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9 14:44: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疗卫生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现状
2003年启动的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如今已全面铺开,全省115个涉农县(市、区)已全部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了100%全覆盖。2004年,山西省制定《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医疗救助水平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确保这项制度稳定运行。农村医疗救助从贫困农民中最困难的人员和最急需的医疗支出中开始实施,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并提出农村医疗救助的主要对象是农村五保户和特困户及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重点优抚对象中因病需要救助的家庭,救助对象应当是持有《农村五保户供养证》、持有《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证》(低保证)及优抚对象有效身份证件的人员。各地要认真规范五保证和特困救助证(低保证)的发放工作,为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创造必要的条件。救助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县级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制定详细救助办法: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县(市、区),资助五保户和农村特困(低保)户及不享受公费医疗待遇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缴纳个人应负担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参加当地合作医疗,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因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规定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应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医疗救助对象全年个人累计享受医疗救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当地规定的医疗救助标准;对于特殊困难人员,可适当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医疗救助金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发放,也可以采取社会化发放或由县级民政部门定期统一核销的发放办法。2011年山西财政医疗卫生支出为1596209万元,其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为435416万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为24611万元,乡镇卫生院支出88991万元,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机构支出21011万元,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山西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享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较大,说明在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中,公共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并不突出。农村医疗卫生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入总量不足。相对于农村居民巨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来讲,目前财政资金的投入只是杯水车薪,同时,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偏低。由于经费不足,造成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不健全,人员经费标准过低,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不得不依靠基本医疗服务的微薄利润补充人员经费的不足,“以药养医”的现状依然存在,从而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医师在看病用药上没有过多考虑农民的支付承受能力,尤其在县级医疗机构治病费用过大,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过度检查、过度用药情况,农民难以承担医疗费用,更住不起院。同时公共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经费缺口较大,疾病控制、爱国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履行比较艰难。二是财政医疗卫生事业经费的投向结构不合理。第一,全省的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投入主要是向城镇居民倾斜,据测算,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医疗卫生事业经费的比例大概在4∶1,卫生资源的分配极不合理,差距过大。第二,目前的经费支出主要是向县级大医院倾斜,而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严重不足,许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负债经营,设备老化,危房长期无力改造,严重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弱化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尽管山西省各级政府十分关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农村医疗卫生占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比例不断提高,但由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差距过大,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资源依然薄弱。
作者:赵松工作单位:山西省会计服务中心
关键词:医疗卫生;财政分配;配置;预算管理;绩效评估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s about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big problem, is a hotspot of social attention. Health problems appear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rise in medical costs. Difficulty and high cost of treatment as economic and social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 to people. Finance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is the core of economic leverage. The government must use financial input to the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policy. Make finance play a role of guidance in the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interven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to the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medical and health fields.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finance allocation, and then illustrates the health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 of financial distribution, finally discusses the measure of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health care finance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health care; Finance allocation; Configuration; 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国医疗卫生财政分配的现状
(一)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逐年上升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由于2005年以前的卫生费用统计未计入社区卫生服务部分,为保持数据的统计口径一致,我们以2005年-2011年的卫生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2005年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为8660亿元,到2011年上升至24269亿元,为2005年的2.80倍。对比我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由2005年的183218亿元上升至2011年的471564亿元,为2005年的2.57倍,反映出我国医疗卫生费用的增长要快于GDP的增长。这一趋势也体现在卫生费用占GDP比重的升高上,从2005年的4.73%上升至2011年的5.15%。
由上述资料可见,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是越来越重视,投入量也越来越多,但是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存在的一些问题。
