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2 14:52:2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准确把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不同学科不同课程都有自己的性质和特点,教师的教学工作都必须符合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否则就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更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解本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前提。
(一)认识课程性质,了解其重要性。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思想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和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养生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能知识。作为中医药学各专业的共同基础课程,是在本科生在入学之初开设的。各学校基本上是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和中医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及专业必修课,学好这门课程,将为学生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奠定坚实基础。因此,作为中医专业的入门课,《中医基础理论》在中医教学中拥有非常的重要地位。
(二)从课程特点看,《中医基础理论》具有极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一门学科,它的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和病机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可见,中医基础理论本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其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的基础,说明中医的形象思维方式属于理性思维范畴,它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不仅文字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同时,中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临床实践,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所以,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相应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中,理论抽象,内容概括性强、带有哲学和方法论的特征,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较为枯燥,使学生感到乏味而没有兴趣。由此,适应课程性质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二、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使命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必须明确,否则没有方向和目标就是盲目的改革。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从最终目标来说,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一)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抽象深奥、难以理解,而教学方法单一、枯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容和经络部分的内容都比较抽象,主要依靠教师单调的讲授,学生会觉得难以理解和接受。二是教学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三是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当前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兴趣降低。由于没有兴趣导致有的学生上课做其他事情,或者只为完成学分任务要求,而勉强被动学习。四是忽视实验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得学生靠强记硬背地接受理论知识,不善于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而无法达到培养中医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改革非常必要,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现象,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能大大强化教学的生动性,在教学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理解、掌握理论知识。2.应用中医理论进行指导、解释实际现象,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和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及创新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学习与科研夯实基本功。4.有效掌握临床思维方式,增强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达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
三、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教学中遭遇的主要问题,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比较关键的方面。中医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中医,并产生兴趣,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中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在于其理论性较强,概念过于抽象复杂,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给初学者带来了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板书、口述为主,表达知识信息有限,无法展示动态的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实践证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会带来极大改善。多媒体教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有许多传统教法无法比拟的长处,但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不足的地方,由于信息量大,有时反而不利于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及时进行引导,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恰当吸取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有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当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活动,不会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就不为学生所欢迎,被时代淘汰。据相关调查表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对中医学科多媒体教学持肯定和赞成态度。由此,教师不仅要学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要善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这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四、创新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是由“知识课堂”转向“生命课堂”,“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的教学”[1]。只有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传统教学模式弊端诸多,主要因为“课程内容与生活世界脱离,忽视了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割裂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使课堂教学丧失了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2]。实际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近年来的成果大都探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主要有:1.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主动性。这种启发式往往也是问题式教学,教师可把课堂提问穿插其中,同时增加讨论与议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能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2.互动合作式。有人提出组建合作小组,借助小组内不同素质的学生之间互动帮助、互相启发的合作性学习方法,让持不同见解的学生自由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思维和自学能力等。3.PBL教学法。“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其核心是采用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3]。王彤等人指出PBL打破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良好方法。4.案例式。中医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脱离临床实践的理论教学就会带来不良的教学效果,无法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杨巧芳等人提出以讲述为主和以问题为主导引入案例分析,并结合进行以案例为中心组织小组讨论的案例式教学法。此法能促进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在浓厚的案例情境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实验式。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主动参与操作,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观察、思考及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我们可根据需要吸收以上方法,并进一步创新方法。
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中医基础理论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特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并且其理论终归要应用于临床实践。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将LBL和PBL相结合,LBL是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LBL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虽然可以主动地讲,但学生往往是被动地听”[4]。LBL模式其实就是一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枯燥过程,不顾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不能完全舍弃这种传统的模式,有的基础理论比如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等基础理论还是需要教师传授和讲解的。采用LBL与PBL相结合的模式就能较好地实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上面所列举的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法,二者不仅在强化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较大影响,而且其本质就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依据中医学的特点,理论教学必然要与临床病案结合,是课程本身所提出的要求。所以,病案问题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利用病案资料组织讨论,吸引学生更多投入和参与,才能使理论与临床实际更加贴近。巴哈尔•哈德尔等人认为“以病案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处于当事人的位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思考和讨论病案问题中的各种疑难情节,逐步形成具有各自特点处理方案的教学。它能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应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良好品质”[5]。实验教学法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王朝阳等人指出实验教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因而,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实验课是必要的。综合以上几点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应符合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使命,从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要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有效手段解决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还是部分教学内容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厚、主动性不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突出问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创新教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都是有效克服教学中困境的方法。显然,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应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鉴.课堂重构:从“知识课堂”到“生命课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30-33.
