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0 15:36: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篇1

关键词:经济管理 缄默知识 培训观

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41-02

一、经济管理活动需要缄默知识

管理学研究从经验取向走向科学取向,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受西蒙(Herbert Simon)管理科学的影响。西蒙以他对管理世界的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价值无涉”(val-ue-free)的探究决策制定(decision-making)和洞察管理现实的规则。西蒙坚信只有科学的方法才能产生值得信赖的知识。但是。他对“价值无涉”的科学追求只可以应用于物理世界对于管理世界却不太适合,因为后者是一个复杂的、谜一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并不存在事实与价值“二元分立”的现象,它们往往是互相缠绕在一起的,主体和客体是互动的。管理者的价值判断常常影响着所谓“科学”的决策。人们并不只是单纯依靠科学理性来解决管理世界的难题,直觉、体验、经验、神圣权威、宗教启示也常常给予管理者直接的启示。

正如巴纳德(C.I.Barnard)所言。组织工作“需要有大量暂时的、局部的、特殊性的,而不是具有一般价值和普遍兴趣的知识。”类似于巴纳德所言的“局部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ichael P01anon)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波兰尼认为知识有两类,一类是可以用书面文字或者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这种知识可称之为“显性知识”;另一类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具有非常明显的私人性、经验性、情景性特征,为自己所有,其他人很难真正的共享,这类知识可以称之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具有以下特征: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情景性;文化性。层次性等等。经济管理活动中也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只是因其习而不察的特征常常被显性知识所代替。

就经济管理认识论领域来说,缄默知识是有其重要作用的,“缄默知识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但对人类的认识与活动来说,它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缄默知识可以成为人们荻取显性知识的向导;另一方面,它也有可能干扰人们获取显性知识。一般而言,缄默知识就像‘场’一样弥漫在人的意识活动之中,它是人类知识各层次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关键所在;显性知识则像粒子一样离散于意识活动之中,它像网络一样把认识之网牵引起来。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缄默知识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的发展也会促进缄默知识的萌生与形成。”近年来,人们日益提倡“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呼吁在理性的科学管理之外能有更多的人性关怀,这就需要我们超越常规的、建制化的管理学知识,立足于每个活生生的管理客体进行管理探索,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才在组织中的人力资本作用。

二、技术取向与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

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有些活动是经常需要运用缄默知识的。比如对管理世界中偶然性问题或独特事件的把握。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的就是正确的时机可以促成事物的发展。“错失良机”就会阻碍事物的发展。对时机的把握,就是一种缄默知识的运用。对时机的把握往往充满了不可言说的体验。高效的管理者,正是懂得如何把握“势”,如何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对时机的把握需要个人智慧和知储备作引导,这个时候。管理者的缄默知识就显得比显性的知识更为重要和实用,缄默知识增加了对偶然性和特殊性的解释力,而这往往是显性知识所不具备的。

(一)技术取向(scientific/technic的管理培训观

技术取向的经济管理培训观起源于西蒙,西蒙希望管理者通过正规的学院学习可以获得有用的知识,从而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西蒙认为,通过学院式的管理培训,能将优秀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加以模式化,管理知识的传授类似于一种技术的传承。技术取向管理培训观认为,管理技术经过许多代杰出管理实践者及学者的努力。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知识。并能将管理经验加以程序化进行教授。这种技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西方大工业生产的社会背景,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了管理者的实践水平和能力。至今,西方许多商学院仍在大量沿用技术取向的培训,并开发出管理案例库、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更好的将管理知识传授给需要的经理人员,取得了瞩目的管理教学成就。

(二)艺术(art/craf-type)的管理培训观

这是与技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相反的另一种培训观。这种取向的管理培训观,更多的是效法于有经验的管理者而不是程序化知识。在西方教育管理学界,著名的自然融贯主义的代表人物埃弗斯(C.W.Evers)和拉科姆斯基(G.Lakomski)就曾专门论道:譬如格林菲尔德,他反复强调管理活动和问题解决的复杂性,并认为这些问题和管理活动不太可能通过理性的手段来加以解决。所以。在管理培训问题上,他倡导“在真实的场景(比如修道院)中安排一个实习期……或者他们将花一段时间当酒吧招待、保镖或者迪斯科舞厅经理,接着在一所精神病院中当一名勤务兵或者当一名病人……”

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考虑到了管理的普遍性规律并不对每一个特殊管理现象都十分适切的问题。对此,有管理学者认为要照顾到每一管理现象的特殊性就必须引入一种现象学的视角,具体考察在不同时间、空间、文化背景下发生的现象学现实,而不能用普遍的管理规律解释一切管理现象,解决一切管理问题。

因此,在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看来,若要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就必须体察多样的生活、主观经验、获得多样的缄默知识,获得一种现象学认知。这种表面看似为主观经验的缄默知识一经训练有素的管理者融会贯通、掌握、内化之后,就会改变管理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产生新质的知识,提升管理者内在知识的质量,达至缄默知识增长的目的。

三、经济管理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缄默知识的增长

如前所述,技术取向的管理培训无法培养出既富有人性又兼具理性的高效的管理者,因为它规避了对组织中价值、道德问题和特殊性的考量,管理者也缺乏不同人生经历的历练,所以这种培训方法对管理者来说是收效甚微的。对此,著名教育管理学者格林菲尔德这样说到:实证科学并无法从事实(fact)中导出价值(value),也无法分辨价值的真伪,如夸我们拥有的是一个只能处理事实甚至忽略人类情感、脆弱、勇敢、坚强、希望、意志、怜悯、软弱、

利他、勇气、罪恶、与道德等等层面的管理科学。

因此,对于技术取向管理培训无法解决的问题,艺术取向管理培训观提出将哲学的沉思运用管理培训中去来。建议将管理者放置于他们所不熟悉的环境中加以锻炼,以亲身体验不同的生活风格,获得难以言状的身心体验,甚至获得超验(transcendental)的超理性经验。这种超理性经验一旦为管理者所获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便转化为管理者缄默知识的一部分,促进了管理者缄默知识的增长,同时深深地打上了管理者个人特色的烙印,成为自身人力资本的一部分。

同时,艺术取向管理培训观是反理智主义的(anti-intellectual)。它认为,管理者更需要的是从繁杂的日常管理事务中分离出来,并不需要过多的理性。这种分离包括:反馈和行动分离、思考和行为分离、实践和实行分离(praxisfrom the pracdcal)。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的核心就是退隐(withdrawal)和沉思(contemplation)。管理者通过亲验各种各样的生活、价值冲突而获得一种对人生和生活的洞察;再通过修道院式的静修、参悟,获得一种天启和超验的体验。这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管理者跳出技术主义的束缚,跳出个人视野的束缚,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获得更宽广的心胸以及更高的人生境界,以期去思考更为广大的问题、思考管理的本真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成为一名技术型、操作型经理。

综上可见,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更多的重视管理者个人的素质,包括性格(character)、魅力(chadsma)和洞见(Vision),认为位于组织中权力顶层的管理者应该具有一种最高的人格和智慧,强调管理者道德领导和艺术领导的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养成构成了管理者缄默知识的一部分,获得管理者自身缄默知识的增长,而这也是艺术取向的教育管理培训观的目的所在。

综上可见,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普遍的人类历程,过去的科学取向的管理培训观重视显性知识在管理中的作用,但是,纵然显性知识在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却仍有文化知识基础的危险。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的出现弥补了这一危险。艺术取向的管理培训观所提供的缄默知识的培训,就好像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而显性知识是树上的果实。可见,显性知识都是植根于缄默知识的,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能的,而忽略了缄默知识的管理培训观更是不可取的。对于管理者来说,忽视缄默知识只能使一名管理者成为一名工匠式的经理,而无法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艺术家。因此,将缄默知识观引入经济管理培训,可以引发管理者对显性知识的反思、对自己内在心灵世界的探究、对人类信仰、价值观、世界观、道德情感的重视,同时也使管理者更富有人性和哲学洞察力,以便能为组织发展制定满足人类需要与希望的行动方案。

注释:

①C.I.巴纳德著.经理人员的职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第227页

②李晓明.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谜[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72―73页

篇2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23.6;G72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24.012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青壮年走进城市,在城市务工挣钱,大量的农村学生在学业有成后,也选择留在城市工作生活。这种情况导致农村出现大量的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高素质及青年人才严重缺乏,甚至一些农村出现无人种田的情况。因此,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力度,以强化农民的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及科技素质为核心,帮助农民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农业人才。

1 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1.1市场预测和分析能力

新型农民一定要适应农业的商品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了解和掌握农产品市场最新信息,树立全面的营销理念,进而改变传统的小农思想。同时,新型职业农民还要对市场进行充分调查,收集市场的最新信息,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影响市场因素,从而做出科学而可靠的预测,减少决策失误,更好的实现预期目标。

1.2决策能力

市场处于持续的变化中,因此,新型农民一定要摆脱传统的思想观念,运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市场规律。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思考问题,并且拥有事业感和责任感,探索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做出科学的决断。

1.3管理财务能力

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家庭化的生产模式下,导致农民的管理财务能力和融资能力较差。而新型农民一定要根据经营状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财务管理,掌握相关金融知识,并且积极了解融资渠道和方式。运用资产和产品进行融资,对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和控制,控制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4管理生产能力

农业在实现现代化后,一定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在具体经营活动中,新型农民要能够依据市场环境和农业规律,依靠当前的资源,科学制定生产计划,并且组织相关资源开展生产,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控制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完成对劳动工具、机器以及种子的控制与组织,对一些大型农用设备实行管理科学。

1.5管理设备能力

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和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运用到先进的且大量的机械设备,因此,要求新型农民要具备管理设备的知识和能力,对设备的使用和寿命进行全面管理。从改进设备、保养设备、维护设备、操作设备、安装设备以及选择设备方面进行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培养策略

2.1制定科学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根据培养环境、培训内容以及培训对象,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主要包括制定开课时间、确定教育教师、明确培训时间和地点,明确培训内容和课程。同时,在对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根据农民的现有素质基础和文化水平,对其进行管理以及经营方面的知识培训,进而开展针对性培训。

2.2充分调查农民需求

在当前的一些培训活动中,很多内容都缺乏针对性,一些基础知识,与农民的预期具有较大差异,农民通过培训不仅没有获得想要的知识和信息,反而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在开展培训之前一定要做好调查,并且分析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开展培训。例如,农民对某市场产品具有兴趣,那么培训就要以这种市场产品为出发点,针对农民的需求开展培训,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2.3充分明确培训内容

明确培训内容一定要根据市场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知识,例如强化新型农民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培训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和调查当前农产品的行业和市场前景;二是掌握如何获取市场的有用信息;三是创新农产品推广和销售渠道;四是掌握农产品定价的技巧和策略;五是掌握质量检测以及进入超市等策略和流程。通过系统的培训,帮助农民具备较强的管理和经营能力。

2.4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对于技术培训和农业教育的教师,一定要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经营能力,在掌握教育理论方法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同时,国家农业部门和地方有关部门还要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完善培训人员的上岗机制,保证其具有教学资格。并且还需要从事农业教育培训的经历,对教师开展定期能力强化教育,加强培训教师团队建设。

2.5强化培训监督评价

完善以及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监督评价体系,监督机制主要包括评价评判、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内容。保证培训活动的顺利以及有序开展,为我国农业输送更多的现代化农民,满足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3 结语

篇3

【摘要】根据国内的经济市场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现代企业在外资现代企业与国内的经济发展需求的双重夹击下,承受了非常大的变革压力。现代企业各方面的经营管理以及系统整体的建立与完善,都将成为当代现代企业的改革历程。本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从而帮助现代企业未来的组织结构与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现代企业 组织结构 运营 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市场的日益完善,国内的经济体系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与优化。国内的现代企业也跟随世界经济的脚步,迈向了国际经济行业的发展舞台。为了更好的使用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在机构内部的整体构造上,做出了调整。对现代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上,做出一定的研究与分析,对其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不足之处,并且分析其原因,从而得出有效的改善方案。

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

1.监管体系不健全

现代企业由于开创不久,再加上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力较大,导致地方政府可以直接影响并插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使得现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受到一定的影响。虽然现代企业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但是在经营管理制度上仍然存在落后的现象。现代企业开始逐步将现代化企业理念引入到现代企业的内部管理中,但是现代企业似乎并没有掌控到这一点。而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督促,监管体系在执行上存在非常大的漏洞,不仅不能有效的帮助现代企业业绩上得到提高,反而会影响到现代企业的未来发展。并且,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制定不完善,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2.履制度不完备

现代企业应当有管理层的带领,来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但是,由于履责制度不完备,导致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很多的管理漏洞。一来,管理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不能做到拥有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职责的要求,对于权力与职责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平衡。二来,下属对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无法提出有效的建议,从而导致现代企业整体运营的滞后性以及局限性。只有建立严格、完善的履责制度,才能将管理层的权利与职责的两个方面达到对等状态。履责制度要求管理层对下属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执行,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企业管理问题。拥有与职责对等的权利,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职责,那么管理层相应的权利也应该进行削减。必要时,还应该有一定的奖惩,对于现代企业上下的工作人员的表现一视同仁。只有这样,现代企业的人才不会过于注重对权利的追求。

(二)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1.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短缺

目前,国内的企业经营或者企业管理的人才非常丰富,但是复合型市场能力的人才却鲜有遇到。这也是各大现代企业的一大遗憾。就当下国内的经济市场的发展来看,各大现代企业都迫切需要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因为国内的现代企业普遍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与盲点。虽然效仿外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却达不到外资现代企业管理效果。再加上国内的教育体系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而现代企业管理方面,就非常注重实践能力。因此,国内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非常稀有,这也成为了经济市场非常宝贵的人才资源。

2.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现代企业对于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不到位,将经营管理培训定位于走过场的形式培训,并没有真正将培训落实到实处。而且培训内容单一、枯燥,缺乏生动性,被培训者不能完全吸收经营管理知识,很难将经营管理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使得经营管理培训变成虚有其表的培训过场。

二、加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

1.完善监管体系

想要将经济市场质量进行整体提高,就需要在监管体系上,进行完善与优化。监管体系如果出现漏洞,就会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工作质量,缺乏监督的市场,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首当其冲就是要将监管体系进一步的标准化,将监管体系真正执行起来,监管现代企业整体运作,提高现代企业的警觉度。

2.制定并落实员工岗位责任制

制定详尽的员工岗位责任制,切实将“拥有多少权利,就承担多少职责”的理念深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来,从而提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工作业绩放在首位,不再心有旁骛。从而提供整体的经营管理效益,以及现代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加大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1.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体系

现代企业应当重视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体系。经营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说,将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就可以将新时代的经营管理知识输送到经营管理人员的脑中,并且切实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得到更系统、全面的运营管理。

2.加快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现代企业缺乏的就是系统的经营管理,如果引进合适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那么将对现代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经营管理基础。如果现代企业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可以输送合适的人才进行培训与能力开发,从而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样不仅可以提供人才的工作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根据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来进行培训课程的制定,从而有效的解决现代企业管理问题,提高现代企业的组织运营能力。

三、结语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案例研究,对其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营机制有了详尽的了解,并且根据数据分析与考察,得出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这也为现代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相信现代企业还将拥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凯娜. 探析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 河北企业,2016,(12).

