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辩论的特征范文

辩论的特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10 09:52: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辩论的特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辩论的特征

篇1

孟子辩论的价值倾向,是政治清明,而不是像战国时代那些“纵横家”那样着眼于帮助君王攻城略地。比如《孟子・滕文公下》中这样一段: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己。’――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在这里,孟子虚拟了一个(偷鸡的)情境,他要表达的是:对于加重人民负担的弊政,既然已经认识到了其不仁不义,就应当立即革除,没有理由等到来年。他虚拟的这个情境是修辞手段,即所谓“喻证法”,具有一定的论证功能。这个比喻的本体(“去关市之征”)与喻体(不再偷鸡)之间,在价值上一致――都是向善的:即改掉错误。这种价值方向上的相同,是这个修辞具有论证效力的关键所在。但是,在两者之间,也确实有一定差距:“关市之征”是国家行政,而“偷鸡”则是民间的个体行为。这种差别正是其论证效力的薄弱之点。因为,国家行政的改变,即使是革除弊政,也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往往并非朝夕可致。

其实,孟子要彻底消除的“关市之征”,作为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征税制度,是古代国家和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只能“轻之”,而难以“去之”。孟子认为其不仁不义,才把它比喻成“偷鸡”的。孟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价值理性”的特征,即把是非善恶当作判断的标准,立场鲜明,嫉恶如仇。但在它的对面,还有另外一种理性:即考虑到可能性和具体方法的理性,所谓“工具理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以修辞手段进行说理的方法,也许不能用正确与错误这样的硬性标准,而应该用“强”和“弱”这样的柔性标准。特定的修辞手段,有说服力强的一面,也有说服力弱的一面。对于有些人可能是强的,对于另一些人可能是弱的。判断其强弱,要看具体的受众。一般说来,孟子这种通俗、形象的论证方法,更容易能够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同。在今天也是这样。但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方法和可行性的研究,则是我国古代思想资源的缺项。孟子尤其突出。

对于今日中国的公共问题来说,人们应当以孟子这种以民为本的价值理性与“何待来年”的紧迫心情来积极推动政府革除弊政;而政府有关部门和专家,也应当向公众耐心说明一些改变的具体困难来求得公众的理解。

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孟子先提出一连串问题:

“用棍棒和刀子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答:“没什么区别。”

孟子问:那么,用刀子杀人和用(弊)政杀人,有什么区别吗?“

梁惠王答:“也没什么区别。”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百姓面有饥色,郊野里横陈着饿死的尸体,这就等于率领着野兽一道吃人啊!”

这一段问答,孟子之后,千古未有,与其说是雄辩,不如说是尖锐的政治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对话中贯穿着一系列具体物象构成的修辞:由棍棒、刀子,到肥肉、肥马和死尸――只有“政”是抽象的。孟子正是通过具体形象的生活物象,把弊政的恶性揭示得非常鲜明。其间的逻辑就是这些事物之间具有价值倾向上的同一性――而不论途径、方法是否相同。

篇2

【关键词】足球;特征变异;规则演变;辩证关系

足球运动的起源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源远流长的体育活动,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球类游戏“蹴鞠”。现代足球起源地是在英国,是来源于12世纪前后他们和丹麦发生了一场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人看到地上有丹麦士兵的人头,当时,由于英国对丹麦士兵非常痛恨,便踢起了那人头。到19世纪初叶,足球运动在当时欧洲及拉美一些国家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的英国已经相当盛行。

足球运动的特征变异与规则演变的辩证关系

2.1足球技战术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比赛中,球队技战术的运用是根据双方的客观情况而采用个人的行动和集体配合的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战胜对手。而规则制定的目的就是保证足球比赛合理顺序的进行。如果比赛中出现不平衡的情况,赛后,就需要通过修改规则、附加条件使之平衡。规则中“越位”的产生,就是随着场上球队使用的战术而产生的。1862年,对采用“九锋一卫”之阵型,也就是进攻队员大大多于防守人数,造成攻守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足球技战术的健康发展。为了达到攻守的平衡,限制进攻队员的进攻,这样“越位”规则应运而生。

足球比赛中点球规则的制定和金银球制胜规则的实施也都是为了有效的实施足球技战术,而进行的规则演变。

2.2裁判员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裁判是足球规则在绿茵场上的解释者和执行者,在比赛中,判罚的结果一般具有不可逆性,是足球场上的“法官”。从起源阶段的简单控制比赛时间、是否进球,一直发展到现在,对足球规则精神的体现与规则发展方向的指导,体现的是一种公平,公正,合理的判罚尺度。

现在足球比赛中误判、漏判会时常发生,这些判罚的出现会扭转整个战局,甚至还会造成球迷暴乱发生流血事件,如在比赛中,领先一方会采用拖延时间战术,若此时裁判放宽判罚尺度就会造成比赛的索然无味,而如果此时裁判能够果断警告领先方,就会使比赛更加精彩激烈。另外伤停补时规则的出现也是对裁判的一种控制,以免造成裁判无休止的延长比赛。

现在足球比赛中增补了比赛监督和第四官员,就是为了适当的控制裁判的执法尺度的水平,维持公平,公正,合理的执法原则。另外国际足联又规定执法国际A级比赛的裁判必须在45周岁以下,就是考虑到足球是一项体能消耗很大的运动,执法一场好的比赛需要强大的体能作保证,这样可以减少误判和漏判的产生机率。

2.3运动员的体能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足球比赛产生之初并没有对比赛时间进行特别的规定,一般是比赛进行到双方队员没有体力再继续踢球为止,这样做的结果是:比赛既不精彩,又使运动员在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中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根据现代运动生理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进行剧烈运动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时间是大约在120~130分钟之间,而持续过渡的超负荷运动,则会有害于身体。因此,现行规则规定,全场比赛为90分钟,分为上、下各半场(45分钟/半场),中场休息15分钟,如果90分钟内(实际上,足球比赛中的有效时间远低于90分钟)。没有决出胜负,则须再进行30分钟加时赛。虽然,除去受伤倒地进行治疗、发球、捡球的时间,实际比赛时间不足120分钟,但据研究表明:一个足球运动员在一场比赛中,场上的跑动距离是将近万米,这是其它运动项目难以相提并论的。

足球规则还规定,足球比赛时,每队只能更换三名队员(除友谊赛,特殊比赛外)。在第14届意大利世界杯赛上,由于许多场次进入了加时赛,最后又进入残酷的“点球大战”这样国际足联又作出了一项新规则:规定互罚点球的队员,只能是在加时赛结束时还在场上的球员,其中包括守门员。这样对运动员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4科学技术发展与足球规则辩证关系的具体体现

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与足球相关的器材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也使规则对运动器械的规定,不得不提出更高的要求

足球比赛中最主要的用具就是足球,起初的足球比赛对球的重量、大小、材质等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只要是能充气的囊就可以,但是随着足球比赛的不断发展,球已经成为比赛的焦点。因此,在规则中规定足球的规格也就成为必然。所以,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就必须对球的重量、周长、压强进行有效的规定。目前,比赛的用球具备了不吸水,能在强大外力的作用下不易变形的特点,更能使球产生强烈的旋转有利于进攻。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运动员的自身装备也不断发展,比如:球鞋、球袜、护腿板等,这些物件既能有利于运动员技术的发挥,又能对运动员起到保护作用,但同时也对对手形成了一定威胁。

同样现代的高科技产品也用到了裁判的执法当中,比如:裁判的耳朵上戴有耳机,其主要目的就是可以及时与边裁交流,对于一些主裁看不到的“盲区”,边裁可以给予提醒,有利于主裁的正确判罚。

结论

任何一项运动都有其特有的规则和运动特征,只有遵循了它的比赛规则和运动特征,才能使此项运动得到长久发展。足球就是遵循了它自己独特的专项特征和游戏规则,才成为“世界第一运动”,为世人所爱戴,所崇尚。从古代“蹴鞠”运动是为宫廷官员享乐,而组织的活动,到现在为全球人类都带来欢乐和激情的比赛,足球无不把其自有的特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3

关键词:书启文 嬗变 特点 意义

书启文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源远流长的文体样式。关于“书”,明吴纳在《文章辨体序》中说:“按昔臣僚敷奏,朋旧往复,皆总曰‘书’。近世臣僚上言,名为‘表奏’;惟朋旧之间,则曰‘书’而已。”[1]首先说明“书”即书信,是古代书信的总称;其次,古代臣下向皇帝陈言进辞所写的公文与亲戚朋友间往来的私人信件,均称为“书”。因此,古代以“书”名篇的文字,实包括两种文件。为了加以区别,一般把前者称为“上书”或“奏书”,属公牍文的“奏疏”(亦称“奏议”)类;后者则单称“书”,属应用文的“书牍”类。

关于“启”,刘勰在《文心雕龙・奏启》篇曰:“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取其义也。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云‘谨启’。自晋来盛‘启’,用兼表奏。”[2]大意为:“启”就是开的意思。殷高宗武丁说:“打开你的心,灌溉我的心”,即取此义。汉景帝名启,为了避讳,所以两汉没有“启”的称谓。到魏国的书信,开始称“启闻”。进陈事实的末了,有的称“谨启”。自晋代以来称“启”盛行,其作用兼有表和奏的功能。可见“启”是用来沟通思想情感、交流情况、传达信息、表达政治态度的一种实用文体。一般将“书”中的短信叫“启”。

古代的“书启”由于书写方式和传递工具等的变化,又有许多别称。因其最早刻写在竹片上,故称为“简”;因曾书写在木板上,故又称为“牍”或“札”(札是牍中薄小者);书写在绢帛上,称为“帖”;书写在精美的纸片上,称为“笺”。因为古代书信用的木简、绢帛等均为一尺左右,所以又将书信称为“尺牍”、“尺素”、“尺翰”等。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故又称书信为“鸿”;古代传送信件时要加套封,故又称书信为“函”等。书启文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实用文体,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形成了鲜明的文体特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书启文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实用文,很早就成为我国古代文章中的重要文体。从历史上看,它与其它文体一样,也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风格。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看,我国最早的书启文,产生于春秋时期。《左传》中所载《郑子家与赵宣子书》、《巫臣遗子反书》、《子产与范宣子书》等,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批书启文。汉代的书启文完全脱离了“国书”的性质,成为个人互相交往的工具。汉代的这些书启文,奠定了我国后世书启文发展的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书启文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此时的书启文,在两方面都有长足的发展,一是书信内容和情感内容更加丰富,这时出现的书启,或论政,或论学,或叙交谊,或述情趣,或记旅游,或酬问答,俨然成为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文体。二是在书启文的写作上,藻饰辞采都明显增加,极大地加强了其艺术色彩,使得书启不再单纯是一种社会必需的应用文体,而成为一种文学创作,成为文学之林中一种具有独立审美风格的文学样式。唐宋时期,中国古代书启文臻于全盛,不仅数量多,名家名作多,而且书启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唐宋两代出现了不少有政治、学术价值,又十分亲切感人的书牍作品。像韩愈的《答李翊书》、《答刘正夫书》,白居易的《与元九书》,柳宗元的《与友人论文书》,苏轼的《答谢民师书》,杨万里的《致徐达书》等。由于这些书简都是他们在向朋友、后学谈体会、述遭遇、传经验时写出的,议论中带有浓厚的抒彩,因而又都是上乘的“文艺书简”。明清书启也自有特色,如明代宋臣的《报刘一丈书》,是政治讽刺信;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是爱国志士的临终遗书,《遗夫人书》是其与妻子的诀别书。晚明公安派作家和小品文作家的通信,评诗论文,也清丽可读。而且明清两代,家书盛行,家书比起一般致师友的书信,更少有拘束,也往往更能透露出作者的细微思想和个性,如郑板桥的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等向来以思想新颖,情真语挚,亲切浅易,不落俗套,富有生活气息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综观历代书启可以看出,书启文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与一般文体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书启文具有鲜明的个性化色彩。一般讲,除了那些纯属应酬性的往来信件以外,书启的写作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具体的需要,而且希望在思想感情上与对方有所交流,以引起对方的响应或同情。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书启中,比较多地看到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真实。鲁迅曾谈到“文人尺牍”时认为对书启内容的真实性虽然要做具体分析,但较之一般作品来说,“究竟较近于真实。所以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往能得到比看他的作品更其明晰的意见,也就是他自己的简洁的注释。”[3]书启能够成为作者“自己的简洁的注释”,即它与其它作品比较起来,更能够直接披露作者的真性情,使人们能够了解到作者更为深入的情况和细微的心曲。这也正是古代书信在了解作者生平、思想的史料价值方面,往往比别人为其撰写的碑传之类要高,而且读起来也更具有亲切之感的缘故。

