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媒体培训感悟范文

多媒体培训感悟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2 11:23: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媒体培训感悟,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媒体培训感悟

篇1

 

多媒体教学应用培训感悟1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多媒体设备使用,通过培训使我收获良多,作为教师,首先就是要学习好多媒体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以下是我的培训体会:

 

一、多媒体设备的主要组成:

 

投影仪、电子白板、推拉黑板、电脑、中央控制器、功放音箱、无线麦、数码实物展台等。

 

二、利用投影仪来辅助数学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等,连以往讲《全等三角形》一课时要制作的三角形道具也可以省了。

 

三、恰当地选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中我们可以投影仪完成课堂练习,定时自动收缴学生作业,并能当堂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发现问题,以便及时解决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

 

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也明显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实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缩短教师的板书时间,扩展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并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扩大学习容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为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多媒体教学应用培训感悟2

 

通过暑假的继续教育培训,我对教学的多媒体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通过学习,我认识了视觉媒体有哪些?视觉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怎样使用OCR软件获取文本素材、如何使用光影魔术手处理图片、如何应用QQ截图、探寻powerpoint设计规律、如何利用微信进行语音会话、如何利用智能手机录制微课件、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中实施教学、认识了常用的教学资源及其作用、查找资料的常用教学资源网有哪些、媒体和资源在教学中如何融合使用等等。学习的内容种类多,丰富多彩。我学习后感慨良多:1、感到教学媒体发展的迅速。我以前用录音机教学,接着又用投影仪,现在用电教平台。在现在的学习中我见识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QQ截图等许多新的东西,从教学媒体的使用,我感到教学媒体的发展非常之迅速,不断有新的教学媒体涌现出来。2、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刚开始学,我以为和以前一样应付学习,但我又详细地看了看这些视频,觉得里面的内容挺好,比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QQ截图、如何利用微信进行语音会话、如何利用智能手机录制微课件等等,对我们教学的作用非常之大。大大开阔了我的眼界。

 

3、所学的知识很实用。这次学习的内容很实用。比如,怎样使用OCR软件获取文本素材、如何使用光影魔术手处理图片、如何应用截图、探寻Powerpoint设计规律、如何利用微信进行语音会话等这些都是很新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实用。

 

4、做到学以致用。我决定继续学习这些教学媒体,做到熟练操作,将学习的内容应用在教学上,加大教学知识的容量,让学生汲取更多的知识。总之,我觉得这次的学习上级编排较好,我们在轻松中学,在有趣中学,学习的收获颇丰。

 

第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普通的教室里上课,老师要用粉笔板书教学内容、习题、解题过程等,这样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预先制作好课件,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增加教学的密度;还可以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第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深刻体会到它的优势,从而促使我去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学习制作课件,在网上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成绩。

 

总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当然我清醒地认识到它也有弊端,应该如何发挥它的用处,扬长弊短,这也是我所要思考的。

 

多媒体教学应用培训感悟3

 

20_年12月19日我参加了多媒体培训,给我的体会很深,我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随着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我越来越感到自己懂得太少,掌握的知识不足。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中青年教师,此次有幸参加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学习,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我一直怀着饱满的热情,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在学习之余还不时提醒同事抓紧时间,和他们交流学习体会,所以彼此的教育技术能力进步很快。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的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一天的远程教育培训就让我感觉到:做为一名教师要做的还远远不只这些,教师的教学是一门科学,需要研究。教育信息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更要研究,教师要成为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的规律与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教师的成长也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中老年教师。

 

信息技术使老师面临着如何成长,如何应对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让我认识到,学会把信息技术应用在学科教学中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学生明白易懂,特别是思维导图让教学过程更明朗化,为我的教学增添了光彩,使我对课程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

 

2、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这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他们的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水平,敬业精神都是一等一的。经过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认识到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有待于不断地提高。特别是30多天培训所学到的东西,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地复习、巩固、运用。真正的把教学和教育信息技术整合,融会贯通。

 

3、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

 

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远程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在教学活动中更能如鱼得水、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

 

在培训期间,老师们组织我们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我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我们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的问题,发现了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

 

4、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使我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

 

短暂的30多天学习,培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我是得益最多的,他们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

篇2

基于上述认识,本人在执教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以‘活动促发展’,促学生感悟和内化道德认识,实践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活动导学的实践探索。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用活动导学,有效拓展思品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多样化的舞台,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1.开展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

结合教材的内容,七年级阶段开展“分享感悟”,八年级阶段开展“时事评论”活动。首先,提前布置,抽出两名同学,做好准备;然后,每节课前5分钟由两位同学分别上台展示或演说,“分享感悟”只要能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时事评论”结合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或是国内外、本地区的时政重点、热点问题,结合课本知识来分析评论、展示或演讲完毕,由学生起来点评,或者交流收获。