(二)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总体不足
2010年前三季度国家财政收支公开数据显示,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63039.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520.64亿元,增长22.4%。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支出54504.9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302.18亿元,增长20.6%。其中医疗卫生支出2635.29亿元,增长29%。
从公布的数据分析,医疗卫生投入占总财政收入的4.83%,总财政支出的4.18%,GDP的0.98%,而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国家对医疗卫生投入为GDP的8%~10%,并且实现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公民只承担少量的共同支付,一切医疗费用均由国家或地方医疗保险公司负担。
我国的医疗机构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必须靠自谋生路,挣钱加强医院建设,更新医疗设备,发放医务人员工资。而投入不足致使医生索取灰色收入的直接后果则是,不合理用药及过度治疗。
(三)地区间医疗卫生财政分配存在差异
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东、中、西明显的地区差距,这一差距同样显示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方面,以2007年的统计为例,2007年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区域构成表现为东高中西低的状态。2007年东、中、西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总支出为39114944万元,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比例为74.76%,中部和西部分别为13.89%和11.35%,东部地区比例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区域财政投入存在很大差距。
(四)个人医疗负担依然很大
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农民的医疗负担大为减轻,但是这依然不能消除农村看病难的问题。这是由于新农合医疗报销的医疗费用仅限于定点医院,除去在定点医院看病,农民还是要承担很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国情决定,我国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足三成,能够享受医疗保险的人群占总人数的比例很低,尽管医疗保险的实施使个人负担有所减轻,但依然不能忽视个人负担重的问题。
医疗卫生财政分配应遵循的原则
医疗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的总原则便是公平。要实现这个总原则,就必须有具体的原则保证其落到实处。因此,医疗卫生财政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资金分配均等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医疗卫生财政应在各个病患间进行较为平均的分配,具体到实际分配中,就是要求分配给各个病人的医疗费用是大致相近的,不存在差距过大的现象。这是实现医疗公平的最基本标准和原则。
(二)坚持财政中立,同时财政支出有所倾斜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地区间医疗财政平均分配的原则,现实中,我国的地区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其财政收入也必然有所差异。坚持财政中立,就是坚持不论地区间发展有何差异,各地区的人均医疗财政资源都尽可能接近的原则。
(三)财政投入有效化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卫生财政资源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有效分配。由我国国情决定,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因此如何以少的财政资源满足最多的医疗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就涉及到财政分配的有效化问题。实现财政分配的有效化,就是要求把有限的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领域和部门,比如应重点分配到常见疾病领域,保证人们能够看得起病,而不是投入最多的资金去研究疑难病症。
优化我国医疗卫生财政分配的措施
(一)继续加大国家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分配的总量
强化财政卫生分配的预算管理
医疗卫生部门要积极深化部门的预算改革,科学合理制定定额标准。另外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密切合作,加大综合财政预算改革的力度。具体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把卫生部门的财政性资金置于财政部门的统一监管之下,将卫生部门的各项收入(包括财政预算资金、财政核拨批准留用的预算外资金以及依法组织的其他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
鼓励社会资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国家财政可通过各种方式向社会筹资,发挥财政制导功能,吸引社会资金向医疗卫生领域的分配,扩大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社会捐赠可作为医疗救助的主要途径,要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医疗救助的活动及管理。
(二)积极调整财政配置的结构
1、加大在疾病预防事业中的投入
应及时调整政府行为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政府在疾病预防事业中的投入,提高财政公共卫生支出中预防保健支出的比例,合理进行预防工作管理,为居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构筑第一道防线。
2、合理分配突发性医疗事件的投入比例
合理分配突发性医疗事件事前投入和事后投入的比例,加大财政事前防范支出的比例。虽然事前投入耗时长,需进行连续性投入与建设,所需的资金投入总量会很大。但若前期投入不足,一旦后期出现重大事故,则其投入与危害程度可能是钱财难以衡量的。因此,必须合理确定事前投入与事后投入的比例与关系,从而提高这部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提高危机管理的应急能力。
(三)减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中的浪费现象
控制卫生费用中的浪费部分,需要顺应医疗卫生市场的固有特点,从多角度、多层次出台配合政策才能达到有效配置资源、减少浪费的目的。比如,针对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或信誉评估机制,或由保险机构在支付保险费用环节加强审核等,尽力减轻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再比如,针对医疗市场过度消费的现象,可以引入供给方按疾病种类的费用控制和需求方按比例分摊费用,同时提高政府或社会资金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切断医药之间的利益输送纽带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降低卫生市场中的道德风险,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尽可能地得到有效配置。
(四)评估监督卫生支出,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为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要进行绩效评估,也就是建立以产出和成果为目标导向的财政卫生投入体制,开展卫生事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尽快建立起完整的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效益评价指标应反映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资金运营过程的监督和执行结果、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以及医疗卫生保健的数量和质量等内容。基本指标是评价卫生事业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应该由政策性指标、结构性指标、收入指标、资产管理指标等构成。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中应正确认识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效益。财政投入效益应该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另外,财政医疗卫生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应当通过评价工作实践的检验。并在评价工作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五)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障的范围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等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二是对于目前尚未参保的城镇人口包括流动人口、下岗失业职工及其他弱势群体,应当通过增加政府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财政投入来扩大覆盖面,提高医疗保障的覆盖率。
结语
综上,医疗卫生事业是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针对我国目前出现的医疗卫生财政分配中的问题,应加大力度优化财政分配,缩小地区间和城乡分配差距,加快新农合的完善步伐,增加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财政倾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如此,才能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国计民生。参考文献
[1]黄克珑.我国医疗卫生财政分配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2.
