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粮食安全的意义范文

粮食安全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20 11:14: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粮食安全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粮食安全的意义

篇1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这句话可谓意义深远,不仅涉及种植粮食的安全问题,还有科技兴农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国家对于土地资源的整合问题。尽管只是一句“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却已经将众多的意义释放出来,我们必须懂得其中的真谛,挖掘出这其中包含的内在意义,才能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汲取新的力量,形成新的思路,完成新的跨越。因为粮食安全本身就是一个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国际问题。如果不重视粮食安全的话,这样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就不能保证,同样也就不能将食品等安全问题的源头处理好。

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尽管在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被曝光的往往是加工的环节,但是,粮食安全与否才是至关重要的源头,只要粮食安全健康才能保证在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健康。从这一点看,的话里必然有这样的意义,那就是如果没有粮食的基本安全保证,就没有食品安全的保证,也就没有其他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可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安全与否,是一个源头性的作用,所以必须保证粮食的安全,才能在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从而保证人们群众的安全健康。

粮食安全靠自己必须有物质基础。在中国,基本农田保护和18亿亩红线的划定基本确立了对于耕地的基本保护机制,即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地尤其是耕地资源的话,粮食安全就基本没有保障。所以,对于所谓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话语里必须坚定18亿亩红线的耕地保护机制,在经济建设和土地资源保护中实现一个基本的平衡机制,不断完善耕地的保护,确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粮食安全,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宏愿,否则,如果仅仅是口头上进行基本农田的保护,但在实际上将土地资源进行无情占用的话,靠自己的粮食安全将会一无所有。

“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要增加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这从取消农业税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变化,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取消农业税,降低他们的负担,增加农业的吸引力。另外,对于种植粮食的农户还进行了粮食直补的方式进行调动积极性。除此之外,还鼓励家庭农场的出现,为新型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不仅如此,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国家更应该采用科技兴农的方式,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增加对于农业补贴手段,让农业本身充满吸引力,这样的话,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目标就会在不远的时间里实现。

篇2

关键词:粮食安全;预测;综述

一、引言

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内涵几经扩展,从传统的供求总量平衡到兼顾生产、消费结构和供求的区域性、结构性等(陈芬菲和李孟刚,2011)。在概念方面,粮食安全又区别于粮食自给、粮食产需、食品安全等。

粮食安全预测是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的课题。粮食需求的刚性和供给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粮食供需研究和安全预测研究是一个永恒的常青的课题(曾福生,2005),作为准公共物品的粮食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既有经济属性,又有保健属性(吴志华,2004),有产业缺陷性(胡靖,1998),还有社会政治属性,随着产业经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贡献份额降低,产业缺陷渐趋显露,其社会政治意义却尤显重要。

二、粮食供需预测方法综述

(一)粮食供给预测方法

粮食供给预测方法主要包括统计-计量模型和机理模型或作物模型。

1.统计-计量预测模型主要思路如下:

(1)利用时间模型,应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的方法,进行分析和预测。主要有ARIMA模型(陈艳红等,2013),灰色预测模型(周慧秋,2006),指数平滑法(蔡承智和陈阜,2004),协整关系分析(陈倬和简小凤,2013),移动平均法(李建平和上官周平,2011)等。这种预测模型以粮食供给数量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建立数学计量模型,进行短期粮食供给预测,而无需考虑其他因素。

(2)寻找影响粮食供给的因素,比如从粮食单产、种植面积、水资源、销售价格、农资投入成本、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国际市场波动、运输难度等因素的变化出发,应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分析、BP神经网络、投入产出分析(Jie Chen,2007)、因子分析(王慧,2009)、聚类分析(姚鑫等,2011)等方法,对粮食未来供给状况做出预测。还有学者从微观经济视角来证实自然和人为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万相昱和张涛,2013)。

(3)组合模型法,其实就是在上述模型中选取几个模型为其赋予权重,组合得出预测结论。丁晨芳(2007)证明此方法可以提高预测精度。

2.作物机理模型

主要包括遥感技术预测法、气象产量预测法、统计动力学生长模拟法。这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从作物生长环境和种植现状出发,利用观察、统计、模拟等方法对粮食产量而并非严格的供给量做出预测。如雄伟等(2006)结合区域气候模式PRECIS和CERES作物模型模拟了未来不同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粮食产量状况。

(二)粮食需求预测方法

对粮食需求预测则主要包括统计-计量模型和经验推算。统计-计量模型主要有双边恩格尔函数模型(黄宇慧,2010),EMC模型(王君萍,2009),回归模型(龙方,2008)等。其中,学者们认为粮食需求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增长与结构,GDP,居民收入,粮食用途与消费结构(口粮、饲料用粮、种子用粮、工业用粮的变化),CPI,货币够购买力等。经验推算主要依据对历史经验、现实趋势和国际经验的系统分析,结合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对粮食需求的变化做出判断(姜风和孙瑾,2007),比如专家预测、经济周期等方法。马晓河(1997)、姜长云(2005)、孙宏岭和刘亚鑫(2013)等曾应用此方法。有些学者干脆以国际公认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为系数,估约人口数量变动情况下的粮食需求量变化。

(三)供需预测方法评述

数量经济方法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预测提供了思路,统计模型的分析方法,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拟合的经济模型,比较客观地反映数据对应的历史时期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姜风,2007),并且对短期未来做出精确的预测,但是难以克服其统计口径不一,数据采集困难,模型设计复杂,预测期限短暂的困境,对于数据机械拟合,容易忽视事件发展的逻辑内涵与经济学原理。经验推算避免了机械性,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当供求规律不明显,信息迟滞扭曲,容易增加判断的主观性或者个人偏好。更为灵活的,能够充分融合数学与经验的预测模型,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粮食安全预测结论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对中国粮食供需现状和预测做出了详实的研究,虽然其具体数值有所出入,但是总体结论基本一致:中国短期内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处于紧平衡;中长期虽然不会出现不可弥补的供求缺口,但是形势不容乐观(曾福生,2006)。学者们认为农业资源非农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基础地力下降,农业生产资源成本上涨等将成为粮食供给稳定增长的阻滞因素;人口快速增长,用粮结构转变,GDP和居民收入上升等成为粮食需求压力上升的主要因素;较长的生产周期,气候变化带来极端天气增多,国际政治经济波动,他国粮食供需波动等增加粮食供需矛盾的不确定因素;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和体制变革的路径依赖成为粮食甚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体制。积极的政府政策,充足的外汇储备,较小的粮食需求弹性,科学进步造成生产技术的发展等成为粮食安全的利好因子。(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通讯作者:苏琳

参考文献

[1]曾福生.粮食大省的粮食安全责任及实现途径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6.

[2]宫芳,吴志华.大粮食安全战略探析[J].经济问题,2004,07:49-51.

[3]胡靖.中国两种粮食安全政策的比较与权衡[J].中国农村经济,1998,01:19-26.

[4]周慧秋.灰模型GM(1,N)在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6,03:58-62.

[5]陈倬,简小凤.城镇化背景下的粮食安全问题研究――基于城镇化率与粮食产量之间协整关系的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04:5-8.

[6]李建平,上官周平.陕西省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趋势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04:245-251.

[7]姚鑫,杨桂山,万荣荣.谱系聚类法在小区域粮食安全预测中的应用――以昆山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02:218-226.

[8]万相昱,张涛.基于农户主体的微观模拟平台及其在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J].21世纪数量经济学,2013,00:132-152.

[9]丁晨芳.组合模型分析方法在我国粮食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01:101-103.

[10]马晓河.我国中长期粮食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1997,03:11-18.

[11]孙宏岭,刘亚鑫.“九连增”下的粮食安全隐忧[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3,01:7-9.

[12]龙方.中国未来粮食供求趋势预测[J].乡镇经济,2008,06:91-94.

篇3

一、引言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一直被视为倡导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石。发挥相对优势,利用国际市场增加各国福利似乎是一种双赢,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而对于一直备受关注的粮食安全问题,主张贸易自由化的声音始终占有一席之地。欧美、日本的学者认为在未来的粮食安全保障中,贸易不可或缺,只有加大力度,确保粮食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马尔萨斯陷阱”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粮食压力才能得以缓解(WilliamA.Kerr,2011),如果政府对本国市场进行保护,反而会适得其反(TetsujiTanaka,2011)。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2010年发表的关于粮食安全计划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市场、贸易在粮食安全中所占地位至关重要,农民只有在面对更为广阔的粮食需求市场时才会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同样,种子、化肥等物品的自由进口也能促使进口国生产水平的提高。自由贸易通过价格机制对粮食市场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其中落后国家最为受益。此外,这些国家的农民可以将多余粮食转化为资金从而增加收入,一方面有助于粮食安全的保障,一方面也利于消除贫困。运用数量模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学者也不在少数,以CES模型及引力模型居多,ValentinaRaimondi(2011)在前人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18个食品领域的数据建立起大样本,利用上述两个模型估计出贸易替代弹性,并由此模拟出消除关税情况下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粮食贸易自由化能够极大地扩大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贸易出口,但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份额会降低,也就是说贸易自由化会引发重分配效应——富裕国家获益而贫穷国家边缘化。当然,这样的定量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其仅仅讨论了消除关税一种情况,而这并不代表达到了贸易自由化,但作为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该结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中国的学者对贸易自由化与粮食安全两者关系的意见并不统一,一种观点认为保持粮食的高自给率对中国来说会给日益紧缺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的压力,是不经济的,中国应当参与到粮食的自由贸易中去。傅龙波等(2001)利用海关数据对中国几种不同粮食的进口来源地与可依赖性进行了综合分析,表示中国粮食的进口来源国虽然较为集中,但由于国家间的经济、政治、地缘及其他原因都不会对中国实行粮食禁运或设置障碍,所以自由贸易下中国粮食安全并不会遭受很大的冲击。刘永胜(2010)则提出粮食贸易有利于中国粮食总量均衡,中国当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增加筹码;另一种观点认为粮食贸易主体进行贸易时动机复杂,利益诉求也多元化,绝不能贸然倡导粮食贸易自由化(尹成杰,2009)。樊明太、郑玉歆(2005)则遵循CGE模型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粮食的基准情景与贸易自由化情景进行设计,并模拟其对经济与粮食自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后中国粮食的进口压力将会加大,除稻米之外其他粮食的自给率都是下降的。粮食自给率是衡量一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这意味着贸易自由化会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这种影响的显现尚需一定条件。在此,必须指出的是贸易自由化并非等同于贸易,贸易由来已久,现已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贸易自由化则意味着政府不加干涉,由市场掌握决定权、解决一系列后续问题,本文探讨的贸易自由化的影响机制也是以这个概念为前提的。理清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并具体到中国自身情况,对选择正确政策方向、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二、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

