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环境宣传范文

农村环境宣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9 14:44:43

农村环境宣传

篇1

一、总体安排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关于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利用镇机关电子屏、各村悬挂横幅、刷写墙体标语、环境卫生红黑板、大美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大小会议、乡村舞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宣传全域无垃圾行动,着力改善镇容村貌,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全力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曝光一批破坏农村环境的典型,营造全方位动员、各方面参与的良好氛围。坚持大力宣传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做到全面动员、人人参与、户户行动、家喻户晓,着力在全镇形成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个个树立文明卫生意识的良好局面。

二、宣传重点

1.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意义。深入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是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建设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宜居乡村的重大举措,宣传全镇全域无垃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内容。深入宣传镇党委、政府全镇全域无垃圾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使农民群众深刻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明确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广泛调动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

3.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科学知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村庄、进企业、进校园、进单位,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深入宣传农村田间道路、房前屋后清洁卫生、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保洁方法,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科学维护卫生环境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典型经验。利用大美微信公众平台、大力宣传我镇开展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及时曝光破坏农村环境的典型案例,维护公共环境,引领文明新风,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三、宣传方式

1.按照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会议精神,沿辖区主干道设立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栏、书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每周到各村巡回宣传镇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大整治,做到全镇农民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教育引导广大农户踊跃主动参与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各村要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广大村民踊跃参与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各村要选出一名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员,各组选出一名宣传员,加大对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工作,向每家每户发放《致广大父老乡亲的一封信》、《镇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

3.各党支部通过召开党员会议,宣传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目的、意义、措施等。组织机关党员、各村党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

4.各驻镇单位要做好思想教育、宣传引导、工作指导,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学校要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户户讲清洁”活动,“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主题班会,每周二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周边的垃圾等方式,提升中小学生文明卫生意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传递正能量,带动学生家长、左邻右舍,做“美化家园,从我做起”的践行者。工商所、食药所要负责辖区个体户的卫生整治及门前“三包”的落实,做到逐户通知宣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提高环境卫生整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派出所负责“五禁”决定落实及不履行责任农户的教育工作。水管站负责河道及渠道垃圾及环境卫生的整治宣传。同时,各驻镇单位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也要积极做好群众的环境卫生整治思想宣传引导工作。

5.相关站办所要认真执行镇党委、政府开展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各项决策部署,做好工作指导,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加大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

6.结合农村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等工作,推出一批农村全镇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的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突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说身边事,广泛调动村民主人翁意识,动员村民主动清洁房前屋后卫生、维护公共环境,引领文明新风。积极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等机构,提倡勤劳节俭美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利用大美设置开通投票评选开展镇全镇全域无垃圾最美乡村活动,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评选最美乡村。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开展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意义重大,各党总支部、各单位务必要深刻认识开展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心准备、宣传上积极策划、配合上协调到位,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镇全域无垃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篇2

关键词:南疆农村;环境保护;宣传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宣传教育工作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宣传教育的开展能够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开拓了环保事业的新局面,让环保工作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建设服务,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南疆介绍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南疆农业成为典型的弱质产业,进而使天山以南广大区域成为脱贫致富难度最大的地区,至今那些地方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村人口尚未解决温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南疆各地州基础设施、城乡面貌、各族群众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二、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活面貌及农民的生活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农村生活面貌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问题。随着全世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人们对环境保护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焦点聚集在城市,却忽略了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问题。由于我国是一个庞大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国,若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将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严重制约了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威胁了农村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主要体现在水污染、土壤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

三、宣传工作对环保工作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现今,环保工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做好环保工作,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存、生活环境,是时展的必然诉求。加强对社会各界的环保宣扬,实施全民环境教学,是环境维护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民品德教学的详细举动。环境宣扬教学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杰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计的重要条件。环境可以改动人。杰出的环境对于熏陶人的情趣,改动人的精神面貌发挥着耳濡目染的效果,到达人与自然的调和共同。在这一点上,环境宣扬教学与品德教学是共同的,并且具有品德教学不行代替的效果。维护和利用好本身的生计环境,就是维护人类自个。在人与自然界之间,人是万物之灵,人类享受着大自然赋于的全部美好与高兴,一起也饱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种种灾难。如沙尘暴由曩昔的多年不遇变成了现在的一年屡次,由北方漫延到滨海城市,使大家都深受其害;又如水污染致使全国大都城市缺水,空气质量严峻恶化等等,由此阐明恶劣的环境不只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并且危及大家的生计。在环境维护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以来,党和国家在环境维护方面现已拟定了比较完善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能否到达抱负的方针,要害取决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就是说,要有高素质的人群,才干营建和维护杰出的生态环境。所以,展开环境宣扬教学,发起环境品德、弘扬绿色文明,努力提高全民环境素质和环境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只可以使大家自发地维护自个生计环境,而且良好的环境反过来感化人、陶冶人,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崇高境界。

