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8 18:23: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的创新战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技术能力;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8-0113-05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apa ility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HE Jian-hong, HE Chang-zheng
(School of usines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00065)
A stract: This paper classifies technological capa ilities into a sorptive capacity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 ility,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into exploratory innovation and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It proposes hypothesis a out the correlation etween technical capa ility,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 enterprises from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it collects data of 257 sample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finds that technological capa ilities and innovation strateg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has stronger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an exploratory innovation, ut there is no difference 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 ility and a sorptive capa ility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capa ility; exploratory innovation; exploitative innovati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产业竞争形势的演变,我国经济增长正由过度依赖资源因素向依赖创新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缺乏严重阻碍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自主创新战略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对自主创新、自主知识产权的追求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都应当采取完全独立的、从最基本领域入手的探索式创新战略,并排斥对外部知识和信息的吸收、学习和转化。为了获取持续而稳定的创新绩效,企业必须选择恰当的创新战略方式,使之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相匹配,从而提升竞争能力。已有的研究表明,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技术能力水平与采用的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不当是导致我国企业缺乏创新绩效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还进一步考察了技术能力、创新战略和创新绩效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认为这三者互为因果,并没有明确的前因和后果[1,2]。然而,已有的研究在技术能力的本质与维度、创新战略的类别界定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所得到的结论相差也很大,并没有给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以帮助企业进行创新战略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根据技术能力对外部知识依赖程度的不同将技术能力分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吸收能力,根据创新过程中知识获取和转化方式的不同将创新战略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尝试分析企业技术能力结构对创新战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方式和路径,从而为企业进行创新战略选择提供参考。
1理论综述及研究假设
关键词:资源观;技术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7-03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与技术创新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顾客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相适应,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竞争的边界已越趋模糊,许多学者逐渐将战略规划的焦点从传统的外部导向的产业分析转变为以企业独特能力为中心的新战略观点,认为企业专有的资产或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形成“资源观”(Resources-Based View)学派。从战略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要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从技术来源、创新程度等方面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许多对创新的相关研究将“技术创新战略”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战略运作与选择下,对于组织绩效或新产品开发绩效等的影响,以“规范性”研究寻求最佳的企业决策。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以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前置与影响因子,考虑企业内在条件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研究资源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自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略理论研究,形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到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划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技术来源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划分。
(一)按技术来源划分
1.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引进购买、破译其核心技术或技术秘密基础上,实行对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立竞争地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为。
2.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参加合作的各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研究、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创新活动。
(二)按创新程度划分
1.渐进式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是一种较稳妥的创新方式,它一般是对原产品进行渐进的、分步骤的改进。这种技术创新投资费用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但它难以获得突破性创新所拥有的行业垄断地位或成本领先地位。
2.突破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取得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但突破性创新研发投资与推广产品费用大,产品进入市场周期长。
二、企业资源观相关理论
资源观是一种强调企业内部分析的战略理论,聚焦于企
业内部的资产、技能、能力和知识进行研究,近年来引起战略学界相当大的反响。资源观理论研究基础是Penrose在1959年提出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即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与经验而不断改变,其投入组合的关系也将随之不同,组织因而出现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由于组织剩余存在不完全市场当中,组织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而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后续研究,使得资源观获得空前的重视,因而在学术界成为主流观念。Barney(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通过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竞争优势,称为“资源观模式”。资源观强调以资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思考逻辑中心,将其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决策相联系,重点是辨识、澄清、培植、发展与保护组织的核心或独特资源。
