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价值观思考范文

企业价值观思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2 16:18: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价值观思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价值观思考

篇1

本文认为,在国有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识,并要内化于心落实到行;要坚持齐抓共管,切实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

国有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提出的党的治国方略及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诠释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价值追求,这对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培育和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发展使命、企业管理和队伍建设,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追求、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及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引领

党的十以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及明确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方向。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实现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宏伟目标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对企业来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找准工作的有力抓手,把践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追求、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以及员工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使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并持续获得超额利润的综合能力称之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各个方面。国有企业除了承担经济和社会责任之外,还肩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的重任,国有企业优秀文化及企业精神的代代传承,可长远保持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思想上、精神上的灵魂旗帜,内容涉及企业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对企业而言,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又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企业的每一个干部职工同心协力、积极参与、身体力行。

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企业一项不容忽视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每个人的责任。要落实好这些责任,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建章立制、落实责任,不能只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发展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是企业实现宏伟目标的有力保证;只有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目标才能变成现实,各种梦想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行动指南,并把它作为维护企业和谐稳定、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大计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与此同时,要坚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与履行社会责任的辩证统一。在坚持守法经营、诚信守约、公平竞争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有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进行时,我们的企业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健康稳步发展。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凝聚共识并要内化于心落实到行

企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立足当前、脚踏实地、着眼长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和要求极大地内化于心落实于行。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和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保持思想和行动的协调统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基调、行为准则和精神力量,发现和培养一批大家公认、事迹感人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带动和感化更多的人。企业的各项工作也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抓深入领会、身体力行、模范执行上时时刻刻、时时处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

2、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对孪生兄弟,互相支撑互相渗透又相辅相成。在职工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上,就要从职业行为、礼仪待人、言谈举止、交通出行、家庭和谐等日常细节上把荣辱、文明,礼仪、善孝、诚信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细处。同时,还可利用各种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干部职工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中陶冶道德情操。

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建设都是软实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属于以人为中心的范畴。为此,在发掘和提炼企业文化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就能顺其自然地让个人的价值认同、企业的价值认同融为一体,进而发挥出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干部职工自觉地形成齐心协力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齐抓共管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从认知到逐步形成共识的漫长过程,是一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系统工程。这一特性就要求企业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上下一线、步调一致,既要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党、政、工、团的领导组织、协调配合作用,又要注重调动和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齐抓共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与合力。

1、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全体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在各种教育培训中,做到让核心价值观在这些场合有声有形,使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广大干部职工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和行动。践行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之所在,为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各类社会活动、企业活动,把含有核心价值观实质的内容融入其中、寓教于乐、喜闻乐见,通过这些群体性活动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方式和方法。

2、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中,渗透到干部职工的心田企业的各级组织要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坚定不移的指导方略,大力褒扬企业内各部门涌现出来的敬业爱岗、默默奉献、崇德尚礼的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追求积极人生、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快乐生活等融入到企业职工的道德行为的各个环节之中,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到大培养,以点带面形成。

3、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切实完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要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把讲信用、讲诚信的理念全面融入进去,在突出、强化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任务、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时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列入其中。也只有这些接地气的方式方法才能让核心价值观在企业落在实处。

4、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常化、长效化要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管,经常化、长效化。在具体工作中,不仅要通过针对工作实际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研究制定有章可循、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章制度,还要加大对这些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以点带面,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发展的灵魂与助推器,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的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全体员工所接受的共同理念。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重新认识企业核心价值观体系,营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含义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指企业对自身为什么存在,怎样生存,发展的目标是什么等一系列本原问题的基本认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企业本质的和持久的一整套”原则。是企业在其一切活动过程中坚持不懈,努力使全体员工都必需信奉的信条。它具有“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动”的特点。它是指导企业所有行动的根深蒂固的原则,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如企业对市场、对客户、对员工等的看法或态度,它是企业表明自己如何与外界共存的主张。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二、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对民营企业的作用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基本价值判断,它潜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不易察觉,但影响和支配着企业决策和其他行为,因而至关重要。在不同的社会条件或时期的企业个体,则会映衬出一种永恒的东西。在一个企业内存在一种被人们认为是最根本、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价值标尺或价值单位,该企业常常以此作为价值判断的基点。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和文化共同体,在其内部必然会形成自有的本位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个性,制约着企业的行为,规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例如,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广汇集团作为一家地方民营企业,其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以几万元资本起家,从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为新疆民营企业的领跑者,其发展的轨迹、发展的思路及发展战略值得学习和借鉴。广汇集团的成长壮大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就是企业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

这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和它的员工如何辨析是非曲直,如何判断利弊得失,如何选择扬弃取舍,最终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分野与高下。优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能够获得用户持久的忠实、员工真挚的践行以及社会广泛的支持,促使员工在情感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为上同力,使企业变成一个协调融洽、相互信任、高效率的有机整体。它产生巨大的内聚力和强劲的驱动力,不断激活企业的内在机能,不断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广汇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三、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问题分析

(一)注重形式,未能深入企业精神中

很多民营企业在树立核心价值观时往往陷入了误区,如单纯认为树立核心价值观就是新时期的政治思想工作,完全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个别把讲奉献、学雷锋时刻挂在口上,并不考虑实际工作的效果,企业员工要讲奉献,讲艰苦奋斗,但更要讲价值的回报。

有的企业你走进大门,就会发现从走廊、办公室到各车问的墙上,四处可见形形、措词铿锵的标准口号,但它是否能真实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能否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能否真正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是否有本企业的特色,恐怕连企业决策者本身也说不清楚。

(二)功利价值观导致企业信誉危机

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很严重的个人化和感性化特色,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企业缺乏诚信。通过钻市场空子骤然发家的经验,使部分民营企业家坚信企业的功能就是增加个人财富,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业主的眼光往往只停留在积累资金上,既不注重员工利益,也不顾企业生产给环境带来了污染,形成了“惟功利性”的企业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大多民营企业不注重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政策和规章制度常常模糊不清、摇摆不定,缺乏适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文化理念。

四、对加强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价值观的稳定

除了民营企业自身努力外,也离不开良好的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支持。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从财税、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同时,还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些都为民营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例如,新疆广汇集团就借助西部大开发和全国各省市对口援疆的历史性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步伐,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研发生产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最终在复杂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形成了“清洁能源、汽车服务、房地产”三大产业长期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也为建设和谐新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构建民营企业人本文化,强调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现代企业的利润水平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数量的企业中员工已成为企业的股东,因此,考虑作为企业价值创造者的员工的利益,已成为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其次,从管理模式上看,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分权、授权和全员参与管理的管理模式,员工作为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其地位在不断提高,已成为或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因此,企业人本文化强调企业的发展规划一定要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结合起来,谋求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确立核心价值观既是我国民营企业所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又是其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实现自身持久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民营企业应提高认识,根据自己企业及所处行业的特点并结合时代的要求,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的骨肉和血脉之中,变成企业货币、物资、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本,使它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彪,浅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5月

[2] 朱清华,对当前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经济论坛,2011年7月

篇3

【?P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有企业;践行

【Key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24-03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在物质文化需求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然而,整个社会的正确价值观却不断弱化、缺失甚至被扭曲。因此,党的十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向全党全国人民指出了清晰的奋斗方向: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个人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公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激励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 国有企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有着最坚实的党员队伍,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有企业能否积极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国、全社会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中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

3 浦东储运公司的特点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浦东储运公司,是东浩兰生集团下属的一家全资国有企业,主要从事仓储服务业务。企业历史悠久、业务传统、人员老化。老党员和老职工们怀有朴素的家国情怀,具有勤恳认真的工作态度,只是在思想上颇为固守。笔者作为一名年轻的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如何帮助老党员老职工们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如何在企业中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一道需要探索的课题,是一项需要突破的挑战。

