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业的绿色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对粮食的需求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需要农业朝着多元化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绿色农业逐渐形成,然而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急需解决,可见加强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
绿色农业结合了绿色种植、加工、养殖以及流通等一系列过程,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即对生产前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还限制了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的投入,以及要监测生产后产品的加工以及包装等方面,从而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质量以及口感上具有了更高的保障,绿色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生产时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所以也需要较高的价格来进行收购,所以绿色农产品和一般的农产品相比具有很高的增值潜力。绿色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的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生产出的农产片具有质量好,无污染等优点,还注意到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绿色农业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绿色农业是应时展的产物,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农业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多,而人均耕地面积却比较少,所以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产量,就需要使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而绿色农业生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护,在开发上也比较合理,能够有效的利用生产资源,从而可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2 ?G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安全问题
在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除草剂及农药和化肥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这些化学产品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以及有害有毒物质,会随着雨水等进入到地下水以及大气和土壤当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当地的居民在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呼吸了这些被污染的空气以后,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各种疾病。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而导致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等的问题,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2.2 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所供应的产品种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而使产品的数量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种类和数量增加时,却产生了食品的安全问题。一些不良商家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以及一些化学色素等,使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2.3 贸易壁垒问题
最近几年,由于绿色贸易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还不能达到国际上对农产品的要求标准,建设生产标准体系进程比较缓慢,从而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3.1 减少使用化肥以及农药
要想实现对化肥以及农药使用的减少,就需要对施肥技术进行创新,使农作物养分的供应管理得到提高,要利用生态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施肥,这就需要利用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农家肥以及有机肥的使用要合理,从而使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在减少农药的使用上,要学会利用生态防治以及生物的调控作用来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使用非化学驱虫药,从而促进生态平衡,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3.2 提高产品产量和效益
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的新兴技术,才能使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得到提高,要充分的做到食品的安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必须重视,从而使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得到满足。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开发的重视,要做到在生产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测,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注重节能减排
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对一些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再利用,从而使绿色农业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 %;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 %;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7]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关键词:绿色农业;意义;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08-1
1 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是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绿色农业”这一概念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提出的,2003年10月召开了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提出了开展“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及“绿色农业”运动,建立适合亚太地区发展现状的“绿色农业体系”,建立区域性组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以更好地推动亚太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国代表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赞同。这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
绿色农业是根据我国国力、农业生产状况、发展前景和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各国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产地的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生产出安全、优质产品,保障人体健康,同时,兼顾稳产、高产,改善农业整体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2 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意义
2.1 发展“绿色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安全”
农业安全包括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三项主要内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既包括数量上的满足又包括质量上的保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个农业大国,必须立足国内,实现食物基本自给。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不能大量进口粮食。并且,由于大国效应,我国进口多的产品,世界价格必然大涨,仅仅是这一因素就足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粮食和其他食品的供给,在数量上一定要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绿色农业作为一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生产模式,它具有生产力高的特点,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这也就是绿色农业的基本理念。为了实现人体健康的目标,在质量上要严把关。生态安全就是要实现生态平衡,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而牺牲了生态环境,彻底消灭农业的“生态赤字”。“绿色农业”就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使粮食和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实现零公害、零污染、零废弃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2.2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进入WTO,在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各种绿色壁垒花样百出,因此,绿色农业的提出是我们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才是我们的出路,与此同时,要大量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成功经验,这样我国农业才能在国际农业舞台展现光彩。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大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是以绿色农业为前提,不能是用资源与环境换取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就是要通过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不仅仅是生产初级产品,而是要通过附加值增加产值,即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加效益,同时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发展绿色农业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兴办绿色农业加工企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绿色农业物流体系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和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绿色农业”主要突出“绿色”,即“绿色”生产模式和“绿色”的消费观念,用现念引导农民,用现代文明影响农民,培育了农民的公共道德意识、人际关系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生活意识,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和民主意识,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决策群众监督的机制;培养了知识型农民、技能型农民、管理型农民。这些也就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是希望整个农村的全方位提升,因此,人员素质的提高就尤为重要。
