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14:53: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配置效率高、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在30多年高速增长之后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前提。而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命脉”,推进高质量发展更是形势所需。
1新时代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在我国发展迈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三明市顺势而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质量、品牌、效益等建设稳步提高。品牌农业亮点纷呈,泰宁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出口杂交稻种质量安全示范区”,列入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试点县;7个农产品获福建名牌产品称号;三种业、旺穗种业被认定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乐万芳园林和尤溪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成功挂牌。智慧农业成效显著,新增宁化、大田为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启动尤溪现代农业智慧园建设,新培育11家省、市级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企业,带动52家企业(基地)应用了农业物联网技术。生态农业进展顺利,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力度,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改造116家;清理整治网箱2282个、12.4万m2;尤溪县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沙县国营综合农场获得农业部授予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称号。
2新时代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给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然而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是面临规模挑战。随着农业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目前三明市以小农经济特征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等不足以应对当前的竞争,一些没有条件外出打工、就业能力差的农民依靠土地维持生计,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特征不明显,对现代农业技术和新型经营方式不敏感、不主动。二是面临素质挑战。当前全市农村主要劳动力多是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普遍不高,农业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三是面临需求挑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农产品的要求已不是“果腹”,而是向营养健康过渡,同时,农业的多功能性也得到拓展,例如观光、休闲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传统农业经营面对新时展需求应对缓慢。四是面临科技挑战。一方面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是农业技术研发落后,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五是面临资源挑战。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在水、土地资源管理,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使用方面随意性大,提高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药、化肥、农业废弃物标准化程度任务重。
3三明市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策略
新的起点召唤使命与担当,伟大目标凝聚信心和力量。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挑战,应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推动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推动三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3.1创新农业业态,提高“三值”
3.1.1提高绿色值,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
重点是落实“三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一是在源头预防上“严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投入品使用管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技术指导、宣传引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村入户,落实生产者主体责任。二是在管理过程中“严监测”。加强绿色防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技术研究,推广研发快速、精准、便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技术和仪器设备。三是末端治理上“严追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三品一标”认证、农业项目安排、农产品品牌评定等挂钩。
3.1.2提高环保值,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要破解“资源红线”与“环境黄牌”的双重制约,只有“三管齐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一是支持保护。逐步由“黄箱补贴”转为“绿箱补贴”,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直接收入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刚性严控。严格划定农业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制度。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刚性约束。三是修复治理。大力推进农业生态治理、保护和修复,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3.1.3提高附加值,增添农业产品文化创意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在未来市场大受青睐。一是着眼于创意发掘。发掘农耕文化和乡村文化,提高农业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让农产品由实用功能型消费向文化审美型消费转变。二是着眼于创意延伸。积极发展市民农园、休闲农庄、景观农业、公园农业。三是着眼于创意结合。开发农业养生度假、科学普及、环保教育等多种功能,实现文化艺术与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和农耕活动有机结合。
3.2培植新兴动能,推进“三化”
3.2.1推进科技化,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着眼长远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新时代农业建设。一是积极提高农业科技资金应用率。加大农产品质量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资金投入,使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三者形成合力,有效提高农业科技资金的应用效率。二是积极推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农科教结合,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三是积极加大农业科技资源利用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对农村实用人才进行相关科技知识培训,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
3.2.2推进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一是做大一批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立足于区位优势,做大一批高标准的农业作物、畜禽养殖等大型原料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原料供给和质量安全。二是做强一批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购并重组、改制上市等形式,做强一批产品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三是建立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资源优势,建立一批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推进农产品产销衔接、农超(批)对接,为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3.2.3推进品牌化,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
依托三明市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生态优势,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一是共打品牌。在创建品牌的同时,推动农产品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以联营、联合、特许经营等形式共打品牌。二是整合品牌。鼓励和引导名优产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产权(股权)重组的方式进行整合品牌,打造区域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三是推介品牌。通过举办农业展览会、组织农产品营销大赛等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介三明市农产品品牌,扩大受众群体,提高知名度。
3.3延伸产业链条,注重“三性”
3.3.1注重特色性,发挥农产品资源优势
从三明市资源禀赋出发,发展各种特色农产品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是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品种结构,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生产布局。二是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创建。引导企业增强协同发展意识,在基地建设、技术研发、产品营销等环节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创建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特色品牌。三是加强特色农产品保护力度。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商会,逐步建立健全质量监管、品牌准入、违规处罚等行业管理规则,切实加大名优特色产品的保护力度。
3.3.2注重适销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一是加强科学统筹。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市场紧缺、潜在需求大的农产品生产,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二是促进优化升级。发挥好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提升智慧农业。建立健全大数据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让“互联网+农业”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良方。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代化管理;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充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持较强的竞争力,更好地实现预期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要求。施工管理各项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施工内容,从细节出发开展高质量的施工、造价及后期竣工验收等方面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精细化、现代化发展符合时展潮流,有利于各项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全面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
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已经摆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基础性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在逐步走向绿色低碳的高端建设方向。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响应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要求。基于以上背景,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和现代化管理有助于全方位改进以往建筑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解决部分常年固化的难题,尽快实现预期的建筑目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已经逐步成为建筑行业内的标准,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保障更多建筑企业主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到未来建筑项目的日趋复杂性,建筑项目的总体难度已经难以预测,体现出建筑项目管理中现代化及精细化的特点和作用,展示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功能和作用。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考虑到不同部门中的不同职位情况,应从整体上的工程规划管理出发,落实员工岗位的准确定位,开展高质量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全方位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必要
在新时代的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的实践中,随着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建筑施工设备应用日趋先进。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符合现代化的先进的建筑理念,一定要满足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积极保障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建筑行业工程规模较大,涉及多个不同工种,相应的施工内容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具有一定的挑战性[1]。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落实好现场施工管理的精细化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通过科学划分所涉及到的建筑工作任务及职责情况,全面开展高质量的精细化、现代化的工程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有利于实现预期的建筑项目目标[2,3]。越来越多的建筑设备应用在建筑项目中,往往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人员有更高的挑战,在全方位落实现代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工程管理方可以满足施工进度及质量的要求,更好地展示出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发展要求。
2.2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发展的意义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实际情况,特别是建筑项目的特点,在全面推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精细化发展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体现出建筑行业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的理念[4]。考虑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需求,应从各方面重视加强建筑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建设管理工作,并能从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出发,落实加强构建先进的管理队伍、加强建设管理投资力度等措施,在迎合市场化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实现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明确落实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化发展,进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发展更加完善,奠定建筑企业全方位的、扎实的软硬件基础[5-6]。在建筑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应突出工程项目在“精”和“细”两方面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将每项工程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在工程项目的效益管理、风险管理、过程管理及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实现最佳的管理目标,满足相关的管理要求[7]。
3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建筑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在全面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结合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重点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8,9]。
3.1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
结合工程管理的实践来看,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不强,特别是在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有充分保障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每位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加强、技术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效实现预期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同时,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能力,保障决策的正确性,积极选择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及施工理念,因此应加强管理人员的筛选工作,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主导作用。
3.2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式
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环节涉及多样化的施工方案,即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涉及多个子环节,每个环节都会直接关系到整体的质量问题,因此,应全方位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优化不同的施工方式。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的职责也存在差异。从这个角度应高度重视加强工程管理,积极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式,力求全面提升施工质量水平。
3.3提高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
现代化建筑工程涉及多种类型的材料及设备,建筑项目在材料及设备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材料及设备是影响整体项目的不可或缺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应保障落实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及设备性能,以便实现预期的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要求。在此背景下,应全面重视加强建筑材料及设备在采购、运输、存储、应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工作,明确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所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的工程管理。
3.4防范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
现代化建筑规模往往较大,整体项目从设计到竣工时间很长,存在大量不可控的自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如暴风暴雨、地震、地质灾害等,会严重影响整体的施工进度及现场的有序化管理。因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恶劣天气条件等自然因素对施工的影响,防控好各项建筑施工效果和质量的影响因素[10]。从细节出发,全方位重视工程管理,完成预期的建筑项目的施工目标。
4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4.1提升对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精细化建设的认识水平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工程项目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程项目从设计到验收环节需要管理人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开展一系列的监督管理工作。在此背景下,若管理人员无法从整体上重视加强工程管理,工程管理水平则难以提升,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在工程质量、经济效益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作用。施工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全面构建良好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的文化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手段使全体人员的管理意识得到深化,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从细节入手,全方位紧扣施工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培训。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应从建设目标出发保障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逐步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这种模式不同于传统模式下的粗放管理,往往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专业化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企业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落实相应的管理技能培训工作,帮助工程管理人员能落实现代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以保障建筑工程管理项目的高质量的有序化发展,更好地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4.2坚持“多元效益”原则
在开展高质量的现代化的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始终落实发挥出“多元效益”的作用,全面重视加强企业的品牌建设、生产力水平提升以及市场发展的要求。首先,施工企业保持较强的生产力水平才能有序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更好地符合实际的生产要求。这就要求建筑企业从实际出发,开展高质量的科学化管理工作,全面提升综合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考虑到建筑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一定要结合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全方位保障实现劳动力、资金以及设备等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全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建筑施工企业一定要主动迎合时展要求,在全面坚持建筑施工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应用市场的实际角度出发,取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积极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朝着精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市场客观规律出发,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例如,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在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落实具体的工程质量、安全性、工程成本等方面的管理内容,推动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展,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全面开展高质量的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还应始终坚持构建企业品牌的建设原则。为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大规模发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在市场认可品牌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同时,企业的品牌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应保持高效的工程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更好地符合市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需求。在推动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应以品牌建设为目标,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经验,通过高质量的管理工作建设高水平的企业品牌。
4.3构建较为完善的现代化、精细化工程管理体系
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一系列现代化、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模式,其管理内容较为复杂且内容更多。具体来说,结合现代化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实际情况,应重点明确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资金的利用效率、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化以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因此应充分重视加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通过开展高质量的成本管理工作,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方案的细化,全面开展记录相应的工程项目中各项支出。(2)质量管理工作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的质量管理都采用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进行开展,在明确科学质量目标的基础上,还应从实际出发,构建高质量的质量保障体系,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质量问题,从整体上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3)风险管理属于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开展现代化、精细化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应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持续贯彻和落实,并结合不同的施工环节,提出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还可以结合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引发的后果落实风险清单,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5结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现代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是必然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前的建筑工程的管理理念。应注意保障落实科学化的管理方案及理念,实现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合理化的风险规避,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信息化技术在混凝土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2,43(12):1121-1123.