几年的实践证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思想意识和行动实践两个层面入手。俗话说,意识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果。只有在意识上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在行动中有正确的表现。

4 在思想意识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统一观念,做好准备。这是一个起步于对理论的认知学习,进而感受外部氛围宣传,最终实现内心意识确立强化的过程。

4.1 通过理论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党、全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也是企业开展一切工作的价值引领。我们不能单纯地机械地记住这简短的24个字,而是要结合实际工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深入解析,让企业的全体党员职工从细处体会掌握。因此,我们开展党支部活动,结合工作、生活,在全体党员内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讨论;我们开展全员班组生活,由支部党员在班组内开展学习讲解;我们组织党员职工观看《榜样》《感动中国》等节目,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深讲透,使党员职工能确切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涵。[1]

4.2 通过氛围宣传、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支部利用各种载体,通过有效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的方方面面,使党员职工随处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辐射。其中,我们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引申确定了自己的企业文化“激情、学习、合作、高效”。我们在企业内设置主题宣传专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涓涓细流沁入人心。我们持续开展“凝聚合力,促增长;敬业爱岗,筑平安”的劳动竞赛宣传活动,注重对班组和职工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即时生动地展现职工身上的闪光点,向广大职工传递正能量,激发工作热情,形成公司全体员工敬业爱岗的工作氛围。

4.3 通过承诺践诺、有效确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意识上的强化是党员职工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我们企业的党员们通过“两学一做”活动,积极承诺践诺,明确自己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的目标要求,党员带头,在工作中迎难而上,啃硬骨头,凸显党员的责任意识,树立榜样作用。我们企业全体员工,根据企业年度工作目标,在各自岗位上做出安全生产和文明工作的承诺,以自己创先争优的努力,实现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在党员职工心中融入生根,成为正确的价值导向,成为各项工作的助推器。[2]

5 在行动实践层面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企业的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充分践行,才能体现其广泛的先进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们在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健全企业现代管理制度、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1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企业转型升级

进入21世纪,产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艰难抉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因循守旧,不进则退。企业如果不能改革创新,就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就没有生命力。

2016年,我们企业也遇到经营难题。下属一家仓库根据所在地区政府业态调整的要求,2月被迫全部关停,一度停产5个月,一下子影响全年收入近150万元。是要数字,还是要发展。面对改革,党员干部始终把握安全第一的原则,认为这既是困难也是机遇。通过积极探索转型,终于找到突破口,最终将仓库升级成为互联网加创意园区,在下半年即补回了上半年的损失,在提升安全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提高。实践让我们尝到了转型升级的甜头,也加深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的理解。

5.2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在制度管理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传承。我们企业也是一个成立于50年代的老国有企业。但是,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企业管理必须不断应对新问题,如果没有制度依据,凭借老经验、老做法必定行不通。比如在年度工资调整工作上,以往工资调整,没有明确的比例,到了年底,领导说了算。自从有了职工工资协商制度,职工们每年都期盼着6月的工资协商会议。在会上,职工代表与经营者代表进行对话,畅谈观点,签订工资协商协议,明确职工工资增减比例,将职工个人收益的增长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增长挂钩。通过交流互动,经营者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情况向职工交底,把职工的思想从个人的小家聚焦到企业的大家上来,坚定信心为实现大家的经营目标而努力,职工坚信企业的发展成果与职工共享,实现大家小家的双赢。同时,我们制定了“三重一大”制度,坚持将企业中的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提交职代会审议,定期开展企业管理者与职工的对话交流,听取职工在各方面的合理诉求,深化党务公开和厂务公开,构建宽松和谐的职工之家。[3]

近年来,我们在企业这个小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以透明的制度做好经营管理和自我约束,实现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随着普法工作的深入,基层企业干部员工的维权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们仓储一线有许多农民工,在企业工作最短的也有十多年了。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与农民工签订新版劳动合同,让其和老职工同工同酬,待遇上一视同仁。由于有了合同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安心工作,快乐工作,有的农民工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

5.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作为国有企业,除了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经济贡献外,也要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国有企业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企业的经营也要围绕着五大发展理念开展。2016年上海市开展“五违四必”综合环境整治,我们企业所在的军工路1300号被列入市级整治项目。虽然我们的经营会因为此次综合治理受到不小的冲击,但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指引下,我们深知作为国有企业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是应当更多地承担起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为此,企业由党支部牵头成立整治项目小组,与政府综合治理小组对接,严格按照市政府整治的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工作。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园区的道路变宽了,环境变美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在圆满实现市级综合治理目标的同时,我们感受到了企业的社会价值。

6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待努力的方向

6.1 要善于运用各种新媒体开展宣传教育

互联网科技日新月异,我们要学会运用新工具来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从博客、微博到微信,信息传递只在指尖,对于党员职工接触到的各类思想言论,能否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一个考验。我们要主动出击,利用各种平台载体,如微信群、微视频、公众号,向党员职工正确信息,统一思想。

6.2 要自?X延伸培育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核心价值观 有效性

市场经济体制与党领导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特点决定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关系。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使广大干部职工加深对公司各项改革措施的理解,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全体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公司健康发展。因此,摒弃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单调和呆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行而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发挥四个作用,把握铁通发展机遇

1.1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上发挥作用

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依靠强化企业文化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企业发展角度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还是一种高级的管理手段,其特点是注重核心价值观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重组后的中国铁通,就应该先打企业文化牌,这与公司“规范管理年”、“管理提升”活动的初衷是相同的,在强化“中国移动”品牌意识的同时,使“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理念体系在“中国铁通”员工思想意识中落地,促进其成为员工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判断标准,形成由价值驱动力所支配的内在约束力,从而提升铁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培养企业文化来提升理念,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进而推动公司发展战略的实现。

1.2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宣贯上发挥作用

公司的战略一旦确定之后,就是战略的实施,那么作为党群工作部门,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要利用一切手段最快、最准确的将公司战略与领导意图贯彻下去,贯彻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从而为战略执行奠定思想基础。在这方面我们石家庄分公司主要采取三种做法:

一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办好宣传载体。通过我们的宣传载体充分发挥喉舌作用,不仅要当好传声筒,还要当好执行者。宣传载体是党群工作的窗口,通过宣传公司各阶段重点工作战略及时传达领导讲话精神,以及市场、网运、建设、客服四大板块等各岗位战略执行情况,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员作用,对重要信息编发要认真核实,保证信息传递的正确与及时。

二是通过会议宣传,及时传递精髓。主要是通过公司月度指标推进会、经营中心部门的周例会,层层传达本月经营指标、重点工作、推进措施等。全面分析上月存在问题,并对下月工作提出要求,党群部门将领导讲话进行整理后通过小报印发,将领导指示精神迅速转递到每名员工。

三是深入现场调研,检验宣传效果。领导班子每月都不定期到经营一线进行调研,及时了解员工对公司战略及各项政策的掌握了解情况,对存在信息断层的部门或班组,在会议点评时通知本部门负责人引起警醒,同时在月度例会上不定时提问检查中层干部对公司精神和战略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办法,较好地解决了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的畅通渠道。

