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茶文化的含义范文

茶文化的含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4-03-07 14:42: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文化的含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茶文化的含义

篇1

相较于广州珠江二角洲“茶楼文化”是“都市茶文化”,即“都市化”;潮汕工夫茶文化的特征则是“精细茶文化”,即“精细化”,综合上述研究笔者认为,客家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山地茶文化”,即是“山地化”。客家山地茶文化有别于大众茶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明显山地特征的“三性”文化:封闭性(传统而古老)、适地性(顺应自然)、自乐性(自我娱乐)。

1.客家茶文化的“封闭性”客家茶文化丰富多彩,许多茶文化活动独树一帜,能独立于其他的茶文化之中,比如古代饮茶法的活化石—客家擂茶,以及客家茶文化特有的茶歌茶舞、采茶戏等,并一直流传至今,这主要是由于客家茶文化的“封闭性”。擂茶是客家人传统的饮茶习俗,也是中国古代饮茶习俗的延续。南宋《瓮墉闲评》曰:“余生汉东,最喜吸擂茶,闲时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喜吸此,则往往煮以相晌,未尝不欣然也。其法以茶芽盏许,人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肤可爱……茶,古不闻食,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号茗粥,则知擂茶者,自晋盖有之矣。”

虽然宋代开始盛行“斗茶”等清饮法,讲究茶叶的“真香”与“真味”,但是在一些地理条件闭塞的地区,古老的擂茶饮用方法仍然传承下来。客家地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客家地区地处高山、交通闭塞,加上客家人属于外来族群,而长期土客相争,械斗严重,更促使了客家人的“闭关自守”,代代相传封闭式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从而不仅保留下了古老茶文化,而且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创作形成了客家特有的茶叶艺术与文化。

2.客家茶文化的“适地性”遵循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自然规律,适应本土环境,坚持在中原文化的传承中将当地固有文化本土化,也是客家人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传承的原因。根据客家地区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将中原茶文化精髓,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改进、创新,形成一系列新的、能适应实际需求的茶文化,这就是客家茶文化的“适地性”。如上所述,为了能在荒芜漫长的商道或生活要道上“避雨歇脚”,善良的客家人创造了“茶亭文化”;为了能在缺医少药、交通闭塞的生活条件下生存下来,聪明的客家人发明了“女JL茶”并创造了高火“炒米香”型和“甜韵花香”型茶叶,执着地传承着饮用“温性”、“热性”茶的习惯和文化;为了解决生产劳动及“出门路远”的饮茶解渴困难的问题,勤劳的客家人形成了“用小杯喝浓茶”和喜爱滋味厚重的茶叶之饮茶习俗。

3.客家茶文化的“自乐性”已有学者论证,迁人广东的客家人多数都是有知识、有文化和有一定社会背景的人群。据此推测,首先,客家人具有立足本土实情创作诗歌文学和茶歌茶舞的能力;其次,客家人在长期封闭的生产生活中需要创作自己的文艺作品,来丰富生活、实现文化娱乐;第三,在客家人的生产生活中,以茶为载体的茶事活动,是他们生活中最具诗情画意、最能激感的事情之一,在这种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客家人自然的以茶事活动和茶礼茶俗等作为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并创造、传承了自娱自乐的茶叶诗歌、茶叶民谣、茶歌茶舞和采茶戏等。这就是客家茶文化的“自乐性”。“自乐性”是“封闭性”和“适地性”的必然产物,三者之间相互依存、互为促进,形成了具有显著“山地特征”的客家茶文化体系。

二、小结与讨论

综上所述,本文关于广东客家茶文化内涵和特征的研究,可归纳为如下5点:

(l)见之于史志记载,客家茶最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龙川县所产的皋卢茶等。经历唐、宋、明时期的不断传播与发展,到清代客家产茶县增加到了26个县,前后客家历史名茶增加到了30多个。据2011年统计,广东客家县(市)产茶面积达到23053公顷,年产商品茶24176吨,占全省同期的61.35%和47.03%,成为广东茶叶的“半壁江山”。

(2)传统客家茶叶以全炒青绿茶类为主,乌龙茶和黄茶类为辅。传统客家炒青绿茶的共性特征表现为“高火甜香”和“炒米香”,而乌龙茶和黄茶类表现为甜韵花香。

(3)客家茶区擂茶与大壶泡茶法、小杯功夫茶泡茶法为客家特色的饮茶习俗,众多的客家茶亭及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别具特色的客家山歌、采茶舞、采茶戏等,构成了客家茶区特有的茶文化内涵及特点。

(4)客家茶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表现为显著的“山地特征”文化。客家擂茶等饮茶习俗传承着盛行于宋代及以前古老的“粥茶法”,并代代相传;为了适应山地生存与生活而创造的客家茶亭物质遗产及“茶亭文化”,客家山歌、歌谣、采茶歌、采茶戏,并执着地传承着对带“温性”、“热性”的高火“炒米香”型和“甜韵花香”型茶叶的喜爱,等等;充分体现了客家茶文化习俗的封闭性、适地性和自乐性特征。

篇2

张凤娟(1984-),女,河南开封人,硕士,郑州华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

摘要: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汉语言学习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本文对英汉语言中有关“狗”的习语进行了分类,并从其意义及文化心理成因方面进行了对比,从而指出在英汉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习语 差异 文化因素

汉英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汉英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其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学习的难点。

关于“狗”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哺育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这是对“狗”的一种公正评价。英语中的解释为“an animal with four legs and a tail,often kept as a pet or trained for work,for example,hunting or guarding building.”由此看来,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在对“狗”的一般性认识上是相同的。然而,在习俗方面,对“狗”的态度上存在着典型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对比,揭示出汉英两种语言中关于狗的习语的意义及其文化心理成因的不同,并指出在汉英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1 汉语中关于含“狗”习语的意义分类及其文化心理成因

通过书籍、报刊、民间、网络等途径共搜集到包含“狗”的习语409条,其中“贬狗”类习语347条,占包含“狗”的习语总量的84.8%。通过逐条分析,对“贬狗”类习语中所包含的意义和感彩进行分类统计,大致分为三类。

1.1 利用狗爱吃的特点。如:狗吃桐油――吃的没有吐的多;狗舔热油锅――舔怕烫,不舔舍不得。天落馒头――狗造化;街头的狗――谁有吃的跟谁走

狗做为一种杂食性动物,很多东西都能入得其口。在旧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人的温饱问题尚难解决,这也决定了狗要想生存,必须自己找一切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来吃, “热油锅”当然舔不得,但狗又经不住香味的诱惑,舍不得不舔。天上要落下馒头,那就是狗的好造化了。这些都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狗贪吃的本性。

1.2 利用狗好斗的性格。如:狗打黄鼠狼――连扑带咬;狗生气咬猪腿――拿别人出气;过路人打狗――边打边走;裁缝师傅打狗――有尺寸

狗一向好斗。从《说文解字.犬部》:“独,犬想得而斗也。羊为群,犬为独也。”也正由于狗好斗、凶残的性格使得人们对狗产生了条件反射的恐怖和厌恶,见到狗后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一种防备心理,于是便有了“过路人打狗――边打边走”。

人们驯养狗而不是其他动物来帮助人打猎获取食物,看家护院等这类事情,就是看中了狗好斗、凶残的性格。古代地主为了镇压不服从于他的农民,往往会养几条恶狗,平时供它们好吃好喝,以备关键时候能出来帮助他们来镇压平民。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狗的好斗是不分好恶,不分对象的。这也和它重利忘义、趋炎附势的性格有关,因为狗只有讨好主人,才能得到更好的食物。人们就通过狗的这些习性来比喻生活中具有这类品质的人,对他们进行辛辣的讽刺。

1.3 利用狗的一些其他特点。如:文盲写信――狗屁不通;狗碰木头桩――无事自忙;挂羊头卖狗肉――不是真货;狗戴礼帽――假装文明人

由于当初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没有很好的娱乐条件,于是便把狗当成了玩弄的对象,在狗的尾巴上系上鞭炮追着炸,狗吓得乱叫,人便拍手叫好。久而久之,在人的心目中,狗的地位便一点点下降了。人与狗的地位的悬殊导致人们在看狗时不自觉的就带上了有色眼镜,其实就是古代殊途观念的影响。

总的来说, 汉语中的“贬狗”现象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也即农耕民族的一种文化以及中国的中庸之道;其次是古代殊途观念的影响;第三就是语言本身的特点。语言是一个民族心理的产物,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狗”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典型的文化语词。“狗”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有鄙视、否定,所以在涉及到含狗的习语中,“贬狗”现象也较为常见了。

2 英语中关于含“狗”习语的意义分类及其文化心理成因

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the best friend of human”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甚至把它作为家庭的成员。冷幽默的英国人甚至敢用他们万能的上帝来开狗玩笑――上帝倒立,把God倒过来写,不就是dog狗么?爱狗也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人们会告诉你love me, love my dog,爱我?先爱我的狗,有点像中国的“爱屋及乌”。

