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范文

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2 11:23: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1

现如今,不管是在中国梦的实现还是民族复兴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都起到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而怎样推进中国梦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着手,其一,在传承文化的发展与继承的过程中,要存其精髓,发扬精髓文化。其二,不管是传承,还是弘扬,要做到相辅相成,一同发展。其三,将当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完美结合。只有实现以上三方面,在当前时展的潮流中,才能确保传统文化得到很好的延续与发展,这也是中国梦实现的一个重要支撑。

关键词:

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国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文化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大,现代文明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文化与习俗。电脑的普及化让我们逐渐减少了对纸笔的使用,也不需要用多余的时间去刻意的记录文字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一直延续到2013年的汉字听写大赛,这才让我们陷入了沉思,再继续这样,我们仅仅是获得了自身的便利,但是却会丢失更大的文化财富。随着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我们的本土文化起到了破坏性的影响。随着我国组织形式、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以及就业方式逐渐变得更加多样化,在很多方面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例如所谓的商品交换原则就非常容易影响到人们的精神及生活领域,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有见利忘义、权钱交易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人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造成国家意识、集体观念的减弱。在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又会出现循规蹈矩、取舍不当以及缺乏变通等弊端。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现状,让我们逐渐淡化了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从古代开始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英雄气魄,“头悬梁、锥刺股”的励志典故等等,都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素养。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中国梦”正在觉醒,此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国人品格的塑造正是必不可少的。这种文化将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因此必须要将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摈弃一些陈旧观念。比如儒家大力提倡的“君权天授”,这种封建君主制度正是用来麻痹人民,避免百姓参与朝政以及下任君王的候选,从而保证政权永久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这种世袭制的君王候选方式难免出现一些昏庸无道的君王,从而导致王朝的覆灭。而民众在这种麻痹心里下期盼着“明君”带着大家走上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道路上,纵观历史几千年,历代明君寥寥无几。

二、传承和弘扬一样,弘扬精神的实质,弘扬其中丰厚的内涵

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影响着文化的变化,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的阶段性,文化如果失去潮流价值将渐渐的走向历史角落。唐诗、宋辞是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在现在还是没落了很多。其原因是,时代的改变让它慢慢的失去了在社会上的潮流性。古代的社会,缺乏文化的娱乐方式,文字成为了文化娱乐的主题,唐朝咏诗,宋代作词,吟诗作词几百年,汉字的研究已经到了极致,导致后代难以逾越。那时候的诗、词,如现今的流行歌曲,李白、李清照就像现在的汪峰,方文山。打工仔的组合在春晚的舞台上向全国演唱了汪峰原作的《春天里》,在大街上总会听到年轻人唱着方文山为周杰伦作的歌。而唐诗、宋词,现在需要强制的背诵记忆了。我们没有不珍惜,只是时代的变化所导致。而这只是文化发展最普通的规律。自古流传的精湛文化,虽然不能摒弃,但也不能随时挂在嘴边。不能仅传承文化的形式,精神实质的传承更为重要。如今受全世界关注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出现国学启蒙,世界各地出现的孔子学院和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都是在现如今发展的传统文化道路。由此可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血液的重要部分,中华民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连系在一起,共同的传承和发展。如今,保护好流失潮流性的传统文化,大力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传统的中国文化会作为中华文明的代表永远的、完整的傲立在世界文化之中。

三、用古代文化精髓和现代文明相交融

面相世界、走进现代化、走向未来,从根本上实现古为今用。虽然古代文化可以让我们找到遗忘的传统文化,但相较于现代文化,毕竟它们是形态较为低级的文化,即使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应该原封不动的复兴,而是与现代文明交融,作为新时代文化的有益成分,才能与新文化共同发展下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会徽就是一个成功的结合。红色是圣火的颜色,是太阳的光辉,更是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饱含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盛情和祝福。借由古代书法的精髓,“京”字衍化为动感的人体,在挥毫之间体现出“新奥运”的理念;“京”字又借由书法巧妙的变为“文”字,象征着着“人文奥运”的承诺。运用书法、篆刻艺术与新时代的主题交汇,印章本身就体现出了诚信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徽的设计,运用了古今文化的交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深厚气韵和中华汉字体现的东方思想,更向世界展示一个城市在传承古代文化和包容现代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情怀和世界东方的思想,像圣火的传递一样,传递给了世界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品质和高贵的品格,是现代文明对古代文化的包容与古代文化对现代文明的贡献,是古今文化的完美结合。

随着传统文化的弱化,导致了我国文化建设现状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之间产生冲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及其发展也不能很好的匹配。所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努力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奋斗。

作者:张雅乔 吴国彬 单位: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兰胜,狄成杰.基于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篇2

【关键词】平面公益广告;图形;视觉;联想

广告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消费并参与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公益广告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其重要的作用被很多国家重视并广泛应用。互联网的调整发展,也使传统的媒体面临着新兴电子媒介的挑战,互动式新兴的传播受到更多受众的喜爱,但平面公益广告作为一种传统有效的传播样式,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中国梦”的倡导,在更多户外空间的宣传,也为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文化传统的宣扬起到积极的作用。图形是人类有目的性和意识性的创造,它是一种视觉化的语言,甚至有时比语言更清晰地传达信息。在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图形作为一种视觉符号,验证着受众的经验,同时也传递着设计者的思想和情感。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可以将图形分为几个类别。一是具象的图形,一目了然,迅速做出判断;二是图形和喻意之间的诱导性作用,并不是直接表达其含义,而是让我们经过知识的匹配去解码设计者要表达的意义。在平面公益广告设计中,图形相较于语言和文字,具有更易接受的形象化特征。在遵循图形原创、震撼的基本要求下,尚需具备传播性和感染力、情感信息等这几个方面的传播要求。在视觉表达中的魅力主要可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图形和知识贮备相匹配的震憾性

在信息的传达中,认知心理学把它总结为一个流程,首先是主体获得感觉刺激信息并传入大脑,然后大脑抽取并加工信息与存储知识匹配,最后赋予知觉对象的意义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一个过程中,人本身储存的知识和经验,对于信息的接受和反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平面公益广告中,图形喻意的传达,需要对受众的知识贮备进行快速并合理的匹配。以一则泰国所的以健康为主题的公益广告为例,由于公益广告的主题是不要多吃糖,因为糖进食过多会诱发多种疾病,严重影响健康。但是,由于进食糖到发病这是一个极慢的过程,所以要让受众在第一眼的观看中就要感受到慢性过程对身体的极大损害,于是设计师用了强烈的对比来展示出病痛血淋淋的效果。如图1所示,这种健康的身体和甜食所造成的病痛,有一种直抵人心的被撕裂的痛楚,也会给受众留下强烈的恐惧感。但是仔细观察的话,人身体上那些不忍直视所有的脓疮疤痕,原来都是由日常食用的甜食图案所组成。

二、图形视觉语言的时代性

图形语言作为一种传播符号,在平面公益广告的创作中有些设计师则一直强调新奇的图形创作,但是“新奇美”的图形一是未必能创作出来,二是也需要和宣扬的主题密切联系,这也是一个创作中的难题。基于生活经验而常见的各种形象,人们已经有了固定的心理模式,有的图形很新颖有创意,但受众未必能接受理解其中的喻意。在平面公益广告图形的创意制作中,要与时俱进,考虑到受众对图形的识别度并兼具时代性。基于受众对图形的识别,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记忆残留的经验,所以赋予旧有图形以新的含义已经成为平面公益广告中常见的一种设计手法,这也是一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这种经过逻辑推理推导出的联想,同时也是异质心理。以图2为例,以一张国人所熟知的皮影图形来传达信息。众所周知,皮影就是人为操纵的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离开人的操作,它只是一只没有生命的图具。这里把皮影图形的符号意义进行了新的诠释,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发动受众产生联想,将社会中因而受人操控最后堕入深渊这一现象给表述出来,既生动又有教育意义,把收人和授人以把柄合理地表达出来。

三、图形应用的时空突然性

创意图形的思维特征之一,就是其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化表现,在平面公益广告中,要实现它的社会价值,也需要在思想性中体现人文关怀。复杂的图形由于信息量过多,不易在最短时间内为受众所完全接受,所以图形的设计也要简单。如果以一种时空出现的违和感出现,则会使受众感受到一种强烈刺激的新经验,这也是创意图形的魅力所在。如图3所示,针对有些旅客在公共场所到处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国外一则平面公益广告就用了独特创新的图形创意来表现,由于随意涂画的行为用常用的劝告和警示都不易收到效果,所以这则平面公益广告以警戒的图形直接给受众震慑,广告印刷在公交车的椅背上,这一日常场景中突然出现的广告,用非常直观的幽默的方式传递了要表述的信息:如果再随处任意涂鸦,就要受到这种严厉的制裁。

参考文献:

[1]陈珊妍.图形创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08).

[2]费飞.图形创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08).

