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环保发展趋势范文

智慧环保发展趋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2 11:2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环保发展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环保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是把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这些信息网通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数据当作城市重点要素,从而达到技术和产业以及服务于管理,还有生活方面的智能化目标。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这三者的共同发展。还包含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功能,智慧政务指的是政府应用信息通信这项技术,完善组织构造和运行制度,解决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孤岛这种情况,促使管理和服务都能够网络化,从而不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下面将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深入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

我们能够发现,智慧城市构建主要包含六种主要的内容,重点包含云计算数据核心和基础通信与终端以及运用系统,还有物联网和业务支持平台。

(一)云计算数据核心

云计算数据核心属于承载和智慧化的运用,组成多个支持功能的中心基本设施,一方面承载多种物联网和三网融合等一系列的数据,最主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组成智慧化运用的重点能力。

(二)基础通信网络

基础通信网络包含宽带连接和承载,还有传输这些有限宽带网络。例如,4G蜂窝和通信网络,还有无线wifi全覆盖。

(三)终端

这里所说的终端包含电话和电视以及物联网等终端等。

(四)业务支持平台

支持多种智慧化运用的业务,包含订单和用户以及服务方面的管理,还有多种基础能力支持,例如,数据库和基础管理运用系统等等。

(五)物联网

物联网传送和聚集,还有信息收集和保存以及预处理这些系统。

(六)经典应用系统

经典应用系统重点包含多种应用系统,例如,管理和一卡通以及监控和三网融合这些应用,还有智能物流。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可以将云计算数据核心当做重点,由物联网当作触角,由wifi和4g无线全覆盖和掼蛋通信当做快速信息路径,建设智慧城市区域。智慧城市当中基本设备的继承重点分成基本设备层和感知层以及网络层,还有平台层和实际运用层。将感应器放到电网和铁路以及桥梁和隧道,还有公路与供水等多种物体当中,同时被泛在连接,构成物联网物联网。利用感知层,把不一样环境下感应器汇聚到智慧城市信息处理构成架构,依靠公共通信网络,由数据行当作中心,经过多连接终端,完成泛在接入,面对服务端到端体系架构。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智慧城市在经营以及服务的过程中当中,存在几个重点要素,分别是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经营方和服务提供方的角色,云计算个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方,保证智慧城市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一定要坚持上面这四个重点,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商家和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商家,可以思维一体,一起促进集中化和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和创新型的智慧城市良好生态环境。

(一)政府

政府属于智慧城市带头机构,一定要拥有智慧城市建设和运用还有服务进程进行暗度管理以及改进和综合多想应用,构成城市整体有序发展的合力。

(二)经营方与服务方

我们可以知道,由于社会信息化运用不断深入发展,信息通信服务想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必须要对应用方面加以创新,使运营更加稳定,提升平台的开放程度和服务质量,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对于智慧城市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一定要拥有有力地智慧城市经营和服务方,实际上也是智慧城市的实施者,主要的工作就是带头实施,总体规划,确保运营的安全程度和服务质量,还有服务延伸和需要采集这些。

(三)云计算基本设备服务提供方

重点注重于投资规模化建设,改进运营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按照制度做事,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以及监督管理方式。

(四)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

云计算运用服务提供者必须要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还有共享性的云计算运用服务以及行业运用服务。

(五)多方面协同

政府方面一定要提高多种政策之间的衔接与协同,构成政策体系,智慧城市正常进行关系到多个行业,各个主管部门必要制定相应的行标和规定,不断加强其协同性。目前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程度还不是很高,还要进一步提高信息之间的融合。

(六)技术人才

云计算行业这个行业正在不断快速的增长,这种快速的增长促使云计算工作在进行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相应的人才,人才不足将会限制云计算的发展,因此,未来我国应该培养更多云计算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七)安全模式与用户惯性

云计算安全方面的问题属于云计是商业发展当中核心的问题,因为云是对外不透明,其服务提供在业务方面并没有进行仔细的说明,怎样在内部IT支持中为业务系统提供安全可靠,数据分离这是对于云计算造成影响的核心因素,并且用户习惯还不是十分成熟,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分析与阐述,使我们了解到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持续发展,人们居住环境和资源以及能源,还有城市运转这些问题慢慢暴露出来,以往基本设施以及城市管理方法根本没有办法合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由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和与计算这些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当作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应上面问题的解决方式。并且智慧城市拥有智慧政务和交通以及医疗和教育,还有环保这些根本功能。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智慧城市建设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作者:吴新龙 杨定功 单位:天津天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顾成城.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空间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

篇2

点评: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环保企业正在积极抢抓这一时代新机遇,促进企业的智慧化转型。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这将为环保产业开启巨大市场空间。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6-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推进了三个批次、共计277个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十三五”期间,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规模可快速上涨至4万亿元。中信建投认为,环境监测智能化、运营模式灵活综合的实现,是完成智慧环保构架中的感知层与传输层。智慧环保最终目的是水、土、气、辐射、噪音等各领域做到陆海统筹、天地一体,整合统一到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数据信息共享,构建大数据平台,积极培育环境监测市场,最终实现智慧环保运营。随着国家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要求的提升、环保执法监管的加强,海陆空一体化监测网的建设、第三方运营的引入,环境监测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相关上市公司有:聚光科技、盈峰环境、先河环保、雪迪龙、天瑞仪器、聚光科技、蒙草生态、中原环保等。

【重大事项】

森源电气:签署3.1亿元EPC总承包合同

森源电气公告,公司与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4日签署了《河南龙成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合同》,EPC总承包暂定总价为3.1亿元,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0.54%,将对公司2017年度及未来的经营业绩有积极影响。

篇3

智慧城市建设包含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提到:“如果城市总是充斥着雾霾、交通拥堵严重,这样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石,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通过“智慧能源”实现的节能减排经济效益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绿色ICT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智慧能源的本质是能源优化、管理和服务,其中包含节能减排和节能服务,对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具有巨大的推进意义。智慧能源旨在利用ICT技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即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用能智能化,达到能源的经济性、高效性、环保性。

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和地区早已经认识到ICT节能的重要性并大规模应用部署,这也是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将ICT应用于能源的生产、储运、应用、再生等各个环节,可以实现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通过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能源的可管、可控。ICT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可实现信息与能源的双向流动,达到规模化、体系化。

下一代能源的综合管理将通过以互联网为中心的ICT技术承载,这种趋势一般被称为绿色ICT。但是在绿色ICT的实际普及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首先,不同设备或能源管理产品,拥有独立的数据库,由各个企业独立开发,很难与其他企业的产品无缝兼容。

其次,能源管理已经逐步扩展到建筑群、社区、校园等更大范围,不同设施往往使用各种不同的工业总线设备,无法实现采用统一便捷的方法实现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能源管理。

面对ICT促进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中国电信意识到“绿色发展、标准先行”,展开绿色发展征途 ,同步启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

企业标准是指节能减排商务服务标准,包括应用服务标准、泛在网关及其管理控制协议、管理支撑单元要求、感知和现场控制层接入规范;行业标准是指通信网支撑泛在物联应用、绿色社区、总体业务能力要求;国家标准指社区智能节电技术应用指南;国际标准是指IEEE 1888。