因此,这种爱狗的心态使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类似于汉语中说的“你真是走了狗运”,但人家是褒义的,而我们则多少带点不恭。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be top dog(处于支配地位)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再看一些其他有关狗的习语:这些习语都是抓住狗的各种性格和特征来表示不同事物的,因此很难像汉语的习语那样进行分类了。比如

2.1 利用了狗叫的特点。

Beware of a silent dog and still water. 警惕无声之狗会咬人,实际是说平静之水会覆舟。

The dogs bark, but the caravan goes on.说者自说,做者自做。

Teach the dog to bark(教狗怎么叫)指人白费心机多做余事。

2.2 利用狗爱吃的特点。

Dog returns to its vomit.恶习难改。

The dogs that licks ashes trust not with meal.不可让贪婪的人看管钱财。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得到好骨头)有功者受赏。

2.3 利用狗被宠的特点。

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都有得意之日。

Every dog is a lion at home. 夜郎自大。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Pindaros)在他的《哀悼颂》(Odes of Condolence)里面有这样一句诗:Thus every dog at last have his day ―― He who this morning smiled, at night sorrow. (人人终有得意时,晨时欢笑夜中悲)。从中可以看出,诗前面的dog并不是指狗,而是暗喻“平贱的人”he。但是这诗句就这样断章取义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今天常说的一句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风光的一天”――和中文的“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相去不远。

2.4 其他。

Despair gives courage to a coward. 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Dogs that run after many hares kill none. 多谋寡成。

Give a dog a bad name and hang him.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Let sleeping dogs lie. 让睡的狗躺著;勿惹是生非;勿打草惊蛇。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一般都是通过狗的一些性格特点来比喻人的一些行为的,而且大多含有的是褒义色彩,虽然少数也含有点贬义色彩,但从语气来看,也没有中国有关“狗”的贬义语那么强烈。正如上面提到的,语言是一个民族心理的产物,它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

3 小结

从以上汉语习语中的“贬狗”现象及其与英语习语的差异中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意义的延伸是受民族心理制约的。一个词的词义究竟是沿着褒义方向引申还是沿着贬义方向发展,往往与民族对该词的情感、心理的好恶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了解这种“制约信息”的文化规约,不了解其他民族语言与本民族语言的相异部分,交际行为所传达的全部信息就不能被完全接受,有时还会引起误解。虽然这些习语在书面表达上不像其他词汇用的那么频繁,但是它概括了人们的认识成果,充实了词汇的宝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明白这些习语背后的文化差异,切忌望文生义,从而产生错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崔希亮.《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篇3

关键词:词汇;文化内涵;差异

英汉词汇中很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英汉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这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这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词的字面意义和涵义

一般来说,词汇具有字面意义和涵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指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是带有本民族文化和情感色彩的意义,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在英汉词汇中,有部分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字面意义和文化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例如Oxygen(氧气)、Aspen(阿司匹林)、Penicillin(青霉素)、computer virus(计算机病毒)等,但也有部分英汉词汇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文化内涵却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着重对这部分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进行对比性的探析。

二、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的表现

英汉两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学艺术传统等方面有所不同,受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部分英汉词汇的字面意义是相对应的,但文化内涵有所差异。

1. 词义范围有所不同。

在一次在听课中,笔者听到授课老师在讲解intellectual这个单词时只简单地说“它用作名词时,中文意思是知识分子”。其实,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还应该知道intellectual与汉语中的“知识分子”的内涵区别。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人员及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而且,中学教师也是知识分子,在一些贫困山区,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是包括大学教授及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的,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所以这个词汇所指的人范围要小得多。如果教师能把两者内涵差异讲清楚,相信学生会对intellectual这个英语词汇的意义有更深刻的了解。又如“dear(亲爱的)”,在中英文化中都是对自己喜欢的或爱人的称呼,但是在英语民族文化中,还可以用dear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书信的称呼中一般都以dear开头。

2. 赋予的感彩不同。

一次在英语课上,一位学生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dragons”,显然,这位学生并没有掌握dragon这个单词的内涵。dragon(龙)在汉语里象征“高贵、神圣、吉祥、非凡”。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可以指一国之君,亦可指贤才能人。但西方人却视之为一种不太可爱的、凶猛的动物。在中世纪西方,“龙”是罪恶的象征。由于英语里dragon的邪恶意象,译界把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tigers”(四小虎)。汉语中其他一些与“龙”有关的词语或者成语在翻译成英语时也尽量避开不用dragon这个单词,而用其他的单词来表述。例如:龙颜face of emperor;望子成龙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

另外,一些颜色词为中西两种文化所共有,然而它们的内涵却截然不同。英语中的yellow 与汉语中的“黄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汉语中,“黄色”常表示“、下流”,有“黄”“黄色书刊”等说法,但在英语中,yellow 则没有此义,相反,它往往象征正义、坚定、智慧,yellow book,yellow paper 是极其严肃的政府报告,而不是“黄色书籍”。

3. 性质上有所不同。

地理环境不同也决定了中英两种语言中一些词汇性质上有所差异。英语中的east wind 与汉语中的“东风”在字面意义是一致的,但性质上迥然不同。中国位于东半球,在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所以,汉语中的“东风”是和煦温暖的,代表着春天和美好事物。而英国在西半球,是一个岛国,西临大西洋,属海洋性气候,所以,英语中的east wind是指萧瑟的秋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冷的风,和我国的西风,甚至北风相似。英国人在east wind前所用的形容词,都是极其凛烈的。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 韩语教学 韩习俗文化 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45

Abstract Custom is a custom that people gradually form in daily life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Different ethnic customs are different, the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ormed its customs and culture, and the unique customs and culture, the difference will be reflected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their nation. So this article from the Korean teaching greetings, figures, color, diet, gifts five aspects to compa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Keywords Korean teaching; Korean custom culture; difference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除了学习基本的语言知识以外,还要对语言国家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等有所了解。习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民族不同习俗也不同,各民族形成了其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而习俗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将通过其民族的语言体现出来。所以本文试从韩语教学过程中的问候、数字、颜色、饮食、送礼五个方面来比较中韩两国间的习俗文化差异。

1 问候

韩语中有敬语和平语之分,所以韩国人一般称呼对方的时候,不直接称呼名字,即使在兄弟姐妹之间,年幼者也不直呼年长者的名字,而是在名字后面加上“”或“”等,表示尊敬。如“都敏俊”、“千颂伊”或“都敏俊”、“千颂伊”、“都敏俊”、“千颂伊”。但年长者可以直呼年幼者的名字,不带其姓。“敏俊”、“颂伊”。社交场合中,男性一般称呼“(先生)”,女性称呼“(小姐)”、“(夫人)”。如“刘在石”、“金泰姬”、“朴英淑”。不相识的男性可称呼“(大叔)”、“(老板)”;不相识的女性可称呼“(大婶、大妈)”、“(姨母)”。

在中国,正式场合下,人们一般在对方的姓后面加上职务,如“王教授”、“张主任”等。在非正式场合下,可以根据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来称呼对方。在长辈或亲朋好友时,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或小名自称,显得亲切自然。称呼同事、朋友、邻居、熟人,可直呼其名,或“老+姓”、“小+姓”的方式来称呼。对不相识的男性可以称呼“先生”、“师傅”、“大爷”;不相识的女性可以称呼“女士”、“大妈”、“阿姨”等。

韩国人对初次见面的人经常询问一些私人问题,比如姓名、年龄、住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甚至结婚与否、有无异性朋友都会被问到。回答问题的人有的不知所措,有的认为韩国人很没有礼貌。而这样的误会正是因为不懂韩国文化而产生的。实际上这是韩国人对对方表示关心的一种方式。特别是韩国人对初次见面的外国人询问年龄主要是为了正确使用韩语中的敬语法。只有相互知晓年龄后,才能判断相互间的称呼,正确使用恰当的敬语法。这一点主要是受到儒家思想“长幼有序”的影响。见面打招呼时也会因为对方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韩国人见面问候时一定要鞠躬敬礼或者采用握手礼的方式,但女人往往以鞠躬或点头致意代替握手礼。如果对方是长辈或身份地位较高的人,可以多次鞠躬行礼以示尊敬。与长者说话不能戴墨镜,在长者面前不能吸烟。见面打招呼方面,中国人一般采用握手礼,有时也会口头问候、挥手示意或面带微笑点头示意。一般男士不主动伸手与女性握手,那是不礼貌的表现。握手时忌戴着手套或墨镜。

2 数字

中韩两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条件的不同,对数字也形成了各自的独特理解和认识,也形成了自己的数字文化。《周易》对数字赋予了阴阳的概念,单数为天数,也是阳数;双数为地数,也是阴数。中国人喜欢双数,韩国人喜欢单数。中国人尤其喜欢6和8,因为汉语中六六大顺中“六”是既有谐音的用法,也表示多与广。“八”则表示善美、顺利,也表示全面、程度之深。又与祝愿语恭喜发财中的“发”谐音,所以中国人在赶礼的钱要双数,送礼物也要双数。韩国人最喜欢“三”,在韩国人的意识里“三”来自上天神界,既有神性的象征意义,又有繁衍、旺盛的意思。韩国人在送礼物或贺金时都是单数,选择良辰吉日时也是按照单数原则。韩国人在选择数字时,不选择4和7等不吉利的数字,因为“四”的谐音是“死”,“七”的谐音是“气”,从语音上听起来是不吉利的。所以很多楼房没有四号楼栋,楼层没有四层,宴会里没有第4桌,医院里绝不设4号病房,军队没有第4 师团,吃东西不吃4盘4碗,喝酒绝不肯喝4杯。在喜庆的场合和节日期间,说话也避免说出“4”字以及发音相同的“师”、“私”、“事”等字。而在中国“四”则表示均衡、稳定的数字,带“四”的词汇出现的也比较多,比如“四通八达”“四海为家”等。