第二,书启文要根据对象的不同而讲求立言的得体。书启文是一种程式化的文体,是作者与读者在一对一的基础上进行的定向交流,阅读对象具体,行文旨意明确,通常具有特定的格式和一定的写作规范。因此书启在措词以至格式上,要分清上下、尊卑、亲疏等各种关系,讲求行款正确、措辞得体,表义准确。《文心雕龙・奏启》讲到启的写作要求时也说:“必敛饬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4]大意是:启文的写作一定要收敛谨饬得合乎规矩,使音节短促,辨论扼要,文辞轻快,有文采而不浮夸。总之,书信对象的具体性,决定着书信写法、语气和款式的不同,这是书信体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

第三,书启文要尽言达情。《文心雕龙・书记》篇说:“详总书体,本在尽言,言以散郁陶,托风采,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文明从容,亦心声之献酬也。”[5]大意是:总体讲,书牍的根本就在于尽言达情,把自己要说的话尽情地倾吐出来,即用言词来抒发内心的积郁情感,显示出自己的文采风范。因此作者应该通过书牍条理清晰、文思畅达地表达自己的性情,从容不迫地抒写自己的情感、怀抱。可见,书启的写作是要把自己的“心声”明白从容地进献或酬答给对方。因此,书启表达出的作者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情感经历、见闻主张,都真切可信,亲切自然;而且隐讳地表现了作者的个性特长和情趣爱好,显露了作者最真切的思想面貌和内心世界。

第四,内容的广泛性和书写的自由性。书启是人与人之间思想交流的工具,最具实用价值。它的文体形式自由,写作手法灵活,作者可以称心而言,意到笔随,记事、抒情、议论,乃至于写景、记游等,都可随意选用。篇目可长,可短,完全据作者的需要而定。书写范围几乎无所限定,无论是军国大事,讨论学术,评述人物,推举自荐,倾诉个人境遇,以至日常所感所思,皆可入书,其内容可以包罗社会生活、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所有文体中,书信所容纳的内容是最为广泛多样的。

综上所论,书启文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种重要文体,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作为古代一种独特的应用文体,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体特征。对我们今天而言,古代的书启文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它不仅提供了一些真实且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大可以凸现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人情世态,小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以及在正式传记中所不易了解到的一些细微方面;而且它为现代人的书信文写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从中我们可以学习立言的得体和语言的精妙等。

注释:

[1]吴纳,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2][4][5]周振甫:《译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第373页。

篇4

【关键词】医学论文;新闻特征;编辑;论文质量

医学期刊是医学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起着推广科研成果、普及医学知识、共享医疗经验的桥梁作用。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信息的传播,更讲究时效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将有价值的医疗信息准确、及时地传达给读者,是每位编辑人员应尽的义务。如何将新闻报道中的效率、简练及严谨运用到医学论文的编辑中,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信息收集。信息是医学论文得以传播的来源,而作者是信息的直接提供者,作者队伍的稳定和充实,是期刊赖以生存的基础,开发和选择优质信息是期刊质量的保证。编辑要善于发现作者,并对其提供的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实用性加以鉴别。对于信息的收集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约稿上,可通过学术交流、调研或座谈、网络约稿等多种方式进行。另外,信息的收集还包括反馈信息的收集,主要体现在医学论文的引用率方面,反馈信息的好坏可以使编辑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并有目的地选择和培养作者群体。

编辑加工。作者提供的信息往往不够规范、严谨,只有经过编辑的选择、甄别、分类,并经过整理、加工后,才能以出版物的形式输出。从信息再创造的角度看,编辑在科学知识的积累方面既是协力开发者,又是择优传播者,肩负着推动医疗信息正确传播的使命。促使信息的传播是编辑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想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对编辑的文字加工能力、医疗动态的掌控能力、信息的鉴别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医学期刊编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信息的筛选,帮助作者或直接参与原始信息的加工,使之既符合科技期刊的规范化要求,又具有临床指导或科研学术价值。

出版发行。医学期刊只有在有效时间内广建传播渠道,才能使最新的医疗信息及时、广泛地传达给读者,才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学信息的传播,还有赖于期刊的出版和发行。互联网的发展为医学期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传统出版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便于查询等优点。有效利用网络,办好医学期刊的网络版,可以更好地传播医疗信息及科研成果。

医学论文具有的新闻特征

注重时效。19世纪80年代美联社提出新闻应具备五个条件: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其中时间(when)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医学论文具有新闻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注重时效方面。医学论文应当提供当前最新的医疗信息,所探讨的内容应是先进的、前沿的。GB/T7714-2005国家标准规定:医学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宜选用3~5年内公开发表的文章。这充分说明了医学论文不同于其他论文,它特别强调时效问题。

人称的运用。尽管在人称的使用上大家一直有争议,但在新标准颁布之前医学刊物仍要遵循使用第三人称这一规范。医学论文中,第一人称一般指代的是全体作者、某实验室或科研机构,因此,在论文中多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等记叙方法,一般不用“我”。如果是作者本人的意见所指,用“笔者”、“本实验”或“本课题”等代替更好一些。闫建军等也认为在科技论文中不用第一人称“我”为好,这样能够更客观地说明问题,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1]

修辞手法的选择。修辞手法包括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吴士文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手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认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陈望道则认为:积极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意境而采取的语言超常规运用的方法、技巧或规律,为增加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常采用排比、拟人、比喻、反语等表现手法;消极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具体题旨意境而采用的常规的语言方法、技巧或规律,一般以词义明确、语句通顺、布局严谨、语言平稳、无歧义为特征。[2]无论是新闻写作还是医学论文,都应将准确叙述、措辞严谨放在首位,二者在文中均不应夹杂任何修饰手法来夸大或缩小事实,也无需刻意渲染所报道的内容,文字表达力求准确无误,阐明事实即可。因此,新闻写作和医学论文均应选择的修辞手法是消极修辞。

准确报道,客观评价。无论是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叙述,还是医学论文中医疗信息或科研成果的推广,都应尽量使用标准化语言,切忌使用模糊词语、添加个人情感的议论和评判。医学名词要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标准,中文药物名称以2005年出版的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的名称为准,英文名称则采用国际专用药名,不得用商品名称。医学论文在强调科技标准用语的同时,还要使用标准的计量单位、符号和缩略语,应做到三忌:忌含糊,忌歧义,忌随意轻率。[3]不使用各种副词,比如“大约”、“几乎”等程度副词,或“马上”、“一会儿”等时间副词。[4]

独创性。与新闻报道一样,医学论文对所报道的实验结果、医疗成果或讲述的科研过程不能重复、模仿,更不能有抄袭他人的情况,要在充分的事实依据、严密的论证下得出结果,具有创新性、专业性及科学性,是可以经得起实践检验、科学论证的。比如:“Raman光谱法与经典方法验证尼群地平固体分散体的研究”一文就是讲述拉曼光谱法是一种快速、直接、对样品无损伤、不同于其他方法的、当前最新的、最理想的检查固体分散体分散性的方法,全文围绕一种新方法的介绍,具有独创性,并列举了许多实验方法和数据,经得起同行的评判和科学验证。

借鉴新闻学特征,提升期刊编辑质量

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时效性在期刊的编辑发行中体现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稿件处理效率,缩短刊期。我国《著作权法》规定30天内要明确答复作者稿件的处理结果。医学期刊尤其注重研究成果的及时报道,如果出版时间过长,就会失去意义,甚至出现知识产权被他人抢先注册的麻烦。因此,加速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步伐,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并优化工作流程,科学地控制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增强期刊的时效性,是避免信息贬值的关键所在。

扩大信息传播范围。由于医学期刊受众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是信息得以有效传播的关键。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人们不满足于传统的阅读,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网络上获得信息,各种数据库的建立为期刊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快捷和便利,积极加入数据库,加大宣传力度,可最大限度地增强医学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开放式访问的进行。扩大传播范围,还体现在增加刊物的信息量方面,信息量的增加有利于期刊的推广和普及,同时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踊跃投稿,使期刊出版发行得以良性循环。

严格遵循规范化标准。医学论文的规范性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符合科学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论文中所提供的研究方法、实验数据是读者和同行可以依照步骤实施的。规范化处理医学论文,具体体现在对信息加工的准确、客观、真实。所以,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同时,对作者文字陈述的真实性,实验的过程、结果及所得数据应准确判断,并严格执行国际流行的准确(correct)、简明(concise)、连贯(consistent)、完整(complete)的4C标准进行编辑[5]。

综上所述,从新闻学角度分析医学期刊的特征和共性,能更客观、准确地把握期刊编辑各个流程的特性,可以将新闻学中的时效性、客观性、准确性、创新性等特点运用到医学论文的编辑中,并依此优化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医疗动态及时、广泛地传播给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期刊的发展空间,增强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闫建军,杨丽霞.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著作权职业敏感性[J].编辑学报,2006(5).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吴彤.新闻视角下科技论文的编辑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1(2).

[4]高时阔,黎文丽,郭开选.科技论文文体结构所体现的美学特征[J].编辑学报,2006(3).

