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4:36: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教学策略有很多说法,总体上看,我国学者将教学策略看成比教学方法更上位的概念,更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抽象性,认为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的教学活动维度和静态的内容构成维度”。结合传统教与学的弊端和新课改要求,初中生物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和谐、平等和民主的教学环境
魏书生曾说过:“民主就像是搭在师生心灵的桥,民主程度越高,连接心灵的这座桥梁就越坚固。”教师和学生作为两个独立的活动主体,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而不能是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同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他们也具有独立的思想,也更渴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下,主体性得到了发挥,能动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性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师生的感情也更加的融洽,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动机
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学习状态,情绪高昂,兴趣浓厚。为此,我们可以以创设问题、故事、音乐、合作探究等活动创设情境。情境创设首先要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去感知、领悟、体验,综合能力才能得到锻炼,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其次,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变抽象为形象,变无趣为有趣,使课堂对学生而言永远都有一种魅力,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兴趣盎然地学,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最后,情境创设中要注意情境材料的新颖性,要围绕教学目标来创设情境,并时常变换创设情景的方式,这样才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的目的,让课堂成为促进学生自我激睢⒆晕页沙ぁ⒆晕彝晟啤⒊渎活力的和谐课堂。
三、多元交流与合作
新课程下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
在“探究―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对班级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从而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保证内容进度的统一,又能照顾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性,通过交往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的。其次是要创设学习氛围,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构建出互助的和谐的一个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进行辩论、讨论和分享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多元交流与合作学习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于新发现的问题,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之间解决问题。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内部讨论,大组讨论,或搜集资料等等。用学生带动学生,学生教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多元交流与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四、因材施教,加强指导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在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迅速切实的提高。近几年由于入学人口的下降,很多地方的学校为了节约办学成本,采用合并学校的政策。同时,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实力雄厚的学校学生供过于求,使得学校不得不增加班级的人数。这种大规模的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总而言之,教师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培养出具有他们自身鲜明特点的多个性,使校园里的每一位学生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特长得到充分展示,真正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灵活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是密不可分的,生物教师越来越意识到原有的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方法,与现有的素质教育和课改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就是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过于单一,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习成果的简单量化同时做出判断,而是要考虑到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情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可行的方法搜集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和比较,进行全面、详细和综合的诠释,从而达到对学生充分的评价的功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个人档案袋评价法;专题作业法;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法;学期和学年报告法、观察法、纸笔测试法等。在生物学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生物; 实验; 多媒体;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134-01
目前,我们许多教师的生物教学都能体现学科的知识性和理论性,但忽略了实验性,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生物学科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生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可现在有些生物教学仍然是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这些因素导致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要改变这一局面,就需要我们抓住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兴趣,创建高效课堂。
一、注重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讲解给学生的各种理论生物知识也都是前人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要获取生物知识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实验,“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践”。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是教师展示实验,也可是学生分组实验),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进行参与合作交流,提升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的展示或操作,让学生更直观的看见结果,自己得出结论。
生物课重视实验,不是说生物课堂就是单一的实验展示或任由学生自己做实验,而是要求教师设计好实验的每个环节,做学生实验学习的引路人。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同时,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适当开展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给我们提供了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让我们的视听更加绘声绘色,形象可感。现在,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虽然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来教学,但一个学期适当开展几次多媒体教学是有必要的。在生物课上,课本上的图片不够多,有的实验受学校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并且其对象是生物,生物它不是死的东西,是有生命的东西,而生命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需要用动画这种方式来展现某一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这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是无法解决的,而多媒体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能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化繁为简,从而使教学内容具体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的心理需要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或抽象问题,可将其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理解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微笑教学,培养兴趣
实验证明,人在笑时或是说笑话时,大脑就会促使人体释放出自然的止痛激素,它能够减轻痛感,还能够使人神采奕奕,头脑更加有效地思维。欢笑能够使人神经松驰,人体处于轻松状态时,视野就会拓宽,就能发现以前未曾发现的事物。课堂上,如果“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学知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效果自然不会差。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科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教师词汇的新奇生动、形象可感、诙谐风趣、含蓄夸张,语言节奏的快慢急缓,语调的抑扬顿挫能增强生物课教学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生动形象化处理,使教学语言富有情趣,将死板的知识讲得妙趣横生。用生动鲜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轻松、愉悦、自然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和参与到教学中,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求实态度
1.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全面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例如: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态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认识和掌握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
