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道德品质的含义范文

道德品质的含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5 10:57: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道德品质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道德品质的含义

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中教育;学生;道德品质

根据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中具体目标:既要求学生增强体质,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教学课程与发展目标,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机会和可能,如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等,持之以恒地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塑造他们健全、完美的人格,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道德品质。

一、 教师需要及时提高自身的德育教学素质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心灵导师,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心灵导师的这一角色,并正确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现阶段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核心。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受教师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的,所以教师的师德品质对学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总是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体育教师的活动能力强,与学生交往广泛,是学生首先模仿的对象,所以体育教师更要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其优良道德品质。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有可能真正培育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二、积极创设道德品质培养的教学情境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进行学习活动、情感交流、道德品质熏陶、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等多方面的心理交流活动。道德品质只有在温馨、愉悦、情感交融的教学情境中,才可以真正实现激励学生团结向上的教学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学习交流,巧妙的运用教学评价,不断构建师生之间的良好教学关系,在不断加深与班级学生的学习情感后,学生才会自主的参与到德育品质的培养活动中,甚至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成为学生自身最为迫切需要的物质。除此之外,体育课堂还需要运用定期竞赛的形式,不论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全面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体育比赛这一教学方法总是最佳的,而将合作学习合理的融入至竞赛的始终,也会更有效的促使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因此,运动竞争不仅是技术、战术、智力、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的竞争。

三、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鲜明的教育性

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学生在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练习中都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情感反应,如恐惧、疲劳、怕疼、怕伤等,教师需要严格遵循体育教学内容的特征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并以此不断强化课堂教学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需要先让学生深入明确此教学游戏的具体含义、游戏规则、学习任务等,并且要求学生须严格遵守规则,长此以往,学生在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就会增强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进而强化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四、将课堂教学逐渐由灌输转变为教学实践

高中学生正处于渴求知识的阶段,他们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中,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有效的增加德育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训,进而使高中生这个群体可以自主形成德才兼备的健康人格。例如,学生在进行跨栏跑这一项教学实践时,经常会遇到不小心摔倒后继续爬起来参加训练的事情,教师此时需要及时给此学生一定的鼓励与语言表扬,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因此而倍受鼓舞,对培养班级中学生的自愈能力、坚韧顽强、积极向上、为集体争光的道德品质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课堂中的一些小细节,教师亦不可忽视,如借还器材一事,教师可以督促学生自主编制轮值流程表,然后要求学生严格遵照值日表进行轮值,这样一来,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学习品格,还进一步的强化了学生对自我负责的良好品质。

五、结语

体育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行为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高中体育教学,需要以学生学习的这一视角出发,坚守相关教学原则,将德育教学内容有效渗透其中。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和加强道德品质教育,不断优化教学育人成果,进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群体的身体及心理素质等,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甘宝清.学校体育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15:2.

[2]覃健珍.浅谈体育教学如何加强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5,01:123+133.

篇2

关键词: 道德 道德品质 道德行为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学新校区门口,一辆黑色轿车疾驶而过,撞飞两名女生,撞人后司机不管不顾,扬长而去。在被保安拦下后,肇事者更是肆无忌惮大放狂言:“我爸爸是李刚,有本事你们告去!”令我们悲哀的不仅仅是逝去的花季少女,更是肇事者冷漠的心和那无处可寻的道德。到底我们的道德出了什么问题,究竟是他们越过了道德底线,还是我们出现了道德困惑?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这是长久以来在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中所争论不休的问题。但从目前全人类所承认的共识来讲,无论是本善还是本恶,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在一代代传承着基本的道德理念,而道德往往代表着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阶级当中,其道德观念也会有所变化。无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道德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和长久的:本恶,道德促使弃恶从善;本善,道德帮助他继续从善,并坚定从善的信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准则,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人们向善的作用。

一、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个综合性范畴,通常也称为品德或德性。它不是人的个体生理特征或一般心理特征,而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道德在我国的流传十分久远。事实上早在甲古文中就有“德”的字形出现,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的文字,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兽骨和龟甲上的文字。“德”字在甲古文中的出现就意味着至少在公元前14世纪之前,我国古人就已了解“德”字的含义,从而在文字中创造出“德”。在甲骨文当中,“德”是由左右两部分构成的会意字,左边的双人旁部首是“彳”形符号,这个符号在古文中是代表道路、行为、行动的符号,右边的部首是由变形的“目”字和一条直线组成,这是表示目光直射之意。所以古人理解的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行为和处事要正直,并且“目不斜视”。随着文字的逐渐发展,古人在金文中将该字会意的成分诠释得更加明了,在“目”的下面又加了“心”,这就意味着不仅目光要正,在内心中的正直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德”。在小篆中,人们更是将字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这意味着“直心”为“德”。

纵观“德”字的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于道德的理解日趋完善,从甲古文中简单几笔的勾勒,到当代我国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行,以及对于人才的“德才兼备”的要求。

