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体育教育本质范文

体育教育本质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22 11:2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体育教育本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体育教育本质

篇1

1学校教育

1.1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命的人都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化属性,学校教育是促进人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个体在学校接受系统教育,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价值观念,从而被培养成适合社会需要的“人”。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说,学校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追求“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它既重视个体内向性,满足个体发展需要,同时也追求社会与时代进步的理念,强调两者的辩证统一。

“个体本位”这一观点形成于西方社会,是以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的精神的核心所提炼出来的对个体价值的高度认知,特别是在文艺复兴及启蒙运动中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近年来,对于现代文明对人性的禁锢与束缚的反思,促成了解构现代性为主要任务的后现代努力,也将对个体价值的这一追求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社会本位”这个概念在传统思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我国。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建立在发达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民族,传统的儒释道对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儒教文化。儒学强调“君,丞,父,子”这样的相对伦理概念,将个体的需求与发展的价值完全压抑,巩固其人与人之间的裙带关系,它符合农业文明及其生产力的需要。当然随着东西方文明的全方位的交流,特别是在思想领域的融合,将个体与社会诉求的利益协调统一成了一个重要的议题。无论是东西方文明,在对生命价值的肯定上取得了惊人的统一,而这个价值体现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个体的尊重,对个体生命发展可能性的包容,也就是关怀生命的价值追求。

1.2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在学校教育改革这个层面上来构建新的教育基本理念的话,课程改革无疑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整个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部分。从1998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就以素质教育为核心进行了第八次课程改革。钟启泉教授在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理念》一文中说到:“跟以往的课程改革相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课程结构与倡导和谐发展的教育、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和注重学生经验等方面体现出对传统课程模式的本质性突破J。2008年,李永仁在其论述中,概括了“关怀生命”这一终极目标的基本理念,总的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育人为本”的教学培养观,“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综合取向”的课程设计观,“兼顾差异”的课程实施观J。新时期,新一轮的以学校教育改革为大背景的课程改革,基本思路遵从学校教育新的价值诉求,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尊重个体的差异,以培养一个有生命价值的人作为最终目标。

2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校体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运用身体练习,健康知识等手段,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促进受教育学校教育者的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活动。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部分,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早操与课间操与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构成了完整的学校体育系统。张洪潭教授在其著作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体育其事,仅应以学校当局正式设置的体育课的时刻为起点,体育课上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以体育内容为课程中介的教学活动…”_3这一观点也突出了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在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做了以下定义: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3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价值诉求

3.1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观转变

新课程改革对健康的理解趋于多元。一方面对体育课程的健康目标的重新定义,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从其名称的演变看,体育课与体育与健康课虽然仅仅只是几字之差,但是却体现着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健康二字的加入,体现了新的课程在基本的关注点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健康,突出了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事,新时期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概念中就明确了其作为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它是作为一个“大课程”为其范围,包括了学生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学校体育比赛等诸多方面。就其功能性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仅仅只是通过其对学生的具体身体活动的教育,健康知识的讲座来促进学生的内在发展,对健康这个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及基本的锻炼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健康从来都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可以说,学校体育只有也只能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方面有所建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角度,在人的生物性上找到个体利益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提高每个生命是质量也就是提高了整个国民素质,是两个完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对健康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细分,将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三个维度。这个细分可以理解成对个体人的不同角度的多元要求的延伸,首先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存在于世界是基础,体现了人作为生物的动物本性。其次,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向内的精神追求的另一种形式,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重要依据,即思考的能力,是保持一个良好的世界观,生命观,价值观的保障。最后是社会适应,这一健康则更具有外延性,是人在社会化以后对每个个体提出的新的要求,是促进社会进步,文明向前的基本要求。这三个不同维度的健康观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个体的人到社会化的人的不断演变,最终要实现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2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所遵循的理念,课程是设置以身体技能为依托,同时渗透了对学生认知,情感的教育与培养,最终体现在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表现。这个设置的思路完全是以人的发展为顺序的。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说,人之所以能繁衍发展,主要在于其对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从活动中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人的最大优势。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在各种身体活动中学习动作技能,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同时与老师,同学及个体自我的进行沟通交流,提高对体育课程价值的认知,激发更高的运动热情,自发自愿的投入到下一次运动活动中去,行成一个良性的自循环。这是新体育课程改革在结构设置的最高追求。

