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0 11:14: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影艺术特色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故事题材
冯小刚电影首要特点就是故事题材的选择。基于自己的都市平民情怀与平民娱乐精神,冯氏贺岁喜剧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草根”,倾向于平民化的取材视角。
以贺岁片起家的冯小刚电影注定在创作上必须是一种社会文本,即冯小刚不可能像第五代导演那样大体上成为作者电影的导演,他的剧本和拍摄要考虑制片人、社会期待和娱乐等元素。
关注小人物的烦恼,寻找受众的认同感,这是冯小刚影片成功的秘诀之一,也是吸引观众的深层原因所在。冯小刚选择了喜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片种,充分发挥他泛着鬼机灵劲的喜剧想象力,编造了一个又一个不见得经得起推敲,但却能把广大老百姓逗乐的故事。《甲方乙方》里,他凭空创造了一个叫做“好梦一日游”的公司。这个公司,满足了小书商的“巴顿梦”,又用“爱情梦”来治愈失恋青年受伤的心灵,用“长工梦”让丈夫体谅了妻子的处境,用“吃苦梦”唤醒了富人的社会公德,用“保密梦”惩戒了有快嘴恶心的厨师。《没完没了》里,一个司机为了讨回包车钱绑架了欠债人的女友,作为喜剧而不是动作片、警匪片,冯小刚把握得很好,没让绑架把影片变成悲剧。
二、演员与角色
人物,是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成功的影片都离不开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的演员也是影片的一个关键。在演员的使用上,从1997年的《甲方乙方》开始,冯小刚基本上采取的是“铁打的葛优,流水的女星”的模式。而这也成为其贺岁电影的一个最大卖点。
在贺岁片中,葛优无一例外塑造的都是一种人:人聪明,嘴特贫却本性善良,有时候甚至有些老实巴交;性格有些软弱,逼急了还是会犯点浑;对女性很细心,有点儿“虚伪”,也有点儿女温情。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中国平民形象,观众一看就亲切,乐于接受。冯小刚让这个距离普通观众很近的人,出了一些聪明的点予,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还获得了善良漂亮女主角的芳心。其实他几个电影都是这样一个模式,但是同样的模式用不同有趣的外壳表现出来,就变得让人不易察觉而乐于接受了。
三、台词与情节
语言的幽默是冯小刚电影的最大特色。他的影片经常拿中国人熟知的文化、社会经验来调侃,随时套用最流行和时尚的语汇,并掺杂有庄严的政治语汇,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尤其是在带有王朔风格的黑色幽默的语言方式,冯小刚电影的语言对白和戏剧性模式几乎是在模仿王朔的《编辑部的故事》的风格。冯小刚电影的喜剧色彩很大一部分是由台词来完成的,另外一部分就是通过情节完成。台词有时候有一定的独立性,有时候与情节互为推动力,但两者都有一个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制造噱头来逗乐。
冯小刚的幽默包含着喜剧和滑稽两种审美形态。在冯小刚的作品中,很多幽默都是这两种类型,比如语言带动情节出现突然的转折形式的幽默。另外还包括对传统叙事方式造成的误解与现实落差产生的幽默;语言与现实状态形成的反差造成的幽默;恶作剧情节造成的幽默等。
当然,滑稽在冯氏喜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简单的滑稽行为,并没有喜剧这么复杂,它只是因为新奇有趣而引起人一种轻松愉悦的笑。冯小刚贺岁电影里滑稽具体体现在.贫嘴和夸张性地讽刺人性。
有人质问,为什么冯小刚能开创中国电影的贺岁市场并引领它走过了十多年的风雨?答案不言而喻。拒绝宏大,使得冯氏贺岁片无需为伦理服务(如三四十年代的伦理电影),无需为政治服务(如抗战电影),无须为意识形态服务(如改革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和艺术化的制衡中从容地服务于大众,既哗众又取宠,虽献媚但不谄媚,“鱼和熊掌,二者得兼”。
四、温情与煽情
冯小刚很善于把握节奏和度量,在笑料之中适时地加入温情的情节,丰富葛优所塑造的人物性格,也使影片变得温馨美好。例如,《没完没了》里,韩东居然用一张蒙沙发的布为小芸做了一条裙子。
冯小刚的电影可以大致归为悲喜剧一类。悲喜剧中主人公的选择,不再像过去的悲剧或喜剧那样受限制,它可以是崇高伟大的英雄,也可是卑鄙龌龊的小人。悲喜剧的题材既可以是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或伦理道德问题,也可以是接近于市民生活的凡人小事,剧情中既有令人感伤流泪或不完美结局的悲剧因素,又有批判现实的不合理,正义获得胜利的喜剧色彩。
在搞笑、温情的同时,冯小刚还不忘煽情。《甲方乙方》的“住房梦”,《不见不散》中刘元的“老年偶遇”的梦境。冯小刚煽情还有一个特点,基本都是安排在接近片尾的地方。《甲方乙方》笑过了,感动过了,再谈点过年的事情和信念的希望。
[关键词] 电影艺术;表现形式;西方绘画;影响;色彩;构图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证实:电影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其发展不足百年历史,而绘画作为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同为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电影与绘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绘画,特别是西方绘画对于电影创作形式、发展方向等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无论是绘画的表现形式还是绘画的艺术内涵,其都与现代电影艺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表现形式的角度上来说,电影艺术创作者对于电影的创作主要体现在有关电影画面布局的安排方面。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电影画面布局中所涉及的色彩、构图以及造型元素与西方绘画的形成要素是基本一致的。西方绘画表现形式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也着重体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研究这三者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能够使我们明确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有着关键作用与意义。本文试对其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西方绘画色彩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从色彩角度上来说,绘画艺术创作者对于色彩的关注是最为普遍与成熟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创作者应用色彩使得人类形象开始具备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空间,从而初次拓展了绘画艺术的造型方向。电影艺术作为人类文化艺术的核心,其除了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的渴望与追求,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现实社会不断发展的历程,基于此,我们可以说现代社会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西方绘画艺术对于电影艺术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地显露出来,绘画的理论以及表现形式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绘画色彩表现形式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色彩已不单单是传统意义上代指客观事件的惟一方式,其更成为各个创作空间之间实现韵律连接的最抽象化手段。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色彩对于绘画创作者的创作风格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相对于绘画而言,色彩作为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其进入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发展时间并不太长,其在刚刚进入电影艺术创作领域中的目的仅仅在于满足电影欣赏受众对于物质现实进行复刻的需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所执导的电影《柏林苍穹下》,整部影片视觉效果的进入起源于摄影机在柏林城市上空的大俯拍,以此从“天使”的角度拉开整部电影的序幕,并使人有一种“天使”与“凡人”差异的情感体验,与此同时,影片以黑白方式对柏林这座大型工业都市进行刻画,在“天使”角色因为爱情而放弃天使身份变身“凡人”的时候周边的世界突然以色彩方式加以呈现。至此,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现实情境刻画,更多的是具备了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意义。此后由斯托拉罗所执导的电影《旧爱新欢》更是将色彩的应用深化到了隐喻语言的发展角度。在整部电影作品当中,摄影机下的各个场景均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代表性色彩,这种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电影男女主人公差异性的性格特征,当电影欣赏受众观看到代表绿彩的男主人公以及代表粉红彩的女主人公出现剧烈争吵的场景时,电影画面当中绿色与粉红色强烈的色彩对比更是加重了整部电影的情节节奏与故事张力,以此将色彩作为电影发展过程当中隐喻语言的典型载体,成为电影艺术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
二、西方绘画构图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西方绘画构图的表现形式对于电影艺术摄影的重要影响是无可厚非的。以上映于1989年的英国电影《厨师、大盗、他的太太与她的情人》为例,该电影导演兼编剧彼得·格林那威在电影创作过程当中将西方绘画构图的思想融入了对电影空间的处理当中。整部电影创作角色的主要活动空间集中在餐厅、厨房以及停车场当中,以不同的色调与音乐营造出了三个类型迥异的空间世界,从而使得各个空间世界在整部电影这一三维绘画中的象征意义更加凸显。很显然,从绘画的角度上来说,整部电影中的空间处理手法正是绘画创作中的“三联画”构图(三联画绘画构图方式源于中世纪的教堂,多以祭祀位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由两侧至中心延伸。一般来说,左方为第一幅,右方为第二幅,中心为第三幅及绘画构图的中心)概念。与此同时,《厨师、大盗、他的太太与她的情人》电影当中的“餐厅”场景墙壁当中挂有荷兰画家哈尔斯的群像画《餐宴上的军官与圣哈德林》频频出现在电影摄影画面当中,与主人公艾伯餐厅中的餐桌仿佛形成了一个不同时空中的交错并行。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整部电影接近尾声的时候,这幅群像画又出现在了停车场场景当中,让电影欣赏受众会在无形之中感觉餐厅场景中的“文明”世界与停车场场景中的“野兽”世界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进而引出整部电影作品的创作主旨。《厨师、大盗、他的太太与她的情人》这部影片与博司《人间乐园》中的构图形式在无形当中形成了一定的对比:《厨师、大盗、他的太太与她的情人》从绘画构图角度上来说左侧代表地狱、右侧代表人间、中心代表天堂;《人间乐园》从绘画构图角度上来说左侧代表天堂、右侧代表地狱、中间代表人世。与此同时,从绘画画面的展现角度上来说,电影艺术当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场景就如同绘画当中的各种意境展现于意境所表现出的扩张能力一样。停车场场景中的野狗、厨房场景中生蛆的事物以及餐厅场景中的盛宴均在视觉意向的强化当中得到了加强,其自身所蕴含的含意导向也得到了二次升华。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电影场景中所展示的画面均在故事情节当中得到统一,并在换喻媒介的烘托之下形成具备隐喻意义的语言形式,最终构建属于整部电影语言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厨师、大盗、他的太太与她的情人》这部电影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西方绘画表现形式当中的三联画构图,归功于三联画构图所营造的象征性空间,这也正是西方绘画构图对于电影艺术的最重要影响。
三、西方绘画造型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很显然,形象的塑造是电影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在这一过程当中,大到整部电影创作作品美术造型的塑造,小到电影创作作品当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其对于绘画成果的体现均是极为突出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西方绘画造型借助于电影艺术形成了一种具备视觉特性的符号学造型语言。艺术形象自身的意义已经被现代电影艺术赋予了一种不得不看的方式,而其内涵也在对电影的观察中逐渐呈现出来。这种具有隐喻和象征意义的创作成为现代电影艺术的深入表达。在任何一部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通过多样的形象来表现梦境的无理性秩序,而每个形象都被赋予了弗洛伊德式的注解。软塌塌的表,实际上已经成为大众心中超现实主义梦想的一种可见形象的同义语。而超现实电影叙事则借用了这种“软塌塌的表”在大众心中的意义等同,传递了一个多层面与泛化的意义体系。
我们知道,从电影语言角度上来说,电影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的各种表现手段(包括摄影、化妆以及照明取景在内)均有着一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电影语言能够针对电影作品在以上表现手段上所采取的表现方式进行检查。以由瑞典导演格曼所执导的电影《野草莓》为例,其可以说是那一时期最具梦空间构置色彩的电影作品。电影影片当中所刻画的寂静街道与影片所描述的那个无法与外界沟通的空间相互呼应,在明暗对比极为强烈的空间色彩造型烘托之下达到了融情于景的创作特性。在西方绘画所推行造型特性的作用之下,超现实电影艺术逐步形成了一套普遍性的意向表现方式:无穷小与无穷大在电影空间中的并置、明暗对比强烈的光与影并指、深色调阴影与透明色调的并置为整个电影叙事空间的营造打上了浓厚的超现实主义色彩。换句话来说,现代叙述电影从各个方面来看均具备一定的超现实银幕空间形象构置特色与超现实主义绘画特色,进而更为深入地传递一个泛化且多层面的意义体系,电影作为艺术文化表现形式的一种也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
四、结 语
很显然,色彩、构图以及造型是绘画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这对于西方绘画体系而言同样如此。在有关电影艺术的研究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判定:西方绘画表现形式对于电影艺术的影响是关键且全面的。并且西方绘画色彩、构图以及造型特征还从电影艺术的影响辐射至整个现代艺术,使得现代艺术能够兼具时代感与历史感,这也正是西方绘画艺术的最典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意义与时代价值。总而言之,本文针对电影艺术所受到的西方绘画表现形式的影响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以此推动西方绘画的二次发展与电影艺术的价值升华。
[参考文献]
[1] 马薇.电影化的想象——浅论当今文学与电影的关系[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05).