3 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3.1 提高人们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办法,大力提高人们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创造一个“绿色”社会环境。在我国,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不够,其中不乏一些领导者、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甚者一些技术人员。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进行物质生产,而更应该提倡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3.2 抓好全程质量控制和科学生产
绿色农业必须抓好全程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有:产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加工产地的环境;产品,初级产品和最终的加工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产品包装、运输和销售的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和终端的副产品、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
3.3 组建农村科技服务站网
本文假设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类似的委托关系,即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
1.1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主体
(1)政府: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人。政府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责任主体,是由农业属性与政府职责共同决定的。从农业属性角度来看,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肩负着为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的任务;而从政府职责角度来看,政府正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事实上,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早在1972年,中国政府就参加了标志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启动的斯德哥尔摩大会,会后中央政府决定建立国家环保机构;1984年,国家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并指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1994年,中国甚至先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第一个制定实施《21世纪议程》;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又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然而与政府的农业绿色发展努力相矛盾的是,我国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并没能得到有效控制,潜在的农业环境问题仍不断显现,我国的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仍然较低。
(2)农民: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人。全世界的农民,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农民在自己的小型、独立和需要筹划的领域里,有进取精神,并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利可图的生产机会和资源的人,是相当有效率的,是理性的经济人。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也注意到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其差距依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都明显偏低,农民迫切要求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往往为了提高农田产量而持续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民,其通过打工等途径获得的收入较少,只有靠提高农田产量来增加家庭收入,这也致使其不得不施用更多的化肥与农药。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绿色化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负担,而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引擎”的理念固然是美好的,但具体操作起来却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由此,本文假设农民具有在短期内实现收入最大化的冲动,并不会主动地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尽管他们是农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1.2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目标多任务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农业绿色发展多任务关系中,根据政府与农民双方所制定的契约,政府雇用农民为其提供服务,并根据农民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本文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多重责任,来确定农业绿色发展委托目标,即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关系中农民应该提供的服务。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和供给农产品、获取收入的产品生产功能,还具有生态环境、社会就业和文化休闲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生态环境功能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然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被大规模施用,已经造成农村水环境极度恶化;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体。通过对建国以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从此意义上讲,农业的多功能性其实也是农业应该承担的多重责任,为方便研究,本文将农业的多重功能(或者说是多重责任)简化为两大类,其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其二是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在粮食生产功能方面,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水土资源制约。我国粮食虽然已连续8年大丰收,但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仍比较大,面对国内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也越来越急迫,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水、土等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将尤为突出。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农业废弃物不可避免地进入土壤、大气和水环境中,造成农业立体污染,而大气、水污染是众多致命病症的重要诱因,造成食物源安全事件逐年增加,甚至于“连菜农都不吃自己种的菜”。显然,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关系中,农民(人)实际上为政府(委托人)了多项的任务,或者说是人的工作有多个维度或目标,由于本文已将农业的多种功能简化为粮食生产功能以及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相应地,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人)的工作也便有这样两个目标。
2农业绿色发展多任务关系的模型构建
政府(委托人)通过给予农民(人)一定的奖赏去诱使农民(人)按照政府(委托人)的利益要求去完成两项目标(即提供粮食安全,以及保障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由于政府(委托人)不能零成本地观测到农民(人)的履约行为,因此政府(委托人)就需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契约,来激励农民(人)最大程度地完成委托目标。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能够构建出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双方的成本与收益函数,如此一来,通过对政府与农民的期望报酬进行最优化求解,便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假定农民(人)受政府(委托人)的委托,从事农业绿色发展,其任务(或者说是工作目标)有两项,即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农民(人)的报酬是获得出售其所生产粮食的收入。同时假设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水平的向量为,a1和a2分别代表农民(人)在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努力水平,二者均可用货币予以度量。表示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成本,为严格递增的凸函数,并设(1)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所创造的综合效益用π(可用货币予以度量,为严格递增的凹函数)表示:(2)其中,ε=(ε1和ε2)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和分别表示ε1和ε2的方差,ε1和ε2别是农民(人)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所付出努力的不确定因素,且可表示在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时农民(人)承担的风险。式(2)中,π1和π2分别表示努力水平a1和a2所获得的相应效益。假设政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农民(人)是风险规避的,s(π1,π2)为报酬支付函数,政府(委托人)给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补贴取线性支付形式,则:(3)式(3)中,α是政府(委托人)支付给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固定补贴,为激励强度向量,0≤βi≤1(i-1,2),βT=(0,0)表示农民(人)不承担任何风险,而βT=(1,1)表示农民(人)承担全部风险。用v表示政府(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在政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前提下,政府(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与期望收入相等,政府(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4)农民(人)的实际收入和期望收入分别为:(5)(6)用u表示农民(人)的效用函数,且其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则。其中,ρ为绝对风险规避度量,ω为农民(人)的实际收入。因此,农民(人)的确定性等价收入CE可表示为:(7)式(7)中,Ew表示农民(人)的期望收入,表示农民(人)的风险成本。农业绿色发展委托问题缘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办法是设计出能够实现博弈均衡的激励机制,而要形成这样的均衡便需具备两个条件:(1)激励相容。农民(人)按契约进行活动以实现其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并保证政府(委托人)预期收益也能最大化。(2)参与约束。农民(人)履行契约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政府(委托人)给予农民(人)的收益水平,不能低于同等条件下其他委托人所能给的收益水收益水平。因此,政府(委托人)设计补贴合同便不得不考虑激励约束(IC)条件和参与约束(IR)条件。考虑激励约束条件,则要求农民(人)能通过接受政府(委托人)的补贴合同,实现因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而得到的确定性等价收入最大化,即:(8)考虑参与约束条件,就要求农民(人)能通过接受政府(委托人)的补贴合同,实现因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而得到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大于等于保留收入,即:(9)这样,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模型,便为我们分析农业绿色发展能力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3结论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特征;原则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02-2