[2]梁培新,张会.混凝土装配式节点的精细化模拟与分析[J].建筑技术,2016,47(9):821-825.
[3]李小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1.
[4]刁节桃.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江西建材,2017(15):298-299.
[5]田嵩山.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解析[J].智能城市,2017,3(7):239.
[6]莫志其.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四川水泥,2017(7):336.
[7]李禄.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4):256.
[8]郭大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之我见[J].绿色环保建材,2019(4):225.
[9]王宏楠.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J].居舍,2018(18):136.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 农业院校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11-02
1 引言
《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一书中划分了教与学目标类型,其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功能性融入某一具体领域的能力,这当中包括培养和发展学习者融入公共社会、职场、教育领域和个人生活领域的能力。这一目标应显现在课程设置、培养计划、培养要求及其培养手段中。[1]王守仁教授曾指出,高校要以国家与社会发展需要为己任,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既要保留大学英语“人文性”的本色,也要挖掘其“工具性”与“行业性”的特色。[2]可见,中外学者专家都高度重视英语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并对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深刻的思考。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向国家输送现代化、国际化、高科技人才的重要使命,其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其向地方及国家所输送人才的质量。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也因此肩负着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及走向世界的重要使命。因此,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如何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相区分,如何发展农业院校自己独特的课程体系来突显农业特色,其人才培养如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高等农业院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 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3]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往来愈发频繁。随着对外开放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放宽,具有高水平并能胜任市场需求的英语人才极其紧缺。在区域及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在高素质、高水平,懂专业英语人才及其需求的现状下,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依据和参考《教学要求》,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具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导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有助于培养适应经济发展趋势,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亦有助于为企业和公司输送具备一定英语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因此从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角度来讲,探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视角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2.2 农业院校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必然途径
党的十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而“更高质量”则成为最亮眼的词汇。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人们劳动环境改善、劳动工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加强等因素。在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大背景下,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已然成为连接我们国家和世界的纽带。农业院校的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的专业技能的同时,应掌握就业岗位所具备的英语技能,具备实际工作中英语运用的能力,如可以与国外客户进行常规的贸易往来,可以阅读和理解国外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可以用英文推广企业所研发的产品,可以与外商洽谈并拟定书面合同等。因此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具有指导性意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条主线,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及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这一研究对于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及实现农业人才的高质量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3 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
我国对农业的支持是一贯国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农业科研,技术推广应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的支持为农业生产力和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提供了政策支持。国家的政策支持也为农业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保证,为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质量的农业人才将成为拉近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差距的中坚力量。农业现代化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的思路,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农业院校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重并充分利用r业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所带来的机遇,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来设置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使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鉴于此,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应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并逐渐形成服务“三农”需求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农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需求相呼应,如何适应国家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大学英语课程将如何根据需求进行适当改革,都是农业院校英语教学必须研究思考的问题。因此,探讨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国际化视野的拓宽及学生就业质量的提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因此,为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满足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实现农业院校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此研究对于扩大学生的全球视野,帮助学生提高国际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实现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培养多类型,多规格的复合型农业人才,探讨实现英语和农业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此外,此研究对于农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促进作用,对英语教学来说是个有利的契机。探讨如何把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培养学生就业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完善,同时有助于教师尝试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提出为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和依据,其实施有助于加快农业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欧洲理事会文化合作教育委员会.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
[2]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J].外语界,2013
(06).
关键词:高质量财务报告;会计准则;理念
中图分类号:F62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7-0143-02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而且形势愈演愈烈,一方面使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损失,另一方面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中利用虚假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粉饰手段造假是财务舞弊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1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于企业财务报告的修订
1.1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修改
原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新会计准则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修订能够更好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体系进行了调整
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
1.3 新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财务报告的计量基础
旧准则中会计确认和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以此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不论物价如何变动总是按照业务发生时的成本计量,降低了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质量。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重视公允价值的使用,我国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于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各项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改变了财务报告单一的计量属性,使财务报告计量基础更科学、合理。
2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财务报告职能过分强调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是国家实行财政、税收和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和重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应当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服务。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采用的核算原则是权责发生制,因此报告内容也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历史成本等计量属性,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在计划经济时期是适应的。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的经济实体,并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的格局。
2.2 不能客观地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新业务
知识经济时代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资产形式、经营方式、前瞻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以及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等无法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得到反映,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预测的需要,也势必会使投资者转而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源,从而增加了信息搜寻成本和信息风险,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仅将重心放在硬性资产上,对一些前瞻性、不确定性的信息,因为不符合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可靠性原则等而无法包括在财务报告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类信息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联机实时报告系统的应用,企业的网络化使会计不再是个封闭的子系统,它除了提供历史的财务信息外,还可以提供非财务信息、经营管理信息、分析性和预测性信息。
2.3 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随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提供“实时”信息。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现行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然而,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过时的信息往往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
2.4 侧重企业历史经济活动而忽略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
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历史交易信息与使用者经济决策的相关性正在日益减少,有些甚至毫无用处。而现在人们完全可以而且很容易从电脑数据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着眼于提供预测数据的信息。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的汇总表。会计要素的定义应该包含现在和未来这两个时间点的交易和事项,事实却并非如此。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著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财务报告及其因果联系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及时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大大降低。
3 完善企业财务报告的一种新理念:高质量财务报告
3.1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提出的背景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宝罗B.W米勒与宝罗R.班森两位教授提出的,此理念的提出并不是要替代现有的财务报告体系,而是对现有财务报告体系的完善。我国目前的财务报告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报出的,这种最低报告标准一方面无法满足广大信息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与债权人的要求,另一方面为许多造假者利用现有财务报告不完善之处蒙蔽欺骗广大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有利之机,使许多投资者与债权人遭受了损失。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是一场变革,它鼓励企业抛弃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旧有的态度,通过高质量的全面的财务报告与他们建立一种密切的、公开的、真诚的以及彼此信任的新型关系。它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只有提供资本市场需要的信息,才能够获得经济效率。相反,如果企业提供的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不需要的信息,那么他们就无法获得经济效率。
3.2 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完善
(1)补充披露,补充披露为突破传统财务报告的限制提供了最大的机会。这种突破必须是在反映事实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企业需要揭示使用者认为重要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使用者,以减少报表使用者的猜测和从间接渠道获得的估计信息的依赖,而这些信息往往会增加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应该:①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②增加物价变动信息披露。③增加对研究与开发信息的披露。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大量投入是推动当今技术进步与经验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④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⑤前瞻性信息。企业应披露未来价值趋势信息,应在表外尽可能详尽地披露与企业未来价值相关的一些信息。⑥背景信息。作为一个企业,其所处的地域、行业、经营的业务范围、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改造、市场上的经营氛围、远期近期发展目标、公司的资产结构、过去的盈利水平、主要竞争对手等状况,都应在财务报告中反映。⑦简明信息。编制简明信息,便是对那些为绝大多数信息使用者共同关心的重要信息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这样更能扩大财务报表的效用。