[2] 熊文醉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艺术特质浅论——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到《大都会》[J].戏剧之家,2010(04).
[3] 张先云.绘画与电影中的现象写实——从刘小东与“第六代”导演的跨界合作谈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 沙舟.何为“真实”——浅谈现实主义绘画与纪录电影中的“真实”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3).
[5] 柳玉刚.杜拉斯之印象手法——杜拉斯的小说《琴声如诉》的文体特点[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6] 桂小虎.美术传统与电影的视觉风格研究——彼得·格林纳威影片《枕边书》影像结构中的立体主义构成[J].当代电影,2005(03).
[关键词] 动画电影艺术;生态美学思想;发展方向;人文美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szyqn04)。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动画电影的表现风格多样、可塑性强,因而自从出现起便受到世人的欢迎。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于哪一部影片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电影这一问题,各方所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定论。但不管怎样,1926年是电影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德语影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放映。这部动画电影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长片电影,在电影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标志性意义。这部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剪纸动画电影。动画台拍摄了25万幅照片,最终选取了其中的96万幅,构成了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要内容。这部历时3年之久制作完成的电影开创了长篇动画电影的历史。
1926年在动画电影艺术史上的影响意义深远,不仅仅在于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的诞生,也是因为在这一年美国动画电影大亨迪斯尼公司正式成立。迪斯尼公司在疯狂捞金的同时也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推动力量。自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起,该公司基本保持每年一部动画电影的出品速度。对于技巧动画和特技动画的使用纯熟,推动了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在1995年,大胆尝试的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此片播出后大获成功,不仅将迪斯尼公司推向了事业上的另一高峰,也标志着动画电影艺术进入了依托高科技的电影新纪元。
随着动画电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其也根据动画手段、电影表现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被分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学派、以法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和以日本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学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占据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市场。相较于国外几大动画电影学派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融入许多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吸收中国水墨画特点,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
(二)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
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三、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只有这样动画电影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高超的制作水平使得观众能够得到视觉上的充分享受,对电影情节的感触也更容易加深。科技制作路线,已经是动画电影艺术必然的发展方向。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计算机技术,将动画电影包装完美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的动画电影艺术需要的是更加广阔、更具高度的内在美学视角。立足于人心、人性,充分考虑到人文和生态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的内心,才能使动画电影的艺术性超越时空的界限。相信追求广阔的意境、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和谐思想的创作理念会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制作水平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挖掘价值内涵滋养心灵,动画电影艺术必将走向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2] 王世阳.解读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色[J].电影文学,2012(12).
[3] 刘岳琪.论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生态美学内涵[J].北方文学,2012(06).
关键词:接受美学 电影艺术 “在地性”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J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372-02
接受美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德国学者姚斯提出,致力于对文学作品对话和理解的反复斟酌,该理论含有三个重要概念,即文学的历史性、期待视野以及文学演变。姚斯提出的接受美学主要着眼于文学作品的研究,并将文学作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剖析其历时性和共时性,本文则将姚斯关于文本的接受美学原理研究运用于电影艺术的分析当中,借助姚斯对于文学作品的受众分析角度和阐释,对我国的电影艺术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力求在文艺全球性传播的语境下明晰我国电影艺术在地性传播和全球化接受的意义。
一、在地性接受
接受者在我国电影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主要分为两种角色,一种是在地性接受,另外一种则是全球化接受。在地性接受即接受者对在地性人文的一种接纳和拥抱。本文主要以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例,分析其道具使用、色彩运用以及音乐旋律的在地性特点。
1.道具使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作为视觉表现超强的综合艺术,其视觉冲击力的体现对于受众来说是期待视野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张艺谋电影作品的一大特色就是其道具使用的在地性展现,例如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作为道具呈现在屏幕中的大红灯笼的背后显然承载着许多在地性人文,灯笼是中国节日中常用的一种喜庆代表,区别于西方文化,辨识度高,影片中的红灯笼在封闭性的大宅院里尤其突兀,预示着女性年华璀璨一时终敌不过环境腐蚀的悲惨命运。
在地性道具的使用必然离不开在地文化的内蕴,灯笼作为东方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在视觉上的呈现在起初就鉴定下特殊的含义,并给予接受者期待视野的挖掘和拓展,我国电影作品中道具的使用,要想为更多的在地性文化所容纳,就必须深挖中国文化中意蕴丰富的物品,借此传达出精神上的内蕴。
2.色彩运用的在地性
电影艺术中,能够呈现出在地性接受的除了道具的使用之外还有画面色彩的运用,比如西方文化在说起东方文化的色彩时,首先脱口而出的便是火热的红色。在张艺谋的电影中,无论是《菊豆》中的红染布还是《红高粱》中的高粱,这些红色物体的运用总能成为视觉画面中抓人眼球的片段,使影片呈现出浓厚的东方意蕴。
张艺谋的电影之所以被国内很多专业人士认可,就是因为其电影有着代表中国元素的呈现,接受者在接触到屏幕中的红色大面积呈现前,就已经对红色有一定的审美预设,潜意识里已经将红色与东方联系在一起,因此在观影时出现红色就不会超出预期的审美,并且在各种动态镜头的结合下,会对该影片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上的升华,接受起来也会顺理成章许多。
3.音乐旋律的在地性
在电影艺术中,除了前面说的两种在地性运用的因素之外,还有音乐旋律的在地性呈现。例如在电影《红高粱》九儿出嫁的情节中,大特写镜头中配乐采用的就是中国传统婚嫁音乐,运用唢呐、腰鼓等混合而成,声音充满喜庆张扬,却与女主角呆滞的神情形成鲜明对比,在音乐的此起彼伏中突出了九二命运的坎坷与性格的刚烈顽强。
电影中运用的唢呐和腰鼓都是具有在地性元素的音源,颠花轿片段中的配乐符合在地性接受者对于传统民族婚嫁文化的传承和理解,接受起来没有难点,起到画龙点睛的视觉补充作用,成为在地性接受的一大可借鉴之点。
二、全球化接受
在我国电影艺术的接受者中,除了在地性接受之外,还有全球化接受,在全球化接受的过程中,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显得尤为重要,他方民族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多少,关乎本民族电影艺术在世界传播的范围广度。
1.主题的全球化
首先,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的成功离不开其电影呈现出的主题的全球化。例如电影《我的父亲母亲》,当母亲喜欢上父亲时,姥姥阻止母亲喜欢父亲时的语言表达是地位悬殊,即门不当户不对,这一句话就简单概括出当时中国封建的思想环境。电影中所选取的主线即父亲母亲纯粹的爱情发展,关于爱的渴望自始至终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们的精神所向。
因此我国电影创作者们要考虑到全球文化接受起来的公共点,找到相似点然后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这样接受者接受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电影作品的扩散也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提高。
2.民族寓言的全球化
其次,除了上面提到的主题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还体现出深刻的民族寓言的全球化。张艺谋电影中总能刻画出中国某个历史时期的整体人文倾向,这充分迎合了西方乃至全球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窥视的心理,弥补了不同环境下人们对于异地人文的好奇心心理,通过影片中不断给予的寓言式镜头以及寓言式结局给出了解中国文化的相应判断,从影像资料中逐渐步入全新的文化,审视东方民族寓言的同时检视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二者进行碰撞,在碰撞中接受者逐渐取代原有的期待视野,并对审美框架重新解构,生成自己全新的演变后的视野,如此周而复始下去。
3.商业运作的全球化
最后,全球化的商业运作也是张艺谋电影全球化接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例如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取得2.7亿的国内票房,全球票房为5474.5万美元。张艺谋在彰显民族文化功底方面得到全世界认可的同时,亦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种宣传渠道,通过海报、明星记者招待会等扩散传播自己的新作品,通过这些途径接受者亦可获得“花钱买消遣”的娱乐体验。
总而言之,在如今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播者为王的思想已然不能满足当下文艺发展的市场选择倾向,我国电影艺术的从业者们应努力具备研究受众分析受众的能力,在媒介融合、娱乐泛化的当下,找到真正符合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切合点,拥抱在地性接受的同时努力扩展全球化接受,将本土文化传承内外,并同时赋予我国电影艺术清新明亮的艺术韵味。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出版.
