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1 14:3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规划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国家的针对江苏地区的规划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沿海地区、沿江城市群和连云港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2009年,国务院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0年,国务院批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2011年,国务院批复《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江苏省政府在积极落实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通过《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12年批复筹建1个产业开发区(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2个经济开发区(大丰港、连云港徐圩经济开发区)和14个旅游度假区(徐州吕梁山、姜堰溱湖、沛县微山湖千岛湿地、阜宁金沙湖、如东小洋口、句容茅山湖、仪征枣林湾、宿迁骆马湖、连云港温泉、南京汤山温泉、镇江世业洲、盱眙天泉湖、武进太湖湾、无锡阳山);并批复同意5个开发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苏通科技产业园、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园、扬州广陵经济开发区、徐州泉山经济开发区、南通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
二、金融机遇
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银行业的增速正在放缓,只有抢抓市场机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在这种增速减缓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银行业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
(一)基建领域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沿海地区具有建成为区域性和国际海港的优势,江苏的多项发展规划中都明确对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做出安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加强沿海港口群、水利、交通和能源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江苏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两个规划全部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江苏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和《常州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根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到2030年,全省建成20条区域过江通道、21条城市内部过江通道、“两横两纵”4条高速铁路、“三横三纵”6条城际铁路以及增加11条高速公路。目前,江苏省拥有各类国家级及省级开发区139个,作为创新实施的主要阵地,以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基地及物流园区为主体的新型经济集聚点将不断涌现,同时这也对交通运输对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服务保障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尤其是重点交通工程规划项目中蕴含着巨量的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
(二)产业领域
近年来,江苏省在国家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实施了重点产业调整规划,商业银行应在深入研究区域规划带来的市场机遇的基础上,统筹制定发展策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江苏亦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近年来,江苏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各类资本投向服务业。《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产业发展;2012年,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十百千”行动计划(2012—2015)》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之一的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其中,江苏旅游业快速发展,2006—2011年,连续六年蝉联全国榜首。江苏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旅游业培育成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旅游项目的资金投入十分巨大。以常州为例,该市在“十一五”期间的旅游业投资约200亿元,2012年,江苏省政府批复设立14个旅游度假区,由发展旅游业带来的资金需求将非常旺盛。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发展以风电和核电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2011年,江苏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全省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6万亿元。2012年5月,省政府编制《江苏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方案》,确定了各个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8月,国务院批复《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并明确要综合运用贷款贴息、保费补贴、风险补偿等手段,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支持物联网企业发展的力度。10月,国务院批复《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根据区划,到2020年,全省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控制在26450公顷以内,海水养殖功能区面积不少于30万公顷,意味着海洋资源开发的竞争加剧,有助于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做强特色优势农业,提高现代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2012年初,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15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将达到1100万亩,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达到1.6∶1。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在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农业现代装备制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众多领域形成了多样而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民生领域
江苏省非常重视保障与改善民生,在该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2012年1—8月,省级财政支出86.4%投向民生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江苏省累计投入村庄环境整治资金超过17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拨付奖补资金12.4亿元、整合相关涉农资金30.4亿元,市县实际筹措超过134亿元。尽管如此,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还不协调,民生建设的步伐慢于经济发展步伐,江苏省政府仍在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三农方面的金融资源供给、保障性住房的按需供给和缩小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而努力。除了上述领域的资金需求,江苏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亦在邮电通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提出了更多的金融新需求。
三、发展策略
面对国家区域规划带来的种种潜在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应该着眼长远,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业务转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不断提升经营服务水平、确保银行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跟政策导向,明确发展重点
江苏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和政府依法行政意识强,同业竞争异常激烈。只有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统筹规划推进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加强整体推进,才能确保商业银行公司业务有质量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快速反应通道,全面收集市场信息、密切关注同业动态,深入调研国家政策规划带来的发展机遇以及政策的落实情况和对产业、项目的支撑力度,探究政策规划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在统筹规划推进方案的基础上明确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
(二)抢抓战略机遇,明确投放重点
商业银行应继续将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信贷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在对本地市场规划与政策导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判重点行业发展前景,确保公司业务有力度的投放;将信贷资源向由加大投资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由江苏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动带来的民生领域倾斜。
(三)定制差别服务,确保效益增长
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十分迫切,仅依靠传统业务,无论是市场表现、市场竞争,还是经营效益都缺乏竞争力。据国外银行统计,其产品成功率约为50%。只有通过细分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强产品维护与创新,为客户定制差别化的金融服务,才能提升产品的市场契合度,确保公司业务有效益的增长。同时,建立产品后评价机制,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定期对产品的接受度、收益率、可替代性等指标进行跟踪和评价,对产品进行调整、推广、拓展和创新。
(四)注重科学发展,确保稳健经营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国内外发展环境突变,受到冲击较大的是城市,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城市特殊的发展意义。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借助国家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毗邻港澳这一特殊区位优势,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然而当前新的时代背景,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出口加工型的制造业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其次,土地开发强度过高,土地产出效率却处于低水平,GDP增长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的,导致稀缺的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第三,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发展差距加大。如何规划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成为规划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作者针对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困境提出若干建议,以期对珠三角城市发展早日走出发展瓶颈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背景 区域规划 发展 珠三角地区
规划制度新背景为区域规划的开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传统的区域规划模式也受到了时代的挑战。
作者案例选择是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基础上,选择接触较长的珠三角地区为分析的典型性地区。2008年的金融海啸,全球的城市发展受到最大冲击,珠三角地区以加工出口制造业为主,在这次海啸中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接受了生死考验。如何使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转危为机,成为城市发展新力量,以期帮助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走出瓶颈,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均衡、统一,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早日走向世界城市的行列。
一、珠三角区域发展现状
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科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设计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3个指标位居全国前茅。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49%。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发明专利大幅增长,2005年发明专利申请量首次跻身全国第一。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0541.4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40%左右,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但珠三角地区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增长质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等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际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瓶颈”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增强珠三角地区国际竞争力,实现珠三角地区甚至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珠三角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珠三角区域发展不协调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珠三角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广东省经济发展的强弱。在新形势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发展凸显出发展高地集中在深圳、广州、东莞市,其他的市县相对来说发展缓慢,直接导致物资、人员流向倾斜于较发达地区,造成相对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级差距越来越大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区域的协调发展[1-2]。
珠三角特别是其东岸的劳动力、土地、厂房的价格日益高涨,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压力。珠三角地区一直以生产加工轻工出口产品为主业的生产,在国内国际竞争中面临着极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机遇。
(二)区域各市的产业同构状况严重
产业同构是指在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地区间不断出现和增强的结构高度相似趋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测度产业同构程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据三次产业分类标准和结构相似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了珠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及工业、服务业的结构相似系数。
1.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普遍达到0.8
统计显示,按三次产业分,2007年珠三角9市中,肇庆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23.5%),其次是江门(8.4%)和惠州(7.1%),其余各市的比重均在4%以下;佛山和中山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分别达64.6%和60.9%;而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的是广州,达58.41%,深圳居次为49.8%。其中珠海在珠三角地区中是低工业比重的城市之一,然而珠海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在0.8以上。由于肇庆的农业比重是珠海的8倍,而广州的第三产业比重高出珠海16.6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两市与珠海之间的结构相似系数,但仍分别高达0.9058和0.9469(2007年)。其他珠三角城市与珠海的结构相似系数更高,均达0.98以上,都属高度相似。与2005年相比,2007年珠海与深圳、惠州、东莞、中山和肇庆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继续上升;而与广州、佛山、江门的相似系数略有下降。珠海、广州、惠州、东莞工业部门结构相似系数较高[3-4]。
2.大部分城市之间工业支柱行业高度重叠
在珠三角其他城市中,深圳、惠州、东莞也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龙头产业,其2007年产值比重均居其市内行业之首,分别达57.3%、47.4%和27.5%;佛山、中山则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龙头,产值比重分别为23.2%和21.0%。按工业行业大类计算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2007年珠海与东莞、惠州、深圳的工业结构最为相近,其相似系数分别高达0.9466、0.9145、0.8937。与2005年相比,近三年珠海市与同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龙头的东莞、惠州、深圳的结构相似系数分别提升了0.009、0.0309和0.0193,产值占比最大的电子信息、家电电气两大工业龙头与周边城市高度重叠。
3.服务业发展滞后,并且区域内部呈现明显的梯度分异现象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这些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速度低于各个城市GDP的增速。江门、珠海、肇庆市区、惠州市区、惠东县、博罗县等其他的各个市县服务业的GDP比重呈下降走势,并且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区域内部服务业差距的拉大,不但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层次上,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
(三)区域发展模式制约经济增长,亟待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依赖在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费、高污染、高成本的基础上,在当今资源和能源短缺的时代,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必将被淘汰,走低消费、低污染、低成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珠三角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的选择。珠三角地区的产品亟待增加科技创新值,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力争由“产品制造”改为“产品创造”。
三、珠三角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
(一)突出重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根据珠三角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科技的重大需求,突出重点,筛选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项目,组织重点攻关;同时兼顾城市与农村科技发展、区域科技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科技发展、科技纵深发展与科技知识普及、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等问题。立足于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支柱产业关键技术及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表1)。
(二)实施差异化战略,推动珠三角地区的全面转型升级
差异化战略的实质是错位竞争,区别发展,表现在优势产业、分工合作、产品生产、高端服务、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差异化。差异发展的结果是形成分工明确、优势互补、主业突出的产业创新模式,合作多方均获取合作红利。
(三)转变区域经济增长发展模式
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应以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为主。进一步完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产业带工作协调机制,通过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协调各市产业分工布局,形成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促进产业带的优化升级和先进制造基地的形成,把产业带建成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区域。通过珠三角地区各个主导城市之间的合作,寻找各个城市发展的利益最大化[5]。
四、结语
当前金融危机下,珠三角地区政府要抓紧制订或完善产业转移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产业转移的目标和时间安排,在加快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的同时,根据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要求,在用地、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提高产业准入条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冯冈平.珠三角旅游模范区发展策略.经济论坛.2003(20).
