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的绿色发展范文

农业的绿色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0 09:46: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业的绿色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业的绿色发展

篇1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对粮食的需求也在逐年的增加,这就需要农业朝着多元化以及多功能的方向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绿色农业逐渐形成,然而在发展绿色农业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急需解决,可见加强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绿色农业的发展意义

绿色农业结合了绿色种植、加工、养殖以及流通等一系列过程,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绿色农业即对生产前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还限制了在生产过程中对农产品的投入,以及要监测生产后产品的加工以及包装等方面,从而对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质量以及口感上具有了更高的保障,绿色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生产时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所以也需要较高的价格来进行收购,所以绿色农产品和一般的农产品相比具有很高的增值潜力。绿色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非常的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生产出的农产片具有质量好,无污染等优点,还注意到了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绿色农业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绿色农业是应时展的产物,主要是由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对农业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就是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较多,而人均耕地面积却比较少,所以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产量,就需要使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而绿色农业生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保护,在开发上也比较合理,能够有效的利用生产资源,从而可以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

2 ?G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安全问题

在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使用的除草剂及农药和化肥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这些化学产品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以及有害有毒物质,会随着雨水等进入到地下水以及大气和土壤当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当地的居民在饮用了这些被污染的水、呼吸了这些被污染的空气以后,会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各种疾病。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而导致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等的问题,也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安全问题。

2.2 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市场所供应的产品种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而使产品的数量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种类和数量增加时,却产生了食品的安全问题。一些不良商家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以及一些化学色素等,使的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2.3 贸易壁垒问题

最近几年,由于绿色贸易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农产品在出口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农产品还不能达到国际上对农产品的要求标准,建设生产标准体系进程比较缓慢,从而对农产品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3.1 减少使用化肥以及农药

要想实现对化肥以及农药使用的减少,就需要对施肥技术进行创新,使农作物养分的供应管理得到提高,要利用生态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施肥,这就需要利用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对农家肥以及有机肥的使用要合理,从而使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得到提高,在减少农药的使用上,要学会利用生态防治以及生物的调控作用来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使用非化学驱虫药,从而促进生态平衡,使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高。

3.2 提高产品产量和效益

广泛的应用现代化的新兴技术,才能使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得到提高,要充分的做到食品的安全,对农产品的数量以及质量必须重视,从而使现代人对食品的要求得到满足。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开发的重视,要做到在生产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测,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注重节能减排

要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对一些新型清洁能源的使用,要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以及再利用,从而使绿色农业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篇2

[关键词]特色农业 绿色农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产业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 %;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 %;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7]彭新宇,金发忠.论特色农业的理论内涵及发展模式[J].湖湘论坛,2006(5):65-66

篇3

关键词:绿色农业;意义;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08-1

1 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是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绿色农业”这一概念是由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提出的,2003年10月召开了联合国“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提出了开展“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及“绿色农业”运动,建立适合亚太地区发展现状的“绿色农业体系”,建立区域性组织,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以更好地推动亚太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与会各国代表和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赞同。这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绿色农业”的概念。

绿色农业是根据我国国力、农业生产状况、发展前景和世界各国农业发展情况等综合因素提出来的,是在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以及各国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弊端的基础上,以保护和建设农业生产地的优良生态环境为基础,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生产出安全、优质产品,保障人体健康,同时,兼顾稳产、高产,改善农业整体生态环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2 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意义

2.1 发展“绿色农业”能有效促进“农业安全”

农业安全包括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三项主要内容。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既包括数量上的满足又包括质量上的保证。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个农业大国,必须立足国内,实现食物基本自给。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不能大量进口粮食。并且,由于大国效应,我国进口多的产品,世界价格必然大涨,仅仅是这一因素就足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我国必须要加强粮食和其他食品的供给,在数量上一定要满足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绿色农业作为一种符合农业发展方向的新型生产模式,它具有生产力高的特点,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但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来增加农产品的生产,这也就是绿色农业的基本理念。为了实现人体健康的目标,在质量上要严把关。生态安全就是要实现生态平衡,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而牺牲了生态环境,彻底消灭农业的“生态赤字”。“绿色农业”就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使粮食和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实现零公害、零污染、零废弃物,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

2.2 发展“绿色农业”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

我国已经进入WTO,在WTO框架下的农产品贸易,各种绿色壁垒花样百出,因此,绿色农业的提出是我们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途径,只有建立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绿色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才是我们的出路,与此同时,要大量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成功经验,这样我国农业才能在国际农业舞台展现光彩。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大大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农民增收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是以绿色农业为前提,不能是用资源与环境换取的“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就是要通过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不仅仅是生产初级产品,而是要通过附加值增加产值,即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在此过程中可以增加效益,同时能够吸纳农业劳动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发展绿色农业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兴办绿色农业加工企业、建设绿色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绿色农业物流体系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深加工的附加值和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4 发展“绿色农业”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绿色农业”主要突出“绿色”,即“绿色”生产模式和“绿色”的消费观念,用现念引导农民,用现代文明影响农民,培育了农民的公共道德意识、人际关系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公共生活意识,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和民主意识,建立和完善了民主决策群众监督的机制;培养了知识型农民、技能型农民、管理型农民。这些也就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之一,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是希望整个农村的全方位提升,因此,人员素质的提高就尤为重要。

3 如何发展绿色农业

3.1 提高人们意识

通过各种宣传办法,大力提高人们发展绿色农业的意识,创造一个“绿色”社会环境。在我国,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还不够,其中不乏一些领导者、管理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甚者一些技术人员。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进行物质生产,而更应该提倡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3.2 抓好全程质量控制和科学生产

绿色农业必须抓好全程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有:产地的环境条件,包括加工产地的环境;产品,初级产品和最终的加工产品;整个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产品包装、运输和销售的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和终端的副产品、废弃物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的再利用。

3.3 组建农村科技服务站网

篇4

本文假设在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农民之间存在类似的委托关系,即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

1.1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主体

(1)政府: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人。政府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责任主体,是由农业属性与政府职责共同决定的。从农业属性角度来看,农业绿色发展具有公共性和基础性,肩负着为社会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等公共服务的任务;而从政府职责角度来看,政府正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事实上,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早在1972年,中国政府就参加了标志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启动的斯德哥尔摩大会,会后中央政府决定建立国家环保机构;1984年,国家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并指出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是保证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1994年,中国甚至先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第一个制定实施《21世纪议程》;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又向全世界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然而与政府的农业绿色发展努力相矛盾的是,我国的农业环境污染问题并没能得到有效控制,潜在的农业环境问题仍不断显现,我国的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仍然较低。

