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范文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15:37: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语文教学采取措施和方法

篇1

关键词:语文素养;教育观念;综合素质

在不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就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若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学生的语文知识充足,能够对语文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师一般只对学生理解字词的能力以及记忆能力予以重视,却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予以忽略,也没有在学生考核体系中加入语文素养这一项。所以,需要在明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措施。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1.消除小学语文教学受到的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都在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获取高分是一直以来应试教育的教学主要目的,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其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这会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新课改推出之后,培养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学习,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对小学生今后发展有很大影响

对人类文化进行传递,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将人类的思想解放,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发展是教育的本质。语文素养,其中包含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语言价值获取能力以及语文知识,在人类发展和生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人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语文素养的作用十分重要,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1.对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改变

目前,小学生语文素养不高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大主要问题,教师的问题是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我国教育系统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方法仍为传统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就会被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从而无法对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真正有效的提升。所以,为了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围绕着教师的教学观念,采取措施进行转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能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对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进行积极学习,从而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所有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首先,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筛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教材,并对筛选力度进行加强。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教材的选取,防止跟风的情况出现,对教师思想转变进行加强,对教师予以帮助,从而使其形成终身学习的想法,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更好地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其次,应该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加强培养力度,从而将语文教学应试教育现状进行改变。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开展专题座谈和讲座,帮助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有效提升。最后,应该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专业培训进行加强,开展讲座,邀请众多校外优秀教师参与,使其将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给语文教师,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本文就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随后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措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自身使用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对细节予以注重,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柯秋香.用好文本“空白”夯实语言实践: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加强语言实践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后进生;优等生;意义;转化;措施

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取得了很大的教学成效。然而,后进生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还是普遍存在。后进生群体的学习进度会对全班的学习情况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后进生,帮助找到学习语文的技巧与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一、新形势下初中语文后进生转化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采取措施将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不仅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成效,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化教育获得更大的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初中语文的整体教学成效

新形势下,初中语文的教学,其对象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应该是部分学生。因此,初中学校的领导应该将语文学习中的后进生转化问题,作为初中语文教育教学阶段的重点问题。对此,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以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本着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采取措施帮助后进生慢慢转化成优等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成效。

(二)有利于推动我国素质化教育

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目标主要以部分优等生为教学对象,后进生一般是被直接忽视的主体。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教师比较喜欢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优等生的关心与照顾也比较多,大多数教师都选择放弃后进生,有些教师甚至会把后进生当成全班拖油瓶。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主要是向优等生提问,因此,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只是优等生的观点,不利于全面掌握班级的学习进度。在如此形势下,教师采取积极的措施对后进生进行转化,促使后进生向优秀生方向转变,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成绩,是素质教育将全体学生当成教育对象的重要体现。

二、初中语文后进生的主要特点

初中语文中的额后进生,不仅仅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而且会产生自我封闭的行为。在生活上,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积极性,最终致使后进生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初中教学取得全面的效果。

(一)自卑心理过重

新时期,尽管我国政府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在中考高形式毫无变化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仍停留于传统应试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绩是考核学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在教师和学生心中,都形成了以“分数论成败,以成绩论英雄”观念。对此,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面对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的情形,难免会产生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在这些后进生心里,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优等生以及教师面前,都不敢抬起头来走路。

(二)心理封闭,不愿与他人交往

大多数后进生都有自卑心理,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成绩不如他人之外,还有很大因素是因为他们在性格上非常内向,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交往。在他们心中,总觉得老师和那些优秀的学生会看不起他们。长此以往,这些后进生的性格就会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敢或不愿意开口说话。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后进生的内向心理以及不愿意与教师或同学交流的状况,会致使他们逐渐走入边缘化地带,更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所忽视。

(三)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积极性不强

后进生之所以会成为后进生,主要是因为缺乏学习动力。因此,后进生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学习积极性不强。他们在学习上表现的极其被动,有些学生甚至会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一)初中语文教学体制落后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落后的教学体制下,不利于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例如,在落后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下,初中语文教师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在整个班集体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这种教育模式,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考出高分。因此,在以分数评价学生的体制下,考试分数高的就被称为了优等生,而考试分数低的则被称为了差等生或后进生。