篇4

[关键词]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

一、“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简介

经管类专业,尤其强调实践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为此,许多高校都引进了商业模拟实训课程,“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就是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开设较为普遍的一门实训课程。沙盘最早是军事战争中战地指挥的一种工具,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公元32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汉光武帝刘秀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这就是最早的沙盘[1]。借鉴沙盘推演在军事上的成功经验,英美知名商学院和管理咨询机构对沙盘应用于模拟企业经营的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必学培训课程之一,也被欧美的商学院普遍地应用于MBA和EMBA的教学。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引进企业经营模拟训练,尤其是随着国内用友、金蝶等软件公司相继开发出了ERP沙盘模拟演练的教学版,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践课程在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2]。“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融合了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等情景模拟的培训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虚拟市场上生产相似产品的若干家相互竞争的公司,连续从事数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内容涉及市场、研发、生产、销售、财务、采购等方方面面,是学习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的有效方法。课程通过体验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经营的虚拟环境中,学生在团队中扮演CEO、财务经理、生产经理、采购经理、营销经理等不同的角色,担当不同的任务,在“CEO”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心协力去赢得企业经营的成功。课程集知识性、趣味性、对抗性于一体,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加深对管理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成本意识和应变能力;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局观念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3]。

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课程不能用传统的灌输式单一教学方式,提高其实训效果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师生间良好积极的互动和团队间密切的配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一)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

刚开始上这门实训课的时候,师生往往都未能转变传统观念,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而教师也容易忽视对学生团队的建设,对学生的操作干预过多。学生不习惯遇到问题在团队内讨论解决,第一反应就是问老师,期待老师直接给他们解决方案。而作为教师也往往没有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直接告诉他们要怎么操作,甚至直接帮他们操作。

(二)对授课教师综合管理知识的要求较高

这门课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但要懂得团队建设技巧,还要具备综合的企业管理知识,才能有效协助学生总结经验,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这门实训课程涉及战略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组织、财务管理等管理知识,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就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引导,导致该课仅停留在一个游戏的层面,无法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综合地应用于实训中,全面提升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整体理解。现在很多教师由于长期教授一两门课程,使得其对所教授课程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不深,例如有些专注营销方向课程的教师,在财务方面的知识可能有所欠缺,就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分析经营过程中的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企业经营发展的失败。

(三)不容易控制操作时间

这门实训课程通常将学生分为12-16组,模拟市场上互相竞争的不同公司。游戏的规则通常是所有公司都结束一年的经营后才能开始下一年的订货会。但是每组学生的配合不同,导致有些组完成得比较快;但有些组事先没有做好整体筹划,总是出现操作失误,使得操作时间严重拖后,使其他组一直处于等待过程,消磨了这部分先完成任务的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三、改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教学的对策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

(一)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方式

教师要从师傅的角色转变为教练的角色,不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操作的方法,而是要运用企业教练技术,让学生发挥自主积极性,协商找到最适合自己团队的解决方法,有效而快捷地达到目标。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团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内部密切合作,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建设。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实训第一天的内容不可安排过紧。教师可以在介绍该课程意义和游戏规则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团队建设,包括进行团队成员性格测试,以加深团队成员的互相了解;团队共同探讨公司名字;思考公司的理念、口号;进行角色分工;向全体同学展示团队风采等。这些前期的团队组建工作,是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铺垫。在实训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团队经验分享的方式,在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掌握和专业知识运用的同时,也加深团队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例如,由于沙盘的规则相对较多,初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往往觉得比较复杂,无从下手。教师可以给学生试运营1-3年,在试运营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讨论产品生产战略、市场战略等等。在试运营结束后,让团队总结试运营的经验,并跟全体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点评和反馈,鼓励学生好的策略,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对经营成功的重要性。

(二)聘请有业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

1.担任这门课的教师要熟练掌握沙盘实训的规则,并具备综合管理知识,尤其是涉及财务和生产运作方面的知识我们以用友开发的“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沙盘”为例,该管理沙盘的设计背景是市场上若干家同样生产P系列产品的企业,在产品生产的原料采购、生产、广告投放以及各项费用的耗费等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游戏规则,教师若不能熟练掌握这些规则,必定会造成混乱,不能引导学生在掌握游戏规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2.任课教师还必须具备综合管理知识在这个实训中,资金断流或所有者权益为负都会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任课教师如果不具备财务知识,就无法指导学生进行报表分析,注意资产结构的合理布局、费用的合理支出和利润的最大化。在实训中,公司的运营是环环相扣的,特别是采购环节和生产环节的衔接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掌握生产管理的关键技巧,引导学生通过运用甘特图,有效安排采购和生产(如图1所示)。利用甘特图列出每种产品和生产线的研发周期,再根据原料的订购周期和产品的生产周期,及时统计原料的需求量,安排原料的采购,以便高效地开展生产。避免出现原料供应不足,使生产无法开展,从而造成订单无法提交的违约情况的发生;也可避免由于原料囤积过多而占用过多资金的情况发生。此外,运用表格协助管理,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也是需要经常用到的,是进行有效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帮助团队对订单提交时间、应收款的收款时间等进行有效管理(如图2所示)。利用这样的表格可以提醒学生及时提交订单和收回应收款,避免延迟交订单造成的违约罚款,或未及时回收应收款形成的资金压力。

(三)在时间控制上培养学生时间管理的意识

可以通过订立一些规则,控制每一年度的操作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感受到高效的工作节奏,给学生适度的时间压力,加深学生对真实工作环境的体验。例如,可以限定每一年的经营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一旦超过就要扣最终的得分;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每组的剩余时间进行提醒,等等。

四、结语

“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课程整合了企业管理的各方面知识,促进学生系统综合地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全局观念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这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使这门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转变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扮演好“教练”式的引导角色,而不是像传统“师傅”那样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充分掌握游戏规则和综合的管理知识,并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建设、进行时间控制等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的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昌义,周亚中.沙盘的起源[J].中国民兵,1991,(8):15.

[2]谢东闻,单昭祥.浅谈ERP沙盘模拟课程[J].中国市场,2011,(28):194.

篇5

(1)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但是在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所以导致一些医院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将医院经营成了一个盈利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多收费来实现盈利的目的,既影响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给医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而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使医院在有序的管理当中更加关注患者的就医体验,更能够以患者为本进行医院的经营管理,从而使患者信任医院,尊重医院,进而提升患者对于医院的满意度。

(2)提升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在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的医院中,医院整体管理较为混乱,这就造成了大小医疗事故频发;在缺乏经营管理制度的医院中,行政命令对于医院发展的影响较大,同时也容易出现各种事故;在激励制度不合理的医院,医生会通过收取患者不合理检查费用的方式来实现营业额提升,造成医院内部的恶性竞争,导致医院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差。而通过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能够使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更加的科学、合理和有序,这样,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能够获得有效地提升。

2医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重地影响了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医院经营管理人员自身经营管理技能不高。一些医院的经营管理人员是由医生兼任,这些人虽然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但是却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承担医院的经营管理职能,导致医院经营管理的无序。其次,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缺乏更新。很多医院不重视自身的经营管理,因而在招聘人员时,只重点招聘医务人员,而承担管理职能的人员都是一些较老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虽然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是却缺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知识,也不会使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工具,因此,就造成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低下。

(2)医院缺乏规范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使得医院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没有相应的规则可循,因而容易导致在医院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各个管理人员的权责和职权范围不明确,在整个管理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问题没人负责,应该管理的事情没人管理,而利益大家争抢的情况。

(3)医院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不高。医职人员是医院经营管理行为的承担者,缺乏医职人员参与的医院经营管理容易造成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认同程度不高,进而造成医院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而在一些医院,医职人员通常都是各管其事,没有充分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过程当中,最终造成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医院整体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的状况。

3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策略

(1)提高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医院经营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提升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医院经营管理人员是医院经营管理过程的重要承担者,只有其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带动整个医院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首先,对医院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医院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医院经营管理知识,进而使其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对医院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维持医院正常有序的运行,能够节约医院的运营成本,能够高效处理医院出现的各种问题等。其次,积极招纳一批有医院管理专业技能的人才来进行医院的管理。通过引进由于专业医院管理能力的人才,能够改善医院整体的管理状况,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

(2)建立规范完善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能够使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有章可循。首先,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的医院经营管理制度能够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符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而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拥有很大的可行性,进而切实规范医院的经营管理行为。其次,在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当中,应该保持有一定监督制度的存在,这样,才能够保障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高效实施和认真落实。最后,医院经营管理制度当中,应该明确医职人员的责权范围,确保不同岗位的责权不会重叠。同时,还要确保权责一致,保障权利的规范和高效实施。