(2)报告的频率,当前,企业面临的现实是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衍生工具不断涌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期大大缩短。而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在时效上不能很好地满足报表使用者的需要。因此,首先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要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时报告作为有效决策的依据。为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我国中期财务报告可借鉴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在时间上采用季报编制形式,在内容上要重点突出,避免“小而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会计数据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实时的处理与反映,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这就大大缩短了报告输出的时间间隔。其次,必须建立和完善实时财务报告系统。通过互联网企业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手段。网络会计使会计信息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得到了大大拓宽,减少了会计信息产生、传播与利用的时间间隔。
(3)独立的审计,在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下,独立的审计很重要,因为审计师就是通过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来创造价值,如果没有审计师,那么市场对于财务报告的信任会很低,不确定性非常高,后果就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成本的升高。有了有效的审计,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但是总体水平会下降很多,所以建议企业任用审计师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提高财务报表的价值,在高质量财务报告体制下,审计师将以“财务报表对决策有没有用”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使披露的信息更有用”做为审计的目标,试想这样的审计报告对于决策者会是多么的不同啊。高质量财务报告理念告诉审计师他们是唯一通过第三方的证明来创造可信性从而增加财务报表价值的人,只有他们维护自身的独立性,不跟客户妥协,这样才能使他们增加的价值最大化。
当企业意识到现存财务报告的不足和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优点,相信他们将会以三种方式改变他们的行为。第一种方式,他们会在会计准则的标准下将财务报告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报告不仅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最低标准,而且更加有用。这种方式只需要改变管理层的态度就行了。第二种方式是编制高质量财务报告的企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来产生有用的信息披露,以满足目前对更多数据和信息的需求。第三种方式就是更快更广泛的公开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作用
全域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为了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也为了更好地优化全域旅游的发展成效,有必要深入全面地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中的关键作用,以便在较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更进一步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质量。推出品牌效应,增强文化自信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全域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品牌效益,有助于全面有效地增强文化自信。平潭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元化。在政府部门全面加大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在多措并举全面创设文化发展氛围的根基上,平潭致力于打造特色化、品牌化、战略化文化品牌,以文化品牌助推文化自信。可以说,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视角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切入点,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无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打造特色化文化品牌,为区域经济的深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发展根基。提升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积极利用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于全域旅游的科学视角背景,不仅能够从整体层面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成效,同时也能够全面系统地推动产业融合,还能够切实全面地发挥其经济促进作用。平潭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且多元的,随着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保护,越来越多的管理举措得以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深入精准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发展。在实践过程中,积极全面地挖掘以及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全面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高效结合起来,全方位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实效,也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学的资源保护,全面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行之有效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等高效整合起来,有利于创设科学的社会氛围,同时也能够全方位实现对资源的保护,真正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平潭地区的发展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丰富多元的。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充分全面的重视,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挖掘出来,对其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本身有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高质量传播,同时也有助于全面保护这一重要资源。比如平潭地区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博览会等,可以以此为契机将资源全面整合起来,而这无疑能够实现对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也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实效。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保护传承路径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充分全面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效能,积极把握其发展潜能,科学精准地运用高效化的传承发展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也有利于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水平。为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为了切实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传承效果,有必要探索科学的保护传承举措,以此来全面系统地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传播。立足生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卓有成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应该充分立足生态,积极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从整体层面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和科学化传播,切实创设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共创一个良好的保护局面。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中,要从生态视角出发,行之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科学意识与认知。文化生态保护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论述的融合统一。我们既要关心非遗传承,也要关心文物保护,更要注重文化生态整体的延续和改善。第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充分把握文化生态观念,从整体层面进行科学布局以及全面统筹,真正实现法治引领,要全方位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法治根基和社会条件。为此,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致力于科学的规范管理,从法治建设的角度出发,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且系统化的法治建设体系,同时,也要注重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办法,着力促进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三位一体,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过程中科学精准地贯彻落实文化生态保护理念,还应注重全方位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管控,充分系统地做好监督考核工作,以此来深入精准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更好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地方政府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实践中,要层层落实责任体系,全面压实管理责任,着力形成完善系统的管理规范机制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的考核监管制度体系,切实有效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第三,全方位整合技术与力量,着力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过程中,为全面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注重全面整合技术与力量,科学精准地打造完整的生态链条,以此来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是系统且复杂的,在实践过程中,若没有一套完整的保护传承工作体系,缺乏精细化的发展理念,无疑会影响和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鉴于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实践中,要注重系统全面地整合关键技术力量,着力打造全面系统的宣传氛围,积极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引导人们全面参与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实践中。旨向活态,多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链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着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有必要立足多元化的发展举措,全方位打造完整且精细化的产业链,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实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充分旨向活态,积极采用多元且全面化的发展举措,全面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链,积极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潜能,更好地实现产业间的高度融合。第一,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要想深入精准地推动文旅产业高效融合,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成效,真正系统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必要从构筑产业链条的发展高度出发,行之有效地制订科学且精细化的产业发展规划,以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和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等本身就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为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从产业发展141CULTUREINDUSTRY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文旅融合TheFusionOfLiteratureAndTravel的高度出发积极进行活态布局,调整传统阶段的分散、封闭的发展状态,积极拓宽产业链条,全面增加产业内容,积极打造产业体系机制,真正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高效化。第二,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化传播,还应注重充分全面地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行之有效地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实效。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内容丰富,只有借助科学的信息技术手段,才能着力打造高效化的发展局面,也才能在较大程度上焕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切实有效地塑造文化品牌。第三,全面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保护以及传承的过程中,真正高效地优化产业链条,必须注重全面拓展产业服务平台,以此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成效。在非遗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通过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来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依托精细化的产业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全面化的服务,能够为非遗产业的高效精细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夯实非遗产业融合成效,真正提升经济增长效率。第四,全面注重人才培养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以及保护的实践过程中,人是重要的因素。只有全面提升人的素养,进一步夯实人的认知,行之有效地提升人的整体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为非遗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也才能切实有效地保障非遗产业的深入和全面化发展。基于此,在非遗产业深入推进的进程中,要行之有效地搭建完善的、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要切实提升人的素养与认知。
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产业优势
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深入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快速化发展,有必要从现阶段的发展误区中脱离出来,行之有效地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发展成效。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常强的地域属性,只有根植于地域特色,全面打造完整且全面化的产业链条,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实践中,要依托于科学的产业优势,积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打造特色化的产业链条,积极发挥规模经济的关键作用。比如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融入区域内的民俗文化及特色文化等,可以将这部分内容与民俗特色等充分融合起来,积极挖掘丰富的产业优势,真正实现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每个地区都有显著的区域特色优势,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效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正系统地把握好区域特色,那么产业优势就会被大大削弱。在此基础上,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挖掘潜藏的区域特色,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增产增效的目标。
思考与建议
全域旅游是一个新的概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和全面传承,要充分全面地依托现阶段产业融合的发展背景,行之有效地推动文旅融合的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通过将它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既能散发其中蕴含着的充沛的文化气息,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潜能,行之有效地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为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既要从产业融合发展的高度出发,积极寻求非遗项目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点和交叉点,也要注重深入精准地拓展产业的发展布局,更好地丰富非遗项目类型,不断拓展非遗项目的内容,进一步增强非遗产业的保护实效。当然,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践中,还应充分全面地运用科学且高效的技术手段。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深入精准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效持续化发展,应该注重系统全面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现状,同时也要注重深入分析非遗项目对区域旅游的积极作用,然后在此基础上,精准全面地运用科学的发展策略,最大程度地夯实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成成,黄鹤,张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J].传媒论坛,2019,2(23):29-30+33.