在企业资源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于企业资源的含义不同学者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Barney(1991)采取较广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含公司资源、能力,以及由公司所控制的资产(assets)、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特质(firm attribute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等;而Fiol & Lyles(1985)与Wernerfelt(1989)则采取较狭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括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哪些资源会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因此应主要从企业的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方面研究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已有技术知识并创造新技术知识的能力,它体现为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组织结构及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共同价值观等。技术能力并不只是生产制造与研发的能力,它更描述了企业创新的所有活动,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市场推广,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市场计划所需的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技术能力应是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及配装以及市场扩散所需的知识、设备、信息及其诀窍等能力,能将资源转化为特定目的、任务或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密集行业中,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技术能力有助于技术的模仿、修改与创新,且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提升层次的条件。
(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
补充性资产是指一个能力资源,如销售渠道、服务能力、财务资产、无形资产和补充性产品等。对于补充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是获得创新收益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当一项创新产品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或配套材料时,如果创新企业是这种补充性资产的唯一拥有者,那么创新产品是否需要专利权的保护,已经不是重要问题。与只针对“最初的和真正的发明者”的专利权保护不同,通过补充性资产获得利润的机会向每一个掌握资产的人敞开,不论是创新者还是其他任何人。
一个缺乏某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很难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在寻求这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过程中,提供补充性资产的企业往往坚持要分享一部分创新收益,缺乏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有时不得不花费高额的代价去获得补充性资产。因此,企业在逐步导入、拓展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之后维系、扩充技术与能力成功果实的各阶段,都需要补充性资产的不断增长与配合。企业要有效的利用补充性资产,然后专注于本身的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的关系资源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业务上的往来或者战略上的运用,与外界有许多频繁与必要性的互动,不论是供货商、顾客、政府单位、研究单位、同业等等。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企业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企业的关系资源与网络关系强弱,会影响企业的营运与作业。企业间基于本身的专业形成自然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祸福与共的事业共同体,如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各种关系,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大学等学术机构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身即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不论结合的方式或内容为何,网络中的成员是借着彼此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合作来达到彼此的目的;而在信任的基础下,信息分享与学习效果也是网络内企业得以成长的重要因子,互信互赖的关系更可视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关系资源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知识外流,因此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战略上的巨大价值。
三、资源观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观点与学说,资源观的重点在于强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Grant(1991)提出的以资源观导向的战略分析架构中,说明了从资源观出发,辨识、分类,依据资源可以产生的竞争优势,再选择最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战略,战略拟定、执行之后,再以确认必须补充、增强或提升哪些资源观,形成一个循环。如下图所示:
从图的架构中可以得知,企业的资源与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最初所握有的资源,因具有专用性、独特性、模糊性等特质,因而可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辨识与分类,自身能力的识别,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可行战略,并在此过程中辨识必须增强与补足的核心资源,再一次成为循环。
从技术创新战略来看,广义的创新除产品或过程创新外,还包含组织创新、战略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应是包含在企业战略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仍是以企业制定战略的程序相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不同,对于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如采取高度的自主创新战略则需要大量的R&D资源的投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相对的如果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或者模仿创新战略,则对上述资源与能力的要求则较低。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制定战略。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胜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速度快,设计方案、品质优于对手,或成本较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强。企业若向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同时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通常以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为优先,在开发升级型产品时,由于需要更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发而突破,因而需外界专业企业的支持,以购买技术、合资或进行移转;而在开发无关性产品时,因为产品技术知识为企业完全不熟悉,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薄弱,因此倾向于自外获取技术的创新方式;而应用型产品在技术特质与原有的产品较为接近,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较能掌握,因此多以自行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创新程度方面,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受到与原有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层次的影响。通常升级型与无关型的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大、技术层次较高,而应用型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小、技术层次中等。因此,技术能力较优者的企业,采用突破性的创新战略,开发与过去企业研发方向或核心技术十分迥异的产品进行开发,产品的新颖度较高、强调创意以及开发新技术,属于高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能力较劣者的企业,则选择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以现有产品的延伸或附加新特性,新颖度较低、多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修正、改良或延伸,属于低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即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亦然。
(二)补充性资产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关系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如与客户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此将企业的关系资源纳入补充性资产加以讨论。
企业在创新产品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除核心技术外,常伴随着其他能力或资产的使用,若不能掌握这些伴随的补充性资产,创新的利润会被别家企业所乘机占有。因此,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补充性资产与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战略重要性。
