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7 15:58: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独立思考的精神,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曾有一名北京大学的教授做过调查,问过各行各业的不少人“回顾中学时代学过的数学,你受益最大的是什么?”他们几乎一致的回答是,以平面几何为代表的数学课教会人思考,教会人判断是非,讲清道理,培养合理的质疑精神,清晰的思维和表达,让人受用一辈子。
是的,这种素质的养成,是中学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尽管它不能直接用于解决问题,却给予人们一种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引导人们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把零散的知识梳理整合在一起,变成相互之间有着密切关联的整体,清晰的思维是将来做好任何工作所必需的。换言之学生从书本上学的数学知识多会还给老师,可心理的逻辑永不改变位置————那些中学学到的思维方法与人生观点是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
从科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从12岁左右开始进入智力发展的黄金期,不但要获取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数学之所以成为贯穿中学教育的一门主课,正因为它肩负着理性文明启蒙的使命。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尤其重要,不说远的,前一段日本福岛地震核辐射引起的全国各地抢购食盐的风波,暴露出那种唯上的、从众的思维定式今天仍在社会上占有统治地位。在当今提倡创新精神的同时,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显得更为重要吗?因为在数学单纯的环境里,一个孩子才敢于理直气壮的对大人说:“我是对的,是您错了”既不迷信家长也不迷信老师,相信逻辑的力量。这种自信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用数学培养孩子明辨是非这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基本,可以说,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是思维的体操。
怎样培养独立思考精神?莫衷一是。“课改”,“教改”大潮一浪又一浪纷至沓来,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每间数学教学的课堂。从内容到形式都与传统颠覆着,作为教学设计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们,呕心沥血,惟恐课上的不生动,形式不新颖,内容渗透的不到位,目标体现的不具体。欣喜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表达和说理能力方面有了进步。但是也体现出了不少弊端,教材过低的估计学生的理解力,学生稍一问为什么就要等待“螺旋上升”的下一个循环,而练习和考试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理解力,往往是九年级的中考题就编进七年级,这里刚认识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别方法,马上就让学生在正方形里找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有些老师曾笑侃“刚学会走路,就要飞了”,于是学生明显在逻辑思路的推导和独立思考方面裹足不前。
同时教学与考试的脱节带来了更繁忙的工作,老师忙着返工补充更深层次的内容,学生也忙着钻研难度更大的练习,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许多课堂创设了生动丰富的情境引入课题,但是数学化加工程度不够,学生感知不深,教师在引导进行学生思维训练时,只停留在情境的生活层面,不敢过多过细数学化深加工,怕与新课改要求相违背,因为教材设计没有相关的训练,顾虑重重,以致“水到渠不成”,学生只重视“是什么”,忽视“为什么”,在解决问题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比较多,一到独立解决综合能力题时力不从心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只能疲于奔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真的无可奈何吗?应该不是的。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最简单,却不是最好的方法。应该让学生自己搞明白,哪怕是再多给一点启发,再多给一个台阶,这样才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走上去并在思考中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学中可以
1、从审题开始、抽取本质。
我们不可否认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也不可否认创设情境的重要性。但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只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生活层面上的具体情境中,而是应该沟通生活情境与数学情境的联系,使学生在对来自于生活中的数学情境进行抽象、概括,实现对生活的超越。因此,要引导学生对具体情境进行全面审视,引导学生对具体情境(包括图画)进行观察、比较,综合、分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生活体验的过程中,把情境中的非本质因素和本质因素进行剥离,抽取出本质因素。也就是说,通过审题,逐步淡化提供的信息中的情景因素、时间因素、个性因素等对要解决问题的影响,使学生把收集、筛选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再用最简洁的言语表达出主要信息及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现情境向算理的转化。
2、抓数量关系,建立模型。
进行数量关系的训练,建立数学模型,是一种集约化、符号化的思想;是一种化繁为简的思维策略。我们的数学教学,不止是从生活出发,又回到生活中去,而是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抽取数学本质、形成数学思维,发展思考能力。
3、抓表达说理,训练思路。
无论是计算、空间与图形、解决问题,还是统计与概率的教学,都不可缺少思路的教学、说理的训练。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轨迹,就要知道学生是怎么用言语表达的;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从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开始。促进学生数学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是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抓手。
4、增思维含量,提高品质。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学生 独立思考精神 创新 情景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94-01
语文新课程标准实行以来,语文教学向多样化转变。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具有更新型的特点。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面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在课堂实施新型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1]。本文就课堂如何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精神展开讨论。
1 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心理学家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兴趣作为基础。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语文学习中也不例外[2]。小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进入积极的、最活跃的语文思维状态,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也会得到弘扬。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语文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创设情景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1激情导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文的导入可以多样化,不同的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但是所选方式一定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教师可以设置相应课文题目的悬念,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入到课文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例如,教师要上《孟母教子》一课时,就可以首先给同学们设置一个好的情景。教师可以这样说“想必同学们都有自己崇拜的伟人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他们小的时候就很刻苦努力的读书了呢?要是他们小时候生长在不好的环境中,那么他们的母亲会怎么办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孟母教子。”通过这样的情景导入,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同时也怀有一定的好奇心,能很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精神。
