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范文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3 09:05: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目标

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现代文阅读 提升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99

现代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通过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为此,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改变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调动一切因素提升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

一、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和评价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效果,为此需要教师明确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语文阅读教学生本原则。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行为主体是高中生,目标的确定要仅仅围绕高中学的学习需要,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有一点是“教师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作者创作的情怀”。在《雷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有一点是“通过课文绘制的故事情节发展进一步把握戏剧冲突。”

二、语文教师要选择合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信息加工教学策略

现代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价值是通过课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加强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知,即现代文阅读教学重要任务是培养和提升学生选择、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为此要求教师在信息处理加工中选择合适的策略进行。现代文阅读文本内容较长,想要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教师需要快速阅读文本信息,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阅读信息供学生细细品味和鉴赏。比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小说单元安排了三篇小说,这三篇小说的文章篇幅都很长,其中《边城》主要选择了小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内容,一共21节。为了透过这21节内容了解翠翠、傩送、天宝的人物特点,感受到湘西文化内涵,教师需要先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中选择有用的信息高度概括小说的内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加工教学方式,确定“用200字概括小说内容”、“找到文章描写环境、人物心理和对话的句子”两个教学目标。

(二)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

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适合篇幅较小的散文和诗歌阅读教学,针对篇幅长的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选择文选的一部分应用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其中阅读和思考结合教学策略中的读指的是对文章内容和精确语句的感知,从而感受作者创作的情感。思考是指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和语言特色。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在两分钟时间内阅读全词,了解词的上阕和下阕所写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上阕和下阕之间的关系。学生回答出上阕是写景,下阕是抒情。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全词内容之后,教师选择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词汇“独”、“尽染”、“竞”等,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深入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谈谈自己对这些词语用意的理解。这种教学安排体现了思考和阅读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了解词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字句的推敲进一步把握全词的思想感情,对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教学策略

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发展,要求语文教师要为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营造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环境。其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方式,具体要求教师结合现代文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各个小组的学术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一般情况下,比较简单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学习,而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难度的语文教学内容则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在学习《祝福》的时候,对于主旨的理解,学生受个人经历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小说主旨,遇到了阅读难点。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祥林嫂的死应该谁来负责?”之后学生经过小组探究得出了是封建社会导致了祥林嫂的死,加强了对小说主旨的理解。再比如《荷塘月色》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学生受年纪的限定对人、事的思考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加上学生对鲁迅那个时代了解不够,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教师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学生基本了解《荷塘月色》内容之后,教师提问学生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师为不同小组的学习提供不同学者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让学生划出文章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并结合学者的研究把握文章的内涵主旨。

(四)体验教学策略

一切知识都来自于感知,学习的体验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体现,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实现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情境的创设来还原教学内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小说和戏剧的学习,文章中会涉及大量的人物对话,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分组、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感受。比如对于抒情性的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渲染和背景氛围的创设再现课文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比如在《雷雨》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出自己喜欢角色的语言和描写这个角色的语句,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分析感受戏剧刻画人物的语言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感受到人物形象。应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雷雨》教学的原因是在文体上,戏剧本身是一门舞台艺术,会应用到丰富的语言台词和动作刻画人物,向读者展现社会现实。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戏剧这一文体的特点。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提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需要高中语文教师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学生语文阅读学习需要开展系统化、有针对性、科学性的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更新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实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2

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必要性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一样,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离不开阅读,不管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据相关报道统计发现,目前,我国有大部分的高中生对阅读的兴趣不是很浓厚,其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不够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读书,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感悟文章中的含义,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语文是一门知识面较为广阔的学科,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文章内涵,并且学会运用文章中的写作手法,积累文学素材,提高创作能力。

二、准确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标准

阅读水平标准是设计和实施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依据,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的准则,才能够明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在制定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是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考试要求来制定目标;有少部分教师,甚至没有教学目标,盲目的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教学,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非常不理想,不仅浪费时间、资源和精力,而且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有准确的抓住高中语文阅读水平准则,才能够准确的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定位。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供阅读片断,因此,教师可以从语文教材中的阅读片断作为阅读教学的蓝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照虎画猫,将阅读片断中的内容照搬给学生,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如何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即对阅读内容进行重组或者重选,并进行拓展及挖掘,至于重选什么,怎么重组,拓展多宽以及挖掘多深,这需要教师去参考高中生的阅读水平相关标准来确定。