实行贸易自由化是否可以提升福利水平、解决粮食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其影响的两面性,不可一概而论。而具体到一个国家对此应持怎样的态度,并不能简单参照他国意见,而应当在充分了解自身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出结论。或许对于制造业,贸易自由化业已见成效,但对于地位特殊的农业,贸易自由化是否同样适用呢?这些都是我们急需探寻的问题。

(一)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正面影响

1、提高各国市场效率,发挥比较优势

当今种植业还未发展到完全脱离自然条件限制的程度,因此各国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必会产生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因而比较优势理论在种植业上的应用是顺理成章的,更是必然的,苛求种植条件匮乏的国家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不仅浪费资源,其本身也是不切合实际的。而贸易自由化无疑是常年处于粮食净进口国地位或无力满足本国粮食需求的国家的福音,如日本、冰岛等。种植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也确能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增加世界整体福利。例如,朝鲜在前苏联未解体前的粮食产量约合现在的3倍,究其原因,是由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分工明确,苏联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向朝鲜出口农业机械,而朝鲜则致力于大规模、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再将粮食出口至苏联。不难看出,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分工合作,效率高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贸易自由化也能促使国际粮食市场成为统一整体,提高各国市场效率。国家间联系不密切,就会造成供需结构上的不平衡,特定时期内粮食丰裕的国家不能顺利地将多余的粮食投向国外市场、赚取外汇,反之粮食紧缺的国家也不能从国际上迅速得到补给。因此,即便各国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如果缺乏可靠自由的交易机制,仍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提高市场效率,各国利用国际市场确保自身粮食安全也就越难以实现。那么哪怕全球生产出的粮食能够满足人们的总需求,粮食危机依旧会存在。而现在在农产品贸易上,各国的市场联系程度并不高。粮食贸易远未达到自由程度,贸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依然任重而道远。

2、调节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与安全之间看似关联并不密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对粮食安全的测度中也没有考虑粮食价格,但对各国居民来说,这恰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对于食品支出几乎占总收入70%-80%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再加上粮食需求弹性低,粮价过高就意味着相当数量的国家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为摆脱贫困所做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同时,它也会让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陷入两难境地,即:政府是保护农民积极性,不对粮价进行过分打压还是遵从消费者的意愿,通过政府行为将粮价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证分析表明,选择后者更为明智,因为高粮价给农民带来的收益要远低于我们的推测(MarosIvanic,2008)。而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两个方面达到影响粮食价格、稳定粮食市场的目的。一是引入外部刺激,二是增加替代产品。假设一个国家完全分离于世界粮食市场之外,该国的粮食供给量与需求量一定,国内粮食生产运作商作为唯一的供给者会倾向于囤积粮食抬高价格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国内的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如果政府出面,向市场大量投放粮食储备,短期或可遏制价格飙升,然而一旦储备量不足,粮价便会失控。而若该国参与了国际粮食贸易,就可以通过进口粮食来达成稳定粮价的目的,而且国外粮食来源一开始就会对“囤积居奇”的行为起到一个反刺激的作用,降低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也使得进口国的粮食种类与加工品种增多,一种粮食产品的价格上升,人们就会转而购买其他替代品,如此,用于购买粮食的支出减少,基尼系数降低,福利也就自然增加了。

3、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一般而言,外资的投入主要是为了躲避东道国的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当贸易方式与资金投入方式同时可行的情况之下,出口国一般会选择前者,因为其风险和难易程度都较低。由此,不难推出贸易自由化反而会限制外资的引进。然而,粮食贸易却并非如此简单。由于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仍处不断增长状态,粮食进口国的市场通常是很广阔的,加之很多国家的粮食生产尚在“靠天吃饭”的阶段,外资投入利润巨大,可利用的东道国资源也较为丰富,因此许多大型企业为抢占东道国的粮食市场会率先投资,贸易自由化并不能构成他们撤资的理由,反而是继续投资达成规模经济以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成为更为明智的选择。更不用说粮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对其的控制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了。

贸易自由化吸引更多的外资,对东道国的粮食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示范作用。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然不适应日益增长的需求,耕地的锐减、人口的激增以及水资源的匮乏无疑使供需不平衡更加尖锐化,外资通常具有资金充沛、管理机制完善、技术附加值高的特点,客观上可以帮助进口国进行产业改造和升级换代,因此向领先国家看齐,引进技术与资金同样是“修炼内功”、增加本国粮食产量的一种途径,值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借鉴。

(二)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的负面影响

1、不利于全球共同利益的维护

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起的第21次农业会议中提到,全球应致力于开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生物品种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人们对粮食安全的关注也从最开始的可获得性扩展到了可持续性,但实行贸易自由化却会导致现实发展与该目标背道而驰。纵观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占据优势明显,一旦农业达成自由贸易,工业化种植的比例必将迅速上升,成为粮食生产的主流方式。生产者的逐利性使得他们不会舍弃当前收益较大的工业化生产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去研究与实践新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而前者生产的特点便是高能源消耗、高化学用量、集约式管理、更注重产品与环境的统一性而非多样性(Weis,2010)。虽然工业化的生产让人们尝到了一些甜头,但已有学者指出这无疑是饮鸩止渴,这些所谓的高产量只能维持一时,却会造成更长时间不可挽回的损失。高能源消耗不仅对环境无益,更会激化能源竞争;高化学用量将造成土壤侵蚀与贫瘠;灌溉用水的浪费同样使早已成为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而农产品品种的单一性不免导致部分生物基因流失,不利于农业生物技术的未来发展。20世纪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便是以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代价的(MA,2005)。在没有外来力量加以管束的自由贸易情况下,除非生态系统破坏的严重程度会降低收入,粮食生产者都会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工业生产模式,而消费者在收入没有高达一定量之前也不会选择价格较高的非工业化生产粮食,这也完全符合人们在提供公共物品时的“搭便车”现象。因此,贸易自由化的结果便是生态环境破坏,农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粮食安全得不到长期保障。

2、进一步导致各国利益差异化

世界各国的粮食产业发展阶段不一致,所处战略地位也不相同。对于发达国家,这显然又是一个可以控制他国的“武器”,控制了粮食无疑是掐住了所有人的咽喉,所以握紧粮食掌控权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所在;对于正迅速崛起的国家,粮食产业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夯实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国家的粮食产业优势,才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抢粮大战中获益,才能支撑起其他产业的发展,寻找利基点就成了当务之急;而对那些仍然游走在饥饿、贫苦边缘的国家,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靠救济不是长久之策,不能自力更生将自己拉出缺粮的泥潭,求进步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增加本国粮食产量才是一切之本。如果用贸易自由化的统一标尺去衡量每一个国家,不难发现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利益诉求都能得以满足,用自由贸易一种方法去解决复杂的各国粮食安全问题显然行不通。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虽有理可循,但它只指出了总福利的增加,福利分配中并没有体现公平性。一些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是净粮食出口国,而今却转变为粮食净进口国,除了土壤恶化之外还因为其逐渐专注于经济作物的生产,比如棉花、咖啡等,而其粮食种植业面对强大补贴支持的发达国家,甚至是在农业基础设施上稍占优势的发展中国家,都无法招架,更不可能在自由贸易中获益了。整个非洲地区,营养不良的人口约达2.4亿之多,这足以说明非洲及拉美的部分贫穷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似乎进入了误区,粮食安全状况堪忧。较为富裕的发展中国家作为潜在的粮食出口商或可在粮食自由贸易中分一杯羹,但这些国家集中在亚洲与拉美地区,本国人口口粮负担较重,向世界市场上的输出恐怕并不能形成规模,所以进行粮食贸易自由化最大的赢家应当是作为出口大户的发达国家。任由他们掌握全球粮食的控制权,支配世界其他国家的口粮显然是不理智的。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是为其工业化提供资金的重要部门,如果这块阵地无法坚守,经济的持续发展便是空谈,粮食安全就更不可能得以保证了。

3、冲击发展中国家粮食种植业,全球粮食产量增长停滞

贸易自由化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粮食产业更加激烈的竞争,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产品的天然倾向可能会使本国尚在发展的粮食产业陷入困境,最终退出竞争。这不仅会导致该国粮食产业痛失本国市场份额,还可能会间接影响其定价权的掌控。面对贸易自由化,并非所有的国家都准备好了。李斯特认为农业已经发展成熟,不需要保护,因此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幼小工业上,这在今天看来其实不然,国家间粮食产业实力还是悬殊的。2008年世界谷物的单产平均水平为3539千克公顷,但德、法、英等国这一数字超过了7000千克公顷,荷兰更是高达8308千克公顷,为最低水平哈萨克斯坦的近8倍。贸易自由化后,农业强国产品与资金的进入必然会冲击到弱国的粮食产业,使其丧失发展的能力。此外,研究表明,由于人口的增长等一系列原因,2050年的粮食需求量将会翻一番,而发达国家粮食产量的发展是否有上限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粮食产业的充分发展也更利于全球粮食安全的保障,非洲等国在迎接全球粮食需求上涨的挑战中将扮演重要角色(Thurow,2010)。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业遭到破坏,满足全球不断攀升的粮食需求只怕会变得愈加艰难。

4、进口依赖度提高,导致风险增加

贸易自由化实现后,鉴于各国粮食产业现有能力参差不齐,要素禀赋也不尽相同,无论是依据本国资源实际情况选择主动放弃,还是本国产业遭受冲击,难以抗衡外来竞争而被动退出,都会使国内粮食的进口依赖度提高,导致风险增加。如果这又是该国国民赖以生存的口粮的话,风险程度甚至会更高。出口国往往会以此为国际间谈判的筹码,向进口国施加政治压力。当然,1980—1981年间美国、欧共体等对苏联实行粮食禁运未获成效的事实也让很多西方学者得出无论国际粮价走势如何,粮食进口方均能保持谈判优势的结论(RobertPaarlberg)。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该事件的特殊性,苏联是当时的工业强国,自然不会因为粮食禁运而乱了阵脚,并且高价从阿根廷进口粮食并不适用于现今的一般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此外,还有学者提出一旦国家间建立了粮食贸易联系,出口国就不会轻易放弃这个粮食出口的途径,如若不然就会形成“双输”的局面,这似乎也不符合全球粮食趋紧的大环境——粮食的卖方市场还是很明显的。虽然粮食出口国的分布逐渐趋于分散,客观上降低了不利影响的程度,但从2010年与2011年的数据来看,北美、欧洲等传统农业生产大国依然把持着全世界60%左右的粮食出口额。这一点也不得不令各国仔细考量。

三、中国粮食实施贸易自由化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是否应当积极推进粮食贸易自由化,其带来的影响究竟是否合时合宜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结合多方因素来看,中国实行粮食自由贸易难实现、难保持、难取得真正的高效率,而现今的环境不仅无法对粮食贸易自由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而会减缓其发展进程。