3.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中心,以一个字来概括就是“人”。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学校教育都存在两个相互独立有联系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产生思想的交流,提高双方生命质量。从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新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其理念的强调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奠定其终身锻炼的基本动作技能。生命从母体中生产出来后,可以说是一个原点,他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深度中历练发展出不同的生命价值。以学生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中心,其实就是在强调学生发展出不同维度生命的权利,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另外,对学生生命权的尊重体现在对个体主动性的支持中。生命是相对于死亡,静止,无限这些概念存在的,生命的价值体现在生气,活动,有限之中。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本能的希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在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认可与支持。从尊重教师价值的角度讲,新课程改革是一个彻底的转变。相较于老的课程体系中,教师拥有绝对的主动权威,教师主导体育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在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虽然没有强调教师的地位,但是由于课程只是进行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以目标引领内容为指导,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给了教师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同时由于对教学评价的多元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会贯穿于整个教学周期,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升。

篇2

摘 要 体育是人类以自身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为手段和方法,“育体”“健心”“超越自我展现美”的教育。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德育教育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家庭的各种显性与隐性的、良好的和不良的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思想品德 教育

体育是以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的。唯物辩证法是我们正确地阐明各种体育关系,研究体育矛盾,并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体育概念本质的总的指导方法,离开它就不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体育是以宽厚的体育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体育不同于自然,它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体育产生于实践,其前进和发展于是由人的现实的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所推动的。人是体育的主体。体育作为人所创造的存在物,同其他物质客观相比,于人有更本质,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体育不能仅仅客体的理解,还应该作主体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揭示体育的深刻本质,建立起对人类体育的前途和命运高度负责的,能够指导人类体育健康发展的体育理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过程中思想道德教育的优势,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一、体育的本质

体育与人的关系是揭示体育本质的关键。由于多年体育学科呈现分化与整合严重失衡的发展取向,因此以往对体育与人之关系的探讨多是局限在具体分支学科中来进行的,比如,当身份是学生时,体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体质,掌握三基”;当身份是运动员时,体育的主要目的就变了“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当作对象是普通群众时,体育的主要目的又变成“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了。这种归类研究的方法,突出了人这个矛盾统一体相对立的一面,而忽视了相统一的一面,即不管以什么样身份出现的人,都必将统一于人的“自然存在的生物个体”之中。忽视统一性不仅会使研究本身带形而上学的色彩,而且也会损害理论的实践指导价值。目前,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很难在理论层面达到和谐统一,个中原因,也与这种各自为政的研究取向有关。因此,当探讨体育与人的关系时,必须注意不能把这里的“体育”和“人”置换成某一专门领域的体育和具体特征类别的人,而必须是在他们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类研究才会有积极意义。

二、体育的教育性

“体育”一词在含义上有一个演化过程。概括总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这一阶段我国对体育概念的研究的特点是:第一,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确立、提高了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第二,从教育学、生物学视角研究体育概念;第三,将体育分为广义体育和狭义体育。当时的研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在体育的定义中涉及“人”的问题在整体上不够;二是研究的角度整体上缺少心理学和社会学视角。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对体育概念的研究,有一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我国体育概念已经确立,包括体育(狭义的)、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第二,体育概念的内涵扩大。第三,把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进一步提高了对体育的认识水平,及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第四,在体育概念的研究中非常可喜的是重视了体育的主题—人的问题。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确立了人的发展在体育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一是即肯定了人的个体发展,又肯定了社会对人发展的社会需求,二者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二是注重人健康的生物观、心理观和社会观的统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对体育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体育功能和内涵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人们认识体育运动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的智力开发,情绪调节,意志力等心里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体育的认识也由原先单纯的生物学的“身体教育”的观点。体育的本质是教育,体育脱离了教育就不能成立体育脱离了身体活动也不能成立,所以,“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是构成体育的两个不可却少的本质属性。