[2]周晓东.浅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问题[J].当代经济,2010.2.
××地区即××省西南部的××自治州××县××乡××村,地处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图1),面积大约0.8万平方公里,为国家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并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毗邻。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气候上属于藏北高原荒漠半干旱区。
官方数字表明,××乡年平均温度是-4℃,1月平均温度为-14℃到~-16℃,7月平均温度是8℃~10℃。平均年日照2600~2
80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是300~400mm(david,2002),
比可可西里降雨量丰富(郭柯,1993)。牧草的生长期为100~120天,降雨期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光照条件好,年日照时数2700~2
800。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甸,占75%,除此之外,还有高山草原、湿地、灌丛和高山荒漠等类型(david,
2002)。总人口3945人,人口密度小于0.2人/平方公里。
“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为注册在上海市闸北区的社会团体,以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热衷于环境保护行动为主要宗旨。他们非常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医疗、教育发展状况。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促进会(uyo)是1998年5月经玉树州××县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长江源地区环境与发展民间组织,主体会员是当地藏族牧民。该会宗旨是促进青藏高原腹地民众认识自己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自觉地实际行动起来;促进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青藏高原腹地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探寻青藏高原腹地环境与发展和谐之路。
两者于2003年初合作拟定了“高原绿洲”的项目,项目的远期设想是通过长期宣传、教育、调查和援助,提高××地区当地牧民的环境意识,寻求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限于时间、经验和经费,本次调研仅选择了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调点,并通过访谈和索取文献资料,掌握和分析××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仅仅如此,很难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和分析这些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的确能够对当地初步了解,发现许多问题,这可能引发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2调查方法。
2.1时间:2003年8月22日到9月10日
2.2调查地区:主要调查××乡××村,但也通过个别访谈和查阅文献记载的方法了解整个××乡的状况
2.3
调查人员:调查工作主要有上海的八名志愿者完成,uyo的文扎等人和××村帐篷小学的教师作为向导和翻译参与。所有调查内容和线路设计均进行事先的设定。所有调查人员经短期培训。
2.4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牧民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调查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状况以及野生动物情况,平均访谈时间为60分钟。
文献资料查询,即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县民族中学(对口互助点)和uyo获取当地的教育、文化资料。
2.5样本数:问卷调查的牧民有38户,调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5.7%。访谈对象包括牧委会干部,××乡前两任党委书记,uyo工作人员等。
3基本状况调查结果
据××乡的资料,××在建政之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偶有临近部落的游散牧民前来狩猎和游牧。1966年,在××与勘界争执的背景和开发西部草场发展畜牧业的政策诱导下,首次设立××乡政府行政机构,并从××县东部地区迁来大批牧户从事畜牧业。至今有4个牧委会,分别是××、君曲、牙曲和当曲,分别以境内的4条主要河流命名,它们又各自分设4个牧民小组。××村位于西南部,全部牧民均信奉藏传佛教。
3.1人口特征
根据官方数字,××乡有856户人家4377人,其中15岁上有2400多人(2002年)。××村(2002年)人口有774人,其中一队164人,二队234人,三队207人,三队169人,每户平均人口5.1人。(人口统计,2001)。据本次对38户牧民抽样调查,总人口199人,户均人口5.24人。
家庭成员特征如下:
表1家庭成员组成(n=38).