1.3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上发挥作用

公司的战略在基层执行的如何?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偏差?在执行方面存在哪些困难以及执行中一些好的做法等等都需要领导层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做出决策。让领导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能否当好领导的耳目,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三个方面:首先建立定期沟通制度,经常深入一线与员工沟通,及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掌握对公司各项战略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搜集并整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以不同形式及时向领导汇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其次建立总经理联系人定期沟通制度,直接为领导听取一线员工代表的意见和心声创造条件,为公司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战略执行情况以及战略落地搭建平台;三是健全信息上报制度。通过健全信息员队伍、完善信息考核办法、举办信息员培训等措施,充分发挥信息员作用。通过以上措施,为领导及时掌握员工思想脉搏、制定各项政策、决策中做到心中有数提供了依据,从而为凝聚员工队伍发挥了参谋作用。

1.4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提高凝聚力上发挥作用

“员工的心,企业的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站在公司的高度思考问题,站在领导的高度落实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纽带作用,当好凝聚队伍的传递者。因此,把发展企业与凝聚队伍连接起来,把关心员工和关心企业统一起来。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在三件事上下功夫:一是发挥党团员作用,积极组织党团员,紧密围绕市场、网运、建设、客服四大板块针对不同阶段积极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利用双休及节假日,积极组织党团员参加现场营销宣传,不断激发员工的创先争优意识,营造拼搏向上的良好氛围;二是关心员工生活,开展送温暖活动。在坚持做好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日常送关怀的工作的同时,主动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让员工及时感到组织的温暖;三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技术竞赛,不断丰富员工精神文化需求,为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提供了保证。

2 推动管理创新,激发铁通内在活力

篇5

【关键词】 管理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工作使企业已有的优秀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模式得到固化,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和避免偏离目标,保证企业管理工作按照即定“轨迹”运行。

2 制度化管理的含义

有句俗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人类的行为缺少规则(即制度)的约束,就会混乱。社会中有各种群体,其中每个群体都有一些利益和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最好、最文明的方法就是制定成员一致认可并约定共同遵守的规则,也就是制度。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民主约束行为的规则与机制。道格拉斯・诺斯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写道,制度就是 “一系列被人们制定的规则与服从程序,以及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用来提供一种人类相互影响下的框架,确定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从而构成了一个社会,尤其是形成了一种经济秩序”。对于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人类行为,营造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经济秩序;对于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制度是通过一系列的规章条例、政策法规之类的法律关系,结合人们心理上的因素,把管理制度化,从而推动企业实现和落实目标。简单来说,制度化管理就是把企业制度作为标准,即使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也要处处把制度作为准绳,使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和透明化,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不论是中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或者是集团公司,要想达到“法治”管理,都必须经过制度化管理这一过程。

3 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的意义

人的行为决定于规则、制度,规则、制度是什么样的,人的行为就是什么样的,不同的规则、制度,可以解释人们不同的行为。世界上很多很复杂的问题,却可以用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管理学界有一个关于“分粥制度”的广为传诵的案例:有一个7人小团体,每一个成员都是平凡的,他们彼此平等,虽然有些自私自利,但绝对没有害人之心。他们想通过一种和平方式──制定制度来分食每天仅有的食物――一锅粥,但他们没有带刻度的容器,也没有称量工具。大家开动脑筋,试了好多方法,终于逐渐完善了制度。第一种方法:选择一个人全权负责分粥。结果大家很快就发现,这个人分到的粥总是最多。于是指定另一个人,每次的结果都是负责分粥的人分到的粥最多。于是得出结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第二种方法:大家轮流负责分粥,一人一天,这就等于承认可以为自己多分粥,同时每个人都得到了多给自己分粥的机会。表面上看起来很平等,但结果是这7个人每周都只有在轮到自己分粥的那天能吃饱,甚至有剩余,其他天都在忍饥挨饿。结论是这种方法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第三种方法:大家推选一个共同信任的人负责分粥。开始时这个品德相对上乘的人还能做到公平公正的分粥,但没过多久,他就开始给他自己和阿谀奉承他的人多分。其他人不能容忍风气日益败坏,也不能看着他堕落,于是还得另寻思路。第四种方法:推选人员分别组成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这样就有了制约和监督。方法是好的,公平也基本能做到,可是等监督委员会想好各种措施,分粥委员会再针锋相对地辩论一番,不等分完,粥就已经凉了。第五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一样,7个人轮流分粥,但不同的是,主持分粥的人要在最后领粥。这时令人惊奇的事发生了,在这种制度下,每次7个人分到的粥都一样多,好像用科学仪器测量着分一样。每个负责分粥的人都知道,如果每个人分到的粥不一样多,那他分到的粥将会最少。“分粥制度”的事例令人感慨,发人深省,管理的真谛其实在“理”而不在“管”。

建立一个合理的,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的“游戏规则”,让每一个员工都根据“游戏规则”实现自我管理,是管理者最主要的职责。利益、责任和权力是管理平台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德治和人治都没有规则有效持久。“分粥制度”故事通篇要说明的是机制在团体中有重要作用。无论大集体还是小集体,必须要有一套或无形或有形的规则形成保障才能、和谐共处。对于一个部门、一个企业,每个人的需求都要尽可能满足,这就需要一个制度不仅能实现公平分配,还要能提供一种鼓励相互合作的激励机制,使人们去寻求更多的共同成果。在进行制度设计和建设时注重对制度的变更与创新的组织才是现代组织,好的制度不仅要追求民主,还要更充分地体现出效率原则。因此,实施企业管理制度化,就是使“人治”管理模式向“法治”管理模式过渡,有利于部门内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制度化管理建设工作对企业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则进行梳理和确定,在企业内传播统一的制度信息,并固化在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思想意识中,从而保障庞大的企业有机体的协调有效运作。

4 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的方法与建议

4.1企业管理制度需要一个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过程。制度所产生的规范力和约束力,能使员工始终保持明确、高效和有序的行为状态。从“分粥制度”故事可以看出,只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提高人的自律意识远远不够,建立科学的约束、监督和惩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腐败。并且,企业管理的制度化,可以显著降低决策失误。

4.2企业制度化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执法实施保障体系,才能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制度化管理使监督更有效,还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加强行政监督。同时,还要建立系统的民主监督体系和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有了规章制度,员工实际上已经成为行政监督检查人员,不仅自督自检,还对他人形成约束和监督。

4.3 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结合起来,不仅要制定严格的约束机制,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评价规则,建立合理、公正、公开的问责程序,完善相关制度。另外,也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使每个人公平竞争、发奋努力。根据严格的检测程序,定期检查、评估考核结果,根据结果严格奖惩,使管理逐步达到制度化。制度化建设最重要的是落实,一定要加强行政监督,确保典正法度。

4.4 企业在不断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制度也要及时调整和修改,才能防止僵化,更符合实际。实现制度创新,第一是要创新关于权利和责任统一的管理制度;第二是要创新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如在民主交流等基层民主方式上进行创新,改善群众的知情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巩固基层群众的利益保障机制和权利表达机制。

5 我国的制度化管理建设

目前,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已经逐步接轨,制度化管理模式也逐渐被国内单位学习和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制度虽然已经健全,但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很差。因此,在制度健全以后,还要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建立科学的企业制度化管理规范,并确保在实际中的严格遵守和完整执行。

6 结束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社会变革和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在客观上存在许多诱发腐败的因素,更需要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来杜绝腐败。企业管理制度化的加强和改进是最重要的遏制腐败的手段,也是反腐败成功的关键。只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权利得到有效限制,才能杜绝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新制度的建立又会引发新的矛盾、新的问题,而我们关于企业制度化管理建设的思考才刚刚开始。但有思索就会有进步,就会在政治文明道路上不断前进。长期如此,企业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一定会健康有序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朱云.政府问责制:提高执政能力的制度化建设[J].宁夏社会科学,2006(4).

[2]葛国平.杨蕾蕾.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浅析[J].电力勘测设计,2003(4).

