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村污染防治范文

农村污染防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17:10: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农村污染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村污染防治

篇1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使用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保水保肥、保持湿度,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然而,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熔融指数(MI)高,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残膜率达40%多,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残留农膜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2是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据兵团环境部门测定[1]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1.19%,子叶期棉苗死亡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公顷有187.5Kg残膜的土地,生产9420kg玉米,比无残膜的对照田减产玉米909kg。减产率8.8%。

3是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4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总之,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残膜处理存在的四个问题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是显著的,所以发展快速,但残膜处理及回收由于涉及经济利益,所以比较困难。就目前情况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

1是农膜质量较差。国内农膜强度低,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其主要原因是农膜的熔融指数(MI)高,极难降解。一些不宜用作农膜的树脂(如耐老化性差的高密度聚乙烯)也被用作农膜原料,其用量占农膜总量的1/5。这些劣质农膜易破碎,不易清除,这是造成农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2是残膜的环境管理薄弱。目前农民对地膜污染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长远观念差,注重当年效益,忽视长远效益,也不彻底。棉花收获完毕时间已经很晚,并紧跟着就要秋翻秋耕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残膜来不及人工捡拾就被翻入耕层。来年开春春播紧张,土地耙平紧跟着就要抢墒播种。秋末、初春虽然可以安排劳力捡拾残膜,但天气情况给人工回收残膜造成一定困难。

3是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膜环境方面的法规及农膜土壤残留标准,土壤残膜污染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国外一些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不论使用何种农膜,农作物收割后不许有农膜存在,否则将罚款。

4是污染面扩大,污染量增加。我国农膜年产量百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随着农膜产量的增加,使用面积也在大幅度扩展,现已突破亿亩大关。无论是薄膜还是超薄膜,无论覆盖何种作物,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存在,污染量在不断的增加。

三、防治农膜污染的几点建议

要防治地膜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积极防治残膜污染,主要通过清理和回收利用来减少污染,并依靠有利于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1是加强宣传教育。防治地膜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地膜污染危害的长远性、严重性,恢复困难性的认识,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觉性。

2是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经济政策。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地膜的企业的发展,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要求地膜销售部门和地膜消费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

3是建议制定残膜残留量标准。要制定必要的农田残膜留量标准和残膜留量超标准收费标准,使农田地膜污染早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4是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所谓适期揭膜技术是指把作物收获后揭膜改变为收获前揭膜,筛选作物的最佳揭膜期。具体的揭膜时间最好选定为雨后初晴或早晨土壤湿润时揭膜。地膜棉花应在头水前揭膜。适期揭膜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适期揭膜技术可缩短覆膜时间60~90天,所以地膜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农田土壤的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第二,适期揭膜技术,由于提早揭膜能够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抑制作物的病害,可减轻玉米纹枯病。

第三,适期揭膜技术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和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第四,适期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前或生殖生长期间进行,这时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揭膜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直接接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第五,适期揭膜有利于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便于中耕除草,便于中后期作物追肥和雍蔸培土防倒伏。

总之适期揭膜技术不但能提高地膜回收率,节省回收地膜用工,而且还能使作物增产。因此要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除头水前揭膜措施外,还可组织人力和劳力通过手工或耙子回收残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种前及收获后可采用地膜回收机回收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如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ISQ-20型地膜消除机,新疆麦盖提县研制出的环形滚动钉齿式残膜清除机,推广使用效果很好。

6是增加地膜韧性,以利残膜回收。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农用地膜都为超薄膜,厚度为0.007cm易破碎,难回收。而国外及内地一些省市使用的地膜都较厚,兄弟省区使用的地膜厚度为0.015cm,它不易破碎,因而易回收。建议增加地膜厚度以增强地膜韧性利于残膜回收。

7是研究开发新材料,寻找农膜替代品。实践证明,研制出易降解,无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为聚乙烯农膜,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故应鼓励开发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农膜。目前,生物农膜强度不够或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生物农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广和应用。

篇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使用地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地膜覆盖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回收率低,土壤中残膜量逐步增加,极易造成地膜污染。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保水保肥、保持湿度,有效地增加和延长作物生长期,确保了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然而,塑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熔融指数(MI)高,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三四十万吨,残膜率达40%多,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隐患。随着使用地膜栽培年限的延长,残留地膜若得不到及时回收,必然给后人带来难以解决的污染危害,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一、残留农膜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是对土壤环境的危害。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2是对农作物的危害。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则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据兵团环境部门测定[1]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6.92%,烂芽率5.17%,棉苗侧根比正常减少4.8~7.6条,2~3片真叶期棉苗死亡1.19%,子叶期棉苗死亡3.08%,现蕾期推迟3~5天。株高降低6.7cm~12.9cm,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公顷有187.5Kg残膜的土地,生产9420kg玉米,比无残膜的对照田减产玉米909kg。减产率8.8%。

3是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家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造成“视觉污染”。

4是对牲畜的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总之,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地膜栽培农田中残留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残膜处理存在的四个问题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是显著的,所以发展快速,但残膜处理及回收由于涉及经济利益,所以比较困难。就目前情况而言尚存在以下问题:

1是农膜质量较差。国内农膜强度低,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其主要原因是农膜的熔融指数(MI)高,极难降解。一些不宜用作农膜的树脂(如耐老化性差的高密度聚乙烯)也被用作农膜原料,其用量占农膜总量的1/5。这些劣质农膜易破碎,不易清除,这是造成农膜污染的主要原因。

2是残膜的环境管理薄弱。目前农民对地膜污染的危害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长远观念差,注重当年效益,忽视长远效益,也不彻底。棉花收获完毕时间已经很晚,并紧跟着就要秋翻秋耕为来年生产打好基础,残膜来不及人工捡拾就被翻入耕层。来年开春春播紧张,土地耙平紧跟着就要抢墒播种。秋末、初春虽然可以安排劳力捡拾残膜,但天气情况给人工回收残膜造成一定困难。

3是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农膜环境方面的法规及农膜土壤残留标准,土壤残膜污染实际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而国外一些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不论使用何种农膜,农作物收割后不许有农膜存在,否则将罚款。

4是污染面扩大,污染量增加。我国农膜年产量百万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随着农膜产量的增加,使用面积也在大幅度扩展,现已突破亿亩大关。无论是薄膜还是超薄膜,无论覆盖何种作物,所有覆膜土壤都有残膜存在,污染量在不断的增加。

三、防治农膜污染的几点建议

要防治地膜污染应遵循“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回收利用为主要手段,以替代产品为补充措施”的原则,积极防治残膜污染,主要通过清理和回收利用来减少污染,并依靠有利于回收利用的经济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1是加强宣传教育。防治地膜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支持和参与。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和农民群众对地膜污染危害的长远性、严重性,恢复困难性的认识,提高回收地膜的自觉性。

2是加快制定有关回收残膜的经济政策。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废旧地膜的企业的发展,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不增加政府负担,同时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应要求地膜销售部门和地膜消费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业或个人要交纳回收处理费,用于对回收利用者的补偿。

3是建议制定残膜残留量标准。要制定必要的农田残膜留量标准和残膜留量超标准收费标准,使农田地膜污染早日纳入法制管理轨道。

4是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所谓适期揭膜技术是指把作物收获后揭膜改变为收获前揭膜,筛选作物的最佳揭膜期。具体的揭膜时间最好选定为雨后初晴或早晨土壤湿润时揭膜。地膜棉花应在头水前揭膜。适期揭膜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适期揭膜技术可缩短覆膜时间60~90天,所以地膜仍保持较好的韧性,容易回收,一般回收率达到95%以上。基本上消除农田土壤的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第二,适期揭膜技术,由于提早揭膜能够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抑制作物的病害,可减轻玉米纹枯病。

