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09:05: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危重病人护理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危重病人护理措施

篇1

关键词:危重病人压疮护理

一、对压疮的认识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常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1.1受压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给予各种治疗和仪器进行监测及治疗,这些治疗性管道和检测导线可能限制病人躯体活动和变化,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肤长期受压。压疮不仅可由垂直压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1.1垂直压力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持续垂直压力,Cinsdule提出,在9.3kPa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减轻压力的必要性。

1.1.2摩擦力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1.1.3剪切力如危重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头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2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

1.3年龄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

1.4营养状况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5吸烟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6认知功能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1.7药物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8高热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9体重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

二、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2.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2压力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2.2.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摩擦

每2h为病人翻身拍背1次,对于水肿、感觉麻木等危重病人需增加翻身次数。采取侧倾30度方法预防压疮,当人体侧卧与床成30度时,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避免损害皮肤角质层,防止病人身体滑动。

2.2.2分隔式气圈可以使身体局部悬空并使分隔带处皮肤不接触气圈。

2.2.3电动防压疮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放气方式,不断改变危重病人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

2.2.4防压疮凉液垫使用凉液垫,利用垫内液体流动,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耗氧。传统用于预防压疮的烤灯现已不主张使用,烤灯使局部皮温升高,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2.3压疮重在预防对能轻微活动的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指导有效深呼吸,增加身心舒适感;指导并协助双上肢主动旋转、屈曲、伸展等活动;协助下肢被动活动髋、膝、踝关节作相关的屈、伸、转等被动活动,开始动作应缓慢放松,每次二十分钟。

2.4清洁护理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2.5环境管理病室每日通风,减少人员流动,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拭擦。

2.6饮食护理营养不良使皮肤弹性降低,增加压疮发生的机率,延迟创面愈合及疾病的转归,免疫力降低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膳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

2.7疮面的处理和保护

2.7.1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清创,用37℃的温盐水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减轻感染促进愈合。

2.7.2对未破的水泡,消毒后用无菌纱布保护;较大的水泡,消毒后抽取泡内液体,再涂上药膏,无菌纱布保护。对创面较大渗液较多者,根据纱布潮湿情况,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2.7.3渗出液中脓液较多的创面处理对脓液较多的创面,下垫橡皮单,用生理盐水自上而下反复冲洗创面至清洁。冲洗比棉球擦洗要彻底,克服了用消毒棉球擦洗伤口易损伤肉芽组织,棉纤维易留于伤口内引起异物反应,影响组织愈合的缺点。

2.7.4创面结痂且痂下有脓液的压疮护理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及渗出物,再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创面部位,使干痂软化。从痂面的一侧分次除去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贝复济均匀的喷洒在创面上,加红外线照射15min每日2次。

2.7.5创面应用氧疗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输氧,氧流量5~6L/min,每次15min,每日2次。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先清创再用氧疗,在湿化瓶内放75%乙醇,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乙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氧疗法是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的供氧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

2.7.6婴儿护臀霜配合保鲜膜使用大量的研究证明,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0倍。此方法属于密封式创面湿润疗法的一种,在压疮皮肤表面外涂婴儿护臀霜可以造成一种湿润环境,保鲜膜包敷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环境,控制水蒸气的蒸发,有效隔绝液体和细菌侵入,快速创造出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同时,压疮伤口的湿润环境,可减少保鲜膜和创面的粘连,在更换保鲜膜时不会损伤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创面的疼痛会减轻。

2.7.7凡士林可减少皮肤的摩擦,起保护膜的作用,对皮肤形成封闭性油墨,减少局部皮肤的摩擦力及擦伤的机会;避免汗、尿、便、血等与皮肤直接接触。

2.8压疮的物理治疗和药物应用

2.8.1压疮伤口湿敷

1962年温特博士证明了使用保湿敷料的伤口较暴露于空气中近乎自然愈合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减少炎症反应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险;减轻疼痛。

2.8.2鸡蛋内膜覆盖清创后用鸡蛋内膜覆盖,将其平整紧贴于创面上,蛋膜覆盖范围要超出创面1厘米。

2.8.3碘伏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毒的外用消毒杀菌剂,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作用,对粘膜无刺激,无腐蚀性,涂于局部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防止细菌直接进入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

2.8.4伤口有感染时,周围出现红、肿、热、痛,渗出液多,有异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可做伤口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含银离子或纳米银抗菌敷料。

2.8.5胰岛素联合654-2治疗压疮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有镇痛作用;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故将胰岛素、654-2混合液湿敷于创面后,可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伤口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加快组织生长,缩短压疮愈合的时间。

2.8.6胰岛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压疮研究发现胰岛素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样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胶原合成。苯妥英钠能显著增加创口局部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增加创口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创口愈合。

2.8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9加强责任心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有研究显示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9.1建立翻身卡压疮预防的重点在加强护理管理上,重视基础护理,床头挂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及皮肤情况。

2.9.2护士长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检查翻身卡填写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合理性,保证卧床患者翻身卡的使用得到落实。

2.9.3使用翻身卡,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使患者的护理得到全程、有效的管理。:

2.10心理护理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

三、小结

危重病人的圧疮是由活动减少和功能损害引起的一个潜在的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并发症,它的形成过程迅速,治疗过程却很漫长。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彻底杜绝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林小玲,压疮的预防和治疗[J]全科护理,2008,6(1B):101.

[2]刘红,付小悦。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0-51.

[3]黄春菊,韩莲英,谢帆英.循证护理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12C):68-69,

[4]陆微,温滨,谢晖,等.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47-249.

[5]周萧.浅谈压疮护理[J]当代医学2008,8(147):134.

[6]董文军.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2007,20(4):124.

[7]彭翠兰,刘梅.临床压疮患者原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3)121.

[8]李莉.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患者预防压疮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学,2009,4(2)81-82.

[9]廖林英,韦素惠.压疮危险因素预测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96.

[10]GebhardtKS.Pressureulcerresearch:Wheredowegofromhere.[J].BrJNurs,2004.13(19):14-18.

[11]王冷.压疮的管理(二)[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3.

[12]张小冬,陈爱萍.褥疮的预防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920-922.

篇2

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21

【摘 要】目的:分析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提升交接班准确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品管圈活动,并对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的准确性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完备的活动措施,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 品管圈;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临床价值

品管圈管理活动指的是处于同一工作场所中的人员为了有效地解决现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工作业绩,组成的一个团队,之后团队工作成员间明确分工,采用品质化管理手段,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的方式[1]。这种活动是以改善工作业绩作为主要目标。针对这一研究目的,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危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的危重病人9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37±3.41)岁。

1.2方法

1.2.1主题活动确定

我院针对危重病人的交接管理召开了品管圈成员会,并推选出6个备选的活动主体,由医院的护理人员和医生对主题进行评价和评分,并将评价和评分最高的主题确定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

1.2.2主题现状调查

我院自行设计的品管圈管理活动的辅助调查问卷,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交接班护士位置、病房环境、胃管、氧气等管理项目。另外,针对危重病人的口腔情况、四肢活动以及对策实施等进行了相应的问卷调查。

1.2.3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正确性的因素分析

依据问卷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我院从护理人员、病房环境以及危重病人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召开了品管圈管理会议后,详细制定了分工的具体原则,对影响危重病人交接班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改善措施。

1.2.4对策制定

我院针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后,召开了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的品管圈会议。提出了以下的护理对策:①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工作,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学习交流会议,并和一些有经验的护士经常进行交流;②强化对危重病人的健康教育,定期召开健康教育的讲座,也可安排相关责任护士到患者的病房实施健康教育。

1.3实施效果评价

在实施品管圈管理活动之后,比较危重病人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具体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针对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不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医生诊疗的有效依据。另外其在法律上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和传统危重病人护理方法相比较,品管圈管理活动具有以下几种优势:

(1)可以详细地记录病情严重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并且记录内容详细、充实,且重点明确,有效避免了在交接过程中出现的漏项事故。

(2)在实施危重病人品管圈活动之后,护理人员对危重病人的记录项目以及监测内容有了明确的记录,使得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变得省时省力且操作方法也十分简单,有效提升了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