从人的社会属性来看,道德是使人类从人的本质属性也就是动物性向人的社会属性逐渐转变的结果。道德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没有严格的标准,没有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且每个时期与社会形态中,对于道德也存在不同的标准。

二、道德品质的构成

知、情、意、行是构成道德品质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识辨能力,也是人们确定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行为准则的内在依据。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道德思想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意,即道德意志,是为实现道德行为所做的自觉努力,是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所做出的行为反应,是人的内在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外部行为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应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个体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

在道德品质中最为主要的是道德行为,因为在道德品质中所包含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都是人主观上的内部的一般逻辑或思考,并不付诸实践。而道德行为则是在处理问题时,实实在在地对外部环境产生的直接作用。一般来说,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是一致的,善的品质会表现为善的行为,恶的品质则表现为恶的行为。但这在现实生活当中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因为一旦开始了行为就表明这种行为已经掺杂到的繁琐的社会关系当中,而此时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为或自然因素稍有变化便产生类似“蝴蝶效应”的结果,也就是说一点微小的变化都会影响到产生的结果。这种效应的产生,表明行为过程和结果可能与原来的意图相符也有可能相背,或者造成双重效果、善恶兼有。

案例一:同样是经典的《沙漠中的法理故事》,一旦从道德行为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就会得到另一种结果。在沙漠中,甲乙丙同行,甲和乙均想杀死丙,甲在丙的水袋中投毒,企图毒死丙,乙不知情,偷偷割破水袋欲渴死丙,最后丙因为没有喝毒水,而活了下来。从道德的角度分析,乙的主观意识是不道德的,但阴差阳错中却割破水袋,放掉毒水,从而救了丙,得到了与其相悖的道德的结果。这就是典型的作恶不成反为善。

案例二:2009年5月21日赖健生因爬上10米高的海珠桥用力推下素未谋面的跳桥者陈富超而备受争议。陈富超因投资亏损而有轻生打算,在爬上珠海桥后引起群众围观导致交通堵塞。具有较强正义感、荣誉感的赖健生试图帮助轻生者打消轻生念头、恢复公共秩序,在掌握好警方准备好的救生气垫位置后,他避开警察攀上桥梁,在与陈富超简单交谈后趁其不备将他推下桥。但此时桥下气垫并未按照赖健生预想的那样完成充气,陈富超直接摔倒在坚硬的桥面上,导致陈富超腰椎骨折。好心的赖健生此举的目的和动机是端正的:既可以帮助轻生者,又可以协助疏通大桥的交通,但事与愿违,淡薄的法律常识和未在计划内的纰漏导致他“好心办了坏事”。因此赖健生涉嫌故意伤害罪有可能被刑事拘留。

以上的两个案例虽然是不常见的个案,但这充分说明道德行为与道德品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一定的道德行为总是以一定的道德品质为基础,而人们的道德品质又总是由一系列的道德行为铸成”。一般来说,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基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一系列道德行为的积累而产生的,从而产生道德行为习惯,这就会表现为相对稳定的道德特质。而道德品质必须通过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来。道德习惯实际上是在反复实践一种道德行为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在道德教育中更是要重视对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评价。第二,道德品质是自觉自主的行为过程。道德品质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在道德行为实施的过程中,每一处节点都是道德品质的基础通过个人意志力的导向作用而形成的。道德的行为往往不具有主观的强烈要求,在进行的行为中意志作为道德品质的保障成为重要的部分。从这个角度来讲,意志是品德的核心。第三,道德品质是在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人的道德品质不但体现在他的某个持续进行的行为中,而且更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为整体中”。个体的道德行为,并不是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在不同活动时期和活动领域当中诸多的行为合成而来的具有稳定的特征。

道德品质本就是一个可以“穿越”的话题,无论是管窥当今的道德品质,还是挖掘先辈们对道德品质的命题,我们都要认同这样一个道理:道德品质是社会的人行道,在这条人行道上,不要速度多快,不要路面多宽,但一定要平稳坦荡,承载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给社会一道井然有序的风景。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94-399.

[2]田秀云.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77-380.

篇3

关键词:图书馆 职业道德 修养

一、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1.道德修养的含义。所谓“修”,是指陶冶、锻炼、学习和提高:所谓“养”,是指培育、滋养和熏陶。古人所说的“修犹切磋琢磨,养如涵育熏陶”就是这个意思。“修养”是一个内涵丰富,使用广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人们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通过自我学习和锻炼,使自己达到一定的能力和境界并逐步完善和提高。道德修养是修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形式。道德修养是指人们按照一定社会和阶段的道德要求,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为磨练自身、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求外”与“省内”相结合的活动。