(2)农民:农业绿色发展中的人。全世界的农民,在考虑成本、利润及各种风险时,都是很会盘算的生意人。农民在自己的小型、独立和需要筹划的领域里,有进取精神,并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利可图的生产机会和资源的人,是相当有效率的,是理性的经济人。长期以来,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虽然也注意到了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其差距依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也都明显偏低,农民迫切要求迅速地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往往为了提高农田产量而持续增加农药、化肥的施用。尤其是那些生活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地区的贫困农民,其通过打工等途径获得的收入较少,只有靠提高农田产量来增加家庭收入,这也致使其不得不施用更多的化肥与农药。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绿色发展所追求的“绿色化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负担,而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引擎”的理念固然是美好的,但具体操作起来却面临许多现实的困难。由此,本文假设农民具有在短期内实现收入最大化的冲动,并不会主动地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尽管他们是农业污染的直接受害者。

1.2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委托目标多任务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农业绿色发展多任务关系中,根据政府与农民双方所制定的契约,政府雇用农民为其提供服务,并根据农民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本文基于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多重责任,来确定农业绿色发展委托目标,即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关系中农民应该提供的服务。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不仅具有生产和供给农产品、获取收入的产品生产功能,还具有生态环境、社会就业和文化休闲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生态环境功能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所具有的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然而,为了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被大规模施用,已经造成农村水环境极度恶化;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污染得到逐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水污染的主体。通过对建国以来农业多功能性演变的基本趋势进行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总体来看负面效应要大于正面效应。从此意义上讲,农业的多功能性其实也是农业应该承担的多重责任,为方便研究,本文将农业的多重功能(或者说是多重责任)简化为两大类,其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其二是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在粮食生产功能方面,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水土资源制约。我国粮食虽然已连续8年大丰收,但我国粮食产需缺口仍比较大,面对国内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等因素的制约也越来越急迫,在当今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十二五”期间水、土等农业资源安全问题将尤为突出。在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方面,由于化肥、农药、除草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农业废弃物不可避免地进入土壤、大气和水环境中,造成农业立体污染,而大气、水污染是众多致命病症的重要诱因,造成食物源安全事件逐年增加,甚至于“连菜农都不吃自己种的菜”。显然,在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关系中,农民(人)实际上为政府(委托人)了多项的任务,或者说是人的工作有多个维度或目标,由于本文已将农业的多种功能简化为粮食生产功能以及食品安全与生态环境功能,相应地,政府(委托人)委托农民(人)的工作也便有这样两个目标。

2农业绿色发展多任务关系的模型构建

政府(委托人)通过给予农民(人)一定的奖赏去诱使农民(人)按照政府(委托人)的利益要求去完成两项目标(即提供粮食安全,以及保障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由于政府(委托人)不能零成本地观测到农民(人)的履约行为,因此政府(委托人)就需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契约,来激励农民(人)最大程度地完成委托目标。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能够构建出农业绿色发展委托双方的成本与收益函数,如此一来,通过对政府与农民的期望报酬进行最优化求解,便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假定农民(人)受政府(委托人)的委托,从事农业绿色发展,其任务(或者说是工作目标)有两项,即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农民(人)的报酬是获得出售其所生产粮食的收入。同时假设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水平的向量为,a1和a2分别代表农民(人)在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方面的努力水平,二者均可用货币予以度量。表示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成本,为严格递增的凸函数,并设(1)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努力所创造的综合效益用π(可用货币予以度量,为严格递增的凹函数)表示:(2)其中,ε=(ε1和ε2)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均值为0,协方差矩阵为,和分别表示ε1和ε2的方差,ε1和ε2别是农民(人)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所付出努力的不确定因素,且可表示在提供粮食生产以及保证食品营养与生态环境安全时农民(人)承担的风险。式(2)中,π1和π2分别表示努力水平a1和a2所获得的相应效益。假设政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农民(人)是风险规避的,s(π1,π2)为报酬支付函数,政府(委托人)给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补贴取线性支付形式,则:(3)式(3)中,α是政府(委托人)支付给农民(人)实施农业绿色发展的固定补贴,为激励强度向量,0≤βi≤1(i-1,2),βT=(0,0)表示农民(人)不承担任何风险,而βT=(1,1)表示农民(人)承担全部风险。用v表示政府(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在政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的前提下,政府(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与期望收入相等,政府(委托人)的期望效用为:(4)农民(人)的实际收入和期望收入分别为:(5)(6)用u表示农民(人)的效用函数,且其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则。其中,ρ为绝对风险规避度量,ω为农民(人)的实际收入。因此,农民(人)的确定性等价收入CE可表示为:(7)式(7)中,Ew表示农民(人)的期望收入,表示农民(人)的风险成本。农业绿色发展委托问题缘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解决办法是设计出能够实现博弈均衡的激励机制,而要形成这样的均衡便需具备两个条件:(1)激励相容。农民(人)按契约进行活动以实现其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并保证政府(委托人)预期收益也能最大化。(2)参与约束。农民(人)履行契约后所获收益不能低于某个预定收益额,政府(委托人)给予农民(人)的收益水平,不能低于同等条件下其他委托人所能给的收益水收益水平。因此,政府(委托人)设计补贴合同便不得不考虑激励约束(IC)条件和参与约束(IR)条件。考虑激励约束条件,则要求农民(人)能通过接受政府(委托人)的补贴合同,实现因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而得到的确定性等价收入最大化,即:(8)考虑参与约束条件,就要求农民(人)能通过接受政府(委托人)的补贴合同,实现因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而得到的确定性等价收入大于等于保留收入,即:(9)这样,通过构建多任务委托模型,便为我们分析农业绿色发展能力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3结论

篇5

关键词:绿色农业;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特征;原则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02-2

1 农业生态保护简述

1.1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

生态系统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使自身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调节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对自然规律认知的严重不足,使人类长期处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模式,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影响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难以维持,进而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发人深省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由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所以要求人类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治理,生态保护的概念也由此产生。生态保护是人类以生态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维护和治理的活动。通过针对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活动进行约束和调整,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限制在生态承载力限度范围内,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1.2 针对农业的生态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气、阳光、温热、微生物等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这些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总和系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两者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由此可见,农业生态保护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不仅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通过保护农业生态安全来获取充足、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问题,从而达到产量与质量上的双达标。

其次,人类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体,必须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面对全球性的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质量要求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对于农产品消费总量和总体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人类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但是,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三废”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果这种危害超出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及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联系

2.1 生态保护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绿色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产出,与传统农业相比,不仅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标准要求严格,同时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原料作物的生产规程、包装和储运过程都有着更多的规范,但对于绿色农业及其绿色农产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会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现实却是:“三废”排放无序、农化物质滥用等一系列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缩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不合理问题在我国仍然十分严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着重发展农业生态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立足点,才能使我国的绿色农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生态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农业发展以破坏生态、掠夺资源的方式进行,它所带来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长久的。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已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由于绿色农业在理念上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并且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根本。所以,绿色农业生产会极大的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所以,它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绿色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1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由广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多数资源都具备可再生的特点,并且各因子的结构和功能都会根据农业生态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时刻变化的因素都使得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具有动态的特性。