(3)在对危重病人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能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并真正落实了“谁负责,谁记录”的护理原则,同时医生也方便对患者病情进行随时查阅,有效地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危重患者的肢体情况、对策实施以及口腔方面交接的准确性明显提升(P<0.05),肢体情况交接准确性提升了36.66%对策实施交接准确性提升了41.12%,口腔方面交接准确性提升了35.55%,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危重病人采用品管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交接过程中的准确性,提升护理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危重病人床头应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危重病人床头交接班的准确性,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危重病人;护理;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2-0048-02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疗的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病人的法律意识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于急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相当迅速,病情极复杂,并发症较多,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也差,情绪较容易失控,在急危重病人风险管理中,护理管理员也承担着很大的风险。为了保障急危重病人的安全,减少护理纠纷发生,我院制定了一系列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及应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护理风险管理指有组织、有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和经济损失,通过对护理风险的分析,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1 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风险管理:

1.1感染风险:危重病人自身免疫力低下,多在ICU,病种复杂,感染源又多。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仍然存在。护士缺乏院内感染知识和慎独精神,无菌技术操作技术执行不严,意识淡薄。

1.2技术操作风险:护理人员因观察病情不仔细,忽略重要病情变化,延误患者治疗或抢救。处理或执行医嘱错误,“三查七对”不严。个别年轻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及技能相对缺乏。抢救技术掌握不熟悉,遇抢救不知所措。

1.3仪器设备使用风险:测量参数不准确,操作不恰当、感应器接触不良等。新的仪器设备在使用欠熟练。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无登记,常规消毒和维护不到位。多数参数设置不合理。

1.4转运风险:护理人员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充分说明病人在转运途中有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和风险。转运前未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抢救设备和药品准备不充足。转运路途中监护措施落实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交接班时病情交接不清楚。

1.5用药风险:抢救药品管理不够完善:抗生素类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静脉通道的管理。

1.6非计划性拔管:和置管不适,管道固定方式欠妥,病人对管道的耐受性差。使用镇静镇痛剂不到位,未有效约束,护理人员宣教不到位。医疗护理操作技术不恰当。

1.7病历书写:与医疗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护理记录存在涂改现象多,缺乏专科特色。重要病情变化、护理措施不完整,甚至无记录。

1.8护患沟通:未履行告之行为:侵入性操作、剪去衣服、取出患者贵重物品、约束带的使用等。履行告知义务不足或沟通技巧缺乏带来的风险。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间少、宣教不到位,造成患者及家属误解和不满,不接受护理和治疗。

1.9检验输血:执行检验医嘱不及时,结果汇报不及时。采集标本、标本处理不正确。输血存在相关问题。

1.10病人管理:常见风险常见风险:1)误吸:咽喉反射减少,护理操作不当。2)压疮: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大多存在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皮肤抵抗力低下。胃肠道功能。3)坠床:病人意识障碍,护理不当。4)突发事件。

2应对措施

2.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完善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各种管道的感染控制,保持引流通畅,预防感染,及时发现,积极处理。

2.2提高危重病人观察能力,快速扑捉病情变化信息,及时给予处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相关知识,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常用抢救技术,提高个人心理应对能力,抢救中做到稳、准、快。

2.3提高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仪器设备的意识,不完全依赖仪器设备所提供的数据,做到主观与客观判断相结合。提高护理人员仪器设备使用能力,完善仪器设置管理登记制度,做到“五定”,使之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2.4告知其家属可能发生的风险。护送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根据病情予以充分的准备。通知所到科室做好接待准备,电梯等后勤保障应准备到位。护送时,备齐必要急救药物及用物,如氧气袋、简易呼吸气囊、口咽通气道、监护仪等。防范转运途中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如管道扭曲、移位等。患者转科时按规定与病区护士交接清楚。

2.5抢救药品数量、品种齐全,有效期内。抗生素类:必要时做药物试验。血管活性药物:准确计算药物输注速度(单位的换算),根据病情变化的遵医嘱随时调整输注速度。合理选择输注通路,尽量选择中心静脉输注。

2.6评估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病人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情况、耐受程度、肢体约束是否得当。选择适当有效地导管固定和约束方法:每班检查其刻度,气管插管可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规范护理操作程序,严格操作。做好心理护理和病人的镇静镇痛工作。加强工作责任心,及时发现并阻止患者自行拔管行为。监测和急救,及时处理,尤其是使用人工气道管者。

2.7规范、统一护理病历书写。书写护理记录时要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完整,禁止出现遗漏、涂改。应与医生的记录相符,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更改。

2.8严格执行操作前告知制度,保护病人隐私权,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学习护患沟通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严格执行一日清单制度。医保病人自费的治疗项目一定要告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

2.9及时执行医嘱,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正确采集标本,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及输血安全管理制度。

2.10常见风险:1)误吸:应评估病人吞咽功能、咳嗽反射及意识状态。鼻饲后30min尽量不吸痰。确定胃管位置正确,监测胃残余量。常规抬高床头>30度,预防返流。2)压疮:护士做好皮肤护理与监测评估,预防压疮发生。因病情特殊有可能避免的压疮时,应在病历上做好记载,并填写压疮预报表报医疗部备案。院外带入或院内发生压疮,须及时填写压疮报告表。发生压疮时,应将疗效及病人的转归填写在压疮报表上,以便进行追踪管理。3)坠床: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报告,于24小时内向医疗部报告并予以登记。及时查明情况,包括事情经过、原因、受伤部位、伤情。妥善保管造成坠床的各种器物。4)突发事件。

通过加强危重病人护理中的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得到有效保证,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护士对护理危重病人的责任感、自信心、成就感、主动性有了明显提高。护理缺陷与纠纷明显的减少。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将要建立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危重病人管理,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摘要】 对象 压疮病人 原因分析 压疮发生病人年龄大,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管理对策 压疮风险病人实行三级督导管理,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关键词】 压疮;分析;评价

近年来,国内外对危重病人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发生压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某些差异。我国护理资源不足,常常在病人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而不是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病人问题。如何根据我国现状,提高预防危重病人压疮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现就我院院外带入压疮36例综述如下。

一 对象

我院2011年1―11月住院病人20153 例,共带入压疮36例。

二 原因分析

1―11月上报压疮发生病人平均年龄65岁,多发生在内科系统及重症监护病房,病人病情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基础病复杂,多为糖尿病,心脏病,脑外伤,导致长期卧床,抵抗力低下。压疮高危评分12分的占9例,10分的占6例,∠10分的占21例。难免压疮13例,通过科室针对采取相应的压疮预防及治疗措施,1―11月压疮病人出院20例,其中治愈4例,好转9人次,未愈7人次。

三 管理对策

1 科室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进行评估,24小时上报护理部。医院护理部加强临床督导和审核,制定防范措施:①建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根据医院质量管理目标,成立了护理部―护士长―管床护士,质控三级质量控制网络。护理部依据二级医院等级评审中对护理质量、技术水平的要求,制定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并在应用中不断修订、完善。②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强化风险意识。采取全员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方式,尽量减少风险,对风险实行主动管理。。③加强三级督导管理,建立三级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和信息反馈流程。成立质控小组,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的管理理念,注重细节的管理。每季度举行风险讨论会。

一级督导:适用范围和内容:科室所有病人,跌到风险评估1―3分,病人发生难免压疮(压疮评分8―10分)和非难免压疮(Ⅰ°压疮、评分12―14分),由责任护士进行督导,采取防范措施。

二级督导:适用范围和内容:科室所有病人,跌到风险评估3―5分,病人发生难免压疮(压疮评分6―8分)和非难免压疮(Ⅱ°压疮、评分10分―12分),发生意外事件未引起后果,由护士长督导,采取防范措施。

三级督导:科室所有病人,跌到风险评估>5分,病人发生难免压疮(压疮评分

④开展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有效改善了护患关系。⑤采取了走动式管理。对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较差的护士,要加强检查、督促、指导。⑥坚持持续护理质量改进与护理风险管理结合原则。各科室质控小组每周对照考核标准检查1次;各班护士日常工作中自查自纠;护理部不定期深入病房了解察看,每个月组织护士长分组、分项、交叉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