2.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馆员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馆员在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馆员道德境界。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修养过程;一是通过修养活动所达到的道德境界。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把作为理论、规范形态的外在的馆员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馆员的个人意识和内心信念,使之成为馆员道德行为选择的依据,确定崇高的道德理想,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从业活动中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成为符合社会期望的优秀馆员。馆员职业道德,是馆员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读者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馆员,会对读者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二、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1.提高馆员职业道德认识。馆员职业道德认识是馆员对道德知识及馆员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认识是行为的先导,馆员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基本道德知识、理论和馆员职业道德知识,了解、认同并接受馆员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范畴,形成对馆员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把社会的、外在的道德规范、准则逐步内化为馆员从事教育事业的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馆员职业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馆员职业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馆员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优秀馆员”,增强对馆员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作为馆员意识到自己的言谈举止对读者产生的影响。馆员职业道德的魅力通过读者的“向师性”、“模仿性”影响着读者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和最崇拜的人,教师的道德品质、思想情操、行为习惯等,时时刻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2.磨练馆员职业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作出道德抉择的力量和坚定精神。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同志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由此可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当馆员把馆员职业道德意识变成个人的行动原则,并时时处处坚持他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的时候,就形成了馆员职业道德意志。

3.树立馆员职业道德理想。在馆员职业道德修养中,道德理想对馆员的整个服务活动,乃至对馆员的整个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馆员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必须明确道德修养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馆员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是馆员最高的道德理想,需要馆员终身为之奋斗;近期目标是馆员在一定时期内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是长期目标的具体化和量化。近期目标服从和服务于长期目标,但又是达到长期目标的基础。

4.坚定馆员职业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馆员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合金”,是人们把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中间媒介和内驱力,并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

5.培养馆员爱岗敬业的精神。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在我国《礼记•学记》中就以“敬业乐群”,明确提出来了。宋朝朱熹说,“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谦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爱岗就是要有务实精神,敬业就是要有奉献精神。

三、当前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1.热爱读者。馆员对读者的爱可以启动读者的心灵,消除馆员与读者间的隔阂和误会,增强读者的学习动力,热爱读者还是影响读者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2.提高馆员的职业素养与学术素养。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如语言表述是否清晰,语气是否礼貌,态度是否冷漠,控制个人情感是否得当等等。不端正的职业态度很容易在馆员与读者之间形成隔阂,阻碍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

图书馆员要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作为服务工作的宗旨,要把读者的根本利益和需要作为行动准则,想读者之想,急读者之所急,供读者所需,把为读者服务看成是最大的乐趣,把读者在自己的服务中受益看成是最大的欣慰和幸福。

参考文献:

篇4

一、经典的选取标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浩瀚如海,从先秦诸子经典,到汉赋、魏晋文章,乃至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小说等等,皆可称之为经典。学生诵读何种经典才能有效提升道德品质?

1.选择标准:以富含道德能量为宗旨,以中国文化道德元典为母体,以中华根文化为源头。

2.经典的选择以四经一书为核心。

四经为《德道经》《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易经》,一书为《大学》。

《德道经》为万经之王,《黄帝四经》为治理学鼻祖,《黄帝内经》为医学宝典,《易经》为五经之首;《大学》为修齐治平的应世之作。这些经典的共同特点是以道德为根本内核,是中华文化的祖根、祖脉。我们诵读这些经典正是接续中华文化的祖根,以获得最大的道德能量。

二、大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

大智慧经典的诵读方式采用《易经》中的学习方法:“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就是无思无为的学习方法。所谓无思无为的学习,就是不用意识心理的作用,采用道家内观的方式,直接诵读。不去思考文中内容的含义,只需要静心闭目,沉思静坐,专注心念,放下大脑皮层意识的干扰,进入大脑质层乃至核心层的智慧状态,以经典的道德能量,调动开启大脑的智慧,实现道德智慧的同步运用。

三、大智慧经典诵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

(一)诵读道德经典,提升道德能量

道德不仅仅只是道德品行品质的表现,也不仅仅只是高尚道德心灵的修养。道德更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是天地能量作用于宇宙万物的客观物质。《黄帝内经》中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意思是说,上天作用于我们人类的客观物质是“德”,大地作用于我们的客观物质是“气”,这种天德地气的运行养育了万物。当前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有种种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原因。从三因论来看,既有本因,也有内因与外因。要改变、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

根据霍金森道德能量学说的理论,一个人能量越低,身心健康状况就越差;能量越高,身心健康状况就越高。一个人要远离低能量状态进入高能量状态,就要亲近高能量的人。古往今来,一些大智慧的圣哲,经常会有一大批追随者,原因就在于此。诵读高能量的智慧经典,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有不断诵读高级别道德能量的智慧经典,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能量。《德道经》《心经》《易经》等经典都是高级别能量的经典,不断诵读这些经典,就能实现道德能量的内化。

(二)诵读经典,上善治水,净化心灵

老子说:“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德道经・治水》)

