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09:05:49

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篇1

四航局从2003年起开始较为系统地推进信息化建设,现已逐步搭建起一个符合企业管理需求、针对性强、功能相对完善的信息化体系。目前,四航局在各子公司及国内外所有项目机构中均实现了内部信息平台的全面覆盖,该平台共集成有14个主要的管理系统,可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以工程项目信息(采集)为基础,涵盖了营销、采购、产值、安全等诸多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模块;二是包括了财务及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型系统的业务支持类模块。两大模块的共同运转,在有效提高员工办公效率的同时,也很好地强化了企业对项目的过程管控和业务支持能力,推动四航局的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此外,公司还基于已有经验,完成了中交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中交港珠澳岛隧工程总经理部等机构的信息系统建设,并获得好评,形成了初步的对外信息化咨询和系统实施能力。

二、信息化建设中的关注点

在内外部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四航局主要关注6个方面,以确保信息系统满足公司运营发展需要。想大做小,逐步完善。在信息化建设初期,应该以企业总战略规划为基础,形成一个信息系统搭建的中长期目标和总体框架,而后在此框架下,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细分系统的开发和优化,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化体系。四航局在2009年对前期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并在“智力密集、高门槛、国际化的工程公司”这一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应围绕着工程承包业务这一企业运营基础而展开”的工作思路,依此制定了2010年至2015年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力求建成一个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能够整合上下游资源的核心业务信息化管理体系。思路的确定、规划的编制,使得四航局信息化建设工作得以更成体系地推进。需求驱动,先易后难。在具体系统的搭建过程中,四航局遵循了“需求驱动,先易后难”的原则。首先,在信息系统和软件公司的选择上,坚持需求驱动而非技术驱动,信息系统是否构建、何时构建,都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定,由管理需求倒逼信息化的投入;而对软件公司的选择也并非技术越高端、越全面越好,应由企业对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来确定,兼顾适用和效益。其次,在单个系统中功能模块的构建顺序上,最好是先易后难,在保证系统运行的基本目标能够实现的基础上,从操作较为简单、易于学习掌握的模块开始建立,然后再逐渐补充完善系统功能,这样能够让系统使用人员较快上手,实施效果也能尽快体现出来,从而促进员工对新系统的接受和使用,领导对系统的实施也可建立起信心,以便系统得以持续推动。由下而上,试点先行。四航局在有了某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意向后,通常会选取在该项业务中管理水平较高的子公司作为试点,进行信息系统的搭建和优化,待子公司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了一定的成效,相对成熟后,再提高到全公司层次,在企业内进行复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开发的风险,也通过系统的实施将子公司集成于信息系统中的优秀管理经验进行推广。

管控与支持并举。建筑施工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功能考虑时,往往更多地强调对项目部信息数据的收集,以便及时把握项目运作状态,强化企业的管控能力,而忽视了项目部自身的诉求,这会给信息系统的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因为单纯以强化管控为目的,会导致基层项目部因内部信息数据的透明化而出现权利和利益的向上转移,管理自由度被削弱,实施意愿随之降低。因此,信息化建设在满足施工企业总部管理需要的同时,也要能够为项目创造价值,平衡双方的代价和利益。四航局在信息系统功能定位时强调“管控与支持并举”,使系统既能为总部实现资金、成本、项目进度等方面的监管起到促进作用,也能通过简化工作内容、信息整合共享、管理技术辅助等措施,为项目部工作效率的提升、工程的推进、利润的获取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强化沟通,相互促进。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四航局十分重视推动系统需用部门、流程管理部门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加深技术人员对业务流程的了解,熟悉信息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和输出的结果,有利于软件的开发;同时,技术人员还能从专业角度分析流程的设计是否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得以实现,从而及时反馈流程制定过程中的不合理或可优化之处,以便对流程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业务需用和流程管理部门对信息系统开况的及时掌握,有助于确保系统运行结果符合管理需要,系统开况的熟悉也能为后续对管理流程的优化打好基础。做好组织及制度保障。信息系统的有效实施,还需有相应的组织和制度保障。除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外,四航局在局总部和各子公司均设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项目部层级也设有专职或兼职的信息系统负责人员,形成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组织体系。在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将信息化工作与各层级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挂钩,使得信息化建设的各项举措能够得到有力执行。

三、目前遭遇的瓶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四航局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存有许多不足,需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进行不断完善。核心业务系统还未实现完全覆盖。公司虽然一直致力于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但目前该体系还未健全,施工组织设计、竣工结算管理等系统仍待探索开发。同时,现阶段信息系统的运用主要还是通过信息的收集和传导,强化项目管控,对业务开展效能的提升有限,未来需要更多地关注系统对业务运作的深度优化及支持。业务子系统信息还未能综合利用。各业务子系统虽然是遵循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框架有序搭建的,但目前子系统中的信息还相对封闭,未能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需适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信息展现平台,强化对决策的支持作用。

篇2

【关键词】工业工程;信息化;集成应用

当代社会,企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信息技术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企业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促进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给企业的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企业创新日益加快,信息化建设无疑成为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助推剂。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以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为基础,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需求等业务流程数字化,控制和集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内外部资源合理配置,信息即时共享,使企业能迅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实现了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到战略层的全面渗透,其核心是运用信息技术,挖掘隐含的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业务流程的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实现管理和运行模式的信息化。

(2)生产自动化。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软硬件设施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消除盲目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数据信息化。用电子信息技术对生产、销售等数据进行处理,挖掘隐藏其中的信息,消除“信息孤岛”,促进信息即时共享,实现企业内部协同化管理。

(4)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优化。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企业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化不只是简单地摒弃人工环境下的流程观念,而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原有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及战略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经营模式的管理流程,完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信息化。

2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系

2.1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制造业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分析。(1)信息化建设瓶颈多。部分制造企业盲目进行信息化建设,在技术和理念上喜欢追赶潮流,采用高性能的设备,而不注重将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经营模式相结合,对实实在在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缺乏实施指导。(2)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少。我国信息化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企业对信息化的迫切认识有待提高。部分企业只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初期,缺乏对信息化后续的建设工作。(3)ERP应用增长速度快。多数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纷纷引入ERP软件。但是由于缺乏应用ERP软件的相关经验,以及在信息化建设中急于求成,盲目缩短ERP软件的实施周期,导致实施过程出现瓶颈。

2.2工业工程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提高信息能力,实现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这其中包括人的信息化、工具的信息化和组织流程的信息化。此外,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一切的流程,如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础设施的构建、组织结构的变革等也应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考虑与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各种因素,客观地分析企业现状和需求,制定合理的信息化策略。工业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目的是对企业的物料、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组成的生产系统进行改进及优化,其所具有的设计、评价、改进、创新等功能恰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1)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撑,MRPⅡ和ERP作为IE范畴的经典信息管理系统,通过IE的理论方法解决了企业资源平衡、生产能力优化等问题,实现了对产品质量和工作流程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制造类企业中,ERP对采购、制造等一系列体系进行整合,促进了生产线上各项任务的及时完成,增强了企业生产的协调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便利。(2)IE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精准的基础数据和理想的软件运行环境(如人员的知识水平、设备的可靠性等),保证了产品生产周期和生产计划的准确性。(3)业务流程重组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BPR强调利用先进的工业工程和信息技术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管理,改善企业质量和服务。(4)在现有工业工程的基础上,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应制定合理的战略规划,引入先进的制造技术,加快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3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

我国工业工程和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论从研究还是应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国内企业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尚需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业工程水平和信息技术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双重任务下,企业要快速提高竞争力,需要工业工程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和理论支撑,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信息化与工业工程的集成应用是符合我国企业发展现状的一个必然趋势,企业应从长远考虑制定合理的战略方针。首先,企业应该在传统工业工程思想的基础上引入国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学习其核心思想,避免直接套用其理念,实现工业工程的“本土化”,制定符合我国企业需求的工业工程体系。其次,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性能稳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了工业工程的思想而孤立存在,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根据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明确信息化建设方针,保证信息化建设成功实施。

4结束语

工业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应将工业工程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二者的集成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宋晓艳,朱玉杰.工业工程在中国制造业的应用分析[J].森林工程,2007,23(2):91-93.

