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范文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0 09:52: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集体教学活动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集体教学活动设计

篇1

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姜饼人”借助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帮助幼儿体验和发现故事情节中的数运算概念,巧妙地融合了实物加减教学、口述应用题教学和列式运算教学三种教学形式。在多元表征环境中感知数运算概念的基础上,幼儿逐步运用各种形式尝试对数运算概念进行表征,并试图建构起不同表征形式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数运算概念的理解。“姜饼人”中所蕴含的数学核心概念是数运算中的数量变化,即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姜饼人”的活动设计是如何体现多元表征的数运算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理念并达到活动目的的。

一、提供多种材料以融合实物加减教学和口述应用题教学,让幼儿在实物情境表征、口语表征和动作表征中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中的数运算问题

首先是导入环节,即欣赏故事。教师边讲述“姜饼人”的故事,边根据情节发展在背景图板或PPT上添加人物形象。故事中,老奶奶、老爷爷、老黄牛、小松鼠和小熊会依次出场,一个接一个地来追逃跑的姜饼人。教师通过添加入物图片让幼儿直观地看人物逐渐增多,这就是实物情境表征形式。同时,“瞧,人越来越多,队伍也变得越来越长了”的故事语言也让幼儿从口语上感知了这一数量变化,这是口语表征形式。在讲故事环节,幼儿接受了实物情境表征形式和口语表征形式,对相关的数运算概念有了初步的感知。讲完故事后,教师向幼儿提出了两个问题: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人来追姜饼人了?通过问答,一方面可以让幼儿熟悉故事情节。激发幼儿的兴趣与信心,为之后的表演环节作铺垫;另一方面可以让幼儿自己运用口语表征形式来表达相关数运算概念,从而达到进一步感知的目的。

接下来,进入表演环节。教师请6名幼儿进行第一次表演,小演员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小观众们的友情提示尽情表演,“老奶奶”“老爷爷”步履蹒跚、慈眉善目;“松鼠”声音清脆、动作灵巧;“小熊”步履沉重、憨态可掬;“老黄牛”竟然真的趴在地上四“腿”着地地跑,一副气喘吁吁的样子。通过表演,孩子们的情绪被完全调动起来了。对于台下的小观众来说,看表演也是一次实物情境表征,比之前的看人物图片更加逼真;而对于台上的小演员来说,自己的角色表演其实就是对相关数运算概念的动作表征。动作表征在学前儿童数学学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多元表征的种类来分析,动作表征属于教具模型表征中的一种。一方面。动作表征具体而直观,符合学前儿童的数学学习特点。通过角色表演,幼儿可以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数量变化,这有利于幼儿理解数运算中的数最变化。另一方面,动作表征要求幼儿动起来,用自身的动作来表征数学概念,这满足了幼儿好动、喜游戏的本性。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地根据已有经验来设计角色的动作和语气,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开放和有趣。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师幼互动,以澄清故事中的数运算问题,加深幼儿对数运算概念的理解

在进行第二次表演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对故事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在表演过程中,教师慢慢地加入了一些数学元素,如进行旁白时有意识地抛出这样的问题:“又来了一个谁。现在几个人了?”“现在一共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了呀?”通过师幼之间的问答,幼儿开始关注故事情节中的数量变化,并逐渐感知到,本来是老奶奶一个人在追姜饼人,加上了一个老爷爷,就变成两个人在追姜饼人了,再加上老黄牛,就变成三个人在追姜饼人了……最后一共有五个人在追姜饼人。这种基于语言的师幼互动能够引导幼儿运用口语表征数量变化,促使幼儿将内在表征转化为外在表征,建构起不同表征形式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对“给一个集合里添加物体能使集合变大”这一数量变化的理解。

三、在实物加减教学和口述应用题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列式运算教学。鼓励幼儿运用数学符号来表征故事情节中的数运算概念。培养幼儿的符号表征能力

在进行第三次表演时,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算式表示故事中发生的事情。虽然对大班幼儿来说,故事中1+1=2、2+1=3、3+1=4、4+1=5的数运算并非难点,但这些数量关系和算法是隐含在故事情节中的,幼儿需要通过积极思考,从情境中抽象出数运算概念,才能正确列出算式。这是一个幼儿对故事中变量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判断、综合的思维过程,需要幼儿抓住数运算概念的本质,打破不同表征之间的界限,实现不同表征形式之间的迁移。这一思维过程需要完成从表象认知到抽象认知的转换。这无疑对幼儿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指出的是,幼儿根据故事情节正确地说出算式后,教师应该鼓励幼儿说出其中的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能反映出幼儿对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数学问题的理解,以及学习使用语言来表达和分享思维过程。

“姜饼人”的各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中多元表征的活动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创设了一个多元表征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沉浸在实物情境表征、口语表征和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的环境中感知相关数运算概念;二是教师有目的地鼓励幼儿利用动作表征、口语表征和符号表征等多种表征形式对相关数运算概念进行自主表达,以加深幼儿的理解。

四、灵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誊鼓励幼儿运用符号来表征故事情节中的其他数运算概念、并在区角活动中进行逆向操作,以培养幼儿双向转化的表征能力

根据幼儿的反应和教学效果,教师可在本次或第二次集体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以鼓励幼儿运用数学符号来表征故事情节中的其他数运算概念。教师可通过故事续编来帮助幼儿感知数运算概念。例如,续编“兔子双胞胎姐妹也来帮忙了,加入了大伙的队伍”,帮助幼儿感知“+2”的数运算概念;又如,续编“老奶奶跑不动了,停下来歇歇……老爷爷也跑不动了,也停下来歇歇”,帮助幼儿感知“-1”的数运算概念。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的数运算水平灵活地调整活动目标以及相应的故事情节。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在区角活动中开辟一处小舞台,让幼儿表演《姜饼人》剧目。教师应提供各种道具,并确定规则:小观众可用算式卡片点戏,小演员需根据算式卡片编戏、演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与个别幼儿互动,帮助幼儿理解数运算概念。根据算式创编故事,本质上是一个从符号表征到实物情境表征的过程,是抽象到具体的转化,是集体教学活动“姜饼人”中实物情境表征向符号表征转化的反操作,一方面能够培养幼儿思维的逆向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幼儿在同一个数运算概念的不同表征形式之间灵活地进行双向迁移,达到真正理解数运算概念的目的。

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姜饼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多元表征是幼儿进行数运算学习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多元表征也是幼儿真正理解数运算概念的真实反映。可以说,多元表征既是幼儿数学教学的手段,也是幼儿数学教学的目的。

附:姜饼人(大班)

钱丽珍/执教

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尝试用多种方式表示姜饼人逃跑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2.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准备:

1.故事背景图、人物图片(姜饼人、老奶奶、老爷爷、老黄牛、小松鼠、小熊等)。

2.装扮道具(围裙、牛角头箍、自制松鼠尾巴、拐杖、自制熊掌等)。

3.算式卡片(1+1=2、2+1=3、3+1=4、4+1=5等)。

过程:

一、欣赏故事

师:今天我来和你们说一个姜饼人的故事。仔细听一听,故事里的姜饼人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教师边讲述故事《姜饼人》,边演示人物图片。讲述故事时,人物对话和旁白中“又来了一头老黄牛”“小松鼠也来了”“小熊也来帮忙”“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了”等要作为重音强调。演示人物图片时,要通过图片之间距离的变化来显示人物一个一个加入的过程。