(一)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难实现、难保持

中国的粮食种植业效率与收益都不高,2009年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为6585.3、4739、5258.5、1630.2千克公顷,分别是粮食产业先进国家平均水平的87%、59%、58%、67%,四种主要粮食产品中中国只在稻米的生产上占有些许优势,而粮食的质量更是不能尽如人意,生产效率着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中国种植业还面临高成本的挑战。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成本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价格也就水涨船高,竞争力受挫,因此中国的粮食在世界市场上通常并不受到青睐。贸易自由化后,各国可以自主选择贸易对象,不必考虑其他因素,这一现象或将得到强化,即使是中国的粮食有人问津,由于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的限制,收益也是有限的。相较而言,中国的其他农产品产业如蔬菜、水产品发展形势喜人,其依傍中国劳动力丰富的优势,生产成本大概低于国际市场四成左右,近年来的出口量更是达进口量的30倍有余,出口创汇能力较强,农民由此获得的收益比种植粮食要大。根据上述情况,如果实行完全贸易自由化,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中国资源将会渐渐从不具备竞争优势的粮食种植业转向优势的水产品或蔬菜种植产业,也就是将生活性农产品转变为贸易性农产品,等于是将自己的饭碗交到了别人的手里。自古代以来,中国就一直奉行“无粮则乱”的治国思想,那么自由贸易带来的这种结果可不可以为中国接受呢?如果接受,中国会不会重蹈前文所提到的非洲一边种植经济作物争取外汇、一边饿殍遍地的悲剧呢?谁都无法保证。因此,无论是从中国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上还是从非洲农业发展的前车之鉴上,中国实行粮食贸易自由化都不应当急功近利。

其实,在农业上发挥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福利增加通常会被人们夸大。比较优势理论假定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和资本。但农业生产还需要另一种更为重要的生产资源,也就是分类颇多的土地。不同的土地种类适宜种植的作物不尽相同。中国疆土范围甚广,南北东西跨度也比较大,适宜种植农产品的种类自然不在少数,如缺乏宏观管理,人们因利益驱使专一生产某几类优势农产品往往会因无法因地制宜而事与愿违。而且,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导致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但现实中这些劳动力并不能迅速流动而找到新的岗位,如此便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中国人口众多,任何时候人口间的利益协调都是中国的要务,比起经济效益,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稍有不慎会动摇国家的稳定。因此在政策选择上,中国一定不能以失业率增长为代价来换取并不显著的经济效益。由上可知,无论比较优势对粮食贸易是否完全适用,粮食贸易自由化在中国都难以实现并且难以保持。

(二)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难取得真正的高效率

纵观世界范围,粮食贸易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少数行业领头羊,如四大粮商等,更具备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在中国,即使粮食市场结构仍处转型阶段,也出现了如中粮集团这样的垄断企业。而从中国粮油的控制权来看,垄断企业控制市场份额巨大,外资所占就达60%之多,最高时期直逼85%。2012年中国食用油的全面提价也不能不说是受到了外资垄断厂商的影响,可知在中国粮食市场,垄断势力同样不能忽视,而这似乎也是大势所趋。粮食贸易自由化使得各国粮食厂商在一个更大范围中进行较量,争夺的是世界粮食的控制权与定价权,这也是粮食贸易的实质。平心而论,中国大型粮食厂商虽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展已相当完备的外国垄断粮商相较,仍显得底气不足。如贸然采取粮食贸易自由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便是中国小型粮商逐渐边缘化,被挤出市场,而中国的大型粮商在高手如林的世界市场上也无力抢占制高点,不能获得粮食贸易中的话语权。整个世界粮食市场将由少数几个大型粮食厂商控制的局面可想而知,而寡头企业是以自身利益作为决策基准的,价格更是他们用以获取更多利益的武器,本身就不是最有效率的交易模式。何况福利分配也无公平可言,彼时已丧失粮食控制权的中国自然不会是所获颇丰的一方。此外让他国粮商决定中国粮食的生产与进出口,恐怕会引发恐慌。对待其他市场上的寡头行为,政府尚需出面调停,粮食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市场更需要政府来维护和规制,这也就与贸易自由的定义相违背了。不难看出粮食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来说难以取得真正的高效率,也不能提高国民福利,只能为他国做嫁衣,并不是明智之举。

(三)中国粮食贸易自由化缺乏现实条件

粮食贸易自由化取得成效的前提便是存在一个颇有效率、完善的运作机制,但如今这个前提并不能得以满足。不仅如此,中国实行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也不成熟,主要来源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国际方面的阻力体现在当前贸易体制及贸易法规的不完善上,而国内方面则来自现实条件与基础设施的不足。

虽然WTO一直致力于促进粮食贸易自由化以扩大全球粮食产量与贸易量,调整粮价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将农产品销往发达国家、出口创汇的途径,但在实践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想效果。多哈谈判中,日本建议禁止各国对粮食设置关税却鲜有国家响应,多哈谈判目前也陷入僵局,在这个问题上至今没有拿出可行的方案。另外,此次谈判仍然承认粮食自由贸易的两种例外情况,一个是所谓的“黄箱”“绿箱”“蓝箱”政策,主要是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的豁免;另一个就是SDT规定,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粮食产业优势,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但就效果而言,前者的实施范围远比后者广泛,推行力度也更大。且农业协议规定各国对农业的保护要降低到1993年之前的水平,发达国家经过前期保护政策的实施,或可依照规定而行,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免有些困难了。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第35次会议报告指出,“随着时间的迁移,更多的贸易计划促进了经济增长,食物安全的问题就在于穷人是否能从这种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而这样的协定表面上一视同仁,其实质却是对“穷人”的极大不公。而纵观各国现今的粮食贸易政策也不难看出,一些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如印度、泰国等都对本国的粮食出口进行限制,欧盟27国、日本等则开始暂停征收大部分谷物的进口关税,可见世界粮食的供需是趋紧的。另外,关税是部分出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的一项重要收入,贸易自由化对粮价的调节机制又很复杂,有时会导致国际粮价高于出口国本国市场上的粮价,因此提高粮食出口关税也是这些国家的无奈之举。在各国纷纷尽力将粮食留在国内而在国际市场上吸收更多粮食的大环境下,中国想依靠世界市场来保证国内粮食安全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向他国进口粮食不仅需要充足的外汇储备,还需有便捷而花费低廉的运输途径。中国除了铁路运输,其他的运输条件都不如人意,但即使是铁路运输也并不是十分发达,尚有不足。举东南亚国家为例,中国仅与越南签有正式贸易协定,而与老挝、缅甸等国由于政策限制,进口难以形成规模,即使限制消除,由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通条件不能支持大规模粮食运输,进出口无法做到畅通无阻。不便利的交通同时也会增加运输成本,如从磨憨口岸到昆明的运输成本就高达280元吨,这也就失去了进口的意义。而东南亚是中国重要消费粮食——稻米的主要生产地区,这也提醒我们,中国粮食自由贸易尚缺乏完备的基础,仍需保持较高的粮食自给率。

另外,中国是大国,每年所需粮食数额巨大,国际粮食年均贸易量只占中国粮食年度消费总量的50%,如若不大量自足,过分依赖进口,必会拉动世界粮食价格上涨。这不仅将打破粮食贸易的正常格局,还会引发他国对中国的不满,那些粮食消费所占比例较高的贫困国家更是会怨声载道,不利于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中国本来就甚嚣尘上,中国断不应再在这个方面授人以柄。

相反,现在的中国有比实行粮食贸易自由化更有效、更为紧迫的方式——也就是发展本国粮食种植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资料表明,中国在农业特别是种植业技术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可达60%—80%,而中国仅有30%—40%,并且从事农业科研的研究人员数量只相当于美国的19,欧盟的15,研究开发经费更是位于泰国和阿根廷以外的所有粮食主要生产国之末。壮大自身力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参与贸易竞争与分享总福利的资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就轻言贸易自由化,缺乏与他国交易的筹码,想在世界市场上获利岂不是与虎谋皮。因此,中国当前的要务是扶持本国的农业产业而非其他。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结合贸易自由化的利弊影响以及中国粮食产业与贸易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了解本国产业所处位置、现今发展情况与选择何种贸易政策密切相关,中国一直属于发展中国家阵营,其粮食产业也仍处于变革发展阶段,虽在个别产业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旧不可小觑。尽管贸易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粮食贸易或将逐渐放开,但由于粮食的特殊战略地位与其复杂性,自由贸易在当下缺乏实行的条件——利益分配不平均,国际贸易体系缺乏效率和公平等。而且回顾世界农业贸易的历史,除了英国在19世纪短暂试水农业自由贸易,几乎没有出现其他粮食贸易自由化的例子。具体到中国,现阶段贸易自由化对粮食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正面影响,贸然大开国门无疑是“引狼入室”。因此,粮食的贸易自由可能仍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和特定的实施环境。但是暂不接受贸易自由化并不代表要完全摒弃贸易,实行粮食自给自足。事实上,这样极端的想法也不利于中国粮食产业的发展,固步自封只会导致更加落后,此时政府就应当承担起引导本国粮食产业发展以及粮食贸易方向的职责。同时,我们也应当充分地认识到,农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度,撇下农业而集中力量发展工业、服务业的道路行不通。与其在自由贸易是否可以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徘徊,不如以各国农业发展历史为鉴,努力提升本国粮食产业的实力。如此,不管是平衡本国粮食供需还是更好地参与粮食贸易,抑或是为世界未来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中国都能够游刃有余。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确保中国粮食安全。

(一)实行补贴,扶持粮食产业

近几年来,中国的几个重要贸易伙伴实际运用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额略有下降。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美国生产者补贴等值(PSE)总额从2004年的432亿美元下降到2008年的233亿美元,欧盟则稳定在1000亿欧元左右,日本和韩国也走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国家逐渐放弃了农业补贴政策,相反,美国的新农业法案规定,今后10年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的补贴将达1900亿美元,比旧法规定的补贴增长80%,可见其农业保护力度是在增强的。而且,即便与其下降后的PSE进行比较,中国的农业国际支持水平也仍显不足。因此,如果政府不对本国的粮食产业进行合理大力扶持,中国农业很难自行寻找到快速发展的出路。李斯特的幼小工业理论在这里其实也可得以运用。中国粮食产业尚处发展与转型阶段,实力较为薄弱,政府在鼓励其进步的同时,还应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受他国强烈竞争的冲击,等时机成熟再让其充分融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尤其是对未来粮食产业中大有可为的国有大型粮食企业更应多加管理,他们将是持续发展与接受外来挑战的中坚力量,国家需要在提高这些企业的生产加工能力与效率上多下工夫。对粮食产业的保护还体现在相关法规的及时出台上,在大豆产业已遭外资侵入很长时间后,国家方才出台相关条例对该产业进行规制,致使中国在大豆产业失去完全掌控力。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谨记前车之鉴,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此外,现在国际粮食市场上反倾销、反补贴的浪潮越来越明显,中国应对经验明显不足,这也是政府在扶持本国农业时应当解决的问题。

