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14:4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关键词:英语听力;提高水平;克服障碍
英语学习过程中,妨碍学生听力理解提高的因素有很多,一般认为学生的英语语音基础差,词汇量小,对英语语法结构及句法知识掌握不够,缺少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及相关知识以及对听力材料的内容不熟悉等,是英语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根据心理语言学原理,无论是人们的言语行为还是语言习得的过程并不如一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人们说话会出现“失语”现象,一个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人可能会把a crushing blow (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说成a blushing crow (一只红脸的乌鸦);人们有时也会出现误听现象,如将Where are you living(你住在什么地方)听成When are you leaving(你什么时候动身)。造成这样一些语言交际上的差错有许多原因,但就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听力理解而言,学生自身的一些心理障碍是妨碍其听力水平提高和发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我们试从被动心理现象、疲倦感觉现象和心情自然紧张等三个方面,对这些心理障碍进行粗略分析,并力图从克服方法、策略上提出些许看法。
大多数学生错误地认为听力理解是一种被动的语言信息接收过程,因此,常常采取消极或随意的态度对待听力课或听力测试,认为只需坐在位子上,随便听听就行,能听懂多少算多少。在日常生活中的确存在着许多被动的视听现象,如看电影、听广播、欣赏音乐、收看影视节目,等等。这些视听情形中,听者没听明白也没关系,只需要听明白大概意思即可,主要目的是欣赏影片、音乐或听广播,而不是听力测试,所以听者的反馈信息并不重要。然而,听力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作用不可忽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说、读、写三种能力的提高,也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关键。Kenneth(1976)认为听力理解由辨音(discrimination)、信息感知(perception of message)、听觉记忆(auditory memory)、信息解码(decoding message)、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use or store message)五个成分构成,并且在顺序上,后一个成分总是依赖于前一个成分。由此可见,“听”不是一种消极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所具有的语音、语义和语法等方面的语言知识,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灵活运用自己的听力解读经验,从听力材料中获得信息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活动过程。有效的听力理解要求听者积极地参与整个听读理解过程。听者只有利用其英语语言知识才能将连续的语音信息组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它还需要其他非语言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达到真正地、完全地听懂,然后提供正确的反馈信息,即做出回答、复述主要内容、进行正误判断,等等。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们从理论上认识听力理解过程的主动性,区别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听力过程的异同。课堂听力训练时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不应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科学、合理地选用一些辅助材料,使学习活动多样化。同时,更多地进行口语训练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如从简单、有趣、活泼的对话入手,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样的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听力理解过程的意识,以便从心理上为他们提高听力水平打下基础。
疲倦心理感觉现象的产生及其克服方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可以说,任何外语学习者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较长时间地接收一种不太熟悉的英语语音、语调、词汇、句子等信息内容,人的情绪将会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就易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受影响,也很容易令人感到疲倦。这种心理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在英语语言习得的其他环节,如说话、阅读、写作以及翻译中,学生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所不同的是,在这些语言交际与习得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调整其快慢节奏或中途适当休息,有时甚至可以重复原有的语言信息,以达到最佳的理解和交际效果。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整个语言信息提供的节奏则由他人掌握。尤其是在听力测试中,我们不可能让收录机的语速放慢,让播放暂停或重复学生没能完全听懂的内容。因此,一开始学生应该主动多听一些与教材同步的听力材料,反复听,直到听懂材料为止,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英语听力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生还应培养良好的测试心理素质。在进行测试时,学生必须对听力材料的难易、语速的快慢、声音的大小、语言的清晰度等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稳定情绪,保持冷静、平和的心态,集中精力去捕捉语言信息。学生过度集中注意力捕捉信息会使大脑神经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从而产生疲倦感觉,影响听力水平发挥。一般认为听力水平高的人大脑疲倦现象出现得迟,听力理解受到的影响小;听力水平低的人疲倦现象出现早,受到的影响大。随着听力材料难度加大、信息量增多,学生理解能力便会逐渐减退,听力焦虑、紧张产生大脑疲惫,这是英语学习者听力过程中存在的普遍心理现象。
教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这种心理现象对减少他们的心理负担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当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在听力教学中,教师也可采取适当的辅助措施使听力课在较为轻松的气氛中进行,如课堂中让学生听一些节奏欢快的英文歌曲,讲一些短小易懂的幽默故事等,用以消除倦意和再次激起听力兴趣。