第三,适期揭膜技术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和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第四,适期揭膜一般是在作物的生殖生长期前或生殖生长期间进行,这时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此时揭膜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直接接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第五,适期揭膜有利于作物后期田间管理,便于中耕除草,便于中后期作物追肥和雍蔸培土防倒伏。

总之适期揭膜技术不但能提高地膜回收率,节省回收地膜用工,而且还能使作物增产。因此要大力推广适期揭膜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除头水前揭膜措施外,还可组织人力和劳力通过手工或耙子回收残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种前及收获后可采用地膜回收机回收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如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ISQ-20型地膜消除机,新疆麦盖提县研制出的环形滚动钉齿式残膜清除机,推广使用效果很好。

6是增加地膜韧性,以利残膜回收。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农用地膜都为超薄膜,厚度为0.007cm易破碎,难回收。而国外及内地一些省市使用的地膜都较厚,兄弟省区使用的地膜厚度为0.015cm,它不易破碎,因而易回收。建议增加地膜厚度以增强地膜韧性利于残膜回收。

7是研究开发新材料,寻找农膜替代品。实践证明,研制出易降解,无污染的新材料才能根除地膜污染。目前使用的地膜都为聚乙烯农膜,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和降解,因而造成土壤环境的污染。故应鼓励开发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地膜,替代聚乙烯农膜。目前,生物农膜强度不够或成本较高而难以推广,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生物农膜的性能,逐步降低成本,以利推广和应用。

篇3

    论文关键词 土地 农村土地 土地污染 法律制度

    一、农村土地污染的概念

    (一)土地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在一定高度和深度范围内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结构总体。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我国还没有以立法的形式对土地作出个明确的定义。就土地的生态价值和自然属性,从有效的防治土地污染的目的出发,可以将土地的涵义界定为“土地是地球表面上由土壤、岩石、气候、水文、地貌、植被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土壤是由许多层厚度不同的矿物质成分所构成自然主体。土地的涵义与土壤的涵义不同,土地比土壤的范围要广,土壤只是土地的构成土地许多因素中的一种。

    (二)农村土地污染农村土地污染,主要是指农村地区农业用地的污染。从目前农村地区土地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大家所关注的农村土地污染情况来看。农村土地污染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土壤酸化与盐碱化、工程荒漠化、湿地与优质土壤资源的减少等地退化问题。

    二、我国农村土地污染的现状

    我国目前农村地区的土地污染相当严峻,土地污染面日益扩大,土地染物的种类多,而且污染的数量日渐增高,甚至有些地区还出现了新型的复合污染。如:镉米问题、高浓度农药污染蔬菜、地下水等。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污染总体现状是点面源污染并存、生活污染与工业污染层叠。农村土地污染有以下几种:

    (一)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动物粪便、生活垃圾等污染在目前阶段,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施用大量农药、化肥,其大部分都是没有被植物所吸收,而是渗入到土地里。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农药使用量为162.3万吨,为1990年使用量的2.2倍,化肥的施用量已达5107.8万吨,是1990年施用量的两倍;农用薄膜使用量大约193.75万吨,是1990年的4.1倍。豍另外跟国家发改委统计,我国目前农田施用化肥量平均每公顷达360多公斤,分别是德国、美国的1.6倍和3.3倍,其中氮肥的利用率为25%-30%、磷肥利用率为10%-2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平均每亩农田农药量使用为150克左右,是欧盟国家的3倍,在农药使用率上只有30%上下,相当于欧盟国家在农药使用率上的一半。过量的施用农药化肥,会直接导致农田土壤的养分失衡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劣化,同时也会对地下水自然造成连锁污染。

    在现阶段农业生产生活过程中农用化学剂大量使用和有效的使用概率底下,使得农村地区的土地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这些污染物从单一的污染逐渐演变成点污染和面源污染相结合的新型复合污染。

    (二)农村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对土地进行污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基础建设落后和环境保护设施的不到位,对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简单。农村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乱丢,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更加严重,从而出现了脏、乱、差现象。据统计,大约每年产生的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基本是全部露天堆放。生活垃圾是由可分解的有机物质、不可分解的物质构成,但是大部分生活垃圾的分解率底。污水灌溉也是农村土地污染的一种重要污染。合理使用生活废水及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氮、磷、钾等多种植物所需养分,对农业生产增产增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废水中同样含有重金属、氯化物等许多有毒物质,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直接使用于农田灌溉中,致使基本农田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根据我国农业部2006年对全国污灌区调查统计,大约140万km2的污水灌溉区中,遭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占污水灌溉区总面积的64.8%,其中,严重污染的占8.4%,中度污染的占9.7%,轻度污染的占46.7%.这些污染对环境生态链上的人而言,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三)城市的污染物向农村地区转移除农村生产生活所导致的土地环境污染之外,城市污染物向农村地区转移也是构成农村地区土地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污染物向农村地区转移的主要形式有两个方面:第一,面污染物的企业转向农村地区,随着城市环境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国家对城市规划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一些高污染企业纷纷转移农村地区。这些企业大部分是一些生产设备简陋,环境污染物处理能力低下,所产生的废弃物、工业废水、生产生活垃圾等对农村地区的土地加剧的污染。第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随着城市规划建设及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生活所带来的垃圾数量不断攀高,从而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没有处理就直接运到城郊附近或农村地区,在某些靠近城市附近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空置地自然就成了城市垃圾放置地,甚至一些耕地也成为污染物放置地。

    (四)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污染及城镇化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乡镇企业在农村地区迅速的发展壮大。农村乡镇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扒地而起,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能量。但是同时也给农村地区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污染是农村土地污染源的主要之一。乡镇企业中的工业污染大量排放,远远超出农村现有环境生态的承受能力和分解能力。

    工业生产后的废渣占用土地,工业生产后废水被迫灌溉当地农田,这都对我国的耕田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工业污染物中含有镉、砷、汞等有毒重金属和石油类有机物污染,致使许多土地中的土壤基本丧失生产力,成为“毒土”。

    三、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农村土地污染不仅制约着农村生态的发展,其农村污染物污染的土地所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受到污染的影响。这些农村土地生产的农产品,在国际交易市场中严重的阻碍着进出口贸易。土地污染的演变过程难以察觉却,这些污染危害最终指向的是人。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特别是重金属在蔬菜、粮食中的累积,将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置于危险位置。随着农村地区经济谋求快速发展,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农村土地中的污染物种类不断增多,并且在新形势环境下变化成新型的一种复合型污染物。甚至转向立体农业污染,使得农村土地环境进一步加剧。目前我国在土地环境污染立法上,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比较少,在国家层面上没有系统的污染控制法律法规,更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农村土地污染的环境法律制度。在这个方面法律制度的缺陷致使农村地区土地污染的程度进一步恶化,要想控制农村土地污染这个趋势,保护现有的农村土地自然资源,维持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急需在法律制度及法律法规上建立健全。

    (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建议1.加强农村土地污染防治专项性立法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污染问题需要根本上解决,立法是根本。针对现在农村地区的环境现状以及法律控制不力的情况下,必须要借助于系统的法律制度进行管理。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与规范存在着很多缺陷与不足,不能与现有的情况相协调,必须加以修正和完善。