(二)语文基础薄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很多所谓的后进生,大多都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语文基础太差,跟不上教学进度。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注重字词的积累,导致字词基础薄弱;也有些学生不喜欢阅读,致使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低下;还有的学生没有写作天赋,写不好作文等等。具有以上情况的学生,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最终完全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缺乏学习技巧,使学习效率无法得到提升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后进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有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致使学习效率低下,最后沦落成为了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后进生。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有认真听老师讲课,但他们缺乏一定的学习技巧,无法快速地吸收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久而久之,便堆积了很多不懂的问题,再后来就跟不上全班同学的学习进度。

四、转化初中语文后进生的几点措施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全面提升班级的语文成绩,就应该加强对后进生的关心程度,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帮助这些后进生逐渐转化成优等生。

(一)强化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针对后进生有自卑心理的状况,教师应该对其加以心理辅导。例如,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后进生,多问问后进生的想法和意见,了解后进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思想。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业余时间,也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关心,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树立对人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后进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创作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精力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促进他们语文成绩的提高。

(三)制定分层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产生了后进生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以同一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而大多数教师又是根据优等生的学习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的,这极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推动后进生向优等生转化,语文教师就必须根据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地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五、结语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等生,更得关注后进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进步的情况下,才能够促进初中语文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舒明跃,刘仁刚,盛璐,李映萍,王鉴.深圳市学业不良学生行为问题、家庭因素及父母养育方式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06)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成效会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因而教师需要重视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如何采取措施,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则成为广大语文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初中语文阅读是学生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去领悟阅读教材中的文学精髓。因此,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培养学生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初中生的阅读、写作能力离不开语文知识的积累,所谓“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课堂中,应深入向学生贯彻阅读中心思想,精心选材,有针对性教学,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有文化价值的文字做记录,并进行整理,作为今后写作的灵感来源,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设计情境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情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学《幼时记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播放与文章相关的影片资料,把学生融入情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想要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而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职高学生中学困生、后进生比例较大,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学等问题,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直接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作为一名职高教师,有责任、有义务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而作为职高语文教师,更有责任、有义务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那么应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呢?又具体该如何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浅陋见解。

一、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探究

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大包大揽,教师说什么学生记什么,要适当留出富有艺术性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1)职高的学生普遍缺乏课堂上主动参与的意识。我们可以看到在职高的语文课堂上似乎很难找到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更难找到自告奋勇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提问题,提出问题后,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思考、互动讨论,在思考探究后,找各种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学过程中在讲解到关键处,应学会采用欲擒故纵的方法,留出教学的空间让学生探究、讨论,然后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课后在一些问题的解答中给予适当提示,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所以,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要真正把课堂变成和谐充满生机的课堂,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展于自己才华的团结、平等、和谐、自然的情景氛围,真正做到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想、去悟,进而经过自己的思考去理解课文的精髓,领略文学的美妙,并由此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鼓励课外阅读

语文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的天地是异常广阔的。所以,语文教学的阵地不仅仅是课堂,更应着眼于课外。

作为语文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多种渠道广泛阅读。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很好的运用了这一点。比如在讲到莫言的《卖白菜》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莫言的其它作品,从而体会莫言作品的风格;体会莫言睿智的思想;体会莫言深沉的乡土情怀。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讨论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我总是颔首微笑,悉心倾听学生们的发言,精彩之处点头肯定,不恰当之处我也默然,不发表任何见解,不过早下结论,从而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讨论非常活跃,虽然有些学生的想法相当幼稚,但也常常有人能说出一些其他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一时想到的不同见解。慢慢的,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课堂教学时间和容量毕竟有限,学生难免会有一些疑问不能当堂解决,教师的答疑应该重在指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解决疑难,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甚至电脑室都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

三、鼓励学生大胆动笔写作

教了这么多年语文,令家长最头痛、老师无奈、学生讨厌的就是作文了。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在现在的学生中出现了“懒动笔”的现象,尤其是我们的职高学生这种状况尤为严重。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懒动笔”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学生说,老师要求的,并不是我想写的,自然“懒”; 有的学生说,我的生活实在太单调,我的阅历还不足以让我老写出“亮点”来,能不懒么;有的学生说,写作为什么一定要“一本正经”?有的说,我实在没有什么可写的,我给朋友写信、我参与网上的讨论、我和同学们聊天侃大山……所有这些我可不“懒”,为什么不能算在“动笔写”的范畴?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而同学们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尤其是作文。