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上善治水”的过程。所谓“上善治水”,就是用最好的意念,最好的语言、文字等来治理我们内外环境中的水,尤其是我们体内的水,包括我们的血液,细胞液等等。通过不断诵读经典,达到净化、修治我们体内水的目的,进而实现净化心灵的作用。江本胜博士的水试验也证明了:水具有看、听、识别语言文字的能力。面对善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美丽的图案;面对恶的语言文字、音响,水结晶呈现出丑陋的图案。这些科学实验证明:诵读上善经典,具有改善我们心灵的作用。智慧的经典,可以净化灵魂,丑恶的文章,只能污染心灵。我们只要不断诵读圣贤智慧经典,就能从中汲取无穷营养,滋养我们的身心。

(三)诵读经典可以有效培补学生五德能量的提升,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

五德即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仁德即是仁慈大爱,心中无差别的博爱;义德是循理不背,按照正义行事的风范;礼德是不违背规则,合乎礼仪,谦恭有礼的表现;智德是做事合乎法度,智慧明达,做事不会出现后遗症,以德为宗,以智为用,实现德智并举的境界;信德是心中对道德的笃厚真信,诚实守信的品格,重守诺言的操守。具备丰厚五德能量的人,必然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其人格的体现。

诵读圣贤经典,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补五德能量,使学生具有充沛的慈悲仁爱,风骨正义,在彬彬有礼的人格魅力中实现自我价值,在智慧的信义中实现修齐治平的伟大理想。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仁德丰厚的阶段,只要认真诵读经典,就能快速实现仁德能量的培补。中学阶段则是人生义德的充沛期,只要我们诵读经典做的足够扎实,就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生发足够的义德能量,同时扶生智德能量。如果同时配合《弟子规》等规范性元典的学习,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礼德能量,礼德能量的提升,促使学生礼貌待人,实现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培养。

篇5

【关键词】 师德修养 存在问题 建设 加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4(b)-0153-02

1 当今社会师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当代“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环境中,人才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关键,而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教育工作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①。教师肩负着教育和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崇高使命,教师的素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祖国的未来。教师是塑造人类的工程师,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教师道德修养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对于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维持学校工作的良性运行,对于教育事业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往今来,很多大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师德修养的建设。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若不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至还会影响学生正确道德品质的形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都是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都是肩负着培养和塑造人的神圣使命,这一使命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言传身教实现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是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才能适应当前知识时代的需要,做好教育工作,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而当今,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素质型人才。教师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师德修养在教师素质提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

另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媒体舆论的蓬勃发展,社会各界对教师道德修养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了。一系列关于师德的问题浮出水面。体罚学生、剥夺学生权利、歧视学生、敬业精神不强、行为不端等现象对教师形象大打折扣,“范跑跑”的出现,社会各界对教师的信任度进一步下降。因此,师德修养的加强刻不容缓。

2 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与特点

师德修养是指师范生或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和自我教育的过程②。师德修养,师德是基本内容,修养是方法和过程。它是教师对师德的整治、提高、培养和陶冶。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师德修养具有社会性。教师道德品质的提升,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完成的。通过学校的师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的评价与监督,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按照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进行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

2、师德修养具有可变性。人的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师德修养亦如此。教师可在社会师德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提高对师德的认识,锻炼师德意志,加强师德修养。

3、师德修养具有自觉性。教师只有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感到自我的师德品质具有提升的空间,才会积极主动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所以,教师道德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觉性和主观努力。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人③。

3 当前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德修养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侵犯学生权利,法制意识淡薄

近年来,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的事件常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法制意识。罚抄作业、随意侮辱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校园内,教师对学生因“暴力语言”和过激行为侵犯学生权利的案例所占比例较高。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3年5月,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小学教师程世俊猥亵儿童案,当庭判其死刑④。可见,教师自身就缺乏法制意识,更何谈道德修养。

3.2 对学生缺乏关爱与尊重

教师的职业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现在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对学生的成长缺少关爱,对学生的人格缺少尊重。当教师上完课之后,就收拾备课本走人,不去深入了解学生。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由于现在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众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导致很多不幸事件的发生,如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轻生。另外,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尊重,特别是对一些有过失、吵闹、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教师往往对其采取漠视或歧视的态度,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造成对学生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

3.3 缺乏敬业精神,唯利是图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因物质利益的诱惑,教师不安于本职,缺乏敬业精神。很多教师在授课期间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在校炒股、投资,导致上课迟到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有的不思进取,不思创新,备课马虎,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有的缺乏必要的职业纪律⑤,随意停课调课;有的甚至放弃本职工作,下海经商。在拜金主义的思想下,教师道德素质低下,唯利是图。很多教师课上不认真,课后私下召集学生开设补习班,对家长的送礼,来者不拒。

篇6

关键词:数强化;德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16-01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之处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要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从各方面人手。不能限于在班队工作抓德育教育,还要从各科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工作思想体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和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密切联系,努力挖掘各学科教育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小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一代,就要抓好德育教育工作。而语文教学是强化学生德育教育的关键,要抓住这个关键,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向导作用