(3)提高医职人员对于医院经营管理的参与程度。首先,让医职人员明确医院经营管理对于整个医院发展和自身发展的意义,从而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医院的管理过程当中。其次,对每个医职人员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并且予以相应的考核,让其积极认真地参与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当中,确保医院各项经营管理制度的高效和认真落实。最后,让医职人员参与到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当中,从而获得其对医院经营管理制度的认同,进而使其在医院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认真落实并且积极维护医院经营管理制度。

4结语

篇6

一、设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学习能力。勘察设计单位是以服务为主要活动的团体,面临复杂、竞争、多变的外部环境,经营管理人员要有敏锐的嗅觉,保持与时俱进地适应外部环境的理念,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因此设计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2.攻关能力。公关能力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改善或维持某种公共关系状态而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公关能力表现为一个人在社交场合的介入能力、适应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协调性等等。设计单位对外承接大量的设计任务,而任务的承接和实施需要与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检测单位、质量监督单位、管理部门等发生关系,良好的公关能力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素质之一。3.协调能力。协调能力是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挥才能,是化解矛盾的能力,是聚分力为合力的能力,是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能力,是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设计单位一般受到项目业主时间上的限制而加班加点赶设计工期,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协调单位领导、生产人员、总工办等内部人员按时完成任务,同时还需与外部各方面人员打交道,保证单位的效益和声誉。4.组织能力。组织能力是指开展组织工作的能力。设计单位在与竞争对手投入相同的情况下,要具有以更高的生产效率或更高质量,将其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产品或服务的能力。经营管理人员在单位争取市场份额、项目投标、设计生产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相关组织工作,确保单位的良好运营和对外优良形象。5.预防风险能力。通过认识风险、分析风险,采取正确的决策,从而控制和驾驭风险,减少风险损失进而获得收益的能力。设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在项目投标报价和项目洽谈设计费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现场有一个深入的踏勘,掌握工程所在地自然及社会状况、交通、地形等情况,才能对未来的设计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对项目的投资、盈利、风险等状况进行充分的估计,以采取有效措施将所承担项目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6.分析能力。分析能力是指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单独进行剖析、分辨、观察和研究的一种能力。设计单位获得项目设计任务的基本手段是通过投标中标而来的,经营管理人员要充分分析潜在的投标竞争对手,掌握其基本情况、投标方法、报价思路、商务标和技术标编制特点等情况,以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设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经营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全面,一些应知应会的基本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不到位;二是经营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满足不了中国加入WTO后带给勘察设计市场的冲击,尚未完全适应竞争的市场主流、趋势,对外的公关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一些勘察设计单位在投标过程中违反职场职业道德规则,采取串标、围标、买卖标书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得中标;四是经营管理人员对引导本单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意识薄弱,认为这是单位领导的事,全局观念差,发展理念不够健全;五是经营管理人员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老套路居多,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方法需进一步提升。提高设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的几条途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勘察设计单位是靠竞争取胜市场,靠工程设计质量、信誉赢得市场。因此在工程设计业务取得的途径上要讲求职业道德,杜绝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的价格竞争,不得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排挤、损害和打击其他设计单位,要防止有意、无意损害他人名誉和事业的行为,不得直接或间接抢取其他设计单位已经受托的设计业务。为此,单位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常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自我学习培养,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理论涵养。设计单位是一个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单位,大部分人员都是科班毕业人员,技术专业知识较强,但很多人在从事工作后忽视了学习,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具备企业管理、市场经济、工程方面法律法规等方面综合知识。因此设计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要突出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静下心来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不断丰富自身的工作经验,从而提高工作理论涵养。注重工作经验总结,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总结工作中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对于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或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巨大。比如交通勘察设计单位,不仅要进行年度的工作经验总结,还必须进行单个项目的经营管理经验总结。一个项目从参加投标、中标、谈判、签订合同、开展勘察设计工作、设计评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验收、投入运营是一个跨越时间长、经营内容多、项目管理杂的过程,从工程实施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经营方式、不同的管理理念进行总结,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能提高经营管理人员将来工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同行交流合作,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先进管理理念。参加设计单位同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不仅能提高工程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而且对单位经营管理理念提高也受益匪浅。可以单位与单位间的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交流合作,也可以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特别是与一些知名度大、影响力强、信誉度好、技术水平高的单位进行交流,能极大地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先进管理理念。组织参加相关培训,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培训可以丰富知识结构,进而提高相关工作能力。设计单位要组织经营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增加管理人员的各方面基本知识,比如企业管理知识、工程技术前沿知识、工程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等等,为提升管理人员能力作好储备,为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奠定基础。适时聘请专家讲座,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发展观念。聘请相关专家到单位进行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讲座,对员工素质的提升和单位经营管理的提高,以及单位科学发展观念的增强大有帮助。比如交通勘察设计单位聘请交通规划方面的专家进行“十二五”交通综合发展规划的讲座,则有助于员工了解本区域交通路网规划,帮助经营管理人员掌握潜在的勘察设计项目和实施时间计划,为经营管理人员下一步工作指明方向;再如聘请企业管理方面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则有助于单位领导与经营管理人员达成经营管理的共识,经营管理人员提出的相关措施得到单位认可,单位发展的观念得到统一,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观念。不断接受各种挑战,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经营水平。经营管理人员在项目的经营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必然要面临各式各样的难题。比如工程投标及投标报价的挑战、设计项目前沿技术的挑战、业主对设计特殊要求的挑战、设计工期限制对经营管理能力的挑战、工程实施中变更的挑战等等,经营管理人员面对这些新鲜问题,要开拓创新、勇敢面对,从思想上强化认识、应对理念上不断更新、应对措施上日趋完善,直至接受挑战后带给单位更多的进步,更深层次地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经营水平,更高水平地为设计单位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作贡献。

本文作者:郑燕清工作单位:宁德市交通工程勘察设计院

篇7

一、职业经理人的概念

一般认为将经营管理工作作为长期职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并被企业聘为掌管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就是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其“职业”特征有四点,一是经理人职业化和岗位职业化是同一个取向;二是职业经理人一定是处于专业管理岗位上,不管是从事技术、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生产、项目管理还是其他经营管理,同时,在某些专业上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有较深的经验积累;三是有基本的信托责任意识和能力;四是能够通过市场正常流动。

二、我国煤炭企业职业经理人基本情况

在煤炭行业,企业通常都是以煤矿的形式存在,企业领导者就是矿长,国有煤矿企业的矿长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任命,新上任的矿长都要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取得矿长资格证才能上岗。但这往往是任职后才去参加培训考试,是先上任后认证,是否具备煤矿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事后才能知晓。且此类培训考试以煤矿安全生产知识为主,不是按照职业经理人资质要求进行的,所以这种资格认定并不表明其具有职业经理人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现今煤炭企业特别是大中型煤炭企业,向多产业、多元化的经营方向发展,承担了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责任,给煤炭企业经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社会发展的需求,催生了煤炭企业职业经理人这一特殊的群体。

为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尽快建立一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具有较高素质的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队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开始了实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2005年8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出了《关于开展“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的通知》和《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执业资格条件》(行业标准编号:MT/T1031―2006,国家备案号:18845―2006)。在上述通知和资格条件的基础上,今年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又了《2008年全国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实施意见》,确定了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的组织机构,对申报程序,资格认证培训,职业资格认证,职业资格证书的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规范了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的认证工作。

三、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成长的必要环境

职业经理人的成长需要适合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我们把它划分为五大类:

一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它包括政府为鼓励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应用现代企业制度去经营管理时,积极引进和使用职业经理人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

二是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认定和评判。它包括对职业经理人选的评判、资质的认定,分类等,职业经理人选的评判和认定是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经理人的资格条件是什么,职业经理人怎样认定,怎样科学设定职业经理人的认定方法和程序,如何科学地进行评判,如何进行专业分类等。

三是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的建立。市场是对人才合理配置的最好方式,只有建立起完善的职业经理人人才市场,才能为人才流动搭建起平台。通过市场上的充分竞争,企业严格考察、筛选、得到聘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四是企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视和培训。职业经理人成长于企业之中,只有企业高度重视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并为其成长提供大量的培训条件和发展机会,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符合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经理人。