[关键词] 电视;电影;艺术;相关性
电视电影是一种集合多种特殊手段来制作的电视影片,最开始出现在美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也推动着电视电影行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同时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导演,是培养年轻演员的摇篮。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推动着电视、电影行业更加迅速地发展,针对这样的发展趋势,电影局还专门成立了数字电影的相关奖项来鼓励电影事业的发展。
一、电视、电影艺术特征
电视、电影作为荧屏上的影视作品在表现形式和特征上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中两者都需要通过功能相同的摄像机进行拍摄,将人物的语言和以画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并且遵循蒙太奇组接的相关规律,同时,因为观看方式、屏幕设置、胶片与磁带等也是电视、电影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
(一)电视电影题材生活化追求
为了满足人们对现代快餐式的生活,电视、电影的播放方式在也需要做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以满足社会群体中不同层次群众对电视、电影的要求为发展目标。因此,在电视、电影的题材选择上展现出亲和性的一面,使电视电影的内容更加生活化,其中主要的相关性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题材的选择以生活化指导为基准。电视、电影都是一种即使播放的传媒媒介,而它们的成功与否和在第一次播放所取得的收视率有着很大的关系。在观看这些作品之前对影视内容不是非常的了解,然而能吸引大量的观众则代表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深受群众的喜爱。电视电影以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基准开始相关影视的拍摄过程。
2.电视与电影艺术在表现方式的特性。为了能起到一个好的收视效果都会适当地运用一些手段和发法进行思想的刻画,使观众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电视和电影作品的展示主要是以提升观众的娱乐和放松精神为主并按照大家能够接受的传播方式来进行相关内容的叙述,从而取得比较高的收视率。
3.电视、电影的以大众媒体的角色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电视是现在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娱乐项目之一,电视电影都是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而展开的,但在制作和发行的体制上存在差异,同时对待作品的审美也不相同,电影院的播放环境在一个相对封闭环境,同时影视导演在创作也会发挥更大的了空间想象力,以商业化的宗旨来进行特色的安排,将人文艺术和特征充分融入进去。电视上则以节目的形式展开,对待影视作品中的审美、道德标准、规定以及选择上多了许多的限制条件。这是其中存在的差异和联系。
(二)叙事方式上的特征
电视和电影首先在播放方式上存在一些不同,进而带给人们的视听感觉也有所差异,其电影以一种超越平常生活和意境的叙事方式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和中心思想。同时在影院那种特殊的环境中给人一种不寻常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电视节目所不能取代的,这与电影所追求的视听复杂化和奇观化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在人物叙事的表达上节奏感更强,这些特征都赋予了电影独特的艺术价值。电视则以一种相对平稳的节奏来开展相关故事的叙述,把日常生活的事情更加清晰和透彻地反映到荧屏中,这种播放方式与人们的真实生活非常贴近,也是深入观众喜爱的一种娱乐项目。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反映在电视节目的时间上,电视剧的跨度相对比较长,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进行详细故事情节叙述,更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这种长期播放的过程中和观众产生强烈的链接关系,进而促进群众走入到作品中去。在时间上电视和电影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两者之间存在的艺术特征差距。
电视电影存在的双重性决定了叙事策略上的差异,这对电视和电影的正确认识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从成功的经验中获取有利的信息。其中在电视和电影中分别以单体和系列片的方式存在,单体形态的时间比较长,同时结构上和电影有些相似,而电影处理上就没有了相关的痕迹。电影中的系列片和电视剧存在一些相同的地方,缺乏电视剧之间的连贯性,其中电视剧每一集中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都会围绕相同的角色进行剧情的发展。根据这样特殊的角色设定来使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进而得到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这种创作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电视电影得到更广的发展空间,同时以一种流行趋势逐渐引领着整个电视产业的发展方向。电视电影的创作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也是推动电视剧播放的主要动力。
(三)生活和仪式化的独特审美体验
通过电视的窗口来观看电影是电影事业长期发展的目标,电视电影的欣赏效果与当时观看的环境因素有关,将家庭的观看环境和电影化的观看方式相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同的审美刺激感觉,而在电视电影的制作过程照中也是将这一审美感觉充分的体现出来,同时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来实现这一目标。
电影播放的特殊环境能够给人一种艺术欣赏的感觉,进而促进人们以审美的艺术感觉来享受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同时在这样完全漆黑的环境下会带给人们特殊的情感体验,抛开一切世俗的东西来沉醉在自己的思想海洋中,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这样的特殊体验就造成人们的一些观念错误,认为电影世界与现实生活存在很大的距离,而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是人们在感官体验上有了更多的追求,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也越来越成为今后影视发展的方向,以不断地寻找生活新鲜刺激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电视媒介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已经和生活同为一体了,电视电影在提供这种特殊审美功能的同时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电视和电影尽管在某些方面有着一些相似的地方,但二者之间都存在特殊的观赏环境和魅力。而电视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正是结合了电影的特殊性能以及电视的播放的一些条件。这是目前满足人们对影视观看的要求,针对这一发展形势,需要充分地将电视和电影的相关特性结合起来,在播放形式上首先做到与电影形式相对的地方,进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播放的过程中将广告的部分去除,保证欣赏者拥有一个连贯的欣赏过程,在电视题材的选择上也更加靠近生活,以此来增加现实生活和作品之间的亲密感。
二、电视、电影艺术的相关性
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是艺术中非常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是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并且已经深入的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影视艺术是对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并称,这足以说明他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相似性,实际上电视艺术要比电影艺术复杂。电视艺术中还涉及了文化的创作,例如在表达形式上以文艺节目的形式来表达,电视和电影的艺术形似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在构造结构上的相关性
众所周知电影的时间是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定的,因此在电影中整个故事的叙事情节相对比较紧张,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更多的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使观众能够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了解故事的背景和叙事的线索,就需要在结构内容上做相应的调整以实现这样的目标。将各种元素以综合化的眼光来进行评定和借鉴。同时使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方法,营造出特殊的感情氛围来达到影视作品中逻辑化的需要。在这些影视画片的深处传达一些具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悟,能够启发人们的思想和情感,这种形式的发展空间无疑给观众增添了更多的想象内容。只有按照这样的轨迹来科学、合理地安排内容,才能实现影视作用所具有的特殊价值。
电视节目中同样要求产生视觉得冲击和奇观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为目的进行相关内容的摄制过程,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体现出了电视节目所不同的特征形式,然而现实情况当中经常出现没有逻辑性的镜头,将节目的刺激和悬念营造的过于形式化而失去了其特殊的价值。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而过度夸张节目的镜头,使得节目本身失去了内涵和意义。为了能更好地展现电视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方法。例如在我国的奥运宣传片中就是充分的利用电影艺术中的长镜头的相关技巧来更好地展现影片的价值,在这个纪录片中主要以百年变化为背景,各种人物的不同命运为基础展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完善,将中国的奥林匹克精神充分的体现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奥运精神的出题思想。在这个纪录片中,可以看到镜头画面的切放以希腊神殿到北京鸟巢的连贯性为主,将过去和现在的不同时代内容都以虚拟场景的方式展现出来。以这种时空拉长镜头的方式来传达深远的意义,同时增添了镜头的美感和人们的想象力。通关影片的全过程不难发现这样的叙事方式是非常独特和艺术的,是继承了电影中蒙太奇观视觉效果的很好证明。
(二)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在光、色运用的相关性
以镜头的拍摄形式来完成电视和电影的不同画面要求,并且可以打造出各种不同的效果,这些功能都和影视中画面的光、色的运用存在必然的联系,在镜头的特殊视野下呈现出各种情绪和气氛。进而完整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这是电影影视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同时,特殊风格所营造的个性化情景。其中光影的使用可以将作品打造成不同的形象,例如在影视的调节和色彩的安排上就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和特征,被赋予为精神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艺术形式。例如,《电影语言》中明确地对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做了一个实验验证,对于视觉冲击中色彩的变化感觉最为强烈,这说明色彩在影视作品和电视节目的艺术表现中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其中主要以观众的视角为主来进行色彩的选择和设定。同时也要结合作品的内容和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按照一定的方向来完成完整意思的叙述。
实际的影视作品的色彩调整过程是在充分的了解剧本之后来具体落实的。例如,《我的父亲母亲》中整个故事的叙述都是在一种悲痛的环境中,选择的色调就以灰色为主,进而营造出一种悲伤和压抑的气氛。而在叙述回忆的过程中则采用比较鲜明的色彩来反映此时的轻松和愉快,利用色彩存在的反差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对影片内容刻画得更加深入。这都说明色彩在影视作品中具有非常大的价值,能够给人直接的直接冲击感并迅速达到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科学地调整影视色彩能够实现作品所独有的艺术特征和魅力,这是电视和电影艺术存在的相似性。
三、结 语
电视和电影艺术在整个艺术的领域中是备受关注和重视的艺术形式,他们具有平等的价值和艺术性,在表现形式不断的变化中已经逐渐和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了,以影视艺术的称号来表达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通过对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的分析来具体阐述了所具有的特色。电视和电影的艺术特征在结构上和色彩感知上都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的详细分析了解到其中存在联系,为今后电视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天灵.电视电影的艺术特点分析[J].文教资料,2012(27).
[2] 逢格炜.电影电视是不是综合艺术[J].大舞台,2010(01).
[3] 王天慧.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包装艺术的相似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0(02).
[关键词] 中国电影;歌曲;创作;研究
电影中的歌曲对于提升电影的欣赏品味,刻画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电影创作的时代背景,勾画电影的时空轮廓,体现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氛围,对于电影受众精神的冲击和思考,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中国电影中歌曲的创新创作研究,不仅能够得到电影观众的认可,更能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
一、从展现时代特色角度进行电影歌曲创作
中国电影创作的选题大多从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中选取,这些选材大多能够体现当时的历史和时代特色。电影歌曲作为电影的灵魂,在创作过程中急需从这样的角度进行选材,将电影歌曲融合到电影中,这样才能体现时代特色,[1]反映时展的脚步。
中国电影的创作往往反映了某个时期、某段历史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鉴于每一个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态度都不一样,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尽相同。作为反映当时生活现状的电影,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还是言行举止等都需要进行刻画,电影中表达不够完好的地方,就需要电影中的歌曲进行弥补,才能够使电影更好地展现时代特征,体现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领域的音乐需求。创作者在电影歌曲的创作中需要根据电影故事情节的需求,用歌曲来烘托出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使电影更加具有强烈的时代的特色,增强电影的真实性、时代性的艺术特征。
电影中的歌曲对于电影中的剧情来说,发挥着推动剧情进一步发展的良性互动的作用,在电影中如果只有单纯的电影情节而没有与故事情节相呼应的电影歌曲,那么这个电影的故事情节很难打动观众,中国电影中的歌曲分为主题曲、插曲等大多穿插在了电影的开始、剧中、结尾。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把观众从听觉上被吸引住,使用观众能够熟知的音符来进行电影歌曲的创作能够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2]另外电影中的歌曲创作,应该做到突出主题使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能够在电影的主题曲或者插曲中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吸引观众而且能够很快地让观众进入到这个主题中去,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很快地进入到电影角色的人物中去,从而带动了电影的收视效果。
二、电影歌曲创作中的重点在于反映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中华民族特色 中国电影在反映中国的时代变迁、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继承方面得到了认可,在电影歌曲的创作中添加适合观众的中国文化元素,对于提升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留下属于中华文化的元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仅代表了民族的特征,更象征着民族的核心价值的取向。
在当今信息骤变的时代,各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交流日益增加,每个国家之间的文化都在相互交融和影响着,要使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国电影的相互影响中保持自己独立的创作理念,独特的艺术风格,只有将中国的文化元素融入中国电影中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融入电影中去,电影在原有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电影中的歌曲创作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歌曲在电影中可以融汇到每个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将故事情节感情化,电影的故事情节感情化后最能达到电影想要表达的最主要的思想。
中华民族文化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同时也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资本,其他国家是模仿不来的,对于中华文化在电影和电影歌曲创作中进行表现,可以通过音乐器材的选取以及音乐创作中的背景元素进行创新,让观众没有看到电影只是能听到主题曲的时候就能想到这是中国的电影而非国外的电影。对其充分有效的运用,对于国内观众有着其他海外影片无法比拟的吸引力与认同感,对于外国观众,则满足其在全球同质化的情形下对多元文化的渴望与好奇。[3]
三、从电影受众的角度进行分析,创作易于大众需求的影视歌曲 中国电影的市场是由电影的受众所决定的,电影作为传播学中的一部分,也伴随有传播学中受众的特点,在进行电影歌曲创作的时候要将电影受众的接受能力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让观众满意的电影歌曲和让观众满意的电影。观众作为电影的最终评判者,赢得观众的认可才是电影作品的最终目标,而电影中的电影歌曲可传达电影主旨意义,带动电影艺术的升华,起到升华情节、影响观众心情的重要作用。
从理论上分析电影受众的时空定位,在一部电影进行拍摄之前就要定位好自己的受众群体,是哪一部分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少年还是儿童,这个定位很重要,只有明确了自己的受众群体是哪一部分,才能够将影视素材中能够将这些人所打动的地方最可能地扩大化。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与电影观众的切入点,这是从受众年龄的时间定位上来分析的。同样我们在进行电影歌曲创作的时候,需要找到那个时代的人具体生活的周围环境以及当时的流行音乐是什么,找到能够打动这些观众的音乐,将这样的音乐添加到创作出来的新的影视歌曲中或者是直接穿插以前流行的歌曲,这样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达到电影收视的最大化。
对于空间影响的定位上,电影歌曲在创作的时候,由于受到不同的人所生活的环境不同和所接受的文化修养、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等不同的因素的影响,同时在区域的划分当中,北方的文化影响和南方的文化影响都是不同的,构建出相同文化系统和相同的时代背景的认同,这才是电影歌曲创作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电影作为一种人类生命需要的艺术形式,它因人的生命需要得以诞生,又以满足人的生命需要得以存在和发展。电影,必然通过达于受众心灵,令受众获得认识上的启迪、灵魂的净化,求得人自身与外界的和谐,最终由升华为美感。[4]电影歌曲在创作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与电影和谐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应该考虑到观看电影的受众对于电影的歌曲的需求,观众想得到的是心灵的放松以及心灵的再一次升华,让观众在电影歌曲的播放中回忆过去、憧憬未来,让电影观众在听到这个歌曲的时候就能想起这个是哪个电影中的插曲或者主题曲,这才是电影歌曲创作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适合观众的电影和电影歌曲。
四、重视电影艺术中情节的变化来进行影视歌曲创作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影艺术创作,其实电影就是一个发展着的历史的重现,在历史的重现过程中给观众一个陌生的环境进行憧憬未来情节的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故事情节变化的描述。在电影艺术中如何将故事的情节刻画得惟妙惟肖,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地方,就像一段悲伤故事的发生,需要什么样的背景歌曲来进行衬托,只有将歌曲选择好了,这样才能将故事真正地引入到故事中去,电影观众在享受着电影歌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电影故事的情节中去了。
电影歌曲通过与情绪的协调,可以加强由某一群体因某一事件而产生的情绪。被经典的电影歌曲放大了的情绪,能够使平淡事物成为象征,使普通事物具有诗意,使特殊成为普遍。[5]在电影歌曲的创作中剧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往往是引起整个电影故事情节的转折的部分,抓住电影故事中演员的情绪变化,找到电影中的剧情转折点,进行电影歌曲的创作,抓住剧中人物心理的特点、想法以及未来打算,配上适合的歌词,这样不仅将歌曲的内容完整地融入电影艺术的表演中,更将电影艺术的创作深入到音乐的发展中去,做到了电影与电影歌曲的交相呼应。观众将电影艺术和电影歌曲往往是联系到一起的,在电影歌曲的创作中应该找到电影作品的切入点,从电影歌曲中影响观众。
另外,电影在进行情节转折性创作的时候,往往有的时候不好进行转换镜头,改变原来的拍摄方式。电影歌曲恰恰可以弥补在电影情节转换过程中的硬伤。有时候为了遮掩电影剧情中本身的故事情节和镜头的转换中的不足,特别是在由一个画面到另外一个画面的转换过程中时,需要有电影歌曲在中间穿插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电影歌曲这个时候可以将电影观众的思维暂时地转移到歌曲的欣赏中,需要注意的是电影歌曲的歌词或者是音乐应该是与这部电影有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说,对于创作电影歌曲来说,在考虑到剧情衔接等的需要的时候更要考虑到剧情进行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五、结 语
在中国电影中进行电影歌曲的创作,要站在中国观众的角度进行歌曲的创作,同时从受众的角度来理性思考,中国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影,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歌曲,中华民族是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是一部拥有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史,中国电影创作中应该加上这些文化元素在里面。中国的历史又是与时俱进的历史,创作出有时代特征的电影作品配上符合时代旋律的电影歌曲能够弘扬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在世界的电影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电影中的电影歌曲的创作,电影歌曲在突出影片的剧情发展、刻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对电影情绪的诠释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另外中国电影中的电影歌曲创作需要考虑到电影的大众化,创作出品位高雅、观众耳熟能详的电影歌曲,不仅能够弥补电影故事情节中衔接的问题,更能发挥中国电影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改善中国电影中电影歌曲的创新性研究,对于完善电影事业的发展和促进人们良好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强和改进电影歌曲的创新创作是电影作品的需求,同样也是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云楠.电影歌曲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J].电影文学,2011(03).