四、环保工作中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汲取成功的经验,加快环境宣传教育立法

环保宣传行为影视政府行为,作为政府首先应给与充分的重视,把全面推进社会环境教育法制化作为长期发展的目标任务,把环保宣传工作提升到立法的层面上,将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到实处,做好、做细,大力推进宣教工作的开展。国外一些先进国家通过立法,环境保护工作推进得很快,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国家的发展也快,借鉴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推动环境教育立法工作,加快立法工作进程,保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2、深化创建,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理念

我国现在正大力推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生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共创绿色基础环境,拓展创建范围,推进环境友好学校、环境友好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商场、绿色企业、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等创建工作。大力推进绿色环保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共同的环境文化价值观念,并在各层次省体现环保和低碳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因为,只有从观念上意识上认识到了绿色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制定和实施绿色经营战略,转变为绿色生产、生活或经营方式,而绿色战略是将绿色文化转变为管理经营行为的必要途径,是转变、选择和设计绿色管理、生产生活或经营方式的基础,是单位或团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和谐统一的有力保证。

3、多渠道扩大环保宣传效果

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辐射效应,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介,多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强化公众环境保护概念和参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为搞好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让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深入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人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产行为,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大力宣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意义和作用,通过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提高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达到人们自觉自愿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4、加强宣教队伍和宣传能力的建设

要想做好环保宣传工作,宣传队伍是基础也是工作的根本,宣传队伍应与环保事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环保部门的宣教人才、骨干的队伍建设,开展环保宣传知识和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环保宣传队伍的能力;加强环保社会团体和学生社团的环境宣教人才队伍建设,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环保宣传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展环保讲座,为做好环境宣教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企业相关部门的骨干人才的培养,加强对企业主管社会责任和环保工作的人员进行培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对员工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加强学校和社区从事环保工作的队伍建设,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培训班及环保业务知识讲座、开办社区环境教育课堂等,使学校、社区的工作者们能够熟悉环保知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环保志愿者的培训工作,建立定期培训机制,丰富其环保知识,增强其环境意识,最终使其成为环境保护宣传的生力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民参与到环保行动之中,形成环保价值观念与意识,搞好环保教育宣传工作,这对于公众环保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大宣传途径,营造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动。政府亦应该走出来,做好榜样,提高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共建美好和谐的绿色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潇云.浅析网络环境下的环境保护宣传[J]. 《科技风》,2010,(19).

[2]李颖.试述公共图书馆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必要性[J]. 《魅力中国》,2011,(17).

篇3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但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发严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

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不仅要参与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而且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要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开展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可以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教育部门要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试点与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里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父母邻里关注环保,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将农村中小学生纳入环保宣传队伍,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积极性。中小学阶段是接受人生教育的黄金时期,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其成本低效果好。当他们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时,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会有极大的改观。

培育典型以点带面

篇4

关键词:生态伦理建设;农村经济改革;对策

党的十报告提出,党中央应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小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农村建设。目前,我国在推进农村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将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农村生态伦理的有效构建。

一、生态伦理建设在农村应用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此加强对农村管理显得十分重要。自改革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全面发展,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问题凸显出来,导致我国发展陷入瓶颈。为顺应时展,我国应构建一个核心的社会,将人与自然关系纳入伦理范畴内,对农村生态伦理加以建设。我国农业目前已得到高速发展,且农村人口高达九亿之多,其数量的庞大,也充分证实了农村发展对于我国的重要性。在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农村工业也呈现出许多乱象,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许多农民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完全忽视了对生态的重视,甚至一些农民完全没有生态保护意识,从长远看来,生态环境问题会为农村今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为改善这一现状,构建和谐新农村,我国应大力提高农民生态意识,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作出努力。

二、生态伦理建设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结合农村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生态伦理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通过生态伦理建设,并结合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现有条件,产生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也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生态伦理建设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生态伦理建设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点明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农业有目的性的进行发展,确立了农业在市场的地位,更有利于找准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伦理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缓解农村经济存在的众多制约问题,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并对农村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保护环境,保证农村经济快速而平稳发展。

三、农村建设中生态伦理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农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地改善,然而在农村中的自然环境却遭到了较大的破坏,由此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点是在农村的土地耕种、作物收割中,逐步采用半自动化以及自动化的技术,使得大量的除草以及杀虫的药物直接注入河流,从而使得河水受到了较大的污染,第二点主要是农村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较差,同时也缺乏对环境的监管结构加以引导与管理,第三是农村中的基础设施较差,缺乏污水处理的系统,使得生活中的污水直接流入沟渠或者是经过地表径流进行消化,目前,在农村中比较常见污水排放的现象主要是:来自于厨房、洗浴等的污水,对其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地排放而进入房子的阴沟、河里、湖里以及池塘里,从而对水体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了农村中的居民生活的环境以及身体健康。

四、促进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有效对策

1.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各类环境污染的有关知识、污染成因、危害与防治等各个方面的宣传,使农村居民能够正确认识环境污染的害处与治理的紧迫。在进行环境保护宣传中,环保部门应重点利用新闻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并以此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环保部门要积极与媒体进行相互协调与沟通交流,针对环境污染问题、节能减排工作以及生态建设等一些生态伦理建设工作进行宣传与报道。通过报道向农村居民进行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环保部门可以借助电视、网络、广播和报纸等媒体,宣传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树立生态伦理建设工作的典型,弘扬环境保护的风气,对部分社会上的环境污染重大事件进行深层解剖,呼吁农村居民充分重视生态伦理建设工作。此外,环保部门还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环保宣传,制作环保宣传片,将一些环境污染的真实场景放在农村居民面前,使农村居民能够从真实案例得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树立环保意识的信念,使生态伦理建设工作开展拥有广泛的农村居民基础。