三、基础学科的多样性为德育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体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学问。它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之上的,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作为方法论的,是以解剖学、力学、生理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为基础学科的。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内容,而且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逆反心理。例如,在支撑跳跃教学中,有些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好,而技术动作差,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解剖学和力学来改进技术动作,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目的;有些学生身体素质好,技术动作也正确,但就是不敢过器材,那么我们可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学科作为教学依据,对学生的教育会变得空洞而乏力,更谈不上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中了。

四、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的教学,它与其它各科之间的差异要比其它各文化学科教学之间的差异更明显更深刻。体育教学具有极强的动态性、开放性、社会性等特点。动态性既指学生观察、思考的智力活动,又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器材、学生与器材的互动实践性,它能够让学生的身心直接参与,对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全面刺激,能够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言行不是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实际情况,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既具体又实际,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思想上受到启迪,关键是通过亲身实践与体验,还能把这种好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结合起来,加深了记忆。开放性既相对于其它文化课的内堂教学而言,又指外界环境的干扰、多变和复杂性,这表明了体育教学在组织和实施起来的难度较大,但这也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时机。总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这些特点,把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搞得有声有色,使我们学生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也获得健康心理。

五、课堂类型的多样性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有效途径和丰富内容

体育教学分内堂理论和外堂实践两大部分。内堂部分主要涉及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指导学生体育实践所必需的,也是学生应有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尊重他人,公平竞争的意识。外堂部分主要指室外进行的身体练习课,其教学内容丰富多彩,都可作为德育教育的实践素材。

六、教学时间的长期性是强化德育教育的保障

德育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教育的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教育的数量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信息减少或被淡化,而体育教学由于教学时间的长期性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体育是学校中开设年限最长的一门学科,也是各学科中唯一的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学生在整个学校生活中都受体育教育,并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直到大学,连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也可以说,从人生的启蒙教育,一直到人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体育教学始终在发挥作用。这种教学的长期性也增加了相关信息和其它信息结合运用的机会,使得德育教育内容有可能变得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也对人生的长远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身体活动自然地和谐地统一起来,无疑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把培养学生的德育行为和体育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并使学生的德育行为在活动中直接受到实践和检验,其优势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 付前勇.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篇3

关键词:体育本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1 影响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因分析

学生身体素质差的原因是多元的,从我国教育体制、到教育政策、再到学校体育教育等等都是造成目前学生体质差的因素,据统计目前高校生87%为独生子女。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和自卑心理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学校教育改革提倡“健康第一”,但是青少年身体素质普遍较差。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我国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1.2 智轻体的传统教育思维依然严重

重文轻武、重智轻体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思想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学校体育未走出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和教学目标达标化的误区。教学方法不适宜,重传习轻体验、重管理轻教育、重结果轻过程。课余体育锻炼不系统、不科学、师资力量偏弱,科研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1.3 应试教育的失败所造成低分学生自卑的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影响了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校各项活动的参与度。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全方位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享受体育的快乐。通过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开发学生感兴趣,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益的教学内容。让一些已被“边缘化”的差生逐步恢复自信心,重新回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体育活动中找回自信,享受体育的快乐,充分发展,是高等院校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2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回归体育教育的本质

2.1 凸显体育本质功能的重要载体分析,即“田径教学”的意义

中国体育教育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但是前进的脚步却让人揪心,体育教育理念的不确定性,更是让中国体育教育改革前途迷离。曾经一度乐观的体育教育改革几乎忘记了体育教育的本职功能,忘记了中国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什么,我们并不否认在体育教育中实行快乐教育,特别是中小学生,确实需要快乐成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快乐成长和健康成长并不是一回事。就像曾将一度被抛弃的田径教学内容一样,田径是对学生健康教育,学生体质提升,最直接有效的教学内容之一。田径是最能体现体育本质功能的教材,因此挖掘田径教学内容的价值潜力,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2.2 体育课堂教学中田径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组织方法的创新思考

必须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教学模式,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选择制式教学模式、领会式教学模式、小群体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情景教学式模式等。教学手段要充分体现出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多样性。将健身走、健身跑、健身跳、健身投作为整个教材的主线,采用变化多样、趣味丰富、能够体现出相互竞争及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田径课中可采用的方法有。