[2]李金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30年:回顾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4):46-60.
[3]黄素霞,俞方.谈PBL教学模式与医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2(9):69-70.
[4]吴丽丽,严灿.基于LBL和PBL相结合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实践[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04):25-28.
1.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教学对象选择与分组:选择中我校2010级中医七年制专业不同方向(传统中医方向、中医方向)的教学班级,对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30人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每5人一组,共6个小组;中医方向110人采用传统授课方法。两个班级所用教材均为孙广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课程教学章节的选择:中医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在课堂讲授完绪论、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后选择五行学说;藏象学说在讲授完藏象的概论及五脏中的“心”的前提下,进行其它四脏脏及其六腑;病因学说中讲授完风邪之后的其它邪气及其七情、痰饮、瘀血等内容,进行PBL教学法试用。于学期末进行理论考核和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评价分析。
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应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要尊重客观规律,制定适合于学生的PBL教学的教学大纲。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的要求,列出难点、重点及必须掌握的知识点,针对学生的知识背景,拟定部分思考题与教学案例,并在应用前期提供少量辅导材料。
编写教学案例:为了使PBL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与教研室的有关教师多次研讨,制定PBL教学的具体案例,病例中的问题具有劣构性。每个病例都有学习重点,且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检验结果,涵盖相应的课程内容。每个病例后面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了许多相应的引导性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我学习、资料查阅和准备讨论提纲。
编写教师指南:因教师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对案例的理解不同,为避免对问题理解的差异及其对讨论内容引导的不同,针对引导性问题和学生可能提出的疑问,编写教师参考指南,对每个问题提供了参考解决方案。
制定具体实施步骤:PBL实施过程要求各个学习小组针对相关问题自学教材,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做读书笔记。讨论课前将教学案例及问题发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预习相关的知识点,自学总结,准备小组讨论提纲。小组成员之间可相互讨论;小组讨论后,推荐1名代表参加大班讨论。大班讨论时,由每组推选的代表讲解,本组其他成员可及时补充,其他组成员在该组讲解之后,可以进行提问。最后,教师搜集一些带有共同性的问题,总结讲解、概括归纳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此外,课堂讨论前,教师应随机地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课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中的表现,实事求是、客观地做出评定。上述PBL教学法实施的步骤概括为:提出问题—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大班讨论—教师总结。
2.PBL教学法教学效果的初步评价
理论考核评价分析:PBL教学方法组平均成绩78.4士9.8,传统授课法组平均分73.8士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74,p=0.0289<0.05),说明七年制传统中医方向班成绩优于中医方向班,即提示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法。
PBL教学法教学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课堂气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理解接受、主动学习、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结果显示,课堂气氛方面,PBL教学法组90.0%学生感觉课堂气氛活跃,较系统讲授法组(67.3%)明显改善;学习态度考评如听课状态、课堂纪律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教学方法(76.4%)有改善;学习兴趣方面,PBL教学法组(83.3%)较传统讲授法组(77.3%)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知识的理解接受方面,PBL教学法组76.7%学生能较好地分析案例,较传统讲授法组(71.8%)有所增强。另外,PBL教学法组在自主学习、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分别为80.0%、87.0%和73.3%,较传统教学法组60.9%、72.7%和58.2%高。可见,PBL教学法较之传统授课法展现出了较大的优势。
3.讨论
中医基础理论是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由于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跨度大,以及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当代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相关问题的理解,或者在如何正确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上容易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则普遍感到该课程概念多而陌生,内容抽象,理论深奥,信息量大,难以深刻领会所学内容。针对以上特点,采用PBL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深奥的理论更浅显易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PBL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的互动合作、探究学习及自身观念、态度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为了更好的推进和实施PBL教学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总计经验,如要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特点,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更多的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提问,及时指导学生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注重教学形式的合理运用,实现在参与中发展。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适合于传统型中医方向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初步建立了PBL教学方法中“教”与“学”的效果评价机制,这必将对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Chan LC.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hybrid medical curricu lum[J].Kaohsiung J Med Sci,2009,25(5):254-257.