2.创新生态伦理建设宣传工作。传统的生态伦理教育工作,由于宣传方式陈旧、眼界拓展较窄,往往会出现宣传时间多,但宣传效果差等情况。在今后的生态伦理工作中,环保部门要树立创新务实的理念,一方面努力创新各项环保工作的宣传方式,提升自身的宣传水平;另一方面,利用法制手段普及环保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生态意识,使生态伦理工作能够显示出其真正的效果。在进行宣传时,应增加生态伦理工作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将环保理念与生活实际进行融合,使各层次的农村居民都能学法、知法和守法,发挥自身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环保部门在进行宣传时,可利用环境保护条文、标语的宣传,等形式进行宣传,从而提升宣传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笔者对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村常见的生态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环保部门应作出相关努力,引导农民树立环保意识、创新生态伦理建设宣传工作,从多方面来帮助农民形成生态伦理意识,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献出一臂之力。

作者:于长杰 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乐业镇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程翔.新时期农村建设的生态伦理问题浅析[J].老区建设,2014,20:33-34.

[2]涂桂华.论我国农村生态伦理建设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6:13-14.

[3]王喜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建设[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1:19-21.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后备支持

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新世纪为了积极推进城乡发展,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伟大目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浪潮中,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又责任有义务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从大局来讲,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中央、地方政府及各人民的全力支持,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来说,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机构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后备支持不用质疑,那么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机构该如何做到后备力量呢?笔者结合个人的观点谈谈几点。

一、加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

普法宣传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农村的普法宣传教育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涵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即繁荣富裕、民主法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就更加需要发挥法律规制、调解纠纷的作用。在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对于建设新农村具有深远意义。

1、更新普法宣传观念。要坚持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权利作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内容上,要针对农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传,不求系统性,但求针对性,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在方式上,通过在平时工作中开展法律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农户、进学校、进单位的“法律五进”和法律资料送到家、法律条文讲到家活动,并在充分利用墙报、横幅、标语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采取文艺汇演、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山歌、普法三字经等多种形式,寓法于事,寓教于乐,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从而使法律知识进入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有力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加大投入、提高重视抓法制宣传。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在指导和参与普法依法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供基层法律服务、保障广大农民合法权益中的法制宣传教育前沿阵地作用。其次要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视,变“法律下乡”为“法律常驻乡”,使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使广大群众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3、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对广大农民工的法律宣传率。加强对广大农村的政策法制宣传,扩大法律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率。采取喜乐见闻的宣传方式,制作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资料,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阵地在农村和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定期进行宣传。深入普及与农民工生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法律援助制度和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等法律知识。让更多的农民兄弟了解法律,知道法律,引导他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廉政文化资源共享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反映。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建设者、领导者新的观念和要求,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在一些领域易发多发,腐败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农村新生的领导者,如大学生村官等,而廉政文化具有导向、陶冶、凝聚、规范、预防等功能。共享廉政文化资源,能有效抵御腐败文化的蔓延,促进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1、不断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内容。丰富和创新廉政文化内容是提升共享绩效的根本。一是着力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总结提炼出一批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积极倡导尊廉崇廉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二是认真汲取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资源,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尊重并批判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2、集中建设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是廉政文化资源的富集区和有效载体,在反腐倡廉教育中具有系统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应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发利用。一是分类建设、突出特色。制订科学标准,对现有的教育基地和教育场所进行筛选、整合,要突出特色、各显功能。二是合理布局、方便实用。坚持就近教育原则,挖掘、提炼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廉政文化素材,总结、宣传本地本单位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三是项目带动、集聚资源。采用政府购买方式,确定一批重点廉政文化项目,公开招标,鼓励联合攻关,以期凝聚一批高素质的创作人才。要坚持组织牵线和单位自愿相结合,吸纳更多的单位参与共建共享,提升基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引导农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篇6

农村环保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是开展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现结合农村环保实际,谈谈构建我县乡镇环保宣教系统的初步看法。

一、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

1、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部分农村垃圾分类、堆放、清运仍然不规范,非夏秋季节焚烧秸秆现象时有发生,城郊结合部、偏远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仍然突出;

2、水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畜禽养殖粪便随意排放、生活垃圾任意倾倒在沟渠、河流,造成水库、河水污染,给生活在附近的村民饮水造成严重的危害,群众反应强烈;

3、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进入环境和土壤,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产生永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

4、原有农村工业污染未彻底解决,新的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业转移;淘汰电子产品、破旧家具、广告废弃物日益增多,农村环保压力加大;

5、部分乡镇外来搬迁人口增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生活、卫生习惯与本地居民有一定差异,社区、小区环境管理难度加大;