此外,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电信提出电信级可运营的绿色节能服务体系,提出融合传感网和IP网的多协议自适应泛在网关,构建广泛兼容的泛在绿色社区体系架构,规定标准化的绿色节能远程控制协议和数据交互格式,促成低成本、大规模的耗能设施互联互通。

自主创新绿色节能国际标准

传统的节能减排领域通常基于工业总线系统,工业控制系统非IP、封闭、垂直,不能达到设备的互联互通,扩展性很差。IEEE 1888标准将ICT、互联网的概念切入节能减排领域,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控制现场总线的封闭的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性地构建了与IPv6、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深度融合的标准化、开放式技术体系和系统架构,形成了传感器、控制器、网关、存储及应用平台、终端设备等贯穿下游、中游、上游,涵盖多领域、跨行业、庞大的、完整的产业链。

由中国发起的IEEE 1888标准是获得全球电子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IEEE及欧、美、日方面认可的绿色ICT标准,是IEEE在绿色节能和物联网领域具有标志性的全球标准。

目前,围绕着IEEE 1888标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绿色节能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泛在绿色控制领域,利用ICT促进节能减排。实现数字化绿色城市能源网络监测和控制,提出统一的绿色节能控制协议,兼容目前众多的智能楼宇协议,应用于绿色节能产业。

目前,IEEE 1888标准技术主要应用于绿色园区、城市供水、市政供暖、绿色数据中心及通信机房等领域。

绿色园区是针对空调、照明、路灯、供水、供暖、电梯、数据中心等设备进行节能管理。IEEE 1888泛在绿色控制应用开发实现园区/社区内能耗设备的统一管控和能耗监测、管理及告警等功能。泛在绿色社区系统主要包括:空调节能、供暖节能、照明节能、环境监测、电梯节能、环境监测、设备监测、绿灯节能、数据分析、供水节能、决策预测。

绿色城市供水是借助压力传感器、摄像头等各种自动化/信息化远程监控、视频监控和远程调度手段实现市政供水的可视化控制和管理,以提高供水的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

应用IEEE 1888泛在绿色通用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绿色供水的控制过程。绿色供水系统主要包括:绿色供水监控应用平台、智能前端分布式交互管控平台、智能前端设备、站点泵房自动控制系统集成。

区域性网络化检测与监控信息平台,是实时采集、监测、评价和控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的信息平台。

环保e通是针对环保监测监控业务和管理特点,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为环保部门提供对污染源、环境质量、核辐射点源等进行数据采集传输和视频监控,实现监测数据与监控视频的融合应用,固网和移动的融合应用。

智慧能源开始大规模部署

我国政府已经将节能环保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有效结合的IEEE 1888标准在能源监测和控制领域将发挥独特优势。

目前,IEEE 1888标准技术已经在山东、北京、陕西和国外一些主要城市应用,绿色监控站点数量已经达到数万个,累计创造了超过3亿元的节能收益。

清华大学部署IEEE 1888后,使建筑综合能耗降低20%。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应用IEEE 1888后,全年节电约20%,节水10%-20%,CO2排放减少4%,SO2排放减少5%,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项目投资回报期为2-3年。

青岛市政二次供水应用IEEE 1888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降低了供水电耗和管网漏失率,避免了水资源浪费,保障二次供水居民的安全可靠用水。

篇4

从“小”入手

作为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城市,湘潭市在发展信息化时的出发点和基础不单要依靠原有的经济产业实力,更要充分挖掘信息时代小城市新的力量。湘潭市是湖南省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示范城市,在“智慧湘潭”建设规划中,这样描述:“智慧湘潭”是“数字湖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为基础,以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湘潭”建设是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实现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必然过程,是实现湘潭跨越发展的重要手段。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逐级深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得到广泛使用,从湘潭市的产业规划来讲,也将逐步使技术成为推动智慧湘潭建设的重点。在两化融合领域,将有针对性地深入推进试点示范企业信息化工作,围绕“3+3”产业(先进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钢材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食品)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加快嵌入式系统芯片、电子标签、可编程控制器、工业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医疗工程机械、现代电机、风电装备、汽车等产业重要产品和矿山成套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提高精品钢材、食品等主要产品的附加值。运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建设企业私有云,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在行业层面,深化骨干企业基于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和信息化应用,进一步探索实施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现代化机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等行业在研发、工艺、制造、服务等环节有效协作,促进产业链系统发展。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促进钢铁、建材等行业安全有序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物流配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及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全面提升物流配送的能力和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在区域层面,重点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服务能力的“智慧园区”。促进产业园区产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和服务平台的标准化、规范化。面向中小企业,分行业构建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重点推进集科研和数字化设计、企业管理软件应用、行业电子商城为一体的多功能的SaaS云服务。

以小见大

利用产业特点带动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是很多城市面对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战略的道路。“智慧湘潭”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了推进“智慧湘潭”建设的10大重点工程,内容涉及基础信息网络、智慧湘潭综合平台、政务、交通、物流、环保、民生、城管、产业智能化提升、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等多个重要领域。

总体来讲,“智慧湘潭”整体框架分为五层,包括:

全面感知层,由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传感器和M2M终端、传感器网络和传感器网关等物联网设备和设施构成,使城市管理获得最透彻的感知。

网络通信层,由3G移动网络、Wi-Fi、光网、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网络基础设施构成,使城市信息传递容量更大、更快捷。

综合平台层,物联网通用能力平台、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以及云计算中心为城市各行业应用提供统一的地图服务、定位服务、物联网能力服务、视频服务、短信服务、公共服务等。通过综合平台实现全市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实现全市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破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

主题应用层,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民生等各种智慧应用。

智慧城市门户层,提供政府接入门户、企业接入门户和公众接入门户,政府、企业、公众通过PC机、手机、智能墙等从门户获取智慧城市各个方面的资源信息。同时,也是“智慧湘潭”整体形象的展示平台。

篇5

关键词:数字环保 物联网 信息集成 监管预警 环境模拟

1 引言

智慧环保是环境管理工作发展的新兴模式,它的本质在于数字化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是环境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环境监管预警是环境管理的重要职责,随着智慧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数字环保对环境监管的作用尤为突出,为加快建设数字环保,整合与利用环境信息,积极采用在线监控、移动执法为监管一线服务,加强环境生态资源及环境状况分析和评估,深圳在数字环保一体化建设时重点分析了环境监管需求,尤其在移动执法、应急管理、环境预警方面加强智慧化应用,对该平台建设分析总结将对进一步扩展应用深度和广度,实现智慧环保奠定基础。

2 智慧化数字环保一体化建设思路

2.1 一体化建设与统筹规划

数字环保因为覆盖业务广、应用模块多、系统间关系复杂、涉及技术多,系统建设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首先主要立足于梳理整合、搭好框架,建立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搭建软硬件基础平台,开展环保监管信息集成系统、移动执法系统、环境在线监控系统、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及环境数据中心和环境地理信息平台,在打好基础后开展城市资源及环境质量分析与预警系统开发建设。

2.2 一体化建设与业务流程再造

数字环保应首先从业务应用入手,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整合。通过梳理整合,改变以往部门各自为政、串联操作的工作方式,对主要业务流程实现跨部门、跨时间、跨空间的流程再造,同时也理清了业务流程之间的数据关系,实现信息资源在整个业务流程上的共享使用,保障了输出信息的同质性。