在森林的小木屋里,一个老奶奶做了一个漂亮的姜饼人。正在老奶奶得意的时候,姜饼人一下子从桌子上站了起来,冲出了门外逃走了。

老奶奶发现了马上去追姜饼人,边追边说:“站住站住!”姜饼人很得意地说:“你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老爷爷看见了,也拄着拐杖追了上来,边追边说:“站住站住!”姜饼人说:“你们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老奶奶、老爷爷追着姜饼人跑啊跑,又来了一头老黄牛。老黄牛边追边说:“站住站住!”可姜饼人哈哈大笑:“你们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瞧,人越来越多,队伍也变得越来越长了。

快看,小松鼠也来了,它甩动着大尾巴边追边说:“站住站住!”可姜饼人大笑着说:“你们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最后,小熊也来帮忙,它摇晃着胖乎乎的身体。边追边说:“站住站住!”姜饼人还是说:“你们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人越来越多了,姜饼人回头得意地说:“哈哈,看我多厉害,这么多人都抓不住我,因为我是姜饼人!”

2.教师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哪些人来追姜饼人了?

师(小结):老奶奶、老爷爷、老黄牛、小松鼠和小熊一个接着一个来追姜饼人了,人越来越多,队伍也越来越长了。

二、故事表演

师:姜饼人的故事真有趣,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演一下吧!哪个小朋友想演谁就用动作来告诉大家,大家猜出来了就请他来表演。你们确定好之后可以用道具装扮一下自己。不表演的小朋友当观众,一边观看表演一边讲故事。

1.第一次表演。重点是熟悉故事内容。

2.第二次表演。重点是在故事表演的同时,教师和幼儿进行问答。如,“又来了一个谁,现在一共有几个人在追姜饼人了?”“队伍里一共有几个人?”

3.第三次表演。重点是在故事表演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用算式归纳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如,能不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问答后,教师边总结边出示算式“1+1=2”“2+1=3”“3+1=4”等,并以“2+1=3”为例,引导幼儿说说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如“2”表示姜饼人和老奶奶,“1”表示老爷爷,“3”表示现在队伍里一共有3个人。

三、延伸活动

篇2

    在传统教育学理论体系中,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分别属于教学论和德育论研究的范畴。前者关注的教材、教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认知过程。后者则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似乎两者之间并无多大联系。但在实践中,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都必须以教学班为共同的组织基础,以教学班全体学生为教学、教育的对象,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为共同目标,因而,两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由于传统陈旧教育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对这种相互关系缺乏清晰认识,导致目前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学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的分离。一方面,以知识、技能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来自班级集体的课程资源与学习动力,忽视了对教学活动的特殊对象和主体——班集体的关注,教学效果难以如愿;另一方面,班集体建设又往往撇开了班级社会最主要的共同活动——课堂教学,而在极为有限的非教学时间内去构建班集体教育活动体系,整体效应难以体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已经愈益意识到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与学的线性过程,而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学习活动。班集体既是课堂教学的对象、主体,又是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整合达成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师生共同活动,也应是班级集体文化建构的过程。从而,为教学活动与班集体建设的相互促进与有效整合创造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为此,有必要对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的相互关系作一具体分析:

    (一)教学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途径和因素

    班集体建设以有社会和群体发展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班级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目的学习活动。众所周知,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班级教学活动中渡过的。加之,班集体作为学生集体,其本质上是一种不同于成人团体的学习集体,学习有意义的文化知识和本领,学习做人和社会适应等等,因而,教学活动既是班级集体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又是班集体建设的主要途径。

    教学活动过程蕴含着丰富的有利于班集体建设的因素:

    首先,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规范的班级集体性学习活动,有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的本质指向学生的整体发展,因而,教学目标、任务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确保教学任务完成和学生的发展,必须建立一套教学活动的规范,如果这种规范是建立在学生学习需要和具有群体发展价值基础之上,那么,教学活动价值和规范可以转化为班集体的学习目标和组织规范,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其次,教学活动方式是班集体建设的重要因素。被动、机械、个体式的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形成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确立班级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的机会,使原本单一个体的、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转变为集体成员间精神交流,相互促进的具有集体和个体发展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学活动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唤醒学生集体的主体意识,激发班集体的生命活力。

    第三,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滋养集体文化和精神的土壤。班集体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集体文化的丰富和精神的提升。教学活动以传递文化知识为纽带,整合各种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断建构和丰富着班级集体的精神文化,提升和引领着集体的精神价值。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利于滋养集体的文化。

    第四,课堂教学活动的评价是集体自我教育成长的手段。教学活动中的评价,既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主动学习的手段,同时也应成为集体自我教育、成长的手段。教学活动中通过改变评价方式让班级集体成为学习评价的主体。通过引导班级集体对自己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有利于把评价过程转化学生集体自我教育与发展过程,从而提升班集体的主体意和责任意识。

    (二)良好的班集体是优化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

    首先,良好的班集体为有序的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良好的班级集体具有积极的学习目标追求和明确的集体规范。班集体的成员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地遵守集体规范,服从教学要求,从而为开展有效有序的教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其次,集体文化为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集体文化是指集体成员共同认同和共享的文化价值,包括集体成员的知识经验、背景,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丰富积极的集体文化既是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标志,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同于文本的一种动态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中的集体文化是通过学生经验与文本对话的产物。它既是对文本化课程的补充,又是文本课程转化为学生知识经验,方法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必要条件。

    第三,良好的集体心理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活动。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集体心理背景中展开的。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能有效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使教学活动更有成效。反之,消极的集体心理气氛是课堂缺乏活力和效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班集体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能激活课堂教学的动力。

    第四,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帮助每一个成员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良好班集体具有相互扶持、帮助的责任关系,具有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提供机会的集体意识。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内外,班集体都会把互助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关系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分享学习,在课外,班集体会面对学习中的各种任务、困难,自觉地开展合作互助学习,运用集体的力量关注和帮助每一个学生。使班级学习生活充满生命意义。因而,良好班集体有利于化解学生学习困难,促进相互学习,有效提高班级学习质量。

    总之,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理解这些关系和内在机制,是促进教学活动和班集体建设有效整合的前提。

    二、 在教学活动中建设班集体的策略

    (一)培养班集体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形成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是班级集体建设的核心内容。教学活动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上,更应致力于形成学生集体和个体积极的学习价值观,所谓积极的学习价值共识,即集体成员对学习的目的、意义抱有积极共同的看法,这种共识是影响每一个学生学习动力的精神力量。是引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因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借助具体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唤起学生集体内在的学习需求。具体揭示学习内容对于自我发展和社会的意义。并让学生集体在学习活动中能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意义。

    (二)把教学目标任务转化为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学习目标、任务。教学目标对于学生而言,往往是外在的,只有转化为学生集体和个体自觉的学习目标和需要时,才能激发集体和个体的学习动力,使教学活动转化为学生集体自觉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教学目标、任务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特点和需要,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具有生成的张力,通过学习内容的设计,巧妙地把教学目标任务融入学生集体和个体的学习情境之中,使学生集体感到的不是被动接受学习,而是自觉参与的有意义的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与学生集体共同商定课堂学习目标、任务等方式,使学生集体成为课堂学习目标、任务的制定者。