人平均/户
总人口1995.24
男孩子591.55
女孩子381
妻子370.97
丈夫381
父30.08
母60.16
其他亲戚180.47
在这38户居民(除其他亲戚)之中,家庭内男性(100人,占55.2%)的比女性(81人,占44.8%)的要多,卡方检验(x2=1.994,
p>0.05)并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家庭孩子中男孩(59)显著高于女孩(38)(x2=4.546,
p=0.033<0.05),对此,尚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也可能是调查的牧民中大龄的女孩子已经出嫁,而不在统计之列,也可能是男女出生率和成活率上有偏差,这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在调查的牧民家庭中,平均每户有2.71个劳动力,占总调查人口51.7%。意味着在当地牧民中,一个牧民养活两个人。版权所有
(查××省,全国平均每户人口,男女比例等,劳动力比例等,与之比较,从而进行评价)
3.2收入状况:
当地为自给自足的牧业自然经济。97.4%的牧民(n=38,37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牧业。村干部提供的2002年人均年现金收入为53.7元(2002年村最高和最低收入各2户的平均数)。
本次调查显示(n=38)人均年收入小于153元。××省平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元,全国平均为2253元。可见当地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县也是全国特等穷困县。
4教育部分
4.1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
××地区有学校3所,均为3年制寄宿初级小学。其中乡校一所,村校为2所。无完全小学和中学。
××村有村校1所,是1998年由uyo和国外基金会共同援助建立一所寄宿制初级小学。2001年有适龄儿童(7-12岁)156名,学生总数为61人。
目前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县教育文化局提供部分,不足部分由村民募集。其费用主要用于帮助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和支付2名教师的工资(420元/月,每年以10月计)。
学生的杂费和伙食费由学校自办的牧场提供,而牧场的家畜则来自学生入学提供一头奶牛和每年提供两只羊。
4.2文化程度
由于当地的居民全部是藏民,对汉语的认知程度极低,按照对县和乡的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无法用汉语水平衡量当地人群的文化程度,因此所有的文化程度的调查均以藏文水平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入户访谈的结果(n=38)。完全不认识藏文(文盲)的占21.05%(8人);能认识几个藏文,但不能完全读写的(半文盲)占73.68%(28人)。两项合计为
94.74%(36人)。另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的各占2.63%(各1人)。
而接受访谈的4名女性全部为文盲。男女性文盲数比较发现:x2=14.79,p<0.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女性的文盲率大大高于男性。
4.3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
调查发现,当地7-15岁儿童的入学率为46%(27名)。官方资料表明2001年××乡的儿童入学率为39.11%,略低于××村,但检验发现:x2
=0.96,p>0.05。显示出××村与××乡的儿童入学率无显著差别。
××省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为84.15%(98年,218466名)。x2=65.15,p<
0.001。显示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儿童入学率远远低于××省少数民族儿童的平均水平。
该地的学生辍学率为19.04%(n=21)。其主要原因为疾病和家务劳动的需要和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两条原因各占50%。全国小学生的辍学率为0.55%(2000年)
4.4儿童入学动机
从送儿童入学的动机来看(n=36),其主动要求的意愿极高,达到90%(34名),而被动入学的为10%(2名),见图2。能够看出家长对子女教育需求的渴望,也同时反映了对自身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
从已入学儿童对学校的认知来看。儿童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极高(n=21)。满意度达到100%。他们能认同现在的教育模式并喜爱学习。对家长的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n=21),见图3。
4.5学费的看法
虽然当地实行了“普及三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学校也采取了以物(牛、羊)代替现金收取其他费用的手段,但牧民仍觉得学费负担较重。
对学费的负担问题中,认为能负担学费的仅为10%(2名)。这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见图4。
对于儿童在家的时间干什么的访问,(n=21)76.2%儿童(16人)只是帮家里干活;80.9%的儿童(17人)在家仍进行学习,只有4.8%的儿童(1人)只在家玩。这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
5医疗卫生部分
此次所进行的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为访问者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满意度的调查。(n=38)10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医疗状况不满意。94.7%(36人)认为看病不方便。而看病不方便的重要原因是离医疗点的距离远。户均距离(n=26)为3
800米。
牧民的所有医药费用均由自己承担。
5.1医疗资源与医疗设施。
××县最好的医院是位于××乡194公里的县医院。从××乡到医院正常车程为14个小时,无固定班车。因县城无正常的电力供应,该医院仅能进行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乡有固定医疗点和固定医疗卫生人员。××村有兼职卫生服务人员,该人员曾进行短期卫生培训(1998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整个××县无大型医疗设备。乡、村医疗点基本无医疗设备,不能开展无菌手术。
××县城有兼售药品的商店,能提供基本药品和简单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未实行otc(非处方药)分售制度。当地药品普遍较上海贵15%~20%。
5.2患病率和疾病谱。
患病率:(n=38)近3月(90天)有病的家庭为100%。此状况与其他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起步高原,02年。12户,92%)
其中,主观症状最为突出的为关节炎(腰腿痛)占访问数的76.3%(29例),感冒(包括单纯性的头痛)占57.9%(22例)和胃肠病(腹泻)47.36%(18例),见图4。