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向导作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思想品德朝着当今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强调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思想品德修养。学生德育培养的目标,是以一定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来确定目标的,根据这些要求,对于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规范,要坚决地给予肯定,对不符合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就应该给予明确的否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这种坚定、鲜明的政治态度,就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的要求,就具有向导作用。但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人们的观念不停地变换,各种思想影响无时不有,无处不存在,很可能出现一些消极的,甚至错误的思想影响。我们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等,抵制非正确思想的影响,弘扬正确的思想影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学习班上优秀学生的那种助人为乐、刻苦学习的品质,使学生达到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二、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强化作用

我们所谈到的发挥语文教学在对德育工作的强化的作用,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道德品质、政治思想觉悟、语言表达、行为表现要以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讲真除假来激励学生,从而进一步强化道德行为,抑制不良道德行为,使学生从小就能正确区别褒与贬、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树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不仅分得清,而且要表现在行动上,使学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使这种思想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受到激励,起到强化的作用,有潜移默化的德育强化效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机,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三、要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方面的调节作用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发挥语文在德育教育中的调节作用,就是对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和对学生德育表现方面的各种测试。语文教学对德育管理的调节,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为达到德育工作的预期目标,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测试,这是以社会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做得如何为标志的。调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表现基本符合社会要求,符合小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符合培养人才要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标准,能为党和人民培养出的“四有人才”,也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好素质教育的保证。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训练,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道德意识,逐步调节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以达到规范化的目标要求。增强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人生,使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有道德的好习惯。培养学生从小学法知法_、守法,并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这种调节,只要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强化作用,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语文教学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教师的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不仅要教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教育学生从小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从小学语文课文而论,无论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是通过叙述一件事来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文章的中心思想来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即使是写景状物的文章,也仍然是通过描写事物,使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怎样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学生。所以说,学好语文,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应重点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及文章的内在含义来感染学生,以文中的主人公的崇高思想和品质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知识,从学知识中受到道德教育。

篇7

关键词:幼儿教师道德修养;幼儿品德;影响;养成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的重要阶段,道德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我国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德育同样也占据着首要位置。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幼儿品德的养成,所以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共同瞩目的问题。

1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

1.1道德修养的主要含义

所谓的道德修养,是人的道德活动形式之一。是指个人为实现一定的理想人格而在意识和行为方面进行的道德上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达到的道德境界。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道德修养主要指教师能够主动按照社会的道德标准来改造自身以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

1.2培养幼儿教师道德修养的主要目的

幼儿在入园之后,每天面对的是教师的日常行为,而幼儿有具有极高的模仿性,学前教育阶段内幼儿还处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前习俗水平,这一阶段是幼儿道德修养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完全表现在外在状态,可塑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的道德修养必须不断提高,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2幼儿教育中幼儿品德的形成条件

2.1处于道德优良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所处时间最长的环境,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是对于幼儿产生影响的主体,而在家庭环境中,家长则是幼儿主要的参照对象。幼儿通过和教师的接触,对于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模仿,从而获得经验和影响。而在家庭环境中,家长的生活方式、处事方式、待人接物都是幼儿品德成长的印象因素。因此,良好的园区和家庭环境是幼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

2.2在教育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园对于幼儿品德养成的教育,不应单单止步于环境影响,更应该在日常活动中加入品德教育,对幼儿的品德形成过程提供潜移默化的印象。做游戏是每个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最基本的日常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添加一些潜在的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

2.3道德教育后形成培养良好的习惯

在逐渐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还要求幼儿保持道德品质的持续性和习惯性。幼儿要对道德教育的成果和社会道德环境有所了解并产生认同感,这样才能使得幼儿的道德品质完全养成。

3在幼儿教育中教师道德修养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作用的对策

3.1注重榜样力量的运用

在幼儿园中,教师对于幼儿是一种权威。在面对权威人物时,幼儿有一种天生的信任和崇拜,从而去积极遵循教师的话,并主动模仿教师的言行。因此,教师的业务素质就不仅仅包括相应专业知识,更应该包括优良的道德,从而做到为人师表,利用自身的言行来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3.2利用日常活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游戏设置和活动策划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道德教育和道德养成环境。在游戏中,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情感体验、价值澄清、移情训练、榜样示范等等的方式,逐步形成对“修身”“齐家”“治国”等美德的理解和认识,并逐步形成相应的道德观念。

3.3保证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

教师要对幼儿进行道德修养的养成教育,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不仅要做到对于幼儿的关爱和尊重,更要做到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爱,不以人格侮辱或身体处罚的方式对待幼儿,让幼儿在良好的状态和氛围中感受道德教育的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敬业精神,不仅要主动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还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问题以耐心细心的心态予以对待。要对于幼儿的言行多做观察,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和发扬,在其他幼儿心目中树立榜样观念,从而使得幼儿得到全面进步。

4结语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讲过:“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孩子具有模仿的天性,教育孩子并不仅是讲道理,平时的言谈举止、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等都对孩子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可见,幼儿教师道德品质的优劣是影响幼儿园品德教育效果,甚至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博大的胸怀,包容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关爱。

作者:陈雪兰 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绣湖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员;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018-02

