仅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还会干扰手术的进行[4]。因此,怎样让患者达到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2 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三六三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病人200例。

2.2调查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表,通过护士在旁询问患者,当场作答,立即收回。共发放200份问卷表,收回200份问卷表。

3 结果

4 讨论

4.1 术后1-3天内,患者身体上会有各种不适应的情况产生,患者此时最希望的是能减轻自己身体上的痛苦;在3天以后患者基本适应,这时患者就希望能了解自己的病情,这时候就应该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恢复锻炼让患者尽快康复。因此,这时就需要护士等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要巧妙地运用集体讲授和单独交流这两种方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就用集体讲授的方式为患者讲解,有特殊问题的就单独讲解。

4.2 50岁以下的患者在社会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文化程度较高,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接受能力较强。而年龄较长的患者由于身体日渐衰弱,往往比较悲观消极。通常,年长患者以为自己年龄大而不能完全康复,因此对于恢复健康没有信心,长期处于消极状态,他们往往只看重病情消退以便回家,对于其他和疾病相关事宜并不关心。因此,在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时,我们应该多为他们讲解其他老年人康复的病例以恢复他们的信心,激发接受健康教育的兴趣。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不能拖沓,要精练,直入主题,以吸引他们的兴趣,还要适时地为老年患者复习学习过的内容。

4.3 从表1来看,患者学历普遍偏低,因此在接受健康教育时,接受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提供详细的书面指导,还要口头陈述,甚至亲自演示,这样更直观,患者和家属更容易把握要点。除此之外,要加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这样能有利于他们互换经验。

4.4 从表2来看,家属在患者恢复健康期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术后3天内,患者不能接受健康教育,因此,在这段时间内要对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护士及相关护理人员要将正确的护理方式告知家属以便家属对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在术后3天以后,患者要接受健康教育,但在此期间需要家属陪同,疏导患者心理,增加患者康复的信心。家属要做到监督患者饮食,陪同患者活动,做康复训练等。家属还可以为主治医生和护士提供患者的最新情况,医生和护士才能根据患者的新情况把治疗方案做相应的调整,加快患者的康复。

5 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恰好迎合了现代医学的需求,也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更能调动起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的兴趣,让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因此在制定医疗计划时主治医生和护士便能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出更有效的方案。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肝胆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患者饮食、运动和康复活动,让患者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正面的自我概念,从而增加自我照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

[1] 方秀萍,王晓云.健康教育路径在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临床和护理杂志,2007,6(3):3.

[2] 钱卫红,熊雯婷,王敏.健康教育路径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3-24.

[3] 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96

篇12

【关键词】 甲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在对甲亢患者围手术期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患者迫切需要哪方面的健康知识,找出患者的需求,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手段,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实现护理的最终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92例甲亢患者均为在我科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其中男5例,女87例;

最大55岁,最小40岁;专科以上文化程度10例,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22例,初中文化程度40人,小学及文盲20例.

1.2 调查方法 (1)根据甲亢围手术期护理特点自行设计调查表,6项28条调查。①您想了解的疾病有关知识。亢发病病因;甲亢病理生理及转归;甲亢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特殊检查及治疗原则;②您需要的术前相关准备知识,术前检查的意义及目的。心理护理;营养及饮食指导;药物准备;眼睛保护;术前指导及训练;③您需要的手术后的护理知识。引流管的护理;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术后恢复与功能训练;手术费用情况;④您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结合疾病各时期讲解;家属在场讲解;反复讲解一次性讲解;⑤您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护患交流;发放健康知识手册; 病友间交流。⑥出院健康指导。康复训练;继续用药方法;定期复查时间;电话随访。由护理部审定,调查表主要对医护人员和病房的需求和对疾病健康知识需求两部分进行调查。(2) 采取多项选择法,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多项教育内容,按每项内容被选择的人数进行排序,计算百分率。(3)调查在患者出院时进行,以问卷方式与被调查者直接交谈,患者完全理解后填写,1 h后收回;对文化程度低者,其问卷由患者口答,调查者填写后收回统计处理。

2 结果

95%以上的患者需要了解主刀医生、主治医生、麻醉医生,责任护士。患者对有关疾病健康教育内容的6项28条调查。其中23条需求在80%以上。

3 分析

3.1 加强入院宣教,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甲亢患者多数都表现为交感神经功能过度兴奋,患者多言,性情急躁,易激动,患者有对住院产生的恐惧感。因此医护人员要注意“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用。

3.2 转变护士观念、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培训[1]。患者对自身疾病健康教育知识的渴求。因此要引导护士明确健康教育目的,加强护士素质的培养,要求护士具备心理学、康复学、预防医学、保健营养学、药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熟练掌握有关甲状腺疾病知识及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包括患者教育程序、患者教育需求评估、患者教育方法、护患交流技巧、健康行为指导、教育效果评价和教育计划制定等。制定科学的甲亢围手术期健康教育计划,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焦虑;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同时对护士本身来说在工作中能提高理论水平,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

3.3 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个体化。患者愿意接受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表明,患者文化程度差异,各自的心理定势,使相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及方式,不同阶段护士进行讲解、示范,并在讲解过程中增加“督导与心理干预”环节,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有针对性地,以患者能够接受为前提,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治疗手段而异,采用多种方式让护士与教育内容和谐起来;指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康复过程,理解和支持患者,协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督促患者及时就医和坚持治疗。在实施健康教育后,应对计划的目标进行检验,目标是否实现,从患者的言语及行为的表现中可反映出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否被接受和掌握。教育效果可分为三级,即完全掌握、部分掌握、未掌握,据此衡量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这一过程达到教育总目标。要强调护士不能只管实施,而不管实施的效果,并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把以后的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参 考 文 献