6、部分企业业主、食品从业人员及村民环保意识淡薄,人为造成环境污染。

二、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的背景

1、大邑县县正在建设成都西部县域经济新高地、世界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努力拼搏。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迫在眉睫;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保法》)第九条,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同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新闻媒体应尽的环保责任。

3、《环保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义不容辞。

三、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目的意义

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提升精神区位、争创一流业绩,是大邑县环保局当前的奋斗目标。结合当前“两学一做”教育,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

2、争创环保模范,建设魅力大邑。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乡镇公众广泛参与环境保护,必将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3、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就是增强广大村民的自主保护环境意识,变“要我保护”为“我要保护”;

4、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让广大村民具有辨别“对与不对”、“行与不行”、“是保护还是破坏”能力,让党和国家环保政策落地生根;

5、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6、构建乡镇环保宣教系统,可以有效弥补县乡级环保宣传队伍的不足。

四、指导思想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2、贯彻执行成都市环保局、大邑县环保局系列文件精神。

五、具体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乡镇是基层。建议由各乡镇环保办部署成立乡镇环保宣教组织机构,乡镇主要领导直接负责。

2、确定宣教系统主体单位、成员。

(1)乡镇环保专兼职党员干部;

(2)农村企业业主(鞋跟厂、食品厂、木器加工厂、铸造厂、家具厂)等;

(3)农村种植业主(西瓜、葡萄、草莓、蓝莓、蘑菇、大棚蔬菜)等;

(4)农村养殖业业主(养猪场、养牛场、养鸭场、养鸡场、养兔场)等;

(5)农村餐饮食品店主(餐馆、烧烤店、农家乐、农村酒席厨师)等;

(6)种子、农药销售业主;

(7)废旧物资收购业主;

(8)垃圾车司机、专职保洁员;

(9)水库、河道管理员;

(10)小W科学教师、中学生物教师、离退休职工环保志愿者;

(11)专职文艺创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协会)、业余文艺爱好者等;

(12)宣传、文化、广播、电视、报纸、网络专职宣传工作者。

3、确定宣传内容:

(1)《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2)我县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我县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果;

(3)环保先进单位、个人事迹;

(4)环保新技术、新能源产品运用;

(5)企业环保整改、环境工程实施成效;

(6)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环境污染对生活、身体的危害;

(7)违法、违规的个别案例;

(8)特殊行业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

(9)涉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10)重大节日、节点环保主题宣传;

(11)分享交流环保宣传信息、经验文章、论文等。

4、宣传形式

(1)大邑县百姓故事会;

(2)文化惠民、文艺汇演;

(3)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

(4)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绿色证书”培训;

(5)(与环保有关的)资格证审定培训;

(6)青少年环保知识普及;

(7)设计环保宣传特色标语,配置个性化环保宣传马甲;

(8)校企联合宣讲。

六、建立环保宣教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

1、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宣教系统的奖励考核办法;

3、建立农村环保宣教系统监管体系,环保局为主导、部门配合、乡镇为主体,齐抓共管,争出成效。

七、实施步骤

1、调查阶段:调查主体单位、成员基本情况

时间:2017年7月――2017年10月;

2、试点阶段:重点乡镇2至3个试点,建立环保宣教系统

时间:2017年11月――2018年2月;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努力实现农村整体面貌有大的改观。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针对目前我镇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普遍不理想、群众的卫生意识不强、环境卫生设施落后等现象,在五月份围绕“村容整洁”这个目标和创建“洁净家园”的要求,将整治农村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掀起全镇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具体做法有:1、在墟镇综合宣传栏中出一期关于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在环镇路的灯杆上悬挂23幅彩色喷画的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标语;2、在镇广播站播出两个星期有关环境卫生方面的口号或图片;3、在各村委会、社区宣传栏张贴环境卫生方面的宣传画,悬挂宣传标语;4、向广大农民群众派发环境卫生知识方面的宣传资料;5、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宣传,发动学校学生清洗墟镇乱张贴的广告,营造爱国卫生的氛围;6、发放致居民商户的一封信,宣传环境卫生和健康方面知识;7、组织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干部到市先进村参观学习,吸收经验。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工作机构。

1、为加强该项工作的领导,成立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办公室主任由麦文生同志兼任。

2、明确职责,镇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镇环境卫生,垃圾清运,以及与市政局、爱卫办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镇新农村办要将全镇环境卫生整治作为今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工作去抓,积极协调、沟通有关单位、部门和各村委(社区)。驻队领导,各村(社区)支部书记、村委会(社区)主任是落实环境卫生整治的责任人;驻队干部、村干部、自然村村长是具体措施落实的执行者。

(三)加大投入,以点带面,力促全镇环境卫生整治有大改观。

1、经过实地的考察,我镇确定本次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分别是靖村的羊眠山村;堂马的塔岗村;上沙的欧村;下沙的榄根村;漱云的塘湖村;泗云的云独村;荷村的荷南村;双龙的隆田村;选田的贵子村;白水带的红环村。其中双龙的隆田村是镇的示范村。