篇3

关键字:单元整体教学 职高英语 活动设计

整体语言教学具有五个主要教学基本原则:

1、把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看作一个整体,不主张教学活动分条割块、分析性串讲或机械性反复操练;

2、语言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取向;

3、语言知识和技能应通过丰富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加以培养;

4、对学生有信心,尽力让学生将语言学习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是一个策划者、鼓励者、启发者,从而把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调动到最佳状态;

5、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允许学生适当地使用母语。在学习过程中,母语的适当使用,有助于对一些抽象概念和专业知识的理解。

基于以上原则,单元整体教学活动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应详细了解学生的特点,例如: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英语程度、家庭环境等,还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弱点等等。

第二,选择与确定单元主题。“单元主题”(ThematicUnit)是整体语言教学法中的重头戏。单元主题的含义是:在一个确定的单元时间教程中,例如一、两个星期内,所有的教学科目都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来进行。选择主题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并使它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其次要考虑这个主题是否具有一定的“粘合力”,能否将各门科目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单元。

第三,活化教材。活化教材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按照课文的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共同投入,互相交流,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教学实际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用、补充,删减以及重组,巧妙使用教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第四,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单元开头的第一课和第一个活动很重要。要在单元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在教授BeijingOpera时,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剧院看京剧表演,或请京剧研究者给学生做系列讲座,使学生对京剧的历史及发展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在进行课文的学习。同时向学生介绍中国灿烂的戏曲艺术,涉及黄梅戏、越剧、河北梆子、昆曲等其他剧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中国的戏剧与西方的歌剧相对比与比较。甚至在有条件的学校,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剧社,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演出剧目。这样,英语教学便会精彩纷呈、其乐无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第五,单元主题结束时,可以在教室里建立一个主题学习中心,让学生把在这个单元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自己的作业等全部汇集在一起,展示出来。

第六,探索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

教师可积极探索单元主题作业的设计与实践,积极开展学生的英语小报比赛、课本剧展评和作业展评。趣味性的单元主题作业,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单元主题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喜爱做英语作业,并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巩固了课堂的语言学习效果。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全面提高。整体要兼顾局部,单元整体要顾及课时局部。

教师要做到以下五方面:

1、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充满情趣,不断赏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多进行趣味性教学,寓单词于游戏、chant、顺口溜中,尽可能把单词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运用有效记忆,使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相结合,提高记忆效率。

4、将教学活动适当地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单词、语句,经常使用,加深记忆。

篇4

【关键词】幼儿活动;提问设计;有效性

引 言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性的提问,是站在幼儿的立场考虑的问题的,让活动能够充分的围绕幼儿为中心展开,以切实的培养幼儿的能力,挖掘幼儿潜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问作为幼儿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手段,利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去思考、探索,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幼儿的思维的独立性,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也进一步的实现幼儿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高了幼儿的认知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提问教育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把握提问设计过程中,要正视问题的有效性,以实现提问设计的教育意义。

一、提问设计要具有指向性

幼儿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设计并不是盲目的,也不是泛指,而是在幼儿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指向性的设计的,这就要求问题的设计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性质,从客观上来讲,是为构建幼儿知识体系,提高幼儿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服务的,以切实的帮助幼儿获得知识,为幼儿后期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打下基础。从主观上来看,提问设计的指向性也体现在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挖掘方面。幼儿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的关键时期,对问题也有了自身的看法和认知,我们要尊重幼儿的这种个体差异,鼓励幼儿大胆思考和提出想法,但也要抓好一个指向的“点”,既不能限制幼儿思维的拓展性和发散性,同样又让幼儿将思维维系在问题本质上,思维不能太“空”,也不能太“跳跃”,要从问题出发,回归到问题的本身,提高问题设计的指向性,使问题指向教学目标也指向学生思维,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独立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提问设计要具有引导性

幼儿新课改明确要求,在幼儿教育中,要坚持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围绕幼儿为中心展开,教师从旁辅导。同样,在提问设计中,教师也要明确自身的立场,以问题为索引,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去自主思考问题和探索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以锻炼幼儿思维的独立性和耐心。我们知道,幼儿缺乏恒心和耐心的,自制力较差,往往在教学活动中,容易“走神”、“心不在焉”,对好奇的事物也都是“三分钟热度”,对此,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当幼儿遇到思考的障碍和难点时也容易放弃,甚至在思维上形成了一定的“惰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提问设计中,要结合幼儿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对问题的创设也要以幼儿为中心,要具有引导性,教师虽然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是直接的参与者、引导者、创设者,在引导过程中,鼓励幼儿思考,肯定幼儿想法,活跃活动氛围,把握幼儿特性,引导幼儿去挖掘问题和深入问题,让幼儿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挖掘思考过程中的乐趣,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幼儿的耐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问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每一位幼儿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其思维能力、W习能力、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一味的按照“机械化”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标准,往往会造成两极化分化严重,对于幼儿来说,是极为不公平和不科学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这种个体化的差异,重视每一位幼儿的发展,从整体出发,全面提升幼儿的能力,为幼儿今后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在提问设计中,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从幼儿的角度去考虑提问的设计。对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一方面,要保障提问的设计要结合教学目标,切实的提升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幼儿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在幼儿发展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创设问题、提出问题。当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调节幼儿的情绪,部分幼儿对存在异样的心理,会觉得层次性的提问设计是差别对待,甚至会使教学产生一种逆反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重视度和关爱,要端正幼儿心态,让幼儿了解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为了幼儿自身发展服务的,挖掘幼儿的优势,让幼儿明确差异性存在的客观性和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增强幼儿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动力,促进幼儿学习能力和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

四、提问设计要具有启发性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提问设计的有效性归根到底是看教学最后所呈现的一个效果。提问设计的启发性,是借助提问,启发幼儿去思考,让幼儿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养成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要明确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知识这个问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在“为什么”中有自身的看法和认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对问题进行精彩的生成,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五、结束语

幼儿时期作为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我们要善于幼儿这一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问题设计中,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使问题的设计具有指向性、引导性、层次性、启发性,以综合提升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切实的培养幼儿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幼儿独立人格的形成,提高幼儿的知识水平,为幼儿知识体系的构建打下基础,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5

一、我们这样玩“棒垒球”――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设计理念]

通过棒垒球创新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改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创新思维及情感态度的发展,尤其是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在进行传统的体育项目授课实践中,如何更好地落实好课改的理念,是教师们探索的目标。学校体育如能吸取传统体育中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化竞技体育为学校体育,化竞技体育训练方法为学校课堂教学,合理有效地开发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愉快地掌握运动技能,这样必能更好地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棒球运动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淡化竞技运动纯技术技能的学习。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懂得自己在集体作战中的重要作用。

4.改变教师的角色,改进教师的课堂作用,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甚至是课的设计者或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者。

[活动准备]

探究式学习是相对于授受式学习而提出的,它是一种学习的革命,是一种学习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充分、自主、独立学习和集体探究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当何种角色?教师又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探究式学习必然会造成结论的多元化,身为体育教师该如何统一组织教学的导向性呢?