为了保证课前“分享感悟”“时事评论”的质量和效果,我要求学生事先把要分享、要评论的东西先填写在一张A4纸上,课堂上演说完后再交给老师。这样即使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同学真正做到有备而来,又可保证活动质量,让学生言之有物,储备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

“时事评论”主要是学生从报纸、网络上选取一些新闻,结合书本所学进行评论。涉及面也非常广,大体分两类:一是涉及公民与法、公民与道德的社会热点新闻评论;一是涉及时政焦点的新闻评论。学生为了评论时理据充足,查阅了大量的课外资料,学会了用书本上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学以致用,为思品课的开放性奠定坚实基础。

2.开展课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写学习反思”“写小论文”“社会调查”及完成“探究作业”。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般是每学期提前选出一课内容,分成几个环节,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备课并制作多媒体课件,最后在课堂上,由学生当小老师,展示并演说,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充当学生角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地球村’”等主题是最适宜学生自学的内容。从学生制作的课件效果来看,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处理、课件的制作技巧有些连教师都自愧不如。

“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是结合所学教材内容,有选择性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电子小报,一般每学期两次,并集中在班级展示。

“写学习反思”每学期次数不定,每次大的活动、考试后,就要求学生写反思,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电子小报”,完成“探究作业”“期末考试”后就要求学生人人写反思。

“写小论文”“社会调查”一般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开展,“社会调查”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调查报告以Powerpoint或电子小报的形式完成,学期末在课堂上汇报展示。这两项活动的难度相对较大,一开始我是全班布置并培训,让同学观察模仿。后来重点培养一些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社会调查、写小论文。

篇3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多媒体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节能把学生带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中,在感悟中学习,从学习中提升,达到教学目标。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长城赞》一课时,制作了课件,学生通过观看长城壮丽的景色,把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想法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传统教学,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醒目地展示给学生,能加深对学生的记忆、理解。同时在课件中将教学重点、难点向学生提供声、图、文等综合信息,使学生留下真实、可信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提高,既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制作课件花费时间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紧张,既要备课、写导学案、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困生,又要教育留守儿童。而制作一个完整的课件要费时费力。不少教师为了制作课件需要用几个晚上,投入的时间有时超过这节课的几倍。当然,为了让学生容易掌握、接受所学知识,投入更多的时间也是值得的。

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培训过少,导致使用较难。目前在农村中小学教学时常用的powerpoint和Flash等都有强大的功能,但很多教师不能熟练地掌握其功能,给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带来了不少麻烦。为此,教师们呼吁上级部门多一些这方面的培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更好地服务。

教师在制作、使用过程中还不尽如人意。在使用时,教师发现多媒体工具不是万能的,其很多地方也是不尽如人意的。例如我在powerpoint中插入一段朗读,但是在使用时因格式不对,无法顺利播放,致使本节课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农村中小学学习资源匮乏,计算机短缺。政府要关注农村学校的发展,要在现代教学方面多一些投入;学校要利用好现有的设施,向上级部门争取。

篇4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作用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器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高中历史教材正经历改革,其内容较前有所增加,且以专题形式呈现,理论性强,知识结构复杂,包含颇多的隐性知识需要挖掘,面对上述问题,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还能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提供模拟与游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亲手操作的课堂练习软件,这种对键盘、鼠标的触击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参与历史的感受,也使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智能的特性发挥到极致,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突破

在历史教学中,某些内容抽象,难懂,而且年代久远,地域概念复杂,使学生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给教学双方带来了很大困难,而这些内容往往是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若能充分利用多媒体声音,文字和图像综合一体化的特点,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知识难点,促进学生建构空间想象力,将这些烦琐的知识简约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宏观的问题微观化,引导他们自觉地本能地对这些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独立思维,真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三)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历史学科内涵丰富,包罗万象,它除了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外,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历史教学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应寓于历史知识的传播之中,并合理引入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情境,展示声像并茂的画面,营造浓浓的历史氛围,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学生开展美育可谓是得天独厚,让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二、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误区

(一)教师理论认识和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不在多媒体而在于历史教师,因为教师是整个历史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参与者,他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多媒体计算机,找准最佳切入点。在一些教师的认识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上公开课做样子的手段,华而不实,在小学生教学中可以多一点,进入中学后,更应该多花时间讲解,抱着这样的思想,教师内心就不愿意多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加上一些教师虽然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的成效具有一些了解,但是为了省事,也懒得去运用它。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借助多媒体把自身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和独具匠心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现出来,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二)多媒体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一些历史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都不尽如人意,在教学中一般都选用一些由专业人士,名师研发出来的商品性课件,它制作精美,信息量大,对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些历史教师课堂上采取拿来主义,直接照搬照用,这是不适宜的。历史教师课前慎重考虑与选择。对现成的课件进行调整。

(三)教材与资料处理上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结果就是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真正明白多媒体在任何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学生将会很快记住每个国家的位置,并且牢牢地记在心里。这种方式就比较符合实际。