当企业新进入某个行业,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商品化知识与经验等补充性资产。企业为了将其技术快速商品化推出市场,通常会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在许多研发联盟的研究中发现,联盟的组成原因多以补充性资产的取得为主要动机之一,即加入研发联盟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补充性资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当掌握的补充性资产较少时,会倾向以外部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外部的协助与合作,反之,若补充性资产较多时,则由于在创新的制造、检验、测试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源已可全然掌握,则会以内部创新方式进行开发。
企业运营过程中若缺乏补充性资产的搭配,企业的创新利得将会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由于高度创新的产品与项目在行业内全新或很少出现,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或者与可以充分掌握的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战略目标。当企业可以掌控与配置的补充性资产较高时,如上级给予充分的财务资源,与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等外部关系十分良好,由于创新所需的活动与资源都能有效掌握,无后顾之忧,故此时将会倾向于较高程度的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战略性考虑时,若缺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检验、测试等活动无法自己完成,或缺乏完成此活动的外部资源可以投入,此时以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做最有效的运用,达到最佳效益,故会倾向于较低程度的渐进式创新战略。
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即补充性资产较高的项目,将倾向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模仿或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程度上,补充性资产较高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渐进式技术创新战略。
四、小结
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一)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
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技术能力较低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模仿或合作的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战略。
(二)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定位;战略管理
一、引言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往往不具有一致性。党的十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致力于从“要素驱动”逐渐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力图从粗放、追求数量式增长转变为集约、追求质量式增长。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作为其微观构成基础的企业的参与,而作为我国经济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就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然而,如何让国有企业在具有共同的公有制特征的同时又具有差异化的战略定位,这是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能否顺利得以实现的重要问题。
二、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
可以肯定的是,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的差异将导致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绩效表现上有所不同,那为了对后者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并进而完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实施和反馈机制,就有必要先就前者进行研究和讨论。
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来看,国有企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一般认为,由于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存在,市场机制下自发形成的价格往往不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成本和收益,尤其是社会整体的成本和收益,即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由此导致私人企业无法在具有上述特征的领域以适当的价格、有效地提供满足社会需要的足够的产品或服务,这时就需要国有企业来承担起这部分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责任。除此之外,一些涉及到社会大众基本生活保障性的资源供应也通常应由国有企业来承担,如水、电、燃气等。这是因为这一类基本生活保障性的资源供给往往存在非常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供应的规模通常要达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具有经济性,而这一要求对私人企业来说通常是难以实现的。同时,私人企业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而社会大众基本生活保障性的资源供给是以追求社会全体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并且,后者为了实现其目标往往又需要以牺牲所有者权益为代价,因此对于这一类行业来说也应由国有企业主持。
从发展经济学理论来看,国有企业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往往具有更加特殊和重要的意义,也由此决定了后发国家对国有企业所应涉及的行业范围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有所扩展。一般来说,后发国家有由于在经济、技术和资源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属于依附和规则遵从的地位,因此,如果后发国家想要实现高效率的发展以追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通过发展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国有企业不失为一个良策。因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起一定范围内稀缺的资源,如果再能辅以科学、有效、一致的政策进行引导、配置和运用就有可能高效地发展一国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经济体自身的国际竞争力,进而带动经济体内其他产业和配套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一种良性自增强循环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特别的是,后发国家往往并不缺乏自然或者物质方面的资源禀赋,所缺少的其实是如何对这些资源禀赋加以有效利用的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兴办国有企业相当于起到了企业家供给的功能。政府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有利于提高这一稀缺资源的运用效率和效果,在后发国家的经济起飞阶段能够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上述两种关于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的一般性的观点之外,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具有许多其他西方国家的国有企业所不具备的特点,由此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涉足的范围可能更为广泛。首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供给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作为公有制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必须“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由此,对于我国来说,国有企业所涉足的产业并不局限在前文中所讨论过的范围,而应以是否有利于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是否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作为判断标准,而不应以行业是否属于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作为判断依据。
此外,各国在对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进行认真的反思之后认识到,以前那种崇尚经济自由发展而少受约束、甚至是不受约束的想法和做法是错误的。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政府为了防止非系统性危机演变、扩散为系统性危机而紧急采取了对部分金融机构实施国有化的措施,由此所带来的成本很可能已大大超过了自由经济在危机爆发之前所带来的收益。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出现重大问题或者面临紧急危机时能发挥出关键而特殊的作用。