从中可以看出传染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病种,与沿海地区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为主的疾病谱截然不同。此项结论也和其他组织的调查结论类似。
5.3就医习惯。
从牧民的就医习惯来看,对于常见病他们首选为自行服药治疗占总访问数的63.16%(24人,n=38),其次为依靠自身抵抗力的放弃治疗的方法占18.42%(7人)。具体如图6。
而对于重大疾病的就医选择中63.16%的人(24人)首选为县医院,但有15.79%(6人)选择活佛帮助。还有7.89%(3人)选择放弃治疗,理由是没有钱治疗,而同时在场的家人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具体如图7。
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牧民的就医观念尚处于较为原始的医学观中。这可能与当地的交通闭塞,经济极不发达有关。
5.4生育和围产期的健康。
所有被调查家庭,100%的妇女在家中分娩。5.26%的婴儿死于围产期(2户)。××省平均住院分娩率为38%(2002年)。两者有极大差别。同时村干部也认同当地的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平均水平)。
6讨论和总结
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大大低于××省的少数民族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此主要是是当地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教育经费不足为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加强以学校的建设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但同时也因鼓励和保持当地良好的求学氛围。
儿童辍学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医疗健康水平的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藏语区推行的全国汉语统编教材不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学习困难,使儿童放弃上学的因素。
医疗卫生水平极低下,这既是医疗器材的因素,更是缺乏医学专业人才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当地落后的经济的制约。
从当地的卫生实际水平来看,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对传染病的控制),尚未解决传染病的防治问题。牧民既需要合格的医生和好的医疗机构,也需要科学的卫生理念。从疾病谱中可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不合理的劳作引起的,我们认为加强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捷径。
母婴保健问题极为突出。在道路条件无法得到充分的改善的条件下,加强母婴保健更是困难重重。唯有通过定期的巡回医疗和加强母婴保健的宣传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但此项工作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更本的改善需要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0~2000)(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省××自治州“起步高原组织”健康工作××县社区健康工作报告。
××村社会经济和生态调查报告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lO)11-0040-02
作为中部地区,吉林市卫生系统的信息工作软件和硬件条件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明显不足,笔者于2008年12月对吉林地区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吉林地区70家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20家(包括附属医院和大型厂矿医院)、县区级37家(含中小厂矿医院)、乡级以下13家。调查表前3项为评分题,符合问题所涉及软硬件条件者为满分(5分),不符合者(0分),不设中间分值,总分100分。第4项为问答题,由各单位按自己想法回答,不设限制,不设分值。
1.2 调查问题
1.2.1 组织机构健全(总分20分):(1)院级领导参加并主管(满分5分);(2)有网络信息专业科室(或设在其他科室中)(满分5分);(3)有专兼职中层负责人员(满分5分);(4)有专业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员(满分5分)。
1.2.2 设备及相关条件(总分30分):(1)有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满分10分);(2)有联网计算机2台以上(满分20分)。
1.2.3 网站建设及信息工作程序(总分50分)(1)已建立网站(满分5分);(2)已建立单位的E―mail或QQ群(满分5分);(3)已参加或建立中文医学数据库镜像站(满分20分);(4)已建立网络信息通报制度(满分20分)。
1.2.4 问答题:如统一建网,贵单位每年能否承受3000元的网站使用费;如不能承受上述费用,那么最多每年能承受多少费用。
2、结 果
2.1 软件方面多为满分 组织机构健全性方面多数为满分,其中“院级领导参加并主管”的评分中有65家,“有网络信息专业科室(或设在其他科室中)”中有60家,“有专兼职中层负责人员”有59家,“有专业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员”有51家,“已建立网络信息通报制度”40家,已建立单位的“E-mail或QQ群”56家。
2.2 硬件方面满分较少:硬件条件方面满分相对较少,其中“有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19家,“有联网计算机”40家,“已建立网站”31家,“已参加建立中文医学数据库镜像站”27家。
2.3 建网费用的承受能力:对于“如统一建网,贵单位每年能否承受3000元的网站使用费,如不能承受上述费用,那么最多每年能承受多少费用”的问题,回答能承受500元以下的22家(市以上机构3家,区县及厂矿12家,乡级7家);501-1000元18家(市以上机构4家,区县厂矿10家,乡级4家);1001-2000元3家(市以上机构1家,区县机构2家,乡级O家);3000元者共3家(全部为市以上机构);不能承受3000元费用,但未说明最多能承受多少者18家(市以上机构5家,区县11家,乡级2家);因已自建网站不拟参加统一建网者6家(市以上机构4家,县医院2家)。
3、讨 论
3.1 存在的问题
3.1.1 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已明显提高:本调查发现,我地区多数医疗卫生单位已经认识到信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迅速提出切合实际的信息工作发展要求和规划恰逢其时。
【关键词】 社区医疗卫生;人群;家庭病床;全科医生