五是政府和社会对职业经理人的考核评价及信誉体系的建立。职业经理人的考核评价及信誉体系的建立,是建立职业经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只有建立好这一体系,才能对企业聘用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业绩、职业道德、人格品质进行科学、公平的考核与评价,并据此对其进行奖惩。

篇8

一、培训组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培训会议精神,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经过培训使全体员工成为一支凝聚力强、能征善战、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优秀团队,经行党委研究决定,成立员工素质培训委员会,主任由××同志担任,副主任由××、××、××同志担任,成员由行机关各部室、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培训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管理部,办公室主任由××同志担任,成员由人力资源管理部、办公室、工会办公室、物业中心、科技处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培训工作的计划、组织、安排等。

二、培训重点

在当前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按照省分行党委提出的“创建学习型银行,争当知识型员工”要求,以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为目标,推行目标清晰,任务明确的分级分类培训。根据我行的实际情况,培训工作将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

1、对支行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人员的标准和要求,重点充实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知识、经济资本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加强对管理艺术、商务礼仪、 1

营销技巧、员工激励、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培训,强化领导方法和管理技能的训练,培养稳健的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系统思考、驾驭全局的能力。通过培训,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方式,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通过培训,提高支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使支行高级管理人员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对优秀专门人才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加强对优秀人才和后备干部的培训,重点加强对现代银行业务知识、法律法规、现代银行管理知识、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培训,强化对优秀专门人才和后备干部思维方式、管理理念、经营思想等的转化和培训,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科学工作方法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加强职业道德和职业文化修养的培养,人际关系沟通和对外工作协调方面的训练,培养一批未来能够担当高级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后备中坚力量。为了加强对科级后备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出外进行拓展训练。

3、对基层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培训。对他们培训重点是牢固树立依法合规安全经营理念,加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培养创新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加强对上级行经营管理理念、工作措施、政策的学习培训,加强营业网点负责人对现金管理平台、网上银行、国际业务、业务等新业务的学习培训,加强业务能力、社交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的技能培训,提高营业网点负责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提高其严格规范管理的自觉性,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4、对一线操作员工的培训。对全行基层一线员工以提高职业文 2

化素质为重点,以岗位培训为依托,强化操作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新业务、新技能的培训,拓宽职业技能、增强岗位责任意识。加强信贷、会计、客户经理等要害风险岗位员工的教育,牢固树立规范经营、遵章守纪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推行岗位资格制度。推行各个岗位的分级分类测试,进一步明确岗位资格标准,把取得岗位资格作为上岗的前提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上岗、在岗、转岗培训,搭建以岗位资格培训为基础的全员岗位培训平台。对经办岗位员工要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及时进行新业务新知识的培训。

业务一线的员工,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经办岗位员工必须通过岗位培训考试,取得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通过在职教育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临柜人员要按照综合柜员制的要求,做到一专多能,熟练掌握会计、储蓄、出纳和计算机操作等综合技能,同时加强对电脑操作、客户服务、商务礼仪、新业务品种和业务操作流程的培训、以及防假反假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客户经理的培训,重点是加强对客户经理管理思想的转变,市场营销方法、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的运用、日常客户关系的维护和管理知识和技能上,加强对企业管理、企业财务分析、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综合理财业务的培训、加强对银行规章制度的培训、商务礼仪知识和技能培训。

三、培训方式:

培训工作要从我行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方式,使培训既有针对性、目的性,又有成效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克服僵化的理论说教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培训方式对全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变“要我提高”为“我要提高”,从而增强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 3

1、集中授课。对不同层次的员工,都要针对培训内容进行一些集中授课,通过集中授课,使大家对概念性、理论性的知识内容能有系统性的掌握和了解,提高大家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集中授课还可以用较短的时间、花费较少的培训经费尽可能多地培训较多的人员。

2、专题调研。对高管人员、优秀专门人才、业务骨干为主体的核心人才的培训,要组织培训人员深入金融同业市场、客户群体和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把我部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有效措施,并总结经验在辖内加以推广,提高学员的思考、分析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题分析。举办业务经营分析会、专业研讨会和座谈会,邀请系统内和社会上的知名专家学者对商业银行领域的前沿知识、信息资讯、市场趋向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培养学员敏锐的市场意识和对前沿知识的追踪能力。

4、素质训练。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综合素质的需要,在中青年管理人员和青年骨干员工培训中要开展体格、品格、心理素质等内容的训练,引入体验式培训,每年组织他们进行拓展训练,增强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良好的品格修养、生活志趣和健康的体魄。

5、以会代训。各部门要结合本专业实际,要通过各层面、各专业会议,做好规章制度宣讲、贯彻工作,增强全体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提高化解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6、在岗培训。由于处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我行辖内工作任

务十分繁重,人员相对偏少,为了正确处理公学矛盾,我们将采用以自学为主和集中学习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引导自学: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根据各时期培训重点,准备教材,制定出自学计划,由相关人员按照要求,对其内容进行自学。在此期间,写出学习笔记或按照规定的题目写出论文。

集中辅导:按照学习计划的安排,在适当的时候对受训人员进行集中,集中后按照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讨论,如现场给定题目和准备时间,由受训人员即兴发挥演讲;参加培训人员宣读自己的论文;每次组织3至5人就某一个题目各抒己见;播放相关资料,供大家讨论等。在集中学习讨论时可根据情况随时采用各种方式,必要时我们还可安排评委现场打分和营业部领导现场观摩。总之集中时,我们将较少采用考试方式,而更多的以讲演的方式来考核受训人员自学的成果,为的是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参加培训人员的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培训增加凝聚力,提高执行力,增强竞争力,为我行的有效发展献计献策。

四、培训内容及具体安排

培训内容:常规业务、新知识、公司治理结构、行业形式分析、金融形势分析、经济形势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等。人力资源管理部对培训教材的选取将本着实用的原则,采用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成熟的教材,并且以后根据培训的需要与大家的需求,随时进行变更,目的是始终将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吸收进来。

具体安排:以职工夜校为平台,方式灵活多样;以城区、各县行为单位组织自学,培训对象:基层主任、会计主管、监管员、柜员、信贷从业人员,分门别类,做到及时学,所有员工应知应会,营业部

将组织巡讲团到各行巡讲指导学习,巡讲结束后统一组织出题、考试,检验学习成果。机关每周五2个小时时间,看录像或各科室新业务品种讲座,以会代训。科长、行长与时俱进,与股改、新台阶、环境变化相结合。

常规业务简要分类:

1、财务会计

培训内容:

(1)总行、省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文件;

(2)新财会管理系统、操作流程;

(3)新会计准则、制度;

(4)会计工作的重点和风险防控点。

(5)柜员业务培训。

2、信贷前、后台业务

培训内容:

(1)法人客户贷后管理、个人住房贷款操作、第三方存管业务操作规程。

(2)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小企业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操作流程。

3、国际业务

培训内容:外管政策、外币鉴别、外汇会计、国际结算和外汇产品。

4、银行卡

培训内容:贷记卡业务、银联国际标准借记卡(6228卡)业务、ATM操作和管理、网上银行操作和营销。

5、法律专业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

(1)《新公司法》、《破产法》、《担保法》等;

(2)案件管理系统的录入和维护;

(3)法律审查及合规管理。

6、计算机相关知识及业务操作培训

培训内容:

(1)柜员业务操作培训;

(2)办公软件OFFICE知识及操作培训;

(3)计算机网络技术(路由器和交换机技术);

(4)服务器设备管理技术(DELL服务器、IBM服务器和联想服务器);

(5)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五、有关要求

1、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要切实转换观念,摈弃培训浪费时间、占用精力的旧观念,树立培训是的福利观念,真正把培训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花大气力把培训工作抓好,通过培训挖掘现有人才潜力。

2、建立培训档案。各部门要将培训组织情况、选用教材、培训内容、参训人员、考试成绩、培训效果等建立档案。同时要将整体培训情况报营业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备案,以确保培训效果,达到提高员工素质,适应商业银行经营需要之目的。

