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护理评估范文

手术室护理评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0 15:36:0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护理评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室护理评估

篇1

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以及经济情况等信息,在访视过程中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亲切交谈,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活动,针对不同患者心理状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认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他们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安慰,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和措施。回答患者担心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增强面对手术的信心。告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理人员会陪伴其手术过程,使患者可以放心接受手术。

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术前去看望的护士接待,主动迎接并亲切问候,扶到手术床上,在手术中给予患者体贴周到的关怀,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及治疗措施时要做好解释说明,动作轻柔,操作娴熟稳准,掌控好手术室温度,避免患者受凉。另外,不与其他人随意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以及患者的病情,在手术中适当调节患者情绪,可以轻轻触摸患者的手,以传递对他的鼓励,最大化地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使患者感受到人性的温暖。

术后护理将患者手术时所遗留血迹等用温水擦拭干净,给予患者真挚问候与祝福,确认手术无风险发生及并发症后,告知患者手术成功。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告诉局部麻醉患者回到病房就能吃东西,但要注意不要吃太刺激和过硬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告诉患者在咀嚼过硬的食物时,嘴部的肌肉连带着整个脸部的肌肉都收缩,会影响到眼睛的伤口。对视网膜脱离手术指导卧位,避免剧烈的运动;保持大便通畅,不要剧烈的咳嗽,不要揉眼、碰眼,包扎眼部一天,然后根据医嘱点眼药水。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于出院当天,将医院自制的住院患者对护士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舒适度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由患者不记名回答问题,660份调查表全部收回,将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对护理舒适度比较实验组在手术中及术后感觉舒适度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讨论

在现代医学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已成为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科手术又是特殊部位,手术时患者的头面部用无菌巾包裹。眼科手术大多是局部麻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手术,完全凭感觉和听觉来感受,需要护理人员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将爱心、耐心、责任心、同情心融入到每一个护理细节。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表现在护士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给人以美感,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

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最优质和最全面的服务,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整个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将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全面推向了以人为中心的良性健康发展轨道。手术患者是一组特殊的人群,需要被尊重和理解,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还要求接受人文关怀。在眼科手术室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理念,护理人员用细腻的服务,良好的语言沟通,专业的健康教育,不仅降低手术的风险,也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很满意和总满意度比例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69.39%和98.48%,而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比例显著降低,手术中和术后感觉舒适的比例明显提高,分别达到78.18%和86.97%,而感觉不舒适的比例明显降低。提示眼科手术室中要保障工作质量,首先应充分彰显人性化,在严格实施眼科手术室护理常规的同时,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并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实行科学的管理手段,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篇2

关键词: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手术室护理;应用

对于我国而言,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日益突出,老年人受到骨骼健全程度,骨龄等因素的影响[1],出现意外跌倒事件的可能性越来越高,需要引起临床工作人员的特别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受到平衡功能降低因素的影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造成跌倒[2]。为了能够避免因病患跌倒而产生的人身意外,降低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建议在手术护理工作中引入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3]。本文选取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部分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对其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7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干预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2±3.1)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3~85岁,平均年龄(64.7±2.6)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50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健康宣教、遵医嘱用药、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1.2.2干预组 干预组50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进行干预。具体实施方法为:患者在入院24h内填写跌到危险因子评估表。将总评分在4分以上的患者纳入高危型跌倒研究范畴当中(本组50例患者均属于此类型)。针对以上患者,在床尾系绿色防跌倒警示标识,提醒相关人员,以此种方式告知其存在跌倒的风险。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工作:①保持室内外地面的干燥,维持充足的光线支持,相关通道需要排除危险障碍物,树立并维护相应的警示性标志;②对出现跌倒事件的患者进行耐心的询问,研究患者发生跌倒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严重程度,安排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全天候的护理看护;③针对存在烦躁、以及偏瘫症状的患者,使用床栏配合安全带的方式,要求患者外出检查时由专人进行护送;④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工作。要求针对行动不便、视力降低、以及体质虚弱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要求家属参与常规护理中,陪床并协助其活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次数及其频率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的所有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经t检验,并以P

2 结果

干预组5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干预组中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3 讨论

临床实证研究资料证实:老年人跌倒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4],平衡功能失调而使跌倒的危险性明增加,再加上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会经常使用降压药、降糖类药物,加上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衰退,视力、听力下降,行动及各种动作变得缓慢、不准确、不协调,容易引起跌倒。相关研究人员指出[5]:在手术室护理中,借助于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的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在防止跌倒事件频发方面至关重要。

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中所涵盖的危险因子包括意识障碍、视力障碍、活动障碍、年龄(高于65周岁)、头晕、体能虚弱、药物使用、以及家人陪伴等多个方面。我院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干预组5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干预组中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具体来说,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可以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优势:①降低了在跌倒事件预防性护理中的盲目性。传统的护理工作中,多是在跌倒事件发生后才加以重视。然而,借助于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的方式,能够实现对跌倒可能性的预见性评估,从而制定相应的安全计划,提高跌倒护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②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预警系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众所周知,对于跌倒事件而言,手术室护理的核心在于预防。除护理人员以外,家庭、社会同样是参与此项护理工作的关键主体,通过对预防跌倒自我保护意识的强化,使与防跌倒相关的措施、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落实,进而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室护理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鲍婧.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1958-1959.

[2]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8):347-349.

[3]黄转芬,欧阳玉霞,周爱莲,等.跌倒护理单应用于手外科术后患者防跌倒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3):16-17.

篇3

【关键词】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手术室  护理  风险评估  对策

        我院手术室护士术前对高危bph患者在心理、基础疾病、、前列腺大小、灌注相关性低体温、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综合征(turs)、膀胱爆裂等一系列潜在护理风险做好评估,对症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行turp手术582例,其中高危bph患者231例,年龄75~94岁,平均80±2岁。伴发原发性高血压者173例,心脏病46例,慢性支气管炎32例,糖尿病87例,帕金森1例,脑梗死3例。体质量指数16.8~19.4,平均18.32。b超下前列腺大小32~140.94g,平均65.84g。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排尿困难史。手术时间28~140min,平均63min。灌注液用量7500~69500ml,平均22500ml,即45瓶500ml 5%葡萄糖溶液。超过22500ml112例,占48.5%。

        2  护理风险评估及对策

        2.1 焦虑  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烦躁、疑惑不安和手心发汗等。术前术中的音乐干预会减少患者焦虑[1]。因此,我们的护理对策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耐心解释手术、麻醉相关知识与配合要点。进入手术间后与患者进行生活话题交流,转移其注意力,播放一些舒缓、宁静的背景音乐;术中经常拍拍肩膀、握握手给予关心,使其减轻紧张心情。对于严重焦虑患者建议给予镇静药缓解。