局部观察即细微观察,要求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例如:在组织学生观察花的形态和解剖花的结构实验中,首先观察水稻花与桃花的形态,我们向学生提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桃花盛开的时候会招引许多蜜蜂前来传粉?为什么水稻花盛开的时候却很少见到蜜蜂及其它昆虫前来传粉?从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风媒花与虫媒花的形态特征上的区别。紧接着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两种类型花的解剖,仔细观察桃花子房基部的突起结构桃花的蜜腺,弄清花蜜产生的原因。而观察水稻花结构时却没有这种蜜腺结构,使学生弄清虫媒花与风媒花的结构差异。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认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花在本质属性方面的区别。
2.对比观察。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形态、结构时,首先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例如:鳞翅目昆虫的分种要从头、胸、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种主要观察胸部。常见的灰蝶科与凤蝶科容易混淆,通过对比观察从同中找出异点,灰蝶科翅正面花纹少,颜色单一,腹面花纹较多,颜色较多;而凤蝶科翅正面和腹面花纹和颜色都多。这样通过对比观察,学生对各科、种的生物特征就易掌握。
关键词:有效性;生物教学;教学策略;主体性教育
树立现代教育哲学观生物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教师,一位生物教师具备怎样的教师观、学生观、师生观,这将直接影响到生物学有效性的提高。所以生物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哲学观,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对人类的进步有重大作用。从而树立崇高的责任感、履行好自身多样化的职业角色,并积极学习新知识,锻炼各种专业素质。同时正确认识到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是有发展需要的人,作为教育的对象,他们又是具备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素质的个体。从而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心理要求与主观价值为基础,关注学生在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产生的积极变化,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从全人化教育的角度进行生物教学。并且要明确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从而正确地选择教法、教学形式等,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
一、充分重视教学中的前导
组织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就是通过教学之后学生对知识能够理解,把客观知识意义转化为主观知识意义。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旧知识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应以学生已有知识与将要学习知识的关系为出发点来选择教学方式。在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直接,易于创设情景,结全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学习理论来组织教学利于学生学习。若教学的是学生已有先备知识的内容,则先提出要领概念。比如在扁形动物时已学习了寄生生活的的许多动物,在学习原腔动物时就可以以“寄生”这一要领概念引出“厌氧呼吸”“孤雌生殖”等原腔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若教学的是学生没有先备知识的内容时,则提供一些背景资料,建立教学情景。比如学习茎的次生生长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多种典型植物(小麦、桉树)茎的外观上的不同,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而学习血吸虫时则可以介绍我国人民与血吸虫斗争的背景资料,或者课前引导学生查阅血吸虫相关的分布、危害、现存情况等内容。通过先导组织,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接受新知识。
二、紧紧抓住教学的本质内容
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来看,知识的量在剧增,如果教学仅仅局限在课本内容上,那将难于满足时展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而补充大量知识又难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所以我们应科学确定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主要内容上,而不是分散很多时间去讲次要的例子和材料。比如在动物学教学中,我们始终应抓住进化发展的主线,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为出发点,以代表动物为依据来介绍讲解。这样才能强化每个门的主要特征,同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对该堂课来说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综合考虑,灵活选择。首先,结合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同化规律,当学习的内容是具体知识,而此前又学习了其要领概念,那么就可采用演绎推理式教学。比如,当学习了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之后,现在要学习水螅这种代表动物特征。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水螅的生理特征,提高效率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和分析能力。当学习的内容是较抽象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是其从属观念,则可使用归纳法。比如,学生学习了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的知识之后来学习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特征时就可以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有助于学生把握寄生虫的本质特征。如果所学习的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属于一个层次,则可利用比较法。比如学习环节动物的真体腔时,可以利用已学过的“扁形动物———有三胚层但无体腔;原腔动物———有三胚层只具有假体腔”加以对比,更好地理解真体腔的产生、特点及意义,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广泛迁移。其次,结合生物教学内容本身的特点,对于形态解剖部分的内容可多采用直观演示法,形象生动的展示其结构;对于许多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可采用讨论、谈话法,激发兴趣;对于与其它学科交叉明显的内容则可以使用研究法、读书指导法等;对于进化原理等理论资料性较强的内容可采用讲授法。
四、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在生物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黑板、挂图、标本、文字教科书等传统媒体以外,还应积极采用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电影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教学媒体。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一方面,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它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的形象认识,去取获知识,不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从而使知识易于转向具体实际化,也易于转向抽象概念化。比如对“鱼的血液循环”部分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挂图只是平面的,教学要用很长时间来讲解,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以通过电脑展示立体的循环图,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它,不但节约时间,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很好。另一方面,现代教学手段能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课堂上往往因为学生的差异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则可使学生在课下仍能通过教师留于网上的课件巩固学习或在老师的帮助下按照自己学习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时间和地点,自定学习进度和步调,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科学把握教学时间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必须善用教学专用时间,即纯粹用于教学的时间。尽量降低准备教具、用于点名、维持秩序等琐碎事务上花的时间量,充份掌握专用教学时间。其次要掌握学生专心学习时间,这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研究:初中成就高者在上课时以85%的时间用于专心学习,成就低者只用40%的时间从事学习;高中生成就高者在上课时以75%的时间用于专心学习,而成就低者只用15%的时间从事学习。教师一方面要讲得生动有趣,引起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松弛有度,把新知识的学习放在大多数同学都易于专心学习的时段;另外应提供适当的自学时间。在教材难度适中或超过学生能力时,教师讲解之后应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并随时检查学生的错误给予纠正,或者利用问答法来督促学生复习知识。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潜在问题 解决策略
引言
学习初中生物可以为高中生物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初中生物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可以强化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进而让初中生物教学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巨大的压力。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只有根本上妥善解决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这些潜在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科学、良性发展。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潜在问题