[5]Brooks B S,Sissors J Z.The art of Editing[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水边恋歌;水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01-01

水作为一种古典意象,代表阻隔和相会,分别体现了禁忌生命和表现生命的内在矛盾,水意象分别指向两种不同的水边恋歌,即:

阻隔―水与原始的两性隔离―禁忌生命―礼―思念之苦

水与生命―水与原始的性放荡―表现生命―恋之欢愉

从水意象所指向的两个方面出发,笔者将国风中出现的水边恋歌抽离出来,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探寻《郑风》水边恋歌的独特之处,从而窥视郑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并试探究其形成原因。

一、《郑风》水边恋歌的独特之处

(一)从水――禁忌生命角度出发

在人类社会初期,为了避免狩猎集团内部为争夺女性而发生纠纷,上古人类实行过生产季节的两性禁忌与隔离制度,他们意识到水的阻隔性,便以水作为性禁忌。加之原始经验的不断重复,作为一种顽固的礼俗积淀下来。在西周时期礼乐文明影响下,水甚至成了礼的象征。《白虎通》云:“辟者,璧也。象璧圆以法天;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黄永武先生说《周南・汉广》:“汉水太广,不能潜泳而渡;江水太长,不能乘筏而达。这茫茫的长江,荡荡的汉水,暗比着情爱追求的鸿沟天堑,这鸿沟天堑就是男女交际间的自我约束的礼。”在这些水边恋歌中,男女几乎都只是隔岸相望,互诉衷肠。

楚国的云梦泽、汉水之滨,卫地的桑间濮上、淇水岸边,都是男女恋爱集会的地方。《周南》里写水边恋歌的诗篇,都是从男子口中诉说爱慕与思念,且多用起兴,含蓄内敛,而各个诸侯国采集的诗篇中多有侧重女子视角与心理,如《{风・柏舟》、《卫风・有狐》,较为开放,受礼的影响相对来说较小。然而其中《郑风》又有不同。首先,《郑风》中的女子有让人眼前一亮之感,她们率真,活泼,勇敢而不受拘束,不再只是“心之忧矣,之子无裳”的哀伤软弱。女子甚至会略显泼辣对男子说道:“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其次,《郑风》的水边恋歌多用赋的手法,直接坦白,有“士与女,方秉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的大方,有“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的嗔怒,十分生动,清新,打破了一种哀愁的基调和含蓄的风格。

(二)从水――表现生命角度出发

水一方面作为禁忌,一方面又是生命的象征。人破羊水而出,水与生命繁衍联系在一起,自然也和联系起来。中国古代就有许多水生神话如《拾遗记》中“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在《吕氏春秋・古乐》里还有“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空桑,乃登为帝”的记载。上古人类在长期性隔离后有性放荡节日,一般是在过了狩猎期的春天水边。在《周礼・媒氏》里还有对此放荡节日的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二、形成原因

(一)自然地理环境

郑国地处中原,土壤疏松,易于耕种,位于黄河下游,是河流、湖泊、丘洲分布的集中地之一。广阔的平原易使人心胸开阔,而河流众多利于灌溉和农业生产,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而追求思想和精神上的自由与愉悦。“和伏羲帝殷商东周以来累世据为重要都会的河南接近,因此民俗也就和其他各国不同了。男子好骑马试剑,女子好游乐社交,这是他们民族底共同之点。”

(二)政治环境

东迁后的郑国藐视礼法,周礼王化在这里已经弱化。郑庄公时期“射王中肩”,公然挑战周王朝的权威。《国语》里也记载:“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郑人受到周代的礼法影响较小,民风更为开放。

(三)经济环境

郑国位于济、洛、河、颍四水之间,为往来商贾必经之途,有利于经济和商业的发展。然而又由于地处于大国夹缝之间,商业对于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郑国对商业十分重视。《左传・昭公十六年》:“世有盟誓,以相信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夺。尔有利市宝贿,我毋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商人获得了自由的地位,有了特定的保障,利于商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的发展还带来了郑地新兴音乐的发展,郑声作为一种地方曲调,其特点激越活泼,周王朝雅乐不同。商旅集则货财盛,货财盛则声色辏,保暖则思欲,《郑风》中作品多“”。

尽管《郑风》中多诗,却更透着一股原始的朴实与真挚,折射出人类心灵深处本质的东西,如一股清新畅快的风,呼啸而来。

篇6

俞根初(1734―1799),名肇源,清绍兴名医,“绍派伤寒”的创始人。俞氏医技卓越,治验颇丰,他结合前人的医学理论及自己的临证心得,勤求古训,博采众挺,著成《通俗伤寒论》。从广义伤寒立论,统论四时的外感疾病,在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把诸多新的内涵融人仲景的辨证理论体系之中。临证从六经辨证人手,多种辨证方法并举,针对疾病的症结表象,层层递入,细致入微,辨证结果前后互参,力图在疾病发展进程中,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转归,并针对即时证候制定出相应的治则治法,最终牢牢把握疾病的转化趋向,促进疾病的向愈。仲景《伤寒论》的六经辨证理论,经过俞根初的补充与完善,使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外感病辨证理论体系更趋羽翼丰满。笔者经过悉心研读,深究俞氏之立意,将其特色辨证方法归纳如下。

1 辨六经之形层与三焦之部分以定病位

确定病位对于疾病的准确诊断至关重要。俞氏把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相融通,试图从多层次人手,迅速定位疾病的症结所在。在《通俗伤寒论・伤寒要诀》中,俞氏创“六经形层”说,他认为:“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六经形层”说,通过辨察六经所主及与六经功能相关联的六个特定的部位,旨在从横向考察人体感邪的深浅层次及病情的轻重发展阶段,故辨“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其次,俞氏还提出“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他认为:“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胸膈中者,心肺是也,居于上焦;脘中者,脾胃是也,居于中焦;腹中者,肝-肾是也,居于下焦。其创“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说,通过辨察与六经所对应的三焦不同的部位,旨在从纵向考察人体感邪的上中下不同的部位及具体的脏腑,故辨“病人内脏,当辨三焦部分”。辨六经形层和三焦之部分旨在先定其病位。其中,六经辨证为辨证之定法,“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三焦辨证为辨证之补充,“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经”(何廉臣《通俗伤寒论・伤寒总论・六经部分》)。在确定病位过程中,俞氏运用了望目及口齿、观舌、切脉、问诊、腹诊等多种诊法来广泛地收集辨证资料,经过诊断鉴别,迅速给疾病定位。

2 辨六经气化之标本中见兼证以定病名

六经之气化有标、本、中见三端。六经之为病,太阳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阳明本燥而标热,中见太阴之湿化;少阳本火而标阳,中见厥阴之风化;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之燥化;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水之气化;厥阴本风而标阴,中见少阳之火化。少阳、太阴易从本化,少阴、太阳可从本化,也可从标化,阳明、厥阴不从标本而从中见而化。俞氏以标证、本证、中见证和兼证来归纳六经的病证。其中,经络为标居表,脏腑为本居里,表里两经络相通,故彼此互为中气。因此,六经标证多见经络体表循行部位的症状,本证多见脏腑所主功能性的病证,中见证多表现为相表里之经的症状。故审病之标、本、中见证和兼证,以确定其为何经之经证、腑(脏)证、中见证,或兼证并见,进而以六经定其病名。

3 辨邪正之盛衰以定病性

辨清病位以后,还要考察所感邪气的性质以及人体正气的盛衰,即从邪、正两个方面深入辨察其病性。只有对疾病准确定性,才能根据邪正相互之间的对比,制定出相适应的扶正祛邪原则。俞氏通过辨六邪气的种类、辨病之新久、辨新感与伏邪、辨所兼夹之证、辨证阴阳之虚实、辨证表里之寒热、辨脏腑气血之虚实、辨病在气营血分等内容进一步定其病性。

3.1 辨病邪的性质:分述如下。

3.1.1 辨六气:俞氏认为:“凡勘伤寒,先明六气。”俞氏概括六气的升降运动特征为:“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居中,火游行其间。”四时各有其主气,春温、夏热、秋燥、冬寒,四时有序,六气周流,非正即邪,过亢伤人。故春季多风热为患,夏季多暑热为患,长夏多湿热为患,秋季多燥邪为患,冬季多风寒为患。只有辨清所受之邪气的不同,方能正确立法用药,从而获得佳效。

3.1.2 察病之新久:通过观察病之新久,方知其病属外感、内伤,或外感内伤兼挟,或为虚为实,或虚实兼挟。俞氏认为:“新病易治,久病难已。暴病无虚,久病无实。”

3.1.3 辨伏邪与新感:伏邪致病与新感不同,俞氏说:“病无伏气,虽感风寒暑湿之邪,病尚不重。重病皆新邪引发伏邪者也。”伏邪致病其临床特征为:病发时表现出致病的邪气与时令季节的主气不甚相符,病起常呈现里热郁盛或表里同病的证候,而且一旦发病,病来势急,病情较为深重,证情容易变化。邪气内伏,往往屡夺屡发,因而殒命。

3.1.4 辨所兼夹之证:《通俗伤寒论》认为,伤寒兼证为感受寒邪兼他邪,或感受他邪兼寒邪,寒邪与他邪兼发而共同致病。伤寒夹证,为外感时病与内伤杂病内外夹发。感受外邪而致的外感病与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的内伤杂病同时发生,有外感夹痰、夹饮、夹食、夹劳、夹瘀、夹哮、夹痞、夹胃脘痛、夹泻、夹疝、夹痨和夹妇人病等之别。由于所感外邪夹杂其问,内伤杂病之虚实相当难辨,故需分清其气血之盛衰及病邪的属性,进而辨明外感内伤、标本缓急,标急治标,本急治本,标本同重则标本兼顾。

3.2 辨正气的盛衰及正邪之间的对比关系:分述如下。

3.2.1 辨阴阳虚实:俞氏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把阴阳虚实概括为:“阴证必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阳证必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虚证必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实证必脉盛,皮热,腹胀闷瞀,前后不通。”

3.2.2 辨表里寒热:“凡头痛身热,恶寒怕风,项强腰痛,骨节烦疼者,皆表寒证。”若寒邪直中阴经,肢厥脉微,下利清谷者,或脾肾阳气虚衰,面色自光白,形寒肢冷者为里寒证。温热邪气侵犯肌表,见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口微渴,舌边尖红,为表热证。凡温暑证,始虽微恶风寒,一发热即不恶寒,反恶热,汗自出,口大渴,目痛鼻干,齿板燥,心烦不得眠者,为阳明表热,若身干热无汗,表热犹存,治宜辛凉开达。凡伤寒表邪传里,温热病热结于里,见手足汗,面赤潮热,心烦恶热,胆胀满,绕脐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甚则喘冒不得卧,甚或昏谵发狂,皆为里热证。

3.2.3 辨脏腑气血之虚实:气虚当辨肺、脾、肾何脏之虚?肺气虚则气喘息促,中气虚则纳少懒言,元气虚则腰疫耳鸣,畏寒肢冷。气实当辨肺、胃、肠、肝何脏腑之实?肺气实则痰多气壅,咳喘上逆;胃气实则胃脘胀满,暧腐吞酸;肠气实则腹胀便结,或下利热结;肝气实则气上冲目眩,甚则筋挛瘛疲。血虚当辨心、脾、肝何脏之虚?心血虚则心悸不寐,甚至阴虚夜热盗汗;脾血虚则唇口干裂,甚则肌肤甲错;肝血虚则筋惕肉润,甚则痉挛瘛疚。而且,血虚证因虚致病,养血为先;因病致虚,去病为要。血实证则多为瘀血、蓄血证。

3.2.4 辨病在气营血分:邪入气分,证见不恶寒,反恶热,咳嗽,烦渴;邪入营分,证见神烦少寐,脉数舌红;邪人血分,证见舌深绛,目赤唇焦,烦躁不寐,夜多谵语,甚或神昏不语(何廉臣《通俗伤寒论》勘语补充)。对于伏邪致病,俞氏认为要辨邪气是否波及气营血分?温热病多由邪伏营分,血与热互结而致。对于伏寒化温者,阳经传人的寒邪潜伏积久,郁而化热,则邪归气分,或归于血分;三阴寒邪化为热,易人于血分,而不归气分。

4 辨证之三化以明疾病的传变

关于外感病的传变,俞氏深知温邪的传变与伤寒病六经传变的规律不同,经过琢磨,终于另辟新径,以六经气化传变之“三化学说”,即:火化、水化、水火合化统论外感病传变的趋向和证候转化的规律。他认为,火化证为热证,水化证为寒证,水火合化证为寒热错杂证。“从火化者,多少阳相火证,阳明燥热证,厥阴风热证。从水化者,多阳明水结证,太阴寒湿证,少阴虚寒证。从水火合化者,多太阴湿热证,少阴厥阴寒热错杂证。”其中,疾病的“三化”传变与所感邪气的特性、病者的体质禀赋、阳明经气的旺衰、被侵脏腑生理病理之寒热属性密切相关。故知所感邪气、病者体质之寒热属性及中病之脏腑,则可推知病证的传变趋向和证候之转化。只有对疾病的传变心中有数,才能在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权衡好扶正祛邪之间的关系,作到防微杜渐,截断疾病向纵深发展。

5 参考文献

[1]俞根初著,连建伟订校,三订通俗伤寒论[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43-45.