2.3 一体化建设与标准化体系

在数字环保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标准先行,以国内相关信息标准为基础,结合城市环保管理的实际开展环境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工作,要制定一系列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要根据元数据、信息分类编码、数据交换等技术标准建立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搭建数据交换平台,构建环境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共享。

3 智慧化数字环保重要基础

3.1 智慧环保特征

智慧环保系统是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应用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提升环境执法效能、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实现环境科学决策的智能化平台,具有智能感知、智慧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功能。首先是建立智能感知体系,对水环境、气环境、污染源等进行全过程监控,以尽可能实时地了解污染状况;二是建立环保统一的物联网络,实现与各感知点的互联互通;三是建立环保云数据中心,纳入环境感知数据、环境管理数据,同时有效整合水文、气象和周边城市环境质量信息等公共资源,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四是建立智慧应用及决策系统。包括移动执法管理系统、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等环保智慧应用系统和环境智能决策系统,使环境管理、环境决策、预报预测更为科学、准确。智慧化数字环保是智慧环保的探索,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技术逐步形成智慧环保。

3.2 污染源监管信息集成

智慧化数字环保的污染源监管信息集成是将原来的多个业务系统,采用专用的工作流引擎,以任务的形式为驱动,打造业务协同工作平台,形成一体化业务管理系统,便于对业务办理进行跟踪、督办及考核。

系统内容包括从建设项目审批、建设项目试生产、建设项目验收到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污染源日常管理、污染源监测、限期整改、限期治理、行政处罚、环保、固体废物转移管理等。信息集成使得污染源从产生开始,自动将相关信息转后续监管部门共享,并且后续的信息自动归聚到同一污染源,随时反映污染源的动态管理状况;同时加强对环境质量数据的管理,并且在污染源排污状况与环境质量状况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达到通过对点源的管理改善宏观环境质量的目标。

污染源监管在实践中有统一的污染源台帐做数据支撑,制定污染源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污染源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机制,实现污染源全过程管理(如图1所示)。

3.3 环境云数据中心

智慧化数字环保的环境云计算中心主要包括环境云平台和环境云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环境云平台仅可供内部业务系统使用,以确保环境业务应用和数据安全,实现对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决策等业务的动态支撑。

环境云数据中心是数字环保核心,云数据中心必须建立完善的资源目录体系,提供对环保数据的各种查询。云数据交换的中心,将各个系统以元数据的方式进行共享交换。完成对各种环保业务数据的采集。它能够快速可靠的与现有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同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构建先进的智能分析平台,如图2所示。

4 智慧化数字环保一体化平台

通过智慧化环保系统建设,做到每时每刻掌握、监控环境和污染源数据,再由智能应用系统的业务管理及智能云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进行智能决策,并由移动终端提供报警预警,从而规范并提高环境管理、环境执法与公众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环境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从环境保护向生态保护和生命保护转变,最终使环保管理更智慧,实现人居环境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4.1 环保监管集成系统

环保监管集成系统采取任务管理的模式,加强对每个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并详细规定每个办理阶段的时限(审批、审核、签批),保证任务及时办理,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督办、提醒。在建设项目开始试生产时,自动生成污染源并转到执法部门进行“三同时”监察并核定排污费。该系统对所有业务办理的情况进行记录、跟踪、督办、统计,使得各项任务办理情况一目了然,便于网格化、精细化监督检查。

4.2 智能化环保移动执法系统

智能化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典型应用,在智慧城市中为城市管理和公众参与提供一种智能化手段,它能随时通过上网的手机查询到企业的环保信息;可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现场取证工作;同时可随时随地查看企业在线监测的实时数据和视频图像,实行全天候监管。监察部门领导通过该移动执法系统,能查询指派任务、查看执法轨迹、掌握执法动态、稽查执法质量及专项执法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各类环境监察任务系统由自动发送至工作人员的执法终端(PDA、平板及笔记本),执法人员通过执法终端随时查看并完成任务,任务内容涵盖了环境监察的相关业务,包括:现场执法、排污收费、管理、在线监控以及各类预警任务。

充分利用移动执法终端的便捷性,执法人员和监察部门领导可随时查询企业的一厂一档信息,通过一厂一档企业信息的执法终端查询,有效解决执法岗位轮换及人员变动导致纸质档案管理难的问题,同时便于执法人员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环保信息,切实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率和改善执法科技手段。

通过移动执法系统的现场执法行业专属笔录的使用,在完成监察频次要求的同时确保执法检查不留死角,从技术上解决了环境监管渎职、失职的责任问题,有效规范了环境监察执法的流程和行为。

4.3 城市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城市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了环境应急预防、准备阶段的应急能力的信息化管理及专业应急信息库建设;为应急指挥建立科学的应急响应流程和指挥调度的信息即时传送交互。面对突发事故时,应急部门通过系统进行快速接处警、事故确认、任务指派、方案指导等应急响应工作,并为决策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事故现场实时情况。

4.3.1 应急信息库

建设多个应急信息库: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信息库、危险源信息库,应急专家库、应急文献库等。运用数据库技术对常见危险化学品、深圳市危险源和核管信息做科学的分类存储和建立多种便捷的数据检索查询接口。使得在应急时快速调用出针对性的信息。

4.3.2 应急能力协作管理

各部门通过应急队伍和应急物资管理功能,明确应急响应时的应急组织架构及各岗位职能,建立应急联络和应急值班制度,统一对各部门的应急车辆、监测仪器、处置设备、防护装备等切实管理。实现有效人员和应急物资的组织管理和调度,实现了多部门管理协作。

4.3.3 事故等级确认与指挥

在应急响应开展前,要根据事故等级、污染影响范围设定应急区域:控制区、监督区、监测区等(如图3所示)。各应急专业队伍在相应的区域展开工作,可以通过GIS平台对事故位置进行定位,并实施人员进出的控制和在应急区域内组织疏散。

4.3.4 事故可视化模拟

通常在水环境的突发环境事故时,利用以EFDC为核心的水动力及水质模型进行快速模拟预测。针对不同类别污染物泄漏事故(如重金属、氨氮、有机污染物等),设计多种应急处置预案,可以快速模拟计算并将多方案情况下情景预测成果可视化,便于处置方案比较和优化,为环境管部门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4.4 智慧化环境预警

环境预警系统是利用模型技术与GIS的结合,将模型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应急管理、环境现状评价、环境污染原因预测预警等方面,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直观的辅助支持。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建立模型,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进行核实,对环境现状评价。

水模型主要包括EFDC海湾模型、EFDC河流模型及EFDC水库模型。利用水网络数据模型,建立部分流域污染源、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河流网络和监测断面的空间拓扑关系,实现污染源的排放去向和影响路径的查找,影响监测断面水质污染源的查询和统计,实现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评价,实时动态模拟,原因分析和预测预警。

大气模型主要建设了高斯模型和MM5模型。高斯模型通过污染源、气象等参数的输入,系统可以计算污染物随风扩散的区域及浓度的空间变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可评价污染源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为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审查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噪声模型将噪声转化为不同颜色和深浅代替的平面或三维电子地图,直观形象表现目标区域的噪声分布,清晰了解目标区域的噪声现状;还可以系统地预测、分析和比较各种降噪措施的效果。

5 结论

智慧化数字环保建设立足于为环境管理服务,在环保监管业务集成系统、环境数据中心、环境地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析、移动执法、公众服务等方面紧密结合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实际,也为进一步智慧环保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下一步在完善提高基础上,逐步要建立全市统一的环境智能感知体系,对全市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机动车等进行全面感知和全过程监控;有效整合周边城市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加强环境智能化监控、监测、监察和信息,构建环境质量智能评价决策体系,保障市民的环境知情权;提高环境的智能化分析、预警和监测水平,为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奠定基础,创造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 徐富春. 环境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 聂庆华. 数字环境[M].科学出版社,2005

[3] 詹志明 (2012). 我国“智慧环保”的发展战略[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10): 4-8.