[2]朱智.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1):62-65.
[3]楚志锋,吴军梅,李维娜,等.全域旅游背景下衡水市旅游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2):75-7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质量;对策
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数量逐年增加,2013年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被称为是“最难就业季”。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无疑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高质量的就业,既是国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也是当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内在要求。同时,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本,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个人前途、家庭和谐、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因此,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刻不容缓。
一、“更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宏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围观方面,高质量就业体现在就业者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能否从工作中获得幸福感与成就感。“更高质量就业”的特征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由低层次岗位流向高层次岗位;二是就业前景好、专业对口;三是劳动有保障、薪酬合理;四是员工要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五是企业对员工的满意度”。总的来说更高质量就业体现在两方面:对个人而言,是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就业,并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效力于社会的进步;对社会和国家而言,高质量就业意味着人尽其才、实现平台岗位与优秀人才的完美结合。
二、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与家庭。学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是决定其就业质量的内在因素。一个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的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其次,还有学生的家庭因素,如父母的职业,亲属的职业及社会层次等。就现实情况来看,一个父母均是国家公务员的学生要比父母仅是普通农民的学生找到满意工作的机率要大的多。
(二)高校与社会、企业。学生的就业质量与所就读的高校层次,专业前景正相关。国企,外企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求职者院校是否211,是否为重点院校,在此范围外的学生即便再优秀,也很少有机会去申请这些职位。另外,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否合理,专业结构是否适应现今的经济形势都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息息相关。高校是否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能否对对学生进行全程的就业指导,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企业的层面来讲,因为求职者众多,而岗位少。存在着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问题。因而,造成目前社会上专科生的工作本科生在做,本科生的工作研究生在做造成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
三、当前形势下推动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具体对策
提高就业质量应坚持重规模与重质量相结合的原则,从以侧重扩大就业规模向扩规模与提质量并重转变。提高就业质量也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与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做好宏观调控与政策保障工作。政府需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为大学生营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另外,还需要做好就业的宏观引导工作,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能够与有经验的劳动者公平的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还应该拓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渠道,为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为城乡大学生构建公平、良好的就业平台;提高我国的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的信息于岗位匹配的平台;大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基础建设;与教育部门相配合,根据就业质量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减少我国的结构性就业难题。
(二)高校设立合理的专业结构与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要执行机构,高校应该使招生、培养、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高校应认真研究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上制定相应的长期发展战略,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招生与就业方面,应做到以出口带动入口,根据学校设置的专业的就业质量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及招生数量。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全程的就业指导服务,尽早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将自己打造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为提升就业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与创建企业文化。从企业来说,应该为大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对于已经入职的学生,企业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为员工开辟多重职业发展道路,帮助和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管理。并为员工提供培训、轮岗等发展机会,实现人尽其才。企业还要注重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创造开放的、融洽的工作环境,搭建内部交流平台,使新入职的毕业生建立归属感,提高凝聚力。
(四)学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是决定就业质量的根本因素。在校期间,大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非专业素质,比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与关键。大学生要通过提高自己的素质与能力,来适合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另外,大学生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要有主动创业的意识。还要明确社会及单位的用人标准,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使自己能够达到社会与企业的要求,为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崔光宝.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人力资源,2013 (02).
[2] 赵雷.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06).
[3] 史淑桃.大学生就业质量趋势下行的原因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9(03).
[4] 常启海.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质量现状研究[J].职教研究,2013(05).
关键词:IPO公司 高质量审计 理论
1 概述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一直备受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而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推动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基础。审计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存在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本文以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选择2000年到2004年以及2006年到2011年两时段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研究对象,分阶段采用回归模型检验IPO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此来考察影响我国IPO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因素,期望能合理地解释IPO公司审计师的选择行为,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和转轨经济市场对审计师选择的趋势,进一步丰富关于审计师选择的研究。
2 研究假说
2.1 大小股东之间的冲突。大小股东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股权集中度(CRI)来反应。股权分散时,由于中小股东存在着搭便车的动机,作为公共产品的监督,因其监督成本高昂,对于仅持有少量股份的中小股东来说,成本过高,因而股权越分散,公司的问题越严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IPO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对高质量审计师需求负相关。
2.2 最终控制人性质差异与异质审计师的选择。对于最终控制人性质不同的企业在审计师的选择问题上有不同的声音,国有控股企业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问题,内外两种问题并存导致国有控股的公司从根本上缺乏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设:
假设2:国有控股企业相较于非国有控股企业,更没有动机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2.3 地域因素与审计师的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存在明显的地域性(余玉苗,1999),这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原有的挂靠体质有关。因此,当IPO公司选择外省的审计师时,必然存在某方面的收益可以弥补该公司选择本地事务所所带来的收益。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3: 当IPO公司选择外省的审计师时,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
2.4 市场化进程与审计师的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经由高质量审计师审计后,其对外报告的财务信息可信度也较高,因此会得到较高的收益。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4: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IPO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我国股权分置改革选取了股改前2000年1月到2004年7月以及股改后2006年7月到2011年12月两个时间段的中国A股沪深两市IPO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之所以没有选取2005年的数据是因为在2005年到2006年6月期间,IPO市场曾被关闭。选取这两个时间段的样本,主要是为了进行前后的纵向对比。
3.2 变量定义 ①被解释变量。本文选择用事务所的规模来作为对审计质量的衡量。②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股权集中度(CRI)、最终控制人性质(Controller)、净资产收益率(ROE)、地域因素(ADDRESS)、市场化指数(MKT)。③控制变量。考虑到风险对IPO公司选择事务所有影响,加上前文对债权人与股东冲突的分析,将LEV(资产负债率)作为本文的一个控制变量。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由下表4-1的样本分布表可见,进行IPO的公司在股改前有61.97%是国有控股性质的公司,股改后这一比例下降程度较大,下降后仅为10.54%。从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来看,股改前选择“十一大”会计师事务所的IPO公司占总体的21.66%,股改后选择“十一大”事务所的IPO公司比例有所上升,为48.04%,因此我们大胆猜想有可能是因为随着IPO发行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化程度有所提升,证券市场的这些变化继而映射到审计市场,导致审计市场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有所加大。在IPO公司的行业分类这一块,发现绝大部分的IPO公司是属于制造业行业,股改前这一比例为61.13%,在股改后达到了70.87%。地域因素对于IPO公司选择审计师的影响较大,在2000年-2004年和2006年-2011年两阶段样本数据中,分别有73.24%和72.72%的IPO公司选择了公司注册地的审计师。
表4-2和表4-3分别列示了2000年到2004年和2006年到2011年两个时间段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4-2来看,股权集中度CRI最小值为6.14,最大值为85,均值为45.3315,标准差为16.0976,说明IPO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差异还比较大。净资产收益率ROE最小值为0.08,最大值为68.71,均值为17.1171,标准差为10.04,可见各IPO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差异情况大。
从表4-3来看,股权集中度CRI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为3101,均值为42.05,标准差为102.08,各IPO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差异依然大。净资产收益率差异也依然很大。市场化指数MKT的均值为9.6228,最小值为4.25,最大值为11.71,标准差为1.7643,可见IPO公司的市场化程度还比较集中。
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本文全部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表4-4是股权分置改革前2000年-2004年期间所有样本回归结果,表4-5是股权分置改革后,2006年-2011年期间所有样本回归结果。
股权分置改革前样本回归结果如上表,从表4-4可以看出,ADDRESS与高质量审计师是显著正相关的,这与我们的假设3吻合。市场化程度MKT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正相关,与假设4一致。股权集中度与高质量审计师负相关,但不显著。总体来说,IPO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的动机仍然不强。
股权分置改革后样本回归结果如上表,从表4-5的结果来看,IPO公司所处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与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是显著正相关的,该结果与假设4是相吻合的。地域因素ADDRESS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正相关,这与我们的假设3是一致的,股权集中度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负相关,也不显著。Controller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负相关,也不显著。在控制变量中,资产负债率LEV与高质量审计师显著负相关。总的来说,2006年-2011年度的样本回归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下的说法:即股权分置改革后,我们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有所提高,且这一变化映射到了审计市场,使得审计市场上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增加,市场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分辨高质量审计和低质量审计,从而分辨高质量公司和低质量公司。但总体来说,我国市场上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仍然不够强烈,且审计市场被地域因素人为分割了,审计市场的发展仍不尽如人意。
5 主要结论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及文献进行梳理,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和审计市场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我国IPO公司对审计师选择行为的若干因素,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以2000年1月-2004年12月及2006年9月-2011年12月沪深两市A股市场上IPO公司作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审计市场地区分割的情况比较严重,本地IPO公司倾向于选择本地的事务所来进行审计。在选择外地的事务所进行审计时,倾向于选择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IPO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审计市场竞争越激烈,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越大,IPO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总体来看,我国IPO市场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需求仍然不强,审计的需求被扭曲了,降低成本的作用机制没发挥应有的作用。
鉴于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的确定因素复杂,也许我们永远难以获得一个完美的解释,Ritter(2002)的一段话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某种启发:“没有任何一种模型能够对现实的反常提供一个精确的解释,而把多种理论综合起来却能够解释出许多观察到的模式。”试图仅依靠理论来解释IPO公司审计师的选择也许就是落入了窠臼。
参考文献:
[1]陈英莲.最终控制人性质与审计师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9.
