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体系的特点范文

市场体系的特点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4-03-09 17:09: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市场体系的特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体系的特点

篇1

【关键词】发电厂;600MW机组;锅炉烟风系统;调试;问题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人们生产生活对能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加,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为了能够尽可能的节省煤炭资源,600MW机组在我国发电厂的应用较为广泛,机组的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机组的正常运行是由很多辅助设备帮助共同完成的,在对机组辅助设备和系统进行选择时,一定要遵循辅助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匹配进行选择,要对机器设备和系统进行调试,以检验机械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

1 我国国内发电厂使用的600MW机组锅炉的参数

1985年600MW机组才进入我国的电力行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是目前也陆续有1000MW机组投入到我国的电力生产中。我国电力行业中使用的600MW的机组绝大多数都是以亚临界参数的状态投入到生产中,也有一小部分是以超临界参数的状态投入生产中。只要600MW机组能够正常运行,且配套的锅炉设备等辅助设备和系统能够大于经济指标的规定即可。亚临界参数是指600MW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蒸汽参数,这里的蒸汽参数既包括压力,也包括温度,都低于机组正常运行中蒸汽的规定标准;超临界参数也就是是说蒸汽参数要大于规定的蒸汽参数。超临界参数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规类型下的超临界机组,压力在24.2MPa左右,温度要控制在540~560℃这个范围内;另一种是高效的超临界机组,压力要在28.5~30.5MPa这个范围内,温度要在580~600℃之间。

2 机组锅炉烟风系统的特点

2.1 盘车装置

通常情况下,烟风系统中的引风机都是以离心结构的形式存在着,并且烟风系统中转子的半径也已经达到了1815.5mm,预计烟风系统中每小时通过的流量可以达到1347t,这已经是目前我国研究烟风系统中的技术的极限水平。引风机转子半径的增大,使得它的重量也在相应的增加,已经达到了14t,为了能够使引风机的马达工作的效率达到规定的要求,在启动时又没有电流通过马达,就在风机的浮动端处安装了一个盘车装置,盘车装置起作用也只仅仅限于引风机的启停阶段,有效地降低了引风机转子变形的几率。

在引风机投入运行的调试阶段,在保证盘车装置不投入运行的情况下,将引风机启动两次,都没有启动成功,引风机中起主要作用的马达和盘车装置的参数如表1所示:

盘车装置在经过减速箱后,引风机转子的旋转速度为57r/min。盘车装置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为了能够为满足电动机容量的备用系数提供支持的。

2.2 离心风机的材料和结构

离心风机在生产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本着高效、经济、耐用的原则进行材料的选择,而离心风机的结构选择过程中,经济、耐用是主要的原则,更为主要的是离心风机的工作效率。离心风机的外壳材料以A36的入口箱的侧板材料为主,轴承衬里组分以铅基巴氏合金为主,叶轮的直径以3631和2026为主,中心距分为6064mm和3308mm两大类,风机的叶片都是选用的翼型形状,且转速都很快,引风机的外壳材料里有陶瓷护板主要是为了增加引风机的耐磨度。

2.3 烟风系统的匹配

对烟风系统进行匹配主要是为了使机组的辅助设备和系统的运行都能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把烟风系统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要想机组的烟风系统能够相匹配,在机组的风机设备、电动机等辅助设备的选择中,就要开始考虑与烟风系统的匹配度了,辅助设备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可虑以下几个方面:轮、叶片、中心板、轴承等,要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考察,以保证机组烟风系统的高工作效率。

3 烟风系统调试出现的问题

3.1 引风机的启动过流

在对引风机进行单体启动调试时,通过盘车装置来进行主马达的启动,在风机启动的过程中,风机的速度会受到启动过流的影响,会将过流保护动作的保持时间延长至18s左右,而在电流通过中压开关室之后,电流表会将风机启动时的电流数显示出来,会发现最大电流也没有超出引风机额定电流的多少。随后对控制回路进行检查,控制回路中的电流和通过中压开关室的电流一样,都没有比额定电流多出7~8倍,通过将引风机中的启动电流作积分处理,如果在厂家规定的时间内,电流的积分数值超过了规定的数值,那么,就需要发电厂与生产厂家联系,并在厂家默许的态度下,提高规定的数值数。在规定数值提高之后,再对引风机启动几次,而引风机启动过程中的电流积分比引风机规定的数值之间的倍数都会小于7,引风机启动的过程中也就不会发生启动过流的现象了。

3.2 辅助设备的性能

在烟风系统调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风机中的调节机构不完善,性能也不好,针对这种情况就不能对其使用平常的调试方法了,如果在烟风系统正常运行时,对其进行调试,将会使炉膛内的负压波动加大。如果在调试的过程中,出现马达的温度过高,或者是马达的运行力度不够等现象,就需要将出现这些异常情况的马达进行更换。在烟风系统的调试过程中,除了关注一些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外,也要把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纳入考虑的范围。

4 结语

机组容量的不断加大,会给锅炉造成很大的压力,机组一旦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的时间过长的话,这就表示电网中的负荷之间的差距又加大了。因此,在发电厂中,一定要注意锅炉烟风系统的运行情况,不断对烟风系统的设备进行调试,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的解决,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蒯狄正.扬二电厂600MW机组启动调试中的问题分析[J].电力建设,2010(01).

