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6 14:4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效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1与节约型园林相关的概念
1.1节约型园林涵义
我们会将节约型园林与节约型社会联系在一起。建设节约型园林不仅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确保园林绿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工程。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对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使原材料、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极度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方针,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建设部提出了建设节约型园林的号召,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2节约型园林要求
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环境问题的凸显,资源的紧缺,是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着的挑战。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综合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确保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园林绿化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节约型园林目标
节约型园林要求资源和能源的投入最小化、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结合当前的实际,在现行的园林绿地建设中,注重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提供亲近自然的生活空间;完善城市的园林绿地体系,建立城市生态环境的屏障,创造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在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中,遵循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循环经济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能源消耗,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最佳的居住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借助城市园林绿地,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绿地蓄水保水、滞尘减污、防风减噪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使园林绿化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尊重自然规律、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地建设模式。加深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节约型园林绿化趋势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发展与耕地紧张、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脆弱等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实现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城市的生态起着关键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园林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客观需要。通过重建生态系统,塑造自然空间的资源。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技术进步、资源集约利用、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了节约型绿化的发展。
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措施
3.1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清晰的目标定位、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认真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将创建工作渗透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以人为本,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从实际出发,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注意投入产出的合理化;把握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节约保护,让市民感到舒适,让客人感到满意、感到亲切。在城市绿化建设发展的理念上日渐科学。改善城市的环境状况,享受城市园林建设带来的好处。从节约型社会概念来看,节约型园林包括节约资源和能源的问题,就是怎样在绿化中节约资源和能源问题。发挥改善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功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讲到园林问题的文化,从文化的角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把节约型园林,看作是资源和能源投入最少化,产生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园林绿化的建设模式。
3.2走节约型绿化路子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铺张浪费的风气十分盛行,在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违背自然规律的园林绿化手法屡见不鲜。不讲科学的建设,造成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带来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提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口号,十分必要而且非常及时。坚持走节约型绿化路子,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建设资金,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为城市环境提供高效能的生态保障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节约资金,坚持用最少的钱,建成又多又好的绿地。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重形象轻效益的现象。注重节约用水,注重节约用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园林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城市绿化涉及城市用地、资金投入、材料选用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弹性投资项目,淮安着力挖掘潜力、强化节约,使有限的资源、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在保留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设园林设施,形成了植被丰富、景观优美的公园。坚持就地取材,拓展绿化空间,挖掘土地资源,探索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节水措施。
3.3确立生态优先的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变环境问题,提升环保执政能力,成为我国环保部门走出困境的关键。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合理确定城市经济、生态功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3.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绿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国家政府发挥着统筹的功能,对保护环境的主体地区给予有力的支持,对这些地区作出的牺牲给予补偿,是国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兼顾公平”,让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保护环境实质上是保护人类自己。由于人们缺乏持续发展意识,忽视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潜伏着资源与环境的危机。开展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自觉性。政府除了帮助和促进环境保护主体地区大力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威胁甚至破坏的经济外,只要建立起长效的补偿机制,相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建设和节约并举,发挥绿地生态功能为主、景观为辅为城市绿地建设方针,以节约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全面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严玲璋、陶康华、周国棋.城市绿化生态学问题的思考(上)[J].上海建设科技,1999(05)
2孙树旺.山东省加强城市绿化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1996(03)
关键词:产业结构演替 生态环境效益 纵向岭谷区 怒江州
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怒江州是云南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自从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性产业以来,旅游业成为怒江州的主导产业。目前大多数文献都是从单一产业(旅游业、采矿业、水电开发)角度,对怒江州的发展状况、策略进行研究(蔡运龙,2004;赵同谦等,2006;郭凯峰等,2010),也有的探讨了怒江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等问题(李益敏,2007;尹海红,李益敏等,2009),但尚未有怒江产业结构演进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定量分析方面的研究。本文对怒江州的产业结构状况和近三十多年的演替情况进行分析,参照彭建(2005)等人所构建的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基于云南省怒江州的实际情况,从对自然生态的人为干扰、环境 影响角度,定量综合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从而对怒江州四县产业结构演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
一、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怒江州地处滇西北纵向岭谷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横断山脉北段,总面积为1470 平方公里,全州总人口为534337人,其中居住着傈僳、怒、独龙、普米、白、彝、景颇等22个少数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12.35%,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7.65%。全州四县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2.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7.9%。至今还是云南乃至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最贫困、最落后地区之一,是一个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五位一体”的民族自治州。
怒江州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缺乏能源等区位因素,导致工农业基础薄弱,长期处于传统农业阶段,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发展相对滞后,但同时怒江大峡谷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集中地之一。所以,如何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状况及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地、高黎贡山世界生物圈等生态环境,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显得具有特殊意义。
二、怒江州产业结构的演替
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演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产业结构既作为以往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基础,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产业结构演替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产业结构演替是指产业结构和内容不断变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产业结构本身所固有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而产业结构演替的程度主要依据生产对资源环境和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来说明。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与之相伴的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产业结构的演替一般有以下规律: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减小,第二产业比重从迅速增加到趋于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产业结构的重心则出现由“一、二、三”、“二、三、一”(或“二、一、三”)到“三、二、一”的顺序。当产业结构处于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又可以迅速吸收新技术时,就意味着产业间和产业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了最优的产业结构,为经济持续增长创造了可能和条件。
从历年怒江州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恶劣的交通条件和资源条件的不匹配,即能源的缺乏对于工业发展的制约,在云南全省大力发展工业的时代,怒江州错过了机会,以至于第一产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可是随后的三十年里,怒江州的工业化发展仍然没有跟上云南全省的步伐,唯独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未遵循一般规律。1978年到2010年怒江州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三二”到“一二三”直接转化到“三二一”,即工业产值始终未在总产值中占主要地位。而且近十年来怒江州第二产业的产值主要贡献来源于兰坪县的矿产开发,其余三个县的工业化水平与之相差甚远。从怒江州各个分县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的产业结构基本都是从“一三二”直接跨越到“三一二”再到“三二一”,唯有兰坪县的产业结构则从“一三二”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是怒江州唯一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县。