三、在历史教学中采取的对策研究

(一)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思想教育

不断提升思想认识要想提高多媒体手段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使用成效,首先必须从思想理念上重视起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或是学校的教导教研职能处室,要利用各种机会转变广大历史教师对于多媒体手段作用的片面认识,要利用周前会,教研活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强化大家对多媒体教学设备重要性的认识,让大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主动运用。

(二)加强多媒体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教师驾驭能力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年初制订教师培训计划安排的时候,就要将中学历史教师现代技术培训作为重要的方面,充分发挥龙头中心校辐射作用,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的管理培训职能,兼顾整合社会培训教育机构的资源发挥,让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学校教育教研活动中,除了课堂教学艺术以外,也要适当穿插现代信息教育培训项目,有效提高历史教师现代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技术比赛,提高教师运用水平

通过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师之间可以有效的交流和运用水平。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强化方向的引导,多创设一些机会与平台,提高中学历史教学多媒体使用率,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设法为历史教师配备相应的教学工具,有些学校投入不足,采取了资金扶持引导的方式。此外,还要多开设一些多媒体历史示范课、公开课,将现代信息手段运用纳入教学考核评定等,为教师积极运用多媒体开展活动营造内外结合的良好环境。

四、结论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我们作为历史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在提高自身素质能力的前提下,把正确的历史、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独具特色的乡土历史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进行历史课教学,让学生探求真实的历史。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浙江省大学生 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 参赛经历 赛后感悟

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由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有效应用多媒体服务社会。竞赛主要分为平面、课件、网站、动画和DV五个方向。从2002年首届竞赛开始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0届,每届竞赛对不同类别的主题和类型有不同限定。十年来,参赛学生数量和参赛作品数量飞速剧增,参赛作品质量日渐提高。

一、参赛经历

大一新生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此项比赛是一件感觉既自豪又艰辛的事情。刚入学时指导老师就利用网络问卷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多媒体制作水平,结合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一些条件合适的学生参与相应的学生社团和协会。这些学生通过定期集中培训和自学方式学习多媒体设计方面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指导老师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方向,并组建各自的参赛团队。

竞赛主题公布后,指导老师会第一时间集中各参赛团队进行选题的商讨和确定。一般选题的确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需要几轮的商讨,大家在不断的和商讨中实现统一。选题确定后就要进入项目实施阶段,因为在组建参赛团队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小组各个成员的强项,因此小组内部的成员分工是早就约定俗成的。参赛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其实是在暑假进行的,炎炎酷日,参赛队员不仅要面对高温的考验和回家的诱惑,更要面对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有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参阅很多资料。小组成员的意见有时会出现不统一,不过大家都没有敌意,在不断的争执和商讨中求得一致。经过一个暑假的努力奋斗,完整的参赛作品终于出炉。

作品出炉了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更严格考验的开始。因为学校每个类别的参赛作品数量有限制,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够被顺利地以学校名义送出去参赛。为了确保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性下将高质量的作品送出去参赛,学校相关教研室会外请各比赛类别的专家对所有作品进行评审,根据专家和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最终的参赛作品。那些取得参赛通行证的作品的作者还要根据专家的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然后按指定格式将作品上传到指定位置。。

成功上传的作品需要经过初评和复试答辩两个阶段。笔者所在小组的参赛作品有幸通过初评,顺利进入复试答辩阶段。项目组成员在复试答辩之前在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制作答辩PPT,并猜测评委可能会问到的问题及相应的回答思路和内容。复试答辩前一天,项目组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比赛现场去熟悉和配置相关网络环境。复试答辩现场,项目组成员精诚合作,优势互补,顺利完成复试答辩任务,取得较好成绩。

二、赛后感悟

1.扎实的知识积淀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新颖的创意是取得好成绩的点睛之笔。

如果没有扎实的知识积淀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那么纯粹是海市蜃楼,这里的知识既包括专业知识又包括多元智能中的其他知识。但千万不要寄希望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全部知识,因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取得发展而不是希望每个学生都参与竞赛并取得好成绩。笔者认为多看、多比较的逆向思维必不可少,如果不多研究别人好的作品则是不可能产生新颖的创意的。

2.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分工和良好交流协作是取得好成绩的助推器。

一个参赛作品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不仅是学科知识层面,更多的是方法论层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单一小组成员不可能掌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方法,而且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自己擅长的方向,将小组成员各自擅长的方向在周密细致的方法论指导下有机整合在一起必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但是真正能够发现自己擅长的方向并非易事,因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未必就是自己擅长的方向。怎样才能挖掘自己擅长的方向呢?小组成员自身的感悟和旁观者的观察缺一不可,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思考和感悟,细细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同时其他成员和指导老师也需要细心留心每位小组成员在每次交流探讨活动中的表现,从他们的表现中发现他们擅长的方向,并帮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方向上取得长足进步。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02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将电脑技术、通信技术、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图像压缩技术和文字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集合起来,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协同表示出更丰富、更复杂信息的技术。这一技术在信息处理上所具有的便捷性、交互性、实时性、多样性和集成性等特征,对加快教育技术发展与普及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目前已在中等专业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教学投入与质量产出极不相称,因此有必要厘清问题,分析原因,加强管理,促进多媒体优势发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 ;目前多媒体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多媒体的功能发挥不够