【关键词】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方法
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行刑实践中。为了有效地预防重新犯罪,在监禁行刑过程中,除必要的监管手段外,还须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治疗拘禁期间的特殊心理问题。通常罪犯被投入监狱后,大多会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拘禁心理现象,如果不对这些心理缺陷和其他不良心理现象进行矫治,不仅影响到对罪犯的正常改造,而且不能有效防止罪犯重新犯罪。这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被引入到罪犯的改造中,并逐渐成为监狱行刑的重要手段。
一、心理矫治的理论依据
罪犯在改造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和监禁心理,这些心理不仅不利于罪犯的顺利改造,也严重影响着他们回归社会。然而这些不同的心理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除的规律,是能够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矫治的。其理论依据是:
1、社会学依据。社会学认为,一些人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消极社会信息,就会出现不完全的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以致形成不健全的、不成熟的个性,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鉴于此种情况,如果向有心理障碍的人输入新的、积极的社会信息,势必会引起他们心理状态的改变,并逐渐消除心理障碍。因此,罪犯被判刑入狱后,导致其形成心理和人格障碍的不良社会信息源基本被切断,这便会对消除罪犯的心理障碍带来正面的影响,促其发生改变。
2、心理学依据。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罪犯的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是罪犯在头脑中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即条件反射。其中,罪犯作为社会的人,其在后天的个体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条件反射,在罪犯的心理和心理障碍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这种条件反射是一种暂时的神经联系,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根据巴甫洛夫的学说,在一定条件下,罪犯头脑中那种有害于社会和个人的暂时神经联系是可以改变的,它同样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就是矫治工作者自觉地、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条件,改变罪犯原来生活中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最终形成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的新的暂时神经联系,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
3、精神医学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认为:“神经症、精神病、成长障碍等等,也都是认识上的病症,它们毒化了人的认识、学识、记忆力和思维”i。罪犯的很多心身疾病就是由于认知、情绪、意志等方面的因素引起的,不良的心理因素能够导致罪犯产生心身疾病,而利用一定的心理因素也能够治疗罪犯的心身疾病。如利用认知因素治疗心神疾病的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利用情绪因素矫治罪犯的各种心理障碍的音乐疗法、色彩疗法等;充分利用意志因素矫治罪犯的心理和其他心理障碍的各种方法等。
二、心理矫治的具体方法
由于罪犯心理结构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依据心理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以及监狱改造工作的需要,对罪犯的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主要通过以下方法与措施予以矫治:
1、心理评估。罪犯心理评估,是指心理矫治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罪犯的心理现象、心理品质及心理水平所做出的评价。罪犯心理评估是罪犯特殊心理矫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它对于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罪犯的个性特点、心理缺陷及犯罪心理结构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罪犯特点制定心理矫治方案,而且能够根据前期的矫治效果,为进行进一步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再犯预测与危机干预等提供实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罪犯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向罪犯宣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引导罪犯提高对自身不良心理的认识,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心理调节,消除不良心理障碍,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并逐步恢复健康心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罪犯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引导罪犯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增强罪犯的心理承受能力。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利用板报、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举行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方面的专题讲座;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罪犯心理辅导活动等。
3、心理咨询。罪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帮助求询罪犯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通过挖掘其潜在能力的方式实现对其原有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改变,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监禁生活和提高应对各种消极事件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在心理咨询的方式上,既要运用个别咨询的方式解决女犯的个体问题,也要运用团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方式解决女犯群体的共性问题;不仅要使用常规的咨询手段进行咨询,还要运用心理测试技术进行辅助。在咨询形式上,目前限于监狱条件的限制,一般采用电话咨询和面谈咨询两种形式。