    2.完善农村土地污染防治的执行与监管体制执法是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而法律是否有效执行又依赖着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制度。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土地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当少,致使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土地污染不断加剧扩大。这些都与现今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执行关系密切。诺要使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污染防治得到行而有效的执行,必须规范好我国农村土地防治行政管理机制。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管体制存在着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出现“九龙治理”的局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应该明确行政管理机制中的职权和各自分工,才能够在执法管理中有效的落实,才有效的保护好了农村土地生态环境的安全。

篇4

关键词 农村水污染 法律体系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一、健全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为目的,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并重,结合农村的资源优势,地理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加强水的高效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实施农村废物的资源化和能源化,实现农村社会和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水污染防治的立法应该体现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污染防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公众参与原则。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水资源的管理,有效监督行政部门及企业的各种行为,增强农村水污染治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为此,我国现阶段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一个关于农村水污染防治的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一切行为设立法律依据,切实保护农村水环境。

二、提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能力

一方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加强保护和对各类资源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生态环境监督,防止造成新的生态破坏。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明确开发建设单位保护生态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城市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村城镇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亿,占总人口比重的51.27%,城镇人口首超农村。湖北省城镇化率达51.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6个百分点,138万农民变市民。在此过程中,我国的各级政府要十分重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使其在政府的有效规划中稳步前进。必须对小城镇加速发展的趋势以及加速发展对农村水环境可能要造成的冲击有充分的认识,应当立即着手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及其规划工作,制定各种有效的环境管理政策及措施。如建立简易集中处理污水设施,加强乡镇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逐步完善下水道系统等。

三、坚定不移地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

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建设节水型灌区,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发展节水型农业,这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用水量和对水资源的使用,同时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随排灌水的流失,从而减少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少用1立方米水,可减少0.7立方米污水排放,少污染28立方米的河(湖)水资源。第一,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量,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量新农药,提高施药技术,合理施用农药。少施1吨氮肥,可减少0.048吨氮进入河湖水体,少施1吨磷肥,可减少进入河湖水体的磷0.006吨,少用1两农药,可减少10吨稀释用的水体。第二,尽快调整化肥品种结构,尽量采用高效、复合、缓效新化肥品种,同时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加强造林、植树、种草,增加地表覆盖,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或渗入地下水。第三,对畜禽养殖业进行合理布局,合理规划养殖业规模,建立生态型养殖场,解决养殖业污染的问题,积极提倡各业主改进粪尿清除方式,并且加强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加大对畜禽养殖场进行管理力度,推广较为成功的畜禽养殖场示范工程。如:湖北仙洪试验区域总结出的农村环保“两清”(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两减”(农药减量化、化肥减量化)、“两治”(村庄环境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两创”(生态村创建、生态乡镇创建)为特色的“农村环保模式”,已向全国推广。在“十二五”期间,湖北省持续削减氨氮排放总量由13.29万吨到12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由万吨63.1到58.6万吨,农药施用强度由19.7kg/ha到15.7kg/ha,农用化肥施用强度由484.2kg/ha到338.9kg/ha。

四、大力提高乡镇企业污水处理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由于乡镇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和经营粗放等,因此其任意排放非达标水的情况十分严重,对周边地区的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应当对农村乡镇企业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严密监管,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并逐步提高各企业的污水治理技术,减少污水对农村水环境的直接污染。完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城镇污水处理、拉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特别要重点保护水源,尤其是地下水水源,对危害、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期实行关、停、并、转、迁。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实力及技术手段的欠缺,一味地采用城市污水的处理体系显然是不现实的,必须因地制宜,针对农村地区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开发推广切实可行、成本较低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农村地区有不少坑塘,且农村生活污染物相对比较简单,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发各种高效低耗的新型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例如,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天然净化系统等建立人工湿地、稳定塘、芦苇塘、氧化塘以及其他一些处理设施,尽可能地降低基建投资,节省运行费用,以更快地提高农村污水的处理率,有力地控制水污染。此外,根据南方和北方水资源量的差异、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的水环境状况,结合农村地区居住分散和相对集中(小城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加强农村地区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

五、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篇5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问题;防治对策;安徽肥西

中图分类号 F323.22;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8-0210-01

肥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隶属安徽省会合肥市,环境质量状况良好。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对生活垃圾及污水等未设置合理的处理设施,随意处置。二是近年来,大量的化肥及农药投入使用,严重污染了水体、土壤等。加之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搬离城市转向农村,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发展迅速,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现就肥西县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探讨。

1 肥西县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1 农药、化肥污染

肥西县是一个人口多、耕地面积少的地区,农业采用常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据县农业部门统计,全县2012年施用化肥总量21.1万t,农药使用总量0.28万t,其化肥施用量为690 kg/hm2,是全国化肥平均使用量的1.7倍,农药使用量为15.45 kg/hm2,是全国农药平均使用量的2.1倍,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化肥、农药在污染大气和土壤的同时,还污染河流,是湖泊、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1.2 小城镇和农村聚焦点污染

小城镇和农村居住人口趋向集中,但保护设施配套不完善,生活垃圾无法集中处理。且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综合利用推广普及率不高,缺乏基本的排水和垃圾清运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大多未处理就直接排放或沉积到村边沟渠和村庄地面,最终污染河流及附近饮用水源[1-2]。

1.3 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近年来,肥西县把发展畜禽养殖业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该县畜禽养殖业逐步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常年猪存栏量500头以上规模化养猪场 71个,3万羽以上规模化养鸡场107个,100头以上规模化养牛场9个,主要排放污染物COD 3 738 t、NH3 3 748 t,年粪便排放量29.8万t。畜禽养殖业污染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集中排放。畜禽养殖业从分散的农户养殖逐步转向规模化养殖,畜禽粪便污染面明显扩大,已成为农村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缺乏处理防治设施,畜禽粪便一般未经任何处理就地排放,造成水体污染。二是加重对城镇的污染。畜禽养殖业正从牧区转向城镇。三是呈“面源”污染形式,畜禽养殖户遍布全县各地。四是资源得不到综合利用。畜禽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畜禽粪便、污水中高含量有机物不能综合利用,化害为利[3-4]。

1.4 乡镇工业聚集区企业污染

肥西县近年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乡镇工业经济发展较快,辖区内目前拥有上派、花岗、三河、桃花、小庙、紫蓬、官亭、高刘、山南乡镇工业聚集区,入驻大量工业企业。这些乡企发展迅速,但绝大多数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资源环境压力大,技术装备水平低,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不足。同时,这些乡镇工业聚集区由于缺乏资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工业聚集区内部雨污管网未分流,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导致乡镇工业聚集区成为集中排污场所,污染排放量大,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 肥西县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乡镇政府在发展中,只注重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同时,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也认为农村环境容量大,纳污能力强,过度发展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县级环保部门也因为执法能力不足,环境管理难以向农村广大地区延伸。

2.2 农村环境管理机构薄弱

目前,肥西县日常环境管理机构主要为县级环保部门,乡镇一级虽设立环保站,但属乡镇政府直接管理,平时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为主,兼带乡镇其他管理职能,无正式环保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及执法资格,无法正常开展乡镇环境管理,导致乡镇一级环境监管乏力,环保政策难以落实。

2.3 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绝大多数乡镇缺乏资金。农民生活污水、垃圾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没有固定的治理资金。绝大部分乡镇居住人口较多的街道及乡镇工业聚集区未建设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接外排,生活垃圾也没有得到无害化处置,脏、乱、差现象突出。