我们知道多媒体源于媒体,高于媒体,具有集多种媒体的功能于一身,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功能的能力,实现了信息载体的多元化,同时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只有根据它自身的特点制作出来的课件并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谈得上是多媒体的应用。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用多媒体来放一段音乐、放一段录像或放投影片,这样仅把多媒体当做单一媒体使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与其他媒体在教学效果上相比也只是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提高,同时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1.2 ;教师多媒体技能滞后,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不尽合理

大部分教师都知道多媒体有很多优越性,也有运用多媒体的积极性,但由于对多媒体的性能没有掌握,操作不规范,出现很多失误,甚至造成干扰。多媒体技能的掌握滞后于多媒体的运用。另外,由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要有相应的教学课件。可是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限,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特点实施教学。使用的课件不尽人意,粗制滥造,为使用而使用,出现了比如画面色彩花里花哨、音乐与教学内容失调等问题,往往是学生犹如雾里看花,着实摸不着边际,这样一来就影响教学效果。

1.3 ;教师在教学中主次不分

目前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一些教师课堂中在多媒体上大做文章,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的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不少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只是为我这一节课而制作,所以在设计时,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呈现方式也多采用线性播放,教师在操作时,也是只能“进”,不能“退”,如果某一环节操作失误,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学生也只能被电脑牵着鼻子走,而无法根据自己的意志来选择学习内容和顺序。

2 ;保障多媒体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

2.1 ;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互借鉴与融合

多媒体教学虽然有许多技术上的优势,但是传统教学也有节奏适中、形式多样、机动灵活、便于交流等不可忽视的长处,不能因为多媒体的运用而将传统教学的长处彻底抛弃,只用鼠标不用粉笔,只看屏幕不看教师。要知道,教学上采用的任何技术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都是一种支撑手段和辅助工具,其永远也取代不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肢体演示、互动交流等主导作用和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努力促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嫁接,使多媒体技术优势与传统教学长处相互融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优势作用,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双提高。

2.2 ;完善教学管理,加强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培训、交流与研究

由于使用多媒体的多数教师并非是计算机专业,他们的课件制作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如果不进行专项培训,仅靠教师自己摸索与感悟,短时间内是难以奏效的,期间难免会造成质量损耗,教学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课件制作与电脑操作进行培训,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非常必要,是教师把握和运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前提保证。同时对多媒体课堂教学规律与特征、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开展课件制作与应用、课堂驾驭与管理的交流,也有利于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这是推进多媒体教学成熟化与科学化的必要途径,对完善管理、做好保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以此为抓手,针对课程不同性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多媒体课堂良性发展。

2.3 ;促进资源共享,加快多媒体优质课件开发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课件开发与资源库建设是加强多媒体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多媒体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性工作,尤其是优质课件的开发与共享非常重要。要充分认识到,优质课件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教师难以独立担当的,需要学校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安排。以课题组的形式独立开发或联合外校同类课程教师共同开发,才能确保课件质量达到优质化。这就要求把握好优质课件的这样一些特征:其一要符合课程目标与实践相结合,符合教学需要与教材相配套又不拘泥于教材;其二要遵循电脑技术与显示规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内容与形式表现恰当,有利于组织教学和信息传递;其三要体现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独到的教学改革思想,能够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取得不使用多媒体而难以取得的教学效果。同时,要把开发与引进相结合,与资源库建设相配合,不断促进资源共享,扩大优质资源的利用率和受益面。

3 ;结语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在中职院校中成为常态,但其技术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中职多媒体课堂教学所显露出的问题已成为影响课堂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加强培训交流与研究,建立评价与监控机制来强化管理,以确保教学质量稳定与提高。在多媒体教学中,最为普遍的是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多媒体课堂教学,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韧.高校教师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4(7).

篇7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徐主任在报各中指出“明确培训目的,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和技巧程度的重要性”,“锻炼师德师风,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首先,教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斥热情和信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力;其次,教师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同时也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耐心地启发和诱导。老师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心里和举动上接受自己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最后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博览群书,不断学习深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老师必须控制现代信息技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可以生动形象的出现教学内容,使抽象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多媒体的使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使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保持兴奋,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教学节奏,增加信息输入量。新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新理念,不断提高自己,才干真正成效地实施新课标。