4、心理治疗。罪犯心理治疗,是心理矫治人员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有心理疾病的罪犯进行治疗,消除其心理疾患,恢复健康、协调的心理状态。罪犯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罪犯中的变态心理者、人格障碍者、产生拘禁反应者,以及在精神上出现其他异常状态者。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心理分析疗法、行为治疗法、支持疗法、人本主义疗法、心理危机干预等。ii
注释:
关键词:结构;结构思想;结构研究
结构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tructure”,指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及之间的关系。结构思想是指以事物结构为认识对象并以结构分析为手段的一种主张。人类很早就产生了结构思想,并以之作为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科学进步及各学科的发展。心理现象是人类最复杂的认识对象之一,心理学最早就是从探索意识结构开始展开对心理现象的科学研究,其受结构思想的影响持续至今。因此探讨并反省结构思想及其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无疑有助于促进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完善。
一、结构思想的兴起与发展
(一)朴素结构思想
结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代朴素唯物论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结构,不同因素构成某一事物,某一事物也可以分解为不同因素。依据这种思想,产生了古代原子论,即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微小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即原子)所构成。古代结构思想总的来说是猜想和论说性的,但其有关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结构的主张为结构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结构思想
近现代物理化学研究把结构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在化学研究中,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论,认为元素是直接合成完全化合物的成分,也是完全化合物最终分解的要素。其后法国化学家普罗斯确立了定比定律,认为每一物质具有一定不变的组成,组成相同,则性质相同,组成不同,则性质不同。后来一些化学家发现了同分异构的化学现象,即化学成分相同但由于结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在物理学中,对原子结构的深入研究先后导致了质子、中子、介子等基本粒子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物理化学的相关研究显示,任何物体都有其内在结构,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结构,结构的不同制约着事物的性质。由此可见,物理化学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结构思想的发展,并为结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哲学结构主义
结构思想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成功导致其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和人文科学,并最终推动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产生。结构主义出现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开始流行。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支派:语言结构主义、人类学结构主义、历史结构主义和认知结构主义。最早出现的是语言结构主义。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必须重视语言系统、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把语言结构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是语法结构,深层结构是句法结构,同时他把语言结构看成是天赋观念。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建立了人类学结构主义,并使结构主义向哲学升华。他认为,一切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都隐藏着一种内在的、支配表面现象的结构,而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任务在于寻找这种内在结构。法国历史学家福柯认为,人类社会文化及其历史,不管其现象如何凌乱复杂,它们都深受其内在深层结构所制约。他把人类文化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分别对应着三个结构:综合的结构、分析的结构、立体的结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认知结构主义,提出结构的三个特征: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整体性指结构是按一定组合规则形成的整体;转换性指结构的各个部分可按一定的规则相互替换,并不改变结构本身;自调性指组成结构的各个成分相互制约,不受外部因素影响。
结构思想发展到今天,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结构主义已日趋沉寂,但作为一种认识方法的结构思想,却日益深入到越来越多的学科中,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型,这显示结构思想具有持续不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结构思想的基本内容
结构思想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后,其内容日益丰富,观点也开始趋同。其基本内容或主张可以归纳为两部分:一是作为认识论的结构思想;二是作为方法论的结构思想。作为一种认识论,结构思想的主张可概括为四点:一是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一定的结构,结构蕴含于事物的内部。二是认为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结构,结构制约着事物的性质,对事物起支配作用。三是认为结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各个成分形成的整体,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共时性等基本特点。四是认为结构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对象,要深入现象的本质和达到有次序的认识就要掌握现象的结构。作为一种方法论,结构思想有两个基本主张:一是强调整体性,即把对象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十分注意对象内在的多样联系,注重研究对象各个成分的组成,以及它们被组成的方式,力图在整体中把握事物,在关系网中揭示规律。二是注意揭示现象背后的结构根源,并把结构作为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内因。
