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范文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15:37: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汇总

篇1

一、高中历史高效复习的具体方法

1.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知识总结和联想。要想提高历史复习的效率,不仅需要在课下对知识进行记忆和理解,还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课,抓好课堂上的几十分钟,紧跟教师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毕业班的教师一般具有丰富的备考经验,他们依据以往的高考经验进行课程内容讲授和辅导,因此学生要好好听每一节课,要听好课。听好课并不是说在整个课堂上都只听教师讲话,一个会高效学习的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步伐,通过教师的分析理清复习思路,并进行逻辑思维的转化,抓住课堂复习的重点,同时依据相关内容分清主次,进行恰当的复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结合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知识联想,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本章节知识点的记忆,还可以提高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促进复习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述某一个时期政治状况的时候,可以将民族、文化以及对外交往等知识联系起来。在讲述某一改革的时候,可以自主想象改革之后的影响以及同时期的其他改革模式等,采用这种方法能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习或复习效率的提升。

2.加强记忆,学会背诵。记忆是基础,要想提高历史高考成绩,不仅要对知识进行理解,还要对各个章节中的重点进行记忆。第一轮复习是以后复习的基础,在第一轮复习中学会背诵非常重要。当然,这里说的学会背诵,并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而是依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进行知识的分类和整理,进行理解式的记忆。历史学科内容具有较多的细节,在进行第一轮记忆的时候,可以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理解,通过诵读和理解大脑中会呈现一个章节大致的内容,然后就可以进行知识结构构建(章节知识的罗列)。例如,将第一章整体的内容整理出来后,就可整理第一节、第二节中的具体内容,这样每一章节的知识都罗列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章节中的内容进行联想记忆,这会使以后的学习更加轻松、有效。

3.学会比较,分类整理。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可知,越来越多的历史试题是将不同时期人物和事件的比较作为突破口的。因此,在看书的时候要头脑灵活,在看到某一个人物的时候要进行快速思考和过滤,想象一下历史上有没有和此人物相似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就要进行细致的比较,作全方位的总结和区分。例如,在古代史中,可以将隋炀帝、汉武帝、秦始皇进行比较,还可以将几次变法、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另外,分类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整理,可理顺其中的关系。例如,可以分别整理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生产工具变迁以及重要人物等。通过这样的比较和分类,我们会将容易混淆的知识区分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升分析比较能力。

二、高中历史高效复习的注意事项

1.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意寻找答题规律和方法。做综合题时就应该准备两套好的复习资料,一套优质的综合卷用于自我检测,另一套优质的专项汇总训练用于检测后的相应强化。按高考时间做综合题,对发现没有掌握好的知识做重点复习。这样一测一补,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资料要配有讲解和思路,便于对答案进行理解。到5月中旬以后,要回归课本,适当调低练习题的难度,放慢做题的节奏。对课本中的重点章节要关注,以清理遗漏知识点为主。

2.以课本为依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文综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文综考试的成败取决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切不可重习题而轻教材。离开基础知识,任何能力、技巧都是空中楼阁。要从教材中构建出“树形”的知识体系,培养历史思维;要找出历史发展的“大脉络”,将全部历史整合起来;要明确和细化常用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熟练掌握和应用。

篇2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为本 合作学习 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072-01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此要求既能构筑高效课堂,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及个性化的发展。目前教育改革的特点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的重视,主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致力于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我觉得在中学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采用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在此基础上的课堂将成为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那么,如何进行问题设置,以问导学呢?我认为重在教学

设计,结合平时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设计成这样的教学活动:新课导入――课标展示,设计问题――自主学习、解决问

题――合作探究、方法点拨――知识迁移、巩固应用――学习反思。

新课导入,通过课前检测检查学生已学内容,了解学情,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提高新课教学的针对性。

课标展示,分解课标,布置任务。

自主学习,学生结合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课本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快速全面阅读课本,整体感知教材知识;其次,有侧重点的阅读,学生发现问题,小组汇总。教师分类列出问题,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分解目标自学,自学后存在疑问的内容进行汇总,如属于简单知识点方面问题的老师可以现时解决,而涉及到教学重难点问题进行呈现。

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明确各组学生任务,问题要细化,精准。小组讨论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也可进行全班集体讨论。此阶段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阶段,学生讨论时可以生生互动,也可以师生互动。在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方法点拨,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知识迁移,巩固应用,高一阶段可选择历年学业水平测试的选择题,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知识运用的能力,重点是阅读材料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题目的选择要精巧,采取多样化的做题方法,达到知识的灵活运用的目的。在此同时,教师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细节,适时有效的调控课堂的节奏。