[2]欧阳觅剑,黄育锋.珠三角:城市化之魅.南风窗.2004(20).
[3]黄娜.珠三角走下神坛?南风窗.2002(21).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 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 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 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 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 ;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 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 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 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 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 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 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 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 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0 (2): 5-12.
[2] 方创琳. 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 地理科学,2000 (1): 1-6.
[3] 胡序威. 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 地理学报,2006,61(6): 585-594.
[4] 李广斌,王喜,王勇. 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 (5): 10-13.
[5] 鲍超,方创琳. 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 经济地理,2006,26 (2): 177-180.
[6]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 25 (3): 36-40.
[7] 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 125-147.
一、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基础
德裔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A.O.Hirschman)提出了不平衡发展理论,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实质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发展中国家应该在资源和资本有限的实际情况下,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通过“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不平衡发展理论蕴涵了通过有计划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促进经济整体增长的思想,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区域发展规划,并产生了两种重要观点――增长极理论与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的概念,他指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扩散,对整个经济具有不同的终极影响”。后来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对佩鲁的抽象理论进行了具体化。布代维尔(J.B.boudeville)把抽象的经济空间转换为地理空间,认为增长极是若干推进型企业在地域上的聚集,主张在经济落后地区建立大型推进型企业,并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结合城市中心论,提出经济的空间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只存在一些孤立的区域性中心;第二阶段,以中心点为基础形成了一些区域中心城市;第三阶段,以中心城市为极核向周围地区扩散,形成第二级城市;第四阶段,中心城市和第二级城市相辅相成,形成现代化的城市体系和完整的空间点轴网络系统。增长极理论在政策操作上带有强烈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其政策主张使城市成为所在地区的增长极,围绕城市建立区域发展规划。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以社会过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原理。该理论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看成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并把经济社会环境内的各种因素看成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经济社会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不是均衡或趋于均衡,而是以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方式运动,是累积性因果循环关系。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即存在地理上的二元结构。发达地区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正在扩张的产业中心地区对周围地区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以及储蓄的吸引所形成的地区发展向心力引起这些要素向发达地区流动,并导致周围地区的衰退;扩散效应起相反方向的作用,指的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各种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向外扩散又流向周围落后地区,从而促进了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二者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关于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发展到平衡发展的过程和条件的合理阐释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认可,并被广泛用于各国的地区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制定。
二、不同层级区域发展规划模式及评述
伴随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国也在学术上和实务上探索编制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自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20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后,各省、市、区先后开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并根据本地条件制定了相应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形成了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各级规划形成了自身的模式和特点。
全国性的发展规划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十一五”之前称“五年计划”),除规划总体发展指标外,主要以部门和地区发展时序、生产力布局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梯度推进的规划模式。如我国“七五计划”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发展区域,指出要先重点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再逐次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具体应用实施了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省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多以点轴规划模式为主。随着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或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各省将这些城市或区域看作增长极,通过规划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市及市级以下区域发展规划主要是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即以区域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为规划的主要对象,通过中心城镇对周围地区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体化。市县一级由于区域层级较低,不可能像省级发展规划的点轴模式一样多“点”开花,一般确定一个主体城镇作为中心,资源、人口向中心城镇集中。
总体来说,现有国家、省、市、区(县)四级规划体系和规划模式与我国现阶段发展水平是基本适应的,但并非十全十美,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发展目标体系和目标值的设计存在局限。由于政府体系的层级性,本级发展目标体系的主体框架多由上一级发展目标体系引申而来,体系中主要指标的目标值也多由上一级指标的目标值分解而来,但由于各区域特点的不同,这种依葫芦画瓢规划方式并非完全科学。第二,省、市、区(县)规划模式中增长极的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不论是省一级的点轴规划模式还是市县一级的中心城镇规划模式,其规划的核心是对增长极的选择,并且大多以城市或区域现有发展水平作为选择增长极的基础,即将当前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城市或区域作为增长极。但选择增长极最主要的标准应该是其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源于经济地理位置、要素禀赋以及政策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现有的发展水平并不代表着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存在局限性。市县一级中心城镇规划往往将城镇化与工业化结合,重视经济发展目标,忽视社会和环保目标的规划,重视工业发展和规划,忽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规划,等等。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设计
为弥补现有区域发展规划模式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规划模式,以适用于各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一)规划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经济社会条件以及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资源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这些资源和条件确定了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对一个区域进行发展规划的前提是对一个地区自然禀赋、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资源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价。
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而现状是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结果。这些优势和潜力发挥的效果如何,区域的发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和水平,需要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正确评价。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它们通过资源、劳动输入以及自身的功能运动,生产出物质和精神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需要。评价一个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时,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对这个地区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综合各个系统的指数,形成这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对未来进行设计,在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准确评估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技术经济、数理统计的方法,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指标的目标值,并建立发展目标体系。对照发展目标,就基础设施与生产力要素等直接影响发展目标实现的方方面面,展开定性定量分析,找准区域发展“瓶颈”制约,确定相应对策。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模式构建
根据综合评价的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对策建议四个层次构建综合评价模式。框架图如图2所示:
1.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评价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某一区域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金、劳动力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全面了解一个区域的发展基础,确定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之所在。主要包括区位条件评价、自然条件评价、经济社会条件评价等方面。
区位条件评价包括对区域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通过自然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区域所在区位的优劣势;通过对经济地理位置的评价明确该区域的经济资源和一段时期内某些资源的突出价值。
自然条件评价包括自然地理评价和自然资源评价。其中自然地理评价主要通过对区域气象气候、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情况的描述、评价,摸清区域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这些因子虽然不能进行开发,并投入生产过程,但对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地貌主要影响资源和市场的可达性,气候、水文、土壤主要影响农业的生产。自然资源评价主要通过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自然禀赋方面的优劣势,这些资源是决定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差异的关键因子,其优劣和丰歉程度表现了一个区域的基础素质。对自然资源的评价一看丰度,二看可开发性,三看多项资源的配合情况。
经济社会条件评价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分析,主要包括对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利设施、能源、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分析、评价,明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优势与“瓶颈”,这些环境因子对市场微观主体的发展极为重要。
2.构建指标体系评价发展现状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体系主要由综合指标体系、参照系以及相关技术方法有机组合而成。一套合理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科学衡量现阶段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发展的协调程度,集评价、分析、监测和预测多功能于一体。
参照国内外评估标准和要求,结合中国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遵循系统全面性、稳定可比性、简明科学性、灵活可操作性等原则,尝试从经济、社会、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设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与科教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进步五个大类指标,构建区域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类指标。主要评价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与经济效益,包括人均GDP、经济增长率、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出口额占GDP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类指标。包括城镇实际失业率、每万人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恩格尔系数、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每万人治安案件发生率、基尼系数。