我带着种种疑问想和同学们一起在活动中得到答案,于是展示棒球、垒球比赛的图片、卡片,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并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各自了解的棒垒球运动。

[活动过程]

1.建议活动――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师:“我们这节课来玩玩棒球,怎么样?”,

刘倩同学反问道:“老师真会开玩笑,我们学校没棒没球也没有手套,怎么玩啊?”

师:“我们可不可以根据现有的器材条件创造一种新的棒球玩法呢?”

学生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

师:“请同学们安静一下好吗?下面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讨论,把各自的创新想法告诉组长,可以适当模仿棒球运动的方法和规则,看看你们怎样玩棒球?”

师生讨论结果:①手充当棒;②排球代棒球;③不用投手;④进攻方一人直接抛或扔或击排球一次,可进攻一次,但进攻跑垒人数不限(即改变棒球1 球1 人进攻的规则);⑤其他规则基本遵循棒球规则不变。另外林文彬同学手骨折,大家同意他和老师当裁判。

2.活动进程――探究讨论结果的可行性,强调自主合作。

情景一:全班男女均分两组,教师简单交代攻守规则、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一组进攻得了11 分。

轮到防守方进攻了,组长张迅安排男女生相间轮流进攻,男生负责击球,女生攻垒。最后得了15 分。

最后学生集合,教师首先对这些有不同做法和想法的同学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示非常欣赏。然后,教师和学生统一活动规则,集中大多数学生的意见修改讨论结果:男女分开利用两个场地进行,轮流击球,不设专门的击球员,高飞球不设接杀。

情景二:男生觉得女生动作有点慢,不够刺激,不愿意跟女生一起玩,他们极力要求男女分开。于是男女分开,兵分四路,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女生各小组先是集体商量,统一了作战思想,因此,比赛显得比较从容、有序。而男生却显得有些急躁、凌乱,好像是胸有成竹,但是分工不够明确,活动进行得不太理想,相互之间的埋怨时而发生。

总体来说,同学们通过探究自创的活动,积极参与,非常投入,整个足球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二、案例评析

1.本案例属于自主探究式体育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巧妙的利用学生的探究兴趣,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主动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过程。然而,学生中没有几个曾经参加过棒球运动和学习,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必定出现这样那样有待探讨成型的东西,他们在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体验、认识、领悟,以及展开激烈的争论,都来自学生的充分自主的探究以及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相信学生有自主发现的能力,要充分认识探究过程中产生分歧甚至是错误对学生学习的意义,要给予学生尝试的机会,在此前提下才可能达成合作式学习,有效地合作交流,可以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感悟和成功的喜悦,更好地促使学生反思,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探究创新学习是学生充分自主、高度自由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的作用是否可以淡化,如何处理学生探究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呢?事实并非如此,案例中印证,教师的“导”是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在学生分歧和不合理的创设中,应该起到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导向与调控作用。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仅要允许学生个性化的理解,还要鼓励他们多角度地思考,多元化地感悟,甚至是提出相对立的意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结论

总之,本人希望能通过本文对于“自主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从实际案例出发,反思当中的不足之处,希望能为提升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及借鉴。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多者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亚,合作学习对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实效性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0/05

[2]王利忠,初中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篇6

关键词:体验教学理论; 信息化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 

 

为了培养师范生的信息技术技能与信息化教学能力,西北师范大学从2009年开始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进行全新的改革,将其分解为“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和“信息化教学”两门必修课程。教学资源从单一的文本教材充实为以文本教材、光盘教材和网络课程为资源的立体化教材;教学内容从单一的总结性理论阐述扩充为具有丰富案例支撑的技能体系与方法体系;教学方法从单一的传统讲授转变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普通教室改变为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评价从单一的终结性期末笔试改进为客观题和主观题结合、过程性作品和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经过两年的实践,从各方面的调研结果显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由于师范生没有教学经历,学生很难与教师达成共同经验,难以真正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各种方法及其应用。 

对于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学”课程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运用价值,还应具有信息化教学示范性的特点。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如何突显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实践价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学”的学习更易让学生理解和应用?如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充分利用开发的立体化教材资源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基于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体验教学理论在“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恰当运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一、体验教学理论的内涵 

体验教学是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教学活动中的欢乐和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体验教学的教育哲学及理论架构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圈”、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其他学者的理论而形成的学习框架。体验教学注重为学生提供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来获得个人的经验、感受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在教学中,体验是一个过程,是学生亲身经历某一活动或情境的过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产生新行动、新选择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种张力。在体验中,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激活已有认知,产生新的认知并内化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为个性化的知识经验。体验既是一种活动的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 

二、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经验和情感,是个体不可替代的意义建构的学习活动。“信息化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学科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即学生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学会运用,涉及演播教学、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自主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将体验教学理论的思想和理念渗透到“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体验感觉阶段、体验知觉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和体验应用阶段。学生通过这四个阶段的活动,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逐步达到明晰。 

(一)体验感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体验感觉阶段是学生亲身经历情境或活动,亲身感受扮演角色的过程。学习信息化教学方法时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领下转变自身角色,从学科教师的角度阅读立体化教材资源中提供的案例与教学视频录像,比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异同,思考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特点。这样的活动设计,学生不仅整体感知了信息化教学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显了主体地位。 

比如演播教学法的教学资源中提供了语文学科案例“看云识天气”、历史学科案例“青铜器和甲骨文”、生物学科案例“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等不同学科的文字教案、电子教案及教学视频录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

生选择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案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选择语文案例“看云识天气”,然后进行角色扮演,以语文任课教师的身份阅读“看云识天气”课文原文,观摩课堂视频录像并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及媒体作用”等问题,并将自己的见解与小组其他语文“教师”分享,初步整体感知演播教学法。 

这一阶段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感知角色,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境。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学科教师、转变身份——任课教师,带着“这节课我来教学”的任务和思考去观摩视频录像,否则学生会以学习者的角度去观看案例。由于知识内容在中学已经学过,学生根本不会有兴趣来观看整堂课,教学目标很难达成,即便案例设计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二)体验知觉阶段的活动设计——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体验知觉阶段是对感觉阶段中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记忆、操作)和解释(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学理念的认知过程。这个阶段是体验教学理论应用于“信息化教学”的核心阶段,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教师的示范来感悟信息化教学方法,即学习哪种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师就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不仅示范了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且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理念的特色。 

学习演播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运用演播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学“演播教学的功能和应用方式”时,常见的演播教学方式有演播—讲解、演播—讨论、演播—操作及演播—设疑等,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讲解相应的“演播方式教学内容”。学习“演播—讲解”的方式时,教师用“演播—讲解”的方式讲解内容让学生体会;学习“演播—讨论”方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播放的案例,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让学生体验;学习演播教学的功能时,用“演播—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视频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学生既可以体会演播教学的不同功能,又可以体验到“演播—设疑”方式的具体应用。 

学习协作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协作学习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例如设计辩论活动“协作学习的利与弊”,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学习的内涵,又体会了辩论这种协作学习的基本形式;设计分组讨论“协作小组的基本结构”的活动,既让学生理解了协作小组的不同结构,又体会了如何开展小组讨论以及如何在协作活动中进行问题分解。 