设置问题的流程安排关乎到整个课堂的节奏,而问题设置的类型关系到课堂的效率,它是整个课堂的命脉。问题设置的种类分为哪些呢?首先是判断型;这种问题是对教材内容、新知识概念等作出判断或其它问题,问题设问有“对不对”、“是不

是”等问法。述理型:这种问题是对历史事件发生的条件、原因、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归纳,通常设问“为什么”。叙述型:设置这种问题是指对历史知识事实、结论或者是对历史事件基本线索及过程等进行叙述,通常设问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运用型:此种问题是对设定的情景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设计问题有“当你……你该怎么办”。评价型:这种问题主要针对历史人物及现象进行评价。通常可以设计成“对……你有怎样的认识”。

以问导学,建立高效课堂是教者一直探索努力的目标,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并不是设置问题种类、数量越多越好,质量才是最重要的。结合实际,我觉得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学习历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创造未来的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历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处处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要能具有开放性。明确的说就是指在课堂问题设置上,不要求答案整齐划一。注意两个方面:首先,结论多样化,言之有理即可;其次,问题设置注重思维的扩散。高中学生的思维抽象概括性、理性思维已经具有,对史料分析和理解能举一反三,通过自主学习思考得出结论,而不再像以前盲从教师的归纳。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问题设置时,要进行组织教学,侧重引导、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比如 “自1982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当下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的形势下,它是否还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呢?”开放性的设问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也激发学生多角度分析历史知识,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来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爱国热情及社会责任感。

二、设置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水平

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有关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理

篇3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五步合作学习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100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普通高中历史课的核心理念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才的必由之路。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合作学习引入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用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并帮助学生学会和他人合作解决历史学习问题。

以往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状况,学生无法获得学习的主动权,也就缺少学习的兴趣。这显然不符合“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理念。基于这几年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确立了历史课堂的五步教学法,即:学(激趣导入,定标自学)――论(组内讨论,合作释疑)――展(展示交流,共同提升)――评(精讲明评,点拨拓展)――练(达标训练,随堂落实)。

一、激趣导入,定标自学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找寻出新旧知识的关键联系点,尽可能运用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方式,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疑问、新奇和神往,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在授课中我们运用导学案辅助教学,历史导学案分五大部分:课题、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归纳、拓展延伸和基础达标训练。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仔细阅读课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梳理的归纳填写,并对拓展延伸部分进行消化、提升。

“思维从疑问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至关重要,教师必须要求在阅读教材学习内容时,要在书上就相关要点做好标记,在疑难之处打上问号,同时也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一些疑问和看法,这样才能为小组讨论做好充分准备。需要学生查阅资料的,也可安排学生课前完成,在合作学习中,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发充分的课程资源。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要开发和发展。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自学,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对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教师要及时并适度的进行点拨。此环节的关键是:

1. 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避免繁琐冗长;2. 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3. 这部分提倡自学,自主解决问题,合作不能代替独立思考;4. 学案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应该学到什么程度?5. 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的,教师决不包办。

二、组内讨论,合作释疑

在导学案的完成过程中,总有一些问题是个人解决不了的,再加上学生新提出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放到小组讨论的层面上来。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至6人足矣,由组长负责主持,要求每一个人都要积极参与,采用轮流发言和畅所欲言两方式。小组内先进行找错纠错活动,再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和新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完善问题答案的合理表述。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参与其中,以了解讨论效率,点拨迷惑之处,掌控讨论进程。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记录员作详细记录。关键是要做到:

1. 遵循“1、2、4、8――N”交流原则;2. 要保证充分的讨论时间;3. 做好小组成员分工,加强小组长培训,确保组内交流有序高效;4. 讨论完成后,由组长举手,便于掌握讨论进度;5. 每个环节结束后,都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有事可做。

三、展示交流,共同提升

各小组的记录员把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起来,由教师指定各小组相同序号的学生,上台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和疑难问题,再让全班同学共同思考和讨论。教师要有预见性,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要适时点拨,组织即时互动。

面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想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所在的小组增光添彩。如在“日本明治维新”这节课中,有的小组提出了“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中国的却失败了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各种思想相互交汇,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通过大家的讨论和总结,最后认为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七点:一是日本没有经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的根基不牢固;二是倒幕派演变为维新派,并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他们支持的天皇也并非封建制度的代表;三是在工业、农业、军事、政治和文化上,都实行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得力措施;四是当时西方列强无暇顾及;五是日本主动实行了改革开放,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六是日本的岛国危机意识,和从大化改新就体现出的向先进文明学习的民族传统;七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得到了大多数国民的拥护。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集体的智慧。在这里,课堂真正成为了真正的学堂,问题也在交流中变成不是问题的“问题”。