篇6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07-01

党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要求,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企业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而人的管理除了制度管理以外,更需要关爱职工,从思想上激发潜能。因此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道路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及时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为企业保驾护航成为业内关注的重要课题。

1 道路运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进创新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铁网络的建设,道路运输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和运营机制变革的抉择,企业转型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新问题。如:机构、岗位和福利待遇等调整与变动,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在进行思想工作时,应充分把握工作对象的心理变化,通过交流、政策讲解及转型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意义,使职工真正认识到企业转型与变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企业,提高职工收入。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要找准切入点,真心实意地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才能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进入二十一世纪,职工队伍的年龄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80后、90后独生子女一代正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力军,这些新生代的思想、价值取向等观念更加现实,在面临企业转型、岗位竞争等问题上都迫切需要企业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要充满爱心地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去开展工作。尤其是企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调节各方利益、化解各种矛盾,凝心聚力谋转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果方面,更显的紧迫与重要并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以人为本充满爱心地加强职工队伍思想政治工作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爱心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只有爱才能感动并触及人的思想心灵。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要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的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同时更要充满爱心地教育引导人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看待企业转型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大局意识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企业在转型期凸显的矛盾,积极投身到企业改革和转型当中。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执行国家政策和企业决策之前,应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通过开展相关调研活动,充分了解掌握职工群众对该政策意见和建议,实事求是地有针对性的对政策及措施进行必要的修正与完善,从而保证政策及措施在执行过程中,更加科学和民主。另外,为了更加切实的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理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提倡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企业的职工群众。因此,无论进行什么思想工作,在工作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在表述的选择内容上,在沟通的方式上,从源头上都要做到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诉求,要实事求是地从职工群众的实际出发,力争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促进职工群众思想得到进步的工作目的。

3 充分理解和关注职工群众多方面的需求感受

企业转型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新课题。比如企业在机构改革中可能会进行机构重新设置,岗位调整、部分中层干部提前离岗等问题,由此可能引发一系列直接关系中层干部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因此,如何帮助干部职工正确对待这一问题,是党务工作者重点思考的问题。在进行思想工作时,应充分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动态、工作诉求及需求感受,通过心灵交流、政策讲解以及企业转型发展的目的,使干部职工切实认识到企业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企业,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生活水平。

充分发挥宣传文化阵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媒介、视频、刊物、简报等进行广泛宣传,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各方面、各个角落,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渠道,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在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应时刻关注干部职工群众的精神娱乐需求,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书法、绘画、摄影等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展开,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于其中培养和教育职工敬业爱岗的精神。

4 加强和改进职工心理健康的研究创新工作机制

篇7

【关键词】价值链管理;财务管理

一、企业财务管理演化的一般规律

首先,以产量为中心的单一财务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提高,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生存由单位成本的高低所决定,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成本成为财务管理的主题。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通过对生产活动的标准化实现了对成本的控制。这一阶段的控制先是对生产活动的财务管理,进而发展到对经营活动的财务管理,后又加入对未来活动的财务管理。

其次,以人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方位财务管理阶段。虽然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公司风靡全球,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但由于股份的分散,公司董事的选择实际落到了经理手中,经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董事,从而出现经理控制董事架空股东的情况。20世纪70年代后财务管理分为两个层次,即委托者对人的控制和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此外,财务管理在原来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入了外部控制,出现多层次和多方位的特点。

最后,以价值链为基础的财务管理阶段。我国著名会计学家阎达五教授在2003年首次提出价值链会计概念,将会计纳入了价值链管理体系并初步构建其基本框架,随后会计界对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的有关理论和实务问题展开了陆续的讨论。财务管理作为价值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管理思想的引入必将带来财务管理的新发展。

二、价值链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整合

一般的财务管理是基于单一的企业作为主体,价值链财务管理以价值链作为联结集团内企业的一条主线,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企业集团财务的管理和控制,价值链管理的理念使得财务管理的概念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和改变。

1、价值链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在价值链理论下的延伸。传统管理的对象是单个企业的价值运动,而价值链管理的对象是价值链的价值运动。

2、价值链管理理念对财务管理职能带来了冲击。传统的财务职能将重心放在已发生交易的处理、报告、控制等方面,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与价值增值。但是在企业变革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财务职能在企业战略与价值管理、企业革新与成本削减、重大的投资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

3、价值链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价值增值的同时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在价值链上传递的除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之外,更根本的是增值流,所以要增加价值链的竞争力,就要求消除一切内耗,在价值链上每一环节作到价值增值,这也是价值链财务管理的根本目标。同时企业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而且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利益,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平等。

4、价值链视角下财务控制由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二维财务管理模式只记录并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历史和现时状况,只为公司外部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但既研究过去和现在又要预测未来的三维模式价值链理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作用。也就是说,把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由简单的监管控制、财务分析和制度执行扩展至企业价值增值的预测与决策阶段。由于将财务管理模式从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价值链体系延长,公司价值链与公司上下游经济关联体的价值链相连结,从而最大可能地扩大企业财务管理绩效。

5、价值链财务管理的有效实施有赖于价值链各方的同力协作。价值链是由多个企业所组成的企业联盟,因此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的决策都会影响其他企业的决策,一个企业的采购计划、生产计划和库存优化控制等不但要考虑本身的业务流程和所拥有的资源,更要从价值链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的优化和控制。因此集团企业有必要从整体上全面对成员企业按价值链管理的思路进行财务控制和管理。

三、价值链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1、企业财务管理观念创新

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加强财务管理的创新将是我国企业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必然选择。价值链管理要求财务管理观念有所创新,与时俱进。首先,传统的财务管理是以资金为中心,价值链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应把对人的激励与约束放在首位,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其次,随着信息产业化的高速发展,经济活动的空间变小了,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需关注信息的及时搜集与整理,注重对信息价值的分析。信息价值与收益成正比,与信息成本及质量风险成反比。企业只有在信息和知识共享上抢先一步,才能获得竞争的优势。最后,财务组织结构与制度的再生与财务机制再生给企业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突出了财务管理的地位,增强了财务管理的功能,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作用。

2、搭建价值链财务预算平台

价值链赋予了财务预算管理以新的内涵,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核心企业为龙头,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增值为根本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对价值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效规划和控制。价值链的构建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了战略基础,同时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价值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链的实现也离不开财务预算的管理,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选择价值链条增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预算战略管理的基点和平台,决定了企业财务预算具体目标的基本取向。价值链财务预算平台要求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再造,同时将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推广到整个价值链中,实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与整个价值链的结合。

3、企业财务分析的完善

价值链环境下的财务分析与传统的财务分析相比,无论是在分析的目的、分析的实施者、分析的对象、分析的重点,还是分析的方法上都发生了变化。第一,价值链环境下的财务分析的目的:从企业内部价值链财务分析来看,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消除不增值作业。从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来看,是为了确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第二,从财务分析的实施者来看,传统财务分析的实施者很广泛,价值链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实施者比较单一。价值链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只能由核心企业自己来实施,因为价值链分析是出于企业内部管理和长期发展的需要进行的。第三,传统财务分析的对象是核心企业自身的财务信息,具体体现为企业的财务报告。价值链财务分析的范畴已经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了企业外部,价值链管理要求核心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财务业绩进行分析,还要对价值链上的其它企业的财务业绩进行分析。此外,在进行价值链财务分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告数据,应该将分析数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为其它相关企业的财务报告数据有时并不能够取得。第四,价值链环境下,财务分析应以比较分析为主。企业在进行内部价值链分析时,应通过比较各业务活动的收益和成本来消除不增值作业。在进行外部价值链分析时,应通过比较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企业的投资报酬率来找到产业链上核心竞争能力所在,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