从上文中的论述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中,第一个层次的内涵体现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对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可称为公益型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的第二个层次的内涵则反映了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国有企业的功能和定位的研究结果,可称为功能型国有企业;至于国有企业存在的必要性的最后一个层次的内涵主要是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来说的,可称为竞争型国有企业。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一般来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所包含的内容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定位、项目选择、合作战略以及创新保护。其中,定位是前提。如前所述,企业对自身的定位是建立在采用诸如波特的五力模型和价值链方法对企业所处环境中的机会、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劣势的公正、客观、准确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企业定位确定了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接下来的项目选择、合作战略以及创新保护机制的决策和活动。因此,下文在上文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功能划分和定位的基础上分别对各类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过程中所对应的项目选择、合作战略以及创新保护机制依次进行讨论。下表归纳了基于上文中功能和定位的讨论内容所得出的三类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第一类,竞争型国有企业。可以认为,竞争型国有企业在产权结构、治理方式以及运营管理方面与处在同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私有企业具有较大的相似性。竞争型国有企业同样以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为其基本目标,其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作用在于增强经济活力,并在此基础上力图起到增强国有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的更深一层次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出,首先,竞争型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项目选择上可能更倾向于进行定量分析而非定性分析。竞争型国有企业之所以做出上述选择是因为,一方面,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定量分析侧重于短期收益,企业更聚焦于明确、可行的市场化、商业化目标;另一方,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依赖于企业外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结合上文中关于我国竞争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和定位的分析以及我国宏观经济、社会长期以较为稳定、可预测的路径发展的客观事实,因此我国竞争型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的项目选择方法上更可能倾向于采用定量分析法。其次,竞争型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合作战略方面的分析过程与处于同样环境中的私人企业基本相同,选择的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合作战略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资源的匹配性,另一个是战略的匹配性。事实上,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合作战略的制定过程可以归纳为对三个问题的回答:是否需要合作?如何选择合作伙伴?如何进行合作监管?而竞争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合作战略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则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由企业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的反应,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许可证、外包以及集体研究组织等等,不一而足。正如钱德勒所说,“结构服从于战略”。最后,竞争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和市场定位决定了其对技术创新成果所采取的保护机制也更倾向于企业纯粹的市场化行为。企业技术创新保护机制可以视为完全私有化系统到完全开放性系统的连续体,特定企业对其技术创新成果所采用的保护机制可以视为这一连续体中的一点。由此,竞争型国有企业由于其在功能划分和定位方面与处于同样环境中的私人企业有较大的相似性,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过程中两者的行为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第二类,功能型国有企业。首先,功能型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项目选择的方法上更倾向于采用定性分析而非定量分析法,如问题扫描法和技术综合框架分析法。这是由功能型国有企业主要以追求增强自身进而国家竞争力的长期战略目标所决定的。其次,功能型国有企业应致力于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联盟网络并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层面上来看,在功能型国有企业所涉足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全产业链上,其占据着关键的节点。基于这一事实,功能型国有企业应鼓励、引导和利用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源和能力,致力于组建和完善以自身为中心的技术创新联盟网络,发挥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这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功能型国有企业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和释放其他所有制经济的活力,后者的实现进而能强化前者的作用范围和效果。这样就形成了在明确的战略目标的导向下,积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增强我国宏观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良性循环的局面。最后,功能型国有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所采用的保护机制偏重于对架构控制和对标准化、兼容性的强调,可以称之为核心保护、平台开放的技术创新保护机制。由于功能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和定位的战略导向性,其技术创新活动旨在产出占据国内甚至国际主导设计地位的技术创新成果。因此,功能型国有企业对相关领域技术创新的核心组件应采用完全私有化的保护机制以确保对技术创新的架构控制力,同时围绕核心组件形成对技术标准和兼容性有所要求的开放式平台,提高技术创新的渗透速度,充分利用技术创新的网络外部性。由此,功能型国有企业在功能划分和定位上所具有的战略导向性通过层层分解的方式具体表现在了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整个过程的各个组成环节之中,反过来,各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协作形成的有机链,有助于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发挥,增强国有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第三类,公益型国有企业。如前文中所述,公益型国有企业多处于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垄断性行业,其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在保证产品和服务提供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同时,尽可能扩大产品和服务所能覆盖的范围,其理想状态是人皆可享。换句话说,公益型国有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生产运营的绩效。从公益型国有企业的功能划分和定位来看,其在管理运作以及目标指向方面与公立大学有很大的相似度。因此,政府对公益型国有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倾向于不做过多且具体的要求,即使有所要求,这些要求也可能是基于企业结合自身能力、资源以及行业技术特性而开展的开放、具有目标指向的应用研究以及有利于提升企业生产运营绩效的技术开发活动,同时企业对技术创新成果更倾向于采用较为开放的创新保护机制。
四、结语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为了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由投资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转型。为此,对我国宏观经济起到主导作用的国有企业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随着多年来我们对国有企业理论和实践的认识的升华,为了使国有企业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型方面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应该摒弃过去那种简单的“一刀切”式的做法而采取分类处置、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强调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进行差异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绩效并进而增强我国宏观经济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总是动态、复杂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仅仅是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始,具体的活动绩效还依赖于科学、有效的战略实施过程。但无论如何,差异化、具有针对性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选择是决定新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绩效的前提,好的开头也许意味着成功了一半。
注释:
①考虑到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涉及的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来说面临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并且技术进步对于经济体自身的历史积累依赖性可能也更强。因此,在发达国家也可能存在对国有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文中的论述只是为了说明国有企业涉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可能更为重要,但这并不具有绝对性。
参考文献:
[1][美]梅丽莎·A. 希林.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M].谢伟,,李培馨,夏露蟾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1.
