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8 18:23: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业链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云计算 产业链 融资策略
一、引言
当前,中国云计算产业尚处于导入和准备阶段。根据赛迪顾问最新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云计算服务市场规模将增长到606.78亿元,到“十二五”末,产值规模将突破万亿。随着我国云计算的产业化快速发展,从知识创新到产业化的各阶段都产生大量而持续的资金需求。然而,由于金融机构对云企业认知不足、融资标准缺失、融资风险难以规范等诸多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企业的接受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学术界针对云计算产业金融方面的研究也大都偏向技术应用层面,涉及企业发展根源的融资策略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为基础的融资策略研究思路。在深度剖析云计算产业链特征、资金特征和风险特征的基础上,找出能与云产业特征相匹配的阶段性融资策略,旨在为我国云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思路。
二、我国云计算产业链细分
目前学术界常用IaaS、PaaS以及SaaS这三个层面概括云计算产业链。然而IaaS等仅仅只是云计算产业的三种服务模式,没有包涵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生产以及衍生产业的环节。为了有针对性地剖析云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特点,本文重新对云计算的产业链进行了划分,如图1所示。
三、云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分析
充分把握产业链每个环节的资金投入、运行、回笼周期,有利于企业在选择融资策略时提高针对性、有效性以及准确性。通过以上对云计算产业链的细分及各阶段的业务形态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层次云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
(一)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融资需求特征
云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主要环节包括基础设施研发、产品产业化和市场推广三方面。在交付使用方之前,基础设施提供商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来承揽项目垫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造是对大量高技术设备的组装和配置安排,在技术层面上门槛较低,同时基础设施商还拥有厂房与设备等实体可作为抵押物资融资。这些都使得基础设施提供商具备较好的融资基础,对于金融机构来说风险可控性较强。
(二)云服务供应商的资金需求特征
云服务供应商分为基础、平台及应用三个方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
首先,在IaaS服务层面,云服务的提供商主要向用户或组织提供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资源服务,需在基础设施的购置及运维上投入大量的资金。由于基础设施服务是建立在企业用户对云平台的需求基础上,服务提供商将虚拟硬件作为服务租售给所需的用户并给予用户对这些设施的访问和控制权,因此对于该环节的企业来说,用户对服务的需求是可持续的。并且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在硬件设施上降低了基础即服务企业的开发成本与技术风险,因此该环节的企业风险偏好相对较低。
PaaS层面,提供商主要为满足用户某种特定需求而提供其消费的软件的计算能力。因此,服务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科研人员投入到研发具有良好兼容性、扩展性和功能强大的云平台项目中,从而产生规模较大的资金需求。在平台研发期间,提供商面临着较大的时间成本和技术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的概念刚刚引入,还没有被用户普遍接受,研发出来的平台市场推广成本巨大。因此,该环节的资金需求风险偏好较强。
SaaS层面,使得研发应用程序的门槛降低,应用程序作为应用即服务的提供商的主要业务,其应用的种类和市场决定了应用服务提供商经营的业绩,于是提供商将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应用产品的研发,资金流向单一,因此资金需求规模较小。由于应用即服务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拥有众多的提供商,所以市场竞争激烈,服务提供商将面临强大的市场风险,会因为服务产品不能被市场接受而导致项目失败。并且,应用产品研发的过程中也有较大的技术风险。
(三)增值服务企业资金需求特征与风险评估
与应用即服务类似的是,增值服务提供商的资金流向大都集中在软件研发上,对于硬件设备的购置需求较小。且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商以自由企业为主,对企业的实力和规模要求不受限制。除个别具有实力的企业巨头外,大多数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属于中小型企业规模,甚至是微型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费有限,研发项目单一,经营规模不大,因此资金需求规模也较小。但有别于应用即服务的是,增值服务的范围还涉及行业解决方案、规划咨询服务等内容,市场提供商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中小服务提供商面临较强的市场风险,成长和成熟的可能性较小,因此风险偏好较强。
四、基于产业链的云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企业阶段性融资策略是针对处于产业链不同阶段的云企业资金需求特征,并结合各种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可行的融资形式。根据上述对产业链上云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特征,可进一步提出以下阶段性融资策略选择。
(一)基础设施提供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产业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风险低的特点。处于这个层次的云企业一般拥有大量生产云计算基础设施的物理资产甚至云计算产业园的土地资产,这些资产都可以作为融资抵押或固定资产偿债,对于银行来说融资风险是可控的。所以抵押类贷款是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传统性融资策略。同时,夹层融资策略能满足处于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资金需求。从融资成本上来说,成长期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已经具有稳定增长的历史,企业通过引入兼具债权和股权性质的夹层资金,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总融资成本,促进企业的扩张和发展。
(二)云服务供应商融资策略选择
云计算基础即服务(IaaS)提供商具有向用户提供基础设施租赁的服务,因此,融资租赁必然成为其首选融资策略。云计算基础即服务的提供商对于融资租赁的需求主要在于对云基础设施的购买上。云基础设施的购买,要花费大量的流动资金,若运用融资租赁则会减小云服务提供商短时间内资金支出的规模,有利于基础即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平台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比较适合该环节服务提供商的市场融资方式主要有夹层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策略。目前我国处于PaaS服务提供商都是传统IT产业发展较好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例如微软、Google、新浪等企业,企业在云计算市场占有较大份额。这些条件都比较符合夹层融资的基本要求,因此PaaS服务提供商可以选择夹层融资来获取所需资金。同时,这些企业还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评估机构的评估,用知识产权作为债权担保以获取资金。
与平台即服务(PaaS)相比,虽然SaaS服务提供商也需要研发软件和推广市场,但是其提供商规模和研发难度都要小得多。当用户需要某种服务的时候,不再自己投资开发,而是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比如从SaaS提供商那里租用CRM服务。根据软件即服务提供商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收益特征,企业可考虑使用天使投资、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担保等融资策略。其中供应链融资策略是SaaS服务提供商比较理想的融资策略。通过利用业务合作对象的资信实力,一方面有助于帮助中小软件提供商解决融资难问题;另一方面,SaaS服务提供商还可以通过这一融资策略来获取银行授信,以企业的应收账款作为质押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增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赊购赊销中的信用能力。
(三)增值服务提供商融资策略
处于该层次的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因此,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应坚持以灵活的市场化融资策略,企业可采取风险投资类策略、贷款类策略以及担保类策略相结合的方式。风投类策略方面,天使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风险投资的进入与当前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面临的高风险相匹配。据赛迪投资顾问统计,2010年至2011年10月,中国软件企业通过天使投资进行股权融资的案例总量为9例,仅有1例披露了股权融资金额,金额较小,且是一次性投入。贷款融资方面,供应链融资可成为主要模式。另外,互助担保、知识产权担保等担保类策略也为云计算增值服务提供商有效方法。虽然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规模不大,融资能力不强。但是通过互助担保等创新融资策略,不仅提高了该类企业的融资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同时,由于云计算增值服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拥有的是高新技术,缺乏传统融资担保标的,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资金。因此,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即知识产权资源进行担保融资是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融资策略选择。
五、小结
本文从产业链角度把握住了各类云计算企业的基本融资特点,通过分析其业务特征、融资特征和风险特征,构建了能与其相匹配的融资策略框架,为不同层次的云企业在今后的融资实践应用中提供了思路与方向。但阶段性融资策略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本文仅进行了云企业融资策略的梳理,今后产业链每个阶段的融资策略都可以继续展开深入研究,并且还可以在未来的云企业实践中加强金融创新,实现云企业融资策略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赛迪顾问.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R],2011.
[2]洪峥.雾里看花:云计算中的投融资机会[J].国际融资,2011(01).
[3]陈滢.谈本土云计算项目融资困境[J].科技创业,2011(09):100.
[4]张纪元.云计算产业链和基本特征及电信运营商盈利模式[J].广东通信技术,2011(08).
[5]张建文,汪鑫.云计算技术在银行中的应用探讨[J].华南金融电脑,2009(06):16-19.
[6]谢世清.论云计算及其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J].金融与经济,2010(11):9-11.
关键词:复杂网络;投入产出表; 拓扑特征;产业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95
一、引言
产业关联网络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有机总体。这个网络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不同的经济区域构成的。从形成机制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关联网络由不同经济部门通过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等纽带有机地构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s)。
分析产业关联网络的有力工具之一就是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s)。WLeontief(1936)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并研究、编制了投入产出表,为学术界研究国民经济系统中投入产出关系提供了有效工具,通过投入产出表可以揭示出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但随着国民经济部门的不断发展与细化,投入产出表的体量越发庞大,以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消耗中间产出矩阵为例,从最简单的三产投入产出表发展到现在的13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一些指标如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从最简单9个(3×3矩阵)增长到1764个(42×42矩阵),再到现在的19321个(139×139矩阵)。指标增多与数据增多带来的是更为烦琐的关系,不利于有效地研究国民经济系统的宏观特征与内部联系。
复杂网络理论(Complex Networks Theory)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融合数学、物理学、系统科学等理论知识,对复杂系统的内在性质进行分析研究,为复杂系统的形成、联系与运行机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工具。本研究将借助相关理论,将北京产业系统视为一个复杂网络,以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将不同经济部类视为网络中的节点,不同经济部类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视为节点之间的连接线段,构造一个以经济部门为基础节点,节点之间相互联系的北京产业关联网络模型,通过复杂网络的统计学分析与揭示它的拓扑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为深层次研究打下基础。
二、研究述评
Erdos与Renyi(1960)建立的随机图理论(Random Graph theory)是现代复杂网络理论研究的滥觞。DJWatts和SHStrogatz(1998)提出的WS小世界模型,刻画了现实社会中网络关系的部分规则部分随机特性。ALBarabasi和RAlbert(1999)提出的BA无标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现实网络关系中的不均衡性、非平衡性和复杂性。这三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推进了学术界对于复杂网络的研究进程,在这几个复杂网络模型的基础上,专家学者们又增加了不同的建模条件,陆续发展出来各种不同的复杂网络模型。
国内的学者学习借鉴了复杂网络模型的构建思想,利用它来分析国家和地区经济体系的内在特征与联系。方爱丽、高齐圣、张嗣瀛(2008)提出了投入产出关联网络模型及其统计属性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思路,刘刚、郭敏(2009)发现直接消耗系数为边的中国122部门产业网络为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度、权及边权近似幂律分布,度簇之间、度度之间为负相关,度与权之间为正相关;王茂军(2013)利用2005年北京市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建立了产业交易链接网络,分析了该网络的基本特征;基于调节变量回归分析方法,讨论了产业网络在产业发展规模中的效能。
以上研究为本文提供了充实的基础,但也应该注意到以上研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仅仅分析了产业网络系统的某些拓扑特征,说明其所属的复杂网络性质,并没有揭示这些特征的内在本质与相互联系,这是本研究将要重点改进之处;其次;有些研究以直接消耗系数为边的方法还有待于改进,以完全消耗系数为边更能反映出产业网络系统的内在联系,这是本文将要突破的地方;最后,有些研究的数据需要更新,以往的研究都是基于2005年或2007年的数据,而我国2010年的42部门投入产出表、2012年的139部门投入产出表均已公布,现实研究要以最新的数据为基础,这样才能揭示出当前我国产业网络体系的内在特征。
三、模型构建与建模数据
复杂网络模型的构建需要有节点(Nodes)、边(Edges)和连接规则(Rules)。
(一)节点构造
本文以投入产出表延长表为基础,将投入产出表中的42个不同部门视为复杂网络的节点(Node),为了研究方便起见,按照字母顺序对这42个节点进行命名(见表1)。
(二)边的构造
在构造点之间的边(Edge)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为了简化问题,更加深刻地揭示产业网络系统之间的内部联系,节点之间的边的构造应采用无向无权边(Undirect & Unweighted)。因为,无向无权图可以通过对有向图的无向化处理和加权图的阈值化处理而得到,无权无向图是最简单的表现方式,有助于简明扼要地描述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第二,避免构成一个全局耦合网络(Globally Coupled Network)。我们知道,在投入产出表中每个行业部类之间都有联系,如果不采用阈值化处理的话,那将构成一个全局耦合网络: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有边直接相连。这样的模型的确反映了现实联系,但不利于我们深入分析问题,一些本质关系被繁芜的关联所覆盖。因此,在构建模型时应该采用阈值化处理,设定阈值。即两个节点之间的联系大于或等于这一阈值的视为“有联系”,设定一条边,低于这一阈值的视为“无联系”,不设边(具体设定见下文)。
第三,应采用完全消耗系数的行业平均值作为阈值。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直接消耗系数作为边的权,但本文将采用完全消耗系数作为连边的阈值。在产业网络各部门之间,各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除有直接的生产联系外,还有间接联系,这使得各种产品间的相互消耗除了直接消耗外,还有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则是这种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的全面反映。与直接消耗技术相比,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通过计算可以得到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式:
B=(I-A)-1-I
计算出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其中:A,B为42×42矩阵,I为单位矩阵。得到完全消耗矩阵后,计算矩阵中1764个元素的平均值,得到阈值化系数θ。
(三)连接规则
至此,我们明确了点、边之后,就可以设定连接规则,构建一个以完全消耗矩阵B为基础(bij为矩阵元素),有42个节点的产业网络系统复杂网络模型G(42,Eij)。注意,为了简化模型突出重点,这个模型中没有自环(self-edge),也没有重边(multi-edge)。其中连接规则(邻接矩阵Eij)如下式所列,1代表两点之间有边相连,表示有联系,0代表两点之间无边相连,表示无联系:
第一,核心(Nucleus,图2的黑圈内的部分),它们是由kmax-壳中9个节点组成,这些节点包括:A、B、F、L、M、W、AA、AD、AE。这些节点具有最高的度,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
第二,对等连通片(Peer-connected component,图2中黑圈外灰圈内的部分)。这些节点包括K、C、I、N、E、G、J、AF、AL、D、H、U、V、Z、AN、AP等,这些节点具有一定的度,处于网络中的中间位置。
第三,孤立片(Isolated component,图2中白色圈的部分)。这些节点的度较低,处于网络中的边缘位置,只有通过网络中的核心节点才能与网络的其他部分联系。
五、分析与解释
(一)对度、平均度与度分布的分析与解释
度、平均度和度分布是复杂网络的最基本网络特征。对于本文所设定的产业网络系统复杂网络模型G(42,Eij)而言,度就是刻画与反映不同生产部类之间的显著联系性(设立边的时候进行了阈值化处理)。
从计算结果来看,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中Dmax=14(C、O、P节点),对照表1,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具有最大的度值,这三类行业与其他国民经济行业具有较高的联系度,是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从实际情况上来看,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为社会生产提供能源支持,金属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为社会生产,特别是现代化大生产提供生产资料,这些行业在我国产业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模型中Dmin=4(AC节点),对照表1,表明批发和零售业与其他国民经济行业的显著联系性较低。从实际情况来看,批发和零售业是终端行业,基本上没有下游产业,直接面对广大消费群体,其与其他产业的显著联系性较低也是正常的。平均度为Daverage=10357,表明每个行业平均与上下游10个产业之间保持紧密联系,一个产业变动将会带动上下游10个产业变动。
度分布服从泊松分布表明产业网络系统复杂网络模型属于同质性网络(也称为均匀网络,Homogeneous network),网络中的度基本上分布在平均度Daverage周边,度值在5~15的情况占据了95%的可能性,极大的度与极小的度出现的可能性很低(如图3所示)。这表明国民经济中的生产部类是普遍联系的,每个部类都与其他部类保持紧密联系,并不存在着一业独大并独自发展的极端情况。
(二)对路径长度的分析
通过软件计算得出,产业网络系统网络G(42,Eij)模型中有172条边,这表明42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显著性联系有172对。其中最大路径长度Lmax=4,是节点D和节点 AF之间的联系,对照表1,可以发现金属矿采选产品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路径行业最大,说明在这些显著联系中,这两个行业的联系程度最低,产业关联较为疏远。整个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average=183833,表明任意两个产业之间只要通过1个产业就可以产生联系,呈现出明显的“小世界”特性,尽管“隔行如隔山”,整个经济体系内部三产部类繁多,但是内在联系却十分紧密。
图3 模型节点度的概率分布散点图
注:横坐标表示样本个数n,纵坐标表示概率值p
(三)对聚类系数的分析与解释
通过软件计算可以得出产业网络系统网络G(42,Eij)模型的聚类系数C=03646。国民经济部类中任意三个产业当中,互有紧密联系的概率为03646,其值较低说明我国产业群效应不明显,产业群的显著联系水平不高,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四)对中心性的分析与解释
在本模型中,度数中心性最大的节点为C、O、P∶DCimax=03414,对应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度中心性说明这个节点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就越重要,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制品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实际地位来看,这三大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支柱产业,这三个产业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对各部门、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介数中心性最大的节点为BCimax=008784(节点L),对应的产业是化学产品制造业。从控制信息传输的角度而言,介数越高的节点其重要性也越大,去除这些节点后对于网络信息的传输影响性也就越大。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信息的传输主要是通过的生产要素价格作为信号。化学产品制造业对发展农业生产,扩大工业原料,巩固国防,发展尖端科学技术,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开展综合利用都有很大作用,它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产要素价格的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近中心性最大的节点为CCimax=04000(节点AH、AJ),对应的产业是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根据定义,接近数最大的节点对于信息的流动具有最佳的观察视野。从这两个行业的内在属性来看,它们都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等特点。房地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众多,价值链联系紧密,较其他产业来看其要素价格信号传导作用较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提供智力支持,智力成果的应用本质上属于高质量的加工信息的传输。因此,这两个行业的具有显著的先导性,具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功能。
(五)对k-核分解与解释
基于度的k-核分解的最直观意义就是甄别核心产业和边缘产业。通过分解可以发现,节点A、B、F、L、M、W、AA、AD、AE对应的产业是农业、煤炭采矿、食品和烟草行业、化学产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废品废料处理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住宿餐饮业。这些节点在模型中体现出来的特点是有着较大的度,这说明这些产业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尽管总体产值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有限(占比7485%),但这些行业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经济社会运行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与之相对应的处在孤立片的节点为Q、R、S、T、X、AC、AI、AJ、AK、AM、AO等节点,对应的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行业的度值较低,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居于下游,与国民经济部门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度较低。
其他节点位于核心和孤立片之中,具有一定的产业联系度,也具有一定的国民经济带动能力,但在模型中的地位不及核心产业。
六、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在学习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0年投入产出表的完全消耗系数矩阵,设定连接阈值,构建了一个以42个部门为节点的复杂网络模型G(42,Eij)。通过Pajek软件分析了该网络的几大拓扑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
网络模型中的Dmax=14(C、O、P节点),Dmin=4(AC节点),平均度为Daverage=10357,节点度分布属于泊松分布,表明网络性质是同质性网络。模型中有共有172条路径,其中最大路径长度Lmax=4,(节点D和节点 AF之间);平均路径长度Laverage=183833,具备了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特性。模型的聚类系数为C=03646。度数中心性最大的节点为C、O、P,DCimax=03414;介数中心值最大的节点是L,BCimax=008784;接近中心性CCimax=04000(节点AH、AJ)。进行6-核分解,可以将网络上的节点划分成核心、对等连通片和孤立片三层。随后,本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指出了这些拓扑特征的产业经济学和产业网络学含义。
需要指出的是,在后续研究中以下几个方向是需要重点突破的。
首先,进行历时态的拓扑性质对比,比较不同时间段的产业网络的网络拓扑特征,探寻国民经济系统的内在规律性;其次,考虑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入流出关系,引入有权有向图,对国民经济系统深层次联系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利用软件分析网络模型中的群落、派系和层次,对产业集群以及产业去除后的鲁棒性进行研究,为提出对策性建议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钟契夫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2]王海建经济结构变动与能源需求的投入产出分析[J].统计研究,1999(6):30-34
[3]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4]赵进文,温宇静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投入产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4(4):3-12
[5]李勇复杂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5
[6]黄守坤,李文彬产业网络及其演变模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4):53-60
[7]刘涛,,陈晓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概述[J].系统工程,2005,23(6):1-7
[8]汪小帆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方爱丽,高齐圣,张嗣瀛投入产出关联网络模型及其统计属性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9):34-38
[10]刘刚,郭敏中国宏观经济多部门网络及其性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 (2):31-34
[11]王茂军,柴箐北京市产业网络结构特征与调节效应[J].地理研究,2013(3):543-555
[12]Leontief W WQuantitative Input-Output Relations in the Economic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J].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1936, 18(3):105-125.
[13]Erd?s, P, Rényi, AOn Random Graphs I[J].Publ.math.debrecen, 1959,6(6):290-297.
[14]Freeman L CA Set of Measures of Centrality Based on Betweenness[C].Sociometry1977:35-41.
[15]Freeman L C, Borgatti S P, White D RCentrality in valued graphs: A measure of betweenness based on network flow[J].Social Networks, 1991, 13(2):141-154.
[16]Watts D J, Strogatz S HCollective dynamics of 'small-world' networks.[J].Nature, 1998, 393(6684):440-442.
[17]Barabasi A L, Albert REmergence of Scaling in Random Networks[J].Science, 1999, 286(5439):509-512.
[18]Albert R, Barabasi A LStatistical 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J].Review of Modern Physics, 2001, 74(1):xii.
[19]Newman M E J, Girvan M ,Finding and evaluating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ical Review E Statistical Nonlinear & Soft Matter Physics, 2004, 69(2 Pt 2):026113-026113.
[关键词]产业联盟 组织理论 组织特征
产业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态之一,是根据发展某一产业的需要,由大量处于该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及密切相关的支撑机构组合而成。本文将从组织理论视角切入,分析产业联盟大量存在的组织理论基础与相关的组织特征。
一、产业联盟的组织理论研究
1.组织的环境适应性与产业联盟
组织是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面向外部环境的开放的系统,它不断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资源保持其能量的转换,且总是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寻找一种动态平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企业必须参与到全球竞争中,因此,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经济组织必须要具备快速的环境适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与组织学习能力,以便快速响应市场环境。
2.专业化分工与产业联盟
(1)专业化分工理论
1776年3月,亚当•斯密的《国富论》[4]中第一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他认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改良,以及在任何处指导劳动或应用劳动时所用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的大部分,都是分工的结果”。亚当.斯密认为分工之所以提高生产率,是因为:第一,每个特殊工人的技巧的增进;第二,从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对通常会损失掉的时间的节约;第三,许多机器被发明,以便利劳动,缩减劳动,是一个人可以成就许多人的作业。
专业化是分工的结果,也是协作的开始。专业化分工的存在,使世界上绝大多数物品都是大量劳动者协助与合作的结果。产业联盟是企业间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互相协作的一种组织创新,专业化分工为产业联盟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2)专业化分工是产业联盟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产业联盟的核心机制。
专业化分工是产业联盟形成的基本条件。专业化分工使各经济组织形成了不同的特殊技能与资源优势,企业之间必须相互协作,因此彼此有了交易倾向,发生了交易费用。因此,企业只能在交易方式或制度安排方面寻求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
专业化分工亦构成了产业联盟的核心机制。产业联盟是通过企业间的合作,使每个企业可以将资源更加集中于自己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上,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其他资源与能力则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协同工作与资源共享获得。因此,一个运作良好的产业联盟必定是一个具有良好机制约束的高效率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体。
3. 产业联盟的组织特征
根据前述产业联盟的涵义,结合产业联盟的组织理论基础,可以清楚地看出,产业联盟具有如下组织特征:
产业联盟具有特定的产业目标。产业联盟是为实现一定的产业目标而设立的组织,产业目标是产业联盟发展的灯塔,联盟中的每个企业对联盟也都有自己具体的、明确的目标或诉求,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的联盟注定是没有活力的。因此,产业联盟的目标导向非常明确。
产业联盟组织松散灵活。产业联盟是由联盟中各成员通过一定的契约关系形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在经营中保持相对独立,不存在任何控制与隶属关系,组织关系松散;同时,由于产业联盟一般对联盟成员的数量不限制,对进入成员要求不严,成员退出联盟又基本不需要成本,因此,联盟成员进出联盟容易,联盟组织结构存在很大的灵活性。
产业联盟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产业联盟由于“共性”突出,通常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成员数量多、类型多,不但由产业中众多企业组成。产业联盟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政府资源,规划布局内的产业联盟普遍得到政府从政策到资金的全面、大力支持。
产业联盟是目前新经济形势下,提升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创新平台。正确认识、识别产业联盟的组织特征是运营好一个产业联盟的先决条件,否则,一切的措施、手段都将起到“南辕北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泉,李泓泽.组织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5:5-9.