2.4 农村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大多数农村居民素质低下,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能自觉遵守环保要求,改变焚烧秸秆,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等污染环境的行为。

3 防治对策

3.1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和大量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减少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品种,合理调整氮、磷、钾施肥比例,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5]。

3.2 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管理

在重点流域区域及饮用水源地等生态敏感区划定畜禽禁养区。对目前污染仍未达标的各类规模化养殖专业户相对集中的村庄、规模化养殖小区及养殖场限期治理,逾期完不成治理的采取限产、搬迁、关闭。

3.3 合理规划,集中治污,着力提高乡镇工业污染防治水平

认真做好乡镇工业聚集区规划环评,合理调整产业机构,推进乡镇企业集中布局,集约发展。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严禁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项目建设,坚决控制新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大环保治理投入,对全县所有乡镇工业聚集区均要在2013年底前完成选址、规划,尽快启动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工作,并做好工业聚集区内配套雨污管网建设。此外,在城市发展区域还要大力淘汰燃煤锅炉,使用清洁能源,推行集中供热,减少大气污染。

3.4 清洁水源,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综合整治

突出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开展对县、乡、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污染整治,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对于农村生活污水要因地制宜采取氧化塘、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生物技术、土地利用、沼气工程等适宜处理技术处理。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的乡镇,可采取堆肥或简易填埋,专用焚烧炉焚烧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6]。

3.5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与环境管理建设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这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当前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宣传教育,增加大众参与度,开展优美乡镇与生态乡镇、村创建。同时要加强乡镇环保建设,设立专门环保机构,落实具体人员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县、乡、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新农村。

4 参考文献

[1] 姜珊,杨太保,金庆森.兰州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1,30(4):47-51.

[2] 赵旭德,张丽莉,胡亨魁,等.黄石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9,25(2):28-31.

[3] 吴寅寅.肥西县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76-277.

[4] 周胤.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防治及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8-08-14(B04).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多年的粗放式发展,不仅导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形势也极为严峻。但是,由于在环境污染问题防治的过程中,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城市地区,反而使得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处置,进一步恶化。尤其在沧州农村地区,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吸纳一批污染企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再加上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问题,都严重危害着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于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情况,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

沧州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当地企业的污染排放。由于沧州地区位于京津附近,近年来为了优先发展经济,吸纳一批具有一定污染危害的企业,使得当地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较为严重,尤其是著名的“红水”事件,揭示出当地农村极为严峻的环境污染现状。例如,近年来,在环保部门公布的几十家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企业中,河北省总共有6家企业上榜,而沧州就有两家。由于工业废水的污染范围广,危害层度高,使得沧州很多农村地区的村庄成为“癌症村”。同时,在流经沧州地区的河流,由于受到污染,水产养殖业中的鱼虾出现大量死亡,甚至对于渤海口地区的鱼虾产生灭绝性危害。

农村生产中的环境污染。沧州地区的农业发展一直比较迅速,素有京津地区“菜篮子”的美誉。同时,沧州也是河北地区比较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但是,由于农民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不懂得相应的科学技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仅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农产品中含有大量农药残留,以及过剩的农药进入水源和土壤,对于当地农村的自然环境、人体健康也都构成极为严重的危害。当然还有一些其他污染问题,危害也是比较严重。例如,沧州作为河北重要的棉花生产地区,在棉花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白色地膜,从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质量。

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由于沧州地区的农村在环保宣传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地区不合理的生活习惯,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任意堆积和排放。这样尤其在夏季,气候燥热,垃圾和污水不仅导致大量蚊虫滋生,而且散发出阵阵臭气,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

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对于沧州农村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能寻找有效的法律救助途径解决;另一方面尽管我国目前在宪法和相关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逐渐完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主要集中解决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而对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存在大量的法律漏洞,使得很多污染企I和环境破坏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惩处,这样就使得沧州农村地区的环保问题尤为突出。

沧州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防治对策

加强宣传教育,促进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沧州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人手,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改善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沧州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就是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村地区的居民改变过去的不良生活习惯,妥善处理日常的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农村地区的环保设施基础加大投入,建立完善的垃圾和污水管理方式,从而有效降低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对于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的发展。

实施科技兴农,利用科技降低环境污染。由于沧州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每年由于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因此,加大对于当地农业科技的投入,普及农药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的科技生产水平,这样比较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其带来的污染危害,这对于改善沧州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在面对棉花种植过程中,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可以通过政策补助的方式,鼓励农民使用超薄白色地膜,这样容易降低地膜对于土壤的危害。当然,在畜牧业以及水产养殖方面,也可以鼓励当地农民集思广益,积极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其对于环境的污染,这样就能更加有效改善沧州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促进当地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

篇7

[关键词] 农村环境 污染 防治

农村环境破坏及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因此必须保护农村环境,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当前农村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有:

1.乡镇企业的污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这无疑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壮大农村经济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必须看到乡镇企业在发展中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

乡镇企业造成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企业多,“三废”

排放量大,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大部门的各个行业。污染比较重的有造纸(制浆)、电镀染料、制革、农药等行业。乡镇企业中这些行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资金不足,“三废”处理设施不健全,管理水平低等十分严重。(2)、乡镇企业污染源点多面广:乡镇企业规模小行业多,资源利用率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乡镇企业管理人员因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学方面的知识,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长远的环境及社会效益,乱占耕地,滥垦乱采,浪费资源,污染环境。(3)、乡镇企业以其数量多,规模小,污染源分布广,对环境的直接损害相当严重。(4)、乡镇企业缺乏应有的统一规划管理,盲目上项目到处建项目,使环境普遍遭受污染。(5)、因乡镇企业存在多级管理和多种所有制,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管理机构,环保工作也不好管理。(6)、尚未制定完善的乡镇企业法规,执法人员无依据,也是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原因之一。(7)、农村乡镇一级环境保护机构不健全,再加之乡镇企业数量多,范围广,无专门管理人员,也是造成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失控的原因。

2.农用化学物质的污染

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越来越多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农用化学物质,这些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一方面使农业大幅度增产,经济效益提高,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破坏生态平衡、降低产品质量。

2.1 化肥污染

据统计,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约有70%逸失于环境中,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化肥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库、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据监测,农村许多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氨氮、亚硝酸盐氮都严重超标,其中还有一些致癌物质,对人、动物都有威胁。二是不合理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三是化肥中重金属、无机盐等有害成分,由于长期施用对农业环境造成影响,影响了植物品质。四是化肥不合理应用,还会造成大气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氮的逸失,进入大气,造成污染。二氧化碳肥的不正确使用,也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温室效应。另外还会造成植物营养失衡,如植物陡长造成病虫大发生,引起污染。

2.2 农药的污染

我国在1983年以前生产的农药以高残留的有机氯农药为主,占总量的53%。由于农药的利用率低于30%,所以70%以上的农药散失于环境之中,使大气、土壤、水体、农畜、水产品受到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一些高毒农药的施用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杀伤害虫的天敌和其它益鸟,影响了生态平衡。同时害虫对农药产生了抗药性,使农药施用量越来越大,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使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只有10%黏附于作物上,而大部分喷洒于空气中,并通过皮肤和眼睛粘膜表面接触损害人体。再是通过呼吸系统吸入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的会导致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甚至致癌。田间施药时部分农药落入土中,附着在作物上的农药也因风吹雨打渗入土中,大气中农药被灌溉水、雨水冲刷到江河湖海中,污染了水源。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的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