[2]金碚,黄群慧.“新型国有企业”现象初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6).
[3]余菁.走出国有企业理论纷争的丛林: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目标、绩效和治理问题的综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1).
[4]金碚.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10(4).
[5]任重,王继翔.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演进:另一种视角的解读——关于“国退民进”与“国进民退”争议的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10(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有企业内部的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因此,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该首先从规范中小企业自身开始,其次是外部的完善,例如中介机构建设、融资制度、金融产品的创新等,内外兼修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内外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有好多的方法是可以创新的,特归纳如下,希望能为中小企业更快更好地解决融资难问题有所帮助。
内部治理与外部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创新中小企业信用度低始终是其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财务管理上的混乱,要想杜绝假报表、假合同现象的发生,使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资产负债及代销等情况,就必须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首先,应该努力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和内控监督机制。其次,应强化经营管理者的信息披露意识,提高信息透明度。再次,必须要与外部激励结合起来,即要与企业的既得利益链接起来,建立信用档案制度,将那些财务真实健全的信誉良好的企业列入光荣榜,向金融部门推介,在资金供给上优先考虑,或是采取优惠利率等方式加以鼓励。对于有骗贷或恶意违约行为的中小企业应列入黑名单,在金融同业中对其进行通报,使得金融机构能够共同对其进行惩罚性的禁贷,以增加中小企业违约的损失成本。中小企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只有在能起到惩罚和奖励作用时,才能使中小企业认真地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及财务信息的管理。
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创新中小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由于其生产经营的规模较小、信用度低、抵押物不足或难以评估等特征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遭受损失的风险增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金融债权的可得性,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举措。但在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时需要包括以下几点的创新:第一,逐步形成分层次的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分层次主要体现在既要适度依靠财政对担保的投入支持,又要积极推动商业性和企业互担保机构,把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体系设计成政策性与商企互助担保互为补充的担保体系。第二,强化担保机构的风险责任。担保机构不能因为有财政的支持而任意担保,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不能因为有担保机构的存在而任意地放贷,都不去考量风险责任,所以必须要规范担保业务的发展,建立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的风险责任磋商机制,使其与商业银行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并要以具有法律效力的风险分担责任书的书面形式来确定风险责任。只有这样做,才能既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又有助于分散担保风险。第三,成立专门的信用担保基金,实现政企分离,避免行政干预对担保业务的影响,扩大商业性担保的规模和担保能力,提高风险控制水平。第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再担保业务,对信用担保实行连环保险,以扩大担保基金规模,不仅包括政府担保还应包括商业担保、互助担保,其核心是确定再担保比例。
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部门要转变过去审慎放贷观念,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完善服务措施,创新中小企业融资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理财提供辅导和服务。第一,定期组织召开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会,银企推介会等,及时掌握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特点及信贷需求情况。同时要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订单、订单的执行情况、销售情况、产品出入库情况、工资、用水用电、纳税情况、库存情况等相关“软信息”。对于好的中小企业、项目,金融部门积极配合金融产品创新,打造银企融资的绿色通道。第二,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体制,目前虽然很多金融机构都设立单独的中小企业部,但信贷准入条件、审批程序和授权、考核评价、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等各体系仍需继续探讨,深化改革,不能只停留在机构的单独设置上,更重要的是制度的一系列配套改革。要使那些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不论规模大小、所有制如何,都能得到应有的信贷支持。第三,拓宽票据贴现的使用范围,要对资信良好、现金流量稳定的中小企业加大推广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以缓解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
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生存周期相对较短、管理不规范、信用级别低等自身特点使其在各国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问题。那么,如何针对中小企业来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和创新将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要素,下面集合了几种金融创新产品,希望能对中小企业融资产品的创新和推广有所启迪。