[2] 尹丽丽.电影音乐的艺术功能探析[J].电影文学,2012(07).
[3] 金萍.2011中国电影:看民族文化在影像间绽放光芒[J].现代语文,2012(01).
[4] 朱丹,房居清.论中国电影受众研究观念的嬗变[J].电影文学,2010(09).
[关键词] 色彩;电影;应用
“色彩艺术是包括在电影语言中的一部分,电影使用不同的色彩语言来表示不同的内心世界。我认为不同的色彩意义是不一样的,生活在不同地区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对电影中色彩的理解也是不甚相同的。”这就是摄影师斯托拉罗对于色彩之于电影的理解。[1]从这段话中就可以看出,色彩元素是电影艺术中的一个主要元素,其重要地位不可取代。色彩元素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为电影增添了很大的优势,优秀的导演通过对色彩基调和画面构成等各种色彩原理的使用,来渲染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张力。
色彩在影视中或简洁或浓烈或另类的表现风格是我们领略电影独特魅力的一种重要途径。色彩语言可以在电影中表达电影的思想主题,也可以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创造各种形态和意境来表现电影的艺术内涵。在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中,色彩艺术不仅仅是照搬生活中的自然色将之还原,而是导演、摄影师等不同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感觉电影,提炼色彩,将现实生活、电影和色彩艺术进行一次新的再创作。通过这些再创作,电影中的色彩比之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加富有艺术性,具备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一、色彩在电影艺术历史进程中的发展
1935年,一部名为《浮华世界》的电影诞生于世,标志着历史上的第二次电影革命——彩。色彩元素能够融入电影其本身就是电影艺术的长足发展,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里程碑式的艺术和学术价值。《浮华世界》的诞生使电影艺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对电影的一场新的艺术革命。《浮华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相对单一的色彩电影,改变了电影艺术的黑白外衣,不过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它只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却并没有让电影色彩艺术有更高的发挥。
对于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很多学者更加推崇《红色沙漠》。这部电影是由意大利安东尼奥导演于1968年执导的,这是色彩艺术在电影中的一个新的进步,实现了进一步的突破。色彩通过电影飘忽不定的镜头不断变化,将人类欲壑难填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现实世界的自然色彩通过超现实的手法似乎暗示着真正意义上的是与非,一切取决于人类自己。在这部电影中,沙漠是红色的,天空隐隐泛着紫色,沉闷压抑的黑色飘荡在海的尽头,更加衬托出女主角那充满失望的灰色心情。[2]这一个个的镜头都反映了色彩元素开始在电影中发挥了巨大的艺术价值和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充分注意和强烈反响。
电影产业从产生演变至今,无论是科技手段还是艺术表达都是飞速发展并且不断进行创新的。为了能够达到满足观众需求这一电影艺术的重要目标,无数的艺术家不断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和改变,尤其是电影色彩艺术的研究和设计,并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新的电影美学的体系。电影是一种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综合,电影色彩美学的不断发展和升华是电影艺术体系不断前进的重要助力,甚至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形成了一种以色彩美学为特点的艺术流派。在电影艺术不断提高的魅力指数中,色彩元素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二、电影美术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态及风格
(一)电影美术设计中色彩的表现形态
电影中色彩的表现形态是指各种不同的色彩元素在电影中进行组合来体现不同的含义,具体包括影片色彩的总体结构和每个分镜头的色彩结构。一部电影的色彩形态是由导演、美术师、灯光师和摄影师在电影需求的基础上所决定的,整个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相互探讨、设计、创新和反复修改,这些工作人员的美学观念从中体现,所以说,电影中表现的色彩形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是观念形态。
电影中的美术色彩形态是在美术师的设计基础之上,多种色彩元素之间互相组合和变化进而所形成的整部电影的总体色彩形态及其外表所呈现的相貌,包括有物质载体的形色、无物质载体的光色和情景色。[3]所谓形色,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实际外形的、有物质载体可触摸的色彩,通常是在体现电影内容和故事叙述的要求之下人为设置的主客观之间达到相互统一的背景色彩,如服装色彩、化妆色彩、道具色彩、环境色彩、建筑物色彩等。光色的含义是指在自然光和其他外在条件下人为形成的光线作用中,事物在银幕和镜头中呈现的色彩,包括单个镜头光彩、特殊环境中的光彩以及电影整体光彩。最后,情景色是指通过不同的时间、空间、对象、条件、语言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情境之下的色彩表现,这些都是没有实物载体的,需要不同的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够产生。对这些不同色彩形态能够运用自如是一个合格的美术师的色彩艺术素质的要求和体现,通常情况下,美术师都需要认真研究电影本身的内在思想和意义,对导演所要表达的艺术构想和追求进行分析,还要把握好电影本身的背景色彩,如历史时代色彩、民族色彩、地方色彩甚至是人物心理色彩等。
和传统的电影美术色彩相比,现代电影美术中更加强调色彩设计过程中的主观作用,进而体现色彩对于电影自身风格形成的作用和意义。很多的电影美术设计过程中的色彩设计,都是从现代哲学思考的角度上出发的,具有很强的抽象特性、多元特性以及象征意义,表现隐藏在生活点点滴滴背后的喜怒哀乐,压力和欲望,无奈和抗争。在很多的现代电影中,色彩超越一种构成要素,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和追求。
(二)电影美术设计中色彩的风格
所谓风格是指一件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一种独特的外在面貌和表现。相对于其他的艺术特色,风格是相对稳定的、内在的,更加深刻,风格反映多为特定时代、特定民族、特定地域或者某一位艺术家的观念、审美和精神等内容的外在体现,其形成过程是各种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的共同作用,往往各不相同。色彩是电影美术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法,电影色彩的风格一般是一位导演或者具有某些共性的一些导演在长期的电影美术色彩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习惯,主要是受到文化背景和美术及色彩观念的影响。
首先,文化背景是包括受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相对特殊的因素影响。一个优秀的导演,必须要有自己的电影色彩的风格,并且能够在自己的色彩风格中表现出电影的民族情感、地域特色和文化语言历史背景及其象征意义。电影主题可以相通,但是一定要有独特的风格,是生活中的艺术的个性代表。例如,美利坚民族热情直接,所以很多好莱坞电影的色彩风格都很华丽,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而欧洲文化相对内敛,所以更加注重完整的色彩组织结构和细腻的镜头色彩的表达,色彩背后寓意深入灵魂,更加有艺术性和思考性。中国文化特色是儒家文化,电影色彩使用相对中庸,色彩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为中庸。
其次,导演本身的色彩和美术观念也对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受其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导演具有不同的性格、知识结构、审美观念以及文化背景,这就造成了他们对电影美术色彩的理解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电影色彩风格。例如中国导演冯小宁的《红河谷》《黄河绝恋》等,其电影将色彩的作用发挥到一种极致,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皑皑雪山、科尔沁草原、波涛起伏的黄河,将这些色彩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景观与电影故事的叙述相互融合,成为中国民族电影中的重要作品,具有个性很强的独特的电影色彩造诣。
三、色彩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功能
各种不同的色彩元素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包含不同的含义,色彩层次的浓淡,不同颜色之间的转换,都可以相互作用和结合,进而形成一个镜头和整个电影的色彩表达。[4]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导演,对电影美术色彩具有自己的认识,所以色彩语言的表达也会因人而异,甚至产生冲突。
(一)色彩语言的象征功能
色彩语言的象征功能主要是基于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习俗之上的,色彩的象征功能基本从此而来。这也使得电影色彩艺术产生了较强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例如,中国文化认为红色和黄色是喜气、吉祥、高贵的象征,白色则带有一定的负面印象,多用于祭奠亡灵等;可是白色在西方世界却是纯洁和美好的象征,而有些地方也认为红色和黄色是暴力和愤怒的代表。这种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的色彩运用于电影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强烈的色彩的运用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色彩语言的心理暗示功能
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为基础的,因为某种实物的色彩来代表某种实物是很顺理成章的,所以说,色彩语言是可以让人们在内心感觉上产生一些相关的联想,这就是其心理暗示功能。色彩的心理暗示功能也是通过其象征意义体现的,是基于客观事物本身的特质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某种为人们所认同的关系,在这些种种的因素相互作用下,才会产生心理暗示的功能。血是红色,所以红色可以暗示危险、激动等情绪,金子是黄色,所以黄色可以暗示财富和权力等。
(三)色彩语言的形象识别功能
色彩语言可以赋予一个形象真实感。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电影中的人、物、景等其实都是反映在我们大脑中的视觉符号。人们在一定的相似尺度内对实物进行概括和提炼后得到很多的象征性的“符号”,这些符号是人们联想到实物的桥梁,而构成这些符号的色彩,同时也就具备了识别这些形象的功能。色彩语言可以维持角色及其造型的稳定性或者代表性。
以上都是色彩语言在电影中的各种功能。在具体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将这些色彩语言融入电影的每个镜头、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剧情当中,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在不同的条件和情境之下,形成整部电影的色彩基调和风格,在观众观看这些电影的过程中,深入观众内心,实现对电影层次的进一步提升,使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得到升华。
四、结 语
总之,色彩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色彩无形之间在我们心里形成特定的印象,进而演变成具备象征意义的情绪特征。色彩因素在电影中的应用和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还是不同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感觉,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科技支持,这样才能制作出完美的电影色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2.
[2] 刘恩御.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27.