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展示;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19-03

每次参加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不仅给人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思维火花的碰撞。现试图通过剖析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特点,结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谈几点体会。

一、本次全国活动的主要特点与亮点

1.活动形式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本次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活动主题是“强化体育专项教学改革,优化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呈现教学观摩、器材展示、体育室内健康课展示三大板块。

其中,教学观摩所展示的内容不但有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大类内容,还有花样跳绳、三步球等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内容。

室内健康课小学展示了6堂课,分别是一年级的“男孩和女孩”,二年级的“我的情绪我做主”和“交通安全记心上”,四年级的“保护视力”,五年级的“合理饮食促健康”,六年级的“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内容涵盖面广、趣味性强,认可度高。

启示:基层每一次教研活动必须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为了达成这一主题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形式?具体包含哪些内容?这样才能使活动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才能使活动更有实效。

最近几届的全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观摩展示活动中所选择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一线的体育教学中所选择内容却相当有限,特别是体操等安全要求相对较高的内容几乎难以见到。“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十分突出,相当部分学校、老师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测试内容进行教学。其中初中学段更为突出,基本上日常课堂教学内容包括体育中考内容和体质标准测试内容两大部分。因此,常态教学中如何出现更多的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各大系列中的内容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日常教学中,在注重体育实践课教学的同时还需加强健康知识的传授。

2.教学手段生动多样,利于目标达成

教学手段是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常用的体育教学手段有挂图、模型、多媒体、哨、录音机、各种器材等。[1]

本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小学各有一节课使用了我们常态课中比较少用的多媒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月23日下午,上海市民立中学夏促焕鲜χ唇叹拍昙逗嵯浞滞忍绞保结合教师示范,利用ipad对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的标准动作进行慢放,让学生对横箱分腿腾越技术动作、结构有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了解,以帮助学生学习横箱分腿腾越。同时,夏老师用ipad及时拍摄学生的练习情况,通过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的对比,便于学生剖析自己动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横箱分腿腾越技术。

5月24日下午,一节少年拳第一套25分钟片段课,侯晓梅老师采用了以下教学过程: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少年拳第一套所要学练的动作并让学生模仿练习。接着根据学生模仿练习的情况,老师进行了针对性的动作示范、提出新的学练要求后,学生再次进行少年拳第一套的练习。随后结合电脑,每组进行观看、对比、分析和练习。最后,在逐一动作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少年拳第一套串联动作练习。

5月24日下午三节高中跨栏跑,三位老师所采用的器材各异。广东省中山市第二中学李晓芸老师采用的软栏,降低了练习难度,提高了练习的安全性,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武汉市第十二中学戴艺老师采用小垫子与栏架配合,在小垫子上的辅练习和完整跨栏动作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栏架中进行完整动作练习,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不断尝试和体验,让学生在循循善诱中体会跨栏成功的快乐。浙江省金华市汤溪高级中学陈京来老师使用的是墙体、橡皮筋和软棒。利用墙体练习摆动腿技术动作,橡皮筋限制摆动腿抬腿高度,栏架侧面安置软棒以降低练习难度,增加运动的安全性。

启示:教学手段、方法、过程都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器材资源显得更有意义。同样,在基层教研活动中,关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运用的有效程度理应成为教研活动中应关注的一个话题。

3.加强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监测

练习密度是指在一节体育课中,学生练习密度的总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之比。合理安排学生的练习密度,有利于学生掌握身体练习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运动技能,有利于学生体能的提高。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身体特点,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体质与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2]

由于近些年来渐渐地忽视了对课的练习和运动负荷的检测与评价,体育活动中必须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相应产生的练习密度被有所忽略。本届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工作人员用仪器对课堂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进行监测,并及时将测试结果告知点评专家,大多数专家能结合监测数据来点评课堂教学情况。