[2]宋飞舟.制造业信息化,工业工程是关键[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9(3):26-28.

篇3

关键词: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一、引言

机械制造业属于工业类,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反映企业的竞争力。实施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对于机械制造业等工业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企业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到当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更好更快地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工业企业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工业企业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财务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财会业务的特点,通过财务信息平台处理一系列记账、报账等琐碎业务,从而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节约了人力,财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管理当中,使得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和标准,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率。

(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传统机械加工制造企业一般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方式,财务管理方面信息量大,冗杂繁琐,利用率不高。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实现企业资源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工业企业的各部门联系更加紧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管理者也可以实时掌握动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针对企业内部环境的发展动态及时做出决策,对于企业内部环境的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财务工作的科学性。传统企业财务工作多采用人工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误,有时一些小的错误甚至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实现财务信息化之后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将财务工作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汇集、处理、分析等一系列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的准确性,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四)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随着社会的开放发展,信息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如果能够掌握更多量、更全面、更科学的信息就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企业能够在发展大潮中不被淘汰的重要途径。这是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

三、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虽然很多企业也进入了信息化的建设中,但是大部分都属于纸上谈兵,不能将信息化建设切实作为企业的发展重点,甚至很多企业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依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方法。纠其根本是因为工业企业对财务信息化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造成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缺乏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支持,从根本上阻碍了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二)财务人员工作能力不足。首先,工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更新观念,信息化建设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受限;其次,大多数财务工作人员只能进行简单的财务软件应用,做一些简单的核算工作,大部分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和运算,不能完全掌握信息化中具备自动结转、辅助合算等复杂的软件,使得财务信息化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也严重限制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三)财务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制造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意识不强,在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基础设施也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出现电脑设备陈旧,系统更新不及时,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解决等问题,这样不仅不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程度,发挥应有的作用,还给原本冗杂的财务工作带来更大的负担,不利于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四)财务软件的选择不能满足企业需要。大多数工业企业在选择软件时都选择该行业的通用软件,能够解决财务工作中的大部分业务,包括报表核算、成本核算等。但是,不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业务特点,在解决企业的生产、采购、经营等具体环节中的财务问题时应用则十分有限,大多数依然采用人工操作。财务软件选择不当,不能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进行财务处理,使得很多业务依然不能实现信息化,限制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五)财务信息共享程度低。很多机械加工制造企业虽然也在实现财务信息化方向上不断努力,但是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不能全面合理地考虑问题,使得信息不能够在部门间实现充分共享,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很多企业只在财务部门推行财务信息化建设,却没有普及到其他部门,使得信息无法实现实时获取和分析,不利于部门间良好合作,也不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二是虽然各个部门都进行了信息化建设,但是没有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无法实现数据信息的很好衔接,阻碍了业务的进行。

四、工业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增强对财务信息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快和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团队的组建,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其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培养他们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热情,营造良好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氛围。

(二)明确财务信息化建设目标。针对机械制造企业的特点,结合信息安全,做好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采用虚拟技术实现快速响应。对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数据进行采集,重点是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控,加工数据的实时输出和接收。开发符合自身特征的数字化制造执行系统(MES),推动功能型的ERP的实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运作效率,构建以成本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销-研一体化的管理业务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培养高素质综合性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财务人员在具备基本财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企业需要投入资金,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养,保证财务人员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能够熟练运用企业财务软件,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成为在财务基本工作、计算机技术、管理三方面都能够驾驭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企业应该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养。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在拥有具备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之后,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如电脑、信息化软件等方面的建设,组建相应的管理小组,负责基础设施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工作,确保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的保证。

(五)选择适合企业的信息化财务软件。首先,企业需要拥有配合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相应财务软件;其次,企业应该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特点的财务软件,运用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或对软件进行改进,提高财务工作的处理能力。当前,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制造加工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其功能包括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物料需求计划、存货核算、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等,帮助企业建立人、财、物、产、供、销科学完整的管理体系。

(六)规范财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程度。机械制造企业的工作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过程,每一环节都会有财务工作需要处理,所以管理者应该使所有部门都参与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并且制定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保证信息数据能够在部门之间快速准确地流通,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也为管理者及时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孙开宝.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1.6.

篇4

关键词:施工企业;实施策略;建筑;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与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一直以来都较低。我国刚刚开始应用信息化管理的建筑企业,企业实施的是ERP。直到现在,我国建筑企业成功实施ERP的非常低。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依然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初级应用阶段。而我国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仍然应有单项的技术。总的看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着不小差距。

1.1 建筑施工企业不能足够理解信息化建设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有很多都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建筑施工企业的变革,对于建筑企业信息化的严肃性、重要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建筑企业的长期的工作习惯以来养成,没有足够的认识企业信息化对于业务流的程影响。施工企业缺乏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些企业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实用性,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不清楚,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的建设同步进行。

1.2 目前,我国较落后的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有较多的跟风现象,也有少数个别的企业实施了信息化,自己的企业马上也要搞信息化。对于这样的跟风现象,这些施工企业基本上没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并不明确,所以会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

1.3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与投入

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对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些施工企业已经建立了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制度,成立了信息化专业小组、设立了网络系统和中心机房;但,水平总体来讲并不高,特别是真正能为建筑施工的企业创造除的效益信息化内容并不多。主要是软件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4 管理人才缺乏,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的业务实际情况所指定的专业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在信息化系统服务和专业技术方面,必须由专业的技术和人才来实施。而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大部分都缺乏专业的信息化技术人才,特别是更缺乏那些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和管理的复合全能型人才。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效益又普遍不理想,对企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设立并不到位,系统也不完善,复合全能型人才与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更是严重流失,建筑施工企业对于人才的启用与培养也不到位,根本就留不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种情况给施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带来了十分严重不利影响。

2 企业将如何管理与建立信息系统

我国施工建设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因为对硬件设施没有太高要求,在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同时。关键在于软件系统,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企业信息化软件系统。

2.1 实施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要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实施初期,可以请信息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来本企业介绍与讲解,带着问题去调查和研究,并与信息软件公司专业人员进行讨论。重要的是,要明白软件公司所提供的软件系统服务对本企业究竟有什么用,从而来选择真正适合本企业并帮助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信息软件系统。

2.2 经常与同行业之间交流和学习,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要关注

建筑工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应经常关注企业软件系统的发展,把我好各种机会。应常参加相关的学术性会议,经常收集相关的资料,还可以通过在会议上的互相交流与讨论,来收集相关信息。积极的与同行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相关人员交流,了解最新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动态和技术的发展。