篇6

——软通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晓兵

城市,是大数据最大的应用环境和平台。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说:“影响21世纪世界发展和走向的两大重大事件,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为止,德国、英国、美国等国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70%、80%,甚至90%,而中国的城镇化率还不到60%,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才可能达到70%。由此可见,我们还有非常大的差距,但也蕴含了巨大的成长空间。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已达到8万亿元,而且在“十三五”期间每年以12%的复合增长率快速成长,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智慧城市建设国。

未来,100%的副省级城市、93%的地级以上城市、50%的县级城市是重要发展领域。智慧城市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术驱动阶段,这一阶段专注于技术研究、产品研究、算法算力研究,通过这些技术实现城市和产业的信息化,解决了效率问题和成本问题。第二个阶段是产业驱动阶段,技术产品和服务与传统产业进行结合,创造了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金融等新兴产业,解决了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问题。当前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场景驱动阶段,通过技术能够100%解决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刚需和痛点。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基于城市物联网、时空、经济发展、环境等各类数据,可以对城市进行分析决策和合理规划。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加坡,整个国家是线上运行的环境,交通、生活、产业等都可以在线上运行。贵阳市的花果园社区是全亚洲最大的社区,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大量的人口聚集及社会治安问题频发,加剧了政府监管的困难。但是我们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尤其是数字孪生技术,将整个社区全部实现了数字化,每栋楼每一层有多少房间,房间是常驻还是租用,每一层楼有多少消防设施,都能在线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并且我们设计了很多应用场景,比如老人走失、被困电梯,都可以通过App调取人的行动轨迹,将城市真实的事件场景化。

在城市管理和决策方面,管理者更希望从宏观角度了解整个城市运行状况,比如人口、就业、税收、环境污染等,我们将城市的各类数据融合在一个数据平台上,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窗式的平台,实现更精准的决策分析和更有效的城市管理。

城市大数据可以应用在精准扶贫、产业分析、旅游文化等众多场景,就环保的应用来讲,过去通过采用车辆限行、工厂停产等行政管理手段换来蓝天白云,现在我们可以基于城市物联网传感器部署,采集扬尘、二氧化硫、PM2.5等环境数据,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判断未来的风向、污染源、污染物成分及去向,这样就可以只关闭真正污染环境的企业,限制真正污染环境的车辆,保证其他企业照常开工、其他车辆照常出行。一方面为大家带来生活便利,另一方面降低城市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这就是大数据的价值。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物联网接入量将达到250亿,未来一定是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城市管理将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联网。以交通为例,现在是车等灯,灯亮车行,未来一定是灯根据车流和交通情况自动放行,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长,做到物联网自我管理城市。

城市公共安全需要借助视频采集和视频监控技术来维护,过去摄像头只扮演了一双眼睛的角色,随着边缘计算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未来摄像头可以做到既是眼睛,也是脑袋,可以进行思考。比如曾经有人晚上翻墙进入故宫,需要不断翻看视频来找到这个人,未来智能摄像头可以实现当人靠近宫墙时就开始追踪,当人准备做翻墙动作时,摄像头基于视频行为识别做出判断并马上报警。正是科技,带来了管理方式的变革和颠覆。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一部手机可以走天下,未来这种趋势向城市管理延伸,政务一体机应运而生。老百姓通过政务一体机进行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身份证识别,在家门口就可以申请和办理学历证明、出生证、死亡证等证件,免去了去政府大厅排队的麻烦。

篇7

关键词:乌鲁木齐;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发展

城市规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乌鲁木齐市因早期城市规划中存在不科学规划等一些问题,从而现在乌鲁木齐在整体规划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我们在将来的乌鲁木齐城市规划过程中考虑可持续发展并加入智慧城市的理念,既满足乌鲁木齐城市发展需要的思想,也能满足乌鲁木齐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对乌鲁木齐的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城市规划工作的指导有一定意义。

1乌鲁木齐城市现状、潜在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

1.1整体美化程度偏低

城市街面两侧整齐程度是城市市容美化的基本要求。但是我们发现乌鲁木齐这座城市为了扩展经济发展成果,基本上降低了个体经营商户的装修标准。同时政府对整个城市的财政投资分散的程度比较大。比如,新市区、沙依巴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水磨沟区等区财政投资力度较大,像天山区的胜利路、延安路、大湾南路、等地块政府财政投资相对较低,导致这些区在几十年来整体面容没有根本上的改变。当然也不能将绝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街面美化中,这些导致多年商业街道表现出破坏不堪情况。最直接的表现是天山区的大湾南路、胜利路、延安路等,即街道两侧人行道砖有的丢失漏出了地表,有的则日久失休而缺角少面。因公路在前期规划中缺少科学合理规划等,有些路经常出现人穿马路现象,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比较严重。除此之外,有些区域的街两侧的绿化程度不足,多以矮灌木或人工草丛为主,要么在前期规划中留有绿化地块有限,要么就是留有的绿化用地也没有很好的进行绿化等工作。2010年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重点讨论加快城市建设等工作。虽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乌鲁木齐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改善城市市容等方面有很大改善空间。

1.2街面拥堵问题较突出

乌鲁木齐城市问题较突出的一点是,交通拥堵;随着城市居民生活丰富程度的加深,私家车的拥有量与日俱增。据统计,到2015年年底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80万辆。这80万辆机动车中,私家车为625711辆,占78.2%,也就是说,80万辆机动车中近八成为私家车。按目前首府常住人口350万计算,80万辆意味着首府平均每4.4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而北京目前平均3.9人拥有一辆机动车。当然了不能一味地将机动车保有量与交通拥堵完全挂钩。因为交通环境是由人、车、路等多种元素组成的体系,四五年前乌鲁木齐道路还没有田字路网,没有这么多的高架桥和环线道路,平交路口多,互通功能差。不过,在一些路段在高峰期交通拥堵现象非常突出。比如:二道桥、团结路、新华南路、大湾南路等。