三、积极投入到教改工作中去,为教改多做实际工作。

篇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现代技术手段的学习和运用,充分整合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整合中提高学习效率,开阔视野,获得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给人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味,除了反复单调的读就是繁杂枯燥的写,学生和教师对此积极性都不高。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改变了这种现状,既方便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单一性和枯燥性,同时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字就是指学习乐趣,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能提供直观动态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交互式教学环境,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能唤起学生的心理感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主动 ,更有兴趣学习。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尤为枯燥的便是诗词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主席的诗词《》时,由于该诗词的时代背景距离现在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学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因此笔者在授课之前先播放了关于途中战役和表现艰难困苦的视频资料,之后,让学生展开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学生加深了对《》主题的认识,他们明白了要学习“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以及战士们藐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战胜困难,克服挫折,增长才干,自觉接受人生教育,整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丰富写作内容,充实情景作文资源

传统的作文教学场景通常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题目,然后写几条要求,讲台下出现的多是学生唉声叹气、抓耳挠腮的情景。即使有部分学生能够很快写出来,但由于“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缺乏生活气息,缺乏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生活的真正感悟。在这种模式下作文,对部分学生来说好像是受“酷刑”,最后达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现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情境,丰富题材,充实作文资源。如进行当堂作文训练时,笔者让学生写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文字,先播放了一段有关春天景色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贵如油的春雨、和煦的阳光、轻柔的春风、色彩亮丽的花朵……浓郁的春天气息,充满生命力的画面,引起了学生对春天的遐想。接着笔者又挑选了几篇关于春天的美文,通过视频、录音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品味。这样一来,学生脑海里就有了一定的前期作文资源储备。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实际感受,把看到的、听到的描述出来,学生写作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还要求学生在班级主页上分类建立自己的“作文博客本”,把看到的好的诗词、段落分门别类地复制、粘贴到自己的“作文博客本”里,同时记录好自己的个人感受。另外还要求学生利用QQ、邮箱等网络工具相互交流、点评“作文博客本”,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充实作文资源。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想象,解决教材重点难点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借助多媒体的音频、视频,可以为枯燥乏味的文字材料呈现更为直观灵活的艺术形象,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教材重难点,笔者先让学生在脑海中再现文字描绘的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来强化这种想象的效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学习《听潮》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熟读课文重要段落,自己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情景,感悟课文描绘的内容。由于学校位于内陆农村,有不少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难以领会课文描绘的意境,特别是落潮、潮起、三个阶段的描写成为感悟品味的难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视频,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这三个特定的教学情境。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假如自己就在其中,你会有什么感受?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利用多媒体,使学生从声音、视觉、感觉等角度全面领略大海的温柔和雄壮,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体会到 “意境”之美,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突出解决了重难点,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能力,有效拓展思维潜能

科学实验证明:信息获取的途径83%来自于视觉,11%来自于听觉,两部分合起来就有94%。由此可见,人们获取信息主要是来源于视觉和听觉。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往往是“两张皮”。学生单纯地听教师讲,只能接受11%的信息,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学习效率也就比较低下。长此以往,教师疲惫学生累,恶性循环,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培养起来,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更不会被调动起来,更别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了。而多媒体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看得见、听得见,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例如讲授《乡愁》时,由于学生们年龄较小,不能深刻理解“乡愁”,难以体会其中蕴含的思乡之情。为突破这一思维难点,笔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上课前先播放歌曲《想家的时候》,创设整体氛围。课上在马思聪《思乡曲》的伴奏下集体朗读全诗,体会思乡感情。让学生带着感情模仿诗中的情景片段,分小组表演母子、夫妻离别情景剧,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进而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对某些人和某些事的离愁别绪,从而逐步体会和领悟诗人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使学生对于诗人当时的心境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思维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拓展延伸。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正能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适时加以运用,辅助教学,能够有效激活语文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相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正能量”,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 吴明骏.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回归语言教学本源[J].基础教育参考,2013(6):59-60.

[2] 吴媛媛.中学古典诗歌教学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5):52-55.

[3] 张东敏.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教学研究与评论,2013(7):45-47.

[4] 李建军.中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问题归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2):18-22.

[5] 管小琴.在语文教学中关注赏读[J].现代教学,2013(5):59.

篇9

关键词: 多媒体;误区;改进

在新课改、新形势下,广大教师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再也不能只以单一手段向学生灌输知识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传递教学信息,以发展学生的信息加工、认知构建及创造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才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综合图像、动画、音响、文本等多种效果,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复杂的事物简约化、微观的事物宏观化,具有手段灵活、方式多样、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途径多、感知效果好等优点,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青睐。然而笔者认为,无论使用多少种媒体,运用怎样的工具和手段,都只有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否则都有可能走入误区。语文教学对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存在的误区。

误区之一:对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模糊。将多媒体“黑板化”,认为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越多越好 。很多教师为迎合当今教育改革中鼓励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潮流,凡课必用,整节课就是把电脑当作黑板、幻灯、投影使用。看似提高了效率,其实耽误了时间。例如讲课文《春》赏析时,几个简单的拓展题就做一个课件,其中文字、图像显示花样百出,这样学生感到很新鲜,一种方式演示完后,都在议论下一个会以什么方式出现,学生完全脱离了赏析语句的层界面,精力被分散了,教学效果也提不上来。