2 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2. 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摩擦 :每2h为病人翻身拍背1次,对于水肿、感觉麻木等危重病人需增加翻身次数。采取侧倾30度方法预防压疮,当人体侧卧与床成30度时,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 避免损害皮肤角质层,防止病人身体滑动。

2. 2 分隔式气圈 可以使身体局部悬空并使分隔带处皮肤不接触气圈。

2. 3 电动防压疮气垫床 通过交替充放气方式,不断改变危重病人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

2. 4 防压疮凉液垫 使用凉液垫,利用垫内液体流动,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耗氧。

3 压疮重在预防 对能轻微活动的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 指导有效深呼吸,增加身心舒适感;指导并协助双上肢主动旋转、屈曲、伸展等活动; 协助下肢被动活动 髋、膝、踝关节作相关的屈、伸、转等被动活动,开始动作应缓慢放松,每次二十分钟。 4 清洁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5 疮面的处理和保护

5.1 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清创,用37℃的温盐水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减轻感染促进愈合。

5.2 对未破的水泡,消毒后用无菌纱布保护;较大的水泡,消毒后抽取泡内液体,再涂上药膏,无菌纱布保护。对创面较大渗液较多者,根据纱布潮湿情况,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5.3 渗出液中脓液较多的创面处理 对脓液较多的创面,下垫橡皮单,用生理盐水自上而下反复冲洗创面至清洁。

6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6.1 加强责任心 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

6.2 建立翻身卡 压疮预防的重点在加强护理管理上,重视基础护理,床头挂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及皮肤情况。

6.3 护士长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检查翻身卡填写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合理性,保证卧床患者翻身卡的使用得到落实。

6.4 使用翻身卡,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使患者的护理得到全程、有效的管理。

6.5 心理护理 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

7 环境管理 病室每日通风,减少人员流动,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拭擦。

8 饮食护理 营养不良使皮肤弹性降低,增加压疮发生的机率,延迟创面愈合及疾病的转归,免疫力降低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膳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

篇5

【摘要】目的:通过对危重病人查房的加强,促进护理人员护理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及致残率、死亡率。方法:不定期的进行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针对疑难问题、重点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针对危重病人进行重点查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论:加强危重病人的查房制度,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和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关键词】护理查房 危重病人 护理质量 产科

护理查房是护理工作中的常规项目,主要是为了了解、讨论一些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相关问题,从而进行护理计划的调整和执行。以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严格实行危重病人重点查房制度,可以提高准也护理技能及及时抢救的预见性,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危重患者病情的判断性,夯实基础、提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产科于2010年1月至12月共进行危重病人重点查房25人次,其中妊娠合并糖尿病5例,重型胎盘早剥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前置胎盘5例.

1.2 方法:由护士长组织并通知全科护士在不影响患者休息的时间内进行指定危重患者查房。查房前全体护理人员要进行相关病情、护理重点的收集与复习。仔细阅读病例,结合患者病情,预想护理的关键。防治病情加重,促使患者好转。

1.2.1 对危重患者具体查房步骤:在家属同意的前提下,由本科护士长组织全体护士(生)来到病人床前进行查看,包括基本生命体征,主要症状、目前的一般状态、辅助检查结果、用药类型、相关护理措施等等与责任护士所报告的入院时基本资料对比从而进行病情评估,并且要预算病人进一步治疗护理后能够达到的目标。再由护士长评估住院期间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评价责护的汇报情况,对其不全面的地方进行补充和指导。在整个过程中,全体护理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再结合患者目前的实际状态进行相关的护理知识提问,增强护士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情况的结合能力。

1.2.2 查房后进行总结:查房后,护士们对刚才进行的一系列查房做出总结,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个例分析,讨论各危重患者的护理重点,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做到位甚至还没做。哪些讨论具有重要意义是本次危重患者查房的亮点。提出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指出各位患者仍然会存在的问题及预测患者即将出新的新问题,全科进行病情研究,从而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病对患者有益的全新护理计划并实施。

2 危重患者查房对产科护理工作的积极作用

临床护理查房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思维能力,通过病情的讨论和分析,综合疾病的相关知识、临床技能、最新的研究成果,达到能够发现和甄别护理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

2.1 提高产科整体护理质量:基本的护理能够让患者舒适,最重要的降低危重患者并发症的产生。女性尿道口与阴道口距离紧密,且尿道短,所以在留置导尿的时候尿路感染的机会比较大,进行会阴清洁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尿路感染;长期卧床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坠积性肺炎,经常翻身、扣背可利于痰的排出;加强患者的肢体活动有利于危重患者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患者的早期活动也可增加肺活量、促进伤口愈合。总之,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提升自我,为患者着想,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业务水平。

2.2 完善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查房不仅仅是提高了护理质量,而且对护理记录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状态如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精确数值,各系统的情况各脏器功能情况,意识状态,已经实施的治疗和相关护理,各种辅助检查的最新结果,24小时患者的出入量,各种引流管引出的液体量,导尿管留置时间等等。这体现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记录的连续性。病情变化及应对措施的记录是否符合规定。护士的及时、真实的记录大大提高了病例的质量。

2.3 加强护士长管理能力:护士长通过组织并指导护理人员进行危重病人重点查房,不但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也得到了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对疑难病例分析及解决,及对护士的工作的了解情况护理完成情况对护理人员起到的重要的督促作用。

2.4 减少医疗纠纷:危重病人由于其特殊的病情状态及家属的特殊心里是最常发生医疗纠纷的人群。通过加强对危重病人的查房及护理,能使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关系,而滴水不漏的护理方案和病历书写也可成为护理人员的保障,让患者找不出任何毛病,大大降低了因护理不当及记录错误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加强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信任程度。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形象及经济效益。

3 结果

进行重点查房的25名危重患者中,23例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其余2名因病情严重出现不同并发症,但病情控制较好。患者及家属均表示对护理人员很满意,未发生一例医疗纠纷,未发生一例死亡病例。

4 讨论

危重病人查房的加强,解决了产科护理服务中的很多疑点、难点。对患者负责的同时也激励了护理人员的创造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方位的提高了整体产科护理水平。作为一种护理的管理方式,对危重病人查房是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好办法,通过总结、积累各种产科危重疾病的护理经验,推动了护理、教学、讨论、完善工作的全方面发展。减低了护理任务工作的日益繁重及家属对护理期望值日益升高的矛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一个最良好的护理状态。从根本上做到了“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目的。使得医院的形象日益升高。

参考文献

[1] 洪晓娟,汪梁颖,梁玉莲,等。加强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意义[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6):549

[2] 孙爱芹,毛秋云。护理查房在提高护士长业务水平中起到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1(9):833

[3] 汪明玉,李辉,李燕,等。建立专科护理查房 提高护理质量[J]。全科护理,2008,6(29):2705

[4] 李春玉,齐燕。我过护理人力资源结构演变及现存的问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09

篇6

 

关键词:   危重病人   压疮   护理 

        1  对压疮的认识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常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2]。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3]。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1.1受压   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给予各种治疗和仪器进行监测及治疗,这些治疗性管道和检测导线可能限制病人躯体活动和变化,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肤长期受压。压疮不仅可由垂直压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1.1垂直压力   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持续垂直压力,Cinsdule提出,在9.3kPa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减轻压力的必要性[4]。

        1.1.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1.1.3剪切力  如危重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头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2 潮湿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2]。

        1.3 年龄  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5]。

        1.4营养状况  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6],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5 吸烟  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7],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6认知功能  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1.7 药物   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8 高热   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9 体重   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9],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10]。

        2  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2.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2 压力  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篇7

【关键词】 一次性水垫   预防  压疮  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methods latex gloves were filled with 1/2-2/3 volume of water or gas,and were place under ankle joint. results there was no compression sore in ankle joint of 49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conclusions it is a simple effectively safe method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key words】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prevention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clinical application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所致的组织破溃和坏死。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很难完全避免如:昏迷、水肿、截瘫和骨牵引类病人的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针对以上病人我们采用了自制水垫加以防护,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icu2006年4月-2008年5月和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2的105例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和骨牵引病人,应用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5例病例中,49例icu病人属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等危重病人(难免压疮[1]norton评分均在≤14分以上);56例骨科病例中,骨牵引病人51例,截瘫病人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51.62.岁。应用一次性水垫最短1天,最长55天,平均使用18.5天。