篇8

关键词:风险;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2

风险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特征,始终伴随并影响着我们人类的一切活动。纵观历史变迁,人类社会所有的损失、灾难、问题都源于风险,一切又基于风险管理的不利。企业的发展更是与风险及风险管理息息相关,如影随行。

在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确立的13项世界一流企业具备的共性要素中,风险管理亦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要素之一,也是衡量世界一流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中石化集团公司“十二五”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目标,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国石化,倾力打造从国内一流到世界一流,且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公司,并将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和防范风险放在了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

源于此,本人就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价值取向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风险与风险管理的认识

风险就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 of uncertainty on objectives(ISO 31000&Guide 73),准确地表达了三个要素:即风险、不确定性及二者之间关系。

风险管理也即是对风险的控制和影响的评估。II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就是组织内部管理层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监测评估,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就是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信息的全面释疑和明确后,制定有效的、系统性的风险管理框架和标准,并对标准在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实施和执行的管理。针对风险管理流程和关键节点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作出应对风险的策略等开展连续的、动态的和高效的风险管控机制再监督和再管理,从而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免疫系统体质,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关系与角色定位

就管理而言,一方面,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内部审计也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再监督和再管理。首先,企业风险管理贯穿企业全业务流程,需要各部门参与,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管理职能部门之一,应在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监督与服务作用。其次,随着经济发展,内部审计将“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使企业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融为一体,并成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内部审计全面参与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除了关注传统的内部控制之外,更加关注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即通过对风险管理的审计,促进企业的风险管理,提升其管理的“免疫力”。

国资委2006年下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中,就中央企业实现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进行了明确职责分工。其中要求内部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风险管理的监督职能,并根据实际提交企业风险管理评价审计综合报告。在《通知》中的第五十条 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应符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号)的有关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内部角色与定位就是监督、评价、促进和帮助。

三、风险管理审计的价值取向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既是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责的需要,也是企业防范和规避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可以借鉴的、独立判断的依据

按照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及《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充分运用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合理的审计方法(风险坐标法、蒙特卡罗法、关键风险指标管理和压力测试等),以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和发展目标为基础,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引导,以风险及风险管理为导向,对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战略目标、内控体系、信用风险、资产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廉政风险、监控预警等进行全面而科学的审计评价和监督,检查是否建立健全“企业体检”制度,特别是企业“三重一大”、高风险业务、重大改革以及海外投资并购等重要事项应建立专项风险评估制度,监督和促进企业在风险管理中对风险量化分析与改进工作,特别对重大风险关键成因量化分析水平,并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具有前瞻性的和风险预警性的综合性的审计报告,为企业决策层在制定发展目标、决定投资决策和实现绩效管理时对风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评估,进一步促进企业决策层在风险与机遇的价值平衡中,根据企业风险偏好和发展策略,依据审计成果来有效规避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损失,从而达到企业战略目标。

(二)为企业业务层提供有效的监督保障

业务层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实施层级,也是潜在风险存在的发源地。内部审计不但要监督和评价企业建立风险管理体制实质性的作用和水平,还要监督和评价风险管理体系在各种经营管理环境中,对风险应对的预警预判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压力测试,来查看风险管理的最大承载能力和风险防范的特殊缺陷,从而提供更佳的解决方案与应对措施,并不断完善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如内部审计在进行风险管理审计中对企业业绩考核和评价时,不能单纯就业绩评价业绩,而应该看到其风险管理后的综合业绩,即不仅要看指标结果,更要分析指标背后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管理的状况,这是对企业在可持续发展与阶段性业绩评价中持续评估风险、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要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管控作为“短板”进行重点考核评价,为企业对未来中、长期发展中所面临全局性、趋势性的风险进行科学研判,准确定位风险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切实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为全员风险意识提供服务和支持

全面风险管理不但在全过程、全系统和全方位进行风险管理,而更应该是在全员的每个岗位和每个人的潜意识中形成风险意识。这不仅仅是管理层、业务层要关注的问题,也是内部审计在关注风险管理时要参与和加强的工作,从而为实行企业全员风险管理文化提供审计服务和支持。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运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审计报告、审计通报、专题审计和审计报道,积极影响和引导全员对风险管控要求与目的的认识与理解,灌输管理就是管理风险,做到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处不管和人人都负风险管理之责的理念。并根据风险变化,不间断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组织始终处于应对风险的最佳状态。同时,审计部门要在服务组织内部培育健康的风险意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沟通使所有利益相关人统一风险语言,明确管理是管理风险的理念,把组织成员从事物管理的狭隘眼界中解放出来,由上而下的灌输风险意识,风险管理工作才有较大的成功可能,且风险防范的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较高,内部审计价值的延伸才能更远、更有意义。

(四)为树立形象提供内在的诚信支持与帮助

苏轼《教战守策》中提到“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企业如人之躯体,免疫力低下则易外感内伤,内外界形象受到损失。

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蔓延、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中国石化争创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大背景下,风险管理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体系中监督与问责机制的重要职能部门,不但要以人为本推进风险诚信报告,以企为本促进诚信经营,以审为本提高审计成果的诚信度,而且要为企业在内外部市场树立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企业形象提供支持与帮助,要不断促进企业在应对各种风险时内强体魄、外树形象,真正使全面风险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战略中的“血液文化”,从而从容应对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四、实现审计价值,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需要强化的几个方面

(一)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由基础性、合规性审计监督向风险导向、管理导向的审计监督转变,突出审计思路设计的创新。二是由事后监督向事中和事前以及跟踪监督转变,突出审计方式方法的不断的连续性前移。三是由局部、单项经济效益或财务收支审计向全局、全面性和整体性效益管理和风险管理审计的增加价值转变,突出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监督与服务真正价值。

(二)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实现审计的独立、客观、公正

内部审计必须在体制上完善管理职能,在组织机构的顶层设计中强化监督的空间,在机制上树立权威。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与审计地位是相辅相成的。作用的进一步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地位创造了机会,同时组织地位的提升,也为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审计中报告信息的直达与畅通,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其次,内部审计机构要有一定的处罚权和问责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三)提高审计综合素质,突出技术、思维和文化创新

随着中国石化在国际市场不断开拓,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新知识、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大量涌现,特别是在国内、国际市场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下,风险管理审计过程中大量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去评价风险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各种内外部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无处不在浸蚀和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对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加大审计专业技术领军人物、科学审计理念思维和审计文化素养的培育就显得尤为迫切。

篇9

关键词:企业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引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愈发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在注重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必须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核心凝聚力,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创新,建立和完善新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体制,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不动摇,建立和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提高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素质,并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业务相结合,以此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基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到位

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无论在任何国家还是企业,经济利益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金钱利益等负面因素已经逐渐的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并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职工产生很多消极怠慢的思想,不利于企业适应社会新的社会发展形势,甚至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新时期取得发展,对基层职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必然。

(二)企业缺乏专门的政工人员

很多企业的管理组织架构尚未完善,在目前大多数企业中,存在多部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专门的政工部门和人员管理政工工作。政工系统缺乏专业的人才,就会导致在企业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保障。

(三)教育手段与方式落后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普及教育越来越成为各类教育方式的首选。然而,在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上, 企业的教育方式选择就略显落后。目前, 虽然基层单位大多配置了电脑,但电脑大多仅仅用于办公使用, 对于职工的教育座谈会等等的场合,多数企业没有采用现代科技的方式来提升教育方式的趣味性与吸引力,仍旧依靠单调的纸与笔的组合进行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此外, 对于教育的网络宣传许多企业做的也并不到位, 网络页面形式单调、内容陈旧, 许久不更新, 未能够发挥出互联网技术原有的提升效果。