2乌鲁木齐市市容改善策略

2.1注重生态平衡、优化生态环境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生态是城市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个优势。为了实现美丽城市,要借助生态文明理念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从整体发展方式的转型,跳出传统发展思维看城市资源,重视挖掘乌鲁木齐城市文化、休闲、生态等功能,对这些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和利用,尽力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解决:第一,加强环保教育,重视市民环保工作,从提高市民环保意识入手,落实城市规划的要求。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途径宣传环保理念。第二,不断完善环保制度,根据乌鲁木齐的实际发展情况,在环保局等单位设立环保管理部门。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在乌鲁木齐已建成的便民服务站可增设环保站或环保办公室,负责环保工作,以实现美丽乌鲁木齐建设。第三,在乌鲁木齐推行环保建筑,鼓励相关建设单位在乌鲁木齐市区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和环保措施技术并为此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乌鲁木齐建设中的应用范围从而实现美丽乌鲁木齐的绿色理念。第四,建设城水系景区。城市水系景区生态系统构建,一方面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在另一方面也能够起到维持生态格局的作用。

2.2重视乌鲁木齐的城市人文,积极发展城市特色旅游产业

乌鲁木齐是多民族居住的中国西部大城市。在进行城市人文管理中,相关部门要以多民族居住为中心,立足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不断强化乌鲁木齐城市人文管理,提高市内部凝聚力,重视集体力量和其参与市建工作中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在最近几年发展的较快,国内外旅游产业收入也明显增多。在发展乌鲁木齐城市中要结合乌鲁木齐现有的资源,积极发展城市旅游产业,重视挖掘民族特色,特别是带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的建设并创新旅游运行模式。结合当地风土民俗,设计并扩大民族旅游,让国内外游客入到当地生活中,体验当地民情风俗,促进经济发展。

3乌鲁木齐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场技术创新引导城市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在特定空间上的具体体现。在乌鲁木齐智慧城市发展中要实现城市经济、生活和管理上的全面“智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发展智慧城市。

3.1基础业务智能化

通过城市网络化管理模式,实现乌鲁木齐的城市管理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动态化,提高管理效率并且改善市容市貌,有助于维护城市安全维稳。比如:乌鲁木齐的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乌鲁木齐的某区配有300多个监控探头。在这个区域60多名网络员对该区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监控、受理相关问题、派遣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各职能部门单靠人力巡逻,容易出现监管盲点,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特别是在乌鲁木齐这样维稳任务复杂而繁重的城市中,维稳工作方面容易出问题。而现实生活中群众发现身边的城管问题又难以准确、很难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较落后的管理模式使城管工作始终得不到政府与民众的认可。而智慧城市理念中的“互联网+城市管理”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这一看似“两难”的问题。总之,互联网的本质是互联,信息的价值在于互通。

3.2智慧服务业务

智慧服务是针对乌鲁木齐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交通、城市医疗、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方面作用较明显。在城市交通方面,可以有效整合乌鲁木齐的公共汽车系统、出租车系统、城市快速系统(BRT)和2018年开始建成并运行的乌鲁木齐地铁工程等上要提供综合的实时信息服务,并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智能判断,并及时通过网络公共平台等新媒体及时相关信息,这些将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借欧洲一些城市的公交车管理系统方面的经验,如:可以及时查询到公交车路线和到站时间点灯信息。除此之外,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可以优化应急方案,调动救援资源。总之,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和指导,对乌鲁木齐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来说,往往会陷入“赶不上变化”的困境。可以智慧布局交通道路、警务、公交、地铁,文体设施等城市规划项目,从而可以达到乌鲁木齐市的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的要求。

4如何乌鲁木齐建设智慧城市

4.1采取“市民、企业、政府”合作模式

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政府应该牵头,可以建立一个“以市民为中心的”电子政府体系。这样市民和企业有权利随时随地参与到所有政府机构的事物中来,与政府进行互动。比如,有些成功案例已经在乌鲁木齐街头出现,即便民服务站。这样为维稳而建立的便民服务站在拉近市民与公安之间距离起了非常不错的作用,提升乌鲁木齐维稳方面已见其效。在这个基础上政府不妨建立电子服务平台,这样政府有效地和市民进行联系、互动、听取反馈意见并及时处理相关反馈问题。可以“连接”每一个人,提高市民的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此外,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企业的参与也不可或缺,比如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旨在实现宽带互联网在家庭中的渗透率。要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国内外和疆内企业以创新思维去为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出谋,主动研究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并及时反映到政府相关部门,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这些都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的起积极作用。

4.2以企业或电子通信等第三方部门投资为主,政府积极配合和支持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与科研部门的经济雄厚以及前瞻性看到了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盈利潜力,自发的提出或者投资建设信息技术相关的促进城市发展的配套服务设施、有些企业还建设科技产业园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科技和技术起到关键作用,而政府应在这方面主动和国内外的企业和科研部门接触,为企业在乌鲁木齐智慧建设方面的投资活动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法律法规来配合这些企业完成智慧城市的构建。比如,在乌鲁木齐实现光纤入户覆盖主要城区、无线局域网覆盖车站、地铁站、酒店、商场、广场、学校等重要公共场所等方面,积极听取并鼓励相关企业创新性的方式投资。在建设信息资源的分析,建立相应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库等方面要与企业合作,促进并简历较为完备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方面起很好效果。

5结语

乌鲁木齐的城市规划方面因早期规划严重缺乏科学性,从而现在乌鲁木齐在整体规划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传统思维难以解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公共安全隐患日增、特殊复杂的的维稳任务等一系列问题的挑战,乌鲁木齐的城市发展处于困境之中。以互联网+、云计算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而且这一发展模式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乌鲁木齐政府、企业、市民应寻找新的途径,不妨在智慧城市这方面去思考,城市信息化建设方面增加投资,应大力推广智慧城市的建设。实现以信息科学为基础,感知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入手,把各项信息技术整合、建立相应数据库、敢于创新与应用,为乌鲁木齐智慧城市见识提供技术支撑而努力。只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这个问题,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取得成功并在这方面积极研究、吸收国内外的成功案例相信乌鲁木齐在城市规划的方面的问题一定会得以解决。

作者:阿不都西库尔·扎依提 穆哈西 陈英杰 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亚心网: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80万辆[DB/OL]./content/2015-10/09/content_4989792.htm.

[2]文国玮.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关键词】物联网 大数据 智慧城镇 智能化

伴随着物联网应用的不断兴起,来自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正以指数级增长。比如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监测,环境感知,城市交通,以及众多设备上的应用。物联网让各式各样的数据汇入到信息网络,加深了信息系统与物理世界的联系。然而物联网下大数据和一般数据有较大的不同,它是异构性的、多样性的、还良性的,并以这些特征冲击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智慧城镇提供基础保障。

自1983年,IBM最新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2,结构化查询语言成了为政府部门的主流产品;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利用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逐渐成为信息共享的公共服务。2003年,电脑和其它数据系统一年中所产生的信息量超过了2003年之前历史上全人类所产生的信息总量。直到2005年Apache Hadoop项目的诞生,成为了处理大数据的基础。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以及建立在这些大数据基础之上的数据挖掘已成为了一种战略资源,更为建设智慧城镇铺垫了道路。为了使物联网下的大数据成为城镇走向“智慧化”的强大引擎,还需要进一步把握物联网下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以物联网带动大数据的发展,继而实现智慧城镇建设目标。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由于大数据本身较为抽象,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2009年流行于互联网直到2013年,一场大数据变革悄然来袭,影响了众多领域,因此2013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早年,著名的Apache的开源项目Hadoop成为处理大数据的基础。后来Gartner研究机构将其定义为一种巨大规模、多样性和高增长特性的信息产业,它和普通的数据库处理系统互不兼容,需要从新的 并行数据处理平台或技术从大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决策并优化信息。正如IBM首席执行官罗睿兰所说,大数据将是下一个自然资源。而大数据的处理周期与传统数据相比也从原来的月、周、天变为时、分、秒。而随着物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发展,城镇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安全等,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