        2  方法

        当新收入的icu危重病人和骨科需骨牵引类病人时,先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溃,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将病人的肢体保持功能位。再将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加清洁水[2](或充气)1/2-2/3满后拉长手套颈部反折成圈打上自身小结,然后倒立,加压检查有无渗漏(漏水、漏气),再置于病人受压踝关节和跟骨处。[3]在使用自制一次性水垫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观察水垫有无漏水、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病人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等情况,以确保使用的有效性。

        3  结果

        105例病例中,有49例为icu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危重病人和56例骨科的截瘫、骨牵引病人。虽然他们病种、年龄不同,但均属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病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正确使用了自制的一次性水垫,105例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有效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

       4  讨论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压疮若一旦发生,就可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因感染而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预防压疮是临床护理人员长期的工作和责任。只要大家增强责任心,提高认识,了解其诱因,掌握发生规律,积极有效的应用预防措施,制定监督机制,就可预防或减少乃至杜绝压疮的发生。

        1)增强预防意识:护理人员要了解分析压疮形成的诱因,落实预防措施。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水肿、截瘫的病人,除加强全身营养支持,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传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及压疮的危害性,以便配合我们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屑,定时翻身与被动活动,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2)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做到班班交接。尤其在,危重病人多,工作繁忙时更应坚持工作程序到位。管理者应督促、指导、加强落实工作。

        3)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乳胶手套柔软,自然成形。紧贴皮肤(五指略有固定作用)的特点,使其随病人自动或被动活动而波动,达到局部舒适、均衡受压的目的,避免了某一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正确掌握一次性水垫的制作和的使用方法。随时检查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漏水等情况(若遇漏水及时更换),以保证使用的有效性。一个水垫仅供一个病人使用,用后及时丢弃。在icu49例长期卧床昏迷、水肿危重病人使用有效后,我又引入骨科截瘫、骨牵引56例病人使用,均取得非常满意效果。105例病例无一例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发生。

        5  结论

        以上临床实践证明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病人舒适、安全无伤害、持久有效,一次性使用又避免病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参 考 资 料

[1]殷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学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篇8

关键词:危重病人;转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45-01

引言

对于危重病人,经常需要到院内转运,而在院内转运过程中会使得患者不同程度上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进而导致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最终引发各种并发症。笔者从有关数据中看到,院内转运时会大大提高转运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且,病死率相对而言也要比平日高出百分之九以上。所以,应制定行之有效的转运方式,确保转运病人的安全,这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危重病人的按准转运管理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论述。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院共有300例危重病人需要进行院内转运,其中,男性患者达到了199例,女性患者达到了101例,平均年龄在16岁到85岁。他们主要表现为患有单个或者多个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其中,肺炎与呼吸衰竭严重者有74例,农药、蛇伤等中毒者有25例,脑出血有22例,肺栓塞有17例,急性心梗死有15例,严重创伤并伴有休克症状达到来看19例,重症胰腺炎达到了14例,上消化道出血与失血性休克达到了27例,脓毒血症休克为23例,脑梗死为24例,重型颅脑外伤20例,其他20例。应将上述患者送入CT室、纤维胃镜室、手术室等中全面检查、治疗,医护人员护送转运。

1.2 方法:凡是进入到CT室、纤维胃镜室、手术室等中检查及治疗的危重病人,都要做详细的编号记录,具体要记录的有患者的名字、诊断与外出检查内容、地点、患者生命体征、管道情况等,转运过程中要每隔十分钟记录一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发生并发症应及时的采取措施,以确保转运成功。该记录由负责转运患者的主管护士填写,然后,交给专业人员核对并作统计分析。

2 有效的安全转运措施

2.1 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

一,对危重病人的床号、姓名、外出检查项目以及目的地进行详细的核对。告知清醒的患者外出检查的最终目的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对病人当前心理状态加以了解,以得到其的配合。二,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比如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等。评估完后,由医生向患者家属说明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让患者或者家属在转运同意书上签字方可转运。正确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预计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以保证问题发生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抢救。三,事先和需要转送的部门交流协调,以缩短病人达到目的地后各项检查、治疗的等候时间。和电梯操作人员及时联系,降低等候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率的提高。四,准备好用物、急救药品;转运过程中不可缺少药物,比如肾上腺素、洛贝林、地塞米松、多巴胺等。应按照患者实际病情来准备,比如,降压药物、过敏药物、升压药物、脱水利尿剂等。准备好抢救机械,比如面罩、氧气、气管插管包、脉搏血氧计等。五,搬运前,应对各种引流管的通畅性进行检查,同时,加以固定,护送人员的动作应科学合理,要轻、稳、快,不可出现震动。对于颈椎骨折外伤患者,应采用硬性颈围或者颈托,头部固定沙袋,和脊椎要时刻保持在一个直线上;对于胸椎、腰椎损伤患者,固定硬板和脊椎保持在一个直线上,搬运人员同时用力,不得将患者抱起或者背起。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应先将骨折部位固定好,由专人托扶病人肢体,然后搬运。

2.2 转运

一,对于休克患者,应以仰卧中凹位为宜;二,对于呼吸困难患者,应以半卧位或者半坐位为宜,便于呼吸;三,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以侧卧位或者头偏向一侧为宜,避免舌根后坠;四,对于胸部外伤患者,应以半卧位或者伤侧向下的低斜坡位为宜,缓解呼吸困难;五,对于腹部外伤患者,应以仰卧位膝下垫高为宜,保证腹部的松弛,避免伤口有太大的疼痛感。

2.3 转运过程中

一,时刻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重点注意其呼吸、循环情况,比如,血氧饱和度、血压,患者意识、末梢循环等。对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创伤并伴有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的患者转运过程中极易发生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二,确保各管道的通畅性,防止扭曲、受压,同时固定好。在使用微量推注泵时,要保证药物速度的均匀性,尤其对于血管活性药物,防止因速度不均匀而导致血压出现波动情况。三,科学给氧;氧疗是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抢救所需的重要工具,结合患者实际病情以及SPO 情况将氧流量加以适当调节。由于氧气枕受到了使用方法以及时间的限制,笔者不建议使用。转运过程中,可以用小氧气钢瓶吸氧,适当调整氧流量,以确保其的的稳定性,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氧疗。四,详细记录下转运过程中的患者病情,比如记录下转运中各项指标数值、检查治疗情况等;五,如转运时出现了并发症,应就地进行抢救,同时和相关科室及时联系,以确保患者得到专科救治。比如,对于呼吸困难病人,应取半坐卧位,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楚干净,确保气道的通畅性,将氧流量调高,对于机械通气患者,应对呼吸机各参数加以调节,时刻注意病人的呼吸情况等。

3 讨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本组30例危重病人中,有299例安全转运,转运效果较为理想。对于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转运中存在较大风险,应时刻注意着他们的病情,一旦发生并发症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同时,和相关科室联系,以确保病人得到专科救治。制定高效的安全转运管理措施,能够使得危重病人转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林涵真,危丽华,董馨.急诊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体会, 2007(07)

[2] 李素玲.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转运呼吸道的安全管理.护士进修杂志, 2009(16)

篇9

【关键词】规范化护理;肠内营养;并发症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056-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营养支持治疗在危重病人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正常实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预后,妨碍肠内营养支持实施的常见原因是肠道并发症,其发生与病人的自身病情及实施者的操作有关。我科于2005年对全体ICU护士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现将培训前后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观察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20~80岁,平均53.7岁,为2004年11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均实施规范化肠内营养护理。对照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岁,为2004年1~11月住院病人,仅予常规护理。两组病人均诊断为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以及重度颅脑外伤,采用机械通气,留置胃管。两组在年龄、疾病分类、病情程度、治疗措施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1.2 方法:营养液均采用荷兰Nutricia公司生产的“能全力”,启封后低温保存,24小时内用完并保持无菌。持续管饲者应用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泵。观察组与对照组持续管饲率分别为42.4%与35.1%。