关键词:职业指导 更高质量就业 作用
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也表示人民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是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和人民期待过上更好生活的深刻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对就业工作的重新定位和战略性转变,更是对就业工作的新的更高要求和总体要求。职业指导的工作目标就是帮助就业、帮助就业稳定和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这与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总体要求和方向是一致的。因此,要在新的要求下推进职业指导的研究、实践和创新,研究并正确认识职业指导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更高质量就业的理解
国外有关就业质量的探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美国的“工作生活质量”到国际劳工组织的“体面劳动”和欧盟的“工作质量”再到近年的“高质量就业”,Schroedr,Fredric K.(2007)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并且强调收入并非高质量就业的唯一衡量标准。从已公开的文献来看,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更高质量就业”作出明确的界定,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2012年11月在答记者问时,认为“更高质量就业”从宏观层面来讲主要是指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等。
综合国内外对高质量就业的探讨,结合对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更高质量的就业至少应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高质量就业和充分就业并重,也就是质量与数量要有机统一,两者并重,协同发展,如果大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即使少数人就业状况再好,对整个大学生群体而言也不能说是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人职匹配,人尽其才,能找到与个人兴趣、性格和所学专业技能水平相适应的工作,个人的专长与优势也能得到发挥;三是工作满意度高,对工作薪酬、区域、环境、文化、发展等因素感到较高的满意度;四是和谐的劳动关系,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与周围人、工作环境、劳动条件都能形成和谐的关系;五是良好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即能成功进行初次就业,倘若失去了某一份工作也可以顺利获得另一位较好满意工作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获得稳定工作的能力。
二、对影响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原因分析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5%,比2011届(90.8%)略有上升,但就业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仅58%对就业现状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占42%,其中在“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满意度最高,但也仅为69%。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不高间接折射出了影响当前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一些现实困境,结合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状况和对毕业生个体的跟踪访谈,认为导致当头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四方面:
1.未能转变就业观念
受家庭传统观念和社会上有房有车、高富帅的风气影响,大学生依然普遍存在追求“铁饭碗”的稳定、期望优越环境的安逸、攀比眼前的高收入,而向往到大城市、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工作,却不愿意到基层和农村、欠发达地区、冷门和艰苦行业等工作,眼高手低,急功近利,让他们不能及时与用人单位签约且与就业机遇擦肩而过。
2.结构性失业
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发展和“经验准入”等市场因素变化而与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数量不匹配而出现职位空缺与失业并存的现象,其显著的特点是一些大学生找不到适应自己的岗位,而一些岗位又招不到所需要的大学生。用人单位的职位空缺与大学生失业并存,俗称“用工荒”与“就业难”同时存在。
3.就业的主动性不够
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兴趣、性格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面对就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作出适应与调整,从而产生择业迷茫、就业逃避、心态消极的现象,对待周围提供的就业信息总抱着无关紧要、与已无关的态度,在择业时也是左顾右盼,在遇到工作机会时也不能精心准备简历和积极求职面试,依赖性强,适应性不足,严重缺乏就业主动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4.素质欠佳与创新动力不足
一些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学习不过硬、平时参加实践活动少和综合锻炼不够而出现素质与技能不能胜任工作岗位,个别经济困难、心理困难的“双困”大学生更成为就业的帮扶对象。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在初次获得就业工作后,由于在智商、情商、才商等方面的积累与创新动力不足,而容易被用人单位在用工后辞退而再次失业。
三、职业指导对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作用
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它强调指导对象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强调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就业而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人尽其才,强调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某一阶段和时期而是伴随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的一个过程,强调职业指导不仅仅是提供职业信息而是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功能。在推动实现大学生更高质量就业的研究与实践中,职业指导是主要以大学生就业服务为载体来发挥其作用和重要性,既直接体现在就业服务的过程之中,又间接地体现在就业背后的一些职业指导环节之中。
1.职业指导推进就业结构的优化
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就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同时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从而避免结构性失业,使人职匹配,人尽其才。黄炎培先生认为“所以一个人职业和才能相当与不相当,相差很大。用经济眼光看起来:要是相当, 不晓得增加多少效能;要是不相当,不晓得埋没多少人才”。职业指导对人才与经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产生作用,进而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主要可体现为:
(1)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素质,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人力支撑。劳动者素质是决定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海南省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岛,在2013年视察海南省时讲到:“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而要珍爱呵护好就需要有投身环保事业热情的环境类人才,然而海南省环境类人才资源十分紧缺,加强职业指导将帮助大学生学习好环境类专业知识在海南是大有作为的,最后选择留在海南工作。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意思是说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海南越是人才资源相对紧缺,就越要注重通过使用人才来促进人才成长,加强职业指导将有助于让这些刚刚留在海南省工作的毕业生在今后扎根海南,也将有利于吸引更多大学生选择海南,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去。
(2)职业指导为人才与经济搭桥,实现单位用人与大学生就业的双方平衡优化。专业对口率不高是目前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应充分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和重要性。职业指导是架在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之间的一座桥梁,行业的发展会带来职业岗位的变化,而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也不同,所带来的社会需求变化要求学校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因此,通过职业指导的提供单位用人服务和人才需求调查,学校可以了解社会对大学各专业的学生需求状况与变化,进而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改革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与此同时,通过对大学生个人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获得满意的工作,使大学生在大学所学与在社会所用两者能紧密联系起来,继而提高专业对口率和人职匹配程度,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大学毕业生资源的浪费,从而不断优化就业结构,。
2.职业指导增强大学生职业幸福感
职业幸福感是更高质量就业的一个重要体现。所谓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让员工获得职业幸福感是检验一个用人单位管理成效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尺,而相对于大学生而言,拥有职业幸福感,是求职赢得一份与自己十分匹配的工作的一种体现,也是毕业生后高生活质量的一个特征,更是逐步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职业指导对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两个主体对象开展服务工作,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幸福感,主要体现在主观上和客观上两个方面:
(1)职业指导对大学生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进行辅导,提高主观的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可以来源于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从事农资行业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到乡镇和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是他们若能有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精神,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尽管条件艰苦,但是个人也会因为从事工作所带来的价值实现而感到幸福。职业指导正是通过在大学生作职业准备时提供引导,在选择职业时分析定向,在求职过程提供就业信息与技能培训,在职业生涯过程中促进发展,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正确择业、成功就业、适应职业,促使大学生找到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具体可以体现在:一是促进个人社会化,让自己懂得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如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二是促进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而明确职业价值取向,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进行职业测试等;三是促进明智的职业选择,使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和就业市场的基础上作出明智的选择,如举行模拟招聘会等;四是促进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克服职业生涯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如进行个体的生涯辅导等。
(2)职业指导对劳动保障政策的贯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客观的职业幸福感。大学生就业需要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相关政策,并积极利用有利用政策来服务于自身的就业创业,同时大学生刚开始工作,容易工作中权益受损或者无法适应工作环境,而职业指导能帮助大学生很好地适应就业,提高他们的职业幸福感。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的指导能产生积极的就业影响,如在职业指导中帮助学生了解劳动关系与权益保护政策,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展“双困”大学生的求职技能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SYB创业培训等,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或成功,虽然在初次就业时尽管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从而提高客观的职业幸福感;另一方面是职业指导帮助用人单位确定招聘大学生的岗位标准,并引导学生要注重职业发展,将个人的发展与用人单位未来的发展统一起来,从而获得个人奋斗的动力与团结合作的快乐,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注重团队建设,根据不同成员的特点建设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团队,并且整体上要建设一种积极、奋进、向上、和谐的企业文化,让大学生能在一个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幸福工作。
3.职业指导提高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稳定的工作是大学生在高质量就业中所期盼的,稳定的工作不仅仅体现在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上快乐工作一辈子,更体现在失去某工作后能很快顺利获得新的工作岗位,确保个人能持续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而大学生要获得稳定的工作对自身而言最关键的是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职业指导可以从社会上获得用人单位对用人的标准与要求,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隐性和显性素质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初次就业能力和再次就业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1)职业指导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与技能提升,帮助大学生初次成功就业。社会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如果说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是学生得以就业的前提,那么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便成为学生成功就业的强大后盾。职业指导通过对就业政策和人才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创业能力、简历制作、求职技巧等指导,如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学生,通过职业指导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对用个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专业上朝环境评价师和环境工程师的方向发展,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辅导,从而胜任环保工作岗位要求。通过职业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活动的实践,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职业指导促进对大学生教育教学和培训改革,帮助大学生可持续就业。职业指导既是与学校学生教育工作有着密切联系,又是连接学校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桥梁,能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需要。职业指导一方面是海南农业和环保事业的发展,根据社会反馈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调整教育教学结构,改进教育教学内容,改变教育教学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克服教育教学与社会脱节的弊病,从而培养能投身热带农业和绿水青山发展,能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长期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是以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终身培训作为着力点,研究职业生涯适应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求职行为、幸福感、就业能力的影响,促进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养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把握和迎接国际旅游岛建设所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不断提高生涯适应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变化进程中,能占领先机,主动对生涯变化作出适应与调整,从而提高持续获得工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国福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动,2009(10):29-32
(一)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优秀的工作人员。这些人有能力从事较高层次的经济活动,吸收先进知识和先进理念,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产业,学习并利用新技术。实际上,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高素质的劳动者、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具有很大潜能,他们所起的作用涉及许多内容,比如生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改善企业营销等,而这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国民素质基础之上。