启示:余立峰通过查阅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15种《学校体育学》教材,发现本轮课程改革以前出版的更注重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的描述,对该内容的描述列入到体育课的准备与分析(或体育课的评价)的章节更多。课程改革后出版的就出现了没有涉及或者有所涉及但描述非常简单笼统的情况,比如有的教材对于教案编写中练习次数和时间的要求,只是在编写体育课教案应考虑的问题中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做了相对简要的阐述,并没有详细说明练习次数和练习时间的概念、计算方法等操作性要求。但最近几年出版的《学校体育学》中对体育课练习密度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因此,教师在接受大学教学时由于教材的原因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者是大学教师不加以补充,导致学生缺失这个知识也就不足为怪了[3]。结合本届活动中根据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测试数据进行点评的情况,认为很有必要加强对青年老师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与指导。常态教学中,引导老师们加强课时练习时间与练习次数的设计,以保证课时教学中的练习密度。

4.强调体能练习,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

5月23日下午,广东省东莞市石排中学徐路嘉老师执教横箱分腿腾越,以探索“初中学生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相长的教学”作为本课的设计思想,通过将俯卧撑、俯撑顶肩推手击掌、站立推手等体能素质,植入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使体能素质与运动技术互为渗透,促进共同发展[4]。专家点评时也认为:课中适时穿插课课练,将课课练内容穿插于横箱分腿腾越学练中,面向全体和“体能+技能”这两个方面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徐老师的体能和技能的组合,并不像以往体育课中的一样,先进行技术操练,等技术学练结束后再进行相应的素质练习或课课练。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的最大好处在于学生利用等待横箱分腿腾越练习的时间进行适当的体能练习,且所练习的体能练习内容辅助于主教材横箱分腿腾越。这样的体能练习内容既充分利用了课时时间又促进了主教材技术的操练。

启示:浙江省率先提出了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来构建单元内容,认为这是要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条基本路径[5],并在多次省级教研活动中加以实践与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应尽可能将课课练融合于技术学练中。结合主教材,合理搭配“课课练”,在进行“投掷实心球”这一内容时,通过俯卧撑、引体向上、顶桥等方式积极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柔韧性,为投掷实心球教学打下基础。根据技能形成特点,有效渗透“课课练”,如“双杠支撑摆动前摆下”,在学习该内容前期的课就应该有目的安排上肢力量的素质练习,同时在杠上学习该动作后安排相关上肢力量练习等。单元统筹设计,系统落实“课课练”。例如,排球垫球教学中一共4课时的单元,每节课“课课练”结合打球运动专项素质,如第一课时采用提高下肢力量的助跑摸高、原地纵跳等内容;第二课时发展灵敏素质练习,做低姿往返摸线跑、梯次折返跑等。[6]

二、本次全国活动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1.仍有部分课“作秀”

如某节跨栏课,有好多听课老师认为:如果让学生热身后,直接进行连续跨越三个低栏的练习,其效果与通过一节课学练后的完整练习几乎不会有什么差异。

启示:借班上课,是目前教研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上课老师来自其他学校,不可能将自己的学生带至上课学校进行上课。那么,如何保证参与上课学生的学习起点与上课老师所预设的起点保持一致成为借班上课必须控制的因素之一。如初一的远撑前滚翻第一课时教学,应保证授课对象的学生会前滚翻,但没有学过远撑前滚翻。那么,借班上课的老师就可以在复习前滚翻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进行远撑前滚翻的教与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水平,才能使听课老师有更多的借鉴之处,真正起到教学研讨的效果。

2.精讲多练仍需进一步加强

可能是借班上课的缘故,也可能是所学技术难度较高,有部分展示课中老师讲得过多、过频,而影响学生学练的时间。点评专家在点评横箱分腿腾越时,值得商榷的问题的第一条便是“体育课不能局限于说教,应该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时间”。

启示:“精讲多练”目的在于教师的讲授和示范转化为学生自己积极思维下的学习,通过学生大量的练习与感悟,促使学生从不知到知,进而掌握运动技能。常态课教学中或基层教研活动时,要求上课老师理清每一学练步骤的目的,根据目的去设计该片断中应该向学生说些什么,示范时观察什么。如脚内侧踢球,首先老师做完整示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由哪几个环节组成,因此,老师可以边慢速示范边讲解脚内侧踢球的五个环节名称即可。踢固定球是脚内侧踢球的其中一个练习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确支撑脚和摆动腿与球的关系,那么老师讲解时讲清支撑脚与球的关系、踢球脚触球的部位和击球点、该练习的方式和要求即可。示范踢固定球时,让学生观察支撑脚的站位、摆动腿的摆法。为让学生更好地、快速地弄清楚脚触球的部位和击球点,教师可拿一只足球(事先用粘贴纸表明脚触球部位),边演示边说明脚触球部位和击球的点。同时,每一练习是否有效,也应根据这一练习设计的目的,结合动作要领适时进行点评。