由基本内容或主张可发现,结构思想坚持以事物的结构为认识对象,力图在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中把握事物,以对事物的解剖分析来揭示其本质,这是符合科学认识规律的。但是结构思想是一个复杂的观念体,其部分观点特别是结构主义的一些主张存在明显的局限:一是“天赋结构”观,即把结构看作先于事物而存在,并且是静止不变的,这就把结构变成一种先验和机械的东西;二是“结构决定”论,即认为事物的性质及发展变化由结构决定,但根据辩证唯物论,事物的性质及变化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的,内部矛盾也决定结构的发展变化,所以内部矛盾才是第一决定因素;三是认为认识现象的结构不能通过经验概括达到,只能通过理论模式去认识,这极大狭隘了结构的认识手段;四是企图把人文社会科学改造成一门精确科学,同时还排斥其他思想方法。这些局限是结构主义虽然曾经盛极一时、但又很快归于沉寂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加以摒弃或克服。
三、结构思想在心理学中的应用
结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心理学也包括在内。心理史学家就认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围绕着心理学究竟研究什么(对象),应该怎样进行研究这样两大基本理论问题,反映着结构主义(或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或功能主义)的对立与争论展开的,由此可见结构思想对心理学研究的巨大影响。
(一)心理学中的结构思想
结构思想与心理学研究的结合形成了心理学的结构思想,心理学的结构思想发端于冯特,主要以铁钦纳和皮亚杰学派为代表。
1.冯特的结构思想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是科学心理学的奠基人,他采取实验内省的方式研究意识的基本元素。冯特认为,意识本身及在意识内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一些已经复杂化了的现象,但是这些复杂现象却源于简单元素。在心理学中,简单元素构成心理生活的开端,这些简单元素只有通过解剖复合现象才能得到,而简单元素又转过来提供帮助以便探讨这些复合现象,这个过程就像解剖学从显微解剖及胚胎研究开始告诉人们关于形态的起端,并由此了解细胞组织结构的规律以及有机体的规律。冯特主张复合现象由简单元素构成,但却不关注简单元素怎样形成复合现象,而且拒绝功能研究,因此人们一般称冯特的心理学为内容心理学。
2.铁钦纳的结构思想
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ltchener,1867-1927)是结构心理学的代表。他认为对机体采取描述心理学的方法不能达到科学定论的结果,因此主张探讨机体的结构,即通过分析,确定它的组成部分,再通过综合,揭示各部分形成结构的方式。这种思想体现在心理学研究中,就是要分析心理的结构,把心理的基本过程从“意识的缠结中清理出来,或者把一定的意识组织的组成部分分离开来”。依据这种研究思想,铁钦纳认为心理过程通过内省可以分析为元素(感觉、意象、情感),这些元素有各种属性(特性、强度、持续性、明晰性),元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结合(联想)而构成知觉、想象、情绪、思想等复杂心理过程。在结构和机能的关系上,铁钦纳并不否认机能研究的价值,但认为在结构还未被充分说明之前就研究机能,就会陷入目的论的解释困境中,对科学进步造成伤害。铁钦纳强调分析机体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整体的方式,而且关心结构和机能的关系,促进了结构思想的发展。但铁钦纳的结构研究因为严重依赖内省方法而受到批判,其结构优先的主张受到机能心理学的严重挑战。
3.皮亚杰的结构思想
皮亚杰(Jean Paul Piaget,1896-1980)是心理学中结构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著有《结构主义》一书阐述其结构思想。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部分:一是认为(认知)结构是人与客体交互建构的结果,既不是预成的,也不是经验的,而是发生性的,即所谓“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界的‘会合’”。二是认为结构具有三个特性,分别是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整体性指结构虽然是由若干成分组成的,但不是各种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照某种程序或规律整合而成;转换性指结构并不是静态的,而是要加工新的材料并把它们整合进原有的结构成分中;自调性指结构是自我调节的,并不需要外来的因素,即指“结构具有自身满足的性质”。三是认为结构和功能是不可分的,并指出“结构的发生和转换,体现为某种功能的改变”。皮亚杰采取临床实验法研究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认为儿童的思维结构形成于儿童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并揭示结构的三大特点,这些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结构思想。但是皮亚杰的结构思想主要针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在运用于其他领域时必须具体分析。
4.狄密特利修的结构思想
新皮亚杰学派狄密特利修等人对皮亚杰的结构思想有所继承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都反对超验结构,皮亚杰认为结构来自主客体的交互作用,新皮亚杰学派认为结构的源头是经验,其面对和作用的途径也是经验;二是强调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皮亚杰将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新皮亚杰学派则进一步认为任何系统所经历的变化都是受其结构及结构所赋予的功能的限制,主张个体的认知操作或认知作业也就是结构性组织的直接反映,如果人的经验或观念以不同内容、不同数量、不同符号和不同形式的结构加以组织,那么这种结构组织的变化也会在个体执行任务、识别目标、加工信息或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
但狄密特利修等人的结构思想与皮亚杰有所不同的是,皮亚杰强调的结构过度注重一般性和抽象化,最终脱离了经验世界;而狄密特利修等人强调与现实的联系与接轨,主张经验结构。综合分析,两者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反映了结构的抽象和具体两个不同层面。
(二)心理学中的结构方法
在运用结构思想于心理现象的研究中,人们采取各种手段去揭示心理现象的结构,并由此发展形成了四种有效方法。
1.理论建构法