(二)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典型的4V特征:Volume(大量性)、Variety(多样性)、Velocity(高速性)、典型的Value(价值性)。这四个典型特征保证了大数据比传统数据更大、更快、更好。

1.大量性:著名未来科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预言“大数据”是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30多年后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爆发式的增长,大数据时代如期而至,仅百度公司数据总量已接近1000PB,存储网页的数量接近1万亿,每天响应请求几十亿次,淘宝的4亿会员每天产生商品交易数据多达20TB,一分钟内“脸谱”的浏览量超过600万,而这些迅速增长的数据把人类带入了一个以PB为单位的大数据时代。

2.多样性:大数据的形式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结构化数据,二是非结构化数据,三是半结构化数据,由数据来源决定大数据的多样性。

3.高速性:大数据的规模大并且对响应速度有严格的要求,在分析数据输入等处理上几乎不延迟。

4.价值性:物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蕴藏的价值是巨大的,随着信息化高度发展时代,人们生活领域以及衣食住行、娱乐,都会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大数据在不久的将来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成为“城镇”走向“智慧城镇”的强大引擎。

二、物联网下大数据发展趋势和智慧城镇建设

(一)物联网下大数据发展趋势

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像互联网一样,使用物联网的用户数量要看用户贡献或使用了多少数据,因此数据是物联网企业是否成功的核心。正是因为这些联系把物联网与大数据连接在了一起。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之间也是有区别的,最基本的是结构化数据也是最容易被处理的,其次是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新闻等,还有就是不能被处理的非结构化数据。在物联网的运营模式里,它有着数据产生、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决策和应用的过程。数据处理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推动智慧城镇建设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进步,我们居住的城镇以及交通、家居、物流环保的智能化,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物联网把实物通过传感器与互联网进行连接,达到智能识别与管理。其结构分为四层,即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实体层,每一层都与数据产生和处理有关。在感知层上,包括了三维码标签,RFID标签,GPS,传感器等,识别物体,提取信息,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得的信息进行传递和简单处理,应用层是物联网与数据的深度处理融合,借助数据采集、传输实现物联网与各类实体相互应用,实体层则把物联网结构形成了环状封闭结构,从物联网到互联网,从互联网到实体,数据的产生范围成倍增长。智慧农业即属于物联网应用层也是智慧城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关的种子,土壤,化肥,温度,光照,各种养分等进行监测,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有利于辅助农业生产,提升价值。通过物联网的四层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预期得以实现。智能交通是另一个代表。大数据下的智能交通通过感知层、传感器、监控、GPS等产生的海量数据与天气状况等数据相结合,监控到每条路、每辆车,将信息处理后传递给人们,为人们提供最好的体验,提升通行效率,降低事故率。

综上所述,物联网下的大数据应用是主体,技术是手段,智慧城镇的发展时期推广的重要手段,而推广进程中也对物联网结构,、大数据处理提出了更现实生动的要求。物联网下大数据的发展将为城镇带来智慧的变革,实现建设智慧城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

[2]任玉梅,智慧城市的生活图景【J】大众科学,2014(4)

篇9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城市信息化进程中的前沿理念和探索实践,是我国新一轮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2012年,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年初,已经有26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

为了梳理智慧城市建设途径;了解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总结智慧城市建设特点;2012年,《中国信息化》深入采访十多座城市,为大家分享他们的建设经验与困惑,探讨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与落地途径。力争为读者呈现出一副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蓝图。

在应用方面,宁波作为智慧城市方面的先行者之一,下一步将加强在智慧物流、智慧制造、智慧贸易、智慧能源、智慧公共服务、智慧社会管理、智慧交通、智慧健康保障、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文化服务等十大智慧应用系统的建设。而作为智慧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扬州市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智慧旅游”。

即2011年武汉市科技局悬赏1000万元在国内公开招标“智慧城市”总体规划之后,目前《武汉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已初步形成,包括智慧市政设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卫生、智慧水务、智慧文化、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食品药品监管、智慧社区、智慧公共安全、智慧物流等13个方面。

平潭则利用实验区政策及闽台地缘等优势,将打造可以为台湾企业提供计算资源支撑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成都市的智能互联天府新城建设将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传感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更加智慧的城市发展环境,形成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

在促进城市转型升级方面,鄂尔多斯市希望通过信息技术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未来鄂尔多斯会增加一个新的标签,那就是“绿色”与“智慧”。

随着2011年年底克拉玛依市无线城市应用平台正式启用,标志着西北地区首个无线城市在克拉玛依诞生,也标志着克拉玛依在向“无线城市智慧油城”不断迈进。

重庆市渝中区的“智能渝中”建设将推动渝中区经济转型升级,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光网络、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对公众服务、社会管理、产业运作等活动做出智能响应,面向未来构建的全新城市形态。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是深圳市量变基础上的跃升,目前“深圳质量”已经成为深圳市践行发展理念,提升城市竞争综合实力,促进甚至建设智慧城市的代名词。

篇10

关键词:“三新”产业 内蒙古 新型业态 宏观经济发展

一、探索经济发展转型途径,发展“三新”产业

随着经济增长的基数的增大,中国已无法承受之前高速发展的负担,未来一段时间内,新常态经济发展更符合中国国情,增长速率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并且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因此,探索经济发展转型途径已日益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三新”产业日益兴起,以新业态、新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合称的“三新”产业发展成为今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简言之,“三新”产业是以新光源、新能源和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具体来说,新业态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应用和模式创新为内核,在产业中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或产业形态。新产业是随着新兴技术应用而出现的部门和行业,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初现端倪且潜力巨大的新产业变革,其核心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以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生产形式、组织方式、商业模式等的深刻变革,强化了产业链不同环节之间以及不同产业链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的分化、融合、跨界、变异以及与信息技术的嫁接,产生出了一系列新模式和新业态。

新业态、新产业的“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的新业态、新产业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第N方物流、智慧产业、航空航天,等等。新业态新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能够不断地催生新的消费群体,带动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新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二、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必要性

在跨界融合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新业态不仅能为区域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也能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三新”产业的日渐兴起,符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新经济形势下更符合发展规律的新常态模式,同时顺应了时代经济发展特点,为未来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未来,我区应以质量为目标来倒推发展增速,上限是防通胀,下限是保就业和保民生,从而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使内蒙古经济稳步有序发展。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与全球出现的新技术革命机遇吻合,同时顺应国家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大势。内蒙古地域辽阔、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三新”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三新”产业,有利于加快内蒙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升民族地区现代产业竞争力。

第二,符合国家提高发展民族地区经济,落实西部大开发宏观工程重大目标的实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同时积极培育“三新”产业,扩展内蒙古高新技术产业含量与比例才能使西部摆脱资源、环境状况的限制,实现内蒙古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因此,研究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宏观经济未来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符合内蒙古“十三五”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即“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力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实现新突破,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十三五”规划期间,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更新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争取重点地区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

