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效益范文

生态环境效益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6 14:4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生态环境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环境效益

篇1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1与节约型园林相关的概念

1.1节约型园林涵义

我们会将节约型园林与节约型社会联系在一起。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使原材料、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极度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号召,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节约型园林要求

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环境问题的凸显,资源的紧缺,是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着的挑战。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综合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节约型园林目标

节约型园林要求资源和能源的投入最小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结合当前的实际,在现行的园林绿地建设中,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供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的屏障,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中,遵循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最佳的居住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绿地蓄水保水、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园林绿化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尊重自然规律、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节约型园林绿化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发展与耕地紧张、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的生态起着关键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园林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通过重建生态系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技术进步、资源集约利用、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节约型绿化的发展。

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

3.1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清晰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认真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将创建工作渗透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从实际出发,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注意投入产出的合理化;把握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节约保护,让市民感到舒适,让客人感到满意、感到亲切。在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理念上日渐科学。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享受城市园林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节约型社会概念来看,节约型园林包括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就是怎样在绿化中节约资源和能源问题。发挥改善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到园林问题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把节约型园林,看作是资源和能源投入最少化,产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园林绿化的建设模式。

3.2走节约型绿化路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在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建设,造成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带来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坚持走节约型绿化路子,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建设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为城市环境提供高效能的生态保障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节约资金,坚持用最少的钱,建成又多又好的绿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重形象轻效益的现象。注重节约用水,注重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城市绿化涉及城市用地、资金投入、材料选用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弹性投资项目,淮安着力挖掘潜力、强化节约,使有限的资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设园林设施,形成了植被丰富、景观优美的公园。坚持就地取材,拓展绿化空间,挖掘土地资源,探索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节水措施。

3.3确立生态优先的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环境问题,提升环保执政能力,成为我国环保部门走出困境的关键。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合理确定城市经济、生态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3.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绿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国家政府发挥着统筹的功能,对保护环境的主体地区给予有力的支持,对这些地区作出的牺牲给予补偿,是国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兼顾公平”,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于人们缺乏持续发展意识,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潜伏着资源与环境的危机。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政府除了帮助和促进环境保护主体地区大力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甚至破坏的经济外,只要建立起长效的补偿机制,相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设和节约并举,发挥绿地生态功能为主、景观为辅为城市绿地建设方针,以节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严玲璋、陶康华、周国棋.城市绿化生态学问题的思考(上)[J].上海建设科技,1999(05)

2孙树旺.山东省加强城市绿化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1996(03)

篇2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替 生态环境效益 纵向岭谷区 怒江州

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怒江州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自从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以来,旅游业成为怒江州的主导产业。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单一产业(旅游业、采矿业、水电开发)角度,对怒江州的发展状况、策略进行研究(蔡运龙,2004;赵同谦等,2006;郭凯峰等,2010),也有的探讨了怒江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李益敏,2007;尹海红,李益敏等,2009),但尚未有怒江产业结构演进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怒江州的产业结构状况和近三十多年的演替情况进行分析,参照彭建(2005)等人所构建的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基于云南省怒江州的实际情况,从对自然生态的人为干扰、环境 影响角度,定量综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从而对怒江州四县产业结构演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一、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横断山脉北段,总面积为1470 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为534337人,其中居住着傈僳、怒、独龙、普米、白、彝、景颇等22个少数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65%。全州四县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2.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7.9%。至今还是云南乃至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最贫困、最落后地区之一,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五位一体”的民族自治州。

怒江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能源等区位因素,导致工农业基础薄弱,长期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发展相对滞后,但同时怒江大峡谷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集中地之一。所以,如何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状况及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高黎贡山世界生物圈等生态环境,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显得具有特殊意义。

二、怒江州产业结构的演替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既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产业结构演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演替是指产业结构和内容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而产业结构演替的程度主要依据生产对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来说明。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产业结构的演替一般有以下规律: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从迅速增加到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产业结构的重心则出现由“一、二、三”、“二、三、一”(或“二、一、三”)到“三、二、一”的顺序。当产业结构处于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又可以迅速吸收新技术时,就意味着产业间和产业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最优的产业结构,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可能和条件。