[关键词]城市;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大连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3-0040-04
本文是大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连市城市定位研究》(08dlsk256)的部分成果。
一、引 言
经济社会发展总表现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准确定位具有重要意义[1]。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关联与相互制约关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总体状况,反过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又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注入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2]。依据产业结构的特征判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对于正确地拟定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及相关的研究理论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和人口经济联系方式,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2]。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产业结构特征反向识别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结合城市发展阶段的总体趋势,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阶段的下一步目标,识别产业结构角度推动城市发展阶段前移的路径。同时,通过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及比较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方向,确定城市发展阶段推进的产业结构障碍,从而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将城市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二、大连市当前产业结构特征
1. 三产结构特征
近年来,大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2000~200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且近两年加速趋势明显,增长率超过16%(见表1)。自2000年以来,大连对产业结构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尽管三次产业每年都在大幅增长,总体上,三产的结构呈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稳中有增,而第三产业基本稳定的趋势。总体而言,大连产业结构正向高级化推进,随着大连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工程及软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
2.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3]。
(1)从资源利用情况看,区位、港口、旅游资源、科技人才是大连的突出优势,经过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连市的临港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口岸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基本吻合,资源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首先,以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体的口岸经济保持旺势,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不断提升。2007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0.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1.3万标箱,港口吞吐量位于全国各港口城市前列[4]。造船、石油、化工、出口加工等临港产业一直是大连市工业中的主要成份。借助区位优势与港口优势,大连的外向型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007年GDP增长主要靠出口(贡献度为74%)拉动,对外贸易增势强劲,推动了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
其次,在旅游业方面,大连不仅继续保持了其滨海旅游的特色,更利用了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成果,结合商贸、会展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扩大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使大连的旅游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07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480万人次,海外游客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增长25%。展会规模化、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举办展会92个,参观人数484.1万人次[4]。
最后,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进一步突出,2007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8%,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02亿元,比上年增长 43.3%[4]。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及重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进展加快,成为新的亮点,软件产业及大连软件园建设实现跳跃式发展。
(2)从产业的技术结构看,大连市的制造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机械工业、运输设备、电器设备、电子通讯等在全国地位较高的专业化部门均为技术层次较高的制造业部门,以电子信息、新医药、精细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倍增速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但大连的支柱产业仍然是传统的重化工业,运用高新技术全面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技术结构还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大连市的装备工业如机床、冶金机械、橡胶和塑料加工机械等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资金和技术方面还不具备独立地与发达国家大财团和跨国公司竞争的能力[5]。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金融、会展、旅游、信息、房地产开发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但是第三产业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与现阶段的信息产业及未来的知识经济需求相比较,第三产业增加值构成层次仍然较低,传统的交通运输与餐饮服务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高层次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足。
(3)从产业结构的有序性看,大连市既有信息、金融、会展、旅游、房地产等新兴产业,又有石油化工、运输设备、电子通讯、机械等成熟产业和采掘、冶金等衰退产业,三个阶段的产业同时具备,表明产业结构过程有序;同时大连既有机械、电子等主导产业,又有交通运输、房地产等先行产业和石油、化学、食品、服装等基础产业,表明产业结构功能有序;在区际分工中,大连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金融、商贸、旅游等产业在东北地区具有突出优势,渔业、轻工业及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特色的重工业也与省内及东北其他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但在与环渤海主要中心城市的协同上还需进一步努力,以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整体利益与空间有序。
(4)自主发展原则要求区域产业结构必须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有一个相对健全的结构体系。
首先,产业结构要有一定的主导能力,经济综合、自主地全面发展要求拥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大连市的主导产业为以船舶、机车车辆制造为主的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具有技术成熟性、市场成熟性、大规模性和大关联性,能够在城市产业结构中起支柱作用,并具有较强的连锁效应(见表2、表3),并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具有一定的专业化分工优势。
其次,大连市产业结构相对健全,并拥有较为先进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对市场和技术等方面变化的适应性较强,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内部组织机制的调节,适应环境,排除干扰,结构的转换能力与应变能力较强。但是,大连市的工业结构类型仍为重型结构,还未能形成以消费品生产的发展来带动重工业或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最后,大连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较高,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总体上,大连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密切结合,产业的技术结构与有序性良好,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合理性良好。但是从产业总体结构比重上分析,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高,重型制造业比重高而新兴服务业比重较低的弊端。
三、大连市城市发展阶段的诊断
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城市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紧密相联,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的结构比例关系及主次序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同样,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理论也表明,经济成长的不同阶段可以通过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序位的变化,以及相应的人口就业比重的变化反映出来。以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S.Kuznets)、钱纳里(H.Chenery)等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根据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构成中的比例序位关系,结合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将经济成长阶段划分为农业时期、工业化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三大时期,其中工业化时期又具体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见图1)[2]。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提出的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方法对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还有赛尔昆、弗里德曼、霍夫曼等许多经济学家都提出了各种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1]。根据这些方法以及我国经济学家提出的判别经济发展阶段的指标体系(见表4)[1],计算大连市相关指标(见表5),可以看出,大连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城乡经济基本协调,产业重心正逐步由重工业向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资源重心以资本和技术并重,消费水平略显超前,正在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
四、向下一阶段迈进的障碍
大连市在向工业化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碍因素,主要包括:
1.制造业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不强,生产技术革新慢,缺少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具有发达的制造业作支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才能得以迅速且持续的发展。大连市的制造业构成中传统行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仍然较小,技术水平较高的部门发展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强,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慢,影响了新兴工业部门的成长与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产生。能否像青岛一样,创建出大连自己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是大连经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关键。
2.现代技术与组织方法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够,农业生产率较低。低水平的农业生产率导致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尽管同东北地区及国内大多数城市相比,大连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并不大,但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城市相比则差距很大(见表6)。与国外城市相比,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就业结构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即使与北京、上海相比,大连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略低,而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另外,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较大,这些既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也成为大连市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大连市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许多指标位于我国上游水平,但一旦按照市域经济比较,许多指标就落在了后面。特别是瓦房店、普兰店、庄河三市经济发展滞后不仅限制了市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大连市整体地位的提升,更妨碍了大连市经济发展向下一阶段跃迁。
五、未来发展预测
在对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诊断的基础上,可以预测,大连市产业结构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首先,发达的制造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大连的制造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规模效应,在东北地区与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因而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作为核心产业在大连市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各个工业部门都将向高度加工阶段过渡。技术进步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与主导产业的变迁,大连正在向工业化后期过渡,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阶段即将到来,进而将进入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产业为主的时期,电子、电信、机械等部门将作为核心发展部门,电子产品、船舶、机车则仍是大连制造业的核心产品。
其次,具有高水平的产业技术层次、强大的创新能力、科研与开发能力是提升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关键,为此,充分利用大连及东北各地在科技、人才、产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大连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产业就成为提高大连对区域经济的领长功能、产业示范功能与辐射能级的关键。
再次,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将带来第三产业的繁荣。进入工业化后期,需求与消费的升级将推动基本经济结构的转型,即将进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阶段。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主体,并将逐步拉大距离,第三产业就业比例也将随之扩大。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都拥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大连市作为东北地区的航运中心、商贸、金融、旅游中心要想强化其中心地位,并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中心就必然要立足于自身优势,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因而商贸、金融、旅游、交通运输与信息业自然就成为其核心产业。
六、结 语
大连市产业结构发展态势良好,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及三产结构等特征分析,大连市正处于工业社会中期向后期转化阶段。从产业现状与城市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转化趋势来看,为了推动大连市迈向工业化成熟阶段,现有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应为: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增强轻型结构,注意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衔接,向产品高加工度化与耐用消费品生产方向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旅游与信息业,实现第三产业的高级化。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编.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148.
[3]大连市统计局.2007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stats.dl.省略/gongbao.asp2008/3/3.
[4]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6-178.
[5]魏世红,谭开明.大连市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6,(11):23-25.
The Identification of City Development Phase Based on the Industry Structure――Take Dalian as an Example
Wang Bin1,2,Han Chunya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116024, China;2.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116002, China)
价值链分析(Valua Chain Analysis)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适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JIT)是伴随着新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思想而产生的新型作业管理制度。传统的成本管理只注重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全过程实行成本管理,才能使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价值链分析与适时生产系统的结合,将在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
一 价值链分析的含义
价值链思想认为,企业的价值过程按照经济和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可以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形成一个独特的价值链。对制造业来说,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辅助活动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企业运营中各种保证措施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
价值链有三个含义:第一,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如原材料供应的计划性、及时性和协调性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如售后服务这项活动,如果企业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第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容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传统成本管理着眼于企业内部,把眼光单纯地放在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上,仅仅从价差、量差、效能差异和人工差异等方面寻找降低成本的方法。而战略成本管理则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重视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价值链分析要求将企业的价值链置于整个行业的价值系统中,注重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中各项活动间的联系,改善这两方面的联系,企业便可以获得竞争优势。
二 适时生产系统的基本思想
适时生产系统是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大野耐一创立的。JIT的基本思想是要杜绝一切浪费,设计合理的生产系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这里,它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两类:增值作业和不增值而浪费的作业。增值作业是指能为最终产品增加功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的作业,是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不增值作业是不能给最终产品增加功能,不能增加客户消费效用的作业,从效率观点看也就是一种浪费。只有尽量使浪费作业为零,增值作业接近百分之百,才能提高效率。这就要从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中找出浪费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企业中常见有七种浪费现象:制造过程的浪费、停工待料的浪费、搬运方式的浪费、加工本身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和制造废次品的浪费。而其中以制造过量和库存过多为首恶。制造过量产生了存货,存货的存在,造成了存储、搬运有可能形成延误,并掩盖了生产中可能存在的质量缺陷和无效率。杜绝浪费的根本在于使生产的必要数量与销售的必要数量一致。这就要把原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力等生产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如果按传统的加工顺序从前面工序到后面工序地安排生产的话,各个工序都和后面工序互不联系,生产效率越高的工序,如果其节奏与后面工序不适应,则产生的制造过剩的浪费也越多。JIT把传统的由前向后的零部件移送方式颠倒过来,改按订货方式由后面工序向前面工序提出订货要求,前面工序只在必要时按必要的数量,提供必要的产品。
在企业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经营环节中,JIT要求供销“无存货”,以避免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防范存货过时、跌价、毁损等相关风险;在生产环节要求“无缺陷”,以消除因生产出次废品而对整个生产作业流程的不良影响。
三 适时生产系统与价值链分析的结合
JIT是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完美追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应与价值链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度最大化为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价值链更注重企业外部活动,尤其是与顾客的关系,顾客的需求推动了价值链的发展。传统的生产系统是由供给推动的,而JIT是由需求拉动的。在JIT中,市场有两种含义:一是企业外部的市场,它规定着企业的经营取向,是企业生产的最终归宿和价值实现之处;另一个是企业内部的模拟市场,即每一生产环节的“下一工序”,下一工序的要求决定着上一工序的生产。由此决定了企业目标的改变,即由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转变为顾客满意度最大化,每个人不再是对上级负责,而是对市场、对顾客负责。
(二)消除无增值作业,增加增值作业的效率,不断进行作业改进。JIT强调对企业的主要作业的持续不断的改进,追求企业整体和长期的经济效益的最优。这就需要深入分析企业价值链的作业水平。不增值作业对最终产品的价值没有贡献,消除它们不会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因此其存在是生产经营中的一种浪费,要尽可能消除。对于增值作业,尽可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减少其资源消耗。一旦企业确定了价值链并判断出其活动的成本动因,成本优势就产生于企业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控制这些成本动因。控制在总成本中占有重大比重或所占比重正在增长的活动,将为改善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提供最大的潜力。而重新设计价值链,去掉一些不必要的非增值活动或重新对有联系的活动排序和组合等,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成本构成或改变企业重要的成本驱动因素,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
(三)进行外部价值链分析,处理好与上下游的关系,建立稳定的销售和供应渠道。供应商与客户的活动进行方式如何,影响着企业活动的成本或效益。供应商不仅生产着企业用于其价值链中的一种产品或服务,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影响着企业。例如,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共同协商降低供应商产品成本的途径并付诸实施、通过供应商的及时供货降低存货及采购成本。而JIT要求原料只在生产需要时送达企业,减少每次的采购数量,不保留原料安全储备。供应渠道的稳定有助于企业及时、保质保量地取得生产所需材料及外购件,及时进行生产并具有较好的制造弹性,另外,稳定的供应渠道确立后,供应商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也会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保证所购料件的质量,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残次废品,有利于实现“零缺陷”。
客户也有其价值链。企业的产品代表了买方价值链的外购投入,企业应及时对影响买方的所有方法或对买方价值链的作用,以及买方价值链中的可能变化会对企业所起的作用有所了解。销售渠道的稳定有利于避免产量大幅度波动,使企业能较均衡地进行生产,实现“零存货”。通过与下游分销商一道协商降低销货成本、利用零售商了解顾客消费倾向及对产品的要求,达到降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的。
(四)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零缺陷”。JIT要求供、产、销各环节实现零库存,这就要求生产经营各环节相互协调,运行流畅,保证高质量。
而价值链分析告诉我们,价值链上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因此,某一环节的缺陷将使生产造成混乱,并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量的非增值性的等待的产生,使适时生产系统崩溃,其损失无法估量。所以,在企业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参加,从供应商的选择开始,到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的确定、产品的生产、销售,各阶段都要加强质量管理,通过相关人员的自我控制,实现缺陷的实时消灭,从而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零缺陷。
(五)在JIT中,通过价值链分析,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获得价值链的整体情况及环与环之间的连结情况。对不能增加价值的环节,要通过减少浪费来节约成本,包括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每一价值活动进行时应描绘出价值链的总成本及成本变化分配情况,找出变化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使成本能得到适时控制。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无疑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学习国外的先进的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技术,这样才能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持续发展的优势。
[收稿日期] 2001-02-16
【参考文献】
[1] 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72-280.