从产业内部变化看,全省的种植业比重均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他产业逐年升高,全省的轻工业比重从逐年上升发展到缓缓下降,重工业逐年上升并趋于稳定。相比之下怒江州的轻工业水平始终处于未发展阶段,而重工业比重因为受兰坪县矿产开发的影响较不稳定,其中泸水县、福贡县除了种植业和其他产业的大幅度变动,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业发展均较为缓慢,可以说产业发展较为单一;贡山县从种植业、其他产业、畜牧业、工业、建筑业均有所发展,最终也发展成为其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占据全县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兰坪县改革开放初期种植业和其他产业为主要产业,随后工业产值迅速增长,成为全县的主导产业,到2004年以后,其他产业和工业产值占据了全县产值的主要比重,同时也说明了怒江州的工业产值主要来源于兰坪县(图1)。
三、怒江州产业结构演替的资源环境效应评价
(一)评价方案与模型
在建立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评价模型时,根据不同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不同的影响程度以及怒江产业的实际情况,在克拉克三次产业的分类基础上,把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各类产业再次具体地细分为以下8种类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轻工业、重工业、建筑业和其他产业。进一步采用彭建(2005)所构建的区域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对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在[1,5]区间内赋值,定义为不同产业类型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表1),反映各产业单位产值的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比例关系,系数的数值与该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正比关系。
就怒江州产业结构演替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时,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产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为权数对各产业类型所对应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区域不同产业类型对生态环境的效益指数(influence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natural environment, IIISNE)(见表2),该指数反映一定区域产业结构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总体影响程度和干扰强度。其公式为:
■ (1)
式中:ISE为区域不同产业类型对生态环境的效益指数;
ISi为i产业的产值比重;Ei为i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二)结果分析
1、怒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根据云南省和怒江州IIISNE及SE的变化可以看出:(1)云南省的IIISNE属于中等,且在研究时段不断下降,产业结构整体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与影响程度持续降低,表明云南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使得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带来了正态的生态环境效应,怒江州的IIISNE总体均低于云南省IIISNE的平均值。(2)怒江州的IIISNE由中等向较弱转变,其过程中出现反弹而又下降趋势,说明怒江州种植业比重的下降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但工业产值的升高,又引来新的环境破坏问题。(3)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的IIISNE均呈直线下降趋势,这与以上地区种植业大部分转换为其他产业有关,其中由于资源和交通限制了工业的发展,使得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环境保护压力得到缓解。(4)兰坪县的IIISNE先上升又下降,但始终处于中等水平,高居各县之首,也影响了怒江州的IIISNE值,这主要缘于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其较高的重工业比重,其数值基本与云南省的IIISNE相持平。(5)从历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来看,怒江全州的GDP持续增长,说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未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但GDP增长速度最快的兰坪县,其经济增长模式在1978—1998年是不可持续的,IIISE一直呈上升趋势,1998年以后开始有所下降,说明政府对其生态环境影响已经有所重视,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2、产业结构布局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
怒江州是生态环境较为恶劣也较为脆弱的地区,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坡度大于25°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6%,改革开放以前,人们为了生存大力发展种植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以水土流失为主,同时也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虽然区位条件限制了工业的发展,而其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迅速成为全州的支柱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态环境压力。
怒江州境内已查明具有一定储量和开采价值的矿产矿点220个,其中金属矿163个,非金属矿57个。其境内兰坪县矿产资源丰富,储有我国最大、世界第二的兰坪金顶铅锌矿床。所以,以采矿、公路交通为主的系列人类活动对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也使得境内地质灾害频发,根据《兰坪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统计资料和汛前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兰坪县已知2009年可能造成一定危害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或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261处,其中重要隐患灾害点131个,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崩塌、矿山采空区塌陷为主。可见工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转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对兰坪县矿产开发的规划与管理工作,鼓励发展绿色产业,以减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怒江州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怒江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其特点,构建了产业转变的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1978年到2010年怒江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研究时段内怒江州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向第三产业的转变,但始终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所以怒江州的经济发展并未以严重的生态破坏作为代价,反而以第一产业比重的降低缓解了生态环境的压力。怒江州所辖四县产业结构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表现为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与兰坪县差异显著,泸水、福贡、贡山三县主要发展第三产业其影响较弱,兰坪县发展矿业其影响中等。
基于目前怒江州立足怒江水电开发,以兰坪铅锌矿为重点的矿业开发,以民族文化、旅游景点和旅游环线为重点的旅游开发,以畜牧业和绿色产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作为怒江州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应总结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根据各产业间前后相联系,通过不同类型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形成产业链、产品链,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发展循环经济,从而降低产业经济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影响程度。■
参考文献:
①胡树光,刘志高,樊瑛.产业结构演替理论进展与评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②彭建,王仰麟等.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云南省丽江市为例[J].地理学报,2005(9)
③赵同谦,欧阳志云等.水电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以怒江中下游为例[J].生态学报,2006(9)
④尹海红,李益敏,叶志强等.云南怒江峡谷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原则与特色优势种植业空间布局[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11)
⑤崔凤军,扬永慎.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J].中国环境科学,1998(02): 166—169
⑥李小建,李国平,曾刚.经济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效益评价;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类污染、“热岛效应”以及自然灾害等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该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从业经验,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对当前我国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1.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可概括为“位居主体,效益显著”。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如公园、专类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处处体现其重要地位。
1.2生态效益为主,多效益并存的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生态效益方面,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噪等;经济效益方面,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收入以及生态节能所带来的间接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为市民或游人提供休息、交流以及释放自我的空间,以达到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启动啊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是一个应用理论,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今而论,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相关效益的研究,对该问题的评价鲜有问津。笔者认为,针对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准确核定评价内容
如上文所述,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效益凸显,而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包含改善小气候效益、水文生态效益、森林游憩效益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2.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2.2.1体现综合效益
森林系统效益体现主要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树立的主要目标,在效益评价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围绕三大效益确立投入产出利率、投资回收率、内部收益率[1]等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正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2.2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为了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中要掌握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且要从质量、数量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时在直接评价中也会遇到一些待评因素或指标不好预测、定量或计价[2],这时就应当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从其侧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2.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为追求评价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从系统本身而言,要对其不同阶段的效益评价;对不同系统而言,还要对相同阶段的进行比较。因此,只有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才能如实反映其现实状况以及系统发展趋势。
2.2.4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通常,在评价时往往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也就是项目基期、项目执行期和项目后期阶段,这样评价结果会相对准确、客观。