3 颜色

每一个色彩符号不仅承载着一定的视觉信息,而且也隐藏着独特的文化密码。白色是韩民族最具代表性的颜色。韩民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代表着纯洁高尚,从服饰到生活用品白色使用的最普遍。人一出生就穿白色衣服,死亡时寿衣也都是白色的,有回归自然之意。结婚时新娘往往穿白色礼服,结婚请柬多用白色,道贺礼金也用白色信封。与之相反,在中国白色却象征着悲恸、死亡,因此,白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人们崇尚的颜色是红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所以过年过节就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结婚贴红肿郑婚房铺红盖红,新娘穿红戴红等。

韩语中红色有注意,危险的意思,因为红色和血的颜色一样,所以红色还象征血的意思。韩国人偏爱红色,是因为他们认为红色有驱邪避鬼的作用,比如可食用的红辣椒、红豆等。韩国人在生男孩时,会把红辣椒挂在大门禁绳上,孩子周岁宴时把红豆摆在桌子上,红辣椒和红豆都可驱邪避鬼,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韩国人冬至会喝红豆粥,他们认为冬至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冬至喝红豆粥可以驱除妖魔,净化身心,补充元气。

4 饮食

不同的地域和环境就形成不同的饮食习俗。韩餐主要是由饭、汤和泡菜构成。韩国历史上曾是农业国,自古就以大米为主食,有时还食用面类,比如冷面、面条、刀切面、豆浆面等。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海鲜贝类繁多,所以韩国料理主要包括海鲜类,肉类,以及各种蔬菜等,其中泡菜、海鲜酱、大酱等发酵食品是韩国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极具营养价值的食品。韩国人喜欢炖煮或烤制的菜肴,不喜欢炒菜。能和泡菜相媲美的烤肉,作为韩国的另一种代表饮食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烤肉的味道在于配制的佐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不同选择不同的味道,有大酱味,有泡菜味,有辣味等。另外,汤也是韩国人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汤类料理发达,烹制方法也多样。主要有清汤、浓汤、火锅等类型。比如泡菜汤,豆芽汤,海带汤,雪浓汤,部队火锅,泡菜火锅等。

韩国人用餐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正如韩国俗语所说:桌上的小菜数量太多,都要把桌子腿给压弯了。在朝鲜时代除了基本的构成外,还会有不同的小菜食用,数量分为3碟、5碟、7碟、9碟递增,而皇上用餐则以12碟为标准。最近有些高级的韩定食餐厅则会像西方一样,按菜品的顺序进行上菜,但一般的韩餐厅不会按着开胃餐、汤、主菜的顺序上菜的。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跨度较大,因此每个地方因气温、地形、土壤等因素,饮食的种类和习惯也有所差异,主要形成了鲁菜、川菜、粤菜、苏菜、徽菜、湘菜、浙菜、闽菜、京菜等菜系。一年四季,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韩国人用餐使用矮腿小桌,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齐。用餐时喜欢席地盘腿而坐,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切勿用手摸脚。韩国人吃饭喝汤均用勺子,夹菜时使用筷子。中国人一般使用筷子吃饭、夹菜,勺子用来喝汤。并且中国人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韩国人认为嘴不可直接接触饭碗,认为那是不雅行为。由于不端碗,左手常常藏在桌子下面。忌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同时使用。喝汤时用勺子,即使汤里有很多的菜,也不能用筷子去捞,筷子只用来夹菜。就餐时不可有声响,避免勺子筷子与碗碰撞出声,不可边吃边谈,过多说话是失礼行为。与年长者共同用餐时,要等年长者动筷以后再开始动筷。不能在长辈、上级面前抽烟、毫无拘束地喝酒。有关饮食的礼节和禁忌基本与中国一样。

另外,中国人过生日时一般要吃长寿面,韩国人过生日时一定要喝海带汤。无论是举行生日宴会,还是在家里度过,韩国人毫无例外地都喝海带汤。根据传统,刚刚生完孩子的母亲要喝这种汤,感谢送子娘娘赐给自己健康的孩子。现在这种习惯被保留下来,不过不再是为了感谢神,而是为了感谢母亲。海带有许多营养成分,有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所以,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多数妇女每天都喝这种汤。亦因为母亲生产时极为痛苦,子女生日时喝海带汤,就是要记着母亲的伟大,以此来代表对母亲的敬意。但是韩国学生一般考试前不喝海带汤,是因为海带很滑,寓意考试会滑下来,不及格的意思。

5 送礼

文化和性格同样主导着礼物馈赠。韩国人到朋友家里拜访时,他们经常带些水果。拜访有工作关系的同事、朋友时,往往会带些瓶装的果汁。在韩国,搬新房时要在“没有手的日子搬家”,意思是要选择良辰吉日搬家。亲朋好友一般会送洗衣粉或肥皂或卫生纸表示祝贺。洗衣粉或肥皂有特殊的含义,人们期望好运气会像肥皂泡一样在家里不断增长。卫生纸是希望对方未来的日子像卫生纸一样顺利,韩语中用在卫生纸上的动词()和解决问题的动词是一个词,就是希望对方以后的问题就像拿卫生纸一样很好的解决。新婚夫妇刚搬到自己的第一套公寓时,通常会收到至少够他们用一年的肥皂和卫生纸。另外,面临大考的学生通常也会收到卫生纸或叉,韩语中的“好好地”()与“叉”发音相似,就是希望考试的时候好好解题。有时也会收到叉或饴糖或糯米糕。在韩国,动词“通过”()和动词“粘住”的发音一样,所以学生们会收到这些粘粘的礼物,希望能考上好的大学。还有就是一般的节日都会有相应的糯米糕。

语言既是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应用必须建立在熟悉文化了解习俗的基础上,否则就会造成沟通的障碍,甚至引起误会。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学习韩语的同时,须了解韩国的文化与习俗。所以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破除文化思维和习俗习惯的壁垒,教师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以外,还要将中韩文化差异进行较为生动的讲解说明,帮助学生排除文化心理的障碍,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从词句语法准确运用的基本层次提升到理解文化心理,了解语言禁忌,语感自然贴切的娴熟境界。

参考文献

[1] 李龙海,方今淑.中韩文化差异与韩国语教学[J].延边大学学报,1998(4).

篇5

论文关键词:商标,文化内涵,文化差异,翻译

 

商标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需要研究语言、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价值的差异,决不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机械翻译活动。实践已经证明,成功的商标的翻译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失败的翻译,不仅会给公司或国家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影响公司或国家的形象。本文主要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讨论商标的翻译,探讨文化内涵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 文化内涵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在进行商标的翻译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商标翻译的各种因素,考虑英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和审美情趣的差异,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文化差异,力求音意俱佳,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激发其购买欲望。

1.1 文化内涵对以人物命名的商标的影响

中国的芳芳牌口红,出口到英国美国加拿大等英语国家,销路不畅。其根本原因在于“芳芳”商标音译成汉语拼音“Fang-fang”,英文读者一看便生起一种恐怖之感,因为“fang”恰好是一个英文单词,其意义是(1)along, sharp tooth of dogs or wolves(狗或狼的长牙);(2)a snake’stooth with which it injects poison(蛇的毒牙)。西方消费者看到“fang-fang”商标时,想到的并不是涂了口红的少女,而是张牙舞爪、毒汁四溅的疯狗、恶狼或毒蛇;然而芳芳商标对中国人而言却能产生更美的联想,不仅仿佛看到一位名叫芳芳且花容月貌的少女,而且好像闻到了她周身袭来的香气。有此可见中西方民族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1.2 文化内涵对以动物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首先以孔雀为例,在中国和西方,它们拥有不同的喻意。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耀眼的颜色,人们看到孔雀牌彩电,就会联想到有着最好色彩的高质量的电视机。然而,在西方国家,peacock(孔雀)被认为是一种邪恶的鸟,会给人们带来不幸。因此以peacock(孔雀)为商标的商品也不会热卖。

在汉语中,蝴蝶象征着友谊和爱情免费论文。中国有很多蝴蝶牌产品,很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英语中butterfly意味着轻薄,轻浮。所以若以butterfly作为商标,西方消费者会认为这种商品不耐用。西方消费者不喜欢将鸟类或者昆虫的名字用作商标名称,因为会使人联想到劣质商品。