2.3 加强信息化合理投入和信息化持续性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是较复杂和长期性的信息系统的工程,不能一次就投入完成。而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有使用期限的。而软件公司,也在不断更新和产品升级。所以,要建立企业信息化,必须要要结合自身企业的基本情况,对于本企业的需要,都要解决的问题,要与软件企业提供什么样的信息系统服务,要全面策划。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应适用于本企业的需求并及时更新。只有不断完善,更新企业信息系统,才能为企业不断发展来服务。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于自己传统管理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冲突。因此,这些因素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经营环境要有良好的互溶,原有的企业发展模式也可能会无法适应新的经营管理形势。所以,有可能导致企业战略方式整体调整的结果。所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做好企业发展的全盘考虑,包括管理制度、协调控制、组织结构、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

3.1 质量管理

企业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并不只是项目完成后的检查管理。是应在信息系统实施进行中的全面的质量控制,包括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保证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每个阶段性工作成果的质量检查。

3.2 人力资源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知识专业技术型的新工程。项目建设与企业信息化的人力资源有着密切联系,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人员的构成、能力、稳定性和责任心,对信息化项目的工作质量,对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改革是否成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素。

3.3 风险管理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包括经济风险,组织变革的风险和心理风险等。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应预测这些风险,并且要有所分析,一旦出现问题时,可以冷静、从容地解决和处理这些问题。

结语

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建筑施工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管理的发展战略,离不开企业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应在现有的运营管理模块的基础上成功的实施,制定系统实施方案的整合,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发展壮大建筑企业的必要条件。施工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参照信息化建设,通用专业技术模型和自身企业的特点,仔细研究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做好企业信息化的规划与实施,成功的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俊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煤炭,2008,3,54-55.

[2]刘杰才.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6).

篇5

论文关键词: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

1推动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已经相当普及,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世界各国正在同一起跑线展开信息化竞争,毫无疑问这必然导致市场更加开放,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006年2月南平市二届七次人大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总体规划)中提出了“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企业能否实现信息化已经成为闽北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化工企业一直在闽北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十一五“总体规划)提出,到2010年化工企业产值达到74亿元以上;在市17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化工项目占了40个,占投资总额的16.3%。目前,闽北地区共有各类中小化工企业400多家,年总产值达26.5亿元,占南平市工业总产值的13.42%;在南平百强工业企业中,化工企业占13个。显然化工企业在闽北工业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推动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十一五”总体规划)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2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2.1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福建省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经济,使得闽北地区企业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十分落后。整个地区的化工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流通不够通畅、企业电子商务进展缓慢、企业的信息化意识不强。目前闽北地区的化工企业与省沿海地区化工企业相比较无论是在资金、技术、管理水平还是经营理念都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据对南平市百强工业企业中的13个化工企业统计表明,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企业仅有两家,在全地区400多家化工企业中所占比例十分微小;拥有企业宣传网站的也仅仅5家;在电子商务方面,实现上网的企业也仅局限于网上产品、网上查询等媒体的简单扩充,而在供应商、分销商、客户管理、网上支付等方面的应用几乎为空白。

2.2目前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2.1对企业信息化认识间题

据调查,闽北化工企业大都属于精细化工,目前市场潜力大,某些产品(例如硝酸馁)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因此企业高层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充分,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同样能把企业搞好,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此外对信息化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层面上。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企业网站,认为建立了企业网站就实现了电子商务,但调查发现这类企业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功能单一;认为信息化是企业的“灵丹妙药”,购买一套管理信息系统(例如ERP)就可以解决企业的问题;认为信息化建设需要昂贵的费用和专业的知识,自己没有能力发展。

2.2.2信息技术应用不饱和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拥有企业网站的闽北化工企业中,不少是委托专业网络公司开发建设的,其功能完全能实现完整的电子商务。但多数企业仅仅是用于产品、公司宣传等基本功能。二是大多数化工企业还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及基本的信息管理阶段,“信息孤岛”严重,资源共享少。

2.2.3相应的专业人才匾乏

首先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上看,大多化工企业的经营者并不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求领导者一方面能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另一方面又能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制订企业发展的规划。

其次从专业技术人员上看,目前闽北的企业普遍缺乏人才,尤其是信息技术人才。大学本科以上的毕业生回到闽北特别是到企业工作是寥寥无几,人才储备不足。在闽北地区的化工企业在人才间题上普遍面临“难招人、难留人”的局面。

3加快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3.1转变观点、深化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

市场的开放和我国加入WTO,使得处于山区的闽北化工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企业的竞争规则已由过去的“大鱼吃小鱼”变为“快鱼吃慢鱼”。在信息时代市场瞬息万变、客户的需求变化快、竞争对手反应也快的背景下,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企业决策层还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企业信息化观点的转变都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首先,从企业的决策层看。企业信息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战略,尤其是依赖于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的化工企业,在原料市场十分敏感的情况下,化工企业能快速、准确的做出决策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企业领导应该对企业信息化予以高度的重视和认识,其程度也首先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其次,从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看。这类员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执行者和反馈者。他们掌握着一线的信息,是基础工作做到位、做扎实、遇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的有力保证所以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也左右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3.2培养和吸引人才闽北化工企业人才一向短缺,面临着本地人才“东南飞”;外地人才招不到留不住问题。这严重制约着闽北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一般分为三类人才:商务型、技术型、战略型企业可以分层次、有系统、有规模的培养和吸引信息化专门人才。具体措施有:(1)“人才本土化”重视企业内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2)与闽北地区大中专院校联姻外培;(3)本地区人才定向培养(4)部分吸收IT行业人才。同时企业还必须建立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人才机制,形成良好的气氛留住人才。

3.3营造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环境

闽北地区的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文化。一般的化工企业都是有明晰的流程和严谨的工艺,这就要求其信息系统是以此为目标的。此外,信息的沟通渠道是扁平化的,这也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目前闽北大部分化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属于分权型(例如:富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这就要求其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布式的,只需要能够实现数据汇总以及信息交互即可。

外部环境:政府对化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联合和组织闽北地区的各中小化工企业,搭建一个公共的化工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安全的信息网络,为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咨询规划等。

篇6

1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现状

早在20世纪,我国已经开始使用信息化技术对石油化公企业进行建设,但是在近几年石油的信息化建设才达到高速的发展,我国对石油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技术已经逐渐开始采用CIMS、MRP、EPR等信息化技术,但是我国时候化工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遇到了一定的问题,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现在,我国石油企业的建设的发展在不断加快,但是对于石油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更了解并不升入,有许多的石油化工企业的观念落后,认为没有必要对石油进行信息化建设。人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知识一种信息技术,并没有起到作用,这些都是错误的观念。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为缓慢。

石油信息化的建设直接影响石油行业的发展,石油行业的发展的好坏会影响石油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轮胎行业的发展状况,有色金属的行业,汽车行业等。我国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的各个方面的投入较少,所以建设的效果不佳。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的信息化建设。现在我工缺乏专业的中和素质人才,企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的吸引足够多的高素质和专业型人才。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发展环节毕竟符在,涉及到的行业也比较多,针对相关企业的软件开发也比较少。

2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模式

2.1 CIMS模式

CIMS模式是从国外借鉴和学习的模式,主要是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一种技术。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推行CIMS模式,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企业的改革,加强对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实行这种模式可以实现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实现统一生产。对于整个系统实行的模式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石油的开采方面,是有的冶炼以及石化产品的销售和流通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信息化。在实施的低于方面已经发展到全球的网络中。CIMS模式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以及模式化。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中云云这种模式主要是有五个模块组成,现在已经逐渐推广到流程工业方面。它可以大规模的处理原料,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使得产品保持相对的稳定,严格控制生产的的模式,采用集散控制的系统。