面对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搭桥引路,为学生创造获得正确结论的条件,促使学生思考、探索、争辩,直至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这期间,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这样才能让学生经历―个感悟自得的过程。当然,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也往往会超出教师的认知范围,教师也可能一时无法解答,这时教师应该肯定提问者,同时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其他途径去解决,如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与事件知情者联系等。另外,教师要对课堂上出现的跑题现象进行适时调控,避免出现泡沫现象。此处要做到:

1. 精选汇报内容。一组汇报,他人补充,控制汇报时间;2. 对汇报的问题要挖掘透彻,深入分析,举一反三,掌握重点、突破难点;3. 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的新生问题,把它变成进一步思考学习的引题;4. 不重复汇报内容;5. 限制强势学生的过多发言。

四、精讲明评,点拨拓展

这一环节,基本上和上面的环节是相互融合的,时间、空间上具有交错性。教师应该随时随地、反复灵活地依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对学生进行引导,对学生进行“四会”和“五能”指导,即会组织、会倾听、会质疑、会分享,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情感能力等。

第一,教师的精讲一定要抓住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而非重点部分,尽量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点线面的整合,适时将世界史与中国史、古代史与近现代史进行横纵联系;引导学生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书本知识与乡土历史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学习的专题。

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理清历史线索,从每一个知识点,到每一课题,再到每个单元都要形成知识框架,让学生在笔记中记下并掌握好。

第四,教师要教会学生一些记忆的技巧和方法。历史课有许多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如果单纯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会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我们不妨找一些记忆技巧教给学生。如:1. 顺口溜:《》的内容概括为设工厂、赔两亿、割三岛、开四口;2. 谐音法:《》的四处通商口岸可以用“杀出苏杭”来记;3. 数字法:1689年《权利法案》+100=1789年《人权宣言》,你说巧合吧;还有如点面交叉、纵横联系、归类求异、对比记忆、绘制图表、空间记忆、关键词记忆、衍射记忆等等。

第五,教师的精讲要多使用图表、幻灯、录相、彩图等立体教学手段,语言要抑扬顿挫突出趣味性,还要运用一定的小组评价机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第六,教师的精讲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如比较、归纳、概括、抽象、综合、分解、总结等。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对本课的学习进行整体把握,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五、达标训练,随堂落实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课所学重点内容要当堂掌握,组长进行督促和检查,做到节节清。教师在训练题的设计上要侧重重点考点和热点,题目难易要适宜,要有梯度,保证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能拔高,理解能力较差学生能掌握基础知识,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随堂达标训练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将答案写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完成后上交,由教师批阅,对答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评析和整合;算出小组平均分,排出各组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结束语

总之,实施这一教学法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课程、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进行灵活调整。在时间分配上,根据所学内容灵活安排,每一步用时多少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即可。实践证明,五步合作学习法活跃了课堂气氛,课堂效率得到很大提高,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兴趣,学生变得会学习和爱学习,历史课也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学科之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钮锡珍.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习方式的改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提高;重要前提;有效途径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阵地,是历史教学中实施新理念的关键,搞好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就能有效推进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就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用好新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新教材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材,通过进一步学习,与同行交流等方式,我发现新教材有许多优点,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用好新教材,实现三维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前提。

首先,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以历史事件发生、发展来编排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较好的知识储备,但由于学生差异较大,对大部分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如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新教材中的必修及选修课本,要求学生将教材全部准备在手头上。“历史纵横”模块大多生动、形象,有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模块链接”能有效补充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有助学生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①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可参见必修③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这样就能深刻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性,深刻理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展前可安排学生自学“学史之窗”和“模块链接”扩展知识面,补充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史料,就会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将会是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把握好课堂节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

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要做到这一点,使学生学活历史,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搞好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严”表现在:课堂纪律要严;教师传授知识应当注重准确性,做到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褒贬分明,不可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对正确答案要予以肯定,对错误的答案要及时纠正。“活”表现在:教师要有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穿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史料、历史小故事,讲述要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对历史史实的叙述要有层次感,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既有惊涛骇浪的叙述,更有涓涓细流的描绘。

2.培养学生能力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有人说教给学生的知识等于教给他们“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给他们“乘法”。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如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比较、概括、归纳、评价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提问,如投石激澜、巧设障碍、扩充延伸、诱导争论、变换角度等等,启导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拓展思维的广阔性、激发思维的批判性、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将学生的思维意向纳入课堂教学的轨道,与教师的思维同步。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处理“疑”与“释”的关系,这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上课时,可多用一些设问句、反问句来设疑,让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讲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我不是简单地将要点和盘托出,而是提供四则材料,在学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加以点拨提示。当然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不宜过难,也不能过易;不应停留在要求学生用“是”、“不是”来回答上,也不应高不可攀,无从下手,而应难易适度,“跳一跳就能摘得到。”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辅助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