其次,农业的发展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过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使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长期协调统一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自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其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更是体现出极强的统一性。

最后,绿色农业生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单纯的经济价值上,同时它还具备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备了一定的多样性。绿色农业发展是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

3.2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其持久发展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农业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绿色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绿色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能力。

为贯彻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要求:第一,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第二,有足够的绿色农业设施系统保障能力,确保在季节与气候不利的情况下仍可以确保农业生态的稳定性;第三,绿色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期建设也决定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2 有序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可以通过吸取国外的成熟经验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错误,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绝不可以忽视农业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尚处在不发达的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生产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农业科学分步骤制定与其相配套的农业生产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优化,为今后的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积累财富。

3.2.3 立足资源与环境原则 发展绿色农业,要立足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节约资源方面,要通过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尽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要从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尽可能的减少其他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并对与绿色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东,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8.

[2] 高旺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041-02

1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首先,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在地的地域环境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空间分布的特性,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状况、人文环境状态及地区环境容量。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2.3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指:绿色农业生产在农业劳动力、绿色技术与农业资本(含物化资本)的总体水平运动下,可能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

显然,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此外,绿色农业生产力是一种集合生产能力,其中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虽对整体生产能力有影响,但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并不能简单的叠加,而要巧妙结合、有机组装,以达到效益最佳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对其支撑能力的改善应给以相当的重视。

2.4 智力支持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条件也可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管理调解能力,它需要绿色农业生产者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及调节应变能力能驾驭“农业―自然―社会”这个复合系统,以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最小”、“最安全”、“最经济”、“最合理”、“最协调”等目标的行为,可统统包含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范畴。

绿色农业的经济发展决策可分为2类:一类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最优化”的一般性决策,另一类是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最可能的“安全临界”的风险决策。其中,风险决策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处于某种最优化前提下,综合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经过分析后得出到的以最小风险为代价,获得的某种最佳效益的具体结论。也就是说,风险决策是对一般决策的调整与修正,其目的在于使决策更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控制某种或某些变量,还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评价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系统在这些变量被控制后其反应的合理程度,以便由此回溯,再调整或重新制定相应的若干控制措施,直至系统反应表现出最佳效应或最优特性为止。因此,绿色农业生产者智力素质的高低也成为支撑绿色农业经济顺利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3 加强以上条件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3.1 法律法规

国家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3.2 财政政策

国家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通过探索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价格体系构造,理顺不同地区的价格体系间的关系,出台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调节政策,以确保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3.3 技术研发

减量技术:大力普及高效喷灌设施,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集约化养殖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动农业资源高效产出技术和无害化生产。

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应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在某些相对产出效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部门,积极推广投入产出转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更新现有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调整绿色农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替代技术:重点研发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业能源的应用技术,大力鼓励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转化率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系统化技术:加快建设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区为载体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平台,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系统中建立起“生产资料供应商―绿农―绿色产品分销商―绿色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持续性物质流和资金流途径,以实现绿色农业经济链上各节点的共生耦合。

3.4 教育培训

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者道德文化、市场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力度,以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树立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竞争意识;在已有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技术的培训,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充分发挥资源生产力;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模式,不仅要有国家、省级的农业科教机构,地、县、乡也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农业中专的建设与发展;各地区对于开展绿色农业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要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媒体广播及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政府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让农民了解与绿色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经的义务,以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刘泉.绿色经济导论[M].同心出版社,2004,(1).

[2]高洪深.经济系统分析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篇7

民以食为天。农业主要解决民食问题。根本解决我国民食问题必须立足于解决我国农业虽大非强的问题。关键是要在“食”字上作文章:如果能找到这样一种食品,居主导地位的主流食品,我国农民生产经营它,既可以扩大农村劳动就业率,又可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以此带动和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事情就好办了。一般的农业化,只要求产业分工足够细、产业链足够长、产品附加值足够高;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不仅要求产业分工足够细、产业链足够长、产品附加值足够高,还要求农业自身能够消化足够多、多达1.5亿的劳动力。悄然兴起的绿色食品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所谓绿色食品,第一绿在食用上安全健康。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已从注重吃得饱转到吃得好,即吃得安全――食品中不含或少含有害物质,吃得健康――食品多样化,各种营养摄取合理。第二绿在生产上节约资源。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相对人均占有量,又是一个资源小国,特别是关系农业命脉的淡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日益短缺,如黄河断流,耕地锐减。第三绿在生产上保护环境。现在很多地区,一方面是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是环境遭到大面积破坏,如水土流失,河流和土地污染。我国发展绿色食品,这“三绿”缺一不可;食品不保证安全、不有利于健康,必将销路不畅,甚至无人问津;生产食品不把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两个关口,无异于自毁家园、自绝生计,必将难以为继。

发展绿色食品,除了“三绿”,还要有“三适”。一是适量资金而不是资金密集。资金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现代化尤其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绿色食品一定要量资而行,同时还得考虑到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尽可能选择那些适量资金或少量资金就可起动和推广的项目,切莫贪大求全。二是适用技术而不是技术密集。我国城乡差距特别是西部地区城乡差距短期内难以消除,发展绿色食品一定要与我国广大农民总体不高的科学文化水平相适应,尽可能选择那些易于掌握和普及的技术,切莫崇洋和贪图高精尖。三是适度劳动密集,这一条最要紧。发展绿色食品就是要同时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就业率低和劳动生产率低的问题,因此,就必须在客观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做到绿色食品的产业链足够长、环节足够多。这样,一方面,单个环节所容纳的劳动力相对减少,比如土地适度集中到种粮能手或大户,但劳动生产率相对也提高了;另一方面,全部环节或整个链条所容纳的劳动力相对大大增加,仍滞留农村的1.5亿劳动力就要靠这种延长了产业链来业内消化,比如通过粮加工、深加工、运输和储存等,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大增加了。