(二)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为经济增长带来高质量消费群体。众所周知,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没有消费,产品就无法转化成财富,而消费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属于低质量的、保守的、基本的消费,另一种属于高质量的、扩张型的消费。当然,第一种消费不能促进经济的实质性增长,第二种消费趋势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消费市场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生产出高技术、高质量的产品;二要形成高素质的消费群体;三要形成理智而超前的消费心理。通常来说,消费的增长往往依赖于经济增长,但是只有拥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促成高质量的消费群体,从而拉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三)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力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能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民族自信心。一般情况下,在经济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就显得非常有效,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国家迅速摆脱困境,从而寻求新的发展动机。如,在具体的金融危机中,如果全国民众能够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积极面对困难,促使政府快速进行经济改革,不但可以摆脱经济危机,而且能够恢复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良好的国民素质有利于摆脱经济危机。
(四)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
只有较高的国民素质,才有利于形成良性高效的竞争机制。尽管优胜劣汰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器,但是也要建立在较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向经济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优秀人才,甚至会形成优秀人才过剩的局面,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优胜劣汰,从整体上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竞争力。当然,如果一个国家的优秀人才过剩,经济竞争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同时还会使政府更加重视国民素质的提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终身学习氛围;对于个人而言,在这种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必定会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发奋学习和努力工作。
二、提高国民素质的基本对策
(一)转变国民思想观念
不同的时代,都有自身的时念,且占据社会发展的主流,相比资金和设备,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要,领先的思想观念是产生不竭动力的源泉。同样的道理,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转变国民的思想观念,首先要正确认识转变国民素质的意义,不断摒弃“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建立知识资本的新型财富观,将国民素质看作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文化知识第一”的时代观,这也是把握社会发展、顺应经济增长的基本要求。因此,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国民思想观念,相关人员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意识到提高国民素质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促进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促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改变科技与经济严重脱节的不良情形,最大限度地形成经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良好体制。在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形成三个方面的科技主体,一要使国立基础科学研究机构成为科学创新的主体,将研究重点放在重大基础科学理论上,不断走向国际科学技术的前沿,这样才能为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提供科学支持;二要使从事技术应用的科研院不断走向市场,联合企业一起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为经济增长提供技术支持;三要使企业逐步成为产品创新的主体,以便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并为科技的进步提供物质支持。因此,只有真正改革了这三个层次的科技主体,才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三)倡导国民终身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倡导国民终身教育,实现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努力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型办学体制,以便加快国民教育发展的步伐,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首先,需要在推进教学内容改革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不断提高经济后备军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性能力;其次,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教育成功经验,使我国国民的终身教育变成人才竞争的自觉手段;最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知识、科技和人才问题显得十分突出,这就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深化改革,进行知识更新,实现就业者和待业者的终身文化知识教育,才能改变国民素质的现状。如,可以通过电大、自大、函大、成人技校、其他成人教育等业余教育模式,从根本上为青壮年创造理想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三、结语
按照21世纪中国的“三步走”构想,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全面支撑和先导。而作为一种历史范畴,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与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呈现出来的。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自身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教育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欧盟从教育普及、公平、质量、贡献度、终身学习等维度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并从此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工作本位学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关键就业能力――实现长期就业,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全民获得高质量培训机会,高质量教学――为职业教育设立质量保障机制及培养高素质师资。我国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维度包括:长期稳定的培养规模、法制基础上的完善治理、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持续有力的财政保障、始终提升的教育质量、对经济和人全面发展的高贡献率(于志晶,2016)。总体来看,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
追根溯源,所谓现代化,是指以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契机的一种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公众的福利与自由都能获得极大提高。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动因是科学技术,根本动因是制度,制度作为科学技术进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着决定性作用(汪洪涛,2009)。因此,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基础是明确社会结构中,影响或阻碍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并通过制度改革或创新消除这些障碍因素,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同样如此。实现全面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制度创新与改革必须以现有的制度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进程,任何国外的经验都是不可重复的。虽然国际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愿景具有很多共同元素,但现代化的路径必然体现深刻的中国国情和现实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首先,实现创新性的政府治理,创新型政府是制度改革创新的基础,从我国实际来说,目前关键是加强不同类型和层次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改变政府治理中的各自为政局面,同时改革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创新性制度产生发展的基础。其次,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公民更加自由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定型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政府政策为中心展开运转的社会,这不可避免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期性和功利性。未来的关键是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实践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的角度,建立并有力落实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性制度,如产教融合制度、体系融通制度、终身培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准入制度、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等等,最终实现公众对职业教育选择路径的拓宽及认可度的提高,并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度。
关键词 柏金斯法;奥巴马政府;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82-06
《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简称《柏金斯法》)是“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中等和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依据来源”。《柏金斯法》虽“采取了适度的(modest)重要措施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但在阐述为参与21世纪基于知识的全球市场做准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的需要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改革与更新”[1]。针对《柏金斯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行业部门、雇主、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教育需要,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4月出台了《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 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改革蓝图》)。《改革蓝图》系统规划、设计出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改革方案,以重新授权于《柏金斯法》。
一、出台背景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驱使奥巴马政府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向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奥巴马政府为美国经济发展设计了一个蓝图,该蓝图“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制造业、能源、工人技能以及美国价值观的复兴之上”[2]。在奥巴马政府,教育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石,“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竞争新经济工作职位的必备条件。在30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大约2/3的职位要求具备中等后教育或培训(经历)。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是仅有中学毕业文凭人员的2倍。(接受)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进入中产阶层和未来繁荣的最明确路径,也是重建国家经济和建设光明未来的核心”[3] 。为此,奥巴马政府设定了“到2020年,美国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同时还呼吁“每一个美国人至少要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后培训”[4]。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对不发达现状
美国当前的教育培训系统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行业部门的用人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指标被其他工业化国家赶超:一是美国年轻人注册入读高校的比例在世界排名第9位,而25~34岁成人中,持有行业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教育后证书或学位的比例排名第16位,落后于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工业化国家;二是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学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几乎是一定的;而来自贫困家庭的中学毕业生中,仅有过半学生选择入读高校;三是虽然多半高校学生能在6年时间内毕业,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完成率仅为25%。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学生间的上述差距愈加扩大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5]。
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工商企业报告指出,在医疗、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很难招到技术工人,即使在失业率虽有下降但依然很高的当前也是如此。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国家未来进行投资的关键。加强并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复苏、走向繁荣以及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中等后教育来说是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学术性、技术性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意识可以为其将来就业作准备;雇主则将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企业发展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奥巴马政府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
“不过,学生、家长、教师以及雇主都清楚(美国)今天现有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program)太少。《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诸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为联邦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引进了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经验,但距离为学生和雇主系统地创造更好的结果以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竞争还很远。”[6]
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美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现状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奥巴马政府《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出台。
二、核心原则
奥巴马政府的《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建议本着以下四条核心原则[7],改革、重塑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一)在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有效对接
为制定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和雇主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改革蓝图》要求,州政府与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以便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聚焦于这些行业职业的用人需求。
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要为学生提供严格的、一体化的、同时为升学作准备和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蓝图》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必须为学生提供流线型、结构化课程,这样的课程将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行业资格证或执照与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因此,各地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也不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灵活性,制定既适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又能引导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培养计划。不过,在《改革蓝图》政策建议共同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培养方案还是会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如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携手工作,传授一体化的学术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知识,并演示这些知识与真实职业场景之间的联系;当地教育机构(local education agencies)、中等后教育机构以及雇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work-based learning)机会;通过实行双学分制(dual or concurrent credit),加快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等。