篇7

关键词:小波变换傅氏变换;信号

一、引言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资源中的信号应用日益广泛,信号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加清楚地分析和研究实际工程信号的有用信息,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对于环境的监测,其中对空气成分的检测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方法是将空气中的某一成分(例如丁烯)进行特征的提取,提取的信息中仍然会存在着由一系列高频信号构成的噪音信号。由于这些边缘部分的存在,使原信号的基本特征在光谱信号中不能完全清晰地呈现,导致某些信息的细微环节部分难以识别,致使研究目的无法实现。

本文通过对小波变换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发现,利用小波变换具有的高低频分离的特点,可在不丢失原信号重要信息成分的前提下,将原光谱信号的边缘部分进行滤化处理,消除了噪音信息,重构出更加清晰的光谱特征图形,从而提高了信号的清晰度,为信号的预处理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条件。

二、傅氏变换与小波变换

近年来,小渡变换已经成为对信号、图像等进行分析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之一,其实质是对原始信号的滤波过程。与傅氏变换相比较,小波变换的优势在于,对分析信号可进行任意的放大平移并对其特征进行提取。对复杂信号作小波变换,进行多分辨率分析,在信号图象分析领域已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已有的科研成果表明,物质的荧光光谱取决于物质的原子分子结构,所以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荧光光谱。非线性荧光光谱是利用大功率超短激光脉冲和气体的非线性作用得到的;对于这种非线性荧光光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形成原理、光谱强度等方面。由于采用传统的光谱分析方法分析该光谱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笔者发现,由此得到的非线性荧光光谱与超短脉冲激光器的波长以及强度无关,只与气体的分子原子结构有关;对于混合气体,则与其组成成分(包括浓度的不同)有关,因而可以用来进行混合气体成分识别。含有不同成分的混合气体的非线性荧光光谱虽然不同,但不同的气体在同一波段上可能有很大成分的交叉重叠,因此很难像吸收光谱那样找出每种气体特有的非线性荧光光谱,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而加以识别。神经网络对于不能精确识别或用数学公式近似加以描述的模式识别具有非常好的识别能力和推广性。对此,已有不少关于气体传感器(电子鼻)联合神经网络识别分析气体组成成分的报道,这些方法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必须对检测的气体进行取样,因而不能实时地检测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原理,提出利用混合气体的非线性荧光光谱联合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方法,来实时检测识别混合气体成分的新方法。

傅氏变换和小波变换,在通信技术和其他工程技术方面,是两种非常有用的工具,也是数学中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但在对丁烯特征提取的实验过程中不难发现,用傅氏变换仅仅只可以将时域中的现象反应到频域当中去。对于简单的信号来说,傅氏变换可用于观察并且一目了然,但对于复杂信号来说,由于傅氏变换只能表示成各频率部分的叠加和,对于时域,傅氏变换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无法从傅立叶变换后公式F(w)中分析f(t)在任意一点的形态,而小波变换虽不能反映出垒局观,但是利用基函数窗口形状可任意改变的特性,通过平移放大,像是显微镜头一样,对任意一点可进行细致的观察。

总之,傅立叶变换由干正弦波是无限宽度的,这使得被分析的信号也需要具有从负无穷大到正无穷大都有意义的特性,所以傅立叶变换不能很好地处理一些局部信号。比如,一个在局部范围内有非0值而其余所有地方都等于0的函数,它的频谱会呈现出一幅相当混乱状况。这时,频域的信号反而不如时域的直观,频谱分析变得很艰难,而小波变换则克服了这些缺点,这也是小波变换的优势所在。

小波函数是不具备唯一性的,这与傅立叶变换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Matlab工具包提供的小波函数就有8种小波函数。同一个工程应用问题,用不同的小波函数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相差甚远。小波函数的选择是小波分析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小波变换研究的一个热点,往往只是通过实验或不断地实验来选择小波。

三、小波函数的选取

小波函数不是唯一的,选取最优的小波函数是小渡应用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小波选取原则,因为信号的滤波对实时相移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小波的支撑尺度和对称性不在选取小波的考虑之中。笔者选取小波的准则是要求小波的正则性好,基于小波选取的四个基本原则经反复比较各小波函数实际的滤波效果后,决定采用dB5小波,它正则性很好,在频域方面具有较好的局部性。在实验中选取Matlab工具包提供的dB5小波,用waveinfo(‘dB5’)命令可以获得该函数的主要性质。

小波变换的实质是对原始信号的滤波过程,由于小波是一种开窗口的傅立叶变换,其主要应用之一是对非平稳或时变信号的分析,基于经典小波变换的去噪方法明显优于非线性和线性滤波方法。对于一般白噪声,可以证明它几乎处处奇异,且具有负的奇异指数,随着尺度J的增加,噪声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的平均幅度和随稠密度减小。但是一般信号,它的奇异指数大干0,也就是说,随着尺度j的增加,信号小波变换模极大值点的平均幅度会平稳地增大,即使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其幅度随尺度增大基本不变,表征信号重要特征的极大值点能从小尺度传播到大尺度,并且尺度空间模极大值点的相对逶迤在一个锥形范围内。这样一来,在大尺度下剩余的极大值将属于信号,以位移在一个锥形范围内。以此为基础,可以采用由粗及精的策略跟踪各尺度下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找出属于信号的部分,并将属于噪声的部分去除。因此,如果某个信号的小渡变换局部模极大值的幅度及稠度随尺度减小而快速增加,表明该处的奇异性主要由噪声控制,在消噪时应予以祛除。

在信号奇异性为正的点上,有时叠加了噪声更大的负奇异性,严格地讲,结果呈现负的奇异性。但是,若信号在该点上具有比噪声更大的幅值,根据传播特性在较大尺度上由信号奇异性控制的模极大值点,仍能够同噪声的模极大值点区分开来,而且随着尺度的减小其幅度只是轻微增加。在较小的尺度上,当信噪比较低时,局部模极大值的位置和幅度主要由噪声控制,此时很难直接利用该尺度上的模极大值信息来恢复信号。

四、小波变换信号特征提取的优点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分析,是时间(空间)一频率域上的分析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小波方差是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一个有效特征量,可以表征不同尺度的信号特征,它撇开了直接处理大量的小波系数,而是建立在挖掘这些数据及共蕴涵信息的普适量上;其次,小波方差具有意义明确、计算简单,对噪声不敏感的特点。同时,笔者注意到,单一尺度下的小波方差对信号特征的提取效果依赖于尺度的选择,但对于事后分析来说,这一点并不难做到。

利用混合气体的非线性荧光光谱联合神经网络可以识别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而且如果有足够多的样本,利用此方法不仅可以定性识别混合气体的组成成分,还可以判别其组成浓度;此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不需要采集被测气体样本,避免了采集过程中所带来的误差,而且通过对自聚焦距离的控制可以对有害环境进行遥控检测;

2可以实时检测大气污染情况或检测气体成分,得到所希望空间的气体分布情况;

3它与飞秒激光器的波长和强度无关,利用同一光源可以对多种气体进行分类识别;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同劳动群众有致富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由此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二战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局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形势、新条件之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否还适用?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一直都是广受学界关注的议题。林金忠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的学说史,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某些论述,后来逐渐被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所依据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推演存在逻辑漏洞。”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必然没有前途的。张雷声在《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看资本主义历史走向》一文中总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挑战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自我更新,但是毕竟从根本上说它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特征新发展,也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吴茜总结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三大动因:“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全球性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三大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波动和全球性经济的危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针对基本矛盾作出过自我调整,但是金尚培则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仅仅是局部缓和,而不是总体上的全面缓和,而且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讲,走向激化的总趋势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李建松、包宗羲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及其最终解决》、刘昀献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及发展趋势》、张雷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化及在当代的深化》也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深化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不少学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张俊山认为世界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仅仅源于技术或监管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张雷声也认为:“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总结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在《反杜林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包含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两方面,从而导致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正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所以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发生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实际上印证了马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性。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阶段,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形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诚如金尚培所言:“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如何正确认识,既是理论上的难点,又是教学上的难点。科学地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对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有何新变化?我认为,要研究变化,首先要看到其不变之处。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而另一方面,无论资本主义制度怎样自我完善,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痼疾,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

 

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世界形势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呈现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问题,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牵涉其中,无一能够幸免;其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积累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但同时,它又具有了归全社会所有的形式并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体居民服务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其三,资本主义集团所有制的发展,“随着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发展、新技术的发现和使用,企业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资本家个人或家族已经无力独揽企业、公司的经营,而只能由资本家集体经营,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的激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在最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这一进程是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取得的进展(如信息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快捷,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作用的增强等)既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却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的基本动因。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但另一方面却又加深了矛盾。“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又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导致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而联系当今实际,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妨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代价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为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反而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加深。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资源又一次趋于贫乏时,资本主义又会爆发新一轮的危机,比如金融危机。从历史动向看,虽然当今现状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大大不同,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资本制度无法避免的痼疾,资本主义走向衰亡依然是大趋势。

篇9

关键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特征;变革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3-0019-04

近年来,伴随着江苏省和苏北各地市各项综合发展举措的实施,苏北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发展势头良好。教育作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其自身必然会获得较大发展,另一方面,也会促进苏北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并把握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特征,进而探讨其变革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苏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深入把握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特征的基础

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要想把握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征,必须了解苏北的区域经济文化生态。

苏北地区,主要包括淮安、连云港、盐城、徐州、宿迁等地,是我国南北交集的区域,是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对欠发达区域,区域面积5.29万平方公里,占江苏省面积的51.56%,人口3077万,占江苏省总人口的43.05%。具体说来,苏北的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落后,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地区虽然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与此同时,苏北地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急剧下滑,与苏南的差距越拉越大,逐步演变为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带中的“低谷”。近年来,随着江苏省支持苏北区域发展各项政策的实施,苏北区域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影响着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的调整;(2)产业结构失调,产业“同构化”、“低度化”现象较为突出;(3)农民低收入问题突出,增速较为缓慢。苏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苏北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苏北地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