紧紧扣住“三绿”(安全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三适”(适量资金、适用技术、适度劳动密集),发展绿色食品,是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的必由之路,稍稍分析我国农产品食品的现状和问题,就可以看出改弦易辙实在必要和非常迫切。这些由农村提供的农产品食品大部分品质低下;品种单一或很少,消费者没有什么挑选余地;质地差,色泽口感欠佳,而且污染重,农药、化肥及其他各种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或严重超标,消费者食用不安全、无利于健康。生产这些农产品食品极大浪费资源和严重破坏环境,对淡水和土地的浪费和破坏尤甚之。生产经营这些农产品食品的产业链非常短、环节非常少,导致一方面农村劳动就业率低,实际失业率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产品价格高,高到我国粮食的地板价比国际市场上粮食的天花板价还高。当前我国很多产品,特别是服装鞋帽和各种生活用品、小商品,风糜全世界,在欧美发达国家几乎一统天下,而我国农产品食品,特别是粮食和肉类,却难见踪影,出不了国门,可见其质次价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外国农产品食品将不可避免逐渐大量进入我国,我国现在这样的农产品食品是无法与其竞争的。显然,固守我国传统的农产品食品的生产经营只能是穷路一条,农民穷、农村穷、农业穷,继续走下去,只能是绝路一条,绝于国际市场,绝于国内市场。

篇8

【关键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重要性;发展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有效确保食品的安全

农业是为民众提供食品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1]。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逐渐提升,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的农作物原料已然无法满足食品生产行业的实际要求,这就意味着农业的发展迫切需求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要求农民群体尽量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化学肥料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化学肥料中有毒物质对农作物质量的负面影响,为食品生产行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作物原料的支持,进而实现对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由此可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对确保民众的食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地区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呈现逐步下滑的发展趋势。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是及其必要的。首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对农作物质量的侵害,全面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证农作物拥有较好的生长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这就意味着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1.3有效缩短贫富间差距

现阶段,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受农村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较低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较低,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体经济收入的增长。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步提升,进而实现对农民群体经济收入的增长。首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顺应民众对食品质量的需求,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食品供给,增加民众对农产品的消费欲望,扩大农民群体的经济效益范围;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村旅游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环境,实现对农民群体经济收入渠道的拓展,进而实现对贫富差距的缩短。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建议

2.1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

为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应明确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深化农民群体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可。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制定相应的帮扶对策,从而利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导民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中去;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应向农民群体展示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引导民众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自身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农民群体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信心;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收集部分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民群体生活状态的转变,从而为其他农民群体树立榜样的力量,鼓励这部分农民群体自主参与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工作中去[3]。

2.2加大对推广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亦是如此,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的沟通交流,从而明确认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资源需求,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源供给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其次,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民群体提供物资奖励,从而调动其他农民群体学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兴趣,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得到更多农民群体的支持;最后,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验基地,从而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支持。

2.3提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素质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需要相应技术人才的参与,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高素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中,可以对农民群体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惑[4]。首先,政府部门应联合高等院校的力量,共同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才的培养效率,保证各地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得到充足技术人才的支撑;其次,政府部门应邀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研究机构工作人员参与到推广工作中去,借助技术研发人员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深刻认知,为农民群体提供更为全面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相关信息的讲解。

篇9

【关键词】内蒙古阿荣旗;绿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阿荣旗地处呼伦贝尔市东南部,辖11个乡镇,总人口32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近80%,是典型的农业旗县,已七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中国农牧交错带的最北端,有耕地435万亩,可利用草原9.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6%。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保证,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可以成为呼伦贝尔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示范经济区。

一、发展绿色农业取得的成绩

旗委旗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型、质量型农业的开发,农民的质量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的基本条件多已具备。旗政府非常重视环保和生态农业的研究及试点工作,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绿色农业建设试点,制定了若干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政策和措施。

(一)注重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

近年来,我旗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稳定增收的目标,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立足水质无污染,土壤肥沃且富含钙、钾、磷、氮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阿荣旗 A(AA) 级绿色食品生产,按规程实施产地条件选择、种子及处理、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阿荣旗绿色食品基地播种面积达369万亩,其中高油大豆的种植面积达14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种植的高油大豆获“满溢牌”绿色食品标志,新发乡的大米已注册“阿伦新米”绿标,三道沟镇的小米注册“沟里牌”绿标,复兴镇的粉丝、粉皮注册“复兴”绿标,音河乡的粉丝、粉条注册了“纪万家”绿标,并获得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证书。绿色农副产品类还有有香瓜、蔬菜、白瓜籽、荞麦、柞蚕、中草药、葵花、沙果、杂豆、菇娘、木耳、蕨菜、猴头等;工业类产品有阿伦河系列白酒、奈伦淀粉、复兴粉丝粉皮、水木清华饮料等,产品供不应求,已经远销天津、辽宁、河北、黑龙江等地,出口俄罗斯。

(二)细心扶持绿色养殖从粗到精。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高质量”的思路,依托现有的资源条件,扶持群众从事野猪、鹿、狍子等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利用林区的无污染水资源进行林蛙、冷水鱼养殖。扶持典型示范户,重点发展林木中草药间植和黑木耳、蘑菇、野果等种养产业,实现特色种植业从无到有。 2011年放养绿色柞蚕4000把,蚕茧产量1400万斤,实现产值1.82亿元。鼓励以家庭为单位绿色养殖鸡、鹅等禽类,今年养鹅数量达 400万羽,将实现产值上亿元。

(三)加快延长绿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链。

呼伦贝尔市有保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把得力其尔乡的有机水稻、小麦、玉米等进行深加工。呼伦贝尔水木清华把阿荣旗当地沙果加工成绿色饮料,明年还要把菇娘加工成绿色饮料、罐头等。阿荣旗现有大豆精深加工、马铃薯精深加工、肉类精深加工、乳品精深加工等9个产业、17家企业,由洛娃、中敖等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28个项目已相继进入工业园区。阿荣旗正在构筑以乳、肉、豆、薯为主的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呼伦贝尔市重要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四)不断筹集绿色农业扶持基金。

阿荣旗利用“五荒”拍卖等方式不断筹集“富民产业扶持基金”,加大对绿色农业园区、生态畜牧养殖小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4年来,该基金累计投入1.1亿元,吸引了企业及农民3.4亿元的资金。目前,全旗以园区、小区、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乳、肉、米、豆、薯、鹅、蚕、瓜、果、药等富民产业,建成了涵盖规模种养、节水灌溉等18种类型的现代农业示范点102个,其中大部分是绿色农业示范区,累计投资7.5亿元,加快绿色农业发展投资步伐,有效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很多绿色农产品还没有“绿标”。

很多农产品是绿色产品,但因为没有“绿标”,卖不上好价钱,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也是绿色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因此,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积极申报大豆、马铃薯、玉米、沙果、榛子、菇娘、蕨菜等农产品绿标,已成为阿荣旗政府服务绿色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对“黑色农业”还有很强的依赖性。

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的运用,虽然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也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污染等恶果,但它有省时省力、产量高的优势,所以农民依赖性很强。如何提高绿色农业生产的收入,形成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为主体,促使过分依赖化肥、农药的化学农业向主要依靠生物内在机制的绿色农业转变,引导农民自愿、自觉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成为当前我旗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绿色农产品质量监测还需加强。

建立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绿色农产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检测,确保上市绿色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四)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还应进一步提高。