(二)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行业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间加强合作,对于创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教育内容间的相关性将变得更强、更严谨一些,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对接也会更好一些;学生在中学修习高校课程、当学徒或参加实训,可获得高校学分;他们对于修习高校培养计划(entry into college programs)的要求会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日后无缝过渡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设备、设施等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毕业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为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内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岗位就业作准备。
(三)基于统一界定的、清晰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测量指标,推行问责奖励制
现行的《柏金斯法》要求各州按照公式向地方教育机构分配资金,允许各州创建各自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阻碍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外部验证性分析。对此,《改革蓝图》要求,各州在分配资金给地方协会时引入竞争机制,用统一界定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测量绩效,然后把基于绩效的资金奖励给那些成功缩小了学生群体间参与和绩效差距的地方培养计划。
新的资金分配方案使各州在资助那些严格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区经济增长重点作出有效回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地方协会成员申请资金制定、开展与本州认定的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相对接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然后各州将资金奖励给那些能有力证明有能力为所有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协会。
《改革蓝图》要求,将绩效指标的界定与《1965年基础和中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the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of 1998)以及《1965年高等教育法》(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等其他联邦法案中的绩效指标界定对接,并要求各州将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并入到各自的纵向数据系统。《改革蓝图》同时要求,地方协会以及各州对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进行分解,以识别中等教育及中等后教育阶段不同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英语水平及残疾学生的参与和绩效差距,并要求通过开发改善计划,致力于缩小被识别出的学生参与和绩效差距。
(四)各州加强对地方培养计划实施与创新的支持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各州在支持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和系统性改革中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高了对于各州的期望,要求各州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联邦公式拨款,这些条件涵盖了诸如把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连接到州纵向数据系统、允许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算作学分(academic credit)、改善职业咨询系统以及减少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州层面政策障碍等领域。在获得任何联邦资金之前,要先确认州政府是否已着手相关改革,以改善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为刺激职业技术教育基层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力度,《改革蓝图》建议使用新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改革资金②(CT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以把新的基于证据的培养实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融入到当前的培养方案和路径中。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识别与开拓,创新改革资金将用来帮助检验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培养方案与战略,也将用来支持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的传播与扩散。
为进一步刺激各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蓝图》允许将一部分创新改革资金用于那些旨在极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入学机会、扩大州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以及采取行动显著提高绩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政策与培养方案的实施,如各州可以申请资金,利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对成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申请资金,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培训,以增加农村或边远社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只有那些提出改革方案,或加强、或在原有条件下进行改革创新的州才能获得联邦创新改革资金。
上述四条核心原则是奥巴马政府改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要义是在“对接”、“合作”、“问责”(accountability)以及“创新”努力中推动“平等”、“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以确保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满足雇主、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只有女性、有色种族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美国“到2020年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才能实现。
三、亮点
(一)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改革蓝图》强调,若在州层面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将得不到根本改变。在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现行的《柏金斯法》没有要求各州系统地鉴定州、地区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重点,这造成地方领导、行业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于该资助哪些培养计划或学习什么专业不能作出明智决定。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试图改变上述现状。各州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快速增长的行业部门中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再将这些信息给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并与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相对接。各州也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分享这一信息,以便他们对培养计划和职业选择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岗位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对接,方能实现双赢。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引进与更新,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结构将随之调整,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将随之更新与升级。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如何建立有效对接、更好地顺应并引领当地经济发展,《改革蓝图》强调的“政府要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值得关注和思考。
(二)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相衔接,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
《改革蓝图》建议,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间建立衔接协议,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并习得学分,这样,他们在高校就读时可避免重复性修习课程。这些协议对于减少完成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所需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期望各州创建全州范围内衔接协议,并鼓励他们支持“给予那些完成注册学徒计划和行业实训的学生高校学分奖励最大化”政策。
将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可同时习得中学学分和高校学分,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即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在较短的学制内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三)突出强调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
《改革蓝图》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核心学术知识以及针对特定职业的专门化知识。此外,还需学习、实践一系列就业技能,如团队合作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些就业技能(或称21世纪技能)具有可迁移性,可以使个体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从一个工作岗位或领域无缝过渡到另一个岗位或领域。《改革蓝图》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或加强这些21世纪技能。
重视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加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技术人才岗位迁移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天然缺陷。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当下就业的同时,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较短的学制内,为学生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21世纪技能,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重视、思考与研究。
(四)为加强合作,利益相关者间组建协会、实现资源共享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合作伙伴最清楚劳动力市场当前、近期及未来的人才需求,但这些利益相关者没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现行的《柏金斯法》分别为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提供独立的资金流,也没有为私立部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设置参数(set parameters),这不利于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实现对接,削弱了学生在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之间过渡的能力。为此,《改革蓝图》要求当地教育机构、中等后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组建协会,只有以协会的名义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协会的组建可以基于地理区域、行业部门或其他因素,但必须包括当地教育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机构要为高比例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服务)和提供两年制学位的中等后教育机构。协会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可以是雇主、行业协会、劳动组织、公私立劳动力团体、创业型组织以及包括研究型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黑人院校、其他少数民族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和团体。
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相对接、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其适切性,《改革蓝图》要求利益相关者组建协会,使协同参与、协同培养机制化、长效化,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化,而联邦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了发起、推动、激励作用,这对于我国思考政府(中央政府)在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在推动相关立法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五)联邦政府加强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间接、柔性监管
对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进行统一界定,使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职人员、研究人员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时有国家统一基准。对客观、有效、外部可验证的纵向数据进行分解,为监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缩小不同学生群体间在参与、教育成就以及就业方面存在的差距提供关键信息。
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近一年来,全国各地各高校纷纷着眼于质量提升,努力实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在这种形势下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既是一次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的交流会,也是一次鼓舞士气、推进改革的动员会,为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跨入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注入强劲的推动力。
从关注发展不发展,到关注怎么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发展问题已由快慢问题转变为质量问题。如何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回答的问题。新时期,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必须强调质量优先,必须把质量提升摆到更加核心、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效应,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各类发展项目进一步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解决了规模问题后,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在大众化时期谋求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迫切需要从以规模扩张为基本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上来。
以质量为核心,是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的发展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尤甚。高等教育既要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又要借助经济社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式发展是关键,质量提升是核心。
以质量为核心,是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须是有特色的发展,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办学的自主性、创新性和个性上。各高校依据自身的文化积淀、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地区和行业特色,依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大学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既是对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响应,也能有效杜绝千校一面、后劲不足的低水平发展方式。
以质量为核心,是加快教育事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我国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着眼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的完善、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践,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程。
[关键字]:会计模式 影响因素 美国模式 启示与借鉴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会计模式是各国在经济发展和会计实践中不断进行的经验总结,是一种定型的形式。对我国的会计实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会计的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会计模式的定义:简括的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会计模式的各国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