2.区域文化历史久远,特色鲜明,造就了苏北独特的文化心理特质

历史上的苏北区域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江淮地区的“青莲岗文化”,黄淮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由于境跨黄淮地区,故属于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其区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文化起源较早,研究史料丰富;(2)区域文化风格粗犷、雄豪;(3)清朝中期以后,注重追求物质享受,糜奢之风日盛;(4)注重血缘地缘关系,宗法制的伦理规范和亲情约束力强。

在上述区域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苏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心理特质。首先,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和内向性。依附性是指传统的基本人格结构具有他制他律等依赖色彩,内向性是指重视内心世界的完善,提倡内省、修身、克己等。由于内向性而显得保守,满足现状,并且有顺从意识,迷信权威。其次,强调和谐。长期企求稳定的农业型自然经济造成了崇尚和谐、稳定的人群心理倾向,使得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谦让、委婉,在矛盾中多求相安无事、与世无争,但同时也造成了崇尚平均、安于现状的心理。再次,强调勤俭耐劳,安贫乐道。苏北地区居民中节俭、封闭、悠闲等行为特征较为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重视勤俭持家;在生活方式上不求闻达,不愿过于紧张而强调生活的安逸。久而久之,这种对现状的满足也使得传统人格缺乏创造性和竞争意识。最后,注重整体主义。苏北地区的整体主义突出表现在家庭中,即重群体而轻自我,人的个性及行为在群体中受到压抑。

植根于苏北独特文化心理土壤中的苏北基础教育,也必然会受到苏北独特文化心理特质的影响,并带有苏北独特文化心理特质的烙印。

3.高等教育发展不足,人的现代化亟待加强

高等教育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水平;又从多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区域内的社会、经济、文化及教育的发展。从苏北地区来看,由于财政收入有限,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苏北高等教育结构单一、效率低下等。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不足,反过来又导致苏北的经济腾飞缺乏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保障,影响着苏北地区人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政府增加苏北地区的投入以及实施相关鼓励政策的同时,苏北地区要有意识地为当地人的现代化创造条件,做出正确的引导,营造社会氛围与环境,努力消除制约苏北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为苏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好人力资源与社会环境的准备与保障。

苏北基础教育正是在上述苏北区域经济文化背景下生发出来并不断得到发展的,对苏北区域经济、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征。

二、多维矛盾性: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特征素描

在独特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苏北基础教育,在现阶段,表现出了多维矛盾性的特征。

1.社会发展对学校变革的要求与学校自主变革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变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发展对学校变革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唯有促进学校不断变革,才能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通过对苏北五市的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区很多学校的变革与发展不仅缺少足够的经济支撑,更缺乏一种自主变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发展对学校变革的要求与学校自主变革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

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关键并不决定于外部提供的条件和权力,而在于学校自身自主性的提高;在于学校内部的个人、集体以及学校整体的自主意识的唤醒、自主精神的张扬和自主能力的提高;在于学校主动自觉地利用外部赋予的条件、机会和资源来确立明确的目标,合理使用自己的选择、决定的权力。只有通过不断的自主变革与发展,学校才能不断自我调整、协调、完善、变革学校内部的理念、关系、结构、规则和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真正促进人的自主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地方。也唯有如此,学校才能不断回应社会发展对学校变革的要求。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识强烈与实践引领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

苏北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从2003年9月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区,而普通高中则从2005年9月开始进入实验区。调查中,许多农村教师都认为本次课程改革更多的关注了发达地区、关注了城市学校,忽视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的现实状况,新课程的许多要求在农村学校都是遥不可及、难以操作的。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新课程的理念对每所学校、每个教师来说都已耳熟能详,他们现在最需要帮助的不是理念的灌输,而是实践的引领。有接近75%的教师都认为当前最需要帮助的是“新课程到底应该怎么教”“学校应该提供机会让他们观摩一些成功的课改实验课”。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学校的变革行动是他们现在最茫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意识强烈与实践引领严重缺乏之间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

3.教师付出与所得比例失衡的矛盾尤为明显

作为在苏北乡镇工作的教师,他们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工资往往是他们生存的全部资金来源,教师发展跟不上,其生存状况亟需得到改善。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41.2%以上的教师不满意自己的收入,他们认为自己所得的工资与他们付出的辛苦劳动不成比例,教师月平均工资也就在700多元(包括各种津贴和奖金)。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苏北乡镇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某中学在最近四年内流失骨干教师十五人,主要流向了苏南地区和城市民办学校。如苏北某市五年来累计流失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其下辖的一个县,三年内先后走了500多名教师。究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待遇低造成的。在苏北,一名高中高级教师的工资大概在1200或1300元左右,在苏南地区则是苏北的两倍,甚至更多。一项针对苏北地区教师收入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有41.2%以上的教师不满意自己的收入;仅有30.03%的人认为自己的收入有所提高;其中更有多达57.4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不尽如人意[1]。相对于城市教师,乡镇教师获得荣誉的机会少,争取评职晋级的指标比较难,取得各种培训合格证的门槛高。

在调查和接触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并不轻松。领导相对保守、与同事竞争难得的发展机会、部分家长的不理解,都让教师感到心力憔悴。目前,在苏北乡镇教师中间出现了一种职业倦怠的倾向。而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将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状况和生活质量,亦将影响到学生的发展。

4.基础教育对地方高师院校“参与行为”的强烈期盼与地方高师院校回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校长与教师普遍认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参与行为有益于本校的发展,有了高师院校的指导,学校的发展可以少走弯路,对高师院校参与学校的发展有着强烈的期盼。但现实中,高师院校的回应严重不足,地方高师院校对中小学校变革的支持十分不够,不仅在态度上缺乏主动,而且存在方式单一的问题。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对中小学校的支持方式,尚局限在两种:第一,个别专家、教授受邀到中小学校开展不定期的学术讲座,第二,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举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

在我们看来,满足中小学校的需求是地方高师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高师院校除了通过以培养后备师资力量的方式间接参与中小学校变革和发展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服务的方式直接参与中小学校的变革和发展。高师院校应努力探索各种方式,积极参与中小学的变革与发展,回应中小学对高师院校的期盼与要求。

三、推进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变革的路径

针对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多维矛盾性特征,必须形成一种多方参与、凝聚合力的模式,发挥各方面的优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破解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多重矛盾,不断推进苏北地区基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1.政府需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苏北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矛盾是与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教育投入不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促进苏北地区基础教育的变革,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不断加大对苏北地区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建立与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所谓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知识社会初见端倪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的社会背景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学校依法民主、自主管理,能够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2]它能够“从制度层面有力地推动学校形成独特的现代学校文化,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推动‘传统型学校’愈来愈接近于建成‘学习型学校’”[3]。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还应积极推动现代学校制度在中小学的发展与完善,唯有如此,苏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变革才能找到变革的方向与动力。

2.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自主变革的意识与动力

中小学校长的自身素质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一校之长,如果有敏锐而清醒的变革意识,便能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人格修养,把全校教师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凝聚学校变革的内在动力,从而积极推动学校的自主整体性地发展。“校长专业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4]。因此,应该不断推进校长的专业化发展,通过提升校长专业化发展的水平,提升学校自主变革的意识与动力,进而带动整个学校的变革与发展。

3.多方面采取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与业务水平

教师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主体之一,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关键。当前苏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教师付出与回报比例严重失衡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同时,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也影响着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推进。因此,必须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和业务水平。比如:(1)尽快采取措施,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增加经济薄弱地区尤其是苏北乡镇中小学教师的津贴补助,稳定教师队伍,坚决杜绝“档案工资”,切实兑现教师待遇;(2)学校应努力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足够的发展空间;(3)完善继续教育体制,加大苏北乡镇教师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在教学中发展的体制,认真了解一线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给予现实有用的帮助。让教师在培训中获得实在有用的知识去提高自己,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教师个人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个人信念。

4.高师院校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各种方式,参与中小学的学校变革与发展

地方高师院校作为一个区域的学术中心和科研共同体,有着人才和智力上的优势,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各种方式,与基础教育结成“伙伴协作”关系,进而推动地方基础教育的整体改进的进程。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地方高师院校不仅要回应,更要重视教育学科的引领。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地方高师院校决不能仅限于被动式的回应,更要重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引领态度。包括引领需要有毅力、恒心;引领要真正沉下去;引领者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等。另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包括教育学科应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推进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改革,培养精于从事素质教育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师资。

(2)构筑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研究的合作文化。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的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但是在既有的合作研究尝试中,大学的教育学者往往看重理论的完备性和逻辑性,在追求高学术品位的同时往往遗忘了中小学实践的需要;而中小学老师更为重视的是理论的实用性和可行性,他们更为关心的是“如何执行”“怎样操作”等操作性范围内的问题。事实上,在合作研究中,大学教育研究者不仅要协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而且要剖析行为背后的思想观念;不仅要协助教师重建教学观念,而且要为教师重建教学行为提供具体的建议,使教师在新观念指导下开展行动,在行动中检验新观念的有效性,在行为与观念的联动中实现自主发展。如此方能构筑大学与中小学独特的合作文化。

参考文献:

[1]何杰.苏北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与基础教育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7(5A).

[2][3]李继星.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2).

[4]张群.校长专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础[J].教育发展研究,2006(8B).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in North Jiangsu and Its Innovation

GU Shu-ming

(Huaiyin Normal College, Huaiyin 223300, China)

Abstract: Basic education in North Jiangsu province is gradually progressing with the backgrounds of the local society, economy, and cultural ecology. To innovate and improve education in this area, we should make a deep study on its diverse features of contradiction. Participation and integration from various parts are indispensable in solving the issues.

