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课课堂小结范文

体育课课堂小结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09:05: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育课课堂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课课堂小结

篇1

课后小结的意义

课堂小结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诊断与把握体育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并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过程。在一节课中,教学目标完成得怎么样,与教学的预设还有多大差距,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回顾,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得以重新再现,教师就可以在系统的反馈中及时诊断和把握教学效果,便于以后进一步优化。

课堂小结是促进学生“学”的一种深化体育学习主要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与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小结的归纳分析,它既可以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归纳总结的习惯,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获得哪些运动知识和运动能力,明白学习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分析合作与竞争的体验,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系统建构。

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延伸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的前提,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挖掘教学中的兴趣资源,但经过一番引趣、激趣、展趣过后,学生的兴趣也就会伴随着课的结束而消失。如果在小结中就学生感兴趣的热点巧妙地安排一些疑问或者悬念,可以引起学生以后继续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起到固趣、延趣的作用。

课堂小结的形式

直叙式这是一种常用的小结方式,教师通过简洁扼要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和学习过程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强调教学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完善。

问题式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过程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中的体验与感受回答这些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知识得到内化的同时思维也得到锻炼,这也是师生共同对话、心灵沟通的一种形式。

图表式在教学中,利用图表的直观性把学习内容系统地概括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知识网络结构直观形象地相互对照、比较,发现其本质特征和要点。

示范式如果说图表的直观性具有一定的“静态性”,那么动作示范是最具有“动态性”的总结方式。这里的示范既可以是教师的示范,也可以是学生的示范,但无论是谁的示范,都将是对本节课知识内容的动态再现,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学习的成功与不足,确定继续努力的方向。而教师把后续的学习内容先进行优美的示范,对延续学生学习兴趣将更有意义。因为小结对于一节课而言,它是终点,但对于其他内容的学习可能又是起点。

课堂小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注小结方式的综合运用小结的形式很多,以上列举的也只是典型的可供参考的几种,需要提出的是,尽管课堂小结形式很多,但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独立运用的,更多情况下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更佳的效果。

要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注意和学生的互动,照顾学生的感情现代教学不是教师“教”的专利,而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问题的问与答,也是师生心灵上的沟通,情感的共享。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积极创设民主、平等、真诚、信任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依据个体的认识阐释对学习的理解,并适时给予学生引导与帮助。

篇2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结构 课堂效率

课堂结构是指组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与各教学环节在时间上的分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成几个固定的教学环节: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进行新课、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其“主人翁”精神。

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以最大兴趣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一堂课中,关键要看该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必须有游刃有余地驾驭教材、深入浅出的讲解教材的能力,同时又能恰当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课本的知识精心加工,给每个学生定位,设计出不同层次学生参入的情景,调动起每个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帮助其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应肯定其优点和长处,帮助其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方法,对他们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消除其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有意识的让差生多开口,多表现,使其具有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按好、中、差将学生平均分成五人小组,采取“好帮差,中追好”的“一帮一”方式,做到人与人之间互帮,组与组之间互比,每个学生都在为自己的组而尽力,这种“比、学、赶、帮”的风气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主人翁”精神,为自己的小组增砖添瓦,尽心尽力。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因人施教不仅能提高英语成绩,更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了其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正确处理英语学习中所犯错误,保护学生自尊,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适时进行赞赏教育。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尤其要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这样才能从心底去鼓励学生,正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所说:“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每位学生都喜欢被人赞扬,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最需要表扬。老师欣赏的眼光就像温暖的春风,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鼓舞。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学生取得的细微进步,并适时地加以赞赏,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上进心。卡耐基曾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所以,教师要用好激励学生成长的催化剂,一定要学会表扬学生,赞赏学生,用放大镜来关注他们的优点,并公诸于众,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这样的教育手段才是高明之极。如果教师掌握了赞赏技巧,就可以从“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的状态,它会引领学生迈向成功。