随着绿色农业的进一步兴起,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各种新产品、新产业不断涌现,各种新型的种植制度、种养模式、加工手段不断升级,特色农业、体验农业、加工农业、数字农业、外向型农业等,已成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农民原有的以传统种养业为主的技术和经验,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绿色农业需求,农民在接受、运用和推广新技术上,离实现绿色农业空间布局的转型和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有相当大的距离,必须要加强农民培训。结合新型农民培训、“五下乡”、“科技培训”等,到乡镇、村组开展绿色农业科技大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学生产绿色产品知识。

三、关于我旗发展绿色农业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向绿色农业发展倾斜的政策,扩大投资引资范围。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发展绿色农业倾斜。在阿荣旗绿色农业生产标准化之路的背后,是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这里包括合作社、协会、龙头企业、政府等等。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群众广泛参与的强大合力。争取财政投资和银行的长期低息贷款,用于建设“绿色农业基地”和发展接续产业。

(二)充分利用现有生态优势,打造绿色田园工程。

争创国家现代绿色农业示范区,加大奖补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抓好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地区特产基地、中草药基地等。应根据本地实际落实好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如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推动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布局等。要推出长期及近期绿色农业发展规划,以推进绿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三)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促进绿色农业发展。

要通过科技推广,推进绿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挥各种绿色农业科技、措施的组合,形成机械技术和食物技术相结合,有机农业技术和绿色农业技术结合的农业技术系统。实现长远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水则水,宜观光旅游则发展旅游的高效农业群。

(四)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加强产销管理体系建设。

发展绿色农业,必须逐步实现绿色农业产业化。要谋划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走企业带动、基地联动、产业运作的产业化发展路径。整合绿色农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等资源,加强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工作,形成一个绿色农产品的安全、营养、优质的产销管理体系。

篇10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食品产业 农业循环经济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基地。农业大省的地位和相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耕作模式,又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的绿色食品大省。如何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改善生态、遏制污染、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是黑龙江省农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状况

黑龙江地处边疆,农业资源富饶,开发时间较短,仅有数百年的时间,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数千年或上万年的农业开发史比起来,还是刚刚起步。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资源环境,才使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得以产生和壮大。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绿色食品产业大省,资源丰富,物产极多。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313.5亿公斤,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六分之一;畜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8.2%;绿色食品的产量突破1110万吨,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县域绿色食品的认证品牌达到700余个,居全国第一位。全省绿色食品生产的监控面积达到130多万公顷,占全部农作物面积的20%。全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利税近15亿元,从事绿色食品的生产的农户达到150万户。然而,由于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掠夺式的开发及负面效应,使黑龙江省的农业在取得骄人成就的同时,也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方面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

二、黑龙江省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框架的重要性

1.积极发展绿色食品生产,是使现代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的一次农业革命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这种食品的生产,一定要清洁生产,而绿色食品的产业,加速了黑龙江省向生态农业迈进的步伐。第一,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地使用。绿色食品生产靠现代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科技以绿色农业产业为载体。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勃兴,它们的产前、产中、产后,都要以现代科技为先导。绿色食品生产使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化农业;第二,推动了农业生产工业化、产业化。绿色食品产业使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弱质低效经济开始走向农工商结合、农科教结合、产加销一条龙、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现代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也就是推进了农业生产工厂化、产业化;第三,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带来了农业产业的管理革命。绿色食品的生产与经营,要求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从人类、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彼此依存、协调一致的观点出发,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实施现代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管理的升级。

2.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清洁生产,是绿色食品产业赖以存在的基础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北方寒带地区,无菌性好,土地有机质含量丰富,境内的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污染程度底,特别是嫩江到目前仍是全国惟有的没有污染的两大江之一,而另一条则为的雅鲁藏布江。三江平原良好的生态基础,使得这里的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纯洁的水和空气、以及耕地、草原和林带山地,为黑龙江的粮食、畜禽、水产和林产品提供了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条件。相对清洁的农业耕作生产模式,又打造了黑龙江独特和环保型的农产品及绿色食品。

3.绿色食品产业的形成和壮大,必将推动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原始的绿色食品产业要得到发展,必须依赖于高级的生态农业及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在市场拉动下不断壮大的绿色食品产业,更需要规模和水平日益扩大的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支撑。从这一点来讲,绿色食品产业会在更高的层次上,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要求空气更加清洁,要求江河没有污染,要求耕地没有有害物质的残留,要求对有害废弃物的环保型处理和生态的恢复。人们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创造绿色食品产业环境的同时,也就是在不自觉的建设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多年来,黑龙江省对三江平原耕地的保护,对黑龙江、嫩江、松花江的防污治理,对绥化、大庆、齐齐哈尔三大草原的封育改良,对大兴安岭、伊春等林区山林的保护,无一不体现着绿色食品产业对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

4.绿色食品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引导着生态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走向更高的层次

绿色食品引领着人们追求饮食的安全和健康,绿色消费体现着人们对资源、环境和生产生活友好和谐的新理念。追求绿色消费,使人们和社会必须爱护资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模式。从而不断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最终使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得到发展。

三、绿色食品产业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优势和途径

所谓绿色食品产业,就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中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食品是指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的环境和清洁方式进行生产,经国家专门机构认定的,允许使用绿色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的质量取决于生产的自然环境,要求选择无“三废”污染区域,要使用无毒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淘汰和禁用对环境和人体危害极大的剧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和无机肥料。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就是在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经济。而以大型农机具、化肥、农药和石油为依赖的“黑色农业”,不但消耗大量不可再生的能源,同时还造成土壤流失,空气和水体污染,应该说“黑色农业”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必将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所取代。

1.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

黑龙江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可以成为我国发展绿色农业的大经济区。其一,肥沃的土壤和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发展绿色农业的有利条件。黑龙江拥有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这些大平原多是一马平川黑黝黝的土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较好,耕地平坦。另外,有大小兴安岭的天然屏障,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其二,生态省的建设成就是发展绿色农业坚实的主观条件。国家确定黑龙江省为我国生态试点省。黑龙江在生态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发展绿色农业,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三,较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和科教优势是发展绿色农业的物质基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建立及其产品的开发,已打开了发展绿色农业的新局面。黑龙江省已建立起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同时,创造了一批绿色食品名牌,为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起到示范作用。

2.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途径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生态优势,规划、实施“绿色农业工程”。“绿色农业工程”是指以经营绿色食品的产加销为轴心,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现在人们提出要建设“绿色龙江”,即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中医药产业基地。这里涉及到的“绿色农业工程”的重要项目主要有:农副产品和绿色产品加工基地、北药基地等。应根据本地实际,落实好具体的工程建设项目,如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产业化布局,等等;要规划出长期及近期发展绿色农业的规划,以推进黑龙江省绿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