Key words: North Jiangsu; basic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innovation

本文为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指导项目“苏北经济文化生态与基础教育变革发展特征及问题研究”(课题批准号:06SJD880014)和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绩效工资实施与教师流动关系及政策研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课题批准号:10YJA880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篇10

关键词:空间介词;渐变;具身认知;In-Out

一、引言

自1980年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很多语言学家都从认知角度开始研究语言。在研究语言的过程中,空间介词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比如,莱考夫和约翰逊所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当中,就提出通过空间介词研究空间隐喻,同时标志着第一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之后在他们的《肉身哲学》[2](p30-p32)一书当中,也提到了空间介词,并标志着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以及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然而,通过观察发现,无论是第一代认知语言学家还是第二代认知语言学家,他们仅仅研究空间介词的两极化特征,并没有关注空间介词之间的渐变特征。

二、空间介词

自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有许多认知语言学家都对空间介词进行了研究。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莱考夫,约翰逊,泰勒和埃文斯。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和《肉身哲学》当中都提到了空间介词。泰勒和埃文斯提出了关于空间介词的原则性多义网络。而汉语当中的空间介词相对较少,直到20世纪初中国语言学家才开始研究空间介词。比如,蓝纯,蒋婷以及李瑛都对空间介词的不同侧面做了研究。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学者目前的研究状况,可推断出他们都是对空间介词做单独研究,而忽视空间介词的渐变特征。因此,本文旨在对空间介词in-out的渐变特征进行初步探析。

三、渐变

简要来说,渐变一词指的是过渡过程,渐变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极为常见。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个词常常出现在电脑科技,生物科学,电子工程以及心理学等方面。本文作者通过观察发现虽然渐变一词出现在不同学科领域,但仍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即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情境和环境特征。

渐变特征与空间有关。任何事物都离不开空间单独存在,无论是具体空间和抽象空间。例如:当人们从一个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空间,这个过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另外,空间介词和空间有关。因此证明空间介词和渐变特征中的空间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渐变特征与时间有关。如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人在这一生中,要经历幼年、青年、壮年、到老年。而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需要渐变的过程。而颜色渐变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变化。并且在空间介词当中,空间介词的渐变过程也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证明空间介词和渐变特征中的时间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渐变特征与环境和情境有关。在心理学当中,人的性格会随着环境和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而这一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渐变化的过程,也就是渐变的过程[12](p153-p159)。另外,人们表达的空间介词时常常同环境和情境有关。因此,空间介词同渐变特征中的环境和情境特征有一定的联系。

四、具身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具身认知理论的形成标志着第二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在研究认知的过程中,具身认知理论常常同情境、身体状态以及感知运动有密切联系。

莱考夫、约翰逊、克拉克以及威尔逊都从不同侧面对具身认知理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他们所提到的观点,作者主要归纳了以下几点:认知是情境化的:认知活动发生在一个真实的情境当中,并且内在地涉及人的知觉和活动。认知是具有时间压力的:也就是说,认知的产生常常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人们常常把认知工作放到自身的环境中:在实际认知中我们自然地利用环境来减少我们的认知负担。环境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环境和认知系统密不可分,认知常常受到环境的影响。认知是为行动的:心智的功能是为了指导行动的,而诸如知觉和记忆这样的认知机制必须根据他们有益于情景的适当行为来评价。离线认知是基于身体的:即便是离开环境,心智的活动也是基于适合环境相互作用的进化机制,即感觉处理和运动调节的机制。

五、空间介词in-out的渐变特征

空间介词in-out的渐变特征同环境和情境有关,人们在表达空间介词in-out时,往往同自身所处的环境和情境有关。并且具身认知理论当中提到,认知是情境的,环境又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在上文中也提到渐变特征包括环境和情境特征,可见空间介词的渐变特征同环境和情境有关。也就是说,空间介词in-out的渐变特征包含情境和环境特征。

另外,空间介词的渐变特征同时间有一定的关系,因为任何一种渐变过程都离不开时间单独存在,空间介词in-out也不例外。从空间介词in到out的这一过程也需要时间的不断变化才能形成。并且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认知是具有时间压力的。因此空间介词in-out的渐变特征也包括时间特征。

综上所述,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空间介词in-our的渐变特征包括情境、环境及时间特征。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0: 14

[2] Lakoff, G. & Mark,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30-32

[3] Tyler, A. & Vyvyan, Evans. The Semantic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Spatial Scene,Embodied Meaning and Cognitio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37-63.

[4] Wilson, M. Six views of embodied cognition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and Review. 2002, 9(4): 625-636

[5] 蒋婷.Up和Down的空间隐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5,5(1):41-47

[6]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4):11-15

[7] 李瑛. “前后”域方位隐喻初探[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2,18(7):52-53

[8] 林笛. 汉语空间方位词的语用考察[J].语言学论丛,1993

[10] 王寅. 认知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71-179

[11] 王墨耘,傅小兰. 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2):153-159

[12] 张瑞林,曾祥慧,朱宝湘. 段染纱线仿真模拟中的颜色渐变实现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19(7):197-200

篇11

初中生开展辩论会,从陌生到熟悉要有一个过程,往往需经历一定时间的训练才成;他们辩论的气质和技巧跟大学生相比自然不可同论,但也常有绚丽的色彩令人注目。笔者曾经多次开展班级辩论会,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在辩论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语文教师是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首席”,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他们是“职位最高者”,又是学生的“平等者”。达此目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格魅力和充分的个性特征,广博的知识与丰厚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履行下列职责:1、提供预备性知识,做好前期准备。2、创设和谐、真诚的学习氛围。3、促进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发展。

辩论会课堂,登台是学生,幕后凭教师,教师台前幕后工作的多少决定了辩论会的成败。

1、策划与导演

辩前,教师需把握辩论契机、谋划辩论会内容及精心挑选辩论骨干和调配学生组合等。例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时,对于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不管学生是倾向“我”还是父母,都会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他们的思想认识总是不成熟、易过激,因此,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开展一次辩论,就很及时和必要。再如,有关辩论基本知识和流程,教师不仅要做到自己胸中有数,还要悉数将其传授给学生,这是辩论的前提和基础。

2、主持与客串

此主持非彼主持。辩论会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辩论主持人理应由学生承当,然而,教师并非因此就能轻闲旁观;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对辩论会的主持上。即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要注意对辩论话题中心的掌控。于不动声色中,教师每一次无言的微笑,每一声清脆的鼓掌,都将能成为一个辩论的开启;一句简短的收束,一个清醒的提示,均能使辩论不至于旁落和游离……这些要求教师具备优秀主持人的素质和出色的临时客串表演能力。

3、演说与评论

有时,遇到众生“万马齐喑”无措、观望的局面,还需要教师勇于出头,善于倾力旁征博引、势如滔滔的经典示范,课堂才会呈现“不尽后浪滚滚来”的壮观。也就是说,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演讲实力,以辩论的美悦来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提升学生。

篇12

关键词: 民事诉讼;辩论主义;辩论原则;处分主义

0 引言

辩论主义是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也是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之一。目前,“主张我国民事诉讼中引入辩论主义似乎已成学界共识”,①但有关辩论主义与其紧密相关制度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为此,笔者仅就这一相关问题予以粗浅探讨,力图与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区别开来。

1 对辩论主义概念及其内容的解读

辩论主义是来源于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基本含义是法院只能以当事人提供的诉讼资料(事实和证据)作出权威性的判定。一般而言,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典型的如日本,德国等,“从理论上将民事诉讼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起诉要件、诉讼要件、权利保护要件(本案要件)。②”法院要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对起诉要件、诉讼要件、本案要件的审理判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原告为了让法院对诉讼进行审理、判决,首先,诉讼必须适法提起;其次,一旦具备了起诉要件,案件便系属于法院,但其系属在程序上必须适法。法院对诉讼适法系属的审理,称为‘诉讼审理’,作出的判决称‘诉讼判决’;最后,具备诉讼要件时,诉讼才能进入本案审理,即对本案要件的审理,其判决称为‘本案判决’。③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院不仅要在诉讼程序上作出判定,而且也要在非讼程序中作出判定。判定不但包括判决,还包括决定、命令。所以辩论主义适用于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但就辩论主义的主要作用领域而言,一般认为“辩论主义只适用于本案的审理,起诉是否适法等事项应由法院作出判断,诉讼审理实行职权主义原则。”④因此,本文对辩论主义的探讨主要把视角界定在本案审理的范围。

如果以本案为视角,所谓辩论主义,是指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诉讼资料作出判决的一项原则。通说认为,辩论主义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法院不能将当事人未主张的事实作为判决的基础。第二,法院应当将双方当事人无所争议的主要事实当然地作为判决的基础,就这一意义而言,法院也受自认(白)的约束。第三,法院能够实施调查的证据只限于当事人提出申请的证据(禁止职权调查证据)。⑤可见,辩论主义是把提供诉讼资料的权能和责任赋予当事人的一项原则。那么,如何理解它所包含的这三项内容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怎样考虑权能和责任的关系。就辩论主义所包含的三项内容而言,第一项和第三项内容体现当事人的权能和责任十分明显。一方面,当事人主张什么事实或不主张什么事实,提出什么证据或不提出什么证据的问题上,当事人享有支配诉讼资料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当事人享有权能。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不进行事实的主张,或者进行了事实的主张但不提出相应的证据加以证明,或是这些诉讼行为不妥当,就有可能承担败诉或其他不利后果的诉讼风险负担,从这个角度思考意味着当事人的责任。对于第二项内容,一般认为自认(白)与处分主义联系紧密,或是说当事人依据处分主义行使处分权的结果。但在这里我们应该把自认与认诺予以明确区分。自认一般是诉讼中对方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自认的对象是事实而不是其他,自认并不必然导致败诉;而认诺是当事人依据处分主义对自己民事权利进行处分,其对象是对方的诉讼请求。认诺一旦成立直接会导致败诉。对于第二项内容仍从当事人的权能和责任上考虑较为妥当。这是因为:首先,一方当事人主张某一事实,而另一方当事人对此没有争议并予以承认,相当于是一方当事人积极的主张该事实,另一方则消极的提出该事实;双方对该事实均无异议,法院便可不去用证据调查予以查明就能认定某一事实的存在而直接作为裁判的基础,即“证据的要否由当事人决定”。⑥这当然地体现了当事人的权能,即当事人对诉讼资料的自由支配。其次,自认虽然免除了一方当事人提出证据去证明其主张该事实的责任,但对于作出自认的一方当事人来说,因该事实不利于己而被法院予以认定作为裁判的基础,这种不利后果的风险自我责任负担是潜在的。

如上所述,辩论主义是当事人有权能和责任提供诉讼资料的一项原则,其着眼点就在与当事人的权能和责任,而“权能和责任是互为表里的关系”。⑦

2 辩论主义在诉讼模式中的地位

对民事诉讼模式的概念以及诉讼模式划分的标准,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尚未形成通说。但认为民事诉讼基本模式包括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这两种类型都得到一致的认同。在这两种对立的基本模式中,其包含的内容可具体总结为以下三个对立方面:①诉讼程序的进行;②诉讼程序的开始、终了以及审理对象的确定;③事实提供和证据提供。⑧当采当事人主义时,对这三方面又采有具体的称谓,其中对①的主导具体的称为“当事人进行主义”,即当事人主导程序的进行。对②的主导称为“处分主义”,即当事人在诉讼程序的启动、终结和审理对象的确定上享有主导权。对③的主导称为“辩论主义”,即当事人有权能和责任主张事实并提供证据。反之,采职权主义的在这三个方面又具体与当事人主义对立,采用了不同的称谓,其分别称为“职权进行主义”、“职权调查主义”、“职权探知主义”。即法院主导程序的进行、法院在诉讼程序的启动、终结以及审理对象的确定上享有主导权、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当事人没有提供的证据。⑨

那么辩论主义是否决定当事人主义这一诉讼模式呢?从上述两大模式类型的内容比较可以看出,当事人主义它包含了当事人进行主义、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这三方面的重要内容。置言之,当事人进行主义、处分主义和辩论主义都是当事人主义特征的体现,完整的当事人主义是这三者的有机统合。我们可以得出辩论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模式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反映这样的结论,但并不能说辩论主义就等于当事人主义。辩论主义仅是当事人主义的一环,尽管这一环很重要。

3 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的关系

辩论主义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学者肯纳于1801年出版的《德国普通诉讼法提要》一书中所首创,而在德国普通法时代私法中并未将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详细的加以区分,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被看成是与处分主义为一体的概念,现在我们经常提的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都包含于处分主义当中,可见其与私权自治的联系十分紧密。