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文化差异,中国有不少的熊猫牌产品,如电视和香烟,许多企业都爱用panda作为自己产品的出口商标翻译。这些产品在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家都很受欢迎,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便卖不出去,因为穆斯林国家传统上禁吃猪肉,而熊猫长的像肥猪,显然,熊猫牌得产品会受到排斥而没有销路。因此商标翻译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忽视宗教信仰、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以防用语失效。用语失效是指不合时宜的翻译或不符合习惯等导致交流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1.3 文化内涵对以植物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在中国,倍受青睐,有高洁坚贞之美誉。有许多商品用“”作品牌,如广东中山“”牌电热驱蚊片,商标翻译为“ChrysanthemumFlower”,出口到法国日本西班牙比利时无人问津,因为这些国家都把作为丧葬花卉,一般只在举行葬礼时才使用。但该产品深受芬兰瑞典意大利德国墨西哥人民的喜爱,因为芬兰的国花为绣球菊,瑞典的国花为白菊,意大利的国花为矢车菊、墨西哥的国花为大丽菊。

1.4 文化内涵对以数字命名的商标翻译的影响

在汉语中,“4”和“死”读音想同,因而人们忌讳使用,“14”、“24”也避免使用。“13”和“星期五”在英语国家被禁忌,因为耶稣在那天被送上绞刑架,因而在西方一些国家楼层不设13层,公共汽车不设13路。中国上海生产的“三枪”牌内衣文化差异,英译名为“Three Guns”,这一产品若销往日本、哥伦比亚和北非地区,定会倍受欢迎,因为数字“3”在这些地区具有积极意义。但若销往乍得、贝宁等地,应改换译名,因为在乍得奇数被视为具有消积意义,在贝宁“3”具有巫术之意。而出口英国的商品则不宜用“666”因为它在圣经中象征恶魔。 中国许多企业竞相以“8”字为产品命名,人们取“8”与“发”谐音,并赋予“八”周全,积极之意;在日语中“八”也有运气越好、事业越来越旺的含义;而在英语中具有相似意义的数字为“7”,例如美国的“七喜”牌(7-up)饮料。

2. 商标的翻译方法

商标翻译不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还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翻译出的商标不仅能给人以美感,内容积极向上,思想健康,还要坚持译文的标准化。好的译文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一般来说,商标主要有以下四种译法。

2.1 直译法

直译即将商标的字面意思直接译出。直译法的优点是保留原名,准确的传达原名得信息和情感。如Apollo(太阳神)口服液——力量无比,Pony(小马)——小巧快捷,Fair Lady(贵妇人)床上用品——高雅名贵、豪华舒适,American Standard(美标)洁具——规格齐全、质量上乘,Crown(皇冠)轿车——皇家风范、豪华气派等。这种商标翻译,顾名思义,容易让消费者引起联想文化差异,情不自禁地对商品产生好感,从而有利于商品的销售。

2.2 音译法

采用音译法的商标名,多由人名、企业名或其他专有名词构成。在英文商标和中文商标的翻译中均有此种翻译方法免费论文。采用音译法不仅可以保留原商标名称的音韵之美,易于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可以体现商品的异国情调和正宗特色。如NIKE(耐克),PARKER(派克),SIEMENS(西门子),Audi(奥迪),Sony(索尼),Sharp(夏普),(Kentucky)肯德基等。

2.3 意译法

有的商标采用音译法无法体现产品特征或象征意义,采用意译法则可直接体现出寓词优雅、词语华丽的特点。用意译法翻译的商标名,通过精心选字,可以形象表达产品的效用,准确反映商品性能,有利于消费者记忆。如英文商标“Dynasty”的葡萄酒译为“皇朝”,使人一看便知是陈年好酒。中外合资的洗发产品“飘柔”的原词为“Rejoice”,译者并没有采用音译法,而是意译为“飘柔”,给人以轻扬飘逸的感觉。中国商标中的“永久”牌自行车译为“Forever”给人“经久耐用,直到永远”的感受。

2.4谐音取义法

即利用汉字表音又表义的特点,精心选取适当汉字音译原文中的部分或全部发音,同时又能体现商品的特性文化差异,补充在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语义信息损耗,有利于诱发消费者进行有益的联想,便于记忆和加深对商品的印象。简单讲,就是力争形神兼顾。如“Benz”译为“奔驰”,暗示出车速之快,十分形象且动感十足;“Ronstar”译为“农思它”,农民一看便知是农用产品。还如“索”牌塑料绳具译为“Solid”,吻合了原文中“坚固耐用”的含义。

3. 结语

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种族渊源、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经济发展等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商品的认知角度、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商标的翻译既要体现商品的民族特色和个性内涵,又要符合销售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园传统心理和消费观念。译者必须勇于创新,摆脱追求语言形式对等观念的束缚,译出具有音美、意美和市场效应的译名。

【参考文献】[1]郭健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4]王艳,衣进韬:商标翻译中华民族文化的顺应性[J].美国教育评论,2007(2):69-71

[5]王瑞华:试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原则与机制[D].清华大学,2005.

篇6

花木之喻体现的中西文化内涵差异

摘要: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有着丰富的比喻用语,它们源于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着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花木习语的比喻形象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差异。加深我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从而使语言更好地发挥文化交际的功能。

关键词:花木 比喻 文化 内涵

作者简介:夏金兰(1979--),女,遂宁人。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播系教师,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篇7

【关键词】俄汉翻译 文化差异

俄罗斯文学家普希金认为译者是文化交流的驿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译者一直扮演着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通过翻译,他们向我们呈现的是全世界璀璨各异的文化盛宴,将世界各地不同肤色讲不同语言的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环境,外来影响等等中国和俄罗斯在文化方面各放异彩,对于同一个事物两国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比如中国人视牡丹为国花,在我们眼中牡丹雍容华贵,象征着吉祥富贵。自古以来流传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牡丹颂诗。而在俄罗斯,牡丹却被认为是傲慢无礼的象征,因此在俄罗斯важный как спион 应该理解为像牡丹一样傲慢。如果没有相应的国情知识,很容易就曲解为像牡丹一样尊贵,从而完全误解了作者的本意。类似的结构还有зелёный человек是新手,而非绿色的人; позвонить в Париж是上厕所,而非打电话到巴黎, туалетная вода是香水,而非厕所水。

中国有一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话中包含着中国的宗教文化。佛教在中国源远流长,然后俄罗斯人大多信奉东正教。这两种宗教有着远远不同的文化和背景。如何让俄罗斯人理解这句俗语的意境?这句俗语表达的是大家互相推诿,不愿承担责任的意思,在俄语中正好有一句话能够完全符合这个意思:Семь наней, а дети без глаза (7个保姆,而小孩没人照顾)。类似的表达,比说说:волков бояться, в лес не ходить (怕狼别进入森林)应该翻译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Трусливый как заяц(像兔子一样怯弱) 应翻译成胆小如鼠。

二、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具体体现

1 问候语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习惯和表达方法。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当人们见面时,通常会互相问候“你吃了吗?”Ты кушал (кушала)?你去哪儿? Куда ты? 但是这些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并不算是问候语。俄罗斯人通常习惯说 Доброе утро早上好 Добрый день中午好 Добрый вечер晚上好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привет, здорово...)您(你)好,Как дела? 最近怎么样等等。在俄罗斯用什么样的问候语,取决于双方之间的亲密程度。因此,在翻译类似问候语,特别是汉译俄时,一定注意,不能直译为Ты кушал (кушала)? Куда ты?而应根据俄罗斯的习惯,并依据双方关系选择适当的问候语。

2、表扬及感谢

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谦卑。自古以来,谦虚就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对待表扬及感谢时,中国人大都变现的十分谦虚,通常会说“哪里哪里”( Где где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Это моя обязанность)等等。然而大部分俄罗斯人在对待表扬或者感谢时,他们会欣然接受,并回复 ? С удовольствием?, ? Пожалуйста?(不用谢)。这是两国不同文化所致,两国人民不同的性格特点也对其有影响。俄罗斯人大都豪爽,不拘小节,在中国人看来是谦恭的话语,在他们眼中可能会觉得做作。因此,在翻译感谢语一类时,不能生搬硬套地直译过来,应该根据俄罗斯人的习惯来翻译。

3、称谓

在中国,称谓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如何称呼别人,特别是论及亲戚辈儿,往往许多中国人都未必能全部弄清楚。在中国,我们有姨父、姑爷、舅舅、叔叔、伯伯,俄语中与这些词对应的就是 《 Дядя》一词,而堂兄、堂弟、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堂姐、堂妹等等,在俄语中皆由 《 Двоюродный》一词对应;中文里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等,在俄语中也只是简单的 《Дедушка》《Бабушка》。 在俄罗斯,为了区分不同人的称谓,俄罗斯人通常会在上述次后面加上其名字,比如Дядя Антон,Тетя Валя, Дедушка Юра等等。碰到这类问题时,特别是在俄译汉时,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

4、饮食文化

篇8

商标翻译是一个企业的代表,好的商标可以达到文化移情,展现民族文化的作用。商标的合理翻译不仅可以取吉求利,而且可以迎合消费心理。但是商标不等同与企业简介,易读易懂,简洁明快的商标才能让消费者记住。因此商标的英译对企业的国际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动物商标也是商标中的一种,中国人似乎对动物有种特殊的情感。但是,现在商标翻译现状在我国却不容乐观,由于中西方在、经济发展、文化制度等方面的不同,在商标英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误解,比如:中国人很喜欢用“龙”或者“凤”加入到商标中,当译成英语中“dragon”和“phoenix”时,在信息上出现了不对等。