3.需进一步重视课堂常规

季浏教授在本次闭幕式讲话中指出:有的课在开始部分不安排见习生、不检查服装,在结束部分不组织学生收还器械等。

启示:课堂教学常规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素,也是避免伤害事故发生的有力举措,是对师生双方提出的基本要求。日常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课前认真布置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并检查自身的仪表服装,提前到达上课集合场地等待上课;上课铃响后等体育委员向体育老师报告出席人数后,师生互相致敬问好,若有迟到同学须喊报告并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同意后方可入列;课中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特别是投掷课时尤应强调这一点;下课时师生应互相致敬和道别,待老师宣布“解散”后学生方可解散。

4.合理安排体能练习

本次展示活动中有些课中的体能练习安排并不十分合理。如点评专家点评跨越式跳高课中的体能练习时指出:体能练习以双人单脚跳、多人单脚跳、游戏赛龙舟为主,跳高本以腿部运动为主,如果体能练习中加强发展躯干和上肢力量的练习可能会更合理一些。

该课时的体能练习不同于前面所提及的“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的练习,前面提及的体能练习是在等待练习横箱分腿腾越时与主教材相匹配的辅练习,而跨越式跳高中的体能练习类似于传统体育课中的课课练,其目的在于通过课课练,促进学生的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建议”中指出:应在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安排一定的时间,选择简便有效的练习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发展学生的体能。[7]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关注技能传授的同时,合理选择和安排体能练习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既可以在主教材学习时,结合主教材进行配套的辅练习,即寓体能练习于技术学练之中;也可以在主教材学练结束后,根据身体全面发展原则,通过上、下肢搭配的形式开展相应的类似于课课练的体能练习。

参考文献:

[1]邵伟德.体育课堂有效教学与例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102.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29-230.

[3]余立峰.编写教案中应重视练习时间和次数的正确描述[J].中国学校体育,2011,8:29.

[4]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学观摩暨体育器材展示活动教案集[C].2015:80.

[5]余立峰.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16.

篇3

关键词:文化市场体系;运行机制;文献综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6-023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文化市场及其体系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关注。然而,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市场经济体系发育尚不很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则更加不完善。目前,我国对市场体系的研究较为丰硕,但对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方才起步。据统计,我国中国知网查询市场体系共有记录 24379 条,文化市场共有记录9656条,查询文化市场体系共有记录387条,其中29篇杂志文章,其他为报纸或年鉴,缺乏理论性。从当前所阅文献来看,关于文化市场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间接研究比较多,但直接研究较少,只有2篇文献中提到过文化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现就文化市场体系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回顾,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本部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分析。

(一)文化市场体系的基础理论及其思考

这是国内学者研究得比较多的角度,主要集中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定义、构成和作用、特点、发育障碍因素和文化市场主体等方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相应的定量研究还比较少,值得进一步深入。王慎之(1994)系统地对文化市场的基本内涵做了详细解释,并对未来的文化市场发展趋势做了远景展望①。金明(1994)指出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艺术事业也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文化艺术事业有其自己的发展规律,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来发展②。杨运泰(1996)重点论述了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性质和特征,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特征做了详细解读③。王勇风(2007)认为文化市场经营内容与文化商品相关,表现出突出的独特性④。包国强(2011)对文化市场主体做了深刻分析,并就怎样培育文化市场主体给出了具体建议⑤。罗紫初、秦洁雯(2014)重点阐述了文化市场体系的内涵、结构,特征等⑥。祁述裕、孙博、孙凤毅(2015)强调即使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且文化市场有局限性。文化市场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化所承载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我国文化市场尚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弥补文化市场失灵的不足,引导和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 ⑦。

(二)文化市场政策及体制研究

曹巍嵩(2010)中对构建公平、公开、公正的文化市场新体系的基本思路方法等做了探讨⑧。雷小龙、张飞鹏(2011)从文化市场构成要素出发,探讨了近年来文化市场主体规模的趋势、资本投入市场运作后产生的新问题、新型文化业态发展对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法规制定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提出相应对策⑨。

(三)文化市场发展现状、趋势、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孙婧(2015)指出文化全球化威胁到我国文化市场安全,并提出了巩固和增强我国文化市场安全的对策建议⑩。周丽华(2010)就文化市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做了探究B11。刘继萍(2013)分析了文化市场的突出问题及相应对策,以期推动文化市场的监管立法B12。

(四)对文化市场管理的研究

路宁、王异异(2008)认为文化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是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诸如文化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经营者素质不高和监督不力。为此,我们必须不断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规范市场、强化管理、全面提升经营者素质、建立多渠道的监督机制、加强宏观调控B13。李国传(2011)则探讨了作为特殊商品的文化产品进入市场后,带来了一系列的巨变,例如经营思想作风、管理体制、消费观念的变化,文化市场也出现了供与求、中与外、义与利、雅与俗、主旋律与多样化等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关系到文化市场的管理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需要予以回答和解决B14。王宏伟(2012)、钱崇套、赵敏(2003)等皆对文化市场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管理措施。