从历年怒江州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恶劣的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不匹配,即能源的缺乏对于工业发展的制约,在云南全省大力发展工业的时代,怒江州错过了机会,以至于第一产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可是随后的三十年里,怒江州的工业化发展仍然没有跟上云南全省的步伐,唯独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未遵循一般规律。1978年到2010年怒江州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三二”到“一二三”直接转化到“三二一”,即工业产值始终未在总产值中占主要地位。而且近十年来怒江州第二产业的产值主要贡献来源于兰坪县的矿产开发,其余三个县的工业化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从怒江州各个分县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的产业结构基本都是从“一三二”直接跨越到“三一二”再到“三二一”,唯有兰坪县的产业结构则从“一三二”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是怒江州唯一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县。

从产业内部变化看,全省的种植业比重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他产业逐年升高,全省的轻工业比重从逐年上升发展到缓缓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相比之下怒江州的轻工业水平始终处于未发展阶段,而重工业比重因为受兰坪县矿产开发的影响较不稳定,其中泸水县、福贡县除了种植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幅度变动,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发展均较为缓慢,可以说产业发展较为单一;贡山县从种植业、其他产业、畜牧业、工业、建筑业均有所发展,最终也发展成为其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占据全县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兰坪县改革开放初期种植业和其他产业为主要产业,随后工业产值迅速增长,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到2004年以后,其他产业和工业产值占据了全县产值的主要比重,同时也说明了怒江州的工业产值主要来源于兰坪县(图1)。

三、怒江州产业结构演替的资源环境效应评价

(一)评价方案与模型

在建立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时,根据不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以及怒江产业的实际情况,在克拉克三次产业的分类基础上,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各类产业再次具体地细分为以下8种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和其他产业。进一步采用彭建(2005)所构建的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对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在[1,5]区间内赋值,定义为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表1),反映各产业单位产值的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比例关系,系数的数值与该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就怒江州产业结构演替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时,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为权数对各产业类型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区域不同产业类型对生态环境的效益指数(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IIISNE)(见表2),该指数反映一定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程度和干扰强度。其公式为:

■ (1)

式中:ISE为区域不同产业类型对生态环境的效益指数;

ISi为i产业的产值比重;Ei为i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二)结果分析

1、怒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根据云南省和怒江州IIISNE及SE的变化可以看出:(1)云南省的IIISNE属于中等,且在研究时段不断下降,产业结构整体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影响程度持续降低,表明云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正态的生态环境效应,怒江州的IIISNE总体均低于云南省IIISNE的平均值。(2)怒江州的IIISNE由中等向较弱转变,其过程中出现反弹而又下降趋势,说明怒江州种植业比重的下降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工业产值的升高,又引来新的环境破坏问题。(3)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的IIISNE均呈直线下降趋势,这与以上地区种植业大部分转换为其他产业有关,其中由于资源和交通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使得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压力得到缓解。(4)兰坪县的IIISNE先上升又下降,但始终处于中等水平,高居各县之首,也影响了怒江州的IIISNE值,这主要缘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其较高的重工业比重,其数值基本与云南省的IIISNE相持平。(5)从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来看,怒江全州的GDP持续增长,说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未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但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兰坪县,其经济增长模式在1978—1998年是不可持续的,IIISE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以后开始有所下降,说明政府对其生态环境影响已经有所重视,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2、产业结构布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怒江州是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也较为脆弱的地区,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为了生存大力发展种植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以水土流失为主,同时也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虽然区位条件限制了工业的发展,而其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迅速成为全州的支柱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