2.2 EPR模式与SCM模式

EPR模式是现在广泛应用在管理方面的技术,实际上就是连接所有的职能部门,它的核心是一盒可以存储数据的的应用系统。根据不同部门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但是EPR模式仅仅是处理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不能对企业的模式进行制定和优化管理。SCM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能提供相管的解决方案和管理服务。

3 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 进行合作化发展

因为我国在信息化建设的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可才采取合作的模式。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单纯的进行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经验吗,缺乏专业的人才,所以信息化建设的速度会比较慢,并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3.2 培养专业性综合性的人才

我国应该加强培养专业性的综合素质人才,石油化工企业在信息化的建设中需要大量的专业型人才来指导管理工作。所以石油化工企业在开始信息化建设之前应该对负责项目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让员工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3.3 选择适应的信息化模式

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发展的模式,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信息化的发展模式。不同的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石油化工企业不能盲目追求发展的速度,选择不适合的发展模式。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建设信息化的同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适合用传统方式解决问题,就采用传统法的方式,运用传统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选择信息化方式来解决。

3.4 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

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管理制度,完善对生产管理的模式。石油化工企业,设计涉及到的行业比较多,管理方面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是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只有形成良好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要建立科学的生产管理集成的信息系统,这样可有效的对信息进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对石油化工企业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保障企业信息化的合理建设。在信息管理中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3.5 统一规划,分块管理

因为石油化工企业涉及到平的行业比较多,管理的内容复杂,所以要对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统一规划,分块进行管理。综合所有石油相关的管理信息,建立子系统。对分模块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任务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7

【关键词】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1 前言

建筑企业信息化是当代建筑管理中最具有潜力的新的生产力,信息化建设水平代表着公司集约型管理的水平,标志着公司管理现代化的程度,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方向。建筑企业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建筑企业经营及管理中的应用和服务范围,提高行业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建筑企业信息化总体建设应用水平不高,特别是中小型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几乎还停留在一般事务处理和简单信息处理阶段,表现为:不重视信息化标准规范,基础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还有很大差距,企业成本管理、合同管理系统建设应用效果不好,项目管理系统推广应用困难重重,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信息化建设综合优势发挥不出来的局面普遍存在。为提升行业的管理水平,引导建筑行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大力推广信息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2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由于中小建筑企业的分散性、非标准性、工人的流动性,给规范的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困难。建筑工地分散在不同的城市,项目部往往脱离公司的管辖,工程建设过程中推广现代化技术比较困难。缺乏信息化的调配,传统项目与劳务公司相结合,使工人经常处于半停工状态。建筑公司总部和个项目部之间没有一个共享的信息平台,所以总部和项目之间信息不对称,使总部不能及时获得分散各地项目的全面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致使建筑企业的决策机制僵化、反馈速度慢。

一部分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工作环境较差,给计算机使用、联网使用造成困难,因此,中小建筑企业尚不具备大规模推行信息化的条件。

通常中小型建筑企业以低成本的方式来实现管控,管理效果较差,而那些管理相对松散、粗放型、以包代管的建筑施工企业,总部没有实施管控的压力,而项目部却有逃避监管的动力,其实施信息化较为困难。

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一直比较低,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实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工程结合起来,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共享。

目前,全国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已经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约占总数的15.79%,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及资金投入与国外企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信息化特点主要为:1、总体投入和应用水平不高; 2、缺乏信息化人才;3、对信息化风险认识不足;4、没有掌握信息化发展规律;5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式选择不当;6信息化建设方法急需改进; 7、不能正确认识什么是信息化效益; 8、信息化建设是短期行为; 9、缺乏良性市场竞争机制和环境; 10、缺乏统一标准规范。

3 信息化实施管理水平低的原因分析

建筑企业信息化由于认识不够深入,没有统一的办公平台。

建筑施工企业开始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进程,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中“管理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对于施工企业运营而言,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而许多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却相对工程进度来说落后很多,项目运行过程中,涉及到人员调配、项目进度、物料采购这些事关成本的关键环节很难实时体现成本管理的价值,在需要进行“价格决策”的环节,无法依靠掌控成本管理进程做出合理的决策,往往靠经验来定,从而无法科学的部署企业资源来提高企业利润。

因此,在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围绕施工企业的主营业务项目管理,对合同、生产、物资、机械、劳务、专业分包、技术质量、安全、成本、竣工、风险和项目验收和考核实现信息化管理,达到企业流程的标准化、规划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对策

1)局域网建设。针对某个企业、某个具体工程设立,包括企业管理体系、工程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等,其目的是实现企业管理、生产的高效运转。围绕企业目标和组织的管理,采用信息系统对企业战略、决策过程、组织岗位、制度、考核、知识实施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组织绩效。加强企业间协作,建立电子商务、协同办公、视频监控等信息系统,支持企业间的高效协作,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在专业业务管理上,建立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支持各业务系统的专业管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

2)坚持分步实施原则。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不能搞运动式推广,管理是没有止境的,是持续改进的,信息化的过程同样是循序渐进的,企业完成阶段性信息化的建设必定会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周期,坚持分步实施,保证前进一步达标一步,扎扎实实、稳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才能是我们走的更长远、更深入。

3)重点突出,狠抓核心业务应用。核心业务指与成本管理相关各项工作内容,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成本管理,这一部分的成功应用是系统成功应用的最重要标志,应当扎实做好包括施工预算、成本计划编制与输入、各类成本业务数据的按成本挂接科目划分、按规定数据标准、按规定期限的生成与录入,最终呈现成本分析的结果,实现与财务系统管理的有效对接。系统成本管理不应用或应用不到位,我们可以判定应用失败。

4)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录入。住总集团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不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所以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一直强调的是,务必保证经营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录入,真实数据才会真正让我们掌握经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的、暴露出的经营风险,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系统应用价值。

5)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信息化的推进与企业业务管理一样,同样需要制度保证,所以我们在企业层面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制度,建立应用手册,规范权限管理,落实具体岗位工作责任,建立起项目应用水平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在完善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端正认识,认识到信息化是一种发展趋势,既要认识到信息化发展的迫切性,又要认识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相当长的建设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5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施工企业的运营机制,实现信息互通、互联与共享,优化产业结构,促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通过先进实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来提高办公效率,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促进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将信息化系统融入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借助信息化手段规范管理流程,优化企业组织,实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3)通过网络办公、远程政务、信息公开等,有利于一个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监管体系的形成,可提高各级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为公众、为企业的服务水平,并且信息化技术能够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项目班子个人能力的依赖,使得企业的统一标准能够在每一个项目都得到实现。

(4)建筑产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建筑企业信息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6 中小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1)加强信息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施工企业信息化具有实时性、远程性、互动性的特点,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都可互动地为建筑工程提供信息服务,完全打破时间、地域等的限制。

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Abstract: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ne, two, three tim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wave driven repeatedly, construction positive information to move forward. With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 has entered the essence spread stage. At present, there are thre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respectively is financial software, ERP software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 coordin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OA system.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layman how to skillfully use and produce benefit, this paper provides a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inking, in hopes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have a stimulative effect.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1年12月26日,住建部了行业标准《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编号为JGJ/T 272-2012,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已进入了实质推广阶段,广大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和操作指南。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生产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业务量普遍不足,一个工程多家承包,工期短,施工力量分散,项目人员调迁频繁,施工战线长;高度竞争下多数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策略,不可控成本大幅上升,部分项目出现亏损。这就迫使施工企业不得不进一步改进生产与运作管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势而生,建筑施工企业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信息化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呢?根据《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的术语解释,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协同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也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的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有的企业认为是大势所趋,别人都这搞,你不搞就落伍了;有的企业认为这个能与国际接轨,很有国际范;有的企业则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能节省人工和加快事件处理能力,提高企业反应能力和竞争力。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思考的问题:

1、企业哪些方面有必要进行信息化?我们要思考的是,有哪些问题使用信息技术比人工效率高或更有效,或具有人工难以做到或无法做到的优势,没有价值的信息化坚决不要上,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做有效益的信息化,一定要做有价值的信息化。施工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企业内控流程,提高风险防范内力;面向企业发展战略,提高战略监控能力;面向企业主营业务,提高效率和经营能力;面向企业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能力。

2、哪些是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共享信息,传承知识;(2) 提高效率和质量;(3) 提高能力和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有价值的管理信息化,一般包括:① 财务管理一体化;② 预算工程项目管理一体化;③ 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④ 采购集中管理;⑤ 基于业务的企业即时通信与视频会议;⑥ 工程项目质量全过程追踪及监控系统。

二、企业信息化一定要规范化和标准化

企业管理的三重境界,是管理的规范化、管理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管理也存在着针对性。在企业早期阶段,主抓的是业务,因为要解决的是企业的生存问题;等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主抓的是管理,对管理进行规范,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等企业上了规模,需要创品牌时,主抓的是文化,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就摆上了工作日程。

1、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企业管理标准化是制定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管理是应用标准进行管理的过程。企业管理标准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就是固化企业的那些优秀、可重复利用的流程,以此来管理企业的重复性事物,从而达到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

篇9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党建 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53-02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深入发展,随着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大量信息资源实现了远程交换和共享,党建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阻挡。充分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手段,有效整合党建资源,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效果,开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阵地,是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1 进一步提高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思想认识

1.1 党建信息化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强大动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党建工作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信息网络交流的新模式,提供了快捷的交流沟通渠道。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使得党建工作由原来的个人或若干成员交流协作,变成了利用互联网络集思广益;由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被动接受,变为双向或多向的直接交流;通过互联网络,定期地党建信息、工作动态等,可使广大党员群众了解党建工作方向和工作成果,使更多党员群众直接参与到党建工作开展中来。另一方面,信息网络为党建工作信息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撑。可以利用各种信息网络传播媒介,广泛收集党建信息,开展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育;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党员管理、政治形势分析、思想情况调查等;利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资料、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功能,丰富充实党建工作的方法体系,提高加强党建工作的效率。

1.2 党建信息化可拓展党建知识学习的空间和渠道

通过信息互联网络开展时事政策宣传、党建理论灌输和先进典型引路,使广大党员群众可以利用计算机随时浏览学习资料,拓展了党员接受宣传与教育的空间。学习方式也由过去的一方讲、一方听的二维方式,变为了以党员为主体,有选择地收看所需内容的视觉三维方式,增强接受宣传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学习内容也由过去单层次的文件变为了多层次的图文并茂的资料,使党员群众在主动寻求新的视觉内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教育,提升了理论学习效果。

1.3 党建信息化是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的需要

传统的静态管理方式单一、工作量大、时效性差,已适应不了企业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构建党建信息网络平台,可以使我们及时把握信息化进程的主动权,占领互联网络阵地,实现党对网络的引导、监督、领导和控制;利用网络广泛的传播范围也使得党建工作深入到了社会更多的角落中,扩大了党组织的活动舞台和辐射范围;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使得党建信息更加有效的被接受,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吸引力,能够吸纳更多优秀的青年同志加入,提高了党组织的办事效率,降低了党政日常工作经费开支;互联网络强大的综合功能,能够更好的实现群众对党的有效监督,推动了党的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2 企业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同类型企业在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有所不同。比如:成品油销售企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成品油销售企业内外环境新的变化发展,也给党建工作的开展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新任务。

2.1 经营管理机构的变化方面

近些年,成品油销售企业经历了机构人员两分、县级公司改革重组、市县公司一体化、定编定员、存续公司改制分流等变化。这些都给党建工作富于了不同的工作内容,也给党建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市县公司一体化和管理扁平化的改革,打破了党建工作原有的运行模式。工作机构由过去的独立设置变为合并兼设,党务干部由过去的专职为主变为兼职为主。新乡石油分公司目前没有单独的党建工作部门,专职的党务工作人员仅占党员总数的1%、占职工总数的3.5‰。如何适应企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发展,做到党建工作、改革工作两不误是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2.2 员工队伍结构的变化方面

随着县级公司改革重组、存续改制分流等工作的进行,员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由过去的员工队伍相对固定变为员工队伍流动较大。随着办公现代化和油库、加油站作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员工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持续有效发展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员工整体素质不高、劳务工数量多、人员流动度较大情况下,如何利用党建工作,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优化员工结构,是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2.3 管理幅度的变化方面

随着销售网点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加油站(点)数量剧增,且分布广泛。既有市区、县城站(点),又有高速公路、国省道站(点),还有乡级偏远站(点)。新乡石油分公司目前160多座加油站分布在四区八县(市),方圆八千平方公里上。这就形成了石油销售点多、线长、面广的显著特点。如何使党建工作适应这一特点,怎样开展好党建信息化工作是目前党建工作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3 企业党建信息化工作开展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3.1 统筹规划,构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良好格局

根据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目标,从企业层面,统一制定党建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党建工作整体业务需求,设计企业党建信息化整体架构,确定党建信息系统定位,明确与相关信息系统的关系。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信息化规划为指导,以标准化为基础,统一组织建设从业务定位、架构设计、系统集成、信息共享等进行全面把关确保集成应用的有效性。注重做好党建业务内容标准化、信息技术标准化、业务操作流程标准化等,明确党建业务关系、党建业务规则,确定党建系统集成技术标准,确保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间的业务衔接、数据共享业务标准是前提,技术标准是保障。

3.2 稳妥推进,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内容不断充实

(1)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一是抓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学习,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坚持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党委成员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把学习的过程变为努力推进企业观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全面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三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不断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心、交心、认真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进行深层次思想沟通、交流,达到在合作共事中加深理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状况,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和执政成效的优劣。公司各项改革逐步深入,市县公司一体化、定编定员等工作的进行,管理实现扁平化,党支部书记实行兼职化。针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保证组织健全、制度健全,及时对零售、油库等支部的委员进行增补,使深化改革与组织建设同步。根据党支部书记兼职化的特点,要求大家适应变化,转变观念,按照“一岗双责”的工作思路,建立新的工作机制,把抓党建与抓经营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是实行目标管理。对各基层支部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支部书记是所在基层党支部目标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做到工作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年终对基层支部工作进行考核验收,根据情况分为优秀、达标、未达标三个类别。以此推动基层党支部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提高企业效益营造良好的环境。三是抓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在组织发展方面,根据组织发展和一线党员的分布情况,坚持把新党员发展工作中心放在经营一线,并严格发展程序。在党员教育方面,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和远程培训系统上党课、作答卷等形式,认真贯彻《两个条例》、学习党的十精神,扎实做好培养骨干党员和发展新党员工作。