篇3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文化独特性;文化的统一性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这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全书分为十一章,对全球化伦理、多元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体现做了基本的阐释,并对多元文化中媒体的应对、性别与文化矛盾、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文化遗产的发展等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最后对文化的研究和文化的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这种存在其实也是为了防止文化统治和文化霸权的产生,避免出现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高高踞于其他民族和群体之上,并从自身利益出发来判断行使权利的合法性。

2005年10月2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该公约把文化多样性定义为:“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形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说明不仅文化是多元的,表现文化多元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而这种丰富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文化多样性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基础

从历史上看,一个地区文化越单一,保守性和排他性也越强,社会和文化发展也就越慢;而开放的、多种文化交流的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较快;凡是文化繁荣发达的地区大多是文化多元共存和文化交流发达的地区。

但不管是什么文化,单一的也好,多元的也好,其实都是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繁荣的。当今社会的很多文化都带有综合的特点,只有不断与外界保持吸收、交流的状态,文化才能持久更新,而不致走向自我封闭。文化的活力来源于广纳四海,博取众家之长。“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中国的唐宋盛世,无不带有浓厚的世界主义精神。今天的西方文化当然也不例外,它的哲学传统继承自希腊,宗教来自中东,科学基础源自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主要的人口和语言则来自欧洲,割裂文明与外界的关系,一味坚守所谓的伟大传统,最终只能伤害文明自身。”i文化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总是处于相互影响和发展演变之中。没有任何文化能够形成一个封闭存在的整体,所有的文化都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其他文化。文化整体由于吸纳了各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从而能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文化总是在差异中进步,在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繁荣。如果没有文化多样性,就会产生垄断。而垄断只能是少部分人进行资源的占有、享受,使另一些人处于弱势地位。正如书中所说的:“事实上,正是多文化社会所产生的多样性,以及多样性赖以生发的创造性,使这些社会更具有创新能力,更有活力,生存繁衍得更加久远。”ii如果没有多样性的存在,各民族的生活的独特性也就突显不出来。

二、文化多样性强调保持自身的特殊性

如今文化多元的现象被一再强调,但文化多元除了要保持文化多样性外,还蕴含着保持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如果没有自身文化的独特性,那么文化多样化这个概念也就无从提及。但事实上我们却还是能在全球化这个语境中看到大众流行文化的风靡带来的潜在危险。我们面对现代文明,几乎不约而同地把现代文明的标志与西方文明简单等同起来。手机、电脑、高速公路、高铁、快递,以及相关的电子元素形成全新的文化生态,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东西使我们的生活呈现出统一化,不管去到什么地方都能买到同一品牌的衣服和食物,这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好像没有太大的差别,虽然给我们带来了生活适应上的便利性,却不能不说隐隐地有失望,是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被磨灭的失望。所以人们开始把注意力转向自己的文化,坚持本土文化价值观,把文化作为确定自我身份的一种手段和力量之源。

最近几年来,随着非遗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学习、了解本土知识。每一个社会都要尊重它的传统,每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自己的价值系统、信仰和其他文化元素,这些文化元素对于各民族成员认识自己、彼此相互交流至关重要。

总之,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建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机制,保护各国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避免文化霸权影响下的文化同质化现象。

三、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

以上论述了文化多样性和特殊性,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文化多样性之中,也有统一性的存在。就像《创造性破坏》一书中说的:“讽刺的是,艺术家如果学习了太多的外来方法,反而会失去在特定类型上的创造力。当代音乐家贝克是摇滚、乡村和布鲁斯音乐的折中派,他用简洁的方式道出了这一点:‘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乡村音乐。你无法再写一首纯粹的阿帕拉契民谣。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所有人都听过速度金属、鼓打贝司、早期嘻哈。就算你没有受它们的影响,就算你没有使用完这些元素,但它们依然在你的脑子里。’”iii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文化多样性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某些统一性。

在文化生产力日益显在的当下,保护文化多样性成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前提和保障。但不管用何种方式去开发利用不同的文化,我们都必须注意要传承历史文化命脉,保证社会的凝聚力和政治的一致性。虽然这里列举的都是不同文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统一性,但也能从中看出各民族、各地区既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又形成了超越各民族、各地区的共同的文化形态,这种统一性既满足了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各民族、各地区相互认同、和谐共处的基础。

注释:

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

i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5.

iii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63.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R].张玉国,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2]泰勒・考恩.创造性破坏―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M].王志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篇4

全球化要求我们特别重视

前瞻性思维和理论创新

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言必称三王,行必提尧舜,理想的时代必定在古代。即使欲对传统有所突破,也要“托古改制”。带着沉重的怀古情结来观察和评判现实,一看到或听到新的观点和理论,往往不是冷静的分析,而是根据既定的标准进行指责和抵触,这是我们的传统思维定式。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延伸,是对传统的超越,无情地摧毁了过去的各种理想模式。在全球化时代,过去的和现存的每一种社会生活模式都暴露出其固有的缺点。它迫使人们进行前瞻性的思考,把理想模式建立在未来,而不再是过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对于学术研究而言,理论的创新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也是文化进步的动力。

全球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纵向思维使我们能够学习历史的经验,但片面的纵向思维容易把自己局限于狭隘的历史经验中,总是拿自己过去的经验与现实进行比较,觉得自己现在是如何之好或如何之坏,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对现实的虚假满足或极度憎恶,不是夜郎自大,就是自暴自弃。前者使人看不到自己与别人事实上存在的差距,后者则使人看不到自己身上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跨国性,它迫使人们更多地进行横向的思维,即跳出自己狭隘的历史经验,将自己的经验与别人的经验加以比较,虚心向其他先进者学习,扬己之长,避己之短,既不夜郎自大,沾沾于自己取得的成就;又不妄自菲薄,看到与先进者的差距而垂头丧气。

全球化要求我们打破非此即彼的

简单两分法,进行综合的思考

篇5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总体特征,揭示作为一项体育活动的高尔夫运动其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属性,从而探讨高尔夫运动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高尔夫运动 经济产业 社交功能

高尔夫起源于15世纪的英格兰,当时作为一种劳动之余进行娱乐的趣味游戏而被人们接受,直到19世纪才逐渐发展为现代高尔夫的雏形。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随着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以及人们对运动、身体锻炼的日益重视,各类现代体育运动不断兴起并得到改良,最终演变成了现今时代丰富多元的体育项目。其中,现代高尔夫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及其所承载文化内涵深受众多人喜爱,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呈现出诸多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内涵。本文立足于现代高尔夫作为体育运动的本质,来深入分析高尔夫运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属性,探讨其在社会经济与文化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作为现代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早期人们劳作后进行娱乐的“游戏”项目,随后逐渐演变并发展为一项以体现参与者竞技能力的表现性和准确性为目的的竞技体育运动。从竞赛类运动的角度来讲,高尔夫虽然目前还不在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名单中,但是它早已成为亚运会的比赛项目。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尔夫运动已渗入了不少经济与文化的内涵,但从本质上而言,高尔夫仍然是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以竞技运动为手段,在一定的运动规则的指导下,通过合理有序的比赛过程,以表现参与者在专业的竞技水平与能力的体育运动。因此,作为现代体育运动整体发展的一份子,高尔夫体现着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竞技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双重性特征

高尔夫作为一项现代体育运动,其本身的发展不仅具有一般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身观念正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想要寻求一种能够集锻炼、休闲于一体的项目来进行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的进一步调节,于是对以休闲娱乐为主体的健康项目、户外消遣活动的心理诉求越来越高。高尔夫的基本运动方式及其户外运动的基本特点,使其不仅仅能满足人们锻炼身体的诉求,更集运动竞赛、休闲健身、商务社交和度假娱乐等多重功能为一体,因而成为被社会大众日益推崇的体育休闲项目。因此,高尔夫不仅具有一般体育项目的竞技特征,而且还具有越来越被现代人所青睐的以娱乐休闲为诉求的休闲体育文化特征。

二、现代高尔夫运动的社会属性

(一)商业模式下的经济属性

如今,高尔夫日益成为房地产行业、酒店行业、旅游行业等众多商业领域中的重要一环。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化成为常态,高尔夫球场附近区段的商业价值提升成了房地产商争夺的热点,以高尔夫球场或高尔夫俱乐部的设计建设与开发为主体,外延至诸如房地产建设、旅游项目、酒店服务、娱乐休闲等多种经济形式的规划项目屡见不鲜,甚至逐渐形成了生产制作市场、服务市场和消费市场齐头并进日趋完善与壮大的产业结构,衍生出多元组合、综合开发、互补互动的经济发展链条。高尔夫别墅、高尔夫花园、高尔夫小区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仅有高尔夫球爱好者为了更好地满足运动的需求购买高尔夫球俱乐部附近楼盘,许多注重健康时尚、讲求生活品质的人士“高尔夫球房产”所吸引。此外,高尔夫球场自身也演变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从旅游行业的角度来讲,当前国内的不少旅行社纷纷开始尝试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空间,将高尔夫球场资源和旅游结合起来推广逐渐成为旅游业拓展旅游业务和创造利润渠道的最具前瞻性的高起点发展途径。高尔夫己成为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一项产业,例如近年来,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来华旅游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高尔夫球度假”。这类由高尔夫“加热”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经济文化的产业形式,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转变了产业结构,而且对提高一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文化品味,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尔夫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产业形式,具有很强的经济属性。

(二)休闲娱乐中的社交属性

现代高尔夫运动及运动竞技、休闲度假、商务社交等为一体,因而广受世界各地人士喜爱。许多人常常将高尔夫运动与高雅、文明和贵族运动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甚至认为它是少数人参与的一项运动。其实不然,如今高尔夫运动逐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可以适应各年龄、体能和技术都有差异的人群,它不仅能通过锻炼及休闲的形式让参与者的得到放松,更能达到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增进彼此感情的社交功能。一方面,人们通过参与高尔夫运动、通过打高尔夫球向身边的朋友呈现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个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个过程也是对自我形象的管理,即让周围的人看到自己积极正面的印象,从而建立社会交往最初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参与者在竞技或合作的过程中互相交流,增进对彼此了解,从而使双方的社交关系更加紧密。因此,高尔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社交属性。

三、结语

由于高尔夫运动所具备的集竞技与休闲为一体的特征,使其成为象征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文化特征的特殊文化载体,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由于高尔夫运动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属性,使其作为一种相对独立发展的社会产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延展性和社会交际的互动性。因此,高尔夫是一种具有高附加值和巨大社会发展潜力的产业形式,将继续在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发力。

参考文献:

[1] 范旭东.现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趋势:从贵族走向平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1:78+124.