思想家荀子在《荀子·劝学》中用“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来形容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传统道德理解为行为规范和个人的品质修养。职业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职责和所从事的专业业务。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它主要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以及它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图书馆员作为一种服务性职业,工作中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对读者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的职业道德是社会各种职业道德形态之一,不但具有职业道德的一般特点,还具有比其他职业道德更多的适用性、多样性、自觉性和典范性。

一、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及其意义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对个人和整体的发展及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就是要求馆员不仅要注意仪表、谈吐、礼仪方面的学习,更要在思想、品德、情操、知识、技能方面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道德境界。新时期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是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馆员在加强职业修养过程中,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馆员的职业修养是现代信息技术对馆员的要求,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馆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业务技能来提供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服务。信息时代赋予了图书馆新的教育和服务职能,图书馆员面对的并不仅是信息载体——文献,更多的是信息本身,需要他们深入到图书文献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中去,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服务育人、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在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道德修养是馆员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馆员需要提升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并根据社会所需的职业道德品质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新时期对馆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图书馆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了馆员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敬业、爱业、事业心和责任心都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分不开,因此,加强馆员职业道德修养有助于工作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

二、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图书馆员的职业修养是培养馆员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包括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认识和培养馆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图书馆员的职业道德认识是对其认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从知与行的关系看,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行为是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馆员的职业道德认识也就是对职业道德价值的认识,价值的认识是确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产生的结果是什么,把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馆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平时的不断学习和掌握的职业道德知识、道德原则、规范的行为准则分不开,只有这样,才能履行馆员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不能只停留在职业道德的认识上,还必须培养馆员职业道德行为。如果不用实际行动去履行道德义务,这种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就不可能是知与行的统一,所以还必须要到工作中去实践,将已有的行为方式熟练化、自动化,使馆员在一定的工作情境中,不需要作过多的意志努力就能很自然地正确使用馆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方式,习惯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一贯性,所形成的道德意志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馆员的道德修养过程就是从认识到行为习惯的实践过程,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进行馆员道德修养的前提和基础,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是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结果。

三、图书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中,要把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谓理论知识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思想素质是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理念,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服务育人的职责,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读者。业务素质是要不断钻研业务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自己的业务综合素质。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具有高知识层次的师生,所以馆员自身必须要有扎实的业务能力,要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到实际中,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馆员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光有理论没有更好地运用到服务中去,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就不能持久也不能深化。在实践中可以做到自我提高,自我教育。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只凭感觉,凭经验,也难以认识客观世界、主观世界的规律。因此,馆员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2.加强职业道德自律。所谓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已,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自律是馆员道德修养的内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自律就是以身作则,要在内心具有这种职业道德信念,是发自内心地履行馆员的职责,以身作则,自我监督、自我省察、自我完善,始终保持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3.品质的修炼与外在形象的结合。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不学礼仪很难与人相处,在社会上很难有良好的立足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职业生涯中,有礼、有节、有度的修养已受到越来越多行业的关注,注重文明、崇尚修养的人才能懂得尊重与被尊重的意义。因此,馆员职业道德修养还必须把馆员的品质修炼与外在形象结合起来,一个人装束和言谈举止都能反映出其内在和外在的品质修养。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外在形象美能给读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启迪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外在形象包括神态、表情、服饰等,服饰要适时、合体、庄重、美观。举止端庄、道德良好、尊重他人是对读者、对社会富有责任感的一种表现,举止端庄是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为底蕴的。努力做到举止端庄,文明得体,在与人交往中通过礼貌待人,反映出自身的文明修养,体现对他人应有的尊重,通过这些,自然会树立起自身的威信。

职业道德在社会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当广泛的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教育作用。它能够激励和约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们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馆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符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广大读者需求的发展规律,其目的就是要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读者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培养一支具有综合素质的图书馆馆员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篇10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特殊性;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096-03

收稿日期:2006-10-18

作者简介:李弘国(1967-),男,吉林龙井市人,讲师,法学硕士,从事思 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道德修养课属于“修身课”。“修身课”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具备 区别于其他教育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特殊性。正确地把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特殊性 ,不仅是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且对教师正确引导教学对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接受知识、信息的特殊过 程”