3.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逐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我国主导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林业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林业建设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为导向。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是人们工作、生活比较集中的场所,应保留部分廊道或斑块;城市,往往是人们游憩、休闲等场所(崇尚自然的回归),因此,在规划时,除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外,还要在其附近人工营造相应斑块,以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此外,城市内外的廊道要注意有机密布与衔接(嵌块体),这样有利于增加绿地率,进而构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多学科同行
林业建设的主要要素是植物,而植物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同时要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多学科作为指导,兼收中西方文化,注重造景艺术,达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系统。此外,城市中的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也在不断演替,我们还要根据其变化特点适时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结构,进而提高三大效益。
3.3其他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地面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应用,以提升城市人均绿地率为主。出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要尽量考虑绿化用地面积的有限性,要通过先关技术,采取复层混交种植模式,即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充分优化城市绿化或造林植物资源的选择,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注重乡土植物、抗性树种的应用,关注森林结构优化等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还要从源头上真正重视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
4.结语
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创造宜人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良性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应该是反应其合理价值的。合理价值必需替代原有的被低估的价值,实现这种合理价值和激励的载体是市场体系。市场通过价格激励能够与生态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激发人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即市场经济可以反映一些重要生态系统的价值[5]。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很多具体要素,例如原始森林、大气、海洋等资源,在长时间内都被人们视为自由物品(freegoods)使用,在市场中被视为没有价值和价格的物品,被认为数量是无限可自由取用的[6]。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态下,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已经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将这种一直被视为自由物品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恢复到以前的能够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所需要的劳动耗费是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是最高形态的经济价值[7]。传统经济学中的自然资源的外延已经有了扩大,将大气、海洋等均容纳在内了,认为大气等原生性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8]。这些原生性自然要素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稀缺性的增加,也有了价值[9]。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在市场中带来净收益可以估算其价值,或者从再生产自然生态环境的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耗费来看,自然生态环境是有价值的[9]。因此,在市场中必然应该有相应的价格。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仍然是由其稀缺性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是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进行市场交易的前提。在价格机制的调节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相对价格必然提高,只有通过价格机制的约束和调节,才能使经济行为个体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实际价值。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其稀缺性的凸显,这是其产权建立的基础。当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不能将其视为是无主之物而随意取用了,其使用价值必须通过市场交易才能获取时,其在市场中必然需要有其相应的市场价格。生态环境的补偿分为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实物补偿是废弃物的再资源化,广义上说是资源的再循环,例如固体废物的资源化[11]。在市场体系中,更多的是价值补偿,即通过价格机制的手段进行补偿。这种补偿机制的困难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定价[12]。
2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的建立
经过前面的分析,自然生态环境资源自始至终,都实际参与了生产与再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所在;而且,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的存在,使其具备了市场交易的定价基础。对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产权的明确和细化,使得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交易具备了产权制度基础。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以国家供给为主,公共组织生产占优势,私人承包及其他的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交易体系[13]。本文认为,结合对原生性自然要素市场、环境纳污容量市场和副产品市场的分析,按照市场体系结构完善的先后次序,可以将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市场组成具体细化为初级和次级市场两个层级的市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数学模型是无法做到恰当而又具有实践性的。这是因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系统功能所有实质性特征的大数学理论是不存在的[14]。因此,下面仅建立市场结构组成的建议模型进行分析。
2.1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结构模型
初级市场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市场的发展前提。在初级市场中,交易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各种细化的产权,以原生性自然要素资源的使用权、环境纳污容量资源相关的排污权为主。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占主导地位。市场客体即交易对象为原生性自然资源和环境纳污容量资源,即原生性自然资源的开发权和排污权,交易的对象是不同的产权形式。在初级市场中,政府将作为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交易的产品提供者。即政府作为所有与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的产权的所有者来加入到市场体系之中来,而不是作为一个行政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这是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初级市场的基础。同时,政府作为产权的所有者和资源的供给者,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市场经济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15]。
2.2建立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次级市场结构模型
关键词:宜居环境;生态小区;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8-77-1
人们既要有舒适的室内空间,满足工作和生活的功能性需要;又要有良好的室外环境,拓展活动空间,与自然结合。居住区环境给予居民人文、艺术、科技、历史等多方面的信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形态。优秀的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应“以人为本”。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个性,精心构筑成充满爱的家园,身居其境而颇感惬意,徜徉其间则流连忘返,成为住宅小区居民客厅的外景、工作室的扩展、起居室的延伸,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设计要以人性化为核心
一个好的园林规划设计首先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绿地正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放松的空间,营造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空间,绿色空间应该是灵活的、休闲的、富有人情味的。人们到绿地是为了休闲、运动和交流使得人们乐在其中,充分发挥人与设计之间的互动性,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简单的说,绿色空间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机会,孩子可以在泥土上玩耍,老人可以在树荫下乘凉,居民可以散步、聊天。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规划者要注重细节,关注每处每角,让人们有更多的接触绿色的机会,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清新的空气,感受鸟语花香,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2 坚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
少动土方,合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不但可以节约成本,还显得真实、自然,容易被人们所接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讲求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春花、夏阴、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 以迂回的设计增强空间层次感
优秀的住宅小区园林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是截然不同的。区内主干道应采取迂回形式而不是画十字、打格子,为道路景观提供变化。区内小路则以幽径为主,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来,并用以减低汽车流量、噪音及保持空气清新。园林小品设计方面,应注重空间整体性,就是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即使小到庭园灯、垃圾箱的设置,都必须强调整体与全面的设计理念。小品的色彩、表现形式、风格特点等等都应与其所在的环境空间的总体特征相吻合,使小区具备特有个性,居民也因此会对其生活的小区所具有特色而感到骄傲和认同。
4 强调以绿为主
园林绿化被称作“城市之肺”,小区绿化被称为“居民家园的自然”。现代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生活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人们对城市小区的绿化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居民小区作为城市居民的重要活动区域和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的基本单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园林规划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绿色植物来实现,因此住宅小区的绿化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有些设计过分强调标志性建筑,忽略了绿化面积的大小,使得小区规划生硬而没有生气。事实上,乔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复层种植结构,是强调以绿为主的具体体现,是增加绿量的基本特征。良好的植物景观往往作为园林小品,甚至铺装、坐凳的独特背景,通过色彩、质感等方面的对比突出园林小品以及铺装、坐凳所处特定空间,起到点景的作用。以绿为主的另一层含义是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不仅是平面化,而且要提倡“林荫型”的立体化模式。利用墙壁种植攀缘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体生硬的几何线条,使这部分空间增加美化、彩化效果,从而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
5 住宅小区的园林规划中还要强调水景设计
小区园林景观要善于用水景提升居住品质和项目价值。水是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灵魂,在中国造园中,素有“无水不成园”的说法。水变化不定的形态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为空间环境增添了浪漫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水景既丰富庭园景观,又可改善庭园生态环境,以水为主题的园林景观在南北方都特别受欢迎。另一面从开发商投资回报角度考虑,一般面对水景的住宅单位可以提高售价,为开发商带来更大的利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需要明确的是,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艺术属于应用艺术,所以求得大多数人的认同是成功的前提。虽然在设计中要求不断地求新、求变,一些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或手法对于人们来说也需要有一定的适应和认知过程,但园林设计者不能因此而脱离群众,以个人的喜好强加给公众。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生态效益 生态伦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依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新经济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作为一种符合科学发展观内涵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效益的原则。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必须讲求效益,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某种效益观。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不同,循环经济除了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外,还必须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没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循环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价值和意义。我们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生态伦理原则