[2] 祝德凯.论适时生产系统的风险及防范[J].会计研究,2000,(7):39-41.
[3] 顾兆峰.论战略成本管理[J].上海会计,1998,(8):1-4.
[4] 迟晓英,顾娟.价值链价值流分析方法对成本控制的启示[J].上海会计,2000,(8):46-47.
[5] 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关键词:高职;产业链;专业群;工程造价
一、引言
近几年,按照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目前,全国各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特征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实践证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耦合,与产业发展同步,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专业布局与调整应与产业布局相对应,产业链应与职业教育链相融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天津市为例,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先进制造、服务、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为代表的新型产业不断出现,大飞机、直升机、大火箭、新能源等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区域产业不断走向大型化、集成化、高端化。在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出现,从而使建筑——这一传统产业得到了根本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改造与提升是与全程产业链为基础的,按照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原则,通过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速度经济和网络经济效益。作为为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服务的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在产业实现全程产业链的背景下,专业设置不应完全按照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专业大类,专业布局也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吻合,对此按照全程产业链的要求应当打造相应的职业教育类。在“两链”对接的原则下,按照产业链的节点,构建专业群将是高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趋势。
为解决此类问题,相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了通过专业群建设,改变专业设置的盲目性,为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及发挥资源聚集优势提供一种新思路。研究发现,当前对专业群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群概念、专业群的意义、专业群构建的原则和方法上,以及专业群建设内容等方面,还未深入对某一专业群建设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本文通过对建筑业产业链的分析,提出与建筑业产业链上某个节点对应的专业群建设思路,并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进行了阐述。
二、高职专业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高职专业群是指建立在一个公共技术平台,多个专业方向基础上的,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技能)要求,并能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方向)的一个集合[1]。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形成具有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一般而言,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一方面要反映产业链上各节点的规模和顺序,另一方面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同时还要适应产业内在运行机制的机理。
首先,合理设置专业群。通常,传统产业链的环节众多而且伴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变化,而一个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不可能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全部环节。因此,专业群应与产业链上的哪些“节点”或“环节”相衔接,就成为专业群构建中的关键问题。对此,应当要做好产业调研,勾画出清晰的产业链和产业链上的人才及职业能力需求;同时,应认真分析院校所在的人文环境、区域环境、经济环境、办学基础条件和师资状况,明确自身的专业特色和核心专业。在上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产业链节点,打造专业平台,逐步建立起相应的专业群,成为院校整体专业框架的支柱。在专业群布局上,一定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切忌盲目开发,为了专业集群化而集群化[2]。
其次,按照产业的变化,合理对专业群进行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必须紧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的变化发展,按照产业链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群的结构。专业群建设是市场需求变化与高职院内在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产业的发展是个动态过程,产业链会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处于不断的延伸或萎缩中。因此,专业群的结构也要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从而使专业群内部旧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变换,而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不断开发,使院校整体专业集群结构在动态中得到改造和拓展延伸,从而使专业建设与提升符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要求,符合产业链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要求。
在此,在产业链与职业教育链对接基础上,按照专业群建设的思路进行专业定位。按照专业群形成机理,构建某专业群势必追溯到与之对应的产业链,因此,在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和切割的基础上,构建与产业特征需求相吻合的专业群将是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与提升的依据。
最后,专业群建设必须体现校企深度合作。与传统专业构建途径相比,以产业链的状况作为专业群布局和调整的参照系,能够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密不可分的特征,因此,专业群建设对校企合作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积极争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按照行业标准,在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构建专业平台,在专业群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按照职业教育链下专业群的培养规格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以及“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才能在科学掌握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基础上,保证专业群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实施性。
三、工程造价专业群的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1湖北农业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1.1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湖北是农业大省,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湖北省农产品品种繁多,除海水养殖和少数其他省份特有物种外,湖北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等领域均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产出,而且基本上与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构成相近,许多农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粮食居全国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猪和茶叶居第5位。近几年湖北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优质稻、棉花、蔬菜、名特水产品、优质三元猪、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蚕桑、蜂产品、板栗、茶叶、中药材等9种特色农产品。与这些农产品相对应,构成了诸如粮食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等众多的农产品链。
1.2农业产业链正在延伸
湖北省农业产前产业已有较大发展,化肥产量已达273万吨(2003年),居全国第2位,农药产量5.10万吨(2001年),居全国第5位,配合饲料306万吨(2001年),种子、苗木等品种较为齐全,农资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到2001年,湖北省仅国有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911.9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6.3%,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些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2002年,全省县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4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这些企业加工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网络了一大批农民,规模和效益突出。以纺织业为例,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64户,实现总产值378.62亿元,出口创汇9.22亿元,实现利税17.94亿元。
1.4农业产业链运行环境条件逐步加强近些年湖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农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使农业产业链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另外,产业链的运行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农业科研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产前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也作用于产中生产环节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两所农业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员5.4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9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1218人,其中高级职称492人,中级职称381人。除高校外,湖北还有几十家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湖北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现实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需要相比,仍显滞后,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3.7∶1(美国3.7∶1,日本2.2∶1),而我国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为0.78∶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国不到1/3,湖北为16%。
2.2产业链衔接机制不完善
(1)人为割断产业链。一方面是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在我国不仅省级之间,而且省内地市之间乃至县级之间,以行政边界和行政分权为基础,以超经济垄断为条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得市场被划分为众多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在农产品跨区运营中经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农产品进城也常有各种税费或摊派。另一方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由供销、粮食、农业、外贸等不同的部门分割。这些做法分割了市场空间和市场联系,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阻隔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发展。
(2)信息流通滞缓,交易费用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涉农领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性特征较为突出,湖北省单个农户平均生产规模不足0.5hm2,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虽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农业网站,但针对性不强,功能不足。同时,受小规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3)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是指产品从起端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直到终端的过程中,技术联结稳定,产品性能相容,整链衔接协调。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一致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对下游生产的满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产业链中,随着服装衣着品向中高档、多元化和多用途演进,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之加快,对原棉品质-强力、成熟度和整齐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总体上,我省“高等级”原棉和专用优质棉缺乏,还不能满足纺织工业不断发展的要求。
2.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突出。近年来,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兼业多,生产分散,大多数原料基地的规模仍然有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产业集群不够。
(2)农民并未成为产业链的主体。我国的传统体制把农业产前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后的生产加工界定给工业部门,把农产品经营流通界定给商业部门,使得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阻断,农民更是被拒于产业链之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进入产前、产后环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农用生产资料(化肥、种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处在农业、林业、经贸、外贸、劳动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门的分割之中,产加销各环节多为买断关系,农民经营的仍然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并不是农民充分参与的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
(3)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农业产业链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需要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来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2.4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湖北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影响和制约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部门,从而使得各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速度有较大区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较来看,2001年全省17个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个,其余12个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汉市为1.875∶1,除神农架林区外(其比值为0.087∶1),最低的十堰为0.179∶1,武汉是十堰的10倍。
3提升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3.1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大多数农产品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在充分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当前,湖北省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湖北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
3.3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4依靠技术创新壮大产业链
在产前环节,要围绕“种、药、肥、料”四个重点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优质、安全”的提升,特别要注重高产、优质、专用性强的新品种的培育,为下游创立发展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既要注意引进、开发高产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也要注重优质高效的技术。既要强化湖北的优势农产品的技术进步,也要提高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在农业产后领域,不仅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在保鲜、贮运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另外,在各个环节技术创新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根据下游产业或者最终市场要求,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使整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产业链竞争力
1湖北农业产业链现状与特征
1.1农产品链种类丰富多样
湖北是农业大省,其优越的地理资源和气候条件,使得湖北省农产品品种繁多,除海水养殖和少数其他省份特有物种外,湖北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淡水养殖业等领域均有多种多样的农产品产出,而且基本上与全国性的大宗农产品构成相近,许多农产品产量名列全国前茅。在通常年景下,湖北粮食居全国第9位,棉花居第3位,油料居第4位,生猪和茶叶居第5位。近几年湖北在资源优势基础上确立和形成优质稻、棉花、蔬菜、名特水产品、优质三元猪、专用小麦、双低油菜、柑橘等8种优势农产品,魔芋、奶牛、家禽、食用菌、蚕桑、蜂产品、板栗、茶叶、中药材等9种特色农产品。与这些农产品相对应,构成了诸如粮食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油料产业链等众多的农产品链。
1.2农业产业链正在延伸
湖北省农业产前产业已有较大发展,化肥产量已达273万吨(2003年),居全国第2位,农药产量5.10万吨(2001年),居全国第5位,配合饲料306万吨(2001年),种子、苗木等品种较为齐全,农资供应体系不断完善;农业产后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业。到2001年,湖北省仅国有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达到911.96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占轻工业产值的比重为76.3%,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78∶1,均比1978年有所上升。
1.3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些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截至2002年,全省县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4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5家,省级龙头企业68家。这些企业加工了数量巨大的农产品,网络了一大批农民,规模和效益突出。以纺织业为例,2003年,湖北省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764户,实现总产值378.62亿元,出口创汇9.22亿元,实现利税17.94亿元。
1.4农业产业链运行环境条件逐步加强近些年湖北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化服务、涉农制度与管理等方面均有所加强,使农业产业链的软硬环境大为改善。另外,产业链的运行离不开科技支持,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农业科研不仅是农业产业链产前环节的主要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能力也作用于产中生产环节和产后加工环节。在科技支持上湖北具有相对有利的条件,湖北也是高教大省,有普通高校75所,有两所农业高校,2001年湖北高校有科技人员5.4万人,研究与开发人员1.9万人,位居全国第2位,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1218人,其中高级职称492人,中级职称381人。除高校外,湖北还有几十家农业科研单位,为农业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2湖北省农业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2.1下游产业发展滞后
下游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其中对农业产业链影响最大的是农产品加工业。虽然湖北农产品加工业相比改革开放之初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当前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现实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链竞争力提升需要相比,仍显滞后,与发达省份存在较大差距。据测算,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2~3.7∶1(美国3.7∶1,日本2.2∶1),而我国在2001年只有0.9∶1,湖北为0.78∶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目前我国不到1/3,湖北为16%。
2.2产业链衔接机制不完善
(1)人为割断产业链。一方面是行政性区域市场分割,在我国不仅省级之间,而且省内地市之间乃至县级之间,以行政边界和行政分权为基础,以超经济垄断为条件,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得市场被划分为众多的相对独立的子市场。在农产品跨区运营中经常遇到路卡和路霸,“索、拿、卡、要”在有些地方时有发生,农产品进城也常有各种税费或摊派。另一方面,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进出口贸易分别由供销、粮食、农业、外贸等不同的部门分割。这些做法分割了市场空间和市场联系,违反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阻隔了农业产业链的形成发展。
(2)信息流通滞缓,交易费用较高。湖北省目前信息化建设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在涉农领域仍很薄弱。主要由于农业的小规模分散性特征较为突出,湖北省单个农户平均生产规模不足0.5hm2,农户和中小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信息能力差,信息传递效率有限,信息流的滞缓、偏差、断线阻碍了产业链联结。虽然目前湖北已有一些农业网站,但针对性不强,功能不足。同时,受小规模分散性特征的作用,使得在生产组织、质量监控、价格协商等方面难度较大,加之诚信问题和机会主义,增加了产业链各环节的交易费用。
(3)技术一致性难以保证。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是指产品从起端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直到终端的过程中,技术联结稳定,产品性能相容,整链衔接协调。目前,湖北省由于科技和投入等多方原因,在农业产业链中的技术一致性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农产品对下游生产的满足程度有所降低。例如棉花产业链中,随着服装衣着品向中高档、多元化和多用途演进,棉纺工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随之加快,对原棉品质-强力、成熟度和整齐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总体上,我省“高等级”原棉和专用优质棉缺乏,还不能满足纺织工业不断发展的要求。.3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
(1)分散性和小规模特征突出。近年来,湖北省在加工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得部分原料基地的规模和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兼业多,生产分散,大多数原料基地的规模仍然有限,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加工企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产业集群不够。
(2)农民并未成为产业链的主体。我国的传统体制把农业产前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产后的生产加工界定给工业部门,把农产品经营流通界定给商业部门,使得农业再生产各环节的内在联系被阻断,农民更是被拒于产业链之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进入产前、产后环节的状况有所改善,但迄今为止,农用生产资料(化肥、种子)与农民的需求脱节,农产品流通不畅等问题仍然存在,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处在农业、林业、经贸、外贸、劳动以及水利等不同部门的分割之中,产加销各环节多为买断关系,农民经营的仍然仅仅是初级农产品,并不是农民充分参与的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链。