[3] 梁明,李力.电影色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35.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区别;发展
一、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20世纪诞生的一种艺术类别,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以画面与声音为媒介,在运动着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银幕形象,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在电影最初出现的时候,它只是被看作低级游乐场里的玩意儿。然而随着时展,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越来越成熟。摄影机、录音机以及洗印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都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可能,它们都是为电影艺术服务的重要工具。摄影与录音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电影艺术追求的并不是自然的复制,而是依靠它的独特的叙事手段、表现手段,可以比实际生活更集中、更强烈、更富于典型性地反映生活。事实说明:电影不仅是艺术,而且在电视发明以前,一直是群众性最广的艺术。
二、电视艺术
自贝尔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慢慢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电视是一门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艺术,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正式播放电视节目,标志着电视的诞生。电视剧是电视艺术的主要类型,主要包括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或小品等。特点:荧幕小,画面小,清晰度差。电视艺术在镜头上多用中近景和特写,少用远景和全景,场景转换不宜太快;观赏特点,给观众以想象空间和介入机会,引人入胜;生活化特点,逼真反映生活。
三、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电影和电视作为一对姊妹艺术,有着许多相似点和共同性。其主要表现在电影与电视艺术都具有大众性、综合性、造型性、运动性、逼真性、假定性以及组接性,但电影和电视毕竟还是两种具有质的区别的艺术样式:
1、技术手段
拍电影用摄影机、胶片,拍电视用摄像机、磁带,电影拍摄完毕,还有复杂的洗印,加工程序,才能制成影片。电视则直接录制在磁带上就行,对于拍摄结果,电影导演要等洗出样片来才能看到,而电视导演则借助于监示器,当场就可以看到。成本与周期也不同,拍一部故事电影成本超码在30万至100万元之间,而拍一部单本电视剧,则在5千元至2万元之间,一部电影故事片一般生产周期是一年左右,而一部单本电视剧只需要半个月时间,最快的速度只要三五天就可以完成。
2、观赏方式
电影观赏,一般是成百上千人相聚在漆黑的影院,是一种容易集中注意力,一气呵成的观赏方式,而电视剧则适宜于家庭小集体欣赏方式,环境气氛融洽。
3、艺术特点
电影比较强调视觉性,声音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电视剧由于屏幕小,视觉效果相对要差些。电视剧的对话通常要比电影多,电影常常以景入戏,擅长景物和场面的描写,而电视剧比较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电影的蒙太奇节奏通常要比电视剧快,电视剧常常以平缓的节奏来展开剧情。
四、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联系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其实都是取决于三个方面,即这种形式的内在表现力,创作者对这种表现力的把握和挖掘、受众接受的方式和限度。从本质上说,电视剧与电影的差别并不在于其制作方式和传播方式的不同,从表现的效果来说,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视剧也可以用胶片拍摄,电影可以更自由地采用远景全景和中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屏幕与银幕之间的大小差别也会逐渐缩小。同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和电视,二者更多在于播映方式和观赏环境的区别,电影更讲究意境的营造。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时代的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在电视技术发达的美国,像《太平洋战争》《兄弟连》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英剧大多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形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如全球热播的《吸血鬼日记》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3D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高清晰度的电影同样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因此,在数字化时代的洪流下,电影应把握好自己的独具特色,发挥电影艺术的独特效果,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和传播受众。
参考文献:
[1]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艺术是相行不悖的新的结合,科学技术是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而艺术追求则是美的感受,电影艺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产物,它也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在当前的新技术发展下对电影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思路,倘若没有科学技术就不会有电影艺术的产生。[1]数字技术的诞生对电影的制作者提供了无穷的想象力,电影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会使得电影艺术表现得更加贴近自然和现实,所以对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要能够以制作者高素质和创造性作为中介,最终来实现数字技术创作中的艺术化和个性化,这样才能够将电影艺术和数字技术得到完美结合。
2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及主要问题体现
2.1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从理论层面来说,它对电影美学起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深化作用,并且使得电影回到形象的新美学取向上来,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催生了虚拟美学的产生。不仅如此,对电影文化也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新的电影样式以及电影类型的出现,在计算机生成图像技术以及电脑合成技术等逐渐成熟下,就为电影制作创造了新的平台,在电影的创作以及发行和剪辑的手段方面也得到了丰富化。不仅如此,对电影的传播方式也有了丰富,对观众的观影习惯有了改变,为观众提供了全新视觉感受。数字技术也引发了对电影本质以及电影美学的重新探讨,数字技术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高票房的收入。[2]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不只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着负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影创作当中的技术淹没了人文,对数字技术的炫耀已经成了时尚,技术崇拜迹象较为严重。电影艺术的本质决定了电影艺术核心是人文精神以及艺术感染力,要能够将技术和人文得到有机融合,数字技术对电影的道德功能有了很大的弱化,观众则成了单向度的人,这些负面的影响都要能够得到充分重视。
2.2数字技术在电影艺术发展中的问题体现
数字技术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数字技术的片面性追求,从而使得电影丧失了人文性;再者就是数字技术下对商业运作的过度追求,数字技术也对演员的美学价值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我国的电影发展中的数字技术应用来看也存有诸多的问题,我国当前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影产业,在市场观念上相对比较薄弱,更多的是将电影看成是纯粹的艺术,而在数字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融入还没有得到全面认识。[3]还有就是在体制方面还没有健全,缺乏健全以及开放和竞争的电影创作和发行机制,这就需要数字化电影制作体制在这一发展阶段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在资金的投入方面还有着不足的现状,缺乏正确的电影观念以及人才,主要就是对情节比较重视而对画面则没有重视,以及重教化和轻娱乐等,这些方面的不足也使得我国的电影在和好莱坞商业电影竞争过程中失去了优势。还有就是在电影制作的技术上较为缺乏,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方面对我国的电影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要能够及时地得到解决,如此才能促进我国的数字电影艺术的健康持久发展。
3我国电影数字化优化发展策略探究
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推动有着积极作用,电影的数字化也将会成为今后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为我国的电影发展提供了美好前景。我国当前正处在全面改革的重要时期,电影市场也处在这一转折点,怎样能够将数字技术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合理化的呈现就比较重要,所以结合实际笔者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几条合理化的发展策略,希望能起到一定借鉴作用。首先,要能够对我国的现代电影产业进行科学化构建,要想推动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就要能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寻找适合电影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在文化消费市场的需求上得到充分重视,集中的对人才等进行吸收。从管理观念以及体制方面进行转变,从而树立其现代化的电影产业发展观念,将数字化电影在当前我国的电影产业当中的战略地位加以明确。[4]其次,要能将我国的深厚民族文化积淀作为重要的基础,这样才能将有着我国特色的电影得到推广,也才能在沉淀后析出我国电影的独特民族文化品质。所以这就需要对电影的发展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样才能将数字电影的发展健康的推进。再者,将我国的数字电影得到推动要依靠体制改革的作用,在有关而对文化体制改革当中就已经为我国的电影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电影产业的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时展的需求。在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就是电影的管理部门将其作为真正的文化产业来扶持,要能在电影的制作以及发行等各方面都要能够严格地按照市场化操作方式进行,积极的占领市场和对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也要能够对非公有资本在电影制作发行中的进入加以支持鼓励。另外就是要对电影商业精神实施重新塑造,我国的电影发展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市场经济发展中得到了融合,将电影的商业精神实施塑造就能够为我国的数字电影发展找到新的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而后再进行对我国电影商业形象加以描述使其能更加规范化的呈现,将商业性和艺术性得到有机的统一,所以这就需要商业精神以及技术手段的荣恶化,这样才能将数字技术更好地为电影艺术服务。[5]最后,就是要在正确的态度下,对数字技术加以合理化的应用,数字技术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也为电影的生存空间得到了拓展。所以当前要能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将数字特技的运用能力得到加强,对数字技术的应用要能和整体的电影发展相适应,将其服务作用充分展现,这样才能真正为我国电影发展做出贡献。
4结语
[关键词]好莱坞电影;中西文化;全球化;融合
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各个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多元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更加频繁,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使当前的文化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快速化发展的趋势。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体现在艺术的各个门类之中,在文学、音乐、美术、电影等不同类型的艺术之中,都能寻觅到这一文化现象。电影艺术在当前文化融合的大环境之中,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主题的确立上,也表现在电影的叙事方式和叙事内容上。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使电影艺术的传播打破了地域、国家、种族和民族的文化语境限制,电影艺术在国际间的交流也变得愈加频繁,而交流的结果使各国的电影艺术都能吸取彼此的经验和长处,不断完善自我的电影艺术的发展,这种融合与发展在使本国电影的艺术性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使各国的电影艺术更具有商业电影的特质,更加符合消费文化背景下的电影商业经济,更利于本国电影文化的对外输出,而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数美国的好莱坞。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好莱坞电影
好莱坞电影是世界电影的标杆和风向标,其对于电影创作和发行的任何改变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电影发展,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融合使好莱坞电影加快了发展的步伐,对于其他国家电影发展中的优秀之处的汲取,使好莱坞电影呈现出一种与国家文化发展同步的多元特质。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各自的优秀之处,在漫长岁月的沉淀之下,各国的文化都具备深厚的底蕴与特质,在彼此的张望与探索之中,彼此的文化都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这些文化特质对于电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来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本国的电影艺术将本国的特有文化进行贯通与融合,创作出独具国家与民族特色的电影文化特征,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话语权。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之间彼此不仅有物质产品的输出与进口,对于精神产品也同样如此,电影文化产品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美国来说,其重要的文化经济产业――好莱坞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而美国在对其他国家进行电影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其目的不仅是攫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对输出国进行文化的倾销。
美国的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换句话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融合后的文化。好莱坞电影文化表现出来的同样是这种融合后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美国依靠其文化霸权主义,通过其电影文化产品表现着其中浓厚的文化精神,这种嵌入其中的美国文化思想通过电影艺术形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不同国家的观影群体。然而,这种文化又是十分具有侵略性的,具有强烈的同质化倾向,十分巧妙地利用电影艺术的叙事表达获得了输出国观众的心理认同,使好莱坞电影体制发展得愈加成熟与完善,其拍摄的主流电影都能获得高额票房成绩。