人口素质和科教发展类指标。包括R&D占GDP比重、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人均受教育年限、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
生态环境保护类指标。包括耕地保有量、工业“三废”处理率、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城镇绿地覆盖率及森林覆盖率、水环境质量指数、大气环境质量指数、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制度环境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制度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但是它影响了市场运行效率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影响到资源要素的有效配置。诺斯认为:“一种经济长期变化的主要来源是结构变迁,……结构变迁的参数包括技术、人口、产权和政府对资源的控制。政治―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相应的激励效应是将结构变迁的所有来源理论化的基础,而且还有包含着有目的的人类活动的制度改变。”根据中国发展的政府主导的特征,在制度评价中将重点放在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以建立行政体系为中心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反映政府行政管理和行政效率等方面的情况。在具体指标的选择时尽量选择能反映制度因素的指标来评价,这样可以避免与经济社会评价指标的重复。
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得到直观的体现。因此,对制度建设的评价可以通过以定量的方式构建与行政体制相关制度实施后的绩效评价体系并结合行政体制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备性的定性分析来进行。
定量评价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机构的评价。经济制度方面,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运行环境(财税制度、信贷制度)、非国有经济发展、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等。社会制度包括:社会安全(城镇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自然灾害等)、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教育与培训。环境制度包括:环保投入、三废处理率等。机构及能力包括:政府运行效率、中介机构发展状况。
定性评价从制度建设自身的合理性、完备性和现实性出发,对定量评价进行解释(原因)和补充(定量评价未包含的内容),关注三方面:①政策法规的完备性(制度有无)。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方面、招商引资政策、城乡统筹、民办教育制度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市场体系及管理制度、非政府组织发展等。②制度的现实合理性,如是否与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是否与非正式制度相协调。③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和制度创新情况。明确制度绩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度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3.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预测
在确定具体发展目标之前,需要总体把握区域发展的方向和重点,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发展条件和发展现状的分析评价,通过SWOT等技术手段进行要素的匹配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内部条件和面临的外部环境。
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保持对应,这样即便于运用历史数据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也便于将规划目标与现实状况比较,体现规划的效果。
综合评价体系说明了“现在是什么样”,发展目标设计了“未来会成什么样”。如何实现现实到未来的飞跃,关键在于基础设施和各种生产要素支撑。根据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指标值,可以分析、测算实现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对比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状,计算出相应的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能源等要素需求缺口和交通、城市建设、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
弥补要素缺口和打通“瓶颈”制约的载体是项目,也就是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如交通运输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就应该设计交通建设项目。各级政府都制定了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通过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缺口分析,可以评价政府中长期重大项目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不足之处提出项目设计建议。通过项目设计,找到了区域规划走向实用性的途径,从而实现 “区域分析―区域规划―项目设计”的高度统一。
4.参照系的选取与运用
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评价还是发展目标的预测,仅仅局限于本区域进行历史分析,并不能判断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必须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预测。参照系可以选取国家或省(市)的平均水平,省内其他区域或周边区域,及国内条件相似的其他同级区域等也是选择的对象。
参照系选择和运用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可比性,参照系应该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近,或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政策条件等相似的地区中选择;二是差距性,参照系中除了有代表平均水平的区域外,也要有与本区域拉开差距的区域,为目标设计提供空间;三是连贯性,选取的参照系既可以运用于现状的比较分析,评价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也可以与预测目标实现后的综合效应比较,评价规划完成后的发展水平。通过与参照系的比较,在更加宽阔的视野上发掘本区域的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从而以此为基础,确定区域发展的定位。
5.区域发展规划的方法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要研究的对象是区域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所以规划应坚持系统论的观点,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除了定性研究外,常常应用一些模型来做定量研究,从而更简洁地揭示复杂经济过程中的本质特征,更准确地描述、评价区域发展的现状和基本趋势。
对于发展目标的预测设计主要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在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取模型参数,并通过样本数据来做拟合对其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包括ARIMA模型预测、二次指数平滑法预测、线性回归预测、Logistic回归预测和组合预测。计量经济模型以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为主要技术手段,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反映经济发展各部门间的相互关系。为了反映各经济生产部门投入与产出之间密切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联系,还可以采用投入产出模型。由于投入产出模型结构复杂,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工作量十分巨大,在区域规划中运用的还不多。
对于发展规划,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正特征矢量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等。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决策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因子,在各因子之间进行简单的相对重要性比较,从而得到各相关因子相对重要性的矩阵形式,然后通过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因子的权重值。正特征矢量法是根据区域经济规划的实际背景,把正特征矢量法与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给出一类区域经济网络模型,并提出一种寻求有效解的Pareto最优算法。系统动力学方法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系统动力学模型本质上是具时滞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其特点是强调结构的描述,处理具有非线性和时变现象的系统问题,能对经济社会系统进行长期、动态、战略性的定量仿真分析与研究。
四、完善政府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规划的作用,着手编制从经济社会发展到专项领域各个层级的规划,但由于政府规划模式自身的特点,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发展目标的设计要以区域发展条件为基础
在政府主导的规划中,发展目标多数来源于上级规划目标的分解和政府的需要,带有很多主观性和指令性的成分。虽然政府能够对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但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多方面的条件和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以及能源、资金、土地、技术、劳动力等经济社会资源存在着客观的可开发利用能力和承载能力,这种承载力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发展目标的设计一定要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作出充分的分析和评估,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客观规律。
2.发展规划要注重要素瓶颈的分析
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基础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各要素综合效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在各个区域并不是均衡的,必然存在部分要素的现有供给与实现发展目标的需求之间的缺口。这些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很可能因为“短板效应”,成为制约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政府区域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要素“瓶颈”的分析,对短缺要素的种类、数量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通过相应的政策引导和项目策划,增加这些要素的供给,打通“瓶颈”要素的制约。
3.发展规划要注重制度建设的规划
制度对经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剂和助推力。政府是基础设施的主要融资者和投资者,是区域发展的领导者,是政策制度的制定者与创新主体,担负着区域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重任。以行政体制为中心的相关制度在整个制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合理性与完备性最终都会以各种方式对处于制度环境中的经济、社会及政府自身产生影响。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要注重对制度建设的规划,尤其要注意政府对中央和上级政策的落实,对本地相关制度的创设、实施与调整,对自身良好、高效机制的构建。要将制度建设规划纳入规划的范围,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发展规划要注重区域协作与配套
关键词:园林规划;现状问题;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园林规划对于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园林规划建设,园林规划已经成为一张表现城市文化、风景、经济的邀请卡。但是经过实际的调研发现,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进行园林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一定的特色不够突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以及成本过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园林规划的正常发展。帮助园林规划走向正规,了解未来园林规划的发展趋势成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作用
园林规划的水平与层次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与区域的精神状态,另外还对附近城市与地区的园林规划发展有着影响。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园林绿地系统,所进行的园林规划必须要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它对于提高城市与地域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美化好环境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许多的工业“三废”及生活垃圾产生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人们迫切需要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以说林业规划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又是精神文明的需求。园林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园林规划建设反过来有促进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的园林规划对于提高城市和区域品味,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承德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绿地范围较大,地区内林场资源丰厚。承德市狮子沟国有林场就在避暑山庄等景点的周围,林地附近寺庙众多,旅游者络绎不绝。近年来承德市注重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做到既要保护文化遗产,又要科学规划促进林业进一步发展,打造承德特有的林业发展之路。
二、结合我国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特色不够明显
园林规划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围绕本区域的整体特点打造出城市别有的城市名片。城市名片包括城市的特色,底蕴与文化内涵。但是景整体分析而言,许多地区的园林规划设计都存在盲目跟风,胡乱抄袭的现象。有些比较优秀的设计可以借鉴一下,比如目前承德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就比较不错,从城市整个的林页系统设计到城市园林的一草一木,无不独具匠心,在充分利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城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林业是景观的一部分,林业的发展与景点的设计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托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我国地域面积广阔,各地文化不尽一致。这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也仅限于同一类型的城市与地域。如果进过实际的论证就盲目跟风,不但起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会给整个城市的形象和区域的林业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所以说城市的特色是符合实际,遵循科学的城市特色。