实际上,并不是每节课都有使用电脑多媒体的必要。电脑多媒体只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虽有无可质疑的优越性,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电脑多媒体,关键是要看是否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决不能仅仅为了使用而使用。

误区之二:对基础教学理解不够。越俎代庖,语言文字教学不是赏析语言,有表演作秀之嫌语文的媒介是语言文字,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水平的。而课堂上,教师常越俎代庖,急于使用课件,直化语言,替代学生的感悟。如《济南的冬天》一文描绘的迷人景象,凭借文字,不同的学生会重构出不同的具体化形态。正如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中所说:“既定作品的具体化形态,由于读者不同便会不同。甚至同一读者的这次阅读与下次阅读也不同。”可我们的老师呢?常常是每教一段,就迫不及待地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景物的照片,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感悟,阻碍了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

误区之三:不能正确处理图像与语文文字关系。喧宾夺主,忽视其它教学手段的全面组合,把多媒体辅助手段变成了教学目的。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确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它主要是刺激学生的感观,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但如果刺激时间过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以上存在误区以及以后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趋势,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多媒体辅助教学。

首先,按照学生认知规律教学,精心设计课件,可用可不用图片即删除

语文学习需要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要重视语文学科本身的张力和创造性,不能过分依赖画面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如笔者听过一节利用课件讲述《论语》的随堂课,课件中利用大量图片展示,有孔子,老子,庄子,诸葛亮,等等,诸葛亮,等图片与本节教学内容联系不密切(此展示放在名人集锦较为合适),这样的图片放在课堂中,冲淡了主题,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本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样的课件也易对学生产生误导,引起思维的混乱。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研讨活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媒体教学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正处于发展、探索中,又由于一个人的认知范围、认知水平、环境、条件因素等限制,其思维方式、视野范围也是有限的。所以走出去、请进来,相互借鉴,更有助于思路的开阔,水平的提高。教师之间互相探讨运用经验,互相学习,达到促进作用。

最后,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还必须它只是辅助的功能。尽量少运用声音辅助课件,

多媒体课件常以“图文声”并茂而自豪。许多课件音乐之声不绝于耳,一些语文课件为了追求作品的完整性,不仅使用大量的背景音乐,还将教师的朗读乃至重点部分的讲解全都录入其中。殊不知,这既造成了学生听觉的疲劳,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而,我们呼吁,还语文课堂以清静,请去除课件中不必要的音效,谨记“沉默”是金。 加快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信息资源库可以有效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普及和推广。信息资源库中丰富的信息和大量的课件制作素材,为教师的课件开发提供了依据。有了信息资源库,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出必要的素材和信息进行整合,制作出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

总之,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最忌“该用而不用,不该用而无目的、无计划地滥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课件,使之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多媒体教学培训课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语文教学通讯》.华北地区优秀期刊.2008.3B

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媒体技术运用;促进教学;实践与思考

笔者曾参与对我市驻城小学信息教学情况的调研,从500名人员的调研结果来看,课堂教学正常使用信息手段的教师,35岁以下的占近90%,其中音美学科偏高,而两语一数学科偏少;36~45岁之间的占45%左右;而46岁以上的仅有6%。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近四成的学校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信息教学条件;二是许多学校没能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教学的系统培训,中老年教师的那极低计算机使用水平还是来自于职称电脑培训的残留物加上自己的兴趣凑合起来的;三是主观思想相对落后,科技意识不强。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科技信息手段,无论对于师者之“教”还是对于学生之“学”,都能发挥无可比拟的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试简要阐述之。

一、依托信息手段支撑教学,能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尤其对于儿童来说,只有感兴趣的东西才能吸引他们。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用兴趣来牵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跟随教学过程积极思维。在这个方面,多媒体是真正的行家里手,能够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模拟情境之中,并且从中激发他们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强烈欲望。例如,在“时、分、秒”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动画演示手段设计出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龟兔赛跑”。通过课件放大演示,让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与一只活泼好动的小白兔进行跑步比赛,在相同时间里,当小乌龟正好跑完一大格之时,而小白兔沿着圆形跑道则跑完了12个大格整整一圈的路程。尽管有些小朋友在为小白兔欢呼雀跃,有些小朋友在为小乌龟惋惜不已,但时间一到“比赛胜负已定”。通过“龟兔赛跑”的友情表演,让学生能够明显地得出“1小时=60分钟”的时分关系。教师可以借助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再次感悟到“1分钟=60秒”的数量公式关系。这种极富童真、童趣的游戏式演示,充分发挥了引人入胜的功用,让小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津津乐道,能够从中产生一种欲罢不能、余音绕梁的心理感受,由此也会给他们留下永久性的记忆。