篇6

谈城市文化离不开交通,交通的设计、品貌、结构、关系、人情,都是城市的文化。

在古代城市里,可以乘轿,可以骑马,当然还有以车代步,不过,更多的是两条腿走路,不用任何交通工具。这种不同不是简单的交通形式的差异,而是地位、身份、贫富的区分。在现代城市交通中,交通工具变成了血脉,失去交通工具就失去了城市居民的起码条件,交通工具停止则意味着城市的瘫痪,但这条血脉的干流指的是公共交通工具,而公共交通工具必须是以平等的方式出现。

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暗示的是财力的不足、地位的低微、身份的可有可无,那么,公共交通工具本身也就标志着粗俗、随意、浑浊、迟缓。其实,这不是现代城市的公共交通,只是八抬大轿、驷马高车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那个时代的流风遗韵。因为,现代城市的居民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其依据在于便利;现代城市的城铁、地铁、出租车、公交车的产生也源自于方便,没有显示身份的含义。一个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首先应该代表这个城市的典型文化,表现出这个城市文明的基本水准,所以,公共交通工具既要普及化又要整洁、顺畅、规范,足以保证哪个阶层的人士在此都不至于突显或者不适;任何一个人,无论衣着怎样、财产多寡,为了出行方便,都不妨身处其间,都不会因享受公共文化而低人一等。

在莫斯科或纽约,地铁是城市的文化风景,不乘地铁不如说没来过莫斯科没到过纽约。在香港、巴黎、东京,地铁、城铁、公交汽车让所有人的身份趋于模糊,特别是城铁、地铁的四通八达、迅捷方便,使每一位居民、每一位游客都会随时选择这样的交通工具。许多人中意公共交通工具不是由于没有私人轿车,不是因为没钱而不得已,仅仅在于方便,并且也不会有人认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只是老百姓的专利,是人在经济、地位方面的某种标识。

说城市文化也不能不说饮食,饮食的种类、环境、方式,显示了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进什么馆子坐什么位置点什么菜,是生存状况的反映;开什么饭馆招徕什么客,是饮食档次的体现,这是我们饮食经济的习惯,也是任何城市都无法规避的生活差异。可是在现代城市,快餐文化的诞生,恰恰是城市平等的一种标志。大致几种规格、划成几类价码,选取的动机不是阮囊羞涩,也不是平时家庭背景而带来的习惯,而是为了便捷和食量。在快餐文化面前,失去了饮食之外的一切附加值。

虽然包子馆、饺子店、馄饨铺也可以具有现代快餐的品质,但是如果内里阴暗、逼仄、污浊、肆意,缺少起码的卫生条件和城市饮食的现代规范,就自然而然地将平等的含义遗弃,只能作为一种低廉甚至低级的形象获取自己的地位,不过是鲍鱼、鱼翅、四压桌、件、水陆杂陈的对应罢了。我去过的永和豆浆、麦当劳、肯德基一类的快餐店,尽管对食品本身仍有争议,也没有大快朵颐之福,可敞亮清洁、规范简便,人人坐在那里,无大堂雅座之分,不见服务员的脸色之扰,仅仅为了吃饭,大份小份、套餐零点、油条豆浆、炸鸡薯条,无所谓高低贵贱,即使专为上一趟卫生间,也自在情理之中。

在现代城市中,文化的平等形式还体现在电影院、超级市场、连锁式咖啡馆等等,不过当超市也以等级为依托,普通超市好像过去的农贸市场,灰暗、污浊、劣质,这样的超市形式就失去了现代城市的文化意义。

篇7

1.1可持续发展观概念

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1.2可持续发展观解读

可持续发展从字面上的理解是指促进发展并保证其具有可持续性,它包括两个概念:可持续性和发展。所谓的可持续性,在生物方面的解释为维持或提高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性,为了当代和后代的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应当为将来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包括提供:一是足够的措施以保持生物多样性。二是保护和合理使用生物圈的大气、水和土地资源,并保持其完整性。另一种对可持续性定义的基础是保持生态系统的潜力,即为了使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同过去一样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发展意义之传统狭义的发展,指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成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为了实现经济成长,还必须进行一定的社会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也只是实现经济成长的手段。随着认知的提高,人们注意到发展并非是纯经济性的,发展是超脱于经济、技术和行政管理的现象。另外,在现在的观念中,保护也是发展的一部分。正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所定义的,是人类对生物圈的利用、管理,以便它能对当代人产生最大的持续效益,同时维持其潜力以满足后代的需求和追求。因此,保护是积极的,包括保护、保存、持续利用、恢复和自然环境的改善。所以,目前发展的涵义包括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及保护的观点,不但有量的成长,而且有质的提高。

2.环境艺术设计的内涵

2.1环境艺术设计概念

“环境艺术”是一个大的范畴,综合性很强,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其中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材料与色彩计划、采光与布光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著名的环境艺术理论家多伯解释道:环境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这是一种爱管闲事的艺术,无所不包的艺术,早已被传统所瞩目的艺术,环境艺术的实践与影响环境的能力,赋予环境视觉上秩序的能力,以及提高、装饰人存在领域的能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2环境艺术设计解读

环境艺术设计对外部空间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及再创造,对建筑提供的内部室内空间进行再创造,专业内容涵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广场设计、景观艺术、壁画、雕塑艺术品的配置、室内设计,以及各类公共设施的设计。设计的对象涉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各个领域,是一个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也是与一个国家、民族、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专业。

3.可持续发展观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3.1环境艺术设计三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的开发、建设与人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从世界范围看,专业和行业的发展进度很快,大规模的环境艺术设计开发成果引人注目,各国设计师都在积极探讨摸索,运用已经掌握的高新科技探求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已被国际社会承认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三条:(1)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2)有利于使用者身体健康;(3)有利于使用者的精神和谐,身心愉悦。这三条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设计原则都是有利于“人”这一主体的从使用功能到精神需求的最根本的人性要求和生存要求。因此环境设计中的人性化主题——“人文关怀”必然是今天广大设计师面对的最重要的课题。

3.2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从人与自然关系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型建筑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真正意义的生态住宅,应该是从设计、建设、使用到废弃整个过程都做到无害化。把这种绿色理念贯穿到人居环境中去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只有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系统,才能真正实现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福斯特设计的德国国会大厦就是典型的高技术生态建筑。其自然采光通风联合发电及热回收系统的广泛使用,不仅使新的大厦能耗和运转费用降到了最低,而且能作为地区的发电装置向邻近建筑供电。被视为柏林新象征的玻璃穹顶不仅有助于采光,还是电能和热能的主要来源,自然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技术的使用使整个大厦设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94%。近年来,覆土种植、庭院化中庭、呼吸型幕墙、太阳能集热发电板日益成为生态建筑常用的手段。生态型的建筑形式将是越来越多的人的必然选择,也将是越来越多的人为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指导的21世纪的人居环境不仅是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而且应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应保护和发扬已有的文化传统,具有独特的地区性、民族性。在建筑的功能与情感,在自然的保护与人类的发展之间找到一种美妙的平衡是当代环境设计者的使命。

建造生态城市,营造绿色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现代生活方式。环境保护是21世纪永恒的主题,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节约能源的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各类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将更加受到大众青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在人类利用自然的同时,请记住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环境设计这一最重要的人类与自然沟通的方式将在21世纪找到它新的出路,为了自然,也为了人类自身。

4.我国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4.1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缺乏

我国环境建设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20多年的教育已经培养了十几万学生,但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依旧缺乏,尤其是业内优秀人才更是奇缺。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室内设计师存在20—30万的缺口。在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相应的供需矛盾更显突出。

4.2环境艺术设计水平不高

深圳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虽然已经有2万余人,但设计水平不高,多数设计水准尚不能满足需求,“垃圾工程”随处可见,既浪费了国家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4.3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素质不高

城市环境建设与高素质设计人才的积累密切相关。在我国,由于高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师还很缺乏,使得一些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只能是一些摆设,缺乏艺术性和美感,而成为失败的设计。有一些城市进行改造建设时,仅仅是把国外的作品直接拿来,而没有考虑到中华民族自身的民族特色,没有考虑到当地的风土民情。结果只能是生搬硬套,失去了作品本身的韵味。这也使得很多城市“越长越像”。

4.4与国际环境艺术设计水准差距较大

国际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很高的水平,对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师也向其学习,但是很多设计师并不是掌握真正的学习要领,只是一味地简单模仿,使得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不能体现国外建筑的精彩,反而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国内环境艺术界在文化和哲学的领域里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反思。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有归属的需要的,它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文明,如果割断传统,割断与历史的联系,则环境艺术设计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陌生的环境,而无法带给人心灵上的美感。

4.5环境艺术作品将现代与传统割裂

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传统与现代并不是断裂的,当然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个继承、发展、互动的过程。一方面,传统文化必然受对现代文明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现代文明必然是由传统发展演变而来的。现代文明来自对传统文化的扬弃,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相互整合和融合,使得现代文明得到更加趋于完美的发展。同理,我国环境艺术的发展一样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创造出符合本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应该峰持的真理。

5.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5.1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维持全面的生活质量,维持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避免持续的环境损害。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创作时,要创造舒适健康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就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贯穿于环境艺术设计创作的始终。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考虑未来、考虑生态平衡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5.2以人为本

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按人的理想和需求,按人的特点、按人的模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照也应从过去多注意对人的生理的需要发展到对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方面。从过去的设计的重心在建筑或环境转向人,从对环境的单相思考转向对人与环境的整体和全方位的思考。

5.3人与自然和谐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高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之子”这句话,揭示了人与自然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一切建筑都是以使人与自然相对分离和隔绝来保护人,避免人“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但凡人造环境,都意味着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破坏。环境艺术设计正是要在这种改善与破坏中,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5.4融入中国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工作者更需要不断地发现,并且找到它们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平衡点。设计时,充分考虑文化的渐进性、指导性、差异性、创造性、历史性及大众性特点,做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

6.结语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单单靠技术并不能造就一个更好的社会。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使得环境艺术设计也越来越以“绿色”为重点。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对设计作品和所处的环境做深层次的思索,使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加健康、便利,使我们的建筑不仅利于当世,还要造福子孙后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朝着更高级的方向前进,中国的环境艺术也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趋于成熟、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娜,徐丽爵.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现状探讨与分析[J].大家,2009,(9):54.