3、制定措施,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培训情况将纳入机关部室业绩考核,每次培训由人事部门负责组织对培训情况进行评价,

篇9

在职业农民培养体系方面,可以借鉴韩国、德国等国家办学经验,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提倡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理念。职业农民培训应以帮助他们掌握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其产业化、专业化程度为主要目标,培训方式可以结合“一村一品”的农业专业化改造项目,进行包括种植业技术、养殖业技术、设施农业等农业生产知识培训,把农民的需要与培训活动统一起来。组织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以及共青团、妇联、科协等方面的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让更多的农业劳动者接受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培训,为高素质经营型农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种植大户,应考虑其对市场和经营管理知识的迫切需求,以把他们培养成农村社区的示范带头人为目标,采用更系统、更高层次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和市场应对能力。

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应以培养农民的合作理念、普及合作社知识为主,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协作型农民,激发他们成立和管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营管理、社员民主参与能力等管理知识,通过软件和硬件支持,加强他们采集和利用市场信息的能力。

篇10

 

(一)工商管理专业设置及其设置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初衷是为了培养能够从事工商企业及其他各类企业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经过专业培训及学习,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能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工商业及各类企业管理的基本技能及方法,并胜任企业管理工作。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则是以培养优秀管理型人才为目标。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及实操能力,有较好专业技能、以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使得该专业的学生既有较髙科学素质,较好的创新学习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应变能力及专业工作能力,又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才干。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直致身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商管理专业,其人才培养现状与设置目标可谓相距甚远,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参与性较弱,教师难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当前,国内髙校工商管理专业大部分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灌输式”教学,其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缺乏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因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难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而整个教学过程仅凭考勤、成绩、纪律约束等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2.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中心,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脱节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主要以教材为参考依据,教学内容均围绕教材而设计。而教材作为一种理论知识的总结,提炼于实践,具有一定滞后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易出现“读死书”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如脱离教科书,便完全不知所措,缺乏应有的适应环境及应变的能力。

 

3.当前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通常缺乏对工作岗位的了解,不少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频频“跳槽”

 

在与一些已毕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及部分在校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专业不少学生对于哪些工作岗位适合自己感到迷茫,而就业后频“跳槽”便成为该专业学生间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该专业的在校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作用,以及未来要从事何种工作等茫然不知所措的更不在少数。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实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体验及了解。

 

二、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随着国家“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号召,各髙校纷纷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应运而生。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已对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模式及其优势展开了深人研究。主要为如下几方面:

 

(一)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是一种创新

 

裴丽洁(2011年)认为,企业管理沙盘实验的最大特点即采用了体验式教学,并于实践过程中融人知识性、趣味性、实战性。韦艳(2010年)认为,沙盘企业经营实践课程与传统理论课相比,具有互动性、对抗性及趣味性。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传统理论进行了革新,对学生的实践、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可发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综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崔玲珑(2010年)认为,企业管理沙盘实践课综合性较强,且具有跨专业、跨学科的特点,对教师各方面知识要求较髙;唐时俊(2010年)认为,企业管理沙盘实验课能让学员通过直观的方式去体验、学习抽象复杂的经营管理理论,并采用完整生动的视觉感受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而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其操作过程中要求兼具管理科学、运筹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基础。因此,要带好该实践课程,对教师的水准有较髙、较全面的要求。

 

(三)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可多方位拓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管理技能

 

裴丽洁(2011年)认为,企业管理沙盘实验课是模拟企业运作管理的实验,其涵盖的经营管理知识全面而广泛。在企业模拟经营管理过程中,需综合运用所学企业管理知识对企业经营进行控制,如成本控制、订单控制等。而能否合理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则成为模拟企业经营成败之关键。陈春蕾(2011年)认为,企业沙盘模拟实验正是在孤立、零散的知识基础上,去拓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知识的广度及深度。它涉及企业战略管理、产品研发、生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技能,其中任何一方面技能的缺失,都有可能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短板,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最终失败。因而,企业沙盘模拟实践课程为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实践锻炼平台。

 

三、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对于传统人才培养现状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

 

通过对国内外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现状的研究,笔者发现其对于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传统人才培养现状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可较好地予以缓解或解决,主要体现为:

 

(一)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可充分调动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热情及主观能动性

 

如前文所述,传统教学模式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髙,缺乏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而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的实施促使学生在实践课程中切实参与到模拟企业经营管理中去。该实践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带来的抽象及乏味,将学生带人了一个真实的企业经营情境,通过模拟处理某企业各部门所发生的真实业务,大大提升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直观认识,提髙了其学习主观能动性。

 

(二)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的实施较好地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结合了起来

 

工商管理专业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大弊病是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而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则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的紧密结合。实践中通过模拟某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教师得以引导学生将其各科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片系统的管理知识体系,将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一种综合管理能力及素质,并借由此帮助学生实现其知识的具体化、有序化及系统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如通过模拟实习,学生在参与研发、采购、营销、生产、品质等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整合所学的各科管理知识,掌握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的专业技能与方法,成为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通过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课程,加深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工作岗位的了解,找准其未来的职业定位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缺乏对不同部门工作岗位的认知,难以对未来职业进行合理定位,于是出现了就业后频繁跳槽地现象。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课能让学生通过模拟企业不同职能部门的业务操作,如从研发到技术,从生产到质检,从营销到库存,从财务到人事等,熟悉各职能部门是怎样独立运作,部门间又该如何协调关系,并通过此找到相应“职业角色”的感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进行初步的定位,从而体会自身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接受及热爱程度。并通过参与企业各不同部门的实习,体验现实中企业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启发工商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其创新思维

 

当前国家对于髙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有较多优惠政策,如提供小额担保贷款、享受职业培训补贴、享受更多公共服务等。然而据调查,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比例仅为0.3%。主要原因在于髙校学生创业意识缺乏、创新思维不足。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能提供一个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的平台,供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实习,使其能以实践的方式模拟操作企业运营的全过程。通过企业模拟实习沙盘实践教学的开展,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强化了其创业意识,并增强了其创业信心,激发了其创新思维。

 

四、结论

篇11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各类企业基本上是按照指令性计划生产,会计核算以财务、成本核算为主,企业管理是管人、管事为主,很少有研究经营管理,需要经营决策信息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企业转换经济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的转变带动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管理已经不是苦思冥想、主观臆断、从上管理的活动,而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在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基础上科学决策后而为之。企业管理决策所需财务方面信息也进一步扩展,不仅需要外部财务报告,而且需要内部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业务单一的财务核算难以担当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财务信息的重任,因此,企业必须配备既能进行定量分析又能定性分析的管理会计,组建管理会计团队,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信息支撑。

二、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缓慢的原因

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缓慢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缺乏管理会计知识,企业不具备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科技手段落后,影响管理会计作用正常发挥,从而得不到经营管理决策者认可,形成了管理会计得不到推广应用局面,影响管理会计队伍建设。

(一)企业财务人员知识单一,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工作需要

大多数企业现有财务人员虽然大部分是财务会计专业毕业,但是多数院校都是注重财务核算能力的培养,业务学习和实际演练偏重财务核算,尽管有的院校也开设了管理会计课程,因管理会计涉及知识理论有一定难度,并且运到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知识,对于大多数文科出身的财务专业学生来说,在管理会计知识学习上望而却步,只学个皮毛,在实际业务上无法运用自如。目前大部分企业财务工作只限于业务核算,没有达到广泛应用管理会计的程度,给财务专业学生造成“管理会计学了也用不上,即使用了也不多”错觉,消极对管理会计课程,大部分财务专业毕业生很难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影响管理会计作用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的体现。

(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会计无用武之地

经过不断深化改革,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手段还有一定距离。国有企业虽然转换了经营机制,但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企业经营管理受企业决策者影响仍然较大,主要领导意志决定企业的发展经营思路的比比皆是,没有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进行企业管理的意识,管理决策脱离信息,从而使得管理会计在企业中难以普及、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需求市场根本没有建立起来,更谈不上加强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了。

(三)企业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不畅,影响管理会计工作推进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在于,管理会计履行更多的职能,需要企业各部门协作提供相关信息。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完整信息系统,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仍然是孤立的,没有实现共享,很难保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