三、尊重高中学生的阅读体悟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取得一个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成果,就必须提高高中生对语文阅读的体悟能力,下面笔者针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体悟,提出以下几个方法:第一,问题式阅读: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将阅读方法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理解模式。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朱自清为什么说‘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也没有'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对整篇文章进行阅读。第二,探究式阅读: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有属于该阶段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以及心理特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些特征,布置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探究阅读课题,使学生在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过程中,找到探究式阅读课题的相关资料,由于探究式阅读课题的讨论内容较为广阔,因此,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所收集到的答案都不相同,通过探究式阅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的了解文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模式。第三,体悟式阅读: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阅读体验大不相同,因此很容易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使得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阅读模式和阅读风格。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使用体悟式阅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些措辞比较优美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诗歌、散文以及小说中的精华,在必要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阅读语感和阅读模式,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只有采取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笔者提出了两个提高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第一,注重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课内阅读,还需注重课外阅读。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选取语文教材之外的文章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蓝本,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课外知识。第二,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通过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特的人格,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将在阅读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因此,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和语文写作教学相结合。譬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的“边城”时,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优美的语句和巧妙的写作技巧,并将这些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结束语

篇3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一)教师阅读教学的误区。

1.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

为了应付高考,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将目标集中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美育目标等的教育,致使生学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发展。

2.依赖答案,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

针对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题所提供的参考答案,有些老师认为,答案会限制学生的解题思路,阻碍学生发创造性思维和散性思维的发展;但更多的老师认为阅读题所设置的答案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答题方向和把握文章主旨。

3.教学方法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教师讲课死板,所选文章也不够精美,学生对课堂缺乏兴趣。学生普遍要求能提供更多更精美的文章,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选择阅读。

(二)学生阅读训练的误区

1.对文章理解不透彻

无论是词句的理解还是主旨的把握总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偏差,难以回答得完整准确。阅读积累不够,视野不够开阔,文学底蕴欠丰厚。

2.不能“学以致用”

判断文章体裁,运用相关文体知识鉴赏文章、思考问题,应是学生阅读思维之一。但是,学生阅读过程中却难以将课内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课外自主阅读能力,不能有效地实现“学以致用”。

3.认为阅读训练成效小

学生喜欢做客观题,他们认为做客观题花费时间少,成效相对显著。做像小说阅读或散文阅读这样的文章,他们觉得费时,而且得绞尽脑汁,有时不一定答到要点上,所以效果不显著。其实不然,阅读训练一定要多读多练,才能培养语感。

4.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语文学习的一大内容就是语言学习。而当前许多高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文章看得懂,但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该现状令人堪忧。

二、探究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引导学生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积累。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祖国优秀的文化,这为阅读积累的重要性作了关键的脚注。从语文教材的选用看,必修一至五,《外国小说欣赏》,《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读》等八本书选用了很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品读、理解、感悟、鉴赏,甚至背诵这些名篇佳作。让学生从这些名篇中感受作者的人格,从而内化自己,提升自己的品位。特别是教材中选用的我国古典名篇佳作,更要引导学生从传承祖国文化,完善自身人格的高度去认识积累的重要性。

(二)提高学生的细读与鉴赏能力。

无论是哪类文体的阅读教学,都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旧理念下的“架空分析”和新理念下走极端的“思想漫谈”式,其实都忽略了一点,“语文”姓“语”。离开了对语言的品味,离开了与文本的“亲密接触”,阅读教学就会走向空洞。对此,半个多世纪以前,朱自清先生在《・序》中已有很精辟的论述:“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三)鼓励学生个性阅读与探究性阅读。

个性阅读,即学生从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这种个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学习语文打好基本功。当然,个性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可以指定读物,做到统一阅读,各自理解,教师点拨,提倡个性感悟与评价;也可以是抓大放小,在一个大文体或大范围里,任学生自选读物,各取所需。

(四)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

1.教师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意识

平等意识缺乏的教学会造成话语霸权充斥课堂,使课堂出现“灌输式”的教学现象: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思考,学生记录教师的思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学生纯粹只是客体。

2.教师应提倡“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不同观点的互相尊重,从而与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结论

总之,探究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广大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意识和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以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中走好每一步,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进而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新课程;阅读教学;高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与教学之间的对话。阅读教学目标分为五个方面,积累与整合,思考与领悟,感受与鉴赏,拓展与应用,创新与发现。因此,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性的学科知识,侧重于文章的理解与应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与新课标要求相差甚远。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程式化教学模式,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