(五)其他国家文化市场发展对我国的经验与启示

万欣荣(2006)重点阐述了世界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市场的影响,也探讨了我国文化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B15。黄先蓉,徐唯(2014)指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政策方面都有可供我国借鉴的合理成分,特别对我国文化市场在供给机制,市场倾斜配置,明确非政府文化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其提供必要的职能空间等方面有所启示B16。孙惠柱(2011)认为我国可以参照欧美国家对营利性的文化产业和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的区分,及其文化组织的经济构成的经验,进一步发展我国文化B17。郑海平(2013)从美国文化市场监管这一视角切入,在概括监管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在几个文化市场监管的经验,以期能给我国一些启示B18。与此类似的研究还有程雪阳(2013)等。

(六)文化市场及其体系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

孙春波(2005)指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一同作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物,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其在关注考察及正确理解把握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概念的前提下,对文化市场及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做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两者是在互动发展中激励着文化经济的增长B19。

篇4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理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连接石油生产、交换与消费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是由传统的石油现货市场和中远期市场发展而来,当石油期货市场逐步发展完善之后,现代石油市场就逐步形成其完整的体系,石油价格机制也日益完善并发挥调节市场资源的作用。

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石油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石油市场体系;二是在各市场不断创新完善的市场经济交易制度基础上发挥调配资源作用的市场机制;三是有序竞争的市场主体,包括石油生产商、炼油商、石油贸易商以及金融机构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由这三方面结合并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

与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相对应,现代石油市场价格也形成多个相互影响的市场价格体系。如果忽略原油及油品品种的不同,石油市场价格体系大致可分为石油现货市场价格、中远期合约市场价格与石油期货市场价格三大类,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石油现货价格以石油生产及运输成本等为基础,随着石油市场供求状况等实体经济因素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受到石油期货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石油期货价格在石油现货价格基础上,更多地受到人们对未来石油供求预测和评价的影响,从而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而中远期合约价格处于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更多地取决于生产成本及供求双方合作关系等因素,受到期货价格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价格在合约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现代石油市场机制的作用机理体现在石油市场体系中各个市场价格的形成及相互影响上。石油现货市场价格更多地受到即期市场供求状况变动的影响。如,飓风对炼油设施的破坏,导致一定时期石油加工产品市场供应的减少和需求的相对上升。这些产品的供不应求直接导致了其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由于石油现货价格上升,石油供应商的收益就会上升,从而刺激各国石油炼制商满负荷生产,在一定时间后,市场供应数量增加,缓解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这时市场现货价格开始下降。这个由飓风引起的市场供求变动导致价格升降的过程,就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调节石油资源供应的作用机理。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引入人们预期因素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到石油期货价格形成与变动的情况。当石油现货市场的油品供不应求时,如果人们预期未来较长时期情况都不会改观,那么,人们就会估计未来油品价格必然上升,于是一些投资者就会买入相应的期货产品,从而增加了市场上该期货产品的需求,结果期货市场更加供不应求,其期货价格将上升。如果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越多,期货价格上升的幅度越大,并有可能超越市场实际供求不均衡应有的价格上升幅度。因此,在石油期货市场上人们的预期对期货价格的这种作用方式,明显带有金融市场价格变动特征,因而石油期货价格变动反映了石油期货的金融特性。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保证我国长期石油安全供应的重要的制度基础

(一)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价格信号可以反映地区石油供求状况

现代国际石油市场的价格信号是石油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水平的高低不仅是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也是影响市场供求的重要指标。石油价格水平的变动有其客观的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一个完善的开放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其石油市场价格机制将不仅反映国内市场供求,而且反映当地及周边地区石油资源的供应状况,并在价格信号的作用之下调配世界范围内的石油资源。

在讨论国际石油定价权时,我们不能脱离石油市场体系孤立地分析石油定价“话语权”问题。如果缺少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支撑,争夺石油定价“话语权”就缺少实现的制度基础。

国际石油市场有个现象需要解释:石油大买家并不一定能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这似乎有悖常理,买的数量多,节约了交易成本,对买卖双方都有利,应该得到优惠的批发价格,至少也不应该出现价格上涨的结果。反过来,在石油总体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大买家使得市场供应紧缺状况加剧,价格上涨也应该是合理的。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这两种解释并不合乎实际。因为比中国更大的石油大买家美国,其购买价格相对中国的确低一些。那么如何解释这其中的道理呢?