2.3 创编田径教材,挖掘田径教学的健身价值

田径运动具有竞技和健身的双重属性,包括了走、跑、跳、投等人体运动的自然动作,是最简单、最基础的身体练习,因此它有着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比拟的全面健身价值,是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自然适应能力的基础健身项目。美国心理学家鲁布尔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的所学材料的内在兴趣。”我们现在的田径教材内容多而杂,学校田径教材应突出田径的健身属性,教材内容还应体现出基础性、竞争性、实效性、渐进性。突破田径教材内容多为竞技项目的局限,将教材形式改为走、跑、跳、投等几类基本运动形式,并分别介绍它们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练习方法、锻炼处方等,拓展和开发田径的文化性和健身性,使田径教材能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修,使田径课成为学生乐于接受并具有健身实效的体育课程。

3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任何课程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教师以往的不恰当做法,所以,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只有改变教师的信念,使之扩展知识和技能,与改革的要求相吻合,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改革的发起者布鲁纳在1963年发表教育文章,指出教师的素质与课程改革要求的差距以及相应教学理论指导的缺乏是造成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美国课程改革的前车之鉴启示我们,处在一线的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如果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精神没有领会,对于课程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课程改革的初衷与实际效果将存在巨大落差,再先进的体育课程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学校必须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学习,使教师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修养,以“重言教更重身教”的为师准则去教育学生、感染和熏陶学生。其次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提高专业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己、突破自己去实现自我的强烈愿望,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玉琨,沈玉顺,代蕊华,等.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素质培养;教育;策略

体育教育中的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是将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团队意识教育等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的实践活动。体育教育能让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落脚于实践,在实际体验中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实施素质教育策略。

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之必要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能综合素质人才的责任。体育教育的目标在于:在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更好的从事学习、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

1.素质教育之本质。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而言的,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重视人的内在的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提高受教育者能力、个性、身心等方面发展的目标。应试教育往往强调“以书本为纲,以分数为纲”,重视将学生的思想统一起来,以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这样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消磨了学生的个性,在现实社会中“书呆子型”学生也很难适应、立足。我们强调素质教育也正是看中了应试教育所存在的弊端。而体育教育在消除这些问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为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体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展示其才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顽强、进取精神,促进学生的身体与身心健康发展。

2.社会发展之要求。现代社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刺激着文化、理念、生存环境等内容的高速变化。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立足,不仅仅需要的是“生存技术”,还需要社会所要求的各项基本素质。这里面包括:交际能力、协作能力,以及在挫折面前的“抗打压”能力,在成功面前的不断进取能力。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以一种“身体力行”体验式的方式来进行教育活动的。这就决定了体育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本质区别,彰显了其在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体育教育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以身体锻炼为表现,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强调了育体与育人的一致性。

二、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素质教育实施之策略

1.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来源于医学领域,指的是对那些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他们走出阴影,重新面对社会。这里的心理干预针对的是对那些不爱运动、害怕活动、性格孤僻、喜欢独处、远离集体、不与人交流的学生。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当前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存在着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障碍,喜欢张扬自己的个性,往往沉溺于网络世界,极少有人主动地面对现实社会。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群体的时候,传统的说教往往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激起他们的叛逆情绪。因此,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走近他们、接触他们、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只有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让我们的教育事半功倍。

2.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

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对国家、社会、家庭、朋友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强魄的体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能够具有立足于社会的综合性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用自己高尚的师德,高超的体育技能去“征服”学生,让他们从心底由衷的敬服。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舞台,训练学生的思想道德。例如利用长跑训练学生的意志力,利用群体运动训练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队列练习训练学生的责任感。

3.有效实施拓展教育

实施拓展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此项活动。起源于国外的拓展训练具有投入为先、挑战自我、熔炼团队、高峰体验、自我教育等特点。它很好的将趣味活动、情感教育、心理素质考验、团队协作、抗压力感、发挥主观能动性等内容融合到了一起。通过活动,让参训者在自我潜能挖掘、自信心增强、自我形象改变、团队意识提升、抗压能力增强等方面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拓展教育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感受式活动,不同于传统的书面说教,它能让受训者有真切的感受。因此,我们在体育教育中可以引入诸如雷区取水、无敌风火轮、信任背摔、空中断桥、孤岛求生等活动,在激起学生活动兴趣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陆五生.论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以人为本 价值体现