二、动物商标翻译文化意义对比

1.联想共鸣。动物词汇在各民族的文化中被赋予不同的联想意义,能更加生动的反映某种特殊的品质,使得动物词汇更加的生动形象。虽然大千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物种但是多带有相同的特点,因此我们在赋予他们联想意义时,也大多大同小异。比如,在英汉文化中对于“狐狸”和“fox”的联想意义基本没有差别,多来形容一个“狡猾、疑心重或者精明”的人。同时,在英汉文化也赋予“狐狸”以“诡计多端”的形象。再如,公牛和“bull”也被赋予相同的联想意义,因此,如公牛电器,在商标英译时直接翻译成“BULL”是可取的,也能在西方文化中产生共鸣。

2.联想碰撞。动物商标翻译的联想碰撞指的是同一个喻体在中西方不同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却不同。所有词汇的意义在于人们所赋予它们的联想意义,因此由于宗教、地理、信仰、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词所含有的联想意义就会不同。动物词汇也自然是一样,因此在动物商标英译过程中要格外的注意。比如:白象牌(WhiteElephant)在中国也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牌子,在中国文化中大象就被赋予稳重可靠的品质,因此“大象牌”的电池在中国自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在国外却没有收到同样的商业效益,原因就在于“WhiteElephant”在剑桥字典中的意思却是“some-thingthathascostalotofmoneybuthasnousefulpurpose”即:昂贵却无用的东西。那么自然英语国家的消费者自然不去购买这个牌子,因此这个动物商标翻译是失败的。再如,“五羊”牌自行车翻译成“FiveRams”,Ram,在英语中的意思是有羊羔的意思,但是同时它也被赋予其他的联想意义即“碰撞”,那么这个牌子的自行车自然就会给西方的消费者带来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3.联想空缺。动物词汇的联想空缺指的是一种动物词汇在某个名族文化中拥有丰富的联想意义,但是在另一个民族文化中却没有任何的意义。比如:“凤凰”在中国文化中代表“高贵、皇族、吉祥如意”之意。如攀龙附凤,阮凤和鸣等。但是“phoenix”仅仅是希腊传说中的一种长生鸟,能活百年,而后涅槃重生。再如大鹏牌文具译成“ROC”,大鹏鸟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它是汉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最大的鸟,寓意是大鹏展翅、鹏程万里,比喻一个人拥有无量的前途。但是翻译成“ROC”却丢失的原有的寓意投,它只是“中华民国”的缩写,因此不能够传达其真正的联想意义。

三、基于目的论的动物商标翻译策略

用动物词汇来当作一个产品的商标目的在于动物拥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且可以生动形象的向人们展示商品的特点。因此动物商标的作用就在于文化移情,展示民族文化,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联想意义,取吉求利,迎合消费者心理,那么动物商标翻译过程中更加要注重他的恰当翻译。

1.直译。直译法在动物商标翻译中比较常见,这种方法使用与动物之间拥有共同的联想意义的动物词汇。比如:公牛牌电器直接翻译成“BULL”;熊猫牌直译成“Panda”,双狗牌直译成“TwoDogs”等。直译方法的特点大家都知道,他可以原汁原味的保留喻体和寓意,能够准确的展示商品特点,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有利于商品的推广。

2.音译。许多动物商标在翻译过程中会采用音译,即直接用拼音代替翻译,例如:老凤祥(LaoFengXiang)、银鹭(YinLu)、大红鹰(DahongYing)等。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这种翻译方法并不能达到迎合西方消费者的作用。因为西方的消费者对中国的文化的了解需要一个时间的跨越,因此从竞争的角度而言,不利于产品的竞争。

3.对应译法。对应译法适用于联想碰撞的动物词汇,即英汉动物词不对等情况下,可以找寻对等意义的其他动物词替代。这样不仅尊重不同文化的用词习惯,同时更加可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概念,用一个熟悉的相同意义的动物联想词替代陌生的动物词。例如:玉兔牌(JadeRabbit),玉兔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它出自于中国古代神话婵娥奔月。但是JadeRabbit却没有这场意思,Jade在西方文化中指的就是正真的玉石,和原来的意思南辕北辙,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可以试图译成“MoonRabbit”。再如,在汉语中用“虎”来形容一个人很“勇敢、威武”,如“如虎添翼”等,但是在西方的文化中却用“lion(狮子)”来表达这层涵义,因此在动物商标翻译时,应该注意替换翻译。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应翻译法不仅可以让动物商标起到文化移情的作用,同时也可给英语消费者提供熟悉的喻体,迎合消费者的心理,有利于商品的宣传和竞争。

四、结语

篇9

习语 文化差异 翻译

一、引言

习语是一个国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的集中反映。过去,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主要停留在语言交流方面,很少考虑文化的迁移。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渗透的情况。文化与语言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生存环境、、思维方式和历史典故等的差别,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本文就英汉习语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英汉习语的比较

1.英汉习语的不同定义

牛津高级英语词典对习语给出如下定义:

(1)language of a people or country;specific character of this,e.g. one peculiar to a country,district,group of people,or to one individual;

(2)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obvious through knowledge of the individual meanings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but must be learnt as a whole.

汉语字典里也有相应的定义: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断句,是语言的精华。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成语和典故等。

如定义所示,英汉习语相似性和差异性并存。不同语言的习语在表达相似意思时,会出现语言形式上的不同。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的翻译习语。

2.英汉习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1)生存环境的差别

每个民族的习语都与其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英国是大西洋沿岸的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所以许多英语习语源于海洋生活。如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plain sailing (一帆风顺),go with the steam (随波逐流)等。相比而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斩草除根 (to stamp out the source of the trouble ),顺藤摸瓜(to track down somebody or something by following clues)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

(2)的差别

宗教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佛教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各宗教派别中占据核心地位。人们相信有“佛主”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佛口蛇心”、“借花献佛”、“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等。在西方国家,尤其英美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圣经》被看作是基督徒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及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出现了许多出自《圣经》的习语,如“doubting Thomas”怀疑的托马斯,现在代表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3)思维方式的差别

思维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发展的深层机制,它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汉字的形成来源于汉民族对客观事物的直观思维。而西方注重科学、理性、分析和实证的思维传统使其往往借助逻辑去论证、推演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重视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这种思维差异表现在语言上为:汉语惯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虚的概念,英语则擅长于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对习语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汉语有句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瓜和豆就是两个具体的形象,这句话的含义用英语来表达就是“As a man sows,so he shall reap.”

(4)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的差别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往往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黔驴技穷、叶公好龙等都源于寓言故事。英语中的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神话故事以其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丰富了习语,成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英汉习语的翻译方法

翻译是再现原作的过程,能忠实再现原作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的译文就是好的译文。好的译作总是结合各种翻译方法的。在习语的翻译上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英汉习语中也会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这些习语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相同或相近,隐含意义相同,也就是说习语所表达的实际意义相同,可以互译。这时候我们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来处理这类习语。

2.直译加注

好的直译可以有助于获取目的语的文化信息,但是有些情况下,由于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带任何注释的直译可能或给读者带来迷惑。直译加注是一种简捷方便的方式,它可以弥补直译的缺陷。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尤其是一些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

3.意译

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习语,直译不能传达文化意义,更换又易将译文文化强加到原文文化中,增词太多无异于解释,遇到此种情况应采取意译。还有一些习语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而只能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如pins and needle,译为:如坐针毡;get cold feet,译为:临阵退缩。

4.意译加注

有些情况下,意译也未必能很有效的传递出文化信息。意译再加上必要的注释,可以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及典故。

5.文化借用

“文化借用”指的是文化的特性可以从一种文化借用到另一种文化中。有时,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却有相同的内涵意义。这时,我们可以用“借用”方法来维持交际意义。尽管概念意义不同,但是却有相似的文化意义。例如:

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翻译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翻译,翻译不仅要跨越语言障碍,更要逾越文化的鸿沟。掌握习语的翻译,对于培养语言的领悟力和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翻译 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社会系统(social system)、思想意识系统(ideational system)、技术经济系统(techno-economic system)和语言系统(linguistic system)四大部分。其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三个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但它与其他三个系统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其他三个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语言才能表达和存在。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文化的演变,又受到文化因素的制约。故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它们之间不可有须臾的分割。而什么是翻译?纽马克认为:通常,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所意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费道罗夫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了的东西准确而完全的表达出来;茅盾认为: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以上几种翻译定义大同小异,都是对具体翻译行为的客观描述。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甚至文化之间的交流更主要一些。译者事实上不是在翻译语言,而是在翻译文化。可见,文化因素是影响翻译正确性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我们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应有意识地关注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英汉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域环境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因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它伴随着人类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与发展。而人类的出现首先就是分地域的,而且互相隔绝,因此地域不同而导致文化差异。汉语中常见赞美“东风”的文句,英文中不乏歌颂“西风”的语句。汉诗多描绘“春天”之美,英诗多抒写“夏日”之丽。这些都与文化的地域性不无联系。