(三)合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课堂练习的时间必须得到保证,导入新课、全课总结的时间又很短,所以调整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只能是把复习和新授的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整。传统的课堂结构是把新知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除了对课堂教学的环节有明确的规定外,还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有具体的要求:检查复习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后5分钟内完成,导入新课用1分钟左右,新知教学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巩固练习安排10分钟左右,全课总结1分钟左右,课堂作业8分钟左右。这样分配教学时间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有意注意力一般只能坚持20-25分钟,课上前半部分的20~25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所以新知的教学必须在这个时间内完成。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人、因年龄、因课堂教学精彩程度而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复习和新授的时间要合理而灵活地进行调整。有的新知与旧知联系紧密,学生对旧知理解和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检查复习一定要扎实,此时的教学重点可能不再是新知的教学了,而在于检查复习,相应地就要适当增加复习旧知的时间,而不一定要在5分钟内结束。这样,虽然复习的时间增加了,但是由于旧知复习得实、复习得透,为新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新授时间就会大大缩短,甚至新授时间会短于复习时间,这样同样能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复习与新授时间呈倒挂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训练应穿插于各环节之中。

篇3

一、利用课程实施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抓好课题与课程的研究,确立正确理念。我园的美术园本课程在目标、内容、结构、课程的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有较为先进的理念和新颖的做法。在平时工作中,我们通过重视各领域内容的整合、强调研究课题与课堂教学的密切结合,利用特色活动和美术中心组时间开展园本课程研讨活动,从目标、实施、评价体系三方面重点学习,理解教材的内涵,为教师营造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和平台,让教师能够带着话题来讨论或带着自己的经验来交流。为教师营造想说、敢说、愿意说的氛围和平台,有时教师们为了争论一个疑点、达成一种共识,常常忘了时间,这是在课题研究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另外针对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课程改革为方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幼儿园保教质量为宗旨,健全教科研的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园各年龄段的美术教学内容都是采用园本化、班本化的教材,每学期都要重新制定、审议美术教学计划,及时增加完善课堂教学内容。

2.抓好课堂教学的管理,确保顺利实施。为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顺利实施,我们主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做好对活动内容的审议工作,主要是在园领导、年级组长、教师三个不同层面展开,针对美术活动的内容安排、设置合理等方面去审议,提出真实的意见、给予合理的建议,将预设和生成有效结合,深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内涵。二是每月开展一次美术教学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前年级组长事先准备好活动内容――有针对教学活动的目标确定进行备课的;有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进行备课的;有针对美术范画步骤的讨论进行备课等等,充分体现出备课形式的多样以及集体智慧的链接,帮助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梳理问题、提升经验。使年轻教师在组织美术活动时能抓住重点,保证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例如:每月一次的美术备课活动中,有时候组长会带领大家针对课程的安排、实施的方法、教学的效果进行反思,修改完善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充实到园本课程中并加以说明,便于其他教师的使用。有时候我们会对下阶段美术活动的目标加以梳理,使目标的定位更加精确、合理,让活动的达成度更高。)三是做好对课堂教学实施后的总结,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组织全园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汇总交流,通过叙述自己在课堂教学所发生的案例事件(原始的事件叙述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家共同观察、分析、反思,达到共识,这样的反思既具有小时间段的细腻,又有大时间段的提炼和概括。

二、利用课程实施研究,提升课堂教学“三化”

我们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美术园本课程再创造的过程,它涉及到整个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面、深刻的变革。

1.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我园教师已不只是关注美术课内容规定教什么,而是主动将教学内容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如:我们每个学期都举行“美术实践课”展示活动,各年级组原创一个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一位教师进行试教、研讨,然后进行全园的公开展示,最后进行评课、反思活动,总结成功之处,找出不足和改进的方法。这种“设计方案尝试教学提出质疑修改完善公开展示” 的实践课模式为我们积累了许多优秀、开放的园本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完善充实我们的美术园本课程内容。

2.课堂教学的主题化。根据现行实施的《综合活动丛书》,我园将美术园本课程有机渗透到各主题教学活动中。开学初,各年级组根据主题计划中的每个单元目标要求制订本组美术教学内容。如:《我喜欢》主题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开饭了》、《我喜欢的饼干》、《打电话》等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动手玩玩、画画的过程中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在《金色的秋天》主题中我们设计了《桔皮变变变》、《萝卜鱼》、《锡纸捏人》等活动,鼓励幼儿在废旧材料上大胆作画,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动物王国》主题我们设计了《拖墨借形想象》、《螃蟹化妆舞会》、《深海鱼》等活动,在丰富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充实了单元主题的内容。