2.3 塑料薄膜污染

农膜的使用一方面给农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使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另外地膜中有害物质的分解还会对农产品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由于大部分农膜使用非降解地膜,年复一年,日积月累,在地膜残留严重的地方,农作物减产20-30%,这对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2.4 空气污染

以前,在农村每当农民收获完小麦、玉米后,剩下的秸秆就要焚烧掉,一方面焚烧后的灰分可当化肥,另一方面省去了清除的力气。可是焚烧的浓烟不仅使行人烟眼流泪,而且给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增加了二氧化硫和降尘的含量。

3.农村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1 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依照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及环境保护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方向。乡镇企业生产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淘汰陈旧设备,最大限度提高物质产品转化率,降低物耗、能耗、水耗,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减少“三废”排放量。

3.2 增强各级领导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是防治农业污染的前提和首要任务。大力向农民群众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帮助他们了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使其正确合理施用有机肥的新技术、新方法,为综合防治农业污染奠定基础。

3.3 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采取新技术,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机械化肥,深施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是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搞好农业科技示范,组织农业攻关。其次还要加强环境监测,将环境整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坚决兑现政策,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污染的监管执行力度,把农业环保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危害;防治对策

收稿日期:2011-05-18

作者简介:王 洋(1980―),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于污染减排、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宣传教育及计划统计等综合业务工作。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6-0030-02

1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加上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致使农村环境问题较多,耕地、生物资源衰减,江河湖库功能衰退,土地日趋贫瘠,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影响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同时还会危害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危及我们的生存环境。

2 农村环境污染危害

2.1 工矿“三废”和城市生活污染

由于工业和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致使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遍布农村,由于从业人员素质差,设备技术陈旧落后,管理不善,加之乡镇企业建设项目的“三同时”执行率普遍很低,而且乡镇企业“三废”污染物也在逐年增加,加剧了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2.2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化肥、农药和农膜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用量最大的物质,对提高作物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物质用量逐年上升,其污染不断扩大,已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和人民生命安全,并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以散养为主的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也对农村环境受到威胁。

2.2.1 农药污染

由于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害虫抗药性愈来愈强,且大量害虫天敌被杀灭,破坏了农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必然会导致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病虫害防治成本逐年提高。喷洒农药时,还会造成大气污染;化学农药残留在作物体内形成一定的累积,造成人畜中毒,也能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据调查,农作物对农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如果不使用农药,由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将达到农产品总收入40%左右。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达0.093亿hm 。

2.2.2 化学肥料污染

生产上超量施肥,尤其是片面、大量使用无机氮肥,导致农产品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氮富营养化,不但危害人体健康,还严重污染地下水。此外磷肥流失也很严重,这些流失的氮磷大部分进入水体,造成地表水域富营养化和地下水污染。

2.2.3 农膜残膜污染

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中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农膜产量的增加,使用面积也在大幅度扩展,据统计,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农膜碎片(残膜)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农作物根系吸收水分及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如果不进行残膜回收,土壤中的残膜逐年积累,残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可残存20年以上。

2.3 农村废弃物的污染

2.3.1 禽粪便污染

畜禽养殖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畜禽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农村环境的主要污染源。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直接将超标废水排入农业环境,畜禽污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致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

2.3.2 农作物秸杆污染

随农作物单产提高,秸秆总量迅速增加,而直接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大幅度减少,多数地区开始出现秸秆焚烧现象,由于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每到夏收、秋收时节,大量剩余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最终被付之一炬,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烟雾弥漫,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3 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3.1 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2 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执法

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做好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3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改变以牺牲农村环境、破坏农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3.4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机构

依法管理好农业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支懂政策、熟悉业务的管理队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机构,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保证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加强投入,努力增加资金投入。环境保护既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要积极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和吸引企业和农民参与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国际合作,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按照农村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环保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乡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和吸收国际农业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思路和新成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5 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大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加大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力度,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村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防止污染,逐步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努力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3.6 加强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研制开发生产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新技术、农用污水净化技术与设备、新型的生物可降解的农用地膜、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农用技术、活性污泥农用技术、减少和避免初级污染和次生污染;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的无害化技术、资源化处理技术,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生产配套技术等,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为主攻方向,不断培育优势产品产业,全面推广普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建设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示范基地。

Discussion on Hazard and Prevention Responses of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ng Ya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Xiuyan County, Liaoning Anshan,114300,China)

篇9

1.1.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者个别乡镇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1.2.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据最新统计,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化肥年使用量达40t 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t 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只有约1 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

二、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2.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本文由收集整理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企业布局分散、生产和排污混乱无序,即使采取了治理措施,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化工、电镀等污染企业分散在乡镇、村庄、居民集中区,尽管近年来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三废”污染有所减缓,但由于没有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治理,污染问题仍很严重。加之农村生活废水无序排放,各种垃圾随意丢弃等都形成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2.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河南省尚没有一部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概括性强,实践中难以操作。如针对有关畜禽养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由于现行法律中的一些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三、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3.1加快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步伐

虽然我国《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对农业环境保护做了某些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对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不系统、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在实行工作中难以有效实施。因此,尽快制定较为完整、具体、针对性强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建立起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并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才能逐渐消除污染,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3. 2加强农村环境管理执法

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能力建设,配备必要的装备,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做好法制宣传和执法检查,不断增强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形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和监督管理机制。

3. 3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环境意识

环境保护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改变以牺牲农村环境、破坏农村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3. 4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机构

依法管理好农业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支懂政策、熟悉业务的管理队伍。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理顺机构,完善农业执法体系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保证农村环境监督管理。加强投人,努力增加资金投人。环境保护既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社会性工作。要积极开辟资金渠道,鼓励和吸引企业和农民参与投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国际合作,结合农村发展现状和特点,按照农村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村环保高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乡镇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引进和吸收国际农业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思路和新成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突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5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大力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必须走生态发展之路。加大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探索和推广力度,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村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防止污染,逐步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努力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

篇10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措施

章丘县是全国百强县之一,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城乡经济取得极大进步,但由于当地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群众环保意识较差、缺少相关的环保政策等原因,导致章丘市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推动环保工作的进一步落实,本人结合本地情况,提出减少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一些措施,以供参考。

一、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首先,要抓紧制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改并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做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其次,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在自然保护区内违法开发建设和开展旅游或者违规采矿造成生态破坏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最后,要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

二、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督促检查突出的环境问题。其次,要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监督下一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环保工作落实情况,查处重点单位环境违法行为。再次,要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最后,要强化环境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全方位的环境防范体系,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实现环境保护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削减和全程控制转变的目标要求。

三、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首先,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

四、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经济政策,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首先,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体系,政府定价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企业,不得审批用地,并停止信贷,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或者依法取缔。其次,要按照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加快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按照谁开发准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五、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首先,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其次,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要求县级以上要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将环境监察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明确执法地位,严格岗位标准,规范执法行为。

六、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强化环境保护成果效应

一是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认真抓好环境保护工作,并抓出成效。二是要把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奖惩的依据之一。三是要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四是要建立问责制,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环境执法问题,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事故,严重干扰正常环境执法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要追究责任。五是要在评优创先活动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而对环保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参 考 文 献

篇11

关键词:农村;面源污染;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218

1 九龙坡区农村面源污染及防控体系现状

1.1 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体系

九龙坡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控主要由区农委、区环保局负责,各镇街配合。区农委主要负责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2 九龙坡区蔬菜及养殖业基本情况