学习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webquest活动,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来体会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这种信息化教学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六个模块组成。引言模块可以设计成真实的问题情境,比如中学教师请求帮助的电子邮件,请求大家帮助设计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方案。任务模块可以设计为分析型任务和设计型任务的综合,具体任务是为了及时给中学教师回信,引导学生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如何设计这些不同的探究学习模式”等问题,然后分组选题并选择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学设计方案。资源主要是课程提供的立体化教材资源及因特网络资源。过程设计为小组分工、收集资料、汇总资料、完成作品等活动。评价可以从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方案的设计及团队的协作等方面进行组内和组间的过程性评价。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方法,是webquest活动设计的点睛之笔,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出活动设计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动的任务设计一定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广告英语的特点、中西文化差异探讨、圣诞节在中国、为什么“新概念”在英语教学中长盛不衰等,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设计任务的选题可以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学习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回顾复习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活动来开展教学,学生既可以梳理已学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又可以体会基于概念图的教学方法。 

这一阶段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应用。“信息化教学”文本教材对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内涵、特征、功能、基本环节等相关内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绍,呈现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学时如果教师采用ppt辅助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领会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真谛,在设计实践活动时也难以灵活运用。 

(三)体验内化阶段的活动设计——在评说中内化方法 

体验内化阶段是将知觉阶段认知的结果(概念、观念)与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内在的联系(同化、顺应),内化为行为准则的建构过程

。这个阶段从三个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学方法理念的内化。首先,学生通过研读教学设计方案、分析设计环节来内化;其次,学生通过阅读教师的说课稿、理解设计意图来内化;最后,学生通过再次观摩案例视频录像、依据评价量规评说教师对具体方法的运用情况来内化。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分析、评价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评价观。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演播教学方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研读课程资源中提供的“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方案,分析教学环节的设计、演播教学的应用时机、媒体的应用形式、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等,进一步理解演播教学方法;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方案的设计者——任课教师的说课稿,分析具体知识点运用演播教学的设计意图,更进一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观摩这节课的视频录像,观察任课教师运用演播教学的组织过程,之后借助课程资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学评价量规,分小组评说这节课,深入内化演播教学方法。 

(四)体验应用阶段的活动设计——在作品中应用方法 

体验应用阶段是对已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进行检索、提取和使用,并对内化的行为准则通过外在行为进行呈现的过程。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所学学科选择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参阅案例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包件,并在小组或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说课。这一过程既有学生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呈现,又有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体现;既有学科知识的显现,又有教学组织能力的表现,这是对信息化教学法知识、信息化学科知识及学科教学法知识的综合运用与融合,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高要求。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体现了学生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而且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过程中通过选题、设计、说课使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体会到方法的应用要领,体味到方法的应用优势,也会提高学生主动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积极性。 

三、设计“信息化教学”教学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学有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信息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核心目标是理解信息化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是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介绍,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应该且必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职前师范生不仅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各种信息化教学方法。 

(二)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教无定法 

教无定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基于体验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尽管有它的优势,但未必对每位任课教师都适宜,也未必每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知识内容都适宜让学生体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目标并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 

(三)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贵在得法 

贵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综合运用信息化教学方法。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都有优势与不足,任课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这样可以弥补某种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活动中设计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只要教学设计的选题得当、活动得法、组织得体,也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现代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知识的主动建构。 

四、结 语 

篇7

一、激发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化学实验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来自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成功的体验。如何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生学习化学的内在兴趣,单靠教师完成教材上的演示实验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充分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开设丰富多彩的能激发学生实验兴趣的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和研究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所设计的实验,使学生在兴奋状态下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观察是获得丰富感性知识的基础,是思考的源泉,是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有思维参与的知觉过程,是一种智力活动。观察能力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其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所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思考,对于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溶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点拨,少数思考能力强的学生就得出正确的答案:先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又溶解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教师在做实验前要给学生讲清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和怎样观察。在观察完成后,更要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理性思考。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效果。

三、激发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首先要使学生具有探索的浓厚兴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插入趣味知识,能够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目的。如在讲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的酒精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

四、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篇8

【关键词】科学;教师;素养

一、把握活动设计前的细节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材及活动设计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认真选材,精心备课,特别是关注设计过程的细节,才能真正把握教学的核心,让幼儿在积极的状态中获取知识。

1、注重活动内容的适宜性——提高教师分析幼儿年龄特点的能力

我们知道上课前必须做到“三备”: 备大纲、备教材、备幼儿。每个活动都要钻透“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总结几年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经验我感觉比较容易把握“大纲”和“教材”这两方面,但很多时候会忽略孩子的所思所想,或者考虑得不够周全。在“奇妙的滚动”活动中,我为了让幼儿认识球可以让任何方向滚动,而柱体绕圈滚动特别困难,便设计了让幼儿用小棍推动球体和柱体,让两名幼儿扮小树,一名幼儿在两树间绕“8”字行走的游戏。孩子对8的书写本身就比较困难,如果拿着小棍推动球或柱体断断续续滚动的话则更加不易,此时我如果设计在两棵“小树”外绕“0”显得更简便,更容易操作,同时也可以较好地达成目标。

2、注重活动价值的适切性——提高教师分析素材的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有时整个活动让人觉得层层递进或井然有序,给人赏心悦目的享受,而有时让人觉得很乱或没有章法,我觉得这和老师在活动前分析教材中素材的能力密切相关,能正确把握活动的价值、准确分析素材会使教师在实施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把握活动设计时的细节

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环境,需要安全、自由、开放的探究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幼儿的心境,是孩子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让孩子大胆出色的表现,在活动设计时我们应从目标制定的准确性、环节设计的流畅性及提问设计的层次性三个角度去考虑。

1、活动目标制定的准确性——提高教师科学兴趣的把握能力

探究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科学就在幼儿的身边,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选择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只有生活化的内容才是幼儿最容易理解的、最想探索的。活动目标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而制定,在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周围的事物与现象。我们要善于利用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使科学知识、经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这不仅有利于幼儿对科学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2、活动环节设计的流畅性——提高教师科学逻辑的思考能力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以引导着的角色出现的,而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但幼儿的思维活动却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正确、科学的引导,能够让幼儿的思维活跃,并加以延续,进而加以拓展,能够将探索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融为一体。所以活动环节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实验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的环节设计及引导语,能把幼儿思路打开,明确要求,进而去积极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如果各个环节及引导语的设计不科学,不明朗,可能会让幼儿听上去一头雾水,不知所措,更不用说积极主动了,对幼儿的试验设计没有帮助,甚至起到反面作用。比如幼儿设计的实验不能够说明问题。这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出效果。所以,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各个环节设计的流畅性。

3、活动提问设计的层次性——提高教师培养幼儿问题意识的能力

一切探究都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探究的兴趣,就不能保持持久的观察和实验,更不能获得科学的结论。但有些问题孩子可能因为年龄关系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将问题逐层分解,用问题给孩子搭建一个个阶梯,来帮助他们最终能达到活动目标积累活动的经验。比如在活动“影子的眼睛”中,老师不是直接让幼儿思考怎样让兔子的影子出现眼睛,而是让孩子先看到一个结果,然后通过层层提问来帮助幼儿思考:“这个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是帮助幼儿观察发现这个兔子的影子和之前的影子是不一样的,“你们不是说影子只有轮廓没有五官的吗?为什么这个小兔的影子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呢?”这是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影子是黑的,然后通过提问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明亮的眼睛是怎么来的,这个点是挑战幼儿思维的。