二、依托信息手段支撑教学,能增加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

在学校教育中,语文老师的抑扬顿挫、书本语言的“温度”、课文插图以及有趣内容,能给小学生带来某种心理享受;而数学课程却“先天性不足”,那些烦人的数学概念、单调的数字以及冰冷的图形,则难以激起小学生的课堂学趣,只能依靠数学教师的讲课艺术“生成”一些趣味性而已。自从多媒体在校园登堂入室之后,原来的这种不平衡被逐渐打破。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信息手段,在拓展内容、加大厚度的同时,来增强数学教学的人文化、艺术化和趣味化。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课堂导入时,可以运用“乌鸦喝水”的动画课件,让学生通过“聪明的乌鸦投放小石子,最终喝到了瓶中水获得自救”的故事,从中感悟到“所谓策略,简单地说就是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这种演示能对小学生产生“遇事善于讲求策略”的积极性影响。

三、依托信息手段支撑教学,能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30-01

1 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认识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历史的飞跃。多媒体数据输出快速便捷,可视度好,形象直观,可以变静为动,能融图文、声音、数据和动画为一体,使一些抽象的、静态的内容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性、动态性和主体性等方面的弱点,使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自学,促使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显示着它无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正阔步走入课堂。

2 探析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楚地向学生展现出具体、形象、直观而丰富的视觉效果。当前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能根据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鲜明事物的认知规律,进行辅教学,对于小学生在数学启蒙教育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3 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最好的动力,兴趣是帮助小学生积极探究数学学习的良好方法,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趋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能促进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以直观、形象化动态的演示效果,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功能。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心设计的符合其心理的情境中,让小学生学得主动并且积极,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中。小学生如果能对所学数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4 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贴近的声乐,让小学生更好地感受数学的具体形象,让小学生置身其中,诱发和唤醒其情感体验。同时,教师应运用多媒体技术收集信息,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拓宽小学生的视野,激励小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帮助小学生突破数学的难点。

5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运用尤为重要,教师应通过多媒体技术构建知识模型,呈现出形文配合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可以增强小学生数学训练水平,实现精讲多练的目的。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教育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数学学习的认知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提高了课堂效率。

6 结语

科学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是数学课的一种创新模式,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更需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作指导,使得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更好地达到小学生学得会并且乐于学的理想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数学知识的同时,创造出了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

(伊通满族自治县二道镇中心校,吉林 四平 130700)

参考文献:

[1]杨琦.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创新博览,2012(01).

篇12

关键词:媒体;情境;生活经验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通过多样化教学活动丰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一般是依靠形、色、声、触觉来思考的。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通过媒体形、色、声等独特功能和综合优势,迎合学生猎奇心理特征,引发思维,开发潜能,提升学生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从而打造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一、巧用媒体,回忆生活

回忆是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是指过去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于生活感知程度必然牵制着教学效果,教师要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触发学生生活记忆,让学生用自己经历参与教学活动,对生活经验进行甄别审美。在课堂教学中巧用媒体来创设情境,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将学生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引入回忆轨道,感知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从而提升生活经验,形成良好品德。

《我的课余生活》导入环节,我播放事先拍摄的兴趣小组活动视频,当画面中出现本班学生活动时,学生情绪高涨。随之追问:你们参加的是什么兴趣小组?学生思路一下就回忆到活动场面上来,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书法 电脑 绘画 舞蹈……再问:参加了这些活动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案不一,但都能结合自己活动经验说出感受:丰富生活,增长知识。这样一个导入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生活经历的回忆,从回忆中总结提升对课余生活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全面深入认识课余生活铺垫基础。

二、巧用媒体,对话生活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是解决问题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策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体验、探究、分组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方式备受青睐,而这其中教学纽带却离不开“对话”的组织。但要使“对话”艺术表现发挥极致,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巧妙地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生活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巧用媒体技术,人机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与生活对话,交流生活体验,让生活的记忆流经学生的心田、溢于言表,在课堂教学的平台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提升对生活的感悟。

还是《我的课余生活》一文教学,在“深化理解”环节我先出示媒体图片:弹琴、赌博、绘画、书法、逛网吧……问:在这些兴趣爱好中,哪些是积极的?培养这样的兴趣爱好有何好处?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由于这些都是学生自己的生活,交流讨论积极有效,小组汇报有说兴趣爱好能丰富生活,有说兴趣爱好能开阔视野,有说兴趣爱好能陶冶情操……同时我将学生的见解与图片结合起来,图文并茂,使学生触景生情,通过动态画面的逼真性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懂得积极兴趣爱好的好处,提升学生生活经验。接着通过视频带领学生去认识消极兴趣爱好的弊端,问题不言而喻,再一次在对话中从反面提升了生活经验。