篇8

【关键词】沈从文 生命意识 乡土 人性 非理性 悲观

生命意识,意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中所呈现出的种种生命形态作自觉的沉思与探索,它是人对自身生存状态所作的一种返观。生命意识作为一种创作观被得到强调,是因为生命与文学是相伴相生的。文学表达的应当是对万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不倦探寻,真正纯粹的文学精神要求作家用生命的曙光去烛照读者的心灵,借此唤起他们对于生命的热烈向往以及对高质量生命的健康追求。所以,生命意识能够成为我们窥探作家创作观念的一个窗口。下面,我们试着对沈从文创作观中的生命意识作一剖析。

一、乡土:生命的根

作家与故土的联系是一种生命联系,尤其对于一个生长在乡村的作家而言。故乡生活在作家创作中的地位,除了题材倾向的决定外,更为主要的是对于作家人生观与审美观的铸造,对于作家基本生命素质的确定。那么创作中的乡土意识,在深层意义上,它应该是作家对生命之根的一种寻找。

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孕育在他那片风貌独具的湘西故土中。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使湘西一隅的地域色彩显得异乎寻常的浓厚。在地理分野中,湘西和黔北、川东接壤,有“中国盲肠”之誉,边域荒僻,却不乏大自然的灵秀之气,万山细流,亦处处洋溢着生机,湘西的山与水、城与乡,均非贫瘠偏僻所能概括。人文方面,山民们猎兽充饥,对歌定情,在原始野性中爱与被爱,凭着山民特有的胃口品尝着生命的种种欢愉和忧伤,他们强悍但却充满深情,他们粗犷但却懂理,他们不乏野性却具有璞玉般的品质,湘西人在自己独特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和独特的生命体验,湘西的人与事、哀与乐,亦非蛮悍蒙昧所能表达。雄浑而又灵动的湘西山水,自由流动的生存形态生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命氛围。沈从文,一个“在这地面上”过了二十年日子的青年毫无选择地在其中完成了自己生命意识中最基本的铸造。

沈从文对乡土的依恋并不意味着他对那种近于原始的生命形态的完全认同。事实上,沈从文着眼的是现代人生命结构的建设,只不过他是站在昨天的时空里,力求从过去提炼出于今天有益的精神元素。按照沈从文的说法,他是在倾心于“国家重造的设计”。沈从文凝结在乡土情绪中的寻找意识一方面是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因而强调它的缺陷,比如《八骏图》里八位教授均心灵空虚,行为乖离,精神异常,由于断了传统之根而害了很蹊跷的病。在沈从文看来,他们共通的病是现代文明对自然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但沈从文又并非反对文明的现代进程,他只不过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保存和发展自然人性及其他生命素质,使之成为现代人的生命要素。另一方面,沈从文对于故园乡土的眷恋又并不能使我们据以判定作家是在亲近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传统文化。事实上,童年时代的沈从文就已开始抵触《诗经》、《论语》、《幼学琼林》一类的教材了,并且形成了自己“一生性格与感情的基础”。此外,湘西特异的地域环境也使这片土地相对较少地受到儒家文化的熏染。沈从文借乡土以寻生命之根的特殊性就在于他力图从一个地区性的少数民族(苗)的观点出发,考察一个较大的文化,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这仍然是在中国文化内部对中国文化所作的批判。怀疑现代化文明却非主张原始性的回归,寻找传统之根又非对正统文化的盲肯,这就是沈从文乡土意识的基本特征。

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具有典型性。一方面,沈从文的乡土情绪源于对我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历史过渡的思考,带有明显的现代中国特色,它有别于西方后工业社会那种彻底的原始主义态度。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心理的积淀,沈从文的乡土意识又能让我们窥见一些传统的精神基因。作品中某些超然的气息,让人想到道家的生存哲学,作家对生命的苦苦探索,让人联系到屈原的上下求索,作家对自然风情的亲昵描绘,又让人忆及陶渊明的与万物同化。所以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依然流淌在沈从文的乡土意识中。沈从文乡土意识中的时化印痕与民族色彩使他能够成为乡土小说作家群中的特立者。

二、人性:生命的内核

既然沈从文要用一支笔去解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复杂多方”的生命现象,那他就不能不涉足人性的领域。虽然文学与人性是一道复杂的创作命题,但沈从文依然凭着“乡下人”的任性,热情地去表达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追求,重视“人性”为自己生命意识的内核所在。他这样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沈从文的创作观念中,人性应当是文学生产的起点和归宿。他说:“人心与人心的沟通和连接,原是依赖文学的。人性的种种纠纷,与人生向上的憧憬,原可依赖文学来诠释启发的”,“一部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对于当前社会黑暗的否认,以及未来光明的向往”。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对文学使命的理解,沈从文方自称为“人性的治疗者”。

沈从文对人性有自己的理解。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共通处多、差别处少的共通人性,是这位作家在他的文学世界里不倦探索的主题,同时也正是这一“共通人性”一度给沈从文带来了“抽象人性论”的批判。时展到令天,随着人性探讨的深入发展和人们人性的不断趋于科学与合理化,那种否定人性存在、将人性等同于阶级性的庸俗社会学人性已被摒弃,阶级社会中的人性除了带有阶级性外还存在共同人性的观点已为众多人所接受。相应的,在对沈从文人性探求的评判中,人们已经能够运用永恒性与历史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事实上,认为沈从文的人性表达既包含了特定的社会内容,反映了某种历史生活的真实,又客观地存在抽象化的瑕疵这种评判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解释和辩证评价。

这里我们想谈及的是鲁迅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巨匠在人性领域里的不同探索。著名学者金介甫在研究沈从文时指出:鲁迅和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可以比肩的两位巨人。如果说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毕生用作品表达了对中国人的恨,那么沈从文的伟大则在于他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尽管这一说法不无商榷之处,但却正确地发现了这两位作家独特性的巨大反差,如同沈从文自视为“人性的治疗者”一样,鲁迅致力于“国民性”的探索,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但他们的思维角度及侧重点明显迥异。鲁迅遵循的是历时性原则,在他看来,所有的人类社会都沿着从落后、愚昧的“原始”向进步、文明的“现代”这一进化轨迹演变。这种进化论的生命信念恰如摩尔根所表达的:由于人类是同一起源,因而他们的经历也基本相同。尽管发展不同,但在所有大陆上发展渠道是一样的。人类所有部落和民族都发展成极为相似的进步形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差异在于他们所处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不同。前者被后者取代也是历时性逻辑上的必然。鲁迅着眼于国民性的改建,而不考虑人性的普遍性,原因正在于此。与此相反,沈从文在作品中则灌注着共时原则和共同人性的观照,他更愿意关心的是全人类在经济时代都共有的普遍的人性,即生命的自然本质和原始形态的现代遗存。他曾表达过这一信仰:因为我说到这世界里有所爱。美丽、清洁、智慧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行影,永远是一种德性,也因此使我们永远对它崇拜和倾向。可以说,沈从文对于人性的共同性的关注和鲁迅对于人性的历时性探索互补地形成了现代文学史上对人性问题比较完整的表达。

三、非理性:把握生命的方式

沈从文声明,他要“用一支笔来好好的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在这位作家的视野里,生命不是一种合逻辑、合理性的客观存在,而是弥漫了无限的抽象性,是一种精神的生命力,在感官上,它是火焰,是闪光。简言之,沈从文明显地流露出他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

沈从文非理性地观照生命,首先表现于他有将生命审美化的明显倾向。我们所谓生命审美化,一方面指作家在非艺术活动中对生命具有审美化意义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指作家在艺术生产过程中对于生命审美化的表达。“美在生命”是沈从文对象化的诠释,同时也是对生命的审美化理解。沈从文关于生命与美的这一等价判断即是作家对自己生命审美化倾向的告白。

如同泰戈尔一样,雪泥鸿爪,晨烟暮霭,莫不让沈从文感到一种生命的躁动和柔美。在非艺术活动中,一切生命,于自然的雨露阳光下萌发、生长、跳跃,这一切均使沈从文醉心神往。他可以从昆明寓所园子里那只跳跃于树枝间的小松鼠,“证实生命存在的快乐”。他也会像《绿魇》中的“我”那样,躺在绿色土坡上,从蚕豆发芽,水里的浮游生物,阳光下的瓢虫,感受着生命的意义。《从文自传》这样写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夫把刀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里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希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