2、在去年基础上进一步整治墟镇的环境卫生,特别要对“一河两岸”区域进行大整治,创建良好的居住环境。镇环卫所今年新增加环卫工人,对墟镇实行12小时保洁制。原有环卫工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

3、镇政府今年将安排专项的启动资金,用于各村委会(社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及卫生环境的整治(例如:建垃圾池、买垃圾桶、垃圾斗车、垃圾清扫工具、修建公厕、修理污水排放设施等等)。

具体要求如下:

(1)各示范村要求建垃圾池1个以上或设置垃圾桶若干个,对有条件的自然村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清运;

(2)各示范村配保洁员一名,负责对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场所、道路实行12小时保洁,并负责清理垃圾池(垃圾桶)周边的垃圾,及时处理填埋本村的垃圾;

(3)经费来源:以各家各户和在本村所办企业收取清洁费为主,镇府作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个保洁员每月150元(补两年)。镇府补助的条件为:已建垃圾池、设置垃圾桶并已落实保洁员和垃圾处理的自然村。

4、进一步加大农村改水、改厕的力度,今年将大力开展建公厕、户厕活动,对农村新建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继续实施市、镇二级补贴的办法。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资金对农村自来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协同有关部门对农村“人畜没有分离,家禽没有圈养”的情况进行整治,实施死亡禽畜无害化处理制度,坚持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

5、各自然村要做好村庄整治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宅基地、电网、电视线路、供排水设施等要统一规划,对违反规划乱建乱搭的建筑物,镇政府将依法进行拆除。

6、检查验收。各示范村确定后,以环境整治、村容整洁为重点进行新农村建设,年底镇政府进行检查验收。

全民参与共创美好家园——宅梧镇双龙隆田村环境卫生整治主要做法

宅梧镇双龙隆田村有180户600多人。近年以“洁净家园”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今年着手对村容村貌进行新一轮的整治,创建美好家园。

一、强化领导班子,树立实干作风

隆田村借村(居)两委换届选举之机,对村干部进行调整,选出了一批年青、有能力的村民当村干部。新当选的村干部以务实、实干的精神迅速投入村的各项工作中,主动配合镇委镇政府工作,积极带动村民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将本村需要建设的项目及规划及时向镇的新农村办、村建办汇报,听取镇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调整,力求尽善尽美。

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活条件

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隆田村进行了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一是对牌坊前1500多平方米的沼泽地进行填土工程,铺设石粉,并在村前公路旁建花圃,种上花草树木,绿化美化环境。二是兴建文化室及篮球场。在村内的空地上填土800多平方米,建一幢占地160平方米文化室和篮球场。三是巷道、下水道全面水泥硬底化。以上几项建设共投入30多万元。

三、完善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幸福美丽家园为目标,采取形势多样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在全镇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卫生,个个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宣传重点

1、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意义、标准、内容及主要措施和具体要求。

2、各村、镇直各单位在深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方面的新举措、新成效。

3、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的具体成果和宝贵经验。

三、宣传方式

1、各村要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组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的意义、目标、内容、措施、要求等,使广大村民踊跃参与环境卫生整治。

2、各村、各单位要悬挂横幅,制作固定宣传标语,发放《致全镇广大农民的一封信》,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农村清洁工程垃圾处理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4、完善村规民约,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四、具体要求

篇9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理应对全国各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都同等对待,但我国的环境保护却是重城市轻农村的现状。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提升村民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分析,指出在农村地区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关键词:环境教育宣传探讨

环境宣传教育;环保意识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情结,每到春节来临,平时寥寥无人的农村地区渐渐活跃起来,由此带来了农村地区的消费旺季,这对于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利好,但由此带来的各种生活垃圾却是突然的增多。由于现在的农村地区大多还未有卫生管理机制,各种设施基本没有,产生的垃圾也只是用焚烧或者堆放的方式处理,在日复一日的累积过程中造成的局部环境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

一、农村地区环境状况与环境宣传教育概述

2007年12月31日“限塑令”颁布,这么多年过去了,从城市的大型超级市场执行方面来看其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但“限塑令”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市场来说却显得那么的遥远而步履维艰,这种塑料袋的市场从几年前的城市转移到了如今的农村地区,随之带来的“二次白色污染”在农村地区已悄悄拉开帷幕,加强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重蹈以前城市之覆辙已是非常急迫的任务。不能说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没有环保意识,只不过这种环保意识是个人、局部的意识,以为把垃圾放在远离自己居住的地方就不会污染到自己的居住环境,所以你在农村的低洼地区或者河道可以经常看到从县城或城镇运来的成堆垃圾,这是农村版的“垃圾围城”。意识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只有意识到了才有可能去做到影响和改变,环境保护不是要求我们放弃已有的生活方式,而是转变到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建立在大自然整体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对自身的重要性,使人们产生一种行为上的道德责任感,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维持自然和谐稳定的目的。近些年我国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在规模上不小,但全国环境教育基地绝大部分都分布在城市地区,相关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也以城市地区为主,乡村地区也只是利用张贴过街宣传标语来进行环境宣传教育,而这也仅限于乡镇中心的地方,偏远的农村地区基本处于环境宣传教育的真空地带,甚至在那些地区的人们的脑海中就没有环境这个词,那么谈环境意识也就是奢谈了。环境保护,并不是工业化社会带来环境破坏以后才出现的,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生活,自然而然的要保护自己周围的环境,环境意识也是自古有之,只是没有形成确切的概念。环境意识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对人与环境关系中出现的诸多新问题的一种综合反映,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包括认识论层次、伦理道德层次、政策法律层次、行为规范和行为策略层次。①由于农村地区大多数人的教育程度的限制,包括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唯利益的增长,很难适应农村环境形势变化的需要,农村地区整体性环境保护意识不高。加强环境宣传教育,让人们加深对自己所处土地的热爱,要让人们认识到对环境不负责的后果是让自己生活在一种不安全、不健康的环境中,明白是自己让自己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