如何消除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懒动笔"现象呢,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我以我手写我口,我以我口言真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鼓励学生说真话

写作文讲究“言为心声”,写作要学会书写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2)引导学生言真情

平时,鼓励学生写日记,写随笔,让他们自由抒发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

(3)教会学生抒胸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引导学生自觉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元化 教学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

从初中语文教学角度和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角度来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元化教学主要是在语文教学环节中,通过不同方面和不同教学方法进行系统性的语文扩展教学,从小学语文知识层面而言,初中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读写背诵,而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强化学生们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各项素质。多元化可以说就是思维的多元化。具体而言,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进而让学生们掌握多种思维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而且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深度。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在把握语文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有效提高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所谓教学多元化不仅体现在对语文教学方式设计层面,还具体包含对语文学科的基木性质、思维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清晰定位,按照不同角度对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合理科学安排为基础,创新语文教学系统,进而从根木上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与理解。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大行其道,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造成很大的阻力,所以从这一层面来分析,通过对学生开展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缓解当前语文教学压力,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联系。从促进教师发展角度来分析,初中语文利用多元化方法开展教学,能够促使语文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进性系统的学习,有助于教师团队开展教学研讨,让更多教师能够通过自身教学经验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来开展工作,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趋于规范化和多元化。由此可见,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具有显著特色,其方法可行性很高,值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特点的学科,需要在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渗透,由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的概率不高,所以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发展中要注意促进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在读写模式的基础上,促进语文知识面的更加广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都有所帮助。另外,按照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语文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对学生人格索质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学索养以及情感因索的培育,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能力,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要合理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革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案,才能更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思路的开阔,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利用多元化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措施

多元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多元化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实际,从教学思维、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才能更好进行多元化教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一)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

由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是对语文知识进一步深化的阶段,应保持学生思维的拓展和丰富,所以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应用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就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且不容易纠正。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精心安排,结合当前初中语文相关课程内容要求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合理设计教学方式,进而有效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教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有效保障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充分肯定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对于新问题新知识的进提问,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知教育。对于初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热情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们应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来有效保护学生们的学习情绪,进而有效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促进学生们学习能力的巩固提高。结合以往语文教学经验和最新的教学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注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不能将教师自己作为教学主体而是要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才能更好保持学生们积极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语文写作等课程中,要注意脱离课堂束缚,可以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带领学生进行实践采风,帮助学生增强实践体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平。

(二)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讨论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教师针对语文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可以将其放在教学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将学生们分成不同小组,让大家进行分组讨论,进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语文问题的独立思考,进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为出发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对语文能够从多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具体而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讨论教学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环节,从课程设置来分析,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语言表达能力层面上也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讨论,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多设定一些多元化的讨论题目,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践,才能更好提高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让学生保有积极的学习情绪。同时在分组组织辩论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有效避免学生能力不一情况的发生,有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指导

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现状,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反馈及时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由于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因此在对学生们进行指导点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直观点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情景点拨和联想点拨,可以有效提高指导效果。

通过言语鼓励或者行为激励,让学生联想到教师指导点拨的深意,从而激励学生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能力的提高。当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及时帮助,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理解这一部分内容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知识内容的学习。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内容就是分析和理解语文课文及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多元化教学的要求,可以在教学方式层面对学生的思维、情感、想象力等能力进行着重培养。比如在引导学生们理解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进行文章分析让学生们从内容上理解,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分析文章内容,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同一个观点进行全方面的内容理解,甚至还要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分析。比如在语文写作过程中,要注意采用思维多元化方式,从不同角度合理引导学生科学看待问题,甚至不同学生对于同一个题目都会存有不同的观点,这些都需采取分析、指导、讲解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实施多元化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得到广泛重视,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一些学校在语文教学方面仍然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将多元化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黄盈.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5(26):146-147.

[2]徐独佳.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究[J].文学教育(中),2014(10):7.

[3]钱英.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课外语文(下),2015(04):43.