怒江州境内已查明具有一定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产矿点220个,其中金属矿163个,非金属矿57个。其境内兰坪县矿产资源丰富,储有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所以,以采矿、公路交通为主的系列人类活动对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也使得境内地质灾害频发,根据《兰坪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统计资料和汛前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兰坪县已知2009年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或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261处,其中重要隐患灾害点131个,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矿山采空区塌陷为主。可见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兰坪县矿产开发的规划与管理工作,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以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怒江州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怒江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构建了产业转变的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1978年到2010年怒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研究时段内怒江州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向第三产业的转变,但始终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所以怒江州的经济发展并未以严重的生态破坏作为代价,反而以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怒江州所辖四县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表现为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与兰坪县差异显著,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其影响较弱,兰坪县发展矿业其影响中等。

基于目前怒江州立足怒江水电开发,以兰坪铅锌矿为重点的矿业开发,以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环线为重点的旅游开发,以畜牧业和绿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作为怒江州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应总结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根据各产业间前后相联系,通过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形成产业链、产品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降低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①胡树光,刘志高,樊瑛.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②彭建,王仰麟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9)

③赵同谦,欧阳志云等.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以怒江中下游为例[J].生态学报,2006(9)

④尹海红,李益敏,叶志强等.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

⑤崔凤军,扬永慎.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8(02): 166—169

⑥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效益评价;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类污染、“热岛效应”以及自然灾害等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该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从业经验,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对当前我国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1.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可概括为“位居主体,效益显著”。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如公园、专类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处处体现其重要地位。

1.2生态效益为主,多效益并存的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生态效益方面,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噪等;经济效益方面,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收入以及生态节能所带来的间接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为市民或游人提供休息、交流以及释放自我的空间,以达到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启动啊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是一个应用理论,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今而论,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相关效益的研究,对该问题的评价鲜有问津。笔者认为,针对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准确核定评价内容

如上文所述,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效益凸显,而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包含改善小气候效益、水文生态效益、森林游憩效益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2.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2.2.1体现综合效益

森林系统效益体现主要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树立的主要目标,在效益评价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围绕三大效益确立投入产出利率、投资回收率、内部收益率[1]等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正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2.2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为了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中要掌握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且要从质量、数量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时在直接评价中也会遇到一些待评因素或指标不好预测、定量或计价[2],这时就应当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从其侧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2.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为追求评价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从系统本身而言,要对其不同阶段的效益评价;对不同系统而言,还要对相同阶段的进行比较。因此,只有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才能如实反映其现实状况以及系统发展趋势。

2.2.4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通常,在评价时往往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也就是项目基期、项目执行期和项目后期阶段,这样评价结果会相对准确、客观。

3.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逐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我国主导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林业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林业建设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为导向。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是人们工作、生活比较集中的场所,应保留部分廊道或斑块;城市,往往是人们游憩、休闲等场所(崇尚自然的回归),因此,在规划时,除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外,还要在其附近人工营造相应斑块,以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此外,城市内外的廊道要注意有机密布与衔接(嵌块体),这样有利于增加绿地率,进而构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多学科同行

林业建设的主要要素是植物,而植物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同时要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多学科作为指导,兼收中西方文化,注重造景艺术,达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系统。此外,城市中的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也在不断演替,我们还要根据其变化特点适时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结构,进而提高三大效益。

3.3其他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地面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应用,以提升城市人均绿地率为主。出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要尽量考虑绿化用地面积的有限性,要通过先关技术,采取复层混交种植模式,即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充分优化城市绿化或造林植物资源的选择,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注重乡土植物、抗性树种的应用,关注森林结构优化等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还要从源头上真正重视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