(二)会计的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独立范畴趋向、统一会计趋向。
(三)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政治和经济联系、文化因素。
三、美国会计模式研究
美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其基本特征为“公认会计原则”。
(一)在官方支持下和干预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
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4年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联邦政府根据《证券交易法》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它授权可对证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和证券公开发行的非上市公司制定其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遵循的规则的官方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独立行使其权力,议会和总统都不能直接影响它的政策。
(二)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迄今为止,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还主要是采取通过对会计实务的调查研究,从惯例中进行筛选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环境、目标和基本特征等因素推导得出的。许多准则的制定,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团利害关系的调和、折中和妥协的产物。美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一向重视会计方法的概念依据,避免在个别会计准则中出现概念混淆和矛盾的情况,强调“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美国是不成文法国家,经济案例的判例也往往考虑案情的经济实质。因此,可以说,美国的会计准则体现了实用主义和理论研究的相结合。对一些复杂的会计问题,在制定准则之前,常常组织专门的机构并聘请有名望的专家主持,进行专题研究。而在美国所开创的从准则制定机构内部的“讨论备忘录”到公开的《征求意见稿》再到最终的准则《公告》的公认会计准则制度过程,以及通过征集评论函件和举行听证会等方式让各利益集团充分参与的做法,即“阳光下”的准则制定过程,已经成为一种典范。
(三)高质量会计准则
1.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的保护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图景,这就是公司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
2.鉴于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因此,不仅需要本国会计准则高质量,而且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公认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3.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
1)准则必须包括公认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
2)准则必须高质量。列维把高质量理解为“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
3)准则必须严格的加以解释。
(四) 财务报告的其他特征:1.重视短期偿债能力;2.加强公允价值计量。
四、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适当吸收民间组织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已增强其适应性和创造性
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颁布的,在会计处理程序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企业只能按照标准格式和要求执行。目前虽不能像美国那样直接授权民间组织制定,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多吸收民间组织和企业的意见,以增强我国会计的生机和活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但保持自身特色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会计国际化协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我国的会计改革应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动向,积极地参与国际化协调。美国在国际化协调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更多的使用自己的观点和模式引导国际化发展,因此在国际化协调过程中保持自己明显的特色。而我国在协调化过程中过分依赖国际会计准则,导致准则有些晦涩难懂甚至生硬。对那些由于我国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形成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特殊问题缺少关注。因此,我国在会计国际进程中不能过分地强调国际化,更不能盲目地引入不符合我国经济条件的会计政策。
(三)在重视短期偿债能力的基础上不要忽视其潜在的成长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司报告的目标主要为投资者和债券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了吸引投资者以便筹集资金或出于绩效考核的压力,管理者往往注重短期利润和短期现金流量,忽视或无暇顾及到公司的长远利益或社会责任的履行。因此,报表使用者应同时注重公司的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也应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公共问题。
(四)在坚持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应用公允价值
实践证明,公允价值有其突出的优点,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会计虽在金融资产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应用范围有限,会计处理仍然相当稳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币值波动较大,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不稳定时期,应突出公允价值的作用,在会计处理上适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当然,公允价值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金融危机后,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问题不在方法的本身,而在应用得是否恰当。因此在使用公允价值时要谨慎、客观、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常勋.国际会计[M] 人民大学出版社
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性的概念,是一个中性化倾向的概念表述。以就业质量的水平为标准,就业可分为高质量就业和低质量就业。FredricK.最先定义了高质量就业,他认为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他还强调,高质量就业标准较多,收入并非唯一的标准。根据FredricK.的定义,我们可以确定出高质量就业的基本涵义,即一是工作报酬;二是工作条件;三是专业对口率;四是发展前景等方面。它与“体面劳动”的内涵非常接近。1999年,国际劳工大会曾提出“体面劳动”的概念,就是“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
二、我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现状分析
目前研究者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率也即就业数量,也仍有不少研究者评估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状况,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目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容乐观,可以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工作报酬偏低。近年来,就毕业生薪酬而言,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其他劳动者薪酬提升状况,其薪酬依然相对较低。麦可思调查指出,2010届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2142元,同年本科生是2815元,而2011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2011年平均工资为37147元。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高职毕业生薪酬水平偏低的客观事实。
(二)工作条件满意度偏低。工作条件包括工作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指劳动时间、劳动地点、劳动强度、工作场地的安全性等。社会环境包括以及涉及企业的声望、职业的声望、工作的孤独感、社会认同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对工作条件的满意度偏低。加班时间长,交通不方便,工作安全系数低,同时他们的工作也较难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专业对口率不高。专业对口指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符合,当然这里对口不是指两者绝对一样,而是只要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属于某一职业群,即可视为专业对口。目前大学生就业后不能学以致用,矛盾日渐突出,能否就业、工资收入、工作地点与环境等问题成为大学生优先考虑的问题,至于专业是否对口不能摆在考虑因素的前列。这样就造成了人才高消费现象,也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就业质量得不到提高。(四)发展前景受到限制。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前景,需要用人单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稳健发展规划,与劳动者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并且关注员工发展,能为员工提供完善的培训,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目前我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分层日趋明显,进入国家机关、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数明显减少,大部分流向大中型私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就业,而另一部分不得不在小型企业甚至非正规企业就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中很多企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并不乐观,不能与毕业生建立较为稳定的劳动关系,没有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就使得毕业生的发展前景受到极大的限制。
三、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探索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根据以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方面在于高职院校本身,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于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毕业生的自我调适。这里仅对高职院校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准确把握宏观市场变化,依托地方经济,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不能以市场为导向,没有适应市场的能力,那就不可能有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研究市场越透,及时把握市场变化的真实性越准,就越有利于办学出成果。而市场始终在发展变化之中,高职院校首先要研究如何把握社会产业调整、新岗位涌现、新技术应用、岗位职业标准的确立等与学生就业联系紧密的诸多因素,并且更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变化是如何引导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的,也就是说高职毕业生应具备怎样的技能和素质,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产业布局的调整,高职院校必须及时地、全方位地、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整,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实训条件、教师素质等都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我国正致力于创新型国家建设,新的时期,国家的主要战略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的创新、产业结构调整的创新,“劳动密集型”为向“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转变,经济增长依靠“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未来将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这个宏观经济形势下,高职院校更要把握地方经济特色,以地方经济主体产业为背景,与当地企业建立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长期性的深度融合关系,在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建设、就业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合作。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满足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中,对10余所高校和20多个用人单位的开展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明显差距。当前环境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需求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学习能力,实际的操作能力更是优先考虑。笔者多年从事就业工作,几乎每年都会开展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基本都注重“综合素质”、“岗位需要”和“专业对口”等基本要素,且主要看重专业知识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根据市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应着重以下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实际操作能力。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强有弱,但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即使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专业技能,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二是合作沟通能力。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就能够与企业内外进行接触交流,能够团结沟通协作、把个人的知识水平转化成生产力,因此,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求职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的,也是企业对职员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尽快的找到工作,顺利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顺利的开展工作。三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是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企业也就更青睐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相对忽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我反思精神较为欠缺,大学生可以主动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来增强自己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尊重市场,科学对待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总体还处于弱势,就业指导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始终,如果他们就业后不能尽快适应就业岗位,更易于处于被淘汰的境地。所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不应限于就业政策介绍、岗位推荐和传授就业应聘技巧等“就业前”和“就业中”的过程,更要注重“就业后”的指导,全面提高他们的就业素质,认识企业,认识社会,帮他们尽快实现从“学生”向“员工”的转变。从“学生”到“员工”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角色转变,也是一次人生的跨越,这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反而是一道职业生涯的跳板。在这个过程中,就业指导人员帮助他们明确学校的学生管理方式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的差别非常重要。学校关注学生的成绩,把学生当作消费者,“消费”学校提供的知识,倡导民主、平等、自由和个性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企业关注员工的绩效,把员工当作创造者,通过将员工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强调的是纪律和责任。这种巨大反差导致毕业生初到企业较长时间都难以适应,以致有些学生甚至会轻易离职去寻找更合适的工作。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迟,发展不充分,竞争激烈,导致一些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要求聘请的人员到岗就能胜任工作。但是高职毕业生往往缺乏工作经验,实际操作能力不强,适应性差,短时间内难以适应,更难有建树,还要投入培训成本,企业不愿招用。一些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受企业本身限制,即使招聘顶岗实习学生,也仅仅是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使用。作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要促使学生正视差异,转变思想,尽快接受企业文化。同时在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沟通过程中,也站在毕业生的立场,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做企业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使者。
(四)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实现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