1.2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设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会提出一些比较苛刻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兴趣。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反而会使得学生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带来负面效应。其实,发展个性要以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为前提,要让每一位学生轻松的上课,在课堂上放松压力,完全融入课堂的活跃气氛中,完全融入课文主人公的境遇中。这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例如在学习《开天辟地》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想象出开天辟地的姿势,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做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更能够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思考主动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位置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以学定教。而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还应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上。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2.1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可以使得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爱好来学习不同的课文或同一课文的不同部分,这样在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在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学《再见了,亲人》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思考,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部分来学习,也可以选择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学,可以选择课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来学等等。这完全地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特点,而且学生在课文中学习到的新知识或由此而发现的新问题,都是自主学习的收获。总之,通过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他们的思维发展了,有了新的感受,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
2.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的学生肯定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式,而不同的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势,都可以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老师要基于这一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方法,并鼓励他们不断的进取。如在《海上日出》一课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做学习结果汇报。这样,在汇报时,有的学生就会满怀激情地描绘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有的则选择当中的词句的细细品味,有的则结合自己看日出的经历进行对比。教师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他们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让学生个性得到最好的张扬,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精神的很有效途径。
3 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精神的有效教学路径,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学生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1.培养怀疑精神,鼓励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表现在怀疑的精神上。谁不迷信权威,勇于与传统的观念决裂,敢于提出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谁就能作出创造性的发现。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树立“不惟书,不惟上”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怀疑精神的具体表现,就是敢于质疑。质疑是指对习以为常的、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疑问。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方设法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即使是学生提出古怪的疑问也不应该急于否定,要及时地对学生的问题作出积极的评价,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寻根究底,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作为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即要引导学生会疑。
2.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着眼于创造技法的训练,偏重于智力训练或思维训练,而忽视了轻松的学习心理氛围的创设。实际上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那种明朗、乐观的心情,是思想海洋中充满生机的激流;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点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力量,建立民主、平等、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愉悦自信、宽松自如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种氛围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在热烈而自由地讨论中,学生非常轻松,思维渐渐放开,不再局限于教师的问题,而是根据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五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反馈)抓起,把独立思考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以预习为例要求学生改浏览型为思考型,使预习成为有意义学习。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问题串的形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再在课上作相互交流和提炼总结。独立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作准备。
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题目老师讲了我都会,可我自己做时又不知道从何入手,这是为什么呢?”这说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他们在听课和习题课中,总习惯于跟着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思路走,当自己独立解决问题时,就感到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有余地,设法创设情景或条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既要讲清,又不能全讲清。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而某些对理解概念和规律有益的扩展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的对比以及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知识归纳,运用知识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等,要给学生留出余地,让学生自己去钻研。