(二)园林规划设计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在有的城市与地区的设计规划者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城市与区域的整体园林规划上,没有对周围的客观环境进行周密的调查与可行性研究。由于在园林规划设计上的失控造成有的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为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不结合本区域的实际状况大造人为景观。不但没有达到目的,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有可能破坏了原有的林业系统。另外有的规划与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违背市民意愿,不遵循区域因地制宜的做法给城市的特色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倡导自然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杜绝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园林建设。
(三)园林设计不实地论证,不计成本
在我国的有些城市进行园林的规划建设时根本不考虑本地的土壤结构、气候特点和自然特色盲目的采集一些不合适本地与生长的树木,造成了树木的大量死亡和成本的提高,本地的林业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遭受了一定的破坏;有的则是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根本没有对园林建设的成本进行实际的测算,只是一味的建设,结果造成有的园林工程只施工了一部分,有的职能被迫停工。
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园林规划设计与环境艺术的结合
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良好生存状况的渴望越来越明显,园林建设则能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较大的作用。在融入健康的同时,实现与艺术的完美链接将成为未来您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自然美与生存美的追求。两者的完美结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境质量和改善当地的生存环境,能够在引导审美的同时提高审美,陶冶人们的情操。
(二) 园林规划设计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园林规划设计对城市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园林规划与城市区域规划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进行成立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城市园林规划的重要性,承德市历史悠久有着重要的文化遗产。城市在进行园林建设时主要在保护遗留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利用皇家园林风格的延续,成为独树一帜的城市园林风格,受到旅客的热捧。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承接
园林不但是欣赏风景,陶冶情操,而且还有一定的文化性,让人们即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又能学到一定的历史文化或者艺术素养将是未来园林规划的重要方向。也就是原来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所以加强传统文化的设计,要注意突出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达到欣赏风景,增加爱国热忱的目的,而现代元素的融入能够有力的与潮流相结合。
(四)融入到当地的风俗中
优质的园林规划要充分的体现当地的特色与风俗风貌,人们通过园林规划就能体会出当地的风俗人情。现代社会越来越追求体现地域特色,尤其是在园林规划设计上,更加注重对地方特色的融入。园林设计应针对大到一个区域、小到场地周围的自然资源类型和人文历史类型,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造景元素,营造适合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的景观类型。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设计
园林建筑文化以人为本的生态化设计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城市园林设已成为一门十分综合的学科。这就要求设计师不仅要用感性的眼光和科学而理性的方法来对自然环境进行观察与研究,从而应用于园林建设之中。园林设计师还必须密切与资源、生态、生物、水、哲学、社会学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们交流与合作,这样不仅能避免在城市建设时浪费甚至破坏自然资源,也能使城市规划设计师产生新观点与新思路。
结语:
园林规划的未来发展将会更加的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建好园林宜居家园,打造生态森林城市。着不但满足了城市的空间构成、艺术构图的需求,更使人、园林、城市相互依存、互为融合,逐渐形成具有良好生态系统的现代化城市。
参考文献:
[1]金新琼.浅谈城市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原则[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0)
关键词:城市;景区;城乡一体化;规划
一、现代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是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科学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能保证城市建设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的集约利用相协调。其总体思路是,把城市规划的编制决策权、实施决策权和监督决策权分离,形成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避免决策权的集中化,为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证。因此,建议保留现有的规划局,但只负责规划的实施,增设城市规划决策委员会和城市规划监督委员会,分别负责规划的编制和监督。决策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要来自不同的群体,包括市民和政府各部门的代表,实行集体决策。另外,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应完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生态规划、城乡融合规划等专业规划的编制,构建完整的、相互协调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规划中心必须本着几个原则,除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外,还应“一地多用” ,使这块土地发挥最大的作用,使我国土地合理搭配使用。
由于城市是时间和历史的见证,因此城市发展与遗址保护应该和谐规划。由于遗址,遗迹作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承载着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或世界文化闻名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因而,怎样使城市发展和遗址保护相得益彰,让当代城市既展现出现代文明的普遍性,有保留民族历史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展及城市建设的更新,城市规划区内遗址文物的大量出现,使得人们对城市遗址文物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更加的关注。虽然城市与遗址之间并不必然联系,但却越来越的被连接在一起。城市发展并不必然需要摧毁遗址,遗迹所映射的历史文化。如意大利的米兰,法国的巴黎,充分将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相结合,最终使其成为世界典范,为城市再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城市发展所代表的现代文明与遗址等所表达的历史文明都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将其共同融入城市发展需借助于事前的统筹安排,事中的修正执行,事后的保护制等措施。通过城市规划,将城市发展中旭传承的历史文明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的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城市规划上述功能的发挥,须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指从城市原有的发展基础这一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将城市防灾减灾安全纳入规划体系等方面。
二、城市景区规划特点
城市景区规划具有如下特点:
1.目的地规划
城市景区作为旅游目的地,是要满足游客到这座城市之后的旅游需求而进行的规划;因此不必涉及这座城市作为客源地满足市民出游需要的规划。旅游目的地规划决不仅仅是旅游线路和旅游景区的问题,它要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旅游要素,即城市景区规划的综合规划。
2.目标性规划
城市景区规划作为一个产业规划门类,不可能不涉及旅游业发展目标和指标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城市景区规划时就要做好城市旅游发展的定位,又要设定发展的指标,并且这个指标要与城市的承载力相适应。我们从中国城市的调查显示,住宿往往会成为这个城市接待规模扩张的最后的瓶颈要素,例如昆明,由于宾馆数量较少,许多游客只好住在呈贡等周边地区了。
3.景区的保障平衡性
就是要我们确定景区需求特征、旅游吸引物类规划、景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不同等级、类型与区位的度假区具有不同层次,相对固定的游客市场,确定游客市场及其需求特征,开发针对性的度假旅游产品是度假区成功的前提。 就如南京的夫子庙,景区内有了许多吸引游客的物类特征。同时我们还要提出城市景区规划实施所需要的政策、融资、管理等保障体系。
城市景区规划特点还包括科学性即科学的功能分区与旅游吸引游客物类规划,环境容量确定与接待设施规划,道路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度假环境的保育规划。地域性即针对度假区的地脉与文脉特征,通过创意策划与规划布局,形成度假区的地域特色。可操作性即旅游度假地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实施,所以要将发展策划与规划布局有机结合,长远发展与近期建设相互衔接,旅游规划与实施管理紧密配合的特点。
三、城乡一体化的城市规划发展趋势
农村作为城市以外的人居系统,其构成成为人与自然共生复合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我国村、镇的数量众多,至2005年底统计,我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全国村镇总人口9.38亿人。我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尤其是传统农村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代以来,农村规划的实践和研究开始活跃起来,虽然这些不能够理解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村规划,但是却有重要的价值,才能对今天的农村规划做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 这一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近代“农化派”先锋人物梁漱溟‘等发起的“乡村运动”,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从乡村着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在全国完成,宣告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农民苦难命运的终结,推动了农业发展,为日后农村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大水库和若干合作社共用的水渠系统的修建改善土壤灌溉条件,减少了洪涝灾害在农村的肆虐、保障了旱季农业灌溉;许多农村进行了农村的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科学合理地发展小乡镇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了“行政区划”进行行政区划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
关键词社区规划;物质空间结构;社区要素;规划结构性调整
1社区概念的理论分析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至少包括以下特征: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之间有共同的意识和利益及较密切的社会交往。
社区的地理结构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物质基础的功能,侧重于空间的有形的因素;社区的心理层面主要担负维系社区居民的功能,侧重于心理的无形的因素;社区的行动层面主要担负社区的对内服务和对外联系功能,侧重于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的因素。这3个层面彼此交织叠加,使得社区能够协调、稳定的存在于一个更高级别、更广阔的生活空间体系之中。
在以促进良好社区形成和发展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如果能以社区的地理层面为基础(同时也是重要手段),以社区的心理层面为目的,而以社区的行动层面为另一手段,或许可以为城市规划的实践工作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2社区规划与住区规划的联系及区别
住宅区规划是我国翻译CommunityPlanning的一种中文表达方式,简称住区规划,而其标准的中文翻译应为“社区规划”,前者常被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引用,而后者常被社会学界引用。
对两者的概念范畴、视角、内涵、结果、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进行比较,使两者的差异突显,让人们面对专业用语的不规范和繁复多变的城市房地产广告用语,可以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其实在城市住宅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两者是密切相联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则是住区规划的依托与归宿。
3关于社区发展与社区规划
与社区和社区规划密切相关的是社区发展。社区发展源于20世纪初英、美、法等国,目的是为了培养居民的自治和互助精神。社区发展活动的倡导和深入展开则主要在二战后。综合来看,社区发展体系主要涉及:①社区的主体――社区成员的发展;②社区共同意识的培养――有关社区互动的社区道德规范及控制的力量;③社区管理机构的完善――维系社区内各类组织与成员关系的权利结构和管理机制;④物质环境与设施的改善――社区的自然资源、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住宅建设等硬件环境。其特点是与社区发展体系相对应的,具有主体性、目标性、动态性和建设性。
为推动社区发展的进行,许多欧美发达国家和政府纷纷制定“社区发展计划”,希望通过政府机构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将社区发展引入正常的发展轨道上。同时城市规划学科自身也在检讨基于建筑师理念发展起来的学科缺憾,希望从城市问题的本质出发去理解城市空间布局,社区规划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区规划从产生初始就带有多学科的属性。
4当前我国社区规划对策的探讨
当前对我国城市规划领域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最首要的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从物质功能主导转向对人居环境的全面关注”、“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的规划方法转变。
4.1从居住区规划到社区规划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领域的社区规划内容和方式多以住区规划的形式进行,虽然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在满足基本物质要求的同时,转向满足人们的环保意识、休闲意识的要求,但仍显不足。因为这些设计集中在对微观的形态布局上和环境设计上,对包括社会内涵、经济内涵等在内的社区人居环境的全面研究仍是考虑较少。
住区规划和社区规划是紧密联系的,住区规划是社区规划在物质、空间层次上的表现形式,是社区规划的一个阶段;而社区规划是住区规划的依据和归宿。通过丰富住区规划,纳入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内涵,在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运用社会调查、系统分析等方式,建立科学的社区规划方法,完善我国城市住区规划体系。
4.2社会空间的重构―异质与混合
当前我国社区结构与城市大规模发展和城市改造紧密相关,城市居民打破原有的单位为主体的社区居住形式,原居民、购买商品房的新住户、以及租房的外来人口等,构成了社区人口的多元化。但是由于住房分配制度的打破,房地产开发成为城市住区建设的主体,老城区位于城市中心,密度大、开发成本昂贵,开发商极少问津;对于租房的外来人口,多选择城市边缘或城市中心的旧城区和城中村;城市中较高收入者无论原住地是何处,通过房地产开发建设机制的调配下集中起来,这样不同居民依据在住房市场中所处的位置重新聚集分化,构成我国城市新的城市社会空间,这种贫富分化、社区空间同质化的结果,将造成社会对立等矛盾。
4.3社区规划应积极推行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社区规划是一种社会管理方法,其本质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更多的居民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规范的制定和决策过程。居民作为社区的主体,他们的广泛参与是社区规划的生命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根本动力。但目前的社区规划中,存在着单位参与以及自上而下的规划手段等问题,使居民的参与机会严重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力量也极为薄弱,不仅在参与渠道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和制度上也缺乏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业地产;业态;规划设计;开发模式;发展趋势