篇6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初中语文 应用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主要是教师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诊断和修正,注重的是审视和澄清以及质疑和批判自身的教学行为,以一连串的自我发问与剖析、肯定与否定达到提升和超越自我的目标,可谓教师自觉成长过程中不可获取的助推剂,教师的教学活动与教学反思密不可分,只有敢于怀疑并敢于和善于打破和超越自我的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不仅能肯定自身正确的教学行为,从而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还能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探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是否具备明确的定位;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采用积极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四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开展的活动是否具备正确的取向;五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性的高低等。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课堂情境创设时采用的教学方法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往往导致只有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此时就需要教学对自身开展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检查、审视以及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这些不足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弥补这些不足,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等等问题进行反思。但在这之前,尤其是在课前应充分考虑遇到的不同情况及其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在注重教师如何教的同时还应注重分析学生怎样学和学生的学。这是由于教学本来就是一项动态的活动,教师在注重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应分析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学中的教与学密不可分,作为教师只有努力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方案的形成到付诸实施,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说课与磨课而对教学方案不断否定、修改以及完善,这一对教学方案的不断否定、修改以及完善的构成就会对教学方案进行课前反思。通过课前反思,能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感受,更加仔细研读教材,进一步明确教材主体思想,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课前反思的重点就在于课堂教学的目标与价值的确定,作为教师只有精心预设每一教学环节,对每一堂课进行不断思考、探究、否认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还应反思以下几方面:为何这堂课要选择这个内容?通过这堂课能取得哪些价值和达到哪些目标等等。与此同时,课前反思还应注重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并对现有的社会生活知识经验进行充分考虑,通过学生经验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此外,还应综合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分析教材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不断反思和修正。以便于尽可能的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活跃度以及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

课堂中的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中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兴趣、热点、生成问题及学习状况调整课堂教学方案和教育策略。它能体现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教学中的反思要聚焦在活动中动态生成的事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自发生成的事件或突发事件,及时地进行价值判断,调整预设计划,灵活地反馈应对。如有经验的、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在进行“值日生”的公开主题活动中,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天气忽然打雷下雨了,学生一下子将视线转向窗外。教师当即做出判断:这是个非常不错的教育契机,于是马上让学生思考讨论:如果你是值日生,你将怎样记录这样的天气呢?学生顿时醒悟,饶有兴趣地讨论起来。

篇7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效率

H193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业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大批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对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缺失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综合素养。

因此,为培养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中职学校就必须积极改进语文教学的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相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始终处于课程体系的边缘地带。事实上,中职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但是,目前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从学校方面来说,我国中职学校教育的发展历史较短,部分中职学校在其课程体系设计上并没有开设语文教学,或是开设了却将其纳入到选修课程中,或是将语文教学直接过渡成了写作教学,从而导致了语文教学的缺失。从教师方面来说,中职学校的教师受学校特殊性质的影响,养成了普遍重视对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新意,无心于对语文教学课堂的改进,从而没有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影响了整个教学质量。从学生方面来说,由于学校与教师的不重视,进而致使学生形成了“语文教学可有可无”的观念,在课堂中不认真听讲,敷衍了事,不重视对自身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在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从教师这一方面入手,积极的改进措施,从而致力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首先,更新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效提升其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及其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一方面,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其热爱语文教学的信念,同时学校也要积极的为语文教师创造其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除了必备的学科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职业素养外,教师还需努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只有在各方面都有所阅历,有所了解,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才能用以去感化学生,将这种对人生的感悟贯穿到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同时,还要关注实际,针对当今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学以致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将教学的重点投入到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将教学目标定位到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让学生毕业后在学习与工作之间能够实现完美的过渡,提高就业率。如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实际情况开设一些课程,如普通话培训课程,以纠正学生的方言;口语课程,纠正学生的发音,并锻炼其口才;交流课,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等。

其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的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如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所要学习的内容,或是运用自主互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自主独立思考的同时,培养其互助探究的学习能力。这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堂实践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拓展视野,而且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最后,开创情境教学法,加强教学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文辞优美的篇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将这些篇章的价值发挥出来,创设一个个与文章有关的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魅力,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进而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同时,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与学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中职学校的学生一般快是成年人了,他已经具备了判断是非的能力,并且希望从外界获取更多的信任与包容。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学会关爱、尊重、包容、信任学生,用欣赏、激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动力,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而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学生,而应该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努力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的缺点,从而自觉改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实际出发,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设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娟,王宝通.三年制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篇8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后进生 产生原因 转化策略