如果我们仅认为二者都是私权自治的体现,可谓有着共同的基础,那么,二者是否就是彼此包含、没有加以区分的必要呢?回答是否定的。随着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分离,对二者的区分也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所包含的内容中可以看到,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核心内容,两者集中的反映着当事人主义的主要特征。笔者以为,二者的区别也是相当明显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本质不同。辩论主义是把提供诉讼资料的权能和责任赋予当事人承担,承认当事人在收集诉讼资料的主体性和程序参与性;而处分主义则是尊重当事人在诉讼的开始、终了、审理对象的确定等方面的自治权。②适用范围及内容不同。辩论主义是与诉讼资料支配有关的一个原则,其适用于事实主张和证据提供方面;而处分主义则是与裁判对象有关的一个原则,其内容不仅包括程序方面,还包括实体方面,如诉讼程序的启动始于当事人的起诉、诉讼程序开始后,当事人有权放弃诉讼请求、认诺诉讼请求、法院只能相应地在原告诉讼请求的质和量的范围作出判决等。③处分主义强调了当事人对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自由处分,主要从权利的行使角度加以规范;而辩论主义则是从权能和责任双重角度加以规制。

鉴于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在诸多方面存在的不同,两者各有其侧重面、适用范围乃至本质的不同,所以对两者采不同的称谓。更重要的是因为诉讼资料的收集与审理对象的确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况且在诉讼模式这一大框架下,一个国家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两个方面既有可能一个方面采当事人主义,在另一个方面采职权主义,我们应明确区分这两个问题,也应明确各自的范围。所以,笔者以为,那种从广义上把辩论主义和处分主义统称为辩论主义或处分主义,从而忽视了各自的侧重面,极易造成彼此界限不清,彼此混淆、包容的情况,这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欠妥的、不科学的。

4 辩论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时,当事人有权进行辩论”。该条文被认为是辩论原则的法律依据,是对辩论原则的原则性规定。一般把辩论原则定义为:“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当事人有权就案件事实和争议的问题,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和根据,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⑩其主要内容一般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辩论权是当事人的一项主要的诉讼权利,即当事人也包括第三人对诉讼请求有陈述事实和理由的权利,有对对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诉讼请求进行反驳和答辩的权利。当事人借此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②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范围包括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③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形式两种。④辩论原则所规定的辩论权贯穿于诉讼的全过程。除特别程序以外,在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中,都贯彻着辩论原则,允许当事人行使辩论权。⑤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11}

可见,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辩论原则与辩论主义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内容,抑或在诉讼模式中发挥的作用都相去甚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原则。

这两者间的差别至少表现在:第一,着眼点不同。辩论主义的着眼点在于把提供诉讼资料的权能和责任赋予当事人;而辩论原则的着眼点就在于当事人就案件的事实问题和适用法律问题进行辩论的权利。第二,在诉讼模式中的地位不同。由于辩论原则着眼于当事人的辩论权,所以其无论是在职权主义下还是在当事人主义下都可以在民事诉讼法中加以规定,它并不反映某种诉讼模式的特征;而辩论主义是当事人主义的体现,是当事人主义重要的一环,反映着当事人主义的重要特征,其在职权主义下没有存在的空间与体制支撑。第三,作用范围大小不同。辩论原则规定的辩论权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主要作用于法庭辩论程序,即当事人及其诉讼人就证据的真伪问题进行质证、辩驳、对质、辩论以及就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辩论的程序;而辩论主义只适用于本案审理。第四,法律后果不同。辩论原则规定的辩论权,其实质是一项权利。就权利而言,当事人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行使,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怠于行使或放弃行使辩论权,并不必然导致不利法律后果的负担;而辩论主义在实质上为当事人设定了应诉责任,保障了当事人诉讼程序的参与性,当事人为了使自己的诉讼请求得到法院的判决支持,就必须进行事实主张和提供证据,否则必然面临着败诉的不利后果负担。

综上所述,辩论主义与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有着根本区别。那种通过比较把辩论主义概括为“约束性辩论原则”和把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概括为“非约束性辩论原则”{12}的观点值得商榷。首先,这种观点把辩论主义的概念做了广义上的理解,认为辩论主义包括处分主义的内容,从而忽视了其侧重面乃至本质。其次,从民事诉讼中法院与当事人的角色分担的角度看,无可否认辩论主义的内容所包含的当事人的诉讼行为的确有约束法院职权的一面,但仅从这一方面考虑并得出结论显然是不全面的。因为从整个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分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一种多面关系,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法院等各个主体之间的诉讼行为都应是彼此受拘束的。最后,即使这一概括或是说命题能够成立,由于辩论主义广义上包含了处分主义,那么照此逻辑,那种主张把我国民事诉讼中辩论原则改造成“约束性辩论原则”(辩论主义)的论说,毋宁说是主张诉讼模式的转变。

注释:

①熊跃敏.辩论主义:溯源与变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的再思考,载现代法学,2007(2).

②[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152.另可参见崔峰著.敞开司法之——民事起诉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48-69.

③参见[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153-157.

④[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171.

⑤[日]高桥宏志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2001,第329、330.

⑥[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177.

⑦[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军荣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8.

⑧参见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2-117.

⑨参见张卫平著.诉讼架构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15-16.

⑩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北京法学出版社,1994:65.

{11}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4:38-39.

{12}张卫平.论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重述,载法学研究,1996,(6).

参考文献

[1][日]中村英郎著,陈刚,林剑锋,郭美松译.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

[2]崔峰著.敞开司法之门——民事起诉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日]高桥宏志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2001.

[4][日]谷口安平著,王亚新,刘军荣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5]肖建国著.民事诉讼程序价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卫平著.诉讼架构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刘家兴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北京法学出版社,1994.

[8]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M].法律出版社,1994.

[9]刘学在著.我国民事诉讼辩论原则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0]熊跃敏.辩论主义:溯源与变迁——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与法院作用分担的再思考[J].现代法学,2007,(2).

篇13

         一、 课堂辩论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课堂辩论采取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的形式,各抒己见,互相学习, 通过辩论,能使学生在亲身感悟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情感体验。课堂辩论能使学生充分表现自身情感、意志、个性和能力,亲临参与的境界,历经求知的艰辛,承受意志的磨练,体验成功的欢愉。让学生在成功的愉悦中感受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成功的愉悦中自觉转变原来的那种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愉悦,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课堂辩论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一、有利于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知识内容。围绕课本知识,通过辩论,能使学生在亲身感悟中掌握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情感体验,全面正确的掌握知识。

         其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论证能力和创新意识。辩论是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在课堂中,学生们的辩论,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学生都能够透过申论、质询、资料搜集与辩论稿撰写等训练,达到思辨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求异思维也会得到发展。一些新观点、新想法的产生会促使创新意识的逐步形成。

         其三、有利于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提高他们人文素质。为了说明己方观点,学生要翻阅大量的图书和资料,这些内容,可以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在辩论中,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得以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篇14

关键词:协商民主治理 大学互动教学模式 优化路径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日益得到高校教师更为广泛的运用,但是其理论支撑在实际上并没得到足够的建构,从而使得高校互动教学在许多情形下变得简单化、平庸化和形式化。协商治理具有的话语权民主涵义及其多元价值与特征,可以为大学互动教学模式注入新元素,提供动能和资源。如何发掘和有效运用协商治理理论,对大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具有显性价值和意义。本文旨在阐明协商治理的关键价值,发现协商治理与高校互动教学的契合性,嫁接协商治理提出对高校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协商民主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什么是协商民主治理?阿道夫・G・冈德森认为协商民主是旨在鼓励和尊重异议,重在提供多样选择的可能,而非达成共识的民主理论[1]詹姆斯・博曼认为“协商是一个话语过程,并且具有公共性――所有公民都参与的共同性的社会活动。”[2]俞可平也认为,协商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3]。可见,协商民主治理是一种民主理论,也是一种社会治理理论,可简称为协商治理,实质是一种话语权尊重的直接民主治理理论,其以尊重参与者利益和意见表达资格和权利为核心追求。协商治理强调协商和反复协商,辩论和反复辩论,也提倡妥协和宽容,强调大众对公共决策的直接参与性,主张大主体性和平等性。作为一种治理理论和民主理论,协商治理具有多元价值与特征,主要包括:直接民主性、大众主体性、主体间平等性、法治性、体制性、程序性、规范性、公共理性、协商性、合作性、妥协精神与包容性、辩论与反复辩论。协商治理的核心目标是话语权尊重,旨在实现偏好转向而非利益聚合。协商治理的价值是多元的,其应用的领域也是广泛的,但是基于本文关注的是其品性在高校互动教学模式中的应用,这里主要选择若干与互动教学情景具有相关性的协商价值与特征阐述如下:

(一)话语权尊重

哈贝马斯对协商民主持有的话语民主观具有典型性,其认为协商民主是公民通过审议、讨论、对话,交换意见和看法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话语表达权的保障理论与制度。约翰・S.德雷泽克也认为协商民主治理是一种“话语民主”,强调协商是公共领域中的话语参与[4]作为一种民主治理模式,协商治理主张互动协商并不是为了利益聚合,不是为利益和意见成为决策,而是获得利益和意见表达的机会,通过这种表达资格和权利的尊重,尽可能说服其他参与者接受自己的看法,其中也包括决策者看法的转变。话语权的尊重,自由表达的尊重,表达机会的赋予成为协商治理的基本目的。可见,协商民主的目的不是要达成共识,而是得到话语表达的尊重。倾听与被倾听是协商民主对每个参与者的要求也是权利。“在协商民主中,公民们通过交换他们的公共理性在自由而开放的谈话中坦言相见,即使他们的理由没有说服对方,只要他们认真对待和回应对方关切的事情和所持看法,他们也就能够得到对方对他们看法的合理领会与思考。”[5]

(二)大众主体性

协商治理是普通民众为主体的大众民众治理模式,这与精英治理相区分。主体的公民性、大众性、普通民众性,体现普通民众的参与主体性。协商治理将普通民众置于参与主体的地位,实现了民主治理的去身份化。公民是协商民主的主体。普通大众主体性是协商民主的最基本的特征。协商民主治理模式中,民主决策是平等公民之间理性公共讨论的结果[6]。协商民主治理是公民个体参与公共决策的一种特殊民主形式。

(三)主体平等性

陈家刚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治理形式,其中,参与公共协商的公民是平等的、自由的,他们提出各种相关的理由,说服他人,或者转换自身的偏好,最终达到共识,从而在审视各种相关理由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7]。主体平等性是大众主体性的体现,也是大众主体性的保障,主体平等还涉及系列的制度设计。

(四)妥协与包容

协商民主治理主张所有人的看法和意见都应得到尊重,对于他人的利益和意见诉求需采取妥协和包容的态度。诚如有学者指出的,所有公民都包容在协商之内,并将外在的或内生的影响,如权力、财富和已有的社会不平等排除在外的地步。[8]。显然,协商民主治理强调了对公民参与互动决策的资格和权利的包容性,公民有权出席公共决策场所并发言,有同等权力提出或质疑某个主张、陈述理由、表达和挑战各种需求、价值观和利益。任何声音都不应该被排斥,各方都有被倾听的同等权利[9]。