Abstract: through the t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design problems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we need 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vision to have more business perspective, the only real estate eye or only commercial vision is no good, designers from operation Angle, selection, commercial buildings formats planning position, space combination relations, traffic streamline strategy consider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the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necessary out of short line operation of the error, not just the traditional housing development model for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rom the long term investment for business profits considerations, an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design strategy, is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ful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ype of oper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mod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商业地产的定义
商业地产(BusinessReal Estate), 顾名思义, 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以区别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房地产,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地产等按照用途划分是用于商业用途的物业,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及各类消费场所。商业形态包括百货商场、大中型超级市场、小型便利店、专业产品卖场、品牌专卖店、仓储型超市以及包含以上多种业态的商业步行街或城市综合体。
商业地产,其发展过程不短也不长,有近百年的历史。建筑从单一功能购物发展到现在的大型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以颇具特色和风格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环境营造、主题设置、运作理念等手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多功能的空间中,把购物场变成了娱乐场,把消费者变成了娱乐者,让原本一次单一乏味的购买行为变成一场休闲、游览、娱乐的“体验式消费”活动。[1]
2 现阶段商业地产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地产开发总体上可以用“起步晚,发展快”来概括,在中国短短十余年的商业地产发展史中,商业地产的建造规模和体量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引起国际建筑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起步于2000年前后,之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进入第一轮的高峰期,至今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欠缺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商业职能、交通职能、景观职能、社会文化职能等高层面的认识,限于传统地产开发观念束缚、前期策划和定位策略缺失、招商困局、资金及高级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商业地产建筑师严重不足,导致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成功与否面临诸多挑战。在设计商业地产建筑时,建筑师和同业人士往往仅服从于业主的主观意愿,未考虑(或考虑不周)建筑规模是否适宜,业态是否合理,建筑风格是否匹配,定位是否准确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了各地已开发完成的商业地产存在着招商乏力、人气难以聚集、经营不善、空置率高等问题不断涌现。
2.1 传统地产观念束缚
目前我国部分商业地产开发商认为商业地产跟住宅一样, 抱着“卖完就走”的思路。还有的开发商采取“先开发后招商”的方式,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仅不好招商,而且也增大了后期经营困难及投资业主的投资风险。
2.2 商业定位不准
商业定位是商业地产的核心,定位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一个商业项目定位内容包括业态定位、功能定位、商业服务对象定位、
盈利模式定位、产品定位、商业文化定位、营销方式定位等多方面。每个环节相互关联,一着不慎,可能会满盘皆输。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定位仿效之风盛行,某个项目成功后,很多开发商纷纷复制该模式,根本不考虑因地制宜和与自身合理的结合点,从而导致失败的结果。
2.3 招商困局
商业地产对招商资源的竞争将是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瓶颈。造成商业地产招商困局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企业的战略性管理所决定的,外部原因则是由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目前造成商业地产招商困局的外部环境主要有: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商业地产的招商,国际商业连锁投机行为给中国商业制造了“空前繁荣”,商业地产的过快发展加剧了商业资源的竞争等。
2.4 资金及高级专业人才缺乏
商业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占用数额大、回笼资金缓慢等特点,而目前国内又没有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和
变现渠道,这导致商业地产面临一个资金缺乏的局面。同时,商业地产
是一个集开发、经营、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但目前商业地
产从业人员一般是来自地产领域或是零售领域,对商业和地产都精通
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少。
关键词:城镇园林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园林建设也逐渐成为城镇基础建设的重头戏。在此背景下,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的城镇园林规划建设还处在较低水平。近20年来,由于工业、交通业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把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作为根本目的,与国土绿化、大地景观联系在一起已成为我国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因此,城镇园林的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内容将更充实,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利用提供条件,向着人类创造的理想环境而努力前进。
1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显著的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是保护环境,改善城镇生态平衡,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明显的效益,必将成为我国园林绿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1.1生态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使气象因素产生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显著变化。如树冠能遮挡日光照射;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能降低附近的气温,提高空气的湿度;大面积的园林绿地在白天所造成的空气对流,可以把低空中的有害物质带往高空扩散稀释;
1.2社会效益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的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除供人们休息、游览外,植物园、动物园等还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居住区绿化和其他建筑环境的绿化在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常兼有使人怡养身心的作用。此外,在城市发生地震、火灾等灾害时,园林绿地也可作为疏散和避难的场所。
1.3经济效益
园林的经济效益往往表现在可使所围绕的建筑物或附近土地的价值提高,促进旅游事业和生产服务事业的发展,还可兼行生产某些果品、蔬菜、药材、花卉、种苗等作为商品销售。
2 当前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未结合城市规划建设,缺少系统规划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属于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之一,应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建设。但由于近几年城镇的迅速发展,部分园林建设在城市规划尚未定案或审批之前,迫于客观需要已在进行。园林绿地的选择难以按一定的系统、人口的密度、城市的结构和分区布局等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安排。这导致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新城区建设中,城中村的问题导致绿化系统在某些区域脱节;旧城区和新城区的绿化系统存在较大差距等。
2.2为做到因地制宜,缺乏地域特色
许多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一味的仿效其他地域的园林布局,未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地域文化对园林的内容、形式都是有限定的。园林本身就是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表达,它将山、水、植物以及建筑同人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功效。另外,地域性的历史文化也限定了城镇园林的表现形式和层次。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一旦脱离了地域文化的限制,也就没有任何特色可言。
2.3林层结构单一,树种配置不合理
由于有些城镇在进行园林建设时追求一步到位,提高绿化达标率,单一的种植同一种林木,有的树木甚至无法正常生长。园林面貌的提高、园林效益的发挥,都要依靠园林植物。目前不仅种类贫乏,而且始终存在着树种择选上的盲目性。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不重视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片面的追求视觉效果和美化效果,将导致城镇的林木景观单调,缺乏自然特性,且无法全面发挥其生态效应。
2.4科技含量低,浪费严重
在绝大部分在城镇园林设计中没有考虑科技元素的引入,造成了不小的浪费。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能缓轻城镇园林的垃圾处理压力;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绿色植保技术,能减少绿化资金的开销,防止生态环境受污染;灯光亮化工程的设计优化能更有效、合理的控制不必要的建设及运营开支。在城镇园林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运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案,能避免许多浪费。
2.5过分强调建筑效果,忽略生态效益
近年来城镇园林发展迅速,仿古建筑极为盛行,植物的作用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园林中以很高的造价,大搞亭台楼阁甚至高层宾馆大厦。这种做法到处泛滥,如果不大力扭转,园林建设的前途必然会受到极大的干扰。在园林中安排少量的休息建筑和服务建筑是必要的,但是为了降低园林建设的投资、增加园林的环境效益,应少搞园林建筑,多植树种草。
2.6重视建设,轻视维护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高,各地园林建设的积极性也极高,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常常会出现建成以后无人管理的局面,很多园林配套设施损毁无人修理,园林树木枯萎也无人问津。园林维护是其发挥效益的重要实践,只是一味的建设而忽视维护工作是不可取的。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实质性效益必须通过长期、有效的维护工作来体现。
3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生态平衡和改善环境质量的观点出发,进行城镇园林绿地系统建设,把园林建设和环境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是世界园林事业的一个发展动向,即所谓生态园林建设。在园林中,配置种植多种食用或其他经济植物,包括果树、蔬菜、能源植物(燃料)等构成自给性园林的试验,在欧美许多国家也已有不少成功事例。中国园林在国际上久负盛名,其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与西亚园林和古希腊园林并列为三大流派。今后的发展可能仍将是利用植物材料为主,因景造园;同时充分发挥园林的综合功能,提供更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将具有以下发展趋势。
3.1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
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在未来发展中将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
(1)节土型园林建设。园林建设将保持场地原有的地貌特征,尽量做到土方就地平衡;避免进行大规模的地形改造工程,并充分利用场地原有的表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回填。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将从有利于植物生长、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的设计要求出发,尽量节约利用宝贵的土壤资源,以利于缓解园林绿化与农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
(2)节水型园林建设。节水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广泛提倡使用集水技术,推广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从提高渗水率的角度考虑,应尽量减少铺装面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以及采用微喷、滴灌等节水设施。首先,要增加可利用的水源总量,如雨水回收、中水利用等措施;其次,要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不仅要在水的运输、灌溉等方面减少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要选用耐干旱的植物种类,并将水分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如微喷、滴灌,在树木根部盘绕穿孔输水软管等,这些技术措施花钱不多,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
3.2将传统与时代相结合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群众的需要和情趣也在变化。原有的古典园林作为文物遗产需要很好地保护,要建的新园林则必须在传统与时代结合上下功夫,要去创新,可以说新的形式正在形成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学习对我们有益的国内外的新形式。在城镇园林规划建设时,应当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新园林。当然,在技法上是可以学习继承传统的,如自然山水园。叠山理水、注重寓意和意境、小中见大、借景等。
4结论
通过研究,对当前城镇园林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缺少系统规划、缺乏地域特色、浪费严重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城市园林建设将向低碳化、节约型发展,并将把传统与时代统一起来。本文将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城镇园林规划建设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郦文燕.城镇园林发展探析.技术与市场(园林工程),2005(10).
[2]巨克娜.乐都县城园林建设浅析.青海农林科技,2002(1).