(四)职工思想信念薄弱

在企业中,大部分员工大都只关心自己的薪酬待遇好坏问题,而很少去关心国家政治时事,对政治发展认识不到位,更谈不上有什么理想信念了。部分职工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尤其是个人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占了首位,缺乏职业道德和集体主义思想,这就对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企业应该很好的去引导,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加强企业基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注重以人为本

企业要实现稳定发展,就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认识企业的发展问题,在企业中,上至领导层,下到普通职工,都要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首先,尊重职工的价值,尽可能的满足企业职工的愿望,使职工当前迫切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以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更加全面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企业在促进职工发展的过程中既需要给予利益,也需要让职工看到前途,将提高职工的生存能力作为对职工最大的关心与支持。其次,全面提升职工福利待遇和保障。在企业经营效益不断增长的同时,注重将企业发展成果惠及职工,如不断提高职工薪酬福利待遇,改善职工工作和休息环境,组织优秀职工出国考察和国内旅游等,通过种种方式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加强企业团队建设

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塑造与自己的企业环境相符的企业精神,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思想基础。团队建设属于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支撑,团队精神是企业员工具有共同个价值观和共同的道德理念。通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来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能有效地号召并激励企业员工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而共同奋斗,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员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企业的一员,培养团队精神。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和员工自我认同感的增加,会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壮大,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首先,增加培训的机会,逐步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提高员工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需求。培训的形式和内容要注意创新,为激发职工的主动性,要积极改变枯燥的教学培训方式。其次,要及时积极的与员工进行情感交流,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上的需求。若职工由于工作周期长而不能按时回家时,企业领导也要能够做到经常关心询问他们的工作情况,以及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职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从而使得职工认真工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

一个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一点原因就是在于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和对员工创造力的激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决策固然重要,但是人才才是企业的最大财富。加大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根据员工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素质及整体素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加强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把员工塑造成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勇于创新、团结合作、诚实守信、文明高尚的新时代人才,把企业建设成讲文明、有素质、有文化的现代化企业。

(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企业政工队伍,是搞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要在坚持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学习现代企业管理、金融、法律、科技以及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使政工干部成为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懂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结合实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政工干部要抓住影响职工群众的热点、难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准突破口,突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部分企业在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需要企业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认识和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孔祥荣.基层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4-34.DOI:10.3969/j.issn.1008-1496.2014.16.032.

篇10

关键词:企业价值;现金流量;评估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财务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就需要使每一项决策都有助于增加企业价值。为了判断每项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必须计量价值。企业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现代财务的必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经济评估方法,目的是分析和衡量企业的公平市场价值并提供有关信息,以帮助投资人和管理当局改善决策,但它又不等同于对单项资产价值估计的财务估价。

我们知道,企业价值受企业状况和市场状况等很多因素的影响,随时都会变化。价值评估依赖的企业信息和市场信息也在不断流动,新信息的出现随时可能改变评估的结论,因此,企业价值评估提供的结论有很强的时效性。

企业价值评估的一般对象是企业整体的经济价值,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公平市场价值。对企业整体价值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我们不能用企业单项资产价值的总和来代表企业整体价值。2.整体价值来源于各要素的结合方式。3.企业是部分和整体的统一,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体现其价值。4.企业是一个运行着的有机体,一旦成立就有了独立的“生命”和特征,并维持它的整体功能。

当前我国企业在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三种方法:现金流量折现法、经济利润法和相对价值法。

一、现金流量法

现金流量法是企业价值评估中使用最广泛、理论最健全的方法,它的基本模型如下:

价值= 各期预期现金流量t/(1+资金成本 )t

在价值评估中可供选择的企业现金流量有三种:股利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实体现金流量。根据现金流量的不同种类,企业估价模型也分为股利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和实体现金流量模型三种。

在数据假设相同的情况下,三种模型的评估结果是相同的。由于股利分配政策有较大随意性,股利现金流量很难预计,所以股利现金流量模型在实务中很少被使用。如果假设企业不保留多余的现金,而将股权现金全部作为股利发放,则股权现金流量等于股利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模型可以取代股利现金流量模型,以避免对股利政策进行估计的麻烦。因此,大多数的企业估价使用股权现金流量模型或实体现金流量模型。

二、经济利润法

企业既然以增加价值为目标,计量其价值的增加额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考察企业价值增加最直接的方法是计算其市场增加值。

市场增加值=企业市值―总资本

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利润(或称经济增加值、剩余收益等)可以解释市场增加值的变动。我们知道经济利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的理论,它的诱人之处就在于把投资决策、业绩评价和奖金激励统一起来。它把企业的目标定位为增加经济利润,并用经济利润的增加作为投资决策的标准和衡量经营业绩的尺度。这就使得基于价值基础的管理变得简单、直接,同时具有了逻辑上的一致性。

经济利润是指经济收入减去经济成本后的差额。但应注意的是,这里的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经济成本不同于会计成本,因此经济利润也不同于会计利润。经济收入是指期末财产和期初财产市值的差额;而经济成本不仅包括会计上实际支付的成本,还包括机会成本。计算经济利润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息前税后利润减去企业的全部资本费用。复杂的方法是逐项调整会计收入使之变为经济收入,同时逐项调整会计成本使之变为经济成本,然后计算经济利润。

三、相对价值法

前述的现金流量法和经济利润法在概念上很健全,但是在应用时会碰到许多的技术问题。相对而言有一种较容易的估价方法,就是相对价值法。这种方法是利用类似企业的市场定价来估计目标企业价值的一种方法。它的假设前提是存在一个支配企业市场价值的主要变量(如净利等)。市场价值与该变量的比值,各企业是类似的,可以比较的。

总之,由于认识价值是一切经济和管理决策的前提,增加企业价值是企业的根本目的,所以价值评估是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价值评估是一个认识企业价值的过程,由于企业充满了个性化的差异,因此每一次评估都带有挑战性。不能把价值评估看成是履行某种规定的程序性工作,而应始终关注企业的真实价值到底是多少,它受哪些因素驱动,尽可能进行深入地分析。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集体企业改制;财务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集体企业改制后的现有问题分析

1.改制后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吻合,风险应对能力较差

集体企业改制后只是依赖于企业职工的参股的话,根本无法调动大家积极工作的能动性,若不能促使广大职工的基本生活状态得到有效性的改善,相反还要面临下岗失业的问题,那么,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巨大矛盾。如果企业不能跟随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转变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的话,不仅不能把握好市场经济发展的机遇,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无法采取有效地应对策略,从而致使企业面临二次改制、破产的厄运。

2.财务管理力度较低,财务信息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企业改制后企业需面临市场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譬如:在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下,企业销售会出现疲劳的一种状态,这种情况下企业资金流动是十分艰难的,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也是极为不稳定,企业会有严重亏损等现象出现,而通常企业财务管理核算上并不能做到第一时间从市场与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范围内正确处理财务核算方法,不能及时的给企业管理决策层提供科学合理化的意见,成功规避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3.二次改制透明度较低,极易有“暗箱操作”的情况出现

企业在二次改制的过程当中,若无行之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来作为强大的保障性支撑、无任何单位参与的话,则会丧失企业监督的作用,缺乏透明度,极易会引发“暗箱操作”的情况出现。譬如:企业二次改制转让招投标过程当中,经常可看到操纵的行为痕迹;二次改制价格的转让中,会有“零净资产”股改方案通过的情况,有的转让双方故意的串通好肆意降低价格,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与我们倡导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准则是背道而驰的。