近几年来,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中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即墨市在21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成立了863个医疗工作站,而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不仅要有政策的引导,而且需要大量的符合社区需要的医学人才,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从一个方面影射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它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内容的综合性连续性的服务。我们通过对即墨市21个乡镇和4 个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作者单位:266200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1.1 进行随机抽样,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调查问卷入户调查,由被调查者自行如实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
1.2 按以上方法抽取501名社区居民,其中男298名,占 59.5%;女203名,占40.5%。全部样本中50岁,占15.8%。
1.3 数据处理是按问卷内容用FO×BASE+建立数据库,将调查所得资料录入后,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社区居民的医疗常识和自我保健意识,见表1。
表1显示,由38.7%的人常有健康方面的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案。
表2显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比较淡薄,仅有8.2的人很经常进行健康保健,而有 20.8%的人选择从不进行保健活动。
2.2 社区居民对慢性病治疗的意向
表3显示,对慢性病的治疗,85.8%的人选择家庭治疗,而仅有13.8%的人选择住院治疗(P
2.3 社区居民对医学人才的学历要求
表5显示,有85.6%的人认为社区医生学历应达到本科或专科水平,反映出群众对社区医生的素质要求较高。
3 讨论
3.1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当前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较多和保健意识较差说明他们所具备的医学常识较少,独立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对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尚未充分意识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人们接触医疗方面常识的途径机会不多,特别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容易忽视对一些医疗常识的学习和积累,并且一直存在进行某些体力劳动就是锻炼活动的错误认识;二是可以反映出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站的纵深发展还不深入,尤其是医疗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3.2 对慢性病的治疗,绝大多数选择家庭治疗和家庭护理的方式,大部分人愿意接受家庭医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其一,经济负担问题,慢性病因其病程较长,少则几日,多则几年,若长期住院势必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家治疗则花费要少得多,可免去住院费、家属陪护造成的误工费等。
其二,慢性病的治疗手段和急性病不完全相同,它的治疗往往是需要普通疗法和心理疗法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结合的过程,医院的环境(如气味、声音)对患者是一种刺激,而家庭环境下治疗将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3.3 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期望值较高反映出现今的社区医疗服务尚有不足。在即墨市,大部分农村地区已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整个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站已经形成,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的基层医疗工作者,大部分是过去的赤脚医生,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业务水平不高,接受正规训练较少,很难保证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全科医生的培养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瓶颈”。
4 对策和建议
4.1 在政策上,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卫生服务结构内涵的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政府对社区基本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积极引导和刺激社区服务向纵深发展,以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特别是健康教育方面,应通过各种渠道,利用适当的机会向社区居民传播医学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形成科学的健康观。根据WTO在21世纪的长久健康战略,在新世纪的工作的重点和奋斗目标是“使人人尽可能活的最佳的健康水平。”要达到此目标,就必须关注健康人群,使他们懂得自我保健,学会健康的生活。
4.2 在形式上,应大力推广家庭病床,入户服务,双向专诊等方式,按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保健在家中的原则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家庭病床和入户服务更容易被一些慢性患者所接受,根据即墨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对家庭病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功能意向认知研究的调查结果,家庭病床的优点在于方便患者,方便家属,患者心情舒畅,避免院内感染和符合医学模式需要,并且方便患者项与医院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3 为了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我们医疗卫生教育系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医生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有较完善的知识框架,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了解一些关于行为医学、医学伦理学、社会医学等学科的知识。
二是教育制度应作出相应的调整,转变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医生进行系统培训,培养社区中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型高级医学人才,适应社区对卫生人才新的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