中国位于东半球,在全球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和全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的西岸。英国地处西半球,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部分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也正因为英国是一个岛国,所以英国在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语与海以及航海事业相关。例如:“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这使得两种语言在一些表达方式上受到了影响。比如:两种语言在比喻铺张浪费,大手大脚方面,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则是“挥金如土”。

二、风俗习惯差异

在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例如,“龙”(dragon)被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龙”是吉祥动物,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因而汉语中有着许多由“龙”组成的成语,例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然而在英国,“龙”指的是一种喷火的猛兽,因而在英语中,“dragon”常用于指残酷成性的人。《圣经》中撒旦被称为“dragon”,英语中还称凶暴的女人为“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you’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又如“dog”(狗)在英国被视作人的伴侣和宠物,所以在英语成语中,“dog”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 (幸运的人),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 (像狗一样忠诚),top dog(重要的人)等。而在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而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例如:狗急跳墙,狗崽子,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再比如称谓上,汉语中有:“伯伯”、“叔叔”、“姑父”、“姨夫”等称呼,英语中只有一个词“uncle”。求助于别人时,汉语中常用“师傅”、“同志”、“大姐”、“伙计”、“朋友”等词语称呼对方,英语中却不这样说,这种情况一般用“Excuse me”。中国人常用“哪儿去?”、“吃了吗?”等来打招呼,西方人常会谈论天气以此表示问候。中国人对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往往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往往用“哪里,哪里”;“不行,不行”之类的词来表示谦虚的品德,英美人则会大方地回答“Thank you”。中文书信称呼人常用“尊敬的”,“敬爱的”,英文书信则用“Dear”(亲爱的)等等。以上这些差异都是英汉两国语言因风俗习惯的不同在文化上的体现。

三、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意识等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渗透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在宗教文化方面,有些词汇虽然在汉语英语中都有相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涵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因此在翻译时应值得注意。

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道教中的“玉帝”、佛教的“阎王”、神话中的“龙王”、“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在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是应予以充分的考虑。

汉语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习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想译成英语并非易事。因为它源于中国的佛教,而英语国家大多信奉基督教,不同的宗教反映出的文化背景不同。英美人无法理解“和尚”一词的概念,也找不到对应的词来翻译,用现成的英语习语套译为: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are half a boy,three boys are no boys.意思虽差不多,却无任何文化信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views combined equal to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表面意思可以了,却反映不出这个典故的意义。西方文化中的“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形容人”非常穷”。若直译为“像教堂的老鼠一样穷”,中国人则看不懂,不理解“穷”与“教堂的老鼠”有什么关系。若译成“一贫如洗”,意思出来了,却失去了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意味。

由以上分析可见,在进行中英文互译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而要注意这些词语中所蕴含的文化色彩,否则会严重损害原文的整体意义。翻译不仅是不同民族语言之间相互沟通的方式,而且是不同文化沟通的理解方式;它是一种双向的交流、平等的对话,也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和合作。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之所以要保持平衡,原因就在于翻译的使命:文化交流和借鉴。翻译是一种相遇、相知和共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冲突,有矛盾。正如哈马斯所言,在社会领域中只有通过平等交往,才能找到合理的存在方式。在翻译领域,也只有通过合理的碰撞和交融,才能找到合理的建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彼此的文化差异确实造成了很大的翻译障碍,翻译难就难在这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翻译,翻译过程中我们应深刻认识文化差异的问题,主动寻求更好的翻译方法,减少和消除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困难,尽量使译文在文字意义和文化韵味上最大限度地接近原文。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入其他民族文化的精髓,开拓视野,促进语言文化交流,丰富我们的语言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翻译,1998,(2).

篇11

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article refers to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target language. In this kind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learners not only meet the difficulties of language itself, but also need to overcom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obstacles brought about by different cultur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which determines that the Chinese teaching will inevitably involve cultural factors. Focusing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nduce to the success of language teaching.

关键词: 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教学

Key words: the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206-02

0 引言

听有的初学汉语的留学生说中国话,我们常会发现一些别扭的现象:日常打招呼,不管何时何地何种关系的人,只生硬地使用“你好”;面对别人关切的询问,一脸戒备地说“不告诉你”(误会国人在打探其隐私)……这种现象恰恰说明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不仅要学习汉语言知识,还要对汉语言所承载的特定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否则,很难真正将汉语作为交际工具。

目的语文化与学习者母语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确实是阻碍学习者提高目的语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母语文化的影响,造成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表达时与该语言社会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不和谐,因此出现语用失误。这种失误往往带给学习者极大的挫败感。

但是,文化差异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负面影响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差异反映着文化的差异。因此,汉语教师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从这方面看,文化差异的存在对汉语教学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 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促使学习者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

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因此,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汉语教学要为学习者架设与汉文化圈的人们进行交际的桥梁。要架设这道桥梁,汉语教师就应该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仅如此,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第二语言学习者还会发现,他们不仅外语能力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他们母语文化的交际规则和思维方式也常常行不通。他们的价值观念也常常受到误解或责难。所以,一般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难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的,汉语教学有必要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是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跨文化意识,即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

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当通过揭示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相关事例,让学习者理解和接受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不是只有一种文化,而是有多种多样的文化,且各种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要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因此,理解和接受文化差异至关重要。只有让学习者树立起这样的跨文化意识,才能真正培养起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真正提高第二语言运用水平。

2 引导学习者正视文化差异和冲突,以积极心态走出“文化休克”期,实现对目的语文化最大程度的适应

按毕继万先生的定义,“文化休克”指的是处于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对陌生环境产生的一种不知所措和惶恐不安的心情,并由此产生的抗拒新文化和留恋旧文化的病态心理反应。语言不通和交际困难更加加剧了这一心理病态。“文化休克”是初居第二文化圈的人所遇到的普遍问题,至少对于来中国学习汉语的学习者来讲,遭遇“文化休克”几乎是必然的。既如此,我们回避文化差异不如勇敢面对。教师对此如果有足够的认识则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差异不可避免,冲突可能发生,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以迎接新文化的震荡,这将有助于减轻“文化休克”的程度。学习者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非常有利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以及提高目的语水平。

舒曼(J.Schumann)提出的文化适应假说甚至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程度决定该目的语的掌握程度。他认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就是逐步适应目的语文化的过程。这个假说强调文化适应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学习者要适应目的语文化,就要理解和接受目的语文化与自己母语文化之间的差异,设身处地地理解交际对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和个体的适应能力是影响着文化适应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汉语教师不仅应当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带给学习者的困难,更应当利用文化差异引导学习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优化教学方法,减少学习者文化适应的障碍。

3 借助文化差异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和进度,有助于处理好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教学以语言教学为本的观念已基本成为共识。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注定了对外汉语教学绝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要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对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有一定了解。所以语言教学中必然渗透文化教学。但是,文化教学也不能无休止地膨胀以冲击语言教学,尤其是初级阶段,受到目的语水平的限制,过多的文化教学会加大学习难度,对于学习者而言意义寥寥。鉴于此,究竟如何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及进度呢?

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教材中透射出的文化差异,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使文化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教师在面对具体的课文时,可以分析存在于其中的、与学生已有的文化背景相异的因素,将之挖掘出来作为文化教学的内容,而不过分追求文化教学的知识性和系统性,文化教学统率于语言教学之下,两者相得益彰。

以《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为例。学习者学习的第一课是“你好”这样的通用语,到第五课《这是王老师》,可以根据所学课文为学生归纳出,中国人打招呼的方式不止用“你好”,还有这样一些:第三课的“你到邮局去吗?”,第四课的“你去哪儿?”。尤其是与熟人路上相遇时问“你去哪儿?”,这种打招呼的方法,是很多学习者需要改变已有认知的。在英语国家,“你去哪儿”这样的问句,带有有审问、探问隐私等意味。在教学这样的句子时,就有必要补充相应文化习俗,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接受这样的语句。

伴随课文内容的学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交际场景和交际功能,为学习者补充更为中国化的用法。如“吃了吗”“出去呀”“干吗去”,等等。借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比较中外打招呼的不同方式,让学生更地道、更自如地运用汉语与人交际。这样,关于中国人如何打招呼的习俗,就伴随着课文的语言学习逐层深入地教给学习者了。

4 呈现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体现文化教学重比较的原则

在同一个汉语课堂上,学习者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比较中国文化与学习者本国文化的差别,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比如在谈论颜色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中国人对红色的偏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红色通常意味着热情、温暖、幸福、团圆等等。学习者可以先对照着比较一下他们自己的看法,然后分小组讨论彼此之间的差异。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学习者表达的迫切性,亦可以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融洽了课堂气氛。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强化。

综上所述,我们不宜片面夸大文化差异对学习者的阻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积极利用这些不利因素,充分发掘文化差异对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2]毕继万.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篇12

关键词:英汉动物习语 象征意义 文化信息 异同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了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只有了解不同文化下动物不同的含义,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学习这种文化和词语。本文就英汉习语语中的动物象征意义进行对比,旨在更好地了解英汉词语中动物不同和相似的象征意义。