二是制定发展绿色农业倾斜的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投入。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向发展绿色农业倾斜,包括技术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贷款,涉农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政府应当通过科技进步,推进绿色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增加绿色农业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农业产业,实现绿色农业产业高新技术化,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是完善绿色食品供应链,加强产销管理体系建设。从绿色食品供应链的结构来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连接着物流配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连接着连锁超市专卖店。这里的关键是物流配送中心起着连接生产和销售的纽带作用。目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供应链的两头(生产基地和连锁超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缺乏稳定、高效的物流配送中心。因此,各级政府应为培育市场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绿色食品供应链。

四是牢固树立发展绿色农业的新观念。要教育广大农村领导干部认清建设绿色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农业、国际化农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推进黑龙江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让农民认识到化学农业和“黑色农业”已走到了尽头,而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正是未来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点,是农民增加劳动收入的根本途径,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有条件的县市可率先培育一批绿色园区并使其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从而带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自觉地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1

[2]徐云: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М].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7

[3]刘连馥何万云王泽富张希良:绿色食品理论与实务[М].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

[4]王占国刘小宁: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М].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1

[5]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6]陈蓉福: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J].未来与发展.2005.1

[7]楚永生初丽霞: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

[8]陈焕英崔和瑞: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7

篇11

关键词:现代农业建设;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绿色农业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加强农业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并不是否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也并非回归传统的农业模式,而是在现代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是思想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 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农业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和绿色技术在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发展和全面推广的重要标志。现代化、技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则加速了这一进程,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的供应,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增长。标准规范性、全面高效性、持续安全性以及开放兼容性是绿色农业的主要特征,绿色农业是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的标志。

绿色农业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并通过第三方认证,这就是绿色农业所具有的标准规范性特征,绿色农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并实现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食用的质量控制。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下得以实现,这也是绿色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全面高效性。绿色产品的质量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食品卫生现状的改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合理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必须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合理应用工业投入品,减少化学产品的使用量,这同样是绿色农业的重要特征,动物技术和现代生态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绿色农业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将卫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重心,注重综合生产力的提升,具有开放兼容性的特征。充分利用现代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方式,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

2 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2.1 生态安全问题

在农业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等化学产品,农业是一个污染较大的产业。这些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将其含有的农业废弃物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雨水进入地下水、大气和土壤中,因此对于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当地的居民饮用被污染的水、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就很有可能出现各种疾病,不利于当地居民的健康。同时金属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等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而导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生态问题。

2.2 食品安全问题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存在剩余或短缺的问题,但是在农产品供给以及食品数量安全方面,还是取得一定成果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应种类日益丰富,有效缓解了食品数量安全问题,然而却忽视了食品卫生安全。市场竞争日趋积累,食品行业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商家将添加剂和化学色素等有害物质应用到食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而导致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贸易壁垒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无法出口,而其原因就是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之所以出现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国际的标准,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缓慢,进而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质量。

3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3.1 保障农产品安全

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是绿色农业农产品安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绿色农业的应用对于减少资源短缺现象,缓解人口增长问题给粮食资源带来的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必须基于现代绿色技术,这也对绿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满足现代人对于食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3.2 保障生态安全

种群规模和物种数量在生态环境中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表现。而生态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的维护下,得以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生态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生态结构被破坏。

3.3 保障资源安全

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因此农业生产应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具体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上。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为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确保农业生产的资源安全。

3.4 保障农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并且农业是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重要物质基础的来源,因此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绿色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4 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4.1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减少化肥使用率,需要创新施肥技术,提高农作物养分供应管理;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施肥;合理使用农家肥与有机肥,提高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减少农药的使用,需要综合应用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生物调控及非化学药剂的驱虫药等措施,以利于促进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

4.2 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效益

提高农产品产量就必须应用现代新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重视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满足现代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绿色农业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重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视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的提高,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3 降低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及排放

降低农业生产所需能源的消耗与排放,首先需要重视清洁能源、新型能源的创新与推广,并推动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农业,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有助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推动生态资源及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等.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山地学报,2014,32(2):141-149.

[2]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52-158.

[3]钟天娥.河北省环首都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市怀来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3,16(7):23-25.

[4]武倩,李茜.国内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研究评述[J].农业与技术,2015(9).

篇12

(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新疆 伊宁 835000)

收稿日期:2015—02—02

摘要:结合当前伊犁绿色、有机食品工作开展现状,围绕高端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加大龙头企业牵动能力、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等7个方面展开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对策探讨。

关键词 :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发展对策

伊犁河谷地处新疆西部边陲,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和工业生产的“三废”等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几乎没有,发展潜力巨大[1]。结合这一战略目标的推进,本文就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1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1.1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明显。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创建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1个,面积22.3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40万hm2)的55.7%,占全疆总认证面积(48万hm2)的45.8%,是全疆认证面积最大的地州,涵盖小麦、玉米、大豆、春小麦、双低油菜、油葵、水稻、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经中绿华夏认证的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个,面积133.33hm2,作物为水稻。

1.2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情况

伊犁河谷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是从2005年开始,近8年时间内获得无公害认证的合作社有29家,获证产品140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24.2%。获标产品实物总量26.43万t。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企业有18家,获证产品29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10.88%,获标产品实物总量22.52万t。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1家,产品1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1.4%。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12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21%。

2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伊犁州绿色食品企业(合作社)目前有15家,其中,企业12家,合作社3家,仅占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0.9%,认证率非常低,而认证企业大多是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弱。比如全州绿色小麦面积达到7.53万hm2,年产量36万t,而绿色面粉加工企业只有1家,年加工量3万t,加工率基本上在8.3%。再加上部分绿色、有机产品包装不精细,与绿色、有机品牌的要求不相符,由此导致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充分说明伊犁州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少,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也说明企业研发能力弱,缺乏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2.2企业(合作社)认证绿色、有机食品的积极性不高

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企业除需改进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建立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并且进行环境评估、产品检测等必要措施。但以目前情况来看,产出并不高,没有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很多产品的价格与没有认证的产品价格趋同,导致企业认证绿色、有机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2.3企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从伊犁河谷已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企业来看,既有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生产经营的单位,也有少数不讲诚信的经营者。大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有些企业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技术支持,没有记录或记录粗制滥造,虽然这些仅仅是少数,但负面影响很大,直接导致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认可度降低。

2.4市场监管体系薄弱

绿色、有机食品监管主体涉及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畜牧、药监等多个部门,无法形成管理合力。监测机构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还没有一家具有国家级监测资质的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各县(市)也仅能开展基本的速测工作。全程质量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