传统的价值观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只有工具价值。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直接导致传统工业经济把自然仅仅作为可资利用的资源宝库,对自然进行疯狂的开发掠夺,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极大地影响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包括人)对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完整、有序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是其最高的内在价值,它遵循的是生态系统的整体尺度,而不是服从哪一个物种的特殊要求。”人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存在状况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最高的道德律令,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有序进化是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人产生于自然生态系统,其生存、发展依赖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不能置自然于不顾,单纯考虑自身眼前、局部的利益和需要,而应充分肯定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的生存发展的基础作用和制约作用,肯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目的性和价值,将人类自身的生存目的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统一起来。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人类必须把自我的利益与大自然中所有生命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联系在一起,提倡生态“大自我”的整体主义价值观,在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前提下寻找循环经济运行的道德合理性。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善待自然环境,主动地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利益关系调整到伦理道德关系的高度去认识,把自己对自然界的行为约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有序关系前提下进行。所以,要实现循环经济中生态效益的提高,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将伦理关怀延伸到自然万物上面,把道德目的的中心放在完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上,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把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使人与自然都成为在发展中受益的“道德共同体”,这是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生态伦理基础。
二、树立整体发展原则
传统经济模式仅仅着眼于追求经济增长和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带来了环境的迅速恶化,这是一种片面发展价值观的体现。传统经济模式将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而“不考虑各系统的可持续产量,不考虑自然界中很容易受到破坏的各种平衡”是一种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上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出发,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把生态效益的高低作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依据“减量、再用、循环(即3R)”的原则,要求经济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利用”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改变了传统工业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经济过程。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工业经济模式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具有净化环境、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化产业体系,能大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量,减轻环境压力,较好地解决传统工业经济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消失,臭氧层变薄,土壤沙化,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人类生存质量下降等问题,实现经济体系向生态化转型。循环经济倡导绿色科学技术和环境协调技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追求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使生态潜力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促进良性生态环境的形成。在消费方面,循环经济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注重培养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大力提倡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合理消费,反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和发展合于自然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形成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之间的良性互动。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原则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从生态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矛盾性和相关性,兼顾整个生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自觉物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样循环经济在发展经济,创造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极地创造着生态价值,促进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的提高,从而使生态系统获得更合理的结构、更良好的功能,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三、遵循辩证发展原则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提高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固然重要,但如果片面地强调对环境的保护,片面地追求生态效益,就会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社会要和谐就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因此,遵循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原则,就必须兼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它们彼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个辩证的动态的过程,从人与自然发展的历程上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先定的预成的关系,而是一种发展中的,生成的关系。人的活动与自然生命的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进步,实质上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同自然的原有和谐状态而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和谐的过程。一方面人来自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受自然法则的制约,自然的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存在和生存并不是完全顺从自然的性质,听命自然的安排,而是在否定自然命运的自我创造活动中去实现和发展的。人类应在遵循生态规律、坚持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充分自己的能动性,科学地认识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和人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坚持辩证发展观的过程中,循环经济的生态效益要实现良性发展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外,还要协调好地区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做到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自然――人――社会辩证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同时在提高循环经济生态效益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追求,如果循环经济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那么它就不是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循环经济又超越了唯经济利益是求的狭隘价值观,自觉地担负起人类对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对社会发展支撑能力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使经济发展保持在环境资源承载力的限度内,力争使生态潜力的积蓄速度超过经济潜力的增长速度,以生态可持续性保证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没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要坚持把生态效益放在主要地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则有助于转变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观念,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生态规律的思维方式,促使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生态化。同时,重视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原也有助于改造生活中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效益 绩效评估 企业环境报告 可持续发展
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于1992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企业能够同时兼顾环境、经济与社会三方面的绩效。目前,公众对于企业的要求与认知是: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必须兼顾到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的责任。近年来,企业已渐渐从被动遵循法律法规转变为主动进行环境管理,国际间也正在积极推动企业环境报告书的发行,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其目的是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均能了解企业设计、生产、运营及产品服务等过程,以及企业对环境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或所投入的努力。然而要完成一份完整的企业环境报告书,必须要有一套能广为适用的环境管理工具来测度企业的环境绩效。生态效益测量系统,是从评估企业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来检讨与改善企业的相关绩效,是一种能够同时改善经济与环境的绩效评估概念,鼓励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并且通过效率的提升和污染的减少,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管理层也能够利用这一绩效测度工具,了解企业的内部环境及经营绩效。
虽然部分国际知名企业已建立了生态效益指标测度系统,然而生态效益指标作为一种新兴的管理工具,其实际应用仍处在探索阶段。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回答下列基本问题:企业生态效益的本质内涵是什么?国际间企业是如何建立生态效益指标系统?企业导入生态效益指标系统应考虑哪些因素?企业导入生态效益指标系统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和挑战?
一、文献探讨
(一)企业绩效评估与环境绩效评估关系
企业绩效的内涵丰富,涉及产品、流程、顾客服务及市场开发等多个层面。一方面,传统的绩效评估往往沿用短期的财务指标,例如投资报酬率、销售增长率、资产报酬率等,未能反映出企业生态效益和环境绩效方面的信息。陈静(2007)指出企业绩效的指标,不能仅通过财务绩效呈现,包括质量、顾客满意度、创新、市场占有率、环境管理等在内的非财务性指标,可能比财务利润更能反映出公司的状况和成长前景。另一方面,传统的财务报告中有关环保方面的事项通常未被考虑,为了更有效地将环境绩效的内容融入财务会计中,亟需将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益与环境损失等纳入现行的会计核算系统。黄正忠(2009)指出,有必要通过财务项目表示环境绩效,此观念已被应用于量化环境与资源的成本,以及因环境绩效的改善而节省的其他支出成本。例如,环境绩效指标至少可以涵盖如下内容:(1)资源投入指标,包括原料的稀缺性、可再生性,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2)污染物排放指标,包括“三废”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噪音污染程度等;(3)环境投资指标,包括环境研究与开发费用、购置治污设备、资助社会环保活动经费;(4)环境管理成果指标,包括排污达标率、环境事故发生率、社区居民满意度、投诉案件数等。
相关研究也表明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向关系。例如Jaggi(2003)研究指出若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是为了短期应急,以避免因违反环保法规而受罚,将使环保绩效与经营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反之若为企业长远着想,则在减少污染的同时还可提高生产力,将使环保绩效与经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在环保与社会公益事业上表现优秀的企业,投资报酬率均高于市场平均值。道琼斯与可持续资产管理公司(SAM)于2000年9月率先推出道琼斯可持续性群组指数(DJSGI),相关数据分析表明,该指数较传统指数高出5.5%,但风险仅增加1%。营运研究与管科学研究中心于2010年针对89家美国大型跨国企业开展调查,发现公司所采用的环保标准越高,其在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越高,并指出发展中国家以较低的环保标准来吸引外资,结果只会导致更差的环境质量和引进更不具竞争力的企业。