1.3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培训:内容为理论知识和操作培训,包括肠内营养支持的理论、病人的评估、管饲技术和肠内营养泵的使用。重点是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实施中的护理与监测。培训完毕组织理论和操作考核,制订管饲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培训率达100%,考核掌握率100%。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规范化护理培训:目前ICU肠内营养的实施由护士操作,操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从表1中看出,经培训后实施规范化护理,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共培训ICU护士15名,培训前理论操作综合成绩81~90分5人,占33.3%,90分以上2人,占13.3%;培训后考核综合成绩90分以上14例,占93.3%;有1名低年资护士考核成绩86分,1周后再次考核成绩90分以上。因此,规范化护理培训对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和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重要作用。

3.2 病人的评估量每4小时1次,可能存在反流误吸的危险者选择经小肠管饲,2次评估胃残液量大于200 ml予停止管饲。评估鼻胃管的插入长度,有无脱出及移位。有1例病人评估存在反流误吸后予选择经鼻肠管管饲后未发生此并发症。

3.3 营养液的配制和输注:能全力启封前后注意无菌原则,余液低温保存。营养液输注温度保持在38~40 ℃,输注速度60~120 ml/h。按24小时所需肠内营养液的总量设置输液泵每小时的输入速度,均匀输注肠内营养液。加强巡视及时识别并排除肠肉营养泵报警,保证营养液按时输完。输注营养液时,遵循浓度从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在持续管饲过程中,每隔4小时常规予温开水20~30 ml冲洗管道,管饲前后冲洗管道。营养泵管每24小时更换1次。规范化培训后掌握好输注营养液时的“三度”,即适宜的浓度、速度及温度[1],有效地减少腹胀、腹泻、反流和误吸等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本组出现鼻胃管堵塞4例,经温开水冲洗后通畅。

3.4 并发症的监测:腹胀和腹泻是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营养液温度过低、用量过多、输注速度过快、被污染或放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均能引起。临床上常因腹泻而停止或者放慢营养支持的速度,导致滞留ICU时间延长。通过实施规范化管理,有效地减少了营养液温度过低、用量过多、输注速度过快、被污染或时间过长等因素,大大减少了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出现腹泻3例,经调节能全力输注速度及应用止泻药后缓解。

危重病人由于胃肠动力不足,胃内潴留易致胃内容物的反流。本科对危重病人予半卧位,抬高头位至30~40度,定时评估胃排空情况,对气切套管和插管的低张气囊及时注气,定时检查,以防止反流、误吸等情况[2]。一旦发生误吸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吸入物,并抽出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反流造成严重的后果。

篇10

【关键词】力全平营养液;ICU;营养支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18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64-02

临床营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不可缺少和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发生严重的代谢紊乱及持续的高分解代谢,此时病人的营养状况迅速下降,并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疾病的转归与治疗效果。因此营养支持在临床治疗当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营养支持直接影响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对于胃肠道功能存在且能安全使用的危重病人,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调整危重病人的代谢状况,改善蛋白质的营养合成及免疫功能,已成为一种共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随机抽取45例ICU不能由口进食的危重患者作为实验组,并且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正常采用力全平行肠内营养。随机抽取45例不能由口进食的危重病患者并且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或正常采用家属自备的营养液进行营养支持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男性52例,女性38例,其中神经系统引起的昏迷19例,呼吸衰竭引起的39例,消化道出血引起的昏迷22例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1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9岁,最大的92岁。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在肠内营养前,护理人员均向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准备采取的方法,增强病人及家属的治疗信心,取得家属的密切配合。两组均选择粗细适宜的硅胶胃管置入并固定好。观察病人肠蠕动良好,无消化道出血,每次注入前先抽吸胃内容物无胃潴留后即可行营养支持。实验组将输液管道与胃管相连,导破输液管接头内过滤膜,通过输液泵持续泵入力全平。第一天用量为500ml,泵入速度为50ml/h,如患者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泵入速度和用量,增加至100ml/h,每日用量可递增至1500ml/天并维持。在输注过程中,应遵循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持续匀速地泵入。对照组以注射器经胃管鼻饲注入家属准备的营养液,每天4-5次,每次200-250ml,鼻饲液温度为39-41℃,每天1000-1500ml/天。每次鼻饲完成后均用温开水冲注胃管避免堵塞。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时间5-20天。肠内营养期间每天监测病人的营养状况,观察营养效果。

1.3护理ICU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营养支持治疗在实施的全过程中,大量的工作是由护士完成的。护士在把握患者的治疗,并发症的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及心理护理方面都担负着重要的角色。[2]我科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1.3.1并发症的护理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我们护理人员均密切观察排便量、次数、肠蠕动、有无腹泻、腹胀、呕吐、胃潴留、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去纠正,见表1。

1.3.2口腔护理由于营养液不从口腔内进食,因此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舌面干燥。两组患者每天均用3.3%淡茶水漱口bid,预防口臭、口腔炎及感染。

1.3.3卧位鼻饲期间采取半卧位休息,抬高床头30-45°,既可以减少胃反流,又能预防坠结性肺炎。

2结果

通过规范合理的护理,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口腔感染及胃反流。由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3讨论

危重病人肌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主要表现为能量消耗及需求量增大,肌蛋白大量分解,机体处于负氮平衡,早期如能及时提供足量的营养支持,减少体内组织蛋白的丢失,满足机体高代谢的能量和其他物质的需求,对患者的恢复有重要意义[3]。力全平是一种营养全面、均衡的整蛋白纤维肠内营养液,能量密度4.18KJ/ml,每100ml含蛋白质4g,脂肪4g,碳水化合物12g。通过45例患者的临床实践,力全平对危重病人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而且相对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符合生理状态。并且肠内营养操作简单,价格低廉,严重并发症少且易于处理。

参考文献

[1]刘能,杨玉霞,李箐芳,沈群,李敏.肠内营养泵在EICU病人重点应用与护理观察.医学临床研究,2010,1(27):183-184.

篇11

【关键词】急诊;护理纠纷;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医疗保健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护士作为直接责任或直接被投诉的对象的医疗纠纷也在不断增加。急诊科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和窗口,也是容易发生医疗纠纷的高风险科室之一。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三甲医院,急诊科担负着120救护、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全院门诊病人的血标本采集、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及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等众多事项。护理纠纷也时有发生,发生的纠纷大多与护理过失无关,由于种种因素却未能被有效避免。因此,针对国际公认的“医疗风险无处不在”的特点,结合操作繁琐的护理行为,对急诊护理活动中容易产生矛盾、纠纷、投诉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搜寻风险的微小苗头,并进行积极防范。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以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1 纠纷原因分析

1.1法律意识淡漠:法律意识欠缺,认为护理与法律关系不大,没有意识到护理专业的每一个操作,每一项记录都与法律息息相关。

1.2未预见的风险因素

1.2.1吸氧、吸痰、洗胃、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是急诊抢救常用的措施,当遇到此类病人,尤其是面对灾害事故、突发伤、批量伤病人的紧急抢救时,对每一项操作、每一个环节都要谨慎而精心。具体来说,护士在给深昏迷的病人吸痰时,病人的口咽部、鼻部有可能出血,也有可能造成呼吸骤停;在给中毒病人洗胃时,如患者意识丧失,吞咽反射消失,有可能造成置管困难和异常,口腔黏膜损伤出血,病人误吸或窒息等;另外,危重病人的吸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等各种管道有可能发生弯曲、堵塞,甚至松动、滑脱,这些技术操作都需要护士去预见有可能发生的风险,防患于未然并做好补救准备。

1.2.2急诊病人在转运途中或在检查时出现并发症或病情变化时有发生心跳骤停、痰液、血块阻塞气管造成窒息等。医护人员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估计和准备,并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其面临的危险,以使他们理解可能发生的危险,并通情达理地接受和承担风险。

1.3护士心理的不平衡性

1.3.1由于急诊科的病人具有突发性、危险性、复杂性、情绪急躁性、数量不定性的特点,所以就要求急诊护士的素质要高,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面对患者复杂多变的各种紧急情况,久而久之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就比别科护士来得大。