(3)社会中间组织发育不够。农业产业链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基础上的,需要专业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来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湖北省目前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或行业协会不仅数量少,且大多没有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尚未真正发挥专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作用。
2.4产业链发展不平衡
湖北省内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影响和制约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部门,从而使得各地区农业产业链发展速度有较大区别。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例,从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较来看,2001年全省17个市州中比值高于1的有5个,其余12个市州的比值低于1,最高的武汉市为1.875∶1,除神农架林区外(其比值为0.087∶1),最低的十堰为0.179∶1,武汉是十堰的10倍。
3提升湖北农业产业链竞争力的对策思路
3.1全方位拓展农业产业链
一是延伸产业链的长度。从纵向角度使产业链向前向后延伸,并主要在农产品加工业上做文章,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实现价值增殖;二是增加产业链宽度。从横向角度对每一环节进行拓宽,使得各个产业环节和产品功能得以扩充。大多数农产品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应尽可能提高综合利用程度。农业生产不仅是获得农产品的过程,其间,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可以开发旅游观光农业,还可以作为农业教育基地、农业科研基地等;三是扩大产业链的厚度。即壮大农业产业链的规模,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才能产生出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3.2培植壮大龙头企业
要在充分发挥湖北农产品资源优势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植、支持发展一批起点较高、各具特色、较强较大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当前,湖北省各级政府要支持和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鼓励龙头企业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姻”,组建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针对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创立湖北名牌产品。同时,要在避免重复建设原则下,与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创建具有扩散带动效应的“增长极”。
3.3推动农民进入产业链
对农户放开产业链的其他环节,让农民(不仅仅是农产品)进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才能使农民从农产品深加工和贸易(甚至涉外贸易)中分得利益。初级农产品被加工流通企业一次性买断的做法,不利于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不断进行组织创新,实施产业化经营,让农民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农民不仅仅经营自产初级产品,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产品深加工和大流通要求真正进入市场。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要通过科学技术知识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其具备参与产业链的能力。
3.4依靠技术创新壮大产业链
在产前环节,要围绕“种、药、肥、料”四个重点进行科技创新,强化“优质、安全”的提升,特别要注重高产、优质、专用性强的新品种的培育,为下游创立发展基础;在农业生产环节,既要注意引进、开发高产技术,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形成规模,也要注重优质高效的技术。既要强化湖北的优势农产品的技术进步,也要提高在特色农产品方面的技术进步;在农业产后领域,不仅要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也要在保鲜、贮运以及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另外,在各个环节技术创新基础上,要特别注意产业链的技术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根据下游产业或者最终市场要求,力求上下环节之间技术衔接合理,产品性能协调,使整链在现代技术基础上高效运作。
关键词:煤化工 煤化工
1.煤化工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开展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研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现有的能源资源优势,如何发展煤化工,发展什么样的煤化工,围绕这个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优选适合陕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以及技术可行性的煤化工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1)理论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尤其是针对在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发展不同类型的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还很肤浅和薄弱,缺乏量化的依据。本文通过开展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陕西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为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
(2)现实方面的意义
从实践层面来看,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和路径选择急需产业链、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和解释。近年来,煤化工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各产煤大省纷纷发展煤化工,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部分地区不顾资源环境容量,竞相规划和建设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2. 煤化工的概念以及煤化工产业链的涵义
煤化工按不同的工艺路线可以分为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按不同的产品路线可以分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焦化—焦碳—电石、煤气化—合成氨等。目前在业内引起关注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像煤焦化、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由此可以看出,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化肥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以及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品等现代煤化工产品[2]。
针对本文给出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的涵义:
(1)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投入的物料平衡和梯级利用,通过上下游各环节的逐级加工和生产,形成煤化工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它需要煤炭开采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的协同运作,才能保证煤化工产业链的高效、稳定运行。
(2)煤化工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要以整条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寻找产业链上自己适合的位置,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或先进工艺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努力争取占领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较大的环节,也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内部化,把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或核心环节整合为企业自己价值链环节,提升煤化工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相对地位。
(3)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是围绕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的的,通过煤化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投入产出以及各节点企业的相互协同,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发挥产业链的竞合和协同作用,通过扩大市场容量来提升整个煤化工产业链的存活力和竞争力[3]。
(4)煤化工产业链本质上就是由具有一系列供需关系的节点企业在不同环节上共同创造价值、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律共享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其结构性特征包括:产业链的结构类别、各个环节上价值大小的分布、各个环节上企业数量的多少、各个环节上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化工产业链的存在功能就是通过创造价值,从而再次分配价值。
(5)煤化工产业链是一种组织形式,它根据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间投入产出的特定关系,即上游企业的产出是下游企业的投入,而形成的具有技术经济关联的又相互依存的链式组织。
3.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从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各节点企业占据产业链的位置不同,其获取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也不相同,可以依据企业自身所处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和位置的核心驱动要素来实施和推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特征,把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为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三种。
(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4],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深入而且全面,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华民,等.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煤炭工程,2009(1):26-28.
[2]陈广超,丁红刽.加快煤炭转化,促进集团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04(6):64-66.
摘要:循环经济本质是让经济系统的运行与自然循环系统相同,从而促进经济活动及发展的生态化。通过循环经济,能够确保产业链的运行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循环,从而提高各个环节内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经济就能够将产业链内的活动有序的组织成一个循环模式,从而促进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众多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我国资源人均占有率低的现状,我国工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大量资源在开采的过程中出现了极为严重的浪费现象。目前,我国能源的利用率仅为41%,仅相当于其他发达国家的40%左右。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经济间存在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循环经济能够降低目前工业生产中的高消耗、高投入、高浪费、低循环的现状,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为的进步。产业链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条件的经济关联,并且根据特定的时空关系和布局关系形成的客观的链条式的关系形态,产业链的运行受到信息、物质、能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均以流动形态存在。产业链的运行则必须要依照链内各个组成主体的流动方向进行,只有通过循环经济,才能够确保产业链的运行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循环,从而提高各个环节内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这就是产业链的升级过程。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综述
“循环经济”一词第一次使用是在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和图奈的《自然环境和环境经济学》一书中,他们希望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及原则框架应用在经济发展中,建立起经济流动的模型。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及思想不断进行完善,在我国,循环经济的一般定义为:一种以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为中心,基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理念。
(一)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差别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有着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传统经济中,经济发展是以“生产流通消费抛弃”的单向流通,也就是说,人们通过生产,将资源进行浪费和提取转变为产品,最终在产品使用后将产品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到自然中,最终所获得的经济增长是以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为代价的。而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是以“生产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双向循环性流通,所有的资源都能够在实际的使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从而使得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情况降到最低。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发展过程强调的基本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所谓的减量化就是指在实际的经济生产和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泄,减量化的核心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用最少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益,发挥出每个资源最大的使用价值。再利用就是将产品进行反复的使用,或通过回收、翻新、再制造获得继续使用的价值,延长产品的总体寿命和淘汰周期,防止产品过早的成为垃圾排放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再利用能够良好的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减少产品的污染周期。资源化就是所谓的“变废为宝”,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废弃物转变成为资源,实现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最终转化成为与原产品具有相等价值或不等价值的商品二次使用,这样能够增加产品的价值,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二、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升级相关性分析
产业链是指在经济布局或经济组织中,不同产业之间以某种方式或规律构成的具有链条般绞合能力的经济组织关系,产业链往往是相对于同行业内不同企业或不同行业而言的概念,甚至其地域跨度可以超越地区和国家,产业链的理论在宏观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形成产业复合体,更能够对经济板块的联系进行加强,从而构建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
(一)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首先,产业链主要某个核心经济发展观念或项目为基础,以达成某种经济目标或某种产品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连接关系的产业集合,这就表明了产业链具有循环的特征,在产业链内,每个产业和组织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从而通过各个组织和产品的循环达成产业链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其次,处于产业链中的每个组织和产业都不是以个体方式存在的,每个组织和产业的经营与生产都与产业链的整体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所以使得产业链内的组织和产业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系统,这就表现出了产业链的系统特征,产业链系统的每个个体目标都是以满足整个产业链目标而制定的,同时,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以达成产业链总体目标而产生的,所以应该以系统的眼光看待产业链内的每个组织和产业。最后,产业链能够将投入的资源还能够转变为更高价值的产品,所以说,产业链具有增值的特征。
(二)产业链升级中的循环经济
所谓的产业链升级就是对产业链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让产业链的运作能够更加科学,更加贴切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例如,在目前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现代化的生产中,这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产业链的升级,要想实现产业链的升级,那么就需要将产业的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变成为高附加值,从高消耗污染转变成为低消耗污染,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这样才能够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产业链中内的各个产业组织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在产业链的运作中,其包含的各个组织产业都能够形成相互联系的价值作用,在价值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活动。从循环经济的角度上看,产业链内的组织、能量、物质等要素进行流动的同时,则必然会产生废弃,通过循环经济来降低产业链运转和流通的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泄,最终提高产业链内的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链的升级。
三、青岛化工产业群集建设案例分析
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青岛市科技局提出并实施的,项目的建设就是以循环经济作为基础,进而实现整个青岛市的化工产业链升级。通过调研,对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中的循环经济和产业链升级关系进行分析,从循环经济理论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功效,期望为企业、政府及相关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一)案例背景分析
工业对人类文明推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现代人类的生产生活也都需要中华工业记性支撑,所以化学工业目前已经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随着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强烈,再加上化学工业生产具有极强的污染性,所以越来越多的传统化工工业产业群开始不断对产业链进行升级,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目前的市场已经由企业竞争上升到了产业群集和产业链的竞争,山东作为重化工业大省,拥有石油化工、橡胶工业、石油加工等为主导的化学工业产业链,并且青岛的无机化工在我国范围内有着极强的实力,青岛政府也给予了积极支持和方向指引,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进行以循环经济为理念的产业链升级行为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项目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升级分析
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以目前青岛现有化工科技的产业土地作为基础建立的,其资金结构是以政府风险资金为引导的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共同注入的结构,产业链内的企业包括了目前青岛知名且具有优势的化工企业为支撑,以及外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共同组成的。
其产业链的定位就是要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逐渐淘汰传统使用的高消耗、高污染原料及产品生产,采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污染,改善环境,从而实现产业链的升级。并且鼓励以本地所产的基本化工产品为原料,进行高价值新产品的研发,形成新型产业,在通过产业链的效应与商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吸引设计、规划、咨询等专业机构和企业的加盟,形成专业服务的产业。在青岛市内以李沧区为核心,对青岛北部的商贸区和物流中心进行建设。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是以青岛政府为主导、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的,在建设的初期确保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厂区内的环境及道路全部由产业内的企业进行解决,后续的发展由内而外延伸,按照既定的方案完善。
项目的建设内容包括了精细化创业基地、员工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公共及产业循环设施建设、园区形象建设、员工信息平台建设等,通过以循环经济为视角的青岛精细化工科技产业园发展项目建设,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青岛化工生产所造成的高浪费和高污染现状,通过统一的管理,统一的生产以产业链作为依托,通过协调,将水、电、热、原材料、生产废品等项目进行统一的规划,提升整个产业内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产品精细化程度,提高产业链内资源的持续利用度可循环利用效率,促进产业链内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升级产业链。
四、产业链升级中循环经济起到的作用
(一)循环经济本身就是循环的产业链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循环的基础上的经济模式,通过循环经济能够有效的减少生产中的资源使用,提高产品的使用时间,让废物再次回收利用等,以循环经济本身来看,循环经济就是要减少整个经济系统内废弃末端处理,以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模拟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减少经济浪费和经济污染,最终实现经济的节约和效益的增长,通过经济循环将生产、消费两个环节进行联系,将清洁生产、资源利用、持续消费等理念容易到经济发展中,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从而合理对经济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所以说,经济循环本身就是一个循环的产业链。
(二)循环经济能够推动产业链的纵深发展
从实际的经验上看,以循环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升级能够有效的推动产业链的纵深化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来讲,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政府起主导作用,通过企业的配合与群众的参与,最终能够形成政府、企业、公共三者之间的体系。同时,循环经济的实现还需要以完善的法律作为支撑,这样还能够更好的加强政府、司法等相关部门的有效协调。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影响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首先企业必须要循环经济的特质重新对产品策略及流通渠道进行选择,从而影响生产者的责任和行为,其次循环经济能够提高消费者的回收费用和运输费用,能够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资源的节约行为。
(三)循环经济能够保证产业链的逆向运行
循环经济的理念要求产业链能够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进行发展,从而将产业链内的活动变化成“资源产品废物回收”的封闭性循环流程,在通过产业内的流程将各个环节的资源进行重复利用,创造出价值能力,实现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大的污染降低,所以说,循环经济的运行必须要依靠产业链的支持,通过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链的逆向运行。
(四)循环经济能够提高产业链内的就业机会
与传统的经济运行模式不同,循环经济能够对产业链进行产业延伸,从而增加产业链内的分工,进而提高产业链内的就业机会,例如,在生产中能够利用人来取代机器,在销售中,需要利用人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在产品报废后,需要对产品进行拆解和再生产,所以,产业链内的生产和循环就为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式,在产业链内的各个企业主体内部实现清洁生产,减少废物源,在各企业之间实现废物、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使得区域内对外界的废物排放趋于零。在目前自然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以循环经济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升级,确保降低资源的消耗,节约产业链的成本,实现经济和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刘淑华,杨光. 关于全球价值链与区域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宋高阁,黄培清.基于产品服务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3(04).