体育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为载体的社会存在,旨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1]。体育教学,本质上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锻炼身心的教育活动,最终是为了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其价值实现的对象是“人”本身。不过,从我们国家目前的体育教学状况看来,对教学对象本身的重视还有所欠缺,故有必要针对体育教育如何回归学生主体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反思。

一、目前单向度的体育教学价值

体育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育过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关系发生和发展。目前的体育教学价值导向,可以从师生的交往模式窥见一二。现下较为常见的师生交往模式主要有四种,如图1所示[2]:“图1(a)”为单一方向的交往模式,仅仅为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这种交往模式的效果最差。“图1(b)”为双向的交往模式,该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互动,具有不错的教学效果。“图1(c)”则为多向交往教学模式的简单形式,保持有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往之外,还允许学生之间进行简单的互动,该模式教学效果很好。“图1(d)”是最为复杂的多向交往模式,整个集体中的所有成员存在来回的交往互动,是效果最好的教学模式。

图1 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

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模式以前两种为主,大多数课堂上的都是第一种。在这样的单向交往模式中,教师占绝对领导地位,决定了学生的一切身心体验,学生的自主性受到极大制约,与所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以人为本”理念有不小差距。

受单向交往模式影响,体育教育价值观也趋于单向度,直接结果就是对学生的评价单一,即评价只有横向评价(学生之间相对差距的评价),漠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无法对学生运动水平的差异进行合理评判,另一方面也无法反映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别,造成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被忽视。

二、“以人为本”体育教学理念的回归

传统的体育教育往往以学生专业技能的指标和体育测验的成绩作为重点考核和关注对象,而对于学生精神层面,如对生命的体验和感受等方面的追求则不够重视。学校中基础课程的教育并非以培育、训练专业性人才为目的,正如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画家,音乐教育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学校中的体育教学也是如此。

为此,体育教育评价中仅追求身体素质的达标或运动机能的合格是与教育目标相错位的。如果把体能的发展看作唯一价值追求,这就忽视了对学生本体生命意义的探询,这种体育教育会给学生造成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负担,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消磨学生的兴趣,不仅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更会对学生的创造力造成损害。

因此,体育教育必须及时转变价值观念,要将体育教育同学生的终极价值(如自由、尊严、理想等等)相结合,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对学生实施培养,使学生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将体育教育过程升华为一种愉悦的生命体验。

三、体育教学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现

(一)塑造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和互动,是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的动态过程,通过这种交流、启发、沟通和补充,每个人的思考、观念、知识以及情感能够顺利地实现分享。体育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师生间的交互,着重对学生情感、体育兴趣、体育素养进行培养,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其在体育活动中做到知、情、意、行和谐统一。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的深层魅力,还能对学生的情绪、心境进行适度的调整。同时也有利于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相处模式,形成复杂的多向交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立多向的体育教育评价观念

体育教育者转变以往单一教育观的同时,还需改变当前单一的体育评价体系,着重从情感方面入手培育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体育兴趣,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运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1,4]。

我国目前体育教育评价主要以学生之间相对差距的横向评价为主[3]。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目的的不同,考虑多维综合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相对量化的纵向评价,同时还可以尝试辅地引入学生的自我评价。

(三)保障体育教育教学的实现质量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环境的构建同样不容忽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需要“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的是校园大环境、体育课程设置、体育课堂常规管理、体育教学设施配置等外在因素,这些因素能够从感官上直接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参与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产生影响[5]。所谓“软环境”则是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一种对学生心理的普遍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应当综合“软环境”和“硬环境”,从学生具体的需求角度出发,一方面在设计场地和器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要营造出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

四、结语

体育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命内涵,学校的体育教育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当前,在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型教学观下,体育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主体的身心体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远林,刘霞.体育教育的本真价值――生命关怀.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8):168-171.

[2]李春汇.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障碍及消除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225-226.

[3]虞锡芳.试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体育教育评价向.2001(2):75-77.

[4]骆映.论体育教学中的“生命体验”及其意义[J].体育与科学,2007(4):76-79.

[5]黄欣加.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体育科学,2007(6):67-7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