根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来看,应对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也只有多样化的教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升学率的影响,阅读教学步入了“模块化”的深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体,只要开展阅读教学,必先从中心思想开始入手分析,然后逐句、逐段的进行句子与段落分析,最后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陈旧、僵硬,老师“繁琐”的语言讲解代替学生们的感悟与理解。这种“应试”教学方法,一方面会让学生丧失语文阅读的兴趣,一方面阻碍教学效果的提高。

2、阅读教学设计盲目性、随意性较大,缺乏培养目标。

进行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三方面的要求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们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获得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想、独立探究的能力。真正的感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享受阅读带来的成功体验。但是,现阶段阅读教学中,教育设计随意性较大,安排设计不合理,杂乱、零散的教学,无法使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另外,阅读教学中,老师习惯“多问多答”的教学方式,不断向同学生抛出各种问题,导致学生紧张、一头雾水,而且教学效果不显著。

3、阅读教学只是停留在表面。

阅读教学不像数学、物理等学科,有着特定的公式、法则。阅读的内涵、意境是比较深远的。比如说,在进行古诗词意境欣赏的时候,可以通过感受诗词的语言、意象、画面、构思、情感等等之美,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文章的内涵与作者的写作意图。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课时等方面影响,只是停留在表面教学,无法深入的进行阅读欣赏。

二、如何更好的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1、积极倡导“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科目,尤其是阅读教学,更是一门自由驰骋、自由发挥的科目。应有灵活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应“不拘一格”,应有所创新,打破传统、僵化的教育模式。比如说,在进行古诗词赏析时,就可以充分采用鉴赏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首先诵读整篇古诗,从音韵上感受诗词的节奏美;其次,领悟文章的情感之美,结合诗句含义去揣摩诗人的思想情感。再次,品味古诗意境之美。学生通过散文描述或者以诗译诗的形式晕染古诗意境。最后通过析读,感受诗词的艺术之美,站在比较高的角度,鉴赏诗词的艺术风格。通过上述四步古诗赏析过程,学生不断摸索总结古诗欣赏的学习方法,在不断感受古诗之美的同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文章特点,开展创造性、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2、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记忆。阅读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重视学生自主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问环节的引导必不可少,还需要积极吸引学生加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加强老师、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一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3、充分挖掘阅读教学之美。

阅读教学有着深刻的内涵,可以不断挖掘、不断品味。这是一门“感性”的课程,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挖掘文章的内涵。这是一种美的快乐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文字功底、语言运用等能力,更能感受文章内涵之美。因此,在阅读教学时,除了基本的文字、语言运用训练,应该更多的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内涵,体验文章的情感。比如,通过几个点睛之处让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感受小说故事情节,达到身临其境之感。重点放在语言艺术之美的挖掘上,让学生感受阅读美的熏陶,进一步提高语文阅读兴趣。

4、积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应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现阶段的高中阅读教学,只是为应试教育服务,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影响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阅读教学也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尊重并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与作用,老师需要积极提高课题把控、效果把控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积极倡导“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挖掘阅读教学之美,积极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详细论述了如何更好的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何琴仙.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2]王志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建议[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03

[3]胡志贵.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作用与实践[J].教育科研,2008(05)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分析和研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过程中主要学科之一,其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高考,和学生日后长远发展具有紧密联系。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学主要内容,是培训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知识内容[1]。教师传统阅读教学主要是依据书本内容进行教学,具有一定局限性,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致阅读教学失去原有教学意义,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教师开始对自身教学情况反思,增加对名著阅读教学关注,在实践研究后,发现名著教学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和审美教学联系性

就文学名著来说,其是语文知识体现,利用语言和文字展现客观存在的事实,体现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因此,可以说文学名著是艺术和文化展现形式,具有教育意义和艺术内涵。就文学内容来说,具有多样化特点,包括小说文学形式和戏剧文学、文言文和散文文学形式,诗歌文学名著等等。站在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可以发现众多文学名著影子,诗歌和散文等等文学名著。例如:在高中语文中对于《离骚》这一文学名著内容,在对内容学习了解后,就可以体会到屈原高尚品格和洁身自好的优秀品质。《诗经》这一文学名著,则可以展现我国不同民族艺术魅力和文化特对点,其次,还有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先生《红楼梦》也体现出一个封建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发展史和一段被封建礼教所束缚的缠绵悱恻的爱情。总而言之,无论是国内的优秀文学名著还是国外优秀名著,在当下高中语文教学中都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素质和身心具有潜移默化般影响。文学名著是高中语文阅读常见的教学内容和素材,审美教育具有自身特点,高中教学中,主要是利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感受美好的事物和美的内涵,提高学生自身美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2]。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语文阅读教育中,名著教学具有多样化美的元素,为高中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审美教育可能。