九龙坡区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9km2,常年播种面积53km2。基地主要分布在白市驿、走马、西彭、金凤等4镇(占总面积的60.5%)。九龙坡区无畜禽养殖适养区,存栏生猪0.92万头、牛羊0.18万头、家禽 18.21万羽;养殖总面积408hm2,养殖规模最大的是西彭镇(占全区总面积的45.43%)。

1.3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蔬菜生产上农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畜禽养殖等几个方面:

蔬菜生产上早春蔬菜底肥采用悬耕机耕翻的方式,以减少人工的代价,增加了肥料用量。据2007年九龙坡区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九龙坡区施用化肥5920.04t。肥料流失总量62.32t,以表径流流失为主(占总氮流失量的81.05%);总养分流失184.10t,其中氮流失169.91t(占流失量的92.29%),磷流失14.19t(占流失量的7.71%)。表明九龙坡区蔬菜种植地施用氮肥和磷肥是肥料流失最严重的区域。

九龙坡区散养殖户畜禽养殖污染经过治理后已实现0排放;限养区内14家畜禽养殖企业有12家采用干清粪处理工艺,其中8家未配置固液分离;13家企业已做雨污分流;5家未修建沼气池,3家未修建沼液池。养殖企业的治理工艺为“种养结合”,均不在控制区内。

九龙坡区水产养殖饲料使用总量7808.32t,药物使用总量15.42t,肥料使用总量600.37t(水产养殖普查单元共排放化学需氧量67.88t、总氮7.33t、总磷1.41t、氨氮1.56t、铜34.92kg、锌9.72kg。

2 九龙坡区农村面污防控措施及成效

2.1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

分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10―2013年启动了共2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8个镇51个行政村。通过整治,实现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保护目标水体水质满足水域功能要求,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率>60%;强化污水治理。建有10个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6个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中梁山以西片区日处理生活污水3.83万t。

2.2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技术培训3000人/a,开展试验示范200多个,完成3100个土壤样的采集分析化验;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引进水肥一体化核心技术比例施肥器,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融合,节肥50%~60%,肥料利用率提高40%左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2.3 推进养殖污染治理

九龙坡区2008年开始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2011年投入1432.2万元专项资金,对禁养区内存栏量20头以上生猪、5头以上肉牛、3头以上奶牛或200只以上禽类的畜禽养殖场进行取缔或搬迁,共取缔畜禽养殖场478户,处置存栏畜禽131.54万头。2013年又取缔养殖场2家,处理牲畜240头。

3 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存在的问题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支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不完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行后《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尚未修订完善,给高毒农药监管造成不便;农村环境治理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染防控历史欠账多,在农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以及科学种、养殖技术推广、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面投入不足;农村面源污监管难度大。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区、镇2级农技推广、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农民群众环境意识不高。农民群众对农业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防治意识。

篇12

鄱阳湖区位于江西省北部,是长江中下游五大平原之一,以鄱阳湖水域为中心,沿湖l1个市(县)有近660万人口,占江西全省人口的15.8%。湖区流域面积超过16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O%。湖区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主要农产品和淡水产品,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湖区城乡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展开,污染源逐渐增多,导致湖区环境质量恶化,已到了非花大力气解决不可的地步。

湖区农村环境告急

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湖区农业生产面源污染的最大来源是农用化学品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鄱阳湖区2008年农药用量l1530吨,部分地区的使用量已达安全用量的6倍。在使用过程中有90%的农药进入水体、土壤,使自然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鄱阳湖的生物多样性。农业膜用量9750吨,回收率平均为45%,大量难降解的地膜残留于土壤中,影响土壤通气和水肥传导,造成粮食减产,农膜中残留的增塑剂邻苯甲酸二异丁酯对蔬菜有很大的毒性。化肥用量达35万吨。据调查,辖区有7个县(市)处于鄱阳湖区的江西省九江市氮肥利用率不到40%,磷肥利用率也只有35%左右。九江市水稻化肥用量每公顷高达525公斤,远远高于我国南方水稻种植的需肥量,比国际土壤单位面积施肥上限每公顷225公斤高出近1倍,约有一半肥料被浪费而进入水体。化肥流失加剧了湖区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仅九江市湖口县2008年就使用化肥4万多吨,农药2000多吨,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高达31公斤/公顷,高出15公斤/公顷的农药安全用量近一倍。由于农业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利用率低造成湖体氮磷污染物大幅增加,加之大中型畜牧场发展迅速,所产生的畜禽粪尿等排泄物数量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养殖大户采用网箱养鱼、化肥养鱼,使湖区浮游植物生长迅速,水体富营养化加快,威胁饮用水源安全。

湖区生活污染与日俱增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湖区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模也迅速扩大,城市化倾向日益明显。但由于资金、技术有限以及其他原因使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严重滞后,现有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废弃物处理厂的建设及容量都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染物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人粪尿等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突出,已成为湖区农村一大“公害”。据不完全统计,20o8年,鄱阳湖区农村产生的近200万吨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1000余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湖区工业污染正在升级 近年来,伴随产业梯级转移和农村生产力布局调整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在鄱阳湖区农村悄然兴建,造成城镇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一些城郊地区己成为工业废渣的堆放地。特别是乡镇工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事件也呈上升趋势,环保纠纷已成为继征地、拆迁之后又一影响社会稳定的新问题。

湖区环保“软件”不“过硬”

立法不完善甚至缺失 我国迄今已经制定了环境法9部、自然资源法15部;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行政法规5O余项;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近200件,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但该体系主要关注工业污染防治与大中城市的环境利益,很少顾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着程度不等的立法空白,这种状况客观上导致了非法排污猖獗,环境污染失控。鄱阳湖区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立法也存在严重缺位。目前在鄱阳湖流域和湖区的环境立法方面,尚未有一部针对性的地方性立法,而且农业、林业、国土、海事、环保、水利、水产等部门都享有环境保护管理权,上下游之间、各部门之问、各行业之间利益不统一,职能交叉重叠,各部门规范性文件都是在本部门、本系统的职权范围内自上而下地颁发执行,因而造成部门立法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多头不管、相互推诿、有利都上、无利则让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村环保规范性文件执行常常“无功而返”。

环境监管不适应形势发展 受环境执法机制不合理、执法体制不顺、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以及执法能力落后等因素的影响,环境保护部门在环境执法方面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状况,企业违法排污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一是少数基层环保部门执法受到行政干扰。部分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时存在首长意志现象,使基层环保部门难以履行监管职责。二是治理农村企业污染,环保部门依法只有限期治理、停产治理的建议权,决定权在同级政府。环保部门目前的排污收费远远低于污染治理成本,处罚力度小,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无关痛痒,排污企业宁愿接受处罚也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建设治污设施。三是环境保护机构、人员素质、执法手段、执法经费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目前,包括鄱阳湖区在内的整个江西省尚有24个基层环保机构为事业单位,不具备独立的执法资格,大部分设区市环境监测设备老化,绝大部分县级环保部门由于机构、设备、人员素质等因素难以全面履行监管职责。

环境教育落后,环境意识欠缺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环境教育事业尚不完善,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没能充分发挥出环境教育工作应有的作用。广大湖区居民的环境污染危害意识十分淡薄,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较少,许多湖区农民还存在着落后的生产习惯与不良生活陋习难以改变,农民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村环境保护事业中,在一定程度上变相放纵了湖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滋生。同时,伴随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为追求产量的最大化和劳动的最小化而大量使用农用化学品,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对资源掠夺式粗放型经营,重开发轻保护,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造成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导致湖区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