另外,由于中国农业资源确实有限,所以在扶持粮食产业上没有能力也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要选择与国家安全联系最为紧密的产业作为重点,比如稻米与小麦等,其他粮食作物便可略居其次。2009年中国玉米的食用消费仅有1417万吨,用于饲料原料的制造则高达10945.9万吨。而饲料原料具有替代性,且使用其他材料代替玉米的趋势方兴未艾,因此粮食产业的发展也可分轻重缓急,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对粮食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

(二)发挥特色,开展生态农业

日本的粮食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之一是其急功近利的农业发展模式。高化学用量以及大面积灌溉使得本来就数量有限的耕地质量一降再降,对国外粮食的需求量也就越高。中国的耕地总量虽不在少数,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平均到个人耕地资源就显得不足了,而且耕地以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恶化直接制约粮食产量的增加。因此日本等国的农业发展老路显然不可取。只有遵循生态农业的道路,中国的粮食产业才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也只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保证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中国在今后的粮食产业发展中应当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强调科技绿色种植,将先进技术融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良已出现退化问题的耕地,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保证粮食增产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另外,就中国失势的大豆产业而言,并非没有与外来竞争抗衡的方法。从外国进口的大豆虽然价格优势明显,但品种单一,而中国东北传统的大豆品种优良,尽管生产成本较高,但在不断倡导生态农业的今天也并非毫无胜算。随着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转而购买优质、健康、品种多样的农产品,中国的特色优势就能够得到发挥。只要在发展中国粮食产业的道路上,将良种、良法、良田结合在一起,保证中国自身的粮食安全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三)开辟西部可用耕地,积极对外农业投资

2012年的两会上,袁隆平表示,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破,而且中国西部尚存在未被开发的可耕种土地,可将这些土地合理地开发利用起来,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加拿大地广人稀,一直是美国的后粮仓,而且近年来一些粮食净进口国为保证本国的粮食供给,开始向其他国家购买农业用地,这逐渐成为了一种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对此中国也可以效仿,向土地资源较丰富但利用率不高的国家进行农业投资,如俄罗斯、新西兰、缅甸等,这样无疑可给中国的粮食安全上一个保险栓。

(四)努力推进贸易区域自由化

篇4

1.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现状及事故原因

1).操作工人的安全施工意识淡薄。目前建筑企业雇佣的操作工人基本上都是农民工,由于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其流动性较大,企业很难将他们固定下来,造成管理上困难。另外,他们安全意识差,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建筑行业70%以上的事故都是因“三违”造成的。企业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要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这一变化特点,安全工作人员要及时查缺补漏,更新和完善;

2).岗前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够,时间短,效果差;班前安全教育没有真正落实,即使有也是流于形式,个人的安全施工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没有养成;

3).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之一。安全管理一种动态管理。物的不安全因素在减少,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

4).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这给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带来极大考验。安全文明措施费要求在投标时单列,是工程投标时不可竞争性费用,可是好多施工单位工程中标后,对安全文明措施费部分挤压占用,造成安全防护措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大打折扣。

2.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原理及内容安全管理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科学以及安全管理科学发展的基石,是人类预防事故的重要理论核心,是构件和谐社会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运用原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施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1).以预防事故为中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测和预防事故是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预防事故的根本在于危险源辨识,进行危险性预测,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工程项目施工系统和作业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推断,并进一步作出估计和评价,以便查明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危险所在并及时加以改进,同时也可对各种设计方案能否满足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进行评价,作为制定措施的依据;

2).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是生产的前提,安全是全体人员的安全。遵循“管生产必须管安全”“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原则;

3).实行系统安全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很多的,包括人、设备和环境等因素。因此,安全是同施工过程中的许多环节和条件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的,只是孤立地从个别环节或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分析和研究安全保障,是难以凑效的,要有效实行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

二、安全施工管理的对策建议

1.落实安全施工责任制安全施工责任制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多年实践证明,安全施工责任制落实得好,安全状况就好,反之安全状况就差。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人员素质提高人员素质不仅仅是安全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是建筑企业整体发展的需要。

1).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与方式。安全是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安全教育又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安全管理水平和防止事故,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思想、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法制教育4个方面的内容;

2).安全教育的内容随实际需要而确定。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必须坚持的安全生产基本教育制度。对新工人必须进行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对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情况,要建立档案。新工人工作一段时间后还应进行重复性的安全再教育,加深感性、理性的安全意识。

篇5

关键词:强制检验;食品安全;意义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引言

我们所强调的食品质量安全就是食品的质量对食用者的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程度。它通常包括了三个主要内容,

首先就是由于食品的污染威胁人体的健康和安全。一般按照食品污染的性质可以将其划分为化学性的污染、生物性的污染和物理性的污染。而按照食品的污染的来源划分,则可以分为,原料污染、加工时出现的污染、包装过程出现的污染、运输和贮藏阶段出现的污染、销售时出现的污染几方面。现在,由于向畜禽喂食激素使药物残留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这是食品污染的主要问题。

其次,这类安全问题是由于食品的工业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在食品进行加工时采用生物、化工和其他的一些生产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添加食品添加剂、食品中添加生产配剂,还有一些在食品中加介质。还有转基因食品和辐射食品等等。这些新技术都会给食品的安全带来极大地破坏。使食品的质量受到威胁。

另外,就是食品标识的混乱使用,食品标识对食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两者不可分割。食品标示可以表现出不同食品的不同特征以及功能。它是消费者选择食品时的依据。对食品标识的不合理使用主要有以下表现:(1)食品标识的伪造。主要包括了对生产日期、生产厂家、质量标准的伪造;(2)没有相关的警示说明;(3)虚夸食品的功能和成分;(4)没有对食品标识进行中文注解。一些进口的商品只标注外文,但是这让国内居民没有办法辨认。食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对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国家质检总局要发挥其职能,根据相关规定,从食品的源头上就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食品质量的市场准入原则,对食品质量进行强制控制。

食品质量安全的市场准入制度有三个主要的内容一是对食品的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二是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三是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准入原则中强制检验单独成为一项制度,可见它在食品的质量检测中的重要作用,它对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中对强制检验的规定主要包括了以下几点,即食品的发证检验、食品出厂时的检验和对食品进行监督检验。通过这三种检验方式,使食品的质量从生产到出售得到了全程的保护。这种办法使食品的安全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证。但是我们注意,产品的质量不能只依靠检验,它主要依靠的是生产。检验只是一种手段,它是根据相关的标准,和指标,通过一些仪器对产品进行检验,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一、发证检验

发证检验指的是质量监督部门在对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进行受理时,通过委托检验机构来对申请企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这是一种政府行为,是政府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审核,对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有很重要的作用。只有企业在检查中合格才能够获得许可证。

而在发证的检验中,一般使用的是抽样检测,因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虽然企业的管理、设备等都达到标准,但是也不一定生产出质量过关的产品。所以通过抽样检验的方法,能够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更好地确认。

二、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主要指的是根据《产品质量法》,企业一定要履行的法律义务,就是企业在进行生产时必须要保证其生产的食品符合国家规定。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中有一点 “食品在出厂的时候一定要进行检验,没有接受检验或者是不合标准的产品不能出厂。”,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出厂检查是不可或缺的,必须得到落实。而我国采取的出厂检验主要有两种方式,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介绍。

1.自行出厂检验,这种检验方法就是那些已经得到了生产许可的并且拥有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可以自己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但是其检验能力一定要获得相关部门的确认,并且监督部门要对其产品进行定期的检查。

2.委托出厂检验,主要针对一些有生产许可证却没有出厂检验能力的企业使用。这些企业通过委托具有法定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查。委托出厂检验是我国强制实行的检验方式,其弊端就是有一定的风险性,针对这些弊端,笔者建议企业自检。

出厂检验的项目依据执行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进行。

就委托出厂检验笔者有如下看法, 为什么委托出厂检验说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究其根源,委托出厂检验检验的时效和频次要求较低。其一,根据企业生产检验流程,生产企业在产品出厂前应对每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而且检验的结果要在每批产品出厂前得到确认并备案,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出厂。因委托出厂检验对出厂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有些批次的产品未进行出厂检验,或一些批次产品的质量有不确定性。如果该批产品因质量的不确定性直接进入消费市场,食品质量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其二,检验时间长短。出厂检验是根据每个批次进行的,产品出厂前必须通过检验确认产品是否合格,才能出厂,进入产品流通市场。因此检验的时间很重要。委托出厂检验时间过长,产品出厂时间延误,对企业的生产、销售就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人为缩短检验时间或检验结果未确定情况下,企业以其替代合格产品出厂销售,不合格产品就会流入消费市场。

我认为,要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在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中要严格把关,生产企业没有出厂检验能力的不应发放生产许可证,出厂检验能力作为生产许可的一项硬指标来执行。

三、监督检验

监督检验也是一种政府行为,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的一种方式,因其属于强制性检验,这就要求生产加工企业、销售者不得拒绝检查。

监督检验分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验等多种形式,技术监督部门通常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依据相关检验标准,通过监督检验细则规定的检验项目检验得出检验结论。

通过上述三种形式对企业出厂前产品实施强制检验,进而从生产加工源头上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在这三种形式的强制检验中,出厂检验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生产加工的食品就会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按照产品标准,企业生产加工的每一批食品都必须进行出厂检验,这种检验是强制性的。依据法律法规,食品出厂必须经过出厂前检验,经检验合格的食品才允许出厂销售,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出厂销售。如果不进行出厂检验,不合格食品就会流入市场,从源头上就无法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因此,出厂检验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预防性检验,是防止不合格食品进入市场的可靠保证。

监督检验是一种不经常性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检验,是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进行的检验。在一定的时限内,对一种或几种产品进行检验。如果通过监督检验发现食品质量存在问题时,或许已有一些数量的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因此,发证检验和监督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出厂检验的监督和验证,可有效促使生产加工企业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严把食品质量关,加强食品的出厂检验工作。

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要求企业和监督管理部门为履行其质量责任和义务必须开展的检验。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百姓的健康安全,强制检验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必要手段,必须得到切实有效的执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粮食安全;补贴制度;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关系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市场化得发展,我国粮食供求也发生着变换,为了确保粮食的安全,我们必须面临更严格的挑战。