第四,符合当前我区农牧民继续发展致富的时代诉求。由于我区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水平有待提高,干部的理念、体制机制、工作手段和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在“十三五”末建成国家现代农牧业基地还任重道远。未来一个时期,内蒙古努力用新理念、新机制、新手段提升农业部门工作能力,推动国家现代r牧业基地建设和促进农牧民增收。

三、内蒙古发展“三新”产业的阻力

从客观上分析,目前内蒙古在发展“三新”产业也存在着问题与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第一,我区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在产业发展方面与东部地区乃至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西部地区的一些资源性产业,产品的链条不长,深加工的能力不强,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成绩,但仍然还有一个薄弱环节。西部地区现在有些县还没有与快速公路相连接,通乡公路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而东部地区在这方面要比西部地区做得好得多。

第三,西部地区民生问题的解决任务相当繁重。从城镇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有一些城镇,由于历史的原因财力不足,而国家转移支付包括政府投资也力不从心,所以还有很多欠账。包括饮用水的安全、垃圾处理、天然气供给网络的建设等等,虽然我们的条件正在改善,但是现在看来还远没有达到符合发展“三新”产业基础准备。

第四,我区由于地域辽阔,交通条件参差不齐。区内的公路、铁路网密度还不够大,西部地区省与省之间的公路连接,特别是西部地区各省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公路主干道的连接还存在着问题,有不少路在某些省内是高速公路或者是快速公路,而在省际之间的连接上就有断头,影响着这些公路效益的发挥。问题与困难是客观存在,无法回避,主动出击才能先声夺人。

四、内蒙古培育发展“三新”产业的着眼点和基本思路

当前,我区要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实施“一带一路”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积极宣传发展“三新”产业的优势,使其深入人心并且渐进取得其他产业的协助配合,同时选择借鉴国内外新业态新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积极研究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充分挖掘产业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进一步促进内蒙古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体来说,应重点从五个领域入手,并且坚持“四要”。

(一)拓展五个领域

一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紧扣内蒙古现有的优势产业,结合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移动电子商务、大宗交易网络平台、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等载体建设,不断加强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提高经济社会活力。

二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旅游业是我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要利用云计算、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旅游业的全产业链,多方面促进会展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的推广。在文化产业方面,加强互联网与动漫游戏、广播电视、出版业等的融合对接,发展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视听、数字出版等文化产业新业态。

三是培育智慧城市。应主要发展:智慧政务,如电子政务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统一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智慧民生,如建立智慧养老、医疗服务、网络教育等;智慧家庭,主要通过智能终端与各类智能家居、安防设施等形成网络,实现家庭智慧应用;此外,还有智慧小区、智慧技术等。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强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物流技术应用,全面提升物流企业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以及配送发运的自动化水平。在现有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供电子商务专业仓储、流通加工、货款代收以及货物担保等增值服务;逐步探索发展依托电子商务的第四方物流,为企业提供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提升供应链规划和管理能力,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

五是积极推进低碳环保产业发展。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有序推进节能改造、余热回收、建筑光伏一体化电站的投资、建设与运营。积极推动环保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促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等配置合理的科技体系和产业体系,尤其要加强环保高新技术的研究。

(二)坚持“四要”

一要树立内蒙古大产业发展理念。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可以产生许多新型业态形式。比如,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旅游产业融合,衍生出会展旅游、生态旅游、主题公园、演艺娱乐等产业形态。在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兴科技不断涌现、前沿领域逐步延伸的今天,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必须树立大产业、复合产业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之间尤其是高新技术与新业态新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全新的、综合性的产业形态格局,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全面发展。

二要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在实施现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努力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拓宽新业态的发展空间。尤其要从产品、技术、资本、市銮腥耄在目前已取得比较优势的产业,如生物医药、航空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生态农牧业、低碳环保等领域进行多元化创新,培育壮大市场需求层次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业态。

三要加快培育优势新业态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家和全区支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内在规律, 综合考虑全区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 积极推动以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品牌企业为主导、专业市场为导向的新业态集群建设,提升内蒙古新型业态的核心竞争力。

篇11

北京经纶全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高端数码印刷全面解决方案的业内领先企业,同时也是最早在中国推广数码印刷技术的公司之一。2002年,经纶全讯成为惠普Indigo公司在中国的首席商,全面负责惠普Indigo数码印刷设备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服务,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为客户提供不同领域的全套数码印刷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客户培训,并成为惠普Indigo公司的全球最大经销商。

自从1923年创建以来,日本小森公司一直遵循制造业的基本立足点,即出类拔萃的产品质量和无与伦比的可靠性能。小森公司以创新引领未来的气魄,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革命性的H-W干燥系统。

瑞士史丹利蒙技术有限公司创建于1917年,其总部设在瑞士圣加仑, 其印后设备部门成立于1976年。瑞士史丹利蒙作为百年品牌,客户遍布全球。经过几十年的不断追求与努力,其在UV上光及覆膜技术方面均被公认为世界第一。近年来,为响应全球保护环境和关爱员工身体健康的主题,瑞士史丹利蒙不断推出新型环保设备,采用PUR胶水实现环保覆膜工艺,改写了覆膜工艺非环保的历史,在世界覆膜工艺领域独树一帜。

篇12

陆益民在致辞中提到,今年以来,中国联通牢牢把握国家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趋势,实施以“聚焦、创新、合作”为核心的战略新构想,聚焦重点领域,深化行业合作,强化创新驱动,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网络,构建面向“万物互联”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中国联通通过区域性聚焦和网络共建共享,加快4G网络和全光纤网络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联通4G网络在重点城市基本实现连续覆盖,核心城区覆盖率、信号质量、上下行速率等关键指标均实现行业领先,特别是在上网速率上建立了比较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固网宽带端口数达到2亿个,其中光纤宽带端口数1.35亿个,北方基本实现全光网络,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高速智能的业务体验,充分满足个人、家庭和企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发挥全网协同效应,积极布局平台类创新型业务。中国联通积极打造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沃家等平台,推进平台能力、资源和数据的聚合与开放,汇聚产业链合作伙伴,拓展发展新空间。

在家庭互联网领域,以视频业务为引领,以智慧沃家为抓手,全面布局家庭智能网关,提供家庭客户全业务、场景化应用解决方案。发起建立4K超清产业联盟,努力为千家万户提供“光宽带+4G+4K”全业务产品。

在物联网领域,聚焦汽车、智能穿戴、环保监测和制造业等重点市场,建设M2M平台,形成了一点接入、全球部署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包括M2M平台、应用、终端等在内的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领域,面向“互联网+”、智慧城市和“双创”等重点市场,聚焦电子政务云、行业云等领域,打造自主、安全、弹性的云网一体Iaas平台,构建“集团级+省级+地市/边缘节点”三级云数据中心体系。