无论是任何阶段,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后进生现象都是存在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后进生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一群体学生基于各方面原因,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甚至存在厌恶一切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的逆反心理。新形势下,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途径。现我就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后进生现象谈谈看法与见解。

一、初中语文后进生现象产生的原因

后进生现象出现背后有诸多原因,这里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初中语文教学体制落后

目前,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仍能发现,不少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仍旧是沿袭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不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主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然而然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对学生全面发展更是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就初中语文应试教育教学体制讲,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受传统观念指导,片面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理论知识以追求语文成绩的高分,并最终以考试成绩分数的高低评价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高低,由此产生了优等生、中等生及后进生的分层。

(二)部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较差

从对后进生追踪调查发现,初中语文学科的后进生往往在小学阶段同样是语文学科的后进生。这表明后进生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语文基础不牢,语文能力和水平较差,致使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中跟不上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进度。学生一旦感觉自己学不会或者跟不上整体教学进度,便容易滋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不良情绪,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会丧失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三)缺乏有效的学习技巧,未能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初中语文后进生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未能有效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技巧与方法,未能成功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不少后进生其实仍然对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抱有希望,然而他们在追赶的途中,缺乏适合的方法,在学习方法上要么照搬他人,要么毫无章法,学习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持久的耐心和用心,最终沦为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后进生。

二、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意义

后进生的出现是正常的教学现象,但正常并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它需要教师发挥智慧和能力,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有效转化。总的来说,转化后进生的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后进生现象不利于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施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并非部分优秀生。在教师实际教学中,应当平等、客观地看待后进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尝试多种方法提高后进生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成效。另一方面,能否转化后进生还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能否确切落实。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情况看,存在部分教师只关心优秀生,而忽视后进生的现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漠视与曲解。新形势下,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转化后进生,最终实现后进生向优秀生的转化,只有一视同仁、行之有效的教育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与归宿。

三、初中语文后进生转化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激发后进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基础,要想提高后进生学习语文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他们对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后进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设置疑问进行课堂导入,积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创新地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等,激发后进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与兴趣,进而引导后进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加有效地学习。

(二)强化心理引导,帮助后进生重拾学习语文的信心

后进生现象并非一朝一夕产生,而是由于较长时间的积累所致。由于长时间学习语文受挫及心理落差,致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同时对语文学习渐渐失去信心。久而久之,便再也提不起主动学习的动力。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学习境况,未能有效疏导后进生的心理,最终造成他们的学习滞后于他人。对此,教师要加强对后进生的心理引导,一方面帮助他们消除自卑、负面的心理情绪,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三)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后进生与其他学生相比,在学习基础和能力上的确有弱于他人。因此,教师在对待后进生时,既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又要针对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方法,逐层递进,开展教学。比如为后进生提供难度指数较低的问题和练习,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渐加强难度训练,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强化。

四、结语

初中语文学科后进生转化任重而道远,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才可能实现。教师在看待后进生问题时要秉持平等、客观的态度,同时想方设法实施对后进生的转化,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整体强化。

参考文献:

篇9

一、改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课堂气氛活跃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和“思维”十分活跃,特别是活跃的发言。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的问题应该是难易结合、具有梯度性,可以涵盖到班内的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的不同,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激发和启示,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思维和踊跃发言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鼓励其认真思维,积极地去探求知识,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中职语文是一门人文修养的课程,同时也是为专业课学习服务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提高语文教学的实用性。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大胆进行改革。根据专业的不同,合理地选择教学篇目,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上的篇目体系适当地重组或增减,教学内容要选用那些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相连的材料。例如,针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业余时间多写些与汽车相关的散文和作文等,来调动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三、增强教学方式的实效性

篇10

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现状和问题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教育方式的改革也使得信息技术进入到教学领域当中,近些年来已经取得相当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深刻影响,很多老师还不能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使得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只有找到这些问题,才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解决,才能不断推动教育改革的完善,推动信息化教学的进程。 