一、我国粮食安全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粮食产量方面: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增长,粮食安全也得到一定的保障。粮食生产近些年每年都能到到好的产量,年增幅在3.65%,尤其是在2009年达到了粮食产量的最高纪录,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其他物质要素的投入也在增加,使我国粮食 产量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粮食供需方面:目前国际粮价有一定幅度的波动,我国在大豆、小麦和玉米等品种方面进口量很小,所以国内粮食价格受国际粮食价格的影响很小。小麦和大米是农产品当中消费量最稳定的产品,玉米和大豆的消费增长是农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在对粮食的消费上总量是逐步减少的,但是在一些主要地区粮食的消费是不断的增加的,例如天津和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的消费量也在逐渐的增加,由2007年的550亿公斤增加到2010年720公斤。粮食政策方面:国家逐步推出关于农业产品的支持政策,取消了税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另外还实行了农业补贴,财政综合和专项补贴相结合,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政策补贴体系。目前国家在政策上也逐步的进行完善,实施了农业和粮食生产投入增长机制,农民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投入每年都在上升,到2010年时,国家对农民的财政补贴达到了8183.4亿元。另外除了农业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之外,还加强了生态建设、更低质量建设,推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田水利的建设和农业基础性设施的建立。国家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方面: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在全世界来说仍然是保持较高的水平,这样对粮食的调节能力加强了,我国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价收购,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也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防止了粮食波动对市场经济的运作,完善市场调控机制,对玉米、大豆等采取临时收储政策,支持企业参到收储,健全我国收储农产品的机制。我国能够收购农产品的企业有6.7万家,粮食收购能力也在不断的加强。

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粮食供给能力提高,使我国粮食安全严重受限

首先,耕地面积是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我国耕地面积逐渐的减少,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保护制度,但是由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耕地还是每年都在减少。其次,水资源缺乏,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水是农业产品的根源,我我给的人均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缺水成为我国粮食主要产区的制约因素,另外,水资源也受周边环境的影响,严重污染。环境和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我国粮食产品的质量,也制约着粮食生产的增长。然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较重,我国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发生,对农业的生产造成了很的影响,粮食供给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比前些年增多,病虫危害也贫乏发生,再加上旱涝形式逐渐加重影响,对粮食的生产发展也构成了威胁。最后,农业的基础设施不全,我国的农田水利大部分建立的较早,长期以来,由于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少,建设的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工程无法正常的施工,现有的水利设施也超出了使用年限,设施没有修理,使效率降低,效益明显的减弱。

(二)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不强

粮食的价格逐渐都在增加,但是农民对耕地的收入仍然不高,农民与其他行业相比,耕地所得到的收入明显较低。物价的费用和成本逐渐的在上升,小麦和玉米的成本有原来的每亩3 98元增加到587元,成本增加了,但是利润却下降了,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对耕地的积极性降低了,抑制了农产品的发展。

(三)我国未来粮食的需求总量呈上升的趋势

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也逐渐的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的提高,我国粮食的总需求也逐渐的增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对玉米和大豆的消费是在增加的,从供给角度来看,我国粮食处于紧平衡状态,要满足需求和供给平衡,必须确保粮食的安全。第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消费食物也变得多种多样,对动物的蛋白消费越来越大,工业化也带来了对加工的需求,利用粮食来转化为生物能源的速度加快,能源与食品的矛盾逐渐的增大,加剧粮食供求关系。第三,由于人口的增加和生物燃料的不断发展,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增长趋势,受经济和气候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总体水平相对较低,世界粮食的生产也存在不确定性。近些年我国的产量是在增加,但是还是受很多银色的影响,供求关系仍然很紧张,尽管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个别农产品的不足,但是资源是有限的。

(四)农业技术跟不上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技术的能力不强,农业技术进步的较慢。农业技术与生产是紧密相连大的,基础性的建设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学技术不到位,都是阻碍发展的原因。另外我国的化肥和农药等技术的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技术。我国对农业技术研究投资较少,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方面也存在着投入不足,种子的研发技术的投入也不足,监管手段和竞争手段也比较落后。

(五)粮食流通过程中,缺乏安全监管

流通中的粮食进入加工之后,各个企业的素质不一样,规模较小的企业,工艺落后,设备较旧,缺乏完善的管理,难以应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企业对于粮食食品的加工没有严格的质量管理意识,质量的管理方法不完善,没有建立安全控制体系,造成企业的运行状态差,缺乏竞争能力。其次监督管理的部分职能分工不清。对粮食食品安全形成多头的管理,对管理虽然有好处,但是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职能交叉也造成危害,造成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导致对安全方面的管理混乱。

三、解决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我国关于粮食的补贴制度,提高粮食的价格,给农民带来收入

增加粮食的直接补贴和补贴的规模,扩大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的补贴范围,完善粮食的直接补贴政策,为农民的收入增加补贴的制度,形成稳定的粮食补贴增长机制。另外,根据工资水平的涨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格,给农民的稳定性的预期,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和供应保障能力。

(二)主要的农产品实施保护,保障食物的安全和流通

我国对农产品已经实施了保护政策,尤其对于粮食的主要产区,实行耕地、粮食价格、基础设施以及财政、贷款等方面的保护政策,但是这些政策的实施范围不大,所以,我们要扩大粮食的种植范围的同时,也要扩大对各个方面的粮食保护政策,运用各种手段,建立重要粮食产区的农产品利益补贴的制度,形成粮食的稳步增长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

首先,积极的推广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支持与粮食生产相关的基础性建设。其次,提高粮食生产设备和设施和方法的科学技术含量,引导农产品创新出新的品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科学知识的培训以及新机制的使用。最后,大力推广品种好,产量高,适应性较强的农产品品种,以提高粮食的生产技术。

(四)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粮食食品安全的保障

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部分,制定相关的粮食食品安全制度,使管理部门有职权,可以进行质量管理,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安全监督的实施,把企业监督和服务结合起来,使粮食食品质量安全。另外可以建立粮食食品质量标准,积极的推行安全控制体系。建立粮食食品安全的质量追踪系统,鼓励农产品市场事故的责任追究制度,还可以建立农民的健康教育制度,形成预防食品安全危害的有效机制。

四、结束语

人们生存中粮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大米、大豆、小麦。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与补贴政策已经有了结合,但是还存在着问题,要保证我国粮食安全,不断要政府进行指导,还要政府通过法律进行有力的限制,保证农民的耕地安全。(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此论文为佳木斯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W2011-007;WZP2011-002);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1B009)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我国粮食安全的隐忧及对策思考》.2008

[2]《试论新形势下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2011

[3]倪元颖.粮食制品安全生产与品质控制.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

引言

房屋建筑质量十分重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产品,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房屋建筑的第一要素就是要保障工程质量,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立足于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根本。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影响的因素

1.1部分施工材料质量存在隐患

由于在建筑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是较为广泛的,例如水泥、沙石和钢筋等等。此外,由于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操作型工序产品的面广且量大,因此,如果想要对施工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是较难实现的一个方向,所以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是采取抽验的方式来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检查。这也就造成部分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没有被检查出来,使得施工材料的质量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出现施工材料隐患。

1.2 人的因素难以实现全面有效控制

由于建筑现场施工的操作型工序产品都具备劳动密集型的特性,因此,在施工的时候所投入的劳动力就会更多,所以很难对每一个操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控 制。并且在工程的实践过程中,许多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也大大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1.3其他方面影响因素

除了上面两方面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外,许多的劣质工程也是来自于施工过程中,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的监管的力度不足、质量监管体系不全,质管人员配备和素质和先进设备的配置等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运用正当的手段来承揽工程的施工任务等。

二、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现状

在当代,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仍屡有发生,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仅次于交通和煤矿。据资料统计显示,2009年1月至4月,全国各类建筑事故一直呈下降趋势,其间全国共发生各类建筑事故452起,死亡573人,同比分别下降 13.7%和8%,其中较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了17.9%和4%。然而,进入二季度以来, 建筑施工现场却连续发生了3 起重大事故,特别是在5月17日至18日两天时间内,就连续发生了两起建筑安全生产事故。5月17日,湖南省株洲市红旗路高架桥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9人死亡、16人受伤,24 台车辆被埋。5月21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实久建设有限公司,在承建新疆哈密市200万吨球团项目工程拆除塔吊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5月15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第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北延区间施工中, 1名作业人员坠入土仓内,随后3名作业人员对其施救,其中2人也坠入土仓内, 共造成3人死亡。5月13日,黑龙江省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工程处,在哈尔滨五常市三合屯附近的施工工地,因第四拌合站水泥罐倒塌,砸在旁边临时搭建的工棚上,造成工棚内8人死亡。5月10日,具有一级资质的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所属的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卡基娃电站项目部桥梁作业队,因两片 T型梁发生侧翻坠入木里河中,造成3人死亡、2人失踪。5月9日,上海远达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在进行厂房屋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200余平方米屋顶发生坍塌,造成 3人死亡。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与分析,之所以建筑安全事故频发,主要是由于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不少的工程事故是由于施工者本身的专业施工知识不足,而造成在施工中由于疏忽或知识不足出现事故,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如果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不高,设计建筑的结构不合理,导致施工难度提升,也会增加安全隐患,影响建筑的进度。

三、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方法

3.1 加强监督工作,提高房屋施工人员素质

增强质量意识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而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它集合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形成一套专门的监督法,所以,这就要求有一批高素质,执行力强的监督队伍,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增强监督人员的质量意识是提升建筑行业的核心。因此,要加强监督人员的质量与安全意识,加强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认证的工作,时刻紧记人民的生命安全。

施工人员的素质体现在道德品质、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等。一个工程质量的高低、合格与否就取决于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要严格挑选人员和提高其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工作。只有拥有真正“资本”的操作者才是合格的行家。

3.2 建立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现在国际通用的质量监督体系就是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来认证,其原则是“预防为主”,由于该体系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有很好的可预见性,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与之相关的体系有:《质量计划》、《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检验、试验》等活动的质量控制程序,整个施工过程得以控制就是靠这些程序的有效运行。

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最主要的是要保证每个程序得到有效运行,这就要求建筑业中的管理人员,首先要有强烈的质量责任意识,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认真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第二, 根据 ISO9000 系列标准,建立一套合适的质量保证体系,并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且要真正将制度规范落实到底,不能只注形式而忽略实质,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第三,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的提高,须从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入手,必须加强这8个环节的完善和改进工作,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

3.3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强化

对所承接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工作,只有拥有合格的条件才能接收房屋建筑的建设,并且还要在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中进行,要经过当地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严格的安全审核。房屋建筑工程单位的项目经理,主要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经过严格的培训与考核,持证上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设立有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配置相关安全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安全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主要职责是保证安全体系有效运行,并进行监督与检查,对人员、物资、经费等资源做出合理计划,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要进行及时的制止与纠正,组织安全验收工作,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3.4 加强对组织机构的健全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工程建设按计划的全面竣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项目经理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是建设队伍中的主要力量,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干的项目经理,还需要专业的队伍,严密的管理机构,才能按计划进行合理的施工。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管理能力与安全意识,始终按标准来进行准管理,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中以质量为首要目标, 严格按承包合同来进行设计与实施。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随着社会进步,将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融入到房屋建筑工程中来。要做到:施工方案与施工部署的合理优化;施工进度与时间安排在顺序上要交叉搭接合理;设计与现有技术要相符;要朝着投资少、效率高的方向进行。

四、结论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好坏与国家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就会产生许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把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只有具备良好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能力,才可以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果和产品得到有效的保证,从而全面提高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元福,李慧民.我国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思考[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3).