三、把握活动设计后的细节

1、幼儿探索行为的观察——提高教师观察的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我觉得一位成熟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只有通过活动中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一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现象,进而成为本次活动的亮点所在。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发现幼儿的兴趣,理解幼儿问题的含义,探察幼儿进行活动的理论以及相互交流的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成为幼儿探究活动的观察者。有时上课如果只注意“赶进度”,那就根本顾不了孩子在下面干些什么,是不是和老师的教学同步,这样的活动是没有任何价值的。而当老师会关注到每个孩子,孩子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敏锐的双眼时,活动才会成为孩子和老师共同的舞台。

2、活动实施效果的分析——提高教师分析的能力

篇9

关键词:优化;学习活动;高效;课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7-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7.014

2011版新课标提出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建议,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应从钻研教师的教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上,要在对学生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学习活动设计,科学地、创造性地、艺术化地拟定出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活动方案,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优质高效课堂。

一、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活动的误区

1. 重形式轻内容

实施新课程以来,化学课堂中的学生活动是丰富多了,可徒具形式的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也出现了。有些问题学生个体能独立思考,也来合作小组讨论;有些课堂为追求热闹,虚张声势,频繁表扬,动辄鼓掌,浮于表面。不难看出这些学习活动流于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其效果是不理想的。

2. 重数量轻质量

有的课堂为了充分突出学生主体,追求活动的频率,一节课中从头到尾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学生一会儿看屏幕,一会儿做实验,一会儿又讨论,应接不暇,学生始终处于被活动的状态。这样的课堂生态抹杀了教学民主,忽视了学生主体,学生没有充分的倾听、思维、表达机会,不能进行深层互动和思维的碰撞。

二、优化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策略

1. 学习活动应充满趣味性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初始阶段,应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获取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巧妙地把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融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才可能收获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例一:《溶液的形成》为一节新授课,先创设如何洗去洗衣店一批衣服上污渍的问题情境,然后设计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1:探究氯化钠、碘、高锰酸钾、植物油在水中的溶解。

活动2:探究碘在酒精、植物油在汽油中的溶解。

活动3:探究洗涤剂对植物油溶解的影响。

以上活动把枯燥抽象的概念学习融入到生动有趣的生活世界中,体现了从生活到化学的思想。通过活动1认识溶液与浊液的区别,把握溶液的特征,得出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懂得水洗除去可溶性污渍的原理;通过活动2进一步认识溶质、溶剂的种类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懂得改变溶剂的种类可洗去水无法洗去的一些污渍;通过活动3认识乳化现象,懂得通常衣服洗涤的原理。三个活动围绕洗衣服的情景,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2. 学习活动应凸显实践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有深厚的实践基础,高效课堂的学习活动要体现学科特点,凸显活动的实践性。实验是学生实践的基本形式,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自主地进行实验探究,实际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

在上述课例一中,设计三个实验探究活动,变教师演示为小组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探索、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增进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新课程思想,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的锻炼,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学习活动应强化目标性

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其最有效的课堂活动一定是根据教学目标而设定的。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活动形式,都要使每个活动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使目标与活动实现有机的结合,使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课例二:《金属与金属材料》为一节单元复习课,课堂学习目标预设为: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合金组成和性能的关系,认识金属材料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置换反应能否进行并设计实验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

(3)知道铁的冶炼和防止金属锈蚀的方法,形成爱惜资源的意识,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围绕课堂学习目标设计以下

动:

活动1:解密钥匙的成分。

活动2:揭穿行骗的伎俩。

活动3:破解脱氧剂之谜。

活动1通过对课后收集的旧钥匙进行分类比较,讨论分析其组成成分,直接感知金属的性质,认识合金性能的改变使金属材料适应更多的用途。活动2通过讨论设计鉴定真假黄金的方案,既复习巩固了金属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又提高了运用化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会验证金属活动性的强弱的方法。活动3通过合作探究铁粉的脱氧原理复习铁生锈的条件,使学生感到铁生锈也不是有弊无利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通过讨论揭开铁粉的身世之谜复习铁的冶炼原理。课堂三个活动直接指向课堂学习目标,与课堂学习目标高度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目标的达成度,才能使课堂高效。

4. 学习活动应具有思考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思维的量和深度决定着课堂效率地高低。教师设计活动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激发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生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课堂的高效。

在上述课例二中,设计的三个活动并不是将课本知识简单地重复再现,而是设置了具体的、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思考,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科素养。  5. 学习活动应体现层次性

学习活动要循序渐进,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理解到运用的原则。同时学习活动应兼顾全体、分层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和组织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学有所得,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进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最优化。

课例三:《化学反应类型》为一节中考复习课,设计如下学习活动:

活动1: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写出生成co2的反应方程式。

活动2:置换反应有几种形式?

[设计]小明欲用铁、氧化铜、稀硫酸来制取少量金属铜,请你帮他设计方案(用方程式表示)。

[归纳]置换反应的几种形式。

[应用]现有铜丝、铁丝、铝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铝溶液,请你设计一种方案得出铁铜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活动3:复分解反应有几种形式?

[书写]现有稀盐酸、氧化铁、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这几种物质,将能发生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几种形式。

[应用]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请设计方案将它们区分出来,并贴上标签。

通过活动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活动1是该专题的基本要求,要求能独立完成。活动2先个人思考后小组交流设计两种制取方案,很自然地得出初中化学置换反应的三种形式,在此基础上应用置换反应的规律在给定条件下完成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要求不断提高,小组的合作显得越来越重要。活动3开始书写化学方程式为总结复分解反应的五种形式打下铺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鉴别三种无色溶液都需要应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把握复分解反应的实质。三个活动由浅入深,螺旋上升,层次明显,体现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也便于课堂的分层要求。

6. 学习活动应力求多样性

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要形式多样,生动新颖,如实验、观察、阅读、讨论、辩论、游戏等有机结合,穿行,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获得鲜活的化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以上课例三中,学生活动有独立思考,有小组合作;有方案设计,有实验操作;有上台板演,有轮流讲演;有书面练习,有投影展示。能够不断变换活动形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避免课堂单调泛味使学习效率下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中主动学习,获得长足的发展。

有效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特点,创造性思考的过程。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尝试,使学习活动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成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锻炼思维、自觉提升思想情感的生命进程,从而达到课堂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高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展开,不存在无目的的活动设计,在活动中学生通过教师所给的信息和设计的特殊的语境,确实在真正的使用语言,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被教师激发出来,学生们高兴地运用语言进行提问,用心的倾听答案,教师通过活动,利用关联词来让学生综合的运用语言。学生看着图,把活动准确地表述出来,通过训练学生的看图、理解图、看句子、理解句子、写单词等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能力。一个活动,多种效果,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业设计又在课外拓展中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课堂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一份好的设计,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做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要备好一节课、编写一份高质量的设计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选择要合理

教学内容要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教学内容能够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正确、深入,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合理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掌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为准。

二、目标制定要准确

目标准确就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上课的出发点,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如何制定出一个具体明确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数学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要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形成什么样的技能技巧、达到什么样的熟练程度、会用哪些方法解题等,这就是双基目标。其次是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思维能力,这是思维能力的目标。再次是想一想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哪些思想教育,培养哪些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渗透思想教育的要求。最后是考虑哪些地方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创新教育的要求,这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三、重点难点要把握