强化软肋以法治污

针对性立法是有效之道 “小智理事,大智用人,睿智立法”,立法是依法保护鄱阳湖区农村环境的重要一环。建议根据鄱阳湖地区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和谐型社会为目标,由江西省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一部专门性的鄱阳湖区农村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该法规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改变农业发展模式和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入手,实现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防治。由于该法规适用范围就是鄱阳湖区农村,对本地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充分反映鄱阳湖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可以集中解决问题比较突出而国家环境立法尚未规定或者不宜规定的事项。法规的制定也应对《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中不明确或者规定有矛盾的环节,根据鄱阳湖区新农村建设的未来发展,比如加强农村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乡镇工业污染防治规划、农业生产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规划以及乡村集约化养殖污染防治等作为主要规范对象,在法规中加以明确和调整。可以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行为进行具体的规范和调整,有些暂时难以形成制度的管理内容,可列入乡规民约,让广大村民有所遵循。对农村生活污染源的防治,可以授权地方政府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对故意污染环境,肆意偷排乱排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严重破坏环境,损害人民健康的行为,应规定严厉的惩罚措施,让污染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以保护鄱阳湖这“一湖清水”。

农村环境执法必须加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这是张居正奏疏中的一句话,他说依法行事比立法更难。有效治理鄱阳湖区农村环境污染,保护好这一区域曾经“山青水美”的良好人居环境,必须加强农村环境执法,执法成为依法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

设置区域性和流域性执法机构负责跨地区、跨流域的环境管理和执法问题 当前,可以考虑设置环鄱阳湖区域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局,执法局直属江西省环保局领导,在人事编制上不隶属于当地政府主管,在财政上独立于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基于利益冲动而对环保执法横加干涉的情形出现。同时,执法局可以协调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海事等各部门之间有关环境执法方面的事务,避免多头执法,红头文件相互打架的事情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赋予环境保护机构强制执法手段,提高罚款额度 鄱阳湖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难的原因有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执法成本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就需要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充分发挥环境行政处罚的经济惩罚功能,以增强农村环境执法的法律严肃性。例如,可以根据危害程度、污染面积、违法时间,决定处罚额度。危害越大、污染面积越广、违法时间越长,处罚额度就越高,避免出现现实中部分排污企业预先一次性缴清排污费,然后无节制排污的恶劣情况。可以依据污染事实,加大处罚力度,扩大没收环境违法财物的适用范围,对法人环境违法实行两罚制。严厉的环境污染行政处罚既具有足够的警示意义,又可以提高企事业单位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的能动性,优化执法环境。

大力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 要提高农村环境执法队伍的准入标准,可以通过考核把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都偏低的人员拒之门外。把好环境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关,建立严格的执行人员监督、考核、淘汰制度。下大力量培养执法骨干,特别是选派执法人员进行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学习,带动和提升整个环保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按照统一名称、统一职能、统执法装备的要求,加强环境执法队伍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大投入,改善环境执法条件,不断提高监测、取证技术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给予环保执法以强有力的科技力量支撑,确保执法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篇13

关键词:农村;土壤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从古至今,我们习惯将大地称作母亲,因为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土壤既是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源。但目前大量耕地被污染,使得土壤正在逐步丧失其营养、缓冲性、自身净化和有机体的支持等功能,导致原本就耕地资源匮乏的我国更是雪上加霜。日趋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粮食减产和难以估计的经济损失,也成为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其实,从环境污染的角度来说,土壤不仅是污染的场所,也是缓和和减少污染的场所。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对于合理利用土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

什么叫做土壤?即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什么叫做土壤污染?指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自净能力,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得以积累,导致土壤环境正常功能失调和土壤质量下降的现象。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土壤水人体”等过程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二、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极其严重。据相关调查显示:镉、砷、铬、铅等重金属已严重污染的我国耕地近12000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近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相继在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及其周边的城市和城郊等地区出现。同时,土壤污染呈新老污染物并存、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的多样类型局面。另外,由于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以及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导致土壤污染原因复杂多样,并极难控制。并由此引发了大量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三、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一般可分为病原体、有毒物质和放射性物质。

1、病原体。病原体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垃圾、医院污水以及工业废水。

2、有毒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元素,如铅、铂、锌等;农药及某些含金属的化肥;致癌物质。

3、放射性物质。核爆炸产生的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可长期蓄积在土壤中。

四、土壤污染源

土壤污染的污染源十分复杂。主要可分为: 生活性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生产性污染源三大类。

1、生活性污染源:主要包括人、生活污水、牲畜的粪尿和垃圾等。

2、放射性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排放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

3、生产性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 “三废”、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废弃物、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和地膜等。

五、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包括:水型污染、气型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1、水型污染。主要是引入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田,使有害物质聚积土壤造成的。并由于生物富集现象导致食用人体中毒。

2、气型污染。大气中的铅、铜、砷和氟等污染物经降雨和沉降污染土壤。常呈现以污染源为中心的椭圆形或带状分布。

3、固体废弃物污染。包括粪便、垃圾、农药、化肥和工业废渣等。

六、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的主要特点包括:隐蔽及滞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等。

1、隐蔽及滞后性。往往只有食物危害到人和动物的健康的时候才会引起人们察觉,并通过土壤样品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等手段认定。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从产生到发现一般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

2、累积性。由于土壤的不易发生迁移、扩散和稀释等特征,因此,土壤中污染物质便会不断积累而超标。

3、不可逆转性。污染土壤中积累的难降解污染物质只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很难消除。尽管也能降解污染的部分有机化学物质,但其周期过长。同时,土壤对重金属污染基本无降解能力。

七、土壤污染的原因

1、过量施用化肥

虽然大量使用化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长期使用的化学肥料中含氮、磷等元素较多,便会导致土壤结构受到破坏,并引起大量的土壤问题。未被吸收利用或吸附固定的养分积累于土壤之中。在发生地面径流或土壤风蚀时,残留在土壤中的氮、磷化合物便会转移从而扩大土壤污染范围。

2、过量使用农药

土壤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农药。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特点是:用量大,覆盖面积广。农作物吸收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积累于其根、茎、叶、果实和种子之中。

3、重金属元素

铅、砷、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虽然给生产带来一定的便利,但却对土壤造成极大危害。

4、污水灌溉

我国污水灌溉农田面积大,合理污水灌溉农田可使农作物有效吸收其中的氮、磷、钾等养分,达到增产的效果。但许多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达标排放进而灌溉农田,便会造成土壤污染。

5、另外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残体以及放射性物质均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

八、土壤污染的危害

1、土壤污染直接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2、土壤污染导致食品安全性降低。

3、土壤污染易传播疾病,尤其是放射性物质污染可能引发癌症,危害人体健康。

4、土壤污染易导致导致其他生态问题。

九、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反对以环境污染为代价经济增长方式,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线。保证农业经济与国家社会经济同步发展。

2、建立系统的相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

现行的法律体系中,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建立系统的相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实现土壤污染防治依法管理,有法可依。

3、建立长期有效的土壤质量监测机制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了解土壤污染的程度,为防止土壤污染恶化采取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4、建立土壤环境标准体系。

加强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研究,建立可量化的“土壤污染等级划分标准”。使得满足我国土壤污染怎么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有一定的标准可循。

5、加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工作,强化人民群众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生态环保意识。

同时,还应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源;建立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点;科学地进行污水灌;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以及重视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肥料。

结语:土壤污染防治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不仅需要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立法管理以及宣传教育;同时,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并自觉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保护。

参考文献:

[1]徐月珍 防止土壤污染和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9.