2 常见的护理纠纷及安全隐患

2.1输液厅及注射室常见的纠纷及隐患

2.1.1查对制度方面:治疗前、中、后查对制度未全部贯穿于工作中,操作前、中、后查对制度未完全落实,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2.1.2护患沟通方面:在治疗护理中不懂得关心人,“不会说话”进行操作时,没有给予充分解释取得病人的理解和配合,尤其是儿科病人,没和家属解释清楚各种注射及穿刺时应注意配合的事项就勉强地进行或个别护士缺乏耐心解释或解释不当,原本合理的事也让患者产生疑惑。

2.1.3操作技术方面:个别年轻护士操作技术欠熟练,容易引起病人不满,也可能影响病人对整个科室护理水平的总体评价。病人一旦出现不满意的事情,就埋下护理纠纷的隐患。如一次静脉穿刺不成功也可能会成为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导火线"。

2.2急诊抢救工作中常见的纠纷及隐患

2.2.1病人进入抢救室如果医护人员在抢救一个危重病人时怠慢了其他急诊病人、复合外伤或复杂的病情难以确认,使收住科室难以很快确定时,病人或家属会情绪急躁地认为医护人员在拖延时间导致不满而发生纠纷。

2.2.2突发外伤及疾病造成的危重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由于家属无法接受突发的冷酷现实,拒绝撤离抢救而引发的纠纷。

3 防患措施

3.1强化法律意识,对每一名护士上岗前都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等各种法律法规,要明确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有可能成为法庭的证据。自觉增强法法律意识,应积极地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要时刻紧绷医疗安全这根弦,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消除各种安全隐患,铭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真正树立保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业意识,有效地堵塞工作中的漏洞。

3.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度就是规范,约束各项医护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实施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对易引起护理事件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危重病人的护送、检查、登记、告知、沟通制;危重病人转送、签字、报告制,针对个别护士制度意识不强,查对不严格,危重病人抢救制度落实不彻底,护理文书记录不严密等现象,不断加强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尤其是对个别护士进行重点帮助,增强落实制度的自觉性。为确保急救物品,器材随时处于完好的备用状态,切实做到“四定三及时”即定位放置,定人保管,定数量,定期消毒,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及时维修,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 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4.1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根据急诊科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训练急救硬功,加强业务培训。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是保证和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前提。急救是一项应急工作,不是每时每日的程序性操作,必须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精神。必须切实做好日常琐事,才能保证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

4.2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提高心理应急能力,提高整体素质。护士应在工作之余培养各种兴趣爱好,通过多种业余生活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急救护理工作。

小结:急救护理学是一门新的发展学科,它具有独特的工作性质。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风险,这就要求全体护理人员树立“预见风险,防范于未然”的意识,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一旦纠纷发生,切忌冲动和过激言语,矛盾激化,实事求是,采取相应措施,已达到解决纠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采取必要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危重病人病情的稳定和好转。目前,经大量研究证实,对于危重病人,给予适当的肠内营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不仅能维护病人的胃肠道功能,使其胃肠黏膜保持完整,并且让内脏血流保持稳定。同时,它安全可靠,费用不高。危重病人绝大多数都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并且,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让病人获得需要的能量,还能调节正负氮平衡情况。这样,才能使胃肠黏膜细胞及相关功能保持完整性,从而避免造成细菌移位而导致发生肠源性感染。

1危重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的目的

尽管营养支持的效果有限,它无法完全改善危重病人情况,如他们处于严重的应激分解代谢状态下。但是采用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防治营养不良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营养支持的方式也逐渐从原有的肠外营养支持(PN)变成肠内营养支持(EN)。

2肠内营养应用指证

一些危重病人的胃肠道尽管具有一定功能,但他们却无法由口正常饮食。这时,首先应选择给予他们肠内营养。当肠内营养不能进行时,才考虑采用肠外营养。有关研究显示,初期肠内营养具有可行性。因此,危重病人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一般早期肠内营养是指患者进入ICU只有24到48小时左右。要求他们血流动力学保持稳定,没有肠内营养禁忌症,便可进行肠道喂养。术后病人绝大多数都会在高分解代谢情况下,因此,选择胃肠道营养更符合病人的生理状态。肠内营养能更好地促使其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同时,操作更为简便。以前,人们常常以为必须等到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但现代研究表明,通常在术后不久便能进行肠内营养。由于病人术后,他们的胃及结肠的动力都会受到影响,有所减弱。但是,通常术后不久病人的小肠功能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早期采取肠道营养支持,不仅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还能为患者节省费用,值得推广。

3关于EN的并发症与护理干预

3.1腹泻护理首次喂养应选择低浓度等渗液,单一成分。这样,帮助患者慢慢适应,避免出现渗透性腹泻。营养液使用原则为现配现用,温度最好在40℃至42℃。同时,做好容器消毒措施。每天喂养后一定要使用温开水冲管,从而避免胃管里面有营养液潴留。并且,把胃管末端进行反折包好,避免受到污染。如果腹泻的大便内含有脂肪球,则需缩小肠内营养液总量,然后,配合药物治疗。一般药物有庆大霉素、盐酸小檗碱等。

3.2便秘护理可在营养液中适当添加那些富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以将蜂蜜和香油添加到食物中。在鼻饲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对脐周腹部进行按摩,一日3次,每次20下。

3.3消化道出血针对消化道出血,应及时实施肠内营养,才能尽快帮助肠道恢复有关功能。等到病情稳定后,插入胃管。首先可试喂温水约100ml。然后,喂清米汤大约100ml至200ml,4小时一次,再慢慢增量,增加营养成分。同时,定期进行大便潜血试验及胃液pH测定。当pH低于3.5,表示可能会出血。必须立即报告医生。通常,应少用或停用激素,使用具有胃酸分泌抑制作用的药物。当出现少量出血时,可以降低鼻饲量(200ml/d)同时,减少浓度。若遇到出血严重的情况,必须立即停止鼻饲。把下列药物注入到患者胃里,包括云南白药、4℃冰盐水50ml、凝血酶粉、大约2-4mg去甲肾上腺素。同时,仔细观察他们的胃液、呕吐物、大便颜色、性状和量,注意患者的腹部体征,避免由于肠蠕动减弱而造成胃肠道中存有血液,从而掩饰病情。对患者病情做好定期监测,及时了解其血压、脉搏、尿量等情况,从而避免发生出血性休克问题。当然,如果需要,应同时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等到出血停止24时候可慢慢恢复鼻饲营养。

3.4关于食物反流及具体护理食物反流可能是由于腹压上升;贲门闭锁不全;胃内容物潴留过多等引起。反流不但会对营养供给形成影响,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出现窒息。具体护理措施:

3.4.1胃管管径大小要合适在使用带有气囊的气管切开管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胃管腐蚀。这样,就会使食管支气管瘘。胃管也能造成贲门闭锁不全而出现反流。长时间反流还会引起食管变窄。

3.4.2开始管饲前,必须将气道里面的痰液吸出、吸尽,防止在管饲后吸痰、出现呛咳、在憋云消雾气时让腹压上升而造成反流。若痰液较多的患者可随时进行吸痰。

3.4.3管饲中与管饲后患者应取半卧位,以免出现反流。

3.4.4在管饲之前,病人可以翻身。这样避免在搬动病人的时候,让其胃部受到刺激而造成反流。

3.4.5针对昏迷患者,管饲应逐渐进行。具体方法:第一日给予50ml电解质溶液,2小时一次。第二日给予稀释后的管饲食物。一般为开水25ml和管饲食物25ml,2小时一次。若没有出现反流、腹胀,第三日给予管饲食物大约200ml到250ml,每2到3小时一次。

3.4.6针对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反流的情况,可以采用间断分次缓慢滴注法,数量要从少到多,逐渐增加并且进行稀释。通常第一日500ml,等到患者适应后再达到所需的管饲量。

3.4.7发生反流时,迅速吸尽患者气道与口鼻腔里面的反流物。并且,暂停管饲,记下具体的反流量,行气管切开及相关的口腔护理。

3.5代谢并发症护理

3.5.1高血糖注意饮食应低糖。通过鼻饲或静脉输注两种方式为患者给予降糖药物。同时,对他们的末梢血糖做好监测。

3.5.2结合患者的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的用量。血糖控制在大约6mmol/L到10mmol/L。