4.未能创造诚信友好的合作文化环境

从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机制来看,某些企业下岗职工并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企业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而若想创造良好地合作文化环境,社会责任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改制后如果无社会责任感做支撑,势必会造成企业信任度急剧下滑,企业内部人心涣散,并且对整个社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集体企业改制后加强财务管理具体对策

1.创建科学有效地企业管理机制

集体企业改制后如果要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创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样能够促使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思想意识得到进一步地提高;不断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创建科学的、行之有效地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这样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各股东间的利益冲突减小到最低的程度;不断强化各项管理制度,着重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促使企业盈利性能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强化预算计划控制和企业投资管理,正确把握好企业资金的大体流向,做好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系统性安排,以免资金周转上出现其他的问题;创建科学与合理的薪酬制度、奖惩机制,最大限度上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能动性和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促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性的升高,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改制后各项战略目标的早日顺利实现。

2.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得培养

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阶段,集体企业改制后的相关制度并未做到真正的完善,为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是非常关键的。作为一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确保公正独立的立场,认真履行自身职责,最大限度上保证财务核算的精准无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做好财务信息的及时性披露,企业所有股东能够确切地了解企业真实地经营状况,从而做到上下齐心、共同发展。

3.加强企业监督制度建设,确保二次改制的公开透明化

企业要创建良好地控制氛围为基础,将有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做到积极性的有效防御,同时,企业经营活动当中要最大限度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实现各部门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各岗位的权利、职责得到充分地落实,这样能够避免企业在二次改制后有会计信息真实度丧失、财务管理混乱、人为操作利润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此外,不断加强企业二次改制后的外部监督力度,针对查出的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这样才能够将违规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不断降低。

4.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积累的过程,作为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得以早日顺利实现的巨大动力。企业董事、管理层作为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创造人,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将广大职工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这样不仅能够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能够最大限度上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能动性。企业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从而实现最大化的社会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的社会信任感,这对于改制后各项工作的有效沟通及执行是非常有帮助的,可将改制后企业面临的矛盾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三、结束语

集体企业改制后,财务管理是非常关键的构成内容,其融入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当中。为此,企业要全面实施科学有效地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企业资金,创建完善化的企业财务监管机制,积极做好各项风险的防御措施。企业领导者要认清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把握好市场变化情况,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力度,从而确保企业得到健康、快速地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谈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7).

篇12

关键词:企业 会计内部控制 作用 现状与问题 对策与建议

前言

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方法,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当前现代企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法可依的。为了促进现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家财政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该规范为各单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对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与内控制度的落实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规定,结合部门或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规定,建立适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各单位对制定的相关内控制度应严格加以贯彻落实,通过企业内部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使企业经济活动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范来运行,防范经济运行中的错误与舞弊行为,尽可能防范可预见的金融与资金风险。

一、现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

任何企业必须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市场前景、综合实力等情况,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保证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各类经济信息的可靠度,确保企业资产可以被高效、安全、合理的应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通过会计内部控制可以加强对企业资产的保管力度,针对企业各种与资产有关的经济活动,采用合理的控制手段,确保资产完整或被高效、安全、合理应用;2)科学合理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人员分工明确。一套完整、流畅的业务流程,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效率,还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3)通过合理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有利于控制和约束企业内部会计行为,落实国家的财政纪律,净化财务环境。4)科学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可以促进企业各部门协调配合,有序高效运行,在保证财产安全完整的前提下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各种企业开始大量涌现,然而因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企业大多数都忙于应对市场竞争,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企业内部的管理,从而使得企业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尤其是表现在以下三个个方面:

(一)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度尚需完善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对财务规范化运行进行组织设计、分工合作、标准化程序的保证。由于国内企业对会计内控制度认识不足,造成许多单位的财务内控点重仅仅局限在对公司钱财的管理上,缺乏全面性与系统性。在日常管理中,仅凭领导意志,或业务人员的经验、惯例来操作。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缺乏制度化,随意性较大,经常会出现执行混乱、责任乱推的情况。即使有些企业制定了部份财务内控制度,但是形同虚设,或者制度不规范、不完善、不严谨,不好真正操作。

(二)监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不够

若想要将一项制度执行到位,那么整个执行的过程都需要监督来配合。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监督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就是其中的一个。有很多企业目前并没有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有些企业尽管已经进行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但是因为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制度,其具备的监督作用由此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导致各岗位之间、各部门之间不能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其二是外部监督。我国目前所形成的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系统,不过尚未根据预定的目标而进行,其监督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被削弱了。

(三)企业相关财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国内财务管理制度一直没有被放在重视的地位,造成相关的财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也一直处于不高的尴尬境地。其中不少中小企业财会从业人员是由一些根本不具备相关财会从业资格的人员充当,企业不注重对相关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造成财会工作人员本身就对财务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更别说让他们去执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了。因此,现阶段我们企业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与改进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企业的管理层需要重新全方面的了解会计内控制度重要性,将加强企业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进而提升会计内控制度的在整个企业中的重要性。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管理部门,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提高其实施效率。再次,将组成会计系统的各部分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科学、合理的整体机制,从而使其中的各部分协调合作、有效运转,保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质量。最后,企业需要制定出详尽的会计内控制度的实施章程,确保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得企业会计内控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二)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为了约束管理人员和会计员工的行为,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一方面,有必要设立监督部门,但必须注意一点,监督部门应独立于其他管理部门,拥有独立进行监督的权利,避免管理人员干涉监督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更为完备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更好的引导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通过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内部与外部监督与评价,使得企业可以及时发现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缺陷、隐患或漏洞等不利因素,督促会计人员及时改正,降低企业资产风险,确保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提高企业财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相关从业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质量,为了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定要企业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业务素质与道德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缩短会计人员知识更新周期;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措施与竞争上岗机制,以此促进与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另一方,提高道德素质。企业财会人员的道德素质决定了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效与发展高度。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爱岗敬业教育,让财会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具有正直、客观、独立、自律的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可以使之能够忠于职守、坚持原则,更好的执行好相关的企业会计内控制度。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具体会计准则的基本前提,也是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建设势在必行。尽管当前当前我们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采取合理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提高企业财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并继续保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够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好、实施好,从而进一步促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风险能力,为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房青.关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若干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12)

[2]吕秀军.浅谈如何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5)

[3]陈海赟.浅谈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3)

篇13

【关键词】煤炭企业 内部控制 应对措施

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着特殊的矛盾凸显期,也处在重要的发展机遇期,如果能科学分析各项发展因素和低成本的高效发展,采用正确的企业竞争战略,就能保证煤炭企业在日后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只有采用低成本发展战略,才能保证企业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企业与自然的协同进步有机联系起来,使企业在最低成本和资源的基础上得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一、煤矿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内涵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煤炭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对企业会计活动的有效性和会计记录、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有直接影响的内部控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为有效管埋会计工作而制定的各种组织、程序、分工、标准、方法、规程和守则。内部会计控制是由一系列具体的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组成,其基本目的在于保护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煤炭企业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使企业较好的保证会计法律、方针、政策在本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能有效的维护企业资产和资源的完全和有效使用。总之,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前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较弱,核算方式不够合理

由于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职能性质,所以其没有规范化的部门预算,从而导致经费使用无计划,部分有计划的支出也流于形式。另外,企业财务部门不注重资金使用前的合理预测,资金使用过程中不注意控制,不考核资金的使用效力,监管力度不够,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很低。

煤炭企业现有的现金制度是为汇报支出提供有效依据,并没有进行成本核算,这就导致了企业财务成本无法核算,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预算执行力度不到位