(五)公共理性

协商民主治理防范非理性和走极端,不为争论而争论,重在说服而非压服其他参与者,讲究协商讨论的理性,控制协商的适度性。“协商是一种联合性社会活动,嵌入在对话性社会活动中――相互交换理性。”[10]。协商民主强调参与者话语表达的被信服性。协商的过程就是要使得用于决策的理由让所有人信服,在“作出决策之前,要在公共论坛中检验他们的利益与理性。协商过程促使公民通以在公共辩论中‘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理性话语,来证明他们的决定和看法的正当性[11]。

(六)协商和反复协商,辩论与反复辩论

埃尔斯特认为,协商民主是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讨论作出决策的过程[12]。协商民主治理主张,互动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多次完成的,在互动这个过程中,需要辩论和反复辩论,以便确定意见和看法的更优性。正如有学者说的,对话协商并不意味着协商参与者们将彼此同意,而是他们愿意以辩论而不是其他的方式解决冲突[13]。

(七)互动协商的程序性与规范性

协商民主治理是一种有序参与的互动模式,其对有序性追求极高,确立了严格的协商程序制度,并将程序过程的各个参与环节予以规范化。协商民主治理通过程序性和规范化的严格设计确保话语权得到尊重和参与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二、协商民主治理与大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契合性分析

互动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日益得到高校教师更为广泛的运用,但是其理论支撑在实际上并没得到足够的建构,从而使得高校互动教学在许多情形下变得简单化、平庸化 和形式化。协商民主治理作为一种互动框架,与大学互动教学具有契合性,其具有的价值和特征适用于大学互动教学模式,为大学互动教学模式注入理论支持,提供动能和资源,从而提升大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深度和厚度,提高大学互动教学的品质和效率。

(一)契合大学互动教学的话语权尊重取向

大学互动教学模式采取在课堂内外,围绕教学目标和培育人才的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和议题,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便发现教学与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效果与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大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安排是基于交流主体间的共生共享性而创制的,认为师生都可以通过互动过程获得各自需要的东西,实现各自的目的,主张互动模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教育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检验自己学习的不足,在互动教学中师生实现互助共进和互助共济。实际上,这种共生共享性的互动模式核心是师生之间在教学上的话语权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学生尊重教师的话语权,尊重双方在教学上的利益表达和话语表达。特别是对学生而言,教学中的话语权不但是种需要,而且是一种资格,尊重这种话语权表达的需要和资格对于互动教学而言,不仅仅是手段而且本身就是重要的目标。协商民主治理本质上以话语权尊重作为其目标,是话语权尊重的一种治理制度创新,在互动交流模式中确立了尊重话语权的成熟规范制度,不但可以为高校互动教学走向尊重话语权取向提供正当性的理论支撑,而且能够为高校互动教学实现话语权尊重目标提供规范化引导,赋予其成熟的技能与程序支持。

(二)契合大学互动教学的学生主体化塑造

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民主治理模式。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民主模式,其创制是同权威主义教学模式相区分的,是对传统主义教学模式的超越。作为一种民主的现代教学模式,其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学生在主体性上具有理论上的正当性。互动教学无论其制度创制的前提还是其绩效的获取,缺乏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就不可能存在。但是现实中虽然大学教师承认并采取互动教学模式,并没有彻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许多情形下表现为教师主导的权威主义下的互动交流,而非学生主体性下的互动教学。在现实教学中,即使是权威化教学很强的教师也会认为其采取了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变得平庸化、形式化和简单化。学生主体性无疑是互动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协商民主治理作为代议制民主的创新和发展,改变代议制以精英为主体的传统,强调公民大众为主体,直接参与公共决策。以公民为主体是协商治理的根本特征,是其创新当代民主治理模式的核心之处。公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使得大众参与与政府决策者的互动成为可能,也是互动得以有效的基础条件。协商民主治理是在制度上最为前卫和规范地确立大众参与主体性的安排和理论证明。将协商民主确立大众主体性的原则和具体制度安排引入高校互动教学,能够从制度化和规范化上推动学生作为互动教学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从理论上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最终有效激活学生在高校互动教学模式中的互动参与能量。权威主义教学模式不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搞形式化互动,将互动教学形式化、简单化,则协商民主治理以大众为主体的取向,与其构成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刻区分。将协商民主治理嵌入大学互动教学模式,可以弱化、分离、冲击权威主义教学对互动教学的混淆,确立学生的主体化地位,提升互动教学模式的形象与品质。将协商民主治理引入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的主体化塑造,将对高校互动教学带来巨大的创新,诸如教面对学生不是面对从属对象,而是面对课堂主体对象;学生的互动不是权宜设计而是基本环节;学生的互动不是偶尔的某一环节的参与,而是全程的参与;学生的参与不是课堂的次要部分,而是重要部分;学生互动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绩效的重要投射。

(三)契合大学互动教学的平等化建构

高校互动教学要有效必须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中,学生作为学习者和教师作为教学者,相互之间都是教学的平等参与者,不能从地位上确立其中一方比另一方优越。而互动要有效和真实地进行,必须确认师生都是对方的目的,也是手段,相互之间是各取所需地共存共生共赢的关系,教师通过学生反射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学生通过教师反映自己的长处与局限,这种互为目的的互动模式完全需要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关系安排中。可以说,平等化是高校互动教学的基础保障。而现实的所谓互动教学中,无论是实质上的平等还是形式上的平等,都存在较为显明的建构不足。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输出方,学生作为教学的接受方被绝对化,教师往往不会将学生置于平等地位,学生也往往不认同自己与教师是平等的,互动教学常常是在一种并不真实平等的模式中进行着。就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话语民主而言,教师往往占据话语表达的主导与主体,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对称的,教师具有互动议题权和能力,也占据互动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环节,师生互动严重失衡。高校互动教学模式无疑需要深刻的平等化建构,协商民主治理作为一种平等的治理框架,可以为高校互动教学实现平等化建构提供动能。协商民主治理对平等价值的追求,对话语权平等建构做出规范而严谨的设计,不但确立参与者的身份与地位的平等,而且从机制上确立实现平等的诸多安排,对协商互动过程的机会平等、时间平等、动议平等等等都做出相当精当的规范。协商民主治理的平等品格及其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契合了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对平等化的建构需求,可有效引导其深刻、精细和规范化地建构自身的平等化品质。

三、大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化路径:从协商民主治理视角

基于协商民主治理对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具有的契合性,可以嫁接协商民主治理的价值品质优化当前的大学互动教学模式,从技术层面看,主要路径如下:

(一)发展辩论化互动,提升互动深度

协商民主治理框架下,互动目标:话语权的尊重的实现主要依靠协商和反复协商,辩论和反复辩论达到的。互动本质上是一个话语权的尊重,而话语权的尊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体现在反复协商,反复辩论的过程中;简单的、一次性的协商,无论如何无法表明话语权得到尊重,也无法确认互动的有效性。协商民主治理的话语表达尊重与话语表达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反复协商、反复辩论予以体现和实现的,这可以为高校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深度的提高提供示范价值。高校互动教学的话语权尊重和话语表达的有效性,可以参照协商民主治理,强化协商和反复协商,辩论和反复辩论的价值和功能,经过多次的互动交流来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协商和反复协商,辩论和反复辩论,在高校互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称之为辩论化互动或辩论式互动。辩论化互动或辩论式互动重在突出反复辩论对于互动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是其与普通互动相区分,也是高校互动得以提升品格的基本切入维度,对提高高校互动教学的深度作用显著。无疑,发展辩论化互动,提高互动的深度,是健全和优化高校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路径。辩论化互动确立了辩论和反复辩论对于高校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也提供了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得以优化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路径。

(二)注重情景创设,发展互动体验性

协商民主治理实现互动目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情景创设,在情景创设中设定一个互动的环境和场景,让互动具体化和鲜活化,以此较好地动员参与者参与的热情、激情和感情,发展互动的体验性。例如,温岭民主恳谈会作为协商民主治理的典型案例,其互动过程就创设诸多具体的场景或情景,这些情景创设对温岭协商民主的成熟和成功极为关键。无疑,从协商民主治理来看,注重情景创设,通过互动体验来实现互动目标和价值是一种有效的互动路径。协商民主治理对情景创设的注重,可以应用于高校互动教学模式,以优化高校互动教学模式。当前高校互动教学存在简单化、平庸化和形式化,一个重要方面是互动缺乏注重情景创设,互动过于随便和随意的现象,要么是漠视互动教学的价值,不愿意组织互动教学,要么滥用互动教学,无论什么情形都进行互动,将互动理解为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提问。不注重互动情景的创设来推动和实现互动。注重情景创设推动互动教学,其主要机理为:情景激活师生的互动动能和需求,让师生可以在具体化、逼真化的环境和过程中认识到尊重双方话语权和表达权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场景互动中得到对这样的话语权尊重的真实体验,进而强化尊重话语权和表达权的互动行为。

(三)涵养理性品格,建构适度互动

协商民主治理的遵从理性展开,互动中参与者尊重话语权和表达权,弱化共识追求,主张辩论和反复辩论,主张任何人的话语权和意见表达权都必须得到尊重。协商民主治理下,参与者不看重利益聚合和决策,不看重参与者的地位和身份,高度看重言语表达权和表达机会的平等提供,强调以辩论和反复辩论,协商和反复协商的方式说服他人而不是压服对方。而整个互动协商过程建立在理性的范围内,将辩论和协商控制在理性的正当中,确保协商和辩论的有序性、非攻击性、非侵犯性。理性品格无疑是协商民主治理的突出优点,也是互动的重要保障。协商民主治理的理性品格对于高校当前互动教学来极为重要。当前高校互动存在互动形式化和简单化以及平庸化的现象,互动缺乏理性把握,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也不知道到哪里结束,进行到哪里算哪里,缺乏适度控制。更糟糕的是,互动出现为互动而互动,认为互动有总比没有好,将互动意识形态化,互动总要分出个高低强弱与输赢,偏离互动的话语权尊重取向。参照协商民主治理,涵养高校互动教学模式的理性品格,不神圣化互动教学模式,也不忽视互动教学,建构适度互动教学以完善和优化高校的互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 1 ] [美] 阿道夫・G・冈德森( A l d o f G・Gundersen)(2003).A description of IF and its Discussion Process[ONL]

[2]詹姆斯・博曼(James Bohman).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中文版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6

[3] 詹姆斯・博曼(James Bohman).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总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

[4]s翰・S德雷泽克(John S. Dryzek)协商民主及其超越・中文版序[M].丁开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1

[5] 詹姆斯・博曼(James Bohman).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中文版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7

[6]陈家刚.协商民主?代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7。协商民主治理是公民个体参与公共决策的一种特殊民主形式。

[7]陈家刚.协商民主・代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3-4.

[8] 詹姆斯・博曼(James Bohman).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中文版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32-33.

[9]S. Benhabib. Situating the Self(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P29。[10] 詹姆斯・博曼(James Bohman).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中文版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9

[11]T.M.Scanlon. “ Contractualis and utilitarianism ”, in Utilitarianism a n d B e y o n d , e d . A . S e n a n d B.Willia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