一、英汉词语中动物相同或相似的象征意义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在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 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如“蛇行”和“snake its way through/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 slippery asan eel(像泥鳅一样圆滑)”。

2 由于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 pa-per tiger。英语中有a bird’s view,汉语中有“鸟瞰”一词。又如:a dark horse(黑马),an ugly duck(丑小鸭),bull market(牛市)等。

3 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相同的象征意义。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它们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如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i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sly/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如:a fish in 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astimidasanlouse(胆小如鼠),asbusyasa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wolf down(狼吞虎咽),acase of dogeat dog(狗咬狗)等。

二、英汉词语中动物相异的意义

英汉两个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种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完全不对等的动物习语最能表现出英汉两个民族观察世界和表达思想方式上的差异,反映出东西文化不同的宇宙观、审美观和信仰。

审美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因素是造成动物词汇产生象征意义的主要原因。动物千姿百态,特征突出。常被用来描述有关人或物的某种品质、性格,使之特征鲜明,形象生动,从而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似的联想,很多不同文化中引起不同民族的相似的联想。比如,在英汉两种文化中,豺狼凶残贪婪,汉语说“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英语也有类似用法“greedy as a wolf”。老鼠在汉语中是胆小、无远见的象征,如“胆小如鼠,鼠目寸光”,但在英语中胆小的动物却是兔子。孔雀很美丽,但在英语中却绝无此意,而被视为自高自大的象征。兔子的迅捷,汉语说“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英语有as rapid as ahare。汉语和英语都用“母鸡”(hen)喻妻子,汉语说“母鸡司晨家不兴”,英语中的hen-pecked(被母鸡啄的)即指“妻管严”。这些联想表明不同的民族社会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点或相符(correspondence),这些相符点反映在不同体系的语言之中。

篇13

关键词:体态语;语言语;非语言交际;文化差异

一、体态语研究的发展

语言交际是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过程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传承文化现象。语言交流能力不仅把人类和一般动物区分开来,同时也促进了人类交际能力的多方面发展。而人类交际能力的发展不仅包括语言交际能力,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能力,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人类交际手段更为丰富和有效。美国学者Brosnahan在《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的绪论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体动作,是名列最后的。然而,无论是从不断进化的整个人类,还是从个人角度看,这些技能的习得次序,出现率以及平常所提供的信息量,都表明三者之间的重要地位正好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再成为一个被冷落的课题。而在非语言交际的研究中,倍受关注的是体态语(body language)。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体态语的妙用。

随着人们对体态语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语言学家对体态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早在20世纪的上半叶,就有三部最有影响的研究体态语的著作:Kretschmer的《体格与个性》(Physique and Character, 1925)和《人的体格的变化》(The Variation of Human Physique, 1940)、Efron的《身势和变化》(Gesture and Environment, 1941)。5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 Birdwhistell教授在1952年出版了《体语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Kinesics), 正式提出了身势学理论。Birdwhistell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做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培根甚至给出了更确切的数字,认为人的信息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55%的体语+38%的声调+7%的言词。到了80年代,体态语已成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吸引着语言学家们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庄继禹1988年著《动作语言学》,耿二岭1988年著《体态语概说》,李中行、张利宾1991年著《非语言交流――人际交际的艺术》等等。

二、 体态语的概念

究竟何为体态语?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法斯特说:“体态语是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总而言之,体态语就是通过人体各部分来传情达意的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它通过眼神、手势、表情、神态和姿势等无声的表达方式传递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信息和文化信息,是一种时刻伴随人类交际的无声语言。体态语是非语言语中最丰富的一种语言。据统计,人体语的词汇达几十万个。单是一个人的面部就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做出1000多个不同的姿势。瞬间的一个面部表情,可揭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细微的一个手势,能反映一个人的爱恨悲欢。神情体态的丰富表现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具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不可比拟的效果,可谓“观其行,可知其心”。

三、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人类交际过程中,体态语和语言语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体态语是语言语的辅交际手段,其存在和变化以语言语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关系密切。通过和语言语比较,我们可总结出体态语的语义特点:

1.直观性(或形象性)。语言语利用语音和文字来表达语义,但语音和文字与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而体态语以表情、姿势和动作作为自己的物质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是因人而异的。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比有声语言更形象。语言语诉诸人们的听觉,不具有视觉的可感性,而体态语以其立体的、可感的动态的表情、姿势和动作构成一定的立体图象来传递信息,直接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器官,因而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2.多义性(或依附性)。语言语只能利用声音在时间的线性序列上展开,具有线条性的单一特点,它不能在空间的层面上铺开,所以是单纬度的。而体态语既有时间上的线性特点,又有空间上的立体特点,它的多纬度和多层面使其拥有更多的含义。人的每个举手投足,颦笑蹙展, 在不同的交际场合往往具有不同的意思。体态语的这种多义性使得一些语言语无法表现出来的含义有了更为丰富灵活的表现形式,从而使人类语言更加生动起来。

3.文化性(或社会性、民族性)。语言语和体态语是人类交际的两大基本手段,因此都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改变。不同的社会群体就有不同的民族特性,其文化特性也各有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交际方式。体态语也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一方面,表示同一语义的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如见面时打招呼的体态语,中国人用握手或点头以示问候,日本人盛行点头鞠躬,欧美人惯以招手、拥抱和亲吻的方式表示,萨磨亚人则通过互相嗅闻对方来表达问候。另一方面,同一体态语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也具有不同的含义。如翘大拇指这一动作,在中国带有高度赞扬和认可的意思,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地还有要求搭顺风车的含义,而在希腊则表示要对方“滚蛋”。可见,体态语是一种带有文化特性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和应用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交流方式。

四、英汉体态语差异的文化透析

在人类的交际、交流、传递和摄取信息的活动中,人类的表情、动作和姿势提供着语言交流所无法比拟的便利,发挥着语言语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体态语就像语言语一样,是一种植根于民族、地域等历史文化传统的特殊的交流方式,是在某种文化内部形成的自身的一整套清晰、明确、模式化的符号。它虽然具有直观性的语义特点,但其同时具备的多义性和文化性的特点使它不能“放之四海皆准”。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准确有效地实现交流目的,读懂特定文化下的体态语是必不可少的。正如邓炎昌、刘润清指出:“用一种语言交际时,一般也要使用同那种语言相适应的体态语……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下面就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讨论英汉体态语的不同。

1.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形成英汉体态语“聚合型”和“离散型”的特征。

文化是一个民族活动形式的综合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体态语反映的文化特征必然具有该民族的特色。体态语不仅包含着某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蕴藏着这个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古老的中国文明源远流长,由于山隔水阻的地理因素、传统儒家思想的深重影响和封建保守统治的长期禁锢,使得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一个相对封闭自足的环境下发展。历史学家们常把中国文明称为“华夏文化圈”,正是形象而准确地体现了中国文明的“聚合型”圈式文化。在这个内向型的圈式文化中,中国演变成一个同族家庭式国家,中国人形成了推崇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文化制度体系,人们崇尚统一,追求和合,喜好群聚,具有极强的家庭、种族观念。这种“聚合型”的圈式文化与西方“离散型”的点式文化是根本对立的。西方(尤其是英美)的发展史,是一部走向外部世界,寻求生存发展的扩张史。西方文明是一种“航海文明”和“游牧文明”,它不是封闭自足的圈式文明,而是纵向扩张、横向延展的点式文明。这种“离散型”的文明不认同家族观念,不理解统一集群的生活方式,更不可能想象中国人所崇尚的几代同堂。在这种文化下生长的西方人大家庭观念十分淡薄,推崇的是独立外向、自由开放的个人主义,并形成了一种“离散型”行为模式。

中西方的这种文化差异在体态语上有着明显体现。以体态语中的“个人空间反应”(或称“体距”,即body distance)为例。“个人空间反应”指的是在人际交往中,不同文化下的人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不同的要求,或近或远,或密或疏。中国人和西方人(特别是英美人)对空间的适宜距离有着十分不同的概念。中国人习惯近距,讲话时主动靠近以示亲切;西方人偏好远离,对过近的体距感到不适并本能地选择后退。在中国人眼里,三五好友挤在狭小的两人座位上是亲密友好的表现,而西方人面对这种情况则宁可选择轮流用餐或分坐两处。又以“体触”为例。“体触”是指通过身体间的接触来传递或交流信息的一种体态语的交际行为。在中国,同性青年男女之间手拉手走路或勾肩搭背是可以接受的;而在英美人眼里,这种行为则会被看作同性恋。英美人从小就受到教育,避免与陌生人的身体接触,即使是无意的碰撞,他们也要表示歉意。公共场所如公共汽车或商店里的拥挤和身体碰撞会令他们感到不适;而中国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对拥挤和身体碰撞的容忍度要远远大于英美人。