预算支出缺少有效的约束力,一些煤矿不严格控制预算资金使用,严重地浪费了资金,支出界定混乱,一些企业对基础支出和项目支出没有清楚的界定,资金使用管理比较混乱,因此,会出现用项目支出经费来弥补基础支出经费的现象,这就严重违背了专款专用原则。此外,一些企业还存在重拨款轻管理的现象。具体体现在,有些单位不注重把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理念运用到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只重视拨款,不注重企业的财务管理,并且忽略了实际效果,没有实际有效地对项目资金进行考察。

(三)缺乏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一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给会计控制带来了不利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个别企业缺少会计控制,控制力度也不够,影响了企业的财产和资产的有效管理。二是管理上存在漏洞,各种监督制度流于形式,缺少可行性和时效性,使大量财物流失。三是对企业的投资管理缺少可行性研究,造成各种各样的财务问题的发生,比如:建设的重复性和建设项目的盲目性等等。

(四)却少有效的监督制度

对一个煤炭企业来讲,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制度管理,严格控制各项经济活动,才能保证实施效果。当前,煤炭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环境,在监督过程中缺乏适应性和严格性,另外,一些管理者缺少责任意识,使得企业内部管理流于形式,考核的效果无法落到实处。

三、加强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鉴于煤炭企业在内部会计控制方面遇到的这些问题,笔者在进行相关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这样几点对策。

(一)高度重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一要要从企业的每个部门入手,明确制度的受益者和执行者,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和责任意识,要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使其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认真贯彻落实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二,对于一个煤炭企业来讲,内部控制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健全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确保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把企业的发展效益作为导向,保障制度具有科学性和高效性,规范企业的各种管理行为,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是要加快建立完善企业的内控体系。首先,煤炭企业要尽快建立本企业的组织规划控制机制,避免使某些相互联系的职务集中于一个人身上。其次,还要建立企业各项事务的授权批准制度从而对企业内部各部门或职员处理的经济业务权限加以控制。最后,煤炭企业还可以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实施内部监督和评价,提出建议,督促各个内控环节不断改进控制,增强规范内控制度与有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使企业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内部控制的体系中去。

(二)加强企业预算控制,规范经费支出

煤炭企业的账、钱、物分管原则从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来看,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原则是内拧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任何项经济业务都要按照既定的一些程序和手续办理,多人经手,共同负责,努力克服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及会计账簿的管理混乱现象,防止企业资产的流失。同时企业的各项经费支出要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程序申领,杜绝随意支出超额支出现象。

(三)增强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是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必要条件。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财务人员应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其专业素质应从传统的“做账型”转向“多面型”,除具备财务务信息的收集、过滤和分析的能力外,还要求他们要具有对财务风险敏感的、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准确发现和估计潜在的财务险,在利用理论方法进行分析的同时,能对目前环境下的风险做出准确判断和提出解决办法。

篇14

关键词: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法

Abstract: in the enterprise control management, strengthen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is enterprises to improve management level and improve enterprise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setup, material purchase,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pay compensation, such as period cos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enterprise; Cost; Control manage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壮大,除了拥有先进的研发、生产技术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外,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尤其成本管理环节的控制作用更是至关重要。成本控制的作用是:企业通过管理控制的功能,得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谋求更高获利水平的目的。

一、要合理设计预算管理控制机构

1.应设立一个专门的预算部门。为了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该预算部门应隶属财务部门管理或由分管财务的副总管理。该预算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经管理层授权批准,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经营情况制定的月度、年度成本费用预算计划,经批准后下发实施;(2)将企业的预算计划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和分析,并按月、季、年写出执行情况与差异分析,上报管理层。

2.设立一个完全独立于财务部门的管理部门(如,企业管理部),且该部门与财务部门不能是同一个副总分管。该部门主要职责是:(1)根据企业内部各部门、队组等机构的设置情况,依据成本费用的发生情况,将这些部门、队组分类划成不同的费用核算单位;(2)对上述预算部门制定的且经管理层同意执行的成本费用预算计划,按上述分类的核算单位进行分解,并与这些核算单位签订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

3.要加强物资采购环节的控制管理。(1)建立采购计划的制定与采购计划实施相分离的机制。仓库管理部门作为企业各种物资的储存、保管部门,能及时根据内部各单位对物资的需求和仓库的库存情况,较准确地提供企业对各种物资的实际需求情况。因此,每月末各内部单位应将对物资的需求情况列表报仓库管理部门,仓库管理部门根据各单位上报的物资需求情况,并结合仓库的实际库存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整理,编制物资采购计划明细表报管理层批准,批准后交物资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根据计划进行采购;(2)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定价机制。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物资采购定价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主要负责对企业所需采购物资的信息采集、价格制定,定期常用物资价格采购表或其他形式的价格表及已定价格的监督实施等,该定价委员会不与供应商接触;(3)供应部门制定合理的采购程序。物资采购时,物资采购部门应根据经管理层批准的采购计划和由价格委员会提供的采购价格,进入正常的采购程序。

二、要加强对材料消耗控制的管理

降低材料消耗,是降低产品成本的第一有效途径。为此,必须重视材料消耗的节约,严格控制材料的第一成本关。

1.从源头抓起,加强对用料计划的审批管理,做到事前控制。每月末各单位将下月预计所需的材料消耗上报企管部门,企管部门根据与各单位签订的内部成本费用结算合同和各单位的预计消耗情况,对各单位下达材料消耗计划。

2.加强对库存材料的现场管理。(1)建立大型材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单项金额大的、重要的大型材料一律建立档案,从材料的投入、使用、转运等过程进行监控,全部登记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测算各类大型配件的使用寿命,达不到使用寿命的,对原因进行分析,属人为原因的照价赔偿,从而达到提高对大型材料的合理使用意识;(2)对材料按类别或金额实行划片管理,责任到人,并对材料库存分类核定最佳储备量,减少库存资金的占用。

3.规范行为,加强材料领用管理,做好材料领用的事中控制。(1)对材料领取、使用加强管理。主要采取查看领料单及现场查看相结合的办法,重点从材料是否超范围、材料收发存记录是否规范、对公私两用物品的领用管理是否严格、各单位领用的材料是否及时使用、是否存在小库存等方面进行管理;(2)建立材料的交旧领新制度。对于有残余价值的物品,必须建立交旧领新的制度;对于应交回旧的物品而未交回的,决不允许领取新的物品。

三、要加强工资薪酬的控制管理

1.合理定岗定编,在确保劳动生产率的前提下控制劳动力的投入。合理定岗定编是加强用人管理的基础,也是节约活劳动、降低人工成本的基础工作。在这方面最主要的工作是企业必须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去设置合理的岗位和配备合适的人员,并结合整个生产经营过程、根据需要做适时调整,以达到合理定岗定编、控制劳动力投入的目的。

2.制定工资薪酬的总目标,根据总目标合理分解。企业在制定年度工资薪酬总目标时,必须在坚持人均工资增长率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原则下制定,然后以总目标为基数将工资薪酬分解给内部各单位,从而达到工资总额控制的目的,全年的工资总额基本不变。

3.将工资薪酬和销售收入、成本费用消耗水平等挂钩。在确定了工薪总额及内部各单位的分解目标后,还需将既定的工薪目标与销售收入指标和成本费用消耗指标等挂钩,以达到工资与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协调增长或减少的目的,从而起到加强工资薪酬管理控制的作用。

四、要加强期间费用管理,控制不合理支出

1.将企业发生的费用按费用性质划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由于固定费用在一定时期内相对较稳定,因此要重点加强对变动费用各环节的审批支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