(二)可持续发展指标
Elkington(1998)首次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认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祉三方面的平衡发展,为社会创造持续发展的价值。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于能够维持和延续世世代代的福祉,重点关注社会、环境和经济三个层面,只有三者有机紧密结合才能增进人类的福祉。在可持续性测度的概念模型中,社会绩效和环境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社会环境;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生态效益;经济绩效和社会绩效的重叠部分能够代表社会经济,三者重叠部分代表可持续性的测度。温素彬(2010)建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绩效“互惠共生”的企业绩效体系,认为企业应该从单一的经济绩效向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三重绩效转变。其中经济绩效重点考察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反映企业创造的经济财富;生态绩效反映企业与自然的关系,主要考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贡献;社会绩效反映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主要考察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最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三者的持续均衡发展。
(三)生态效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探讨
生态效益分析评价系统通常从环境或可持续发展视角,收集企业内部管理目标的绩效信息。有学者从经济视角出发,论证了确立生态效益的可行性,证实施行生态效益可达到经济效率与生态环境效率的最优化。也有学者将运筹学中的对偶性方法加以推广,论证了企业在追求生态环境效率的同时,可为企业带来最佳的经营绩效,这是值得深思和借鉴的企业经营理念。
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全球高峰会议后,发达国家众多知名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仅使得国际贸易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日益增加,企业经营绩效与环境绩效间的关系也成为重要议题。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协会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涵盖经济成长、生态平衡及社会进步三个维度,事实上,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见下页图1)。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企业实施生态效益,可以获得所谓的企业“三重盈余”,即实现企业盈利、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三者相统一,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相统一。
二、生态效益及其指标测度
(一)生态效益的内涵
生态效益(Eco-efficiency)就其字面意思而言,Eco表示从生态(Ecological)与经济(Economic)两个视角去思考环境问题,而Efficiency指在两者之间进行最优配置。简单来说这是一种改善经济与环境绩效评估的概念,在企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能兼顾减少资源的使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效益期望企业能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兼顾生态体系的平衡。基于“以少产多”及资源生产力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7年将生态效益定义为符合人类需求而使用生态资源的效率,即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其中产出是指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公司对环境的压力总和。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认为生态效益是一种开放的观念,基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的视角,将生态效益定义为生态效益的达成,一方面需要提供价格具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与此同时,在商品和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降低其对自然资源的耗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上述定义中的生态效益至少涵盖7个基本要素,可分为关注资源生产力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的运营、设计、生产及市场活动两大类。前者包括减少商品和服务的原料强度、减少商品和服务的能源强度、减少有毒物质的扩散3个要素。后者包括提高原料的可回收性、使可更新的资源达到最大限度的使用、延长产品的耐久性、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服务强度4个要素。这些要素中,原料强度指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使用的原料数量,能源强度指生产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服务强度意指每单位商品或服务所能提供的服务效能。每个要素均可应用于不同的产品,其目标是减少物质与能源的使用进而降低生产或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二)生态效益的测度
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定义,生态效益的目标既包括最大化产品附加价值或获利能力,又包括减少资源使用和对环境影响。为了达到量化生态效益的目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结合国际上众多跨国集团代表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发了一套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可同时结合环境和经营信息以量化生态效益。生态效益的测度基于投入与产出指标而定,基本表达式为:
生态效益=影响环境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对环境的影响
上式的分子可表示为产能、产量、总营业收入、利润等形式。分母可表示为总耗能、总原材料消耗量、总耗水量或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量等。这个公式可用于计算各种不同的生态效益指标值,各个公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适当的信息作为分子或分母,例如每单位耗水量的产品生产数量、营业收入、利润;单位耗能的产品数量、营业收入、利润等。
在上述生态效益基本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该理事会还定义了生态效益的核心和辅指标,但为了满足企业多样性的需求,现已形成了一般适用性和企业特定性指标。其中,一般适用性指标与全球环境或企业的价值有关,其测度方法已被普遍接受,适用于所有企业。而企业特定性指标指因企业或行业的差异而由企业自主定义的指标。值得注意的是,就指标重要性而言,企业特定指标并非低于一般适用性指标,只是其判断的依据在于企业自身,并且在接受度上仍然存在差异。
(三)国际企业使用生态效益指标情况的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多家国际企业的实际案例分析,对该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生态效益指标全球试行计划遴选出16家公司,涵盖了化学产品制造业、电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消费品、药品、运载、物流零售业、电力、半导体业、矿业等10个产业。本文分别对各公司所采用的指标进行统计(见表1)。结果表明,各企业在一般适用指标的使用上大多具有一致的标准,因此可以认为各企业对于一般的环境问题及财务信息披露部分基本达成共识。
就财务方面而言,近2/3的企业使用净销售收入作为企业财务面的指标,另外超过3/4的企业使用产品数量作为一般适用性的财务指标,同时使用净销售收入和产品数量的企业占2/3,在财务方面只使用一项指标的占1/3。就环境方面而言,在所使用的一般适用指标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标是能源耗用,其次是水资源耗用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随着国际上日益关注的臭氧层破坏问题,已有1/3的企业采用臭氧破坏物质排放的指标来反映此类环境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大致反映出生态效益指标中一般适用性指标的实际使用情况,企业在环境面的信息提供较财务面更加完整,可能是由于提供环境面的信息往往有助于企业形象的提升,或更不易于泄露商业机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态效益指标系统是一个新兴的管理工具,尚未被企业界广泛使用,企业正式施行的案例数较少,因此,考虑到本研究仅以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试行的企业案例为主,结论的可靠性和普适性尚有待检验。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
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大力发展资源环保型经济。通过学习研究,本文将对此谈几点管窥之见。
一、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基本内涵与特征
㈠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现代生态经济学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理论基础和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其实质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保护地球》等历史性文件已向我们深刻揭示,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发展战略,是整个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可供选择的途径。我国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发”大会上正式接受了这一理论和发展战略,并于1994年由国务院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向全世界承诺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发展总战略。
现代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理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缔造的新经济学理论。它所追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不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空心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坚实的,是符合当代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的。
㈡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概念和基本内涵
概括地说,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一个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高效、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发展和谐,持续、稳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可作如下概念性的表达:
1、重建与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2、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要使环境与各类自然资源保持其持续支撑发展的能力和基础;
3、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的再生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建设,同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4、自然资源是有价值的,人类在利用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同样也要对资源和环境给予补偿,即促进资源与环境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必须真正地防止经济发展“空心化”;
5、自然可以离开人类而存在,但人类不能离开自然而生存。回归自然、返朴归真,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新时代人类的生态文化。
㈢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效益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以国内外两个市场日益增长的绿色物质和文化需求为发展导向,以得天独厚的优质自然资源内蕴藏的巨大经济价值为依托,以当代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支撑,以优化配置社会总资源为手段,以科学的城乡一体化生产力区域布局为经络,以结构优化的生态化产业为主体,以与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直辖市发展为标志,以生产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的绿色名牌产品为途径,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
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通过经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畅通有序、合理转换,良性循环,达到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目的。
3、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知识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依靠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全面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开发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达到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能量与物质的高效率利用和高质量良性循环。
4、生态环保型经济是一种稳态经济。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就是要彻底转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克服和纠正那种为追求效益盲目扩大经济总量的错误做法,用一种低消耗、少污染、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全新生产方式取而代之。