一、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得老师教学的主观意识得到提高,为促进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基础。学校个别老师所使用的信息化设备也在不断增加,而且发展趋势非常好。很多老师都很愿意学习信息化技能,并能够做到自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学校的信息化设备不够完善,使得信息化教学的步伐受到一定的阻碍。再加上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得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出现困难。另外,许多学习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使得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很低,由于老师的技术水平有限,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整体把握,也会造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使用不恰当的问题出现。 

二、信息化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推广以来,大家一直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最佳的教学模式,以便能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的同学正处在教育的初始阶段,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对于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信息化教学还能使得老师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老师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教学的知识,让学生学到的更多。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有利于老师整合更多的资源进行备课,轻松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有利于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开拓同学们的思维。 

三、提高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信息化教学不单单是对于新媒体的使用,还包括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系统和教学观念运用到教学设计当中,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优[3]。所以,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对于在信息化到时代,老师要从旧的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紧紧跟随时代教育的步伐,八五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提高对于信息化教学的认识,并促进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探究最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整体教学效果。 

2.加强教学资源开发 

教学资源是推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开发。一方面要根据老师自身的特点鼓励老师开发教学资源,如果有条件可以组建资源开发小组,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要利用筹资引进有利于信息化教学的,并且比较实用的教学资源。 

3.完善信息技术设施 

信息化设备是保障新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信息化设备的环境建设。对于各级教育部门或者学校要充分借助国家开展的教育信息化工程项目,主动的参与到项目中,不断改善和完善学校的信息技术设施[4]。并在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看、努力拓宽筹资的渠道,为学校增加信息化设备打好基础,使得学校相关设备不断完善。 

4.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小学语文老师的信息化素养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必要保障。因此,学校要加大力度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而且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成为了小学老师的基本素质。所以,学校应该重视小学语文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经常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内和校外的培训,将培训内容落到实处,不能只走形式。另外,还可以鼓励优秀的老师进行自学信息技术,对于教师团队中比较年轻,信息技术掌握好的老师,可以作为信息化培训的组长,以他为中心,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信息技术技能的提高。还可以加强和高校的合作,依托他们的研究项目用来提高本校老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小学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有利于使得小学语文焕发更多的生机,使得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更加的丰富,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目前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不断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开放性

近几年,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颇深,导致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现在仍要继续注重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继续进行,注重主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主体教育中典型的开放性理念。这一理念的主要思想是在小学生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基础上,依据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开放式的教育方式,从多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素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教学目标要有开放性

主体教育思想主张把学生看做富有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不断发展着的认识主体。而教学过程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能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新课改的实施要求下,结合主体教育思想,小学语文教学不能把目标局限在掌握基础的字、词、句、篇上和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我们要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注重所学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将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为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生活应用为目标。

二、实现以情绪教育为辅,教学内容要有开放性

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黄金阶段,如果小学语文学不好,以后到了初中或高中再补习语文将会非常吃力,尤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很难改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将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教材上,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字、词、句、篇,更不能教给学生机械地分析文章结构和模仿写作,小学语文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可以选取适当的文章著作,尽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步培养学生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然,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选出正确的、有价值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实现以能力教育为主,教学模式要有开放性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就理解而言,在阅读时学生应该发挥主体性,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文章,批判性地阅读文章。因此,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意味着教师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生表达不同的意见。例如《云雀的心愿》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有学生提出质疑:鸟类没有汗腺,哪来的汗水?学生的这种反应恰恰是在阅读过程中主体充分参与的结果。

就表达而言,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有表达和交流的愿望,并且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

四、实现以全面发展为方向,教学评价要有开放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上面提到的几项内容还是比较好实施的,实施最困难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首先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是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情况重点又要有所不同,不能一切都一刀切,对所有学生要求都一致。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从德智体美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对一个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又要按照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标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就要注意不能单从学习的结果上给一个最终的定量评价,而要关注学习过程、关注阶段性进步,综合给予定性评价。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式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多重评价,比如表现性评价、小文章评价、档案夹评价、活动参与评价、语言激励评价、小评语评价、评价表评价等等。总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给学生一个素质能力的评判结果,而是通过不同阶段的评价使学生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寻找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的方法与途径。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从教学目标着手开展开放性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并将这些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全面的教学评价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据此,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要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文学习的真正价值所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扩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培养学生质疑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发挥,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从传统走向现代——论我国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J].教育研究,1996(4).