随着时代的发展,好莱坞在对于各国电影市场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电影市场正在以倍速增长,好莱坞电影在其他国家的票房利润主要份额就在中国,而中国的票房甚至往往会超越该片在美国本土的票房成绩。因此,好莱坞针对中国的电影市场做出了战略上的部署和设计,通过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融入好莱坞电影当中,通过文化的融合让中国的观众更容易理解并接受好莱坞的电影艺术,进而获得持久的票房支撑与利润。另一方面,好莱坞电影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将自身的电影产业经济进行量化与定制化生产,针对不同的观影群体制作相应的电影作品。近年来,甚至出现了针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定制版电影,中国版角色人物的设置,中国版特殊结尾的设计,等等。有评论者认为,好莱坞的这种对中国观众的谄媚行为是十分可耻与失败的,具有针对性的文化产品送到中国观众面前,未必会得到好莱坞期待的效果,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中国观众是否能够买账是一个未知数。但是,我们需要看到好莱坞对于全球化与文化融合的大潮所做出的勇敢的尝试和努力,定制化的文化产品输出对于好莱坞来说还在尝试阶段,并不具有十分成熟的理论基础。好莱坞对于中国的文化,更多的还是将其融入电影叙事当中,糅合在电影主题当中,置于电影的美术设计当中,中西文化的融合在好莱坞电影当中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阶段,经过了探索阶段,逐渐向成熟期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好莱坞电影当中,具有多种表现形态。
二、中西文化融合在好莱坞电影中的表现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的文化倾销是有目共睹的,为了使中国观众能够更快速地接受好莱坞电影,能够更快速与完整地理解好莱坞电影当中的主题思想与审美内涵,好莱坞电影中将中西方文化融合,构建一个跨文化叙事的艺术平台,长此以往,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电影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好莱坞电影也就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电影市场,使其成为美国主要的文化接受国。而中西文化融合在好莱坞电影当中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与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中西方文化思想的融合
中国文化思想中讲求对于实现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追求,而个人只是组成家庭与国家的一部分,奉献与承担是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中庸思想。所以,美国文化中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极端的个人解放的自由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内涵是相背离的,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但是,好莱坞主流的商业电影当中主要是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核心思想的,近年来,才逐渐打破不同的文化语境,逐渐融入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尤其对于中国的文化做出了大胆的让步与融入。例如,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碟中谍》系列电影、《杀死比尔》系列电影、《盗梦空间》等中,东方的佛教思想与武术思想在影片当中以西方的审美视野展现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中国导演在好莱坞拍摄的电影尤其将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内涵深刻融合在好莱坞商业片的包装之下。这些导演一方面尊重好莱坞商业片原有的基本主题思想与叙事模式,另一方面将自己在拍摄话语电影时积累的拍摄经验和自己的东方思想、中国文化倾注在影片的画面与语言之中,使整部电影都散发着文化融合的化学反应之下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早期奔赴好莱坞拍片的吴宇森导演,通过《变脸》《断剑》《碟中谍2》《人质》等一系列电影将东方的禅意和文化融入好莱坞电影当中,在这种中西文化与思想的融合之下,观众看到了具有港片风格的好莱坞动作片,具有中国文化象征含义的场景设计频繁出现在银幕的镜头视野当中。还有,如今风头正劲的李安导演,更是在近几年的好莱坞电影拍摄过程中,将跨文化的处理做到极致。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中西文化相融合的典范之作,少年派在电影当中不再充当个人英雄的角色形象,在与老虎同船对峙的过程中,李安将东方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思融入其中,使整部影片极具哲理性,也极具推敲与再品味的艺术魅力。
(二)中西方文化元素的糅合
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与进化当中,形成了独具自我风格与丰富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能够个性鲜明地代表此类文化,是具有极强文化指代意义的标志。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元素的使用常常表现在对于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符号化展示,如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风格的建筑物的设计和展示,对于室内场景的中国化或者东方化,对于演员服装的中国传统服饰风格的设计包装,等等。此外,对于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事物的利用也表现了这种文化融合,如在场景设计当中对于竹林的展现,对于亭台楼阁的场景展示,都使影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他者文化的叙事语境,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和叙事语言的艺术表现力。例如,电影《杀死比尔》当中,就将主演的服装设计为黄色的运动服,边缘以黑色条纹修饰,这样的服装设计源自李小龙在《李小龙传奇》和《勇士的旅程》等电影当中的极具个人风格的黄色紧身衣。众所周知,李小龙是中国功夫在国际的代言人,李小龙本身就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而《杀死比尔》片中人物的设计更是对李小龙和中国功夫的致敬,是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武术精神的彻底融入,使整部电影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中国味道,是一次中西文化融合的大胆尝试。
此外,好莱坞甚至直接将中国文化贯穿全片,利用中国民间故事改编成为电影,实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例如,动漫电影《功夫熊猫》从角色设计到场景美术设计,再到故事内容,完全是中国故事的美国版。好莱坞没有放弃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精神的表现,同时也兼顾了影片所要着重表现的东方文化思想,在文化的融合之下塑造了熊猫阿宝这样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国文化符号形象,利用中国文化符号实现了好莱坞电影叙事。再如,电影《花木兰》的故事框架源自中国的北朝民歌《木兰辞》,将这首长篇叙事诗中的木兰替父从军的忠孝两全的感人故事,套上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在对人物形象及故事内容进行了跨文化处理后,实现了多元文化主题的表达,至今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可见,跨文化的改编与文化融合并非只是一种顺应时展的新潮的尝试,只要对于文化与艺术做出深入的理解和谨慎的处理,同样可以使这样的融合之作成为经典而广为流传。
(三)对于中国电影的翻拍
近年来,好莱坞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以及对于中国文化的热衷,同样表现在其对于话语电影的改编和翻拍,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文化继承与融合,通过保留原有的叙事内容和叙事框架,经过美国文化和好莱坞商业元素的融入,从而改装成为一部合格的好莱坞商业片。此类电影有,改编自香港警匪片《无间道》的《无间行者》,改编自香港恐怖片《见鬼》的美版《见鬼》,等等。而这其中,改编最为成功的要数马丁斯科塞斯指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马特・达蒙主演的《无问行者》,该片一举夺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改编剧本等4项大奖,是目前好莱坞改编自中国电影最为成功的作品。该片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基于对原作的尊重与理解,对原作蕴含的深刻的中国文化思想的继承,并巧妙融入好莱坞警匪片的商业元素,将一场敌我难辨、纠缠不清、正邪对决的较量展现得痛快淋漓。因此,一部改编电影能否成功,关键之处就在于如何将前作中的文化内涵与本国文化进行融合,在对于原作的叙事进行拆解的同时,在不打破原有成功的叙事框架的同时,也要实现跨文化叙事的重构。
好莱坞对于中国电影的改编仍然处于一个初期的摸索阶段,尝试改编的影片数量甚少,每一步探索都体现出好莱坞电影工厂的谨小慎微及其对于电影产业的良好把握。所以,改编的重点最终还是会落在文化的融合之上,这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
电影《捉妖记》的成功背后影射出的是“大片时代”国产电影“创作+营销”模式的日趋成熟,以及中国电影市场面对好莱坞分账大片冲击瓜分票房时所做出的弹性排片策略的成功,同时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商业文化影响下的美学形态的接受维度与审美标准的逐渐形成。因此,对于电影《捉妖记》的研究分析从片中表现的美学形态入手更具有现实意义,以期从文化与美学融合的角度对影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商业文化影响下的奇观美学
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在后工业时代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尤其在电影艺术当中,这两种文化已经成为当今电影艺术创作的核心。作为一门艺术的电影,其艺术性与实验性逐渐被忽视,人们将视野拉回电影发明之初,开始追求电影艺术作为一种视觉奇观带来的感官刺激,寻求电影艺术最本质的娱乐属性的深入挖掘。电影艺术这种文化内涵的迁移与创作风格的转化也是后工业时代的必然选择。在后工业时代,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生活,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并获得一定提升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建构,寻求精神上的娱乐与欲望满足。因此,电影艺术的市场化商业选择也具有顺应时展的必然性。
电影艺术的商业化与大众化选择使电影的娱乐属性更为突出,也更为重要。观众选择走进电影院观影的首要原因就是电影艺术的娱乐属性,观众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电影时长中,获得视觉的享受与内心欲望的满足,即愉快的观影体验是观众最为看重的观影目标。为了适应观众的观影需求,电影艺术逐渐向大众化靠拢,舍弃了对于艺术性与实验性的探索,开始追求画面的雕琢、视觉的美感,奇观化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创作追求当中逐渐形成的。
从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国产电影的“大片时代”就以视觉奇观美学作为重要的电影标签与宣传策略,轻叙事、重视觉的电影创作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影艺术风格,这种奇观美学不仅赢得了中国电影市场,也使得国产大片走向世界,赢得了国外观众的关注与好评。并且,顺应文化走向的国产大片在好莱坞电影称霸全球的时代找到了突破口与立足之地。因此,商业文化与大众文化孕育出当今电影的奇观美学是时代的产物,是赢得市场份额的创作策略,同时也在改变着观众的审美趣味。
这种商业文化浸染下的奇观美学在电影《捉妖记》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该片具有动画电影与真人电影的共同艺术特征,CG角色与真人相结合的方式将影片的视觉空间构建得无比华丽,丰富的视觉元素让观众目不暇接。导演许诚毅将打拼好莱坞多年积累的丰富的动漫创作经验应用于《捉妖记》当中,利用CG技术创作出跨越中西方审美维度的憨态可掬的妖怪形象,并在妖怪身份的差异性中寻求角色创作的差异性,形成外形特征对比强烈的奇观化美学效果。巨型血妖是《捉妖记》当中的反面妖怪角色,它们凶狠好斗,体型庞大,脊背呈灰黑色,牙齿锋利,具有一双翅膀,与一般妖怪的外形截然不同且表现出远超过一般妖怪的力量与杀伤力。妖后、胖莹、竹高代表的普通妖怪,则有着憨态可掬的外貌,圆滚滚、肉墩墩的身体,大大的眼睛无辜的眼神,短手短脚,甚至头顶还有一片圆形的苔藓,表现出宠物一般的形象特征,招人喜爱。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妖王胡巴作为影片的核心角色形象,体型像个白萝卜,头顶一丛绿色的苔藓,金色的双眸,像蛇一样的手脚,完全有别于以前的动漫形象,符合大众审美的同时又极具个人特色。这些CG技术创作的妖怪形象构建了《捉妖记》的视觉奇观化影像,观众在惊讶于这些有别于传统审美标准的妖怪形象的同时,这些呆萌可爱的新妖怪形象又瞬间融化了观众的心。
电影《捉妖记》所表现的商业文化影响下的奇观美学更符合一般人的审美标准,尤其是带有好莱坞动漫角色造型的妖怪形象,一方面吸收、借鉴了成功的好莱坞动漫形象的造型经验,另一方面又将中国民族文化的本土化特色融入其中,进而使影片《捉妖记》具有好莱坞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双重艺术特征,形成一种文化融合的美学特征。
二、“人妖共生”的生态主义之美
除了对电影视觉效果的精心构建,影片《捉妖记》也表现出有别于一般魔幻电影的主题内涵,尤其影片所表达的众多主题当中的生态主题是在同类电影中未曾见过的。该片对于生态主题的表达通过人与妖的二元对立结构得以实现,也在这种人与妖的既对立又融合的关系表现当中,探讨了人性的维度,以及人与妖所指代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同组成了影片所营造和表达的生态主义之美。
《捉妖记》从正、反两方面对于生态主义做出了阐释。在影片一开始,旁白陈述了故事背景:“很久以前,人与万物共存,而其中也包括妖,可人想独占天下,于是向妖宣战,妖输后,被赶进深山……”影片首先将人类贪婪、复杂的人性通过旁白告诉观众,让观众对于人类形象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认知:曾经人类是与万物能够和谐共生的,只不过人类因为贪婪才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从一开始,妖作为弱势形象被影片塑造起来,奠定了对于妖的同情、怜悯的情感基调,也颠覆了传统文化当中妖一定是邪恶和恐怖的形象。
在影片构建的人妖共生的世界当中,生态主义被赋予了一种隐喻式的意义。妖被人类击败以后集体在深山中生活,但还是有很多妖混迹人间,披着各种人形皮囊生活在人类周围。然而,由于人类对妖的驱逐以及对妖先入为主的既定的恐怖印象,影片中的人类依然觉得妖是可怕的、邪恶的、吃人的、应当被驱逐的。妖只能在人类社会中隐姓埋名地生活。但是,在片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妖都是善良的形象,绝非人类想象的那样邪恶恐怖。因此,人妖共生的和谐的生态主义之美首先体现在宋天荫生活的永宁村当中。作为永宁村保长的宋天荫虽然腿有残疾,但是肩负着父亲交给他的保护村民的重任,每天的工作内容就是为村民服务,而村民大妈们却经常捉弄他、欺负他,使唤他缝补旧衣服。但实际上,除了宋天荫和奶奶之外,村民都是披着人形皮囊的妖。如果没有葛千户一行人的打扰,永宁村人与妖和谐共生的现状将会持续下去。可以说,永宁村为片中的人妖和谐共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范式,也打破了人们对于妖的传统认知,重新塑造了妖的形象。
片中的妖有正、反两种角色形象,一种是以血妖为代表的邪恶的妖,一种是以小妖王胡巴、永宁村“村民”为代表的善良的妖。人也有正、反两种角色形象,一种是以霍小岚为代表的捉妖贩妖的捉妖师形象,一种是以宋天荫为代表的保护妖、富有同情心的普通人形象。这四种角色形象在影片当中表现了人妖共生的世界的复杂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人与妖势不两立的局限性与可逆性。霍小岚虽为一名捉妖师,但她捉妖的目标只是为了贩妖,获得卖妖的赏金和捉妖师身份的晋级。她对妖一视同仁,认为妖都是邪恶的、丑陋的。然而她捉妖的目标并不光明磊落,被她贩卖的妖最后都成为天香楼食客的盘中餐。捉妖师霍小岚从一开始的见妖捉妖,认为妖都是邪恶的,到亲眼见证小妖王胡巴的出生,逐渐与其产生感情,再到勇闯天香楼舍命救胡巴,她的情感与认知的转变正是代表了蒙昧无知的人对妖的认知过程,从一开始的不了解和先入为主的认知,再到逐渐了解和理解妖其实同人类一样,有着情绪和情感,并非理所应当变为人类的盘中餐。霍小岚的内心转变见证了影片对于人妖共生的生态主义之美的探索,这种生态和谐需要一个认知的过程,可能充满疑惑与痛苦,但最终只要能够打开心扉,保持对生命的尊重,这种生态主义和谐之美必定会实现。
三、消解男性权威的女性主义之美