[关键词] 计算机 课程 建构主义理论 教学
当今社会人类的很多活动如办公、教育、科研、学习等,均离不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同时也对计算机教育的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难点以及困境,文章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以及学习方法。
一、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非常重要。在实际教学中,又经常会出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诸多问题。分析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会发现导致教学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角色的不对称 尽管现代教育观念一再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到组织、指导和促进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经常在不经意之间被弱化。教师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往往通过省略具体操作过程、取消讨论环节等加快教学节奏,而学生则对激增的课堂教学量应接不暇且被动接受。于是,教师重新成为教学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教具使用的单一 目前,计算机和投影仪已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工具,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并未被完全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影等功能完全被漠视,反而成为一块新型“黑板”――对课本内容的转印和放大。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由于涉及操作规程以及程序语句使用语法,这种单一使用教具的情况更容易出现。
3、教材选用的不当 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的不同态度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2种典型的教材观,造成教材使用不当。1)部分教师将教材等同于教学大纲,“讲教材”的做法不仅漠视教学大纲对不同学生类型的教学重点的实际要求,而且也容易导致学生对教材乃至所有书本的盲目崇拜,扼杀其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2)另外一些教师则遵守教学大纲的要求,却完全漠视教材中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内容,甚至只讲简单的内容,而难度大、与考试无关的则一概省略。这样不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度缺乏,也很可能会助长学生的“就简避难”风气,不利于对学生克服困难的人格素质的培养。
4、教学方法的单调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它对于实现教学目的有重要意义。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获得正确、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而且还可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帮助他们形成学习迁移能力。
基于目前出现的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探讨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以及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及构成要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教学以及学习环境、设定的具体的场景以及教学、学习内容。协作: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过程。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由书本内容、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自己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以及策划者,起辅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在大脑中重新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动的、积极的。
三、建构理论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现
虽然学生在学习时中是主动的、积极的,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却是盲目的、没有头绪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设置相应的学习情景,起到策划者以及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依据教学大纲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师首先应该梳理出分层的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将每个不同层次的知识依据之间的相关性,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以及子课题;第三,为各个情景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第四,协助并引导学生完成每一个课题作业;第五,接收并检查学生的课题作业;第六,依据前一个课题作业设定并修改下一个课题情景。
对于学生而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收集;第二,课题作业的完成以及完善;第三,课程作业所涉及的知识点的内化以及引申;第四,对课程情景的把握以及对老师以及上课方式的意见反馈。
以上几点分别是从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角度讨论的建构主义教学以及学习方法,在实际创作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水平设置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有所侧重的情景模式,并按照学生所已经掌握的计算机基础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课题组以供学生选择学习。不同层次的课题对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期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四、小结
建构主义理论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说明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法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实践证明,合理应用建构主义的各种教学方法,可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春莉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教育研究》2002 (23) 7 .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我们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整个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工程在建设前都必须进行岩土工程勘察,采集相关数据。而我们勘察的成果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整个工程造价的安全。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我们不能轻视的工作。我们应该对平常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保证勘察成果质量。
1.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1.1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等相关理论,应用科学的勘察方法,利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依照一定的程序对建筑项目场地进行调研。调查、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建设对所在地及周边自然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等内容,并对勘察成果及技术参数进行评价和设计,以便为工程建设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详实、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及技术参数。