沈从文曾经对周作人的“普遍趣味”表示欣赏:在路旁小小池沼负手闲行,对萤火出神,为小孩子哭闹感到生命悦乐与纠纷。不同的是,沈从文没有“绅士有闲心情”,也不具备“僧侣模样领会世情的人格”,他是怀着一种童心般的惊奇和热情去打量生命的种种。“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待烧红时在盐水里一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在一次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苑刻画得整整齐齐?”这种童年的疑问与热情作为一种异常珍贵的禀赋一直留存在作家的大脑中,深刻地影响了他在作品中对自然与人生的审美化表达。

沈从文对生命的非理性把握还表现为他创作活动中的宗教色彩。在《从文自传》中他坦言:“我就是个不想明白道理却永远为现象所倾心的人,我看一切,却并不把那个社会价值搀加进去,肯定我的爱憎。我不愿问价钱上的多少来为百物作一个好批评,却愿意考察他在我思想上使我愉快不愉快的分量。”换言之,沈从文不是通过一种固定的思想观念,而是带着宗教奇观接近生活、接近人生的,这样,沈从文的生命意识便或多或少地带上宗教色彩。他谈到:“须用神情去接近美(而‘美’在生命),这种美或由上帝造物之于所产生的一片铜、一片石头、一把钱、一组声音,其物虽少,可以见世界之大,并见世界之全。或即‘造物’最直接最简便那个‘人’。流星闪电刹那即逝,即从此显示一种美丽的圣境,人亦相同。一微笑,一皱眉,无不同样可以显出那神圣境。”从作品中我们亦不难感受到沈从文的宗教气息。据沈从文l957年的回忆,早期在北京,他的两个伟大“师傅”中,其一便是《圣经》,在沈从文早期短篇小说和后期文章中点缀着不少“旧约”、“新约”的语句。《蒙恩的孩子》即是典型的充满着基督爱的作品。此外,道、佛等宗教气息也不时地流溢于沈从文的笔端。总之,宗教倾向使沈从文从事观照生命的非理性的色彩愈益浓郁。

四、悲观:生命的困惑

沈从文是用“悲悯”的目光凝视着生命的长河向不可知的远方蜿蜒流去。他执著不倦地探索生命,因为他信仰生命,但沈从文对生命的追寻与沉思给他带来的不是充满激情的生命断想,却是流溢着悲观情绪的生命迷惑。

沈从文徘徊在乡村与都市之间,是这两个风貌迥异的两级世界酿就了他无可奈何的“悲悯”。沈从文以“乡下人”的目光打量着那些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的现代都市人,他感到“永远不能同谈‘子曰’的城市中人爱憎感觉一致”,“对于城市中人于狭窄庸懦的生活里产生的做人善恶观念,不能引起多少兴味。一到城市中来生活,弄得郁闷不像一个‘人’的感情了”。于是这位“乡下人”一边盲失,一边向自己的读者展示“文明人”的生命形态。《有学问的人》中的×××先生及其同类,“教育修正了他们的身份,却并不能克服他们的本能”,不过身份、教育以及名声之累又不能不让他们去防御诱惑的侵袭,所以×××先生那暧昧的野心稍有萌发时,他只好礼貌地制止了放肆,而去嗅另一种新鲜的“酒”了。沈从文从自然性的观点出发去庄严地包装了的生命残疾。如《八骏图》中故事主角达士先生所写的:“这些人虽然富于学识,却不曾享受过什么人生。”教授已不无地捡起一只为红色浴衣的赤足女郎所踏过的蚌壳时的姿态,教授丙想从希腊爱神雕刻照片中那大理石胴体凹下凸出处发现些什么的精神,均让人很不愉快地感受到一种绅士阶级的病态情趣和畸变人生。

不幸的是,当沈从文带着对都市文明的失望感将目光投向故园乡土企图去找寻心灵的抚慰时,现实人生又一次让这位“悲悯”的作家感到忧伤。沅水,湘西人的生命之河,它的流淌已显得有些沉重,湘鄂西并不能因为万山环绕而“天然依附”、“独立存在”于现代文明的时空之外。沈从文感到“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1934年沈从文第一次探视故乡,便感到一种“在变化中的堕落趋势”,而当他于1937年再访故园时,已感到“四年前的一点杞忧,无不陆续成为事实”。于是沈从文这样向读者幽幽地诉说:“地方的好习惯早消减了,民族的热情也下降了,所有女人也悛悛的像大城市里女人,把爱情移到牛羊金银虚名富事上来了,‘爱情’的地位显然已经堕落,美的歌声与美的身体同样被其他物质战胜成为无用的东西了……”

篇9

高更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印象派不同,后印象派反对真实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而高更主张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强调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在艺术作品中的主导地位,他在艺术上的探索具有开创性。正如艺术史学家赫伯特・里德所说:“整个艺术史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法的历史。”高更这一独特的视觉体验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们今天的各种形式的现代主义、原始主义开辟了新的道路。

综合主义的艺术观

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艺术追求真实地再现自然,艺术家把“求真写实”作为绘画的宗旨。高更早期的艺术风格是典型的印象派写实主义,而后期他以其敏锐的艺术直觉逐渐认识到印象派的局限性和浅薄性。他认为印象派对外光与色彩的片面追求,只能带来一种视觉上的愉悦,但仍然是传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和延续,是模仿自然或是再现自然的艺术,是一种十分浅薄的艺术,缺乏热烈的内在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受到原始古代雕刻和日本版画,尤其是贝尔纳的综合主义理论的刺激与影响,他彻底摆脱了印象主义的束缚, 转而探索具有新的深度和丰富内涵的综合主义绘画。

高更自称自己的艺术创作并非来源于对客观自然的模仿,而是想象的自由驰骋。他认为在绘画中要善于幻想,并为这种感情寻找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高更追求原始的理性主义色彩的生活,期望在那里寻找到一方安顿灵魂的洁净圣地。高更综合主义绘画观强调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抽象就是对物象的概括提炼和色彩的装饰化处理,而象征则是通过艺术形式反映深刻思想和情感。高更这一观念,颠覆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模仿现实的传统绘画观,开创了新的视觉表现形式, 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和绘画理念。

强烈纯色并置的色彩表现

19世纪照相机发明后,传统“求真写实”艺术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甚至有画家惊呼“绘画死了”。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艺术出路。于是,日本浮世绘木刻以其表现性、装饰性、平面性引起欧洲画家浓厚的兴趣。高更和凡高从日本浮世绘版画中汲取具有实质性的价值,而创立新风格。这方面高更最为显著。得益于日本浮世绘的启迪,高更把印象派解放了的色彩变得更加解放。概括客观、色彩夸张、强调主观、视觉变调是高更综合主义基本特征。高更作于1892的《塔希提岛的牧歌》,描绘的是如梦幻般具有诗情画意的塔希提岛的田园风光。画中两位少女,一个似乎刚洗衣归来,一个正在吹牧笛,树上开满鲜花,猎犬在草地上,一切都显得宁静浪漫。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高更是运用补色对比的大师,画面中强烈的红绿、黄紫的并置色块,使画面在最大限度的对比关系中取得和谐。在这里高更使用主观化的平涂色面(无阴影)、强烈的轮廓线来表现概括和简化了的形。形或色彩都服从于一定的秩序,服从于某种几何形的图案。画面富有异域情调,并透出一种神秘的气息,展示出东方艺术的单纯美和装饰性的魅力。高更逃避现代文明的生活,用抽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主观幻象,使他的艺术更加风格化,充分体现了综合主义绘画观的形式美。

平面装饰性的绘画空间

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西方绘画严格遵循的三维空间法则,以描绘再现式的物理空间为主,在研究焦点透视、物象结构规律及明暗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追求在平面上创造逼真的立体形象和三维幻觉空间。随着19世纪照相机的发明,这种模仿客观对象的传统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艺术出路。日本浮世绘木刻以其表现性、装饰性、平面性受到了西方艺术家的青睐。

高更受日本版画的那种彻底平面化空间的影响,放弃了传统绘画的三维立体幻觉空间,追求装饰效果的平面化空间。从代表作《雅各与天使搏斗》可以看出高更是如何构建绘画空间的。该画描绘布列塔尼半岛上农妇在教区牧师讲解教义时眼前所产生的幻象。在画中树干把人和神从中隔开,形成两个单独的空间。一边是格斗的场面,另一边是被三顶特大的白色帽子遮住的空间,形成了观者群。画面左边一排跪着的妇女,按透视关系渐次缩小,在树干下方的牛尽管也很小,但它远近关系与同雅各搏斗的天使的远近,没有任何比例上的联系,因此它是第三个空间。大块平涂的颜色既表现了人物,又表现出层次。三种透视体系并存,既靠色彩也靠结构表现出的非物质的空间。这幅画的空间,没有像传统绘画那样,退缩进一种无限深远的透视中去。画面通过形象大小变化、重叠,大块平涂色面的运用,既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效果,同时又表现出绘画平面性特征。这种装饰效果平面化空间的处理摆脱了焦点透视对绘画太多的束缚,使画面空间和色彩的表现有了更大的自由,充分体现了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艺术魅力。