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品位
关键词: 吉卜林《如果》追求真理独立思考
一、吉卜林简介
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出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曾是孟买艺术学校教师,后任拉合尔艺术学校校长和博物馆馆长。吉卜林6岁时被送往英国,在一家儿童寄养所住了5年。接着他又进了一所低劣的寄宿学校。1882年17岁中学毕业返回印度,父亲为他在拉合尔找了份工作,担任拉合尔市《军民报》副编辑。他敏锐地观察印度的风土人情,把见闻写成小品文和轻快诗,发在《军民报》上。1889年他返回英国,一年之内就被誉为当代最杰出的散文作家之一。1892年他结婚后迁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消失的光芒》、《勇敢的船长们》和被认为是儿童读物的经典著作《基姆》、《丛林之书》和《丛林之书续篇》。1902年他返回英国,定居萨塞克斯郡。后来他在南非度过很长时间。
一个世纪以来,吉卜林在评论界的遭际无疑是十分具有戏剧性的。吉卜林既是小说家又是诗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以生动描绘印度殖民地的风俗人情、精确刻画英印社会风貌而名噪英国文坛。他曾被提名为英国桂冠诗人。1907年,他又由于“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英国第一位获此奖的作家。
由于吉卜林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殖民国家向其他国家疯狂地扩张,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责为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持一端,极为矛盾,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往往既是忠心爱国和信守传统,又是野蛮和侵略的代表。然而随着殖民时代的远去,吉卜林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吐温曾热情洋溢地赞美吉卜林的作品说,“我了解吉卜林的书……它们对于我从来不会变得苍白,它们保持着缤纷的色彩;它们永远是新鲜的。”
《如果》是吉卜林写给时年12岁的儿子的一首励志诗,曾被译成27国语言作为学习的教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应常以此勉励自己,激发前进的动力。
二、《如果》的追求真理之路
1.解读《如果》
在《如果》这首诗中,诗人首先希望儿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独立思考:“如果在众人六神无主之时你能镇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在被众人猜忌怀疑之日你能自信如常而不去枉加辩论”,这是要求儿子坚定信念;
“如果你有梦想,又能不迷失自我”,这是希望儿子明辨是非;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致走火入魔”,这是希望儿子不为外物困扰;
“如果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于色/而在灾难之后也勇于咀嚼苦果/如果听到自己说出的奥妙/被无赖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术,而不生艾怨/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受天灾破灭为一摊零碎的瓦砾,也不说放弃”,这是希望儿子胜不骄,败不馁;
“如果你辛苦劳作,已是功成名就/还是冒险一搏,哪怕功名乌有/即使惨遭失败,也仍要从头开始”,这是要求儿子永远进取;
“如果你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这是要求儿子刚正不阿、不卑不亢;
最后,吉卜林要求儿子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如果他人的爱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气/如果你与任何人为伍都能卓然独立/如果昏惑的骚动动摇不了你的意志/你能等自己平心静气再做答对”。
全诗使用了多个“如果”的假设句,启发读者想象和思考,从理想、信念、处世、待人等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生中会面临的种种考验,表现出对儿子的关爱、教诲和期待。
2.培养和坚持独立思考的精神
从最先的有自己的想法到排除万难、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是指思想者、创造者的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心理自由和思想自由,是指一种非奴隶状态、非依从状态的思维,是思维破除种种束缚的一种自我展开和自我成全,是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的自由舒展。独立思考是一种最可贵的精神品格,它表现为不盲从传统,不屈从私念,不惧怕权贵,不迷信权威,不人云亦云,而是用审视的态度对待一切,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按自己符合规律的理性判断力行事。这些独立思考的特征和诗人对儿子期望是一致的。
独立思考的哲学精神对现实的批判具有真、善、美的特性。“真”表明这个批判不是感情上的任性和冲动,而是具有理性的力量,具有充分的历史必然性的内在根据。“善”意味着这种批判不是一种为批判而批判的现象和一种表面活动,而是有着主体明确的价值目标和本质批判。“美”则说明这种批判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是以感性的属人的形式进行的。吉卜林爱英国,用他的话来说,这个国家独立150年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这就是作者信仰的“真”。所以,他不愿意她受到德国人的践踏。这应该是“善”。当侵略者的铁蹄就要踏上自己的家园,他变得热血沸腾,他演讲鼓励抗战,支持自己的儿子参加抗战。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吉卜林很悲伤,悲伤的同时他感到安慰,因为儿子用生命维护了信仰的“真”,那份“美”是无与伦比的。
3.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
独立思考的精神本质实际上是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一切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之所以能不怕种种困难,克服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地坚持独立思考,说到底是出于对真理的热爱,是为了对真理的追求。真理是崇高的,是迷人和充满魅力的,是令人振奋并值得为之付出的。探索真理会使人生因而辉煌,法国作家左拉说过:“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真理。”
为追求真理会使人死而无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法国作家拉・梅特里为追求真理奋斗了一生,他感慨道:“愈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一颗由热爱真理而燃烧起来的心……一下子就转入了一个最美的世界,在那里享受天神才配享受的快乐。”
独立思考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真理,是以追求真理为其动力和灵魂的。一个爱真理的人.必定大公无私、独立自主、光明正大,他反对一切奴颜婢膝、束缚心灵、玷污精神的思想和倾向。诗人要求儿子“跟村夫交谈而不离谦恭之态/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谄媚之颜”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总之,没有独立思考,就不可能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思想的创新和理性的弘扬。而诗人认为儿子如果做到了那一系列“如果”,也就是独立思考,“那么你的修养就会如天地般博大/而你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三、结语
21世纪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从哲学的角度讲,就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对于正处在长知识、长智慧、确立世界观这一关键时刻的青少年,怎样加以引导,怎样使之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其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这是每一位家长和每一位青少年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最近几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了人们面前。那么青少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和修养呢?在诗人吉卜林的笔下,一个人应当具有的完美人格是刚正不阿、不卑不亢、永远进取,还要有自由与尊严。实际上这首诗对当今社会的广大青少年同样具有指导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在受到种种心理压力时,如果能够去细细体会和认真领悟这首诗的深刻内涵,这种激励作用就会成为提高广大青少年心理调控能力而始终保持心理健康的巨大动力。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琢磨一下这篇意味深长的诗歌,因为只有这样,我们重读吉卜林才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Kipling,Rudyard,Something of Myself[M]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ons.,1937.