(四)企业管理科技手段和设施落后,影响管理会计工作效率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平台建设严重滞后,没有成型管理会计工作专门软件系统,管理会计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手段仍然较为落后,靠手工劳动,造成信息时效性差,无法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决策需要。

三、加快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环境是关键

目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不到管理会计在经济管理决策中的作用,管理会计核算手段落后,基本上是事后控制,没有事前预测、事中控制的能力,影响管理会计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是制约管理会计发展重要因素,是制约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关键所在。

1、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企业经营管理好坏关键因素是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作用是否得到发挥也是人。企业决策者接不接受管理会计,允不允许管理会计协助经营管理决策,是企业管理会计生存发展关键因素。要想发挥管理会计重要作用,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和全体员工认识。一是加强管理会计方针政策学习,提高企业决策者思想意识。管理会计帮助企业决策是今后发展趋势。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把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财政部2014年《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中明确了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工作职责,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战略,周密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从企业层面来看,国内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都建立以CFO领导下会计系统,将管理会计纳入,并赋予管理会计重要职能。从社会层面看,专家、学者和广大财务工作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方面研究,致力于管理会计在企业普及应用;部分机构已经开展注册管理会计师培训和认证工作,管理会计职业化正在逐步推进。二是加强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和管理会计知识学习,提高企业决策者应用管理会计的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企业拥有了更多的自主决策权力,科学决策和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在企业中的运用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完善、更新自己知识水平,掌握现代管理知识,包括管理会计相关知识。三是在开展管理会计知识培训同时,引经据典,重点讲解企业应用管理会计成功案例,使企业决策者从根本上认识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坚定企业决策者应用管理会计信念。四是将企业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纳入业绩考核,提高企业决策者使用管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兴趣,从促进企业决策者提升认识,使管理会计成为管理中的常态工作。

2、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是支持管理会计理念与方法落地,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管理会计工作不仅需要会计部门提供资料,而且需要投资、风险、生产、销售、市场等部门提供资料,并且要求各种信息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实时性,使决策者能够随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状况。目前多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彼此孤立,未得到有效整合,各部门信息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通,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及时获得和整合相关信息,影响决策支持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企业应推进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整合各个分散的信息,建立覆盖企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共享的信息平台,促进管理会计的预算管理、财务数据分析、成本费用管理和财务预测、为管理层提供财务及非财务信息以支持商业决策等传统职能,以及投资项目绩效考核与评价、风险管理和参与战略制定等决策性职能的如期履行。

3、实施科技创新,提高管理会计工作效率管理会计工作不仅需要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方法,而且需要各个方面信息。要想提高管理核算效率,及时获取准确信息,必须增加管理会计工作的科技含量,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和建立企业信息平台,并做好信息平台与管理会计系统有效互通,实现信息共享。管理会计使用专用软件,可以使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复杂的公式和模型得到有效运用,同时采用计算机和专用软件可以减少人为干扰,不仅可以保证运算的准确性,降低劳动强度,而且可以使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预测、决策等方面的信息,满足企业领导者决策的需要。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所、软件开发公司合作,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结合企业实际,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为管理会计开展工作、满足企业决策需要提供支撑。

(二)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企业管理会计队伍建设

管理会计通过采用会计、数学、统计等各种技术方法,据实分析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对有关指标进行预测,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这要求管理会计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掌握数理统计和经济数学、逻辑学、行为科学、IT等学科的技术方法,还需要熟悉业务运营、了解业务的每个环节,拥有管理者的视角、精通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以及必备的沟通能力。构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队伍,首先要走内部人员培训的路子,企业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具备知晓企业管理模式、结构、运行环节及特点的优势,采取送到高校或管理会计培训学校学习,或请管理会计专家来企业授课的形式,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所需要的各项知识,拓展会计人员的视野,提升胜任管理会计工作的能力。其次,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按照企业管理需要定向培养管理会计方面人才,充实一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企业管理会计队伍,提升管理会计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作用,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有效的应用和推广。

(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管理会计综合素质

篇12

[关键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6.168

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使我国商业业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连锁经营异军突起,其连锁门店数量和销售额增长速度较快。但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相对比较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而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该方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期更好地提高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水平,为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连锁经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尤其是管理工作几乎涵盖了连锁经营运行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全面性、系统性的连锁经营管理不仅可以确保连锁经营的高效性、稳定性,而且还可以准确地预测连锁经营阶段潜在的风险,从而实现连锁经营发展的条理化、系统化。在连锁经营管理阶段,需要对各个时期的运行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的记录,这些信息和数据不仅能够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为连锁经营方案的制定和未来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加大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正在面临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管理能力有待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不仅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地开展,而且还会影响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此时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教学方案和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效率,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交换模式

交换模式在高职院校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通常是指经营内容相同的连锁经营机构采用交互式来对连锁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学习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和管理内容,并对其优秀的地方进行吸收。交换模式下,连锁经营机构需要根据对方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并签订相应的合同,避免管理内容及管理技术外泄,对于培训结果与预期结果差距较大,还需要提供相应的金额培养,如果所培训的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该连锁经营机构的发展,则需要该连锁机构为培训方提供额外收益的10%~20%。因此,交换模式不仅可以增加连锁经营机构的交流与沟通,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

2.2定期模式

定期模式通常是指阶段性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培训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般分为5个阶段进行培养。第一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巩固,从而对其有个系统化、完整化的了解,在大脑中构建连锁经营管理知识框架,以确保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在该阶段能够对经营管理的基本技术、基本技巧及基本操作等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为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短时间的实践操作,有效提高管理人员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效率;第二阶段:注重对各个方面的操作技术和专业性的经营操作进行培训,主要包括管理的方案制定、管理的流程、管理的内容、管理的注意事项、管理的重点等,并注重对管理技巧的传授,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管理能力水平;第三阶段:对连锁经营管理新研究内容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保证每一位管理人员都可以更好地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从而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应对更为细节、更为复杂的问题,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的整体质量;第四阶段:综合性培训,主要是对各种管理成功的案例进行展示和讲解,并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对案例进行分析;第五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测试,以实践效果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根据测试结果来判定其是否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2.3顶岗实习培养模式

该模式通常是指高职学生在完成大部分专业課、基础文化课及校内实验实训课后从事校外实践性教学的培养模式。实际上,通过顶岗实习培训模式,可以使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确保顶岗实习培养模式的顺利进行,则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实现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零距离”培养模式,通过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可以使他们亲身体验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亲自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的管理要求等,更好地检验自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意识。此外,顶岗实习培养模式还能够使学生注意相关工作细节,更好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工作水平,使他们更好地胜任连锁经营管理工作。

3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的对策

3.1注重培训效果和模式创新

作为高职院校,在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要对高职学生的初次就业给予考虑,而且还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给予考虑,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一些实践环节及选修课程,以确保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课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效果。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注重对培训效果和模式的创新,通过社会实践、互动教学专题讨论等教学方式,来更好地提高培训的效果。当然,高职院校也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他们构建互惠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更好地提高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质量。

3.2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

实际上,连锁经营和高校教育都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行业、企业掌握了工作环境和岗位对高职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要求的第一手信息,此时通过在企业、行业与高职院校之间构建平等的合作关系,并鼓励职业培训机构与行业企业可以适度介入人才培养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

3.3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安排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到连锁企业进行现场实践,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流程,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同时,构建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定期聘请连锁经营企业的管理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和课内实践课指导教师,将一些管理经验、管理技巧和管理理念直接地传达给学生,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作为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高连锁经营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进而推动连锁经营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霞,蔡春江,何武香.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医药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药房,2017,5(9):89-90. 

[2]邱云.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3):114-115. 