结论

篇10

以文明史观审视古代东西方文明,可以分别梳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联系。

一、梳理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

1.古代物质文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主要概述了古代中国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成果,涉及一个专题,包含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两个重要概念,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领域。自然经济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生产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本身或经济单位需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业经济,在铁犁牛耕技术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之后产生。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是当时手工业的主要特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古代政治文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两个专题,包含贵族政治、官僚政治和民主政治三个重要概念。贵族政治就是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就是政府权力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政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随意掠夺普通公民自由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即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

随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历经汉魏、隋唐至宋元,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此消彼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接连不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中央官制、地方行政制度和选官制度的演变,是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三条重要线索。中央官制主要包括秦朝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等;地方制度主要涉及秦朝的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主要涉及汉朝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体系宏大而缜密的罗马法,是被奉为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代表。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发表,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在罗马帝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即“万民法”;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罗马法,汇成《民法大全》,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影响广泛的法律体系。

3.古代精神文明。这部分主要涉及三个专题。以儒学为主流的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还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明和发现,领先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周边国家乃至世界文明进程,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如诗词、小说、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具有多元一体、多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成果、雅俗共赏等特征,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时代风貌。

古代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试图从实际出发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二、把握内在联系

古代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政治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一定经济、政治环境的产物并在自身传承中得以发展,又反作用于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例如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耒耜农业发展到铁犁牛耕农业阶段,适应小农经济、精耕细作为特征的农耕文明的发展而形成的。此后,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成为了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保证,成就了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灿烂的文明成果。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下君权的强化,是传统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与外来文明因素摩擦的结果。

建立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明清时期为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首先在思想界里反映出来。当时的思想界出现了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和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制度下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极力提倡程朱理学,清朝实行闭关锁国,致使近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科技与经济发达繁荣的中国。

古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在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主义的萌芽。

篇11

论文摘要:本文系统论述了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态势基本特征,从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全新视角,论述了体育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其面临的体育社会化的必然进程,概括了体育现代化,体育科学化和体育人本化的有关问题,对体育教育改革作了较为详尽的探索。

1、整合中的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态势和特征

1.1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现实和趋势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人了深化改革迅速发展的关键时刻,大规模的校院合并和扩大招生规模,使高校体育获得了资源整合,为迅速提升奠定了有利基础。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人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时机。

面对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浪潮,体育教育改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动力,明确了发展方向,具备了良性的有助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可能的态势。

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态势,必然使体育教育在深化改革中获得新的积极成果,为造就千百万的高级体育综合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其发展态势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状况。

1.1.1体育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态势

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认识和把握体育教育要彻底摆脱封闭状态,必须从体育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实行全方位开放.引进新的体育教育的理念、思想、观点、要求、技术、知识、技能,贯彻大体育思想,从宏观视角审视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与现实的需要、未来的发展和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1.1.2体育教育从专业走向综合的发展态势

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认识和把握体育教育要彻底摆脱纯专业性的状态,必须从教学体系、教学工程、教学管理上推行综合性的教学,把体育教育中的技术专业与体育内涵的知识、智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校体育教育的系统工程,以全新的体育理念,现代教育思想出发进行高层次的体育教学,使专业性的体育教学向综合性的体育教学发展,以培养全能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1.1.3体育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发展态势

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人们已经认识和把握体育教育要尽快摆脱传统状态,必须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基本任务上加速体育教育的现代化的进程,把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基本要求引人到体育教学中去,要把体育教学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现代文明、社会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立和发展联系起来,与推动体育现代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进程联系起来,使人们从根本上懂得体育是现代人的基本需要之一,是现代文明和社会的标识之一。

1. 1,4体育教育从灌输式走向启发式的发展态势

在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和把握体育教育要从灌输式尽快转向启发式,必须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教学、课外教学和教学比赛等所有环节上,实行启发式、废除填鸭式、废除单纯技术性教学,加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从根本上懂得体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实效性,调动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以及有关活动组织的积极性,为学生自觉地实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1.2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并可以进行必要的理论概括和提升。认识和把握这些特征对于深化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2.1明显的指向性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这就是说,其发展有确定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和手段。其发展的指向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基本工程—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作为高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体育教育改革的指向确定是以这一基本方针为依据的,任何不利于体现这一方针的活动其指向就违背了这一原则,所以,要自觉地坚持体育教育改革的指向性。

1.2.2不断的变动性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不断的变动性,这就是说,它的发展目标虽然在整体上确定的,但是实现的方式,手段和具体内容上是不断变动的、动态发展的。因为就改革来说,不可能是按常规进行的,而是要与时俱进,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不断改变发展的实现形式,而且体育教学改革的内容、方式、手段总会具有阶段性、相对性,所以,在认识和把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中要深刻了解其与时俱进的不断变动性。

1.2.3客观的多元化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具有客观的多元性,这就是说,它的发展是体育多元结构的发展,这是由体育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就体育教学来说,它一方面是发展人体自身发育和培育的需要,是人发展自身的现实需要,而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需要,有人的物质性需要,也有精神化需要,有技术结构把握的需要,也有意志磨炼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和提升的需要,是社会结构的本质规定之一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对体育发展要求具有突出的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生活主体交互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是体育发展中的客观多元性,是由体育在社会生活和人的活动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巨大的作用所决定的

2、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体系

2.1科学发展观是确定体育教育改革目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对于确定体育教育改革目标体系来说,它无疑是处于根本的指导思想的地位。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体育对于社会生活主体的人是不可以或缺的根本性的活动,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体育教育改革目标体系的确认就是要自始至终贯彻以人为本,这正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因此,体育教育改革要坚持对人的体育教育的全面施教,坚持协调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来讲,体育教育就是实施以人为本方针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代一代的教育传递下去,正是可持续发展体育的基本体现。因为体育教育既能不断满足人的身体发育和培育的需要,而且也能满足人对体育内涵的精神享受的需要,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体高层次的生活实践的需要。

2.2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体育教育改革目标体系的根本点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所在,也是社会生活发展的根本所在,体育教育改革应以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点,这是体育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体育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一种活动,既是社会生活主体的人的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既能有利于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也有助于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和提升。所以,在确定体育教育改革目标体系中,必须确定有助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在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确定体育教育的方案,体育教学的要求、内容、方法以及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教育从一个侧面,并从自身特点出发去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2.3塑造人的发展是体育根本的任务

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容是要使体育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发展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大趋势,要求人在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人对自身发展需要而提出的目标。体育教育担负着塑造人的任务,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这是人对自身发展的期望,体育教育的改革有利于实现这一根本任务。

体育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通过体育教育的改革,可以加强在体育教学中贯彻目标体系的规定和要求,可以使教育过程中的施教者和受教者在教学实践中统一起来,加强体育教学中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加强体育技术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加强体育技能与人的智慧的统一。体育在塑造人的活动中具有特定的使命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就其中每一项而言、如体育本身也要实现全面发展,在一定意义上体育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

2.4体育社会化是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的重要途径

在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深层次的矛盾和许多教学中的问题,并且与改革过程中的老矛盾、老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于教育改革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探化才有可能解决。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体育教育改革应与高校教育改革同步进行和发展。决不能使体育教育改革游离在高校教育改革之外。当务之急在于高校教育小断发展和提升的浪潮中,体育教育要从体育本质规定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出发,加速体育教育改革的社会化进程,实现体育社会化的既定目标,使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在体育教育改革中获得直接的利益和好处,真正地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要求,这是解决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困难和问题的出路所在,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是与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不可分割的客观地联系在一起的,体育社会化是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3、体育社会化和改革的深化

3.1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体育社会化

当前我国体育教育同整体教育一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有它自身的特性,将可能成为体育现代化的一个内容和象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教育所具有一定的特征,使它要面向市场,要体现其相关的特性,至为关键则在于实现体育社会化,这是高校体育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这一点与计划经济年代所提出的体育社会化具有质的不同。在计划经济年代,体育社会化主要是要求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深人到社会主体的各个阶层,体育不仅渗透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而且应深人到广大的农村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社会化的基本着力点是要通过体育、市场的形成及体育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加速体育社会化,包括体育现代化、科学化和人本化的进程。

3.2高校体育教育的现代化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决定性一步,是要加速体育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体育教育的现代化,是其深化改革的决定性环节。体育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求施教者和受教者观念的现代化,要求体育活动的主体观念现代化,要明确体育在社会主体的现代生活方式中占有的特殊地位和起到特定的作用,明确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建立现代社会中人们交往的重要方式,使体育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不仅“人体”,而且“人脑”,使之成为人的、现代化的标识之一;其次要在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引进现代化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特别是作为体育教育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应成为高校教育现代化的一个主力军。此外,体育教育改革中要在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中体现现代化的要求,实行全方位的推进,尤其是体育教育课堂上应有很浓的现代化气息,决不能停留在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上,使人们从心底里热爱体育。

3.3高校体育教育的科学化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体育社会化进程的关键所在是要大力加速体育教育科学化的进程。体育教育的科学化,是其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武器体育教育的科学化首先要把推进科学化摆在体育教育改革的头等地位,无论是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对于高校的体育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全局来说,科学化势在必行,把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引人到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包括体育设备,体育场、馆、池及体育的管理科学化;其次要在体育教育的各个环节实现体育的信息化、体育组织科学化、体育资源共享和社会化,是实现体育教育科学化的有力措施和基本保证此外,体育教育要实现科学化,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改革的核心就是发展,尤其是体育教育,决不能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所谓的体育教育改革的科学化,总的来说,就是要从始至终,从里到外,都要使体育教育合乎规律地获得迅速的发展。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 后现代性 解析