[2]Kipling,Rudyard,A Kipling Treasury[M]London:Macmillan and Co..,1940.
[3]Moore,Gilbert,J.R.Kipling and Orientalism[Z].London:Croom Helm.,1986.
[4]白戈.提倡独立思考与追求真理的哲学精神.兰州大学学报,2001,(2).
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目前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思维品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创新能力的起点和前提。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途径
1.教育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
(1)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专家、学者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学有所成的事例,从历史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如在“数列与极限”一章的教学中穿插“高斯的求和方法”、“芝诺的悖论及其破译”等小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情境中懂得独立思考的科学价值;在“复数”一章的教学中结合数学的发展史,如无理数被发现的坎坷历程,让学生感悟独立思考的人格魅力。
(2)知识经济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我国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仅靠模仿照搬是不够的,只有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从创业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3)班会课上,让不断取得进步及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校友介绍自己学好数学的经验,并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具体做法作详细讲解,从学习者的角度说明独立思考的可行性。
2.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钻研思考。
以“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的教学为例,我把侧重点放在了问题结论的探求上,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从而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应用功能的理解。
推迟判断是奥斯本智力激励法的一个原则,该原则的要点是限制在畅想和讨论问题阶段,不宜过早地作出判断和批评,而要营造宽松的氛围,使讨论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不断产生创造设想,最终使思维走向灵活、深刻和全面。
3.提倡开放式教学,提高独立思考的品位。
要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方式首先就要提倡开放,绝不能“一言堂”,否则这种独立性很快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问题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例如,抛物线的焦点弦是解析几何的一个常见几何模型,我们要求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结果学生表现极为踊跃,整理后共提出二十多个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此外,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以开阔思路。如高一新教材中设置的阅读材料、实习作业、研究性学习等内容,实验班老师都认真指导、精心组织,并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探索思考。
三、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反思可以联系新旧知识,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反思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探究新的发现。历史上许多数学家的发现就是在反思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数学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求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呢?
1.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
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无论是教科书还是课堂上,数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些已经完成了的固定了的理论。课堂中教给学生的各种定义、规则、算法都是现成的结论,至于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已远离了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真实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呢?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境,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或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了解问题本质,揭示一般规律,体验数学发现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2.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同化和迁移的过程,而反思是同化和迁移的核心步骤。反思可以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3.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训练发散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反思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摆脱固定的思维模式,注意发现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完善思维过程,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应注意探索新的解题途径,寻求最佳解题方法,激发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三、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恰当选定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影响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材中选择内容。
人教社最新出版的教材几乎在每一章后都安排了阅读材料、实习作业或研究性课题,其中阅读材料往往是对本章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作简要的介绍,并且给出了资料的来源,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资料,做出一个详细的报告;实习作业往往给一种思路,要求同学根据这个思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设计解决方案,调查收集数据,分析解决问题;而研究性课题给出了研究内容,要求学生展开研究并得出结论。这些都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好的内容。
2.从拓宽知识面选择内容。
由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等方面的限制,教材中的很多内容不可能过分地展开和延伸,这些延伸的内容中很多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
3.从习题中选择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开放性,数学习题中有一部分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固定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具有发散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经验和能力水平上,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开放性问题与研究性学习的特征相吻合,因此开放性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对课本中一些封闭性问题可以改造成开放型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