关键词:自主管理灌区;发展;规划探索
涉县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位于河北省西南隅,国土面积1489km2,全境属深山区,平均海拨700m,素有“九沟十八峪,八山半水分半田,举足尽见奇峰峙,着足无有尺土平”之说。本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1℃,年均降雨量583.5mm,且多集中在七、八两月,水资源非常有限,干旱已成为涉县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把兴修水利当作发展农业生产,解决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治穷致富的头等大事。
1 自主管理灌区的提出
涉县四大万亩灌区运行至今,对我县的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管理模式使农民对工程的管护处于被动地位,虽然几次提高水价,但受国家价格政策和农民承受能力、管理水平及观念的影响,农业水价始终低于成本,管理单位经费严重不足,无力进行工程的维修与改造,田间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进一步加强灌区建设和管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灌区走向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县政府和水务局出台了一系列水利改革措施,旨在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寻求实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新机制,减轻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对政府的依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建立自主管理区的形式目标
自主管理灌区是强调灌区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组织,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具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经济上自我维持,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非盈利的经济实体。逐步减少对于政府投资的依赖程度,促使灌溉管理机构自我维持的能力逐步增强,最终达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用水户增产增收的目的。其具体目标是:1、提高灌区自主经营能力,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水费征收标准,减少和最终消除政府对水费的补贴。2、确保吸收广大用户参与灌区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增强透明度,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的统一性和持续性。3、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收入水平,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3 建立自主管理灌区的现实意义
3.1 明确责权利,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灌区灌溉设施责权不明晰,农民对田间水利工程的管理漠不关心,只用不管,造成田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输水效率低下,效益锐减,水费逐年增加,农民负担逐年加重,严重降低了农民灌溉的积极性。自主管理灌区首先明确了供水管理组织和用水者协会的责权利,按照分级管理的办法,将协会管理范围内灌溉设施的使用权和管理权转让给协会,协会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及协会的章程开发、维修、养护和运行管理本灌区的田间工程,这样既增强了灌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3.2 确保水利工程的保值、增值 通过水利工程的产权改革,用水者协会负责支渠以下田间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程运行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反映在用水者协会每一位成员的水费上,他们必然会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工程最优效益的发挥,改变了过去只用不管,坏了国家拿钱修的被动局面。
3.3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4 自主管理灌区建设中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宣传力度 自主管理灌区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农民对它的认识不够深刻,还不能充分认识这种新型灌溉管理制度为其带来的好处,让他们对建立自主管理灌区的重要意义及组织形式、运行管理办法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提高他们加入协会的积极性。
4.2 加大投资规模,完善灌区硬件建设 在目前情况下,灌区的运行管理体制是制约灌区发展的一个因素,但灌区长期老化失修,设备陈旧,渗漏严重,灌溉效率低下,是制约灌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单单进行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按方收费,按成本收费并不能彻底改变灌区现在的被动局面,现在灌区的干支渠渠道水利用系数只有0.4―0.5左右,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掉了,而且无形中加大了灌区管理的难度,提高了运行成本。各灌区由于近年来效益衰减,只能维持简单的维护与修理,根本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更新与改造,因此还需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大投资力度,完成灌区的更新改造工作,提高灌溉效率,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3 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推进灌区改革 灌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既然是改革,就会有成功与失败,所以不能一窝蜂而上,要先建立改革的试点,积累各种原始的数据,搞好监测与评价工作,定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待试点区取得成功经验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各个灌区普及推广,切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发展。
5 结论
灌区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又要因势利导,稳步推进。自主管理灌区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最终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管理灌区而探索奋斗。
【关键词】城市配网;规划;建设;发展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对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它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现阶段,配网自动化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它的应用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使电能质量也相应得到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于电力系统中的优势与不足,然后研究了其在今后电力系统中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电力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1 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原则
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电网的建设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电网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将电力安全可靠地输送到负荷中心的前提下,使电网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最小。在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体现以下两个原则:(1)根据对负荷的预测,确定各片区的负荷密度和分布,合理分布各变电站的供电区域及供电半径,确定配电线路的走向,网络连接方式,不同变电站直接的联络线的联系方式等;(2)必须有长远的整体规划,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各分阶段的实施计划,避免零敲碎打,缺乏统一的打算和不必要的功能重复。
2 我国城市配网规划的目前现状
我国配电网络主要形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缺乏较为科学的规划,配电网基础较为薄弱,尽管自1998年开始,我国城乡电网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但由于资金、技术、规划等原因导致城市配电网结构的改造以及新技术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还不是很到位,配电网仍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2.1 整体把握不足
由于我国的城市配网规划起步较晚,还处于前期配网的规划中,缺乏对电网的整体把握,漏洞不断出现,导致城市电源网点分布不均。比如:有的地区电网点多,甚至超标,用之不尽;有的地区则用电半径过大,线路严重破损,消耗过多电能。这些配网现状,表明当前城市配网规划既不科学,又增加成本、浪费资源。
2.2 结构不够科学
据调查了解,由于我国城市配网起初设计粗心大意,急于求成,电力运行方式不够灵活,遇到意外事故,有限的电力条件不利于处理故障,经常会影响计划检修、故障复电等常见问题。比如,当变电站停电的时候,必须新增联络线方可解决问题。
2.3 电力负荷急增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也日新月异,纵观整个城市,大量建筑拔地而起,建筑密集,人口密度随之增加,用电量更是倍增无减。在这种社会环境发展的现状下,电力负荷急剧增加,固有的城市配网规划已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电量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规划建设的难度。
2.4 故障频率较高
从目前的城市电力应用现状来看,由于大多数城市用的都是架空线供电线路,这种供电线路极易出现故障,也就是说它的故障频率较高。除此以外,由于网络结构不合理,操作极不方便,比如,事故发生以后,立即进行检修或者转电,那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所以,在这种固有的供电模式之下,供电可靠性大大降低。
2.5 开关站数量不足
我国当前的城市配网问题几乎遍存整个电力工程,经常使用的开关站数也严量不足,也会影响现代化城市对于用电量的要求。由于开关站数量不足,缺乏二次配电的能力,像部分线路经常存在负荷量少的现象,而变电站的线数量超多。此外,目前有大部分配电室设备陈旧,无法达到安全标准,用电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3 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新思路
由于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所涉及的部门及专业领域多,除了要满足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益性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与市政规划建设相协调,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
3.1 合理布置电源点,提高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
配电网电源点的分布直接决定着一个片区的供电能力,合理科学的电源点分布能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能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效益性。因此,在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对于电源的选取,应做到以下三点:(1)坚持在准确预测地区负荷分布的基础上,以满足负荷发展要求为基础的准则,使规划方案能满足不同的负荷增长水平;(2)电源点应尽量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降低线路电能损耗;(3)电源点的选择还应考虑周围的电源情况,以便与其他电源形成联络网络,提高电网运行的灵活性。
3.2 科学规划电网网络结构,增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中,现有的电网接线方式就是一个自然的起点。在配电网的规划中既要科学地布置好新建电网网络,也要充分考虑到现行电网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以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造,以提高整体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性。在电网网络结构的规划建设和改造中,应根据每个负荷区间的电源点供电容量和负荷情况,通过采用多分段、多联络、多回路等方式连结,构成网络。这样区间内某一线路或电源故障时,可以通过环网转供电来恢复供电,从而有效减少停电范围和停电时间。
3.3 推广城市配电线路的电缆化建设,提高供电可靠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电线路走廊变得越来越有限,纵横交错的架空线不仅影响城市的美感,而且故障频率较高,带来安全隐患。配电线路电缆化既可以美化城市容貌,又可以降低故障率,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因此,在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电缆,减少高空线路的架设,提高配电线路的电缆化率。另外,在配电线路电缆化过程中,为了避免电缆故障带来的线路跳闸问题,线路走廊要优先选择电缆沟,如不可行则采用电缆排管敷设,要尽量避免采用电缆直埋的方式。
3.4 加大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规划建设力度,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程度
在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应加大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力度,以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同时,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应始终坚持以全面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为主要目的,以配电网实时监控为技术手段的原则,对整个城市配电网进行统一规划,分区域、分阶段实施,最终实现对整个城市配电网的全面监视和控制。
3.5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解决电网建设用地紧张难题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率越来越高,电力建设可使用土地变得越来越紧张,这也将成为制约城市配电网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配电网规划、建设和维护的电力企业应主动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关的主管部门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关系,促使政府各部门支持电力建设,使电网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实现城市配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将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变电站、线路走廊、电缆沟等用地资源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进行控制,以确保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配电网的建设用地得以保障。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目前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结合新时期城市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新要求,提出解决目前城市配电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期对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建设;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如今,在大家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的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想方设法的克服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难题,选择合理的城市规划建设方法。逐步提升全国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
1、城市规划概念及内容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规划,尤其是在如今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时期,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规划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日本则更强调城市规划的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2、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要从实际出发,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要同步发展。②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③安全原则。城市规划要注意城市防灾,注意交通安全,注意人民防空等一系列关乎市民安全的问题。④美学原则。城市规划要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历史气息与现在气息并存。⑤社会原则。城市规划中要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城市规划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需要。
3、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现状
3.1、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各级管理部门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管理力度有待提高。目前,各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人员鱼龙混杂,在有些城市中甚至出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者身兼数职,这样如何能够将城市规划建设的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又如何保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3.2、城市规划的随意性
城市的规划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广义上讲,城市规划的概念极其的广泛,包括:城市公园广场的建设,社区街道的布置,城市绿化景观的位置、面积,市政基础设施。但是,现阶段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常常由于种种原因被改变,随意性很强。主要原因如下:首先,地方领导的更换可能使得原来领导的规划方案流产。其次,某些地方政府为当地的发展寻求财力支持选择出让土地,土地的出让势必会对城市的原本规划造成影响。第三,城市规划管理者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者,这些人利用职务之便暗中诱导城市规划进行调整,从而为自己谋求私利。上诉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规划工作随意性极强。
3.3、规划缺乏前瞻性
拥挤的交通如今已成为困扰城市居民的主要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固然和中国快速发展的汽车制造业息息相关,但缺乏超前意识的城市规划建设亦难辞其咎。由于城市的建设缺乏前瞻性,使得中国很多城市的道路数量和道路宽度已不能满足需求。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中你都有机会看到不宽的街道上充斥着数量庞大的汽车这样一幅画面。行路难没有出现在陡峭巍峨的山路上却常见于大城市中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中。如此拥挤的交通环境将会给城市居民的出行造成不便,降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大量的拆迁现象也都是由于城市的规划缺乏前瞻性导致。
3.4、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每一座城市发展到现在都是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积累的结果。因此,每座城市都有其相应的文化底蕴和这种文化下所孕育出的大量名胜古迹。但是,目前的很多城市在建设中竟然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使得大量历史遗迹遭到毁灭性破坏,让人感到惋惜。
3.5、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城市规划建设是否人性化的标准。现阶段,国内很多城市的规划建设虽然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是也给这些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冲击。国内针对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早已制定出相关的法律,比如说:水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但是企业对此不够重视,相关的责任部门对此监督也不到位使得这些法律变成一纸空文,落实不到实处。
4、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新趋势
4.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得以稳定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它也是为居民生活和物质生产提供服务的行业总体。城市基础设施包括能源利用系统、环境改善系统、水利系统、交通系统、灾害防护系统、邮电系统这六大系统。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滞后,需要做的工作和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合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公用事业,改革原有的传统服务观念;制定并且落实改善基础设施现状,实现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
4.2、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人和自然的统一协调发展,在城市建设发展的同时注意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开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指的是从整座城市的发展建设着手,实现居民生活富足、社会文明礼让、生态环境良好的发展目标。城市的发展建设要以城市的生态环境不遭到破坏为前提,满足人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真正做到主席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另外,为了缩小城市向外蔓延的范围,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致力于把废物的处理、土地的使用情况、以及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最合理的使用能源和材料的规划。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要把环境保护作为中心内容。整座城市的规划以城市基础自然生态环境为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城市中拥有的自然生态资源,通过合理的利用规划这些自然生态资源来为城市创造经济效益。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城市的发展建设和生态学中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相结合,把一些生态学中的理论运用到城市建设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打造人类与自然生态平衡协调发展,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居住地!为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还应该将自然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进行详细的分工,并且设立相应的监督机构。
4.3、强化对城市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第一,妥善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需要投资者和执政者树立经济发展的同时离不开环境保护的观念。良好的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切不可一昧的追求发展经济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了创造一个环保与发展共存的局面,政府各个部分要落实以下几点:工业方面:鼓励环境无污染、少污染型工业代替传统污染严重型工业!农业方面:拒绝引进可能对环境存在污染的项目,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蔬菜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项目。第二,政府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中各个部分间应各司其责,狠抓落实。比如:发展计划局要做好宏观指导、统筹规划的工作;各个环保部门则要进行统一的管理监督。
结束语
改革的春风沐浴着整个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的发展使得中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从改革开放到如今这短短三十几年时间里中国城市的发展不管是速度还是规模在整个人类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步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与此同时受世界经济市场化、依法化、生态化等趋势的影响,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形成新型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模式。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大力宣扬自然环境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突出城市规划建设中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使得人性化元素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凸显。同时,为了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的具体需要,清楚认识目前国家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吸取自身城市建设规划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还要学习其他国家城市规划建设的先进的方法和理念,开创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环境科技,2010,06:71-75.