重点、难点部分的教学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主要体现在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上。一般说来,一节课中学生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就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学生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困难的地方就是教学难点。怎样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首先,教师必须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当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师应认真考虑: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些知识,那些主要的、关键性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哪些困难,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容易出错的知识就是教学的难点。其次,考虑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当重点和难点确定以后教师还要考虑:教学时怎样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怎样与学生已有的旧知相联系?最终制定出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帮助学生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学生水平要了解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引申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所教知识的内容,找出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看一看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确定需要跟学生补哪些知识漏洞,课始安排什么复习内容,新授选择什么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的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五、学习方法要恰当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怎样选择学生的学习方法呢?首先,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再次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学生的学习方法的选择上,不要人云亦云,更不可追求时髦、追赶时尚,不管教什么知识、上什么课都使用指导发现性学习法、独立发现性学习法、创新性学习法,而把传统的有意义接受性学习法一律废除,这样教学只能是浪费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大力提倡:操作、发现、讨论、归纳、猜想、论证、自学、交流等学习方法。

六、教学方法要精选

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的做法是:一个知识开端的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进行教学,如数学概念的教学;比较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在教到关键之处采用演示法、实验法进行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可采用尝试教学法、引探教学法、自学辅导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但是,在一节课中所用的教学方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教学的进程交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需要和实际情况择优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值得一提的是:选择教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决不能凭空想象,不切实际。

七、问题设计要精准

篇11

【关键词】实践活动 教学案例 刚体的力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88-01

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是构建主义教学理论的一种具体应用。20世纪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率先尝试基于问题的教学。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创立以问题为学习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以问题为焦点启动课程,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开展调查、进行探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提供知识,而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促进学生进行学习。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创始于医学院,所以,美国大部分医学院已不同程度地采用PBL教学法。传统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单向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式教学,面面俱到地把知识倒给学生,学生并不能真正地消化,也失去了咀嚼消化的胃口和主动学习的动力。由于学生不用费力思考就接受了现成的知识,学生思维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不能得到培养。为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下面我们以刚体教学为例,设计了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发散与创新思维活动。

一 教学目标与方法

教学内容为刚体的力矩。教学目标是实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探索得到对力矩概念的理解;能力培养目标为通过基于问题的探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探索欲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是在问题引导下通过探索活动,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教学方法为学生动手实验探索、讨论,教师启发引导。教学工具有PPT、弹簧测力计、尺、线、胶贴、挂钩、角规、选项牌(标有字母与班号、学生序号)。

二 教学方案与实践

事先布置预习任务,设置自我学习检查问题。

1.零力矩情况的讨论

由于学生对质点力学有较为扎实的基础,所以,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入问题,让学生思考,也就是在课程开始用力对质点运动状态的影响入手,提出第一个问题:有力一定能够改变刚体的转动状态吗?给学生时间讨论与思考。

开始对零力矩讨论。首先提示学生:若力对刚体的转动状态有影响,称该力有力矩。用浅显的语言说明什么是零力矩,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零力矩,从而建立起对力矩概念的初步感性认识。针对相对转轴是否有力矩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物进行分析探讨,如施力方向平行于门轴或与门轴相交,该力相对门轴是否有力矩?对于与相对定点力矩学生不大容易理解,所以先以点为轴转动的杆为例,怎样施力相对定点有力矩,怎样施力无力矩?然后引入质点转动问题中的零力矩情况,如地球所受太阳引力相对太阳中心有无力矩?

提示学生用手边的书、教室门、笔等物品,让学生相互讨论与思考。几分钟后让学生用选项牌显示自己的答案(通过选项牌教师掌握整体学生思维情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让持不同意见的学生发言表述自己对问题的分析与结论。教师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排除错误,然后再让学生举选项牌,如果都选择正确答案或正确率在95%以上(课下对另外5%的学生进行帮助与引导),显示正确答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力矩为零的情况。

2.力矩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对学生自我学习效果进行问题检查,让学生结合测力计或通过教室的门亲自体验不同点与不同方向施力以推动门,比较施力的大小,以上述同样方式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力矩的影响因素:力矩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系。

3.力矩表达式构成分析

首先提示学生:若两个力对刚体的转动状态影响相同,称为力矩相同。若施加在刚体上两个有力矩的力,使得刚体保持静止,称二力矩大小相同。

以教室的门为对象,在门的不同位置上同时施加不同方向的两个力,并使门保持静止,测量力的大小、方向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同时让学生展开讨论力矩的表达式该怎样构成。为使实验得出正确结果,须保证单独一个力存在时,能使门转动。

学生报告所测量力的数值,并比较两个力的大小。为克服摩擦力矩所产生的影响,所施加力的大小要保证若单独施力门能够转动,同时施加不同方向和不同作用点的两个力,使门保持静止,使两个力对门的转动效果影响相同,说明两个力矩的大小应该相同;同时引导学生得出用表达式表示的结论。

引导学生结合角加速度的概念,用类比的方法,探究力矩的正确表达式。

参考文献

[1]周忠信、陈庆、林艺雄等.PBL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8)

篇12

《物体的浮与沉》是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下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五节.传统教材是在学习“二力平衡条件”、“浮力”以后才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并将二力平衡条件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明确地联系起来.而本节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在液体中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来这一现象出发,要求学生研究如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如何使浮着的物体沉下去这一问题,通过探究引导学生思考浮力和重力两者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测量、总结归纳得到结论,为本章第二节学力平衡条件这个一般性结论做好准备.教材的编写者遵循了从特殊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的思路编写了教材.

二、情景描述

1.在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2.在《物体的浮与沉》这一节的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状态;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控制物体的浮与沉的方法,并能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探究与分析、交流与合作等归纳、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挖掘课程资源,使学生了解物体浮沉条件的广泛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设想

基于上述考虑,笔者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始终紧扣实验探究、分析归纳、交流合作、知识应用等环节来完成《物体的浮与沉》一节的教学.在探究实验前猜想判断,实验中观察协作,实验后总结归纳.使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能出现的情形;(2)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在科研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根据生产生活中的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逐步学会探究实验、交流合作、分析归纳物理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不仅巩固了我们上一章所学的浮力知识,更重要的是应用物理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五、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六、教学难点探究物体浮沉条件的过程.

七、教学方法情境探索法.

八、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

铁块会沉入水底,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同样用钢铁制造的潜水艇在水中却既能下潜又能上浮.

物体的浮沉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学生自然会联系到上一章学过的浮力知识,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过多数学生不会把浮力和重力联系起来,而这正是本节教学的内容所在.)

2.提出猜想

把一些物品:橡皮泥、苹果、蜡烛、乒乓球、鸡蛋、小玻璃瓶等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将如何运动?

上浮的物体有:

下沉的物体有:

(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思考并作出判断.出现不合理的猜想,完全正常,不必求全责备;但对随意、不经思考就作出的大相径庭的“猜想”,要及时地指出不可取及原因.)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大胆地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并让同学们相互比较,看谁的实验计划方案更合理、更具可操作性.