3.5.3低血糖停止鼻饲后要迅速补充糖水。

3.5.4高钠血症鼻饲及静脉时钠盐的含量控制在4g/d-5g/d。鼻饲时应多供给水分。

3.5.5缺乏维生素营养液中添加那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有需要,可利用静脉补充。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院内转运;风险;措施

住院处是接诊各类病人的前沿窗口,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急症和意外事故不断上升,安全、及时地为病人办理住院手续,对病人院内转运途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已成为保证护理安全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将本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427例住院处危重病人院内转运情况进行了汇总。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转运存在的风险

1.1病人病情危重,在入院前的转运中有出现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其中主要表现为心跳骤停、呼吸急促至停止等。1.2病人情绪不稳,行为躁动,导致各种引流管滑脱或是堵塞,引发各种意外的出现。1.3病人在转运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呕吐,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导致病人窒息。

2措施

2.1充分评估病情

急危重病人病情变化较快,在仓促的转运中潜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在处理不当时极易出现意外。因此,做好转运前的病情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对病人在转运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做好准备,以便进行随时抢救[1]。

2.2转运前护理病人的准备

2.2.1检查管路

由于病人病情的需要,在转运前为病人插入不同的导管,而为了防止在转运中发生导管滑脱或扭曲,在转运前仔细检查各管路,尤其是气管插管病人,要同时做好吸痰工作,以在转运途中减少吸痰次数,防止痰液发生堵塞,不利于病人的呼吸。由于病人病情严重,行为易出现躁动,因此,应对病人进行制动,加好床档,并对各导管进行严密的检查,进行妥善的固定,防止发生滑脱。另外,要做好病人的保暖工作。

2.2.2静脉通路

对于危重病人的转运应使用静脉延长管,以防止在翻动病人时发生输液器脱落,并检查静脉管各处是否连接好,对于病人输注的特殊药物应做好相应的管理,随时监测病人的输注情况,必要时使用监护仪。

2.2.3转运工具

在选用转运工具时应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而定。在抬运病人时尽量使用整床,动作要轻,以免发生强烈的震荡导致导管滑脱或其他意外出现,从而加重病情。而对于意识不清甚至是昏迷的病人,要使其处于平卧位,并使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有呕吐物时发生误吸,引发窒息的出现[2]。护理风险管理在患者入院途中的应用张晶,郭淑艳(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吉林四平)摘要:目的加强对急重症病人院内转运风险的评估,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急救防范措施,减少病人在住院前的危险,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最大限度地挽救病人的生命。方法在转运前充分评估病人的病情,并在转运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同时根据病情的需要进行有效的防范护理。结果在病人转运的过程中对其实施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规避危险因素,减少意外的发生。结论对于危重病人在转运的过程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病人病情的评估,做好入院到住院期间的抢救护理工作,能够大大降低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2.3转运前抢救仪器及药品的准备

2.3.1抢救仪器的准备

主要的抢救仪器有便携式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除颤起搏监护仪、便携式吸痰机、简易呼吸器、小氧气瓶、微量泵、多功能转运床等,将抢救仪器准备好可随时实施抢救,以免发生意外。

2.3.2充足药品的准备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携带不同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安定等。对于行为躁动,对转运中的检查造成不良影响的病人应使用镇静剂。

2.3.3氧气的正常供给

充足的氧气是急危重病人在转运中必备的,是安全转运的保障,对于转运病人尽量使用便携式氧气瓶给氧,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在转运中使用起来简单。在转运前要首先检查装置是否通畅,并调节好氧流量与浓度,以便在转运中使用。

2.4对转运护理人员的要求

2.4.1专业技术

转运护理人员应具备熟练的技术,同时应对转运病人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能够熟练地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并可独立进行各项处理。一旦发现病人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后,应协助医生立即抢救病人。

2.4.2护士站位

在转运途中护士的站位十分重要,为了能够清晰地观察患者的意识形态、瞳孔变化、生命体征情况,护士应站在病人的头侧,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根据患者的主诉结合病情及时处理;同时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随时监测血压及脉搏,一旦发现异常应进行有效的处理。

2.4.3转运告知

在转运中做好相关告知是有必要的,对于意识清醒的病人应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争取病人的配合,而对于意识模糊甚至是昏迷的病人应做好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并告知在转运途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使病人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做好相关的协助工作。

2.4.4科室合作畅通绿色通道

为避免急救病人不能及时取药、检查、入院治疗等情况的发生,应加强与接收部门的沟通,在转运前联系好接收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做好诸如监护仪、吸痰器、呼吸机等相应设备的准备工作,以及电话通知电梯,减少等待时间,为病人的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2.4.5转运后的交接

病人被送到医院后,应与接收科护士做好交接工作,协助将病人安置好,向交接护士详细交代病人的病情,尤其是转运前后和途中发生的变化,以及用药情况。接收科室的护士对病人的情况掌握好后,双方护士签下“病人院内转科交接单”。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接时双方护士都应精神集中,以迅速将病人的情况交接完毕,利于病人下一步的抢救与治疗。

3总结

急诊病人的转运过程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所需时间并不长,但对转运质量要求非常高。病人在转运的短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各种变化,潜在着各种危险因素,随时对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做好转运途中的护理风险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故对医护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要对病人在转运中的风险进行详细的评估,并告知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要与接收部门联系好,备好途中所需的抢救物品,安排合理的跟随人员及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这些都是确保急诊危重症病人院内安全转运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晶 郭淑艳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篇14

近十余年,国内外对危重病人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发生压疮的观点及预防的重点存在某些差异。我国护理资源不足,常常在病人出现压疮时才采取护理措施,而不是运用护理程序去发现和解决病人问题。如何根据我国现状,提高预防危重病人压疮的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危重病人病情危重,加之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压疮[1]。为更好地以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压疮的防护问题,特将部分观点综述如下。

1 对压疮的认识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来源于拉丁文“decub”,意思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实际上,压疮常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病人,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缺损和破坏。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不是原发病,它大多是因其他的原发病未经很好的护理而造成的损伤。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生理心理痛苦和经济压力,也会增加护士的工作负担,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绝大多数圧疮是能够预防的,但并非全部。例如严重负氮平衡的危重病人,因营养不良,损伤后自身组织修复较困难;急性期大量脑出血的危重病人,需严格限制翻身,用现有的护理手段难以预防压疮的发生,造成难免压疮[2]。因此不能把所有的压疮都归咎于护理的不当。危重病人的压疮护理质量可直接反应一个科室,一个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专业水平[3]。危重病人是院内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

1.1受压 对病情危重的病人需给予各种治疗和仪器进行监测及治疗,这些治疗性管道和检测导线可能限制病人躯体活动和变化,使病人活动能力下降,造成病人皮肤长期受压。压疮不仅可由垂直压力引起,也可由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

1.1.1垂直压力 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原因是局部组织受持续垂直压力,Cinsdule提出,在9.3kPa的压力持续2小时以上,就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化,这提示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减轻压力的必要性[4]。

1.1.2摩擦力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

1.1.3剪切力 如危重病人平卧抬高床头时身体下滑,皮肤与床头之间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压疮。

1.2 潮湿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会增加5倍[2]。

1.3 年龄 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0岁以上病人较50岁以下病人发病率高出7~8倍[5]。

1.4营养状况 血球压积小于0.36和血红蛋白小于120g/l是较好的化验剪切点[6],对压疮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筛选预测作用。

1.5 吸烟 吸烟者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升高。吸烟者足跟压疮是非吸烟者的4倍[7],吸烟量与压疮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1.6认知功能 意识不清者较清醒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1.7 药物 危重病人长期使用镇静剂、类固醇导致机体抵抗力及活动能力下降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8 高热 皮肤压疮与体温的关系密切,根据文献报道昏迷病人在20小时内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病人平均体温大于38.5℃;未发生压疮病人的体温平均小于37.5℃[8]。有研究表明:体温上升1度,代谢率增加10%,因此体温过高也是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1.9 体重 消瘦者较肥胖者发生压疮的机率高[9],但肥胖的危重病人脂肪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及活动困难,在床上翻身时易被拖拉,而导致压疮的发生。现已证明,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既较大压力产生压疮所需时间比较小压力短[10]。

2 危重病人压疮的护理

2.1正确评估危重病人

把积极评估病人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要对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常用的有Braden压疮评分法,已在世界各医疗机构广泛应用。