我国大城市交通正面临着城市化、机动化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和环境、土地资源的双重制约。任何正确或错误的规划和决策都将对大城市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妥善地处理好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相互关系,对于像青岛这样的大城市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关于优先发展大城市的再认识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经验看,规模化和集约化是现代城市发达和繁荣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的大型化乃至巨型化不仅是现阶段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集中体现和经济发展的直接结果,也是进一步促进人类文明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载体。
(一)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趋势
在有关城市化道路选择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未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要以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为基本前提。从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大城市在资本聚集、人口聚集、规模效应、辐射带动效应及经济高速、持续增长方面都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据有关学者研究,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国民收入分别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38倍和2.40倍。由于大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吸引力是中小城市所无法替代的,而且现代化大城市存在的数量和质量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因而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虽然大城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但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具有更高的城市效能,更低的运行成本,更强的发展动力。
(二)大城市超前发展的不可逆性并不必然伴生“城市病”
伴随着近代大城市的出现,就有了所谓的“城市病”,如居住拥挤、交通阻塞、城市污染、治安混乱、犯罪上升等。但由于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通过认真治理,逐渐摆脱“城市病”的困扰,人们已不再把大城市和“城市病”必然地联系在一起,而是突出强调了城市的人居环境建设,从而找到一些能医治“城市病”的共同规律。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已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这一命题也因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而得到再现。可见,城市发展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追求,城市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从根本上防止“城市病”的产生和蔓延。
(三)区域城市集群化已成为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近200年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表明,大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随着大城市所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快,必然会出现若干片城市群,而在实力最强的城市群中又会崛起具有全球意义的大城市。至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公认的全球化城市能够游离于城市群之外而独立发展,区域化和网络化正在成为大城市支撑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式。
我国继“十一五”进一步加快推动城市化进程之后,未来十数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川渝和关中等十大城市群将更进一步长足发展,并以不到全国1/10的土地面积,承载起1/3以上的人口,创造1/2以上的GDP。
二、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构建的内在关联
大城市发展合理与否,其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该城市的交通运输是否畅通无阻。合理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和城市出入通不畅的状况,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与城市的繁荣。关于大城市发展与综合交通系统的关系问题,笔者结合青岛市正在进行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研究谈几点认识。
(一)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引导因素
城市的集聚效应主要来源于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城市发展格局演变的实质是产业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的演变,在此过程中交通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外交通正是通过影响城市各组成要素尤其是产业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城市发展格局。在青岛百年发展史上,港口始终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功能,胶济铁路始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方向,胶济线市区段始终是南北带状城市格局的主轴线。基于“华北第一良港”的青岛港,解放前青岛当局雄心勃勃,不仅要与天津一争高下,同时,与其他四区(东北、燕蒙、长江、珠江区)交通形势比较,显然更为优越,发展前景更趋明朗。然而解放以来,山东省主要以济南为中心进行路网规划和建设,造成青岛缺乏直接沟通山东西南部及其以远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缺乏与陇海线的有效连接,也缺乏与纵贯山东南北的大通道京沪、京九铁路线的多点连接,与长三角、京津冀、中原等经济区联通不畅,使青岛失去了对外经济发展大好时机。目前,青岛的外向发展平台仍未完全形成,正在规划建设的串接胶东半岛的青荣城际铁路、连接南方的青连铁路、连通山东省两大东西铁路干线并向北缩短抵京路程的海青铁路等客货运干线等还有待时日,仅依靠胶济线以及荣乌、青银、青兰、青新、威青等几条高速公路和一些国道与腹地进行经济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青岛城市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正因为如此,青岛城市地位也由解放前中国五大出海口之一下降为当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环渤海经济圈南翼”的一个点。
青岛城市发展历史证明,对外交通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它决定着城市主要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城镇体系的延伸轴线和城市发展腹地的纵深范围。青岛城市沿胶济铁路拓展的历史和腹地拉动力减弱的现实均表明,对外交通线路的走向决定着城市的空间分布及发展方向;对外交通线路的空间组合状况决定着城市在市域甚至更大范围内的空间组织方式;对外主要交通方式的选择决定着城市内部及城市与其他区域之间联系的灵活性与高效性。
(二)城区内交通模式的选择是大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
从世界各主要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来看,交通模式的选择和确立主要依赖于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密度、用地规模与密度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人口规模比较大、人口密度比较高的中心城市往往容易选择公共交通模式,在交通需求达到一定强度后更会选择运输效率高、快捷的轨道交通模式,而在城市郊区则强调个体交通(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模式。1995年的《北京宣言》提出:城市道路交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和物的移动,而不是运输车辆的移动。根据这一原则,大城市交通运输就应当根据各种交通方式运送人和货的效率来分配道路空间的优先使用权,确切地说,就是要为公共交通、自行车和行人提供优先。巴西库里蒂巴是世界上采用公共交通模式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市区人口180万,比青岛(207万人)略小,但平均2.6人一辆小汽车,小汽车总拥有量(70万辆)比青岛(40万辆)多出许多,却没有产生交通和空气污染问题。库里蒂巴公共交通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现在市内75%的上班族都利用公共交通,这个比率在全世界所有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库里蒂巴因此成为巴西小汽车使用率最低的城市。与此相比,2010年青岛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仅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则达到28.4%,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并呈加剧趋势。库里蒂巴交通建设实践已经证明,完全依赖公交的大众运输系统在大城市发展过程中是完全可行的,大城市不必仅因为旅客量的增加就将运输方式从常规公交转向地铁,地面交通仍具有诸多创造性,在这方面青岛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库里蒂巴交通建设的实践为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样本,即地铁是大运量快速公交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热衷于修建地铁,但如果认为通过地铁就可以解决大城市的全部交通问题,则是不现实的。从青岛交通实际情况来看,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很多,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与城市道路增长速度过慢造成的比例失调只是其中之一,路网密度不成比例、交通结构失衡、道路节点不通畅、城市规划不合理、交通管理不科学等均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事实上,目前青岛22.1%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已确切表明,城市解决交通问题还有很大的潜力,过分迷信地铁的作用可能会使青岛在交通模式选择上陷入一种误区,即市区的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医治的“城市病”。青岛必须以更具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地面交通,选择更适合青岛特点的交通模式,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三)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决定着集群化城市发展的基本方略
由于促使城市发展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现代城市的布局结构形态正由内聚的、封闭的单核城市,快速演变为开放的多核的城市体系。20世纪4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地区开始出现了带有卫星城的城市体系,城市的多核化围绕分级中心系统进行城市的再构建,其中城市或城市地区沿轴发展成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方式,如丹麦哥本哈根市依托五条轨道交通线形成“指状辐射”城市空间格局的规划实践,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典范并延用至今。应该讲,依托交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的模式,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城市区域的密切联系,增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效率,有利于轴线与轴线之间的生态保护,其规划原则到现在都没有过时。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审视青岛的城市空间布局,必须明确把握中心城区和各城市组团之间内在的轴线关系,注重各轴线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兼顾城市与半岛城市群乃至腹地范围之间的经济发展联系方向,形成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肌理,才能有助于青岛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强调区域内轴向交通组织方式,必须重视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问题。只有把交通枢纽与轴向交通切实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轴向交通组织的原初意图。青岛当前正在进行半岛新机场的选址工作,如何以新机场为核心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继而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城市组团的交通联系网络,将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中心课题之一。大型空港一般占地面积大,对净空和地形条件要求高,且服务空间半径大,客流量和货物周转量都很大,时效性强,对集散交通的可靠性要求很高,需要海陆空衔接快捷,着陆后能得到快速疏散,与地面交通的联系十分密切和重要,因此选址要同时考虑与城市中心、市域各城市节点、半岛服务范围内各城市节点的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是形成综合交通枢纽的理想选择。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航空、高铁、磁浮、城际、轨交、巴士、出租、高速公路、社会机动车等9种交通方式零换乘,同时实施空铁联运,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的典范。受此启示,青岛借新机场选址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建设一个与上海虹桥相媲美的综合交通枢纽,对加强青岛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对促进青岛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推动大城市发展的交通适应策略