篇4

一、 记事提要,纂言钩玄

当一堂体育课的体育知识、运动方法、运动技能容量或难度比较大时,教师经过详细具体的讲解、分析或精彩生动的铺陈、抒情或严密精确的动作示范之后,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除了教师安排合理、讲授得法、重点适当分散之外,下课前采取必要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是重要的一个细节。这种方式的结课,一般用于新知识密度大的课型或某一单元教学的最后一次新授课。采用总结归纳式的结课方法,开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如有的教师能巧妙地采用归纳、列表等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有的教师有时通过学生的复述来进行归纳总结或者示范展示。

在执教《前滚翻》的巩固、提高、复习课时,笔者是这样结课的:

师:上完这节课,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生1:太高兴了,我可以用身体来画圆了。

生2:前滚翻时,我要注意双手用力推,两脚把地蹬;低头又含胸,团身似皮球;滚翻要抱膝,并腿站得稳。(生边说边展示)

生3:当生活中不小心向前或者下坡摔倒时,我就可以用前滚翻来自救,减轻受伤程度。

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

(生窃窃私语)

这种结尾,学生“出彩”,课堂“精彩”。课堂上,笔者有4个地方问了学生同样一句话:“现在,你有收获吗?”每一次的提问,都让学生伴随着困惑、解释、欢笑等积极情感,在团身、推蹬、低头、滚动、抱膝等练习中,产生冲突,纠正偏差,内化表象,学生心智之门开启了,智慧之芽萌发了,学生“出彩”了,课堂也就“精彩”了!

二、 设疑伏笔,造成悬念

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时,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课后自行探讨,或设计一个或几个与以后学习内容有关的悬念,在学生们感到言犹未尽之时收住话题。让他们带着疑问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强烈愿望结束一堂课的学习,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设疑伏笔就是在讲完本节课内容之时,要留一个“尾巴”使学生感觉到言未尽,引起他们探讨“未尽”(新知识)的好奇心,为今后教学埋下一笔。让学生带着疑问结束新课,以引起他们不断探索新知识新技能的兴趣。

在执教《顶风送信》一课结尾时,巧设悬念,扣人心弦。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片段:

师:同学们,你能利用手中的报纸折出什么来吗?

(学生都举手想表明自己的观点)

生1:我用报纸来折青蛙。

生2:我会折各种漂亮的飞机。

生3:我也会。

……

(学生马上动手忙碌起来,边想边折)

(下课铃响)

师:好啦,作业是课后学会利用报纸折各种漂亮的飞机。下节课我们就拿你们折的漂亮飞机进行各种投掷、飞行比赛吧!

生:好!好!

(没想到笔者话音刚落,学生就不约而同地拍手叫好)

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是激发思维的动力。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轨迹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如果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时,便适用于悬念式结尾。设立悬念的方法,可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恰当的悬念是一种兴奋剂。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设下悬念,能勾起学生强烈的破疑愿望,激起他们寻根求源的欲望。这是保持学生良好进取心理态势的积极做法。

三、 拓展延伸,激活思维

有些课讲完后,不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应把课尾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生活延伸,积极投入健身、健体活动,从而达到拓宽、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这样,课内指导课外,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学生就会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生活即课堂,课堂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把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使课内与课外紧密联系在一起,给课尾画个“省略号”。

笔者在执教《校园定向运动》时,是这样结课的:

师:校园定向运动和我们所学过的哪些学科哪些知识点相关?请举例。

生1:数学,比例尺和制图知识。

生2:科学,指北针、磁场、地形、地貌。

生3:美术,颜色。

……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校园定向运动、怎样识别图和如何使用指北针、如何定向。定向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它还与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密切相关。此外它还和语文、环保等密切相关。课后请同学们到因特网上去搜索相关的知识进行拓展学习。

在总结归纳、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用所学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引起学生更浓厚的探求兴趣,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不言之教,发展个性

我们要善于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索者。如果课堂上留有空白,学生便可以在空白时间里讨论、练习、解疑……当然,在课堂最后几分钟留有空白,务必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这几分钟是教师特意留给我的,我有丰富的知识,我有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这样,学生在空白时间由强烈的表现欲、成功欲激发出一种对知识、技能的不满足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放任自流。

下面是笔者在上学校公开课时借班上的《各个方向的抛接球》结课片段: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们有什么话想对老师说吗?