[2]任旭喜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 [J] 环境保护科学,1999.

[3]赵美微,塔莉,李萍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修复研究 [J] 北方环境,2007.

篇14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畜禽养殖

中图分类号:X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2-090-02

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山东是个农业大省,随着近年来全省工业污染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继工业污染源之后的第二大污染源。如何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将是山东“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由沉积物、农药、化肥、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并通过直接散失、淋洗、径流、渗漏、吸附、吸收、化学反应等不同途径对土壤、水层、湖泊、河岸、滨岸、大气等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农膜污染和集约化养殖场污染。这些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农用面源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因素。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1)污染源分布广泛。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农膜等的过量施用,以及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的污染源广泛分散、范围广、没有明确位置。

(2)污染物排放零散且随机性强。正因为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势必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零散,加上农民环保意识还不强,污染排放的随机性增加。

(3)污染物排放隐蔽。由于单位面积上的污染负荷小,人们往往忽视农业面源污染的宏观效应,隐蔽性强且具有长期性,环境影响程度深。

(4)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由于其分散性、随机性和隐蔽性,面源污染不易监测和难以量化,而且一直没有进行系统和针对性的调查监测与评价,缺乏可靠系统性的农业面源污染基础信息数据,更难以准确判定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机理,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理论与技术。

(5)污染物排放量大。据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二、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环境影响分析

目前,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经成为保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山东省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农药、化肥、农膜、畜禽养殖与农村生活垃圾等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农药、化肥、农膜三项农用化学品的施用总量和单位面积施用量都在全国前列。

(一)农药污染。山东省农药的施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60-80年代施用量增长很快,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达,农药用量达到一个高峰。自1983年4月起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高毒、高残留、难降解的农药以来,用药量一度有所下降,农药种类也由过去的以汞制剂、砷制剂和有机氯等品种为主,调整为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菊酯类农药、有机磷农药为主。尽管全省广泛开展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积极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但各种替代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仍呈迅速增加的趋势,目前重新回到农药施用量的高峰期,农药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农药使用量大、结构不合理、有效利用率低是造成农药对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主要因素。统计资料表明,近几年全省每公顷平均施用农药12公斤以上,全省农药总量中化学农药占总量的93.3%,生物农药仅占6.7%,其中,高毒、高残留农药占30%多。田间施用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洒落到农田地面,有些残存于农田土壤中,有些流失到江河湖库,有些则漂散于大气中,从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各类农药的利用率较低,一般为10-20%,高的也不超过30%。

大量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土壤、水体、大气等农业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特别是一些高残留、高毒农药残留时间长,降解、分解缓慢,在作物收获后还会有残留农药,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其他食品,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农产品质量的最大制约因素。

(二)化肥污染。山东省化肥的使用也始于上世纪50年代,起初只是作为有机肥的一种补充,自70年代以来,化肥生产量和使用量持续快速上升。随着全省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和化肥施用量的迅速增加,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长期以来,化肥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氮、磷、钾比例失调,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不足,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造成化肥利用率降低、生产效益下降和环境污染加重。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山东省的化肥生产和投入结构都得到了较大改善,磷、钾肥特别是各种复合肥、专用肥的施用量显著增加,而氮肥的增长则有所减缓,投入结构呈现了逐步优化的趋势。

(三)农膜污染。山东省农用塑料薄膜的使用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近些年来,由于设施农业、保护地栽培和地膜覆盖的迅速发展,各类农膜用量一直呈高速增长势头。农膜种类以各种聚氯乙烯膜、聚乙烯膜为主,可降解农膜总体上尚处于试验开发阶段。山东省地膜覆盖发展迅速,年消耗24万吨左右,覆盖面积达150万公顷。农膜对农田的污染正在日益加剧。由于地膜覆盖后回收较难,自行分解极慢,残留量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污染环境。据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区的统计,农膜回收率仅达33%。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省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约5公斤、4300片,残留率为20-30%。

(四)畜禽养殖污染。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畜牧业逐步由自给性畜牧业向商品性畜牧业转化,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畜牧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速度较快,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统计的资料:山东省大约有规模化养殖企业4000家,规模化饲养占全国规模化养殖水平前三位。从畜牧业产值水平看,1997年跃居全国第一。从农业总产值结构看,畜牧业产值比重不断提高,2000年已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3,对全省GDP贡献约为3%。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养殖场规划不合理或者管理不善,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体中含有的大量的氨、硫化物、甲烷等有毒、有害成分,严重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直接危害饲养人员及周围居民身体健康。并且最近几年养殖场产生的恶臭气味问题成为污染纠纷案件的投诉“热点”。由于山东省多为砂地土质,易渗漏,堆放粪便污水的直接侵蚀使土壤失去了生产价值,粪尿中大量氮磷渗入地下,使地下水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威胁居民饮用水的安全。目前,全省畜禽粪便年产生量估计在8亿吨左右,其中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率的约占80%,有20%左右的畜禽粪便直接排入环境。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直接还田用作有机肥,通过沼气厌氧发酵等高效、无害化处理利用方式所占比例仍较低。从1999年的畜禽粪便的土地负荷来看,山东省的土地负荷警戒值达到0.82,位居全国之首,已经呈现出严重的环境压力水平。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战略对策

近十几年来,特别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建设与防治并重,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收到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短期的效益,缺乏有效的法律措施和政策措施、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缺乏有效的组织方式,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以解决。

(一)以循环理念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按照农业生产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原则,积极推广使用各种能源生态模式,用循环经济理念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使秸秆、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等“三废”变成有机肥、能源和水源等“三料”。重要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农业清洁生产。借鉴工业上清洁生产的成功经验和思路,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即打破传统的末端治理的模式,开展全过程的污染控制,从源头抓起,在生产的每个阶段都注意防止污染物产生,使废物产量最小化,并将每个环节产生的副产品与废物及时回收、综合利用。政策方面可以考虑从宏观上调整各区域粮食基地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结构,加强农民专业技术组织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农民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法制建设。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一些发达国家对化肥和农药施用、控制有机废弃物排放、促进有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控制农药污染等,都制定了明确的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借鉴。建立和完善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时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执法监督力度,从法律制度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三)加快制定有效地经济政策。制定高层次的农业污染防治奖励政策,大力提倡并鼓励对各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废旧农用物资的回收利用和多层次开发。对开展综合利用所生产的产品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等在推广、销售、外汇分成等方面给予优惠;实行农业资源税(费)和保险制度,对无污染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以刺激其发展。对生产绿色环保型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也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研制开发新型、价廉的替代产品。

(三)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大力扶持的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利用资金,除将环保投资纳入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的同时,还应积极吸引社会资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生活垃圾在集中堆放的基础上进行处理。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证;建立、完善监测体系,监测农田环境质量;尽快开展面源污染现状调查,为制定政策提供可靠信息;积极推广成熟的高效施肥、施药技术等。

(四)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教育设施,运用广播、电视及报纸等农民能经常接触到的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同时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农村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高整个农村的环境保护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陆新元,熊跃辉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

[2]李远,王晓霞.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环境管理:北京及演变[J].环境保护,2005(4).

[3]赵克志.山东生态省建设党政干部知识读本[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4]张凯等,生态环境监察导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5]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农调队编.山东农村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6]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生态农业技术导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