        2.2 体质量指数(bmi)及基础疾病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全身皮肤情况、是否安装有医学装置以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 (bmi)18.5~22.9为正常;<18.5为低体重[2]。

本组病果与其相一致。由于高危bph患者bmi值整体偏低,皮肤质量差,故在摆放时注意皮肤的保护,皮屑多者要确保负极板接触完好。对糖尿病患者或者空腹血糖高者及时准备20%甘露醇以及灭菌蒸馏水,按1∶4的比例配制成浓度为4%的灌注液。对糖尿病患者需准备2个灌肠袋,1个用来灌注,1个用来配置甘露醇稀释液。甘露醇稀释液在配置过程中易产生气泡,应不断敲击灌肠袋,避免气体进入膀胱。

        2.3   turp需要摆放膀胱截石位。在摆放截石位时注意保护膝关节处皮肤。固定时应将约束带展开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对皮肤的压力。对于有关节置换史患者,负极板应粘贴在健侧下肢。在放置腿架时,应使小腿呈水平或稍向下倾,也可将床升高到易操作位置再呈头高脚低位。双腿进行保护性约束时要确保固定稳妥。手术结束时,先放平一侧下肢,10~15秒后再放平另外一侧,使心脏逐渐适应由带来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2.4 前列腺腺体大小  根据b超单所报前列腺三条径线的长度,计算出前列腺体积的大小,根据前列腺的大小来评估本次手术时间、灌注液的用量以及术中出血量。本组结果显示前列腺大小与灌注量显著相关。

        2.5 灌注相关性低体温  低体温会导致凝血功能紊乱,使出血量明显增加。应将室间温度设定值维持在24~25℃。采用恒温水箱对灌注液进行温度为37℃的水浴加热。低体质量患者皮下脂肪少,热量丢失快,除了灌注液加温之外,还可采用加盖棉被、使用暖水袋等保温措施。

        2.6 经尿道切除前列腺综合征(turs)  这是turp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心率血压都急剧下降。因此,灌注液悬挂高度应在距离心脏平面40~60cm处,保持低压灌注。密切关注电切镜回流孔是否通畅,触摸患者下腹部确定膀胱是否过度充盈。必要时行耻骨上膀胱造瘘。尽量控制电切时间在1小时之内。超过1小时后要提醒主刀医生,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一旦发生turs,全力配合麻醉师进行抢救。

        2.7 膀胱爆裂  这与电切时产生或混入易燃易爆气体有关。故术前告知慢性支气管炎或者肺气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切勿咳嗽,若想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立即告知主刀医生,主刀医生会停止电切操作,以免增加腹压损伤膀胱。在倒灌注液时尽量贴着灌肠袋的壁防止激起大量气泡进入膀胱。一旦发生膀胱爆裂立即行开腹膀胱修补术,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3  小结

        高危bph患者手术风大,手术室护士应进行充分的手术护理风险评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从简单的认为“turp手术时巡回护士仅仅是倒灌注液”这种认识中转变过来,主动评估风险,有效保障手术患者平安渡过手术期。

参 考 文 献

篇4

【关键词】手外伤骨折患者;舒适护理;康复状况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41-02

目前,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更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过程,舒适护理(comfortcave)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1]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舒适护理不仅需要有针对性的医疗服务,以使患者在康复期间的身心都处于极有益于其快速康复的状态为目的,同时也需要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疾病的问题等。

一资料与方法

1.获取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的骨折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即实施舒适护理研究的对象,其中上肢骨折75例,下肢骨折25例,年龄在16~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岁,男患者83例,女患者17例。将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6.7岁。上述的200例患者必须均被断定为单纯的骨折患者,无其他的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等,且均接受住院治疗。由上述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获取的患者的资料中的的性别、年龄等相关条件差别不大,一般情况下比较无统计学差(P>0.05),二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2 . 实验方法

2.1 实验方法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来加以对比从而依据患者的各项指标来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价。实验组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方法来进行护理,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获取的患者的资料中的的性别、年龄等相关条件差别不大,一般情况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2.2舒适护理[3]

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和社会舒适护理等。(1)生理舒适护理中主要职责有对患者的细心照顾和护理,如在给患者进行扎针是能做到动作轻柔娴熟,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骨折患者对其的要求及其的高,在手术前一旦不正,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也对后期的康复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有舒适的护理可以保证患者的着力点和固定点的到为[2]。对患者提供舒适护理不仅能做到环境的舒适,及能使患者的周边环境保持清洁卫生,给患者以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增强了患者的舒适度。骨折处疼痛是患者疼痛的主要部位,通过舒适护理给患者提供以合理舒适的床铺和姿势来使患者在最大程度上减轻疼痛感;(2)心理舒适护理即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病人常出现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里,因此与病人交往时态度要热情、友好、自信、举止大方、操作认真熟练,病室环境保持清洁、安静,同时介绍有关情况,如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有关制度、病室有关设施的使用方法等,使病人增加安全感,减轻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里;(3)社会舒适护理 当患者生病时,需要住院时,心理会出现一定的情绪波动,要从自己日常生活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对于患者来说完全不熟悉的环境,且要在这并不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对患者来说这中角色的转换是有些心理落差的。此时护士就要对所接待的患者耐心热情的接待病人,详细的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医院的医生、护士、及病区环境、患者所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及其护士的工作流程等,以便于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护士应对每个患者报以真诚的问候和发自内心的关心,来有助于减轻病人的紧张感,拉近与其所护里的患者间的距离,在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的想法,学会换位思考,使患者感到舒适。

2.3 数据处理

通过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在实验之前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折部位疼痛、肿胀、睡眠不良以及焦虑、恐惧、消极被动等心理状态。实验组在实验中通过对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病人的术前疼痛、肿胀、睡眠障碍等问题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并且明显的降低了术前的紧张所致的血压心率异常,消除焦虑或恐慌,以及在术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等。而对照组相比与实验组就没那么的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三.讨论

骨折一般是指骨头的错位等,它给人们带来的疼痛感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舒适是人们的感官所的到的轻松、符合自己心意的一种状态,将舒适与护理结合可以使患者在生病期间的焦虑、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和缓解,从而达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最大限度的舒适度,舒适护理是一种比较容易实施且见效最快的方法,舒适护理在欧美的国家的应用率较高,而在我国的应用是一个新兴的护理方法,人们对其的作用效果理解还不到位,要想使其在我的应用在各个医院进行普及,还必须加强对它的研究和宣传,舒适护理不仅具有明确的护理研究方向,较高的护理专业水平,而且做为整体护理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使基础护理更能够让病人舒适,体现出舒适护理和整体护理的一致性[4]。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相对来说较长,因此若能够在康复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是每个骨折患者都所追求的。这就显示出来舒适护理对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重要性。所以,舒适护理是将来护理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贾海燕.手术在手术中的作用.护理研究.2005,19(3):471-473