2.5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是对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推广的投入较少,导致生产一线缺乏有效的新技术,缺乏有效的高毒、高残农药的替代产品,而我们的生产者又对产品质量的维护意识不到位,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会优先考虑使用新型的低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其次是机构建设不健全,工作经费无保障。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正式的机构来开展。再次是政策激励作用不凸显。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必须提高生产技术标准,加强管理,由此使种植生产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生产者(特别是合作社的生产者)由于知识、技术、设备、资金的欠缺,自我补偿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降低种植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种植的积极性。

2.6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难

目前出台的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农业投入品法规,规范和约束的主要是农药、兽药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农药、兽药安全使用,合理使用规范的较少。同时安全、高效、低廉的替代农药研究滞后,据调查,少数高毒、高残农药的市场占有率高,零星的农资销售网点,大多以盈利为目的,造成禁售、限售农药屡禁不止,少数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仍有禁用农药在销售使用。

3发展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对策与措施

3.1高端规划

打造伊犁州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要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瞄准世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前沿,从伊犁州生态资源整体入手,从基地、龙头、品牌、园区等角度全方位对伊犁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进行深度规划。

3.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是保持适当的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建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方面。二是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市场前景看好、有较强牵动作用的高新、特色和出口创汇项目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给予贴息支持或补贴,促其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基地农户的牵动力。三是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对在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生产过程中,承担示范推广任务的基地和农户,给予适当补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四是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质量监控工作的支持力度。侧重扶持重点骨干加工企业配备自控自检仪器设备,对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开展的质量(包括产品与产地环境)抽查检测经费和新申请绿标产品的申报经费给予补贴,提高质量监控能力和水平,维护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

3.3优化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生态环境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工作力度,持续开展“碧水蓝天”、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推动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设建制镇和较大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市)处理等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三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推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是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每年度在重点区域(工矿企业周边的农田)开展一次环境监测,切实保护农田不被污染。

3.4加大教育培训宣传力度

在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会禁止和限制一些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当有新的技术和方法时,需要对生产农户进行培训,使标准落到实处。农民既是生产的实践者,也是生产的受害者,只有约束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才能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但农户的种植模式、种植习惯是多年形成的,不易接受和改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组织有效的培训教育,使农民逐步接受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同时,要在伊犁河谷掀起宣传绿色、有机食品的热潮,协调和发挥各宣传部门的作用,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让消费者接受绿色、有机食品。

篇13

首先,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所建立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作为绿色经济形态之一,其本质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对防止单纯追求生产增长或强调生态保护,使农业生产从经济数量增长向社会效益增长转型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在地的地域环境体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空间分布的特性,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结构、生态环境状况、人文环境状态及地区环境容量。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

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是农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固有资本”。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某一地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就可以持续发展下去。

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2.3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指:绿色农业生产在农业劳动力、绿色技术与农业资本(含物化资本)的总体水平运动下,可能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

显然,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会受到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制约的程度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强弱,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在人力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素质水平;在技术上表现为绿色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及技术普及状况;在资本上表现为资金投入水平及融资渠道的数量和种类。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将决定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此外,绿色农业生产力是一种集合生产能力,其中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虽对整体生产能力有影响,但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并不能简单的叠加,而要巧妙结合、有机组装,以达到效益最佳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对其支撑能力的改善应给以相当的重视。

2.4智力支持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条件也可称为绿色农业生产者的管理调解能力,它需要绿色农业生产者的认识能力、决策能力及调节应变能力能驾驭“农业—自然—社会”这个复合系统,以适应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以实现“最小”、“最安全”、“最经济”、“最合理”、“最协调”等目标的行为,可统统包含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决策范畴。

绿色农业的经济发展决策可分为2类:一类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最优化”的一般性决策,另一类是主要解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最可能的“安全临界”的风险决策。其中,风险决策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处于某种最优化前提下,综合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某些不确定因素,经过分析后得出到的以最小风险为代价,获得的某种最佳效益的具体结论。也就是说,风险决策是对一般决策的调整与修正,其目的在于使决策更利于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不仅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控制某种或某些变量,还要求绿色农业生产者能评价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系统在这些变量被控制后其反应的合理程度,以便由此回溯,再调整或重新制定相应的若干控制措施,直至系统反应表现出最佳效应或最优特性为止。因此,绿色农业生产者智力素质的高低也成为支撑绿色农业经济顺利发展重要因素之一。

3加强以上条件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政策性建议

3.1法律法规

国家根据现有的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出台国家和省级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贯彻落实,做好配套细则工作;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树立农业自然资源整体化的观念,通过农业资源立法的前瞻性,强化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意识,以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并建立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系统;各地区尤其是绿色农业试点区要积极拓展有关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并将绿色农业生产、绿色技术推广、绿色农产品销售统一起来,共同纳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系统中来。

3.2财政政策

国家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探索建立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基金,对致力于研发绿色技术、从事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发绿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组织给予财政上的重点扶持。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区再依照国家规定的优惠标准,根据自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及实际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通过探索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价格体系构造,理顺不同地区的价格体系间的关系,出台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调节政策,以确保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3.3技术研发

减量技术:大力普及高效喷灌设施,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集约化养殖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动农业资源高效产出技术和无害化生产。

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应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在某些相对产出效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部门,积极推广投入产出转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更新现有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调整绿色农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替代技术:重点研发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业能源的应用技术,大力鼓励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转化率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系统化技术:加快建设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区为载体的绿色农业产业化经济发展平台,在整个绿色农业产业系统中建立起“生产资料供应商—绿农—绿色产品分销商—绿色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持续性物质流和资金流途径,以实现绿色农业经济链上各节点的共生耦合。

3.4教育培训

加大对绿色农业生产者道德文化、市场意识和管理技能的培养力度,以提高他们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树立经营管理理念和市场竞争意识;在已有的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增加绿色技术的培训,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来充分发挥资源生产力;采用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训模式,不仅要有国家、省级的农业科教机构,地、县、乡也要积极推动绿色技术推广中心、农广校、农业中专的建设与发展;各地区对于开展绿色农业教育培训的组织机构要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财政上的支持,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媒体广播及网络,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政府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让农民了解与绿色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和应经的义务,以提高他们依法办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刘泉.绿色经济导论[M].同心出版社,2004,(1).