(部分小组的方案存在缺陷,也有的组次方案过于复杂化,笔者及时地予以纠正,以便于学生动手、可操作.对有创新的方案,立即予以表扬和鼓励,营造提倡创新的学习氛围.例如,测量浸没在水中的蜡烛受到的浮力,有的学生设计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其实用弹簧测力计不能直接测量,因为蜡烛浸没在水中要上浮.怎么办呢?笔者要提醒学生结合阿基米德原理.那么怎样使蜡烛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呢?这时学生又动脑筋.有的想用铁块坠落下去,有的想用细金属丝把蜡烛摁下去.笔者肯定了用细金属丝的方法,方便易于操作)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直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G,学生都没有问题;测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时,在水中下沉或悬浮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而上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就比较麻烦一些,但也具可操作性.实验中提醒学生要按计划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将相关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1内.

表1在液体中的情况F浮与G物之间的大小关系ρ液与ρ物之间的大小关系下沉沉底悬浮上浮漂浮5.分析与论证

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学生知道了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的

浮沉是由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关系决定的,理解了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结论的基础上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推导得出: 物体的浮沉与ρ液、ρ物的大小关系并填入表格内.

( 物体下沉,ρ液ρ物;)

(笔者在这时又提出“物体漂浮与悬浮时都是F浮=G,这两种情形有什么区别?”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漂浮时物体有部分体积露出液面,而悬浮则是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

6.知识应用

学贵在用,以体现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应用又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培养学生辨证的科学观.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可以通过改变物体自身的重力的方法,来实现物体的浮沉(如潜水艇、浮沉子);也可以通过改变液体的密度或改变物体自身的体积,以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物体的浮沉(如在水中加盐使鸡蛋上浮).物体的浮沉条件也同样适用于气体(如气球、飞艇).

结合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打捞中山舰,既让学生知道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他们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好素材.

九、教学反思

篇13

【关键词】:有效活动 目的性 情景性 互动性 评价的多样性

小学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语言交际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语交际,而“对话”就是口语交际的记录。在现行使用的牛津版和人教版英语教材中,对话占有较大的篇幅,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孩子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作为旨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小学英语对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并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然而客观地反思我们近年来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活动设计教学实践,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对话课的活动教学还出现了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活动,运用英语也只是停留在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已掌握了的语言知识,机械地重复运用简单的语句。

笔者认为,要优化小学英语对话课的活动设计,进行有效教学,需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注重活动的目的性:

【案例】:有这么一堂课,教师在匆匆教完单词hotel, bank, hospital, museum 之后,设计了让学生画画的活动,想画完图进行对话。可到最后,一节课有十几分钟用于画图,到课堂结束,只用了三分钟练对话。学生的画图活动可以说完全脱离了语言的实践活动,语言操练、巩固和运用单词句型的教学目标。

【分析】:在我们的很多课堂内,教师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恨不得把所有的“把戏”都玩一下,唱歌,画画,竞赛等,以显示自己一定的设计水平和教学水平。在这些课上,活动虽一个接一个,令人眼花缭乱,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我们发现这些老师只是为了追求英语课堂华丽的表象,为了片面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所设计的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甚至会偏离课文的教学目标。

【对策】:首届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中, Asking the way这节课上,祁承辉他以自己来自上海和对珠海不熟悉为由,请学生向他介绍当地的名胜与宾馆,学生纷纷介绍:BaiLianDong Park. Fisher Girl. Jiuzhou Town.2000 Hotel. Yindu Hotel.Bihai Hotel等等,教师进而表示对这些地方很感兴趣,并询问去这些地方的方式和所需要的时间,引出重点句型It'll take someone some time to do something。自然而巧妙地展开对话,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为能够运用自己熟悉的内容与教师交流而获得成功感,并为能通过交流帮助了教师而感到兴奋,从而使学习的自信心倍增。

二、注重活动的情景性:

【案例】:“Merry Christmas”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12.25

T:It’s Christmas Day. Merry Christmas!

Ss: Merry Christmas.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棵圣诞树,让学生对着图说:Look at the Christmas tree. How beautiful it is!

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看着圣诞树进行对话。

eg: S1:Merry Christmas.

S2: Merry Christmas.

S1: Look at the Christmas tree.How beautiful it is.

【分析】:这个活动基本以教师控制为主,语言知识停留于表面,模仿机械性操练对话的模拟表演,这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运用新语言交际,实际只是背诵课文。经调查发现,一旦离开课本,要创设新的情景,并联系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交际运用,学生就成了“哑巴”,他们不能自如地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更不用说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了。

【对策】:“Merry Christmas”是非常典型的涉及英美文化的课文。因此,这堂课可以创设情景,加大异国文化内容的渗透。让学生在浓厚的圣诞氛围及悦耳的圣诞乐曲声中学会如何去祝福,教师本人可扮演头戴圣诞帽的圣诞老人,制作精美的教学用具、实物和鲜明直观的多媒体画面,将学生的带到特定的“圣诞节”情景中,还可设计学唱圣诞歌曲、装饰圣诞树、赠送圣诞礼品、制作圣诞卡等活动,其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其形式丰富多彩,其效果富有感染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交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的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注重活动的互动性:

篇14

关键词: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际一体化的趋势也随之加强。这就要求各国之间要有共通的语言进行交流,来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英语也就成了国际之间交流的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越来越重视英语的教育,对英语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任务型教学。作为英语教师,如何高效地进行英语教学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初中英语教师把握好任务型教学是最关键的,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英语文化水平,了解什么是任务型教学,如何对英语进行任务型教学,怎样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意义深远,是提高课堂效率最好的教学方案。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学费时较多,但是收效很低。多年以来,国家在英语方面的教学研究花费了大量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可是收效甚微,很多的学生,尤其是男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熟练阅读外文书籍,难与他人进行英语对话交流,甚至英语考试时的听力都听不懂,阅读无法理解。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适合我国英语教学的方法,如:听说法、交际法、直接法、认知法和语法翻译法。而在各地方初中英语教学受到了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制约。个班级的人数较多教师教学吃力,教师的教学模式落后,对学生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并施加考试压力,课堂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如此应试教育,即使是学得好的学生也是高分低能,无法与他人进行实际交流。总之,我国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教学内容不灵活,知识灌输过多,学生独立思考和训练的机会较少,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初中英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实施任务型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灵活使用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其次要有具体的教学任务,明确了课堂教学任务学生才会自主学习,将语言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最后明确活动主体。老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但不是活动的中心,二者不能混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活动主题时要坚持任务型教学的可操作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来围绕学生进行。

我们用这些方法来进行实例分析,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的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些方位的表示方法。学习next to 词组时,老师可用一个足球和一个纸箱并排的图片来进行说明,再附上例句:―Where’s the

soccer ball?―It’s next to the box.这样学生就能形象地记住next to 的意思并能实际运用。图文并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英语的学习也会轻松快乐。

三、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任务型教学,指的是在领会,了解,运用的课堂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对初中英语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育部实行新课程改革之后,各中学积极寻找新的教学方案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任务型教学就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英语水平;任务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内容生动,富有朝气,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自觉主动地学习。同时学生会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树立了学好英语的坚定信念;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目的性、综合性和过程性是任务型教学的特点,而实现这些特点就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很好的锻炼。

参考文献:

[1]庞继贤.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