二、加强农村地区人们对环保的认识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都还不完善,农村社会公众环境意识的形成以及环境意识要转变为保护环境的行为还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外到内推进式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是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方法。政府作为环境宣传教育的义务主体,应该担负起对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进行宣传教育的工作。相对于个人和一些公益组织,政府有着自身的天然优势,对所辖地区的地理情况数据的掌握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程度、人口分布、城镇村居的布局的熟知,使得政府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了针对性,进而取得的成果也相对多一些,成本相对来说也会少一些。但在农村地区,大多数群众在平时的生产、生活、消费中依然沿续着原有的习惯,环保活动中所倡导的良好行为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环保习惯,这也是自70年代末以来,国家先后在众多政策法规文件中提出要从中小学起就要普及环保科学知识,但直至今天公众的环保意识仍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②近些年来我国有些环保组织积极在农村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保护,开展环保科普知识的宣传工作,加之如今的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文化使他们渐渐养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习惯,使农村地区的年轻一代对自己家园的环境保护问题也渐渐的重视起来。

三、政府责任与民众环境伦理道德的提升

要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制度、政策的改变和法律的约束,更重要的是要运用道德的约束力,依靠扎根于思想中内在信念,运用道德的规范和原则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活动,以人类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来推动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③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都比较分散,如果环境问题完全依靠政府监管,监管面广和监管机构少的特点决定了由政府来全面的监管而耗费巨大的行政成本成为不可能,探索培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有效路径,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民的环境伦理意识的淡薄,缺乏对环境的真正理解与认识,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出现不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政府也应该负很大的责任。城乡二元分治模式带来城乡地区各种设施的区别对待,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的差异、教育资源的投入的不同使得农民对环境和环境保护认识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由于环境资源属性的公共性,在表面上看来与个人的利益似乎不直接相关,环境意识淡漠和环境基础设施缺乏导致大部分生活垃圾直接堆放在道路两旁或水塘、沟渠中,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渠、河流,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意识必然麻木。④环保法第九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从中可以看出,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普及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把鼓励基层性自治组织排列在前,也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公开环境信息,大众传媒要加强对环保事件的报道,以具体的案件形式和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例子进行宣传教育,让农民意识到环境污染对自身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唤起农民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意识;帮助农民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其理解人类在环境中的角色和地位,充分认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引导广大民众改变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培养节约使用环境资源的习惯,促进他们不乱倒垃圾、不乱堆乱放等良好的行为,以改变生态环境状况。

注释:

①刘丽梅,吕君.旅游环境意识与旅游生态安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②康宏强.环境法律意识初探[D].河海大学,2005-6-16.

③王红征,胡彧.论生态伦理、环境伦理道德与经济可持续发展[J].特区经济,2010.5.

篇10

一、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宣传月的组织领导,镇政府成立了新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各村成立健全组织机构7个。同时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月活动的安排意见》和原创:《关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方案》。由于加强了组织领导,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村、各单位、各部门都非常重视并切实做好了有关具体工作。

二、齐抓共管,层层落实责任

4月11日,新农村建设宣传月活动在我镇新城村启动以后,镇政府立即召集镇属站所、村组干部、驻镇单位领导开会,认真传达了市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农林局《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安排部署了工作重点,强调各单位要将环境卫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抓好抓实。会后,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对自己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开始集中整治。共清除垃圾堆930立方,清除暴露垃圾死角69个,设立垃圾填埋场及小组设立垃圾堆放点21处。由于工作安排的扎实,各单位环境卫生都做的比较彻底,尤其是长期以来的卫生死角都做了全面的清理,以前垃圾露天堆放的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三、加强宣传,增强环保意识

为了加大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力度,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镇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固定宣传牌1个(以黑板报形式),制作宣传横幅3条,发放宣传单等宣传资料5200余份,张贴标语154条,利用广播宣传54个小时,出动宣传车7台次,召开村组会议66场次,参加1374人次,集中学习12场次,参加361人次,走访座谈16场次,参加1820人次。宣传内容包括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农民家庭卫生标准、中央1号文件及惠农新政策、嘉峪关市农村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郊区级文明单位(村委会)考核细则等。通过近期大力宣传,使群众对新弄农村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上了一个新台阶。