影片《捉妖记》具有十分明显的女性主义创作倾向,片中的男性承担起传统认知中女性应当担当的社会角色:缝补衣服、做菜煮饭,性格柔弱、胆小怕事;而女性则承担起斩妖除魔的职责,性格比男性更为豪迈、直爽,更加暴力。这种性别特征的翻转让《捉妖记》成为一部不折不扣的女性电影,男性在片中成为被审视的对象,男权主义被彻底消解。
作为影片的主要男性角色,宋天荫的男性身份与男性权威被彻底消解。身为永宁村保长的他,在村里并非承担着暴力权威的职能,也并非村里主要的劳动力,他主要承担的是村民衣服的缝补工作,每天烧水煮饭不亦乐乎。在永宁村中,真正具有男性权威的是众多女性形象,她们争强好胜,经常有口角和争斗,承担着村里主要劳动力的角色身份。但是,身为男性的宋天荫对自己的男性权威的消解不以为然,反而乐在其中,煮菜是他的第三理想,缝纫是他的第二理想,而煮菜加缝纫是他的第一理想,完全颠覆了男性主义电影中的硬朗、阳刚的男性形象。但是,影片对于宋天荫的人物形象塑造并未彻底将其女性化,没有女性化的装扮与举止,只是他的社会职责与生活内容变得女性化,因此只是对他的男性权威进行了消解,平日里他仍然是一名阳光帅气、善良老实的男性形象,这种刻意制造出的性别反差形成强烈的喜剧效果。
为此,本文从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分析着手,探究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从而指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分析
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和制作3D动画片。
(一)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电影特效
数码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扩展了电影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创造出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想所未想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从美国来看,上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们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的由数字技术创造的能呼吸的、有真实皮肤的、有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当今欧美大片无不利用数码技术制作电影特效。
从中国来看,最早有规模、有目的地采用电脑特技的国产电影是1999年的故事片《紧急迫降》《冲天飞豹》《横空出世》。《紧急迫降》里使用了电脑三维影像,创造出波音飞机空难危机的奇观效果;《冲天飞豹》中用数字技术想象了中国的新型战机,并用180多个三维动画镜头表现了高难度的战机飞翔动作;《横空出世》更是通过数码技术将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真实镜头还原到银幕上。2000年后很多的国产电影或多或少地融合数码特技的效果,为影片增添了许多视听效果,如《长江七号》《集结号》《投名状》《风云Ⅱ》《功夫》《无极》等。
(二)利用数字技术制作3D动画片
3D动画即三维动画,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用于影视制作的新兴技术,能无需摄影机介入,仅依靠电脑便能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亦真亦幻的三维空间。1995年第一部完全由3D电脑技术制作的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诞生,不仅开启了好莱坞的数字动画时代,而且也给电影制作开辟了全新道路。随后涌现出一批深入人心的3D动画影片,如《怪物史瑞克》《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鲨鱼故事》《汽车总动员》《美食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等。
2009年初,首部国产原创3D动画片《动物狂欢节》开始上映,表明国内电影开始利用数字技术制作纯数码3D动画片。随后,3D动画片《麋鹿王》上映,该影片基于3D的宏大场面背景、精致的人物造型、本土化的故事再加上高科技的表现手法,令其呈现出类似于好莱坞动画的3D技术风格。
二、《阿凡达》的IMAX体验
IMAX源自英文Imagemaximum(图像最大化),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影像系统,拥有最大的银幕(“巨幕”的高度一般超过18米)、最清晰的图像、最高的精密度、功率最强的放映设备以及最高级的六声道多喇叭音响系统,IMAX在国外被誉为“电影的终极体验”。
IMAX电影的超凡视听体验,需要专业化IMAX设备和技术。世界许多电影强国,先后推出了各个种类的IMAX摄影机以及专用辅助装置,如水下摄影装置、稳定装置、航拍挂接装置等,并且还推出了DMR技术,能将普通35mm影片转成IMAX影片。
要想体验IMAX电影,还需要专业化的IMAX影院。IMAX影院包括IMAX-2D影院、IMAX-3D影院以及IMAX球幕影院。无论是哪一种IMAX影院,其特点就是画面巨大,不仅能把人的绝大部分视野包容在银幕之中,而且画面清晰稳定,色彩还原真实。这样的巨大画面,再配以多路逼真的数字立体声,最终给予观众强烈的临场效果。观看IMAX3D电影时,观众需戴上特殊的偏光立体眼镜或电子液晶立体眼镜,才能看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这种逼真的效果让人不觉得是在看电影,而是完全置身于影片的情节、场景之中。
电影《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更是将动画片、风光片、CG、3D效果、游戏画面等已有的技术元素进行糅合。所以,电影《阿凡达》在时空上的尽情想象,视觉上的极度宏伟,给观众带来了心理上的壮观感受。
三、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电影《阿凡达》的IMAX视听震撼,让中国电影人重新审视电影的技术内涵。然而,发展IMAX电影不仅投资巨大,还面临专业设备和人才短缺、影院改造和建设、片源不足等问题。从我国的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来看,本文认为,国产电影走IMAX的技术道路还是不可取的。
那么,如何才是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趋势呢本文认为中国电影一方面不能固步自封,忽视数码科技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广袤的电影市场前景,由此而带来的电影创作基础和宏大的战略目标。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的融合之路。
(一)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
从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开始,电影艺术就与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和发明都给电影艺术带来新的灵感和新的发现。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而数字技术的应用更让电影的表现手法无所不能。
尽管数字技术已成为实现电影视听效果的一种基本技术手段,但是电影艺术的基本要素,即画面、色彩、声音三要素并没有发生改变。电影创作基础仍然是遵循传统电影艺术理论,所以,中国电影要实现的是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
也就是说,中国电影应不断地探索数码技术在国产电影中的应用,使数码技术为电影内容服务,通过内容、艺术、技术的三维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的电影。近年来,优秀国产影片,无不是将数码特技与内容、艺术相融合,创作出的佳作。例如,运用数码特技,《集结号》《投名状》创作出与内容吻合的、真实的、震撼的战争场景;《画皮》中的女鬼脱去美人皮的画面也因数字技术的加盟得到了完美表现;还包括《赤壁》《风云2》《建国大业》等国产影片,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电影诠释了一个道理,只有将现代数码科技和传统电影艺术元素充分的融合,才能创造出符合科技潮流、符合中国观众审美情趣、符合电影艺术规律、符合国家政治经济潮流的好作品。
(二)电影原创能力与数码产业发展相融合
关键词:西方;电影理论;实践;发展;语言;建构;阶段;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131-02
一、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的第一阶段分析
西方电影理论发展史当中第一个针对电影媒介进行全面研究的学者是哲学家雨果·明斯特堡。雨果·明斯特堡1916年所撰写论著《电影:一个心理学的研究》当中明确指出:电影是一种主体性的艺术意识模式,同时其也是通过对意识的模仿实现对现实世界塑造的一种特殊性艺术方式。《电影:一个心理学的研究》也成为了整个西方发展历史上电影理论系统化研究的起源所在。而后的发展时期当中,早期默片始终占据着西方电影的绝大部分发展研究。直至20世纪20年代,这种试探性的电影理论研究被苏联蒙太奇理论及其电影制作而打破。包括爱森斯坦以及普多夫金等在内的著名电影实践创作者均在电影理论研究与创作过程当中充分强调了蒙太奇理论及其思想在西方电影诗学中所占据的重要意义。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深深的烙印上了苏联形式主义的印记,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通过对电影理论美学价值的过分关注将西方电影理论研究转换成为一种高度主观形式的研究领域,对于自我表达以及自我满足是这一时期西方电影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重点所在。然而这一时期的研究思想在苏联形式主义后期受到了电影理论研究学社巴赫金及其学派的强烈抨击,并重点指出了这种理论研究方式以及创作模式的机械性以及闭锁性缺失。到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有关电影艺术的评论在有关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作用之下形成了一种极为显著的焦虑趋势,由此也促使着法兰克福学派的形成与发展。从法拉克福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角度上来说,受到俄国发展成为斯大林主义模式、西方左翼工人阶级运动失败以及西方纳粹主义思想等影响的影响,这一学派逐步发展成为了对西方各国普遍性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写照与揭示。简单来说,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电影理论的过程当中将电影艺术视作了资本主义大众文化整体性象征系统的一大关键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研究学者对于资本主义模式下受市场阴虚变化影响而出现的流行文化制造与传播的工业机制定义为文化公益,通过对产业思想的强化影响着后期包括接受理论、高级现代主义理论以及先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开始更为系统的关注现实主义相关问题的体现。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学者有齐格佛里特·克拉考尔以及安德烈·巴赞等。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当中,于1951年所发行的《电影手册·第一期》标志着“电影手册”成为了这一时期西方电影理论思想宣传的主要阵地,这对于后期西方电影理论的持续优化发展而言发挥了极为深远与关键的重要意义。
二、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的第二阶段分析
基于前期蓬勃兴起的“第三类电影”在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结构主义理论研究基本契合的过程当中,西方电影理论发展对于语言的组成以及整个话语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予以了特别关注与重视。结构主义对于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影响力的发挥在20世纪60年代时期体现的最为充分。在结构主义色彩的影响作用之下,西方电影理论的研究重点与中西认为在于尽可能的针对电影作为一种特殊语言表达形式的身份界定问题。在这一发展阶段当中,最具代表性的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学者是麦茨,其基于职业语言的研究视角,分析并指出电影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作品进行创作并叙事的过程当中形成的话语,并且通过话语形成的方式产生相应的涉意符号。从整个西方电影理论研究体系的发展角度上来说,西方电影理论研究过程当中符号学的形成与发展不单单体现了显示思想在电影主题中的语言意识,同时也是方法研究体系中自我意识的一种充分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发展期间当中,以语言学相关体系为核心的符号学电影理论研究不仅仅发挥了对西方电影理论研究体系的有效充实,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意义上基于浪漫主义色彩思潮作者主义的研究。在这一发展过程当中,作者主义所引入的一整套建立于表层征兆或是表层迹象基础之上的人格建构体系使得这一时期的西方电影理论发展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作者—结构主义理论模式。在这一模式的作用之下,对于西方电影创作行为及创作特点的研究通过如下两个层面进行认知:一方面,从广义属性的研究角度上来说,作者—结构主义理论下认为所有的电影艺术创作作品均能够按照类型进行详细划分;另一方面,从狭义属性的研究角度上来说,作者—结构主义理论下对于好莱坞B级类型电影的认知。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西方电影理论相关研究学者普遍开始认识到这样一个方面的问题:类型电影是电影创作者与电影艺术作品欣赏受众相互之间达成妥协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当前发展形势下协调整个电影工业建设稳定发展,推动流星艺术持续推进的关键方式之一。到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这部分学者又开始针对电影艺术作品欣赏受众的不同社会构成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认为这部分电影艺术作品的欣赏受众具备极为客观的主动性与批判性,从而能够借助于此种方式参与到整个电影艺术作品创作文本的构建过程当中。
三、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的第三阶段分析
在酷儿理论研究学者关注对性向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在关注对性别研究以及第三世界阶段有关帝国主义、殖民地以及民族性特征的研究过程当中,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工作着同时也开始关注对种族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在有关种族问题的讨论与分析过程当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注意特色。从西方电影理论的发展角度上来看,提出多元文化主义体系的最关键目的在于针对传统意义上西方欧洲中心主义法则至此下的普适主义模式进行有效批判,批判的重点在于是世界范围内任何一种种族与地区均不能够以绝对意义上的美、力量以及智慧评判准则的应用来确保长时间且持续性的垄断地位。与此同时,在多元文化主义特色的发展过程当中,其还重点强调与分析了整个是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与多元文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历史关系(在这一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历史关系主要是指多元文化相互之间的统治与臣服关系)。在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学者针对这一相关性关系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逐步将研究重点拓展至了后殖民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后殖民理论将这一时期各种相互之间呈现出矛盾关系的思想潮流融为一体,由此对整个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发挥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电影似乎逐渐呈现出消失于更为强大的视听媒介中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当中,西方电影理论研究学者更为关注的是对基于视听技术的电影作品以及欣赏受众的研究。更为直接的来说:依赖于线性叙事以及规模宏大场景塑造的经典电影模式开始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作用之下逐步让位。数字时代的发展使得西方电影理论及其实践研究应当针对电影叙事方式以及叙事认知理论予以更为深入的关注。这也正是现阶段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的典型方向与必然选择所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过程中的几个典型阶段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以上各个阶段西方电影理论实践研究的重点所在以及发展特性,并指出了新时期西方电影理论实践与发展的主流方向,希望能够引起各方关注。
参考文献:
[1]孔繁星.武术.被凝视的女性化“他者”——20世纪西方影片中的中国形象解读[J].电影文学.2012.(03).28-29.