在大数据领域,建设集中云化大数据平台,推广数据能力开放服务,加强政企、高校等外部合作,搭建了大数据应用创新孵化环境,实现数据价值的提升。

篇13

一、物业管理“智慧化”的概念与特点

(一)物业管理“智慧化”的概念。所谓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就是指在管理中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将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整合起来,加以系统化,使之互相协调运作。“智慧化”的核心是对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运用这些技术能对物业管理企业、业委会、业主之间的交流方式进行转变,对管理对象内的环保、治安等工作进行迅速、智能的处理。其目的在于加强物业管理效果,提高业主生活质量。

(二)物业管理“智慧化”的特点。物业管理产业“智慧化”体系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智慧化”物业管理具有物联化特点。物联化中的“物”包括监控摄像头、RFID、传感器、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工具、移动设备和电脑终端等。所谓物联化就是把感应技术设备嵌入这些“物”内,将其联系起来并对其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将数字化的信息在各“物”之间传送,使各终端的持有者能及时接收信息。其次,它具有互联化特点,即把物业管理方、业主、小区内感知设备及其感知到的信息通过宽带、无线网、移动通信网络等连接起来,使物业管理方和业主能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管理。

二、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战略的环境

(一)主观需求环境分析。主观需求包括两个方面。从业主这一方面快来看,城市发展迅速,大幅度扩建,城市居民增多,业主的居住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而难以管理,这就使其对于物业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房产投资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热衷的投资方式,这也让他们更期待优质的物业管理来为其房产的保值、增值提供服务。从物业管理产业经营者这一方面来看,物业管理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行业竞争也越发激烈,只有提供更有技术含量与可靠性的服务,才能抢占市场。“智慧化”物业管理是这个行业的新机遇。

(二)客观物质环境分析。客观物质环境也需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城市居民的经济条件的提高。市民的需求为物业管理产业提供了主要市场,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拥有了更高的消费能力,对其居住、工作环境要求更高,这就为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第二方面是相关技术的发展。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推陈出新,都离不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战略方向的选择。物业管理产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因此战略方向的选择要以市民的具体需求为依据,同时要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决定。对于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现状而言,低碳环保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大潮流,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政策制度都对这方面提出了要求。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物业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其管理小区的环境治理、废物回收利用、社区公用场所及房屋屋顶的绿化等。例如,某社区在绿化带设置智能喷灌装置,利用感应器感应地表温度和土层湿度,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判断喷水时间与喷水量,自动灌溉植物。除居住环境外,一些企业、工厂也需要物业管理,这一类业主对安全性要求较高,智能火警报警器等设备可以应用与其中。总的来说,物业管理智慧化的方向选择应遵循安全性、实用性、人本化、可持续原则。

(二)战略实施的对策。作为城市发展与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产业,物业管理产业要切实迎合城市发展的要求。首先需要对业主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其需求设计合理管理方案。第二,要根据物业管理方案,引进和设置必需的技术设备。包括设置无线传感器用于收集信息;建立“云”数据库和信息分析中心,用于筛选、分析有效信息;将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使用的终端相连接,互相交流并及时接收物业信息;设置命令执行设备接收用户的远程控制并执行其管理命令等。第三,物业管理“智慧化”对于业主而言是相对新颖的方式,其接受需要一个过程。物业管理者可以先进行试点,同时开始宣传,试点成功后加大宣传力度并广泛推广。此外,物业管理“智慧化”发展战略本身也需要不断的发展,既要开发新型技术与设备,有要培养相关管理人才,提高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智慧城市 智慧建造 工业化 精细化

1 绪论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而智慧建造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最基础的一环。当前,中国整体的环境污染状况严峻,在生产率水平低、能源浪费严重的大环境下,建筑行业首当其冲,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1-2]。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市场需要和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与此同时,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大户,应在转方式促发展的同时,积极提升本行业的信息智能技术水平,探索建筑行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已成大势所趋,智慧建造必将迎来自己的时代。

2 智慧建造的概念及内涵

智慧城市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智慧化的建造过程也是未来建筑业成长的必然趋势,由此,智慧建造便应运而生。

智慧建造指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对建造的整个过程中的管理及各个阶段进行综合变革及改进,以此保证建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慧化,使项目施工过程更加形象化、透明化,并达到了了建设全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

现在,对“智慧建造”的理解主要有两种方式。杨宝明博士理解的“智慧建造”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解释:一是产业和谐发展,与大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我国建筑业能源材料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都已成为当今社会不得忽视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给行业嵌入先进的数字神经系统。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项目管理都应该由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作为支撑,在公平和透明的经营环境下,实现高效化和精细化。另一种为在中国发达地区使用的建设项目信息管理技术,其中最突出的是被称为“智能眼”的监控管理,它采用了视频系统与门禁控制系统。两者的理解和实践都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智慧建造是以项目管理(PM)、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管理(DM)、物联网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充分体现了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特点并最终完成整个过程的建设和达到完成后的智慧、连接、合作的目标[3-4]。

3 智慧建造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是运用现有高新科技成果在城市规划、建造、管理及运营内的综合应用,其形成与发展提高了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及质量。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建造领域的发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到智慧化是能否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关键。因此,智慧城市要求智慧建造以此满足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和智慧运营的要求[5]。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背景下,开始研究智慧建造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智慧建造的理论来源主要是对智慧城市中“智慧”二字的解读,与此同时,智慧建造也是智慧城市中最基础的一环。随着建筑规模不断壮大,建设工程自身所附带的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会在施工全过程和建筑全生命周期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实施智慧建造,有利于提升建设过程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了智慧城市的建设。

4 大力发展智慧建造的意义

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便是智慧建造,在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BIM、协同设计、移动通讯、无线射频、虚拟现实、4D项目管理、PIP、物联网等技术改进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拔高行业管理水准和施工的生产效率,使整个建造过程实现智慧化。这些技术的充分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行业的生产效率,加强了对建筑工程的整合程度,不但降低了整个建设过程的成本,提高了建造质量和效率,并对整个生命周期的设计和施工有着明显的改善。利用智慧建造技术,构建全方位的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的精细化和对企业进行集约化管理,是实现建筑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趋势[6]。

智慧建造的推进有效的优化了管理和服务的流程,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和智能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建设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化,并有助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技术的创新,进一步改善我国建筑业资源浪费严重问题,实现建筑业的绿色生态化。同时,智慧建造还带有一定社会效益,可以改善民生。通过构建智慧家庭、智慧住宅等实践来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新的智能化宜居环境,改善全社会的生活面貌。

智慧建造将实现建筑产业模式的根本性变化,使传统的产业模式逐渐转换为以信息为主体现代化产业模式,生产效率也将大大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5 结语

相比于其他产业,建筑行业的工业智能化技术还很落后,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嵌入到施工过程中形成完整的智能系统,从而实现了建设全过程的智慧化,使建造过程完成跳跃性变革。因此,建立和发展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融合,从而实现不同技术的整合与提升,是推动建筑技术发展的根本途径。智慧建造是PM、BIM、物联网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也是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被充分融合的综合运用。智慧建造的发展必将带来建筑产业的一次“信息革命”。

参考文献:

[1]李迅,曹广忠,徐文珍,等.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01):32-39,45.

[2]师旭颖.智慧环保“呼唤”顶层设计[J].信息化建设,2013,(11):43-44.

[3]伍晏,周以大.低碳经济与建筑施工新技术的推广应用[J].建筑施工,2008(11):983-984.

[4]张希黔.创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08(1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