[2]陆烈红.患者对生理与心理舒适需求的调查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937-938

篇5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60

腹盆隔与大界的三角区位置是腹股沟, 腹股沟疝的发病率在腹外疝中高达92%[1], 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多采用基础性的手术治疗方式, 其中包括传统疝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等。这种传统性的手术治疗方式虽然可以起到治愈的效果, 但是患者的痛感随着时间逐渐加深, 一些患者甚至因为无法忍受痛苦从而再次入院治疗。在当前医学临床中,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治愈率, 且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手术室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来本院外科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46例, 其中男34例, 女12例, 年龄最大79岁, 最小7岁, 平均年龄(53.2±8.8)岁。老年患者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数量多, 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共6例。

1. 2 方法

1. 2. 1 手术治疗 ①对患者进行麻醉处理, 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进硬膜外腔, 此种方法即为连续性硬膜外麻醉[2]。将皮肤切出一个约5 cm的切口, 使用高频电刀将腹前外侧部浅层的腱膜切开, 将腹外斜肌的深面完全暴露在外部后, 取出精索, 并寻找Hernia[3]。②当将Hernia找到后, 进一步确认并将其游离到Hernia颈部位置, 当内环口的直径>4 cm, 从而导致过于松弛, 则先对腹内筋衬覆于腹前外侧壁内面的部分进行缝合[4], 从而将内环直径缩小。使用锥形网塞(巴德公司生产)对Hernia进行填补, 从而使Hernia倒塞入骨盆和胸部之间(Abdominal cavity)。③将精索提起后铺到网状补片处, 将腹股沟管后壁处进行固定处理。④进行缝合。

1. 2. 2 手术室护理 ①术前辅导。由于要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在手术前则会出现情绪起伏过大、焦虑不安的情绪, 因此, 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 首先对患者讲述手术的方式、时间以及治疗效果, 增强患者对于手术的了解程度。在术前, 除了与患者进行沟通之外, 还要告知患者的术前准备以及注意要点, 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个体化护理。②术中配合。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主治医师, 为患者打造一个干净的手术环境, 且要保证手术器械齐全, 在给医生传递医疗器械的过程中, 要注意无菌传递, 冷静处理突发事件。③加强无菌观念及自身技能。手术全过程要保持在无菌环境下, 所应用的填充物以及网片是尚未开封的;护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 了解手术知识以及相关准备。

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时间

3 讨论

在腹外疝中, 腹股沟疝是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 据相关研究表明发病原因不一, 腹内压力过大或者由于年龄过大, 身体各项机能减弱以及肌肉萎缩[5], 从而为疝气提供了有利增长的条件, 这一研究推断与范晓丽[6]的结果相似。对腹股沟疝进行治疗时, 首选手术治疗, 通常以传统疝修补术以及疝腹腔镜修补术为主。这种手术方法虽然起到了治疗的效果, 但是由于缝合度过紧, 术后患者疼痛感增强, 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正是弥补了这一治疗缺点, 其人工做成的材料能够强化腹股沟后壁位置[7], 且对周围的器官以及组织进行修补。在手术完成后, 护理人员予以科学的护理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提高治愈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篇6

关键词:手术室 术前访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02-01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手术室开展术前访视,即手术室护士进入病房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相关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担忧和恐惧,从而保证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确保手术成功。术前访视不仅使手术室护士能全面掌握术前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状态,制订具体化、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而且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护理观念的更新及护理模式的改变[1]。笔者就术前访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提高术前访视效果。

1 术前护理访视的现状

1.1 术前护理访视的需要。对手术患者术前护理访视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87%的手术患者需要术前护理访视。手术前75%的患者会产生恐惧心理,78%会焦虑紧张,75%甚至会失眠。产生上述不良心理的主要原因不外乎缺乏专业医学知识,对手术的认识不够等。因此,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很有必要。

1.2 术前护理访视的方法。手术前1天下午或者晚上,护士访视患者,访视护士一般由巡回护士担任,若巡回护士不在位则由该台手术的器械护士或者指定的其他护士担任,时间一般控制为10-15min,时间过长患者会感疲乏、厌倦,太短患者会觉得护士的责任心不强,自己不被重视,从而影响护患交流。访视护士要针对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其交谈,注重首因效应,缩短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取得患者的信任;适当使用非语言交流,如握着患者的手,交谈时观察患者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姿势等,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反馈,用患者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解答,不清楚或不了解的问题不要含糊地回答,对手术解释不宜过于详细,以免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1.3 术前护理访视的内容。掌握患者的主要病情及一般情况,使患者了解手术方式、手术;交待术前注意事项,介绍手术室环境、布局、设备、仪器、手术间的温度调节,使患者对适应手术环境做好心理准备;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时的配合、手术大概所需时间及术中可能出现的感觉,使其了解有关知识,以配合手术;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的认知程度、职业及文化背景,进行个体化心理支持和疏导。

1.4 术前护理访视的效果。护士对患者实施术前护理访视、进行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200例成年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访视的调查结果表明。通过访视,79%的患者恐惧心理得到缓解。87%的患者焦虑紧张心理得到明显改善,33%的访视护士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表扬。通过术前护理访视,护士可以将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综合运用于护理实践,同时也有助于护士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促进和完善手术室护理工作。

2 术前访视存在的问题

2.1 对术前随访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以手术配合为主,被动、机械地完成手术配合任务,而忽视了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文献报道,手术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认知度偏低,对术前访视内涵认知不足,对术前访视重要性的认识欠缺,认为术前访视不属于手术室护士的职责,71.2%手术室护士认为术前访视应由麻醉师承担[2]。手术室管理者和手术室护士普遍认为患者的护理是病房护士的职责,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随访只是对病房护士工作的简单重复,没有实际意义;有关患者的术前信息可由病房护士反馈给手术室,没有必要浪费手术室的人力和时间专门开展术前随访工作。由于对手术全期护理和术前随访缺乏正确认识,容易形成被动、消极、责任不明的手术室工作理念。

2.2 手术室护士人力缺乏。术前访视1例患者一般至少需要10~15min,开展术前访视需要时间和人力做保证。现在国内手术室存在护士缺编和工作超负荷现象,护士人力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全国大部分医院实行成本核算以来,编制控制严,不是按实际的工作量来给予护理人员相应的比例配置术室护士忙于完成各项手术配合任务,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往往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开展术前访视。