2.2 压力 各种减压设备的应用

2.2.1 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和摩擦

每2h为病人翻身拍背1次,对于水肿、感觉麻木等危重病人需增加翻身次数。采取侧倾30度方法预防压疮,当人体侧卧与床成30度时,有利于人体骨突起部位压力分散和血液流动,能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11]; 避免损害皮肤角质层,防止病人身体滑动。

2.2.2 分隔式气圈 可以使身体局部悬空并使分隔带处皮肤不接触气圈。

2.2.3 电动防压疮气垫床 通过交替充放气方式,不断改变危重病人的受压点,缩短局部受压时间。

2.2.4 防压疮凉液垫 使用凉液垫,利用垫内液体流动,减少局部压力,降低局部温度,减少耗氧。传统用于预防压疮的烤灯现已不主张使用,烤灯使局部皮温升高,增加压疮的易发性。

2.3 压疮重在预防 对能轻微活动的危重病人,每日应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张力,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压疮发生。 指导有效深呼吸,增加身心舒适感;指导并协助双上肢主动旋转、屈曲、伸展等活动; 协助下肢被动活动 髋、膝、踝关节作相关的屈、伸、转等被动活动,开始动作应缓慢放松,每次二十分钟。

2.4 清洁护理 保持床单的清洁、平整、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2.5 环境管理 病室每日通风,减少人员流动,地面、桌面用消毒液拭擦。

2.6 饮食护理 营养不良使皮肤弹性降低,增加压疮发生的机率,延迟创面愈合及疾病的转归,免疫力降低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节膳食结构,加强营养支持。

2.7 疮面的处理和保护

2.7.1 先检测溃疡的大小、部位、分期和外观(肉芽组织,坏死痂,腐肉,渗出),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不同清创方法进行清创,用37℃的温盐水冲洗创面,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减轻感染促进愈合。

2.7.2对未破的水泡,消毒后用无菌纱布保护;较大的水泡,消毒后抽取泡内液体,再涂上药膏,无菌纱布保护。对创面较大渗液较多者,根据纱布潮湿情况,适当增加换药次数。

2.7.3渗出液中脓液较多的创面处理 对脓液较多的创面,下垫橡皮单,用生理盐水自上而下反复冲洗创面至清洁。冲洗比棉球擦洗要彻底,克服了用消毒棉球擦洗伤口易损伤肉芽组织,棉纤维易留于伤口内引起异物反应,影响组织愈合的缺点[12]。

2.7.4 创面结痂且痂下有脓液的压疮护理 先用生理盐水洗净脓液及渗出物,再用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创面部位,使干痂软化。从痂面的一侧分次除去坏死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将贝复济均匀的喷洒在创面上,加红外线照射15min每日2次。

2.7.5 创面应用氧疗 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固定牢靠通过一小孔向袋内输氧,氧流量5~6L/min,每次15min,每日2次。对分泌物较多的创面,先清创再用氧疗,在湿化瓶内放75%乙醇,使氧气通过湿化瓶时带出一部分乙醇,抑制细菌生长,减少分泌物,加快创面愈合。氧疗法是利用纯氧抑制创面厌氧菌的生长,提高创面组织中的供氧量,改善局部组织代谢。

2.7.6婴儿护臀霜配合保鲜膜使用 大量的研究证明,湿性环境更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使创面不经过一般的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而且愈合速度要比干性环境快10倍[13]。此方法属于密封式创面湿润疗法的一种,在压疮皮肤表面外涂婴儿护臀霜可以造成一种湿润环境,保鲜膜包敷可以形成一个密闭环境,控制水蒸气的蒸发,有效隔绝液体和细菌侵入,快速创造出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湿润环境。同时,压疮伤口的湿润环境,可减少保鲜膜和创面的粘连,在更换保鲜膜时不会损伤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组织,创面的疼痛会减轻[13]。

2.7.7凡士林 可减少皮肤的摩擦,起保护膜的作用,对皮肤形成封闭性油墨[14],减少局部皮肤的摩擦力及擦伤的机会;避免汗、尿、便、血等与皮肤直接接触。

2.8 压疮的物理治疗和药物应用

2.8.1压疮伤口湿敷

1962年温特博士证明了使用保湿敷料的伤口较暴露于空气中近乎自然愈合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15];减少炎症反应及痂皮形成;降低感染的危险;减轻疼痛。

2.8.2 鸡蛋内膜覆盖 清创后用鸡蛋内膜覆盖,将其平整紧贴于创面上,蛋膜覆盖范围要超出创面1厘米[5]。

2.8.3 碘伏 是新一代广谱、高效、无毒的外用消毒杀菌剂,使组织脱水、促进创面干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作用[16],对粘膜无刺激,无腐蚀性,涂于局部表面可形成一层保护膜,保护创面及周围皮肤,防止细菌直接进入创面,促进创面的愈合。

2.8.4 伤口有感染时,周围出现红、肿、热、痛,渗出液多,有异味,外周血白细胞升高,可做伤口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按医嘱使用抗生素或使用含银离子或纳米银抗菌敷料。

2.8.5 胰岛素联合654-2治疗压疮 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微血管的灌注;654-2能解除血管痉挛、有镇痛作用;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愈合。故将胰岛素、654-2混合液湿敷于创面后,可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伤口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加快组织生长,缩短压疮愈合的时间[17]。

2.8.6 胰岛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压疮 研究发现胰岛素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样作用,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和胶原合成[18]。苯妥英钠能显著增加创口局部胶原沉积和血管形成,增加创口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有效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创口愈合。

2.8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准确记录,每次换药时对伤口进行评估以制订和修改计划,提高护理质量。

2.9加强责任心 护士应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压疮危害性的认识,减少由于护理工作失误而造成压疮发生。有研究显示护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准确预测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9.1 建立翻身卡 压疮预防的重点在加强护理管理上,重视基础护理,床头挂翻身卡,翻身后记录时间、及皮肤情况。

2.9.2 护士长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检查翻身卡填写的准确性和措施的合理性,保证卧床患者翻身卡的使用得到落实。

2.9.3 使用翻身卡,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皮肤护理的方法和重要性,对护理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使患者的护理得到全程、有效的管理。

2.10 心理护理 对病人同情、理解和关心,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减少受压和摩擦,配合治疗及护理。加强护士的心理品质修养,注意心理护理中的“负反馈”现象[19]。

3 小结

危重病人的圧疮是由活动减少和功能损害引起的一个潜在的具有很大危害性的并发症,它的形成过程迅速,治疗过程却很漫长。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彻底杜绝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

参 考 文 献

[1]林小玲,压疮的预防和治疗[J]全科护理,2008,6(1B):101.

[2]刘红,付小悦。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7(2):50-51.

[3] 黄春菊,韩莲英,谢帆英.循证护理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2007,5(12C):68-69,

[4]陆微,温滨,谢晖,等.临床压疮护理预防及基础循证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4):247-249.

[5]周萧.浅谈压疮护理[J]当代医学2008,8(147):134.

[6]董文军.压疮护理的新进展[J]甘肃中医,2007,20(4):124.

[7]彭翠兰,刘梅.临床压疮患者原因及对策[J]当代医学,2009,15(3)121.

[8]李莉.重型颅脑损伤伴神经性高热患者预防压疮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学,2009,4(2)81-82.

[9]廖林英,韦素惠.压疮危险因素预测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5):96.

[10]Gebhardt KS.Pressure ulcer research:Where do we go from here.[J].Br J Nurs,2004.13(19):14-18.

[11]王冷.压疮的管理(二)[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3.

[12]张小冬,陈爱萍.褥疮的预防与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920-922.

[13]游兆媛,樊杨.湿性愈合疗法治疗溃疡期压疮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3)下旬版:819.

[14]罗广珍,秦春华等.凡士林预防压疮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8):1069.

[15]Moues CM,van den Bemd GJ,Heule F,et al.Comparing conventional gauze therapy to vacuum-assisted closure wound therapy.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07,60:672-681.

[16]王新红,杨丽霞.碘伏在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创新研究,2008,5(32)120.

[17]吴自文,胰岛素.654-2注射液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