篇13

关键词:教学团队;师资培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高职教育

一、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基本结构

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最初,教学团队成员主要以财经类专业教师为主,内容与方式上选择以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为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选取高职类教材,运用案例教学、模拟实操、实习指导等方式构建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此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加强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力图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教学团队实践技能水平,具体包括专任教师下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聘任合作企业不同类型岗位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而近年来,在选拔新教师进入团队时,在学历基础上,加入了相关企业实践经验的条件,希望能挑选最合适的“双师型”素质教师。经过多年努力,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双师型”素质初步构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连锁经济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特质也有了新的变化,对教学团队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面临的困境

(一)专任教师的实践技能培养任重道远

为了更好培养专任教师实践技能,提高专业实践课程教学能力,高职院校一直通过培训、考证、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三种途径效果明显,教师开阔了眼界,掌握了实践技能,积累了企业经营经验,并将这些大量转化为教学案例、方法和技巧。但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欠缺的地方。首先,无论是培训还是挂职锻炼,时间都比较短,而知识、技能、经验需要时间的积累;其次,学习实践偏向于全面性,具体到每个岗位、每项业务的深入度不够;再次,持续性不够,教师在完成相关学习后,并没有在今后的时间段里继续相关活动。而实践技能的提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性培养。

(二)企业兼职教师缺乏一定教学技能

通过校企合作,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将连锁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基础工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纳入到专业教学团队中来。这些人员主要承担实践课程教学,特别是顶岗实习的指导。企业兼职教师经营管理经验丰富,提高了学生实操技能水平,使其更贴近和了解现实连锁企业发展经营现状。但由于企业兼职教师未受过专业教师教学培训,因此缺乏教学方式方法和技巧。还有部分兼职教师是从基层做起,不能胜任专业理论、管理知识等方面教学。兼职教师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极大影响了专业教学效果。

(三)人才引入机制不够完善

最近几年,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引入新教师上关注其是否具备一定实践技能水平,抛弃单一以学历,年龄为基础的选拔机制,增加了相关企业工作经验条件,并放宽了年龄限制。由此,引入了大量具有一定工作年限的高学历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引入完善了现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结构,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但教学实践中,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需要老教师的指导。连锁经济发展迅猛,零售商业变革巨大,引入教师的原有储备明显不足。新入教师的培养依然任重道远。

三、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策略

(一)知识技能更新是专任教师培养的关键

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经营经验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培养重点,无论选取何种方式,关键是持久的学习和训练。教师不能原地踏步,可以通过学历升级、专业培训和挂职锻炼等多种途径实现能力升级。高职院校教师应坚持开展持续性的培训、挂职锻炼活动,掌握经济发展现状,积累教育教学素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也应该积极通过创新来实现教学方法、模式的改进,提高教学效率与水平,更可以通过创业来积累商业零售企业经营实战经验。

(二)坚持合理选用和培养企业兼职教师

在明确兼职教师在教学方式、经验不足的基础上,应对今后兼职教师的选择制定合理标准,如学历、经验、岗位等要素。学历低的基层岗位人员比较适合于实习或实操性课程环节的教学指导,学历较高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承担专业性课程教学或该课程部分实践环节的补充教学。企业创始人则可以以讲座、论坛方式来开拓学生视野,熟悉实际经济发展现状,了解企业最初创建思路和未来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各种平台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指导,例如专任教师可以与兼职教师沟通来指导其如何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也可以组织专项培训活动来实现这一目的。

(三)良好沟通合作是教学团队成长的动力

教学团队是一个集体,专任教师间,兼职教师间,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间都应把合作沟通学习作为团队建设的主要途径。专任教师间应将互相交换新知识、新教学方法,互为指导,彼此提升;兼职教师间则要互相传递经营管理经验,学生指导经验技巧等,提高彼此专业能力;专任教师要多与兼职教师沟通,指导其教学工作,同时吸取其专业技能、经验,提升自我实践技能水平。良好沟通与合作才能使整个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上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提高整个专业教学水平。

作者:王青 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欧红玉.校企合作模式下“三位一体”教学团队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篇14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盟“十一五”规划精神,以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目标,坚持实效性和针对性原则,以民营企业和较大规模个体工商户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为重点,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我盟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阶段性目标

2007—2010年,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逐期、逐批培训,使全盟60%较大规模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及20%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体经营者了解国家相关经济政策,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广大员工掌握岗位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

三、培训内容和形式

1、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国外研修

通过学习研究发达国家企业经营管理运作的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培养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和提升核心能力。

以组织肉类加工和畜牧业养殖企业赴澳大利亚研修为重点,2007-2010年,每年组织一批我盟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赴发达国家研修考察。

2、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江浙研修班

利用浙江、江苏两省全国工商联培训基地资源和我盟党政干部培训基地资源组织培训班。使我盟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更加了解中国民营企业发祥地—温州,学习江浙地区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增加两地民营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2007年—2010年,每年举办1期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江浙研修班。

3、民营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训班

以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人才资源、团队合作、领导策略为培训课题,2007—2010年,每年区分行业在企业生产经营淡季安排组织。培训地点选在山东青岛和北京及其临近城市。

4、民营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班

以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民营企业发展理论和工商管理知识为主要培训内容。2007—2010年,适时举办。地点以盟民营企业培训基地所在地锡林浩特市为主,适时深入旗县进行巡回培训。

5、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

结合我盟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申报工作进行,每年根据申报情况,分行业举办几批次专业技术知识培训班,时间为每年11月—12月份,地点为申报人员集中的旗县市。

6、民营企业定点综合培训

结合企业所从事行业和企业发展情况,根据企业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同时安排培训。可将几个有类比性的企业组合在一起安排。

7、工商联(商会)干部培训

结合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研修培训进行。在开办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的同时,安排全面提高工商联(商会)干部素质,做好新时期商会工作课题,并考察培训地工商联(商会)。2007年—2010年,对全盟工商联干部轮训一遍。

四、主要措施

1、建立民营企业培训基地

民营企业培训基地由盟外培训基地和盟内培训基地两部分组成。

盟外培训基地分别设在山东青岛、浙江温州、江苏杭州和北京市。名称为民营企业青岛培训基地、民营企业温州培训基地、民营企业苏州培训基地和民营企业北京培训基地。青岛培训基地依托青岛兰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建立。青岛兰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管理培训、咨询、教材研发与推广的培训机构,汇集了一大批具有现代管理智慧和全球视野的专家和培训师。该公司先后为全国各地600多家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培训效果得到广泛认可。06年7月,我会与盟组织部联合依托兰德公司举办了第一期民营企业家青岛培训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民营企业青岛培训基地培训教学组织由青岛兰德公司与我会共同负责,培训服务由青岛兰德集团承担。温州培训基地依托全国工商联温州培训基地培训资源和温州工商联组织优势建立。苏州培训基地依托我盟党政干部苏州培训基地资源和苏州工商联组织优势建立。北京培训基地依托我盟党政干部北京培训基地培训资源及北京兰德集团和全国工商联组织优势建立。

盟内培训基地设在盟工商联非公经济人士培训中心,名称为民营企业培训基地。盟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中心于2003年6月成立,几年来,举办了10余次全盟非公人士培训班,共培训民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次。中心原设在盟工商联办公楼(现已拍卖),拥有一间教室和简单的电教设备。新址拟设在正在建设中的锡林郭勒盟商会会馆,商会会馆竣工后,进一步配备培训设备设施,确保培训活动规范运行。

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为主,辅之以电视教学。为兼顾企业生产经营,方便企业人员的学习,教学活动采取“请上来”与“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基地中心场所集中培训的同时,适时深入旗县进行巡回培训,教学活动由盟工商联经济科具体负责,根据具体情况,部分培训班将会同组织部、人事局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

2、投入专项培训经费

设立民营企业培训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民营企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和民营企业考察培训补贴。同时,本着政府投入、企业筹备、个人承担相结合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确保民营企业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为各级工商联划拨专项培训经费。盟工商联年20000元;旗、县、市工商联年5000元,用于带队组织并参加国内外培训考察活动。

3、组织专业师资队伍

根据我盟民营企业发展需求,邀请熟悉非公经济发展的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学者、专家为民营企业培训基地的授课教师,同时在盟内组织一批适于为民企授课的优秀教师,组成我盟民营企业培训专业师资队伍。以前几年培训所邀情、聘用的教师为基础,同时利用自治区工商联、盟组织部、盟人事局培训基地师资资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