2.3 术前访视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常规的术前访视只是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干预、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过程、了解患者病史等。叶建香[3]认为访视护士缺乏相关知识,导致术前访视不具体、不深入。手术室护士对一些不常见或复杂的手术不熟悉,与手术医生告知患者的信息不一致。有调查显示,75%的患者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术前相关知识的宣教。目前口头讲解是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的唯一形式,其优点在于简明扼要并易于开展,但对患者而言比较抽象;有时还会因护士的表达能力差,与患者的沟通有时存在沟通障碍。

2.4 缺乏客观记录或记录不完善。患者术前访视记录表是手术室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发现和解决患者术后护理问题,满足其术前信息需求和患者对手术室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的书面工作指南和客观记录。一份设计完善的术前随访记录表可以作为指南,指导手术室护士有针对性地收集资料,确保评估全面、正确;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术后指导;还可以作为法律依据和科研、教学资料。但是,国内由于初步引入手术全期护理的理念,术前访视在一些医院仍处于试行、探索阶段,因而存在访视记录不完善等问题,主要的问题有:部分没有书面记录;个别护士认为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内容与病房的术前护理内容雷同,填写不认真,书写不规范,随意涂改。部分医院采用自行设计的术前随访记录,内容不完善;不同医院记录的内容和格式不同,缺乏统一的指引和参考标准。

3 原因分析

针对所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手术室面对十几个专科,每位护士又将面对不同专科的不同手术患者,而术前护理访视是把过去对手术的单一护理变成对人的整体护理,面对面地与患者直接交流、沟通。既要有勇气、知识,还要有交流技巧。但手术室护士平常与患者接触少,缺乏病房护理实践,掌握的知识有限。②手术室护士短缺,其普遍超负荷工作,延时下班、加班加点已是家常便饭,每天仅应付手术配合已是疲惫不堪,而且还有带教任务,这些都制约了术前护理访视的开展。③术前护理访视与术前评估分离。术前评估是术前护理访视的第一步,是对患者术前情况的阶段性评估,而非入院评估。要根据术前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术前宣教指导。然而目前在61.5%开展术前护理访视的医院中只有17.4%的医院同时进行术前评估,44.0%的医理访视存在盲目性,无法满足患者的真实需求。④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病种多样化,手术病区并不集中在同一幢楼,因此护士走出手术室大门到病区进行术前护理访视恐怕有难度。

4 小结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迈向科学化的具体实践。术前访视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原有的工作模式,增强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的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护士的敬业精神及成就感。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寻求和选择最佳的术前护理访视模式仍有待于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赖英桃.手术前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田.现代医药卫生,2005,21

篇7

【关键词】 应用效果;手术室;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193-01

手术室是对危重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及手术的场所,是医院必备的重要科室[1]。手术能否成功与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规范的无菌操作、手术室物品设备、空气等息息相关,而护理工作快捷、规范对于手术的进行和患者的康复情况有直接影响[2],而探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至关重要,故我院对手术室患者71例进行舒适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2012年9月-2013年8月手术室患者142例,其中男79例,女63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7.9±3.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指征。产科手术31例,妇科手术26例,普通外科手术42例,泌尿外科手术27例,骨科手术12例,眼科手术11例。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入两组各71例,两组患者的手术类型、年龄、性别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P>0.05)。

1.2方法 两组均予以术中病情监测、用药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人性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护理管理,包括①术前探访:护理人员应在术前1天访视患者,了解其心理活动,引导和安慰患者认识疾病,语气亲切,为患者讲解术前禁食的重要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室准备工作、手术室环境,告知其手术期间有护理人员对其护理,解除其术前恐慌心理,访视时间最好在10min左右,以防患者疲劳及紧张。将术前病人睡眠和休息的环境调整至适宜的温湿度、光线、声响等,可以有助于患者休息,情绪稳定,接受手术效果较佳,必要时可应用镇静类药物。②术中护理:1)心理护理:术中护理人员应在局麻患者旁边,安抚病人,必要时可握住病人的手,与患者同时深呼吸,消除焦虑,舒适增加,使其心理压力降低,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2)护理:手术侧卧位病人容易出现术中压疮,应注意臀部、肩部的固定牢固,同时防止机体前俯过度、压迫下段上肢,损伤桡神经及腋静脉和头静脉回流不畅。俯卧位胸部垫一大软垫,两手屈曲置于头两侧软垫上,半悬空胸腹部,防止下肢静脉收缩压回流受阻,双足部垫小软枕,踝关节弯曲下垂自然;3)最大程度使其疼痛时间缩短,缓解疼痛,降低抑郁和焦虑。对穿刺静脉不易操作者,请有经验的护士操作,对于多路补液的手术的病人,麻醉前予以小针头输液,麻醉后予以粗针头输液;

1.3判断和评估标准[3]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包括护理责任感、技能水平、服务护理态度等,分为四个等级:很满意、满意、一般、较差。患者手术中的状态包括正常、焦虑、恐惧、悲观。

1.4统计学处理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分析所有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手术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1 手术室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比较[X±S,n(%)]

2.2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显著优于对照组(p

表2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估[X±S,n(%)]

3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是一项应激程度大、风险指数大工作,实施舒适护理至关重要。舒适护理管理符合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和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使护理更趋向人性化,做到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提升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4]。

本研究在手术室护理中施行舒适护理,舒适护理是现代新型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人员对病人进行术前、术中、术后舒适护理措施,使护患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有助于护患关系的良好促进,显著增强了病人的满足感、被尊重感和安全感,降低患者术中的负性情绪,提升了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了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金菊妹.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4(26):173-174.

[2]洪小美,陈丽峰.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702.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纠纷 原因 措施

1 诱发护患纠纷的原因

1.1查对制度不严格 手术室应执行严格的查对制度,如病人的查对制度,包括科别、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等应与病房责任护士查对交接后入手术室,入手术室再次查对,以确保无误。再如手术台上用品的清点,包括各种器械、纱布以及无菌手术包灭菌日期、化学指示胶带、灭菌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在关闭刀口时再次清点,以免器械遗留在手术区里或发生术中感染。

1.2责任心不强 手术室护士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如果护士粗心大意,不按照护理操作规范工作,可能会对病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1.3手术护理记录单内容描述含糊或与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有出入,少记、漏记、错记、涂改,甚至缺少某些记录单,都是引发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隐患。