[2]方东平,黄新宁,黄志伟.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2).

篇8

2004年是公司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半年来,在xxx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紧密团结,内抓管理,外拓市场,为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质量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推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上水平,公司于年初制定了《工程质量考核管理办法》。明确了质量责任和质量工作考核的标准,为公司质量工作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同时,于三月份开展了以告别“低、老、坏,追求零缺陷”为主体的质量管理年活动,以彻底克服多年来形成的低要求、老毛病、坏习惯的生产陋习,加强对工程施工的过程控制,切实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大力宣传了“质量追求零缺陷”、“质量就是符合要求,就是用户满意”等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并在四月通过了2004年度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次内审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今年的质量情况比去年同期有了显著的提高。在上半年累计施工的65项工程中,562项分项工程,一次合格559项,优良236项,分项工程一次合格率99.4%,优良率42%。特别是由xxx施工的xxx,经过三个月紧张施工,9.87公里管线已全部完工。总计焊口836道,焊接一次合格率达到99.37%,防腐补口一次合格率100%,获得了甲方和监理的一致好评。由xxx厂施工的xxx工程,一次试制就取得了很高的焊接合格率,无损检测共拍片870张,一次合格859张,一次合格率达到98.7%。在丘东温西三、温五产能建设工程中,在项目部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5月份共无损检测拍片560张,一次合格546张,一次拍片合格率达到97.5%。

但在进步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上半年我公司共发生质量事故7起,其中严重质量事故2起,一般质量事故5起。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公司的声誉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纵观这7起事故,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层公司领导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个别单位管理职责不明确,对质量管理理念的宣传和落实,缺少广度和深度。

2、有的领导对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不高,重进度、轻质量的凑合思想仍然存在

3、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现场的管理不够严谨,对“三工序”、“三检测”等监视和测量工作执行不严格、不规范,同时对质量问题缺乏预判能力。

4、质量安全监督站对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5、一些员工满于现状,不思进取,质量意识不高,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

6、工作的灵动性不高,对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动,缺乏相应的调整。

面对上半年工作的成绩和不足,下半年质量工作要继续贯彻落实公司“质量管理年”活动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大质量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做到“人人心中有质量,人人心中重质量”。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网络,加强现场的质量监督检查。质量安全监督站要加大质量责任制的落实和工程施工的监督、检查力度,查处在施工过程中不按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或操作规程执行不严等行为,彻底杜绝重进度、轻质量和施工过程的低、老、坏现象。分公司要明确专(兼)职质量检验员,同时加强质量相关信息的传递速度。及时对质量问题作出快速反应。

3、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规范进行施工,进一步强化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和“三工序”,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责任制。同时增强主观灵动性,针对临时检修、维修、抢险工作,项目部接到任务后根据甲方要求和施工区域、危险程度、气候环境、人员素质要求,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但绝不是违章冒险,合理安排设备、人员、工期,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满足甲方的要求,双方签字记录在案。避免为了赶进度、抢时间,降低工程质量和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4、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的操作技能。针对人员状况,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及现场操作技能培训。在工程开工前要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以及能力评价,对培训不合格的电焊工不准焊接作业,对已参加施工的电焊工如出现两次合格率的情况,一律停止作业,由人力资源中心对其进行重新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可重新上岗。

篇9

关键词:提住房建筑结构;质量;安全意识

1住房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结构设计安全意识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建筑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结构稳定性方面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地质灾害对建筑物影响也在不断加大,主要原因是部分建筑单位存在侥幸意识,受麻痹思想影响,使得在设计结构时,不注重抗震性的设计,部分设计人员没有全面、透彻的掌握抗震规范的相关内容,进而在实际设计中,无法按照有关设计规范进行,没有遵循安全性原则,使得建筑结构留下了安全隐患。

1.2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

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也十分重要,设计人员需要将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进行结合,准确计算,进而进行有效的结构设计。然而当前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存在盲目迎合业主方要求的情况,影响了其设计的专业性,使得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受到影响,造成质量受到影响,存在很多缺陷。

1.3建筑结构施工质量不高

在实际施工中,存在部分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结构设计施工的现象,还对设计进行随意修改,让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都受到了影响,进而出现了很多结构风险安全隐患。

2提高住房建筑结构质量的建议

2.1设计中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

住房建筑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在设计中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特别是要重点考虑关键性因素,如果没有考虑全面,就会对住房建筑的质量造成影响。比如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地基条件、地理位置,这是因为房屋材质选择、结构类型选择都和其具有紧密联系,如北方和南方的房屋结构就因为地基条件及地理位置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2.2严格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我国建筑结构一直都在发展中,结构设计的规范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中,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掌握最新的设计规范,按照规范进行设计,让设计和规范相一致,防止出现因为和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

2.3创新设计软件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中也应用了电子技术,住房建筑结构设计内容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设计的难度也更大。因此,设计需要创新,结构设计对设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设计知识,还需要丰富自身的知识,传统的结构设计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设计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根据计算行业的发展,让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可以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一起合作开发出一套有效、精密的设计软件,满足设计发展需求,提高设计质量。

2.4优化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对建筑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结构设计的整体质量。在优化设计中,设计人员需结合建筑物所在的地区的地震发生情况及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展开有效的分析,设计出和国家抗震结构设计标准相一致的施工图。设计人员面对抗震墙截面较长的情况时,和洞口连接形成弱连梁,要对抗震墙的高宽比例进行有效抗震,确保比例的合理性,把墙体分为多个小开口墙,用这样的方式减少墙的受损概率。在水平作用力下,剪力墙较为容易被内力影响,出现超过截面的要求,这需结合实际情况,将连梁的刚度降低,可减少内力的作用力,防止剪力墙发生脆性损坏,实现抗震结构设计。比如,福建连江就有一栋三十三层的住宅楼,因为当地的风荷载比较大,还有位移控制难度大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建筑进深较小、剪力墙长、抗水平力长,这需解决好墙面开洞,让其符合基本抗震标准。设计人员计算抗震数据,确保结构的准确性,在了解建筑的相关数据后,从基层考虑,全面控制设计的优化性能,提升抗震能力。

2.5科学建模

当前房屋建筑功能也越来越多,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些都让设计难度加大。在建模计算之前,需要将全部实现处理好,不能出现遗漏的事项,尤其是设计的荷载,一定要确保其精准度,将误差控制在最小。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根据专业的流程进行,输入所有参数,一定要做到准确,其中有一些步骤容易出现错误,如转换层荷载、飘窗荷载等,一定要认真对待。输入的参数都是建立在大量数据以及资料分析上设置的,因此在建模时不能随便修改参数。如果有需要调整的参数,要经过探讨以及严密计算。参数不同,其适用范围也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注意。建模软件要科学选择,在选择前就需要了解软件的所有功能,进而确保在操作时不出现失误。计算机软件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并不是万能,且单一软件建模是有局限的,也会出现错误,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可以比较多种计算软件,在关键节点上需要进行人工计算复核。

2.6注重概念设计

结构设计是具备理念基础的,要遵循有关规范,这就需要注重概念设计。其是住房建筑结构工程师必备的素质之一,正确的概念设计可以为设计提供正确的大方向,也关系到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概念设计贯穿在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例如,高层住房建筑,需要全面掌握其和多层建筑结构方面的主要差异。多层住房建筑主要是受竖向荷载影响,高层住房建筑则主要是受侧向风荷载影响,需要考虑地震强度,二者在设计方面的重点存在区别。当前人们对住房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满足舒适性及安全性,还要满足经济性,例如,要增加构件截面和配筋量会让经济成本增加,对建筑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在设计时可以牢牢记住设计的一些要点,如“强柱弱梁、强弱弯、强压弱拉、强节点弱构件”等,不断累积工程建设经验,要提高素养和理念,进而让设计水平得到提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住房建筑结构是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人们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提高住房结构的设计质量,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使用先进的设计软件、重视概念设计、优化抗震结构设计、科学建模、全面考虑各项因素、严格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等,确保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参考文献:

[1]郑宇,王月明,吴芳,等.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在平稳随机干扰下的响应[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1).

[2]苏琳,苏琪.利用系数计算多层内框架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和楼层地震剪力的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11)

篇10

关键词:施工工艺;质量;安全;关系

中图分类号: O21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一个工程要顺利的进行,离不开施工工艺,那种赶进度、轻质量、忽视安全是行不通的,没有安全就没有质量。建筑安全是当今社会关注的大事,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将可靠、科学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很好的应用,重视并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才能使业主在后期的使用无后顾之忧。

一、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一)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人们对建筑物的性能、功能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物的质量是满足建筑其他功能和要求的前提。在目前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规模日益增大、施工周期不断延长,施工的复杂性日益增强,这些都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经受了比以前更严峻的考验。如果我们不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就会使建筑物的寿命和功能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危险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使建筑物的寿命和安全、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证。(如图1)

图1

2、施工质量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点的水文、地质、气候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竞争环境,国家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用户的需求,人的观念变化,国家的技术质量政策,政治环境,在质量控制中都应充分注意,做到综合适应,满足要求。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生产者不能闭目塞听、循规蹈矩,而应当在开拓中建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目标和实施质量控制。(2)人为因素。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将人作为中心所开展的生产活动,其质量受到全部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影响,即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受到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辅助人员等的影响。(3)材料因素。建筑材料对形成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材料质量构成了建筑产品质量重要基础,在有关我国颁布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中明确规定,用在建筑工程中的设备,构配件以及材料等都要符合产品质量标准与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的材料占到了产品总价的70%左右,建筑材料在质量差异,环境波动、机械设备运转磨损等都会为实体工程质量带来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4)工艺方法因素。分析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工艺方法使用的正确性,将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假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指导性、全局性等,如果考虑不周到的话,就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施工进度,因此,在制定并审核施工方案时,需要参照工艺、经济、技术、施工自然环境、操作人员等多个方面的条件开展全面性考虑,确保在技术以及工艺上的可行性,操作以及措施上的便捷性。