其实,现货价格与中远期合约价格是不同的。美国大量的石油进口是通过长期合同方式,其价格早已确定,基本不受现货市场价格短期变动的影响;而中国购买石油有相当部分是在现货市场上,现货的需求量增加必将促动现货市场价格的上升。另外,在现代国际石油市场体系下,具体到石油期货市场,一个大买家的出现,首先触动的因素是人们的预期,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作用机制推动期货价格的上升,期货价格反过来再影响现货价格。在由现货市场、中远期合约市场及期货市场组成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中,市场机制将价格与供求,以及人们的预期、国家政策、企业竞争策略等等因素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影响石油价格的传导机制。 因此,要实现我国对国际油价的影响,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和顺畅的信息传导机制,否则,我们国际油价“话语权”就缺乏现实客观的市场基础,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因此,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是获得石油“话语权”的制度基础。

(二)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用于调配国际石油资源以保证我国石油供求平衡的是一种制度

目前在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尽管通过几大石油企业的努力保证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但我们明显感觉到我国尚缺乏一套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来确保长期石油安全供应。比如,我们在做石油进口贸易过程中,除了长期合约外,还有近一半的进口量集中于现货市场购买。而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远大于中远期合约市场,导致石油进口价格方面的隐忧。原因就是我国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不完善,我们靠的是石油企业,而不是一种自发运作的市场机制来保证市场石油供求的平衡。

如果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我国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第一,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可以培养更多的有实力的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行业的竞争。如果我们拥有一套完善的有效运作的市场机制,就为我国石油企业,特别是一些正在成长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个竞争规范的市场经济环境。这个环境是由一些规范的资格认定、市场行为规范、交易规则、行业法律及条例等营造起来的,在这些规范和约束下以及开放竞争的环境中,逐步培育出更多的懂得现代石油市场规则,熟练掌握石油交易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石油企业。这将壮大我国石油企业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竞争力量,更好地保证我国的石油供应。

第二,拥有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就意味着,我们拥有有效的市场机制,能向国际市场准确传递中国石油供求信息,从而保证价格信号能够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而目前由于缺少有效的信息传送渠道,导致中国石油需求信号失真。当然,这里也不排除国际市场上人为炒作中国题材的影响。由于人们的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期货市场上价格的变动常常出现不理性的过度反应也属正常现象。近年来,有人把石油期货价格上涨归结为中国因素,这显然夸大了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影响。事实上,相比美国6亿吨和日本2.5亿吨的石油净进口来说,中国的1.6亿吨的石油净进口量并不大。不过,这种情形也提醒我们,已经到了应该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时候了。我们应以市场传导机制和市场信号传递我国石油需求的结构与数量及价格信息;而不只是把石油进口更多地集中在缺乏安全感的国际石油现货市场上。

第三,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完善意味着,中国完全能够按照国际石油市场的规则行事,这将吸引更广泛的交易方参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运作。市场交易活跃是成功市场的标志。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交易活跃,首先获益的是市场所在地区,其石油供应能得到保证。而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旺盛则表明期货价格对其他相关市场价格的影响更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该地区该产品的价格走向。

由上所述,完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将奠定我国石油长期供求平衡的制度基础。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完善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与加强国际石油合作是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国际石油资源的地域分布特点,以及国际石油市场垄断竞争的特点,决定了国际石油竞争是建立在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基础上的垄断与竞争共存的。建立完善的现代石油市场体系,也为我国的国际石油经济合作奠定必要的制度基础。

三、积极推动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及其监管体系的建设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首先应完善两个方面的架构:一方面是石油市场体系、市场基本制度及主体建设,另一方面是市场体系运行所需要的监管体系及必要的监管法律与手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计划分步骤地积极推进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

目前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并不完善。自2006年8月上海石油交易所成立,11月大连石油交易所成立,2007年11月8日上海石油交易所的西部交易中心挂牌以来,我国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市场建设正在逐步推进。自2004年8月25日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以来,其交易活跃,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我国燃料油期货价格走势尚落后新加坡1到2个交易日,燃料油期货的价格引导权还在新加坡期货市场。这说明,我国的石油期货市场建设已经得到稳步发展。但由于国家对原油市场准入的管制及成品油市场价格及准入的管制等,今后我国石油市场体系的发展可能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我国石油市场体系建设向前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国现代石油市场建设要逐步建立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石油现货及中远期合约市场,并在现货和中远期合约市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现代石油期货市场。在现货中远期市场建设中,着重市场基本交易制度的建设,积极推进电子交易市场建设。在期货市场建设中,应积极发展原油期货市场和成品油期货市场。一方面,我国目前原油价格水平已经与国际接轨,可以设想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期货市场,形成一种国际性原油交易基准价格,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期货和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布伦特原油期货相抗衡。另一方面,建立一个能够反映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结构、季节特征的成品油期货市场,形成国内成品油基准价格体系,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依据,科学引导生产和消费,合理配置石油资源。