所谓新媒体,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因其外延及表现形态是依据传播载体的不断创新而不断发生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却是相对稳定和明确的,即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不断创新的显著特征的媒体形式。其根本特点是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其中,数字化是其内涵本质,互动性是其根本表现,个性化是其时代特征。所谓新媒体动画,是指依据新媒体制作与传播而存在的一种动画艺术形式,其基本特征受新媒体手段的制约与规定,如交互性、衍生性、多样性、虚拟性等特点。

首先,后现代作为一种社会历史分期,是指西方现代工业社会之后的后工业社会的历史称谓。其次,后现代也代表了一种社会思潮,是指相对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的消解面而存在的一种社会思想形态。作为社会思潮的后现代的早期思想,以其消解权威、去中心、个性化及多元性为根本特征,强调反理性、尊重差异,提倡碎片化与相对性,否认整体性与同一性,反对中性性与主客体二元划分。作为后现代的后期,除了继续消解理性的压抑,更加注重了后现代反叛的建设性,强调回归传统,尊重文化差异,注重人的终极关怀,推崇自主性和主体间性。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对动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是因为新媒体动画艺术恰好顺应与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反思与反叛宗旨①。本文运用文化分析视角,对新媒体动画所承载的后现代性特点进行解析,以透彻地理解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动力及发展趋势。

一、消解与去中心

消解和结构是后现代性的根本标志和根本特征,其目的就是要反理性、去权威、去中心,反对二元对立,主张主体间性。后现端于建筑设计艺术领域,后来拓展到文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各类艺术及传播学等。之所以影响如此深远,就在于后现代思潮反映了人类对中心主义、权威主义、英雄主义、绝对真理等硬文化的厌倦和反感,而更加重视大众化、草根文化、民族化、个性主义等软文化。如果说过去人类世界运行的法则是男性主义方式,那么现在的世界运行规则似乎正朝女性主义这种相对包容和柔和的方式转变。在新媒体大力发展的推动下,动画艺术正逐步响应这种思潮,反映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即相对主义、草根主义、去精英化。新媒体动画艺术消解了艺术的神圣和高大全形象,将宏大史诗般叙事风格拉下神坛,而崇尚个性化的、多样态的、日常生活化的草根文化形式,从而满足了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酝酿了新的文化内涵与氛围,也培育了新的消费群体和审美取向,这一切都以消解传统具有压抑性的大一统为基本格调,而崇尚和倡导相对主义的个性之风。草根动画是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必然发展结果,它不仅反映时代文化,也孕育新的动画内涵;不仅回应受众审美需求,也创造着受众的审美倾向②。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草根阶层可以绕开严格复杂的文化审核制度,借助新媒体与自媒体,自由自己的作品,在体制外开辟广阔的生存空间。草根动漫群体作品适应了新媒体的传播和接受方式,满足了广大受众,尤其“80后”“90后”“00后”等被称为“新人类”的广大群体的精神需求。它的个性化与短平快特点,就是以消解和去中心为根本特征,快速占据了广大传媒的动画空间。新媒体动画与传统动画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淡化,这是对以前艺术形式的解构,同时消解了传统艺术形式所形成的艺术中心地位。

二、先锋性和反叛性

新媒体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先锋性,一是因为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它的传播载体与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一是新媒体作为一种不断变化的人类生存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世界。这种先锋性与反叛性既体现着人对现代性压抑的无奈与反抗,又体现着人在不断寻找着新的自我解放的方式。

新媒体艺术的先锋性与反叛性不仅要消解权威与宏大叙事,甚至还要反叛正统,使新媒体动画走向了嬉笑怒骂、碎片化、零散化、肤浅化的时代舞台。所谓先锋性与反叛性是指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功能。后现代主义文化无意于探究深刻、梳理崇高,打造核心与英雄,而是反其道而行,以调侃和肤浅为基本特征,以能快速反映和表现日常生活的需求与发生为根本宗旨,快速获得“80后”“90后”等新生代的喜欢,打造出了新的产业形态。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前卫的动画电影和数字化动画短片都以颠覆和反叛传统宏大叙事动画影片的姿态出现,很多新媒体动画艺术形式都很彰显个性,内容上都以自我表现为基本特征。

非主流动画是新媒体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先锋性和反叛性文化特征,以嬉笑怒骂反映着和讽刺着这个时代的种种态。非主流动画最大特点是原创③,只关注创作者世界的宣泄与表达,而不关注口味与票房,因而往往于不经意间具有了最原汁原味的艺术性,因为反映真实生活状态,从而获得极大的传播成功,最后影响主流商业动画快速与之结合,从而推动了主流商业动画的平民化和发展。这既反映了非主流动画的先锋进步性,也反映了非主流动画对传统动画模式的颠覆和反叛性质。

三、多元化与娱乐化

后现代主义消解了任何形式的中心与权威,主张差异性、多元化与多样性,崇尚个性化美学,民族的、地方的、本土的、民间的,异彩纷呈,将艺术标准从神坛拉下来,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造艺术的普遍群体。后现代认为没有任何思想、主义、宗教能主宰这个时代,能成为一切文化的标准,标准只有相对的。新媒体艺术最大程度地响应了多元化与差异性,兼容并包、异质同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多元化首先体现在传播手段的多元化上,包括手机、电脑和网络等各种数码化设备使得互动性的多媒体动画可以快速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为动画在网络、手机、公交移动、IP 电视多平台上传播与互动提供了资源。其次,多媒体动画艺术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感官全息化上。与传统动画艺术不同,新媒体动画艺术在感官上除了视觉刺激以外还调动了触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比如,目前有些新媒体动画作品以互动电子作品为主,有声、光、电交融的趋势,受众通过身体各种感官的转换来体验作品的内容,如三维动画、互动型游戏机。

后现代主义也追求享乐和消费主义。娱乐是后现代要消解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的沉重与压抑,力图通过娱乐与消费使人们的压力得到宣泄,并在无尽的娱乐与感官刺激中消解一切沉疴④。娱乐本身反映了休闲文化和日常文化,同时也消解了深刻与权威。新媒体动画以互动性与娱人性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休闲文化下,人们崇尚自由、追求放松的精神需求。新媒体动画艺术借助新媒体的快速与便捷传播特性,使人们浸身于浩瀚的无处不在的娱乐氛围中。智能手机、无线网络、三维电影与游戏、公交电视、QQ表情,使得人们日渐融入到了无所不在的娱乐氛围中。新媒体动画艺术通过提供便捷的娱乐享受快速传播,获得了市场与商机。

四、建设性与回归传统

后现代初期强调解构和反叛,后期后现代厌倦了不断反叛与消解导致的人的精神的无所依,出现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题与取向,如回升、崇尚世界和平、回归民族传统等思潮。后现代艺术也体现了寻根的审美取向,民族化和本土化逐渐成为后现代艺术回归传统的基本表现形式。这也同样回应了“民族的即世界的”时代审美诉求。经过漫长的理性与宏大叙事风格的现代艺术历程之后,受众早已厌倦了普世价值,而渴望回归人类本心,寻找精神家园。多媒体动画艺术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性不断进行艺术挖掘和精神挖掘,制作了很多精彩的使人内心安宁的优秀作品⑤。如美国1998年制作上映的《花木兰》、韩国制作的《生日男孩》,挪威与加拿大合作创作的《丹麦诗人》等动画影片,都通过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后现代的建设性对于工具理性的否定,和对于价值理性的回归,促使我们开始反思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的漂泊感,回归传统文化,寻找精神根基,是后现代的重要目标。我们应该借助新媒体动画艺术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在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中挖掘适用素材,创造出更加丰富的营养当代人们灵魂的优秀动画艺术作品。

(注:本文为201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立项重点项目“数字交互媒介形象设计研究”成果,编号:13A0012)

注释:

①徐微徽,李立.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美术大观,2012(3).

②杨东润.浅议新媒介中的体制外草根动画[J].电影评介,2009(13).

③薛峰.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非主流动画的回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1).

④袁潇.狂欢化:动画电影的后现代叙事手法研究[J].电影文学,2013(12).

篇13

商业空间设计是室内环境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公共空间中最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其包含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商业空间具有一定的展示性,通过商品的展板、展台激发顾客的购买兴趣,设计者应创造出适应顾客心理的展示空间设计。第二,商业空间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把最新型的商品信息传递给顾客,使人们参与活动时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精神快乐。第三,商业空间具有人流量大且复杂的特点,所以解决人流动线、交通流线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商业环境基本特点的同时,设计者也应当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创造一个以人为主体、具有综合性生活机能的现代商业环境。

二、注重空间能力的培养

从最初的包豪斯,到如今各大院校纷纷开设立体构成课程,处处体现立体构成训练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包豪斯学院的诞生使设计教育纳入了一个良性而正规的发展道路,它有着许多颇具价值的教学理念。在伊顿的《初步基础课程》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分为三点:释放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天分,重视材料和质感对学生的启发,了解创造性的构成原理。当下,许多院校仍在进行立体构成训练,如同济大学让学生做6×6×6厘米的立体构成训练,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练习4×7×7厘米的立方体组合等。在教学上,笔者此次训练方式与以往训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别开生面——商业空间形体

形式主要体现在物体的空间结构上,它决定着所构建物体的形态、布局及功能。形式是组成立体构成最主要的一个方面,本次设计课程以3×3×3厘米的方块组成8×8×8厘米的立方体,创造出立体构成的设计感,兼顾商业空间的实用性,同时要求空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空间感,锻炼学生的感知觉能力。