[3]李秀艳.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及运行机制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4(28).
关键词:循环经济;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建议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2
同煤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电力、煤化工、冶金、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为主导,建材、国际贸易、建筑和文化旅游等多业并举,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新型综合性能源集团。根据2011年3月编制的《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实施大转型战略部署,围绕煤炭、电力、化工、冶金、机械制造和光伏产业,以千万吨级煤矿为龙头、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以绿色科技为支撑、以大项目为带动,形成煤-电-建、煤-电-化(气)、煤-电-铝、煤-电-硅等产业链,建设塔山、东周窑-马道头-潘家窑、朔南、白家沟和轩岗五大产值超百亿的循环经济园区。
按照同煤集团的部署,轩岗矿区目前的发展战略选择是坚持“做强轩煤,造福员工”总纲,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以煤为主、适度多元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现有煤炭生产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稳定产能,延长服务年限,做精做强本部,为实施战略转移提供掩护;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延伸以煤为基础的产业链条,择机适度发展非煤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因此,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矿区战略性转型的重要步骤。
一、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优势与可能
从政策环境角度来看,轩岗矿区作为同煤集团“十二五”规划中的循环经济园区之一,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将得到莫大的支持。
从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来看,轩岗矿区煤炭采掘和洗选加工仅仅是产业链和产品链的起点,对煤炭资源的深度加工有广阔的空间,为进一步纵向延伸产业链条,创造更多价值,提供资源优势。再者煤炭的伴生矿物,煤炭生产加工中排放的煤矸石、煤泥、矿井水等,乃至受开采损害的土地都是资源,存在着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具有完全的自主资源优势。
另外轩岗矿区采出原煤和洗选出的煤炭具有两重性。既可投放市场作为最终产品销售,又可以作为中间产品输送到下道工艺环节作原材料;与煤伴生的资源以及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伴生的次级资源也具有两重性,可以开发利用也可以废弃掉。这说明煤炭产业的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难以界定,这将为构建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提供了工艺上的可能和广阔的空间。技术是构建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核心。
二、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原则和程序
生态产业链是矿区生态经济系统的骨架,是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在构建矿区生态产业链时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比较优势原则以及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
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是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基础和关键。生态背景调查与分析主要指的是矿区系统发展目标、社会经济环境、物流系统以及产业关联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的调查与分析。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从内容上讲分为社会发展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发展目标。从时间上讲,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分为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发展目标。矿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目标将决定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时间、规模和构建的内容,因此,它是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基础环节。
矿区自然、社会、经济等环境的调查分析。自然环境调查主要包括生物结构(人口、动植物、微生物等结构)、物理结构(气候、土壤、地理、地质等)、资源结构与特征(水、矿产资源结构与特征、能源等)等内容。同时还包括自然环境质量的调查,包括污染程度和污染特征(环境承载力、物种多样性、生态调节)等内容。社会经济调查包括经济结构与发展水平、服务水平、生活水平、科技水平、文教水平、管理水平、运输网络和社会风尚等内容。
矿区物流系统调查与分析。矿区物流系统是指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形成矿产资源开采、加工和利用的物流系统。根据矿区生命周期的特点,其各阶段物流系统也不尽相同。一般煤炭矿区生产物流可分为煤炭及下游产品、煤炭生产形成废弃物综合利用、煤炭开采同时采出的伴生矿物利用以及煤炭产品的深加工等系统。
矿区产业关联调查与分析。矿区产业关联主要指“各成员”与主导矿业的关联,其关联有前向、后向和环向关联。对于矿区来讲,由于受宏观管理体制和所能支配管理资源影响,矿区产业后向关联度和环向关联度弱,前向关联度最强,这是目前普遍现象。由于前向关联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价值,而且由于技术的发展,存在着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对于环向关联来讲,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所以造成大量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严重污染。因此,从发展的角度,环向关联度也应很高。
(二)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的模式采取以主导产业链(基本价值链)为核心的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向下纵向延伸和横向环向拓展。向下纵向延伸就是对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横向环向拓展就是将向下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排放出来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再度深度加工,至此形成纵横交错的矿区生态产业链(网),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纵向延伸产业链。通过生产和技术等手段,在矿区内,进行产业的纵向延伸。矿区中的煤炭和煤系共伴生资源,通过开采后,可以形成多条纵向产业链。以煤炭资源为基础的产业链纵向构建方式有以下几种:煤炭-电力-市场;煤炭-电力-电解铝-市场;煤炭-气化-市场;煤炭-气化-化工-市场;煤炭-焦化-市场;煤炭-建材-市场;煤炭-液化(煤变油)-化工-市场等等。
横向环向拓展产业链。在矿区生态产业链中,完全孤立的单一产业链是不存在的。矿区以煤炭和煤系共伴生资源的开采加工作为链状产业链,可横向环向拓展多条产业链。根据煤炭开采生产所排放的废物特征、矿区的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煤炭矿区可在链状产业链的基础上,延伸出“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等多条横向环向拓展的共生产业链。
三、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
根据轩岗矿区生态背景的调查,结合轩岗矿区目前产业的基础以及周边市场环境的分析,对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
根据矿区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轩岗矿区循环经济产业构架中,纵向延伸的生态产业链如下:煤炭-电力-市场;煤炭-建材-市场。未来轩岗矿区生态产业链中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几条纵向的产业链,如煤炭-液化(煤变油) -化工-市场;煤炭-焦化-市场;煤炭-气化-化工-市场等。横向环向拓展的生态产业链如下:煤矸石、煤泥-热电厂-热电;灰渣、矸石-建材厂-建材产品;煤矸石-充填复垦-土地资源;矿井排水-水处理站-供水。另外在原有横向产业链中又有相应的产业链衔接,如:矿井水-水处理站-供水-电厂-热电;煤矸石、灰渣-建材厂-建材产品-电厂-热电,围绕热电厂,实现了矿井水和煤矸石、灰渣等固体排放物合理高效循环利用。
四、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与传统煤炭生产方式相比,轩岗矿区循环经济园区的构建主要达到四个层次的提升和努力:一是区域经济科技层次高,相关项目需争取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工艺,产业链条完整;二是资源回收率高,力争达到85%以上;三是变废为宝,煤矿伴生资源和各个产业的废弃物得到了充分利用;四是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把传统开发模式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企业开发的重点进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建设。最终目标是通过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的构建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因此,轩岗矿区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产业链,需要跨越传统的煤矿设计和生产模式,全面考虑煤炭、洗选、发电、建材的能源生产主线和土地复垦、矿井水利用的资源开发副线,尽快交织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模式。
(一)纵向生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煤炭矿区的主导产业还是煤炭开采,因此重点发展的产业还是以煤为主,加强煤炭开采的技术设备支持,着重于煤炭的深加工,促进煤炭洗选加工的完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煤电联营,热电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煤矸石、煤泥的消化利用,也为我国电力需求市场提供了更多的电力供应,推动了电力产业的发展。因此,轩岗矿区电厂的建立和规划是循环经济发展着重考虑的关键产业。另外,目前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趋势明显,已经逐步入正轨,并有了相应的煤炭企业煤化工产业示范案例。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轩岗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需酌情考虑煤化工产业的规划,因地制宜,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循环利用,降低污染和能源浪费。
(二)横向生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煤炭矿区横向产业链的构建是基于煤炭开采和深加工利用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废水以及伴生矿物等资源的循环利用。因此,横向产业链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污水的处理,煤矸石、煤泥以及电厂灰渣的处理,伴生矿物资源的利用等等。从这些角度衍生出来的产业主要是建材产业,通过变废为宝,带动轩岗矿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同提升。
综上所述,轩岗矿区循环发展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四大产业:煤炭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建材以及两项资源处理:矿区污水处理和煤矸石、煤泥、灰渣的综合利用。这些产业的建立和规划需要在轩岗矿区原有的基础上,考虑轩岗矿区的实际情况和能力背景以及周边市场环境,当然更离不开技术的支持。
五、结语
鉴于我国未来能源结构调整和煤炭资源深度加工产品市场的发展,煤炭企业价值链的延伸方向以下游为主,并且逐步发展到由价值链延伸到产业链,把煤炭企业建设成为以煤为基础,煤和非煤相关产业并举的多个价值主链的综合高效型企业。因此,轩岗矿区通过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发展煤和非煤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矿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从而为矿区的综合效益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耿殿明.矿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张帅,安栋,等.基于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炭矿区生态产业链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10(8):11-14.
[3]田富军,杨昌明,等.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1):66-67.
[4]席旭东,宋华岭.矿区生态产业链(网)结构与特性探析[J].中国矿业,2009(6):53-56.
[5]战彦领,周敏.国内煤炭产业链整合路径与模式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21-23.
关键词: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4.01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Eco-industrial Chain Coexistence Mechanism of Pig Raising
LIANG Fan-li,QI Zhen-h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
Abstract: From the angle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defind the concept of pig raising eco-industrical chain and discussed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mode of the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zation of the operational rules,made a conclusion about the coexistence mechanism .