结构的理论建构是依据某些理论材料或采取理论方式来建立结构的一种方式。理论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有关要研究的心理现象的理论材料,如对其本质内涵的界定,对其特点的分析等;二是与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间接有关的理论材料,如邻近学科理论等。理论方式主要有演绎法和类比法。演绎法是从理论解释出发,根据理论内涵来建立结构。譬如,台湾学者杨国枢就根据人们将孝道理解为“子女以父母为主要对象之良好态度”,并从态度包含的知、情、意三个层面出发建立孝道结构为孝知、孝感、孝意。类比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其他方面的相似寻求结构上的相似。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的认知结构时就习惯于采取这种类比方式。理论建构往往形成的是比较宏观的结构,较多出现在结构研究的初期。
2.反应时法
任何心理现象的存在必定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反应时法就是利用心理现象在时间上的存在特性来揭示这种心理现象的存在。在心理学中,人们常常利用减法反应时来确定某种心理现象的存在。比如Posner用减法反应时清楚地确定,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两个连续阶段。Greenberg使用自由联想测验内隐自尊,以两类联想反应时的差异来表明内隐自尊的存在及其高低。反应时法适宜研究某种,ON成分的存在及建立比较微观的心理结构。
3.资料编码法
资料编码是质性结构研究常用的方法,其基本的原理是:通过经历、访谈、观察、个案研究等手段收集有关某心理现象的资料,然后对这些资料按照一定要求进行编码分析,揭示有关这一心理现象的资料所包含的成分。比如Newell和Simon就是运用出声思考来收集学生问题解决时的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编码揭示学生问题解决的心理结构包括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马斯洛通过对名人的访谈与传记研究收集有关他们需要的资料,在对资料进行编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需要的层次结构。资料编码适宜于对初级心理资料结构分析,形成的一般是初级心理结构。
4.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是定量结构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它的目的是简化一群庞杂的测量,找出可能存在于观测变量背后的因素结构,其数学原理是共变抽取。因素分析法适用于揭示广泛共存的心理结构的组成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利用数据对结构进行验证分析,具有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优点,同时因素分析可以同理论建构、资料编码等方法结合使用。在心理学中,卡特尔采取因素分析法获得了16种人格特质,塞斯顿利用因素分析建立了能力的7因素结构,自尊的多因素结构基本上都是通过因素分析的手段获得的。因此因素分析是对心理结构更完善的统计建构,在心理学中的运用日益普遍。
(三)心理学中结构的实证研究
1.从结构组成出发的结构研究
(1)平面结构研究。平面结构指构成心理现象的各种成分处于同一抽象或功能层次,成分之间只横向发生联系。这种结构又有两种典型形式:一是性质因素结构,指结构成分是按照某种性质分类获得的。譬如,斯皮尔曼的二因素智力结构,认为能力由两种因素构成: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一般因素指个人的基本能力,也是一切活动的共同基础;特殊因素指个人完成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可见这两个因素都不是指代某种特定的能力,而是两种能力类型或两种性质的能力。阿尔波特的特质人格结构模型亦是这样,他认为人格结构中包含两种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和个人特质(inpidual traits)。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所有人具有的一般特质,人们在共同特质上有多寡和强弱的差异;个人特质是个人独特的特征。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也不是指某种特定的特质,而是指两种类型或性质的特质。二是内容因素结构,指结构成分直接指代特定内容。譬如塞斯顿的七因素智力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智力是由七种因素构成,这七种因素就代表七种能力,分别是词的理解力、语词运用能力、计算能力、空间知觉能力、记忆能力、知觉速度和推理能力。再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结构模型,认为智力是由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构成,这七种智能指代的就是七种特定的能力。
(2)层次结构研究。层次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构成现象的各成分处于不同的抽象或功能层次,各成分既有横向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层次结构可以依据成分抽象水平层级建立,如弗农的能力层次结构。弗农(P.E.Vernon)提出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他以一般因素为基础,设想出因素间的层次结构,即由低到高分别是:特殊因素、小因素群、大因素群、一般因素。这些不同层级的因素实际上代表不同的抽象水平。层次结构也可以依据功能层次建立,譬如卡特尔(R.B.Cattell)的人格结构模型,该模型把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surfacetraits)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表面特质是指一组看起来似乎聚集在一起的特征或行为,这些特征虽有关联,但不一定一起变动,也不根源于共同的原因;根源特质指行为之间形成一种关联,会一起变动形成单一的、独立的人格维度,根源特质的外部表现就是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自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却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由此可见,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代表不同的制约行为的功能水平。
(3)立体结构研究。立体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构成现象的成分不但有抽象和功能层次之别,也有标准或维度的不同,成分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其代表是吉尔福特的智力立体结构模型。吉尔福特(J.P.Gmford)根据智力测验结果的因素分析,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他把智力区分为三个维度:内容、操作和产物,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听觉的、视觉的、符号的、语义的、行为的,是智力活动的对象和材料智力操作指智力的加工活动,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智力活动产物是智力加工产生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单位计算(单元),可以分类处理(类别),也可以表现为关系、系统、转换和蕴涵。
结构组成是从内容出发进行的结构研究,揭示的只是结构是什么,而结构会如何作用及怎么样变化却是深入结构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2.从结构特性出发的结构研究