1.4语言行为不规范 手术室应该是安静、严肃、认真的地方,有些手术室人员不注意自身形象和同事大声说笑或议论些损害他人的事,对患者冷漠、指责,甚至侮辱等行为,均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1.5手术的安置不当引起的并发症 由于病人手术时间较长,肢体局部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引起局部组织压疮。肢体过度伸展、旋转导致神经损伤,或因衬垫不当引起呼吸困难等。在手术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制动,手术室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种种预防压疮的措施,如手术床安置泡沫垫、小棉垫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手术,避免压疮的发生。尽管通过以上措施,可避免绝大多数手术时间短、体质好的患者发生压疮,但是少部分患者,由于术前水肿,如低蛋白、恶病质,加上手术时间长、术中不能移动等原因,还是有发生压疮的可能。如何让医患双方对这类情况达到相互理解,是一个可以商量解决的问题。

2 防范措施

2.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律意识 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护理操作常规,对预防医疗纠纷有重要作用,如交接班制度、清点制度等等,从病人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每一步护理工作都必须做好查对。首先是查对病人的姓名、年龄、床号、科室、性别、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再者是病人、病人的肌肤有无损伤;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敷料的查对,用药、输血的查对。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两人两次以上认真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个环节。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行事,才能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并且要加强学习有关法律常识,这样既可为自己敲响警钟,也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严谨、规范。

2.2加强责任心,护理记录要规范 重点记录术中所用无菌包是否消毒合格;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情况;术后患者标本留送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后的去向等。手术护理记录的内容有三不宜:(1)不宜过于详细地描述患者的手术过程,减少与医疗记录的重复和避免在书写过程中出现人为的差错;(2)不宜将麻醉医生观察患者的内容和麻醉医生已做记录的资料重复,过多的重复,容易出现人为的误差;(3)不宜将超出手术室护理工作范围以外的资料纳入。现医疗纠纷实行举证倒置,使医院陷入被动,但及时、完善、准确的记录是最有力的依据。

2.3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医院竞争的也是服务,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真诚、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安全、温馨的就医环境,这样就会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不易产生抵抗情绪,服务质量是患者就医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护理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

2.4建立术前压疮评估记录 对于术中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可建立一个由医患双方签字认可的术前评估记录单。由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患者后,与患者共同签订一份关于“有压疮发生的可能”的术前评估单。如果患者对手术室的护士评估有疑问,可由医院的相关机构进行评估,如情况属实,患者应在签同意书后,方可进入手术室。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不可避免的压疮而引发的护理纠纷。

2.5手术中病人的 手术的安置以既符合手术操作要求又不过分妨碍病人的生理功能为原则。有些时候往往为了术野暴露,忽视了病人可能引起病人呼吸、循环、神经的损伤,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常常是手术室护士与医生协商的一个交点,但护士要坚持原则。

总之,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为防范护理纠纷,应该有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超的专业技能,并加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

篇9

[关键词] 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室一体化;器械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50-02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器械管理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手术室器械管理也由传统的器械管理模式向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2]。我院于2009年12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中运用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得到改进,现将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设备与方法

1.1 设备配置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供应室购置全自动器械清洗机、超声机、干燥设备等,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DS500),由意大利Steelco公司提供,可以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完整的清洗、消毒和干燥。手术室购置超声机(PRD-S-49DHT,深圳市普瑞登有限公司生产)、专用不锈钢自动感应洗手池、空气消毒机、不锈钢手术包传递双通柜、不锈钢器械柜等。

1.2 管理方法

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扩展整合六西格玛管理系统-6Sigma管理模式,具体分定义、评估、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管理。①定义(明确问题,define):定义阶段主要是明确问题、目标和流程。由护理部主任负责6Sigma管理,组成6Sigma管理小组,经过6Sigma知识系统的培训,针对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制订目标,通过6Sigma管理改进的流程进行质控。②评估(明确问题,measure):评估阶段主要是分析问题的原因,借助关键数据缩小问题的范围,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从而明确问题的核心[3]。对手术器械管理过程准确评估,对手术器械数量、无菌包合格率以及耗损率等指标进行核对,进行分析讨论,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③分析(确认问题,analyze)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已评估出来的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改进前的操作流程,列出影响手术器械管理的相关因素,如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差、人力成本高等,制订下阶段目标。④改进(实施改进,improve):实施拟订的改进方案,通过讨论并多方面征求意见实施6Sigma改进,可以对原有流程进行局部的改进,挑选出最理想的改进方案[4-5]。对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改进,将供应室护理人员重新调配分工,合理分解手术室器械高峰时的工作量,做到人性化管理。启用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管理,实现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的无缝管理,执行消毒物品的追溯制度,对消毒物品的有效期以及灭菌质量进行数据跟踪与检测,保证消毒物品的灭菌质量。⑤控制(控制标准,control):根据改进方案中预先确定的控制标准,在改进过程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改进过程不至于偏离预先确定的轨道,发生较大的失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操作流程,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加强监督机制及环节控制,做到质量持续改进,保证手术器械质量的达标[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进前后锐器损伤发生率、无菌物品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改进前后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满意度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6Sigma管理又称“六西格玛管理”是一个追求世界级水平的质量评价过程,不仅为企业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更为企业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7-8]。近年来已经引起医疗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建立手术室管理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和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器械回收、清洗、保养、灭菌、发送操作规程,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对降低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保证器械清洗质量以及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9]。袁小玲等[10]报道,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为完善和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我院自2009年12月实现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并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完善和改进各项目标和措施,调查结果显示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手术室器械更换频次、遗失损耗量、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医生满意度达(99.77±1.26)%,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分别为(99.91±0.98)%、(99.42±1.58)%,与改进前相比较,合格率明显提高(均P < 0.05),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的运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是加强手术器械管理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先锋,魏先,秦超,等.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 ,2006,13(8):85-86.

[2] Kurt V.清洗、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95-96.

[3] 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3(10):927-929.

[4] 钱黎明,钱倩健,王雪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3,3(2):54-55.

[5] 周晓丽,谢自茂,曾维渝.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初探[J].华西医学,2006,21(1):155.

[6] 黄建昭.临床妇科腹腔镜诊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0-13.

[7] 路文.浅谈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75-76.

[8] 黄波,何玲,周毅,等.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9-60.