(二)施工安全

1、安全施工的重要性。(1)安全意识是根本 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中安全施工的根本,包括管理机构的安全意识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两个方面。施工人员是直接参与施工的人员,是整个建筑施工的主体,施工安全与其息息相关。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安放必须分门别类井然有序,保证其不堵塞道路和安全通道;施工现场需进行全封闭保护,防止无关人员入内;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发现违反者则立即制止;高处作业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并对其进行严格巡查以保证施工过程规范。(2)安全制度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施工中的安全制度包括安全考核制度与安全巡查制度,这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所在。安全考核制度的执行是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行为安全规范和推动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想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管理,就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施工管理考核制度,包括对安全施工检查优秀者的褒奖并进行经验推广和对安全施工违规行为的监督并进行通报批评和限期整改。 2、影响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1)建筑施工环境恶劣。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大型土木过程,立体交叉、场地狭小、工种交叉、高空、露天等环境因素,施工现场粉尘飞扬、通风不良、视线不畅、照明光线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2)缺乏施工安全应急措施。有些项目部不能针对施工过程中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正确的处理和识别,也不能按照建筑施工公司的要求,相应地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场都没有设置专业的医疗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也不能及时进行处理,使得援救的时间受到耽误。另外,有些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检查没有真正得以执行,往往是流于形式,安全技术措施经费投入较少,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实际执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各工种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对已经发生的事故和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轻描淡写地进行处理,没有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来处理,更谈不上“定时间、定措施、定人”进行整改。(图2安全应急预案)(3)人员因素。人为因素往往是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从事建筑施工一线的工人大多都是临时招聘的农民,他们主观能动性较差,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于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较为忽略,再加上有些管理干部对于安全管理漠视,不能严格要求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这无疑就是埋下了一颗颗安全事故的“定时炸弹”。

图2

二、施工工艺、质量、安全的相对关系论述

(一)施工工艺方法对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1、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从以上施工的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看出,施工工艺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试想如果没有施工工艺,不要说施工质量,就是工程施工工作完全不会展开,可见施工工艺及方法对施工质量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2、施工工艺掌握在人的手中,人是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在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大的因素,因为人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也可以给施工质量造成负面的影响。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常常因为施工技术、自身素质等自身原因,在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在施工中不按要求操作,比如不佩服戴安全帽、对施工设备操作漫不经心、对施工技术掌握不熟练,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还会对施工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为:质量意识不强、对进场材料把关不严、不按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施工等方面,施工人员质量不合格,工程施工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二)施工安全是施工工艺方法顺利进行的前提

一个工程,如果它能安全施工,使每个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那么施工顺利进行,新的施工工艺的应用都不在话下,相反的,如果安全得不到保证,施工就无法进行,施工质量就无从谈起,施工工艺也就失去意义。

在施工安全方面要加强管理力度,促使施工工艺顺利的运用到工程施工中。一是建立建筑较大以上事故备案制度和约谈机制。凡是发生较大以上建筑事故的,要求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事故调查处理结案后十五天之内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二是建立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制度。对较大以上典型事故或具有同类共性的案例要组织有关企业、专家和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三是强化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业绩考核,建立企业安全奖励激励机制,对安全管理先进的企业、个人要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善,事故频发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并记入安全生产不良信用档案。四是强化对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落实安全责任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把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切实的做好施工安全工作,防范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施工工艺更好的应用和施工技术作用更好发挥。

(三)施工质量和安全是施工工艺最终的目的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施工质量是一个工程的灵魂,工程如果没有质量的保证,那么施工整个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注重施工安全和发展新的施工工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施工质量更有保证。如,某一工程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始终把施工品质作为自己的施工目标,又强调施工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又把现有的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和完善,最终不仅使工程进度加快,还保质保量的完成了施工。

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就要从施工工艺方法和安全方面下功夫。(1)做好技术协调。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图纸会签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2)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产品质量的好坏与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不可分。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工艺、质量以及安全的相对关系理论方面很简单,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但是实际操作中要想把握好三者的关系,必须要在工程实际中不断研究、不断探索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军.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186-187.

[2]路琳.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J]. 华章,2009,16:139.

篇11

关键词:安全视角 产品质量 监督

产品质量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对不同市场主体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对于经营者而言,一般只是能否赢利;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既有一般产品的使用性能问题,更有诸如食品、药品、电气产品等特殊产品可能带来的人身、财产等的安全问题。对于前者,体现的是作为商品经济最基本内容的商品交换或者说交易,只涉及一般民事权利义务,主要取决于交易主体的意志;而对于后者,体现的则是对交易秩序的控制,往往涉及公共安全。在当代社会,一般来说有作为第三方的国家权力的介入,因此更体现法律的强制属性。这种分野并不意味着两个方面的截然分立,相反,这种区分正是为了在明确其合理的权利义务的前提下确立适当的法律关系。

政府监督的目的既然在于对交易秩序的控制,则应当明确,必须以有利于市场主体为监督的前提和评判标准。对于市场的两大主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亚当?? 斯密的论断颇有见地:“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生产者的利益,只有在能促进消费者的利益时,才应加以注意”。按照这种观点,产品的存在也正是以消费为前提的,那么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的最终落脚点即在于是否促进了消费者的利益。适用性与安全虽然都是产品最重要的属性,而对于消费者,产品质量的适用性影响生存质量,产品质量的安全却关系到生存本身,安全显然重于适用性。所以为了对产品质量合目的地进行监督,不能对两者等而视之,尤其是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发生冲突时,这一原理要求法律侧重保护处于相对弱势的消费者。

在现行调整产品质量的法律框架下,产品质量监督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政监督,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使法定职权对产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或在接到举报后对违法经营者进行查处;二是消费者自行监督,举报产品质量违法,为政府管理行为提供线索,或者要求生产者承担对自己造成损失的法律责任。这两种监督在性质上是相区别的:前者的要害在于权力的界限,即在什么范围内实施监督;后者则在于政府管理体制是否为消费者提供了辨别产品质量的足够信息。由此可以判断现行制度是否合理。

现有规定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于因产品适用性和安全性带来的不同后果并未区分,至少是并未作出明确的区分,这导致了各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模糊,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一,现行体制影响市场主体的必要自由,微观层面影响产品质量的提高,宏观层面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经济的发展。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的各种主体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都享有充分的自由,包括生产的、买卖的自由,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者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是他的自由,正如毁坏自己的财物而未影响到他人时,法律不得追究;对于公开宣称自己的产品质量不是很好的人,只要不涉及公共安全,法律就不应过问。而从消费者的角度,在质量没有安全危险而对销售产生影响的几种情形中,除了质次价高是非理性的之外,质次价低,质优价低,质优价高,正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如果消费者愿意选择质量较差的产品,那也是其自由,他人无权干涉。在自由竞争的框架中,生产者的自由与消费者的自由经过博弈会达到恰当的平衡。政府强行划定的质量标准,既不一定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目的,更侵犯了其消费意志的自由。这样,生产者难以充分竞争,消费者也难于得到合意的产品,必然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第二,现行体制下产品安全性的相关信息,对一般消费者而言难于充分获取,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辨别能力,损害到消费者权利中最根本的安全和健康权。以电气产品安全为例,消费者几乎不可能获知合格生产商名录,进行相关消费时就缺少了最重要的信息。由于政府权力对经济生活干预太广泛,对产品的众多一般质量指标的监督占去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大部分精力,而关系到保障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等的事务反而被忽视或者力不从心,使得类似情形非但无法避免,近年来更是不断发生严重的产品安全事件。这表明产品质量监督必须作出区分:消费者自行监督的范围只应限于一般产品的质量,涉及安全健康因素的产品质量只能由政府负责,政府有义务为提高消费者的辨识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

篇12

关键词:粮食安全 效益 杂粮 产业化

粮食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粮食产量的多少及是否有公害方面的问题,农业作为国家战略第一产业,安全问题是首要的问题。因此世界各国都把着力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粮食产量作为第一要务。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对其效益的诉求也不容忽视,粮食效益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产生的经济效益,兼之产量和效益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因此在世界各国都主要把目光放在大宗作物的研究、培育和发展方面。

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对粮食安全方面的要求显得更为迫切。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即大力发展大宗粮食作物,而小杂粮的发展呈现逐年萎缩的状态。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承担着“十二五”规划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200亿斤的目标。大宗作物经过近30年的发展,产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再在原来基础上提高20%,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200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078亿斤其中夏粮产量613亿斤,秋粮产量465亿斤,分别比上年增产0.2%和0.8%。而小杂粮则不同:

以绿豆和红小豆为例,普通农户因为实施的是粗放式种植方法,亩产量不足二百斤,而本人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通过良种加集约化种植,可以实现小宗粮豆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红小豆亩产达到四百二十斤以上,绿豆达到五百斤以上。对实现“十二五”有关粮食安全目标而言,通过对小杂粮产业政策的支持,小杂粮种植会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的产业。本文对河南省所辖108个县及市辖区进行调查后发现了目前河南省粮食布局及小杂粮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河南省粮食作物的生产现状

小杂粮在河南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主要有谷子、高粱、大麦、荞麦、黍、稷、薏苡、豌豆、绿豆、小豆、豇豆、蚕豆等,小杂粮以其抗旱、耐瘠、品质优良、营养保健等特点, 历史上小杂粮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上做出过重要贡献。

从河南省粮食生产的现状来看,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每家每户都有种植,这是农民世代流传下来的种植习惯,一方面保证自己的口粮,另一方面如果吃不完,容易出售。而小杂粮在全省72%的地区也都是农民根据多年的种植习惯,在田间地头零星种植,供自己食用,很少部分遇到到村里收购的,才会出售。

由于小杂粮种植面积不集中,形不成规模,作为商品因为种植分散,粮食量小,专业的收购很少,销售渠道不畅通,农民大面积种植的积极性不高。

随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口粮消费量的减少,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特别是世界饮食从吃饱到吃出健康的观念的转变,小杂粮独特风味和营养保健使其身价倍增,同时以其绿色无污染的优势种植区域,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加快小杂粮产业化的发展,促进粮食产品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提高粮食安全与效益,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因此,我省小杂粮生产也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小杂粮作为产业发展苗头已经显现。南阳的社旗县的中大益农小杂粮合作社,洛阳市的伊川县的小米、栾川汝阳县的粉条、宜阳县的黑色杂粮、孟津县等多个县市都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安阳市的小米、豫东的甘薯、驻马店的啤酒大麦、也有少量黑豆等作为地方特色,在提高农民经济效益方面逐渐显现出优势。

二、河南省粮食作物生产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小杂粮合作社的兴起尚不足以改变目前我省农业发展方面的核心问题。

首先,绝大部分农民自给自足式的种植模式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这使得我省农业整体的区域布局不合理,如在旱薄地,大宗作物的产量很低,尤其在干旱年份,丘陵山地几乎绝收。而农民依然按旧有的模式种植玉米、小麦等大宗作物。

其次,农民大多不愿意种地。调查发现,目前青壮年打工每天的收入男子在100到150元之间,妇女在60到100元之间。如果有点技术含量,则工资标准还要高些,如精装修农民工每天的收入可达200到300元甚至更多。种地一年的收入打工一个月最多两个月的工资就能实现,因此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市打工了,现在农村剩下的都是老人、小孩和女人。种植粮食的积极不高,甚至出现许多弃耕现象。

第三,政策导向有不足之处。大宗作物有良种补贴,机械化补贴等,这促使农民倾向于种植大宗作物。小杂粮处于一个被忽略的地位,是农民自发种植,这大大浪费了河南的自然资源,无形中使农民的收入相对减少。