[2]赵静.开放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初探[J].学科教育,2002(1).

[3]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篇12

关键词:小学 语文 课程 学习 有效教学 研究

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启蒙式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正处于身心逐渐发展的阶段,在他们身上会展现出不一样的特性,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特性的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的办法进行教学,这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学校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方面的因素,还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1.学校方面

新时期以来,我国加大了与国际社会的接轨面,为了紧随世界发展的潮流,政府出台了许多改革教育事业的政策,鼓励各大学校改革教学体制,实现从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各类学校都掀起了改革浪潮,小学语文教育也加入了改革行列,然而这种改革浪潮只是停留于表面,落后的教学体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变革。学校落后的教学体制,严重地制约了小学语文教学取得进一步的效果。

2.教师方面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之,落后、陈旧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基本沿袭了传统以讲述课本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师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其一,缺乏实践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二,教师占据着主要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其三,方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学生方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环节,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是一味地听取教师的安排。这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消极状态,课堂气氛也难以活跃。在这种缺乏活跃课堂气氛的情境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地丧失,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学生抱着消极的心态来学习语文,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有一定的难度。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完善教学体制

教学体制直接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决定了教学质量。因此,在倡导高质量教学的背景下,教学体制改革就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必要成分。我国现行的教学体制是比较落后的,相比之下,国外有不少国家的做法就相对较好。众所周知,英国的教学体制被公认为世界教育界最优秀的教育体制之一。英国的教学体制之所以先进,是因为它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开放性,这种教学体制下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要想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借助他国的优秀经验,对我国对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制,从而促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要想调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例如,运用案例教学法,化抽象概念为具体例子;或者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在自由的讨论中,深入理解课本知识,从而有效把握课本理论知识。

3.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想小学语文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应该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这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将市场需求及时地反映到语文教学中。这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表现,更是帮助学生获取更全面知识的重大举措。只有教师本身具备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才能教出适应时展的学生。

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动力机制。激发小学生学生语文的动机,有利于促进他们形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学生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习积极性是激发他们内部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就应该多创设问题情境,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既包括学校方面的,也包括教师方面的,还包括学生方面的。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重视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春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1(48).

[2]孙凤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J].林区教学.2008(07).

[3]陈玉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篇13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改革;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界也在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创新。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自然会追求精神上的知识补充。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方式必将不能适应新型的教育体制。这就要求农村学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起新型的教育理念,结合新的管理方式,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发展的限制因素

1.经济资金投入的不足,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环境和城市地区的差异性,农村小学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其完善先进的教学条件,很多偏远地区的学生还只能待在破旧的教室里面读书学习,甚至连完好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国家对于农村中学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大,而且没有对其进行合理性的规划和使用,造成了资金紧张,农村中学难以建立起正规科学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环境十分艰苦。而且由于乡村环境的艰苦,以及教学环境的恶劣,使得新近毕业的大学生产生了畏惧感,他们向往城市的现代生活,并不愿意耗费自己的青春年华在这贫穷的地区。因为这个原因,乡村的教师资源也是高度缺乏的。而且在当今的时代,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据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但是因为乡村的经济问题使得教学的信息化资源在利用中受到限制。乡村学生更是难以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见到多媒体的使用,信息资源也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2.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语文基础储备弱

农村的学生由于生活接触面的狭窄,没有方式去接触外面广阔的世界,使得他们和城市的孩子相比,先输在了起跑线上。农村的语文教学占据了我国语文教学的相当一部分,而且,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关系到我国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够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农村学生增长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并培养其语文学习的能力,为整个小学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好足够的准备和贡献。

3.语文教学方法的落后

农村地区整体经济条件的落后,使得农村的语文教学手段不能够及时的更新,让农村的孩子不能够接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农村的语文教学方法的落后,使得教师并不了解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而且也不能够及时的向学生进行信息的传播。在农村中学里,还有很多语文老师观念老旧,教师方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这样的现象将会进一步的拉大农村语文教学和城市语文教学的质量差距。农村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着将来整个国家人民的整体素质,也对国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二、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策略