Key words: pig-raising industry ;eco-industrial chain; coexistence mechanism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养猪大国和肉类消费大国,然而粗放式发展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据测算,2009 年中国畜禽粪便排放鲜质量为32.64亿t,是同期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1.6倍;其中BOD、COD含量分别为7 273.95万t、8 039.96万t,COD 排放量已远远超过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COD 排放量之和(1 277. 54万t)[2]。养猪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如何解决规模化养猪业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当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研究发现,我国规模化养猪业造成的“畜产公害”技术原因是割裂了养猪业和种植业生态产业链的天然联系,制度原因是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相悖导致的环境外部性,因而解决的根本举措是构建农牧一体化的养猪业生态产业链[3-4]。笔者从农业产业链视角出发,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其内涵和模式体系,在分析其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运行动力机制并进行述评。
1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概念
生态产业链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链,是对传统产业链的生态化转型。尹琦等[5]认为,生态产业链即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的产业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王兆华[6]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这是对生态产业链最具代表性的界定,随后学者在他们的基础上探讨了可更新资源生态产业链、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等[7-8]。王培成[9]首次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概念进行界定,认为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即依据生态学原理,以养猪业为主体的某一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建立立体循环农业,力争使养猪业的上下游产业(种植业、渔业、加工业等),以最优化的方式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经济、高效、环保、稳定的养猪业循环经济产业流程,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由此可见,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在不断拓展,虽无一致界定,但对生态产业链的界定都涵盖如下内容: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技术支持和相互协作为必要条件,以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产业联接为具体合作内容建立相应合作方式和网络体系,实现物质、能量、信息等在产业间循环流动和使用,最终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是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养猪业为主体的某一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技术支持和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建立立体循环农业,力争使养猪业的上下游产业(种植业、渔业、加工业等)以最优化的方式链接起来,形成一个经济、高效、环保、稳定的养猪业循环经济产业流程,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
2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共生分析
农业本身就是由农、林、牧、渔业构成的有机耦合体,由于农业产业部门之间的“天然联系”及其整体性特征,使得养猪业与种植业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共生关系。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构成共生的三要素,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它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单元之间只有具备某种内在联系才能构成共生关系,即质参量兼容[10]。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的构建是在模仿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方式上而形成的,养猪场和与其存在订单关系的农户构成生态产业链的生产者,由于其产业链和生态链特性,一方面,对畜禽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成为其产业链上的消费者,生物质、农业等产业成为其分解者;一方面,种植业、渔业等产业成为其生态链上的消费者,而将粪便转化为种植业和渔业所需的生物质技术或加工公司则成为其分解者。与自然界的生物链相似,生态链除了包含不同主体,在主体之间还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价值等方面的流动。
袁纯清[10]将产业链共生模式分为共生组织模式和共生行为模式,组织模式根据共生界面特征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行为模式根据共生能量和分配特征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4种形式。彭建仿[11]在其分类基础上,对农产品供应链演化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农产品供应链也经历了从点共生到间歇共生再到连续共生的转变, 在现实中表现为从以往单一买卖关系到长期合同契约关系的转变。连续互惠共生行为模式是供应链环境下农户和企业的共同目标取向。
当前,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养猪业生态产业链也不断发展。以“公司+农户”为主导的养猪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与农户之间通过商品契约或要素契约,形成或松散或紧密的协作关系,以获取生态产业链的合作剩余。然而由于公司与农户力量悬殊、契约关系不稳、市场波动等因素,导致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很难形成稳固的利益机制,进而影响双方合作信誉及连续互惠关系形成。因而,当前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在组织模式上呈现出间歇性和非连续性特征,极易受市场等外界环境影响;在行为模式上,由于小农规避风险本性及公司规模、实力等的影响,当市场价格高于契约产品价格时,农户极易违约,而当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产品价格时,企业会通过压价压级等方式变相剥夺农户利益,使得本该降低生产风险的企业和降低经营风险的农户均未获益,双方之间呈现出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与其他产业链一样,连续互惠共生关系的形成是养猪企业与农户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产业链不断演变中,这一稳定机制的形成依然有赖于双方合作、信任的建立及政府支持和法规约束。
3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
3.1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运行特征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是基于环境的生态链与基于经济的产业链耦合而成,养猪企业和农户为其主体,在市场导向下,以利益为纽带,实现产业链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从而达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目的。生态产业链是特殊的产业链,其首先必须是产业链,获取剩余价值是链上主体参与的主要原因,因而,养猪业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剩余价值获取为目标。同时,由于产业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受链上主体行为、链条联结、政策法规,尤其是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平衡、稳定与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运转,市场化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而言尤为重要。
生态产业链是以生态学为指导而建立的资源节约型循环经济模式,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为组成成分。根据这样的食物链条所建立的养猪业生态产业链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目标。养猪业生态产业链通过立体种植、立体养殖等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加深产业链层次,减少生产环节资源投入,实现资源、能量、物质在过程环节中多次循环使用,减少末端环节资源浪费,同时由于中间环节的多链条,实现末端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进而减少了整个环节资源消耗,形成循环经济流程模式。
根据生态金字塔原理,不同的营养级之间存在着物质、能量的流动,且符合十分之一原理。由于食物链的连接,使得物质、能量从一个生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生物体。养猪业生态产业链是按照自然界“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而建立的,通过物质的产生、分解、组合等形式被不断循环使用,从而构成了养猪业生态产业链的外在表现形式。物质流循环是循环经济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12]。通过生产者的生产,物质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环节,进而到达分解者这里,实现物质的循环流动。物质流动又必然存在能量的传递,能量的传递和转化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通过建立立体养殖、生态养殖等模式,实现物质的多环节利用和能量层叠的梯次利用。
3.2 养猪业生态价值链运行特征
峰[13]认为,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传递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从经济上看,还是一条价值增值链。张俊彪[12]认为,循环农业价值链的形成是以其利润大于零为前提条件的。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将畜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恢复了畜牧业与其他农业产业之间的天然紧密联系,形成了畜牧业、种植业、林果业、水产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及农业废弃物产业之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从而实现养猪业生态产业链的价值转化。种植业所生产的农作物通过市场售卖实现其价值功能,而农作物产生的秸秆等作为养猪业原料,实现废弃物的价值增值,养猪业产生的粪便及种植业产生的秸秆等废弃物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化成能源、燃料、肥料等有用产品,实现价值增值。
3.3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动力机制研究
共生的基本原理是指反映共生系统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些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共生系统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则,是理解共生关系的要害所在[10]。目前关于生态产业链共生机理研究较为典型的有3个视角。
(1)利益相关者共生效益视角。岳琴等[14]从链内利益相关者、与供应商的相关利益、废气物资的回收系统和链内龙头企业这四个方面谈了利益在链上的界定与分配问题。蒋国俊等[15]从产业链企业间战略联盟认为,产业链运行稳定关键取决于合作企业之间的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蔡小军等[16]从合作博弈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产业链上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共生产业链稳定必须满足的充分条件是共生产业链的合作方均应该获得其所有共生链组合中的最大收益。
(2)交易费用视角。王缉慈[17]认为,运费和能源的节约、资源及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及信息的快速流动和管理的配合促使企业产生主动集聚。王兆华等[18]从交易费用角度指出,企业建立工业产业链主要是为了使交易成本最小,认为追求低成本是企业建立工业共生网络的主要动力。苑清敏等[19]认为,虚拟生态产业链动力机制包括由共同利益、生产成本的降低在内的内在动力及环境压力、竞争压力在内的外部动力所构成。
(3)进化论视角。共生过程是共生单元的共同进化过程,也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进化过程。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共生的深刻本质[10]。郭莉[20]认为,工业共生进化是一个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的螺旋上升的进化过程。刘贵富[21]认为,产业链在企业利益的不断变化基础上,通过不断谈判形成一个螺旋式发展的产业链。 张俊彪[12]认为,产业链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引起产业链系统组织的深化。
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共生机理研究为产业链共生思想在养猪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对于以“公司+农户”为主要模式的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公司与农户的合理利益分配是产业链运行的核心,而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关键角色,其经营好坏直接影响产业链经营成功与否,因而国家资金和政策扶持对于壮大龙头企业而言也极具重要性。同时,由于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使得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农户难以有效约束自己行为,外在的激励和惩罚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共生机理研究有限,但是可以从工业生态产业链研究出发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进行借鉴。
4 研究结论述评
对生态产业链的研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有益探讨,研究领域不断延伸,应用领域及深度也不断拓展。随着实践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也更具系统性,理论与实践联系更为紧密。 但是,对农业生态产业链研究有限,专门针对养猪业的生态产业链应用指导则是少之又少。随着循环理念的发展和实践的探索,生态产业链研究将逐步细化,养猪业生态产业链体系构建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且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的研究会从现有的静态研究为主转向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角度,同时将逐步出现对养猪业生态产业链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指导其更好发挥作用,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张子仪.重新审视传统千家万户养殖业模式在生态农业中的战略意义[J]. 饲料广角,2003(1):6.
[2] 张田,卜美东,耿维.中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及产沼气潜力[J]. 生态学杂志,2012,31(5) : 1241-1249.
[3] 王培成,齐振宏.基于CVM的猪场环境价值计量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规模型猪场为例[C]//科技支撑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18-324.
[4] 齐振宏,王培成.博弈互动机理下的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136-141.
[5] 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 环境科学.2002,23(6):114-118.
[6] 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2:25.
[7] 王芳,赵黎明.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72-73.
[8] 周颖,尹昌斌,张继承.循环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2012(2):36-51.
[9] 王培成.养猪业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耦合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10]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一)[J]. 改革,1998(2):101-105.
[11] 彭建仿.供应链环境下龙头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优化研究——共生模式及演进机理视角[J]. 经济体制改革,2010(3):93-98.
[12] 张俊彪.生态产业链与生态价值链整合中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74.
[13] 峰.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8(30):49-53.
[14] 岳琴,尹琦.可更新资源生态产业链的利益机制[J].经济师,2003(5):59-60.
[15] 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1):36-38.
[16] 蔡小军,李双杰,刘启浩.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J].软科学,2006,20(3):12-14.
[17]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 王兆华,武春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8): 9-12.
[19] 苑清敏,刘乐娟,葛春景.虚拟生态产业链的运行基础平台和机制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6):81-84.
关键词: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生态系统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产业链属于工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现实中,“生态产业链”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与其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相关的理论研究的文章在国内外都非常少。现实需要与理论研究之间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
二、国内外生态产业链研究综述
(一)生态产业链的起源与成因分析
1989弗罗斯克(Frosch)和加罗布劳斯(Gallopoulos)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把生态学原理应用于产业发展中。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工业生态学理论与实践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其典型的实践就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丹麦卡伦堡(Kalunborg)共生体系就是成功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一个典型例子。卡伦堡(Kalunborg)现在已经成为了区域不同产业之间链接起来的模版(Andrews 1999;Chertow 2000;Schlarb 2001)。生态产业链就是一个仿照自然生态原理而建立的工业生态系统。那么生态链得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生态共生效应。Frosch和Gallouplos(1989)认为工业系统可以仿照生态系统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并由分解者和清除者再循环的物质循环过程,在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Redi,1995),从而促使工业系统转化为生态工业系统。
Sumita Fons,Gopal Achari,Timothy Ross(2004)指出,生态工业园中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使得不同产业之间能量的流动更具有效率,而且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的链接也是更具有市场价值的。
其次是成本节约。Pierre Desr Ochers(2002)通过对企业之间自然产生互换副产物的这种链接方式的研究得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企业家们采取这种战略主要是从成本方面考虑的结论。Lowe等(etal.1996;Ehrenfeld and Ghertler 1997;Schwarz and Steininger 1997;Peck and Associates 1998;Korhonenetal1999;Chertow 2000)认为不同产业之间的主动链接使得废弃物在不同产业之间的流动,这样不仅减少了企业为了处理废弃物的成本和排放废弃物所需交纳的税金,还为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收入。王兆华(2002)认为工业共生网络能通过两个途径降低非合作成本:即副产品的充分利用降低企业“废物”处理成本和遭受惩罚的可能性和企业间的频繁交流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间知识技术转移促进了废物利用技术提升。
(二)生态产业链内涵、结构与本质
尹琦与肖正扬(2002)最早给出了“生态产业链”原创性定义,“生态产业链”一般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这一定义的着力点在于系统创新。
王兆华(2002)则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进行了界定,他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
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定义生态产业链,关键要体现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内涵。首先,“链”的思想。生态产业链是由上下游“链”上不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分工不同的企业构成的一个“食物链”,它们发挥着协同效应;其次是“循环”机制。生态产业链与传统产业链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增加了“循环”反馈机制――“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因而生态产业链虽然是一个闭环型循环系统,但它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开放的耗散系统。那么生态产业链这个耗散结构是怎样构成的呢,它的特征又如何?