篇10

[关键词] 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室一体化;器械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150-02

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器械管理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手术室器械管理也由传统的器械管理模式向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2]。我院于2009年12月在手术室与供应室手术器械一体化管理中运用6Sigma管理模式,手术器械管理质量明显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得到改进,现将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报道如下:

1 设备与方法

1.1 设备配置

根据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供应室购置全自动器械清洗机、超声机、干燥设备等,全自动手术器械清洗机(DS500),由意大利Steelco公司提供,可以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完整的清洗、消毒和干燥。手术室购置超声机(PRD-S-49DHT,深圳市普瑞登有限公司生产)、专用不锈钢自动感应洗手池、空气消毒机、不锈钢手术包传递双通柜、不锈钢器械柜等。

1.2 管理方法

护理管理模式采用扩展整合六西格玛管理系统-6Sigma管理模式,具体分定义、评估、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管理。①定义(明确问题,define):定义阶段主要是明确问题、目标和流程。由护理部主任负责6Sigma管理,组成6Sigma管理小组,经过6Sigma知识系统的培训,针对如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制订目标,通过6Sigma管理改进的流程进行质控。②评估(明确问题,measure):评估阶段主要是分析问题的原因,借助关键数据缩小问题的范围,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原因,从而明确问题的核心[3]。对手术器械管理过程准确评估,对手术器械数量、无菌包合格率以及耗损率等指标进行核对,进行分析讨论,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③分析(确认问题,analyze)通过采用逻辑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已评估出来的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分析,确认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改进前的操作流程,列出影响手术器械管理的相关因素,如手术室护理人员防护意识差、人力成本高等,制订下阶段目标。④改进(实施改进,improve):实施拟订的改进方案,通过讨论并多方面征求意见实施6Sigma改进,可以对原有流程进行局部的改进,挑选出最理想的改进方案[4-5]。对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改进,将供应室护理人员重新调配分工,合理分解手术室器械高峰时的工作量,做到人性化管理。启用供应中心信息系统管理,实现消毒供应室各环节的无缝管理,执行消毒物品的追溯制度,对消毒物品的有效期以及灭菌质量进行数据跟踪与检测,保证消毒物品的灭菌质量。⑤控制(控制标准,control):根据改进方案中预先确定的控制标准,在改进过程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改进过程不至于偏离预先确定的轨道,发生较大的失误。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修订操作流程,明确护理人员职责,加强监督机制及环节控制,做到质量持续改进,保证手术器械质量的达标[6]。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1.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进前后锐器损伤发生率、无菌物品合格率、物品包装合格率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物品合格率、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见表1。

2.2 改进前后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满意度比较

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后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器械遗失损耗量、更换频次以及医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6Sigma管理又称“六西格玛管理”是一个追求世界级水平的质量评价过程,不仅为企业提供必须的管理工具和操作技巧,更为企业培养具备组织能力、激励能力、项目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诊断能力的领导者[7-8]。近年来已经引起医疗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建立手术室管理制度,制订培训计划和管理流程,严格执行器械回收、清洗、保养、灭菌、发送操作规程,合理配置设备和人员,对降低手术室护士劳动强度,保证器械清洗质量以及加强手术器械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9]。袁小玲等[10]报道,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高护理效果。为完善和提高手术室器械管理,我院自2009年12月实现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并采用6Sigma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器械管理中完善和改进各项目标和措施,调查结果显示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手术室器械更换频次、遗失损耗量、锐器伤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医生满意度达(99.77±1.26)%,满意度明显提高,护士责任意识增强,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6Sigma护理管理模式改进后物品包装合格率、无菌包合格率分别为(99.91±0.98)%、(99.42±1.58)%,与改进前相比较,合格率明显提高(均P < 0.05),管理效率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通过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的运作,可以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确保了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使手术室的护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是加强手术器械管理的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先锋,魏先,秦超,等.手术室与供应室清洗器械一体化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8):85-86.

[2] Kurt V.清洗、消毒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95-96.

[3] 徐宇红,戴小明,李小娜.6Sigma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13(10):927-929.

[4] 钱黎明,钱倩健,王雪晖.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的探讨[J].上海护理,2003,3(2):54-55.

[5] 周晓丽,谢自茂,曾维渝.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初探[J].华西医学,2006,21(1):155.

[6] 黄建昭.临床妇科腹腔镜诊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2:10-13.

[7] 路文.浅谈细节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08,7(2):75-76.

[8] 黄波,何玲,周毅,等.可再生使用医疗器械清洗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59-60.

[9] 谢莉萍.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运作中器械管理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68.

篇11

【摘要】随着“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整体护理的念已由模式病房向手术室发展。各手术室普遍开展整体护理,但是由于护理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制约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提高。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现状对策

引 言

手术室对病患来说是拯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这个场所关系到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外科系统的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手术的治疗效果也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病情康复。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特别是对那些面临手术期越来越近的患者,出现的应激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还会使得他们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因此,对手术患者需要实施整体护理,手术护理人员要从单纯的操作者转变为思考者,将健康教育引入手术室护理的日常工作,可以密切医患关系。比如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减轻因为手术的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手术后跟踪随访,可以提高患者战胜病情的信心,减轻焦虑的心态,提高心理的舒适度。

一 手术室护理现状

手术室的护士并不单纯是一个手术的配合者,还是手术患者的照顾者,咨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随着手术室护理的内涵不断扩大,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被相应的要求增加了,其内容主要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和术后的随访,并且还需要做好对病患及家属的相应健康教育工作。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职责,访视的内容包含了对患者的评估,确定护理的问题和确定护理计划,术前对病人的指导。其中,对患者的评估主要是指患者一般生理,心理和发育以及病史,手术史等情况的评估,同时也需要注意对患者对手术的了解情况,接受手术的态度,对医疗的配合程度等的评估。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根据手术的种类和搜集的资料,对手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预先制定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患者的配合程度。在指导方面,护士不仅要对病患进行心理指导,例如消除病患对手术的心理焦虑感等,还需要对病患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指导,例如对病患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麻醉的种类,以及指导病人配合手术。

术中护理过程中。在手术前,护士要把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55%左右。因为要进行手术,这个时候患者在进入手术室的时候,心理处在极度紧张的状态,这时,就需要护士在手术室通过多种心理护理技术消除病患紧张的心情,例如护士站在病患的床边,及时给患者安慰和解释。对于手术器械,这些工作应当由洗手护士在术前15分钟做好准备,把需要的手术工具摆放好,并与主刀医生进行密切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因为要保持应有的安静,所以护士在保障护理,治疗有条不紊的同时要通过一些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病人传递信息。整个手术过程中,巡回护士要时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手术后,更需要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送患者回房,在对病人家属做好手术过程的讲述工作和术后注意事项后,还需要给予一定的术后指导。

术后的随访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结束的评价和全面信息的反馈,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是手术室全面质量评价和手术整个过程护理的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进行手术后的指导工作。而且还需要开展手术室护理业务查房和手术科室的联合护理查房的工作,以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拓宽忽视的知识面,以掌握更多的理论和技术,提高护士护理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手术室护士人力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力资源使用不合理,二,在编不在岗现象严重。护士人数一直沿用的是1978年的人力资源配置的标准,已经和现在的要求严重脱节,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时间被大量的不重要的间接护理的工作和非护理工作所占用,不能对手术患者进行连续的整体的护理工作。同时,手术室护士多是已婚的女性青年,婚嫁、哺乳假也占用护士编制,人员短缺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对此,为了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定要完善手术室后勤支持系统,按照所需的护理量合理安排护士,排除在编不在岗的现象,弹性接班。