早期人们对结构特性的涉及是无意识的,即在研究结构组成时附带涉及一下结构会怎样变化。马斯洛等人在研究需要结构组成时,多数人就提到这种结构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结构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有意识关注结构特性的是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在儿童认知结构研究中深入考察了认知结构的特性,并提出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三大特性。受皮亚杰关注结构特性的影响,后来的研究者在揭示结构组成的同时,有意识地涉及到结构特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有两条主线:一是采取发展研究来考察结构的稳定性。在自尊研究中,研究者就采取发展研究揭示出整体自尊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水平,而具体自尊有很大的起伏。二是采取跨文化研究考察结构的普遍性。西方“大五”人格结构就引发了广泛的跨文化研究,结果发现“大五”人格并不具有跨文化的完全普遍性。
从已有研究看,虽然结构的特性逐渐受到重视,但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比较少见,这是进一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3.从结构功能出发的结构研究
一、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针对性健康教育问题,相关教育专家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做过多方面的社会调查,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得到的结论是应该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进行性健康教育,而且很有必要。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社会意识的增强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有关性健康教育话题的争论此起彼伏,性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在小学性健康教育中,虽然有的地方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相当多的地方却不尽如人意或者干脆不开展性健康教育。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没有对性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理性的认识;不好意思讲有关性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害怕对学生进行了这类教育后,学生会因为好奇而带来不良后果等。上述原因表明,缺乏性教育的不仅是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必要。
二、小学性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小学性健康教育应该本着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教学,紧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对人体的各个器官的名称、构造、功能和生理特点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有一些简要的了解,使学生能够明白自身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树立自尊、自知、自理、自爱、自强和自信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要从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理念出发,引导他(她)们正确应对自身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三、小学性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行小学《卫生与保健》教材第十册第5、6、7节中,涉及一些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一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二是青春期的生理现象及保健;三是青春期的心理保健。在这些内容中,教材围绕进入青春期的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的一些变化,特别是体形、机能的显著变化,介绍了在营养、锻炼和卫生等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在青春期应该了解哪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心理上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等等。了解这些基本常识,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结合教材内容,小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针对男女第二性征的表现及其影响,以及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带来的各种性心理现象,教师应正确客观地进行讲解,科学合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应对自身的各类行为。
另外,由于少年儿童社会认知能力不高,对各种不良诱惑的“免疫能力”差,容易出现孤僻、困惑、好奇、惶恐不安、烦躁、性暴力等情况,教师、家长或长辈应安排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多读一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科普读物以及名人名家的励志读物,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变化,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担忧和疑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他们对不良社会现象的免疫力。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做到“四不”和“四勤”。“四不”:不看少儿不宜的电影、电视和光碟;不看少儿不宜的书籍和图片;不听少儿不宜的荤段子;不早恋。“四勤”:勤学习、勤思考、勤劳动、勤锻炼。同时,鼓励学生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或科技活动,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性健康教育课程,是青春期少年儿童的必修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通过课堂、课外等多种途径,给予学生科学客观的引导,弥补他们对性生理和心理这部分知识的欠缺,使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获得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