[2]高洪深.经济系统分析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

篇14

关键词: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1013103

1引言

《“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遵循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加快发展动力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结构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绿色农业是创新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力和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有不少专家开始探索研究绿色农业问题,并取得了一些意义重大的研究成果。王艳秀、周旗等认为,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绿色农业是一种依靠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严立冬等从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绿色农业以绿色技术进步为基础,充分应用绿色高科技手段,集节约能源、保护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经济于一体,并倡导绿色消费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模式。刘连馥等在综合国内绿色农业概念提法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绿色农业是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绿色农业实质上是一场农业创新、农业技术革命,是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重要发展模式。概括国内学者关于绿色农业特征研究,绿色农业主要有6个鲜明的特征:国际化、现代化、标准化、多样化、产业化和高效化。

2.2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诸多学者研究认为,绿色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有:生态经济理论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理,可持续发展理论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中能量多级利用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农业生态学中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协调共生理论,创新理论中农业制度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等。

3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压力逐渐增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识。综观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3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1986~199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包建中在1986年提出了“绿色农业”的概念。部分农业学者也开始对绿色农业的内涵及实践应用开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2)第二阶段是持续关注阶段(1992~2002年)。1992年开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农业发展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即农业发展要高产、优质、高效。全国各地先后开展了绿色农业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并逐步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开始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3)第三阶段是稳定发展阶段(从2003年至今)。2003年,在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 “绿色农业”的概念。2005年,卢良恕等6位专家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的建议》的报告。回良玉副总理对报告作了重要批示,并充分肯定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2006年起,部分省份先后建立了绿色农业研究中心,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的科研专项研究相继启动。2013年,在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上,由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关于加强绿色农业发展的提案》成为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建议因时因地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绿色农业发展逐渐变成当前发展的共识,被广泛认同和支持,各地也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发展绿色农业。

4实践中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分析――以四川江安县为例

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指导文件,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四川宜宾市从实际出发,在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情况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改革,探索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江安县坚持绿色发展,围绕“走产村相融道路,创绿色农业典范,建幸福美丽新村”思路,推进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验示范区建设,形成了“五化”引领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4.1管理模式标准化

麻衣坝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先后引进一家生猪养殖企业和一家农业发展公司,分别从事现代种、养殖业发展,建成特色种植基地2000余亩,存栏种猪5000余头、年产仔猪10万头的大型养殖场及家庭代养场。已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实行过程管控;并建立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供港蔬菜实现企业自查、政府抽查、香港检查3个达标。积极推进生猪标准化养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流程,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4.2生产设施现代化

示范区通过实施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适应产业化运作的“田、路、水、电、管”五网配套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2000亩,道路13.8 km,排渠4.6 km,种养循环管网12 km,喷灌头10万个,配套农产品产业服务中心和生猪养殖智能化的流水线设施,实现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蔬菜基地实施土地整理后,大力推广育苗、播种全机械化生产,实现喷灌设施全覆盖,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3产业分工专业化

示范区依托两家龙头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服务、保险兜底、政府扶持”六方合作机制,将企业、农户、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县财政部门引入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明确各方责任主体分工,形成农业生产车间集群,实现专业化发展。针对部分有资金、有意愿经营种植蔬菜、生猪养殖的农户,以“公司+家庭农场”为纽带,按“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物料供应、统一防疫、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销售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带动发展家庭农场。通过供港蔬菜、生猪产业化这两个项目,直接解决了当地1000余人就业,带动江安600户以上的农户致富,间接带动2000余户农户增收,助农户均增收上万元。

4.4资源利用循环化

示范片两家企业“牵手”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在生猪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的粪污和废水,经过分级沉砂、分级粪池收集处理和厌氧发酵,沼液就富含溶解氮、磷、钾和植物生长细胞的黄腐酸,成为了生态种植业难得的有机肥料。沼液经提灌站输送至高位沼液池,通过铺设灌溉管网进入麻衣蔬菜基地用于蔬菜种植,形成“猪-沼-菜”、“猪-沼-果”生态循环产业模式,有力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同时,养殖场厌氧发酵所产生的大量沼气,还可以用于发电,为示范园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促进“生猪产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循环互动。

4.5产品销售国际化

在示范区建立的供港蔬菜基地已具备直接出口农产品资格。每批次蔬菜先经过机械车间分拣,对蔬菜品质进行分级、装箱冷链物流运输至深港检测点,抽样合格直接进入香港蔬菜协会指定仓库,并在香港、广东市场形成“错峰销售”。同时,还不断加强市场开拓,实现了蔬菜直供韩国、新加坡市场,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积极加强与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并与欧盟签署意向合作协议,着力推动加工猪肉出口外销,逐步实现生猪产业国际化发展。

5思考与建议

从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在四川乃至全国,绿色农业已在一些地方实施并快速发展,但是西部地区绿色农业起步晚,发展中还面临绿色农业品牌少、基层设施建设不足、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第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足,农业培训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为了推进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中绿色农业快速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5.1挖掘自身优势,科学选择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绿色农业要根据各县域经济条件和地理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利用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大力发展名、特、优农产品,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以山区为主的区县,建议以发展经济林业(包括茶叶、果木等)和畜牧业为主,选择发展当地的优势主导农副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以进一步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以浅丘或平坝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水陆交通便利、水源丰富等优势,发展粮食作物种植业(包括瓜果、蔬菜等),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以浅丘为主的区县,要充分利用近郊交通便利、立体种植的优势,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整个区域内农旅经济发展。

5.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做好绿色农业发展的要素保障

政府部门要加大绿色农业扶持力度,加强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交通、生态、农村沼气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御灾害能力。创新绿色农业科技推广机制,构建农业科技“教学、生产、研究、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完善相关配套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技推广与服务条件。另外,要建立绿色农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既要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开展农业、农村、农民直接受益的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也要创新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绿色农业。

5.3培育绿色农业主导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核心。在当前经济形势压力大的情况下,要以地方主导产业为支撑,全面成片推进,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进而走向标准化、现代化、高效化发展。在全面成片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休闲观光功能的布局,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结合乡村旅游功能,以各类乡村文化节为契机,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式农业,积极创新都市观光型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5.4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

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壮大,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农民增收。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龙头企业,突出其对以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建设的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促进绿色农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建议启动多方面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示范作用大、带动能力强、具备引领区域绿色农业发展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对企业在贷款贴息、品牌打造、基地扩建、科技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扶持。

5.5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绿色农业生产效益

积极推动各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并以专业社为主要成员,联合科技、供销、农村合作银行等部门组建联合社,构建“多位一体”的办事平台,完善绿色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的物流体系建设,改造一批绿色农产品专业销售市场,积极引导多种经济组织与专业大户参与绿色农产品流通,大力培育农民产销合作组织。加快绿色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业信息互通平台,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库,加大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科技对绿色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快产销对接。重点搞好绿色农特产品、食品展销和对接活动,提高当地绿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5.6绿色农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能力和素质

积极开展绿色农业职业培训,充分l挥农业中专、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广泛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着力先进适用绿色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培养一大批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部门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绿色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促进绿色种养殖。要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绿色农业产业化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秀,王洪会.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基于生态补偿视角[J].江南论坛,2012(6):14~15.

[2]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3]黄国勤.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历程[J].江西农业学报,2008(12):157~159.

[4]严立冬,屈志光等.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