1.2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现场的钻探及原位测试、原状土取样、室内试验以及编制设计文件等方面。
1.3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的选定
(1)收集地质资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
(2)按照地质条件以及测绘成果,进行勘察纲要的编制;
(3)根据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工程特点,确定勘察手段和勘探方法。
1.4 岩土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1)根据勘察结果,拟订初步设计方案;
(2)制定施工方法;
(3)进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验证,确定最终设计方案;
(4)制定设计文件,文件中要涵盖设计方案、施工方法、施工要求等要点。
2.勘察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勘察依据不充分、目的不明确
实践证明,只有设计意图明确,才能科学合理的布置工程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但在工程实际中,有不少勘察工作不完善、不具体,例如,拟建工程的结构形式、规划地坪标高、勘探点坐标等情况不清,这些都是因为勘察单位的技术不足引起的,加上勘察单位对工程所涉及的公众利益安全不够重视,忽视了工程施工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地质危险和地貌问题,例如,某项工程勘察报告中提到该施工工地上有多个钻孔遇到防空洞,防空洞与地下室的地板之间仅3m的距离,可是在勘察平面图上却没有标识,相关人员也没有对勘察报告进行核实。又如某一住宅小区原有的地貌为山地丘陵,人工渔塘较多,是建设单位在堆填后进行开发的,在勘察过程中,某勘察单位没有对原有地貌进行详细的勘察,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在后来施工中发现的其他地理情况与勘察报告中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塘堤上,导致业务不得不对工程项目进行变更。
2.2勘探点深度
各建筑基础结构和形式都有所不同,其勘察的深度也不同,如5-6层砖混结构住宅,通常的勘探孔深为15m,而在地质较好的密实碎石土及基岩区可以减少勘察的深度。而对于多层结构的商场,高度较大的地下室,其建筑的柱网荷载较大,基础面积大,甚至可能采用桩基,尤其在细土平原区地区,由于可能存在软土层,仅15m是无法满足要求的。相反,如果在碎石区,对2-3层的建筑物,有的勘察队伍也采用15m的勘察深度,最后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3勘察测试手段、方法的不适宜
由于技术、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一些勘察单位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没有引起重视。例如,在碎石土层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不连续、不提供综合修正结果,勘察人员还没有清除孔内的废土就开始贯入,这导致原位测试结果和现场测试会出现差异。在岩层中钻进时,无岩芯采取率,导致勘察人员无法了解其钻探效果。
2.4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
一些勘察单位的勘察纲要不完整,有的甚至没有审查过就开始施工,也没有勘察平面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勘察纲要,或者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一些单位的勘察原始资料没有真正落实审核,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这些问题都将导致勘察问题的发生,影响岩土施工。
2.5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
由于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导致岩土施工的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例如,一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而勘察队伍在对这块场地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要重点对施工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论证,可是很多勘察单位却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导致整个勘察结果无法适应施工要求,严重时还会导致工程变更,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6地下水位观测
地下水位量测应该和各勘探点同时进行,而测量时间也应该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完成的24h后进行,测量内容主要包括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但在工程实践中,对钻孔(探井)中水位的量测,没有全面考虑到附近有无抽水井及地下水溢出的陡壁,这样测量出来的结果无法真实的体现地下水位情况,严重的话,还会给岩土工程带来很大的麻烦。
2.7试样采取
在试样采集中,对其工作要求没有进行严格规范,原状样高度不够,数量和质量也不到位,导致土质中的大量水分流失,影响对实际级配的定性或土盐化学分析的准确性。采取地下水试样时,钻孔才终孔即采取,这种水样成分无法代表地下水的真实成分。
3.改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的策略
3.1 加强市场的管理与监督
(1)严格遵循一勘察、二设计、三施工的顺序开展工作;
(2)严格审查勘察合同和勘察纲要;
(3)加强现场的监督与控制,防止弄虚作假,提高勘察工作的真实性;
(4)严格审查勘察报告。对勘察报告中工作量、稳定性评价、勘探质量、数据分析、选型论证、结论建议等内容严格审查、重点把关,尤其要重视报告中提出的建议。
(5)加强政府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制止恶性竞争;
(6)大力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3.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1)加强技术人员的教育和专业培训,并制度化,更新其知识结构;
(2)鼓励技术人员多参加学术活动,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实施岗位轮换制度,增加内部的技术交流与沟通;
(4)推行岩土工程师注册制度。
3.3 加强工程地质的地域性研究,制定地方性的勘察规范
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各不相同。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工作中,不考虑地区的实际,机械地套用标准统一的全国性勘察规范,必然无法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因此,要加强地域性研究,依据本区域的实际地质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地方性规范标准。
3.4 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提升岩土工程的整体技术水平
加强计算机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强化自动化检测与监测技术,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结束语:上面我们就有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我们应该了解到岩土工程勘察因为实际情况的不同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任务就是希望通过相关技术资料,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条件,更好更顺利地让我们完成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者只有全面掌握岩土工程勘察的相关规则,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和新的知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更好做好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树林.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J].铁道勘察,2005(3).