(3)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是做好形势任务教育工作。结合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和经营管理任务,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做到明理鼓劲,释疑解惑,认真解答员工思想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压力、信心和措施层层传递到每个员工,转变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增强搞好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二是切实开展知企情达共识教育活动。通过回顾集团公司、省公司和新乡公司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拥护集团公司党组各项战略部署和决策,激发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参加省公司演讲比赛,组织“优秀青工”“优秀党员”“优秀复转军人”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引导干部职工认清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责任,主动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形成“知企情、达共识”的良好局面。三是联系实际,开展政研活动。为使加油站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如何以企业效益为中心,改进和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面对不断深化改革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随着市县公司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扁平化、党支部书记实行兼职化,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有效开展等问题,组织开展政研活动,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抓好落实,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方法不断创新

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可以在继承以往党建工作有效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发展相融合,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1)切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方式多样化。结合企业实际,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机、数字电视、远程培训系统等,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党建信息网络系统,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党建主题活动。通过远程培训系统,开设网络课堂,宣传党的核心价值,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开通网上信箱,开展党员谈心活动和思想交流;建立网上档案,管理党员信息,查阅工作情况;开通网上热线,开展网上在线交流、网上党建论坛;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加强对外出党员的管理;设立网上举报信箱,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等等,充分体现党建工作信息化的优势。

(2)切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管理系统化。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党建和党务管理服务的综合运行新模式。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应用党务管理软件。运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完善党建工作流程,构建统一的党建工作信息资料库,建立面向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服务平台和双向交流窗口;另一方面,建设电子党务平台。结合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建立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形成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构筑起一个覆盖面广、功能强大、迅捷方便的党建工作管理系统。

(3)切实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企业党建工作标准化。结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企业党建工作要求,进行积极地创新和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数字化、标准化、流程化”的党建工作管理应用系统,在一定系统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执行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党建工作的内容、程序、方法的统一,促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推进。

综上所述,企业党建工作是一个复杂系统长期的工程,需要企业根据本单位内外部实际需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状况,统筹规划,统一部署,注重把计算机信息网络优势同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结合起来,为企业党建工作增添新的助推器,促进党建工作创新和发展,以推动企业持续和谐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桂申.党建工作创新之我见[J].理论与当代,2007(5):47-48.

[2] 龚晨.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制度安排构想[J].福州党校学报,2011(5):12-15.

[3] 张哲.国有煤炭企业党建工作信息化初探[J].东方企业文化,2011(7):71.

[4] 黄金凤,曾凌静.和谐校园的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探索[J].海峡科学,2011(2):70-71.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实施策略

1 前言

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各项活动中逐步广泛深入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方法的过程。建筑业企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 来改造和提升建筑业企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手段。通过信息系统对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反馈,将信息化深入到经营、财务、生产等多个方面, 形成一个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基础, 以人、财、物管理为重点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起来, 实现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及外部的电子商务活动, 进而实现企业创新式发展。施工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倍增作用和影响力在社会经济各方面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投资较大、周期较长、高风险的复杂系统工程。

2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较低,在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开是企业实施ERP,到目前为止我国建筑企业成功实施ERP的非常低,许多企业仍然处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阶段,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单项技术应用,总体看我国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应用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施工企业信息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企业信息化总体投入和应用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部分企业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了中心机房(数据中心)和企业网络系统;但是,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真正能为企业管理创造效益的信息化不多。

2.2 施工企业信息管理人才不足,技术水平有限。由于信息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的业务实际定制个性化的信息系统,在技术和服务方面都需要专业人才和技术,然而实际上施工企业普遍缺乏专职信息化人员,尤其是那些既懂业务、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效益普遍不好,对信息化人才的激励机制不到位,不完善,企业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根本就留不住,这种状况给企业信息化带来不利影响十分严重。

2.3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法落后。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大量的跟风现象,别个企业上信息化,自己的企业也要上马信息化。这种跟风现象没能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企业自身的需求不明确,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2.4 施工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理解不足。很多企业还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一项企业变革的系统工程,对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足,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对企业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业务流程影响企业信息化认识不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有些企业信息化起步早、投入大、失败多,产生惧怕情绪,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同步。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受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的影响,如工序多、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人员流动性大等,因此,造成信息管理难度大,管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也是更加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建设现代施工企业的重要的战略意义。企业管理层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的重要性,没有决心改变企业的现有管理方式,只希望用信息化实现企业自身的管理方式。

3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步骤及方案

3.1 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实施原则是:“总体推进、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逐步推进、需求导向、讲求实效”。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做好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要坚持点面结合、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要与企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保持一致,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入手,以需求为导向,找准切入点,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开发和应用,讲求实效。组织上要求企业设置信息管理部门,由信息主责领导分管,各分、子公司分别配有专职信息主管,各项目部设有兼职网络信息员。

3.2 具体实施步骤及方案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将难以实现的综合性目标划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分阶段来实现最终目标。也就是说,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规律,而不能脱离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跨越式的发展模式。具体阶段由信息化系统方案设计阶段、系统人员和组织准备阶段、软件选择阶段、硬件配置阶段、试点实施阶段、系统运行阶段、系统运行反馈阶段、系统完善阶段,最终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如下图所示。

4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

实施企业信息化是建筑企业生存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建筑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而加大这一方面产品的应用工作。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时,应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企业信息化对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4.1 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形成强有力的领导层。信息化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合作,尤其是可能产生利益冲突,这些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下定决心去克服。要树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一把手工程”的观念,切实加强领导,建立权威、科学、适宜、高效的组织领导管理体系,防止在企业信息化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建轻用、重硬轻软、重物轻人、重技术轻管理”的错误认识。

4.2 制度保障与强制推行相结合。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内外的诸个方面。制度保障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什么时候要完成模块数据的提交,什么时候结账,什么时候审核,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制度明确下来。保证一个体系化的系统在企业有效的运作,除制度保障外,而且还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

4.3 因企制宜,稳步发展。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从解决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着手,找准切入点,因企制宜,稳步发展,科学合理地提出注重实用、讲求实效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4.4 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时,根据企业愿景和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确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目标和内容,正确确定企业实施信息化要实现的目标和内容。要从企业整体考虑,统一思想,统一筹划,统一管理,避免造成各部门、各项目部成为“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不能互通,不能共享,同时要防止软件(或硬件)上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使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此,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案后,就要制定严格的实施计划。

4.5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相吻合的企业文化。针对施工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造成了信息化就与实际的项目管理分离,成了两套“皮”的现象。因此,施工企业要积极构建适合于当前信息化需要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4.6 加强信息化基础措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实行办公自动化。现实工作中可以借助于现代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信息共享,使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其次,建立以企业信息中心,形成以企业信息中心为核心的网络通信系统,为企业内部各项目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方便企业各部门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及时沟通;第三,建立企业的网上对外窗口。通过窗口不仅可以及时完成企业和其它关系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节约成本,也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

5 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因为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其内部管理模式和外部环境会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当这些因素与企业经营环境良好融合时,原有的企业战略就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必然导致企业战略调整的结果。也有些企业在规划下一阶段的战略时就将信息化提前考虑进去,进而指导信息化的进程。因此,企业信息化方案应该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通盘考虑,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协调控制、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信息化战略和企业战略相匹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战略主要有:

5.1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信息化建设是知识密集型的重大工程。与项目建设的人力资源关系密切,信息化建设成员的构成、责任心、能力和稳定性对信息化项目的质量以及是否成功有决定性的影响。

5.2 质量管理战略。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不仅仅是项目完成后的检查。而应包括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保证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性工作成果质量。

5.3 风险管理战略。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组织变革的风险,经济风险,心理风险等。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应提前对这些风险有所认识,一旦有关问题发生时,可从容冷静地处理解决。

6 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筑企业“ 走出去” 和“ 多元化” 经营的发展战略离不开信息化工具的有力支持; 实行精细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工具的有力支撑。企业必须在现有业务模块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制定各业务系统整合和实施方案。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满足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需求, 实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化管理。从而规范各业务口管理流程和工作流程, 实现人员定编定岗,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安筱鹏,王厚芹.中国企业信息化回顾与展望【N】.中国计算机报,2003― 02 26.