融资租赁的创新形式融资租赁又称金融租赁或财务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的这样一种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新型金融产品。具体来讲,出租人一般是指租赁公司,租赁公司按照企业所选定的设备,帮助企业付钱购得设备,企业享有设备的使用权并按照约定分期支付设备使用的租金,租赁期满,企业取得设备的所有权。如果期间出现问题,租赁公司可以回收、处理租赁物,因而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的资信和担保要求不高,适合中小企业引进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需要。但鉴于中小企业信用度普遍较低,租赁公司不愿与中小企业合作的情况,可以通过中介机构的作用来推动此项业务的展开。例如,采用信用推荐的方法,可以尝试由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或银行等相关机构来推荐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履约担保或个人信用担保等方式来强化其信用级别。另外,银行也可以为租赁公司提供设备贷款优惠等措施来鼓励租赁公司的积极参与,形成担保公司或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担保,银行向租赁公司提供优惠贷款等双效激励制度以推动融资租赁在中小企业中的大力推广。
无形资产质押的创新形式此种类型的融资主要是针对无形资产比较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它们一般拥有多项专利权、著作权等,可以尝试以专利权和著作权为抵押物,获得银行贷款。例如,A科技企业拥有两个基因产品,且该产品已完成相关药品的中试,可投入市场,但项目进入产业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流动资金。那么商业银行可以考虑以基因产品开发权为质押物,请专家对基因产品知识产权收益权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质押物的价值和贷款额度。通过出质人与质权人订立的书面合同,并办理相关质押登记,使这家科技型企业及时获得资金的支持。
关键词:现代物流企业;安全管理;策略
Abstract:Asthemarketeconomydevelops,thechangesoftime,China’slogisticshasbrokenthroughthetraditionalareas.Modernlogisticsinthefieldofproduction,circulationofmaterials,inthefieldofcommoditycirculationandcirculation;logisticsmanagementisabusiness-to-processmaterialscirculationoftheorganization,coordinationandcontrol.Modernlogisticsindustrytransformation,andsecuritymanagementalsowillbeinalotofnewchanges.Therefore,inthemodernlogisticsenterprisesecuritymanagement,onlyonthemodelofsafetymanagementreformandinnovationcanensurethesafetyofenterprises.
Keywords:modernlogisticsenterprises;safetymanagement;strategy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企业原有的体制己经或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管理工作同时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安全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现状
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的运输、仓储、联运、货代等企业也加快了业务重组和资源整合的步伐;新兴物流企业在努力扩大规模和提升水平;民营和外资物流企业纷纷兴起和加入,加速拓展市场。目前,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目前中国物流业发展现状看,具有现代物流特征的物流企业一部分是在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的基础上,通过物流服务的延伸和运作方式的变革转变为物流公司;还有一部分是为满足物流市场的需求,以物流事业为经营内容的新型物流企业,其中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以提供物流信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方物流企业等。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也存在许多安全管理弊端,抑制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2保证现代物流企业安全运营的创新管理策略
2.1实施领导干部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企业安全工作落实与否,关键在于领导。真正做到企业法人代表是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具体抓,负具体责任;其他工作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内的安全工作负责任,形成齐抓共管保安全的局面。具体说:一是企业经理重视安全,言传身教带动各基层部门负责人都来重视安全工作。经理要亲自参加企业每个月的安全工作例会,听取部门安全工作汇报,掌握各种动态,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亲自过问上级布置的各项安全工作和专项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参加重大的或专项的安全检查,使职工感受到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分管领导真抓实干,做好细致的安排与责任落实工作;三是其他领导在其分管工作中支持和服从安全工作的要求,避免产生矛盾和抵触,形成齐抓共管、确保安全的局面。
2.2树立安全经营观念,促使安全与经营的协调统一。安全和经营是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成本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在人们的思想中,安全投入是一种不能直接获得收益的投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运作中,把利润和安全投入放在一起来衡量的时候,往往会把利润放在更为优先的位置来考虑。但是我们要从思想上明确,省去了安全投入,是否就是省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呢。当安全工作与经营有矛盾时,要通过我们的工作将其化解,达到安全与经营的统一。要避免把安全与经营割裂开的倾向,处理好“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辩证关系。当生产与安全有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安全。这就给安全管理人员吃了定心丸,使他们消除了顾虑,挺起腰杆敢抓敢管。在措施上,以是否确保安全为其他工作取舍的前提,使安全管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有效地维护了安全监督的权威性。同时强调不能因为怕承担责任不敢开拓经营。随着经营的搞活,必然产生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如公司把一部分仓库、店面租给客户自行保管,会出现一些客户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或因片面强调设施利用率忽视安全有关规定的现象。