篇11

20__年,我镇将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环境宣传教育的主题,结合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推进“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结合本镇范围和工作职责,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不仅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为此,我镇20__年环保宣教做如下工作:

二、环境教育

逐步建立以学校、各村场、企业为主导,环保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参与的环境教育体制,采取多种方式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企业、村场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结果。

1、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体,围绕这一主题,全面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今年,我镇要加大环境教育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训的运行体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扩大环保宣传范围,以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2、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利用宣传单、广播、黑板报等形式,向他们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绿色致富信息。环保教育同提高农民素质、科技兴农和农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

三、环境宣传

1、我镇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大力宣传,特别要使我镇的广大机关干部领会《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实质,明确自己责任和要求,结合《决定》的内容进行环境形势与环境政策的宣传,用《决定》的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2、定期向县环保局通报我镇的环境状况。并积极主动撰写环境信息稿件,力争及时、准确、全面的反映我镇的环保动态。

3、精心策划和组织“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重要环境纪念日活动,围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主题,结合我镇生态安全面貌的严峻形势。以“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体,开展有创意、有影响、有效应的环境宣传日等大型活动,广泛深入动员激励公众踊跃参加。

4、全面启动面向农村的环境宣传教育。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5、充分利用宣传月来宣传环保知识。把国家有关环保方针、政策、精神及时准确传达给广大群众,形成社会对环保的关心与参与。

篇12

根据县人口计生局、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新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开展生育文化特色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水平,促进生育文明和乡风文明,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生育文化特色村(企)创建活动,现将创建活动的内容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积极发挥宣传教育的先导作用,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有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在农村中大力传播新型生育文化,积极弘扬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生育文化服务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目标任务

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目标:促进农村生育文明,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提高农村人口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主要任务:通过传播人口理论、国情国策、法律政策、男女平等、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思想和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通过加大对生育文化阵地、设施环境、机构队伍、工作机制等建设的投入,为传播弘扬生育文化创建物质条件。

三、工作内容

(一)注重特殊人群的宣传教育。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在做好户籍地已婚育龄人群的人口计生宣传教育重点的同时,重视其他三种特殊人群的教育和服务:一是广大青少年尤其未婚青年。通过开展婚前宣传和服务,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二是企业中育龄人群。通过企业、计生协会联合会等组织,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加强企业育龄人群的宣传咨询和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服务,以推进企业生育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三是流动人口中的育龄人群。按需提供宣传和避孕服务,维护其获得计划生育知识信息的基本权利。

(二)加强村级生育文化阵地建设。在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中,要遵循“因地制宜、一室多用”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村生育文化阵地:一是设立人口学校,配置桌椅、电视、VCD、远程教育系统等宣教设施,并定期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二是设置计生服务室,配备相应的孕检、避孕药具柜等设施设备,相关科普知识上墙,服务人员提供宣传咨询服务;三是在村图书阅览室设立人口计生图书角,购置一定数量的有关人口计生内容的图书、报刊、杂志等读物,供村民借阅;四是在村计生服务员办公室内,存放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小折页、宣传挂图等宣传品,形成较浓的宣传氛围。

(三)提高人口计生环境宣传水平。结合村庄整治工程建设,要不失时机地优化、美化人口计生环境宣传,努力提高人口计生环境宣传水平。一是有条件的村,可结合村民公园的建造,建设生育文化园区或园地,设置有关生育文化标志、长廊、实物等景观。二是在村民委员会所在地,设置人口计生宣传窗(栏),张贴人口计生墙报,做到计划生育村务公开。在村口路边等合适场所,布置数量合适、亮丽醒目的公益广告或墙头标语。三是规范更新人口计生标语,体现时代精神,内容文明温馨。对各种场所人口计生内容上墙,要做到少而精,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农村整体环境的作用。

(四)强化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宣教功能。镇计生服务站要根据上级关于技术服务二次发展的要求,加快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度,全面履行好宣传、技术、培训、药具、咨询等“五位一体”职能,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场地安排、设备投入上,强化人口计生宣传咨询功能,体现计生技术服务特色。要加大对村计生服务员的业务培训力度,使其及时了解人口计生工作的形势和方针政策,更多地掌握有关人口计生方面的科普知识,不断提高传播生育文化的能力和水平。

(五)积极拓展宣传教育的传播途径。在采用传统的会议、办班等面授教育形式的同时,顺应当前群众求知求美求健康的需求心理,组织有关专家、志愿者开展生殖健康专题宣讲活动,提高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要以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行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广场宣传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高生育文化群众的参与度。要充分发挥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广播、手机短信等传播平台。要通过购置图书、订阅报刊杂志、制作发送宣传资料,为农民群众提供形式新、品种多、质量高、数量足的生育文化宣传品。

(六)积极开展生育文化特色村(企)创建活动。各村(场、居)、企事业单位要以开展生育文化特色村(企)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大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力度,增强农村生育文化传播动力,促进乡风文明。生育文化特色村(企)的创建活动列入各行政村(场、居)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力争通过三年创建,全镇有三分之一的行政村(三个企业单位)达到生育文化特色村(企)标准(具体考核评分标准根据县生育文化特色村(企)考核评分标准)。