[2]李俊华.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河北煤炭,2008,3,54-55

篇11

关键词: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这个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立足于我国日新月异的经济市场,抓住众多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企业必须做好统计工作,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有助于企业着眼未来,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部分企业由于追求业务的经营与管理而忽视了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建设,导致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缺少相关的信息技术化专业人才,企业领导不注重统计工作,进而影响到统计部门缺少资金,不能引进先进的软硬件设备,致使统计部门信息采集工作受到阻碍,数据的采集方法和进程过于传统缓慢。统计信息的数据保存不当,信息安全出现问题,经常出现信息丢失与泄露的状况。企业的统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难以与当前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统计信息化的工作仍处于低水平,低层次的阶段。

二、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及意义

1.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含义

统计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中它涵盖了数学等其他学科大量的专业知识。首先来说明一下统计学的概念。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建设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专门体制,负责收集和整理企业内部及市场资料。

2.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全球化成为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处于一个思想改革落后于体制改革的尴尬局面,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就需要企业的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也不断改革与创新,建设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能够便于企业快速准确的拿到商品市场的各项资料数据,便于分析商品市场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从而敏锐的抓住市场机遇,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效益。建设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还能便于管理和监督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以真实可靠的数据来评判员工工作的好坏。

三、如何做好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1.建立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规章制度

俗话讲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做到有据可依。企业领导要亲自抓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亲自组织和指挥,来保证统计信息化建设能够有序,稳定的推进下去。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一视同仁,杜绝某些企业员工及领导工作中敷衍了事,工作不认真的情况发生,建立一套奖罚分明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畅通员工与企业领导之间的沟通渠道,建立一个顺畅的信息沟通系统,鼓励企业员工多谏言谏策,发挥员工群体的智慧性,这样既能够约束企业员工的自身行为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2.培养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专业人才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统计的信息也在不断增多,为了能够快速准确的统计出信息数据,需要大量的统计工作信息化专业人才,一方面企业可以在内部加强宣传普及统计工作信息化的知识,强化员工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意识,让更多的员工了解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让更多的员工都能够参与到统计工作信息化当中。一方面企业可以面向社会召集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并根据这些人才的不同能力把他们分配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保证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优势,组建一只工作负责,作风顽强,技术过硬的专业骨干队伍。为新时期建设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加强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

在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下,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渠道更加广泛与多元化,加强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这是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重要前提,企业要保证统计工作信息化的资金支持,购置先进的计算机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增强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统计信息的安全,做好统计信息数据的还原与备份工作,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部门之间密切的联系,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业务经营相协调,加强统计数据库的建立,为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总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加快企业信息化管理,这样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对于信息采集的渠道才会变得多样,快速和便捷,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才会越来越好,企业本身的统计效率才会越来越高,才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纷纷进入国际市场,新时期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问题,要勇于创新与改革,不断完善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做好企业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有利于企业提升自身统计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软件工程;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靠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材料,先进的管理理念、信息平台建设也很重要,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信息构建起各行各业交流的平台,大数据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了更大的关注,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而在建设企业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作为重要的工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下面就针对计算机软件在建设企业信息化平台中的重要性作简要介绍。

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两大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根据最后整理的数据,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最符合企业利益、最有益企业发展的决策,要想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其中关于信息的一系列处理就是企业建设信息化平台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如此,建设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较大程度地使人力资源的劳动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效率,总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会很大地影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2软件工程与信息化平台的概念和关系

软件工程是一项包含了多种技术的综合的学科门类,具有高科技的特点。对软件进行开发和使用是一个系统、规范以及可定量的过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就是拥有强大数据库的重要资源,企业的各种管理理念、发展模式都可以利用软件工程进行保存,并且可以和其他的技术方案结合到一起,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的竞争力,建设信息化平台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可以引进优秀的信息处理人才,以及网络设施和数据库,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设立相关部门,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运用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开发软件工程来完善信息化平台,软件工程极大影响了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完善程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开发软件,而系统化的信息平台可以省时省力地采集分析数据,比如可以记录本公司员工的出勤情况,对公司的收支进行详细记录等等。这些过程都体现了软件工程在信息化平台中的作用,利用软件工程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3计算机软件在信息化建设中应用中的问题

3.1应用出现两级分化。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人民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现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和世界接轨,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新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软件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并且已经培养了一些发展良好的开发信息化软件的公司。但是在开发计算机软件、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大公司意识到了建设信息化平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投入了人力物力来发展信息化平台,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并且有效地对其加以应用;而对于发展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其信息建设并不完善,投入的关注和资金相对较小。但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是,计算机软件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2发展观念落伍。市场经济的发展已将企业置于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之中,然而,还是有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进行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深远影响,仍然沿用之前老旧的企业管理理念,忽视了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没有利用好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积极促进的作用。另外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了解程度不够,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建设的需要,采取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措施,这样使得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4软件工程在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中的作用

4.1提高生产力。企业建设信息化平台可以有利于劳动效率以及企业的产量的提高,进一步地帮助企业增加收益,提高盈利。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应用软件工程、建立信息化系统来提高生产效率、速率。生产管理效率高自然会使生产力和产量提升。4.2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企业的发展建设中,通过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可以有效控制企业发展的成本,进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以计算机软件为基础的信息化系统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管理和整合,可以帮助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整合度,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减少浪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3提高企业自动化程度。企业的发展要靠产品的质量说话,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将生产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利用软件工程建立起自动化的控制系统,进行产品的生产监督,可以帮助企业把控产品的质量,保障产品质量。4.4物资管理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平台管理企业的库存,可以有效利用存储空间,较少产品的积压,提高企业的再生产量。面对复杂的产品信息的采集,庞大的数据分析,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地对其进行处理,做出详细的分类整理,减少生产的成本,节约人力物力的投入。

5结论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寻求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而软件工程是该过程不可缺少的工具,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以及经营现状,进行合理地规划,科学地运用软件工程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努力提高管理、生产效率,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泊静.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131.

[2]周红.试论建设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及对策[J].科学咨询,2009(4):25.

[3]段昂.计算机基础与应用[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l2).