2.3建立合理规章制度,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企业的安全工作必须有据可依、依法管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国家《消防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出台,为企业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法管理的依据和保障。作为物流企业应在国家法律法规整体架构的基础上,结合经营情况和服务方式的变化对企业的安全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改、补充、完善,形成企业安全制度。随着仓库外租形式的出现,需要跟上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自查、责任自负、隐患自除、接受监督”的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外租仓库安全责任书制度等。每年初,在制定经济工作计划的同时应做出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分解表》,与“管钱管物”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外租户等签订专项责任书,对灭火器材的保养、维修、换药和特殊储备保养,对特殊工种的培训等均做出时间安排,使各项安全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门、班组、岗位。这样,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由谁指定,一目了然,确保各项安全基础工作有序进行。2.4加强监督,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安全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和规范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二是抓现场安全管理。现场的安全管理是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脚踏实地,做好细致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巡回检查、再检查,整改、再整改来促进企业安全制度的落实。
物流企业要坚持每月一检查,库区每周一检查,仓库“一日二查”制度,采取二级查与专业查相结合;集中查和抽查相结合;领导查和夜查相结合;季节查和节日查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多次大检查,借助于社会大气候,推动安全工作不断改进。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严格整改措施相结合,对许多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达到了超前预防,及时清理隐患的目的。认真做好各级安全检查记录,对查出的隐患,严格按照规定填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实行整改反馈,落实不安全因素的整改工作。随着企业情况的变化,安全工作往往会出现新的难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因此,在抓表面上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安排研究、探索和解决一些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力求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新的突破和提高。
坚持把自管库纳入企业安全管理范围,做到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标准。当然,严格对自管库的管理是一个艰苦细致的工作过程,自管库往往为了省钱,或为了赶任务,或图一时方便,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禁烟区内抽烟、明火作业、乱拉乱搭电线、使用高功率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有时今天检查发现的问题纠正了,明天类似的问题又会发生,因此生产现场管理关键在于持之以恒、一丝不苟地抓落实;二是改进工作方法,提高管理水平。而对常遇到的自管库对安全检查不配合,隐患整改落实难的问题和甚至出现租赁双方关系紧张的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搞好自管库的安全工作离不开承租方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因此,安全管理也要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生硬,要经常与租户交流、沟通,尽可能为租户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生活上的困难,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化解矛盾,以取得工作上的相互支持。
2.5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增强了,就会减少不安全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如一个企业经营者的安全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能跟上企业经营管理和社会现代生活的需要,自然会认为应该投入资金改善安全设施,他的行为就能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安全要求。一个职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了,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会自觉地用安全要求去面对工作和生活,这样就会将各类事故拒之门外,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灵魂。很多事故的发生,往往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环节,哪个时刻出了某一个事故,而是缺乏安全意识所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和教育,用钢性的力度来增强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让我们的行为服从环境的需要,按照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同时要重点加强对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对保安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强化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向专业化法制化靠拢,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安全管理法规武装头脑,使他们能用法制法规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及日常工作,使安全保卫工作更加法制化,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
总之,进入21世纪,变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变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们学习的速度。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变化的世界对供应链管理、对第三方物流和对运输、仓储、国际物流、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都带来了挑战,企业物流管理必须自身变革,才能应对挑战。在现代物流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坚持做到领导对安全的责任落实到位、规章制度规范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到位,才确保企业的安全,促使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农建.物流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汪波.以资源整合发展物流营销的基本战略[J].综合运输,2005(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