1.讨论法。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综合意见,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还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2.辩论法。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辨性较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结论,目前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上选修④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小结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问题。在教授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创始人孔子》一课时,可以举行一个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以及从中感悟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结论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篇5

一、深挖教材史料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句话我们可能太熟悉了。这是一种思想的转变,如果你对教材顶礼膜拜,一味地让教材牵着你的鼻子走,教学思想就会受到局限,课堂自然成了勾画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样的课堂就会是枯燥乏味的,低效的。那么怎样使用教材呢?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学生手里的主要资料――教材充分利用起来,为此,我校初三确立了“深挖教材史料,提升学生能力”这样的课例研究主题,在第一学期进行“一说二讲三讨论”活动,把教材中文字、图片作为史料去限时阅读,把每一课设置为若干材料,真正实现用教材教,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补充新史料,拓宽视野,这样做既学到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能力,效果颇佳。

当然在新授课中还要重视导入和练习这些环节,我们遵循“不说一句废话、不做一道废题、不浪费学生的一分钟”,精心细化教学环节。

二、精心选取史料

比如《两宋社会生活》这一课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城市的发展、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多方面内容,可用的史料自然就非常丰富。到底用什么样的史料,用哪些史料,需要结合课程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来决定。如七年级学生,接触历史课时间不长,无论从兴趣培养还是学习历史的能力角度考虑,多种形式地选择史料都很有必要。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实际,所以本课我用的文字史料不是太多,较多地结合了一些图片史料和影像史料,想让七年级的历史课堂更轻松鲜活一些。本课的教学点偏多,如果一个点选择多个史料,势必造成史料的堆砌,因此我选择了《清明上河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繁华的街道,一个材料可用于多个教学点的解读,一材多用更显高效。又如,本课想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宋在唐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想让学生认识到宋在唐后有新的发展,必然要多选用一些正面的史料。

三、灵活运用史料

在史料的运用上,不同的史料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两宋社会生活》内容杂,角度多,主线和课魂难确立。《清明上河图》这一史料就发挥了主线的作用,贯穿了全课。从《清明上河图》导入,用清明上河图来分析衣、食、住、行、娱的发展变化,最后到欣赏全景的《清明上河图》结束。本课的还抓住“发展、繁荣”这个课魂,处处围绕宋朝的发展来分析问题,如盛世之城、盛世之风两个主板块都是从城市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立意上设计教学。

对史料的运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或再适当补充。如,为了让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我在宋朝饮食这个问题上,把摘自《东京梦华录》上的史料做成了菜谱。在住的问题上为了突出宋代的发展进步,我链接了唐朝居民住房情况进行补充对比,比较中认识发展。

史料的运用上还可以适当前引后拉。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如本课教学既要从衣、食、住、行、娱等方面看社会生活变化,又要从社会生活变化看两宋社会的发展。但是只从社会生活一侧面看两宋发展,显然论据是不充足的。我重新整合了教材,在最后尾声部分“再识宋朝”一块,把前面讲过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南方经济的开发、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本课的社会生活变化,及以后要讲到的宋代科技文化发展融合到一起,前引后拉,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地方全面认识宋朝的发展,而不是从一个角度去误读历史。所以,后边的发展原因分析和发展成果展示中我把本课前后的内容融了进来。

四、运用史料教学总结了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总结了“一环四步式”教学法

一环,即学情调研,就是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任务,通过阅读教材,每位学生提出两个需要教师讲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此一环节贯穿教学始终。

“四步式”教学,即教学的四个步骤。

“四步式”教学第一步,学案导学,构建框架;教师通过对学生学情的调研,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参照课标,确定重难点,精心编写“导学卷”。提前一天预发导学卷,将学习活动前置,学生运用导学卷进行课前有效预习或复习,完成导学卷。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所要学习内容,按背景类、过程类、影响类写出知识结构的纲要。“四步式”教学第二步,展示解析,查漏补缺;课堂教学中,学生对预习的内容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同学找出他预习中的不足之处,阐述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讲评、分析辅之以有效有度的相关史料,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在联系,掌握课本的基本骨架。“四步式”教学第三步,史料探究,突破重点。课前的学情调研,教师已经对学生的问题做到了心中有数,每节课的内容都有重点和难点,但有些学生也难以把握,难以理解。为此,教师必须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突破,如:史料探究,史景体验,合作突破等。“四步式”教学第四步,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通过这些研究,使史料教学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通过这些研究,增强史料教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