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手术的配合涉及的科室有很多,手术的种类也涉及很多,同时手术需要的精密仪器多,手术进行的时间一般也很长,因此工作量非常大。而且新手术的不断增加,对护士的知识要求和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果导致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强度高,使得护士不能按照整体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对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减轻护士的压力,例如教会护士一定的解压技能,把一些手术室护士从一些非护理技术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其次要设立专科护士,这是为了密切配合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通过强化专科理论知识和技术,提高手术的配合质量,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化的手术室护理。

3.缺乏沟通技巧,访视形式比较单一。护士和病患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的帮助病人康复,但是由于一些护士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和相关知识,使得病患和护士之间的沟通更多的是一种形式,没有很好的与手术患者交流,造成护理质量受到影响。对此,要加强护士对心理学,人际沟通学方面的知识的培训,提高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访视的手段要多样化,不能停留在口头的询问,可以是通过照片或者音频和视频资料等进行访视。在访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患者视听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袁小兰,李红霞,李莹,等.手术患者整体护理的初探.护士进修杂志,2004

篇12

关键词:切口感染;骨科无菌手术;原因;手术室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及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骨病矫形手术、脊柱内固定、关节置换术等骨科修复或重建手术大量开展,手术成功后,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部分恢复患者体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但骨科修复或重建手术中植入钢板、假体等内固定材料,术后一旦感染,可造成钢板或假体外露,患者延迟愈合,甚至导致肢体残疾[2]。因此,应加强护理管理,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减少并发症。本文以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965例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导致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并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骨科共进行骨科无菌手术1965例,其中41例患者术后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有分泌物、切口裂开等症状,符合术后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3]。41例切口感染患者中,男26例,女25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0.5±7.34)岁;手术类型:肩胛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内固定术5例,脊柱矫形手术3例,髋关节置换术3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3例,根骨骨折内固定术12例,内外踝骨折内固定术5例。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病案,从手术时间、手术地点、是否连台手术、术前准备程度、手术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大致得出导致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原因。

1.3分析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1.3.1骨科无菌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越长,术野暴露时间越久,手术室中细菌污染的机会越多,术后切口感染的可能越大。有研究显示,手术时间≥3h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明显增加[4]。长时间手术对患者的打击越大,出血相对较多,患者抵抗力下降,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手术时间越长,医生在术野操作相对越多,使切口感染率增加。

1.3.2骨科无菌手术地点 手术室的无菌环境及空气质量直接影响术后切口感染。层流手术室消毒严格,室内的细菌浓度低,感染机会少,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另外,层流手术室可控制参观人员的数量,减少空气流动及外源性感染[5]。

1.3.3连台手术 骨科无菌手术连台时常常见于急诊手术。由于连台手术来不及再次消毒手术室内地面及空气,送接患者的间隙,手术室内空气流动加大,外界尘粉、细菌等可趁虚而入,污染手术室环境,造成骨科患者术后感染,增加切口污染的几率。

1.3.4术中非手术人员参观 参观人员的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程序,部分参观人员甚至频繁进出手术室,造成手术室空气质量下降;有的参观人员在参观过程中,不停询问术者一些手术问题,唾液等口咽部分泌物可能污染患者术野,导致术后切口感染。

1.3.5术前准备程度 有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准备越充分,术后感染的几率越低。骨科急诊手术患者大多病情危重,术前没有充分准备的时间,对患者机体状况评估不够,或合并基础性疾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加上手术创伤的打击,引起患者抵抗力下降,直接引起切口的感染[6]。

1.3.6骨科无菌手术部位 头颈部及上肢血液循环丰富,切口愈合较快,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可能性小。腰骶部以下的血液循环慢,尤其是下肢和足部,术后切口愈合慢,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大;由于关节部位活动度大,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

2结果

2.1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分析 1965例调查对象中,41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9%。

2.2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原因 41例切口感染患者中,19例手术时间≥3h(46.34%),12例在非层流手术室(29.26%),24例连台手术(58.54%),13例术中非手术人员参观(31.71%),8例术前准备不充分(19.51%),23例下肢及足部手术(56.09%),见表1。

3讨论

针对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提出手术室具体护理干预对策如下。

3.1术前及时评估 手术室护士应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及时到病房评估患者机能、营养状况及手术耐受力。详细询问患者身体状态,是否合并基础性疾病,重点评估是否存在引发术后切口感染的潜在因素。并及时和手术医师沟通,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术后感染的可能因素。在评估的同时,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方式、麻醉方法,并指导患者进行一些必要的配合技巧锻炼[7]。护士人员在术前评估中,告知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

3.2术前充分准备 根据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准备相应的器械和手术物品,及时送供应室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准备好橡胶类引流条,并用环氧乙烷消毒备用。检查其他手术用品,如手术衣、一次性手套等外包装有无破损,查看有效日期。手术物品要充分准备,术前护理人员应全面检查手术相关仪器,保证其正常功能状态。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术前日利用臭氧消毒机进行手术室空气消毒,湿拖地面,保持室内洁净。对腰椎内固定、髋关节置换等大型手术,由于手术所需时间长,应尽量安排在层流手术间进行。

3.3加强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术日,患者进手术室后,巡回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取合适,配合麻醉穿刺;麻醉显效后,根据手术需要,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以最大程度配合医师手术。器械护士应提前熟悉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掌握必要的手术程序,及时为手术医师提供相应的手术器械,加强医护配合,顺利完成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3.4加强手术室质量管理 手术室护士应提前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术中减少在各手术间频繁走动,尤其禁止从有菌间进入骨科手术室。不是急诊手术,尽量不安排骨科连台手术。控制骨科手术参观人数,层流室杜绝参观,确保骨科无菌手术室的质量,杜绝和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参考文献:

[1]李玉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03(15):265-266.

[2]王义生,王孔献,谢金则,等.骨科术后感染[J].中华骨科杂志,1991,(1):58-60.

[3]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4]宫庆月,矫玲.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监测与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1):11-13.

[5]刘文英,刘媛,张楠楠,等.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689-2690.