(二)积极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市场主体

石油市场体系建设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市场交易主体。市场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是石油市场体系发展、完善的基础。目前,我国石油市场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大石油公司垄断。未来我国石油贸易市场主体应该是中石油、中石化等国营贸易企业为主体,允许众多非国有石油公司存在的开放的多寡头市场竞争结构;与此同时,允许国际石油公司及被批准的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等参与市场竞争,最后形成各种石油市场主体竞争共生的市场格局。

首先,应重视和发挥民营资本的特点和优势。石油行业中存在一些小规模的石油工程项目,小企业就能胜任,则可以民营资本弥补大企业生产服务方面的缺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做大,特别是由民营资本联合建立起来的企业。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

其次,要鼓励我国石油企业进行跨境并购发展壮大。就所拥有的资产、产量或储量而言,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国际石油巨头,从参与石油跨国经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的角度看,有必要壮大我国石油企业的实力。而跨境并购是中国石油大公司实现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第三,应允许有资格的国际金融机构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参与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运作的国际金融机构必须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资格审查,这与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步伐相适应。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对资本市场的管制逐步放开,我国石油市场的参与主体将会增加。

(三) 建立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保证我国现代石油市场体系运作能否成功的关键。没有有效的监管体系,政府就不能放松目前对市场的管制。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体系,市场运行一旦出现混乱局面而无法有效控制,将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家石油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门统一的石油监管组织体系――能源部的建立,这是保证石油市场有效监管的体制保证,逐步建立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多层次石油监管组织。二是石油管理法律制度建设,应由石油监管组织部门负责。三是监管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监管法律制度。国家监管的领域主要包括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和管道运输、销售两个领域。就石油勘探开发领域而言,政府应积极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企业参与油气行业上游领域的各项业务,打破几大公司对上游油源的垄断。就管道运输、销售领域而言,石油、天然气特别是天然气的管道运输、销售、配送等应是政府重点监管的领域,具体的管理工作由能源部下设的能源监管部门承担。

其次,石油立法是政府监管部门行使监督权力的法律依据。石油立法有三个层次:一是法律,对石油基本活动的基本规定;二是政府或政府部门的法规,通常是根据某法律的授权另外颁布的实施细则或有关法规条例;三是政府部门对特定事项的具体决策,如许可证、批准工作合同、批准开发计划或销售合同等。三个层次形成一套完整的规范石油市场经济行为的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四)建立政府的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

应逐步建立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管理体系。需要强调的是,应下决心建立国家宏观层面的甚至是东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市场信息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是为政府监管市场而建,是基于企业的生产、交易、库存等基础数据的更为宏观的数据。甚至有些预测数据需要组成专家团队,以模型的方式滚动预测,形成年度系列数据。例如可参照EIA的库存周报形式,披露我国的石油库存信息、销量信息以及追踪整个市场的供求及价格变化的情况。根据这个体系提供的信息,政府可及时监测国际国内石油市场变化趋势,必要时提前做好市场调控的准备。

(五)建立政府可动用的石油储备体系

篇5

[关键词]辽宁;农村市场体系;格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11-0046-03

农村市场体系是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物质基础。农村市场体系主要包括农村的农产品市场、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和日用工业品市场。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市场配置农村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领域更为宽广。党的十七大对健全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及农村的市场体系建设已经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必然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一、辽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村市场,伴随着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较快增长,除了传统的集市贸易市场外,各种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以及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在内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多元化农村市场流通主体,且农村市场仍处于发育过程中。就目前而言,我省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在参与流通的各类农村市场主体中,除了传统的国有商业组织(如国营粮食收购站等)外,近年来相继出现了诸多形式的经济组织,形成了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在消费品流通中(包括工业消费品和农副产品),农民经纪人、个体运销户及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已成为农村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对活跃农村市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居民选购生活用品的场所呈多样化。随着农村商业网点的普及,农村居民购买日用商品已经非常方便。村里、乡里的商店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农村居民购买日用生活消费品的需要,村、乡的商店成为农村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的主要场所。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使得农村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大大增强。

3.农村市场以现货交易为主,订单交易仅部分品种使用。现货交易简便、灵活,适用面广,几乎无信用风险,一直是农村商品市场被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目前,在农村生产资料、工业消费品的交易普遍使用这种交易方式。即使在农产品交易中,也多采取现货交易。但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推进,订单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4.城市中的农副产品市场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与农村市场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目前,我省各城市的农副产品市场、消费品综合市场和生产资料综合市场中,普遍都有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交易,这些市场与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在货源购销方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城市人均收入和人口密度都高于农村,使得各种消费品包括主要农产品的消费,多半流入和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因此,虽然总体上农村市场数量多于城市,但大型的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和批发市场,主要集中在城市。另一方面,大中城市的相关生产资料也源源不断地流入农村市场。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一些在国内和省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市场。其中,较著名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有沈阳果品批发市场、北镇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北票蔬菜批发市场、凌原八里堡蔬菜批发市场、绥中果菜批发市场。这是农产品流通向现代化市场转变的重要标志。预计在今后一段时期至少在2010年前后,我省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还将在城市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不断完善其功能。