4.结语

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创造宜人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良性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应该是反应其合理价值的。合理价值必需替代原有的被低估的价值,实现这种合理价值和激励的载体是市场体系。市场通过价格激励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市场经济可以反映一些重要生态系统的价值[5]。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很多具体要素,例如原始森林、大气、海洋等资源,在长时间内都被人们视为自由物品(freegoods)使用,在市场中被视为没有价值和价格的物品,被认为数量是无限可自由取用的[6]。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已经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将这种一直被视为自由物品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恢复到以前的能够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需要的劳动耗费是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是最高形态的经济价值[7]。传统经济学中的自然资源的外延已经有了扩大,将大气、海洋等均容纳在内了,认为大气等原生性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8]。这些原生性自然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稀缺性的增加,也有了价值[9]。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在市场中带来净收益可以估算其价值,或者从再生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耗费来看,自然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9]。因此,在市场中必然应该有相应的价格。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仍然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是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进行市场交易的前提。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相对价格必然提高,只有通过价格机制的约束和调节,才能使经济行为个体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实际价值。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稀缺性的凸显,这是其产权建立的基础。当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能将其视为是无主之物而随意取用了,其使用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时,其在市场中必然需要有其相应的市场价格。生态环境的补偿分为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实物补偿是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广义上说是资源的再循环,例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11]。在市场体系中,更多的是价值补偿,即通过价格机制的手段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机制的困难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定价[12]。

2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的建立

经过前面的分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自始至终,都实际参与了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所在;而且,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的存在,使其具备了市场交易的定价基础。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明确和细化,使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交易具备了产权制度基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国家供给为主,公共组织生产占优势,私人承包及其他的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交易体系[13]。本文认为,结合对原生性自然要素市场、环境纳污容量市场和副产品市场的分析,按照市场体系结构完善的先后次序,可以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组成具体细化为初级和次级市场两个层级的市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数学模型是无法做到恰当而又具有实践性的。这是因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所有实质性特征的大数学理论是不存在的[14]。因此,下面仅建立市场结构组成的建议模型进行分析。

2.1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结构模型

初级市场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发展前提。在初级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各种细化的产权,以原生性自然要素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纳污容量资源相关的排污权为主。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占主导地位。市场客体即交易对象为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即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排污权,交易的对象是不同的产权形式。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将作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的产品提供者。即政府作为所有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的产权的所有者来加入到市场体系之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行政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的基础。同时,政府作为产权的所有者和资源的供给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15]。

2.2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次级市场结构模型

篇5

关键词:宜居环境;生态小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77-1

人们既要有舒适的室内空间,满足工作和生活的功能性需要;又要有良好的室外环境,拓展活动空间,与自然结合。居住区环境给予居民人文、艺术、科技、历史等多方面的信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形态。优秀的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精心构筑成充满爱的家园,身居其境而颇感惬意,徜徉其间则流连忘返,成为住宅小区居民客厅的外景、工作室的扩展、起居室的延伸,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要以人性化为核心

一个好的园林规划设计首先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绿地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空间,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绿色空间应该是灵活的、休闲的、富有人情味的。人们到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使得人们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人与设计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简单的说,绿色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孩子可以在泥土上玩耍,老人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居民可以散步、聊天。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规划者要注重细节,关注每处每角,让人们有更多的接触绿色的机会,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清新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坚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少动土方,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显得真实、自然,容易被人们所接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阴、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 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

优秀的住宅小区园林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区内主干道应采取迂回形式而不是画十字、打格子,为道路景观提供变化。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并用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园林小品设计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性,就是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即使小到庭园灯、垃圾箱的设置,都必须强调整体与全面的设计理念。小品的色彩、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等都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的总体特征相吻合,使小区具备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会对其生活的小区所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4 强调以绿为主

园林绿化被称作“城市之肺”,小区绿化被称为“居民家园的自然”。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生活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居民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规划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绿色植物来实现,因此住宅小区的绿化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忽略了绿化面积的大小,使得小区规划生硬而没有生气。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特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不仅是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

5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中还要强调水景设计

小区园林景观要善于用水景提升居住品质和项目价值。水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灵魂,在中国造园中,素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水变化不定的形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空间环境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水景既丰富庭园景观,又可改善庭园生态环境,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在南北方都特别受欢迎。另一面从开发商投资回报角度考虑,一般面对水景的住宅单位可以提高售价,为开发商带来更大的利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艺术属于应用艺术,所以求得大多数人的认同是成功的前提。虽然在设计中要求不断地求新、求变,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或手法对于人们来说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和认知过程,但园林设计者不能因此而脱离群众,以个人的喜好强加给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