三、巧用媒体,创造生活

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回归生活却能创造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从而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生活,回归生活,指导自己创造新的生活。而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情感是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运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真正走出课堂,走进自己创设的美好生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心中有规则》情感目标是:让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于律己。教学时,我先将学生平时在学校的所有学习、活动、娱乐等画面精选制成PPT课件在屏幕上播放,并让学生交流:大家为什么秩序井然?然后播放2012伦奥会相关比赛场面,学生随着激昂的乐曲感受比赛,然后问:比赛场面紧张激烈但却为什么有序?接着我亲述近期“”事件,强烈谴责日本目无国际法,让学生从爱国激情中感悟规则的重要性。我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将规则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在了学生心田。最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应遵守的规则有哪些,列举自己生活中引以为荣的例子或今后要改正的不良行为,学生把自己真正定位到了生活中,反思生活,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了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创造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渲染气氛,把抽象思想、模糊道德标准形象化、具体化,对于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借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工具和手段,避免空洞乏味说教,创设情境,寓教于乐,提升生活经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高于生活。

参考文献:

篇13

通过此次科学教材培训,使我对如何进行科学教学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新的科学课程改革使课堂充满了活力,充分调动了各个层面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教师层面上看,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有开放性和生成性,这就对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科学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如多元智能理论、网络互动学习方式等),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从学生层面看,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必然要开口说,动手做,产生参与活动的冲动,在缺乏自制力的前提下,使课堂出现难控制的局面。但仔细分析这很正常,那怎样把握好课堂的调空艺术,让学生既动起来,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显的很重要。

怎样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呢?首先是想方法,做计划,即通过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的计划,包括制定的步骤,选择方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应付的措施,然后开展探究活动。大致的思路是这样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展开交流——拓展创新。其次要着眼“三探”——探究活动的引入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的结论要能促进儿童原有认知向科学方向发展。

随着小学科学课堂改革的推进,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诸如:问题的提出牵强附会、科学猜想太过随意、科学探究过度自主、汇报交流杂乱无章、多媒体运用越俎代庖等等。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科学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在猜想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思维训练。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篇14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2-0091-01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真正贯彻新课程目标的相关要求,实现教学相长

以诗歌教学为例,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诵读法应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在以往的课堂中,由于农村的部分语文教师本身朗读水品有限,在教学诗歌时往往更侧重于诗歌的情感表达,解读诗歌时更多地与考试相结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而在有多媒体技术参与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模仿名师朗读或者直接选择名师为学生朗读,并且提供朗读指导,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

1.2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更加科学省时

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备课时手边没有足够的资料而苦恼。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加入,网上查资料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全面。另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参考优秀的教案设计,观摩优质课堂的视频。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大大缩短了师生练习做题时抄写题目的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远程学习,和其他老师在网上互动,互相听课,互相讨论,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能力。

1.3多媒体教学为语文课堂提供更多素材,有助于创新作文教学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作文教学也是令许多一线教师苦恼的问题。许多学生坦言不是不会写作文,而是根本不知道写什么,这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写作时素材的缺乏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素材进行再创作。并且多媒体软件提供的图像、动画、音乐等资源具有文音图并茂的特点,以动态的画面代替课本上的静止画面,学生身临其境,很容易触发内心的激情和想象力。

2多媒体教学普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也不可回避一些问题。因此,针对目前农村多媒体课堂出现的一些问题,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已变得十分必要。

2.1各学校需着重培训教师的计算机能力,并将其纳入考核机制

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多媒体课堂正逐步代替黑板粉笔,因此,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有必要成为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之一。语文教师除了拥有普通话证书以外,也应该有一张计算机等级证书。

2.2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网络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打造精品校本课程。现在网络上资源海量,各种教案课件网层出不穷。以语文为例,“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可能是众多语文教师备课首选的网站。但是,经过实习期间(实习学校是西部农村地区某镇中学)半年的使用,学校其他语文老师和我都发现上面的许多课件和教案都很好,可是却不实用。里面的资源绝大部分很适用于城市的中学语文课堂。可是对于农村的语文课堂来说显得有些脱节,并且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影响,学生在多媒体课堂上看重的多是多媒体带来的“热闹”,然而浮华过后,真正沉淀在学生心中的东西却很少。因此,我不由思考,能不能打造一种具有农村特色的网络交流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在这样的平台里,各种资源比如教案、课件、试卷、习题等更适合农村的学生,更具有农村的一些特色,从现实生活出发学习语文。并且,教师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交流地方教学心得,打造更具特色的地方课程,或者说是校本课程。

2.3重视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现在农村地区对于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是比较缺乏的,因此学校要重视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不能因为该门课程不考试而大而化之。教师也需要改变观念,认真教授信息技术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2.4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在多媒体课堂普及的今天,我们要避免出现两种极端。一是完全不使用多媒体,当下农村地区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教师一直坚持黑板粉笔教学,更有甚者“谈多媒体色变”,部分原因是因为不会使用,而更多地原因就是他们认为多媒体课堂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管理和课堂效率的保质,并且网络许多资源根本不适用;二是完全使用多媒体,抛弃了粉笔。这两种情况明显是不对的,可是它们确实存在着,特别是第二种情况,在年轻教师身上出现的例子占多数,这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字书法教学明显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