四、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中央《决定》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农村作为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中之重,将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环境、社会保障等事业的发展,为统筹解决农村人口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带来了良好机遇。各行政村(场、居)企事业单位要深刻领会中央《决定》的精神,不失时机地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积极主动地将人口计生工作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大力加强农村生育文化建设,使农村生育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篇13

生态环境农民农村生态意识

一、环境意识的定义

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当前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农产品污染加剧,滥用饲料添加剂导致畜产品中有害物质不断超标,极大地影响食品安全,危害人体健康。据披露,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从南方的“瘦肉精”到北方的“有毒菜”,近年来,一波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不绝于耳。据农业部对工矿企业区、污染灌溉区等重点区域主要农畜产品污染情况调查,其污染物超标率达18.5%,2005年对部分省会城市农贸市场果菜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水果、蔬菜农药超标率为20%左右。

三、农民环境意识及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农民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的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境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

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二)农民环境意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民环境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境宣传工作要m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农村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好转。

四、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对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作用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是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必备的一个精神条件,从观念上改变农民对待自然的态度,改变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也能使农民把观念转化为行动,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来对我国当前农民环境意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民的环境意识总体较为薄弱,农民的环境知识匮乏,环保意志薄弱,不利于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民环境意识现状的成因环境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因而,我国的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民环境意识薄弱其次,农民素质较低农民受教育的水平低、职业技术能力差、环境法律意识和环境伦理意识较低影响了农民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还有,我国的国家政策的影响、腐败问题和公务员环境意识的薄弱都会对农民环境意识的形成产和影响,不仅如此,我国传统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也阻碍了农民环境意识的提高。

从实践引导的角度进行探讨。改变农民的观念不是最根本的,而是要把观念落实到行动中来,才是是根本的,因而,提高农民在社会实践中的环境意识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本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和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进行论述,探讨如何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水平。第一,经济实践: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一来为农民提高环境意识水平奠定物质基础,二来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模式。第二,社会实践:在农村构建一支环境意识强的环保先锋队,主要起到模范作用,以现实行动激发农民参与的热情。第三,生活实践:引导农民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第四,组织实践:引导农民建立民间环保组织。

从完善法律和规范制度的角度进行探讨。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水平,需要政府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制度,以引导农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同时,当农民的环境权利受到侵犯时,也有法律可以保障他们的生态权。同时,文章还探讨了通过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来激发农民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保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缺少的资源,农民的环境意识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提高和重视农民的环境意识,从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志家.环境意识研究:现状、困境与出路[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20-16.

[2]徐篙龄.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J].科技导报,1997(1):46-49.

[3]顾松圃,顾柏园.农村生态环境调查与分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03).

[4]朱启臻.农民环境意识的问题与对策[J].世界环境,2000(04).

[5]樊琼.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

篇14

打造干净整洁美丽乡村

——村庄清洁行动情况汇报

长沙市农业农村局

今年来,长沙市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战役,以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为目标,以村庄清洁行动为首要任务和有力抓手,以“五清一改”(清理生活垃圾、小微水体、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空心房”、旱厕,改变不良习惯)为重点,积极引导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环境脏乱差问题,全面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结合疫情防控,统筹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关于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点抓好农村垃圾、污水、粪污治理,组织开展清垃圾、清塘沟、清粪污、清旱厕、清空心房、改卫生习惯等“五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抓好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加强乡村集贸市场卫生整治和环境卫生治理行动,清扫公共区域卫生,切实清理病毒滋生场所,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大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打扫房前屋后、屋内屋外,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集中收集处置用过的口罩,强化了防范意识,严格管控、严阵以待,进一步抓好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齐心合力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战。

二、突出群众主体,推进共治共建共享。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整合各方资源,调动群众主体力量,形成全民共治共建共享良好局面。政府全力当好引领者,层层发动,全面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临街门店、住户“门前三包”(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公共秩序)制度,广泛开展“逢十”全民环境卫生清扫日、志愿者“红袖章在行动”、 学生“小手牵大手”、“回家乡、见老乡,我是党员我有责,人居环境我带头”等主题活动,宣传造势,充分激发农民群众“自己的事自己办”的自觉。村组全力充当组织者,支部、党小组、党员示范带头,通过“屋场夜话”“周末沙龙”等方式,将环境卫生文明行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传到家。广大群众成为建设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建立健全村民筹工筹劳机制,利用元旦、春节、五一节日等关键节点适时开展群众大清扫活动,向村民适当收取垃圾上门回收处置费用,全方位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美丽家园。

三、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难点各个突破。瞄准农村人居环境难点痛点问题,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紧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五治”,以“五清一改”为切入,由点及线到面铁拳整治城乡脏乱差顽疾。全市9个区县(市)103个乡镇,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35150吨、清理村内水塘数量1800口、清理村内沟渠数量690公里、清理村内淤泥数量8000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数量19050吨、清理残垣断壁4000处、张贴宣传标语数量1000条、共劝退取消、延期、按规定从快从简办理婚丧喜庆事项7000余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