1.要营造积极主动的语文文化氛围

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素质的提高。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一个学校有着优越的教育环境,先进的理念指导,其学生发展前途自然也是相较其他地区高出许多。语文文化实质上代表了这个学生的软实力。学生并不是仅仅学好知识会考试就够了的,一个人健康完整的成长,是需要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风气辅助的。面对这样的形式,语文教学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促进语文学习氛围的建设,比如语文知识竞赛、举办大型诗歌朗诵活动等等,通过提高对语文文化氛围的重视和加强实行的力度,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生活,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可以增强学校人文文化的实力,充分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2.提高乡村小学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是一项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在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比如条件允许的的乡村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年纪较大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新的计算机电子技术,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同时对年轻老师进行经验传授,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提高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3.优化语文教学理念,创新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做到和学生平等,相互尊重,放弃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权威者的角色。对于那些年纪较大、观念转变不够的教师要进行宣传和引导,对教师进行新型的教育培养,使教学新型理念深入人心。另外,乡村教师应该和学生打好关系,师生要进行必要的融洽的交流,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周末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采用这种结合当地实际的方法创造出适合乡村语文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三、总结

在新型教育推行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农村中学里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需要从多元的角度采取措施,来使得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步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慈航.农村教师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

[2]蒋松德.农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的观照与反思――新邵县语文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篇14

关键词:母语危机;高校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的语文水平逐年下降,高校语文教学陷入危机。基于母语危机的形势下更多学者提高了对母语教学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高等教学阶段充分落实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是改善母语危机现状的一个重要措施。

基于母语危机的高校语文教学现状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高校教育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了实现人才的更优化,学校提高了对学生技能掌握的重视程度,但是却忽视了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开展,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当前高校语文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1)高校语文教材质量有待改善。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教材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新形势的教学背景下高校语文仍沿用以往的教材,而且高校语文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标准。部分高校语文教材内容陈旧重复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近年来很多转接学者都在为改善高校语文教材而努力,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2)对语文的学习更注重功利性。由于社会氛围的影响很多学生更重视对实用主义学科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语文教学的学习,在很多学生眼中语文的学习无关紧要,这也是导致母语危机的一种原因。其次在高校学分制背景下,语文所占比重较小,所以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久而久之高校语文教学无法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3)师资水平存在差异。教师是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语文在学校中的地位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也影响了高校语文教师在专业学习、教学技能提升方面的努力,影响了高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提高高校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面对母语危机下的高校语文教学现状,作为高校教学主管部门、高校语文教师以及相关学者等都应该提高重视,通过各种制度以及素养的提高改善当前母语面临的危机现状,同时也提高高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完善高校语文教材的编制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基本途径,因此语文教材的质量对教学质量的好坏具有重要影响。对高校语文教材的编制和完善首先应该明确高校语文教材的功能性,比如:高校语文的核心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基础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的阅读能力,主要功能是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1]。其次对语文教材的改善应该具有层次性,比如:分单元设计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的教学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语文教学的学习能够更好的掌握多种题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根据高校培养目标对高校语文教材按照专题划分,比如:某高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上篇主要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包括:爱国文选、科普知识、人生交往等;下篇主要是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交际口语、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中篇主要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包括:行政事务文选、书面表达的基本方法等[2]。

教材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母语危机下对高校现有的教材进行完善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体现教材的工具性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缓解“母语危机”的一项措施。

提高高校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开展语文教学的组织者,教师的总额和素养对高校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改善母语危机现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相关教育理论以及语文专业知识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向学生展现全新的学术平台、全新的知识、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信息以及全新的教师形象,尽量消除应试教育带给学生的厌烦情绪[3]。其次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还应该提高自身的钻研能力,更多的涉及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高校语文教学课堂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实现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目标。不仅如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真正在教学中落实严谨教学的工作态度,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创设条件。

对高校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达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面临母语危机要提高语文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4]。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先不把一些语文教学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或者是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等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从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既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法等,提高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加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情理解,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做一个课件,描绘当时的情境。这样适当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消除母语危机现状。

结束语:

母语危机是我国文化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因此高校语文教学现状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从完善高校语文教材的编制和改善、提高高校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以及对高校语文教学方法进行改善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母语危机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洪,李瑞山.母语高等教育:从危机到转机[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Z1):32-33

[2]王桂波.论母语危机背景下大学语文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0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