“所有的教学过程均是以教学对象的一定接受心理为基础而展开的”。然而,在思想道德 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教学对象的接受心理是比较复杂而微妙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思 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师所给的有目的性教学内容之前,受到家庭和社会的诸多影 响而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些自我意识虽然是以尚不成熟的观念形态存在着,但是 ,它具有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断进行“过滤”的“特殊技能”。换句话说,“它并不愿意全 盘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有的认定,有的厌恶,有的删除,甚至有的进行补充和修正。”假 如,教师以“肩负使命、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主题给学生讲一堂课,这时,在学生主体 的接受心理中一般会形成“赞成”与“否定”两种不同的接受状态。抱有“赞成心理”状态 的学生主体,一般有下列两种不同类型。第一类是,在接受学校教育、接受上述教育内容之 前 ,通过其他途径初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的学生群体;另一种类型是,虽然还没有认识到学 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偶像心理”作用,促使他认定教师的教育是正确的,并且愿意全 盘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群体。怀有“否定心理”状态的学生主体,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 一类是,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接受了“学习是为了自己对父母报恩”等内容的片面教育的 学生群体;另一类型是干脆接受“知识无用”论的否定性教育的学生群体。陈秉公教授把这 样的思想道德修养课课堂形象地比喻为“一首教育诗”。他认为,这首教育诗的上阙由一个 教师来做,下阙是由多个不同的学生来做。完美的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诗,要求上阙做得好 ,下阙合得好。如果只上阙做得好,下阙合不好,算不上好的教育诗。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意识的“过滤”作用,不仅有区别地接受知识 和信息,而且还不断地分解和反省自我意识,即在教师有目的性的知识传授和影响下,在学 生的自我意识形态中,逐步形成“理想的自我形象”和“现实中的自我形象”,并且不断以 “ 理想的自我形象”对照“现实中的自我形象”。例如,假设教师以“坚持艰苦奋斗,反对骄 奢逸”为主题给学生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我意识中会浮 现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会找出自己的很多 不足点。如果这时典型形象和自我形象之间的差距越大,对教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力 就越大,那么“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矛盾的反省过程就越快。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所产生的学生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课教学过程内在的基础和目的,而教师的传授活动是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分解和自我反省 的条件和手段。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征,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会产生极大影响,即它促使教师牢 固树立“学生学习主体观”,对正确地引导教学过程的流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思想道 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 习当成把外部知识和信息主动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当成学生的积极体验过程和个性发 展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最必要条件,其作用必须通过诱导、启发、辅导等形式,才能转 化成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适宜条件,才能促进学生内部矛盾正确地、有效地转化。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隐含的这些特性,明确地提示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因为,即使教师 的知识传授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也就无法达到预期 的教学目的。

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培养情感、意志、信念 、人格的特殊的“情感教育”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意识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要 提高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和变化,必须要充分发挥直接影响意识活动的“理性”和“非理性 ”两个因素的作用。“理性因素”起着培养意识主体的科学认知、逻辑思维等作用;“非理 性因素”则起着培养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等作用。

一般来说,所有的教育学科教学都在谈论教学过程中的“认识问题”(即科学认知或逻 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和“情感问题”(即培养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等问题)。事实上 “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是在一个特定的教学过程中已被自然融合,是相辅相成的两 个侧面,“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某一个侧面,而省略另一个侧面完全取决于不同 学科的不同特点和属性”。例如,《数学》、《外语》等纯技能性学科,往往特别强调“认 知问题”,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接受知识的状况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却不去谈论 或很少谈论“情感问题”。相反,像一般的政治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课等富有社 会性内容的学科的教学,必然要多多谈论“情感问题”。但是,从教学目的角度来考察,这 些课程的“情感问题”谈论毕竟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的重要的补充而已, 决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这些课程的主要的教学目的始终是而且应当是培养学生 主体的“科学认知”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具有区别于上述学科教学过程的十分鲜明的特点。在思想道德修 养课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发挥“理性因素”的作用,正确解决“认知问题”,同时也 需要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恰当解决“情感问题”。品德教育的研究结果和教学 经验证明,情感、意志、信念、人格知觉等因素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看 重。实际上,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包含诸多“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内的复杂的个性成长和发展过程。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中,解决“认知问题”和解决“情 感问题”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即解决“认知问题”是要解决“情感问题”的手段,而解决 “情感问题”是解决“认知问题”必然要达到的目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存在的“认知问题”和“情感问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互依存性 ,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把知识与理论的开启与对意志、信 念的培养紧密地统一起来。在这里需要再三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除必须重视知识和情感的相互作用外,还要注意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因为学生主体人格的 形成往往依靠教师所传授的古今中外典型形象的感化,有时也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的影响直 接形成。从品德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在学生主体意识活动的“直觉作用”下形成的特殊现 象。这时,在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形象,而是已经提升 为能够起到感化作用的典型形象。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不但要努力掌握丰富的理论知 识,而且还要具备高尚的情感、信念以及情操,以渊博的理论知识魅力和高雅的人格魅力引 导、教育学生,使他们达到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

三、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形成价值观的特殊过程

一般地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能 力的过程”。所谓的“是非判断”能力就是指分清什么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真理,什么是违背 客观实际的谬误,从而形成科学的认识,以解决认识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认知关系。所谓 的“价值判断”能力指的是,要分清什么是具有肯定价值的东西,什么是具有否定价值的东 西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以解决价值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价值关系。