二、当前辽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辽宁农村现已初步形成多元市场主体参与的、涵盖农副产品、工业消费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体系,农村市场已成为我省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城乡之间、产需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但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不相匹配的地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是渐进的。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率先从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开始,逐步扩展到生猪、麻类、糖料等农产品,放开价格控制,实行市场调节,虽然出现过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但改革基本获得成功,价格和供求最终由市场调节,并趋于平稳。但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特别是粮食和棉花,至今还没有完成流通体制的改革。新一轮的改革虽正在进行,但还没有进入规范化的轨道,距离真正建立规范化的市场化流通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妨碍公平竞争的行政壁垒,如排斥外地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分割市场的规定,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等行为在一些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制约了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

2.缺乏统一规划,市场总量和布局不尽合理。目前我省农村商品市场总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同时俱存。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投资的盲目性,造成市场体系建设的混乱,使一些地方出现“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如有的市场选点局限于行政区划,未能充分考虑商品流通的流向、流量和市场辐射范围等问题,最终出现“有场无市”。而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农产品产地,由于缺乏资金建设市场,又存在“有市无场”的情况。

3.注重硬件(形式)建设,忽视软件(功能)建设。在农村商品市场建设中,注重形式,忽视软件功能的现象比较普遍。多数地方注重市场场地的建设,忽视流通服务(运输、邮电通讯)、市场主体的培育以及市场规则的建立,长期停留在出租铺位的简单物业管理层次上。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以传统的现货、对手交易为主,结算还不普遍,会员制、竞价拍卖、远期合约交易和期货交易方式没有广泛采用。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尤其缺乏贮藏保鲜设施、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一些农村市场特别是集贸市场建筑简陋,大棚式、露天市场多,基本设施不完善,更谈不上应有的功能了。

4.市场法规建设滞后,不规范交易广泛存在。尽管我省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成,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不足,政出多门,市场准入管理不到位,交易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广泛存在。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的商品质量检测制度和必要的检测设备、手段,农村市场中假冒伪劣问题严重,严重危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诸如农药化肥的残留等问题,在农村产地市场如不能及时准确检出,流向城市,将给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造成危险。另外,一些地方还存在欺行霸市和行政管理乱收费的现象,也加重了交易双方的负担。

5.农民进入初级市场,组织化、合约化程度较低。目前,农民在生产前签订购销合同(订单)的不多,大多是先生产产品,再寻找收购者。销售行为分散,有组织的农民很少。因此,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谈判地位低。而各种农产品协会,多偏重于农产品生产,真正组织农民进入市场、实现农产品销售的组织很少。

三、加快辽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的对策

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的交易和流通方式,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应把构建现代流通方式作为重中之重,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传统交易和流通方式,构建农村商品市场新格局。坚持推进城乡市场的双向开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循序渐进的原则。

1.强化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需要的体制和机制。目前我省仍有40%以上的农村人口,“三农”问题解决不好,社会就不会稳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地区农村商业和流通落后的状况,已对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农产品及加工产品不能及时卖出,另一方面工业品进不来,产业链延伸受阻。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我省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管理涉及诸多部门。近年来,政府机构经过多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门过多、自成体系的问题,但职能部门分工交叉、职责不清、政策不统一、管理不到位和部门利益化的问题仍然没有彻底解决。因此,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理顺各部门职能分工,形成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又相互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不错位、不越位,形成推动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合力,以加快农村市场体系的全面建设。

2.统一规划,加大投入,规范建设。一是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制定全省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及实施纲要,从宏观上加强对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使农村商品市场的建设实现从无序向有序、从分散向规模、从传统向现代、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扭转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二是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把农产品市场建设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纳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改变当前农村商品流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同时,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社会和民间资本,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方便农民购物消费。引导投资发展现代物流业,增强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配送能力,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支持和鼓励国内农村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和与农业相关的大型企业等利用国际农业组织、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带有援或优惠信贷条件的资金,加快完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的建设。

3.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针对农村商品市场建设软、硬件相对落后的状况,成立由有关部门组成的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对涉及农村商品市场建设方面的相关政策进行协调;对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投资方向、建设重点、管理等进行调研;把分散的有关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政府在支持公益性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和信息传播的同时,应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信息化的建设,积极引导和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全省集中统一的农产品商务信息平台并将其延伸至经济欠发达地区,为农民提供即时性、适用性信息和分析、咨询、策划等服务,开展网上撮合交易并逐步向商业化运作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交易中的科技含量和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民流通中介服务组织,以解决不断拓展市场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在登记注册、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其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