1.学生对生物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初中生物是学生学习生物这门课程的基础,但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对一些生物现象的认知程度不足。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未知事物都拥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对初中生物教学具备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学生已经学会了运用放大镜来对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了解①。但学生在整个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对生物现象的表面进行观察,没有去深入剖析产生这种生物现象的原因。所以导致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学生虽然对生物教学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他们观察生物现象却还只停留在表面上。因而对生物现象缺少足够的认知,对生物教学缺乏足够的了解。
2.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积极性不高
初中生物是学生从小学步入初中后新接触的一门课程,因此学生普遍对其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刚开始的生物教学中,学生总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但随着初中生物教学活动的不断开展,对生物知识的学习逐渐开始深入②。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生物教学产生了许多抽象的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初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具体的事物,而且他们现阶段的认知能力还有所不足,因此对生物教学中逐渐涌现的抽象概念措手不及。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正处于逐步形成阶段,但还不够完善③。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就会使得初中学生在进行生物抽象概念的学习时,很少会自己开动脑筋来进行积极思考,进而降到了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让学生觉得生物教学枯燥乏味,从而影响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3.教师的生物教学仅局限在课堂上
在目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单纯的教,学生机械的学。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物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进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善于思考,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④。生物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但目前来讲,大多数的学校还只是单纯的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弱化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潜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提升学生对生物教学的理解认识
一名优秀的初中生物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生物教学的兴趣,还要逐步让学生形成对生物现象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点拨引导,逐渐培养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利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鳞片叶面表皮细胞时,要让学生进行分组独立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同组同学的交流讨论来得以解决,如果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还无法解决的话,就需要教师来予以点拨引导。
2.采用实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
学生对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生物这门课程。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实验教学法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进而在与同学们的交流沟通之中逐渐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教学法有利于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好生物对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作用。进而增强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自信心,强化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结语
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初中生物教学效果的提升。这需要生物教师能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逐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强化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学习质量。
【注释】
① 黄菲.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 才智,2015(04):14.
② 赵慧敏.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 学周刊,2015(23):25.
③ 苏铁成. 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9):147-148.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策略
目前的生物教学体现了基础性,但忽略了对内容的更新以及对学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生物界是丰富多彩的,这就决定了生物的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有效讲授
1、有效讲授要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讲授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方法一是创设情境。方法二是把教学目标告诉学生,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一般不会将教学目标告诉学生,而有效讲授要求教师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学生只有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2、有效讲授要求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只有讲到重难点内容时,才会提醒一下。但由于目前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可能会造成学生只关注形式的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所以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进行中和结束时给学生指明学习的重难点。
3、有效讲授要求保持一定的节奏好的讲授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例如: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故意稍作停顿,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或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但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作长时间的停留,还要避免离题太远,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
4、有效讲授要求控制教学过渡当教师在改变话题,活动时出现的教学过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保证过渡有条理、简洁,并且要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
二、有效提问
1、有效提问要求问题保持大众性提问能引起大多数同学的思维共鸣,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要求回答,课堂气氛可立即活跃,提问要向全体学生发问,抽答面要广,这就必须要求所提问题必须具有大众性。提问之后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在适当的时候(如课堂气氛活跃时),可以适当增加提问的难度,但难度不可过高。教师可以相应到引导。
2、有效提问要求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材中找出标准答案的问题是常见的。有效提问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问题提有所用,有学习价值。这些问题的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有效提问要求避免“满堂问”曾经的教学是“满堂灌”,新课程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于是“满堂灌”的现象少了,但我们的课堂又遭遇到了“满堂问”的尴尬。教师用一些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低级问题充斥课堂,这种课堂气氛可能是活跃了,但学生收益不多,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没变,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难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思维。
三、有效倾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希望学生学会倾听,那么也必须从教师的耐心倾听开始。教师在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在传统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提问后马上就叫学生回答,而且当学生回答有困难或错误时,教师马上打断,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教师代为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要么没有机会说出完整的答案,要么就会意识到他的答案是错误的,以至于根本不值得听完。也许这种做法教师不是有意的,但挫伤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仅仅满足于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在倾听时察言观色,了解学生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在倾听的过程中要有回应,比如对对方说的问题点头示意或做出相应的反应。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善于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学生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展,这样会自然而然的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小肠的结构是如何与功能相适应的这一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回答完整,这时教师可以追问、补充学生的回答。此外,激励性反馈还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成功体验,这也是生物教学加强“有效教学”的一种策略。
四、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