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开始向中低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从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对任何国家的成长来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既是“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现期”。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第一,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环节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国资源禀赋较差,虽然总量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国内资源供给不足,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一些主要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增加,供给形势相当严峻。有关资料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电油运的持续增长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资源告急的警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是按照能源再翻一番考虑,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的困难。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难以为继的。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__年的2.68吨标准煤降低到1.54吨标准煤,那么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因此,为了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第二,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水环境每下愈况,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农村环境问题严重。从__市的情况看,我市地处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为全省和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别是城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39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区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别是东辽河干流市区下游河段污染严重,为劣v类水质,成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给下游四平市和整个流域
带来严重影响。市区大气污染严重,大气环境质量没有达到适合居民居住的二级标准。城市垃圾逐年递增,由于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二次污染严重。引以为荣的煤炭资源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面临枯竭,并造成大面积采煤塌陷区。大量事实表明,水、大气、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大量产生,与资源利用水平密切相关,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内在联系。根据专家的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若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这将使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可以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第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比较明显,突出表现在:资源产出率低、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低。有关资料表明,按现行汇率计算,20__年,我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4%,但是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占世界gdp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万元gdp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国资源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35%左右。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关税壁垒作用日趋削弱,包括“绿色壁垒”在内的非关税壁垒日益凸显。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资源环保方面,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扩大出口产生了日益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是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逐步使我们的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第五,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要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主要措施
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积极加以推进。下面,将结合__市几年来的发展谈几点措施:
第一,科学定位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必须要按照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基本要求,登高望远,精心谋划,结合地方实际,准确定位主导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市情,__确定并实施了“全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健康产业和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思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巨大成绩,实现了经济建设和环保事业“双赢”。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垄断性和低成本化的特点,应用范围广,代表了科技发展的方向,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市具备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把新材料确定为我市主导产业,更能够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更能够突出经济发展的重点;健康产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发展健康产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顺应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台地和河谷平原,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地处东辽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质良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近几年健康产业涌现出的一批骨干企业,为大力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我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生产工艺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环境污染较重,受产业政策和生态环境制约,优势地位逐渐削弱。因此,我们要引进现代管理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坚持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深化改革、全力攻坚,推进体制机制、效益增长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能够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低级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根源,能够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市科学定位的“三大产业”,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是市委、市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我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夯实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基础。在前面讲过,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循环经济。也可以说循环经济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重要组成。循环经济就是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是追求更实用有效的科学技术、更大经济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发展方式。推进循环经济符合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要求,可以有效解决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具体体现。我市在发展“三大产业”过程中,对推进循环经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循环经济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全市涌现出一批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企业,如: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昌企业集团公司,以利用废弃煤矸石资源生产水泥为主发展循环经济的金刚水泥厂,以推行清洁生产审核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唐__热电公司等等。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市循环经济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只是在少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循环和链接。今后要尽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战略目标和分阶段推进
计划,要抓好各类循环经济的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典型经验的推广。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要在大力发展“三大产业”中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理念,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无害化处理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入手,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不断提高循环经济比重,提高循环经济层次和覆盖面。第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至关重要。环境监督管理是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严格环境执法,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维护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加强环境监督管理,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要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从建设项目扩大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各项规划,在法律上确立了环境保护参与宏观综合决策的地位。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大项目环评,通过环评参与综合决策,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以“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为主题的环保专项整治行动。要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工艺和设备。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小袜业、小酒厂、小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恩施州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有所改善,逐步优化,但这些仍然与我们建立生态文明法治国家的最终目标相差甚远,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环境监管体制不顺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分级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是各项环境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涉及各个具体的污染领域,如水、固体废弃物、噪声、城市空气等,对各个污染领域的监管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污染源,对污染源的排放实施监督和核查。除了环境保护部门,还需要其它有管理权的部门协同动作。如水的管理被分作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分别由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的矿产局和国家海洋局负责。如恩施州在清江保护问题上就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州及县市没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管理不统一,多头执法,没有形成合力,环境执法实践中最大的瓶颈就是监管体制不顺畅和监管机制不健全。同时,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往往具有跨区域外部性,它造成政府对企业监管缺乏足够的动机。此外,现行体制中,地方环保机构的人事和财政权都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在环境监管中自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制约,有些地方政府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规定,在项目上马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企业和项目的数量,放宽审批条件,引进那些工艺设备落后、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以致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审批权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三同时”制度形同虚设。更有甚者,少数地方政府直接干预环境保护部门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造成一些地方征收排污费的数额少、比例小,降低了企业违规排污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企业违法超标排放行为,阻碍了环境污染防治的进程。