培养“是非判断”能力不仅是培养“价值判断”能力的基础,而且是在任何学科教学过 程中,必须要首先解决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是非判断”问题 和“价值判断”问题所占的比重和所起的作用,显现出各不相同的特点。一般的知识技能 学科经常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是非判断”问题上,并且解决“是非判断”问题的过程直接 表现为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譬如,假设数学教师给学生说明1/2=0.5的问题, 这时,学生在教师的讲解和教导下,很快认识到1/2=0.5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真理,同 时认定这些运算方法和规则很有价值。到了这个程度,教师就没有必要再花费更大的精力去 引导学生进行另外的特别的“价值判断”,因为学生主体通过科学认识过程,已经判断出这 种科学知识很有价值。当然,除了思想道德修养课以外,其他富有社会性内容的学科,“价 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比上述技能学科可能略微大一些,但是,与在思想道德修养课 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判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相比,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其鲜明的差 异点。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解决“是非判断”问题,而且还必须解决“价值 判断”问题。假如说,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这一内容时 ,教师首先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也就是说要解决 “是非判断”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要有 说服力地启发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主动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从学生主体 的角度看,这一过程既是从“真理性认识”转换为“价值性认识”的过程,又是对特定事物 或特定现象形成特定价值观的复杂而又艰苦的过程。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解决“价值判断”问题的过程既复杂又艰苦的根本原因 是“学生树立价值观念的过程不是单纯依靠认识能力,而是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密切相关” 。换句话来说,当人们认定某一种认识或行为符合自身特定的“需要”和“利益”时,就 会形成对其事物或现象的肯定的价值观,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价值观。更具体地说,假如有 位学生主体通过教学过程认定教师讲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这句话很有道理,并准备接 受它。但是,后来这位学生主体通过现实生活的体验得到“诚实守信却会被伤害”的否定性 结论时,这位学生主体对教师在教学当中所讲的内容会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是因为学生 主体已经得出:教师在课堂中所讲的内容对自己已毫无益处的否定性结论。

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的上述特殊性,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艺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 相当高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为了搞好教学,应该及时汲取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了解各新学科、边缘学科的基本内容,以便及时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增强教 学工作的预见性。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大特点就是“讲理”,即必须通过讲理论来(用逻辑 的力量来)说服人,征服人。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不断地掌握和充实理论知识,但 “决不能只局限于把握一般的是非理论,而是要更加有效,更加系统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 义价 值观的理论知识,并且以出色的教学艺术和非凡的气质,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他们 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利益矛盾问题”。

四、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社会

实践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真正来源和基础,人们只有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获取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信息,从而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实践又是检验认识的唯 一标准。认识是否正确,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检验其是否正确,除了实践,没有别的东西 能够成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也只能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才能真正形成和 表现出来,社会实践是学生形成品德的源泉,也是德育过程的基础和归宿。“在社会实 践中,人并不是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不断地改造环境。在长期的 社会实践基础上达到主客观世界的统一,从而形成某种道德品质”。

学生主体在上面已提到的几个教学环节可以形成对某种特定事物和现象的知识,即可以 能够形成概念、判断、甚至是价值判断。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这种知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 并不意味着学生主体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品质。之所以是这样,是因为学生通过课堂教 学所学到的知识、判断和道德品质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距离”。因为,道德品质并不是某种 知识和价值判断的简单的总和,也不是个人一时一事的偶然的思想言行的表现,而是个人根 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因 此,要考察道德品质的形成,必须注重考虑两个关键性的因素,其一是实践的“中介作用 ”,其二是“时间的磨炼作用”。实践的“中介作用”是基础、动力,时间的磨炼作用是形 成道德行为特性(是稳固还是脆弱的特性)的重要的前提条件。若没有实践的“中介作用”和 较长时间的磨炼过程,人的道德品质是不可能形成的。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按教师的要求 实现某一德育任务,只是一个具体德育过程的结束。德育过程并未就此完结,它总是通过 实践活动与交往产生心理内部矛盾,再通过活动与交往产生新的心理内部矛盾,由低级到高 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即通过不断教育和自我教育从 量变到质变的无穷的过程。

一般的教育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在其事先确定的明确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通过一个或者 几个教学过程来实现的。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与一般教学过程不一样,它是需要长 期的、反复的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肯定地说,对不少学生主体来讲,要形成稳固的道德 品质,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甚至要经过他们整个一生的努力与修炼过程。从这个角度来 考察,学生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 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课堂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必然的延续。

社会实践对培养学生主体的道德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 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设计和组织可采 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的教学实践和军政训练;不按照教学 大 纲要求设计,但有助于养成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家务劳动、带专业性的社会服务和其他社会 公益性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应避免单纯追求表面形式 、走过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讲究实效,使学生既从社会实践中学到真正本领, 又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有助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上述四个方面特殊性,实质上是道德 品质的形成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直接反映。可是,学生主体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绝不是经 过简简单单的一两次教学过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经过长期反复的课堂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 过程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应该增强责任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注意把握和运用课程本身的内在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 学效果,努力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逻辑思路[J].高校德育科学,1996(3).

[2]学校德育工作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3]王守实,等.高效德育学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

[4]李铮.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在3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篇12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 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篇13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篇14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暑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着名教育家陶 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作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对学生要有慈母般的爱心,且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