第四,小杂粮的品种更新滞后,品种老化,产量低,品质差。

传统小杂粮的生产都是农民自己留种种植,缺乏科学的筛选、培育良种机制,加上农民缺乏现代农业知识与观念,生产条件差,种植分散,品种老化,产量低,在所难免。加之交通不便,造成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企业收购等方面到位率不足等,既影响了产量,也降低了质量。

第五、小杂粮新品种育、引、繁、推工作落后。

我省小杂粮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由于科研经费限制,人员投入少科研条件有限,只有少部分的科研工作者坚守在杂粮的科研岗位,对国内外名优特品种的引进、示范与推广工作几乎没有经费和人力来做。

第六、小杂粮加工与销售滞后。

当前由于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扶持政策不配套等原因,不少加工企业缺资金,少技术,致使现有加工企业小型的多,大中型极少,而且小型企业加工产品档次低,效益差;营销企业也出现收购困难,成本高,利润薄。这样严重制约了小杂粮的产业化发展。

三、河南省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尽管小杂粮种植方面存在种种问题与不足,但通过良种筛选、培育与引进,栽培技术的优化,尤其是根据土壤和地形加气候条件对河南省作物布局进行调整,使平原和土壤肥力比较好的田块种植大宗作物,山区丘陵地选择适宜的小杂粮作物,形成大宗作物和小宗作物相互配合相得宜彰的良好的作物布局,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能够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及提高我省农民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以国内玉米为例,在山区一亩地有500斤产量都是不错的,但小杂粮可以至少达到200斤,按玉米1元/斤,小杂粮4元/斤,小杂粮的产值是玉米的1.6倍。而且还没考虑玉米生长期间需要施肥、浇水等成本因素,小杂粮不需要这些投入,另外对于山区丘陵地带,机械化操作部方便,家中的老人和女人不方便操作沉重的玉米,杂粮就比较轻便,利于家中的女人老人劳作。本人在主持国家及河南省红小豆及绿豆区域实验过程中,发现通过良种选择加合理栽培技术,绿豆及红小豆亩产分别可达400斤、500斤以上。其经济效益与大宗作物相比毫不逊色。

在国际范围内,以本人掌握的信息来看,仍以绿豆和红小豆为例,意大利罗马和日本东京的价格(人民币)分别达到了每千克89元和93元,而国内不到十元。如果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出口体系,其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1.根据自然和气候特点设立特色小杂粮示范县、示范市。我省的小杂粮开发历史上形成许多久符盛名的名、特、优产品,如“安阳十里香小米”、“尉青豆”、“洛宁红小豆”、“洛宁绿大豆、“洛宁黑豆”、“延津药黑豆”、“渑池坻坞小米”、“通许香麦面”。充分开发历史名优特产,调动各方力量进行小杂粮产业化发展。目前南阳社旗绿豆产业、驻马店的啤酒大麦值得借鉴。

2.在政策上进行倾斜,对小杂粮实行良种补贴、进行一定的技术推广和对小杂粮合作社给予一定的政策补助,引导农民转向小杂粮的生产和加工发展。利用广播、电视、印发技术资料等形式多方宣传,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杂粮作物。适时向农户推荐小杂粮新品种及适宜种植品种、时间、种植方式及各类小杂粮的管理要点。充分利用我省农村小杂粮生产的土壤、气候等自然优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的优势以及农民种植小杂粮的丰富经验等,种植荞麦、大麦、燕麦、糜子、绿豆、蚕豌豆、甜玉米、糯玉米、红豆、黑豆等优质高效小杂粮,投放消费市场,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小杂粮消费需要。

3.培育新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杂粮作物种子相结合,筛选和培育一批适合河南省不同气候环境的作物种类和品种。组建省级小杂粮开发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组织科研、教学、推广联合攻关,负责规划,研究计划、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检查指导等工作,充分挖掘产量和品质提高的潜力。在品种选育上高产、优质并重,以筛选和引进品种为主,加强对国内外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和示范工作,以尽快用于生产;并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优良品种加配套的栽培措施,使良种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注重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侧重于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营养安全卫生水平和商品价值。

4.培育一批加工和出口领头企业。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作物,在农产品出口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欧美市场也有少量出口。小杂粮在国内外市场的价格高出其他作物数倍,价格看好。同时,我国小杂粮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主要是后续的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升小杂粮的产值。我国小杂粮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国。同时,我国小杂粮种类繁多、品质优良,长期的栽培驯化形成了许多地域名优品种,在国际市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价格优势和生产优势。

关于小杂粮的产业化开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a、杂粮作为粮食单独销售;b、制成特色的小杂粮礼盒。c、根据不同杂粮的特性,进行比较传统的食品加工,如豆芽、绿豆粉丝、粉皮、豆沙、豆腐、糕点等;d、根据小杂粮的营养特性及药效,制成不同用途的粥类灌装真空食品;e、根据小杂粮不同制成不同的美容、减肥产品及减肥食品;f、药用价值的开发,小杂粮都是药食两用作物,每个杂粮都有自己独特的药效,可以对它的药用成分进行提取,进行药品的开发和生产。

总之,小杂粮与大宗作物各有优势,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使我国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科学开发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与效益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魏亦文:《发挥杂粮特色优势,促进杂粮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2010年第1期.

[2]康志河、杨晓平:《河南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发展及对策》,《中国种业》2005年第1期.

[3]董家胜、任洪志、牛凤民:《河南省小杂粮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中国杂粮研究》.

[4]段亚利、缑建芳:《我国小杂粮产业生产环节的问题与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15期.

[5]农业部:《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中国农资网》2011年9月3日.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豫政办 〔2011〕83号.

篇13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经济效益 量化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效果,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依然有很多施工企业频发安全事故,这也表明了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水平较低,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其安全效益的滞后性、间接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建筑施工安全效益不能够有效的量化,造成安全措施成为了建筑工程成本投入的一部分,施工企业一味的注重成本控制,使得安全投入的力度不够,这是造成安全事故频发的根本的原因。

一、安全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分类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事故及危害严重性的增长,安全对于生产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其概念也得到普遍接受。安全的经济效益是安全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经济效益是指通过安全投资实现的安全条件,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障技术、环境以及员工的能力和功能,并提高其内在潜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安全经济效益从安全投资的物质结果方面可以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企业、社会单位采取安全措施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降低事故对经济效益造成的损失;间接经济效益是通过安全投资,提高生产技术能力,从而使经济效益稳定持续的增长。

二、安全经济效益的界定与量化

安全经济效益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有些是用量的关系来反映具体的结果的,也有些很难用数量表示的,或者能用数字表示也不一定能用货币量来表示,,例如,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强度的降低、操作者安全意识的提高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软指标和量化指标综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加全面的反映安全经济效益的本质属性。其定型描述可以用一些指标进行对比评估,这种评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企业安全经济效益的状况。

安全经济效益的计量可以通过安全产出与安全投入来加以量化。安全效益量化的绝对值为:安全效益=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我们可以根据安全效益的数值变动的情况来了解安全投入是否具有一定的效益。安全经济效益的绝对值为:安全效益率=安全产出量/安全投入量*100%,当安全效益率大于或小于100%时,就能够反映安全投入是否有效益。

三、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资金的时间价值。

建筑施工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筑资金的投入和利用,在时间上都是体现其价值的具体表现。但是,在我国建筑施工中,对安全投入、事故经济损失以及安全效益进行投资时,都忽视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而是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需要时就增加资金投入,不需要时就按照正常情况来进行,这种不合理的方式,并不能有效的反映出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和实际效益的具体情况,导致其结果不具有可比性。

(二)缺乏有效的调查。

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具体的调查,这项工作也是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具体内容。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的实际调查情况严重缺乏,这也导致大量的实际调查数据带来的研究结果少之又少,间接的导致施工安全措施得不到保障,造成各类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也使得安全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核算,给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四、研究与发展

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是一项涉及较为广泛的研究领域,需要结合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鉴于我国现阶段建筑安全经济效益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发展是实现未来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有效保障。要从实际的调查中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的成果,就需要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值产出情况的界定与分析,建筑工程安全措施资金投入的多少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和施工企业生产效率是否能够得到保障的主要因素,其对建筑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安全产出所反映出来的效果不仅能够体现事故损失的减少,更能体现企业经济增值的具体情况。因此,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的界定和量化分析需要借助经济增值产出的计算结果,从而有效的反映各项安全投入、安全损失、安全产出等实时信息。

五、结语

建筑施工资金投入的具体信息并只是反映了建筑工程的资金使用量,其安全投入能够带来相应的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经济效益。建筑施工安全经济产出的具体表现是事故减损和经济增值产出,其中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体现在经济增值产出上。综合上述的分析,量化建筑施工安全经济效益,使主观判断变成有理有据的客观决策,使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经济、安全。

(作者单位:中城建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农产品安全;问题;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更高要求。尤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如此。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前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和全市瞩目的热点问题,更是全市现阶段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满足城乡居民绿色安全消费需求,提高农产品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全市在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进程中,十分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整体而言,农产品质量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满足人们的需求,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

一是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二是对农民的安全生产培训不全面。三是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容乐观。四是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五是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六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机制不尽完善。

针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向农民和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增强他们的质量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质量安全观念,提高种养加安全生产技术水平,自觉地按标准化、无害化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生产源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提高全社会的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氛围。

二、加强培训,安全生产

要把农业污染的危害和原因、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帮助农民引进使用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良种,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大力提倡有机肥料施用,搞好病虫测报和综合防治工作,鼓励农民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来防治农业病虫害。已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三、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要加快制定出台全市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管理办法。对已有的农产品质量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要做好宣传贯彻和执法检查,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统一和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高能耗、重污染工业项目,控制污染源。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推进乡村工业的“三废”集中治理,努力提高“三废”达标排放率,尤其是要提高废水、废气和粉尘的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量,降低酸雨等有害气象的发生频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做到清洁生产、健康养殖。

四、抓好源头,加强监管

要加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农药、兽药、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加大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建立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进货、销售台账登记制度,尤其是做好蔬菜、果树禁用农药的进货、销售登记,严禁向菜农、果农销售禁用农药。切实加强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控制工作。各相关执法部门要协同动作,组建一支由技术监督、工商管理、农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现有农资经销情况全面进行检查摸底,不符合规范的限期进行整顿,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法律规定予以取缔。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加大处罚力度,营造生产、销售和使用安全农业投入品的良好氛围与环境。

五、抓好基地,规范标准

进一步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建设力度。重点加强对各类经营大户、科技带动户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要组织有关专家尽快制定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技术规范,全面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建立安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综合示范区,强化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生产技术普及与推广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按照国家现有农产品标准和全市地方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并相应提高农产品的分级、包装、保鲜、储运的标准化水平。推进农业生产源头的洁净化,生产与经营的标准化,全面提升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要积极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充分利用农产品“三品”品牌效应。大力发展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