王兆华(2002)从系统的观点入手,认为在生态工业园中,生态产业链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运作需要公共设施、生态产业链和支持服务体系共同参与,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建立的生态产业链的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还应该伴随着资金、信息、政策、人才和价值的流动。
龚晓宁和钟书华(2003)根据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物料交换特征将生态产业链归纳为单链结构、并联结构、网状结构等几种模式,并且分析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
杨雪锋(2006)则根据产业组合的方式和联系纽带的不同,把循环型产业链分为市场关联型、资源关联型和生态化技术关联型三种。
柴金艳(2006)从耗散结构的角度具体阐述了生态产业链的结构四点特征:开放性、动态平衡性、非线性和涨落反馈性。
(三)生态产业链的构建与运行机理分析
林积泉(2005)等认为生态产业链的设计应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技术上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经济上企业有利可图;环境上避免企业的外部不经济性,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
甘树福(2005)对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构建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应该遵循生态学理论、因地制宜和系统集成的原理来进行。具体方法为主导产业链优选、引入补链企业、横向共生与纵向耦合相结合和支持体系的建立。
项学敏等(2006)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即建立物质循环产业链、能量梯级利用产业链、水循环产业链和信息链。并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三原则。
有学者认为,生态产业链能否有效地建立并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内在运行机制。
岳琴与尹琦(2003)从链内利益相关者、与供应商的相关利益、废气物资的回收系统和链内龙头企业这四个方面谈了利益在链上的界定与分配问题。
蔡小军等(2006)从合作博弈角度出发构建了生态产业链上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型。
曹凤中(2005)从宏观上(包括产业、市场、政府和、消费者)提出循环经济链作用机理。
有些学者还从生态产业链的物质流动传导机制和生态产业链的价值流动传导机制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价值保证。
对于生态产业链的物质流动传导机制,徐大伟等以生态产业链为研究对象,运用工业代谢分析方法和原理,将生态产业链物质循环流动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以反映工业代谢的生态产业链物质的流动关系和链接关系模式及其数学表达模型。生态产业链不仅仅是物质循环的过程,更包括价值的传递。
葛扬指出,企业生产会伴随大量剩余物质的产生,对剩余物质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节约能源,减少环境剩余物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价值增值与传递的过程。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投入一定的初始资源,需要经过多次的循环再利用,但是每次的再利用也必然包含着为使剩余物质变成再生资源的新的投入(资金、物质、人力等),当可回收资源经再生产后的价值小于回收再利用过程中所添加的资源的价值时,循环终止。生态产业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链条,是因为存在合作的收益空间。这种收益空间就是生态产业链的价值基础。
(四)生态产业链稳定性机制分析
生态产业链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因此包含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与风险,这势必将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而稳定性成为中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David Gibbs提出了影响生态产业链运行的五个障碍性因素,主要包括技术上的障碍、信息上的障碍、经济上的障碍、一致性上的障碍、动机上的障碍。David Gibbs还进一步指出信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很好的方法,要建立相互非交易性的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关系是生态产业链是否有效运行的关键。
汪毅等(2004)从经营管理风险、维护风险和或有风险这三个方面对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杨雪锋(2006)认为制度性因素和生态性因素是造成生态产业链脆弱性的两个根源,他认为影响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交易的不稳定和非交易性不稳定。影响生态产业链市场性稳定因素就是交易成本过高。循环经济系统由于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经济活动不确定性、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经济行为缺乏稳定预期,也容易诱使企业采取短期行为而增加非交易性风险。
蔡小军等(2006)从博弈论的角度,得出了生态产业链所创造的总体收益,应该大于该组织与原始共生产业链各自所创造的收益之和且共生产业链的合作各方均应该获得其所有共生链组合中的最大收益时,才能保证其稳定性。
而杨雪锋(2006)认为,要增强生态产业链的稳定性关键在于三点:一是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如何解决因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造成的交易成本过高问题;二是循环产业网络因副产品价格、产品品质、废料产量以及外部市场冲击等因素产生的系统稳定性、协调性、持久性问题;三是政府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方面的创新。
三、生态产业链研究述评
整体而言,国内外对生态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在概念的确定上就不明确。“生态产业链”、“循环经济产业链”、“绿色产业链”等没有明确区分。
其次,现有对生态产业系统的研究,有的过于宏观,有的过于微观,大多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和静态分析中,而对于生态产业链企业之间、产业链的运行规律还少有涉足;从动态发展过程中对生态产业链的成长机制几乎还处于空白状态;对生态产业形态和产业链如何构造和演化还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视角单一,如何用集成整合的方法解决生态产业链的有序、高效、稳定的运行将是生态产业链理论和实践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齐振宏.循环经济与生态园区建设[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5).
2、Sumita,Fons,Gopal Achari and Timothy Ross.A fuzzy cognitive maping analysis of the impacts of an ecoindustrial park.Journal of Intelligent &Fuzzy Systems,2004(15).
3、Pierre Desrochers.Cities and Industrial Symbiosis Some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gy,2001(4).
4、Erkman S.Industrial ecology:an historical view[J].J Cleaner Production,1997(1-2).
5、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11).
6、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2002.
农业产业新格局呼唤链式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化在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意味着我国农业经济已经逐步向高度市场化的商业农业转型。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企业化经营,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实现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要素开始重新配置,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农业家庭经营基本制度下,一些农户突破原有的土地规模限制或者市场约束,成长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建立家庭农场,或者自发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持久而紧密的联系,逐步融入农业产业链条中,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组织化、一体化程度及农业竞争力。据农业部资料显示,2013年末,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33万多个,辐射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和60%以上的生产基地。其中,龙头企业12万多家,其所提供农产品占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截至2013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95.07万家,实有成员722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8%。
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其所带来的农业经营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对传统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农村金融机构通过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深度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寻求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金融深化的良性互动。基于农业产业链进行综合金融服务将会成为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的一种新思路。
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从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出发,依托于产业链形成的利益联结机制,以生产最终产品的龙头企业为核心,将金融服务延伸至龙头企业的上游和下游生产者。农业产业链金融通过遵循现金流动规律,绕开抵押物障碍,为农业产业链每一环节、每一主体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意义或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探索金融与产业的有机融合提供新模式。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长期以来存在的供给与需求“双不足”的困境,银行必须突破单体授信和过分依赖抵押担保的传统信贷模式,农业产业链金融就为产融良性互动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二是为解决“三农”及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提供新思路。金融资源在产业链上的配置极不均衡,农业产业链金融就是银行通过“借力”农业龙头企业,有效地整合产业链上的各类信用信息资源,解决农村金融信息高成本问题和抵押物障碍,为解决“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思路。实践中,农村金融机构基于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交易记录为农户进行直接授信,农村金融机构采用由龙头企业直接为上下游客户提供信用担保,或者基于应收账款、仓单进行质押,都是不同于传统农村金融模式的探索。三是为农村金融服务转型提供新抓手。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农业产业链金融不仅涉及营销端,还需要配套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和考核机制,可以成为推动机构流程再造和管理精细化建设的有效抓手。
农业产业链金融新探索
产业链金融在工业领域运用得相对成熟,主要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路桥等有限的行业。将产业链金融模式移植到农业领域,虽然原理适用,但受农业产业特性的影响,需要因地制宜,灵活创新。
大型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资金实力强、产品研发能力强、金融工具丰富、风险防控能力强、不受跨区域经营限制等。中国农业银行在农业产业链金融方面的成果最为丰富,他们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探索出了园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核心企业主导型三种模式。邮政储蓄银行与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积极探索核心企业主导型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股份制银行或迫于竞争压力或出于拓展自身的竞争优势的需要也开始试水产业链金融。民生银行是产业链金融最忠实的实践者,着眼于在房地产、石材、石化等领域提供全产业链融资方案,既服务好核心企业,又服务好上下游小微企业,在农业领域也有积极实践。龙江银行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依托中粮集团,探索了农业产业链金融的“五里明”模式,推出了“惠农链”融资产品。近日,浦发银行也推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方案,依托“1-2-3”立体服务体系,借助依托专业机构、专业服务机制,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一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也开始觉醒,主动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探索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2013年5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开始启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首批13家机构,第二批14家机构。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形成了六种特色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一是按照服务模式不同,分为核心企业带动型和非核心企业带动型;二是按照风控技术不同,分为动产担保模式和信用担保模式;三是按照服务对象不同,分为小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和跨区域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落地,需要金融机构俯下身子,深耕农村金融市场。浙江银监局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负责人认为,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离不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项目合作平台和业务保障体系。
构建产品体系首先需要对产业进行深度研究,厘清产业链起止点、生产流程、关联环节、主体结构,掌握现金流、物流、信息流活动特征,并着重分析各个节点的金融需求。在此基础上,着力研发农业产业链的基础融资产品体系和综合产品体系。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搭建项目合作平台,对产业链金融产品进行组合运用,打造定制化、综合性行业金融服务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已立项项目实施全流程风险管理。包括:为融资主体开设专用账户,运用结算工具,实行进出台账登记等方式严格控制资金活动。要求融资主体按约定规则详细披露生产信息及财务信息,并建立相应的信息采集、挖掘及交叉验证机制,准确了解各主体的真实生产经营状况及变化趋势等。业务保障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制度与组织保障和动态信用管理体系、探索使用农业小微贷技术及信息科技辅助技术、主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
理念转变是根本
从实践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意识到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发展程度参差不齐。在实际推进中,需要从理念认识和技术操作两个层面对农业产业链金融有总体把握,同时,还要注重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浙江银监局办公室的《关于开展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要义主要有五点:一是立足当地、有序延伸;二是聚焦价值、整合资源;三是掌握核心、因势利导;四是锁定预期、现金为王;五是封闭运作、信息共享。从银行角度看,尚需在以下四个方面深入理解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与实质:一是农业产业链金融不是某种产品,而是寻求满足农业产业链内部各参与主体融资需求的金融组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内部各主体间的商业交易产生的商业信用可以为银行所用,有效地放大银行信用;三是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资源整合功能为产业链各个主体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四是银行基于农业产业链中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进行信贷产品设计和金融服务创新。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种以系统观为指导的思维方式的创新。它要求农村金融机构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禁锢,充分利用产业链各主体之间内在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关系,深度理解客户的业务,整合或放大客户的信用,减少信息不对称。浙江银监局副局长袁亚敏结合浙江银监局在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推行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实践,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跳出传统信贷套路,在“三个转换”上下大工夫:将个体视角转换为产业视角,将抵押担保转化为第一还款来源,从以银行为中心转换为以客户为中心。
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个性化特征,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具备足够的能力对农业产业链金融项目实施全流程的风险管理。同时,要求实施机构充分认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面临的风险和障碍。首先,要对农业产业链自身固有的结构缺陷有充分的认识。农业产业链结构复杂,关联性较高,不确定性因素多,生产经营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市场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工具,银行对农业产业链信用风险的监测、预警、评估、预防难度较大。其次,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农业产业链具有差异化特征,金融机构必须协调各参与主体之间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这就对金融机构资源整合能力、项目协调能力、风险控制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要预估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尚存在制度障碍。农业产业化必然伴随土地流转,而目前我国农业用地的产权关系复杂,农业用地的流转方式和程序缺乏法律依据、土地确权及评估机制,产权市场流转机制尚不健全,导致抵押难、变现难,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政府担保尚未形成退出机制,也是阻碍农业产业链金融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
农业产业链金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然在推进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过程中面临不少的困难,如农业产业链组织松散、链条短小、核心企业合作意愿不强、产品创新能力不强等。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洪流滚滚,唯有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产业链融资模式,才能守住和拓展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片天地。
农业产业链金融要求银行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及其现金流,基于持久合作的经营理念,设计适合的金融产品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