(二)形形——材质丰富呈现

立体构成课程的材料是多元化的,例如泡沫、卡纸、石材、木块、塑料、金属等,这不仅体现的是建筑空间的质感,同时可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再次利用。大多数学生以3×3×3厘米的泡沫方块或卡纸做成的方块为主,加以颜料上色,或者半透明塑料板与卡纸的结合、锡纸等。学生对于材料的创造表现不同材料纹理的结合碰撞,使得立体构成更为多变、生动有趣。便于学生在今后商业设计中使用材料时对新型材料的创造性、对环保材料的社会认知性都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三)数不胜数——构造灵活多变

相较其他院校的6×6×6厘米而言,8×8×8厘米的立体构成讲究空间的多变、复杂,更高要求的思维灵活性。在500多个方块中,包含各种组合,以单个方块为单位,或以两个、三个方块为组合,进行两到三组的有序排列,设计组合成各种形式,由方块堆砌使其形成各种具有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运用到商业空间中,既能让人们在浏览时保持其基本的人流动线,又能使人感觉空间扩大,改善体验环境。

(四)争奇斗艳——色彩各具特色

制作过程中,在色彩体现方面学生多以单色、多色为主,或者同为互补色或相近色来制作立构作品,互补色更能突显作品效果,同时也能吸引注意力,而相近色则强调的是统一协调的关系,多色的作品则是以活力的、丰富的色彩感取胜。在商业空间设计上,颜色在分布时应具有方向性、渐变性,使得空间多变且不繁杂。

(五)有无相间——空间合理利用

在建筑或是空间设计上,强调的是建筑的空间关系,整体与个别、单个与多个之间的联系。在设计时,从抽象的点、线、面、体的基本形态入手,考虑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打造立方体中所形成的空间,同时考虑空出的部分与实物的协调关系,让作品实体与虚体、阳与阴都能表现出特有的效果。在商业空间布局上,应分析空间的流线分布,从底部到顶部、从建筑外到空间内部,有良好的人流分布走向。

(六)浮光掠影——光影突显氛围

光感反应是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最容易吸引眼球的一种视觉效果,通过物理灯光投射所产生的明暗变化后,所照射的物体面与面之间具有更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物体的空间感、立体感、透视感,也使得空间更具有表现力。同时,在光感表现时,除了会产生明暗的变化外,不同强度的光感也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在一间咖啡厅,设计较为幽暗的光感色调,空间会显得更为安静、优雅,而在一处办公空间设计时,选用较为明快、亮堂、高强度的光感效果,身处内部的人们也会更加提起精神、加快节奏的处理事务。

三、结语

篇14

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制度维度

随着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当代社会发展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现代性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它是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历史困境和文化危机等问题所进行地深刻反思和批判,并积极地建构摆脱现代性困境的路径。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揭示了现代性的多重维度,并把对现代性的理解作为把握社会问题的逻辑起点,从现代性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来解读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在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等为代表的古典现代性理论进行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把对现代性的理解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从全球化背景下深刻地阐述了现代性的内涵及基本动力问题,并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军事力量四个方面阐释了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

一、吉登斯理解现代性

吉登斯在较宽泛意义上使用现代性这个术语,从时间和空间相结合层面来理解现代性的内涵,把现代性看成是社会组织有序运转的制度模式的具体表现。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产生于17世纪的欧洲,随着全球化历史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性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行为制度。在接受英国诺丁汉大学政治学教授克里斯多夫·皮尔森访谈时,吉登斯把现代性理解为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简略表述,系统阐述了现代性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对世界的一系列态度,关于现实世界向人类干预所造成转变的开放想法;复杂的经济制度,特别是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一系列政治态度,包括民族国家和民主。”[1](P.166)与先前的社会秩序类型相比,现代性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组织,它是指一种社会生活、组织模式及其行为制度。

吉登斯理解现代性的逻辑起点是“断裂”,并把这种断裂看成是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他看来,现代性以其前所未有的方式背离了原来所有类型社会秩序的轨道,从而形成其现有的生活形态。在外延和内涵方面,现代卷入的变革比以往时代的绝大多数社会变迁更具深远意义。吉登斯指出:“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和最带有个人色彩的领域。”[2] (P.4)

为了系统地把握作为一种制度模式的现代性,吉登斯从时空分离、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三个层面剖析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并揭示了现代性与传统文化断裂的根本特质。在突破传统社会动力论的基础上,吉登斯提出了现代性制度维度的四个方面:即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和军事力量。在全面阐释现代性四个制度性维度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他结合晚期现代性社会的时代特征,从全球化与现代化相互关联的角度勾勒出现代性发展的本质及其理论架构,还提出了“生活政治”和“第三条道路”的实施方略来解决晚期现代性问题,在制度层面建构了富有特色的现代社会理论。

二、吉登斯从多元视野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

在吉登斯看来,传统社会学理论采取还原论或化约论的方式来阐释现代性理论,并把现代性理解为单一的制度性维度。在突破传统社会学理论局限性的基础上,吉登斯从多元视野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并提出了现代性的制度性构成:即包涵竞争性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的资本主义,蕴含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力和机械的广泛应用所体现的工业主义,控制信息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系统,高度工业化条件下控制暴力工具的军事力量。

(一)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以对资本的私人占有和无产阶级的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它所体现的是商品生产体系下的资本主义社会,且构成了阶级体系的主轴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企业激烈的竞争与扩张在本质上意味着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经济领域内支配着其它制度,并成为社会成员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本的所有权与雇佣劳动的商品化密切相关,国家自受制于对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尽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性组织维系着商品经济的独立性,但仍受制于民族国家体系之中。

(二)工业主义

工业主义是指人类借助于非生命资源对自然界和人类主体活动环境的改革,其基本特征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需借助于机械的生产方式对物质世界的非生命资源改造。工业主义预先设定了规范化的社会组织,不仅建立在企业内部合理劳动分工的基础上,而且还需要世界各地区之间的工业类型、技术和新材料生产方面的专业化水平分工。劳动分工的全球化促进了第三世界中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并降低了高度工业化国家的经济霸权。因此,当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联合并高度发展时,工业资本主义就成为社会生产的重要机制。

(三)监督机制

作为行政权力的基础,监督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对被管辖行为的指导。监督机制不只局限于政治领域,作为一种制度性监管机器它的存在是普遍的。在政治领域内,体现为对民族国家权力的监督;在经济领域内,体现为对资本主义工作场所的监督;在社会生活领域,体现为对日常生活的监督。监督的方式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的方式表现为对规训者实施全景式的监管,间接方式体现为对组织成员相关信息的搜集及存储。

(四)军事力量

军事力量是对暴力工具的控制和垄断,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特征,与现代社会的演进密切相关。在现代文明中,政治中心有时无法对暴力工具实施垄断性控制,统治集团的军事力量则依赖于军阀之间的垄断联盟。对于现代国家而言,在领土边界之内对暴力工具实施控制和垄断意义就非同一般了。由于暴力工具和工业主义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使得军事与武装之间相互渗透。工业化的发展急剧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军事力量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仅保证了民族国家的不受侵犯,也使民族国家的军事理论力量迅猛发展为一种全球性的军事秩序,这对于推动工业化战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现代性的四个制度性维度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资本主义为工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工业主义反过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监督机器和军事力量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这四个制度性维度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总体轮廓。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督机器、军事力量四个维度与现代性相呼应,在全球化时代下表现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国际劳动分工、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这四个维度为理解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架构。吉登斯从制度层面阐释了现代性在全球扩张的历史动力,从现代性和全球化相互关联中揭示现代性问题,从制度分析层面解读社会发展问题是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独特之处。

三、吉登斯从四维制度模式的视野来理解现代性

吉登斯从四维制度模式的视野来理解现代性问题,并站在后现代性的立场上来分析现代性问题的动力机制及其现代性的社会风险。在吉登斯看来,现代性是一个远未完结的历史过程,西方发达国家目前正处于激进的现代性时期,并未真正步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孕育在现代性之中,它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的历史延续和内在超越。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全球化背景下审视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

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分析引发了人们对现代性问题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化背景下把现代性的全球化与现代性的风险有机结合,这充分反映了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具有浓厚的现实关怀和时照。不仅如此,吉登斯还深入地剖析了现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内在的结构性危机,并积极探寻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尽管在现代性理论的构建上他一直秉承着乐观主义的积极态度,但最终还是把自己所构想的后现代社会称之为“乌托邦现实主义”。在对待现代性的态度上,吉登斯持有激进主义的立场,主张实现现代性的超越,即自反思性现代性。吉登斯现代性制度分析坚持辩证的内在逻辑,在肯定现代性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关注现代性的限度。

总体来讲,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既有宏大叙事式的制度层面的深层解读,也涉及到了微观式精神层面的生活世界,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独树一帜。吉登斯从自反性的角度来理解现代性的双重性,提出了生活政治和后现代社会的构想,开创了现代性理论研究的多元制度模式,为审视现代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参考。这种探索在解读当代社会发展问题上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为努力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当代中国现代性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吉登斯现代性的制度维度探索越了传统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情结,使人们对现代性问题的诠释具有全球的理论视野,对现代性问题的把握富于了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情怀。

现代性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类应当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历史的演进不断地反思和审视现代性。在对待现代性问题上,我们应持有清醒而理性的态度。现代性机遇和风险的矛盾体生动地展现着现代人的生存境遇,是现代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全面追赶时期,我们应正视中国现代性实践的特定历史语境,在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动态性协调中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性理论,并不断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之路。在中国现代性展开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应努力在理性和价值之间保持内在的张力,积极营造现代性实践的良好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层面全方位地关注中国现代性的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和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