二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有序开展

(一)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教学和理解能力

教师在语文名著教育的主要人员,其是学生学习引领者,关系着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种中,要树立全新工作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增加和学生交流。其次,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身,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理解能力。我国著名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保证自身具备能力和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也要全面贯彻这一理论观点,在课下学习不同文学名著知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剖析和发掘名著文学中存在美的元素,利于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增加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判断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空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疑难问题可以及时与教师沟通和交流,避免学生在给出问题时教师无法解决和指导弊端发生。例如:教师在私下可以学习当下我国社会较为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我国美学观点,了解西方国家美学理论,提高自身审美兴趣。教师对于自身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利用多样化化形式来开展,教师可以增加对西方国家和我国名著阅读量,物预览优秀名胜古迹,去参加书法和诗歌大会等特点,发现不同艺术展现形式和文学作品中美,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审美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二)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灵活性

站在实际教学角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教学位置,把学生放在主要教学位置,教师自身则发挥引导作用。在明确好教学主体后,教师也要建立一个科学化的教学目标,保证审美能力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等等,明确自身教学方方向。最后,为了增加阅读审美教育有序性,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加教学多样性,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利用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实现兴趣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文学名著中美的观察和理解、就多媒体技术教学来说,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和文学名著具有联系性视频,可以展现人物特点和自然之美的视频,直观把文学艺术美展现在学生眼前,必然会为学生带来视觉上冲击,增加其对美好事物关注度。其次,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完毕后,可依据本班级人数实际情况,把学生划分为4-5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文学名著中存在美特质,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在讨论后给出自身见解,加深学生对美的印象,也增加学生对文学名著知识印象,可谓是一举两得。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具有声音资源视频,学生可以在欣赏激昂音乐同时,激发其对文学名著内容关注。单一就《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把祖国山水地貌进行展示,在展示时,为学生阐述英雄气概,领会《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故事情感内涵,感知不同魅力,感知大自然魅力,体会大自然孕育出我国英雄豪杰等等[3]。教师在多媒体教学后,则可以结合小组讨论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教师让每个小组学生针对视频存在美的元素,在小组内部讨论和研究,并在讨论后在班级中发表自身观点和见解,加深学生对文学名著理解。其次,为了保证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和讨论教学有序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增加和学生交流和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最喜欢《三国演义》这一文学名著教学哪个人物,这一人物具有怎样性格特点,你怎么评价这一人物等等。最后,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完毕后,要及时登记自身教学行为和语言进行批评,发现自身教学弊端和不足,完善自身教学薄弱环节,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保证语文名著教学和审美教学有序开展,实现素质教学最大目标。

(三)创造班级文化,进行延伸性教学

高中语文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环境外,教师也可以把语文名著教学知识和班级文化联系,在班级中,布置课外文学名著读书角,在班级定时举行文学知识大赛等等,学生在感知班级存在文学气息时,可以熏陶学生素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黑板上设置一个角落,写上名著名言名句或者诗词,学生在可课间就会无意间看到黑板上的诗句,久而久之,学生开展对诗句和名言名句研究,发现诗句和名言名句中耐人寻味的美。为了增加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除了可以利用班级文化这一形式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熏陶外,也可以利用一下自习课,和学生进行课外名著学习,举办名著演讲大赛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机会,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在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基础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高中是学生主要学习阶段,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和初中学习后,具有自己思想和理解能力。但是对当下高中生学习弊端进行分析和调查后,发现高中生这一时期艺术审美能力处于起步阶段,其不具良好艺术审美能力。面对这一发展形势,结合高中新课改教学要求,教师开始利用语文文学名著和审美教学结合,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在文学名著故事情节、诗歌诗句、人物特点等等感知中发现点滴的美。最后为了保证高中名著阅读教学和审美教育有序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和理解能力,利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灵活性,创造班级文化,进行延伸性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条件。

参考文献

[1]邵颖.汪清县第四中学“名著导读”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6.

[2]李莉.全纳教育视野下高中语文探究型阅读教学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