1 农业生态保护简述
1.1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
生态系统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使自身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调节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对自然规律认知的严重不足,使人类长期处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模式,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影响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难以维持,进而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发人深省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由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所以要求人类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治理,生态保护的概念也由此产生。生态保护是人类以生态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维护和治理的活动。通过针对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活动进行约束和调整,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限制在生态承载力限度范围内,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1.2 针对农业的生态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气、阳光、温热、微生物等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这些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总和系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两者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由此可见,农业生态保护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不仅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通过保护农业生态安全来获取充足、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问题,从而达到产量与质量上的双达标。
其次,人类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体,必须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面对全球性的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质量要求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对于农产品消费总量和总体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人类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但是,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三废”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果这种危害超出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及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联系
2.1 生态保护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绿色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产出,与传统农业相比,不仅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标准要求严格,同时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原料作物的生产规程、包装和储运过程都有着更多的规范,但对于绿色农业及其绿色农产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会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现实却是:“三废”排放无序、农化物质滥用等一系列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缩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不合理问题在我国仍然十分严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着重发展农业生态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立足点,才能使我国的绿色农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生态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农业发展以破坏生态、掠夺资源的方式进行,它所带来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长久的。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已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由于绿色农业在理念上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并且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根本。所以,绿色农业生产会极大的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所以,它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绿色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1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由广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多数资源都具备可再生的特点,并且各因子的结构和功能都会根据农业生态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时刻变化的因素都使得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具有动态的特性。
其次,农业的发展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过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使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长期协调统一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自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其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更是体现出极强的统一性。
最后,绿色农业生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单纯的经济价值上,同时它还具备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备了一定的多样性。绿色农业发展是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
3.2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其持久发展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农业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绿色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绿色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能力。
为贯彻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要求:第一,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第二,有足够的绿色农业设施系统保障能力,确保在季节与气候不利的情况下仍可以确保农业生态的稳定性;第三,绿色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期建设也决定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2 有序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可以通过吸取国外的成熟经验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错误,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绝不可以忽视农业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尚处在不发达的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生产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农业科学分步骤制定与其相配套的农业生产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优化,为今后的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积累财富。
3.2.3 立足资源与环境原则 发展绿色农业,要立足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节约资源方面,要通过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尽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要从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尽可能的减少其他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并对与绿色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东,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8.
[2] 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