生1:我会记住老师的。

生2:我学会了各个方向抛接球的技能。

生3:生活中我们也用到过抛接的技能,但没有这么系统地教过,学完这节课我的抛接技能更扎实了。

师:希望这节课给你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技能的掌握,还有快乐!

“无为”教学策略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生本教育,实施“无为”教学策略的实质是把人的社会性降低到最低限度,通过恢复人的自然属性的方式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为”正是为了“有为”。

五、 寓乐于教,寓趣于学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音乐、童话、故事,或是看录像、听儿歌、诗朗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与音乐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从激发兴趣的课堂结尾细节出发,可以结尾时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或演示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或设计一个小游戏、小魔术、小歌曲,或组织小型智力竞赛,或让学生猜几个谜语,(谜底与课堂内容有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寓知识的理解应用于娱乐之中,使学生感到上课并非枯燥无味,而是妙趣横生。

一起来看看笔者在执教《开心识“左”“右”》结课中的片段:

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唱健康歌,做健康操来复习“左”和“右”。

师生一起: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双手叉腰,头左右各摆一次)、屁股扭扭(左右各扭一次),左看右看,咱们来分左右(伸手分别指向左右)。抖抖左手,抖抖右手,请做深呼吸。学老师(跳起转向左前方)蹦蹦跳跳(跳起来转回正前方)方向(跳起来转向前方)要记牢(跳起来转向正前方)。

伸左脚,伸右脚。向左跳跳,向右跳跳,左看右看,咱们来分左右。跺跺左脚,跺跺右脚,请做深呼吸,学老师蹦蹦跳跳方向要记牢。

生两人一组比赛(一人唱,一人做):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左飞飞,右飞飞,飞呀,飞到你左肩呀(随机指定不同部位)。听到指令后,迅速用手向指定部位拍去。拍对者即捕到了一只小蜜蜂。

师:下课。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在课后继续比赛。

在这个结课案例里,教师试图通过学生肢体感觉、改编熟悉的儿歌及游戏等方法,在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对左右方向辨别的困难,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左”“右”的能力。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儿歌、歌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篇5

教师占用的教学时间过长,学生缺少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改革陈旧的课堂模式,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意识观念。在部分落后地区的中小学,部分教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不到位,改变不了“不讲不会”的“满堂灌”做法,既加重了师生负担,又致使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对学生的管理只停留在表面,课堂上一呼百应,看似气氛活跃,效果不错,但其中的“南郭先生”却不计其数。另外,“讲了能懂,学了能会”的意识往往来自于教师自已,对学生疏于管理,久而久之,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因此,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效率人手。传统型教师跟着课本走,把例题讲好,课后题做好,一切告之大吉,宣告完成了教学任务;而现在的中考题目明确告诉我们,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明显不合时宜.因此,轻负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活动应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教师要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育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

二、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多维的思考,虽然,传统的教学就一直提倡备课要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现在的这些环节更有待于我们这些从事教育活动的老师们去加强,尤其在备学生这一环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使这一节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主旨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紧张、忙碌而又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紧张但不呆板,学生活动并不等于教师放纵,教师要做好必要的指导和管理工作,使整个课堂紧张、忙碌而又和谐、高效.

三、教学情境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尽量贴近现实的生活.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收到触类旁通、引人人胜的效果。如:在讲“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把直线比做地平线,圆比做太阳,那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则好比从地平线下升起的太阳,非常直观生动地反映了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每位教师都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克服创设教学情境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搞形式主义,力求画龙点睛地发挥情境的积极作用,达到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

四、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