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坚持紧凑集约、生态间隔的城市功能组团发展理念,构建“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青岛发展新格局。因此,加快城市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合理架构特大型环湾国际现代化城市空间格局,对促进青岛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新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契机着力重构对内对外综合交通体系
青岛对外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关键在于要以空港、海港和陆港为核心构筑综合交通走廊。如果空港和陆港能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那么青岛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将近乎完美。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为了实现港口腹地拓展的目的,促进港口背后腹地的产业开发。其铁路网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向西和向南两个方向:向西将依托胶济铁路延长线,逐步将自身的吸引范围向中西部延伸,吸引中西部等腹地归属尚不十分明确的地区,如河北南部、河南、山西、陕西等;向南的主要指向是陇海铁路,除积极争取已立项的青日连铁路早日建成外,还应积极争取新建青岛前湾港(董家口)-五莲-沂水-蒙阴-曲阜-济宁-菏泽-兰考的铁路线,以打通青岛通往陇海线的通道。其公路网的重要目标是适应大型港口发展和客货运输的需要,加强青岛董家口港与东营、潍坊、临沂等地市的联系,打通疏港通道,形成与荣乌、青银、济青、青兰、日兰、京沪等高速公路的短距离联系,提升港口的发展和对腹地的拉动与互动联系。打造以空港和陆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为了实现空港与陆路交通的无缝对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零换乘,有利于快速疏散地面庞大的人流和物流。青岛应及早调整对外交通发展策略,把胶州作为进出山东半岛各地的门户,规划以胶州为中心,建设航空、铁路、公路综合通枢纽,注意与西海岸前湾港和董家口港的连接,形成青岛陆港中心。
青岛市域综合交通体系重构的思路在于如何重新选择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交通方式以及如何重新架构各组团内部的交通网络。除了原有的青黄高速、204国道、正阳路外,争取修建火车北站-城阳-红岛高新区-胶州新城区-胶州湾新产业团地-王台-红石崖-黄岛的环湾快速轻轨,形成各组团之间的快速通道。在各组团内部以快速路、轨道交通为骨架构建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系统。
(二)以城市快速公共交通系统(BRT)建设为基础加快实施TOD模式
城市空间形态对交通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其中,中心城区圈层式向外无限扩展是对道路交通最不利的形式,而TOD则是一种可以借鉴的发展模式。TOD模式是以公交站点为社区中心,通过合理的设计,通过大运量公共交通串联起一个个城市社区,鼓励人们更多地乘坐公共交通的交通方式。对于一些特大城市而言,选择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是成熟和理想的模式。但对于青岛而言,短期内依靠轨道交通线路成网支持TOD模式发展并不现实。国际上BRT的成功实践,提供了构建大容量客运交通走廊更经济和现实的途径和方法。以BRT为依托,按TOD原则来布局和整合土地利用,围绕BRT站点实施一体化集约开发,可立即或在短期内付诸实施,对于遏制蔓延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但BRT的成功绝非只是设计和实施一条高标准的BRT走廊,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BRT系统本身各个要素以及BRT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营运模式。其中,实施无障碍换乘公交票制以及围绕BRT形成不同功能和等级的换乘设施,是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
在当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当中,“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小汽车适度发展、非机动化交通得到提倡、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发展模式”已占主导地位,但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公共交通的作用,中国目前还没有实施有效的案例。BRT作为一种新的交通解决方案,在中国的实践刚进入起步阶段,其在中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普适性、效率和服务品质还有待证明。不过从当前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经验来看,发展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系统仍然是公共交通发展的普遍趋势,而〔2005〕46号文也提出各城市要“适度发展大运量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但青岛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并没有将BRT列入。与轨道交通相比,BRT具有投资少、灵活性高的特点,建设1公里地铁线所需要的资金可以建成10~20公里的快速公交网络,而一个完善的快速公交网络对整个城市公共交通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一条轨道交通走廊。青岛市规划的轨道交通线的主要功能是承载东西、南北向长距离交通。在轨道交通网不健全的情况下,常规公交由于严重受制于城市空间结构,很难满通需求,青岛市须尽快启动BRT系统的研究和规划,建立一套符合市情的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并以TOD模式为引导,不断满足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高标准需求,并弥补轨道交通网不完善的缺憾。
(三)以城市支路系统建设为导向全力改变路网布局模式
路网密度决定一个城市的交通效率,我国城市出现的交通拥堵,究其原因不是路窄了而是路少了。根据我国现有的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干道间距可以达到700m到1200m,即使小城市,干道网间距也可以达到500m左右。由于支路不断被大型居住区封闭,或改变为街区内部道路,实际上单一的干道网系统构成了我国城市路网的主骨架,形成了“宽道路-大地块-稀路网”的城市路网-街区结构。西方城市经验表明,以60m到180m的临街面和1:1.5~1.3的地块临街宽度和进深比例,最能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率。道路分割的土地最小可以是60×90m,最大可以是180×180m。巴塞罗那的规划被认为是欧洲最成功的规划范例之一,其街道几乎完全是由130m×130m的街道组成;曼哈顿密集的路网结构和狭小的街道所表现出的巨大弹性,已经成为规划的经典。这些道路都呈现一种“窄道路-高密度-小街区”的特征。事实证明,这样的路网结构的一个最大优点是分流能力强,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纠错能力,市区内交通大拥堵现象很少发生。而“宽道路-大地块”模式,由于缺少干道下层次的路网,微循环不畅,快速路交通容易堵在出入口上,干道交通则容易卡在交叉口上,难以达到设计速度要求。
从青岛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路网密度同样不容乐观。青岛两条主干道之间距离大都在500米以上,往往中间没有任何分支道。一旦出现交通流过大问题时,500-1000米的两条主干道之间无任何出口,无法有效分流过大的交通流,必然发生持续化的交通拥堵现象,且呈不断加剧的态势,同时周边的主干道也会发生相似的情况,无法分流。新的《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已经确定,城市到2020年路网密度将达到8.4km/km2,但由于城市整体的规划建设思路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规划目标将很难成为现实。因此,除了要加大次干道、支路系统的建设外,还应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城市规划建设中各个单位和各个小区围大院子的“围院文化”,不再进行大型封闭型居住区的规划和建设,转而采用小街坊,形成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一些地方可以设置单向交通。这样汽车可以很快从一些窄而密的道路上走到快速路,然后又很快下到窄而密的道路上。高密度的道路网络使得居民出行可以选择多条道路到达主路或者目的地,避免了交通流过于集中。青岛城市道路规划和建设应以“小街坊、多道路,加上疏导型快速路”为基本原则,逐步改变“疏密度、宽马路”的传统布局模式,提倡“高密度、小尺度”路网布局模式。
(四)以城市整体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停车系统建设
近年来,停车难已成为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缺、机动车出行量相对集中,青岛市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停车管理问题。青岛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目标在于用较短的时间迅速拉开大城市框架,构建起“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因此,未来停车需求将会加速膨胀。目前来看,现有的城市停车系统建设思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某种程度上还加剧了城市停车难问题。笔者认为,停车系统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城市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城市布局形态、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状况等密切相关的因素,同时又必须充分考虑停车需求的现状、特点和变化趋势,特别应注意城市地区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分布、市区公共停车场库的分布、路内外停车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其他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停车设施布局。
从青岛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有几个问题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是配建停车设施必须成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的主体,而且从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的角度考虑,应加大居住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基本满足未来居住地的停车需求,调整工作地停车位的规划供应,控制城市中心区上班停车需求。二是路内停车设施只能作为公共停车设施的有益补充,提供临时和短时停车服务,不提倡大量增加路内停车设施,以防止将停车矛盾转移到动态交通,加剧城市交通问题。三是根据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城市客流走廊及客流往返规律,结合大容量公共交通线路站点的布局,进行停车-换乘(P&R)停车场的设置,最大程度缓解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停车-换乘(P&R)停车场运营应采取低费用或凭公交票根可以免费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彼得・霍尔.世界城市[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城市交通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模式研究[R].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3—2).1990.
[4] 孙斌栋. 我国特大城市交通发展的空间战略研究:以上海为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