(二)环境监管能力不足
一是环境监管执行人员及经费不足,难于实施有效监管。以利川森林公安为例,在经费方面,其财政预算只有地方公安的六分之一(人均2.2万元),经费无保障,而且装备经费还未纳入预算。在人员方面,利川市国土面积和森林面积在全省县级单位是最大的,林地面积450万亩,但只有29名森林民警。有限的警力不仅要办理数百起行政案件和数十起刑事案件,还要承担森林防火和林业主管部门安排的诸如林权纠纷等其它工作,每个派出所5个民警,辖区都是4到5个乡镇,机关两个外勤科室负责全市范围内大要案和难度稍微大点的案件,被动接处警,疲于应付,很少能有机动警力巡查和主动出击。二是环境监管执法条件差,少数基层环保部门完全不具备最基本的执法条件,发生污染事故甚至要靠鼻子去闻,很多基层执法部门装备不齐备,没有执法记录仪。三是监管缺乏威慑力。现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地方政府有权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和处罚,但没有什么威慑力。主要原因是企业可以预期到的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其守法成本。四是污染源排放监管技术规范不足,对监测方案没有详细的技术规范和明确的设计要求。检测频率、检测指标、采样方式等主要内容都缺乏明晰规定。致使环境执法缺乏有效依据。
(三)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执法意识不强,p徇私枉法p以执法名义谋取私利;或执法不力、消极执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或以言代法p自立标准,关系风p说情风严重,把个人的价值判断标准凌驾于法律之上,视法律为摆设。二是法律知识及技术欠缺。如一些执法人员对环保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够;对现场检查情况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执法过程中没有沟通技巧;法律文书写作不规范;缺乏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执法环境的路径选择
执法工作是法律的生命,也是法治的生命力所在。恩施州要实施生态立州,推进绿色繁荣,必须加大执法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一)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处罚力度
坚决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决不允许违法排污的行为长期进行下去,决不允许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者逍遥法外。要严格执行各项法规制度,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总量控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强制淘汰制度等。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针对违法企业坚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状况,加大处罚额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给环境安全监管和打击环境违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完善生态执法监督机制
要加强执法责任、执法监督、权力制衡执法监督机制的建设。首先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比如在清江保护方面,要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要求工业企业、医院学校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达标排放。完成对重点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切实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次要加强对环境执法活动的行政监察,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层级监督,加强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和执法备案工作,使层级监督规范化和经常化。强化各级执法监督责任,使宏观调控和具体监管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是我们执法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新闻舆论的监督。
(三)破除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要清理、废除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行政性法规与规章;从源头上解决地方政府干预环境执法正常进行的问题。其次要完善地方环境执法制度,建立与完善不受地方政府随意干涉的相对独立行政执法管理体制。再次建立健全环境问责机制。追究政府相关人员的环境违法责任,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和化学学会(SETAC)对全寿命周期评价(LifeCycleAssessment)的定义为:“全寿命周期评价是一种通过对产品、生产工艺及活动的物质、能量的利用及造成的环境排放进行量化和识别而进行环境负荷评价的过程;是对评价对象能量和物质消耗及环境排放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也是对评价对象改善其环境影响的机会进行识别和评估的过程[5]。”全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包括产品、工艺过程或活动的整个阶段,即原材料的开采、加工,产品的制造、运输、分配使用、重新利用、维持、循环以及最终处理。1993年,SETAC提出的LCA方法论框架,将全寿命周期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部分:目标和范围的界定、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全寿命周期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研究目的与界定研究范围,这一部分包括研究目的、范围、功能单位的确定和结果的质量保证程序。清单分析是全寿命周期评价基本数据的一种表达,是进行全寿命周期影响评价的基础。它包括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的对所需数据的收集,它基本上是一份关于所研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清单。全寿命周期影响评价是将全寿命周期清单分析得到的各种排放物对现实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即确定产品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对其外部环境的影响,这是全寿命周期评价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困难的阶段。最后全寿命周期改善评价的作用就在于能通过产品工艺或活动的全寿命周期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的考察和分析,提出一些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负荷和资源消耗。
2生态环境评价指标
适应于桥梁的全寿命周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及输出,归纳评价指标为三个方面: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1资源消耗资源消耗就是建筑所用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天然矿产资源的数量,是依据生产单位建材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实际数量的总和。以全寿命周期的观点,计算建筑材料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时必须考虑建筑材料的可再生性。材料的可再生性指材料受到损坏,但经加工处理后可作为原料循环再利用的性能。对于钢材,钢筋与型钢具备可再生性,其可回收系数见表1[6]。而混凝土则不具备这个性能。
2.2能源消耗从全寿命周期评价“从摇篮到坟墓”的理念,能源消耗指标应包括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每个阶段,每个阶段能源消耗主要分为建筑材料的内在能源和机械设备消耗。
2.3碳排放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各阶段中,能量消耗中燃料燃烧后废弃物的排放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它涉及到温室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我国大部分能源是以燃烧矿物燃料或固体燃料获取的,所以温室效应可以以碳排放量为指标,以CO2作为基准,其他污染物根据其造成温室效应的影响,折算为CO2当量来衡量。其折算因子如表6所示。单位建材开采生产的污染物环境排放如表7所示[9,10]。建材生产阶段考虑可回收性能时,其碳排放可用式(5)计算,回收再生产的碳排放取为原碳排放的40%。其他阶段的碳排放主要是能源获取时燃烧煤、燃料油或天然气所产生的。因此其排放量可以根据各阶段的能源消耗来简单估算。由于其他阶段的能源消耗主要为建造施工过程的消耗,而施工中消耗的大多是燃料油,所以采用燃料油的热值和其燃烧排放的CO2来计算,为86kg/GJ。
3算例
3.1简支梁桥两座跨径40m的简支梁桥,桥宽11.5m,荷载标准为公路—1级。一座使用预应力混凝土建造,采用T梁截面,主梁高度2.1m,宽度2.3m。另一座使用钢材建造,采用悬臂式双箱结构,箱体高度2m,宽度3m,间隔2m。代入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全寿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指标。
3.2连续梁桥连续梁桥,桥宽33.1m,荷载标准为公路—1级。一座使用混凝土建造,跨径118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分幅变梁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梁高4.0m~6.5m,线性变化,变化段长度30m。箱梁顶板宽16.05m,厚30cm~50cm,底板厚30cm~80cm,腹板厚50cm~90cm。另一座使用钢材建造,跨径110m。主梁采用单箱双室整幅等梁高箱箱梁,梁高4.5m,顶板挑臂的长度为5.5m,横肋间距2.5m,实腹式横隔板间距10m。由于跨径接近,将混凝土桥的数据按跨径换算为110m,以方便与钢桥的数据作比较。代入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全寿命周期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指标。
4结语
1.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类课程研究内容广泛,学科间渗透面大,知识点相对较分散,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均要求掌握,因此在教学内容编排上要体现脉络清晰、主次分明,保留最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知识理论,适时补充新的理论研究进展,使学生能一目了然的掌握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研究的新热点,增加一些新内容、新思路、新成果,有效的拓展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时少且内容多的矛盾,合理地分配教学课时,结合不同专业和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学目标,有重点地突出授课内容。
2.优化配置教学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已有教学资源的功能,实现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活动的最优化,应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科研成果等,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仪器设备进行实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式来呈现和阐述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又概括抽象。组建一支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也是生态环境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高校要重点培养与生态环境类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学校内部各院系之间也可进行适当的师资力量调配与优化,也可加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座谈。同时,既要完善配套的实验设备和野外工作设备,也要加强与校外单位的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
3.有效改善教学方法。
①丰富教学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辅助设施应运而生,如幻灯投影、生物标本、生态环境主题网站等。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软件、信息网络等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授课方式,有利于加大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在组织形式上,可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分组讨论、本科生与研究生交流座谈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发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②组织现场教学。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通过在仿真或实际的生产场地实施教学,可以给学生有亲自体验的机会,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现场教学将课堂讲授转移现场,教学方式由灌输式变成互动式,现场素材变为生动的教材,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如:在学习生物对水分的适应时,组织学生离开教室,到植物园进行现场教学,观察各类植物的外部形态,解剖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并让学生课后根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总结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的特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③采用互动式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平台,实现教学和科研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目的,使教学在科研过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三位一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善学。鼓励学生预习新知识,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课堂表达,不仅可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也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此外,在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设置课程论文训练环节,引导学生查阅文献,了解生态环境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方法。同时,应优化健全评价体系,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生态环境类课程考核中,采取教师评价与团队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内容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的评价。