篇13

关键词 循证护理 手术室护理 疗效分析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中衍生出来的全新护理理念,是近些年来护理领域迅速兴起的新趋势和研究热点[1]。手术室护理是专科性很强的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和更为全面的护理。手术室是个相对复杂的特殊科室,涉及患者及患者家属、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等,其护理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对手术患者做好护理,还需要服务好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求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2]。在此研究中分别应用不同的护理模式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比较两组中患者、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满意度,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借此评估其护理疗效,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手术治疗患者158例,所有患者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证,完善术前准备,积极给予相关支持治疗。其中男89例,女69例,年龄19~71岁,平均47.5岁。其中40例普通外科手术,50例骨外科手术,17例泌尿外科手术,21例肝胆外科手术,30例妇产科手术。麻醉方式上,98例全身麻醉,35例硬膜外麻醉,20例腰麻,5例局部浸润麻醉。将所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79例。两组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都是依据最高诊断依据确定诊断患者,术前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如:常规输液、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对照组手术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护理,试验组手术患者首先依据循证护理学要求,全面准确评估护理相关问题,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相适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首先对接受手术患者治疗及治疗后并发症、心理、情绪及家庭等资料进行全面搜集并加以系统评估分析,从护理观察中收集各种护理问题,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寻找最佳方法,并据此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如有手术意外情况发生,积极抢救治疗,并及时排除研究对象,一经排除研究组,不在进行新的研究对照纳入。统计两组研究数据,并对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结 果

两组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发生,积极给予完整的临床治疗。

两组在整个过程中,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满意度情况:两组均经过成功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满意度上,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值

两组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手术过程顺利,在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上,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P值

讨 论

手术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同时它也有些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在手术室护理中,在面对患者服务患者的同时,还需要服务好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这就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3]。一方面这将是护理工作所必须的,另一方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也关系到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的配合程度,间接影响到整个手术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最终影响到患者[4]。既然手术护理工作这么复杂且重要,选择何种护理模式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近些年来,国内外提出了不同的护理模式,具体疗效尚未达成一致。早在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学者提出循证医学护理模式,意图在褥疮护理问题上提供理论依据[5]。随着整个护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循证医学护理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循证护理要求实施护理的前提是要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6]。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临床护士过去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7]。其在实践过程中,不仅使患者得到最为优质服务,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循证护理目前已被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可以尝试将此种近乎完善的护理理论应用到手术室相关护理工作中,给整个手术参与的相关人员,包括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以优质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良好的临床转归。本组结果显示,手术室护理应用循证医学护理,具有更佳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覃梅梅,宋孝华,孟祥芹,等.在手术室开展循证护理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07,32(14):4488.

2 王恒.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39-5140.

3 陈顺洪.奥美拉唑和西咪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对比[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1):84.

4 谢小玲,刘涛,祝妍华,等.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J].中国医药导,2012,9(17):158-159.

5 胡敏.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0):154-156.

篇1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

医疗改革的深入,增强了人们对医疗健康和医疗安全的要求,患者安全成为医院安全管理的关键[1]。作为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手术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具有密切关系,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将安全文化这一管理思路运用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室因护理导致的差错事故,从而提高护理治疗质量。

1 护理安全文化概述

护理安全文化涉及护理文化和护理安全两方面内容,护理文化是护理人员共有的医疗观,由各要素组成完整体系,如高效的护理管理体制、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严谨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等,指的是在现代医疗体制下,贯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护理人员不仅要具有护理文化意识,还要将之应用于实践,才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安全指的是护理实施过程中,保证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不受医源性损害,同时通过护理,提高患者生理、心理或功能原有损伤的康复能力。在具体实施中,需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能力、护理模式和工作作风,并建立完善的体制。手术室护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可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有效识别、预防差错事故,切实保障患者安全。

2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的功能。在护理服务方面,护理安全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攸关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手术是一种治疗方法,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等特点,手术室护理若出现差错,轻者延误手术,影响患者治疗,浪费手术资源;重者使手术部位出现错误,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造成重大医疗护理差错事故 [2]。所以,手术室护士长必须高度重视医疗安全。随着现代化优质护理体系的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建设护理安全文化的作用还包括:①规范手术室护护理模式和护理质量评估标准;②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模式明确"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基点;③为护理质量提供"患者满意度"这一重要的评估指标;④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使护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3 常见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在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主要有:①患者错误:由于护理人员没有正确查对和采用2个标志物识别患者,极易出现接错患者、手术间错放患者等问题;②手术部位错误:由于术前没有标识手术部位,没有仔细核对病历、影像学报告就对患者进行安置,流于形式的进行安全核查,以致手术时手术部位;③用药错误:错误核对药物标识,错误执行口头医嘱,没有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制度;④电灼伤:患者皮肤直接接触手术台金属部件,使用电刀时因含碘消毒液未干燥导致电灼伤;⑤异物意外留置:没有正确操作医疗器械及按照规定清点、查对、放置手术操作相关物品,以致遗留异物;⑥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按照标准对器械物品、手术人员手进行消毒灭菌,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抗生素使用不合理;⑦碰伤、坠床。将患者接送出入手术室,或者移至手术台或推车时,由于没有固定好,没有人协助,使患者出现意外,如碰伤、坠床等。

4 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患者安全管理措施

4.1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文化观念 在医院文化中,安全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提高医院医疗活动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水平,提升医院社会竞争地位。医疗单位相关负责人也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安全措施,同时积极带领护理人员树立"积极主动预防所有不良事件"的安全文化观念,并在手术室护理中付诸行动。

4.2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 我国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建设起步晚,相关制度尚未完善,各医疗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完善手术室护理制度,为其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制度主要包括:①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术前,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与综合考察患者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医疗方案;术后,外科医师、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核查患者手术部位和手术效果,对手术安全度进行评估。②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设护理缺陷登记本,定期汇报总结手术室内发生的医疗差错,发生不良护理事件后,及时进行科内讨论,上报特大医疗差错,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可警示和约束的护理人员,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4.3正确使用医疗仪器 正确使用医疗仪器有助于保障医疗安全,所以,需加强医疗仪器使用者使用教育,并请专业技术人员对医疗仪器操作者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供应商需提供医疗仪器操作说明书,使用时按照操作步骤;加强训练护理人员操作常用和急救医疗仪器,使其操作方法正确规范;各临床专科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训练,同时向专业工程师反映医疗仪器使用情况,确保和维持仪器质量和性能安全良好。

4.4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和心理培训 护理人员因学历差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护理人员护理技能难以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而且现代医学和手术科新型医疗设备的发展引入,使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薄弱制约了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所以,应根据医疗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有针对性地的培训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技能。并定期开展集体活动,促进护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

5 结语

医疗技术和微创外科的不断改进发展,扩展了手术医疗的应用范围。手术医疗是一种侵袭性治疗方法,护理难度高,复杂性强,安全隐患高,而作为手术治疗的重要实施场所,手术室不仅配合完成手术,也影响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因此,建设手术室护理安全文化,有利于激发手术室工作人员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减少安全意外和护理差错,从而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