关键词:建构主义;专业模块;情境教学;公共基础课
作者简介:夏惠芬(1981-),女,江苏南通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杨建新(1981-),男,江苏常州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江苏 常州 213164)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国外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策略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研究”(课题编号:2013JSJG5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68-02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目前围绕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等方面研究得较多,而对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将从学生、教师、课程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结合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教学方法,对不同专业背景的计算机基础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一、对现状的认识
1.学生现状分析
(1)新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以计算机基础水平为例,由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录取方式的改革,加上生源和地区的差异,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操作,绝大部分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也局限于简单的应用。还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学生很少接触过计算机。
(2)不同专业需求。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是针对全院所有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同专业对基础课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行业和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也不断加强。
2.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方式不够深入。几乎所有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都采用统一的要求、相同的课程标准及考核方式,这使得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课程的发展需求,从而也限制了学生继续学习探究的能力。
(2)教学模式相对陈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院校意识到这门课程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安排了大量的上机练习课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练习;在授课过程中采用“先讲授演示,再模仿练习”的模式,没有真正地把实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去,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目的性,导致学习兴趣低下。
3.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相对于专业课而言,很多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不够。大部分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位于基础地位,与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距离比较远,内容结构和深浅程度可自由掌握,这也导致了所有专业都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套教案,同一种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需要具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等基本理论知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2)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要认识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作用。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基础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个合格的高职毕业生,不仅需要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获得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
(3)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要积极寻求教学内容中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教师应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弄清学生未来所从事岗位需要的文化素质与基本能力素质。本文认为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应该明确对各章节内容的安排、课时分配、重点难点、需要突出的技能训练,制订针对不同专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标准,设计符合需求的情境教学案例。
二、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入专业模块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或其他人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本质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用过去的知识经验自主建构知识。强调学习中要主动发现问题,收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并将所获得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实质性联系,进行知识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还强调“情境”、“协作”、“会话”的作用,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完善已有的认识结构,使学习活动的意义建构效果更好。
2.“专业模块”教学
笔者长期担任“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并且从事多个专业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从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来看,应以专业需求为背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探索,引入专业项目模块,增强计算机基础的工具作用,更好地服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岗位技能要求。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主要分为机电(机械电气)类、信息类、经管类、艺术设计类等四大类。根据各专业对计算机技能的不同要求,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如表1所示。
表1 专业项目模块的分类
专业分类 专业技能 专业模块内容
机电类 专业作业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熟练使用计算机各种软件;
产品推广,编写产品说明书;
企业形象展示 企业介绍;
PPT产品推广;
绘图(CAD制图等)
信息类 专业作业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IT产品的推广与营销;
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与维护;
网络的应用;
IT发展以及电子商务 计算机操作系统;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网页设计与维护;
电子商务
经管类 专业作业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日常办公;
公司财务报表;
数据处理 中英文录入;
word高级应用;
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
艺术设计类 专业作业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
版式设计;
图像制作与处理;
图文混排 word、Excel高级应用;
图形图像处理
与传统教学相比,引入专业模块具有如下优点:
(1)增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专业课对学生来说是重点,公共基础课程围绕专业课拓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本文引入的专业项目模块恰好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之间的桥梁,增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培养专业方面的技能。
(2)增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用性。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工具课程之一,其目的是要让学生灵活的使用计算机,正确处理日常事务。引入“专业项目模块”,使学生体验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围绕一个个任务解决过程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计算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
(3)激发学生的兴趣。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引入不同的专业项目模块,会引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情境教学模式
1.课程定位
以信息类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企业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实际要求为导向,模拟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以一名IT产品营销人员为例),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IT产品的推广与营销、计算机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的应用、IT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等。
2.思路设计
(1)情境教学设计背景。根据对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标准,信息类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基本要求有: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的应用与维护,了解IT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根据这一技能要求,笔者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类,在专业模块中建立学习情境,把对应的知识点归类到相应的学习情境中。
(2)情境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先教师演示、再学生练习。文中提出的教学情境要综合考虑所授知识点与企业技能需求两个方面。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既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点,又要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以满足企业实际的技能需求。这是在设计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
(3)情境教学设计过程。在明确情境教学设计背景及关键问题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为基本原则,按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改变传统的机械的传授理论知识、盲目上机实训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真实性。
以信息类专业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计算机硬软件的教学为例,在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的框架下,设计一个情境,涵盖该行业对计算机技能的基本要求,同时包含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实现两条主线的无缝结合。情境设计如表2所示。
表2 信息类专业情境设计
专业 知识点 专业技能 专业情境
信
息
类 掌握常用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常用软件;
相关维护等 计算机软硬件的应用与维护 模拟一次台式电脑的销售活动,包括:电脑配件的简单报价;向客户介绍电脑的配置;根据客户要求,组装电脑清单;安装操作系统及常用的软件;引导客户体验;成交后的售后服务及维护工作
3.情境教学实施
在情境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操作的简单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的情境教学模式,通过“任务驱动、分组讨论、任务分解、计划实施、考核评价”五步来进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如下方面:一是改变观念。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形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二是采用“渐进法”。根据情境设计,有层次地组织教学过程,学生在进行一个新的任务之前,必须通过上一个任务的考核,考核通过后才可进行下一个层次的任务。三是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基于工作环境的案例和任务教学,任务引领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在现实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情境教学体会
通过对信息系个别专业班级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通过学习不仅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而且对企业环境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情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出合理的情境任务,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为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将是今后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关键所在。
四、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在各行业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其掌握的熟练与否,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究和探索,希望能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兄弟院校乃至各企业单位进行沟通,不断提高认识,开阔视野,切实将融入专业模块的情境教学活动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计划内的必修课抓好。
参考文献:
[1]康世瑜,张文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
[2]王联合.公共基础课教师在高职高专学生专业培养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