4.积极强化教学实践。
生态环境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相关规律,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研究生,未来将是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独立的科研和工作能力,这对实践环节的要求就更高。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已讲授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课外实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途径。生态环境类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接近自然,体验和感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野外实习过程中,应对实习地点进行比选,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地,采用互动、辅导与独立实践相结合的多种实习学模式,提高野外综合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达到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自觉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结语
1.生命化的评价――评价之魂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体验及理解,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知识,赋予知识以个性化的意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已不再仅仅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在这样的理念的观照下,历来被认为传授知识的课堂面临着重构,即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作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应充分体现这一理念。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支持学生的创见,宽容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正是由于老师对生命的真心关爱,由于老师对每一位学生个性的善意宽容,才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温馨的课堂里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喜悦。
2.生本化的评价――评价之根
课堂教学过程若要成为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就必须认识到“人是知识产生与发展的源泉”。用这种理念去研究课堂教学,我们就会认识到,课堂教学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与接受过程,而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过程。教学活动中,知识是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活动的氛围中传播的,学科教材中的非生命体知识也只有到了教学中的生命体的主体身上,才有可能被激活,才能产生出知识生成的新的生长点。同理,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也只有落实到学生的主体上,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生长。一是关注全体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评价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价中获得激励,获得进步的动力,获得帮助,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二是关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外显行为。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特征是其主体作用发挥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等学习行为特征,就能判断学生是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而及时通过评价作出有效调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自身的智慧,调动自己的经验、意向和创造力,通过发现、选择、重组等多种综合活动,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最后在自己的头脑中生成具有学生自身个
性品质特征的知识,提升学习水平。
3.多元化的评价――评价之境
一是评价内容――广角多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活动,例如读书、思考、讨论、观察、质疑、回答问题、发表见解、想像探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多元智力潜能),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所强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学生的评价中要独立地对这些标准进行评价。以“态度与情感”的评价为例,这一标准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的兴趣等重要方面,但其评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将其简单量化、打分的做法,教师要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观察课堂上提出问题与对问题的解答、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求知欲)了解和评价学生。也就是说,情感与态度渗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中,对其的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与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又增进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二是策略――多样融合。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是多种评价方式的有机融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以学生评价为主;统一性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批评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单一性评价与多样性评价相结合,以多样性评价为主;结论性评价与建议性评价相结合,以建议性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以延时评价为主。三是评价主体――多向互动。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特点不同,优势各异,对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利,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的及所获得的都可能超过教师本人。为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自省作用,应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学生个人与小组、学生与教师等可进行自评、互评双向沟通。
4.艺术化的评价――评价之韵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舒展轻松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幸福体验的过程,是一个开启智慧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的过程。因此,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极需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
4.1幽默评价――意味深长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语言的首选。
4.2 形象评价――意境深远
生动形象的语言是最富感染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课堂教学评价恰当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评价更富有感染力。
4.3适时评价――春风化雨
一、小农生产的生态性和社会性
关于小农的定义很多,现代广泛流行的比较具体的定义是强调其自给自足性或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Frank Ellis对小农是这样定义的:
“小农是农场家庭,从土地中以他们自己的生产方式取得生活资料,其农场生产主要依赖自己家庭劳动力。他们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经济体制所支配,也总是部分地与市场相结合,具有一种高度的内在完整性”[2]。
从生态的角度上分析,“从土地中取得生产资料”的意义可以理解为从大的生态环境中取得物质流进入小农家庭,土地不但包括农用土地还包括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但物质产品流要与其周围的社会环境在产品和劳动力上发生关系,“小农总是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社会经济体制所支配”。从人类进入农业社会以来,支配小农的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地发生变化,主要的几种形态有乡村公社、封建领主、地主和国家政权。在几种政治体制作用的同时,小农经济还不同程度地与市场发生作用。早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少,而晚期阶段与市场的联系比较多。
我们把小农在自然的或农业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交换,称之为生态交换,在政治体系中或市场体系中的交换称为社会交换,小农生产具有生态交换和社会交换的两重性(见图1)。小农生产总是处于一种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双向的交流过程中,在第一种交换中,小农生产(P)独立于社会组织系统之外与大自然交流物质,形成一种物质循环流。在后一种交换中小农与社会进行交换,从而产生一种小农与社会特别是与市场的产品循环流。小农户一方面是整个自然和社会进行物质交流的基础,又是社会交换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两种交换在各个不同历史过程中,由于生态系统和社会组织系统以及人口和技术水平的不同,这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和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生态学分析方法研究农业历史的过程。[3]
图1 小农户生产(P)与自然(N)和社会(S)的产品交换图[4]
为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必须分析确定这两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和物质能量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小农生产(P)首先是从生态系统中获取物质或能量,然后将这种物质或能量向社会组织系统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从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预的层次来讲,我们可以将外界与小农生产发生关联的生态系统也分为两个系统,一种是在人们进行生产活动干预时,未对其结构、层次和内在动力机制产生重大改变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可称为自然环境(The natural environment),简称NET。当然,这种环境主要是小生产范围所能辐射到的区域内自然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小农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有狩猎、采集、捕鱼等。第二种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部分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而形成的,我们称之为被改变了的环境(The transfomcd environment),从整体上讲,人们在驯化动植物的同时,也大大地改变了生态系统,改变了地表面原来的自然状态下的那种生物组合关系,农业集约化发展,是人们通过改变特定的生物区域内生态系统的能量、水、氮素营养、矿物营养循环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陆地面积的10%已成为栽培地[5],可见,农业的产生和强化已经使整个地球表面的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也导致了土壤质量的改变,应该指出这种被改变了的生态系统不单纯地包括作物种植业,还包括林业、动物饲养业和渔业,是一种大农业,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农业生态系统。
那么,这种人为的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一般人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保持(Self-maintenancc)、自我修复(Self-repair)和自我复制(Self-reproduction)的功能,而被人为改变了的环境,也就是说农业生态环境是一种内在不平衡的系统,需要外在的能量投入才能维持其平衡,这种外在的能量是人或牵引动物的能量或化石能源。
如果我们将社会环境(The social environment简称SET)也算在内的话,那么小农生产P可以看作是一个在三种环境相互作用下的生产单位。NET和TET可以很容易在空间上进行定位,但SET则不易具体地确定,我们只好将SET总结为小农与外在政治经济体制的联系(如赋税、地租等)和与市场的产品交换联系[6]。
在确定出P、SET、NET和TET之后,为了分析的必要,应确定出各种不同的内在联系,在这里我们引入劳动力的概念,以F[0,]表示,主要是指小农家庭的生存者用以从自然中取得生存资料的物质手段和知识手段。由于劳动力是分别流向两个生态系统的,我们将流向NET的劳动力称为F[0a,],流向TET的劳动力称为F[0b,]。在阶级社会里,小农还要向社会系统付出劳动力,我们称之为F[0c,]。在生产中,P得到自然向农户转移的两个物质流,第一支物质流来自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定义为F[1,],第二支流来自农业生态系统,定义为F[2,]。小农在获取这两个支流后,以两种方式处理,第一种是自我消费其中一部分产品,这是维持小农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我们定义为F[a,],第二种处理是对外与社会发生联系,我们称之为F[b,],F[b,]在各个历史时期所保持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将F[b,]部分流入政府组织或乡村政权系统的物质流称之为F[b1,],流入地主的为F[b2,],流入市场的为F[b3,],从市场中得到的回流是F[3,]。可得到公式
图2 小农户与生态和社会的产品物质交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