篇13

【关键词】 健康教育;普通外科;手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1]。健康教育是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改变服务对象有关的健康行为消除危险因素及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为了更加全面深入了解

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以便采用更合理的方式为其服务,保证健康教育的效果,笔者对本科室手术患者进行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08年3月至10月普通外科62例患者进行调查,排除12岁以下的患者,见表1。表1 骨科住院患者特征结构情况

1.2 调查方法

1.2.1 自行设计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格 自行设计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格,内容包括:(1)经治医生和护士的需求;(2)对普通外科相关知识的需求;(3)对普通外科患者饮食的需求;(4)对活动锻炼的需求;(5)对术前健康教育的需求。

1.2.2 调查方式 采取口头提问的方式。

2 结果

被调查患者特征见表1。被调查统计,其需求结果以普通外科知识、术前术后将健康教育和主治医师为最高,见表2,共7种需求,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2 普通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健康需求注:χ2=336.29,p<0.01

3 讨论

3.1 普通外科手术患者被调查对象的人口特征 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不同,在住院期间存在不同的健康教育需求,有必要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尊重患者,关心患者是对健康教育满意的关键,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特点 教育形式的选择:(1)通过与护理人员交谈,口头提问的方式,护理人员能直接了解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2)树立健康教育服务理念高度重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的健康教育,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提高护理质量重点来抓。(3)加强护士培训,护理人员不断更新护理观念,不断提高护理理论水平,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科学培养和使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健康教育技巧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3]。护士应具备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训练技巧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普通外科手术患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健康计划。(4)普通外科新入院患者,需做详细的入院介绍,包括经治医生,责任护士,住院环境,使他们尽快熟悉新的环境,减少悲观情绪和焦虑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5)普通外科术后饮食调理和早期下床活动对其术后康复影响较大,若调理不好或锻炼不当,会延迟其恢复,所以对患者饮食和功能锻炼的宣教一定要到位,争取得到患者家属的支持。(6)健康教育的形式应多样,由于患者文化层次及素质的不同对健康教育主观要求也不同,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从而做到因人施教,节省教育时间,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4]。

4 小结

普通外科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疾病健康教育关系密切,手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具有阶段性、个体化的特点,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患者,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采取一般性教育、计划性教育、随机性教育及示范性教育,要把握时机因人施教,向患者及家属传播健康教育的内容,消除存在的顾虑,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资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大学,1999,8.

2 铃木美惠子.现代护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21.

篇1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43-01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的根基,所以根基是不可动的,我们从小就学习很多爱国课文,例如,等等都是让我们耳濡目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那么我们需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是什么,说的通俗一些它就是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向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又是什么,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当事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教育相当于地基,如果地基打好了,整个楼体才能更结实,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1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差异

1.1 理论思想上存在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是当事人心理的想法,也就是以基础心理学的方法来教导人的思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为重要思想,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教育实现的目的上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和困难,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心理上的抗压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意在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期待思想品德的提高和转变,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简单的来说是教会大学生们如何分辨是非,要拥有大无畏精神,懂得奉献。

1.3 在教育手段上存在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心理学教育理论,通过一些不同手段如谈话,游戏,举例来分析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以便解决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以便大学生可以把压力释放排解为目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指导以达到其心理上的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育手段是理论教育和正面宣传,通过唯物主义辩证法来教育大学生认清事物的关系,能够看透事情的真像,让大学生拥有主人翁精神,有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更注重大家的利益忽略个人利益。

2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2.1 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的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心,如果一个人心态正直,再加上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事半功倍,所以说心理健康是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前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并不孤立,是相相互渗透的、互联系的,心理发展的方向被其思想和价值观念主导,价值观念又被思想教育所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信念、品德、意志等为重心,两者看似很多不同,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交点的。

2.2 在教育目的上存在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培养的是人们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事,面对压力不轻易倒下的过硬的心理素质,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要想拥有这种必要条件,思想政治的良好教育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充分必要条件,为了使受教育的人能在从事社会交往的时候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偏激,不激进。就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意在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从事社会交往的时候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自己的思想,不走极端,不使用不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达成不合理的目的,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离不开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2.3 在教育手段上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面对社会上的人和事,能够以积极地心态和顽强的意志面对困境,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之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教育手段上要想让一个人心理上健康,那必须要经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前提,而如果想让一个人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也是很必要的,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育手段上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3 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

3.1 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由于受过高等教育接受新鲜事物和新鲜理念特别的快,而且大学生又是一个激进的群体,很容易受人蛊惑心智,因为大学生由于还没进入社会,很容易分不清是非,缺乏社会经验,缺乏社会责任感,所以对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必要的,尤其当今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这么发达,现代人已经离不开网络,很多不法分子就通过互联网这种方便的途径来影响我们的莘莘学子,使之变得叛逆,做出一些对国家对社会不利的事情,所以很多大学都开展了思想教育课,但是收效甚微,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大学生们本身的心理素质就不好,不能端正态度,要想思想政治教育更有起色,那么大学应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其心理更健康更积极更主动的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学习,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很多内在的联系,但又同时存在一定的差异,若能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取长补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我们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希望能指导实际,在实际教学中能有效的利用二者的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心理上健康成长,并且能让大学生们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