篇13

一、企业档案管理者要具备信息化建设理念

企业档案管理水平低,信息资料少,开发利用不好,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者不了解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平时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各种活动记录不及时,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清,档案意识淡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人员,需要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到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行一场革命,实际上是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只有以信息观念去看待档案及档案工作本身,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理念,才能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很多企业的档案管理者还习惯于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模式和方法。有的企业即使搞了信息化,也没有什么实际改变,或者成为一种摆设,赶时髦。真正方便、快捷的计算机检索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致使档案数据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档案资源信息化,要打牢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才能实现企业档案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共享。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档案管理者要以开放式的现代管理理念,建立健全一套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真正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努力提高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科技水平

企业档案管理多年来是手工操作整理、检索单一、利用率不高的落后局面。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状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多角度查阅档案、获取档案的需要。要想实现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信息化,必须借助科技力量整合现有的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建设档案信息工程的数据库系统。要进行必要的投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光电阅读、网络连接、数字档案馆技术,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充分发挥硬件功能及信息系统的综合能力,使企业各部门可以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归档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采用多种信息处理技术和产品,以保证信息资源建设和利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存利用是长期的,这样就要求资源建设的过程采用的技术必须是通用的、标准的,非通用的、非标准的技术会导致资源共享困难,甚至在将来无法利用,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资源的浪费。

三、实施企业档案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全面思考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是一个庞杂的体系,涉及方方面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档案信息化的规范管理,科学标准的体系,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快速、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管理、业务、技术三方面的内容,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要健全。加快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把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抓好企业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掌握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所以,建立健全企业档案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体系,是信息化工作科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篇14

南京轻工业机械厂始建于1969年,是南京轻工业机械集团的核心企业,是中国轻工总会直属的国有大型企业,国家重点技术改造企业,全国机械工业骨干企业,国家二级企业。

南京轻机厂主要生产饮料,啤酒灌装设备、制管设备、电镀设备、电子元件自动插件设备、高速冷挤压设备、食品包装设备、液压折弯设备及液压成形设备等。其中,200KW高频焊管机获部优产品称号;18000瓶/时饮料瓶装生产线获国家银质奖;300罐/分易拉罐灌装生产线获94年全国轻机、衡器新产品新技术展览会金奖;最新引进德国先进技术生产的28000瓶/时,36000瓶/时啤酒灌装生产线是目前啤酒厂家扩建改造、引进技术装备最优选型,是我国目前现有国产灌装设备的全新换代产品。

近几年来,企业坚持走技术进步道路,不断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随着市场产品竞争日益激烈,产品间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质量、价格、外观、服务等方面,而且更加体现在管理与技术上的竞争。因此厂各方领导都希望实现企业的信息化,从而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确定企业信息化战略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厂里决策层愈来愈深刻感受到对信息化的需求。因此,厂里将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提到战略性任务的地位高度来对待,提出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效益驱动、全面推进"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为了贯彻企业信息化战略方针,南京轻工业机械厂将计算机应用工作列入了厂的长远规划和各年度计划,最终目标是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并完成各部门之间数据的高度共享与集成,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管理需求,实现企业信息链的增值,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向管理要效益。

为保证企业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在体制上,厂里设置了信息资源管理部(下属信息科和计算机科),在老总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推进企业信息化战略,具体承担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工作。在技术部门成立了CAD室,负责CAD、PDM的开发、应用及维护工作。

分步实施 初见成效

企业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企业长期不懈地努力,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牵涉面广,需要企业方方面面协力奋斗。因此,首先是需要树立对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化的信心。在厂最高层的支持下,起步阶段我们对企业管理需求进行了调研分析,首先选择急需解决的管理问题作为计算机应用的重点突破口,以取得实效,并形成示范效应,以实际效果来嬴得企业各层次管理人员对计算机应用的重视与支持,从而推动全企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

近几年来,在应用系统方面,企业实施了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系统(CAPP)、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CAD)和数据管理系统(PDM),自行开发和引进了一系列应用软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与深入,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支持。从基层管理人员到企业领导都是信息工作者,同时也都是信息服务对象。管理者可以方便地通过自己的计算机从中心数据库获得企业内部的各类报表、文件、资料,也可以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将通知、报告发送给有关人员。这对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实施有效的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

全面实施信息化 效益显著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逐步普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企业管理、产品设计及产品检验测试方面不同程度取得了一些进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且在信息化进程中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管理和专业素质的企业信息化队伍。但是,信息化应用不断剌激了管理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管理重组、数据的集成、共享问题等需求日益突出。

围绕公司需求,厂里在1999年与江苏省金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全面开展NQJ_CIMS示范工程。NQJ_CIMS系统主要由ERP、PDS、QIS、OA、SES六大分系统组成,在一期工程中主要完成ERP、PDS、SES三大系统的集成和QIS、OA部分功能的实施。(而QIS、OA部分模块及MES系统将作为二期工程的任务)。其功能覆盖了企业产品开发、销售、生产计划、采购、库存管理、车间作业、财务、成本控制、人事管理等业务,成为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运作的核心。自从全面实施了NQJ_CIMS工程以来,厂里各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生产准备和生产制造周期

通过NQJ_CIMS的实施,使得企业新品开发能力提高、生产准备时间压缩、制造周期缩短,拿轻机厂的主导产品24000瓶/时灌装生产线为例,以往的交货期为6-7个月,而现在仅需3个月就可交付,交货周期缩短了50%,使得企业新产品可以快速投放市场,提高了产品在市场上的响应速度。

此外,大大提高了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了设计零部件的重用率,扩大了面向系列产品的通用化零部件设计。

二:降低库存,减少积压

在NQJ_CIMS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厂里将物资、库存数据作为系统实施的重点来抓,通过查对、盘库等手段,将企业的库存物资作了彻底的清点,从而使物料的账、卡、物相符。为ERP系统的物料需求计划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已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降低库存560余万元,减少了积压。

三:加强了生产过程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由于NQP_CIMS系统的实施,使得产品从开发、生产、安装全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产品的领料、加工路线、制造工时等均由系统严格管理,杜绝了以往部门乱摊成本、乱开工时等不合理的现象,还产品成本以本来面目,并能实时、准确地反映成本构成状况,大大地减少了以往由于管理混乱而造成的浪费现象,拿主导产品24000瓶/小时生产线来说,其成本从原先的850万元降至810万元,节约费用40万元,节约了4.7%,全厂产品综合成本平均节约2.8%以上。

同时,由于成本核算的准确、及时,给企业在市场销售决策方面带来科学依据,使得产品更具市场竞争能力,每年为企业增加销售2000万元,增加利税约250万元。

四: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通过NQJ_CIMS系统的实施,推进了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规范了业务流程,减少了业务随意性带来的弊病。通过业务流程重组,企业业务流程更趋合理。在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管理业务的规范与标准,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

(1) 根据企业物资、设备、人员、资金等状况,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编码系统,使得企业的资源得到了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2) 对数据的入口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并对各自的权限具有严格的规定和控制,这样既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规范,同时又责任明确;

(3) 在系统中,厂里将每个工作岗位的责任制均做成在线式,即使一位新上岗的员工,只要通过在线帮助,就能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流程和职责范围,因此能较快地适应本职工作并进行规范操作;

五:数据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业务流程的疏导使各部门协同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NQJ_CIMS系统的实施,使得所有生产经营数据均在第一时段准确地进入系统,从而使得企业各部门均能在任意时段查寻到所需要的任何数据,一改以往按月报表式的落后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系统,可以实时地掌握企业动作过程中销售数据、生产准备情况、生产进度、物料信息、库存数据、应收、应付款项、固定资产状态、人员信息、售后服务信息等,并充分利用这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企业作出快速科学的决策。

六: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的素质

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实践,目前各部门业务人员都能正确使用CIMS系统进行业务管理操作,并对企业管理从信息集成、业务集成的角度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几点体会

这些年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也获得一定的回报。我们最深刻的体会有几点:

1?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第一把手的工程,没有第一把手的全力支持并亲自参预是不可能取得很大进展的。正因为有焦选生总经理的重视,南京轻工业机械厂的企业信息化才可能取得一些成绩。

2?统一各级管理人员的思想,提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员工的现代化管理观念,这是搞好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思想基础。

3?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牵涉到各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企业应将相关工作职责列入有关部门和员工的岗位标准和管理制度中,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有效运行。

4?在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真正价值是其应用效果,即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和效率。计算机部门在应用新技术时,必须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考虑投入与回报之比、长远与当前利益等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