[2]许正林.范荣霞.宗教的镜像阐释:当代西方宗教电影的深度与样态[J].甘肃社会科学,2008.(05).122-127.
[3]王斌.科技理性的困顿与迷局:当代西方电影的风险叙事[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06).89-93.
[4]赵伟.刘玉平.西方语境中的中国“他者”——浅论西方电影中的李连杰[J].电影评介.2009.(11).17.28.
[关键词] 艺术创作;色彩技巧;构图技巧
一、电影艺术创作背景及其张艺谋电影创作技巧简介
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巨大进步,在物质基础不断雄厚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尤其是审美理念在日益飞跃。而对于电影生产来说,更是如此。它就是其突出的反应。而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者来说,其创作素质与意蕴更要略胜一筹,走在观众的前面,适应与时俱进,适合并引导观众。
电影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反映,以其独特的角色与地位感染着无数观众。作为电影,其中本身的存在的巨大意义之一就是要尽艺术之可能地渲染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并帮助他们思维的不断拓展。而电影是用画面来呈现,它直接触碰观众的视听器官,把具体鲜明的形象传达艺术魅力。作为电影构成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艺术,它在电影艺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可以说,美术是电影艺术的生命。因此,重视美术技巧在电影创作中的运用与实践是成就一部经典电影必须的要求与趋势。
在电影创作中,美术技巧的应用,其主要就是色彩与构图的科学合理协调的布局与分配。而色彩与构图本身也是形成电影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一部经典电影的成就也必然体现在色彩与构图的突出配合与设置上。尤其是它们相得益彰,惟妙惟肖,鬼斧神工。给观众留下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
每一门艺术都会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语言,甚至可以说它的表现元素。而美术色彩与美术构图作为两种特殊的语言,在帮助不仅是电影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在认识与反应客观世界,传递世界思想情感,实现另外一特殊层次的艺术碰撞与心灵共鸣。
国际国内知名电影导演张艺谋,他在电影创作上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艺术成就。作为代表中国第五代的导演,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影片陆续推出,使得他成为中国影坛的最具重量级人物。尤其是在后来的《英雄》中,又把他推向了火红的巅峰。尽管对张艺谋的一些电影,引来观众许多非议,但是这丝毫动摇不了张艺谋导演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能够把无数观众一次又一次引向银幕,牵住观众的心,这就是个最好的例证。而且这也深刻地体现出并得益于其影片中的美术艺术的技巧,尤其是色彩与构图的精心构思与完美结合。
实际上,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作品,并不仅仅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制作加工的精彩优良,而在色彩与构图运用方面都可谓匠心独运,而且它们在影片中的大量运用,都无可比拟地彰显了艺术的本质和文化本性。
分析挖掘张艺谋电影,首先必须认识到电影创造者在精湛的美术艺术下灵活运用美术技巧,而我们作为客体也必须要承认这个前提,也要从构成电影艺术的创作的美术技巧,尤其是色彩与构图二者精彩的运用角度,不是简单地复原,不是僵硬地重复,而是去回归,去还原,去升华,实现与创作者的共鸣,最终体验感悟文化的生命魅力。
二、张艺谋电影创作美术技巧中色彩的运用
张艺谋用色彩讲述古老中华文化,非常奇特地与现代电影交融起来。许许多多大手笔的红、黄、蓝等使得更多的浪漫色彩在他的现实写生电影中缕缕呈现。
显然,对于色彩的取舍,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似乎,张艺谋的创作热情不是特别限于叙事,也不是执意地凸显历史文化内涵。而其美妙之处就在于用无声的色彩语言冲击人们的视觉,感染他们的心灵。对于选择这种虽简单却永恒的色彩,深刻艺术地体现出了张艺谋导演创作电影的色彩艺术技巧。
(一)色彩的运用衬托出浓浓的古典眷恋情结
在刚刚冲破了长久以来思想束缚的20世纪80年代,各种新思潮和流派充盈着整个文艺界,人们不断自觉反思文化突围过程中的人文意义。结果使得艺术家们就开始站在全新的角度用全新的方式方法来表达作品,传递思想情感。而其中张导的《菊豆》《红高粱》等,运用热烈而又夸张的色彩,反映了艺术家们深刻领悟在灵魂与肉体两者矛盾之间以及对伦理道德的叛逆中所蕴涵的复杂的现实生活。
在张艺谋的电影中,从选取题材到重塑人物形象再到拍摄取景,都无不看到色彩的不同程度运用在不断地反映着中国美学对他的电影创造的深远影响,强烈地展示着中国浓浓的风土人情。
张艺谋用他古典的审美眼光,用色彩的方式审视传统,人文地诉说历史,在突破中也略带几分矜持。但更惊喜的是,他用全新的色调,热烈地渲染浪漫的画面气氛,更深刻地体现出了他的电影艺术创作的审美哲学和审美理想。
张艺谋对色调的把握浓重体现出了他对古典的眷恋。《红高粱》中滤色镜的运用,用大面积的红营造出油画般的效果,无不让观众目光久久定格于黄土高原。同样,《我的父亲母亲》影片中在众多树林、山村和辽阔的雪原的背景衬托下,而置于其中的母亲的艳红的棉袄,格外亮丽夺目,成就在大面积山水中的一点红,无数次激起了观众一次又一次对无限自然的无限向往,也深刻地反映出了东方人天人合一的心灵情结。
(二)色彩的运用衬托出了诗意的追求
中国的美学思想以“意境”为执著追求。而艺术家们就是要把“天人合一”和“自然而然”作为“意境”之妙的终极追求。
张艺谋在《红高粱》中,塑造了一片一望无际火红的高粱地,它已不是单单的画面形式表达,都深刻投射出了中国西北风俗画中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意象化造型。
张艺谋在电影中,对白尽量减少,而把色彩推向语言极致。在《菊豆》中,染布作坊里,红红黄黄那些布,色彩艳丽,把作品里的人物心理、造型和电影的整体风格都强烈凸显出来,引起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增添了无数的感染力。
《英雄》更是色彩与观众的直接交流。比如影片中的绿色山水、白色沙漠、红色枫林和蓝色书房等都强烈地印染着观众的心灵。色彩在眼前的眉飞色舞,就像那国画放荡不羁的写意,深深地反映并引领中国人追求诗意情感的最畅处。
令人惊异的是,其他的诗意般的物景,也幽幽地衬出唯美的色彩。《红高粱》中令人荡气回肠、高亢的酒曲却可以飘逸出艳艳的深红;《大红灯笼高高挂》戚戚不止、哀怨洪亮的京韵,却道出了幽幽的深蓝;《英雄》中棋馆里的幽深、有力、古韵的琴声,撩出了冷冷的深黑。其实色彩最会说话。张导最终选择了色彩来实现他诗意的追求。
(三)色彩的运用衬托出了悲壮的表达
张导的影片,充满着苍凉和凄美的盈盈色彩,也久而久之成为我们熟悉的情感表达元素。张艺谋用大胆的色彩让人们经受了对爱情的追求、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由的渴望等人之所以为人的震撼与洗礼。
比如《菊豆》作品,呈现出了三代之间的情感激烈冲突。尤其是在染坊鲜艳的红红黄黄的色彩透射下,把与社会伦理纲常的屈服与斗争的矛盾,把人物间复杂的痛苦爱恨情仇有力地传递出来。尤其是菊豆的一把红红的火,呈现的不单单是画面的艳丽,而是烧掉浓浓色彩背后蕴涵的伪善威严,这也把悲剧的情感人格推向了。
而在《英雄》中通过选择各种色彩的服饰,营造英雄主义的悲剧氛围,增强了作品的吸引力。影片中红、白、蓝、黄四种颜色片段的相互交叉,实际上也暗示了美丽中深藏着的支离破碎。体现得尤为悲情的是,在为几位侠士准备踏上永远征程的服装色彩时,他选择了最为干纯洁净的白色。
同样令人无法忘怀,树林、书剑、棋馆、山水等在黑白绿红蓝中交相变幻,突出地一方面在演绎着东方英雄神韵,另一方面也在记述着可歌可泣的悲剧柔情。色彩已经成为人们评判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
三、张艺谋电影艺术创作美术技巧中构图的运用
在电影创作中,在呈现的画面诸多元素中,构图实际上是其中最基础又是最重要的核心。电影的画面构图往往是导演匠心独运的技巧凝聚。体现了导演表达主题的意图及其方式方法。张艺谋导演在电影的画面上的构图都有着自己别样的魅力。
(一)多元化的风格打造画面和构图的别具一格
张导作为摄影出身,理所当然,画面构图成为他所关注的焦点。注重构图形式是他很注重的。尽管他的电影风格多样性,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对画面与构图的全心浇铸与雕琢。
[HJ]应该说张导对构图形式的执著与追求,应该要从他的摄影处女作《黄土地》算起,其实那部作品给当时出道不久的第五代中国电影创作人犹如晴天一声惊雷,让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黄土地》中其中的一副画面可以看出,张导对构图的不懈努力与全心全意。在这部影片中,竭力构造翠巧从黄河中走来,却三次都挑着水的画面,还有就是打造黄土高原沟壑张扬的静态构图,更为甚的是影片中的处,动感诱人的安塞鼓。都在从不同角度诉说着对构图的匠心独运。
(二)构图折射出象征效果和暗喻
电影画面中的象征意义对电影语言来说,举足轻重。张导历来都重视画面空间构图等元素的特色运用。他善于把握构图适当的形式感,刺激观众的心理,产生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让构图语汇强烈辐射出暗喻和象征效应。
《红高粱》用火一样的激情把大西北无限自然的生命质感赋予在神奇的东方文化中,进而呈现给观众。其中精心设计的月亮门,在不一样的画面中,变化画面的不同色调和构图水平线的不同高度,传递出不一样的情感意味。比如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许多次展现交相重叠的深宅旧院,采用俯拍角度,纵深构图,传递出准确稳定坚硬的象征意味。
(三)精心的构图表达出浓浓的美感
美感成为电影艺术中必备要素。甚至可以说,是第一要素。能够愉悦身心,让观众感觉舒服,极具视觉享受。画面是电影的基本元素之一。
一部影片,表情达意,定位风格,实际上,其设计与构图是其中的关键。《我的父亲母亲》中,章子怡站立在家门口,尽管不是正中央,却与黄金分割法相符合,可以看见,其实画面都是导演与摄影细心雕琢的结晶。张导在片中使用顶尖级宽银幕摄像镜头,把坝上草原风光,阳光下灵动的树叶、洁白的桦林、大山美女的红袄等一切都极富光鲜和美感。遥远处深秋下的金黄色树林,风吹动下微微起伏的茅草,到处弥漫犹如锅盖覆盖的大雪,还有漂亮母亲的倚门而笑,都无不传递出如诗如画的美感,都无不是完美的构图结果。
四、结 语
作为电影艺术创作中两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在张艺谋电影创作中,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把色彩与构图两种构造方式,灵活多元内涵地运用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中,成就了一次又一次电影神话。作为观众,我们也应从这两方面以全新的角度欣赏电影,提高我们的品位,实现与电影创作艺术者不断超越品味的共鸣。
[参考文献]
[1] 何茂艳.浅谈张艺谋电影之色彩与构图艺术[J].大众文艺,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