2.中西方传统文化下产生的不同的民族性格特征和社会风俗,是造成汉英体态语差异的重要因素。

民族性格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种特性犹如鲜明的烙印,使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相互区别。社会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传统文化的积淀,是世代沿袭的文化现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同时也是封建中央专制集权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在这个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具有完备的纲常观念、严谨的等级秩序、系统的道德规范等内敛特色的文化氛围,培养出中国人谦虚、含蓄、从众、重礼节、尚伦理等内敛的民族性格,并逐步发展成尊老敬长、爱幼怜弱和“男女授受不亲”等传统保守的民情风俗。与之构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国家由于其较为发达的地理交通、频繁的异族入侵和民族迁徙,古老文化难以保持强劲的历史延续性,因而呈现出富于变动性和扩张性的多元文化混杂的格局。同时,西方国家较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受封建专制统治的禁锢时间较短,“民主”、“共和”、“平等”等思想早已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状况下,西方人富于冒险挑战精神,逐步形成崇尚独立平等、自信、直率、随意的外向型民族特征,并造就了西方社会追求自我价值、推崇人体美和个人美、轻视礼仪等级体制的开放自由的民俗文化。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和社会风俗截然不同的特色,在体态语交际中处处可见。以体态中的目光接触(eye contact)为例,中西方目光接触的方式和频率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交谈时,双方不一定要不时地直视对方,有时还有意地回避不断的目光接触,以表示谦卑或尊敬。而英美人交谈时,双方往往是相互直视。正如英语有句著名的格言:“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t look you in the eyes.”(不要相信不敢直视你的人)。在他们看来,直视对方意味着正直与诚实,而缺乏目光接触则意味着没有兴趣,心不在焉,或不信任。在英语国家,即使是在演讲或作报告时,发言者也要与听众进行频繁的目光接触,以便审视听众的反应,获得反馈信息,同时表示对听众的尊敬。此外,中国人,特别是女子,习惯于目光下垂,以表现一种谦逊、尊从或恭敬的态度;但英美人对此却感到难以理解,他们甚至认为女子目光下垂是“中国大男子主义文化的间接凭证”。同样,中国人对英美人在交谈时目不转睛的盯视也感到十分不习惯,甚至把这种眼神的专注理解为对自己的某种冒犯。

再如体态语中的姿势(gesture),中西方人在表情达意、彼此交流时的动作也因文化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在坐姿上,中国人被传统文化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常常喜欢正襟危坐,尤其是下级在上级面前或学生在老师面前,坐姿通常比较拘谨;背靠椅子、歪着身子坐或架起二郎腿等都被认为是无礼、轻浮的举止。在英语国家中,人们的坐姿往往比较随便。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美国人甚至爱将脚放在桌子上,表示放松和不拘礼节。在演讲或报告会上,中国演讲者大多是在台上站者或坐着不动,表情严肃,动作少而拘谨。英语国家的演讲者则不同,他们大多在听众面前不停地来回走动,常常借助手势来加强演讲效果,动作幅度大、频率高。推至课堂,中国教师上课时,除板书外,大部分时间是站在讲台的中心位置,举止庄重。英美教师却大不相同。他们习惯于在教室里来回走动,有的英美国教师甚至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中国教师有时觉得英美教师过于随便,英美教师则认为中国课堂太沉闷、呆板。而在回答教师提问时,中国学生与英美学生的姿势也不相同。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按要求要先举手示意,被老师允许后再从座位上站起来回答问题,表示对教师的尊重。英美学生通常是坐着随时直接回答问题,显得随意自由。

五、结束语

体态语作为一种非言语交际行为与文化密切相关,汉英体态语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传递信息方式。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同,英美文化中所使用的体态语也需要学习,否则学习者就会在与英美人的交际中遇到困难甚至失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国交往的日益增多,跨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体态语的使用也将更加广泛。掌握和研究体态语,不但可以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而且可以丰富语言的文化底蕴,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姚亚平.文化的撞击――语言交往.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0.

[2] 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5]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14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翻译 影响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众所周知,汉语和英语是两种不同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又是文化存在的土壤,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因此,可以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近年来,随着文化研究成为人文社会关注的焦点,翻译界越来越注重把语言的翻译放在文化交流的总体环境中进行参考,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思考翻译的问题。

一、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

(一)风俗习惯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和表现,受民族心理状态的支配。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词语能唤起人们对所指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并能使人们产生与本族文化对等的联想。比如,在汉文化中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是一个图腾形象。在封建社会,龙比喻皇帝,而凤比喻皇后,帝王成婚称龙凤呈祥。在汉语中,龙和凤凰都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龙虎、凤毛麟角、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汉语中还有不少带龙的成语表示欢乐、愿望而气势磅礴,如龙飞凤舞、龙盘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攀龙附凤、望子成龙。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顶礼膜拜的,所以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n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dragon总是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说一个人像龙不是一句好话,尤其是说女人像龙,指的是又凶恶又歹毒、令人讨厌的女人。如:She i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她是一个很专横跋扈的人。)phoenix 在西方的传说中是一种鸟,在沙漠中生存了五、六百年后,将自己烧成灰烬,然后从中又诞生另一只phoenix,所以英语中phoenix,有再生、复活的意思。

(二)、历史典故对翻译的影响

欧美人信基督教的居多,认为上帝(God)可创造一切。中国人心目中只有“开天辟地”的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基督教有“圣经”、“洗礼”、“教堂”、“护理天使”等词汇;中国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和“观音”,还有神话中的“龙王”。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典故更加丰富,如:项庄舞剑、完璧归赵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和历史典故,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由此可见,译者若缺乏对这种文化个性的深刻了解,就难以鉴别词语中的文化内涵,导致错译或误译。如:My sister took her degree at Cambridge(剑桥),since when we call her a blue stocking(袜子),翻译为:我们称姐姐为天才,因为她获得剑桥大学的学位。blue stocking一词的来历,可追溯到18世纪,当时在伦敦一般的俱乐部里,人们常聚在一起吃喝玩乐,谈天说地。有一个宅第的俱乐部,一反当时的风气,男女成员相聚,以书刊评论和文化讨论代替空洞无聊的闲谈。由于该俱乐部成员不穿绅士们常穿的时髦黑色长袜,而是穿普通蓝色长袜,故被伦敦上流社会“正统”人士称之为“蓝色俱乐部”。后来不知出于何种原因,blue stocking就用来指“自视博学多才而貌不惊人的女子”。英文还有一词为blue law,意为“清教徒法规”。西方文化中,还有许多涉及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及《圣经》的典故,我们在翻译时应倍加小心。

(三)观察与思维上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与思维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语言文字,无疑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表现出人类的共性。但是,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且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张岱年等,1991:1)。汉、英两个民族也不例外,在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概念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如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 sugar”(棕色的糖);汉语“红茶”,英语为“black tea”(黑色的茶),英语“black coffee”,汉语为“浓咖啡”(不加牛奶或糖);汉语“黑眼睛”,英语为“dark eyes”;英语“black eyes”,汉语为“挨打后出现的黑眼圈”;汉语“黄色影片”,英语为“blue film”(蓝色风光片)。此外,英汉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着差异。例如: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若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从思维方式上看,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其正确译文是:今天,无论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算过分。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结构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见连词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清二楚。而汉语则很少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外表不易看出。如:“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句与句之间没有连接词,有连续的多个动词,外表上看不出主语,句子关系表面上不太明现,但句子的意思却把它们联系起来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二、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译者自然而然地进行文化转换。文化渗透语言各个层面如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在翻译过程中如何传达原文的内容和文化色彩,使译文在各个不同的层面上与原文达到对等,就成了译者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处理文化差异,主要可采取下列方法:

(一)直译法

鲁迅先生说过:“译文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的‘洋气’,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味和异国情调。”这并不意味着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的语言形式,而是保留那些能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最能体现外国风俗习惯和情调的语言特色和描法,使译文既能体现原作的风貌,又不流露生硬牵强的痕迹。直译能保持原文的生动形象,补充或丰富词汇,使译文新鲜有利,同时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当然,这种直译法首先应考虑在读者能够接受的条件下进行,比如:as gentle as a lamb(像羊一样温和),as 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一样骄傲),as ugly as a toad(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二)意译法

由于两种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常常很难找到等值的词句,因此,在处理某些带文化色彩的词句时,可使用意译法进行翻译,以将源语词形象转换成译语词形象。如将“打草惊蛇”译为to wake a sleeping dog;“黄粱美梦”译为a fool’s paradise;to face the music翻译为“临危不惧”;to have the gift of the gab翻译为“能说会道”。通过这种方法可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外国读者易于接受。

综上所述,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此,作为一翻译工作者,必须加强对不同语言文化差异的理解和研究,要大量阅读有关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的书籍,提高文化修养,使翻译真正成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桥梁。

三、结语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就必须关注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对于翻译原则,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著名僧人玄奘曾立下准则,即翻译对于百姓而言必须真实、易懂。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其囊括了翻译的精华所在,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在考虑到目标读者群的需要的基础上尽可能忠于原文。离开了文化翻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翻译者来说,最正确的态度莫过于把中西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再辅以适当的翻译技巧,通过不断的努力使自己的翻译趋于完美。

参考文献:

[1]于秀华.文化差异与翻译[J].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2]文珊.杨康复论翻译的文化差异与补偿[J].吉首大学学报,1997,(3):167-168.

[3]许宗信.文化、交流、翻译[J].外国语,1991,(1):28-30.